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农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敏妈

郝娟千字文读书笔记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9-2-16 13:45:40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庸之道是中国古代唯心主义哲学观点论,出自儒家文化的《中庸》。中庸之道是人生的大道,事业成功、生活与健康的根本理论,基本包含三层理论:
        第一层理论:中不偏,庸不易。是指人生不偏离,不变换自己的目标和主张。这就是一个持之以恒的成功之道。孔子有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
        第二层理论:指中正、平和。人需要保持中正平和,如果失去中正、平和一定是喜、怒、哀、乐太过,治怒唯有乐,治过喜莫过礼,守礼的方法在于敬。只要保持一颗敬重或者敬畏的心,中正、平和就得以长存,人的健康就得以保障。
        第三层理论:中指好的意思,庸同用,中用的意思。指人要拥有一技之长,做一个有用的人才;又指人要坚守自己的岗位,要在其位谋其职

意译: 国治之本在治农,农之要务在播种和收获。在向阳的田地里,像手持大刀戎祀的兵一样种植黍稷。收获季节收税纳贡,依功得赏罚。孟子勉力于纯素,史鱼秉持正直。行住坐卧恪守中庸,谨言慎行。听话听音,察颜观色。给人实在的好法子,助其妥善的安身立命。遇到追责和警告要反躬自省,自生肥肥徒增反道阈限。外辱内受,到林中水边消化。(转老师的)


治国之本在农事,农事的根本在于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在向阳的地理种植黍稷、收获的季节用当季的谷物收税纳贡,依功得赏罚。孟子推崇纯素,史鱼秉性正直。行事做人恪守中庸,谨慎言行。听话听音,察颜观色,给人实在的好建议,遇到警告和追责,要自省,宠日增,亢之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2-16 13:5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心得
做人不轻松呀,需中庸,不偏不倚要在那个中上,左右都不对,必须要在那个中上,如何能?天地为锚,堂堂正正的立于天地之间,这个就是中,但要做到不容易,时时刻刻都要谨慎,随时那个锚都要定起。这个不轻松是有规矩,规矩就是帮助人立在中的呀,所以恪守本分,认清自己的位置,晓得自己几斤几两,是很重要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2-23 13:34:1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敏妈 于 2019-2-23 22:56 编辑

千字文第12周   要查询的语句:
两疏见机, 解组谁逼 。

两疏是汉宣帝时候的疏广、疏受叔侄两个人。此二人曾为太子太傅与太子少傅,是皇帝的两位老师,位高名显。二人怕树大招风,只干了五年就主动告老还乡,荣归故里,人皆高之。机是机兆、先兆,是事机萌动,但还尚未发出之时的微小状态,《易经》里就有“几者动之微,君子见机而作”的话。

解是解除,组是组绶的简称。组绶是一种丝质有刺绣的缎带,窄的叫组,宽的叫绶。古代常用来拴在印纽上,或用来拴勋章。后世有受勋,用不同颜色的绶带挂在胸肩等部位,以示自己的官阶、品级,象袁世凯的大元帅服,绶带颜色挂得快开染坊了。

解组是将组绶解下来,表示辞官不干了。“谁逼”是有谁逼你了吗?没有,是自己辞官不做的。疏广、疏受叔侄见到事情苗头不对,就见机归隐,辞官不做了,有谁逼迫他们这样做呢?


索居闲处 ,沉默寂寥 。

索居是一个人独处,索是萧索、冷冷清清,闲处是无所事事、清静悠闲。沉默是沉静、不多讲话,寂寥是心中空空洞洞、没有杂念。

两句话联起来意思是:离群独居,悠闲度日,不谈是非,何等清静。这是人常说的“享清福”。但世间的鸿福好享,清福不好享。整天高朋满座,胜友如云,车水马龙,儿孙绕膝,忙不完的事,待不完的客,这是鸿福。一旦退下来,“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到了屋内形影相吊,屋外叶落鸟鸣的时候,大多数人都受不了,“享清福”享死的人不在少数。为什么呢?你的修养不够,定力不够。

前面讲过了,“性静情逸,心动神疲。守真志满,逐物意移”。内心追逐外物习惯了,又没有修心的训练,内心守不住,没有定力。能耐得住寂寞的人才能成大事,能够享受孤独的人才有真享受。当然,这与一个人的性格有很大的关系。

求古寻论, 散虑逍遥。

“求古”是探求古人古事,“寻论”是读点至理名言,所获得的结果就是“散虑逍遥”,可以排除杂念,自在逍遥了。为什么呢?因为“鸟随鸾凤飞腾远,人伴贤良品自高”,更何况“德能养性,理能养心”,如能坚持用圣贤之言洗涤自己的心灵,“散虑逍遥”是一定的道理。

散是驱散、放逐的意思,虑是心中的忧虑、杂念。逍遥是自由自在、无拘无束、优游自得的样子。庄子最善于“逍遥游”,所谓逍遥于六合之外,游戏乎太虚之间。上下左右前后为六合,到宇宙之外去逍遥,到形而上的太虚去作神仙,那才是真逍遥、真自在。


欣奏累遣 , 戚谢欢招 。

欣是欢欣、喜悦。奏者进也,奏的本义为送上、奉献,臣子呈给皇帝的本章称奏章。累是心中的牵挂、剪不断理还乱的烦心事。遣是排遣、排除。戚是戚字的通假,是心中的忧虑、悲哀。谢是分离开、拒绝的意思,花开败了不是叫谢了吗?招是招致、招募、聚集的意思,如《易经》里的话“满招损,谦受益”。

我们之所以有戚、有累,还不都是我们自己找寻的,能怨天尤人么?人的五官是我们的信息寻感器,神经系统是传感器,大脑是存储器,但是我们每天都在搜寻、传导、存储些什么呢?都是些垃圾,都是别人的不对、社会的不好,家人的不是。总之好东西你总也见不到,别人的垃圾你倒收了不少。报纸、杂志、广播、电视、中国的、外国的,凡是垃圾统统回收,白天收不够晚上还要加班上网络上去收,你是“破烂大王”。

这些脏东西传感进来,让我们心里阴沉、寒冷,时间久了就会生病,非用“暖心丸”治不好。什么是暖心丸?就是前面我们讲到的仁爱之心、仁慈之心、测隐之心。如果你能够处处找别人的好处,事事发现别人的优点,就能聚阳光,就可以暖心,就能解冻你那颗“冷酷的心”,你也就能享受“欣奏累遣,戚谢欢招”了。这两句话要常常地读,最好当做座右铭

喜悦一增添,牵挂就排除了;烦恼一丢开,欢乐就到来了。我们感觉上形容得很贴切,刻划得很真实,不是吗?闲来无事,再到庭院和郊野中走一走,会看到什么样的景致呢?

渠荷的历 , 园莽抽条 。

“渠荷的历”,渠水所居也,水停之处为渠,此处指水塘。的历是花开得光彩灿烂的样子。三月的桃花,六月的荷花,池塘中六月的荷花开得那么鲜艳,光彩照人。

荷花又称莲花,是植物中最特殊的一种,东方文化将其视为吉祥物,佛教特别将其作为标志。儒家也推崇荷花出污泥而不染的品德,宋儒周敦颐专门写有《爱莲说》,称赞“莲,花之君子者也”。古人也有“留得残荷听雨声”的诗句。

莲花的可贵之处,一是处染不染。泥水越污浊莲花开得越美,象征着世道越乱,越能造就一个人。古今中外的圣贤,没有一个不是生于乱世。孟子也说:“人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点也不假。

莲花的可贵之二是花果同时。荷花开了,花芯即是莲蓬,花蕊就是莲子,象征着宇宙间因果同生,祸福与共。老子说,我们这个世界是相对的世界,既然是相对,一切事物、一切现象就都是两两成双,共生共存。没有坏就没有好,没有恶也就没有善,没有祸也就没有福。所以老子才说:“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知亦迷”。善人是恶人的老师,恶人是善人的资源。没有恶人,善人从何而来?没有善人恶人如何才能改恶从善呢?不放弃世间的恶人,能够帮助他们站起来的就是佛。

“园莽抽条”,园是园林、园圃;莽是草木茂盛、莽莽苍苍的样子;抽条是草木的拔枝、长出新枝嫩芽。园林里的草木抽出了新的枝条就是这个意思。有植物学常识的人都知道,木本植物春天会抽条长叶,草本植物会拔节,尤其是在农村呆过的人都有体会,庄稼有拔节追肥期,拔节之后就要秀穗了。老农民最幸福的时刻一是秋收,二就是听稼禾拔节的声音。在明亮的夜晚蹲在地头,抽上一袋烟,聆听麦子、水稻“咔咔”的拔节声,象听孙儿哭笑一样,享受之极。

竹子拔节也“咔咔”响,竹笋更是猛然间破土而出,吓人一跳。老人们都不让小孩子去竹林里玩,特别是不许在竹林里大便,说是有蛇。哪里是有什么蛇,是怕破土而出的尖笋刺了小孩子的屁股,说有蛇他就害怕,不敢去了


枇杷晚翠 , 梧桐蚤凋。

“枇杷晚翠”,枇杷是枇杷树,植物学上属蔷薇科常绿的小乔木。枇杷果甘酸润肺、止渴、下气。枇杷叶可以清肺和胃、降气化痰,是枇杷膏与青草茶的主要原料。古代隐居的人,没有条件喝茶叶水,就用枇杷叶煮青草茶,烧焦枣茶,炒大麦煮麦香茶,味道更淳朴、更自然。

枇杷树的叶子一年四季都是绿悠悠的,不会凋谢,所以说“枇杷晚翠”。到了冬天晚景了,枇杷叶子还是那么青绿,还是苍翠欲滴。

“梧桐蚤凋”,梧桐树是应秋的树,对应着立秋的节气。立秋一到,梧桐树的叶子准有一片先落地。成语中“落叶知秋”就是指梧桐树说的。蚤凋的蚤是通假字,等于早晚的早字。立秋是在阴历的八月,天气还很热,立秋后面还有一个节气叫处暑。俗话说:晚立秋,热死牛。夏天还没过完,梧桐树就落叶了,所以说它早凋。

梧桐树开花也很奇特,其他树都是先长叶后开花,梧桐树却是先开花后长叶,花开喇叭状,内有两条长蕊。法国梧桐是世界知名树种,树冠大,用作人行道两侧的遮荫树最适宜。光绪十三年,清政府曾拨银1000两从法国购买梧桐树苗。现在上海静安公园的梧桐树群就植于1897年,是中国少有的古梧桐树群。

陈根委翳 , 落叶飘摇 。

人不能总在书房里求古寻论啊,出来看看四季的风景,低下头看看:陈根萎翳。抬头看看:落叶飘摇。陈根是老树陈根,委是枯萎,衰败。翳是荒芜、暗昧,枝叶遮盖的意思。陈根老树枯萎倒伏,落下的树叶在空中随风飘荡。

再猛地一昂头,看到空中“游鵾独运,凌摩绛霄”。远游的鵾鸟在空中独自翱翔,一个高飞,冲到紫红色的云上面去了。独运、绛霄四个字用得准确、贴切,且合典。


游鹍独运 , 凌摩绛霄 。

常常有人用《庄子?逍遥游》里面“鲲鹏南徒”的寓言来解释这里的鵾字,我认为不确切。庄子的气魄更加庞大恢宏,他说的鲲是一种大鱼,“北溟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这个叫鲲的鱼大得很,不知道有多长,鲲一变成为大鹏鸟,鸟的背也不知道有多大。而这里的鵾字是鸟字旁,是长得像鹤一样的一种大鸟,不是大鹏。

鵾和鹤都喜欢独居,性情孤傲,没有一群鹤在一块的。鵾可以飞得很高,所以这里说游鵾独运,同时也对应前文的“索居闲处,沉默寂寥”,衬托出君子和而不同,群而不党,处染而不染的操守。

凌是向上升高,摩是迫近、接近,如摩天大楼。绛是紫红色,绛霄是紫红色的云气,又叫紫霄。“凌摩绛霄”的意思就是高飞接天,直冲九霄。

紫霄宫是传说中神仙所居之地,是九霄中的第八层。九霄分为神霄、青霄、碧霄、丹霄、景霄、玉霄、振霄、紫霄、太霄。越往上,神仙的功力和道行越高。九霄之上还有九天,层层递进,《神仙传》里对此描述的很具体,也很热闹。

需要查询的字词

造字本义:名词,做凳子的条木
文言版《説文解字》: 机,机木。从木,几声。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机,作凳子的条木。字形采用“木”作边旁,采用“几”作声旁。
词汇分类

①本义,名词:做凳子的条木。   本义只见于古文
              单狐之山多木。——《山海经 • 北山经》
②本义,名词:弩弓上控制发射的扣板。    机关     /      板机         
              主发谓之。——《说文》
              耳目,心之枢也。——《国语 • 周语》
              施关发。——《后汉书 • 张衡传》
              发吐丸。——南朝宋 • 范晔《后汉书 • 张衡传》
③形容词:巧妙的,灵活的。    机变 机动 机警 机灵 机敏 机巧 机智       /      灵机      
              大夫不闻齐、鲁之多乎?——《列子 • 仲尼》
              攻城之变。——《墨子 • 公输》
              有事者,必有机心。——《庄子 • 天地》
              衡善巧。——《后汉书 • 张衡传》
④形容词:关键的,重要的。   机密 机要     
              助理万。——《汉书 • 百官公卿表》
⑤名词:关键时刻。  机会 机缘         机不可失     /      乘机 随机       杀机 危机      良机 契机 时机 转机   
              因变化。——南朝梁 • 丘迟《与陈伯之书》
              成败之,在于今日。——《资治通鉴》
⑥名词:巧妙设计的器械、设备。   机车 机床     机电 机器 机械     机构 机件 机能 机制     机修    机工   机舱’  机场’  机群’ 机组’ 机长’ 机务’      
              机耕   /    电机 动机 轮机    微机    飞机 客机   心机’  司机     绊拌机  打字机 缝纫机 起重机 收音机 拖拉机 …… 轰炸机 预警机 运输机
              战斗机 侦察机 直升机   
              在璇玉衡。——《虞书》
              公输班为楚设。——《战国策 • 宋策》
              成于杼。——《后汉书 • 列女传》
              不闻杼声。——《乐府诗集 • 木兰诗》
⑦名词:活力,生命力。   机体      /       生机         无机 有机     





取牛角,是剖牛过程中技术最复杂、最具代表性的步骤,因此用取牛角代表剖牛。造字本义:动词,剖牛,取牛角

文言版《説文解字》:解,判也。从刀判牛角。一曰解廌,獸也。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解,分开,剖开。字形采用“刀”作边旁,表示用刀判牛角。一种说法认为,是解廌,剖解兽体。
词汇分类

① 本义,动词:剖牛,取牛角。     /      庖丁解牛      迎刃而解   
               ,判也,从刀,判牛角。——《说文》
               鹿角。——《吕氏春秋 • 仲夏》
               牛之时。——《庄子 • 养生主》
②动词:分割动物肢体,剖析。     解剖        解体     /    肢解      
③动词:打开,分开,拆开,松开。     解答 解释 解说 解悟 解析      解放 解散       解救 解脱        解码 解题       押(jiè)     解甲归田
               解囊相助      解铃系铃     /      理解 求解       劝解        押(jiè)
               ,散也。——《广雅》
               纲。——《仪礼 • 大射仪》
               带为城。——《墨子 • 公输》
               辫请职。——南朝梁 • 丘迟《与陈伯之书》
               屦不敢当阶。——《礼记 • 曲礼上》
               闭约而无。——《荀子 • 非十二子》
               恐天下也。——《汉书》
               严城扉。——《后汉书 • 耿纯列传》            
      
              皆众理也。——《汉书 • 贾谊传》
              人有嘲雄,以玄之尚白,雄之,号曰嘲。——扬雄《解嘲》
              终不矣。——唐 • 韩愈《师说》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惑。——唐 • 韩愈《师说》
               解其棕缚。——明 • 袁宏道《满井游记》
               解衣以活友。——马中锡《中山狼传》
④动词:除去,消除。       解除   解决        解馋
   解饿  解乏  解饥  解渴            解嘲  解愁  解恨  解闷   解难           解气   解围   解疑   解忧         
              解冻 解禁 解毒          解雇 解聘          解手       解约 解职            
              燕国之围。——《战国策 • 燕策》
              秦军去。——《史记 • 魏公子列传》
              冰皮始。——明 • 袁宏道《满井游记》
     
     
-------------------------------------------------------------------------


表示追讨财物、钱款。造字本义:动词,债主催债
  文言版《説文解字》:逼,近也。从辵,畐聲。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逼,兵临城下。字形采用“辵”作边旁,“畐”作声旁
词汇分类

①本义,动词:债主追债。   本义只见于古文(逼主  逼取  逼索)
             不可也。——《国语 • 郑语》
             是故入小而不。——《淮南子 • 兵略》
②动词:紧紧地追逐。     逼近        逼视       /        追逼   大军逼城  
              ,近也。——《说文新附》
              秦兵淝水而陈。(陈:布阵)——《资治通鉴》
              鸡健进,逐之,虫已在爪下矣。——《聊斋志异 • 促织》
③动词:催迫,胁迫,强迫。  逼供 逼问        逼婚 逼命        逼迫 逼抢   逼债 逼租       逼良为娼        逼人太甚        逼上梁山       /        催逼        寒气逼人        形势逼人           
              其家之,乃投水而死。——《玉台新咏 • 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④副词:非常,极端。     逼似 逼肖 逼真
              
山石似马,望之真。——《水经注 • 沔水》   




造字本义:动词,双手将草茎拧搓成绳
文言版《説文解字》:索,艸有莖葉,可作繩索。从、糸。杜林說:亦朱木字。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索,草有茎叶可以揉编成绳索。字形采用“、糸”会义。杜林说,,也是“朱市”的“市”字
词汇分类

①本义,动词:双手将草茎拧搓成绳。     本义只见于古文(索绳    索胡绳     索铁伸钩)   
              索,纠绳曰索。——《玉篇 • 索部》
              昼尔于茅,宵尔索绹。——《诗 • 豳风 • 七月》
              矫菌桂以纫蕙兮,索胡绳之纚纚。——《楚辞 • 离骚》
              制觡伸钩,索铁歙金。——《淮南子 • 主术》
              传语又称纣力能铁伸钩。——《论衡 • 语譄》      
②动词:勒住,绑架。    索妇      /       勒索   
               齐侯伐莱,莱人使正舆子赂夙沙卫,以索马牛,皆百匹。——《左传 • 襄公二年》
③动词:强取,要求,追讨。    索还 索赔           索价 索贿            索求 索取 索要
                   索,取也。——《小尔雅 • 广诂》
                   一索而得男,故谓之长男。——《易 • 说卦》
                   君乃言此,曾不如早索我于枯鱼之肆。——《庄子 • 外物》
                   索救而得,今子有忧色何也?——《韩非子 • 说林上》
              皆启以商政,疆以周索。——《左传 • 定公四年》
                   (韩)馥怀惧,从绍索去。——《三国志 • 魏志 • 袁绍传》
                   权遣使为子索羽女,羽骂辱其使,不许婚。——《三国志 • 蜀志 • 关羽传》
                   秦索六城于王,而王以六城赂齐。——《史记 • 平原君虞卿列传》
                   不通姓氏粗豪甚,指点银瓶索酒尝。——唐 • 杜甫《少年行》
              县官急租,租税从何出?——唐 • 杜甫《兵车行》
                   一拜五官郎,便索邯郸女。——唐 • 李白《寒女吟》
                   向今正直年少,又索得当朝公主。——《敦煌变文集 • 丑女缘起》
              参、伐为戎索,为武政,当河东,尽大夏之墟。——《新唐书 • 天文志一》   
              凡死刑狱上行刑者先俟于门外,使其党入财物,名曰“斯罗”。——清 • 方苞《狱中杂记》
④动词:搜寻,寻找。     索引      /        遍索  搜索 探索   
              索,求也。——《小尔雅 • 广言》
              索,求索也。——《玉篇 • 索部》
              探赜索隠,钩深致远。——《易 • 系辞上》
              桓公体痛,使人索扁鹊,已逃秦矣。——《韩非子 • 喻老》
              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楚辞 • 离骚》
             执戈扬盾,帅百隶而时难,以索室 (敺)疫。——《周礼 • 夏官 • 方相氏》
              军行有险阻,潢井、葭苇、山林、翳荟者,必谨覆索之,此伏奸之所藏处也。——《孙子 • 行军》
              圣人存,神索至。——《法言 • 问神》
              飞鸟遶树翔,嗷嗷鸣索群。——三国 • 魏 • 曹植《杂诗六首》
              秦始皇大怒,大索天下。——《史记 • 留侯世家》
              大天下。——《汉书 • 张良传》
              举国大。——《汉书 • 韩安国传》
              延年怀中,得重劾。——《汉书 • 严延年传》
              遂闻君将合众于楚,约与食客门下二个人偕,不外。——《史记 • 平原君虞卿列传》
              忘之。——《史记 • 范睢蔡泽传》
              倒海索明月,凌山采芳荪。——唐 • 李白《书情赠蔡舍人雄》
              忆路急奔,不敢手索壁,恐触鬼者物也。——《聊斋志异 • 査牙山洞》
⑤名词:粗大的绳子。   索道 索桥       /       麻索 铁索   绳索 线索         绞索   
              索,艸有茎叶可作绳索。——《说文 • 部》
              大者谓之索,小者谓之绳。——《小尔雅 • 广器》
              若朽索之驭六马。——《书 • 五子之歌》
              昼尔于茅,宵而綯。——《诗 • 豳风 • 七月》
              伤诚是之不察兮,并纫茅丝以为索。——汉 •  贾谊《惜誓》
              其次关木,被箠楚受辱。——汉 •  司马迁《报任安书》
              追讨南度河,使军吏田晏、夏育慕先登,悬相引。复战于罗亭,大破之。——《后汉书 • 段颍传》
              分索则易,携手实难。——晋 • 陆机《答贾谧》
              被发左祍,故呼为索头。——《南齐书 •  魏虏传》
              探求异闻,采摭典故,解其所未改,申其所未申,故以隐为名。——唐 • 司马贞《史记索隐》
              因思畴昔,铁索千寻,漫沉江底。——宋 •  汪元量《莺啼序》
              娟娟缺月西南落,相思拨断琵琶索。——宋 •  苏轼《菩萨蛮 •  述古席上》
              柳线正垂金落索,梅花初谢玉玲珑。——《古今小说 •  史弘肇龙虎君臣会》
⑥形容词:冗长而单调的,孤单的。   索然无味       /         兴致索然        寂寞萧索
              子綦索然出涕曰:“吾子何为以至于是极也。” ——《庄子 • 徐无鬼》     
              今日见我颜色衰,意中莫与先异。——《乐府诗集 • 鲍照 • 拟行路难》
              索索无真气,昏昏有俗心。——北国 • 庾信《拟咏怀》
              孟生去虽索,侯氏来还歉。——唐 • 韩愈《喜侯喜至赠张籍张彻》
⑦副词:冗长而单调地。     /      离群索居   
              索,独也。——《广雅 • 释诂三》
              吾离群而索居,亦已久矣。——《礼记 • 檀弓上》
              直为亲旧故,未忍言居。——晋 • 陶渊明《和刘柴桑》
              自昔索居,荏苒于兹。——晋 • 殷阐《祭王东亭文》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閑,闌也。从門中有木。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闲,木欄。字形采用“门、木”会义,表示门中有木。
---------------------------------------------------------------------------------------------------------------------------------------------------------------------------------------------------------------------------------------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閒,隟也。从門,从月。,古文閒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閒,空隙。字形采用“门、月”会义。,这是古文写法的的“閒”字。
词汇分类

①本义,动词:用柱子顶住门,以防私闯。 本义只见于古文
              日舆卫。——《易 • 大畜》   
              虽收放心,之维艰。——《书 • 毕命》
②本义,形容词:月夜里无为、自在。   本义只见于古文   
              质真而素朴,静而不躁。——《淮南子 • 本经》   
              像设居室,静安些。——《楚辞》
③形容词:时间上自由的。     闲人 闲心         闲适          闲情逸致 闲云野鹤          /      空闲 休闲 悠闲   
④名词:可自由支配的时间。     闲空 闲暇        闲工夫      /       农闲         忙里偷闲          游手好闲
⑤形容词:空着的,未派上用场的,不实用的。    闲地   闲钱 闲书 闲章        闲散 闲杂       闲事 闲职      闲语       闲员        闲言碎语      
              来垂钓。——唐 • 李白《行路难》   
              人桂花落。——唐 • 王维《鸟鸣涧》  
              田家少月,五月人倍忙。——唐 • 白居易《观刈麦》
⑥副



词:无目的地,无意义地。     闲扯 闲聊 闲谈          闲荡 闲逛          闲居 闲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2-23 23:13:5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敏妈 于 2019-2-23 23:37 编辑


造字本义:动词,追逮动物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裘,皮衣也……求,古文省衣。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裘,兽皮制的保暖外衣……求,这是古文写法的“裘”字,字形省略了“衣”。
词汇分类

①本义,动词:追逮、抓捕动物。   本义消失。
②动词:寻找,探索。 求利 求名        求偶 求友       求索 求证 求知      求同存异        求之不得     /       探求 寻求 追求         刻舟求剑       实事求是
              求,索也。——《玉篇》
              求则得之,舍则失之。——《孟子 • 告子上》
              不得于言,勿求于心;不得于心,勿求于气。——《孟子 • 公孙丑上》
              入水求之。——《吕氏春秋 • 察今》
              求人可使报秦者。——《史记 • 廉颇蔺相列传》
③动词:力图,努力实现。   求生          求学      /       力求 谋求        精益求精   
              求利以污其行。——《后汉书 • 列女传》
              不求闻达。——诸葛亮《出师表》
④动词:争取别人满足自己的需要。   求爱 求欢 求婚 求亲 求情          求告 求乞        求借       求见 求教 求救         求签        求全        求人 求职        求援
              求助          求战   求治      /       哀求 呼求 恳求 乞求 请求            索求 需求 征求
              求,乞也。——《增韵》
              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论语 • 卫灵公》
              求救于齐。——《战国策 • 赵策》
              有求于我也。——《战国策 • 齐策》
              我之求也,此何罪?请杀我乎!——《左传 • 桓公十六年》
              谁敢求爱于子。——《左传》
              以城求璧。——《史记 • 廉颇蔺相列传》
              因留怀王以求割地。——《史记 • 屈原列传》

⑤名词:需要。     /       供过于求      

文言版《説文解字》:尋,繹理也。从工,从口,从又,从寸。工口亂也。又寸分理之彡聲,此與同意,度人之兩臂為尋八尺也。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寻,抽出乱丝加以整理。字形采用“工、口、又、寸”会义。工、口的边旁,表示丝绪紊乱。又、寸的边旁,表示分别整理。“彡”
          是声旁。这个字与的造字方法相似。“寻”也作度量单位,两臂张开的总长度为一“寻”,八尺左右。
词汇分类

①本义,动词:张开两臂测量物品长度。 本义只见于古文
              是断是度,是是尺。——《诗 • 鲁颂 • 閟宫》
              度舒两肱也。——《小尔雅》   
              ,长也。周官之法,度广为。——《方言一》
②量词:两臂之长,约为本人的高度。    /     一寻   
              舒肘知。——《大戴礼记 • 主言》
              无尺之禄。——《国语 • 晋语》
  
③形容词:常见的,平常的。     寻常   
              常巷陌。——宋 • 辛弃疾《永遇乐 • 京口北固亭怀古》
④动词:探究,搜索,发现,找。寻查 寻访 寻求 寻找     寻活 寻死   寻根 寻人    寻思 寻索       寻事 寻味      寻仇 寻衅     寻短见   寻开心   寻花问柳      
              寻章摘句      /        搜寻 找寻 追寻
              将斧柯。——《孔子家语 • 观周》
              远师学。——《后汉书 • 列女传》
              其方面。——《后汉书 • 张衡传》
              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晋 • 陶渊明《桃花源记》   





造字本义:动词,农妇低头弯腰,将堆放在田地里割而未收的稻谷抱到打谷场
推测古代收割场景,男人负责重活,执镰割稻,打谷脱粒,而女人则承担轻活,拾抱稻谷,后勤配合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委,隨也。从女,从禾。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委,顺从跟随。字形采用“女、禾”会义。

词汇分类

①本义,动词:农妇低头弯腰,把地里的稻谷抱到打谷场。    本义只见于古文
              十纯则缩而之。——《仪礼 • 乡射礼 • 大射仪》
②动词:交托,托付。     委身       委派 委任 委托       委员      委以重任    /      班委’市委’县委’     编委’     常委’党委’政委’
              愿之于子。——《战国策 • 齐策一》
              命下吏。——汉 • 贾谊《过秦论》
              身为贾人妇。——唐 •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③动词:低头弯腰。      委惰 委顿         委屈 委曲        委婉        委委悴悴      委靡不振
              随也。——《说文》
              委委佗佗。——《诗 • 鄘风 • 君子偕老》
              两馆于咸唐。——《楚辞 • 九叹 • 远游》
              貌,冠形有曲之貌,上大下小也。——《释名 • 释首饰》
             若至曲小变,不可胜道。——《史记 • 天官书》
④动词:垂落,掉落。     委地  委落
              牛不知其死也,如土地。——《庄子 • 养生主》
              曷不心任去留。——晋 •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⑤动词:舍弃,推卸。     委过 委责 委罪    委弃        /       推委  
              ,弃也。——《广雅》
              而去之。——《孟子 • 公孙丑下》
              司马欲罪于孤耶?——《晋书 • 王裒传》
              相而去。——《世说新语 • 方正》
⑥名词:末端,底端。     /       原委        穷原竟委  
              三王之祭川也,皆先河而后海,或源也,或也,此之谓务本。——《礼记》
              教化从来有源,必将泳海先泳河。——《骠国乐》
⑦副词:实在,确实。      委实 委是         委系        委知
              是良田,方得收买。——  宋 • 苏轼《论给田募役状》      







造字本义:名词,一种活跃于蜀地的不合群的野兽
[size=14.3999996185303px]。
词汇分类

①本义,名词:活跃于蜀地的不合群野兽。   本义消失。
②形容词:单一的,无呼应的,孤立的。   独特      独家 独资     独夫 独身     独苗 独子       独角戏 独轮车 独幕剧 独木桥      独门独户      独一无二   /   
              孤独 唯独
              ,犬相得而斗也。羊为群,犬为独也。——《说文》
              君子慎其也。——《礼记 • 礼器》
              天之生是使也。——《庄子 • 养生主》
③副词:单一地,孤立地。  独霸 独吞 独占      独步 独处 独到 独立 独行      独白 独唱 独舞 独奏      独裁 独断 独揽      独创      独自       独生子        
              独当一面         独具匠心 独辟溪径 独树一帜   独善其身
              哀吾生之无乐兮,幽处乎山中。——《楚辞 • 屈原 • 涉江》   
              吾以捕蛇存。——唐 • 柳宗元《捕蛇者说》
              谢灵运为永嘉守,凡永嘉山水,游历殆遍,不言此山。——宋 • 沈括《梦溪笔谈》
  






造字本义:名词,晴朗高天上的淡淡云气

文言版《説文解字》,雨,爲霄。从雨,肖聲。齊語也。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下米雪叫“霄”。字形采用“雨字头”作边旁,采用“肖”作声旁。“霄”,是齐地的方言。

词汇分类

①本义,名词:晴朗高天上的淡淡云气。   造字本义只见于古文()
              ,云也。――《后汉书 • 张衡传》
              ,日旁气也。――《汉书 • 扬雄传》
              ,摩天赤气也。――《后汉书 • 仲长统传》
              气似天。――晋 • 木华《海赋》
              腾虹扬。――晋 • 郭璞《江赋》  
②名词:淡淡云气衬托的晴朗高天。       霄汉 霄壤         /         重霄 九霄 云霄
              乘云陵。――《淮南子 • 原道》
              霭而晻暖。――王逸《鲁灵光殿》
              腾清而轶浮景 ——汉 • 司马相如 《甘泉赋》
              森然干。——宋 •  沈括《梦溪笔谈》




一种古时候像鹤一样的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2-24 00:13:10 | 显示全部楼层
意译
    汉代的疏广和疏受,见有先兆,就辞官。卸甲归田有谁逼迫他们吗?没有。独居闲处,休闲安逸,沉默寂静。探求古人古事,寻经典,在古人的智慧里逍遥自在。欢欣到来,烦恼和忧愁消退,愉悦而来。水渠里的荷花开得鲜艳,园林的草木开始慢慢长出新绿。枇杷的叶子知道冬季都是翠绿的,梧桐在立秋的时候开始慢慢凋零。走在大自然里,低头看看老树的根枯萎荒芜,抬头看见落叶在风里翩翩起舞,仰天看到鹍在独自高飞,展翅翱翔,直冲云霄!

体会
刚开始读的时候,尤其是查资料之后,有些迷惑,有点那种之前种的正根在动摇的感觉,我内心用力稳住,继续看。因为这周末的事情多,没有完整的时间做这周的作业,所以翻译完句子,出去的这一下午有点闷了一下的感觉。好像我有点被所查资料的字面意思迷惑了,人贩子的那部分真的是蠢蠢欲动,就想去接近表皮,走肤浅路线。这个发现让我没有那么迷惑,不动摇了。在来看有那个道德经里“功成名遂身退”的意思,那么这个退,然后才是享清福。少思寡欲,绝学无忧。这一节还说了内容,就是经典和自然是让人索居闲处,沉默寂寥的法宝,这让我对自然有了很大的向往,读的时候甚至有流泪,骨子里是和自然分不开的,再有就是心境,内部世界的样子。这一节磅礴,咀嚼

月总结:
这一月读下来,我自身的感受是没有了那种“愧”和虚。之前看到宫廷奢华还有官员的犒赏就不安逸,这一个月在说当之无愧,理所当然,这样子那个根浅而虚的感觉没有了,更多是站稳了堂堂正正之后,我该怎么办的思考。以及对自己“妄为”的看到,这个过程真的是在捉自己身上的虱子,也是直面满身毒素奇痒无比的疙瘩。春天到了生发,毒逼出来好事情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3-2 20:09:24 | 显示全部楼层
耽读玩市,寓目囊箱 。

耽是沉浸、沉恋、入迷了,以致别人叫也听不见,叫耽,所以耽是耳字旁。寓是寄托,玩市是热闹的集市、游玩的场所,相当于现代的购物中心。“耽读玩市”是在噪杂的市场里还能潜心读书,对外面的一切境界充耳不闻,这个典故说的是东汉学者王充。“寓目囊箱”也是说,在王充眼里只有书囊和书箱,除此而外,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王充是东汉著名的唯物论思想家,字仲任,会稽上虞(今浙江上虞)人。早年曾入太学受业,师事班彪,博通百家言。年轻时游学洛阳,因家境不富,买不起书,便经常到书肆站立着读书,可以过目成诵。他曾做过小官,但不久就辞官回乡,一面教书,一面著书立说。他以毕生心血写下四部哲学巨著:《讥俗》、《政务》、《养生》、《论衡》,但保留下来的只有《论衡》一部。

《论衡》八十五篇,是王充用了三十年心血才完成的,被称为奇书。公元189年蔡邕来到浙江,看到《论衡》一书如获至宝,密藏而归。蔡邕的友人发现他自浙江回来以后,学问突有大进,猜想他可能得了奇书,便去寻找。果然在他帐间隐蔽处发现了《论衡》一书,抢了几卷就走。蔡邕急忙叮嘱:“此书只能你我共读,千万不要外传”。友人读后亦称,真乃其书也。


易輶攸畏, 属耳垣墙 。

易是轻易、疏忽;輶是一种很轻巧的车子,有轻忽、轻率的意思。对一些小事很容易轻视、疏忽叫“易輶”。“攸畏”是所畏,有所畏惧。不要轻视小事,不要疏忽很容易的事情,人往往是在阴沟里翻船,一定要重视,这就是“易輶攸畏”。例如讲话时要小心,不能旁若无人。为什么呢?因为“属耳垣墙”。

属的本义是连接,有关联。耳是耳朵,耳朵与墙是连着的。什么意思呢?隔墙有耳,讲话要小心,要有所畏惧,不要旁若无人。垣是用土坯垒的矮墙,这两句话,语出《诗经?小雅》“君子无易由言,耳属于垣”一句。修辞上属于引经,但没有注明出处,所以是暗引。

中国人的劣根性之一就是爱打探别人的隐私,“张家长李家短、七个碟子八个碗”,凡事都爱包打听。扒窗台、听墙根是常有的事,尤其古代是土坯墙,挖个洞就可以属耳,更方便。老人们常说:“屋里说话外边有人听,树下说话树上有人听,大道上说话草窠里有人听”,现代观念叫“保密”,所谓“君不密则失臣,臣不密则失身,事不密则失之于人”,不能不小心、不谨慎。



具膳餐饭, 适口充肠 。

下面几句话讲的是我们普通的居家生活。具是动词有准备、料理的意思。餐在古汉语中也是动词,有吞食的意思,如餐风饮露。膳、饭是同一类概念,是不同的饮食种类,含义不一样。膳字带个肉月旁,肉食为膳;五谷煮的素食叫饭。我们平头百姓说吃饭,家常便饭,帝王叫传膳,钟鸣鼎食。我们吃饭的长寿,帝王进膳吃肉的短命,如果那时可以验血的话,进膳的一定都是“三高”(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

“具膳餐饭”说的是荤素饮食的准备,要注意两个原则。一个是适口,一个是充肠。适口是可口、咸淡适宜;充肠是能吃饱。人的饮食越简单,身体越健康,所以我们在饮食上能适口充肠就可以了,千万不要浪费,不要奢侈。

适口是因人而异,因地治宜,没有统一的标准。饮食上的五味是要根据空间和世间来调整的,所谓冬不吃夏物,北不餐南食。你非要冬天吃西瓜,鸡命吃鸭食,就有违卫生之道。五味大致上的分类就是南甜北咸东辣西酸,不注意就会不服水土。山西人爱吃醋,因为山西水土碱性大,酸碱中和,所以叫西酸。山东近海,潮湿寒冷,所以山东人吃葱蒜像吃巧克力一样,叫东辣。湖南人用大辣椒哄孩子,小孩子自小就被辣得昏天黑地。

由地域和五味的不同,形成鲁、川、粤、淮阳四大风味,再发展出山东、四川、湖南、江苏、浙江、安徽、广东、闽南八大菜系,以及煎煮蒸炸,熬炒扒熘炖等烹调手艺。这又是我们中国文化的一部分,博大精深的“饮食文化”。烹饪在五行八作里面属“勤行”,厨子的祖师爷是伊尹。但是为了这口腹之欲,人这个永远也填不满的大漏斗,不知吃绝了多少物种,这是口福还是口祸呢,真是说不清楚。


饱饫烹宰, 饥厌糟糠。

“饱饫烹宰”是说,吃饱了以后,再好的东西来了也不想吃了。饫是因为吃饱了而厌倦,不想再吃了叫饫。烹是水煮,宰是宰杀。烹宰是肉食的准备。吃饱了还杀鸡炖鱼的干什么呢?

“饥厌糟糠”是说,没吃的时候,有糟糠也就满足了。厌是满足的意思,如《论语》中孔子的话:“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糟是酒渣,古代没有提纯技术,酒不过滤,这样的酒也称为糟。现在南方也还盛行吃醪糟酒,淮阳菜里也还有糟鱼、糟鸡等名菜。糠是谷子的外壳,用作饲料。掺糠使水是古人形容奸商的行为,今天换成假冒伪劣了。

文化革命中,实行吃“忆苦饭”,我有幸享受过“吃糠咽菜”的感觉,一个糠窝头,一碗猪菜汤,多了还没有。麸子窝头挺香的,现代营养学还提倡吃,说是富含维他命B。

糠就难吃死了,像锯末一样,不用猪菜汤往下送根本就难以下咽。糟糠就是指粗劣的食物,代指艰苦的生活,以后专指共过患难的妻子为糟糠之妻。如苏东坡言:“居富贵者不易糟糠”。

实际上这两句话联起来的意思,就是俗话说的:“饿了吃糠甜如蜜,饱了吃蜜也不甜



亲戚故旧, 老少异粮。

亲戚朋友会面要尽量盛情款待,老人和孩子的食物应注意有所不同。请客人吃顿饭是待客之道,也是人之常情。但是要注意老少区别开。老人牙口不好,消化功能弱,要吃软的、暖的;小孩子身体正值发育,牙齿好,胃火大,爱吃凉的、硬的、粘的。

请老年人吃饭一定要注意,例如,“烫甜粘”是老人饮食上的大忌,有一个孝子在街上给他母亲买的炸元宵,赶快跑回家让老太太趁热吃。儿子一片孝心,老太太只好吃了,吃下去心脏病就发作了,送到医院人就死了。炸元宵是“烫甜粘”三条全占了,老太太等于吃毒药,还有不死的吗?所以请老人吃东西千万要注意。古人说:“七十不留饭,八十不留宿”。七十岁以上的人,你就不要留他吃饭,万一老病复发了,你说不清楚。八十岁以上的人,就不要留他在家中过夜,万一有个三长两短,你没法向人家的儿女交待。

故旧是故友旧识的简称,也就是老朋友、老相识,另一重含义包括我们的传统也是故旧,做人固不可以喜新厌旧,不尊重自己的传统也是不应该的。

亲戚两个字含义不同,现代汉语里面重叠连用了,在古文中要注意区别。父亲一支、父属同姓的为亲,母亲一支、妻子一支,母属、妻属不同性的为戚,内亲外戚,在血缘关系上不一样。读两汉的历史,常常有外戚和宦官把持朝纲的记述。外戚持政,是由于皇帝幼小,汉代有十个皇帝登基时不满14岁。国事只好由母后一系的人协助治理,但是一到尾大不掉,外戚就想篡权。王莽毒死了孝平帝自己篡位当皇帝,就是个例子。


妾御绩纺 , 侍巾帷房 。

古人有妻有妾,但妻妾有别,妻子只有一个,妾可以有几个。按照《礼记?内则篇》所下的定义,“聘则为妻,奔则为妾”。明媒正娶的为妻,不依礼法、私自结合,私奔而来的叫妾。帝王尽管有三公六院七十二偏妃,加在一起108个女人,但朝阳正宫的娘娘只有一位。

御是治理、管理的意思,古代上对下的治理叫御。绩纺:绩是缉麻,就是把麻纤维披开来搓成线,纺是将丝纤维制成纱或线。上古时代还不懂种棉花,上古的布不是棉织品,而是麻织品或葛织品,丝织品则称为帛。穷人穿不起帛只能穿布衣,但最粗劣的衣服是褐,是用粗毛编织的。老子说“披褐怀玉”,就是人不可貌相。妻子要总体管理家务,妾就要负责缉麻纺线、织布做鞋一类的女工、女红。

妾的另一件工作是“侍巾帷房”,就是要服侍好主人的起居穿戴。侍是服侍,巾是拢发包头的布。先秦时代,男子是十八岁至二十行冠礼,戴帽子,表示成人了。秦汉以后,有官职、有禄位的人才可以戴冠,没有功名的白丁只能戴头巾。这里的巾,泛指衣冠。

帷房是自己的寝房内室,古代的房中都有帷幕,床上有幔帐,既可以隔音,又可以保护隐私。布幔在两旁的叫帷,在上的叫幕。



纨扇圆洁 , 银烛炜煌。

白色生丝织成帛叫做绢,齐地(齐国)出产的绢最有名,叫作纨。古语有称“纨绔子弟”的话,就是说穿着用绢做的裤子,泛指富家子弟衣着华美。纨扇是女孩子用的白而园的绢扇,可以在纨扇上面题字、做画。《训蒙骈句》里面就有“含愁班女题纨扇,行乐王维赴鹿柴”,《西游记》里也有“两路绿杨藏乳燕,行人避暑扇摇纨”的诗句。

绢、绸、缎,统称为帛,我们现代人认为是一样的东西,实际上是完全不同的三种丝织品。绢是厚而疏的生丝织物,绢都是白的,没有染色的,故此女子多用绢(娟)取名以示女子的贞洁,《红楼梦》里贾宝玉的嫂子就叫李纨。原始的绢就是帛,帛者白巾也,有钱人可以把帛当成纸用以书写,秦汉时期就有帛书。1973年中国湖南长沙马王堆西汉墓出土了大量的帛书,内有老子《道德经》、《易经》等帛书,非常宝贵,是我们见到的最古老的《道德经》本子,相信汉以后的古人都没有见过。1993年湖北荆门郭店楚墓出土了战国中期的竹简804枚,内有《老子》、《孙子兵法》等古书,几乎就是原版的经典著作,使我们一下子解决了连司马迁都糊涂的问题。原版的《老子》才二千言,后世五千言的《老子》显然是修订版,很多历史上待考证的问题一下子就解决了。

用熟丝(染色丝)密织的帛叫做“锦帛”,其中薄者为绸,厚者为缎,不要搞混。

上古时代没有蜡,所谓的“烛”是照明用的火炬、火把,不是蜡烛。唐以后才有了由动物、植物或矿物油质制作的蜡烛,如有石蜡、蜂蜡、密蜡等。素蜡就是白色的蜡烛,形容人的脸色不好称为“蜡白”。“银烛”就是银白色的蜡烛,炜煌是火光炫耀的样子。

两句话联起来的意思,就是:

圆圆的绢扇洁白素雅,

银白的蜡烛明亮辉煌。


昼眠夕寐 , 蓝笋象床。

“昼眠夕寐”是白天午休,晚上睡觉的意思,很容易理解。眠者寐也,二者都是熟睡,睡着了的意思。眠,目字旁偏于闭目安然的样子,寐,上面的宀代表房子,下面是床,表示安卧熟睡的样子。眠是很随便的闭目小憩一下,寐可就是正规地躺在床上大睡。寐字用的很正规,如说,梦寐以求、夜不能寐。眠就用得很随便了,如春眠、冬眠。

“蓝笋象床”说的是卧具,有青篾编成的竹席和象牙装饰的床榻。蓝是古代用于染青之草,从中可以提取出青颜色,荀子在《劝学篇》说过“青取之于兰而青于兰”的话。笋是嫩竹子,用嫩竹篾编的席子既柔软又凉爽,再用蓝草染成青色,是很贵重的。《书经?顾命》里就有“敷重笋席”的话。象床指的是用象牙装饰的床,床架用硬木雕花镂空,中间镶有象牙和贝壳等装饰品。

上面四句话描写了南朝金陵士大夫阶层奢靡侈富的生活:

圆圆的绢扇洁白素雅,

银白的蜡烛明亮辉煌。

白天小憩,晚间安寝,

象牙装饰的床榻铺着软软的竹席。


要查询的字词:

[size=14.3999996185303px],表示沉迷于听。
造字本义:动词,沉迷于靡靡之音或甜言蜜语
[size=14.3999996185303px]。

词汇分类

①本义,动词:沈于靡靡之音或甜言蜜语。    本义只见于古文(耽爱 耽思        耽迷 耽溺)
              于嗟女兮,无与士。——《诗 •  卫风 •  氓》
              士之兮,犹可脱也;女之耽兮,不可脱也。——《诗 •  卫风 •  氓》
              惟乐之从。——《书 •  无逸》
              妻子好合,如鼓瑟琴,兄弟既翕,和乐且。——《礼记》
              且田家乐。——李白《赠闾丘处士》
              于女乐,不顾国政,则亡国之祸也。——《韩非子 •  十过》
              你本身做亭长,几盏酒。——元•睢景臣《高祖还乡》
动词:滞留,延迟,遗误。   耽搁 耽误 耽延   
              我要及时就死,又不起吞金服毒的。——《红楼梦》






[size=14.3999996185303px]示为招待客人拿出高级饮食器皿。
造字本义:动词,拿出高贵的饮食器皿铜鼎来宴请佳宾,意即准备齐全,招待贵宾
[size=14.3999996185303px]。

文言版《説文解字》:具,共置也。从廾,从貝省。古以貝爲貨。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具,多人一起抬举。字形采用“手”和有所省略的“貝”会义。因为古代人们将“贝”视作财货的象征。
词汇分类

①本义:动词:拿出铜鼎宴请佳宾。     本义由“俱代替”
              馔于西塾。——《仪礼 • 士冠礼》     
              今有贵客,为召之。——《史记》      
②副词:彻底地,详尽地。   义项由“俱”代替(具告 具悉      具论 具述 具言)      
              莫怨庆。——《诗 • 小雅 • 楚茨》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告以事。——《史记 • 项羽本纪》  
              此人一一为言所闻。——晋 • 陶渊明《桃花源记》
              政通人和,百废兴。——范仲淹《岳阳楼记》  
③动词:持有,拥有,有。  具备 具有        具名 具体      
             故人鸡黍。——唐 • 孟浩然《过故人庄》  
④名词:作为手段的用品。    /       餐具 家具 洁具 农具 文具 卧具 用具 雨具     
⑤量词:副,架。   /     一具尸体        一具座钟






词汇分类

①本义,动词:神职人员从事敬神活动。    侍祠   侍奉  
              春祭曰,品物少,多文辞也。——《说文》
              仲春之月不用牺牲,用圭璧及皮币。——《礼记 • 月令》
              祠,神也。——《汉书 • 陈胜传》注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中。——《史记 • 陈涉世家》
              此秦王之所以庙而求也。——《韩非子 • 十过》
②动词:敬从皇帝,服务皇帝。  侍臣 侍郎 侍中        侍从  侍卫   
              中常。——《后汉书 • 朱穆传》
              使人僚租告公。——《左传 • 昭公二十五年》
              遂即天子位,群臣以次。——《汉书 • 文帝纪》
  
③动词:陪同并随时提供服务。      侍候 侍养           侍女        侍奉长辈 侍候病人 侍养老人       /          服侍  




细致洁白的薄绸 [pure white and fine silk]
纨,素也。从系,丸声,谓白致缯,今之细生绢也。——《说文》
下宫糅罗纨。——《战国策·齐策》
寄言纨袴与膏粱:莫效此儿形状!——《红楼梦》
又如:纨袖(白练衣袖);纨质(白皙细洁,如纨素之质。多形容妇女美质);纨绮(精美的丝织品)
纨扇,细绢扇
两路绿杨藏乳燕,行人避暑扇摇纨。——《西游记》
方言集汇
粤语:jyun4
词性变化


wán
〈形〉
幼小的 [young]。如:纨牛(小牛)
古籍解释
康熙字典
《广韵》《集韵》《韵会》𠀤胡官切,音桓。《说文》素也。《释名》纨,焕也。细泽有光,焕焕然也。《急就篇注》纨卽素之轻者。《前汉·地理志》织作冰纨绮绣纯丽之物。《注》如淳曰:纨,白熟也。臣瓒曰:冰纨,纨细密坚如冰者也。《文选·古诗》被服纨与素。《李善注》范子曰:白纨素出齐。
又《玉篇》结也。[2]
说文解字
《卷十三》《糸部》纨
素也。从糸丸声。胡官切。[3]


造字本义
动词,深睡后进入无意识的沉静状态
古籍中“”与“”都有“深睡”的意思,现代汉语中用“”代替“”表示“深睡”。“”与“”近义,现代汉语中常常“睡眠”并用,区别在于:“”强调“闭目”的眼部动作,“”强调深睡后“无意识”的沉静状态;“”是最深的“”。

[size=14.3999996185303px]文言版《説文解字》:瞑,翕目也。从目、冥,冥亦聲。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瞑,合目睡觉。字形采用“目、冥”会义,“冥”也是声旁
词汇分类

①本义,动词:深睡后进入无意识的沉静状态。      眠蚕 眠药        眠梦        眠眩       眠花宿柳 眠花醉柳 眠云卧石        眠思梦想       /       安眠 长眠 酣眠
              冬眠 休眠 蚕眠        催眠 失眠        睡眠         不眠之夜        长眠不起        抵足而眠          猫鼠同眠
              ”,同“瞑”。——《玉篇 • 目部》
              ,翕目也。——《字汇 • 目部》
              ,闇未明也。——《龙龛手鉴 • 目部》
              ,寐也。——《篇海类编 • 身体类 • 目部》
              ,寝息也,俗谓之睡。——《正字通 • 目部》
              ,泯也,无知泯泯也。——《释名 • 释姿容》
              致命于帝,然后得些。——《楚辞 • 招魂》
              (古莽之国),其民不食不衣多,五旬一觉。——《列子 • 周穆王》
              (余峨之山)有兽焉,其状如菟而鸟喙,鸱目蛇尾,见人则,名曰犰狳。——《山海经 • 东山经》
              春分燕来能几日,二月蚕不复久。——北周 • 庾信《燕歌行》
              吾子有疾,虽不能省视,而竟夕不。——《后汉书 • 第五伦传》
              花暖青牛卧,松高白鹤。——唐 • 李白《寻雍尊师隠居》
              忧战伐。——唐 • 杜甫《宿江边阁》
              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唐 • 孟浩然《春晓》
              汉苑中有柳,状如人形,号曰人柳,一日三三起。——唐 • 袁郊《三辅旧事》
              久之,目似,意暇甚。——《聊斋志异 • 狼》
②动词:物体沉静横卧。     该义项只见于古文(眠桅 眠倒)
              ,偃息也。——《类篇 • 目部》
              琴绿阴,上有飞瀑。——唐 • 司空图《诗品 • 典雅》
              凡郡邑城雉、民居垣墙所用者,有磗、侧磗两色。——《天工开物 • 陶埏 • 磗》
              眠桅,按,舟人讳倒桅曰桅。——清 • 翟灏《通俗编 • 器用》  




造字本义:动词,躺在床上,睡而未眠

文言版《説文解字》:寐,臥也。从省,未聲。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寐,睡着。字形采用省略了“夢”的“”作边旁,采用“未”作声旁

词汇分类

①本义,动词:躺在床上,睡而未眠。      千载不寐        夙兴夜寐
              寐,卧也。——《说文》
              夙兴夜。——《诗 • 卫风 • 氓》
              耿耿不。——《诗 • 邶风 • 柏舟》
②动词:睡觉,睡着。       /         假寐       梦寐以求        寝而不寐 夜不成寐 夜不能寐
              归寝不。——《国语•晋语》
              寡人夜者寝而不。——《公羊传 • 僖公二年》
              乃悟前狼假。——《聊斋志异 • 狼三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3-2 22:21:47 | 显示全部楼层
意译
王允闹事看书,而充耳不闻,驾轻车走熟路,要谨慎。耳聪才能够听到隔墙之音,好好吃饭,一日三餐,饮食均衡,荤素合适,饥饱有度。亲戚朋友热情款待,懂规矩,老少有别,料理家务,管理家庭井井有条,照顾家人周到细心。个人仪容仪表整洁。午休夜寐,床之精良用品考究。


心得
这一周的内容,不仅仅是忏愧,而是打脸,一耳光扇得火辣辣的,羞死人了。一路的反,反爹反妈反祖宗,高喊自由,藐视一切的自我高傲的欢天喜地的狂奔。狂奔得啥都没有了,有开始慌了说爹妈对自己不好,原生家庭影响的呀,长成这样了。哎真的是狗屁!真的羞得很。“一天三顿饭吃饱”“人家毛主席都在闹市看书”‘个人去图书馆那个本本吗,看到的就写下来“”屋头要收拾好,“”来妈妈给你说这样收拾床单,这样子装被套“‘一个家都是女人在管,”。。。。。我发觉我的爹妈一直在给我讲这些,哎真的羞。然后还悔,自己反的欢的这一路,还牵着娃娃跑,这就是在认真的干断子绝孙的事呢,除了羞,真的自己该打自己耳光了!
接下来,就谨慎着,时常开展自我批评与批评。把日子过到道上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3-2 22:24:3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敏妈 于 2019-3-9 09:16 编辑

弦歌酒宴 , 接杯举觞 。

歌舞弹唱伴随着盛大的宴会,人们高擎酒杯,开怀畅饮。弦歌是“鼓弦而歌”的简称,弦字的古写应该是纟旁,弓字旁的弦是弓弦,于丝竹之声的丝弦乐是完全不同的。

此处的“弦歌”是引经,引用《论语》里孔子的话。《论语?阳货篇》里有:“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孔子的学生子游在武城理政,孔子到了那里,听到有弦歌之声。孔子笑着说:这个子游,用高级的礼乐文化教育普通百姓,是杀鸡用牛刀,小题大作了!

古代的酒具分承酒器和饮酒器,尊觥壶是承酒器,杯觞爵则是饮酒的器具。杯是战国以后才有的,最初是木质的,椭圆形两侧有耳,又称耳杯、羽觞。觞是兽角雕刻的,爵则是古代饮酒具的通称,作为专用名称的爵是三条腿的青铜器,下面可以点火,用来温酒、热酒。



矫手顿足, 悦豫且康 。

人们手舞足蹈,快乐安康。矫是高举的样子,举手、抬头都可以用。陶渊明在《归去来兮辞》里有“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的诗句。顿足是随着音乐的节拍跺脚,悦是喜悦,豫是心里面舒适、安乐,康是身心康泰、康乐。

“矫手顿足”形容体健,“悦豫且康”形容心悦,身心二者都快乐康泰,才是悦豫且康。两句话联起来的意思,就是:

歌舞升平,盛排筵宴。

人们接杯举觞,开怀畅饮。

随着音乐的旋律手舞足蹈,

身心既快乐又康泰。




嫡后嗣续 , 祭祀烝尝 。

妻所生之子为嫡,妾所生之子为庶,庶是众多的意思。先秦礼制,嫡子只有一人,是妻所生的长子,嫡子有继位之权。嫡庶之争,无论在皇家或士族,历来都是家族动乱的根源。直到现代社会,培养和任用自己的嫡系,也是当权者上台后要做的第一件大事。

后是能够承祖之宗的后代,宗的本义为宗庙、祖庙,后世多指血缘关系。嗣是子嗣,也就是后代子孙的意思,其本义是诸侯传位给嫡长子叫嗣。续是继承、接续的意思。

祭祀是以食物祭奠天、地、祖先的一种大礼。祭天称为祭,祭地叫做祀,祭祖叫做享。古代有五祭:祭天、祭地、祭祖、祭神、祭灶。祭祀时要杀牲,把牲肉放在祭台上,根据祭祀的等级有三牲祭(羊豕犬),有五牲祭(马牛羊豕犬)。

烝尝是礿禘尝烝,四时之祭祀的简称。《礼记?王制》规定:“天子诸侯宗庙之祭,春曰礿,夏曰禘,秋曰尝,冬曰烝。”这是夏商两朝的祭祀,在一年中有春分、秋分、夏至、冬至,四个正时的祭祀。周则春曰祠,夏曰礿。这里仅用“烝尝”两个字,代指四时祭祀。

这句话为引经,语出《诗经?小雅?天宝》“礿祀烝尝,于公先王。君曰卜尔,万寿无疆”。普通人家是初一、十五给祖先上供,古人认为阴间和阳间隔界也隔时,就是时间和空间不一样。阴间的一天是我们阳间的一个月,初一、十五给祖先上供,就相当于供养祖先一个早餐、一个午餐。秦以前,古人一日两餐,日出以后一食,日落以前一食。那个时候人的生活不富裕,吃得很少,但身体健康,寿命也长。日本人还是这个规矩,吃得少,但也不是两餐。我们现代人吃宵夜,加之上午茶、下午茶、点心,一天吃七顿,身体反而越来越糟糕,看来还是撑死的比饿死的人多。



稽颡再拜, 悚惧恐惶 。

稽颡是屈膝下跪,以额触地的一种跪拜礼。稽是停留、到达的意思,颡是额头,额头触地停留一会叫稽颡。拜在古代是两手合于胸前,头低到手的一种礼节,后世发展为两手着地的大礼。

“稽颡再拜”一句出自《礼记?射义》,其中有“再拜稽首”。再是第二次,古文里有“一而再,再而三”的说法。一次又一次的行跪拜礼,叫做“稽颡再拜”。拜多少次是个标准呢?按古制,一拜是三叩首,最多是三拜共九次叩首,故此三拜九扣是大礼,是最高的礼节。

“悚惧恐惶”描述敬畏、畏惧、战战兢兢的心理,是一个人诚敬到极点时的心理反应。我们要注意这里描写不同心里层次的四个用词,程度一层比一层严重。

悚是浑身一抖,汗毛乍起,起了一身的鸡皮疙瘩,如毛骨悚然。惧是轻微的害怕,内心有一点揣揣不安。惧为心之志,在人体脏腑中对应的是人的心脏。恐是严重的害怕,为肾之志,对应的是肾脏。人害怕厉害了会大小便失禁的,因为恐伤肾,所谓吓得人屁滚尿流。惧和恐一个伤的是心,一个伤的是肾,且轻重程度有所不同。现代汉语里恐惧连用了,但在古文里要区别开。惶是惊慌失措,指人的心里七上八下、坐卧不安、烦躁,如有“惶惶不可终日”的说法。

在祭拜祖先的时候,诚敬恭谨、严肃矜庄,这很好理解。为什么这里说会悚惧恐惶,甚至吓得屁滚尿流,大小便失禁呢?

我们在祭祀天地、祖先的时候,在慎终追远的时候,在先人神灵面前要反省自己曾经做过的错事、恶劣的想法、龌龊的心理等一切见不得天地、对不起祖先、给祖宗蒙羞的地方,每想到这一些就会悚惧恐惶。犯小错的人毛骨悚然,起了一身的鸡皮疙瘩。再厉害一点的人,心中揣揣不安。真正行为有失检点,让祖先蒙羞的就会吓得大小便失禁,屁滚尿流。更有甚者则惶惶不可终日,吃饭吃不下,睡觉也睡不着。

这样的人虽然犯了错误,但是还有救,因为他(她)还有羞耻之心。孟子说:“无羞耻之心者非人也”。做了错事,连悚惧恐惶之心也没有,厚颜无耻,没皮没脸,这是“非人”,就再没有什么可说的了。所以古代的祭祀是大典,庄严异常,目的之一就是借天地祖先的力量,净化参与者自己的心灵。如果你没有认识到这一点,没有诚敬之心,这样的典礼最好不要参加,去了有过无功,何苦呢!

这四句话的整体意思就是:

子孙一代一代传续,

四时祭祀不能懈怠。

又磕头,又下拜,

虔诚恭敬,自我反省。


笺牒简要, 顾答审详 。

笺牒是书信的代称,笺是信纸,如便笺、手笺等。牒是古代书写用的木片或竹简,小的曰牒,大的曰册;薄者曰牒,厚者曰牍。笺牒两个字联用代表了书信。

“笺牒简要”的意思是说:写给他人的书信要简明扼要,不要罗嗦。有些人写信就喜欢洋洋洒洒,写上一大篇,真正想说的东西反而被淡化了。你看这样的信都着急,好像吃包子三口下去还没吃到馅。朱元璋当了皇帝以后怀念起当年的小伙伴,想请他们到皇宫来玩玩,就让手下的学士们给写一封信。信写完了,有好几大篇纸。朱元璋一看之乎者也的就火了,说:哪里用得着说这么多废话,他们也看不懂啊!就两行字,我想你们了,来看看我吧!不就完了嘛!

顾是回顾,答是复答。“顾答审详”的意思是:回答别人的问题要审慎周详。相反地,我们回答被人的问题要审慎、要详尽。清宫皇史宬里面保留有全部的清宫档案,我们看到无论是康熙、雍正还是乾隆,批复大臣的奏章,朱砂御笔的批字比原奏章的字数还要多上好几倍,尤其是雍正动辄批上数百字,真是苦口婆心,反复叮嘱。可有的批复就三个字“知道了”,显然是嫌他们罗嗦。可见,即使是帝王也一样,既要“笺牒简要”也得“顾答审详





骸垢想浴, 执热愿凉 。

骸是骨骼,人体有骨有骸,大的骨头叫骨,小的叫骸。现代解剖学证明,人身有骸骨205块,女人比男人多两块,207块。《圣经》上不是说女人取了男人身上的两根肋骨吗?所以女人比男人多两块骨头。人体骨骼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和胶质,碳酸钙是大自然固化的二氧化碳,与山石的碳酸钙没有什么不同,如果人体骨骼的胶质不足,特别是老年人骨胶质流失过多,就容易发生粉碎性骨折,与山石自然风化的道理一样。所以补钙并不重要,补充骨胶质才是最重要的。

古人辞官不做,称“乞骸骨”,意思是请皇帝将这把老骨头赐还给我吧。这里的骸是“四肢百骸”的缩略语,代指人的整个身体。

“执热愿凉”是说,人捧着热东西就希望它快点凉,常常有人端着杯热茶不停地吹气,希望它快点凉。这都是人之常情,是人的共同心理。

两句话连起来,意思是:

身上脏了就想洗个澡,

捧着热东西就希望它快点凉。




需要查询的字词




造字本义:动词,使弯箭变直

文言版《説文解字》:矯,揉箭箝也。从矢,喬聲。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矫,揉压弯曲的箭杆,使之恢复平直。字形采用“矢”作边旁,采用“乔”作声旁。   
词汇分类

①动词:使弯箭变直。      本义只见于古文
              矫,直也。——《广雅》
              坎为矫輮。——《易 • 说卦传》
              古枸木必将待櫽括烝矫然后直。——《荀子 • 性恶》
              今天下锻甲磨剑,矫箭控弦。——《汉书 • 严安传》)

②动词:使弯,变直,改变。       矫形          矫正 矫治          矫揉造作         矫枉过正   
              以绳墨自矫。——《庄子 • 天下》
              其刑矫诬。——《国语 • 周语》
              以矫饰人之情性而正之。——《荀子 • 性恶》
③动词:假托。     矫命   
              矫王命以杀之。——《谷梁传 • 宣公十五年》
              [弦高] 遇之殽,矫以郑伯之命而犒师焉。——《公羊传 • 僖公三十三年》
              乃矫郑伯之命以劳之。——《吕氏春秋 • 悔过》
              非其事而居之,矫也。——《大戴礼记 • 曾子立事》
              彼用无为有,故谓矫。——《墨子 • 非命》
              矫君命。——《战国策 • 齐策四》
              后果有人上书,告显颛命矫诏开宫门。——《汉书 • 不显传》
              矫魏王令。——《史记 • 魏公子列传》
④形容词:做作的,不自然的。       矫气 矫情          矫饰   
              王允矫情曲意,每相承附。——《后汉书 • 王允传》
⑤形容词:刚劲利索的,轻快的。     矫健 矫捷           矫若游龙     
              矫矫虎臣。——《诗 • 鲁颂 • 泮水》   





造字本义:动词,古人在年末将蒸笼架在沸水锅上,利用热汽蒸熟米糕,并以此香甜的“年糕”进行冬祭,感恩神祇祖先保佑一年的风调雨顺和收成

文言版《説文解字》烝,火气上行也。从火,丞聲。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像蒸笼里火气上升的样子。字形采用“火”作边旁,采用“丞”作声旁。
词汇分类

①本义,动词:冬季蒸年糕祭祀感恩。 本义后由“蒸”代替。
              冬祭曰。——《尔雅 • 释天》
              ,进也。——《尔雅 • 释诂下》
              ,冬祭也。——《玉篇 • 火部》
              戊辰,王在新邑,祭岁。——《书 • 洛诰》
              天子诸侯宗庙之祭,春曰礿,夏曰禘,秋曰尝,冬曰。——《礼记 • 王制》
              者,以十月进初稻也。——《春秋繁露 • 四祭》
              享无度,民神同位。——《国语 • 楚语下》
              为酒为醴,畀祖妣。——《诗 • 周颂 • 丰年》
②动词:用蒸汽将食物加热至熟。 该义项后由“蒸”代替(烝炊 烝煮 烝壶)
              故枸木必将待櫽栝矫燃后直。——《荀子 • 性恶》
              易牙其子首而进之。——《韩非子 • 难一》
              立我民,莫匪尔极。——《列子 • 仲尼》
             (注:“烝民”即“烝子而食之民”,亦即“既贫且暴之民”,可用于谴责,可用于极自谦的贱称;传统汉字工具将“烝民”直接释为“百姓”,极谬)
              天生民,有物有则。——《孟子 • 告子上》
              释之叟叟,之浮浮。——《诗 • 大雅 • 生民》
              使不善之人任事九年,民泛滥。——宋 • 司马光 《进士策问》之二:
              吾始取面而起肥之,和之以薑液,之使十裂。——宋 • 苏轼《酒经》
              桓南郡每见人不快,辄嗔云:“君得哀家梨,当复不食不?”——《世说新语》
③动词:热汽向上升腾。 该义项后由“蒸”代替(烝濡 烝润 烝云 烝烝)
              ,火气上升也。——《说文》
              ,气之上达也。或作蒸。——《集韵 • 证韵》
              阳气俱。——《国语 • 周语》
              夫天覆于上,地偃于下,下气上,上气降下,万物自生其中间矣。——汉 • 王充《论衡 • 自然》
              月丽于上,山于下。——汉 • 王充《论衡 • 自然》  











造字本义:形容词,鹰隼攫取的眼光令人生畏
”是深度不安;*
是深度惧怕。

文言版《説文解字》:懼,恐也。从心,瞿聲。,古文。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惧,恐慌。字形采用“心”作边旁,采用“瞿”作声旁。,这是古文写法的“惧”。

词汇分类

①本义,形容词:鹰隼攫取的眼光令人生畏。  本义消失。
②形容词: 害怕,恐慌。      惧内        惧怕 惧怯          惧色      /       惊惧 恐惧 畏惧         面无惧色         无畏无惧  
              ,恐也。——《说文》
              勇者不。——《论语 • 子罕》
              是以举天下之人,皆恐振动惕栗,不敢为淫暴。——《墨子 • 尚同中》
              喜怒哀爱恶欲。——《礼记 • 礼运》
              危以动,则民不与也;以语,则民不应也。——《易》
              故有知非以虑是,则谓之。——《荀子 • 解蔽》
              夫大国,难测也,有伏焉。——《左传 • 庄公十年》
              围徐以吴。——《左传 • 昭公十二年》
              楚兵,自秦归。——《史记 • 屈原列传》
              闻叔孙通之谏则然,纳曹相国之对而心说。——《汉书 • 惠帝纪赞》  





造字本义:形容词,内心强烈惧怕,有如大杵击捣心脏

文言版《説文解字》:恐,懼也。从心,巩聲。[img=12,18]http://www.vividict.com/UserFiles/Image/==CA--renti==/--CAJ--xin(zu)--new/085kong/[3]zhou(1).gif[/img],古文恐。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恐,惧怕。字形采用“心”作边旁,采用“巩”作声旁。[img=12,18]http://www.vividict.com/UserFiles/Image/==CA--renti==/--CAJ--xin(zu)--new/085kong/[3]zhou(1).gif[/img],这是古文写法的“恐”字。

词汇分类

①本义,形容词:惊慌惧怕,心如杵撞。   恐慌 恐惧          恐龙     /       惊恐    诚惶诚恐     
              ,惧也。——《说文》
              室如县罄,野无青草,何恃而不?——《左传 •  僖公二十六年》
              星队木鸣,国人皆。——《荀子 •  天伦》
              舟人大。——宋 •  苏轼《石钟山记》
              屠大窘,前后受其敌。——《聊斋志异•狼》
②动词:担心,顾虑。  恐怕     /      唯恐        有恃无恐
              不治将深。——《韩非子 •  喻老》
              秦王其破璧,乃辞谢。——《史记 •  廉颇蔺相如列传》
              常秋节至。——《乐府诗集 •  长歌行》
              不任我意。——《玉台新咏 •  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③动词:施威震慑,使惧怕。    恐慑 恐吓     /      反恐   
              伺其危险之陂,以其主。——《韩非子 •  有度》
              李斯因说秦王,请先取韩以他国。——《史记 •  高祖本纪》





造字本义:形容词,古代臣奴面对皇帝时惊慌不安,不知所措。

文言版《説文解字》:惶,恐也。从心,皇聲。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惶,恐慌。字形采用“心”作边旁,采用“皇”作声旁。

词汇分类

①本义,形容词:臣奴面对皇帝时惊慌不安。    本义消失         
②形容词:极度紧张不安的。 惶惶        惶惑 惶急 惶窘 惶惧 惶恐 惶然         惶惶不安 惶惑不解 惶惧失色        惶惶不可终日       /      人心惶惶  
              
恐也。——《说文》
              ,惧也。——《广雅》
              秦王方环柱走,卒急,不知所为。——《史记 •  刺客列传》   










造字本义:动词,用污泥涂抹对方的脸,以满脸污秽表示此人所犯过错极其可耻
[size=14.3999996185303px]。

文言版《説文解字》:垢,濁也。从土,后聲。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垢,污秽物。字形采用“土”作边旁,采用“后”作声旁

词汇分类

①本义,名词:涂抹在对方脸上、以示对其羞辱的污泥。 本义只见于古文
            ,浊也。——《说文》
             维彼不顺,征以中。——《诗 • 大雅 • 桑柔》
             人皆取先,己独取后,曰受天下之。——《庄子 • 天下》
             国君含。——《左传 • 宣公十五年》 (通“诟”)
             亦不敢服弊以矫俗干名,但顺吾性而已。——宋 • 司马光《训俭示康》  
②名词:附着的脏物。   垢泥 垢腻      /         尘垢 泥垢 油垢 污垢         耳垢 牙垢         积垢         藏垢纳污
             茫然彷徨乎尘之外。——《庄子 • 大宗师》
            不吹毛而求小疵,不洗而察难知。——《韩非子 • 大体》
            不获世之滋,皭然泥而不滓者也。——《史记 • 屈原贾生列传》









造字本义:动词,心存其容其貌,追思、怀念

自虑为
* ;念他为“

文言版《説文解字》:想,冀思也。从心,相聲。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想,因期望得到而思念。字形采用“心”作边旁,采用“相”作声旁。

词汇分类

①本义,动词:心存其容貌,追思、怀念。       想家        想念       想头        想见 想象     /       怀想
              人希见生象也,而得死象之骨,案其图以其生也。——《韩非子﹒解老》
              余读孔氏书,见其为人。——《史记 • 孔子世家》
              思念存,自见异物也。——王充《论衡》
              窈冥兮潜翳,心存兮目。——晋 • 潘岳《寡妇赋》
              揽物故国,十年别荒村。——唐 • 杜甫《客居》
              想此絓长樯,此倚短辕,此玩雲月,狼籍盘与樽。——宋 • 王安石《谢公墩》
              结思伊人,沈忧怀明发。——南朝 • 宋 • 刘铄《拟明月何皎皎》
              怕他思父母,家乡,受了委曲。——《红楼梦》第二十七回
②动词:希望,打算,企图。    想要 想望       想死       想得美        想方设法 想入非非    /     猜想 思想        畅想 梦想 幻想        狂想 妄想       胡思乱想
              冥思苦想 朝思暮想
              ,冀思也。——《说文》
              四海中兴之美,群生怀来苏之望。——晋 • 刘琨《劝进表》
              云想衣裳花容,春风拂槛露华浓。——唐 • 李白《清平調詞三首》
              数惊闻雀噪,暫睡猿蹲。——唐 • 杜甫《东屯月夜》
              穿岩曲,低应过石平。——唐 • 李咸用《闻泉》
              周进跟到贡院门口,挨进去看。——《儒林外史》
③动词:思考,思虑,估计。       想必 想来         想法         想办法 想不到 想不开 想不通       想来想去 ……    /      思想
              ,思也。——《玉篇﹒心部》
              入景响之无应兮,闻省而不可得。——《楚辞﹒九章﹒悲回风》
              去意,静虚以待。——《呂氏春秋﹒知度》
              而操子丕私纳袁熙妻甄氏,融乃与操书,稱‘武王伐纣,以妲己赐周公。'操不悟,后问出何经典。对曰:“以今度之,当然耳。”——《后汉书﹒孔融传》
              想是京师救军去取他梁山泊,这厮们恐失巢穴,慌忙归去。《红楼梦》第十九四回 宝玉,果然有理。——《水滸全傳》第六十四回
④名词:意念,点子,思考结果。       /      感想 断想 理想        奇思妙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3-9 21:31:30 | 显示全部楼层
意译:


弦歌酒宴,推杯换盏翩翩起舞,一派和顺。矫手顿足,身心舒适,康乐。嫡出庶出众子嗣传承前辈,世世代代都会蒸煮最好的十五祭祀祖先。三百九叩恭敬有加,如沐祖先如火炬目光,如大杵击心,如面见皇帝。各种书信要简明扼要,说重点回答要详细全面。身上脏了自然想着洗浴,手里拿着烫东西,就希望它能快凉。


心得:
这周接着上一周的内容,在娓娓道来的讲道理。首先愉悦,何为愉悦就是身心的健康,那种身心打开的手舞足蹈确实是很愉悦的,这个身心让我多了一双眼睛去审视自己的所谓“欢乐”,也思考愉悦怎么才能是愉悦,给到孩子传递的该市如何?对待祖先三百九叩,用最好的食物的祭祀,怀着悚惧恐惶的心跪拜。我感觉像是一个家里的老人在不厌其烦的给我讲这些。然后我在心里狠狠的点头,并回味我们每一次上坟,那个过场,心不够呀,在祖先面前也没有做一个交代,我做的好的,做的不好的都没有交代,甚至草率,也没有给小孩子们讲这个事儿的严肃和庄重!实在不该。然后有了一个思索,我们如何做让我们自己能悚惧恐惶的跪拜,更能把这个种子种在孩子们心里。只有这些慢慢根植于心,孩子们才能在风雨中成为一颗顶天地的大树。我需要严肃认真的思考。这是必须要做的事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3-16 10:17:41 | 显示全部楼层
弦歌酒宴 , 接杯举觞 。

歌舞弹唱伴随着盛大的宴会,人们高擎酒杯,开怀畅饮。弦歌是“鼓弦而歌”的简称,弦字的古写应该是纟旁,弓字旁的弦是弓弦,于丝竹之声的丝弦乐是完全不同的。

此处的“弦歌”是引经,引用《论语》里孔子的话。《论语?阳货篇》里有:“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孔子的学生子游在武城理政,孔子到了那里,听到有弦歌之声。孔子笑着说:这个子游,用高级的礼乐文化教育普通百姓,是杀鸡用牛刀,小题大作了!

古代的酒具分承酒器和饮酒器,尊觥壶是承酒器,杯觞爵则是饮酒的器具。杯是战国以后才有的,最初是木质的,椭圆形两侧有耳,又称耳杯、羽觞。觞是兽角雕刻的,爵则是古代饮酒具的通称,作为专用名称的爵是三条腿的青铜器,下面可以点火,用来温酒、热酒。



矫手顿足, 悦豫且康 。

人们手舞足蹈,快乐安康。矫是高举的样子,举手、抬头都可以用。陶渊明在《归去来兮辞》里有“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的诗句。顿足是随着音乐的节拍跺脚,悦是喜悦,豫是心里面舒适、安乐,康是身心康泰、康乐。

“矫手顿足”形容体健,“悦豫且康”形容心悦,身心二者都快乐康泰,才是悦豫且康。两句话联起来的意思,就是:

歌舞升平,盛排筵宴。

人们接杯举觞,开怀畅饮。

随着音乐的旋律手舞足蹈,

身心既快乐又康泰。




嫡后嗣续 , 祭祀烝尝 。

妻所生之子为嫡,妾所生之子为庶,庶是众多的意思。先秦礼制,嫡子只有一人,是妻所生的长子,嫡子有继位之权。嫡庶之争,无论在皇家或士族,历来都是家族动乱的根源。直到现代社会,培养和任用自己的嫡系,也是当权者上台后要做的第一件大事。

后是能够承祖之宗的后代,宗的本义为宗庙、祖庙,后世多指血缘关系。嗣是子嗣,也就是后代子孙的意思,其本义是诸侯传位给嫡长子叫嗣。续是继承、接续的意思。

祭祀是以食物祭奠天、地、祖先的一种大礼。祭天称为祭,祭地叫做祀,祭祖叫做享。古代有五祭:祭天、祭地、祭祖、祭神、祭灶。祭祀时要杀牲,把牲肉放在祭台上,根据祭祀的等级有三牲祭(羊豕犬),有五牲祭(马牛羊豕犬)。

烝尝是礿禘尝烝,四时之祭祀的简称。《礼记?王制》规定:“天子诸侯宗庙之祭,春曰礿,夏曰禘,秋曰尝,冬曰烝。”这是夏商两朝的祭祀,在一年中有春分、秋分、夏至、冬至,四个正时的祭祀。周则春曰祠,夏曰礿。这里仅用“烝尝”两个字,代指四时祭祀。

这句话为引经,语出《诗经?小雅?天宝》“礿祀烝尝,于公先王。君曰卜尔,万寿无疆”。普通人家是初一、十五给祖先上供,古人认为阴间和阳间隔界也隔时,就是时间和空间不一样。阴间的一天是我们阳间的一个月,初一、十五给祖先上供,就相当于供养祖先一个早餐、一个午餐。秦以前,古人一日两餐,日出以后一食,日落以前一食。那个时候人的生活不富裕,吃得很少,但身体健康,寿命也长。日本人还是这个规矩,吃得少,但也不是两餐。我们现代人吃宵夜,加之上午茶、下午茶、点心,一天吃七顿,身体反而越来越糟糕,看来还是撑死的比饿死的人多。



稽颡再拜, 悚惧恐惶 。

稽颡是屈膝下跪,以额触地的一种跪拜礼。稽是停留、到达的意思,颡是额头,额头触地停留一会叫稽颡。拜在古代是两手合于胸前,头低到手的一种礼节,后世发展为两手着地的大礼。

“稽颡再拜”一句出自《礼记?射义》,其中有“再拜稽首”。再是第二次,古文里有“一而再,再而三”的说法。一次又一次的行跪拜礼,叫做“稽颡再拜”。拜多少次是个标准呢?按古制,一拜是三叩首,最多是三拜共九次叩首,故此三拜九扣是大礼,是最高的礼节。

“悚惧恐惶”描述敬畏、畏惧、战战兢兢的心理,是一个人诚敬到极点时的心理反应。我们要注意这里描写不同心里层次的四个用词,程度一层比一层严重。

悚是浑身一抖,汗毛乍起,起了一身的鸡皮疙瘩,如毛骨悚然。惧是轻微的害怕,内心有一点揣揣不安。惧为心之志,在人体脏腑中对应的是人的心脏。恐是严重的害怕,为肾之志,对应的是肾脏。人害怕厉害了会大小便失禁的,因为恐伤肾,所谓吓得人屁滚尿流。惧和恐一个伤的是心,一个伤的是肾,且轻重程度有所不同。现代汉语里恐惧连用了,但在古文里要区别开。惶是惊慌失措,指人的心里七上八下、坐卧不安、烦躁,如有“惶惶不可终日”的说法。

在祭拜祖先的时候,诚敬恭谨、严肃矜庄,这很好理解。为什么这里说会悚惧恐惶,甚至吓得屁滚尿流,大小便失禁呢?

我们在祭祀天地、祖先的时候,在慎终追远的时候,在先人神灵面前要反省自己曾经做过的错事、恶劣的想法、龌龊的心理等一切见不得天地、对不起祖先、给祖宗蒙羞的地方,每想到这一些就会悚惧恐惶。犯小错的人毛骨悚然,起了一身的鸡皮疙瘩。再厉害一点的人,心中揣揣不安。真正行为有失检点,让祖先蒙羞的就会吓得大小便失禁,屁滚尿流。更有甚者则惶惶不可终日,吃饭吃不下,睡觉也睡不着。

这样的人虽然犯了错误,但是还有救,因为他(她)还有羞耻之心。孟子说:“无羞耻之心者非人也”。做了错事,连悚惧恐惶之心也没有,厚颜无耻,没皮没脸,这是“非人”,就再没有什么可说的了。所以古代的祭祀是大典,庄严异常,目的之一就是借天地祖先的力量,净化参与者自己的心灵。如果你没有认识到这一点,没有诚敬之心,这样的典礼最好不要参加,去了有过无功,何苦呢!

这四句话的整体意思就是:

子孙一代一代传续,

四时祭祀不能懈怠。

又磕头,又下拜,

虔诚恭敬,自我反省。


笺牒简要, 顾答审详 。

笺牒是书信的代称,笺是信纸,如便笺、手笺等。牒是古代书写用的木片或竹简,小的曰牒,大的曰册;薄者曰牒,厚者曰牍。笺牒两个字联用代表了书信。

“笺牒简要”的意思是说:写给他人的书信要简明扼要,不要罗嗦。有些人写信就喜欢洋洋洒洒,写上一大篇,真正想说的东西反而被淡化了。你看这样的信都着急,好像吃包子三口下去还没吃到馅。朱元璋当了皇帝以后怀念起当年的小伙伴,想请他们到皇宫来玩玩,就让手下的学士们给写一封信。信写完了,有好几大篇纸。朱元璋一看之乎者也的就火了,说:哪里用得着说这么多废话,他们也看不懂啊!就两行字,我想你们了,来看看我吧!不就完了嘛!

顾是回顾,答是复答。“顾答审详”的意思是:回答别人的问题要审慎周详。相反地,我们回答被人的问题要审慎、要详尽。清宫皇史宬里面保留有全部的清宫档案,我们看到无论是康熙、雍正还是乾隆,批复大臣的奏章,朱砂御笔的批字比原奏章的字数还要多上好几倍,尤其是雍正动辄批上数百字,真是苦口婆心,反复叮嘱。可有的批复就三个字“知道了”,显然是嫌他们罗嗦。可见,即使是帝王也一样,既要“笺牒简要”也得“顾答审详





骸垢想浴, 执热愿凉 。

骸是骨骼,人体有骨有骸,大的骨头叫骨,小的叫骸。现代解剖学证明,人身有骸骨205块,女人比男人多两块,207块。《圣经》上不是说女人取了男人身上的两根肋骨吗?所以女人比男人多两块骨头。人体骨骼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和胶质,碳酸钙是大自然固化的二氧化碳,与山石的碳酸钙没有什么不同,如果人体骨骼的胶质不足,特别是老年人骨胶质流失过多,就容易发生粉碎性骨折,与山石自然风化的道理一样。所以补钙并不重要,补充骨胶质才是最重要的。

古人辞官不做,称“乞骸骨”,意思是请皇帝将这把老骨头赐还给我吧。这里的骸是“四肢百骸”的缩略语,代指人的整个身体。

“执热愿凉”是说,人捧着热东西就希望它快点凉,常常有人端着杯热茶不停地吹气,希望它快点凉。这都是人之常情,是人的共同心理。

两句话连起来,意思是:

身上脏了就想洗个澡,

捧着热东西就希望它快点凉。



需要查询的字词


详细释义
〈名〉

(形声。从角,傷( shāng)省声。金文从“爵”。本义:古代盛酒器) 同本义
觞,爵实曰觞,虚曰觯。——《说文》
请行觞。——《礼记·投壶》
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晋·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又如:觞勺(指觞与勺。都是盛酒器);觞令(即酒令。今俗谓猜拳、划拳);觞豆(酒器与笾豆。皆为饮食的用具。借喻饮食);觞爵(酒器);觞觥(泛指酒器);觞酌(饮酒器)
〈动〉
向人敬酒
管仲觞 桓公。——《吕氏春秋》
觞酒豆肉。——《礼记·表记》
王觞将军。——《战国策·秦策》
楚王觞之。——《庄子·徐无鬼》
又如:觞客(宴飨宾客);觞奠(酹酒祭奠);觞祝(敬酒祝愿);觞行(行觞,传杯)
饮,喝
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王羲之《兰亭集序》
又如:觞歌(饮酒放歌);觞弊(饮酒时以为笑乐);觞燕(酒宴;饮宴);觞饮(执杯而饮);觞次(宴饮之所)
宴请
[楚襄王]谓 宋玉曰:“寡人欲觞群臣,何以娱之?”—— 傅毅《舞赋》

造字本义:动词,使弯箭变直

文言版《説文解字》:矯,揉箭箝也。从矢,喬聲。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矫,揉压弯曲的箭杆,使之恢复平直。字形采用“矢”作边旁,采用“乔”作声旁。   
词汇分类

①动词:使弯箭变直。      本义只见于古文
              矫,直也。——《广雅》
              坎为矫輮。——《易 • 说卦传》
              古枸木必将待櫽括烝矫然后直。——《荀子 • 性恶》
              今天下锻甲磨剑,矫箭控弦。——《汉书 • 严安传》)

②动词:使弯,变直,改变。       矫形          矫正 矫治          矫揉造作         矫枉过正   
              以绳墨自矫。——《庄子 • 天下》
              其刑矫诬。——《国语 • 周语》
              以矫饰人之情性而正之。——《荀子 • 性恶》
③动词:假托。     矫命   
              矫王命以杀之。——《谷梁传 • 宣公十五年》
              [弦高] 遇之殽,矫以郑伯之命而犒师焉。——《公羊传 • 僖公三十三年》
              乃矫郑伯之命以劳之。——《吕氏春秋 • 悔过》
              非其事而居之,矫也。——《大戴礼记 • 曾子立事》
              彼用无为有,故谓矫。——《墨子 • 非命》
              矫君命。——《战国策 • 齐策四》
              后果有人上书,告显颛命矫诏开宫门。——《汉书 • 不显传》
              矫魏王令。——《史记 • 魏公子列传》
④形容词:做作的,不自然的。       矫气 矫情          矫饰   
              王允矫情曲意,每相承附。——《后汉书 • 王允传》
⑤形容词:刚劲利索的,轻快的。     矫健 矫捷           矫若游龙     
              矫矫虎臣。——《诗 • 鲁颂 • 泮水》   





造字本义:动词,古人在年末将蒸笼架在沸水锅上,利用热汽蒸熟米糕,并以此香甜的“年糕”进行冬祭,感恩神祇祖先保佑一年的风调雨顺和收成

文言版《説文解字》烝,火气上行也。从火,丞聲。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像蒸笼里火气上升的样子。字形采用“火”作边旁,采用“丞”作声旁。
词汇分类

①本义,动词:冬季蒸年糕祭祀感恩。 本义后由“蒸”代替。
              冬祭曰。——《尔雅 • 释天》
              ,进也。——《尔雅 • 释诂下》
              ,冬祭也。——《玉篇 • 火部》
              戊辰,王在新邑,祭岁。——《书 • 洛诰》
              天子诸侯宗庙之祭,春曰礿,夏曰禘,秋曰尝,冬曰。——《礼记 • 王制》
              者,以十月进初稻也。——《春秋繁露 • 四祭》
              享无度,民神同位。——《国语 • 楚语下》
              为酒为醴,畀祖妣。——《诗 • 周颂 • 丰年》
②动词:用蒸汽将食物加热至熟。 该义项后由“蒸”代替(烝炊 烝煮 烝壶)
              故枸木必将待櫽栝矫燃后直。——《荀子 • 性恶》
              易牙其子首而进之。——《韩非子 • 难一》
              立我民,莫匪尔极。——《列子 • 仲尼》
             (注:“烝民”即“烝子而食之民”,亦即“既贫且暴之民”,可用于谴责,可用于极自谦的贱称;传统汉字工具将“烝民”直接释为“百姓”,极谬)
              天生民,有物有则。——《孟子 • 告子上》
              释之叟叟,之浮浮。——《诗 • 大雅 • 生民》
              使不善之人任事九年,民泛滥。——宋 • 司马光 《进士策问》之二:
              吾始取面而起肥之,和之以薑液,之使十裂。——宋 • 苏轼《酒经》
              桓南郡每见人不快,辄嗔云:“君得哀家梨,当复不食不?”——《世说新语》
③动词:热汽向上升腾。 该义项后由“蒸”代替(烝濡 烝润 烝云 烝烝)
              ,火气上升也。——《说文》
              ,气之上达也。或作蒸。——《集韵 • 证韵》
              阳气俱。——《国语 • 周语》
              夫天覆于上,地偃于下,下气上,上气降下,万物自生其中间矣。——汉 • 王充《论衡 • 自然》
              月丽于上,山于下。——汉 • 王充《论衡 • 自然》  








外文名
forehead
拼音
sǎng
本意
额头
基本释义
<名>,
额头 [forehead]
颡,额也。从页,桑声。——东汉·许慎《说文》
中夏谓之额,东齐谓之颡。——《方计》
三曰五臭熏鼻,困惾中颡。——《庄子·外篇·天地第十二》[1]
可使过颡。——《孟子》
河目龙颡。——《孔子家语·困誓》
靥辅在颊则好,在颡则丑。——西汉·刘安《淮南子》
八世生公(袁可立)。生有异姿,广颡稀眉。—— 明·黄道周《节寰袁公传》
《东周列国志》第七十八回:“更有家臣一人,姓阳名虎,字货,生得鸳肩巨颡,身长九尺有余,勇力过人,智谋百出。”
又如:颡骨(额骨);颡泚(额上汗淋淋。借指心中惶惶不安);颡汗(额头上冒汗)
头 [head]
修鳞脱远枝,巨颡拆老拳。——唐·杜甫《义鹘》
喉咙;嗓子 [throat]。如:颡根(喉的后部);颡子眼(喉咙眼);颡根轴子(即人体咽喉与食管部位);颡子(喉咙)
颡道
服装技术中通过捏进和折叠面料的一个量,让面料形成立体效果的特殊结构。

sǎng
<动>
“稽颡”的省称,即叩头、磕头 [kowtow;kotow]
拜稽颡。——《仪礼·士丧礼》。注:“头触地。”
再拜颡。——《左传·昭公二十五年》[2]
古籍解释
康熙字典
《唐韵》蘇朗切,桑上声。《玉篇》额也。《易·说卦》震其於马也为的颡。《又》巽其於人也为广颡。《仪礼·士丧礼》主人哭拜稽颡。《注》头触地无容。《扬子·方言》&#169251;、頟、颜,颡也。
  又《集韵》《韵会》&#131108;蘇郞切,音桑。义同。《易林》&#149733;鬣黑颡,东归高鄕。《魏文帝·东巡观兵诗》古公宅岐邑,实始翦殷商。孟献营虎牢,郑人惧稽颡。[3]





造字本义:形容词,鹰隼攫取的眼光令人生畏
”是深度不安;*
是深度惧怕。

文言版《説文解字》:懼,恐也。从心,瞿聲。,古文。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惧,恐慌。字形采用“心”作边旁,采用“瞿”作声旁。,这是古文写法的“惧”。

词汇分类

①本义,形容词:鹰隼攫取的眼光令人生畏。  本义消失。
②形容词: 害怕,恐慌。      惧内        惧怕 惧怯          惧色      /       惊惧 恐惧 畏惧         面无惧色         无畏无惧  
              ,恐也。——《说文》
              勇者不。——《论语 &#8226; 子罕》
              是以举天下之人,皆恐振动惕栗,不敢为淫暴。——《墨子 &#8226; 尚同中》
              喜怒哀爱恶欲。——《礼记 &#8226; 礼运》
              危以动,则民不与也;以语,则民不应也。——《易》
              故有知非以虑是,则谓之。——《荀子 &#8226; 解蔽》
              夫大国,难测也,有伏焉。——《左传 &#8226; 庄公十年》
              围徐以吴。——《左传 &#8226; 昭公十二年》
              楚兵,自秦归。——《史记 &#8226; 屈原列传》
              闻叔孙通之谏则然,纳曹相国之对而心说。——《汉书 &#8226; 惠帝纪赞》  





造字本义:形容词,内心强烈惧怕,有如大杵击捣心脏

文言版《説文解字》:恐,懼也。从心,巩聲。[img=12,18]http://www.vividict.com/UserFiles/Image/==CA--renti==/--CAJ--xin(zu)--new/085kong/[3]zhou(1).gif[/img],古文恐。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恐,惧怕。字形采用“心”作边旁,采用“巩”作声旁。[img=12,18]http://www.vividict.com/UserFiles/Image/==CA--renti==/--CAJ--xin(zu)--new/085kong/[3]zhou(1).gif[/img],这是古文写法的“恐”字。

词汇分类

①本义,形容词:惊慌惧怕,心如杵撞。   恐慌 恐惧          恐龙     /       惊恐    诚惶诚恐     
              ,惧也。——《说文》
              室如县罄,野无青草,何恃而不?——《左传 &#8226;  僖公二十六年》
              星队木鸣,国人皆。——《荀子 &#8226;  天伦》
              舟人大。——宋 &#8226;  苏轼《石钟山记》
              屠大窘,前后受其敌。——《聊斋志异&#8226;狼》
②动词:担心,顾虑。  恐怕     /      唯恐        有恃无恐
              不治将深。——《韩非子 &#8226;  喻老》
              秦王其破璧,乃辞谢。——《史记 &#8226;  廉颇蔺相如列传》
              常秋节至。——《乐府诗集 &#8226;  长歌行》
              不任我意。——《玉台新咏 &#8226;  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③动词:施威震慑,使惧怕。    恐慑 恐吓     /      反恐   
              伺其危险之陂,以其主。——《韩非子 &#8226;  有度》
              李斯因说秦王,请先取韩以他国。——《史记 &#8226;  高祖本纪》





造字本义:形容词,古代臣奴面对皇帝时惊慌不安,不知所措。

文言版《説文解字》:惶,恐也。从心,皇聲。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惶,恐慌。字形采用“心”作边旁,采用“皇”作声旁。

词汇分类

①本义,形容词:臣奴面对皇帝时惊慌不安。    本义消失         
②形容词:极度紧张不安的。 惶惶        惶惑 惶急 惶窘 惶惧 惶恐 惶然         惶惶不安 惶惑不解 惶惧失色        惶惶不可终日       /      人心惶惶  
              
恐也。——《说文》
              ,惧也。——《广雅》
              秦王方环柱走,卒急,不知所为。——《史记 &#8226;  刺客列传》   










造字本义:动词,用污泥涂抹对方的脸,以满脸污秽表示此人所犯过错极其可耻
[size=14.3999996185303px]。

文言版《説文解字》:垢,濁也。从土,后聲。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垢,污秽物。字形采用“土”作边旁,采用“后”作声旁

词汇分类

①本义,名词:涂抹在对方脸上、以示对其羞辱的污泥。 本义只见于古文
            ,浊也。——《说文》
             维彼不顺,征以中。——《诗 &#8226; 大雅 &#8226; 桑柔》
             人皆取先,己独取后,曰受天下之。——《庄子 &#8226; 天下》
             国君含。——《左传 &#8226; 宣公十五年》 (通“诟”)
             亦不敢服弊以矫俗干名,但顺吾性而已。——宋 &#8226; 司马光《训俭示康》  
②名词:附着的脏物。   垢泥 垢腻      /         尘垢 泥垢 油垢 污垢         耳垢 牙垢         积垢         藏垢纳污
             茫然彷徨乎尘之外。——《庄子 &#8226; 大宗师》
            不吹毛而求小疵,不洗而察难知。——《韩非子 &#8226; 大体》
            不获世之滋,皭然泥而不滓者也。——《史记 &#8226; 屈原贾生列传》








造字本义:动词,心存其容其貌,追思、怀念

自虑为
* ;念他为“

文言版《説文解字》:想,冀思也。从心,相聲。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想,因期望得到而思念。字形采用“心”作边旁,采用“相”作声旁。

词汇分类

①本义,动词:心存其容貌,追思、怀念。       想家        想念       想头        想见 想象     /       怀想
              人希见生象也,而得死象之骨,案其图以其生也。——《韩非子﹒解老》
              余读孔氏书,见其为人。——《史记 &#8226; 孔子世家》
              思念存,自见异物也。——王充《论衡》
              窈冥兮潜翳,心存兮目。——晋 &#8226; 潘岳《寡妇赋》
              揽物故国,十年别荒村。——唐 &#8226; 杜甫《客居》
              想此絓长樯,此倚短辕,此玩雲月,狼籍盘与樽。——宋 &#8226; 王安石《谢公墩》
              结思伊人,沈忧怀明发。——南朝 &#8226; 宋 &#8226; 刘铄《拟明月何皎皎》
              怕他思父母,家乡,受了委曲。——《红楼梦》第二十七回
②动词:希望,打算,企图。    想要 想望       想死       想得美        想方设法 想入非非    /     猜想 思想        畅想 梦想 幻想        狂想 妄想       胡思乱想
              冥思苦想 朝思暮想
              ,冀思也。——《说文》
              四海中兴之美,群生怀来苏之望。——晋 &#8226; 刘琨《劝进表》
              云想衣裳花容,春风拂槛露华浓。——唐 &#8226; 李白《清平調詞三首》
              数惊闻雀噪,暫睡猿蹲。——唐 &#8226; 杜甫《东屯月夜》
              穿岩曲,低应过石平。——唐 &#8226; 李咸用《闻泉》
              周进跟到贡院门口,挨进去看。——《儒林外史》
③动词:思考,思虑,估计。       想必 想来         想法         想办法 想不到 想不开 想不通       想来想去 ……    /      思想
              ,思也。——《玉篇﹒心部》
              入景响之无应兮,闻省而不可得。——《楚辞﹒九章﹒悲回风》
              去意,静虚以待。——《呂氏春秋﹒知度》
              而操子丕私纳袁熙妻甄氏,融乃与操书,稱‘武王伐纣,以妲己赐周公。'操不悟,后问出何经典。对曰:“以今度之,当然耳。”——《后汉书﹒孔融传》
              想是京师救军去取他梁山泊,这厮们恐失巢穴,慌忙归去。《红楼梦》第十九四回 宝玉,果然有理。——《水滸全傳》第六十四回
④名词:意念,点子,思考结果。       /      感想 断想 理想        奇思妙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家道心理 ( 工信备案 渝ICP备16002156号-4 )

GMT+8, 2024-12-22 14:42 , Processed in 1.117730 second(s), 12 queries .

学员作业空间非开放社区 公安备案50011202501312 工商备案 500112000037503

重庆市珑夫心理 @Discuz!GB X3.4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