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农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陈慧Michelle

陈薇羽(慧)的《乐记》读书笔记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4-12-1 23:19:0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陈慧Michelle 于 2024-12-1 23:21 编辑

20241201
第四周第一天
化不时则不生,男女无辨则乱升,天地之情也。及夫礼乐之极乎天而蟠乎地,行乎阴阳而通乎鬼神,穷高极远而测深厚。乐着大始,而礼居成物。著不息者天也,著不动者地也。一动一静者天地之间也。故圣人曰礼乐云。
昨天的文字说,作乐就好像天唱歌,听着听着,天下万类就领了旨意,该干嘛干嘛去了。制礼好像地跳舞,多踩几回脚,一池子人就舞出春秋了。天地之间是和合的,礼乐之间也是,也就是说这礼乐之间相互配合,怎么配合呢?就像,交配不和时节就不能受孕,男女不分则不晓得谁跟谁交配。天地不分,就像交配不和时节,和男男相交女女相交。
化不时则不生,男女无辨则乱升,天地之情也。天要像个天,地要像个地,心中要有天地,不然生不逢其时,成不得其府,生成不遂,为者不仁,天地可以不仁,人和者不可以,所以制(礼)作(乐)者,要是个仁者。上通神下接物,所以前文有说圣明,制礼作乐者,必为圣,有圣功。通神什么样?接物怎么样?极乎天而蟠乎地,到达天中最高,匍匐地中每个角落。在阴阳的疆域行走,而与鬼神相交,有多高能爬多高还不落下低矮,有多远就能去多远,还不落近前,由此能标记深厚。
及夫礼乐之极乎天而蟠乎地,行乎阴阳而通乎鬼神,穷高极远而测深厚。乐来自于太始。太始是啥?列子认为,世间万物皆有始有终,唯有“不生不化者”,才能够循环往复、独立永存。“不生不化者”是世界产生与变化的本源,它最初无形无象,历经太易、太初、太始、太素四个阶段,形成“浑沦”,然后自“视之不见,听之不闻,循之不得”衍变为有形的“一”,最终生成天地万物。太始和成物之间,距离不近,乐礼之间距离也不近。乐着大始,而礼居成物,太始生生不息从不停歇,而成物以自己的样子等死。乐着太始,是着于不息,礼着成物,是着于不动,这一静一动之间,便是天地之间,这天地之间,便是圣人说说的“礼乐”。著不息者天也,著不动者地也。一动一静者天地之间也。故圣人曰礼乐云。礼乐所拉开的疆域,是极其高远深厚的,这是天地劳动的疆域。今天又从情绪心理学的视角看看:我们处理情绪和行为问题,还是把疆域搞得太小,以至于把行为和情绪直接连接起来,称之为情绪行为。解决情绪问题,更是走错了方向,情绪是什么呢,是成物的“快乐”与否。成物背叛了天地之后,想要永生的妄想,跟大地之礼的矛盾。把天地之间这么宏大的疆域,直接化为一个点,成物的处境和感受。这是没出路的,不变者只能是太易太初太始,成物不可以永远保持自己。人,作为一个成物,生成之日便开始等死而已。成物拿来消耗消磨的,耗材而已。 在那里妄想自己不死,是对天的反叛,我们是因为反叛才生情绪的,所以情绪不该有,克服情绪的问题,出路不在于改造世界,不在于反对礼,而在于好好听音乐,认祖归宗,自觉的消磨自己旅行使命,做好耗材。要做个懂音乐的耗材,才是好耗材。太始生生不息从不停歇---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而成物以自己的样子等死---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预习
原文:
昔者,舜作五弦之琴以歌《南风》,夔始制乐以赏诸侯。故天子之为乐也,以赏诸侯之有德者了。德盛而教尊,五谷时熟,然后赏之以乐。故其治民劳者,其舞行缀远;其治民逸进,其舞行缀短。故观其舞,知其德;闻其谥,知其行也。
《大章》,章之也。《咸池》,备矣。《韶》,继也。《夏》,大也。殷、周之乐,尽矣。
一、查字正音
歌:可”是“哥”的本字;“哥”是“謌”的本字;而“歌”是“謌”的异体字。口,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发声。可,甲骨文似竽的乐器口,发声),表示吹笙歌唱。金文、篆文承续甲骨文字形。当“可”的“吹笙歌唱”本义消失后,篆文再加“可”另造“哥”代替,表示长久地吹笙歌唱。当“哥”本义消失之后,篆文再加“言”(诉说)另造“謌”,表示且说且唱,倾诉衷情。篆文异体字再加“欠”(吟叹)另造“歌”代替,表示深情吟唱。造字本义:动词,古代年轻男子以吹笙吟唱的方式向年轻女子讨好求偶。隶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哥”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欠”写成作为动词“吹笙吟唱”,古籍多以“歌”代替“可”、“哥”和“謌”。古人称拼出字音为“读”;称自言自语为“念”;和曲念词为“歌”,称无曲伴奏的高声诵念为“唱”;称背书为“诵”;称节奏和缓地诵读为“咏”。汉语中常“诗歌”并称,词义偏指“诗”——“诗”将浪漫、神秘的心与灵外化为文字,但阅读欣赏者限于知识阶层少数精英分子;“歌”将诗句咏叹为便于传播的曲子,任何不识字的百姓都可以听可以唱;“诗”有韵,是文字层面的歌;“歌”有腔,是有声的诗。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歌,詠也。从欠,哥聲。謌,歌或从言。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歌,咏唱。字形采用“欠”作边旁,“哥”作声旁。“謌”,有的“歌”采用“言”作边旁。


熟:“孰”是“熟”的本字。孰,甲骨文享,在祖庙摆放祭品,供神灵祖先受用丮,执,像伸手献祭),表示在神庙用煮熟的香肉献祭问卜。金文加“女”,表示用女童献祭。篆文以“羊”代“女”,表示用香熟的羔羊献祭。有的篆文享,在祖庙摆放祭品,供神灵祖先受用月,即“肉”),强调用熟肉祭祀问卜。隶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当“孰”的“祭祀的熟肉”本义消失后,俗体隶书再加“火”(加热)另造“熟”代替。造字本义:动词,将食物加热到可以食用。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𦏧,食飪也。从丮,聲。《易》曰:“孰飪。”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孰,烹饪食物。字形采用“丮”作边旁,采用“”作声旁。《周易》上说:“烹熟。”


缀:”是“”的本字;而“”是“”的异体字。,篆文是指事字,字形在“衣”字两边各加一条连接线,表示在衣服的几个开口处添加连接,即将零碎的布块连缀成衣。当“”作为单纯的字件后,篆文再加“糸”(丝)另造“”代替。造字本义:动词,一针针一线线,通过大量手工劳动将碎布缝缀成衣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糸”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叕”写成。《汉字简化方案》中的简体楷书“缀”,依据类推简化规则,将正体楷书字形中的“糹”简化成“纟”。古籍多以“缀”代替“叕”和“裰”。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綴,合箸也。从叕,从糸。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缀,用丝线将两块以上的布帛缝在一起。字形采用“叕、糸”会义。


逸:逸,甲骨文兔,温顺的小型食草动物止,即”的本字,行进),表示追逐野兔。金文加“彳”将甲骨文字形中的“止”写成“辵”(行进),强调猎人“追逐”的含义。在所有猎物中,温顺易捕的莫过于野兔,因此野兔逃脱会成为古人捕猎失手的深刻印象。篆文承续金文字形。造字本义:动词,野兔逃脱猎人追捕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辵”写成“走之底”,将篆文字形中的“兔”写成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逸,失也。从辵、兔。兔謾訑善逃也。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逸,失踪。字形采用“辵、兔”会义。野兔会在危急时刻装假蒙人,善于逃跑。


咸:,甲骨文戌,大戈,杀戮武器囗,聚邑),表示对城邑进行毁灭性杀戮。金文将甲骨文字形中的“戌”写成。篆文将金文字形中的“戌”写成造字本义:动词,毁邑屠城,全部消灭。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戌”写成古人称军队守城为,称毁邑屠城为。《汉字简化方案》用“咸”代替合并“鹹”。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咸,皆也。悉也。从口,从戌。戌,悉也。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咸,全,都,详,尽。字形采用“口、戌”会义。戌,详尽。


池:,金文水,水源它,泛指野生动物),表示野生动物的饮用水源。篆文将金文字形中的“它”写成。造字本义:名词,可供各种野生动物饮水的湖或潭。隶书将篆文字形中的“水”写成“三点水”;将篆文字形中的“它”写成“也”。在中国古人的水体等级概念中,“池”是超大的潭;“湖”是超大的池;“海”是超大的湖;“洋”是超大的海。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陂,阪也。一曰:沱也。从,皮聲。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陂,山坡。另一种说法认为,“陂”是池塘。字形采用“阜”作边旁,采用“皮”作声旁。


韶:,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感召、召唤。,籀文殸,磬,乐器召,感召),表示有感召力的音乐。相传远古时代圣人演奏韶乐,能感召凤凰百兽,雅俗皆从。篆文以“音”(乐音)代替“殸”。造字本义:名词,王宫的召乐,能感召四夷、定国安邦的雅乐。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音”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召”写成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韶,虞舜樂也。《書》曰:“簫韶九成,鳳凰來儀。”从音,召聲。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韶,虞舜时代的音乐。《尚书》上说:“《箫韶》演奏到高潮之时,凤凰飞来伴舞。”字形采用“音”作边旁,采用“召”作声旁。


谥:,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善好。謚,篆文言,称呼益,好的),造字本义:名词,古代代皇帝、贵族或有地位的人死后得到的美称隶书将篆文字形中的简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汉字简化方案》中的简体楷书“谥”,依据类推简化规则,将正体楷书字形中的“言”简化成“讠”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謚,笑皃。从言,益聲。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谥,嬉笑的样子。字形采用“言”作边旁,采用“益”作声旁。


二、梳理文义
从前,舜制作五弦琴以歌唱《南风》,乐官夔于是制作乐章,用来赏赐给诸侯。所以天子制乐,就是用来赏赐给有德的诸侯的。德行高尚而教化尊崇,五谷按时成熟丰收,那么就把乐赏赐给诸侯。所以诸侯治理人们而使人们劳苦的,天子赏赐给诸侯的舞队就规模小,人数少,舞蹈场地上为舞者的位置所设标记就隔得远;诸侯治理人们而使人们安逸的,天子赏赐给诸侯的舞队就规模大,人数多,舞蹈场地上为舞者的位置所标记就隔得近。所以观看诸侯所展示的舞蹈,就可以知道他的德行;听到诸侯死后的谥号,就可以知道他一生的行为了。
《大章》,彰显尧的德治。《咸池》,表现黄帝之德遍施天下。《韶》,体现舜能继承尧志。《夏》,反映禹能光大尧、舜之德。殷、周之乐,充分反映了当时的文治武功的盛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12-2 22:37:3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陈慧Michelle 于 2024-12-2 22:39 编辑

20241202
第四周第二天
   
    昔者,舜作五弦之琴以歌《南风》,夔始制乐以赏诸侯。故天子之为乐也,以赏诸侯之有德者也。德盛而教尊,五谷时熟,然后赏之以乐。故其治民劳者,其舞行缀远;其治民逸者,其舞行缀短。故观其舞,知其德;闻其谥,知其行也。
  《大章》,章之也。《咸池》,备矣。《韶》,继也。《夏》,大也。殷周之乐,尽矣。
    昨天为止,讨论了乐礼的三个基本问题:
1、敦乐备礼:敦而不极,乐不忧;备而不偏,礼不粗。
2、乐礼天地:乐率神通天,礼居鬼从地。
3、乐动礼静:太始不息,乐著而生;成物居地,以礼穷极。
所以治理之事,需要作乐制礼,通神接物之谓。仁义之谓,阴阳之谓。
今天开始,看看文章说怎么作乐制礼。以前大舜帝就制作五弦琴唱《南风》,舜帝的乐官夔于是制作乐章用来赏赐诸侯。昔者,舜作五弦之琴以歌《南风》,夔始制乐以赏诸侯。天子作乐就是用来赏赐有德的诸侯官吏的。所治之处教化尊崇治德高尚,五谷依时而熟的,就把音乐赏赐给他。故天子之为乐也,以赏诸侯之有德者也。德盛而教尊,五谷时熟,然后赏之以乐。诸侯官吏治理使百姓劳苦的,赏赐的舞队小,场地上标记舞者位置的标记距离大。诸侯官吏治理使百姓生活安逸的,赏赐的舞队就大,场地上标记舞者距离的标记距离就小,故其治民劳者,其舞行缀远;其治民逸者,其舞行缀短。于是,观看诸侯官吏所展示的舞蹈,就可以知道他的治德,听到诸侯官吏死后所获得谥号,便知道他一生的成就。故观其舞,知其德;闻其谥,知其行也。尧时的《大章》之乐,是歌颂尧帝的德治的;黄帝时的《咸池》之乐,是歌颂黄帝治德便施天下的;《韶》之乐,歌颂舜帝继承和发扬尧帝之志;禹时《夏》乐,歌颂禹帝光大尧舜之德;殷周之乐,也都是反映当时文治武功的。歌功颂德,是乐的基本运用,从情绪心理学的角度看,这里会有个值得深思的问题:情绪治理,歌功颂德就可以了么?答案当然是肯定的,但,我们的临床经验和日常的生活经验,会支持这个结论?这里边,是哪里有什么问题没有?
预习
原文:
天地之道,寒暑不时则疾,风雨不节则饥。教者,民之寒暑也;教不时则伤世。事者民之风雨也;事不节则无功。然则先王之为乐也。以法治也,善则行象德矣。
一、查字正音
寒:爿,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睡卧家具。寒,甲骨文身,人体茻,草堆爿,床),表示天气凄冷肃杀的季节里,一个人睡在铺满草蓐的床上。有的甲骨文(卧室)代替),用代替,用四点指事符号代替三个。金文综合两款甲骨文字形。有的金文宀,卧室茻,草蓐人,睡眠者(夕,夜晚)(“二”是“仌”即“冰”的变形),表示结冰天气的夜晚,睡觉时用草蓐保温。篆文省去金文字形中的(夜晚),并将金文字形中的写成(冰),明确结冰天气的含义。造字本义:动词,在结冰的冷天夜晚,睡觉时用草褥保暖隶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四个草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冰)简化成两点水古人认为是热之始,是热之极;是冷之始,是冷之极。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寒,凍也。从人在宀下,以茻薦覆之,下有仌。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寒,冷气冻人。字形采用“宀、人、茻、仌”会义,表示用草褥垫盖,字形下部有“仌”表示天气冷水结冰。


暑:,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的本字,表示引火炊煮。,篆文日,太阳者,即“煮”的本字,炊煮),表示太阳热烈如煮。造字本义:形容词,天热如煮,形容天气灼热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者”写成古人认为“燠”是热之始,“暑”是热之极;“凉”是冷之始,“寒”是冷之极。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暑,熱也。从日,者聲。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暑,天气热。字形采用“日”作边旁,采用“者”作声旁。


时:,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的本字,表示行进。,甲骨文止,行进日,太阳),表示太阳运行。金文将甲骨文字形中的止”(趾)写成。籀文承续金文字形。篆文将籀文字形的上下结构调整成左右结构,并加(抓持),表示力图抓住易逝的光阴。造字本义:名词,太阳运行的节奏,季节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寺”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趾)写成。《汉字简化方案》中的简体楷书“时”,依据草书字形删减字件土”,将正体楷书字形中的简化成四季为“时”;一天为“日”。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時,四時也。从日,寺聲。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时,四季。字形采用“日”作边旁,采用“寺”作声旁。


疾:矢,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箭只。,甲骨文大,人矢,箭),像一个人被箭矢射中。金文承续甲骨文字形。有的金文省去“人”、加“疒”(病床),表示因中箭受伤而卧床疗养。籀文误将金文字形中的床形写成船形。篆文承续金文字形。造字本义:动词,中箭受伤,卧床休养。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疒”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古人称外伤为“疾”;称内患为“病”。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疾,病也。从疒,矢聲。,古文疾。,籀文疾。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疾,小病。字形采用“疒”作边旁,采用“矢”作声旁。,这是古文写法的“疾”。,这是籀文写法的“疾”。


饥:,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小桌子。飢,金文食,食物几,小桌),表示桌上没有或很少食物。篆文将金文字形中的写成造字本义:动词,餐桌上没有食物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食”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几”写成。《汉字简化方案》中的简体楷书“饥”,依据类推简化规则,将正体楷书字形中的“食”简化成“饣”饥”形容家庭缺乏食物的状况,餐桌上没有食物;“饿”形容个体胃部缺乏食物的状况,久饥而呻吟叹息。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饥,饿也。从食,几聲。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饥,肚子饿。字形采用“食”作边旁,采用“几”作声旁。


世:的异体字。,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传统数学进制的满数,九加一之和。,甲骨文是特殊指事字,字形在三道表示的竖线指事符号下面再加一横指事符号,表示三个相连相加,三十。金文在甲骨文字形中的竖笔指事符号上加一圆点指事符号,写成。有的金文将三竖笔画上的圆点连写成一横。篆文写成由三个构成的会义字,明确三十的含义。隶书将篆文字形中的三个连写成,并在第一个的竖笔上加一折笔,写成形的。有的隶书承续金文字形:在三个下面加一横指事符号,表示三个十相加。楷书简化字形,写成三个相连的结构。楷书异体字写成一个和一个廿。由于的金文异体字误将甲骨文字形中表示三个写成的字形分由此化出篆文的和篆文的;篆文隶化后楷书写成,篆文未见相应的隶书和楷书字形,隶书字形是隶书字形的演变发展;楷书异体字是隶书字形的楷化;楷书异体字是隶书字形的楷化。造字本义:数词,三十。古籍多以“世”代替“丗”和“卋”。现代汉语多以双音词“三十”代替单音单字的“卅”。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世,三十年爲一世。从卅而曳長之。亦取其聲也。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世,三十年算作一世。字形采用“”作字形根,通过拉长一竖而成。同时也采用作声旁。


二、梳理文义
    天地之间的道理,寒暑不应时令就会发生疾病,风雨不合节气就会发生饥荒。乐的教化犹如寒暑,不应时令就会伤害世风;礼的教化犹如风雨,不合节气就会劳而无功。所以先王作乐,作为治世之法,运用得当就能使百姓的行为合乎道德规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12-3 22:16:5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陈慧Michelle 于 2024-12-3 22:21 编辑

20241203
第四周第三天
天地之道,寒暑不时则疾,风雨不节则饥。教者,民之寒暑也,教不时则伤世。事者民之风雨也,事不节则无功。然则先王之为乐也。以法治也,善则行象德矣。
昨天说到乐,都是些歌功颂德之作。情绪治疗,也是如此,歌功颂德即可。建国君民也是,歌颂就是。就一个歌颂就好,这是为什么?因为,天地之道,寒暑不时则疾,风雨不节则饥,。自然之道大而至简。时节而已,病与缺食,是两项基本危机。病是机体遭受天谴,伤害你的身体。饥,是不直接伤害你的身体,而是断绝你的粮草补给,让你即便健康也活不下去,这是严重警告。警告无节,惩处不时。天威和地势,神圣不可侵犯,功德便是对天威地势的遵从和呼应。歌功颂德,就是教化,就是天时地利,就是做得好,做得对,跟着做就不会遭天谴和警告,不饿不病。天地之道,寒暑不时则疾,风雨不节则饥。
乐是用来通天的玩意,乐搞错了,就通不了天。事务职务礼数,是用来引导人们彻地的。礼数搞错了就要挨饿。通天彻地,是人类生存之法。以乐通天,以礼彻地,乐礼错不得。教者,民之寒暑也;教不时则伤世。事者民之风雨也,事不节则无功。教,在这里是乐的功能。乐教如果不是歌功颂德,还搞点其他花头,比如人道主义关怀,这就“不时”了。跟着太阳走就好,我说我还没起床,这就不时,错过了。这是个内部场景,很心理学,所以礼乐错不得。教者,民之寒暑也;教不时则伤世。事者民之风雨也;事不节则无功。错了会伤风败俗,和劳而无功,然则先王之为乐也。以法治也,善则行象德矣。所以以前的君王都会使用作乐之法治国理政,做得好了,全社会的行动(行),便彰显(象)的是帝王懂了多少天理(德)。歌功颂德,就是唱诵者个“行象德”,行是百姓生活。德是统治者所懂得的天理,哪里像我们现在的文艺工作和现实运行,人民生产生活跟统治行为分裂对立,各为其主,因为行象德,所以歌功(行)颂德。在存天理灭人欲,还是存人欲灭天理,还是天理人欲共存,这事上迷思绵绵造成的。一般的是说天理和人欲,似乎他们之间有很广阔的空间,但放在任何一个具体事情上,都没有空间。就像前面说的,跟着太阳走啊时间到了,那我要请你去体会一下被窝的温暖,温暖的被窝是埋葬青春的坟墓,但是坟墓也很温暖,青春和温暖到底要什么,似乎各有所选,实际上不会有选择。只有歌功颂德,力之能成为功,有德乃成,功德圆满。做不到,就要唱,就像九九乘法表,背诵唱讼吟颂,歌颂。
预习
原文:
夫豢豕为酒,非以为祸也,而狱讼益繁,则酒之流生祸也。是故先王因为酒礼。壹献之礼,宾、主百拜,终日饮酒而不得醉焉,此先王之所以备酒祸也。故酒食者所以合欢也;乐者所以象德也;礼者所以缀淫也。是故先王有大事,必有礼以哀之;有大福,必有礼以乐之。哀乐之分,皆以礼终。乐也者,圣人之所乐也,而可以善民心,其感人深,其移风易俗,故先王著其教焉。
一、查字正音
非:“非”是“排”的本字。非,甲骨文是指事字,字形在相北的两个人(背)头上各加一横指事符号,表示两人思想相背、观念冲突、行为排斥。有的甲骨文变形,指事特征消失。金文承续甲骨文字形。篆文有所变形。造字本义:动词,思想相背者之间互相抵制、排挤,相互攻击、责难。隶书继承篆文字形。当“非”的“排斥”本义消失后,甲骨文在“非”字基础上再加双手另造“排”代替,强调“排”的手部行为特征。从本义上看,时日恰当为“是”;相互抵制为“非”。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非,違也。从飛下翄,取其相背。凡非之屬皆从非。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非,违背。字形采用“飛”字下部表示“翅膀”的字形部分构成,采用左右两翼相背的含义造字。所有与非相关的字,都采用“非”作边旁。


祸:禍,甲骨文像大块骨头上刻有很多符号。有的甲骨文写作“占”,表示祭祀占卜时显示的凶兆。有的甲骨文加“(猎),表示用来刻写的骨头来自猎物。金文省去甲骨文的,将写成,加,强调”的凶兆与祭祀占卜的关系。篆文将金文字形中的“骨”写成“造字本义:动词,神因人的过犯而降下死难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汉字简化方案》中的简体楷书“祸”,依据类推简化规则,将正体楷书字形中的“咼”简化成“呙”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禍,害也,神不福也。从示,咼聲。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禍,灾害,表示神灵不予保祐。字形采用“示”作边旁,采用“咼”作声旁。


讼:“誩”是“吅”的异体字;“”是“誩”的异体字。口,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张嘴说话。吅,甲骨文口,嘴巴,借代说话口,嘴巴,借代说话),表示两人争相说话。篆文将金文字形中的“口”写成。当“吅”的本义消失后,篆文异体字“誩”用“言”(说话)代替“口”(嘴巴),明确“说话、争辩”的本义。当“誩”的本义消失后,金文异体字“讼”用“公”(平等、正义)代替“言”(争辩),强调在公平、正义主持下争辩诉讼。篆文将金文字形中的“言”写成,将金文字形中的“公”写成。造字本义:动词,在法官所代表的公平、正义中,双方竞相发言,争辩诉讼。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言”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公”写成中国大陆《汉字简化方案》中的简体楷书“讼”,依据类推简化规则,将正体楷书字形中的“言”简化成“讠”古籍多以“訟”代替“吅”和“誩”。向法官提出告状为“,在法官主持下辩论为”。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訟,爭也。从言,公聲。曰:謌訟。䛦,古文訟。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讼,争辩。字形采用“言”作边旁,采用“公”作声旁。一种说法认为,“讼”是歌颂的意思。䛦,这是古文写法的“讼”。


益:益”是“溢”的本字。益,甲骨文(皿,盛器水,液体),表示液体从盛器的开口处溢出。金文将甲骨文字形中四点的“水”简写成三点的。篆文将甲骨文字形中的写成横写的“水”,强调“水横溢”。造字本义:动词,盛器水满而溢出。隶书将篆文字形中的“水”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皿”写成。有的隶书将横写的“水”写成当“益”的“横溢”本义消失后,篆文再加“水”另造“溢”代替。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益,饒也。从水皿。皿,益之意也。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益,富饶有盈余。字形采用“水、皿”会义,“皿”表示水从器皿上满出来。


繁:”是“䋣”的异体字;而“䋣”是“”的本字。䋣,金文每,生育糸,丝线,借代结绳计数),表示古人以结绳计数的方式,记录部落或家庭妇女的大量生育数量。有的金文将“每”写成。有的金文将“每”简写成“女”。篆文将金文字形中的“每”写成,将金文字形中的“糸”写成篆文异体字“繁”误将金文字形中的“每”写成“敏”,将“䋣”写成“”。造字本义:动词,部落或家族大量生育人口,生生不息。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敏”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糸”写成。古籍多以“繁”代替“䋣”和“緐”。
壹:,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祭颂。,金文壶,盛器吉,祭颂),表示祭祀用的酒壶。篆文承续金文字形。造字本义:名词,祭祀专用的酒壶。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壶”形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吉”简写成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壹,專壹也。从壺,吉聲。凡壹之屬皆从壹。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壹,专一。字形采用“壶”作边旁,采用“吉”作声旁。所有与“壹”相关的字都采用“壹”作边旁。


欢:,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锐目利爪的猎鹰。歡,篆文雚,猎鹰欠,兴叹),表示猎鹰的呼叫。造字本义:动词,猎鹰发现猎物而兴奋呼叫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汉字简化方案》中的简体楷书用笔画简单的代替笔画复杂的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歡,喜樂也。从欠,雚聲。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欢,喜庆欢呼。字形采用“欠”作边旁,采用“雚”作声旁。


缀:”是“”的本字;而“”是“”的异体字。,篆文是指事字,字形在“衣”字两边各加一条连接线,表示在衣服的几个开口处添加连接,即将零碎的布块连缀成衣。当“”作为单纯的字件后,篆文再加“糸”(丝)另造“”代替。造字本义:动词,一针针一线线,通过大量手工劳动将碎布缝缀成衣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糸”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叕”写成。《汉字简化方案》中的简体楷书“缀”,依据类推简化规则,将正体楷书字形中的“糹”简化成“纟”。古籍多以“缀”代替“叕”和“裰”。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綴,合箸也。从叕,从糸。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缀,用丝线将两块以上的布帛缝在一起。字形采用“叕、糸”会义。


二、梳理文义
    养猪酿酒,不是为了制造祸患,而诉讼官司日益频繁,就是因为饮酒放纵无度而造成的祸患。因此先王制定了饮酒礼。饮酒行一献之礼,宾、主之间须行种种拜礼,所以喝酒喝上一整天也不会醉倒,这是先王用来预防喝酒酿祸的方法。所以酒食是用来聚会同欢的,乐是用来体现德行的,礼是用来防止淫逸的。因此先王遇死丧大事,一定用相应的礼来表示哀伤之情;遇到吉庆大事,一定用相应的礼来表示喜乐之心。哀伤与喜乐的程度,最终都以合乎礼仪为终结。乐,是圣人所喜爱的,它可以使民心向善,它可以感人至深,它可以移风易俗,改变民情民俗,所以先王特别强调乐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12-4 23:05:4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陈慧Michelle 于 2024-12-4 23:09 编辑

20241204
第四周第四天
夫豢豕为酒,非以为祸也,而狱讼益繁,则酒之流生祸也。是故先王因为酒礼。壹献之礼,宾主百拜,终日饮酒而不得醉焉,此先王之所以备酒祸也。故酒食者所以合欢也;乐者所以象德也;礼者所以缀淫也。是故先王有大事,必有礼以哀之;有大福,必有礼以乐之。哀乐之分,皆以礼终。乐也者,圣人之所乐也,而可以善民心,其感人深,其移风易俗,故先王着其教焉。
歌颂百姓群臣,和歌颂领袖,本来就是统一的事情的两个部份,启蒙主义者却只能分开并对立起来。启蒙主义者是永远不能理解乐教和礼教的。乐教和礼教,讲究的是个什么呢。乐者,天地之和;礼者,天地之序。和故百物皆化,序故群物皆别。乐由天作,礼以地制。需要明于天地,然后才能兴礼乐。乐礼之教的起手式就在天地之间,启蒙主义者的理性和经验,在自己的之内——自己的理性+加自己的经验。蝼蚁与鲲鹏之别啊,那就是启蒙主义者人群当中的低端吧。机器人理性也有经验,那它是很好的启蒙者吗?那还算是个启蒙主义者,那现在的小朋友跟豆包机器人聊天都已经超越跟父母聊天的水平咯。昨天的文字讲到行象德,这是乐礼的追求,因为行象德的前提是做得好做得对。做的不好做得不对就行象缺德,就好比养猪酿酒,不是用来制造祸端的,但是喝酒吃肉之后闹事惹官司的不在少数。这是酒肉无节,流而不节,形象不德。夫豢豕为酒,非以为祸也,而狱讼益繁,则酒之流生祸也。所以以前的君王就制定了喝酒的礼数,宾主之间行种种拜礼,所以喝酒和尚一整天也不会醉倒。这是以前的君王用来预防和酒酿祸的方法,是故先王因为酒礼。壹献之礼,宾主百拜,终日饮酒而不得醉焉,此先王之所以备酒祸也。酒食是用来聚会同欢的,乐是用来体现德行的,礼是用来反之淫逸的,防止。所以先王哀乐之事,最终都以符合礼仪为终结,是故先王有大事,必有礼以哀之;有大福,必有礼以乐之。哀乐之分,皆以礼终。兴乐有礼,兴礼有乐。乐,是圣人喜爱的,可以用来善民心;,它可以感人至深,可以移风易俗,改变民情民俗,君王都强调乐教,乐也者,圣人之所乐也,而可以善民心,其感人深,其移风易俗,故先王着其教焉。人心是可以改造的,可以改得与天同,也可以改得与人同,还可以改得与物同。作乐需要圣,述乐需要明。非圣非明玩弄乐礼,将会万劫不复。所以天地君亲师。时下,抛弃天帝,割裂君亲,人人为师,大危之世。礼崩乐坏之世。
预习
原文:
    夫民有血气心知之性,而无哀乐喜怒之常,应感起物而动,然后心术形焉。是故志微噍杀之音作,而民思忧;啴谐慢易、繁文简节之音作,而民康乐;粗厉猛起、奋末广贲之音作,而民刚毅;廉直、劲正、庄诚之音作,而民肃敬;宽裕肉好、顺成和动之音作,而民慈爱。流辟邪散、狄成涤滥之音作,而民淫乱。
一、查字正音
知:知”是“智”的本字。矢,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箭,借代行猎、作战。知,甲骨文干,武器,借代行猎、作战口,谈论矢,武器,借代行猎、作战),表示谈论和传授行猎、作战的经验。在远古时代,弯弓使箭是成年人的基本常识和重要经验。金文承续甲骨文字形。有的金文省去“干”,简化字形。篆文承续金文字形。造字本义:动词,谈论和传授行猎、作战的经验。隶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当“知”的形容词含义“聪明、有战略”消失后,金文再加“曰”(说,传授)另造“智”代替,强调谈论和传授经验。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知,詞也。从口,从矢。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知,表达了解、明白时的措词。字形采用“口、矢”会义。


思:,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的本字,表示细致、讲究。,金文囟,即“细”的本字心,考虑),表示心虑审慎细密。篆文将金文字形中的“囟”写成,将金文字形中的“心”写成。古人发现,心不仅是泵血器官,还是感知器官,具有直觉思维的能力。造字本义:动词,审慎细密地反复考虑。隶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囟”简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心”写成。自虑为“思”;他念为“想”。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思,容也。从心,囟聲。凡思之屬皆从思。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思,把人事放在心坎。字形采用“心”作边旁,采用“囟”作声旁。所有与思相关的字,都采用“思”作边旁。


忧:,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特别多。,篆文心,思虑尤,特别多),表示思虑特别多。造字本义:动词,多思多虑, 放心不下。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心”写成“竖心旁”,将篆文字形中的“尤”写成“忧”与“憂”同义,《汉字简化方案》用“忧”字合并“憂”字。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忧,心動也。从心,尤聲。讀若祐。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忧,心动。字形采用“心”作边旁,采用“尤”作声旁。诗音像读“祐”。


康:”是“”的本字,而“”是“”的异体字。,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累积并封存财宝,传之家族后代。,甲骨文庚,累积、传承三点,米粒,借代谷物粮食),表示储积谷物粮食,以备将来意外灾荒之需(其中“屰”是顶端带绳结的绳线“丫”的变形,“庚”是带带结绳线和贮宝盒“宁”的重叠——参见“庚”*)。有的甲骨文将“庚”写成,其中是两个“宁”(“贮”的本字,藏宝)的重叠。有的甲骨文将“庚”写成。金文将甲骨文字形中的“庚”写成。有的金文将甲骨文字形中的“庚”写成。篆文误将金文字形中的写成“干”加“双手”构成的,将金文字形中表示米粒的四点写成“米”造字本义:动词,在家中储积谷物粮食,以备将来意外的灾荒之需,消除断粮之忧。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庚”写成,误将篆文字形中的“米”写成“水”。当“康”的“储积谷物粮食”本义消失后,篆文再加“禾”(庄稼)另造“穅”代替,表示积年变质的谷子,并引申为不可食用的谷壳糠屑。楷书异体字用“米”代替“禾”另造“糠”代替,表示谷子舂米产生的空壳碎屑。古籍多以“糠”代替“穅”。中医方面,称体形挺拔强壮为“健”,强调生理条件的硬实;称心态安定从容为“康”,强调心理上的自足安乐。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穅,穀皮也。从禾,从米,庚聲。,穅或省。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穅,是谷物的皮壳。字形采用“禾、米”作边旁,采用“庚”作声旁。,这是“穅”的异体字,省去了“禾”。


粗:且,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将就、暂且。粗,篆文米,去壳的穀子且,暂且、将就),表示将就食用的杂米。造字本义:名词,糙米,未筛糠去碎、勉强食用的杂米。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米”写成“精”是谷子舂捣加工后经过筛选的上等稻米;“粗”是谷子舂捣加工后尚未吹粉去粹、勉强可以食用的杂米;“糙”是初步舂捣加工后尚未筛去糠尘、食之难以下咽的杂米。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粗,疏也。从米,且聲。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粗,疏而不密。字形采用“米”作边旁,采用“且”作声旁。


肃:,金文聿,即的省略,限制、约束”的变形,古代聚落祭祀等公共活动区),表示依照严格礼仪进行祭祀。有的金文误将“亚”写成“心”形的“亚”。籀文“𦘛”将金文字形中“心”形的“亚”写成“心”(态度),并再加“人”,强调祭祀仪式的严格、恭敬。篆文略有变形,将金文字形中的“亚”写成造字本义:动词,严格依照礼仪虔敬祭祀。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聿”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汉字简化方案》中的简体楷书“肃”,依据草书字形,将正体楷书字形中的简化成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肅,持事振敬也。从上,戰戰兢兢也。𦘛,古文肅从心从卪。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肃,办事勤奋,态度恭敬。字形采用“”作边旁,像是上,战战兢兢。𦘛,这是古文写法的“肃”,字形采用“心、卪”会义。


顺:川,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水流。,甲骨文川,水流見,即“頁”的简写,头脑,借代思虑),表示思绪舒畅如流。金文承续甲骨文字形。金文异体字用“心”代替“頁”,表示心情舒畅。篆文将金文字形中的“頁”写成造字本义:形容词,心情舒畅如流,没有郁结。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川”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頁”写成。《汉字简化方案》中的简体楷书“顺”,依据类推简化规则,将正体楷书字形中的“頁”简化成“页”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順,理也。从頁,从巛。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顺,使之条理、有序。字形采用“页、巛”会义。


涤:滌,篆文水,清洗條,树枝,木棒),表示在流动的河水中用木棒捣衣去污。造字本义:动词,在河里用木棒捣衣洗刷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水”写成“三点水”,将篆文字形中的“條”写成。《汉字简化方案》中简体楷书“涤”,依据类推简化规则,将正体楷书字形中的“條”简化成“条”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滌,洒也。从水,條聲。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涤,洒洗。字形采用“水”作边旁,采用“条”作声旁。


二、梳理文义
    人生来就有血气、有感知外物的天性,而哀乐喜怒的情思却不是恒常不变的,都是对外物有所感应必定产生活动,然后才产生哀乐喜怒之情。所以细微、急促的音乐产生,人们听了就会引起忧郁;宽舒、平和、调子曲折而徐缓的音乐产生,人们听了就会感动康乐;激烈、威猛、奋发、昂扬的音乐产生,人们听了就会变得刚毅;廉正、厚重、端庄、诚恳的音乐产生,人们听了就会肃然起敬;宽和、圆润、流畅、和顺的音乐产生,人们听了就会变得慈爱;邪僻、怪诞、疾速无度、放纵散漫的音乐产生,人们听了就会变得淫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12-5 23:07:5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陈慧Michelle 于 2024-12-5 23:10 编辑

20241205
第四周第5天
夫民有血气心知之性,而无哀乐喜怒之常,应感起物而动,然后心术形焉。是故志微噍杀之音作,而民思忧;啴谐慢易、繁文简节之音作,而民康乐;粗厉猛起、奋末广贲之音作,而民刚毅;廉直、劲正、庄诚之音作,而民肃敬;宽裕肉好、顺成和动之音作,而民慈爱。流辟邪散、狄成涤滥之音作,而民淫乱。
昨天为止,讲述的是乐的施行的情况,概括起来三个要点:
1、乐就是歌功颂德,观闻其乐,而知德与行,乐的内容,靡靡之音不能登堂入室。
2、作乐述乐,要领在于时节不错,如此才能行象德。
3、作乐述乐的边界在于,象德缀淫,乐与礼谐。
今天的文字讲,人有血、气、心的知、识的本性,也就是前文说的:感于物而动,性之欲也。物至知知,然后好恶形焉,人的血气心知,是人的本性。而喜怒哀乐却不是常态,都是对无感的内部反应,从而把人的内心通道(心术)给显示出来了。做胃肠镜喝进去的荧光物质,把胃肠道的通道情形给显示了出来。夫民有血气心知之性,而无哀乐喜怒之常,应感起物而动,然后心术形焉。也就是说,人的输出,是对所感之物的反应,人心原本是静的,之所以输出,是有所感。生出喜怒哀乐,是有人刺激,并且被纳入感知。喜怒哀乐,是刺激的函数。人生而静,所以,是故志微噍杀之音作,而民思忧;啴谐慢易、繁文简节之音作,而民康乐;粗厉猛起、奋末广贲之音作,而民刚毅;廉直、劲正、庄诚之音作,而民肃敬;宽裕肉好、顺成和动之音作,而民慈爱。流辟邪散、狄成涤滥之音作,而民淫乱。
不同的乐,会刺激百姓,产生不同的内部状态和做出不同的输出,志微噍杀之音,细微急促的音乐,听了就会忧郁,得抑郁症。啴谐慢易、繁文简节之音,宽舒平和调子曲折而徐缓的音乐,听了就会感到康乐。粗厉猛起、奋末广贲之音,激烈威猛奋发昂扬的音乐作品,听了使人变得刚毅。廉直、劲正、庄诚之音,廉正厚重端庄诚恳的音乐,听了使仁肃然起敬。宽裕肉好、顺成和动之音,宽和圆润流畅和顺的音乐,使人变得慈爱。流辟邪散、狄成涤滥之音,邪僻怪诞疾速无度放纵散漫的音乐,使人淫乱。所以作乐制礼的事儿,不能随便哪个人都去做。作为百姓,也不是什么乐都可以去听去看,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行。礼崩乐坏,后果严重。
预习:
原文
是故先王本之情性,稽之度数,制之礼义。合生气之和,道五常之行,使之阳而不散,阴而不密,刚气不怒,柔气不慑。四畅交于中而发作于外,皆安其位而不相夺也。然后立之学等,广其节奏,省其文采,以绳德厚。律小大之称,比终始之序,以象事行。使亲疏贵贱、长幼男女之理,皆形见于乐,故曰:“乐观其深矣。”
一、查字正音
稽:旨,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品尝美食。稽,金文旨,品尝美食頁,头脑,省思、审察),表示代尝并审查食物的安全性。籀文在“旨”的中间误加一横,并将金文字形中的“頁”省略成“首”。篆文省去金文字形中的“頁”,并加“禾”(稻米,代粮食),强调代尝食物;同时在“旨”(品尝、试吃)上加“尤”(特别),表示有安全针对性地品尝试吃。造字本义:动词,古代忠臣为帝王的日常食品代尝检查,以身试毒,排除帝王饮食的安全隐患。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禾”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稽,畱止也。从,从尤,旨聲。凡稽之屬皆从稽。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稽,停留。字形采用“、尤”会义,采用“旨”作声旁。所有与稽相关的字都采用“稽”作边旁。


散:,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麻”的本字,表示麻林。,甲骨文林,麻林攴,持械打击),表示持械打、扯麻皮,使麻缕与麻青分离。金文将甲骨文写成;同时加“夕”(肉),表示从骨头上剔析分离的零碎杂肉。篆文承续甲骨文字形。篆文异体字基本承续金文字形,将金文字形中的写成,将金文字形中的写成造字本义:动词,以外力破坏物体原有结构,使之分离成若干部分。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表示麻林的写成似“脊”非“脊”的、似“林”非“林”的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雜肉也。从肉,聲。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散,杂肉。字形采用“肉”作边旁,采用“ ”作声旁。


密:宓,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无战争动荡的、太平安定的。密,金文宓,无战争动荡的、太平安定的山,深岰),表示没有战乱之忧的、太平安定的山岰。远古时代追求和平的人们,为逃避战乱而避隐与世隔绝的大山深岰。有的金文将戈戟堆写成“二”和“戈”组成的“二戈”。篆文误将金文字形中的“二戈”写成“必”,导致本义线索消失。造字本义:名词,与外界俗世隔绝、无战乱之忧的大山深岰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宓”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山”写成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密,山如堂者。从山,宓聲。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密,形状像堂室的山。字形采用“山”作边旁 ,采用“宓”作声旁。


怒:,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俘获或抢劫女子,迫使其劳役。怒,篆文奴,役使心,不满态度),表示被奴役而不满。造字本义:动词,因失去自由、遭受奴役而发泄不满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奴”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心”写成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怒,恚也。从心,奴聲。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怒,愤恨。字形采用“心”作边旁,采用“奴”作声旁。


慑:聶,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的省略,表示以威势小声发令。,篆文心,,心理,惧怕聶,即,表示以威势小声发令)。造字本义:动词,以极高威势令对方畏惧。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心”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汉字简化方案》中的简体楷书“慑”,依据类推简化规则,将正体楷书字形中的“聶”简化成“聂”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懾,失气也。从心,聶聲。一曰服也。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慑,丧气。字形采用“心”作边旁,采用“聶”作声旁。另一种说法认为,“慑”的意思是心服口服。


畅:“暢”是“畼”的异体字。昜,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陽”(阳)的本字,表示红日高照。畼,篆文田,百谷生长的田野昜,艳阳高照),表示太阳照耀田野。篆文异体字“畅以“申”(伸张、扩展)代“田”(百谷生长的田野),强调作物在日照下茁壮伸展。造字本义:形容词,田野百谷在阳光普照下茁壮生长。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汉字简化方案》中的简体楷书“畅”,依据类推简化规则,将正体楷书字形中的“昜”简化成古籍多以“畅”代替“畼”。
附一 文言版《说文解字》:
畼,不生也。从田,昜聲。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畼,田地荒芜,不生谷物。字形采用“田”作边旁,采用“昜”作声旁。


夺:雀,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小鸟。奪,金文衣,用衣服包裹雀,小鸟又,抓持),表示从鸟窝中抢掠幼鸟,包藏在衣服中。简体金文误将“衣”字上部的“人”和“雀”字上部的“小”所构成的字形写成“大” 。篆文承续简体金文字形。造字本义:动词,恃强凌弱,抢掠巢中幼鸟,包藏在私人衣服中强行占有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大”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隹”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又”写成“寸”。楷书异体字将金文字形中的“衣”简写成。《汉字简化方案》中的简体楷书“夺”,省去正体楷书字形中的“隹”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奪,手持隹失之也。从又,从奞。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夺,手持的鸟雀被抢走。字形采用“又、奞”会义。


采:采,甲骨文爪,用手摘果,果树),表示伸手摘果。有的甲骨文省去了树上的果子。远古采集时代的人们摘集植物的花、叶、果子作为食物。金文、篆文承续承续甲骨文字形。造字本义:动词,摘集果子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爪”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木”写成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采,捋取也。从木,从爪。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采,捋叶子、摘果子。字形采用“木、爪”会义。


序:,金文厂,开放型建筑与“良”形似,像主屋朝向不同方向的回廊),表示进入主屋的不同方向的走廊,一种既可遮风蔽雨又可欣赏风景的附属建筑。有的金文误将多条走廊形状的写成“糸”和“丁”,回廊形象消失。篆文误将金文字形中的写成,并以作为声旁。造字本义:名词,进入主屋的不同方向的走廊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序,東西牆也。从广,予聲。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序,堂屋前的东西两侧门墙。字形采用“广”作边旁,采用“予”作声旁。


二、梳理文义
    因此,先王作乐是根据人天生的情思心性,审核音律度数,制定礼仪制度,融合阴阳二了化生万物的和谐,遵循五行相生相克的运行规律,使得阳气不流散,阴气不密闭,刚气不暴怒,柔气不畏惧。阴、阳、刚、柔四种气质在内部交合通畅,在外部抒发表现,都各得其所而不互相干扰侵夺。然后订立学习的进度等级,逐步增加学习乐的节奏,审察乐章文采,用以考量德行的深厚。规范音律高低合度,排列乐章前后顺次,用以模拟人事等级伦理的关系,使得亲疏、贵贱、长幼、男女的区别,都经由乐表现出来,所以说:“通过乐可以深刻地观察社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12-6 21:23:2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陈慧Michelle 于 2024-12-6 21:25 编辑

20241206
第四周第6天
是故先王本之情性,稽之度数,制之礼义。合生气之和,道五常之行,使之阳而不散,阴而不密,刚气不怒,柔气不慑。四畅交于中而发作于外,皆安其位而不相夺也。然后立之学等,广其节奏,省其文采,以绳德厚。律小大之称,比终始之序,以象事行。使亲疏贵贱、长幼男女之理,皆形见于乐,故曰:“乐观其深矣。”
昨天说到,作乐寻个什么理,也就是内在依据。——乐是在两心之间的连接物,利用其连接两心,而影响心的运动,从而影响心,及其所控制的输出的。民有血气心知之性,而无哀乐喜怒之常,应感起物而动,然后心术形焉。不同的乐共鸣共振不同的心动,如此便能用乐打开心门,打通人心。
今天的文字说什么呢?怎么运用心和乐的一些物理指标,获得乐作的韵律。根据人们的情思心性,转换为音乐的音律度数(宫商角徴羽及其音阶度数),并选择相配合制衡的礼仪程序,合诸阴阳之和,导引五行之生克制化进程,使人心及其输出阳而不流散,阴而僵死封闭,刚气不暴怒四散,柔气缩手缩脚。
是故先王本之情性,稽之度数,制之礼义。合生气之和,道五常之行,使之阳而不散,阴而不密,刚气不怒,柔气不慑。
第一步,依照人心情思,选择音律度数和制定相应礼仪。
第二步,以阴阳五行之理,调制阴阳刚柔。
第三步,做什么呢?
阴阳刚柔四种气质在人心内部交合通融,在外部抒发表现,并保证人人都各得其所而不互相干扰侵夺。使经过调制的阴阳刚柔四气,以“诚”的状态输出,并且人人之间各得其所,并与系统和谐一致。检查输出。四畅交于中而发作于外,皆安其位而不相夺也。
第四步,确定音乐所面对的观众听众,定制性完成作品,以实现乐教。
设立音乐等级,多作几部,检查乐礼文采,看看能不能归正听者之德。然后立之学等,广其节奏,省其文采,以绳德厚。
规范音律高低合度,排列乐章前后顺序,是乐作能模拟人事等级伦理关系,使亲疏、贵贱、长幼、男女的区别,都经由音乐得以表现。
律小大之称,比终始之序,以象事行。使亲疏贵贱、长幼男女之理,皆形见于乐,故曰:“乐观其深矣。”所以说通过乐,可以深刻的观察和理解人与社会。故曰:“乐观其深矣。”作乐过程,有的放矢。使音乐作用,环环相扣,精准释放,没有遗漏。
预习
原文:
    土敝则草木不长,水烦则鱼鳖不大,气衰则生物不遂,世乱则礼慝而乐淫。是故其声哀而不庄,乐而不安,慢易以犯节,流湎以忘本。广则容奸,狭则思欲,感条畅之气而灭平和之德。是以君子贱之也。
一、查字正音
敝:“㡀”是“敝”的本字;“敝”是“弊”的本字。㡀,甲骨文(“敝”字局部)是指事字,字形在“巾”(用布帛制作的系佩衣饰)字上加表示碎片的四点指事符号,表示将布帛衣物撕扯成碎片。当“㡀”成为单纯字件后,甲骨文再加“攴”(持械击打)另造“敝”代替,强调人为破坏布帛衣物。简体甲骨文将“㡀”简写成。金文加“十”(“又”的简写,用手抓),将甲骨文字形中的“㡀”写成,将甲骨文字形中的“攴”写成。篆文基本承续甲骨文字形。造字本义:动词,将布帛衣物撕碎扯烂,人为破坏衣物。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㡀”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攴”写成“反文旁”。当“敝”从动词“人为破坏衣物”引申出形容词含义“衣物陈旧破败”之后,隶书再加“廾”(用双手抓)另造“弊”代替,强调“人为破坏”的含义。作形容词时,古籍多以“敝”代替“㡀”和“弊”。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敝,帗也。一曰敗衣。从攴,从㡀,㡀亦聲。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敝,拔扯巾帛。另一种说法认为,“敝”是毁坏衣物的意思。字形采用“攴、㡀”会义,同时“㡀”也作声旁。


衰:衰”是“蓑”的本字。衰,金文“衣”的省略,借代衣领大量向下披垂的棕毛),字形像领口之下棕毛下垂的服装。棕片由数层棕丝天然网织而成,末端是棕毛,它质地轻飘,疏而不漏,耐潮耐湿;古人将棕毛朝下的棕片连缀成“棕衣”,亦即俗称的“蓑衣”;雨水打在棕衣上时被数层“棕网”遮挡,并顺着棕丝和棕毛下淌到地上,穿蓑人可保干爽不湿,加之棕衣轻便,人们可以穿蓑在雨中劳作。穿蓑传统在当代部分农村地区仍有保留。籀文将金文字形中的写成,表示“领口”;将金文分开书写的两个“毛”连写成,强调带棕毛的棕片被“连缀”成衣。篆文将籀文字形中的“领口”明确写成“衣”造字本义:名词,用耐潮、耐湿的棕片缝制的雨衣。有的隶书误将棕毛披垂的(似“冄”非“冄”)写成“口”加一横,导致“衰”的字形面目全非,“蓑衣”本义线索消失。有的楷书承续隶书字形;有的楷书承续隶书字形当“衰”的“蓑衣”本义消失后,再加“艹”(草)另造“蓑”代替。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衰,艸雨衣。秦謂之萆。从衣,象形。,古文衰。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衰,用草纺织的雨衣。这种雨衣在秦地叫作“萆”。字形采用“衣”作边旁,,像雨衣的样子。,这是古文写法的“衰”字。


遂:遂,金文辵,行进又,抓),手上几点指事符号,表示远行采集。有的金文字形复杂化。篆文误将金文字形中表示采集的字形写成造字本义:动词,上山采集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辵”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远行拾获海贝为得”;远行深山采集有所收获为“遂”。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遂,亾也。从辵,㒸聲。,古文遂。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遂,逃亡。字形采用“辵”作边旁,采用“㒸”作声旁。,这是古文写法的“遂”字。


庄:,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的本字,表示床架,借代病卧、病亡。,金文爿,床架,借代病卧、病亡卜,即的省略,尸骨其,即”的本字,借代建筑工具口,聚邑),表示古代作为帝王或贵胄墓葬之地守护者所繁衍形成的聚邑或村落。有的金文省去“口”(聚邑),写成上下结构。籀文用“歹”(残骨,借代死亡)代替金文字形中的“卜”,明确“”与“死亡”的联系;用“丌”代替金文字形中的“其”(土箕)。篆文省去籀文字形中的“歹”和“丌”所组成的(埋葬死者),同时加“艸”(草木,植被)、加“土”(封土),强调在土葬地点种草,以隐匿帝王或高官贵族的墓葬地点,避免盗墓。造字本义:名词,古代作为帝王世代守陵的移民所繁衍形成聚邑或村落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由“艸”和“爿”所组成的写成。草书将正体楷书字形中的写成。俗体草书误将表示“艸”和“爿”的写成“广”形的。俗体楷书依据草书字形,将正体楷书字形中的简写成“广”,导致“土葬草地”的本义线索消失。现代汉语常“村庄”并用,古人称人口聚集的自然屯落为“村”;称世代守陵的移民所繁衍形成聚落为“庄”。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莊,上諱。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庄,讳皇上之圣名,不可妄解(这里“上”指汉明帝刘庄)。


二、梳理文义
    土地乏敝,草木就不生长;水中烦扰,鱼鳖就长不大;阴阳之气衰弱,生物就不能顺利长成;世道混乱,礼就会污秽而乐应付地淫邪。所以,这种声音悲哀却不庄重,快乐却不安详,散漫简易却节奏紊乱,流连沉湎却忘记根本。声音宽缓而包含着淫邪,声音迫促而情欲急切,这种声音激发人们动乱逆反的情绪,泯灭人们平和善良的德性,所以君子鄙薄轻视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12-7 20:34:0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陈慧Michelle 于 2024-12-7 20:35 编辑

20241207
第四周第七天
    土敝则草木不长,水烦则鱼鳖不大,气衰则生物不遂,世乱则礼慝而乐淫。是故其声哀而不庄,乐而不安,慢易以犯节,流湎以忘本。广则容奸,狭则思欲,感条畅之气而灭平和之德。是以君子贱之也。
   
昨天说到,作乐要有纵深和章法,使“使亲疏贵贱、长幼男女之理,皆形见于乐”。好的作品是这样,坏的作品是什么样呢?今天的语句说:土质乏敝草木不生长;水中吵闹鱼鳖长不大;阴阳气衰弱,生物就不能顺利成长;世道混乱,礼就会污秽而乐就会淫邪。土敝则草木不长,水烦则鱼鳖不大,气衰则生物不遂,世乱则礼慝而乐淫。所以,这种乐的声悲哀而不庄重,快乐而不安详,散漫简易却节奏紊乱,流连沉湎确有失去根本。乐音,应该怎么才好呢。哀而庄,乐而安,慢易以节,流湎以本。这个准则的情绪心理意义可大,哀乐慢易流湎,可都是情绪。这些情绪如何才是建设性的,而不是破坏性。情绪(或者主体感)总是要来的,怎么可以使情绪的建设性得以发挥,哀以庄,乐以安,慢易以节,流湎以本。乐礼相携,阴阳成趣,这可是简明深刻的好乐标准。音节间舒,旋律慢缓,称之为声广;音节间密,旋律急促,称之为声狭,声广,多有奸淫之声,声狭多有情欲急切。声广声狭,都是条畅。条畅,小道舒展条达,淫荡。条畅,心术之形狭隘。广狭,条畅,都养不成君子。非君子心术,君子心术是什么呢?平和,虚心平意以待倾损。音乐不能广狭条畅,广则容奸,狭则思欲,感条畅之气而灭平和之德。是以君子贱之也。就是不能痴迷于某事某物,不能沉湎,不是靡靡之音,要能培养“平和”的心术。不平,则拥挤吵闹,不合。不和,则吵吵嚷嚷,不和,好的乐作,要和合,以有助于和合之心术生成。总的来讲,这几天说的是如何作得一步好乐。
预习
原文:
凡奸声感人,而逆气应之;逆气成象,而淫乐兴焉。正声感人,而顺气应之;顺气成象,而和乐兴焉。倡和有应,回邪曲直,各归其分,而万物之理,各以其类相动也。是故君子反情以和其志,比类以成其行。奸声乱色,不留聪明,淫乐慝礼,不接心术,惰慢邪辟之气不设于身体,使耳目鼻口、心知、百体皆由顺正,以行其义。
一、查字正音
逆:的本字。屰,甲骨文是特殊指事字,是“大”(成年人)的倒写,表示倒行、逆行,与自己的行进方向相反。当“屰”作为单纯字件后,甲骨文再加“止”另造“逆”代替,或加“彳”(行进),或甲骨文加“辵”(行进),强调行进方向相反。金文承续甲骨文字形。篆文误将金文字形中倒写的“大”写成“大”字加一横的字形“屰”造字本义:动词,双方方向相反地相向而行,与相从相反。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辵”写成“走之底”,将篆文字形中的“屰”写成古籍多以“逆”代替“屰”。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逆,迎也。从辵,屰聲。關東曰逆,關西曰迎。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逆,相向迎面而行。字形采用“辵”作边旁,“屰”作声旁。同一动作,在关东叫“逆”,在关西叫“迎”。


象:𤉢”和“𤊱”是“”的异体字。象,甲骨文是象形字,字形像长鼻、大口、大耳、形体超大的动物。简体甲骨文省去耳朵形象。金文基本承续简体甲骨文字形,将甲骨文字形中的长鼻、大口的形状简写成,将甲骨文字形中的动物身躯、四肢、尾巴简写成。有的金文描画出长鼻、长牙、大耳的剪影。篆文将金文字形中大象的长鼻、大口的形状写成长鼻、大口、大耳的,将金文字形中表示动物身躯、四肢、尾巴的写成。在古人眼里,陆地上的万千生命中,象的体形最为庞大而且优美,鼻子曲长动感,富于视觉震撼力,遂以大象借代世间万物之形。造字本义:名词,鼻子超长、体形超大的食草动物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长鼻、大口、大耳的写成,将篆文字形中表示动物身躯、四肢、尾巴的写成楷书异体字“𤉢”将篆文字形中表示身躯、四肢、尾巴的写成。楷书异体字“𤊱”将篆文字形中表示长鼻、大口、大耳的写成。古籍多以“象”代替“𤉢”和“𤊱”。
---------------------------------------------------------------------------------------------------------------------------------------------------------------------------------------------------
:“象棋名称的由来
中国象棋,为什么叫“象棋”,而不叫“龙棋”、“凤棋”、“牛棋”、“马棋”或其他什么动物棋?对于此问,众说纷纭,但基本都倾向认为“象棋”中的“象”,与那种鼻子超长、体形超大的食草动物无关。
     
象形网以为恰恰相反,“象棋”的本义,就是以大象为首的古老“动物棋”,以兽中之王的“象”命名,理所当然——棋戏双方以相同数量、相同战力的动物对阵搏杀,比如以八兽借代百兽的“动物搏戏”,双方以象、狮、虎、豹、狗、狐、猫、鼠等八兽组阵,战力以“象〉狮〉虎〉豹〉狗〉狐〉猫〉鼠〉象”为序,同类相拼,双方同归于尽;任何一方的动物攻入敌方的兽穴,即为获胜(任何动物不可进入本方的兽穴,即双方不可自毁);或者任何一方将对方动物全部消灭,亦为获胜。
        
“象〉狮〉虎〉豹〉狗〉狐〉猫〉鼠〉象”的搏杀规则,体现了自然界循环的食物链,也体现“相生相克”的中国古老阴阳哲学观念。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将战争形态与古老的“动物搏戏”相融合,经过数千年演变,形成现代的“中国象棋”。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象,長鼻牙,南越大獸,三秊一乳,象耳牙四足之形。凡象之屬皆从象。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象,长鼻长牙的南越大兽,三年一胎,字形像大象的大耳长牙四足之形。所有与象相关的字,都采用“象”作边旁。


倡:“昌”是“唱”的本字,而“娼”和“倡”是“唱”的异体字。昌,甲骨文曰,说话曰,说话),重“曰”会义,表示不断、反复地说话、讲解、说服。金文承续甲骨文字形。篆文将金文字形上部的“曰”写成,将金文字形中的下部的“曰”写成。当“昌”的常用词性成为形容词“兴盛兴旺”之后,篆文再加“口”另造“唱”代替。为了区别于“唱”的口头动作,篆文用“人”代替“口”另造“倡”代替,强调“昌”的“人为”动机。造字本义:动词,反复高呼提议,说服他人大力推行某项主张。隶书将篆文字形中的“人”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昌”写成古籍中“倡伎”多写作“娼妓”。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倡,樂也。从人,昌聲。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倡,表演歌舞的乐人。字形采用“人”作边旁,采用“昌”作声旁。


曲:曲,甲骨文是象形字,字形像一截竹子被揉折成直角。金文承续甲骨文字形。将竹子烧烤到发软,就可以用外力将竹子揉折出不同角度。篆文像一截竹子被揉成∪”形。造字本义:动词,将烧软的竹子揉折变形变弯,形成弧形框架。隶书“曲”误将篆文字形中“”形的竹管简写成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曲,象器曲受物之形。或說曲,蠶薄也。凡曲之屬皆从曲。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曲,像器具凹曲以承载物品的形状。有的解释说,“曲”,是养蚕薄。所有与曲相关的字,都采用“曲”作边旁。


惰:“惰”和“”是“”的异体字。,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墮”的本字,表示下坠。憜,篆文心,情绪隋,即“墮”的本字,坠而不兴),表示情绪低落。篆文异体字“惰”省去“阜”写成“惰”。籀文异体字用“女”代替“心”写成“媠”,表示女子情绪低落,懒散没精神。造字本义:形容词,情绪低落不兴奋,丧失激情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楷书异体字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墮”古籍多以“惰”代替“憜”和“媠”。《汉字简化方案》用“惰”合并代替“憜”和“媠”。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憜,不敬也。从心,省。《春秋傳》曰:“執玉憜。”惰,憜或省。媠,古文。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惰,态度懒散不敬。字形采用“心”作边旁,采用省略了“土”的“”作声旁。《春秋左传》上说:“手上拿着宝玉,副漫不经心的样
子。”惰,这是“憜”的异体字,省略了。媠,这是古文写法的“憜”。


二、梳理文义
    凡是奸邪的声音感染人,人们内心就产生邪逆之气来应和;内心的邪逆之气显现出来的时候,放荡淫乱的音乐就产生了。中正的声音大吃一惊染人,人们内心就产生和顺之气来应和;内心的和顺之气显现出来的时候,和谐中正的音乐就产生了。唱与和彼此响应,乖违邪辟、曲直善恶各自回归本分,而世上万事万物的道理,也一样是同类相互触动应答的。因此君子要去除人性淫溺之情,恢复善性以和谐心志,比照善类用以成就自身的德行。奸邪之声、迷乱之色不在耳朵、眼睛驻留,淫乱之乐、邪恶之礼不与心志相接,怠惰、轻慢、邪戾之气不让身体沾染,让耳朵、眼睛、鼻子、嘴巴、心智以及身体的各部分都能循着和顺中正之气则得到正常的发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12-8 22:24:5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陈慧Michelle 于 2024-12-8 22:27 编辑

20241208
第五周第一天
    凡奸声感人,而逆气应之;逆气成象,而淫乐兴焉。正声感人,而顺气应之;顺气成象,而和乐兴焉。倡和有应,回邪曲直,各归其分,而万物之理,各以其类相动也。是故君子反情以和其志,比类以成其行。奸声乱色,不留聪明,淫乐慝礼,不接心术,惰慢邪辟之气不设于身体,使耳目鼻口、心知、百体皆由顺正,以行其义。
    在乐经中属于《乐象》的内容。乐首先是一种“唱和”现象,一唱众和,台上唱戏的是疯子,台下看戏的是傻子。一疯众傻,同义相亲。人感奸声,必以内部逆邪之气应和,这个逆邪之气作为心动之音,输出出来,放荡淫乱的音乐就产生了。人感中正之声,必以内部和顺之气来应和,这个和顺之气作为心动之音,输出出来,和谐中正的音乐就产生出来了。凡奸声感人,而逆气应之;逆气成象,而淫乐兴焉。正声感人,而顺气应之;顺气成象,而和乐兴焉。同类之间总是一唱一和,相互呼应的。回邪曲直各归其分,同类相互触动应答,是世间万物的道理。倡和有应,回邪曲直,各归其分,而万物之理,各以其类相动也。所以君子应该避免淫声入耳时邪逆之气发作,而生成逆气相应的音声。应该返回到“情”的位置上,去应和自己的志。反情和志,找回相应善类,而不是所听闻见的邪僻之类,来输出自己的行为。比类而行。这里的反情和志和比类而行,从情绪心理学的角度看,该是很基本的“技术操作”。是对回邪曲直的逆操作,通过反情和志、比类成行,奸邪之声、迷乱之色不在耳朵眼睛驻留;淫乱之乐、邪恶之礼,不与心智相接;怠惰轻慢邪戾之气,不让身体沾染。奸声乱色,不留聪明,淫乐慝礼,不接心术,惰慢邪辟之气不设于身体。这几个字,也是操作性极强的描述,耳、目、心术、身体——听视言行。如此使得耳目鼻口心和身体,各部分都循着和顺中正之气,按照正确的路径发展。使耳目鼻口、心知、百体皆由顺正,以行其义。三个要点:
1、物以类聚,人以群分。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行。
2、奸声乱色,不留耳目,淫乐慝礼,不接心术,惰慢邪辟之气不设于身体。
3、反情和志,比类成行,君子之身得保。
预习
原文:
    然后发以声音,而文以琴瑟,动以干戚,饰以羽旄,从以箫管。奋至德之光,动四气之和,以著万物之理。是故清明象天,广大象地,终始象四时,周还象风雨。五色成文而不乱,八风从律而不奸,百度得数而有常。小大相成,终始相生。倡和清浊,迭相为经。故乐行而伦清,耳目聪明,血气和平,移风易俗,天下皆宁。故曰:乐者乐也。君子乐得其道,小人乐得其欲。以道制欲,则乐而不乱;以欲忘道,则惑而不乐。是故君子反情以和其志,广乐以成其教。乐行而民乡方,可以观德矣。
一、查字正音
动:动(動),金文被刺瞎眼睛的男奴重,大包袱),表示男奴负重驮物。有的金文辵,行进重,包袱),突出负重行进的运输主题。篆文重,包袱),强调使用体力。造字本义:动词,使用体力,负重劳作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汉字简化方案》中的简体楷书“动”,依据类推简化规则,将正体楷书字形中的“重”简化成“云”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動,作也。从力,重聲。,古文动从辵。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动,起身作事。字形采用“力”作边旁,采用“重”作声旁。,这是古文写法的“动”,采用“辵”作边旁。


光:光,甲骨文火炬人,奴仆、侍者),字形像蹲跪着的人擎着火炬,高过头顶。金文将火炬简化成。有的金文将火炬进一步抽象化。篆文略有变形。造字本义:名词,古代提供照明的、由奴隶手举的火把隶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变形为,将篆文字形中的变形为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光,明也。从火在人上,光明意也。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光,明亮。字形采用“火”作边旁,像火把在人的上方,光明的意思。


著:箸”是“著”和“着”的本字。者,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煮”的省略,表示煮熟的食物。箸,金文竹,借代竹制餐具者,即“煮”,代表熟食),表示将竹制餐具插在熟食上。篆文将金文字形中的“者”写成。籀文写成象形字,字形像两根筷子。有的籀文用“力”(使劲)代替“者”(煮熟),表示手指将筷子用力夹紧,以夹取食物。隶书将篆文字形中的“竹”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者”写成当“”引申出形容词“突出、显著”后,俗体隶书用“草字头”的“”代替“竹字头”的“”。造字本义:动词,古人在宰牲或祭祀的日子,将筷子插在煮熟的猪头或其它兽头上,以示敬请祖先和神灵钦享他们虔诚的供献。直到今天,许多地方仍然保留着这一传统。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竹”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者”写成当“著”的引申义动词“穿着”消失后,俗体隶书又用变形的“着”代替“著”。古人常常用随手可得的筷子在桌上或地上标示、写字,因此“箸”有“撰写”的引申义,后由“著”代替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箸,饭攲也。从竹,者声。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箸,吃饭时用来夹菜的筷子。字形采用“竹”作边旁,采用“者”作声旁。


理:里,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裏”的省略,表示内部。理,篆文王,玉里,即“裏”的省略,内部),表示玉石内部的纹路。造字本义:名词,玉石内部奇妙天成的绚丽纹案。隶化后楷书继承篆文字形。古籍常“道理”并称,词义偏指“理”:“道”指宇宙规律、自然生灭之源,道是至理、大理、公理,也就是说,道有宏阔永恒的抽象一面,须心胸开阔、谦卑至诚方可领悟;“理”指从生活经验中整理总结出来的秩序,原则性处世方案,理是小道,是符合环境、具体而微的有形之道,也可以说,理有场景化的具体性,只要积累一定世俗常识便可遵行。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理,治玉也。从玉,里聲。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理,加工玉石。字形采用“玉”作边旁,采用“里”作声旁。


倡:“昌”是“唱”的本字,而“娼”和“倡”是“唱”的异体字。昌,甲骨文曰,说话曰,说话),重“曰”会义,表示不断、反复地说话、讲解、说服。金文承续甲骨文字形。篆文将金文字形上部的“曰”写成,将金文字形中的下部的“曰”写成。当“昌”的常用词性成为形容词“兴盛兴旺”之后,篆文再加“口”另造“唱”代替。为了区别于“唱”的口头动作,篆文用“人”代替“口”另造“倡”代替,强调“昌”的“人为”动机。造字本义:动词,反复高呼提议,说服他人大力推行某项主张。隶书将篆文字形中的“人”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昌”写成古籍中“倡伎”多写作“娼妓”。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倡,樂也。从人,昌聲。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倡,表演歌舞的乐人。字形采用“人”作边旁,采用“昌”作声旁。


伦:侖,既是声旁也是形旁,即“龠”,表示音高高低有序的和音管乐器,喻等级、秩序。倫,篆文侖,秩序),表示世俗秩序。造字本义:名词,儒家思想中人与人之间的等级、秩序,包括君臣、父子、夫妻等。隶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汉字简化方案》中的简体楷书“伦”,依据类推简化规则,将正体楷书字形中的“侖”简化成“”仑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倫,輩也。从人,侖聲。一曰道也。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伦,辈份。字形采用“人”作边旁,采用“侖”作声旁。另一种说法认为,“伦”是“道理”的意思。


宁:”(zhù)是“”(zhù,即“”)的本字。,甲骨文是象形字,字形像是匣膛滑道中的一个抽屉,抽屉两端各有一根拉手,形成“”字结构,方便从滑膛两端抽拉盒子,储藏珍宝。有的甲骨文在抽屉中加一点指事符号,写成指事字,表示在抽屉中储藏珍宝。金文承续甲骨文字形。有的金文将方形的抽屉变形成六边形的。篆文承续金文字形。造字本义:动词,将玉贝等贵重珍宝储藏在精致的宝匣抽屉里。俗体隶书误将篆文字形中的独体象形字结构,分拆成了“宀”、“丁”会义的合体字。当“宁”的“贮藏宝贝”本义消失后,篆文再加“貝”另造“貯”代替。《汉字简化方案》用字形简单“宁”(zhù),合并代替字形复杂的“貯”(zhù)和“寧”(níng)。当“宁”合并“貯”和“寧”之后,“宁”不再读它原有读音zhù,而转读被合并字“寧”的读音 níng,这是合并简化过程常见的“变读”现象。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宁,辨積物也。象形。凡宁之屬皆从宁。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宁,用来分类积物的木匣子。字形像木匣之形。所有与宁相关的字,都采用“宁”作边旁。


二、梳理文义
    然后用声音来抒发,用琴瑟来演奏,用干戚来舞动,用羽旄来装饰,用箫管来伴奏。发扬最高之德的光辉,感应四时之气的和谐,彰显天地万物的道理。因此,这种音乐清清明明是天的征象,广袤宏大是地的征象,乐意终始交替是四季的征象,乐舞周旋往来是风雨的征象。五音构成音乐,像五色一样不紊乱;八种乐器和谐成律,像八风一样不侵夺;音乐的节奏变化,像一昼夜有一百刻一样有规律。音律的高低相辅相成,乐曲首末承转呼应。唱与和、清音与浊音,相互交错,彼此糅合。所以这种音乐一经推行,就能使人事伦理清明,人会变得耳聪目明,血气平和,进而移风易俗,天下安宁。所以说:“音乐就是快乐。”君子乐在得到仁义之道,小人乐在满足欲望。用仁义之道来节制欲望,就能享受快乐而不迷乱;为了欲望而忘却仁义之道,就会迷乱而享受不到快乐。所以君子去除淫逸之情,恢复天赋善性,以和谐心志,推广正乐以成就教化。音乐推行了,人们就向着正道前行,这样就可以观察君子德行的高尚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12-9 21:10:3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陈慧Michelle 于 2024-12-9 21:12 编辑

20241209
第五周第2天
然后发以声音,而文以琴瑟,动以干戚,饰以羽旄,从以箫管。奋至德之光,动四气之和,以著万物之理。是故清明象天,广大象地,终始象四时,周还象风雨。五色成文而不乱,八风从律而不奸,百度得数而有常。小大相成,终始相生。倡和清浊,迭相为经。故乐行而伦清,耳目聪明,血气和平,移风易俗,天下皆宁。故曰:乐者乐也。君子乐得其道,小人乐得其欲。以道制欲,则乐而不乱;以欲忘道,则惑而不乐。是故君子反情以和其志,广乐以成其教。乐行而民乡方,可以观德矣。
昨天的内容说,乐在功能上所显示出来的现象,都不过是基于乐与心之间的唱和。一唱一和之间完成了人与世界之间的交互作用和一体化。反情和志、比类成行,人便能跟世界建立正确有效的关联。这样耳目、心术、身体,不守非礼的干扰之后,接下来去作乐述乐会发生些什么呢?今天的内容说:然后发以声音,而文以琴瑟,动以干戚,饰以羽旄,从以箫管。耳目鼻口、心知、百体顺正以后,便可以做正确的事儿了。此时运用声音(发以声音)、以琴瑟演奏(文以琴瑟),以干戚舞蹈(动以干戚),以羽旄装饰(饰以羽旄),以箫管伴奏(从以箫管)。让至德之光奋发,让阴阳刚柔四气的和美得以传播,让万物之理得以流淌,奋至德之光,动四气之和,以著万物之理。音乐的清明,是天的表达;音乐的广袤,是地的表达;乐章的一个个起始相连,是四季的表达;乐舞的周旋往来,是风雨的表达。是故清明象天,广大象地,终始象四时,周还象风雨。用五色做成画,其色不乱;东南西北八风遵从规律,其性不奸;一个昼夜时长的百个刻度,纳入一日的时光之内,便得一日之常。五色成文而不乱,八风从律而不奸,百度得数而有常。音乐中的高低大小相互成就,音符乐章的始末相互承转呼应,小大相成,终始相生。唱与和,清与浊,相互交叠融合,形成统一的旋律。倡和清浊,迭相为经,如此描述下来,我们可以理解到,作者想要告诉我们,一部乐的内部,要素丰富,相互作用完整,并且和自然规律相吻合,不会污染耳朵眼睛心术和身体,这样的音乐传播起来,能够使人事伦理清明,人会变得耳聪目明,气血平和,进而移风易俗,天下安宁。故乐行而伦清,耳目聪明,血气和平,移风易俗,天下皆宁。所以说:乐者乐也,后面这个乐,我把他当健康理解,或者当“药”理解,乐者药也,安居乐业的乐,君子在乐中乐得君子之道,小人在乐中乐得小人之欲,君子乐得其道,小人乐得其欲。以道制欲,则乐而不乱;以欲忘道,则惑而不乐,君子小人的不同在于,君子以道制欲,小人以欲忘道,君子怎么做到以道制欲的呢?前面说的反情和志、比类成行,是故君子反情以和其志,广乐以成其教。乐推行起来之后,人们就朝着正道前行了,由此可见君子之德,乐行而民乡方,可以观德矣。
作乐述乐之人,保障了自己的圣明之后,怎么作述呢?要把四种象征为核心的,乐作内部要素操作好,这四种象征是,清明象天,广大象地,终始象四时,周还象风雨使得乐者有快乐药的功效,并且加入以道制欲的药性成分,这样乐就能发挥作用了——权谋的操作要素齐全——以对方擅长的通道(乐),贯彻自己的意图(以道制欲)。
预习
原文
德者性之端也。乐者德之华也。金石丝竹,乐之器也。诗言其志也,歌咏其声也,舞动其容也。三者本于心,然后乐气从之。是故情深而文明,气盛而化神,和顺积中而英华发外,唯乐不可以为伪。

一、查字正音
端:”是“”和“”的本字。,甲骨文上有水,即涉水老,拄杖者),表示老人拄杖涉水。有的甲骨文止,脚支,竹杖),两点表示水滴。金文严重变形,误将甲骨文字形中上部的“止”写成“爪”形的,误将甲骨文字形中下部的“老”写成“而”形的。篆文基本承续金文字形。当“”作为单纯字件后,篆文再加“立”(站直)另造“”代替,表示老人拄杖直立。造字本义:动词,老人借着拐杖站直、站稳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立”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耑”写成作为动词时,古籍多以“端”代替“耑”。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端,直也。从立,耑聲。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端,站直。字形采用“立”作边旁,采用“耑”作声旁。


华:“花”是“”的异体字。,甲骨文是象形字,字形像一棵树上满是花枝的样子。金文写成会义字:像“禾”像“麦”,是“木”的变形)于,是“竽”的本字,竹管乐器),表示欢庆场合用来装点美化环境的花枝。籀文像茂盛植物的枝叶之间,有许多灿烂的花蕊亮点闪烁。篆文将金文字形中的花枝形象写成“麦”状的,将金文字形中的“于”写成。繁体篆文加“艸”(草),误定了“”的草本属性,由此“”的含义发生了由“”变“”的转变。造字本义:动词,树木开花。隶书变形较大,将篆文字形中的“艸”写成“草头”,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植物的形状、竽的形状消失。正体楷书承续隶书字形。俗体楷书“华”另造会义兼形声的字字形:化,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改变、无中生有十,是的变形,即草),表示由草蔓生发的花朵。现代汉语中“”的本义通常由“”代替。从甲骨文、金文字形的比较来看,“荣”的本义是草本植物开花,“华”的本义是木本植物开花,然而古籍的用字情形却常常相反:称草本植物开花为“华”;称木本植物开花为“荣”。古人常以部落或联盟首领的特长、或开创性的文明功绩来敬称他们的首领——最早推广焚山造田的首领为“炎帝”;最早推广射箭习武的首领为“黄帝”;最早推广采摘种植的首领为“华”;最早推广农耕生产的首领为“”;最早推广制陶的首领为“尧”;最早推行熟食制度的首领为“舜”;最早推广渔业的首领为“”;最早推广治蛇治水的首领为“”。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華,榮也。从艸,从。凡華之屬皆从華。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华,树木开花。字形采用“艸、”会义。所有与华相关的字,都采用“华”作边旁。


容:“容”与“冏”(“冏”也写作“冋”)同源,后分化。“㝐”是“容”的异体字。囗,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的简写,即囧”的简写,表示窗洞。冏,甲骨文穴,岩穴囗,即“囧”的简写,窗洞),表示远古祖先在山洞、岩穴中挖孔凿窗,采光通风,以便寄居栖身。金文承续甲骨文字形。当“冏”由“山洞中采光通风的窗口”引申出形容词“光明、灿亮”后,金文异体字将“穴”写成,突出了人造建筑的形象“宀”,将字形写成“容”,强调以岩穴为居所。有的金文异体字“容”误将表示窗洞的“囗”写成“,以致于字形呈现“宀、谷”会义的结构。籀文误将金文字形中表示窗洞的“囗”写成“厶”,以致于将“容”的字形写成“㝐”。篆文承续金文异体字形。造字本义:动词,栖身、藏身于洞穴。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穴”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窗洞“写成古籍多以“容”代替“㝐”。作为动词表示“栖身洞穴”时,古籍以“容”代替“冏”。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容,盛也。从宀、谷。㝐,古文容从公。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容,装盛。字形采用“宀、谷”会义。㝐,这是古文写法的“容”字,字形采用“公”作声旁。


积:,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的省略,表示续接、累加。積,籀文禾,谷物責,即“績”的省略,续接、累加),表示持续累加的谷物。篆文承续籀文字形。造字本义:名词,储备的粮食。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禾”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责”写成。《汉字简化方案》中的简体楷书“积”,用近音的“只”代替正体楷书字形中的“责”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積,聚也。从禾,責聲。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积,聚集。字形采用“禾”作边旁,采用“责”作声旁。


伪:“爲”是“僞”和“撝”的本字。爲,甲骨文又,抓、牵象,大型力畜),表示驯兽师手牵大象,驯化大象的野性,使大象为主人服役,劳作载重。大象是陆地上最大型的力畜,在严重依赖体力的远古时代,驯化大象为主人服务,在古人看来是是一项无所不能的发明。有的甲骨文用“爪”(抓)代替“又”(抓),将“象”写成。金文将甲骨文字形中长鼻大口的“象”写成长鼻大耳的“象”。当“爲”引申出“人为的、不自然的”的形容词含义后,金文再加“人”另造“僞”代替,强调自然因素之外人为的主观意志因素。篆文调整金文字形结构的左右顺序,将篆文字形中的“人”写成,将金文字形中的“象”写成不知所云的字形造字本义:动词,人为,有意识地加工、做作。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人”写成“单人旁”,将篆文字形中的“爲”写成。《汉字简化方案》中的简体楷书“伪”,依据类推简化规则,将正体楷书字形中的“為”简化成“为”。当“爲”引申出“用手势指引、指导”的动词含义后,篆文再加“手”另造“ 撝”代替,强调手势的作用。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僞,詐也。从人,爲聲。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伪,欺诈。字形采用“人”作边旁,采用“为”作声旁。


二、梳理文义
    德,是人性的顶端;乐,是道德的花朵;金、石、丝、竹,是演奏乐的器具。诗篇,用以表达人的志向;歌咏,用以传达人们的心声;舞蹈,用以展现人们的仪容。诗、歌、舞三者都是发自于人的内心,然后配以乐器演奏。所以乐的情意深刻而形象显明,气势旺盛而出神入化,和谐顺正的精神蕴积于心中,然后音乐的光彩和能展露出来,唯有乐是不可以作伪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12-10 23:40:4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陈慧Michelle 于 2024-12-10 23:42 编辑

20241210
第五周第三天
    德者性之端也。乐者德之华也。金石丝竹,乐之器也。诗言其志也,歌咏其声也,舞动其容也。三者本于心,然后乐气从之。是故情深而文明,气盛而化神,和顺积中而英华发外,唯乐不可以为伪。
昨天讲怎么样运用四象以道制欲,清明象天,广大象地,终始象四时,周还象风雨,清明广大是一对,始终周还是一对。乐就是要这样贯彻以道制欲,才能生能化。今天说,德是人性的得以站立之所在,而乐,则是乐开出的花,金石丝竹是演奏乐的器具。德者性之端也。乐者德之华也。金石丝竹,乐之器也。乐中的诗是人志之表(言),乐中的歌,是言的表,舞是心之动,诗歌舞都本于心,然后以乐器配合表达而已。诗言其志也,歌咏其声也,舞动其容也。三者本于心,然后乐气从之。都是心气的运动,所以乐所表达的情(音)都来自于人心深处。乐所携带的气都出自旺盛的内心,而能化神。和谐顺正的情气蕴积于心,成为乐的光彩旺盛才能展露出来。如此,乐便不可以作假了,是故情深而文明,气盛而化神,和顺积中而英华发外,唯乐不可以为伪。乐,是心气的挥发,乐的所有部件,都与心连。最终表达的是心气的情深和气盛,人心没有要死不得活的,所以靡靡之音之类,是未作,假音乐。假,不符合事实。
预习
原文:
    “乐者,心之动也;声者,乐之象也;文采节奏,声之饰也。君子动其本,乐其象,然后治其饰。是故先鼓以警戒,三步以见方;再始以著往,复乱以饬归。奋疾而不拔,极幽而不隐。独乐其志,不厌其道;备举其道,不私其欲。是故情见而义立,乐终而德尊。君子以好善,小人以听过。故曰:生民之道,乐为大焉。”
一、查字正音
采:采,甲骨文爪,用手摘果,果树),表示伸手摘果。有的甲骨文省去了树上的果子。远古采集时代的人们摘集植物的花、叶、果子作为食物。金文、篆文承续承续甲骨文字形。造字本义:动词,摘集果子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爪”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木”写成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采,捋取也。从木,从爪。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采,捋叶子、摘果子。字形采用“木、爪”会义。


饬:,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飾”的省略,表示装扮、修饰。飭,篆文,即“飾”力,努力),表示努力修饰。造字本义:动词,努力修整、整治,使之完备完善。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汉字简化方案》中的简体楷书“饬”,依据类推简化规则,将正体楷书字形中的“食”简化成“饣”古籍常假借“饬”代替“饰”。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飭,致堅也。从人,从力,食聲。讀若敕。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饬,努力整治,使之坚实。字形采用“人、力”作边旁,采用“食”作声旁。读音像读“敕”。


幽:幺,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微小。幽,甲骨文两个,微小火,火光),表示火光微弱。有的甲骨文火”写成。金文火”写成形状与相似的。篆文承续金文字形,并将形似火”写成标准的造字本义:形容词,火光极为微弱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火”写成“山”光线充足为显”,火光微弱为“幽”。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幽,隱也。从山中亦聲。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幽,隐而不现。字形采用“山”和山中的会义,也是声旁。


举:“舉”是“擧”的异体字。余,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简易建筑。擧,金文余,简易建筑才,房柱、房梁两个人),表示众人将房梁托起,架在房柱上。有的金文围绕物体四周的四只手像用绳子捆绑加固的巨大物体),表示众人七手八脚地将巨大而沉重的物体托起。简体金文省去绳子捆绑的重物形状,强调众人的手的合力运作。篆文将金文字形中四只手形的写成“與”,同时再加“手”,表示众人参与,用手共同抬或托。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與”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手”写成。楷书异体字“舉”将“手”简写成“才”造字本义:动词,众人合力,用手托起重物《汉字简化方案》中的简体楷书“举”依据类推简化规则,将正体楷书字形中的“與”简写成了“兴”古籍多以“舉”代替“擧”。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擧,對舉也。从手,與聲。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举,两手相对,同时举起。字形采用“手”作边旁,采用“與”作声旁。


尊:尊,甲骨文酉,酒坛廾,双手,持举),表示手捧着酒坛。金文承续甲骨文字形。有的金文误将写成。篆文承续金文字形。简体篆文代替造字本义:动词,手捧酒坛,献礼祭拜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酒器也。从酋、廾以奉之。《周禮》六尊:犧尊、象尊、著尊、壺尊、太尊、山尊、以待祭祀賓客之禮。尊,或从寸。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尊,盛酒的器皿。字形采用“酋、廾”会义,像双手捧举酒坛。《周礼》提到六尊是:犧牛角作的酒罇、象牙作的酒罇、没有尊脚尊底着地的
酒罇、壶形的酒罇、太古的酒罇、刻画了山峦的酒罇,以备祭祀和宴请宾客时用作礼器。尊,这是的异体字,字形采用“寸”作边旁。


二、梳理文义
    乐,是内心感动的反映;声,是乐的表现手法;文采节奏,是声的加工修饰。君子的本性受到感动,便以乐来表现,然后加工修饰文采节奏。所以,演出《大武》舞时要先击鼓以表示警戒,舞蹈开始时光举足跺脚三回,以表示舞队行进的方向;第二段舞蹈开始时,也一样要先举足跺脚三回,以表示舞队前往的方向,表现武王伐纣两次进兵,到舞蹈终结时,再整饬舞队表现武王凯旋。舞蹈动作迅疾而不紊乱,音乐意味深长而不隐晦。《大武》乐舞表现了武王实现灭商之志的欣喜,又不违背仁义之道,它充分地称扬仁义之道,不纵容个人的私欲。所以,《大武》乐舞既表达了情感又确立了义理,乐舞终了,而它所倡导的德行受到尊重。君子因此更加乐于行善,小人因此发现自己的过错。所以说:“养育人们的办法中,乐是最重要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家道心理 ( 工信备案 渝ICP备16002156号-4 )

GMT+8, 2024-12-22 11:23 , Processed in 1.197553 second(s), 12 queries .

学员作业空间非开放社区 公安备案50011202501312 工商备案 500112000037503

重庆市珑夫心理 @Discuz!GB X3.4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