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农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莫雪萍

莫雪萍的《学记》读书笔记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5-9-29 16:11:03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五周第二天(9.29)
一、原文
故师也者,所以学为君也,是故择师不可不慎也。《记》曰:“三王四代唯其师。”其此之谓乎!

二、查字正音
1、为:造字本义:动词,人工引导驯服大象,使大象掌握超越自然本能的劳动技能,变成听命于主人的劳动力。
2、择:造字本义:动词,观察辨别、拘捕嫌犯。
3、慎:造字本义:动词,贞人贞卜,小心翼翼,深思谨言。
4、三王:夏、商、周三朝的第一位帝王禹、汤、周文王(姬昌)以及周朝第二位帝王周武王姬发)的合称。
5、四代:四个朝代,指虞﹑夏﹑商﹑周。
6、唯:造字本义:动词,经过驯养的宠物鸟,学舌跟调,模仿主人说话。

三、朗读
已上传微盘。

四、翻译
所以从师学习实为学习治国之道。因此选择老师不可不慎重,《记》说:“三王,四代皆因慎择其师而兴。”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吧。

五、阅读心得
现在市面上到处都是老师,可是真正称得上老师的又有几个?作为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个人的修为就显得更加的重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9-30 16:22:2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莫雪萍 于 2025-9-30 16:23 编辑

第五周第三天(9.30)
一、原文
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

二、查字正音
1、凡:造字本义:名词,多人共同使用的四柄夯地桩。
2、道:造字本义:动词,向导、带路,给不知方向的人引路。在道家思想中,“道”代表自然律,是道家世界观的核心;“德”代表顺应自然律的法则,是道家方法论的核心。古籍常“道理”并称,词义偏指“理”:“道”指宇宙规律、自然生灭之源,道是至理、大理、公理,也就是说,道有宏阔永恒的抽象一面,须心胸开阔、谦卑至诚方可领悟;“理”指从生活经验中整理总结出来的秩序,原则性处世方案,理是小道,是符合环境、具体而微的有形之道,也可以说,理有场景化的具体性,只要积累一定世俗常识便可遵行。
3、严:造字本义:动词,体罚、训斥,用苛刻的硬标准要求。
4、为:造字本义:动词,人工引导驯服大象,使大象掌握超越自然本能的劳动技能,变成听命于主人的劳动力。
5、难:造字本义:动词,杀鸡洒血,祭奠死者。
6、尊:造字本义:动词,手捧酒坛,献礼祭拜。
7、民:造字本义:动词,手持利器刺瞎战俘眼睛,使其无力逃跑,成为顺从的奴隶。
8:敬:造字本义:动词,以武力威胁相告诫,使之谨慎、恭肃和尊重。

三、朗读
已上传微盘。

四、翻译
凡学的自然规律:(能够做到善喻、继志、博喻而)得到人们尊重的老师是很难得的。使老师得到尊重然后自然规律得到献礼祭拜,自然规律得到献礼祭拜然后百姓知道谨慎、恭肃地学。

五、阅读心得
尊师重道,尊的是老师本身是道的化身,能謏闻,能动众,能化民成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10-1 20:09:59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五周第四天(10.1)
一、原文
是故君之所以不臣于其臣者二:当其为尸,则弗臣也;当其为师,则弗臣也。大学之礼,虽诏于天子无北面,所以尊师也。

二、查字正音
1、所:造字本义:动词,木匠拉锯挥斧,造门筑屋。
2、不:造字本义:名词,未经缔结构造而直接使用的树杈上的原始巢居。
3、臣:造字本义:动词,俯首下视,屈服听命。
4、于:造字本义:动词,吹奏乐音婉转起伏的竽管。
5、尸:造字本义:名词,坐在祭位上、代替死者接受祭拜的死者亲属。“屍”是已经死亡的人,“尸”是静坐代屍受祭的活人;古籍常以“尸”代替“屍”。
6、弗:造字本义:动词,捆绑箭支、枪矛、干戈,表示休战。
7、礼:造字本义:动词,击鼓奏乐,并用美玉美酒敬拜祖先和神灵。白话版《说文解字》:礼,履行敬拜活动。用来敬神致福的仪式。
8、诏zhào:造字本义:动词,皇帝发布号令。白话版《说文解字》:诏,宣告天下。字形采用“言、召”会义,“召”也作声旁。
9、北:造字本义:动词,两人相逆反,相违背。当“北”的“相背”本义消失后,篆文再加“月”(肉,身体)另造“背”代替。由于古代天子上朝时面朝南方,因此称背所朝的方向为“北”。

三、朗读
已上传微盘。

四、翻译
        因此有两种情况国君是不把臣子当作臣子看待的:一种是当臣子担任祭祀的尸时,国君不敢把他看作是臣子;另一种是当臣子是自己的老师时,国君不敢把他看作是臣子。大学的礼仪,即使是给天子讲学,老师也不必面向北方表示居臣位,就是为了表示尊敬老师。

五、阅读心得
        老家每家每户堂屋供奉香火的地方都会写着“天地君亲师”这样几个字,终于对这几个字有感觉了,对自然、家国、亲情和师道的敬畏是每一个人心中都应该有的。
        今天老师对恩义的解读:恩者无义,义者无恩,这是自然现象; 师不严则道不尊,所以亲师难严也就是教之难学之难,这是自然规律;让恩义成为一个共同体,而不是恩义两分,恩者无义亲而不尊,义者无恩尊而不亲。这是师生关系建设的枢纽,因为师太重要,所以必须要建设这个关系——尊师。老师的解读让我重新认识了严师为难这句话以及怎么样尊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10-2 20:49:2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莫雪萍 于 2025-10-2 20:50 编辑

第五周第五天(10.2)
一、原文
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之。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又从而怨之。

二、查字正音
1、逸yì:造字本义:动词,野兔逃脱猎人追捕。
2、功:造字本义:动词,运用器械,巧妙发力,武术制敌。白话版《说文解字》:功,费心费力,使国家安宁。
3、又:造字本义:名词,右手,正面朝南时位于身体西侧的那只手。
4、从:造字本义:动词,两人在路上相随而行。经过演变,“从”侧重于表示心思、语言等方面抽象的跟随、保持一致;“從”侧重于表示走路时地理空间上跟随、跟进。白话版《说文解字》:从,彼此都听对方的。
5、庸:造字本义:名词,不断累筑而成的长城。
6、勤:造字本义:动词,在酷刑下从事苦役。白话版《说文解字》:勤,辛劳。
7、半:造字本义:动词,将杀好的牛分解成两部分。白话版《说文解字》:半,物体平分所得的部分。
8、怨:造字本义:动词,以委婉、迂回、间接的方式表达不满情绪。

三、朗读
已上传微盘

四、翻译
善于学习的人,老师如野兔逃脱猎人追捕般轻松自如,而且效果加倍,学生又从而归功于老师;不善于学习的人,老师在酷刑下从事苦役但效果减半,学生又从而对老师不满。

五、阅读心得
这种对比正体现了教学相长的理念。会常听到家长说孩子信老师服老师喜欢老师,学习就会主动,也优秀;如果孩子讨厌老师就学不好。说的也是这个道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10-3 20:01:32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五周第六天(10.3)
一、原文
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及其久也,相说以解。不善问者反此。

二、查字正音
1、问:造字本义:动词,拘禁并审讯。
2、攻:造字本义:动词,用梯械、武器夺寨拔城。白话版《说文解字》:攻,武力打击。
3、坚:造字本义:动词,有组织地加固壁垒或城堡等防御工事,使敌人攻而不克。白话版《说文解字》:坚,刚硬。
4、节:造字本义:名词,远古时代作为进餐盛具的竹碗,以竹结为天然碗底。正如一些陶器(如缶)作为打击乐器一样,远古时代的竹碗,也被古人当作临时代替的打击乐器——倒扣竹碗,以箸击之,震荡之声,伴奏慷慨激昂的即兴说唱,即,击节 = 敲击倒扣的竹碗。
5、久:造字本义:动词,停止行进,驻足等待。
6、说tuō:通“脱”造字本义:动词,剔去兽肉中的骨头。
7、解jiě:造字本义:动词,剖牛,取牛角。白话版《说文解字》:解,分开,剖开。
8、反:造字本义:动词,攀岩翻山。
9、此:造字本义:名词,言说者所指称的其站立的位置。

三、朗读
已上传微盘

四、翻译
善于发问的人,好比攻伐坚硬的木材,要先从容易的部位开始,然后再砍伐坚硬的节疤处,等到时间一长,木材就自然分解了;不善于发问的人正与此相反。

五、阅读心得
什么才是真正的“问”,把问题拘禁起来并审讯,就是发现问题,然后针对问题去做细致地了解和分析,从简单处入手,再到复杂部分,通过合理顺序积累,最终实现融会贯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10-4 20:30:5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莫雪萍 于 2025-10-4 20:32 编辑

第五周第七天(10.4)
一、原文
善待问者如撞钟,叩之以小者则小鸣,叩之以大者则大鸣,待其从容,然后尽其声。不善答问者反此。此皆进学之道也。

二、查字正音
1、待:造字本义:动词,持礼前往,表达敬意。
2、撞:造字本义:动词,刺扎。
3、叩kòu:造字本义:动词,磕头拜见长官,汇报实情。
4、鸣:造字本义:动词,鸟叫。
5、容:造字本义:动词,栖身、藏身于洞穴。
6、尽:造字本义:动词,保存火种的火爟中火炭完全烧透,化成冷灰,热量彻底消失,不可再燃,需要清理火爟后更新火种。
7、答:古人将一颗荳荚的两半荳壳,作为抽签算命时的验证用具:从签筒里摇出一枚签后,求签者将两半荳壳相合捂于两掌之中,默念敬神后像掷骰子一样将荳壳掷在地上,如果两半荳壳都朝上或都朝下,表示该签与抽签人命相“不合”,需要重新摇签;如果两半荳壳一半朝上一半朝下,处于“相合”状态,则表示该签与主人命相“相合”,即表示签语与主人命相互相“对应”。古人将一截竹兜剖成两半,作为抽签算命时投掷验证的耐用用具,以代替易损的荳壳。造字本义:动词,竹骰相合,显示签语与求签者命相吻合。
8、进:造字本义:动词,追逐鸟雀。古人称急速缉捕犯人为“追”,称追捕活捉野猪为“逐”,称追地面的小鸟为“进”。白话版《说文解字》:进,向上登高。

三、朗读
已上传微盘

四、翻译
善于回答问题的人,如同撞钟,轻敲则钟声小,重击则钟声响亮,待钟声从容回荡,直至余音自然消散。不善于回答问题的人正与此相反,这些都是增进学问的方法。

五、阅读心得
善学者的操作如攻坚木——由易到难,逐步深入。
善待问者的操作如撞钟——根据学生的需求作相应的引导,待其从容,然后尽其声,疑惑在从容回荡中消散了。最终达到教学相长的效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10-5 17:47:57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六周(2025.10.5~10.11)任务:
第六周第一天(10.5)
一、原文
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必也听语乎!力不能问,然后语之,语之而不知,虽舍之可也。

二、查字正音
1、记:造字本义:动词,用书面语言的形式将事件信息载入简册、书籍。
2、问:造字本义:动词,拘禁并审讯。
3、听:造字本义:动词,因开心而张嘴大笑。《汉字简化方案》用字形简单的同音字形“听”( yǐn)合并代替字形复杂的“聽”(tīng)。当“听”合并“聽”之后,“听”不再读它原有读音 yǐn ,而转读被合并字“聽”的读音 tīng ,这是合并简化过程常见的“变读”现象。本义,动词:用耳、用心留意别人说的话 tīng 。
4、语:造字本义:动词,正式会面并长谈。古人称鼓舌说话为“言”;称两相会面长谈为“语”。
5、力:古人的手臂,由于大量的日常手工劳动而强壮有劲,造字者遂以强壮有劲的手臂代表无形的力量。造字本义:名词,强壮有劲的手臂。
6、舍:造字本义:名词,村邑中供旅人和客人暂住的简易客店。
7、可:造字本义:动词,古代男女以吹笙唱歌方式求偶。

三、朗读
已上传微盘。

四、翻译
        只靠记诵书中的内容来给学生讲授,不足以成为老师。一定要用耳、用心留意别人说的话,并进行深入的交谈!如果学生有疑惑却没有发问的能力,老师才主动去为学生解惑;讲解之后学生仍然无法理解,先搁置一旁,以后再讲解也是可以的。

五、阅读心得
        昨天的内容,进学之道:善学(让学者到监狱报道)、善问(让学者到监狱工厂车间上班。如攻坚木,先易后节目。)、善答(使学者在工位上的劳动中发生内部变化。如撞钟,小叩小鸣,大叩大鸣,结果是从容。),三者一体。今天的内容阐述了老师与学生之间该怎么互动(进程):听语——力不能问——语之——语之不知——舍之。
        今天的内容对我有蛮大的启发,和孩子之间的互动,要反复交叉,音声相和,即使孩子还是不明白,也没关系,可以把疑惑先暂时搁置一旁,这种互动的过程对孩子来说也是很好的成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10-6 16:06:07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六周第二天(10.6)
一、原文
良冶之子,必学为裘;良弓之子,必学为箕;始驾马者反之,车在马前。

二、查字正音
1、良:造字本义:名词,宫殿区内精美的玉砌廷廊,是古代帝王侍卫、侍从、顾问、医师等听候召唤的所在。
2、冶yě:造字本义:动词,将金属熔液浇铸在泥丕里成型。
3、裘qiú:造字本义:动词,穿上毛皮外衣。
4、弓:造字本义:名词,利用有弹性的弯拱和丝弦射箭或发弹的古代战械。
5、箕jī:造字本义:名词,竹篾编织成的开口簸箕,是农家的轻便盛具,可用于舂谷时颠簸扬糠。
6、驾:造字本义:动词,将马车的车轭套在马颈上。

三、朗读
已上传微盘。

四、翻译
优秀的冶铸之子,一定要学习缝制裘衣(把一片片的兽皮拼合成皮衣);优秀的造弓匠之子,一定要学习编制畚箕;初学驾车的小马,与大马在车前驾车的位置正相反,车子行在小马前(熟悉车辆的声音与移动模式,待消除恐惧后再拉车)。

五、阅读心得
一个人的学习从基础技能开始,循序渐进,有了基本功的积累,通过观察学习,触类旁通,就能够自己去学习了。蛾子时术之,小积而大成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10-7 18:04:0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莫雪萍 于 2025-10-7 18:05 编辑

第六周第三天(10.7)
一、原文
君子察于此三者,可以有志于学矣。

二、查字正音
1、察:造字本义:动词,审视、细究祭祀时显示的神迹。
2、于:造字本义:动词,雌雄双鸟比翼齐飞,深情相伴。
3、此:造字本义:名词,言说者所指称的其站立的位置。
4、有:远古时代肉食是生存资料中极为重要的部分,古人因此将“持肉”借代为“持有”。造字本义:动词,手持肉食。
5、志:造字本义:心之所向,即内心追求的目标。现代汉语中常常“意志”并用,“意”与“志”,同属心理能量,区别在于:“意”为心念,可源于本能可出自观念,但都即兴而多变,故曰三心二意乃人之常情;“志”为最深刻的心念,是特别的“意”,多化于教育,具有强烈的理性、稳定性、长期性,故曰“有志者事竟成”。

三、朗读
已上传微盘。

四、翻译
君子审视、细究这三件事(良冶之子,必学为裘;良弓之子,必学为箕;始驾马者反之,车在马前。)显示的神迹,就可以手持内心追求的目标去学习了。

五、阅读心得
作为学者要想加入进学共同体必须重视基本原理(学习高深技艺要从道理相通的、更基础的事情开始练习)、基本技术(基本功的训练是通往专业精通的必经之路)、基本经历(观察、模仿和熟悉环境,潜移默化)。老师讲到的这三个重视,让我对于自己和孩子的学习有了抓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7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六周第四天(10.8)
一、原文
古之学者,比物丑类,鼓无当于五声,五声弗得不和;水无当于五色,五色弗得不章;

二、查字正音
1、比:造字本义:动词,两人并肩挨着。
2、物:造字本义:动词,杀牛。在中国古代传说中,地上的一切都是神牛下凡造成的,所以用“牛”指代“物”,用“牛”指代一切。杀牛为“物”,解牛为“判”。
3、丑:造字本义:动词,用手指拧、扭、搓、转。当“丑”的“拧、扭”本义消失后,后人再加“手”另造“扭”代替。《汉字简化方案》用“丑”合并代替同音、但含义毫无关联的“醜”。
4、类:造字本义:名词,品种繁多的谷物或动物,外形相似,难以辨识。
5、鼓:造字本义:动词,众人以手掌拍击圆柱状的打击乐器。
6、无:造字本义:形容词,头顶全秃,没有头发。
7、当:造字本义:动词,被高大土墩遮挡。白话版《说文解字》:当,两块田地面积相对等。字形采用“田”作边旁,采用“尚”作声旁。
8、和:造字本义:动词,言论、观点不同,但主调合拍,宗旨一致。现代汉语常“和谐”并用,“和”与“谐”近义而有所不同:“和”示不同声音、不同观点因相合拍、相融合而产生共鸣,强调诸异而致同;“谐”表示相同的声音、相同的观点因一致而统一,强调诸同而大同。“和”的统一性比“谐”更为丰富。
9、章:造字本义:动词,在圆柱形的木、石截面上刻划姓名、称号等文字,沾上红色印泥,印在高级文件或书画作品的结尾位置,在白纸黑墨的文件背景上,以红色印痕突显个人的姓名或身份。

三、朗读
已上传微盘。

四、翻译
古代的学者,善于将物与物并肩挨着比较,进行辨识、归纳来掌握事物间的内在规律。鼓,本不属于五声,而五声若没有鼓的调节就不能和谐。水,本不属于五色,而绘画时若没有水的调和,五色就无法彰显色彩。

五、阅读心得
联想到人的情绪,如果一个人在某件事上生气,单从这件事上去分析该不该生气是解决不了问题的,或许还使情况更糟。这件事只是触发他情绪的一个点,从这个点出发神入他的内心才能做到音声相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 渝ICP备16002156号 )渝公网安备50011202505060号

GMT+8, 2025-10-15 21:43 , Processed in 1.070027 second(s), 13 queries .

学员作业空间非开放社区 公安备案50011202501312 工商备案 500112000037503

重庆市珑夫心理 @Discuz!GB X3.4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