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睿涵 于 2025-4-26 18:51 编辑
五音第二十八
一原文:
武王问太公曰:“律音之声,可以知三军之消息,胜负之决乎?”
太公曰:“深哉!王之问也。夫律管十二,其要有五音:宫、商、角、徵、羽,此其正声也。万代不易,五行之神,道之常也,可以知敌。金、木、水、火、土,各以其胜攻之。古者三皇之世,虚无之情以制刚强。无有文字,皆由五行。五行之道,天地自然。六甲之分,微妙之神。
其法:以天清净,无阴云风雨,夜半,遣轻骑往至敌人之垒,去九百步外,偏持律管当耳,大呼惊之,有声应管,其来甚微。角声应管,当以白虎;徵声应管,当以玄武;商声应管,当以朱雀;羽声应管,当以勾陈;五管声尽,不应者,宫也,当以青龙。此五行之符,佐胜之征,成败之机。”
武王曰:“善哉!”
太公曰:“微妙之音,皆有外候。”
武王曰:“何以知之?”
太公曰:“敌人惊动则听之,闻枹鼓之音者,角也;见火光者,徵也;闻金铁矛戟之音者,商也;闻人啸呼之音者,羽也;寂寞无闻者,宫也。此五者,声色之符也。”二查字正音:
1徵[zhǐ]:有召集、现象、讨伐之意。
2枹[fú]:包,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裹着。枹,篆文  (木,代果子) (包,裹着),表示如杯状包裹着的果实。造字本义:名词,一种壳斗科落叶乔木的果实,坚果卵形或椭圆形,被杯形的壳斗包围近半,露出一半。枹栎木材坚硬,宜作器具和车轮用材。隶化后楷书 将篆文字形中的 写成 ,将篆文字形中的 写成 。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枹,擊鼓杖也。从木,包聲。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枹,击鼓用的鼓槌。字形采用“木”作边旁,采用“包”作声旁。
3佐[zuǒ]:“又”即“ ”,是右手 的简写,也是“右”的本字,而“右”是“佑”的本字;“ ”是左手 的简写,也是“左”的本字,而“左”是“佐”的本字。 ,甲骨文 是象形字,字形像一只五指朝右的手(以三指代表五指),即左手,亦即正面朝南时身体西侧的手,与右手“ ” 相对。由本义名词“左手”,引申出方位名词“左边、左侧、左方”等含义。当“ ”引申出动词“抓持、伸出援手、支持、辅助”等含义后,金文 加“言” (说话)另造“ ”代替,表示口头上的声援;金文 加“工” (巧具)另造“左”代替,表示以工具巧力协助成功。篆文 承续金文字形。当“左”被经常当作方位名词使用时,篆文 加“人” (人际)另造“佐”代替,强调“支持、配合、辅助”的人际关系含义。造字本义:动词,支持,配合,辅助。隶书 将篆文字形中的“人” 写成“单人旁” ,将篆文字形中的“左” 写成 。古籍中“左”和“右”、“佐”和“佑”,四个字都有“伸出援手、支持、配合”的含义。
三译文:
武王问太公说:“从律管发出的声乐中,可以判断军队力量的消长,进行决定胜负的战术部署吗?” 太公回答道:“君王所问的这个问题太有深度了。律管共有十二个音阶,其中主要的有五个,即宫、商、角、徵、羽。这是最基本的声音,千秋万代都不会改变。五行相生相克,神妙无比,乃是天地变化的自然规律,藉此可以预测敌情的变化。金、木、水、火、土五行,各以其相互生克取胜。用兵之道也是以其胜攻不胜啊!古代三皇的时候,崇尚虚无无为,以克制刚强暴虐。当时没有文字,一切都按照五行生克行事。五行相互生克的原理,就是天地演变的自然规律。六甲的划分,是进行微妙判断的神机。 运用五音五行的方法是:当天气清明晴朗,没有阴云风雨时,于半夜派遣轻骑前往敌人营垒,在距离敌营九百步以外的地方,都手拿律管对着耳朵,向敌方大声疾呼以惊动他们。这时,就会有来自敌方的回声反应于律管中,这回声非常微弱。如果是角声反应于律管中,就应当根据白虎所代表的方位从西方攻打敌人;如果是徵声反应于律管中,就应当根据玄武所代表的方位从北边攻打敌人;如果是商声反应于律管中,就应当根据朱雀所代表的方位从南边进攻敌人;如果是羽声反应于律管中,就应当根据勾陈所代表的方位从中央攻打敌人;所有律管都没有回声的是宫声的反应,应当根据青龙所代表的方位从东边攻打敌人。所有这些就是五行生克的应验,辅佐制胜的征兆,胜败的关键。” 武王说:“太妙了!” 太公说:“微妙的音律,都有外在的征候。” 武王问:“怎么才能知道呢?” 太公说:“当敌人被惊动时就仔细倾听,听到鼓声是角声的反应,见到火光是徵声的反应,听到金铁矛戟各种兵器声是商声的反应,听到敌人的呼叫声是羽声的反应,寂静无声的是宫声的反应。这五种音律与外界的动静是各有对称,互相符合的。” 四心得:律管共有十二个音阶,其中主要的有五个,即宫、商、角、徵、羽。这是最基本的声音,千秋万代都不会改变。五音战场上不同的形势有着不同的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