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农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未知

未知的读书分享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8-7-12 23:13:4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未知 于 2018-7-13 15:29 编辑



理解:

    第四十五章:道成之成乃大成,看起来什么都没得到,似乎有所缺失。大成之用,所有的地方就是一个地方,天地万物皆为一,以一通一,是谓不弊。大道之盈,虚漠无穷,衣养万物。道无始无终,其用无穷。道以至虚至静、不物不亲为正,以人道观之,此乃屈人之情,故谓大直若屈;无为之为,无术巧之用,看似拙朴,实为大巧,故谓大巧若拙;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是谓大辩若讷。人被混乱的意志和行为所支配,狂极而热,便会弃道妄为;守静笃,归根复命,则能复归于道,不复狂热。虚静内守,抱神守一,方得清静,清静故能灭人复天,天下德合于天而正。

    第四十六章:天下有道,万物和平,各正其命,天下无战事,马用在农事上,而不是战事上。天下无道,导致天下大乱,战乱频仍,马就会被用到战事上。道无名,欲无可欲,出现可欲,说明天下已经脱离了大道,违背了大道;不知道之大盈大足,不仅出离违背大道,还往而不反,势必会招致祸患;多欲、厚藏,天下大乱,生灵涂炭,灾难终至。体知道之足全,并能抱道不离,那么天下就会恒常有道,天下方能常正。


整体概括:

    这两章讲了亏己成道的道理以及天下有道和无道的两种不同结果,从而告诫人们要知道之足全,守道不离。

   

心得:

   不追求物欲世界的“有”,不躁、不热。大道看似“缺”、“冲”、“屈”、“拙”、“讷”,但“其用不弊”、“其用不穷”,因此不应追求流俗的“小成”,而应追求道之“大成”。不随波逐流,清净内守。(在写这段的时候,脑子里回响起《弟子规》里的“同是人,类不齐;流俗众,仁者稀”。)

   第46章,昨天一直纠结于“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的“却”字上,怎么也想不通,为什么这个“却”是退却。今天早上才发现,我自己的内心打仗打得凶,不甘心停火,我哪愿意过平和、安宁的生活?所以我是不愿“却”的。不却,我便无道、可欲、不知足、欲得,于是罪、祸、咎,一步步走向苦难的深渊。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7-13 16:22:58 | 显示全部楼层

四周小结

   前面几个月读“道经”,感觉就是整个人在水里挣扎、扑腾,这个月读“德经”就更是感觉水性不好了,人在水里浮浮沉沉,不断有浪头一个接一个地铺天盖脸地打过来把人给淹水里了。所以,刚开始,连水都不敢下,对于读“德经”抗拒得很,即便读,也总不承认自己读懂了,好像直到这一周才终于缓过气来,抗拒得没那么厉害了!

   我感觉这一个月的“德经”的内容,反反复复在说一个东西,就是:要知天道之足全,不管天道所表现出来的形式是什么样子的,但其本质是“善贷且成”的,所以我们要放弃不合道的人欲,把那些林林总总的流俗之众所厚爱、厚藏的物件通通扔掉,并且要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切不可益之而损,否则将蹶、将不得其死,并且招致罪、祸、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7-14 15:53:49 | 显示全部楼层
未知这体会很形象生动,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7-17 16:10:19 | 显示全部楼层
兰兰 发表于 2018-7-14 15:53
未知这体会很形象生动,好!

谢谢兰兰鼓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7-21 16:29:32 | 显示全部楼层



理解:

    第四十七章:圣人与道为一,天下即人身,人身即天下。无须离道而寻道,无须出户而知天下。故,不出户可以知天下。圣人抱一合道,故无须窥外物以见道,是谓不窥牖,见天道。物与道相反,出离道,缘名物以求道,求索越多,出离越远,对道的认知就会越少。所以圣人知足之足,虚静自处,抱一内守,得见大道,而不会跑出大道,在天下万物里翻找大道(不行而知);道隐无名,大象无形,视之不足见,圣人修炼体道,与道为一,是谓不见而名;圣人治理天下,去人复天,以天治天下,万物皆自然而成,是谓不为而成。

    第四十八章:学习名物之理,对于了解具体事物而言,好像每天都能让人有所增益。而为道,则要弃除世俗行知和名物的桎梏,所以看起来每天都在受损。损掉世俗行知,便能闻道,这是为道之损的第一步;闻道之后,损掉物象名实之见,便能明道,这是为道之损的第二步;明道之后,继续损之,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便能成道。如此损之又损,运万物自然,以无为之益而养万物之生生不息,是谓无为而无不为。圣人治理天下无须勤于人道之政事,如果君王认为治天下得靠自己勤于政事,那么越勤于政事,则天德越亏,天德不足以配天,故不足以取天下。


整体概括:

    天人合一,道不外求,摒弃世俗的余食赘形,任万物自化,万物皆自然而成。

   

心得:

读这两章,想到老师说的“觉性本是我们每个人与生俱来的”,但是我们出门看世界,把心看花了,学了好多的学问,自认为自己越来越博学,“为学日益”。我们学的不过是些细枝末节的东西,这样的东西不可穷尽,道不欲杂,杂则多,多则扰,扰则忧,忧则不救。就这样,我们离道越来越远,天人两分,还要重新修炼才能知己、知世界、知道。这样想来还觉得挺滑稽的。  

有了这样一批“博学”的家长,我们的孩子也没闲着,学这样、学那样,每天马不停蹄地赶往各种培训班。如此有为、有事,不足以取天下,孩子也是带不好的。所以我们应该做的是“损”、“无为”、“无事”。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点评

我们应该做的是“损”、“无为”、“无事”。体会得真好!  发表于 2018-7-22 20:0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7-28 11:34:1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未知 于 2018-7-28 11:53 编辑


理解:

    第四十九章:圣人执大象,事无事,无身无己,所以对于圣人来说,那就是无事无物,而生无心无意,故而圣人无常心。道以万物之成为己成,圣人以百姓之事为己事,故而圣人以百姓心为心。百姓的德行合乎道的,圣人以道养之;百姓的德行,不合乎道的,圣人亦以道正之。这才是圣人之德,真正合乎了大道。此谓德善。尊奉大道者,圣人以道教化他;不尊奉大道者,圣人依然也会用大道教化和改造他。君王以德配天,去天下之伪,复天下之真,是谓德信。圣人志在天下,为了辅万物之自然,闭人之道,张天之道,天人浑然一体。圣人以百姓心为心,眼里看到天下苍生,耳朵里听到天下疾苦,衣养天下百姓,如同自己的孩子一样,并使百姓德厚,返璞归真,复赤子之德。

    第五十章:万物有始,由道而出,谓之出生;万物有终,入于道而卒,谓之入死。对于任何一个人来说,发生在他身上的趋生运动有三分,趋死运动有三分,还有三分是因为不善于摄生,把原本趋向生的运动,导向了趋向于死。这是为什么呢?因为所有的生物都会按照道的设定,存在生老病死的生命周期,最终走向死亡。圣人通彻生死之密,运用大道,可以主宰生死;行于大道,无生生之厚;圣人养生,去身合道,无以营其身以遇兕虎;圣人无以营其外以被甲兵。因为圣王不以身为事,而以道为事治天下,兕无所投其角,虎无所措其爪。圣人不以物为事,不以有得取天下,天下无争无乱,故甲兵不能容其刃。为什么善摄生者可以避开那些危险的、可以置人于死地的尖角、利爪和兵刃呢?因为他们循天而生,鞭其后而从,而不以人道生生,是谓得道,是谓与天合德,是谓善于摄生,是以可以长久,故无死地,出死入生。


整体概括:

    圣人不以己身为身,而以天下、百姓身为身,以天下、百姓心为心,不争、不抢,虚静自处、合德、化育天下,便能出死入生。

   

心得:

    到这两章,我又不想看了,死亡这个主题,一直以来是我很大的一个课题。对于死亡,我有恐惧、有愤怒,同时也倍感无力。所以,本周其实总的来说并不忙碌,但是我看了一遍书之后就不想再看了。前天晚上又仔细琢磨了一下49章,到了昨天,因为不得不完成本周的作业,没办法又接着琢磨了第50章。今天早上开始做作业,又磨了磨。其实现在我似乎不感觉做作业是种压力,反而觉得是让我细细琢磨经文的一个推动力。昨晚和今早在看这两章内容的时候,中途中断了很多次,脑子里面出现一个意向就是:我不想在河里游泳了,但是有人压着我的头必须让我游,不能起来。没办法,我哪怕在水里透不过气来,也只能一直往前游。

    我在看这两章解说的时候,以下这句话对我触动很深:“人们之所以对生死感到如此的迷茫和恐惧,都是因为他们不理解生死,所以无法掌控生死。人对于无法掌控之物感到恐惧,这是一种本能。”是的,在我的生活中,感觉有太多无法掌控之物,对于这些无法掌控之物,我确实是有深深的恐惧。我有太多害怕失去的东西,所以拼命在外面抓,以为抓到这些我就安全了,但其实抓这些不过是出生入死而已。争抢得越多,就越是在豺狼堆里被投其角、措其爪、被甲兵,遍体鳞伤,置自己于死地。这些皆是因为以己心为心,以己身为身,格局太小,没有为天下、为百姓浑其心。说到我们内心的子人格也是如此,没有一个领导者来“善之”、“信之”,任由各个子人格轮流坐庄来捍卫自己的利益,我们的内心所以如此混乱,这便是动之死地。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8-2 22:28:5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未知 于 2018-8-4 11:31 编辑



理解:
   
    第五十一章:万物皆出于道、入于道,皆由道而生,此谓道生之;德唯道是从,万物唯德是从,此谓德畜之;天地相合,阴阳相推,道生、德畜,物得以成形,此谓物形之;物成形之后,会对外部环境进行伸展和扩张,并将自身的种子和力量撒播向力所能及的任何地方,这样就形成了势,所谓势成之。根深扎进道里,本坚固在德中,深根固柢,形端得正,势成得久,率天之命而成,是谓常自然。道生万物,万物得以生根;德畜万物,万物得以立本。以道为根,以德为本,那么自然而然地,就会受到道德的养育、恩泽和覆被。道生养万物,却不把万物据为己有;恩泽、覆被万物,却不会依赖万物;使万物成形成势却不宰制万物,而是让他们自然而然地生息繁衍。这就是最高境界和层次的德——玄德。

    第五十二章:天下所有的事物,都是有开始、有原因、有推动力的。这个天地之根、万物之源,就是道,它是不停生育万物的母亲。知道道是生长、化育万物的母亲,天下万物是怎么生出来的,便能理解万物为什么会是这样,以及它们会如何演化。要理解下一波万物会成什么形态,会成什么趋势,生死周期又会是多久,就得复归于天下万物之母那里,去俯瞰洞察万物,这样才能乘万物之势而得利,大业功成。不开人之天去追逐万物,虚静内守、抱神以静,闭人以全天,同于道,天下都会前来归附,根本不用去追逐天下,便能得天下,且终生不会招致天下乱亡。塞其兑、闭其门,损人道以至于无为;闭人之天,以至于无迹,是以见小。知人之天不可开,而开天之天,是谓明道。人道闭,则天道开,复守其母,为守柔。闭人之天,开天之天,去人复天,强行者有志,是谓强。德为道之光,贵德方能复归道之明,终身不会招致灾殃祸患。这便是因袭了大道、天地万物的常理。

整体概括:
    尊道贵德,深根固柢,万物常自然,则能终身不勤、无遗身殃、殁身不殆。
   
心得:
    这两章,感觉是用脑子在读,对于“尊道贵德”始终没有体会。前天放假了,昨天到了黄水,晚上去看了堂姐一家。伯妈和堂姐的关系现在相当恶劣,伯妈说话有些恶毒,堂姐也总是用难听的话给伯妈顶回去。侄儿快3岁了,还不怎么能说话,不好好表达自己,一来就是哭,然后往地上梭。看着家里这样,我感觉好心酸。从堂姐家出来,明显感觉自己的胃又不舒服了。脑子里忍不住想:要是伯伯在就好了,家里不会是这个样子。对于老天爷的那个怨、那个气,还有我的无奈、无力,心里五味杂陈,虽然脑子里安慰自己说“我们只是刍狗一枚”,但是心里还是不甘心。
    书上说:“万事万物,包括我们人类,只是道德所生养的一些微末之物,一生一世,燃尽了后似乎身死道消。实则,死亡所带来的消尽,其所消尽者,只是物之消尽,并非道之消尽。而把这道德的火种,传于自己的子子孙孙,则不知其尽。所谓的传统,指的是什么呢?就是薪火相传,道统不灭,天地精神不灭。”细细品味这段,我好像可以把自己和家人放到一个大的格局里去了,好像有点能体会到我活着的终极意义是“笃守道德,深根固柢”了。作为未来祖先,我在家里是多么重要啊!
    塞其兑,闭其门,终身不勤。在身为身,修一身之德。在家为家,修一家之德。修身、齐家即可,不要无尽追逐外物,耗费自身精气神。从这周开始,喜欢上了做饭,而且做饭的速度突飞猛进,也许就是我的内在姿态变了吧。做饭不是麻烦事儿,而是让我们这个家更有家的感觉。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8-4 23:11:34 | 显示全部楼层
行不言之教,因为你变了,所以你变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8-10 17:45:2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未知 于 2018-8-10 21:57 编辑

理解:

    第五十三章:使我奉道而不移,既知其母,亦知其子,且能复守其母,便能行于大道,以大道治天下,要想须臾不离地行于大道,就不可以施己于道,以物裂道。天地万物都有一个共同的母亲——道,但人却喜欢以求其子,复求其母的做法。如此失天道后,朝廷衰亡;天下不太平,农事疲敝,农田都荒芜了;天地荒芜,粮食歉收,以至于仓禀不实。以人道治天下,在于制礼制,以礼齐天下:按照等级,穿着有章纹的衣服,佩戴利剑,饱食精美的酒宴,占有富余的财物。如此以人道治国,乃国之贼也,非天道也。

    第五十四章:真正的有道之人,以天之道治国,则不会把天下从天道中拔出来。能够牢牢地抱道不离者,就会让天下永远不脱离天道。不拔其根,抱道不离,这样天下就会太平,百姓安居乐业,一代代繁衍生息,子子孙孙不失道母、不忘其宗。以大道修身,以道正己,其身乃正,去伪则存真,德不离于天,则其德乃真;以道正家,以道齐家,家和万事兴,人丁兴旺,财富有余;以道正乡,让人们返璞归真,弃绝铲除异端邪说和陋习,构建群居伦理,乡则能长久;以道正国,整个国家,上下通达,兴旺昌盛,国泰则圣王之德丰;以道正天下,天下太平,圣人教化之德和天子统治之德,就会像太阳那样,普照着天下万物。所以,治身、治家、治乡、治国、治天下,用的都是同一个道。整个天下万物,在各个层级上,都是同构的。所谓,人身即天下,天下即人身。我是怎么对整个天下了如指掌的呢?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邦观邦,以天下观天下,会发现,它们其实都是同一件事。天下只有一件事,没有更多的事,明白了这个道理,就会洞悉天下万物。


整体概括:

    这两章其实还是在讲失道和有道的不同结果,同时告诉了我们如何返璞归真,和融长久,那就是“修道”,不管是“身”、“家”、“乡”、“邦”、“天下”,用的都是这个道。

   

心得:

    今早又读这两章,刚开始读53章就开始心慌、心虚,继而鼻窦以上的部分就开始发胀、发晕,硬着头皮读完,知道第53章是拿着鞭子在抽我。通天大道不走,非走鸡肠小路。在鸡肠小路上走得疲惫不堪,身体弄垮了,心田荒芜了,家里如同书上所描述的那样“男人粗鲁”、“女人唠叨”。其实别人见我老公,都觉得我老公为人和蔼、谦虚谨慎,而在我面前就是大呼小叫,反思这样的对比应该是我的问题。所以先从“正身”开始,一步步推进。

    以前的我觉得人生很虚无,也很无常,觉得人来到这个世上,受那么多苦,最后还要钻黄土,觉得好没有意思啊!我生孩子,无非又让孩子也受这样的罪。在陈老师的带领下,渐渐觉得生儿育女、延续家族命脉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这周读了先生的这段(段后摘抄),令我备受鼓舞,现在新的大房子也买了,就再生个两个、三个也住得下了,哈哈!

    让我们意识到,生命是美好的,那么就会充满激情和快乐地继续把这个接力赛跑下去。开始组织家庭、继续创造生命、繁衍生命。所谓生命,没有生,就没有命。而所谓的人生呢?人的一生,就是接力赛中的一棒,就是竹林里竹子们的一枯一荣一春秋。既已为人,不好好地生,就是不道。厌恶生命,诅咒生命,认为人生来有罪,是悲惨和苦难,这都是不道。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8-10 18:01:58 | 显示全部楼层

四周总结:
    1、不折腾

   大道甚夷,而人好径,一番折腾后,家不家,人不人。欲重返天道,须得损人道;涤除玄览;无为;无事;塞其兑、闭其门;唯施是畏;介然有知。

    2、人身即天下,天下即人身。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治身、治家、治乡、治国、治天下都是同一件事,即天有永恒之道,演永恒之生。有道者德厚,无道者德薄;德厚者昌,德薄者亡。

    3、要将生命的接力棒传下去。不仅要传,还要传好,要往夷道上传,不往小径上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家道心理 ( 工信备案 渝ICP备16002156号-4 )

GMT+8, 2024-12-22 14:50 , Processed in 1.081076 second(s), 14 queries .

学员作业空间非开放社区 公安备案50011202501312 工商备案 500112000037503

重庆市珑夫心理 @Discuz!GB X3.4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