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陈慧Michelle 于 2023-3-16 22:19 编辑
2023.03.16 星期四 第四周第5天 原文: 出君下臣,名曰命;施于竹帛,名曰令;奉而行之,名曰政。夫命失,则令不行;令不行,则政不正;政不正,则道不通;道不通,则邪臣胜;邪臣胜,则主威伤。 千里迎贤,其路远;致不肖,其路近。是以明王舍近而取远,故能全功尚人,而下尽力。 废一善,则众善衰。赏一恶,则众恶归。善者得其祐,恶者受其诛,则国安而众善至。 众疑,无定国;众惑,无治民。疑定惑还,国乃可安。 一令逆,则百令失;一恶施,则百恶结。故善施于顺民,恶加于凶民,则令行而无怨。使怨治怨,是谓逆天;使仇治仇,其祸不救。治民使平,致平以清,则民得其所,而天下宁。 【作业】 1、查阅本义不少于10个字。 2、翻译文义。 3、背诵并录音 一、查字 1竹:竹,甲骨文 是象形字,字形像两根细枝上垂下的六片叶子。金文 基本承续甲骨文字形。籀文 、 加强了叶子下垂、堆叶成簇的形象。篆文 承续金文字形。 造字本义:名词,温带或热带禾本科植物,空心,有结,长笋。隶书 写成两个“个” 。在古代字形中,“艸”(艹)和“竹”相似而相反:叶片朝上为“艸”(草),叶片朝下为“竹”。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竹,冬生艸也。象形。下垂者,箁箬也。凡竹之屬皆从竹。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竹,冬季生长的植物。象形。下垂的,像箁箬。所有与竹相关的字,都采用“竹”作边旁。
2帛:白,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雪色、透明色。帛,甲骨文 ( 白,无色) ( 巾,绸布),表示白色的绸布。金文 、篆文 承续甲骨文字形。 造字本义:名词,白色绢或绸,古代的上流社会把它作为书、画材料。隶化后楷书 继承篆文字形。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帛,繒也。从巾,白聲。凡帛之屬皆从帛。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帛,缯帛。字形采用“巾”作边旁,采用“白”作声旁。所有与帛相关的字,都采用“帛”作边旁。
3令:“令”是“命”的本字。令,甲骨文 ( 朝下的“口”) ( 㔾,即“人”,等候指示的下级),表示上级指示下级。金文 承续甲骨文字形。篆文 将金文字形中的“㔾” 写成“卩” 。 造字本义:动词,上级向下级授命,作出权威性指示。隶化后楷书 将篆文字形中的“口” 写成“人”加一点的 ,将篆文字形中的“㔾” 写成反写的“厶” ,至此“令”的“口”形和“人”形消失。当“令”的动词本义消失、成为常用名词后,金文再加“口”另造“命”代替。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令,發號也。从亼、卪。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令,发号指挥。字形采用“亼、卪”会义。
4通:用,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可使器物。通,甲骨文 ( 辵,行进) ( 用,借代物用),表示物用来往,交流有无。金文 误将甲骨文字形中的“用” 写成 。篆文 误将甲骨文字形中的“用” 写成“甬” 。 造字本义:动词,不同部落或聚邑彼此来往,交换物用。隶化后楷书 将篆文字形中的 写成 ,将篆文字形中的 写成 。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通,達也。从辵,甬聲。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通,直达。字形采用“辵”作边旁,“甬”作声旁。
5迎:卬,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仰视。迎,篆文 ( 辵,行进) ( 卬,仰视),表示上前仰视接客。 造字本义:动词,仰面上前接待,以示敬重和热情。隶化后楷书 将篆文字形中的“辵” 写成“走之底” ,将篆文字形中的“卬” 写成 。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迎,逢也。从辵,卬聲。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迎,相逢也。字形采用“辵”作边旁,采用“卬”作声旁。
6尚:向,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朝阳的窗户,代房屋。尚,金文 ( 八,分,打开) ( 向,有朝阳窗户的房屋),表示开天窗。篆文 承续金文字形。 造字本义:动词,在屋顶装天窗,确保室内的采光效果。隶化后楷书 将篆文字形中的混合结构写成上“小” 、下“冋” 的上下结构。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尚,曾也。庶幾也。从八,向聲。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尚,曾经,大约、差不多。字形采用“八”作边旁,采用“向”作声旁。
7祐:又,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右”的本字,表示伸出援手,支持、帮助。祐,甲骨文 ( 示,祭祀) ( 又,即“右”的本字,支持、援助),表示祭祀祝祷,祈求神助。繁体甲骨文 将“示” 写成 。金文 将甲骨文字形中的“又” 写成两个“又” 。篆文 以“右” 代替金文字形中的“又” 。 造字本义:动词,神灵提供帮助、保护。隶化后楷书 将篆文字形中的“示” 写成 ,将篆文字形中的“右” 写成 。古籍有时假借“佑”代替“祐”。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祐,助也。从示,右聲。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祐,上天祐助。字形采用“示”作边旁,采用“右”作声旁。
8诛:朱,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硃”的省略,表示红色。誅,金文 ( 朱,即“硃”,红笔) ( 戈,刑具),表示用红笔写受刑者的名字,寓意让名字的主人流血见红。有的金文 ( 言,话语、词句) ( 朱,红),表示用红笔写仇者名字或咒骂仇者的话语,以示消灭对方的决心。 造字本义:动词,在罪犯背上披挂红笔写的名字,执行死刑。篆文 承续金文字形。隶书 将篆文字形中的 简写成 ,将篆文字形中的 写成 。《汉字简化方案》中的简体楷书“诛” ,依据类推简化规则,将正体楷书字形中的“言” 简化成“讠” 。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誅,討也。从言,朱聲。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诛,声讨。字形采用“言”作边旁,采用“朱”作声旁。
9全:“仝”是“全”的异体字。全,金文 ( 入,放进) ( 下,下葬) ( 卯,钩住、连缀),表示古人用金线将玉片卯连拼缀成衣(史称“金缕玉衣”),将尸身整体包裹后下葬,以达到对帝王尸身完整、彻底保护的目的。籀文 ( 入,放进) ( “玉”的变形,玉石,古人眼中驱邪辟佑的通灵宝物) ( 化,死亡) ( 又,持有),表示帝王死后持玉入葬。有的籀文 省去“化” ,并用“廾” 代替“又” ,强调为入葬死者穿着完整玉衣的精细手工。有的籀文 用“卯” (钩住、连住)代替金文字形 中的“下” (下葬),强调将玉片卯连拼缀成衣。简体篆文 省去籀文字形中的“化” 、“卯” 、双手“廾” ,字形简化成“入 、玉 ”会义的简单结构,表示帝王穿着和身的玉衣入葬。造字本义:名词,古代为帝王量身打造的、完整包裹通体尸身的金缕玉衣。隶化后楷书 将篆文字形中的“入” 写成“人” 。篆文异体字“仝” 用“工” 代替“玉” ,强调葬玉制作之精工;并以“工”作为声旁,将“仝”读作tóng。古籍多以“全”代替“仝”。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仝,完也。从入,从工。全,篆文仝从玉。纯玉曰全。,古文仝。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仝,完整。字形采用“入、工”会义。全,这也是篆文写法的“仝”字,采用“玉”作边旁。纯粹的玉叫作“全”。,这是古文写法 的“仝”字。
10民:“民”是“敃”的本字。民,甲骨文 ( 目,眼睛) ( 十,是“又”的变形,表示带手柄的利刃),表示用利刃刺瞎眼睛。金文“民” 、基本承续甲骨文字形,将甲骨文字形中带手柄的利刃 写成锐器形状 ,同时省去了甲骨文字形中眼睛 的瞳孔,写成 ,强调“民”是无瞳的瞎子。篆文 误将金文字形中的“目” 写成 ,导致“目”形难辨。 造字本义:动词,手持利器刺瞎战俘眼睛,使其无力逃跑,成为顺从的奴隶。隶书 进一步变形。当“民”的“刺眼为奴”本义消失后,金文 再加“攴” (持械打击)另造“敃”代替,强调以利器刺瞎眼睛。古籍多以“民”代替“敃”。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民,眾萌也。从古文之象。凡民之屬皆从民。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民,众氓。字形承袭古文的形象。所有与民相关的字,都采用“民”作边旁。
11致:至,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到达、抵达。致,金文 ( 至,到) ( 人,行者) ( 夂,倒写的“止”,脚趾),表示走到目的地。篆文 省略金文字形中的“人” 。 造字本义:动词,走到,到达。隶化后楷书 将篆文字形中的“至” 写成 ,将篆文字形中倒写的“止” 写成“反文旁” 。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致,送詣也。从夊,从至。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致,送到。字形采用“夂、至”会义。
12平:“平”与“乎”同源。乎, ( 于,号角) ( 向上的“气”、或发出的响声),表示号角吹得紧急、响亮,表示危机来临,部落紧急“呼叫”。平,金文 是指事字,字形在“乎” (吹号示警,招集部落)顶部加一横指事符号 ,表示号音悠长、稳定,无起伏,以此号音代表部落安全无事,安定众民。简体金文 将“气” 和“于” 构成的“乎” ,连写成 。篆文 将金文字形中的“乎” 写成“兮” 。 造字本义:动词,号音稳定悠长,没有起伏变化,表示警情安定。隶书 承续简体金文字形。号角吹不出任何声音叫“亏”(表示完全缺乏中气);号角吹得“嘘嘘”无力叫“兮”;号角高亢并紧急叫“乎”(“呼”,部落紧急招集的号角);号吹得音调悠长、稳定、没有起伏变化叫“平”(号音平直,表示平安无事,没有警情)。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平,語平舒也。从亏,从八。八,分也。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平,语调平缓舒放。字形采用“亏、八”会义。字形中的“八”,表示分散。
13清:青,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倩”的省略,表示美丽、漂亮。清,金文 ( 水,水体) ( 青,即“倩”的省略,美丽、漂亮),表示水体透澈漂亮。有的金文 将“青” 写成 。有的金文 将“青” 写成 。篆文 将金文字形中的“青” 写成 。 造字本义:形容词,水无杂滓,澄澈明丽。隶化后楷书 将篆文字形中的“水” 写成“三点水” ,将篆文字形中的“青” 写成 。丽水为“清”,丽日为“晴”;美目为“睛”,美意为“情”;好话为“请”,好米为“精”。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清,朖也。澂水之皃。从水,靑聲。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清,明朗。水澄澈的样子。字形采用“水”作边旁,采用“靑”作声旁。
二、翻译 君主指挥大臣做事发出的旨意下达给群臣,这叫“命”;君主的旨意写在书帛之上往下传达给大臣,这叫令;群臣接到君主的命令奉旨照办把事情做成,这叫“政”。“命”有失误,“令”就不能推行。“令”不推行,“政”便出现偏差。“政”有偏差,治国之“道”便不能通畅。“道”不通畅,奸邪之臣便会得势。奸邪之臣得势,君主的威信就要受到损害。 千里之外去聘请贤人,路途十分遥远;招引不肖之徒,路途却十分近便。所以,英明的君主总是舍弃身边的不肖之徒,不远千里寻求贤人。因此,能够保全功业,尊崇贤人,臣下也能尽心竭力。 弃置一个贤人,众多的贤人便会引退了;奖赏一个恶人,众多的恶人便会蜂拥而至。贤人得到保护,恶人受到惩罚,就会国家安定,群贤毕至。 民众都对政令怀有疑虑,国家就不会得到安定;民众都对政令困惑不解,社会就不会得到治理。疑虑消失,困惑解除,国家才会安宁。 一项政令违背民意,其他政令也就无法推行;一项恶政得到实施,无数恶果也就从此结下。所以,对顺民要实施仁政,对刁民要严加惩治,这样,政令就会畅通无阻,人无怨言了。用民众所怨恨的政令去治理怀有怨气的民众,叫做违背天道;用民众所仇恨的政令去治理怀有仇恨的民众,灾祸将无法挽救。治理民众要依靠贫富均平,贫富均平要依靠政治清明。这样,民众便会各得其所,天下也就安宁了。 三、背诵 已上传微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