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日任务
转圆法猛兽
转圆者,无穷之计也。
无穷者,必有圣人之心,以原不测之智;以不测之智而通心术,而神道混沌为一。
并说说,法猛兽的体会以帮助定义转圆
正音查字:
1.转 “専”(专)是“轉”(转)的本字。専(専),甲骨文 像手转 纱轮 。当“専”的“转轮”本义消失后,金文 再加“車” 另造“轉”(转)代替。篆文 承续金文字形。造字本义:动词,让轮子飞旋、滚动。隶化后楷书 将篆文字形中的 写成 ,将篆文字形中的 写成 。《汉字简化方案》中的简体楷书“转” ,依据类推简化规则,将正体楷书字形中的“車” 简化成“车” ,将正体楷书字形中的 简化成 。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轉,運也。从車,專聲。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转,用车辆运输。字形采用“车”作边旁,采用“专”作声旁。
2.圆 “員”是“圆”的本字。員,甲骨文  (圆口) (有脚的鼎),表示鼎的圆口。金文 将鼎 写成 。篆文 将金文字形中的“鼎” 误写成“貝” 。当“員”的“鼎的圆口”本义消失后,篆文 再加圈形的 另造“圓”代替。造字本义:名词,鼎口流畅的弧圈。《汉字简化方案》中的简体楷书“圆” ,依据类推简化规则,将正体楷书字形中的“員” 简化成“员” 。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圓,圜全也。从囗,員聲,讀若員。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圆,完整封闭的弧圈。字形采用“囗”作边旁,“员”作声旁,读音像读“员”。
3.猛 孟,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第一。猛,篆文  (犬,狗) (孟,第一),表示最好的狗。造字本义:名词,最高大健壮的狗。隶化后楷书 将篆文字形中的“犬” 写成 ,将篆文字形中的“孟” 写成 。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猛,健犬也。从犬,孟聲。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猛,健壮的狗。字形采用“犬”作边旁,“孟”作声旁。
4.兽 “獸”与“狩”同源,后分化。獸,甲骨文  (弹,石弹) (犬,猎狗),表示用石弹、猎犬捕猎。金文 承续甲骨文字形。篆文 误将金文字形中的“单” 写成不知所云的“嘼” 。造字本义:动词,带着猎犬,以石弹干器为武器,埋伏狩猎。隶书 将篆文字形中的“嘼” 简写成 ,至此甲骨文、金文字形中表示狩猎武器的“單”的字形完全消失,将篆文字形中的“犬” 简写成 。《汉字简化方案》中的简体楷书“兽” ,省去正体楷书字形中的“犬” ,并依据草书字形 将正体楷书中的两个“口” 简化成两点 。当“獸”的“狩猎”本义消失后,篆文另造“狩”代替。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獸,守備者。从嘼,从犬。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獸,守候时机、备战行猎。字形采用“兽、犬”会义。
5.无无,篆文 是指事字,字形在表示“秃头”的“兀” 字上加一横 指事符号,表示全秃,强调“兀”的程度。造字本义:形容词,头顶全秃,没有头发。隶书 将篆文字形中的“兀” 写成 。“兀”是秃顶;“无”是全秃,完全光头。古籍多以“無”代替“无”。《汉字简化方案》用“无”合并代替“無”。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无,奇字无,通于元者。王育说,天屈西北为无。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无,这是一个奇字,是“元”的撇画向上贯通而产生的奇字。王育说,天穹向西北弓屈叫作“无”。
6.穷 躬,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弓身屈体。窮,金文  (穴,洞) (躬,弓身屈体),表示人在穴中,无法站直。篆文 承续金文字形。造字本义:形容词,身居洞穴,身体被迫弯屈、不自由。隶化后楷书 将篆文字形中的 写成 ,将篆文字形中的 写成 。《汉字简化方案》中的简体楷书“穷” ,以“力” 代替正体楷书字形中的“躬” ,表示无能为力。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窮,極也。从穴,躳聲。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穷,洞穴不可行进的终极处。字形采用“穴”作边旁,采用“躳”作声旁。
7.原 “泉”是“原”的本字;而“原”是“源”的本字。泉,甲骨文  (穴,石洞) (水,涓涓细流),表示石洞里细流涓涓。有的甲骨文 加“下” ,表示水从山上的石洞向山下流。有的甲骨文 省去“水” ,将表示向下的水流 省略成“下” 。金文 将甲骨文字形中的 简写成 。当“泉”字的“出水的石洞”的本义消失后,金文 再加“厂” (岩石、石洞)另造“原”代替,强调山上的石洞水源。造字本义:名词,出水的石洞,水流的源头。篆文 将金文字形中的 写成 。隶书 将篆文字形中的 写成 。当“原”的“水流源头”本义消失后,篆文 又再加“水” 再造“源”代替。在古籍中,“元”和“原”都有时空上起始、最初的意思:“元”侧重于抽象的、时间性的、整体性的起始;“原”侧重于个体的、空间性的、具象性的起始;因此表达“蒙昧太古”时,“元始”比“原始”更准确,但现代汉语以“原始”代替“元始”。古籍有时将“元”与“原”相互假借。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厵,水泉本也。从泉出厂下。原,篆文从泉。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厵,泉水的本源。字形采用“泉”作边旁,像泉水从石崖下流出。篆文字形灥,采用“泉”作边旁。
8.测 則,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铭刻。測,金文  (水,河水、水位) (則,铭刻,刻记),表示刻记水位。篆文 承续金文字形。造字本义:动词,在河岸石壁上刻记洪水水位,作为历史水情资料,以资治水参考。隶书 将篆文字形中的“水” 写成“三点水” ,将篆文字形中的 写成 。《汉字简化方案》中的简体楷书“测” ,依据类推简化规则,将正体楷书字形中的“則” 简化成“则” 。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測,深所至也。从水,則聲。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测,检查水深所达到的程度。字形采用“水”作边旁,采用“则”作声旁。
9.智 “知”是“智”的本字。矢,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箭,借代行猎、作战。知,甲骨文  (干,武器,借代行猎、作战) (口,谈论、传授) (矢,武器,借代行猎、作战),表示谈论和传授行猎、作战的经验。在远古时代,弯弓使箭是成年人的基本常识和重要经验。金文 承续甲骨文字形。有的金文 省去“干” ,简化字形。当“知”的形容词含义“聪明、有战略”消失后,金文 再加“曰” (说,传授)另造“智”代替,强调谈论和传授经验。篆文 将金文字形中的 写成 ,将金文字形中的“曰” 写成“白” (说明),并误将金文字形中的“干” 写成“亏” 。造字本义:动词,谈论和传授行猎、作战的经验。隶书 省去篆文字形中的“亏” ,将篆文字形中的 写成 ,将篆文字形中的“白” 写成“曰” 。古人称精通行军作战为“智”,称清心净虑、洞察真相为“慧”;称醒来感知清晰为“觉”;称明心见性、发现自我为“悟”;称简单无我、自然率性为“禅”。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智,識詞也。从白,从亏,从知。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智,器物上可辨识的标志性文字。字形采用“白、亏、知”会义。
10.混 昆,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多。混,篆文  (河水) (昆,多)。造字本义:动词,多条溪河会流在一起。隶化后楷书 将篆文字形中的 写成 ,将篆文字形中的 写成 。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混,豐流也。从水,昆聲。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混,多条溪水合流。字形采用“水”作边旁,采用“昆”作声旁
11.沌 屯,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聚集,集结。沌,甲骨文  (水,河川) (屯,聚集,集结),表示洪水淹积不退。造字本义:形容词,原始洪荒的时代,大水淹积住地,世界水茫茫一片,不分天地南北。隶书 将甲骨文字形中的 写成 ,将甲骨文字形中的 写成 。
翻译:计谋如鼎口流畅的弧圆像轮子般飞转滚动要效法高大健壮的野兽
计谋鼎口流畅的弧圆像轮子般飞转滚动的人围着火堆聚众漫谈,这样商议谋划的计谋就不会身居洞穴不自由。
计谋不被限制压迫开阔自由的人聚众漫谈,必不可少的是要有圣人的心,可以如同母子传承般从水流源头不需要经过测量检查就可以知晓的知识经验。这种母子脐带传承般从源头知晓无需可以刻记检查的智就可以与心术相通,神和道会流相聚不分彼此成为原初太一。
心得:可能因为今天有其他事情搅动情绪,以至于开头不太能纯粹的感觉到猛兽,体会的时候总是不自觉加进去转圆的字面感觉。会有一个画面,当自己成为猛兽,原野中视线遍及广阔区域,整个是警觉但是不含惊恐,也不会有什么胡思乱想的念头在脑海里,而是自然而然机敏警觉的驱动自己的行为,觉察周围一草一木每一个气息的变化,奔跑时能感觉到风统一环绕躯体的流动。有一种感觉,所有的计谋是伴随风流动的,这或许是转圆吧?并不刻意受自己控制,而是随风流转,风有异动则计谋动,一切皆与风相关。
这样感觉来,开始那种因外在环境而升起来的很不好的感受,也消失了很多,心静了,思绪不再乱飞,而开始顺滑的流转,自己并不能看到它的内容,但是能感觉到它的流转。转圆似乎就是在说这个思绪计谋,该随风而起顺滑环绕,很柔的感觉但是不是虚弱的柔,而是一种韧性很高的柔,而不是因奇欲而生,乱箭丛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