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农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申熙宇

申熙宇的《学记》作业本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5-9-19 22:33:33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六天)夫然,故隐其学而疾其师,苦其难而不知其益也。虽终其业,其去之必速,教之不刑,其此之由乎!
一、查字
1.隱,籀文穴,山崖、洞穴工,生产器具又,持守心,欲望),表示匿居深山,修行禁欲。篆文阜,盘山石阶,代表高山爪,抓工,生产器具又,持守心,欲望),强调远居深山修行。造字本义:动词,为逃避俗世的纷扰和贪欲的诱惑而匿居山崖洞穴,开荒生产,自给自足,修行禁欲,持守本心。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阜”写成“左耳旁”;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汉字简化方案》中的简体楷书“隐”,省去正体楷书字形中的“工”,并将正体楷书字形中的“𢚩简写成“急”。“显”是身处社会焦点,引人注目;“隐”是为静心修道而远离人群,深居山野。
2.矢,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箭只。,甲骨文大,人矢,箭),像一个人被箭矢射中。金文承续甲骨文字形。有的金文省去“人”、加“疒”(病床),表示因中箭受伤而卧床疗养。籀文误将金文字形中的床形写成船形。篆文承续金文字形。造字本义:动词,中箭受伤,卧床休养。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疒”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古人称外伤为“疾”;称内患为“病”。  
3.古,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久远。苦,金文(艸,植物)古,古老),表示古老的植物。篆文将金文字形中的写成造字本义:名词,远古采集时代发现的味似黄连的荼草,捣烂涂抹病痛部位,可以清热解毒,是远古中药系统中的重要消炎药隶书将篆文字形中的艸”写成“艹”
4.,金文“堇”的变形,绞刑、火刑等极刑隹,是“雞”的省略,家禽,百姓常用的牺牲),表示杀鸡洒血,祭奠死者。有的金文用“爪”(“烏”的省略)代替“隹”。篆文承续金文字形。篆文承续金文字形造字本义:动词,杀鸡洒血,祭奠死者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堇”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隹”写成。《汉字简化方案》的简体楷书“难”,将正体楷书字形中的“堇”简化成“又”。  
5.益”是“溢”的本字。益,甲骨文(皿,盛器水,液体),表示液体从盛器的开口处溢出。金文将甲骨文字形中四点的“水”简写成三点的。篆文将甲骨文字形中的写成横写的“水”,强调“水横溢”。造字本义:动词,盛器水满而溢出。隶书将篆文字形中的“水”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皿”写成。有的隶书将横写的“水”写成当“益”的“横溢”本义消失后,篆文再加“水”另造“溢”代替。
6.束,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简体甲骨文对“東”的误写,表示旅客的行囊。速,甲骨文東,行襄止,即“趾”,行进),表示背负行囊远行。有的甲骨文用“彳”代替“止”,并误将“東”写成“束”。金文将甲骨文字形中的“止”或“彳”写成“辵”,将甲骨文字形中的“東”写成。篆文将金文字形中的“辵”写成,将金文字形中的“東”写成“束”造字本义:动词,背负行襄远行。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辵”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束”写成
7.,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井”形的木枷。刑,金文“井”中加一点,表示套在头上的木枷刀,刑具),表示戴着木枷受刑。有的金文省去“井”中的一点。篆文误将金文字形中的的“井”写成“开”造字本义:动词,用刀砍杀披枷戴锁的罪人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刀”写成“立刀旁”
二、朗读:
见微盘
三、翻译:

所以这样的情况下,真正的学就隐匿了,师的真正内涵也被损害了,学者苦其难而不知其益也。即使最终熬过结业,遗忘去之必速,教没有起到教化的作用,其中就是这样的原因吧!
四、心得体会
认清形势,做正确的选择、做实事,才会有效、有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9-20 22:58:42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七天)大学之法:禁于未发之谓豫,当其可之谓时,不陵节而施之谓孙,相观而善之谓摩。此四者,教之所由兴也。
一、查字
1.”是“”的简体字。,金文去,离开住地,代表为生存所进行的各种生产、社会活动水,柔软、流动,无所抗拒又无坚不克的物质廌,轻盈灵巧的动物),表示古代参天察地的高人在野外活动时,从流水顺其自然的特性、麋鹿等动物的灵巧自由中,领悟到符合自然规律的生存之道。后人(老子)相信“上善若水”,认为水的特质代表了自然的本质精神,并由此总结宇宙大道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有的金文写成左中右结构。篆文“灋”将金文字形的左右结构,调整成上下结构。简体篆文“法”省去金文字形中的“廌”,将金文字形中的“去”写成。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水”写成“三点水”,将篆文字形中的“去”写成造字本义:动词,中华智慧先祖以崇拜自然的谦卑姿态,模仿、学习流水和跃鹿所代表的自然,践行天人合一、顺其自然的生存之道。在道家思想观念中,“道”代表宇宙万物和谐运行的本质规律;“法”代表人类天人合一、顺其自然的最高行事准则。
2.,篆文林,林野、苑囿示,使看得清楚、警示),表示警告不可砍伐、狩猎。造字本义:动词,出于对皇家苑囿或特殊林园的保护,而戒阻砍伐或行猎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林”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示”写成
3.,既是形旁也是声旁,是“”的省略,表示安适的、徐缓的。,篆文予,即“舒”的省略,安适的、徐缓的象,陆地上身体最庞大的动物),表示大象安适、徐缓地度步。籀文将篆文字形中的“予”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象”写成造字本义:动词,大象从容缓慢地度步。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予”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象”写成古籍常“犹豫”并用,表示反应迟缓,无力决断:“犹”表示宠物醉酒,神志不清,反应迟缓,强调失去决断力;“豫”表示大象从容度步,强调动作节奏缓慢。
4.尚,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遮阳挡雨的屋顶。當,金文尚,屋顶,遮挡土,土墩),表示被土墩遮挡。篆文将金文字形中的“土”写成“田”造字本义:动词,被高大土墩遮挡。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汉字简化方案》中的简体楷书“当”,依据草书字形,整体简化为三点加“彐”。当“當”的“遮挡”本义消失后,再加“手”另造“”代替。
5.陵,甲骨文人,登山者止,即“趾”,借代脚板阜,盘山石阶),表示踏着石阶上行登山。有的甲骨文省略“止”,用“大”(成年人)代替“人”。有的甲骨文将“阜”简化成齿状的,将登山者写成一脚蹬地一脚高抬的登山姿势。繁体甲骨文加“又”(用手抓),表示手、脚并用,攀登陡直的山岩。金文加“土”(山地),表示在石阶或土路上攀登;将甲骨文字形中的“大”写成,将甲骨文字形中的“止”写成,将甲骨文字形中的攀登形象上下重叠成“夌”,导致字形费解。篆文省去金文字形中的“土”,将金文字形中的“阜”写成,将金文字形中的“夌”写成造字本义:动词,拾阶而上,登上高山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阜”写成左耳旁;将篆文字形中的“夌”写成当“陵”的“登山”本义消失后,后人用同音字“凌”代替。
6.“莭”是“節”的异体字。即,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就餐。節,金文竹,竹子即,就餐),表示竹制餐具,带结的一截竹子。篆文将金文字形中的“竹”写成,将金文字形中的“即”写成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竹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即”写成隶书异体字“莭”用“草头”(包括竹子在内的草木植物)代替“竹”,表示进餐碗具的用材不限于竹子,还广泛取材于瓜壳、木材等。造字本义:名词,远古时代作为进餐盛具的竹碗,以竹结为天然碗底
7.麻,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磨”的省略,表示搓、擦。摩,篆文麻,即的省略,搓、擦手,掌),表示用手掌搓擦。造字本义:动词,把手掌当作磨盘,在物体表面施加暗力搓擦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麻”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手”写成
二、朗读:
见微盘
三、翻译:

大学之法:禁于还未发生的前期的叫预防,发生的时候阻止了就叫及时,不超越尊卑次序去实行的叫谦逊,相互观察、择善学习的叫观摩。此四者,正是教能够兴起的原因啊
四、心得体会
生活确实是多层次、多维度的,而不是二元对立、非黑即白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9-21 21:15:42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四周(第一天)发然后禁,则扞格而不胜;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
一、查字
1.“扞”是“捍”的异体字。旱,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悍”的省略,表示刚烈勇猛,无所畏惧。捍,籀文旱,即“悍”,刚烈勇猛,无所畏惧攴,持械击打),表示持械搏杀,无所畏惧。简体籀文把“旱”(悍)省略成“干”。篆文异体字“扞”将简体籀文字形中的“干”写成“干”,并用“手”代替简体籀文字形中的“攴”。造字本义:动词,刚烈勇猛、无所畏惧地持械搏杀隶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古籍多以“捍”代替“扞”。
2.,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进犯。格,有的甲骨文假借各”,表示进犯。甲骨各,进犯亍,行),表示行军作战。有的金文木,械具各,进犯),表示用棍棒等木械进犯、攻击。篆文承续金文字形。造字本义:动词,用木械攻击。隶书将篆文字形中的“木”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各”写成
3.堇,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因遭受束颈套枷的刑罚和火刑的煎熬而痛苦嗷叫。,金文堇,因受刑而痛苦力,劳役),表示受刑和劳役。篆文将金文字形中的包围结构调整成左右结构。造字本义:动词,在酷刑下从事苦役。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堇”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力”写成。楷书异体字加“心”,表示使内心受苦。
4.坯”()是“坏”(pēi)的异体字。坏,金文,即“郭”的本字,借代城墙不,否定),表示不可筑墙的材料。有的金文用“才”(即“材”,建筑用料)代替“(城墙):不,否定才,即“材”,建筑用料),表示不宜使用的建筑材料,即未烧煅的、易断易碎的泥坯砖瓦。有的金文误将略有变形的“才”当成“土”和折角形状的,误将“才”写成了不知所云的。篆文将金文字形中本该是“才”的写成“土”造字本义:名词,不宜用作建筑材料的未烧煅的泥坯砖瓦。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不”写成。楷书异体字“坯”用“丕”代替“不”。古籍多以“坏”代替“坯”。现代汉语《汉字简化方案》用“坯”合并代替“坏”。
5.𤔔”是“”的本字;而“𤔐”是“𤔔”的异体字。𤔔,金文上下两只手相配合,精细操作缠绕在织机上的交错丝线),表示两只手相互配合,精细操作,理顺交织在织机上的混乱丝线,以便持续纺织。当“𤔔”的本义消失后,金文再加“乙”(不打结的顺滑丝线)另造“”代替。篆文承续金文字形。造字本义:动词,手工理顺织机上交错混杂的丝线隶书将篆文字形中的“𤔔写成。俗体隶书“将篆文字形中由爪、糸、工、又所构成的“𤔔省略成“爪”(抓持、操作),强调“手动”理顺混杂或打结的丝线。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爪”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将金文字形中的“又”写成双手“廾”。魏碑中的俗体楷书“乱”误将正体楷书字形中的“𤔔当作“”的省略,并用“舌”代替简化“”,表示辩、讼双方所陈虚实难断,头绪混杂不清。古籍多以“亂”代替“𤔔”和“𤔐”。《汉字简化方案》中的简体楷书“乱”采用俗体楷书字形。
二、朗读:
见微盘
三、翻译:

已经发生之后再去禁止,就会强烈抵触、对抗;时机过了之后再学,就会付出非常多的力(勤:在酷刑下做苦役)并且艰苦而且难以有成效;什么都在学、而且不讲求次序,就会结果不好
四、心得体会
确实已经很难了,但是也得去勇敢面对然后改了,确实感觉好像在受刑、剥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9-22 20:24:52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天)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燕朋逆其师;燕辟废其学。此六者,教之所由废也。
一、查字
1.蜀,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西北地域,四川古称。獨,篆文犬,猎狗,借代猎物、野兽蜀,四川),表示蜀地野兽。造字本义:名词,一种活跃于蜀地的不合群的野生动物。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犬”写成“反犬旁”,将篆文字形中的“蜀”写成。《汉字简化方案》中的简体楷书“独”,依据类推简化规则,将正体楷书字形中的“蜀”简化成“虫”古籍常“鳏寡孤独”并称,表示社会关系脆弱、没有依靠的弱势群体:“鳏”表示男子失去妻子而自悲自哀;“寡”表示失去配偶而独守空房;“孤”表示幼失双亲而独来独往;“独”表示疏离群体而自立自生。
2.,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陋”的本字。陋,籀文匚,半封闭的空间内,疑为“穴”的误写),表示原始的穴居。当“”作为单纯字件后,篆文将籀文字形中的“内”写成“丙”,并加“阜”(阜,石阶,代表荒山旷野)另造“陋”代替,强调远离市井城区。造字本义:名词,偏远、封闭、狭隘的生活空间。隶书将篆文字形中的“阜”写成“左耳旁”
3.,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房屋入口处可开关的双户。聞,甲骨文像一个人举起一只手在耳边夸张的大耳朵),表示举掌在耳边,以增强对声音信号的捕捉。金文有所变形,突出了耳朵形象。篆文聞”另造会义兼形声的字形:門,既是声旁也是形旁,双户耳,耳朵),表示竖起耳朵在门里听门外的动静。造字本义:动词,竖起耳朵,用心注意地听。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耳”写成。《汉字简化方案》中的简体楷书“闻”,依据类推简化规则,,将正体楷书字形中的“門”简写成“门”
4.,甲骨文是象形字,字形像一种翅膀尖长、尾巴剪形的候鸟,秋南春北。篆文将鸟头和鸟喙写成“廿”加“口”的,将鸟的两翼写成造字本义:名词,一种喜欢在民居筑巢、呢喃蜜语的候鸟。隶书误将篆文字形中的鸟尾形象当作“火”写成“四点底”,候鸟形象完全消失。古籍常假借“燕”代替“醼”(充满欢声笑语的新婚酒宴)。
5.的本字。屰,甲骨文是特殊指事字,是“大”(成年人)的倒写,表示倒行、逆行,与自己的行进方向相反。当“屰”作为单纯字件后,甲骨文再加“止”另造“逆”代替,或加“彳”(行进),或甲骨文加“辵”(行进),强调行进方向相反。金文承续甲骨文字形。篆文误将金文字形中倒写的“大”写成“大”字加一横的字形“屰”造字本义:动词,双方方向相反地相向而行,与相从相反。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辵”写成“走之底”,将篆文字形中的“屰”写成古籍多以“逆”代替“屰”。
6.”是“”的本字。,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刑具。,甲骨文人,跪着人口,宣读判决辛,刑具),表示宣读官方的死亡判决,并行刑斩首。金文将甲骨文字形中的“辛”写成。篆文将金文字形中的“人”和“口”写成,将金文字形中的“辛”写成造字本义:动词,宣读官方的死亡判决,行刑砍头。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辛”写成。当“辟”的“砍头”本义消失后,篆文加“刀”另造“劈”代替。古籍常假借“辟”代替“闢”。
7.發,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投射、攻击。,篆文广,半开放的简易建筑發,投枪发箭,代指战争),表示战争破坏建筑,使建筑不完整。造字本义:动词,战争杀戮,摧毁房舍。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發”写成。《汉字简化方案》中的简体楷书“废”,依据类推简化规则,将正体楷书字形中“發”简化成“发”
二、朗读:
见微盘
三、翻译:

独自学而身边没有一同的同伴进行相观而善的互动和切磋,就会孤陋寡闻、视野狭隘、思路僵化;轻慢学业、志趣低俗的朋友会解构学的庄严性,最终让学生逆其师;低俗、邪恶的言论和话题会从心智上摧毁学,让学生觉得正经学索然无味,荒废学业,偏离学的正道。这六样,就是教之所以废的原因。
四、心得体会
要养好一个人确实是全方位的,某一处出了问题就会对人的养正产生不好的影响,自己要时刻警惕和注意,并且要把自己扳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9-23 21:08:3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君子既知教之所由兴,又知教之所由废,然后可以为人师也。
一、查字
1、“旡”是“既”的本字。旡,甲骨文(转向背后的“口”)(既,跪坐着的人),表示吃饱饭后,掉过头,嘴背着面前的餐桌。当“旡”作为单纯字件后,甲骨文再加“食”另造“既”代替。金文、篆文承续甲骨文字形。造字本义:动词,吃饱打嗝,转身离席,与“即”相反。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欠”写成“旡”。古人称近食就餐为“即”;称餐毕离席为“既”。
2、斤,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斫”的省略,表示用刀斧砍、削。所,金文(户,门窗,借代房屋)(斤,即“斫”的省略,用刀斧砍、削),表示木匠用刀斧造门筑屋。篆文将金文字形中的“户”写成,将金文字形中的“斤”写成。造字本义:动词,木匠拉锯挥斧,造门筑屋。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户”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斤”写成。
3、“由”是“油”的本字。由,甲骨文(像液滴)(囗,封闭的器皿),字形像一颗液滴从器皿上方滴落,表示通过器皿上方的小孔注油。有的甲骨文像液滴穿过器皿小孔的样子。金文承续甲骨文字形。籀文将金文字形中的液滴写成一点,并加“入”,表示液滴滴入器皿内。篆文误将籀文字形中的写成“十”。造字本义:动词,通过器皿的小孔将油滴入器皿之中。隶书承续篆文字形。当“由”的“注油”本义消失后,篆文加“水”另造“油”代替。
4、發,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投射、攻击。廢,篆文(广,半开放的简易建筑)(發,投枪发箭,代指战争),表示战争破坏建筑,使建筑不完整。造字本义:动词,战争杀戮,摧毁房舍。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發”写成。《汉字简化方案》中的简体楷书“废”,依据类推简化规则,将正体楷书字形中“發”简化成“发”。
5、師,甲骨文(残块兵符——参见“”*)(虎豹等猛兽的尾巴,借代将帅手中象征军队指挥权的旌旄),表示拥有兵权的统帅,手执旌旄,指挥全军。其中顶部一横代表手柄,下部倒写的“毛”是“尾”的省略(参见“尾”*),表示威风凜凜的虎豹猛兽尾巴,借代统帅的旌旄令旗。简体甲骨文误将表示旌旄的“”简写成似“帀”非“帀”的字形。金文将简体甲骨文字形中的写成。篆文将金文字形中的“”写成与“阜”相似的,将金文字形中的写成“帀”。造字本义:动词,拥兵统帅,手执旌旄,率军伐战。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帀”写成。《汉字简化方案》中的简体楷书,依据草书字形,将正体楷书字形中的“”简化成两竖。古籍有时假借“”(检验兵权的兵符)代替“师”(手握兵权的统帅)。
二、朗读
见微盘
三、翻译
君子知道教怎么做好的,又知道怎么就做坏了,才可以打算去做教师。
四、心得体会
教之兴废,首先自己对自己要知晓,然后才能为师;做老师,要对得起尊师重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9-24 22:31:52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四天)故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和易以思,可谓善喻矣。
一、查字
1.“喻”是“諭”的异体字。俞,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愉”的省略,表示得意、快意。諭,篆文言,言说俞,即“愉”),表示令人轻松愉快地说教,即用形象生动的类比,让我理解、接受抽象的观点。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俗体隶书用“口”代替“言”写成“喻”。造字本义:动词,以形象生动的类比说理,使人轻松愉快接受一个观点或主张古籍中“喻”只作动词;“谕”多作名词。古籍中“谕”与“喻”常相互假借。
2.弗,甲骨文乙,即“纪”的本字,用绳子捆绑(箭只、枪、矛等战械),表示用绳子捆绑箭只、枪、矛等战械。金文、篆文承续甲骨文字形。造字本义:动词,捆绑箭支、枪矛、干戈,表示休战。隶书继承篆文字形。
3.牽,甲骨文牛,力畜囗,环圈糸,绳子),表示农人在牛鼻孔上穿环圈,并用系在环圈上的绳子来控制犟牛。篆文将甲骨文字形中的“糸”写成“,将甲骨文字形中的环圈写成,将甲骨文字形中的“牛”写成。篆文异体字(抓),强调手拽牛绳控制犟牛造字本义:动词,将绳子系在牛鼻子上拉牛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牛”写成。《汉字简化方案》中的简体楷书(人)代替篆文字形中的“爪”,表示农人用绳子拉牛。
4.印”是“抑”的本字。印,甲骨文爪,抓住蹲跪着的人),表示将对象制服跪地,并强制在其额头烙戳记号。金文将甲骨文字形中的“人”写成。、篆文将甲骨文字形中的“人”写成。当“印”的“强制烙印”的本义消失后,篆文再加“手”另造“抑”代替。造字本义:动词,古代官府强制性在发配边疆的罪犯额头上烙戳发配记号。隶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
5.開,金文門,户幵,像双手抽拉门栓),表示一双手将门栓抽出栓孔。篆文承续金文字形。造字本义:动词,抽掉门栓,启动关闭的门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连写成开”。《汉字简化方案》中的简体楷书“开”省去正体楷书字形中的“門”
6.,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成年人。达,甲骨文彳,大道大,人),表示人来人往,四通无阻。繁体甲骨文(行进),将彳”写成“辵”,强调“通行”含义。金文误将甲骨文字形中的“大”简写成“竹”,同时加“羊”(徉),表示可以徜徉通行。篆文将金文字形中的“辵”写成,将金文字形中的写成。简体篆文承续简体甲骨文字形。造字本义:形容词,人在大道上通行无阻。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辵”写成“走之底”。《汉字简化方案》采用的简化字形“达”恢复简体篆文字形。
7.,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的本字,表示细致、讲究。,金文囟,即“细”的本字心,考虑),表示心虑审慎细密。篆文将金文字形中的“囟”写成,将金文字形中的“心”写成。古人发现,心不仅是泵血器官,还是感知器官,具有直觉思维的能力。造字本义:动词,审慎细密地反复考虑。隶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囟”简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心”写成。自虑为“思”;他念为“想”。
8.”是“”的简化异体字;“”是“”的异体字;“”也是“”的异体字。,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禾本植物,即空心的竹管或芦管。,甲骨文侖,即“龠”,吹奏排笛禾,竹管),表示吹奏竹管或芦管制成的排笛。金文将甲骨文字形中的“侖”写成“龠”,将甲骨文字形中的“禾”写成。简体金文“和”省去“龠”的中下部分,写成“口、禾”会义的结构,淡化乐器的意义,强调“开口表达不同观点”的意义,相当于将甲骨文字形写成,或将金文字形写成,或将篆文字形写成。篆文“和”承续简体金文字形。造字本义:动词,言论、观点不同,但主调合拍,宗旨一致隶书将篆文字形中的“禾”写成金文异体字“訸”用“言”(说话)代替“口”(说话),进一步强调“言论观点不同,而总体思想协调一致”的含义。古籍多以“和”代“龢”、“咊”与“訸”。现代汉语常“和谐”并用,“和”与“谐”近义而有所不同:“和”示不同声音、不同观点因相合拍、相融合而产生共鸣,强调诸异而致同;“谐”表示相同的声音、相同的观点因一致而统一,强调诸同而大同。“和”的统一性比“谐”更为丰富。
二、朗读:
见微盘
三、翻译:

所以君子的教,就是能够通过各种言语表达的术(类比、举例等)让学者愉快地接受。引导而不强迫拖拽,鼓励而不抑制、打击,点拨而不完全说透说开。引导而不强迫拖拽就会异而致同,鼓励而不抑制、打击就会让学者更容易接受,点拨而不完全说透、说开就会促进学生审慎思考。和、易、思都做到了,就可用说是很好的喻了。
四、心得体会
教是一个全面、多维度都要去做好的,才能使学者长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9-25 22:10:34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五天)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
一、查字
1.失,金文字形是指事字,字形的下部加一捺指事符号,表示手未抓牢。篆文承续金文字形。造字本义:动词,手未抓牢而丢落隶书将篆文字形中的“手”写成
2.或”是“國”和“域”的本字。囗,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郭”的省略,表示外围护墙上有武力守卫的城邑。或,甲骨文戈,武器囗,城郭),表示武力守城。金文将甲骨文字形中的“囗”(城郭)写成,表示四边有护墙的城邑。有的金文将四边护墙省略为一边。篆文承续金文字形。造字本义:名词,军队守卫的一方疆域。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戈”写成。当“或”的“军队守卫的疆域”本义消失后,篆文再加“土”另造“域”代替。当“域”的本义消失后,篆文又加“囗”另造“國”代替。古人称军队守城为“或”,称全民皆兵为“咸”。
3.”是“”的本字。止,甲骨文是象形字,字形像一幅脚掌剪影,像脚趾头张开的脚掌形状,以三趾代五趾。有的甲骨文简化为线描。金文变形较大,淡化脚掌形象,突出三趾叉开的形状。篆文承续金文字形。造字本义:名词,张开脚趾的脚掌,站立并支撑身体、或支撑身体行走的器官隶化后楷书略有变形,“”形被淡化。当“止”的“脚趾”本义消失后,篆文再加“足”另造“趾”代替。
4.”是“”的本字。,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篆文对“”的误写。,甲骨文鼎,经久的青铜器刀,刻镂),表示用刀在金属器皿上刻镂。金文将甲骨文字形中的“鼎”写成,将甲骨文字形中的“刀”写成。篆文误将金文字形中的“鼎”写成“貝”,并将“貝”兼做声旁。造字本义:动词,古人将法律条文及其他重要记录刻铸在青铜钟鼎上,以便久存流传。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貝”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刀”写成“立刀旁”。《汉字简化方案》中的简体楷书“则”,依据类推简化规则,将正体楷书字形中的“貝”简化成“贝”。当“則”的“刻铸”本义消失后,篆文再加“金”另造“鍘”代替。
5.的本字。,甲骨文是象形字,字形像手张开,有所抓持。当又”的“持有”本义消失后,金文在“又”的字形基础上再加“夕”(肉)另造“”代替,突出“手持肉食”的含义。繁体金文将肉块写成“肉”。远古时代肉食是生存资料中极为重要的部分,古人因此将“持肉”借代为“持有”。篆文将金文字形中的“又”写成,将金文字形中的“肉”写成造字本义:动词,手持肉食。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又”简写成“𠂇,将篆文字形中的“肉”写成“月”
二、朗读:
见微盘
三、翻译:

学者往往有四种失误,教者必须清楚。人求学明道,有的人失于贪多求全,有些人失于孤陋寡闻,有些人失于轻忽随便,有的人失于固步自封。
四、心得体会
人失于各种,自己要警惕注意,面对外界的时候也要机警判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9-26 22:32:50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六天)此四者,心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
一、查字
1.“莫”是“暮”的本字。莫,甲骨文两个“林”,林莽日,太阳),表示太阳下山,阳光隐没在丛林草野。简体甲骨文将丛林改成草丛“茻”。金文、篆文承续甲骨文字形。造字本义:动词,太阳下山,阳光隐入丛林草野。隶化后楷书误将篆文字形下端的“艸”(草丛)当作两只手而连写成“大”。当“莫”的“太阳下山”本义消失后,隶书再加“日”另造“暮”代替。日在草上为“早”,日在草中为“莫”(暮),日在树下为“杳”。古人称日升而天地分明为“旦”,称日落而天地不分为“莫”(通“暮”)。  
2.同,甲骨文凡,众人夯地的多柄夯桩口,劳动号子),表示夯地的号子。金文基本承续甲骨文字形。篆文略有变形。造字本义:动词,众人在兴桩夯地时用号子统一用力节奏隶书继承篆文字形。多柄夯具凡”;众人喊着统一的号子、用“凡”夯地叫“同”
3.求,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力图、努力实现。救,金文求,力图、努力实现攴,持械打击),表示极力打击。篆文承续金文字形。造字本义:动词,极力打击,力图阻止。隶书将篆文字形中的“求”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攴”写成
4.長,甲骨文是象形字,像一个人头发飘散的样子。有的甲骨文像头发飘散、拄着拐杖的老年人,一横指事符号表示发簪。有的甲骨文在头发飘散形象的基础上加(抓),表示拄杖的老人。古代中国人认为须发是父母所赐,不能随意剔剪,因此年龄越大,须发越显眼,成为年老的象征。金文突出了人的头上飘飘的头发和拄杖的手。籀文头发发簪),强调头发。篆文在籀文的里面加造字本义:名词,头发飘飘的拄杖老人隶书将篆文字形中的手”写成。《汉字简化方案》中的简体楷书“长”,依据草书字形,将正体楷书字形中的简化成
5.者”是“煮”的本字。木,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可燃烧的干柴。者,甲骨文像木柴着火,火星喷溅火,火堆),表示古代部落燃烧篝火,用以煮食,聚众社交。金文将甲骨文字形中着火的木材写成;并用“口”(言说、交谈)代替甲骨文字形中的“火”,表示部落成员围绕火堆漫谈交流。简体金文将“口”写成“曰”,强调“者”的“交谈”含义。篆文将金文字形中的着火木材写成,将金文字形中的“曰”写成(说清楚),进一步强调“者”的“谈论”含义。造字本义:动词,古代部落生火煮食,聚众漫谈。隶书将篆文字形中着火的木材写成不知所云的。至此“者”的字形中“木”形、与、“火星”形状完全消失。楷书则将隶书字形中的写成当“者”由动词“生火煮食”引申出代词义项后,篆文再加“火”另造“煮”代替。作为动词,古籍多以“煮”代替“者”。
二、朗读:
见微盘
三、翻译:

这四种情况,每种的人心是不同的。师者知晓、通晓学者的心,而后才能有针对性地救他所失之处。教者,就是培养、发扬学者的长处,救学者的失处。
四、心得体会
人好像爬楼梯升级,每升一级都不一样了;失所造成的情况也成千上万,通晓后就能扭转乾坤,得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9-27 22:29:10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七天)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其言也,约而达,微而臧,罕譬而喻,可谓继志矣。
一、查字
1.可”是“哥”的本字;“哥”是“謌”的本字;而“歌”是“謌”的异体字。口,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发声。可,甲骨文似竽的乐器口,发声),表示吹笙歌唱。金文、篆文承续甲骨文字形。当“可”的“吹笙歌唱”本义消失后,篆文再加“可”另造“哥”代替,表示长久地吹笙歌唱。当“哥”本义消失之后,篆文再加“言”(诉说)另造“謌”,表示且说且唱,倾诉衷情。篆文异体字再加“欠”(吟叹)另造“歌”代替,表示深情吟唱。造字本义:动词,古代年轻男子以吹笙吟唱的方式向年轻女子讨好求偶。隶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哥”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欠”写成作为动词“吹笙吟唱”,古籍多以“歌”代替“可”、“哥”和“謌”。古人称拼出字音为“读”;称自言自语为“念”;和曲念词为“歌”,称无曲伴奏的高声诵念为“唱”;称背书为“诵”;称节奏和缓地诵读为“咏”。汉语中常“诗歌”并称,词义偏指“诗”——“诗”将浪漫、神秘的心与灵外化为文字,但阅读欣赏者限于知识阶层少数精英分子;“歌”将诗句咏叹为便于传播的曲子,任何不识字的百姓都可以听可以唱;“诗”有韵,是文字层面的歌;“歌”有腔,是有声的诗。
2.,金文”的简写,即,被切成两段的丝线二,两截),表示将两截被切断的丝再连接起来。篆文糸,完整的丝线绝,割断丝线),表示将割断的丝线接起来。造字本义:动词,接续断丝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俗体楷书根据草书字形将正体楷书的两个丝”简化成“米”,使“断丝”的线索完全消失。《汉字简化方案》中的简体楷书“继”,依据类推简化规则,将正体楷书字形中的“糹”简化成“纟”断”是将物体截成两段;“绝”是将丝线切成两段;“继”是将断丝相连接;“续”是传承祖业家宝。   
3.,甲骨文殸,击磬奏乐口,说唱耳,听),表示耳朵听到的乐音或说唱的话音乐音。篆文省略甲骨文字形中的“口”,将甲骨文字形中的“殸”写成,将甲骨文字形中的“耳”写成造字本义:名词,音波,包括乐音、话语以及耳朵能辨别的所有听觉信息。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殸”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耳”写成。《汉字简化方案》中的简体楷书“声”,省去正体楷书字形中的“殳”和“耳”
4.約,金文糸,系、束刀,即“勺”的变形,食具,代表进食),表示束缚进食行为。篆文将金文字形中的“糸”写成,将金文字形中的“刀”写成“勺”造字本义:动词,限制进食,省吃俭用。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糸”,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汉字简化方案》中的简体楷书“约”依据类推简化规则,将正体楷书字形中的“糹”简化成“纟”
5.”是“”的本字。,甲骨文長,长发的老人手执棍杖),表示老人拄杖而行。金文承续甲骨文字形。繁体金文“微”加“辵”(行进),强调行进。篆文大体综合了金文“的字形,将金文字形中的老人形象“長”写成造字本义:动词,老人拄杖缓行。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彳”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古籍多以“微”代替“”。
6.“臧”是“”的异体字;而“臧”是“藏”的本字。爿,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睡卧之床。,甲骨文臣,即“目”的竖写,睡卧戈,武器),表示受害人在熟睡是遭到戕杀。简体金文承续甲骨文字形。繁体金文用“口”(嘴,借代活着的人)代替“臣”(竖目,借代睡觉的人),并加“爿”(睡卧之床),强调受害人在熟睡遭到杀人灭口的谋害。有的繁体金文加“走”(逃跑),强调逃避戕害死难。篆文“臧”综合金文字形和金文字形,形成“臣、戕”会义的结构,字形由“”演变成“臧”。造字本义:动词,受害人在熟睡时遭到戕杀谋害。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古籍多以“臧”代替“”。当“臧”由“设谋戕杀”引申出“逃避、躲藏”的含义后,篆文再加“艸”(遮蔽)另造“藏”代替,表示利用草丛树林的遮挡,隐蔽、掩护自己。
7.干,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捕猎的木杈。罕,篆文网,捕鸟的网罩干,猎兽的木杈),表示用网罩、干枪捕猎。造字本义:动词,捕获少见的奇特猎物隶化后正体楷书网”写成“;俗体楷书误将正体楷书的“四”写成“,以致字形中”的本义线索完全消失。
8.辟,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分开、分析。譬,篆文辟,分开、分析言,说话),表示把事情分开说。造字本义:动词,分析问题,并作比喻,使其知晓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辟”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言”写成
二、朗读:
见微盘
三、翻译:
善歌的人,能让人心甘情愿地继续、延续、继承他的歌,使其源远流长;善教的人,也能使人自愿、主动地学、继承延续他的志。他的言语,简约而意义显达,含蓄缓缓而精确到位,精准的分析、类比等的喻,让人继承其志。
四、心得体会
善很重要,善救才能使真得救、善歌才能使歌传承、延续,善教,意志才能传承、延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9-28 22:08:41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五周(第一天)君子知至学之难易,而知其美恶,然后能博喻,能博喻然后能为师,能为师然后能为长,能为长然后能为君。
一、查字
1.,金文“堇”的变形,绞刑、火刑等极刑隹,是“雞”的省略,家禽,百姓常用的牺牲),表示杀鸡洒血,祭奠死者。有的金文用“爪”(“烏”的省略)代替“隹”。篆文承续金文字形。篆文承续金文字形造字本义:动词,杀鸡洒血,祭奠死者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堇”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隹”写成。《汉字简化方案》的简体楷书“难”,将正体楷书字形中的“堇”简化成“又”。  
2.“美”是“”和“媄”的本字。美,甲骨文像花枝或草蔓大,人),表示头戴花环。简体甲骨文将多重的花枝或草蔓省略成单重花枝。有的甲骨文误将多重的花枝或草蔓的形状写成似“花”又似“羊”的字形。金文将甲骨文字形中似“花”又似“羊”的字形写成明确的“羊”。篆文承续金文字形。造字本义:形容词,头戴花环的女子,倍增娇艳,好看,漂亮。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羊”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大”写成甲骨文派生字“加“見”(看,打量),强调女子头戴花环,增添美艳,吸引关注欣赏。篆文派生字“媄”加“女”,强调青春女子的容颜如花似玉。作形容词时,古籍多以“美”代替“”和“媄”。
3.惡,篆文亞,位居第二的心,意愿),表示不如愿的。造字本义:动词,内心无法接受的,反感的隶书将篆文字形中的“亞”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心”写成。《汉字简化方案》中的简体楷书“恶”,依据类推简化规则,将正体楷书字形中的“亞”简化成“亚”
4.,甲骨文残块兵符——参见“𠂤”*虎豹等猛兽的尾巴,借代将帅手中象征军队指挥权的旌旄),表示拥有兵权的统帅,手执旌旄,指挥全军。其中顶部一横代表手柄,下部倒写的“毛”是“尾”的省略参见*表示威风凜凜的虎豹猛兽尾巴,借代统帅的旌旄令旗。简体甲骨文误将表示旌旄的“简写成似“帀”非“帀”的字形。金文将简体甲骨文字形中的写成。篆文将金文字形中的“”写成与“阜”相似的,将金文字形中的写成“帀”造字本义:动词,拥兵统帅,手执旌旄,率军伐战。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帀”写成。《汉字简化方案》中的简体楷书依据草书字形将正体楷书字形中的简化成两竖古籍有时假借“𠂤”(检验兵权的兵符)代替“师”(手握兵权的统帅)。
5.的本字。,甲骨文手执权杖口,命令),表示握权执政,管理事务。金文将甲骨文字形中的手和权杖连写成。篆文承续金文字形。造字本义:动词,发号施令,执政治国隶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尹”写成古人称开创缔枝为巢时代的首领为;称手持特大战斧的首领为;称文治天下的智慧首领为;称头戴金冠的至上王者为”。
6.“至”是“到”的本字;而“到”是“倒”的本字。至,甲骨文是指事字,字形在倒写的“交”(“交”的甲骨文像一个人叉腿而立)下面加一横表示地板或床铺的指事符号,表示与站立相反的姿态,即倒地而卧。对远古狩猎时代整日奔波的男子来说,回到家中就意味着可以安全躺下、放松休息。金文承续甲骨文字形。繁体金文“用“土”代替表示地面的一横指事符号,明确了“地板”(床铺)的含义。籀文“承续繁体金文字形。篆文承续简体金文字形。造字本义:动词,回到家中,倒卧休息。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倒写的“交”写成不知云的字形。当“至”的“到家”本义消失后,金文再加“人”另造“到”代替,强调人体“倒卧”的动作含义。篆文误将金文字形中的“人”写成“刀”,并将“刀”作为声旁。当“到”的“倒卧”本义消失后,篆文再加“人”另造“倒”代替。
二、朗读:
见微盘
三、翻译:

君子知学成的难易,还知道这其中的进退、诱惑,之后就能够多方位的、准确的用言语点拨学者,使学者学成,从而成为师者;成为师者之后才能担当得上做兄长(师者作为入门兄长的基础),成为兄长之后才能担当得上做君王(兄长作为入门君王的基础)。
四、心得体会
人之所以为人,是人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 渝ICP备16002156号 )渝公网安备50011202505060号

GMT+8, 2025-10-15 21:34 , Processed in 1.144496 second(s), 13 queries .

学员作业空间非开放社区 公安备案50011202501312 工商备案 500112000037503

重庆市珑夫心理 @Discuz!GB X3.4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