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农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莫雪萍

莫雪萍的《学记》读书笔记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5-9-19 16:44:10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三周第六天(9.19)
一、原文
夫然,故隐其学而疾其师,苦其难而不知其益也。虽终其业,其去之必速,教之不刑,其此之由乎!

二、查字正音
1、隐:造字本义:动词,为逃避俗世的纷扰和贪欲的诱惑而匿居山崖洞穴,开荒生产,自给自足,修行禁欲,持守本心。
2、疾:造字本义:动词,中箭受伤,卧床休养。
3、苦:造字本义:名词,远古采集时代发现的味似黄连的荼草,捣烂涂抹病痛部位,可以清热解毒,是远古中药系统中的重要消炎药。
4、难:造字本义:动词,杀鸡洒血,祭奠死者
5、益:造字本义:动词,盛器水满而溢出。
6、业:造字本义:动词,奴仆在严酷管理下艰辛劳作。
7、去:造字本义:动词,离开住地,前往他方。
8、速:造字本义:动词,背负行襄远行。
9、刑:造字本义:动词,用刀砍杀披枷戴锁的罪人。

三、朗读
已上传微盘

四、翻译
正因为如此,导致学生隐藏自己的真实学习状态,厌恶自己的老师,只觉得学习艰苦却看不到它的益处。即使勉强完成了学业,也必然很快遗忘或抛弃所学的东西,教育之所以不能成功,应该就是这个原因吧!

五、阅读心得
古代对于教育有了很多心得,什么才是真正的教与学,阐述得很清晰,也知道教育的弊病所在:呻其占毕(无魂之教),多其讯言(填鸭之教),及于数进而不顾其安(焦躁之教),使人不由其诚(违心之教),教人不尽其材(盲瞽之教)。其施之也悖,其求之也佛(悖逆之教)。为什么到现在教育的弊病却愈演愈烈呢?本来应该是教学相长的,现在却分裂开了,而且还互相对抗着。警醒自己不要被这波洪流卷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9-20 17:16:17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三周第七天(9.20)
一、原文
大学之法:禁于未发之谓豫,当其可之谓时,不陵节而施之谓孙,相观而善之谓摩。此四者,教之所由兴也。

二、查字正音
1、法:造字本义:动词,中华智慧先祖以崇拜自然的谦卑姿态,模仿、学习流水和跃鹿所代表的自然,践行天人合一、顺其自然的生存之道。在道家思想观念中,“道”代表宇宙万物和谐运行的本质规律;“法”代表人类天人合一、顺其自然的最高行事准则。
2、禁:造字本义:动词,出于对皇家苑囿或特殊林园的保护,而戒阻砍伐或行猎。
3、未:造字本义:动词,夏季果树枝叶正茂,还没结果。
4、发:造字本义:名词,人或动物头上的长毛。文言版《説文解字》:髪,根也。
5、之:造字本义:动词,足履平地,徒步前往,到达某地。古汉字中的人称来源,体现了古人的自我中心意识:脸部的正中央为“自”(鼻子,第一人称),脸部的下边为“而”(颌须,第二人称),身体的最下端为“之”(脚板,第三人称);借武器代称人,也体现了相同的自我中心意识:威猛的武器为“我”(大戌,第一人称),而只用于短程集发的弓弩为“尔”(排箭,第二人称)。白话版《说文解字》:之,长出。像植物过了发芽的阶段,枝茎日益茁壮,有所扩张。字形底部的指事符号“一”,代表地面。所有与之相关的字,都采用“之”
作边旁。
6、谓:造字本义:动词,感慨、喟叹不发不快的评论。
7、豫:造字本义:动词,大象从容缓慢地度步。
8、当:造字本义:动词,被高大土墩遮挡。
9、可:造字本义:动词,古代男女以吹笙唱歌方式求偶。
10、陵:造字本义:动词,拾阶而上,登上高山。
11、节:造字本义:名词,远古时代作为进餐盛具的竹碗,以竹结为天然碗底。
12、施:造字本义:动词,军旗在柔和的风中旖旎招展。
13、善:造字本义:形容词,神态安祥,言语亲和。文言版《説文解字》:善,吉也。从誩,从羊。此與義美同意。
14、摩:造字本义:动词,把手掌当作磨盘,在物体表面施加暗力搓擦。白话版《说文解字》:摩,用手掌将东西研细。字形采用“手”作边旁,采用“麻”作声旁。
15、兴:造字本义:动词,众人喊着号子一齐使劲,用多柄夯地桩夯地。白话版《说文解字》:兴,众人合力举起。字形采用“舁、同”会义。同,表示大家同心合力。

三、朗读
已上传微盘

四、翻译
大学的教学法则:在邪念未萌发之时就加以禁止,这叫豫(从容沉稳,预防)。在恰当的时机加以教育,这叫时(符合太阳运行节奏,适时),不超越学习阶段而循序渐进地施教,这叫孙(谦逊、有序),互相观摩而学习他人的优点,这叫摩(暗力搓擦,观摩学习)。这四项(豫、时、孙、摩),是教育之所以能兴盛的方法。

五、阅读心得
豫、时、孙、摩,这四项内部的操作感挺强的,和之前的“敬孙务时敏”气吞山河如虎的气势一样,于自己有了安、定的内部操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9-21 17:09:22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四周(2025.9.21~9.27)任务:
第四周第一天(9.21)
一、原文
发然后禁,则扞格而不胜;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

二、查字正音
1、扞[hàn]:造字本义:动词,刚烈勇猛、无所畏惧地持械搏杀。
2、格:造字本义:动词,用木械攻击。
3、勤:造字本义:动词,在酷刑下从事苦役。
4、杂:造字本义:动词,一个林子里混合多种树木。
5、坏:造字本义:动词,墙垮垣断,房塌屋破,引发人道关怀。
6、乱:造字本义:动词,手工理顺织机上交错混杂的丝线。

三、朗读
已上传微盘。

四、翻译
邪念萌发后才加以禁止,就会遭到抵触抗拒而难以战胜邪念;错过了最佳学习时机后再去补学,即使付出加倍辛苦也难以有成效;教学杂乱而不依顺序,就会导致知识体系混乱而无法梳理。

五、阅读心得
没有预见性,没有抓住学习时机,没有系统地规划、不循序渐进地进行教学,导致孩子出现各种问题,难以纠正,那是必然的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9-22 16:47:26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四周第二天(9.22)
一、原文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燕朋逆其师;燕辟废其学。此六者,教之所由废也。

二、查字正音
1、独:造字本义:名词,一种活跃于蜀地的不合群的野生动物。
2、友:造字本义:动词,两人结交,协力互助。
3、孤:造字本义:名词,幼失父母、独来独往的儿童。
4、陋:造字本义:名词,偏远、封闭、狭隘的生活空间。
5、寡:造字本义:动词,失去配偶,独守空房,自哀自处。
6、燕:造字本义:名词,一种喜欢在民居筑巢、呢喃蜜语的候鸟。
7、逆:造字本义:动词,双方方向相反地相向而行,与“相从”相反。
8、辟pì:造字本义:动词,宣读官方的死亡判决,行刑砍头。
9、废:造字本义:动词,战争杀戮,摧毁房舍。

三、朗读
已上传微盘。

四、翻译
独自学习而不与朋友相互交流切磋,就会学识浅薄,见闻狭隘;结交品行不端的朋友,就会违背师教;沉迷轻慢的言行,就会荒废学业。这六项,是教育之所以会失败的原因。

五、阅读心得
1、教育需警惕不豫、不时、不孙、不摩、燕朋、燕辟,否则就是失败的教育,再费尽心思和精力去挽回也于事无补,后悔也来不及了。
2、教师要注重教育方法(豫、时、孙),学生要懂得学习方式(摩),交友要慎重(警惕燕朋、燕辟,要亲其师,信其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9-23 16:16:1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莫雪萍 于 2025-9-23 16:18 编辑

第四周第三天(9.23)
一、原文
君子既知教之所由兴,又知教之所由废,然后可以为人师也。

二、查字正音
1、既:造字本义:动词,吃饱打嗝,转身离席,与“即”相反。
2、知:造字本义:动词,谈论和传授行猎、作战的经验。
3、之:造字本义:动词,足履平地,徒步前往,到达某地。
4、所:造字本义:动词,木匠拉锯挥斧,造门筑屋。
5、由:造字本义:动词,通过器皿的小孔将油滴入器皿之中。
6、兴:造字本义:动词,众人喊着号子一齐使劲,用多柄夯地桩夯地。
7、又:造字本义:动词,人工引导驯服大象,使大象掌握超越自然本能的劳动技能,变成听命于主人的劳动力。
8、废:造字本义:动词,战争杀戮,摧毁房舍。

三、朗读
已上传微盘。

四、翻译
君子已经知道教育之所以兴盛的方法(豫时孙摩),又知道教育之所以失败的原因(不豫、不时、不孙、不摩、燕朋、燕辟),然后就可以为人师表了。

五、阅读心得
一面想着育人,一面却在用错误的方法挖教育的墙角。这句话特别形象地说出了我现在带孩子的状况,就像一个棒槌在敲打内心,特别要警惕佞邪之气,通过学去养性养正养志养德,把神找回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9-24 17:09:52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四周第四天(9.24)
一、原文
故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和易以思,可谓善喻矣。

二、查字正音
1、喻:造字本义:动词,以形象生动的类比说理,使人轻松愉快接受一个观点或主张。
2、弗:造字本义:动词,捆绑箭支、枪矛、干戈,表示休战。
3、牵:造字本义:动词,将绳子系在牛鼻子上拉牛。
4、强:造字本义:名词,呼啸声震憾人的大型爬行动物。
5、抑:造字本义:动词,古代官府强制性在发配边疆的罪犯额头上烙戳发配记号。
6、开:造字本义:动词,抽掉门栓,启动关闭的门。
7、达:造字本义:形容词,人在大道上通行无阻。
8、和:造字本义:动词,言论、观点不同,但主调合拍,宗旨一致。古籍多以“和”代“龢”、“咊”与“訸”。现代汉语常“和谐”并用,“和”与“谐”近义而有所不同:“和”示不同声音、不同观点因相合拍、相融合而产生共鸣,强调诸异而致同;“谐”表示相同的声音、相同的观点因一致而统一,强调诸同而大同。“和”的统一性比“谐”更为丰富。
9、易:造字本义:动词,将容器中低熔点的锡注入模具,铸造新器皿。古籍中常“贸易”并用,表示商品交换,贸,表示以货币为中介进行商品买卖交易,可以有中转,买卖行为往往不同步,交易双方承担一定程度不可控的利益风险;易,表示双方面对面交换货物,各得目标商品,期间没有中转,交易行为同步,全程简单、直接,可控、踏实;现代汉语中“贸易”偏指“贸”。
10、思:古人发现,心不仅是泵血器官,还是感知器官,具有直觉思维的能力。造字本义:动词,审慎细密地反复考虑。

三、朗读
已上传微盘。

四、翻译
所以君子之教的最高境界是用形象生动的类比说理,使人轻松愉快地接受。给不知方向的人引路而非将绳子系在牛鼻子上拉牛(引导而不牵制),让你真正的强大而非强制性在你额头上烙戳有罪的记号(劝勉而不压抑),为你打开学习之门而非包办清除在学习之道上的所以障碍(启发而不说尽)。引导而不牵制则师生言论与观点虽不同,但主调合拍,宗旨一致;劝勉而不压抑则学生容易变通(易);启发而不说尽则促使学生慎密思考。做到师生合拍,宗旨一致,学生易于领会接受,又能独立地思考,这就称得上善喻了。

五、阅读心得
用生命影响生命,灵魂唤醒灵魂。引导而不牵制,劝勉而不压抑,启发而说尽,这才称得上是真正的教书育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9-25 16:16:17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四周第五天(9.25)
一、原文
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

二、查字正音
1、失:造字本义:动词,手未抓牢而丢落。
2、必:古人将多层柔韧的竹片缠在一起,作为锻锤、戈、矛等器械的手柄,以良好的韧性避免在使用巨大暴发力时折断手柄。在古人眼里,战场上枪械手柄的质量攸关性命,因此手柄的韧性是“必须”的保障。造字本义:名词,将多层竹片缠在一起构成的戈、矛等器械的柔韧手柄。
3、或:造字本义:名词,军队守卫的一方疆域。当“或”的“军队守卫的疆域”本义消失后,篆文再加“土”另造“域”代替。当“域”的本义消失后,篆文又加“囗”另造“國”代替。古人称军队守城为“或”,称全民皆兵为“咸”。
4、多:在物质匮乏的原始共产平分时代,人们均分物用,尤其均分对生存影响重大的肉食,一人独占双份或数份肉食,就是“超额”的破例。造字本义:动词,一人独占双份、数份肉食。
5、寡:造字本义:动词,失去配偶,独守空房,自哀自处。
6、止:造字本义:名词,张开脚趾的脚掌,站立并支撑身体、或支撑身体行走的器官。

三、朗读
已上传微盘

四、翻译
学习的人容易产生四种过失,教导的老师一定要知道。人在学习时,或失于贪多求快(囫囵吞枣,消化不良),或失于孤陋寡闻(视野受限),或失于轻率浮躁(浮于表面缺乏深入探究),或失于固步自封(畏难而停滞不前)。

五、阅读心得
反观自己,感觉最突出的是遇到困难就想逃避,不想继续往前走;而自己对于孩子呢,又想给很多,感觉有点消化不良。这些佞邪之气时常围绕在身边,要常常自反,安徐正静,要不然就学到坑里去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9-26 14:16:33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四周第六天(9.26)
一、原文
此四者,心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

二、查字正音
1、心:造字本义:名词,人体的泵血器官,从静脉接受血液并将其压入动脉从而维持血液在整个循环系统中的流动。古人发现,心不仅是泵血器官,还是感知器官,具有直觉思维的能力;带有“心字边”或“心字底”的字形,多与人意识或情绪有关。
2、莫:造字本义:动词,太阳下山,阳光隐入丛林草野。
3、同:造字本义:动词,众人在兴桩夯地时用号子统一用力节奏。
4、救:造字本义:动词,极力打击,力图阻止。
5、失:造字本义:动词,手未抓牢而丢落。
6、长:古代中国人认为须发是父母所赐,不能随意剔剪,因此年龄越大,须发越显眼,成为年老的象征。造字本义:名词,头发飘飘的拄杖老人。
7、善:造字本义:形容词,神态安祥,言语亲和。

三、朗读
已上传微盘

四、翻译
这四种缺失(多寡易止),心理状态是各不相同的,教师知道他们是什么样的心理状态,然后才能阻止他们的缺失。教育,就是长久地保持善,并阻止其缺失。

五、阅读心得
深入其心,才能救其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9-27 18:25:0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莫雪萍 于 2025-9-27 18:27 编辑

第四周第七天(9.27)
一、原文
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其言也,约而达,微而臧,罕譬而喻,可谓继志矣。

二、查字正音
1、歌:造字本义:动词,古代年轻男子以吹笙吟唱的方式向年轻女子讨好求偶。作为动词“吹笙吟唱”,古籍多以“歌”代替“可”、“哥”和“謌”。古人称拼出字音为“读”;称自言自语为“念”;和曲念词为“歌”,称无曲伴奏的高声诵念为“唱”;称背书为“诵”;称节奏和缓地诵读为“咏”。汉语中常“诗歌”并称,词义偏指“诗”——“诗”将浪漫、神秘的心与灵外化为文字,但阅读欣赏者限于知识阶层少数精英分子;“歌”将诗句咏叹为便于传播的曲子,任何不识字的百姓都可以听可以唱;“诗”有韵,是文字层面的歌;“歌”有腔,是有声的诗。
2、继:造字本义:动词,接续断丝。“断”是将物体截成两段;“绝”是将丝线切成两段;“继”是将断丝相连接;“续”是传承祖业家宝。
3、声:造字本义:名词,音波,包括乐音、话语以及耳朵能辨别的所有听觉信息。
4、志:造字本义:心之所向,即内心追求的目标。古籍常假借“志”代替“誌”。《汉字简化方案》用“志”合并代替“誌”。现代汉语中常常“意志”并用,“意”与“志”,同属心理能量,区别在于:“意”为心念,可源于本能可出自观念,但都即兴而多变,故曰三心二意乃人之常情;“志”为最深刻的心念,是特别的“意”,多化于教育,具有强烈的理性、稳定性、长期性,故曰“有志者事竟成”。
5、约:造字本义:动词,限制进食,省吃俭用。
6、达:造字本义:形容词,人在大道上通行无阻。
7、微:造字本义:动词,老人拄杖缓行。
8、藏zàng:造字本义:动词,利用遮挡物的掩护隐蔽、隐匿,躲避追寻。作为名词“珍宝”时,造字本义:名词,小心珍藏的传家宝。
9、罕hǎn:造字本义:动词,捕获少见的奇特猎物。
10、譬pì:造字本义:动词,分析问题,并作比喻,使其知晓。

三、朗读
已上传微盘

四、翻译
善于唱歌的人,音声和美,感动于人心,使人不知不觉地跟随着唱;善于教化的人,能通过教学激发学生继承其志向。教化者言语简约却能通达人心,说得缓慢却能让人珍藏于心,少用譬喻却能让人愉快地接受,能够做到这几点,可以说是继承其志向,实现精神传承。

五、阅读心得
师承、家族传承,不在于华丽的言语,而在于言由心声,音声相和。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脱,子孙以祭祀不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9-28 17:03:16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五周(2025.9.28~10.4)任务:
第五周第一天(9.28)
一、原文
君子知至学之难易,而知其美恶,然后能博喻,能博喻然后能为师,能为师然后能为长,能为长然后能为君。

二、查字正音
1、至:造字本义:动词,回到家中,倒卧休息。
2、难:造字本义:动词,杀鸡洒血,祭奠死者。
3、美:造字本义:形容词,头戴花环的女子,倍增娇艳,好看,漂亮。
4、恶:造字本义:动词,内心无法接受的,反感的。
5、博:造字本义:武力拼杀,捆绑俘获敌人。
6、师:造字本义:动词,拥兵统帅,手执旌旄,率军伐战。
7、长:造字本义:名词,头发飘飘的拄杖老人。
8、君:造字本义:动词,发号施令,执政治国。

三、朗读
已上传微盘。

四、翻译
君子懂得到达学问之路的难与易,而且也知道学的过程中出现的美与丑,而后能广泛晓喻;能广泛晓喻者方可为师;能为师者方可为官长;能为官长者方可为君主。

五、阅读心得
善教者以志继志的薪火相传——后继有人。真正的教者就像是一座座的桥梁,源源不断地为国家输送大量的人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 渝ICP备16002156号 )渝公网安备50011202505060号

GMT+8, 2025-10-15 21:43 , Processed in 1.062767 second(s), 13 queries .

学员作业空间非开放社区 公安备案50011202501312 工商备案 500112000037503

重庆市珑夫心理 @Discuz!GB X3.4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