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陶毅 于 2022-9-7 23:10 编辑
9月7日
三十三课 情绪与主体感观察(4) 愤怒-敌意与秩序-混乱感 课评 1总结前几周的练习:一直在接触最基本的感性(觉性,感受性)活动-情绪(人生标配的病态表达)。人正常的时候就产生主体感,主体感和情绪属于人的生命活动,人活着的根本。 2情绪对我们的生活非常重要。情绪下的动就不是活,诈尸,伪人 3主体感与情绪之间转换关键点在与:动机。动,就是要动。机,给机扣动扳机。落脚点在机上,功能效果在动。他们在规定我们动的范围有多大。包含服务对象,服务目标,服务方式(进程)。人行动的规划书。 4分享:在与学员的互动中,精准的抓住物(银耳)映射找到自己状态哪些跟物相似。从这里切入。协调银耳和身体的关系,才能看到身边亲人的需求。银耳和身体的体验是什么感觉?混乱 5关于秩序感和愤怒本身 愤怒:是什么情绪 模仿,我的唯一性被各种侵犯,意味着侵犯背后有个默认的 规则,我就是我,你不能是我。我遵守这个规则存在,你要破坏,执行另外的规则,我必然生气(愤怒)。我的存在就是这个规则的样板,所有权只是规则的一种。 愤怒,主观体验,生理唤醒, A外部来看分开的是情绪和主体感。 B内:秩序能被破坏的程度 C本质:是这条线区分出了我和我们。区分公和 私 6维护自己的还是维护系统,公和私,辨别,秩序感有真假 7关于练习 第三十四课 情绪与主体感观察(5)愉悦-满足与统整-破碎感的上法 一、课堂进程 1上堂课关于情绪主体感观察中的 愤怒-敌意与秩序-混乱感的重点难点解析,从练习的角度再次解读情绪,主体感,动机 2学员分享 3本堂课情绪与主体感观察(5)愉悦-满足与统整-破碎感 4作业 2课程 愉悦是通常说的正性情绪,这是基本情绪中唯一的正性情绪,而其他三种都被称为负性情绪。这种说法虽然有些片面之处——忽略情绪的功能的全面性,但也指出了这两类情绪的重大区别——情绪意义(主题)的不同。这一点要引起注意。 主观体验 愉悦是一种有信心有意义的意识状态,能够自觉处理问题和享受生活乐趣;伴随满足感受,进而更能理解和处理各种事情;自身与环境的的联系感受更清晰、亲切;超越感受和自由感,觉得自己的存在是轻快、活跃、主动的-自身处在最优的、摆脱束缚的状态。 愉悦情绪是一组层次极为丰富的情绪,这些复杂层次可以理解为,基本上是由两个成分的比例决定的:一个是生理层面的感受,另一个是心理层面的体认。靠近生理感受的愉悦情绪主要指感官之乐,不管是视觉的、听觉的、皮肤觉的还是动觉、味觉和嗅觉的感官之乐,它们都基本上是以生理体验为主要内容的愉悦情绪,意识只在底层心理机制上参与,不经过特殊训练无法分辨这种底层意识。可乐(快乐)也比较靠近这个层次。以心理体验主导的愉悦情绪,是愉悦情绪的主体,按照兴奋、宽慰、惊奇、自豪、欣慰、崇敬、感激、幸灾乐祸的顺序,主观性心理体认的比例越来越高。这两个极端,分别显示着情绪的生物动力性和主观认知性(或者叫做上行和下行)。靠下端的情绪,更接近婴儿的情绪,靠上端的情绪,更接近成年人的情绪。 满足情绪之所以还是情绪,是因为他的认知性取向仍然局限在自我中心上,感知范围依然狭小,并且“刚刚”从“不满足”的恐惧那边转移过来,而又从来没有去过反方向,具有随时回到这种恐惧的可能性。最重要的是,满足情绪包含了一个“双手抱着某种对象的动作”,从根本上是分裂的、控制的、自私和对抗的。 3作业:用情绪,主体感,动机的步骤练习来做情绪与主体感观察(5)愉悦-满足与统整-破碎感。 编后感: 关于愉悦,满足日常生活中能在身体上有体现,感受,但是在动机上很少有真正意义的去观察了解。这是个新的体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