20241201
预习
原文: 昔者舜作五弦之琴以歌《南风》,夔始制乐以赏诸侯。故天子之为乐也,以赏诸侯之有德者也。德盛而教尊,五谷时孰,然后赏之以乐。故其治民劳者,其舞行缀远;其治民逸者,其舞行缀短。故观其舞,知其德;闻其谥,知其行也。 《大章》,章之也。《咸池(通施)》,备矣。《韶》,继也。《夏》,大也。殷、周之乐,尽矣。
翻译: 从前,舜制作五弦琴以歌唱《南风》,乐官夔于是制作乐章,用来赏赐给诸侯。所以天子制乐,就是用来赏赐给有德的诸侯的。德行高尚而老化尊崇,五谷按时成熟丰收,那么就把乐赏赐给诸侯。所以诸侯治理人们而使人们劳苦的,天子赏赐给诸侯的舞队就规模小,人数少,舞蹈场地上为舞者的位置所设标记就隔得远;诸侯治理人们而使人们安逸的,天子赏赐给诸侯的舞队就规模大,人数多,舞蹈场地上为舞者的位置所设标记就隔得近。所以观看诸侯所展示的舞蹈,就可以知道他的德行;听到诸侯死后的谥号,就可以知道他一生的行为了。 《大章》,彰显尧的德治。《咸池》,表现黄帝之德遍施天下。《韶》,体现舜能继承尧志。《夏》,反映禹能光大尧、舜之德。殷、周之乐,充分反映了当时的文治武功的盛况。
查字: 歌——“可”是“哥”的本字;“哥”是“謌”的本字;而“歌”是“謌”的异体字。口,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发声。可,甲骨文    (似竽的乐器)   (口,发声),表示吹笙歌唱。金文  、篆文  承续甲骨文字形。当“可”的“吹笙歌唱”本义消失后,篆文  再加“可”另造“哥”代替,表示长久地吹笙歌唱。当“哥”本义消失之后,篆文  再加“言”  (诉说)另造“謌”,表示且说且唱,倾诉衷情。篆文异体字  再加“欠”  (吟叹)另造“歌”代替,表示深情吟唱。造字本义:动词,古代年轻男子以吹笙吟唱的方式向年轻女子讨好求偶。 赏——尚,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尊崇、追求。賞,金文    (尚,尊崇、追求)   (貝,钱财),表示赐予钱财,以激励对方崇尚某种价值。有的金文  把“尚”  简化成  。篆文  承续金文字形。造字本义:动词,奖赐财物,以激励对方崇尚某种价值。 盛——成,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用武力实现霸业。盛,甲骨文    (益,即“溢”的本字,满溢)   (“成”的省略,用武力实现霸业),表示“溢之成”或“成而溢”,比喻帝业达到顶峰,国力兴旺,连带影响周边国家。金文  将甲骨文字形中的“成”  写成  ,并误将甲骨文字形中的“益”  写成“皿”  。有的金文  将“成”  写成  。篆文  将金文字形中的成”  写成  ,将金文字形中的“皿”  写成  。造字本义:形容词,国力强大,帝业达到顶峰,影响周边国家。 尊——尊,甲骨文    (酉,酒坛)   (廾,双手,持举),表示手捧着酒坛。金文  承续甲骨文字形。有的金文  误将“酉”  写成“酋”  。篆文  承续金文字形。简体篆文  以“寸”  代替“廾”  。造字本义:动词,手捧酒坛,献礼祭拜。 章——“章”是“彰”的本字。章,金文    (辛,带木柄的刻刀)   (囗,木、石的圆形横截面),表示用刻刀  在圆形的木、石横截面  上刻划姓名或标识性的文字,沾上红色印泥后,可以印在高级文件或书画作品的结尾位置,作为个人特有地位或身份的醒目标识。有的金文  在圆圈  内加一横指事符号,将圆形的  写成“日”  ,表示在圆形的木、石横截面上刻划图文。有的金文  加“又”  (抓持),强调手持  刻刀  在或圆或方的木、石截面  上刻划姓名、称号等文字。篆文  基本承续金文字形,将金文字形的“又”  (刻手)写成“十”  。造字本义:动词,在圆柱形的木、石截面上刻划姓名、称号等文字,沾上红色印泥,印在高级文件或书画作品的结尾位置,在白纸黑墨的文件背景上,以红色印痕突显个人的姓名或身份。 备——備,甲骨文  像箭  在箭筒  中。金文  变形严重,箭矢与箭筒的形象模糊难辨。篆文  误将甲骨文  中的箭筒与箭头  写成“用”  ,受金文  影响,将甲骨文字形中的箭尾  写成“草头”  ,并加两个“人”  、  。造字本义:名词,预存在箭筒里的箭支。 大——大,甲骨文  是象形字,字形像张开双臂双腿、顶天立地的成年人。金文  、篆文  承续甲骨文字形。造字本义:名词,顶天立地的成年人。 尽——“盡”是“燼”的本字;“㶳”是“盡”的异体字;“儘”也是“盡”的异体字。皿,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盛器、陶罐。盡,甲骨文    (保存火种的无足尖底陶罐,可安插土坑或炉洞中)   (又,抓持)   (毛,毛刷),表示手持毛刷清理火爟中的灰烬,字形  中的两点指事符号  表示火爟中火炭完全燃烧氧化后化成的粉尘状死灰。有的甲骨文  将保存火种的无足尖底火罐  写成“皿”  。金文  将甲骨文字形中的毛刷  简化成  ,将甲骨文字形中的“皿”  写成  ,并加“火”  (灰烬),表示火炭烧透成粉状。篆文  承续金文字形。造字本义:动词,保存火种的火爟中火炭完全烧透,化成冷灰,热量彻底消失,不可再燃,需要清理火爟后更新火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