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农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桃子

桃子的《学记》读书笔记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5-9-18 17:44:3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桃子 于 2025-9-21 22:05 编辑

第三周第五天

阅读内容:今之教者,呻其占毕,多其讯言,及于数,进而不顾其安,使人不由其诚,教人不尽其材。其施之也悖,其求之也佛。


一、查字

:申,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延伸。呻,金文(口,吟)(“申”的变形,延伸),表示延长吟叹的声音。篆文将金文字形中的写成。造字本义:动词,吟叹的声音低缓延长。
:占,繁体甲骨文(囗,像一块兽骨)(卜,魔杖,降神道具)(口,巫师的解说),表示用兽骨刻录巫师的解说。简体甲骨文省去兽骨形状“囗”。金文字形中,兽骨或被写成。篆文承续简体甲骨文字形。造字本义:动词,巫师卜问,观察神迹,并将内容刻在兽骨上作为史记。
:“畢”是“篳”的本字;“蓽”是“篳”的异体字。畢,甲骨文(带手柄的罩子)(田,庄稼地,借代育苗或栽苗的田地),表示用罩子保护地里的种籽或幼稚嫩苗,防止鸟兽侵食践踏。简体金文承续甲骨文字形。繁体金文将简体金文字形中的带手柄网罩写成,将“凵”是“网”,表示用网罩保护幼苗。有的繁体金文将“网”写成“其”(即“箕”的本字,浅底敞口的竹筐),表示用竹筐遮盖幼苗。远古山区的田园与山野没有截然分界,在近乎天人合一的生态环境中,为了保护地里的种籽或幼苗,农人用细长竹片在地里织成拱形的网状,并在拱形竹网上系扎羽毛或怪异物品,以吓阻鸟兽靠近,直至幼苗长成壮株再撤除竹罩。为防止野兽强闯,农人有时还在地里布设尖利的竹钉。竹罩护苗的古法,在今天的南方部分偏远山区依然可见。篆文承续金文字形。造字本义:动词,远古山区农人用竹罩保护地里的种籽或幼苗,直至幼苗长成壮苗。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带手柄的竹罩写成。中国大陆《汉字简化方案》另造“比”声、“十”(又)形的形声字“毕”代替。
:多,甲骨文(夕,肉块)(夕,肉块),表示两份肉食。在物质匮乏的原始共产平分时代,人们均分物用,尤其均分对生存影响重大的肉食,一人独占双份或数份肉食,就是“超额”的破例。金文、篆文承续甲骨文字形。造字本义:动词,一人独占双份、数份肉食。
:訊,甲骨文(审问)(双手被反绑的人)。金文基本承续甲骨文字形,将甲骨文字形中的“人”改写成“女”。篆文(言,诱导)(情报、信息),另造会义字,表示诱导招供。造字本义:动词,审问被拘捕者。
:及,甲骨文(人,自觉进化的灵长类动物)(又,抓),像一只手从背后抓住前面的人。金文将“手”与“人”连写混合结构。有的金文写成上下结构。篆文承续上下结构的金文字形。造字本义:动词,赶上并抓住。
:數,金文(双手,表示体罚)(人,代表受罚者)(目,代表脸)(言,表示责骂),表示列举孩子的错误,并加以体罚、教训。诅楚文(双手,体罚)(人,代表受罚者)(今,即“吟”和“念”的本字,念念有词)(女,妇人)(攴,持械打击),表示对犯有过错的妇女念念有词地责骂,进行体罚。在男权占优势的社会,妇女是常常受罚的弱势群体。篆文误将诅楚文的写成。造字本义:动词,列举过错,并加以惩罚。
进:進,甲骨文(隹,鸟)(止,脚,表示追逐),表示追鸟。金文加“彳”(行走),强化追逐含义。篆文承续金文字形。造字本义:动词,追逐鸟雀。古人称急速缉捕犯人为“追”,称追捕活捉野猪为“逐”,称追地面的小鸟为“进”。
顾:“雇”是“顧”的本字。户,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家门,借代家居、家园。雇,甲骨文(户,门,家园)(隹,候鸟),表示迁徙的候鸟天鹅降落在家园。在天人合一的思想普遍流行的远古时代,纯朴的先民将以“人”字阵形迁徙的候鸟视为“天鹅”加以崇拜,相信它们有特殊而神奇的力量;每当候鸟访问家园,则给水喂食,用心照看,以确保天鹅短暂休整之后可以继续远徙。当“雇”的“来访、照看”本义消失后,篆文再加“頁”(动脑筋)另造“顧”代替,强调用脑、用心。造字本义:动词,迁徙的天鹅每年定期来访,主人给水喂食,用心照看。
:“由”是“油”的本字。由,甲骨文(像液滴)(囗,封闭的器皿),字形像一颗液滴从器皿上方滴落,表示通过器皿上方的小孔注油。有的甲骨文像液滴穿过器皿小孔的样子。金文承续甲骨文字形。籀文将金文字形中的液滴写成一点,并加“入”,表示液滴滴入器皿内。篆文误将籀文字形中的写成“十”造字本义:动词,通过器皿的小孔将油滴入器皿之中。
:成,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实现、达到。誠,金文(成,实现、达到)(“言”的简写,承诺),表示实现承诺。篆文将金文字形中的“言”写成,将金文字形中的在“成”写成造字本义:动词,实现诺言,践行承诺。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言”简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成”写成。《汉字简化方案》中的简体楷书“诚”,依据类推简化规则,将正体楷书字形中的“言”简化成“讠”。古籍常“诚信”并称,“诚”表示实现诺言,说到做到,侧重表达个人自律修养;“信”表示言而有衷,真诚可靠,侧重表达社交中的诺言责任。
:“盡”是“燼”的本字;“㶳”是“盡”的异体字;“儘”也是“盡”的异体字。皿,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盛器、陶罐。盡,甲骨文(保存火种的无足尖底陶罐,可安插土坑或炉洞中)(又,抓持)(毛,毛刷),表示手持毛刷清理火爟中的灰烬,字形中的两点指事符号表示火爟中火炭完全燃烧氧化后化成的粉尘状死灰。有的甲骨文将保存火种的无足尖底火罐写成“皿”。金文将甲骨文字形中的毛刷简化成,将甲骨文字形中的“皿”写成,并加“火”(灰烬),表示火炭烧透成粉状。篆文承续金文字形。造字本义:动词,保存火种的火爟中火炭完全烧透,化成冷灰,热量彻底消失,不可再燃,需要清理火爟后更新火种。
:“才”是“材”是本字。才,甲骨文是象形字,字形像在柱子(半个“木”)上架一根横木,表示房柱上架着的横木,即栋梁。当“才”的“栋梁”本义消失后,篆文再加“木”另造“材”代替,强调木料性质。造字本义:名词,可用于建筑的木料。
:也,既是声旁也是形旁,与“它”同源,是“蛇”的省略,表示蜿蜒蠕动。施,金文(㫃,是“旗”的本字,飘扬的军旗)(也,即“蛇”的省略,蜿蜒蠕动),比喻军旗在风中旖旎飘动。篆文将金文字形中的“㫃”写成,即误将金文字形中的旗杆形状写成“方”形的,误将金文字形中的旗幅形状写成“人”形的造字本义:动词,军旗在柔和的风中旖旎招展。
:“”是“誖”和“悖”的本字,“悖”是“誖”的异体字。或,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惑”的省略,表示困惑不解。,甲骨文(或,即“惑”的省略)(或,即“惑”的省略),表示两惑对立,理不出头绪。金文将甲骨文字形中的上下结构调整成左右结构。籀文承续金文字形。篆文另造“言”形、“孛”声的形声字代替,强调怪谬而难以言表。有的篆文则写成“心”形、“孛”声的形声字,强调怪谬而难以思辨。造字本义:形容词,两惑对立纠缠,无论怎样去思考它或表述它,都会陷入自相矛盾的怪谬之中。
:“佛”和“髴”是“彿”的异体字。弗,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否定、不确定。彿,甲金篆隶字形暂缺,楷书(彳,即“行”的省略,十字路口)(弗,不确定),表示叉路口与曾经的印象迥异不同,难以判断。“彿”的异体字篆文写作“佛”,用“人”(言行举止)代替“彳”(路口),表示言行举止之迥异不同。造字本义:动词,两人的言行举止迥异不同。隶书将篆文字形中的“人”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弗”写成。“佛”的异体字隶书写作“髴”,用“髟”(头发,借代容貌)代替“人”(言行举止),强调发型、容貌之迥异不同(古人留长发,因此发型成为容貌的重要特征之一)。“彿”表示叉路口与曾经的印象迥异不同;“佛”表示两人言行举止之迥异不同;“髴”表示两人发型、容貌之迥异不同。古籍多以“佛”代替“彿”和“髴”。古籍也多以“仿佛”代替“彷彿”和“髣髴”。汉语中常“仿佛”并用,“仿”强调二者之相似;“佛”强调二者之不同;“仿佛”一词偏指二者之相似。

二、正音及朗读——已发微盘


三、翻译:
现在的教育者,低缓延长地吟书本上的内容,说教得很多,从背后抓住学生,列举他的错误并加以体罚、教训,追逐着学生,不悉心照顾他内心的踏实安宁,给人派遣命令不考虑他是否心悦诚服,教导人不彻底地燃尽他的才能。他们施行的是相悖的行为,把仿佛、犹疑当衣服穿在身上。


四、阅读心得:
仿佛,想到自己也经常是仿佛的,没有用心地体会到对方的状态就开始教导。

陈刚 9/19 06:56:40
对学已经定义成这样了:

由此,对学的定义,已经从:
对学的定义,从謏闻、动众、化民成俗,
到念终始典于学以制器成器,
到斅学半不足自反困而自强,
到蛾子时术之小成大成
到官事士志的教之大伦
到了
时教退息正业居学多代表的“敬孙务时敏”气吞万里如虎。

以这个定义,观察时下的教育教化实践,大家的反应还是不一样:

陈刚 9/19 07:03:41
今之教者,呻其占毕,多其讯言,及于数进,而不顾其安,使人不由其诚,教人不尽其材。其施之也悖,其求之也佛。

陈刚 9/19 07:13:45
有教者,嘴里吟诵着(呻)眼睛看到的(占)竹简上的文字(毕),喋喋不休像自言自语一样讲个不停(多其讯言),基于追赶界别、计划的进度,而不顾所教在学着心中安居(而不顾其安),使唤人不由其内心的心术通道参与(使人不由其诚),教化人不充分运用其内在资质(教人不尽其材)。如此教者对学生的输出违背教学原理(其施之也悖),对学生的要求也违背常理而被学生抵触(其求之也佛)。

陈刚 9/19 07:16:55
教书就真的教书,而不是教人,一双眼睛一张嘴,其他啥都不带,这懒羊羊的样子!斅学半、蛾子时术、官事士志、敬孙务时敏、念终始典于学、化民成俗,一条不占

陈刚 9/19 07:17:42
喋喋不休像自言自语一样讲个不停(多其讯言),像个精神病祥林嫂!

陈刚 9/19 07:18:53
基于追赶界别、计划的进度,而不顾所教在学着心中安居(及于数进而不顾其安),像个赶写暑假作业的学生,朽木不可雕

陈刚 9/19 07:20:11
使唤人不由其内心的心术通道参与(使人不由其诚),教化人不充分运用其内在资质(教人不尽其材),把人不当人用,把学不当事做

陈刚 9/19 07:23:51
胸无教学之志、言无教学之职、行无教学之数,事无教学之实,理无教学之道

陈刚 9/19 07:24:22
人、事、职、务、学,样样脱靶

陈刚 9/19 07:27:51
“道”与“术”相分离、“人”与“器”相倒错。

陈刚 9/19 07:27:57
活生生把教学事业,做成了一个草台班子

陈刚 9/19 07:27:59
可恶可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9-19 16:42:0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桃子 于 2025-9-21 22:08 编辑

第三周第六天

阅读内容夫然,故隐其学而疾其师,苦其难而不知其益也。虽终其业,其去之必速,教之不刑,其此之由乎!


一、查字
:隱,籀文(穴,山崖、洞穴)(工,生产器具)(又,持守)(心,欲望),表示匿居深山,修行禁欲。篆文(阜,盘山石阶,代表高山)(爪,抓)(工,生产器具)(又,持守)(心,欲望),强调远居深山修行。造字本义:动词,为逃避俗世的纷扰和贪欲的诱惑而匿居山崖洞穴,开荒生产,自给自足,修行禁欲,持守本心。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阜”写成“左耳旁”;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汉字简化方案》中的简体楷书“隐”,省去正体楷书字形中的“工”,并将正体楷书字形中的“𢚩”简写成“急”。“显”是身处社会焦点,引人注目;“隐”是为静心修道而远离人群,深居山野。
:矢,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箭只。疾,甲骨文(大,人)(矢,箭),像一个人被箭矢射中。金文承续甲骨文字形。有的金文省去“人”、加“疒”(病床),表示因中箭受伤而卧床疗养。造字本义:动词,中箭受伤,卧床休养。古人称外伤为“疾”;称内患为“病”。  
:古,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久远。苦,金文(艸,植物)(古,古老),表示古老的植物。造字本义:名词,远古采集时代发现的味似黄连的荼草,捣烂涂抹病痛部位,可以清热解毒,是远古中药系统中的重要消炎药。
:難,金文(“堇”的变形,绞刑、火刑等极刑)(隹,是“雞”的省略,家禽,百姓常用的牺牲),表示杀鸡洒血,祭奠死者。造字本义:动词,杀鸡洒血,祭奠死者。
:“益”是“溢”的本字。益,甲骨文(皿,盛器)(水,液体),表示液体从盛器的开口处溢出。造字本义:动词,盛器水满而溢出。当“益”的“横溢”本义消失后,篆文再加“水”另造“溢”代替。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益,饒也。从水皿。皿,益之意也。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益,富饶有盈余。字形采用“水、皿”会义,“皿”表示水从器皿上满出来。


:“冬”是“终”的本字。冬,甲骨文为象形字,像在纪事的绳子的两端打结(参见“系”),表示记录终结。有的甲骨文将实心的绳结写成空心的小圈,突出“终结”形象。金文将两端的绳结移到中间。当的“终结”本义消失后,有的金文写成会义字:(终结)(日,时间),表示一个纪时周期的结束,即年终的季节。籀文将金文字形中的两个绳结相连成直线,写成与“牢”相似的字形。有的籀文承续金文字形。篆文省去籀文字形中的“日”,同时加“仌”(冰),突出年终下霜结冰的季候特征。当“冬”的“终结”本义消失后,篆文再加“纟”(结绳)另造“终”代替。造字本义:动词,一个结绳纪事主题的完成。古人根据四季的特征与节奏,总结出天人合一、顺其自然的养生之道:春生,夏长,秋收,冬藏。
:束,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简体甲骨文对“東”的误写,表示旅客的行囊。速,甲骨文(東,行襄)(止,即“趾”,行进),表示背负行囊远行。造字本义:动词,背负行襄远行。
附注:遬,金文(速,背负行襄远行)(欠,即“歎”的省略,吟叹、赞美),表示欢迎、赞美远途旅行的来客。籀文将金文字形中的“速”写成,将金文字形中的“欠”写成。籀文异体字将“速”省略成“束”,同时再加“言”(说话,邀约、催请),强调好客的主人欢迎、赞美远方来客,邀约、催请客人尽快再访。古籍多假借“速”代替“遬”。
:井,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井”形的木枷。刑,金文(“井”中加一点,表示套在头上的木枷)(刀,刑具),表示戴着木枷受刑。造字本义:动词,用刀砍杀披枷戴锁的罪人。
二、正音及朗读——已发微盘


三、翻译
这样啊,所以远离学习而与老师互相伤害,苦于学习困难得如要杀了自己,而不知道学习对自己的补益啊。虽然完成了学业,他离开学习一定很快,教育没有切身,就是因为这个吧!


四、阅读心得
反思自己的教育,是不是也急于求成了?是不是没有顾忌到对方的心的状况,就在那里嘚吧嘚吧嘚,还破坏了孩子的天然爱学习的心,那真是罪过啊!
师说:
陈刚 9/20 08:18:54
我们通过如下几项工作中心转移,完美的实现了,胸无教学之志、言无教学之职、行无教学之数,事无教学之实,理无教学之道,人、事、职、务、学,样样脱靶,“道”与“术”相分离、“人”与“器”相倒错。活生生把教学事业,做成了一个草台班子。

陈刚 9/20 08:33:48
时教退息正业居学代表的“敬孙务时敏”气吞万里如虎,转移到,呻其占毕- “无魂之教”;
官事士志的教之大伦,转移到,教人不尽其材的“盲瞽之教”;
蛾子时术之小成大成,转移到,施之也悖,求之也佛的 “悖逆之教”;
斅学半不足自反困而自强,转移到,使人不由其诚的人“违心之教”;
念终始典于学以制器成器,转移到,及于数进而不顾其安的“焦躁之教”;
謏闻、动众、化民成俗,转移到,呻其占毕的“无魂之教”。
斅学半不足自反困而自强,转移到,呻其占毕 - “无魂之教

陈刚 9/20 08:36:00
如此一来 ,学作为既是个人生命的最高修行,也是民族复兴的最深根基,俨然成了另一副不堪的样子

陈刚 9/20 08:44:06
“学业”从学生心中隐藏起来,找不到去了哪里(隐其学),原来心中装"学”的地方换成了装对老师的怨恨(疾其师),仇视学所带来的困难(苦其难),完全不可能到达学的好处(而不知其益)

陈刚 9/20 08:45:41
即使勉强混完了几年学历(学习经历),所见到的被迫注意到的东西,都会很快忘掉(虽终其业,其去之必速)

陈刚 9/20 08:47:44
学校老师之教,完全没有修改一点点人身上的佞邪之气(教之不刑)。

陈刚 9/20 08:49:44
人之所以要学,是因为人是容易被侫邪之气污染的,必须要通过学养性养正养志养德

陈刚 9/20 08:50:17
就跟机器需要设计制造维护保养和正确使用,才可以正常诞生于发挥作用,一个道理

陈刚 9/20 08:51:12
对侫邪之气的基本态度,是要禁于未发

陈刚 9/20 08:53:53
以确保人气 “当其可之”、“不陵节而施”、“相观而善”。

陈刚 9/20 08:54:39
这是教的存在理由

陈刚 9/20 08:54:50
也是学必须要有的根据

陈刚 9/20 08:57:49
如此“呻其占毕,多其讯言,及于数进,而不顾其安,使人不由其诚,教人不尽其材”的嬉戏之学,彻底荒废了教学基础,使人入侫邪的大门敞开失守。

陈刚 9/20 08:59:28
良善之人,良善之君,良善之官士,实在不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9-20 21:13:0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桃子 于 2025-9-28 13:01 编辑

第三周第七天


阅读内容:大学之法:禁于未发之谓豫,当其可之谓时,不陵节而施之谓孙,相观而善之谓摩。此四者,教之所由兴也。


一、查字


:“法”是“灋”的简体字。灋,金文(去,离开住地,代表为生存所进行的各种生产、社会活动)(水,柔软、流动,无所抗拒又无坚不克的物质)(廌,轻盈灵巧的动物),表示古代参天察地的高人在野外活动时,从流水顺其自然的特性、麋鹿等动物的灵巧自由中,领悟到符合自然规律的生存之道。后人(老子)相信“上善若水”,认为水的特质代表了自然的本质精神,并由此总结宇宙大道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有的金文写成左中右结构。篆文“灋”将金文字形的左右结构,调整成上下结构。简体篆文“法”省去金文字形中的“廌”,将金文字形中的“去”写成。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水”写成“三点水”,将篆文字形中的“去”写成造字本义:动词,中华智慧先祖以崇拜自然的谦卑姿态,模仿、学习流水和跃鹿所代表的自然,践行天人合一、顺其自然的生存之道。在道家思想观念中,“道”代表宇宙万物和谐运行的本质规律;“法”代表人类天人合一、顺其自然的最高行事准则。
:禁,篆文(林,林野、苑囿)(示,使看得清楚、警示),表示警告不可砍伐、狩猎。造字本义:动词,出于对皇家苑囿或特殊林园的保护,而戒阻砍伐或行猎。
:“癹”是“發”的本字;“発”是“癹”的异体字;“㢭”、“𤼲”、“彂”是“發”的异体字。攴,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持械打击。癹,甲骨文(攴,手执标枪)(步,助跑),表示在行猎或战斗中,手持标枪,双足飞奔,借助惯性力量投掷标枪,提高标枪对猎物或敌人的杀伤力。金文将甲骨文字形中上下结构的“步”写成左右结构的“癶”,将甲骨文字形中的“攴”写成。篆文将金文字形中的“癶”写成,将金文字形中的“攴”写成“殳”。 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癶”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殳”写成。日文中的楷书异体字“発”将“殳”写成。当“癹”的“投射标枪”本义消失后,甲骨文省去“步”、加“弓”(射箭或发弹的武器)另造“㢭”代替,强调标枪投掷、箭矢发射的爆发性;金文加“弓”(射箭或发弹的武器)另造“發”代替,表示在奔跑中追击投枪、射箭。篆文将金文字形中的“癶”写成,将金文字形中的“攴”写成“殳”造字本义:动词,在奔跑追击中投掷标枪或射箭。古籍多以“發”代替“癹”、“㢭”、“𤼲”、和“彂”。 《汉字简化方案》用“发”(髪)合并代替读音相近、但字形与含义毫不相关的“發”。
:予,既是形旁也是声旁,是“舒”的省略,表示安适的、徐缓的。豫,篆文(予,即“舒”的省略,安适的、徐缓的)(象,陆地上身体最庞大的动物),表示大象安适、徐缓地度步。籀文将篆文字形中的“予”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象”写成造字本义:动词,大象从容缓慢地度步。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予”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象”写成古籍常“犹豫”并用,表示反应迟缓,无力决断:“犹”表示宠物醉酒,神志不清,反应迟缓,强调失去决断力;“豫”表示大象从容度步,强调动作节奏缓慢。
:尚,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遮阳挡雨的屋顶。當,金文(尚,屋顶,遮挡)(土,土墩),表示被土墩遮挡。篆文将金文字形中的“土”写成“田”造字本义:动词,被高大土墩遮挡。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汉字简化方案》中的简体楷书“当”,依据草书字形,整体简化为三点加“彐”当“當”的“遮挡”本义消失后,再加“手”另造“擋”代替。
可:“可”是“哥”的本字;而“哥”是“謌”和“歌”的本字。口,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发声。可,甲骨文(似竽的乐器)(口,发声),表示和着音乐唱歌。金文、将甲骨文字形中的竽形写成。篆文承续金文字形。造字本义:动词,古代男女以吹笙唱歌方式求偶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竽形写成”丁“当“可”的“吹笙唱歌”本义消失后,篆文再加“可”另造“哥”代替,表示对唱。当“哥”本义消失之后,金文再加“言”(倾诉)另造“謌”代替,或者篆文再加“欠”(撮口而吹)另造“歌”代替。
:陵,甲骨文(人,登山者)(止,即“趾”,借代脚板)(阜,盘山石阶),表示踏着石阶上行登山。有的甲骨文省略“止”,用“大”(成年人)代替“人”。有的甲骨文将“阜”简化成齿状的,将登山者写成一脚蹬地一脚高抬的登山姿势。繁体甲骨文加“又”(用手抓),表示手、脚并用,攀登陡直的山岩。金文加“土”(山地),表示在石阶或土路上攀登;将甲骨文字形中的“大”写成,将甲骨文字形中的“止”写成,将甲骨文字形中的攀登形象上下重叠成“夌”,导致字形费解。篆文省去金文字形中的“土”,将金文字形中的“阜”写成,将金文字形中的“夌”写成造字本义:动词,拾阶而上,登上高山。当“陵”的“登山”本义消失后,后人用同音字“凌”代替。
:“莭”是“節”的异体字。即,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就餐。節,金文(竹,竹子)(即,就餐),表示竹制餐具,带结的一截竹子。隶书异体字“莭”用“草头”(包括竹子在内的草木植物)代替“竹”,表示进餐碗具的用材不限于竹子,还广泛取材于瓜壳、木材等。造字本义:名词,远古时代作为进餐盛具的竹碗,以竹结为天然碗底。古籍多以“節”代替“莭”。《汉字简化方案》用“莭”的简化字“节”(将“即”省略成“卩”)代替“節”。正如一些陶器(如缶)作为打击乐器一样,远古时代的竹碗,也被古人当作临时代替的打击乐器——倒扣竹碗,以箸击之,震荡之声,伴奏慷慨激昂的即兴说唱,即,击节 = 敲击倒扣的竹碗。
:相,甲骨文(木,树)(目,远眺),表示在高树上远眺。有的甲骨文写成左右结构。金文、篆文承续甲骨文字形。造字本义:动词,古人爬上高树远眺侦察,预警放哨。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木”写成“目”在“木”上为“相”,表示观察瞭望;“目”在“性”(心)下为“省”,表示观照本心。
观:“雚”是“觀”的本字。雚,甲骨文是象形字,字形像长着两只大眼的大鸟,两只大眼之上是夸张醒目的眉羽,整个字形像类似猫头鹰的大眼睛猛禽。金文基本承续甲骨文字形。当“雚”的“大眼睛猛禽瞪大眼睛察看”本义消失后,金文再加“見”另造“觀”代替,强调猛禽夸张的大眼“无所不见”的洞察力。造字本义:动词,猫头鹰瞪大锐利的眼睛警觉察看。
:麻,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磨”的省略,表示搓、擦。摩,篆文(麻,即“磨”的省略,搓、擦)(手,掌),表示用手掌搓擦。造字本义:动词,把手掌当作磨盘,在物体表面施加暗力搓擦。
:興,甲骨文(不同方向的四只手)(凡,多柄夯具)(口,劳动号子),表示众人和着号子一齐举起多柄夯具夯地。有的甲骨文将夯具“凡”写成“井”,突出沉重夯具的多柄特征。造字本义:动词,众人喊着号子一齐使劲,用多柄夯地桩夯地。


二、正音及朗读——已发微盘


三、翻译:
大学的最高法则:为了保护心的状态而禁止往外追击,这叫豫,正好阴阳相济、负阴抱阳的状态叫时,不踏着吃饭的碗而举起自己的军旗叫做逊,互相站在树上瞪大眼睛仔细看从而神态安详这叫做摩。豫时逊摩,这四个东西,就是教育的地基所在。


四、今日阅读心得:
豫时逊摩,是教育的地基所在。这四个状态,我作为学师范出身的老师,居然听都没听说过。
豫,不要往外跑,悠着点,别着急跑,就在这里待着。
时:不要阳亢,也不要死阴,有阴有阳,负阴抱阳,这就叫时。
逊,不要为了宣告什么而把自己吃饭的碗都当石阶踩踏了,这叫做逊。
摩:阴阳的力道一直互相站在树上死死瞪大眼睛看着对方,这叫摩。


师说:
陈刚 9/20 22:17:21
既然都已经可以“教之不刑”了,就说说教学的如何兴吧:

大学之法:禁于未发之谓豫,当其可之谓时,不陵节而施之谓孙,相观而善之谓摩。此四者,教之所由兴也。

陈刚 9/20 22:25:25
在问题发生之前就加以防范,叫做从容如大象漫步(豫);所施加的教育行为恰逢其时,叫做适时(时);不超越阶段、循序渐进地施行教育,叫做顺序(孙),互相观察学习,吸取对方长处,叫做观摩(摩)。豫时孙摩,教之有刑。

陈刚 9/20 22:30:49
未雨绸缪,因时而动,因势制宜,自助学习,可以使教者的工作先产生成效,让学生有效掌握具体的知识。

陈刚 9/20 22:32:22
实现了教学之间的智识传递,教学的职能有了最初的起点。这是很小的一步,但却是最基础的一步。万丈高楼从地起

陈刚 9/20 22:34:03
兴教,教者由此出发。

陈刚 9/20 22:34:44
那怎么把教的职能搞废呢?

陈刚 9/20 22:35:28
明天内容:(第一天)发然后禁,则扞格而不胜;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9-21 21:16:5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桃子 于 2025-9-28 13:05 编辑

第四周第一天:

发然后禁,则扞
hàn格而不胜;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
一、查字

扞:“扞”是“捍”的异体字。旱,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悍”的省略,表示刚烈勇猛,无所畏惧。捍,籀文(旱,即“悍”,刚烈勇猛,无所畏惧)(攴,持械击打),表示持械搏杀,无所畏惧。简体籀文把“旱”(悍)省略成“干”。篆文异体字“扞”将简体籀文字形中的“干”写成“干”,并用“手”代替简体籀文字形中的“攴”造字本义:动词,刚烈勇猛、无所畏惧地持械搏杀。隶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古籍多以“捍”代替“扞”。
格:各,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进犯。格,有的甲骨文假借“各”,表示进犯。甲骨(各,进犯)(亍,行),表示行军作战。有的金文(木,械具)(各,进犯),表示用棍棒等木械进犯、攻击。篆文承续金文字形。造字本义:动词,用木械攻击。
胜:“胜”是“鮏”的异体字;而“腥”是“胜”的异体字。生,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性”的省略或假借,表示事物与生俱来的本质特征。鮏,甲骨文(自,鼻,嗅、闻)(鱼,水生动物),表示从生鱼嗅到的难闻气味。有的甲骨文简化字形,用“生”(“性”的省略)代替“自”(鼻子、嗅觉),表示鱼类难闻的骚臊特性。篆文将甲骨文字形中的“魚”写成,将甲骨文字形中的“生”写成。篆文异体字“胜”用“肉”(动物的有机组织)代替“鱼”,强调野生动物发臊的普遍特性。有的篆文异体字“腥”用近音的“星”(xīng)代替“生”(性 xìng )。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肉”写成“月”,将篆文字形中的“生”写成造字本义:形容词,鱼等野生动物发出的气味,粗浊呛鼻,恶臊难闻。“胜”被异体字“腥”代替之后,“胜”字中本该读“性”( xìng )的“生”,被误读成 shēng 。而《汉字简化方案》则用字形简单、字音相近的“胜”合并代替字义毫不相关的“勝”。
过:咼,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残骨,借代死亡。過,金文(辵,行进)(残骨,借代死亡),表示生命在岁月的行进中化成枯骨。篆文将金文字形中的“辵”写成,将金文字形中的残骨形状写成“咼”。造字本义:动词,在时光流逝中走向死亡,身化枯骨,生命不再。
勤:堇,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因遭受束颈套枷的刑罚和火刑的煎熬而痛苦嗷叫。勤,金文(堇,因受刑而痛苦)(力,劳役),表示受刑和劳役。篆文将金文字形中的包围结构调整成左右结构。造字本义:动词,在酷刑下从事苦役。
苦:古,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久远。苦,金文(艸,植物)(古,古老),表示古老的植物。篆文将金文字形中的写成造字本义:名词,远古采集时代发现的味似黄连的荼草,捣烂涂抹病痛部位,可以清热解毒,是远古中药系统中的重要消炎药。
成:成,甲骨文(戊,大钺,战具)(囗,城邑),钺在城上,表示武力征服一邑一地。有的甲骨文将城邑“囗”写成一点指事符号,表示征战结束。金文承续甲骨文字形。篆文将金文字形中的“戌”写成。造字本义:动词,武力征服,称霸一方。
杂:“杂”是“朹”的异体字。九,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数量大。朹,籀文(木,树)(九,数量大),表示多种树木。隶化后楷书将籀文字形中的“木”写成,将籀文字形中的“九”写成。楷书异体字“杂”将“朹”的左右结构调整成上下结构,并将读音由qiú变读为zá。造字本义:动词,一个林子里混合多种树木。
坏:“坯”(pī)是“坏”(pēi)的异体字。坏,金文,即“郭”的本字,借代城墙)(不,否定),表示不可筑墙的材料。有的金文用“才”(即“材”,建筑用料)代替“(城墙):(不,否定)(才,即“材”,建筑用料),表示不宜使用的建筑材料,即未烧煅的、易断易碎的泥坯砖瓦。有的金文误将略有变形的“才”当成“土”和折角形状的,误将“才”写成了不知所云的。篆文将金文字形中本该是“才”的写成“土”造字本义:名词,不宜用作建筑材料的未烧煅的泥坯砖瓦。
乱:“𤔔”是“亂”的本字;而“𤔐”是“𤔔”的异体字。𤔔,金文(上下两只手相配合,精细操作)(缠绕在织机上的交错丝线),表示两只手相互配合,精细操作,理顺交织在织机上的混乱丝线,以便持续纺织。当“𤔔”的本义消失后,金文再加“乙”(不打结的顺滑丝线)另造“亂”代替。篆文承续金文字形。造字本义:动词,手工理顺织机上交错混杂的丝线。


二、正音及朗读——已发微盘


三、翻译:
在问题发生之后来禁止和更改,而不是在问题发生之前就加以防范,这样即使再努力拼命地与错误邪佞拼杀,也没有效果;时机过了之后再来施加教育,就再勤苦也难成功;施行教育不讲究顺序,教学效果就像没烧的泥巴砖和织乱了丝线的布一样,且无法修改。


四、阅读心得:
在问题发生之后来更改,就是钓鱼执法。为了彰显自己的正确。
时机过了再教育,说明师者当时不在位,错失工位。
教育讲究顺序,性正志德,顺序不可乱。

陈刚 9/22 09:38:45
教的基础核心可以由豫时孙摩而兴,却可以由不豫、不时、不逊、不摩、燕朋、燕辟而废

陈刚 9/22 09:41:50
孽根已生孽缘已起的时候,再来禁止,是为不豫,不豫者会遭到强烈的抵触和抗拒,难以奏效。

陈刚 9/22 09:43:08
错过了时机然后学,是为不时。不时者,即使非常勤奋刻苦,也难以取得大的成就。

陈刚 9/22 09:46:10
杂乱无章而不循序渐进,支离破碎而无系统完整是为不孙。不孙者,学生的思想行为和知识体系混乱而无法得到有效的修缮和整理

陈刚 9/22 09:48:02
再加上不摩,燕朋、燕辟,教的基础核心就会彻底摧毁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9-22 10:51:1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桃子 于 2025-9-28 13:08 编辑

第四周第二天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燕朋逆其师;燕辟废其学。此六者,教之所由废也。

一、查字:


:蜀,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西北地域,四川古称。獨,篆文(犬,猎狗,借代猎物、野兽)(蜀,四川),表示蜀地野兽。造字本义:名词,一种活跃于蜀地的不合群的野生动物。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犬”写成“反犬旁”,将篆文字形中的“蜀”写成。《汉字简化方案》中的简体楷书“独”,依据类推简化规则,将正体楷书字形中的“蜀”简化成“虫”古籍常“鳏寡孤独”并称,表示社会关系脆弱、没有依靠的弱势群体:“鳏”表示男子失去妻子而自悲自哀;“寡”表示失去配偶而独守空房;“孤”表示幼失双亲而独来独往;“独”表示疏离群体而自立自生。
:又,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抓握。友,甲骨文(又,抓握)(又,抓握),表示握手结交。金文承续甲骨文字形。有的金文加“曰”(说),强调相互协商、鼓励。篆文基本承续甲骨文字形。造字本义:动词,两人结交,协力互助。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又”简写成。双手配合为“友”,三(多)手配合为“协”
:瓜,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狐”的省略,表示生性多疑、独来独往的动物。孤,篆文(子,儿童)(瓜,即“狐”的省略,生性多疑、独来独往的动物),表示独来独往的儿童。造字本义:名词,幼失父母、独来独往的儿童。
,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陋”的本字。陋,籀文(匚,半封闭的空间)(内,疑为“穴”的误写),表示原始的穴居。当“”作为单纯字件后,篆文将籀文字形中的“内”写成“丙”,并加“阜”(阜,石阶,代表荒山旷野)另造“陋”代替,强调远离市井城区。造字本义:名词,偏远、封闭、狭隘的生活空间。
:“寡”是“𡪍”的异体字。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眔”的繁体,即“鳏”的本字,表示男子失去妻子而自哀流泪。𡪍,金文(宀,房屋)(是“眔”的繁体,即“鳏”的本字,男子失去妻子而自哀流泪),表示男子失去妻子,独居空房;其中“頁”表示人头,两点表示泪滴。简体金文省去表示泪滴的两点,将繁体的“眔”简化成“頁”。篆文“寡”误将金文字形中表示泪滴的两点和“人”所构成的“流泪的人”,写成“分”,以致于误将金文字形中繁体的“眔”(即“鳏”的本字),写成“頁 + 分”的字形造字本义:动词,失去配偶,独守空房,自哀自处。
:門,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房屋入口处可开关的双户。聞,甲骨文(像一个人举起一只手在耳边)(夸张的大耳朵),表示举掌在耳边,以增强对声音信号的捕捉。金文有所变形,突出了耳朵形象。篆文“聞”另造会义兼形声的字形:(門,既是声旁也是形旁,双户)(耳,耳朵),表示竖起耳朵在门里听门外的动静。造字本义:动词,竖起耳朵,用心注意地听。
:燕,甲骨文是象形字,字形像一种翅膀尖长、尾巴剪形的候鸟,秋南春北。篆文将鸟头和鸟喙写成“廿”加“口”的,将鸟的两翼写成造字本义:名词,一种喜欢在民居筑巢、呢喃蜜语的候鸟。隶书误将篆文字形中的鸟尾形象当作“火”写成“四点底”,候鸟形象完全消失。古籍常假借“燕”代替“醼”(充满欢声笑语的新婚酒宴)。→引申义:饮酒喜庆,甜蜜欢言。
:“朋”的字源比较复杂,分解如下——
一,“”是“鳳”的甲骨文字形的局部之简写(即),表示阔羽长尾的大鸟;
二,“朋”不是两个“月”、也不是两个“肉”,而是隶书对阔羽长尾大鸟“”的籀文字形的简写(即朋鳳);
三,“”是两个“玉”连在一起(即),表示远古时代作为流通货币的玉串。   
      
可见,“朋”就是“”、“朋”就是“鳳”,是阔羽长尾的大鸟,是有机体的动物。“”是玉串,是当作货币的矿物。也就是说“朋”和“”是两个毫不相干的概念。然而由于字形相似(略有形似)、读音相近(fèng与péng都用eng韵),籀文假借“朋”代替了“”,造成了“”的消灭,也造成“朋”、“倗”、“鹏”与“鳳”之间的复杂纠葛。
      
,甲骨文是指事字,字形在两串玉串上加一横指事符号,表示两串玉片系在同一根绳子上,形成更大的一挂玉串。古代货币单位,以五贝为一系,以两系为一朋。金文承续甲骨文字形。籀文用字形字音相近的“”代替表示大挂玉串的“”。造字本义:系在一起的两挂玉串隶书在籀文字形“”基础上有所变形,将籀文“简化成两个“月”,导致“羽”形的消失。古籍中多假借“朋”代替“”和“倗”。
逆:“屰”是“逆”的本字。屰,甲骨文是特殊指事字,是“大”(成年人)的倒写,表示倒行、逆行,与自己的行进方向相反。当“屰”作为单纯字件后,甲骨文再加“止”另造“逆”代替,或加“彳”(行进),或甲骨文加“辵”(行进),强调行进方向相反。金文承续甲骨文字形。篆文误将金文字形中倒写的“大”写成“大”字加一横的字形“屰”。造字本义:动词,双方方向相反地相向而行,与“相从”相反。
:“辟”是“劈”的本字。辛,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刑具。辟,甲骨文(人,跪着人)(口,宣读判决)(辛,刑具),表示宣读官方的死亡判决,并行刑斩首。金文将甲骨文字形中的“辛”写成。篆文将金文字形中的“人”和“口”写成,将金文字形中的“辛”写成造字本义:动词,宣读官方的死亡判决,行刑砍头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辛”写成。当“辟”的“砍头”本义消失后,篆文加“刀”另造“劈”代替。古籍常假借“辟”代替“闢”。
:發,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投射、攻击。廢,篆文(广,半开放的简易建筑)(發,投枪发箭,代指战争),表示战争破坏建筑,使建筑不完整。造字本义:动词,战争杀戮,摧毁房舍。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發”写成。《汉字简化方案》中的简体楷书“废”,依据类推简化规则,将正体楷书字形中“發”简化成“发”
:“六”是“宀”即“庐”的本字。六,甲骨文是象形字,字形像房屋的外形框架,有立墙、斜顶,表示房屋的空间维度:四壁加屋顶地板两面。有的甲骨文在突出了屋脊,像屋顶的烟囱(——参见“陸”)。金文承续甲骨文字形。篆文则将金文字形中的屋顶形象变形成费解的造字本义:名词,庐,由四面墙,以及屋顶、地面两面构成的房屋。隶书则将金文字形中的屋顶形象简化成一点一横。当“六”作为单纯数字之后,后人再加“盧”(器皿中装着兽肉)另造“廬”代替,表示生活栖息的空间。


二、正音及朗读——已发微盘


三、翻译:
独来独往地学,没有人协力互助,就会像失去父母的幼儿,生活在偏远、封闭、狭隘的洞穴,一个人竖起耳朵在门里听门外的动静;和甜言蜜语的朋友在一起,而和老师走向相反的方向;戏看学习这件修正邪佞的事,把自己的学习摧毁。这六件事,就是教育被摧毁的方式。


四、阅读心得:
整天和甜言蜜语的朋友混在一起互相吹捧,把学习这件严肃的事情搞得娱乐化,这就自废武功了。这是今天的学习最要命的事。
之所以有那么多困难,那么多无法逾越的鸿沟、创伤,其实如果用一双严肃的眼睛正视了,问题就会清晰明朗,高山仰之可及,深渊度之可测。
陈刚 9/23 07:29:06
教之性,可以由不豫、不时、不逊、不摩、燕朋、燕辟而废

陈刚 9/23 07:30:12
如此重要和美好的教化事业,奠定一个良好的核心是非常重要的

陈刚 9/23 07:32:53
失去了一个好的基础,已经养成了一些成珂烂政之后,在寻求补救,其实会遭到已经坏掉的“教育共同体”的强烈的抵触和抗拒,难以奏效。

陈刚 9/23 07:36:04
这是不可不豫

陈刚 9/23 07:36:14
错过了修补抢救已经烂掉的“教育共同体”的时机,即使举全社会之力非难以取得很好的成效。

陈刚 9/23 07:36:18
这是不可不时

陈刚 9/23 07:39:07
杂乱无章而不循序渐进,支离破碎而无系统完整的修补,混乱的措施使得败坏的“共同体”无法得到有效的修缮和整理。这是不可不孙。

陈刚 9/23 07:44:13
一个学生独学无友,不与同学“相观而善”,便会因为孤与独而使自己的学识结构变得简陋鄙陋,会因为少了同学切磋而一个人瞎琢磨,使得自己的学识内容的范围视野变得见识狭隘稀少。这是不摩。

陈刚 9/23 07:47:02
学生交酒肉朋友,不学损友,会抵触师长的教导,背离学习正道。这是燕朋逆师。

陈刚 9/23 07:49:08
学生做邪僻、不正当的言行,做不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行,会丧失求学的目标与动力,荒废学业。这叫做燕辟废学。

陈刚 9/23 07:52:00
不豫、不时、不孙、不摩、燕朋逆师(人)、燕辟废学(事),可以废掉所有的事情,学当然也会废得掉

陈刚 9/23 07:53:48
自己要做个事儿,自己用有效的方法去败坏它

陈刚 9/23 07:54:06
这是荒唐的

陈刚 9/23 07:55:31
所以要把握住教之兴废之法,不自己挖自己的墙角

陈刚 9/23 07:56:13
干些滑稽事,做成了滑稽人

陈刚 9/23 07:58:49
只有这样不做滑稽事,不做滑稽人,知道教怎么做好的,又知道怎么就做坏了,才可以打算去做教师。

陈刚 9/23 08:02:31
今天内容@所有人  (第三天)君子既知教之所由兴,又知教之所由废,然后可以为人师也。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9-23 14:26:5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桃子 于 2025-9-28 13:13 编辑

第四周第三天

君子既知教之所由兴,又知教之所由废,然后可以为人师也。


一、查字
:“旡”是“既”的本字。旡,甲骨文(转向背后的“口”)(既,跪坐着的人),表示吃饱饭后,掉过头,嘴背着面前的餐桌。当“旡”作为单纯字件后,甲骨文再加“食”另造“既”代替。金文、篆文承续甲骨文字形。造字本义:动词,吃饱打嗝,转身离席,与“即”相反。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欠”写成“旡”。古人称近食就餐为“即”;称餐毕离席为“既”。
:“知”是“智”的本字。矢,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箭,借代行猎、作战。知,甲骨文(干,武器,借代行猎、作战)(口,谈论)(矢,武器,借代行猎、作战),表示谈论和传授行猎、作战的经验。在远古时代,弯弓使箭是成年人的基本常识和重要经验。金文承续甲骨文字形。有的金文省去“干”,简化字形。篆文承续金文字形。造字本义:动词,谈论和传授行猎、作战的经验。隶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当“知”的形容词含义“聪明、有战略”消失后,金文再加“曰”(说,传授)另造“智”代替,强调谈论和传授经验。
:“又”即“”,是右手的简写,也是“右”的本字,而“右”是“佑”的本字;“”是左手的简写,也是“左”的本字,而“左”是“佐”的本字。又,甲骨文是象形字,字形像一只五指朝左的手(以三指代表五指),即右手,亦即正面朝南时身体西侧的手。金文、篆文承续甲骨文字形。造字本义:名词,右手,正面朝南时位于身体西侧的那只手。隶书稍有变形。“又”由本义名词“右手”,引申出方位名词“右边、右侧、右方”等含义。当“又”引申出动词“抓持、伸出援手、支持、庇护”等含义后,金文加“口”(说话)表示行动上的支持或口头上的声援。当“右”被经常当作方位名词使用时,后人加“人”另造“佑”代替,强调“支持、庇护”的人际关系含义。古籍常假借“又”代替“有”。
:“然”是“燃”的本字。然,金文(月,即“肉”,借代兽肉)(犬,猎犬,借代狩猎)(火,火堆,烧烤),表示烧烤猎物。在远古时代,烤制熟食是生存能力突破性的一大进步,所以“然”也表示“合理、正确”。有的金文将“火堆”写成。篆文承续金文字形。造字本义:动词,将猎获的动物烤熟了吃。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肰”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火”写成“四点底”。当“然”的“烧烤兽肉”本义消失后,后人再加“火”另造“燃”代替,强调“烧火”含义。古籍中表示动词“烧火”时,“然”与“燃”相通用。
:“爲”是“撝”和“僞”的本字;“為”是“爲”的异体字。爲,甲骨文(又,抓、牵)(象,大型力畜),表示驯兽师手牵大象,驯化大象的野性,使大象为主人服役,劳作载重。大象是陆地上最大型的力畜,在严重依赖体力的远古时代,驯化大象为主人服务,在古人看来是是一项无所不能的发明。有的甲骨文用“爪”(抓)代替“又”(抓),将“象”写成。金文将甲骨文字形中长鼻大口的“象”写成长鼻大耳的“象”。篆文将金文字形中的“象”写成不知所云的字形造字本义:动词,人工引导驯服大象,使大象掌握超越自然本能的劳动技能,变成听命于主人的劳动力。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爪”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象”写成。俗体楷书“為”将正体楷书字形中一撇三点的“爪”简化成一点。《汉字简化方案》中的简体楷书“为”,依据草书字形整体简化。当“爲”引申出“用手势指引、指导”的动词含义后,篆文再加“手”另造“撝”代替,强调手势的作用;当“爲”引申出“不自然、不真实”的形容词含义后,金文再加“人”另造“僞”代替,强调自然因素之外人类主观意志的因素。古籍多以“爲”代替“為”。《汉字简化方案》将“爲”和“為”都简化成“为”。
二、正音及朗读——已发微盘


三、翻译:
君子吃饱了教学基础牢固得以兴盛的经验,又被教学被摧毁的经验护佑,这样之后就可以作为人的师了。


四、今日阅读心得
真正的关于教育的学问,是对学生心态的严密的观察、总结经验,是需要师者以神接之的,而我学到的似乎都是表面功夫,而这表面功夫越来越流于表面,内在的逻辑混乱无神。
其实我不懂教学,我却可以做老师。其实审查我做老师的人,也并不了解我的不懂。这样的情形下,你能不能做,做得好不好?只有天知道。

陈刚 9/24 05:37:30
教之所由兴,豫(远见与格局),时(智慧与艺术),孙(效能与系统),摩(生态与活力)。
教之所由废,不豫(战略懒惰),不时(时机麻木),不孙(系统混乱),不摩(生态孤立),燕朋(关系污染),燕辟(内容腐蚀)。

有能力做教师的人(君子),能够把握的住这两者,才拥有了做教师的资格。

什么叫既知道教之所由兴,又知道教之所由废呢?

首先要做到豫,禁于未发 。对学生的性状有完善的认识和预测,在此基础上有完美的引导发展的策略和方案;
然后要做到时,当其可。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对学生所施加的任何教化行动,都不前不后刚刚在学生的发动之时。时间(进程)上的舒爽。
第三要做到孙,不陵节而施,对学生所施加的教化行动,都不多不少刚刚在学生的发动之处。空间(结构)上的舒爽。
第四要做到摩,相观而善。将学习从一个孤立的个体行为,转变为一个开放的、共生的社会过程。它要求教育者是一位出色的“社群建筑师”,打造一个“敬业乐群”、“论学取友”的学习共同体。

通过“豫” 创造了安全、良好的学习生态(防御)。

通过“时” 抓住了高效转化的关键节点(攻击)。

通过“孙” 确保了前进路径的有序扎实(根基)。

通过“摩” 激发了学习共同体的内在活力(氛围)。
四者协同并用,教育便走上正轨,“教之有刑”。

如此的教学过程,把他当成一个有生命的任务体,他会是一个什么生存体验呢?其中的教者会是什么体验,其中的学者会是什么体验?

陈刚 9/24 05:40:51
合作、超越、快意

陈刚 9/24 05:40:56
有个字,非常能表达这个复杂的体验
陈刚 9/24 05:42:19
这个过程明显不是划船,而是主要用语言完成的

陈刚 9/24 05:43:11
所以不是俞

陈刚 9/24 05:43:54
而是喻

陈刚 9/24 05:44:14

陈刚 9/24 05:45:13

所以,这种君子所为的掌握好了兴与废的教,是什么呢?

陈刚 9/24 05:45:19


陈刚 9/24 05:48:17
喻的意思,君子之教,即知道教之所有兴,又知道教之所由废,所以完美的运用了豫时孙摩,而使教学共同体,共同超越书山学海而浅浅的开心。

陈刚 9/24 05:48:32
美吧?!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9-24 14:01:4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桃子 于 2025-9-28 13:17 编辑

第四周第四天


阅读内容:故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和易以思,可谓善喻矣。




一查字:


喻:“喻”是“諭”的异体字。俞,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愉”的省略,表示得意、快意。諭,篆文(言,言说)(俞,即“愉”),表示令人轻松愉快地说教,即用形象生动的类比,让我理解、接受抽象的观点。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俗体隶书用“口”代替“言”写成“喻”。造字本义:动词,以形象生动的类比说理,使人轻松愉快接受一个观点或主张。古籍中“喻”只作动词;“谕”多作名词。古籍中“谕”与“喻”常相互假借。
道:“道”是“導”(导)的本字。道,甲骨文(行,四通的大路)(人,行者),表示一个人行走在路上。金文用“首”和“止”代替甲骨文字形中的“人”,“首”表示动脑筋;“止”表示行走,表示且思且行。有的金文用“又”(抓)代替“止”(行走),表示牵拉引路。有的金文用由“爪”(抓持)、“又”(抓持)、“曰”(说明)构成的代替,强调“牵引、说明、向导”的含义。篆文综合金文字形,省去“又”和“曰”造字本义:动词,向导、带路,给不知方向的人引路。
弗:弗,甲骨文(乙,即“纪”的本字,用绳子捆绑)(箭只、枪、矛等战械),表示用绳子捆绑箭只、枪、矛等战械。金文、篆文承续甲骨文字形。造字本义:动词,捆绑箭支、枪矛、干戈,表示休战。
牵:牽,甲骨文(牛,力畜)(囗,环圈)(糸,绳子),表示农人在牛鼻孔上穿环圈,并用系在环圈上的绳子来控制犟牛。篆文将甲骨文字形中的“糸”写成“玄”,将甲骨文字形中的环圈写成“冂”,将甲骨文字形中的“牛”写成。篆文异体字“牵”加“爪”(抓),强调手拽牛绳控制犟牛造字本义:动词,将绳子系在牛鼻子上拉牛。
强:强,篆文(弘,声音大)(虫,爬行动物),表示动物的发出的巨大声音。造字本义:名词,呼啸声震憾人的大型爬行动物。
抑:“印”是“抑”的本字。印,甲骨文(爪,抓住)(蹲跪着的人),表示将对象制服跪地,并强制在其额头烙戳记号。金文将甲骨文字形中的“人”写成。、篆文将甲骨文字形中的“人”写成。当“印”的“强制烙印”的本义消失后,篆文再加“手”另造“抑”代替。造字本义:动词,古代官府强制性在发配边疆的罪犯额头上烙戳发配记号。
:開,金文(門,户)(幵,像双手抽拉门栓),表示一双手将门栓抽出栓孔。篆文承续金文字形。造字本义:动词,抽掉门栓,启动关闭的门。
:大,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成年人。达,甲骨文(彳,大道)(大,人),表示人来人往,四通无阻。繁体甲骨文加“止”(行进),将“彳”写成“辵”,强调“通行”含义。金文误将甲骨文字形中的“大”简写成“竹”,同时加“羊”(徉),表示可以徜徉通行。篆文将金文字形中的“辵”写成,将金文字形中的写成。简体篆文承续简体甲骨文字形。造字本义:形容词,人在大道上通行无阻。
:“咊”是“龢”的简化异体字;“和”是“咊”的异体字;“訸”也是“和”的异体字。禾,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禾本植物,即空心的竹管或芦管。龢,甲骨文(侖,即“龠”,吹奏排笛)(禾,竹管),表示吹奏竹管或芦管制成的排笛。金文将甲骨文字形中的“侖”写成“龠”,将甲骨文字形中的“禾”写成。简体金文“和”省去“龠”的中下部分,写成“口、禾”会义的结构,淡化乐器的意义,强调“开口表达不同观点”的意义,相当于将甲骨文字形写成,或将金文字形写成,或将篆文字形写成。篆文“和”承续简体金文字形。造字本义:动词,言论、观点不同,但主调合拍,宗旨一致。隶书将篆文字形中的“禾”写成。金文异体字“訸”用“言”(说话)代替“口”(说话),进一步强调“言论观点不同,而总体思想协调一致”的含义。古籍多以“和”代“龢”、“咊”与“訸”。现代汉语常“和谐”并用,“和”与“谐”近义而有所不同:“和”示不同声音、不同观点因相合拍、相融合而产生共鸣,强调诸异而致同;“谐”表示相同的声音、相同的观点因一致而统一,强调诸同而大同。“和”的统一性比“谐”更为丰富。
易:“易”是“锡”的本字。易,甲骨文(像正在被灌注液体的器皿)(像正在灌液体的器皿),字形像将一个有抓柄的器皿中的液体,倒入另一个没有抓柄的器皿中。简体甲骨文将带握柄的器皿简写成勺具形状,将倾注的液体形状简写成,表示用勺具将金属熔液浇铸到器皿坯模中。锡的熔点低,是铸器的好材料,古人发现“熔锡铸器”,好操作,不费事,遂以铸锡为易。金文像一个有手把的盛器里装着锡液(水),字形进一步简化。有的金文将盛器形状简化成了不知所云的,并误将抓柄形状写成了似“日”非“日”的形状。篆文则将金文字形中模糊不清的写成明确的“日”形,至此“易”的字形中,器皿、手把、熔液等形象特征消失,以致篆文、隶书字形费解。造字本义:动词,将容器中低熔点的锡注入模具,铸造新器皿。当“易”的本义“低熔点金属”本义消失后,篆文再加“金”另造“锡”代替。古籍中常“贸易”并用,表示商品交换,贸,表示以货币为中介进行商品买卖交易,可以有中转,买卖行为往往不同步,交易双方承担一定程度不可控的利益风险;易,表示双方面对面交换货物,各得目标商品,期间没有中转,交易行为同步,全程简单、直接,可控、踏实;现代汉语中“贸易”偏指“贸”。
思:囟,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细”的本字,表示细致、讲究。思,金文(囟,即“细”的本字)(心,考虑),表示心虑审慎细密。篆文将金文字形中的“囟”写成,将金文字形中的“心”写成。古人发现,心不仅是泵血器官,还是感知器官,具有直觉思维的能力。造字本义:动词,审慎细密地反复考虑。隶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囟”简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心”写成自虑为“思”;他念为“想”。
矣:已,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发生了的。矣,金文(已,发生了的)(矢,箭只),表示箭已射出。篆文承续金文字形。造字本义:动词,箭已射出。


二、正音及朗读——已发微盘


三、翻译
所以君子的教育,其实就是讲道理啊。自己行走在这条道路上作为向导,而不像牵牛一样硬拉着你走;让你成为强大的存在,而不是强行在你头上烙戳有罪的记号;打开你的遮蔽,让你自己看见道走向道,而不是直接让你走在畅行无阻的大道上。不做向导而不硬牵,则能保持一致的方向但是保持每个人的个性(和);让你强大而不是烙戳有罪的记号,则能让你变成易成器的材料(易);打开你的遮蔽,让你自己看见道走向道,而不是直接让你走在畅行无阻的大道上,则能让你缜密仔细地反复考虑(思)。让你保持一致的方向但是保持每个人的个性(和)、让你变成易成器的材料(易),让你缜密仔细地反复考虑(思),这可就真的叫做善于讲道理啊。


四、今日阅读心得:
道而弗牵则和:自己行走在这条道路上作为向导,而不像牵牛一样硬拉着你走;——身教,身教就能教出有个性但是方向跟你一致的真正志同道合的人。
强而弗抑则易:让你成为强大的存在,而不是强行在你头上烙戳有罪的记号;——相信人作为万物之灵的存在,相信他本来就是善的、厉害的好人,这样才会教出有尊严的人,自动向善的人。
开而弗达则思:打开你的遮蔽,让你自己看见道走向道,而不是直接让你走在畅行无阻的大道上。——人不做只是因为看不到那是正确的路,被遮蔽了,关键是要打开这个遮蔽,让他自己找吃的,而不是追着喂食。
——这叫真的善于讲道理,善于教育。真正的讲道理是这样讲的。

陈刚 9/25 07:40:29
强弗抑,大声疾呼其上道行动,唤其行心声音要响亮,但不要把人给吓住了。

陈刚 9/25 07:40:30
[不支持的消息类型]

陈刚 9/25 07:40:30
开弗达,替他砸烂锁链开启心智之门,让世界撞到他的心里去,但不要提他生活在世界,让他自己去活。

陈刚 9/25 07:40:30
道强开,都是要在心上做工的,不在他的面对上做功

陈刚 9/25 07:40:30
启动机器,开动脑筋,然后让脑筋自己去运转任务

陈刚 9/25 07:40:30
道而弗牵则和,  道弗牵能怎么样呢?和

陈刚 9/25 07:40:30
把人领到“道”上丢了,人和道的不同就会在那里碰撞发酵,发热脓肿,最后涅盘生根开花结果

陈刚 9/25 07:40:30
这一切都是人与道的自然作用,就像狗见羊,只要他们在一起就会自己开打

陈刚 9/25 07:40:31
然后就能怀孕生崽

陈刚 9/25 07:40:31
和,和合的和

陈刚 9/25 07:40:31
[不支持的消息类型]

陈刚 9/25 07:40:31
强而弗抑则易, 强弗抑会怎么样?

陈刚 9/25 07:40:31


陈刚 9/25 07:40:31
大声地把人从另一个状态频道喊出来,进入另一个状态,不把他吓到不让他对新频道抵触,你说会怎么样呢?

陈刚 9/25 07:40:31
他肯定就会自动的发挥主观能动性,自己去推动事情的变化

陈刚 9/25 07:40:32
所以易

陈刚 9/25 07:40:32
开而弗达则思, 开弗达会怎么样

陈刚 9/25 07:40:32
开启新世界,把它扔掉世界面前,让他自己去面对世界要求,他的神道身位已经没有了牵绊而坐进此道(道弗牵),他的活力命力气力已经被唤醒(强弗抑),并乐对世界场景(开弗达)。这一路下来,到了开弗达这里,是不是相当于一个走对了道,攒足了力的战士,正与对手四目相对。

陈刚 9/25 07:40:32
和对手四目相对的时候干什么?

陈刚 9/25 07:40:32


陈刚 9/25 07:40:32
开弗达则思

陈刚 9/25 07:40:32
老师,发错了群

陈刚 9/25 07:40:33
如此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和易思都齐活了,这“喻”的事业,教这个事业,也就算是到了至善之境了

陈刚 9/25 07:40:33
和易以思,可谓善喻矣。

陈刚 9/25 07:40:33
@况智迪(小迪) 嗯,写完了转过去

陈刚 9/25 07:40:33
要把教、喻这件事做到至善,得和易以思——让学生与教学共同体“和”,让学生在任务现场不打瞌睡,让学生注意力正对学习任务。

陈刚 9/25 07:58:13
这是志思神心德运行的一幅生动画面

陈刚 9/25 07:58:21
今天任务:(第五天)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
陈刚 9/25 08:36:23
今天这点内容,深刻揭示了教化的心理进程

陈刚 9/25 08:37:06
所谓阴阳符合与神威覆盖的操作真相

陈刚 9/25 08:37:33
AI完成这一段梳理太不容易了,经过多次反复

陈刚 9/25 08:37:47
尽管还有不少问题,但大致可以了

陈刚 9/25 08:47:02
三个行动类的分析,全部做不出来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9-25 21:14:3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桃子 于 2025-9-29 14:41 编辑

第四周第五天


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




一、查字
失:失,金文字形是指事字,字形在“手”的下部加一捺指事符号,表示手未抓牢。篆文承续金文字形。造字本义:动词,手未抓牢而丢落。隶书将篆文字形中的“手”写成
则:“則”是“鍘”的本字。貝,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篆文对“鼎”的误写。則,甲骨文(鼎,经久的青铜器)(刀,刻镂),表示用刀在金属器皿上刻镂。金文将甲骨文字形中的“鼎”写成,将甲骨文字形中的“刀”写成。篆文误将金文字形中的“鼎”写成“貝”,并将“貝”兼做声旁。造字本义:动词,古人将法律条文及其他重要记录刻铸在青铜钟鼎上,以便久存流传。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貝”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刀”写成“立刀旁”。《汉字简化方案》中的简体楷书“则”,依据类推简化规则,将正体楷书字形中的“貝”简化成“贝”。当“則”的“刻铸”本义消失后,篆文再加“金”另造“鍘”代替。
或:“或”是“國”和“域”的本字。囗,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郭”的省略,表示外围护墙上有武力守卫的城邑。或,甲骨文(戈,武器)(囗,城郭),表示武力守城。金文将甲骨文字形中的“囗”(城郭)写成,表示四边有护墙的城邑。有的金文将四边护墙省略为一边。篆文承续金文字形。造字本义:名词,军队守卫的一方疆域。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戈”写成。当“或”的“军队守卫的疆域”本义消失后,篆文再加“土”另造“域”代替。当“域”的本义消失后,篆文又加“囗”另造“國”代替。古人称军队守城为“或”,称全民皆兵为“咸”。
:多,甲骨文(夕,肉块)(夕,肉块),表示两份肉食。在物质匮乏的原始共产平分时代,人们均分物用,尤其均分对生存影响重大的肉食,一人独占双份或数份肉食,就是“超额”的破例。金文、篆文承续甲骨文字形。造字本义:动词,一人独占双份、数份肉食。隶书承续篆文字形。平分肉食为“宜”;独享双份肉食为“多”;堆积大量肉食为“叠”。
:“寡”是“𡪍”的异体字。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眔”的繁体,即“鳏”的本字,表示男子失去妻子而自哀流泪。𡪍,金文(宀,房屋)(是“眔”的繁体,即“鳏”的本字,男子失去妻子而自哀流泪),表示男子失去妻子,独居空房;其中“頁”表示人头,两点表示泪滴。简体金文省去表示泪滴的两点,将繁体的“眔”简化成“頁”。篆文“寡”误将金文字形中表示泪滴的两点和“人”所构成的“流泪的人”,写成“分”,以致于误将金文字形中繁体的“眔”(即“鳏”的本字),写成“頁 + 分”的字形造字本义:动词,失去配偶,独守空房,自哀自处。
:造字本义:动词,将容器中低熔点的锡注入模具,铸造新器皿。
:“止”是“趾”的本字。止,甲骨文是象形字,字形像一幅脚掌剪影,像脚趾头张开的脚掌形状,以三趾代五趾。有的甲骨文简化为线描。金文变形较大,淡化脚掌形象,突出三趾叉开的形状。篆文承续金文字形。造字本义:名词,张开脚趾的脚掌,站立并支撑身体、或支撑身体行走的器官。隶化后楷书略有变形,“趾”形被淡化。当“止”的“脚趾”本义消失后,篆文再加“足”另造“趾”代替。


二、正音及朗读——已发微盘


三、翻译
:桌子下面是孩子,桌子上面是双手捧着“爻”,即阴阳变化。孩子手捧着世界的阴阳变化。
学习的人有四种情况会手上抓不住世界的阴阳变化。人走在学习的路上,有的是因为手上抓了过多的东西(多)而丢掉了对世界阴阳变化的把握,有的是因为只抓住了阳、丢掉了阴(寡)而丢掉了对世界阴阳变化的把握,有的是因为自己内部的阴阳变化了而不自知(易)而丢掉了对世界阴阳变化的把握,有的是因为自己没有跟着世界阴阳的变化而变化(止)而丢掉了对世界阴阳变化的把握。


四、阅读心得
阴阳变化,就很精微了。



陈刚 9/26 10:47:42
教者有兴有废,知兴废者喻,善喻者能使和易以思。其法道弗牵,强弗抑,开弗达。

陈刚 9/26 10:48:02
与此对应,学有兴废么?

陈刚 9/26 10:49:47
有,学之废,失于四:多寡易止

陈刚 9/26 11:37:12
有必要,对多寡易止进一步说明:

多,贪多嚼不烂,说的可不只是个数量问题,他的基本含义应该是思维方法错误——把一个整体割裂一块一块的,还怀抱多片,连自居都无法实现,错误认识都无法达成。

陈刚 9/26 11:41:09
寡,见识浅视野窄,也不只是个数量问题,而是方法问题:一个整体只是一个整体,没有细节和划分的思维,用道德经的话说:常有欲以观其徼,常无欲以观其妙。绝对的实用观妙的方式,抛弃了观徼。观妙无名,观徼有名,有名万物之母。寡,是一种什么的方法错误

陈静 9/26 11:41:39
“学跟教一样是个生命共同体,生命在于运动、在于以自己的身份运动”这句关于“身份”,特别有感啊。

陈刚 9/26 11:42:21
多寡,对应的是将观妙观缴割裂出来的方法论

陈刚 9/26 11:49:57
易,之所以流变不居,因为无形以至于无正形,这也是一种方法论错误。认为事物没有“态”。与前面的多寡性质一样,都是割裂自居,不同的是多寡割裂的是形与态,易止割裂的是进程。易否定态,止否定了势。否定态的意思是,事物的内在运动没有细节没有中间层状态,什么都没有;否定势的意思是,事物运动的任何的态都是静止的,没有指向未来的趋势。

陈刚 9/26 11:52:46
多寡易止:魂魄态势

陈刚 9/26 11:53:21
多者无魂,寡者无体(只有魄)

陈刚 9/26 11:54:10
易者无态,止者无势

陈刚 9/26 11:56:56
学跟教一样是个生命共同体。生命在于运动。在于以自己的身份运动

陈刚 9/26 11:57:07
教的生命在于以自己的身份运动,学的生命也在于以自己的身份运动

陈刚 9/26 11:57:23
生命之名与生命之实

陈刚 9/26 11:57:34
名实

陈刚 9/26 11:57:56
身份保障和运动机制保障,是教学不失两块基石

陈刚 9/26 11:59:02
多寡易止,破坏了学的魂魄态势,学的生命之名和生命之实,都被消灭了

陈刚 9/26 11:59:38
这是学者之失。教者必救,不救则教不成学不就。
另一个文本
陈刚 9/26 12:46:52
后面这个文本没有修正他关于名实的错误

陈刚 9/26 12:46:59
今天任务@所有人   

(第六天)此四者,心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
子君 9/26 15:05:17
@陈刚多寡居然还有这样的深层含义

陈刚 9/26 15:08:19
多了少了的,不就是关于数量么

陈刚 9/26 15:08:25
数量不就是分裂程度

陈刚 9/26 15:09:02
对数量的倚重,不就是压抑(撕裂)之后的自居?

陈刚 9/26 15:09:37
压抑(撕碎)+自居=投射

况智迪(小迪) 9/26 15:09:53
是哦

陈刚 9/26 15:10:35
所以学的多寡,就是不学

陈刚 9/26 15:10:53
无学之名

况智迪(小迪) 9/26 15:11:05
对!

陈刚 9/26 15:11:13
有名万物之母

陈刚 9/26 15:11:29
学无其母

陈刚 9/26 15:11:36
生不出儿来

陈刚 9/26 15:12:05
学的儿是业嘛,学业作业

陈刚 9/26 15:14:58
一天到晚抱怨和纠缠作业多了少了的,就是这种情形

陈刚 9/26 15:15:18
学之失于多寡

子君 9/26 15:16:20
原来如此!

况智迪(小迪) 9/26 15:16:45
哦~

陈刚 9/26 15:16:53
管他作业多还是少,唛头就做,做死算数

陈刚 9/26 15:17:04
直到把作业作死

陈刚 9/26 15:23:25
怎么样把作业做死?和易以思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9-26 23:02:24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四周第六天

此四者,心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

一、查字
莫:“莫”是“暮”的本字。莫,甲骨文(两个“林”,林莽)(日,太阳),表示太阳下山,阳光隐没在丛林草野。简体甲骨文将丛林改成草丛“茻”。金文、篆文承续甲骨文字形。造字本义:动词,太阳下山,阳光隐入丛林草野。隶化后楷书误将篆文字形下端的“艸”(草丛)当作两只手而连写成“大”。当“莫”的“太阳下山”本义消失后,隶书再加“日”另造“暮”代替。日在草上为“早”,日在草中为“莫”(暮),日在树下为“杳”。古人称日升而天地分明为“旦”,称日落而天地不分为“莫”(通“暮”)。  
同:同,甲骨文(凡,众人夯地的多柄夯桩)(口,劳动号子),表示夯地的号子。金文基本承续甲骨文字形。篆文略有变形。造字本义:动词,众人在兴桩夯地时用号子统一用力节奏。隶书继承篆文字形。多柄夯具叫“凡”;众人喊着统一的号子、用“凡”夯地叫“同”
心:心,甲骨文是象形字,字形像包形的内脏器官。金文在包形器官基础上增加动脉和静脉的入口管道形象,并在包形器官的内部增加一点表示血液的指事符号,整个字形像人体内包形的泵血器官。有的金文简化血管形状。有的金文省去表示血液的指事符号。篆文基本承续金文字形。造字本义:名词,人体的泵血器官,从静脉接受血液并将其压入动脉从而维持血液在整个循环系统中的流动。隶书变形较大,至此,泵血器官的包形消失、血管形状消失。古人发现,心不仅是泵血器官,还是感知器官,具有直觉思维的能力;带有“心字边”或“心字底”的字形,多与人意识或情绪有关。
救:求,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力图、努力实现。救,金文(求,力图、努力实现)(攴,持械打击),表示极力打击。篆文承续金文字形。造字本义:动词,极力打击,力图阻止。
长:長,甲骨文是象形字,像一个人头发飘散的样子。有的甲骨文像头发飘散、拄着拐杖的老年人,一横指事符号表示发簪。有的甲骨文在头发飘散形象的基础上加“又”(抓),表示拄杖的老人。古代中国人认为须发是父母所赐,不能随意剔剪,因此年龄越大,须发越显眼,成为年老的象征。金文突出了人的头上飘飘的头发和拄杖的手。籀文(头发)(发簪)(人),强调头发。篆文在籀文的“人”里面加“手”。造字本义:名词,头发飘飘的拄杖老人。


二、正音及朗读——已发微盘


三、翻译:
这四个过失,就是因为没有与万物同心啊。知道他的心的状态,这样之后就能挽救他的过失。教学的人,在吉祥合道上特别有经验(长)且能挽救他人过失的人啊。


四、阅读心得
教师,确实该是心灵工程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9-27 17:59:29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四周第七天

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其言也,约而达,微而臧,罕譬而喻,可谓继志矣。

一、查字:
:“可”是“哥”的本字;“哥”是“謌”的本字;而“歌”是“謌”的异体字。口,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发声。可,甲骨文(似竽的乐器)(口,发声),表示吹笙歌唱。金文、篆文承续甲骨文字形。当“可”的“吹笙歌唱”本义消失后,篆文再加“可”另造“哥”代替,表示长久地吹笙歌唱。当“哥”本义消失之后,篆文再加“言”(诉说)另造“謌”,表示且说且唱,倾诉衷情。篆文异体字再加“欠”(吟叹)另造“歌”代替,表示深情吟唱。造字本义:动词,古代年轻男子以吹笙吟唱的方式向年轻女子讨好求偶。隶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哥”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欠”写成。作为动词“吹笙吟唱”,古籍多以“歌”代替“可”、“哥”和“謌”。古人称拼出字音为“读”;称自言自语为“念”;和曲念词为“歌”,称无曲伴奏的高声诵念为“唱”;称背书为“诵”;称节奏和缓地诵读为“咏”。汉语中常“诗歌”并称,词义偏指“诗”——“诗”将浪漫、神秘的心与灵外化为文字,但阅读欣赏者限于知识阶层少数精英分子;“歌”将诗句咏叹为便于传播的曲子,任何不识字的百姓都可以听可以唱;“诗”有韵,是文字层面的歌;“歌”有腔,是有声的诗。
:繼,金文(“绝”的简写,即,被切成两段的丝线)(二,两截),表示将两截被切断的丝再连接起来。篆文(糸,完整的丝线)(绝,割断丝线),表示将割断的丝线接起来。造字本义:动词,接续断丝。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俗体楷书根据草书字形,将正体楷书的两个“丝”简化成“米”,使“断丝”的线索完全消失。《汉字简化方案》中的简体楷书“继”,依据类推简化规则,将正体楷书字形中的“糹”简化成“纟”。“断”是将物体截成两段;“绝”是将丝线切成两段;“继”是将断丝相连接;“续”是传承祖业家宝。   
声:聲,甲骨文(殸,击磬奏乐)(口,说唱)(耳,听),表示耳朵听到的乐音或说唱的话音乐音。篆文省略甲骨文字形中的“口”,将甲骨文字形中的“殸”写成,将甲骨文字形中的“耳”写成。造字本义:名词,音波,包括乐音、话语以及耳朵能辨别的所有听觉信息。
:之,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前往。志,金文(之,前往)(心,思想),表示心之所向。篆文基本承续金文字形。造字本义:心之所向,即内心追求的目标。隶书误将篆文字形中的“之”写成“士”,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古籍常假借“志”代替“誌”。《汉字简化方案》用“志”合并代替“誌”。现代汉语中常常“意志”并用,“意”与“志”,同属心理能量,区别在于:“意”为心念,可源于本能可出自观念,但都即兴而多变,故曰三心二意乃人之常情;“志”为最深刻的心念,是特别的“意”,多化于教育,具有强烈的理性、稳定性、长期性,故曰“有志者事竟成”。
约:約,金文(糸,系、束)(刀,即“勺”的变形,食具,代表进食),表示束缚进食行为。篆文将金文字形中的“糸”写成,将金文字形中的“刀”写成“勺”。造字本义:动词,限制进食,省吃俭用。
微:“”是“微”的本字。,甲骨文(長,长发的老人)(手执棍杖),表示老人拄杖而行。金文承续甲骨文字形。繁体金文“微”加“辵”(行进),强调行进。篆文大体综合了金文“的字形,将金文字形中的老人形象“長”写成。造字本义:动词,老人拄杖缓行。
臧:“臧”是“”的异体字;而“臧”是“藏”的本字。爿,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睡卧之床。,甲骨文(臣,即“目”的竖写,睡卧)(戈,武器),表示受害人在熟睡是遭到戕杀。简体金文承续甲骨文字形。繁体金文用“口”(嘴,借代活着的人)代替“臣”(竖目,借代睡觉的人),并加“爿”(睡卧之床),强调受害人在熟睡遭到杀人灭口的谋害。有的繁体金文加“走”(逃跑),强调逃避戕害死难。篆文“臧”综合金文字形和金文字形,形成“臣、戕”会义的结构,字形由“”演变成“臧”。造字本义:动词,受害人在熟睡时遭到戕杀谋害。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戕”写成。古籍多以“臧”代替“”。当“臧”由“设谋戕杀”引申出“逃避、躲藏”的含义后,篆文再加“艸”(遮蔽)另造“藏”代替,表示利用草丛树林的遮挡,隐蔽、掩护自己。
罕:干,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捕猎的木杈。罕,篆文(网,捕鸟的网罩)(干,猎兽的木杈),表示用网罩、干枪捕猎。造字本义:动词,捕获少见的奇特猎物。
譬:辟,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分开、分析。譬,篆文(辟,分开、分析)(言,说话),表示把事情分开说。造字本义:动词,分析问题,并作比喻,使其知晓。


二、正音及朗读——已发微盘

三、翻译
善于唱歌的人,使人继承他的声音;善于教育的人,使人继承他的志向。他说的话,简约又能到达事物的真相,微不足道的平常话却又藏着深意,用很奇特的比喻却又能讲明道理,可以说是继承了他的志向。
四、阅读心得
善教者使人继其志,反观自己的教育中蕴藏的是什么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 渝ICP备16002156号 )渝公网安备50011202505060号

GMT+8, 2025-10-15 21:34 , Processed in 1.149830 second(s), 13 queries .

学员作业空间非开放社区 公安备案50011202501312 工商备案 500112000037503

重庆市珑夫心理 @Discuz!GB X3.4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