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农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我心飞翔

徐桂香的记录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2-3-9 20:44:5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十二周  对第九课《定义知觉》的教学设计
一、设计课堂进程

1、对作业完成情况进行回顾,把感觉操作总结之后人的感受,状态的变化等进行打包分享,指出关键环节,继续加深对内紧外松的体会。
2、把开课以来的所学所感进行梳理后,引入格物的第二个对象—知觉。
3、同学分享。
4、同学们对分享进行反馈。以分享和同学们的反馈为线索,引入知觉。
5、知觉的定义、分类、要素 进程等。知觉与内紧外松。
6、布置作业
二、课后作业
说说什么是知觉。
三、编写课文
感觉操作就是收集原材料的过程,材料收集来了,第一道加工的成品就是知觉。感知,往往是一体的。也就是几乎没有单纯的感觉操作。感觉和知觉,都被称之为“觉”,是因为触和受的直接现实性。

感触生受,叫感觉。受是一个内部物理现象,通过受(感觉),人奠定了内外联系的基础。从此以后,外部世界的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便转化成了人的内部表征(感触)。对这个内部表征的内紧外松的“感”,便是“知”。

  知的本义:箭射得好,还能说怎么和为什么射得好——能够准确口述战斗经验。
  知分三类——感性的知、“理性”的知和“行动性”的知。对“受”的感性的知叫“情”——心知;对“受”的“理性”的知叫做认——肚明,人的可言的知;对“受”的“行动性”的知叫“趣”——可输出的行为知。
  人无法做到单纯的知,总是需要“知”的目标牵引——不然心智集聚不起来。所谓:人的知与识(识是对众多知的知),必受“志(痣痔)”的控制。志(痣痔)是内紧外松的紧的所紧。这是人与物的区别——人有主观能动性(主体性)。

四、编写感受
依然是“近乡情怯”,知觉,总以为自己是知道的,但用科学的态度去表达就说不清楚,就继续做知识的搬运工。科学的独立思考和真实的体会结合,培训师的基本功,只能说继续努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3-11 11:38:00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九课定义知觉
评课
一、老师授课记录
1、感觉操作作为心理活动第一个程序,它实现的基本功能是什么?
对收集、采集是主动还是被动的不确定,从而引出表达的歧义出现在表达的向度上。
感觉是人类精神活动的第一步,把世界的信息翻译/转换成人的精神心理活动可以加工的信号。
知觉:感觉活动的第一步加工。
2、学员分享
从培香分享的一个想说一个不想说话,提供的各种信息材料中,选择出胆怯、疲倦、轻松、沉静四个知觉对象,对这四个对象解释后再次提取出胆怯+疲倦合为心酸,轻松+沉静合为安静,心酸+安静合为同在,最后所有的信息组织在一起成为整体—都在。
3、从精神系统对精神世界的加工感知觉的这个角度对学员分享做反馈。通过学员的反馈了解学员所处的状态,给与提示。提取关于知觉的相关知识要点。
4、知觉的主要内容:
通用:行为三要素:行为人、行为对象、行为进程。
行为主体(天人):内紧外松
行为进程:选择、解释、组织、整体化
选择:从收到的感觉信号中选。选择的内部标准是什么?
解释:解开、释放。把什么从哪里解开,把什么从哪里释放出来
组织:组-分组,织-织毛衣。在解释基础上,把挑出来的信号组织起来。
整体化:完整性。收到的全部感觉信息一部分为背景,一部分为对象。举例:花坛和花坛后的脚。
作为成果的知觉怎么定义?以水杯为例。
感性要素:鲜活的生动的。明了。趣向:行动的冲动。知觉体就是我们的劳动成果。
a知觉者是什么
b知觉对象:感觉
c动向、进程。
知觉、感觉为什么都有觉?
5、课后练习:动心思说说什么是知觉。
二、不同之处
1、课程开始没有再对前面学习做总的概括,而是提出感觉的功能,从而为引出知觉做铺垫。
对学员分享显示的语言表达的歧义引领进行细致的体会。随时随地提取素材为课程主题服务。
2、在对学员分享中,对知觉的主体、对象、进程进行了细致的展现。我对知觉是用而不知。自然无法坐到讲者该有的位置。通过老师的展现有了自己的思路。
3、知觉的定义与西方心理学的差异,更鲜活更有操作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3-16 21:23:4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十课
课后作业  设计第十课空间知觉的上法,课后及时评课

课堂进程设计
对上一周群内讨论内容、氛围、感受等,结合知觉练习,谈谈感想。紧志的重要性。
根据反馈,指出知觉过程中容易疏漏偏差的部分,进行检验
学员分享
其他对分享进行反馈。从分享材料和反馈中提取知觉各要素增强体验观察。
知觉的各种分类方法。
空间知觉的相关知识点。了解空间知觉的价值。
布置作业

课后作业
课后练习:单纯地觉知方向、边界、位置、大小、距离和深度、远近、体积。查阅空间知觉的资料,说说空间知觉的“生产”过程。

课文
     任何一个具体的知觉,都是对挑选出来的感觉信息进行空间编码、时间编码,并且把他们整合起来形成运动构型。这是知觉操作的基础内容,这就是空间知觉、时间知觉和运动知觉。   
     空间知觉,是关于事物呈现的大小、方向、位置、形状、深度等特征的知觉。  理解和体会空间知觉的建构,有两个问题是最基本的,一个是参照系,另一个是不同的感觉通道建构空间感的特点。  
1、空间知觉的参考系

  在知觉事物的时候,我们总是要使用一个标准才能进行判断,这个标准叫做知觉的参考系。空间知觉的参考系分两类:以知觉者自己为中心的参考系;以知觉者以外的事物所建立的参考系。   
2、视空间知觉     空间知觉的形成,可以依靠不同的感觉通道来形成。主要以视觉通道的感觉材料为资料形成的空间知觉,叫做视空间知觉。
3、听空间知觉    跟视空间知觉相似的原理,听觉也可以获得空间知觉
空间知觉的主要获得途径是视听觉,但这不是说其他感觉信息不能成为空间知觉线索。
  空间知觉过程,是人把直接获得的感觉材料,依据合理解释之后,选择性地组织成为,符合人类发明的“空间性”架构的心理加工过程,获得的静态“知觉”便是空间知觉。
  空间知觉的主体,是人们在知觉操作中所秉持的解释目标。
  空间知觉中的选择、解释、组织和整体化操作过程,需要运用到固有生活经验。
  空间知觉最基本的构成要件是大小、距离、形状、方位。凡是能够表达大小、距离、形状和方位的感觉信息,都可以被人加工成空间知觉。

编后感受
   编制方案就是一遍预习。不甚明了,还是借助老师的材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3-23 20:10:1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第10课空间知觉 评课
一、老师授课记录
1、用一句话定义知觉。同学们的回答各有侧重,正好展示出了知觉的一个特征,有选择性。知觉的重点是知。知就是知行合一,实事求是,知觉这个行动就是求是。是,上面是太阳下面是人的行动。
2、学员分享
3、对分享进行反馈。真知和伪知。紧志,还是紧痣。痣就只能做痣的事,悲痛就只能做悲痛的事,只能整理不成,这样才能悲痛。
4、本课主题:空间知觉。知觉分类。空间、时间的客观性是没有那么明确的。空间知觉的几个要素:长度、大小、形状、方位。
5、布置课后练习,抛弃所有的工具,直接去知道长度、大小、形状、方位。

二、不同之处

对知觉的操作进程(选择、解释、组织、整体化)的先后顺序,空间知觉客观性的有限性,不了解。没有对知觉进程的把握。
2、欠缺对空间知觉练习的设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3-29 10:13:5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十一课时间知觉评课
(一)课程回顾
1、由着心里的体会来,你觉得什么是空间?
2、回答这个问题从开始到结束,包括此时此刻你什么感觉?你自己这个人什么状态?
3、想一想和空间相关联的话(长辈、谚语、警句等)
4、通过练习和对刚才问题的回答,说说什么是空间知觉?空间知觉本体是啥?
5、空间和具体尺寸/方位的关系是远还是近?
真正的空间知觉在心里。管理好自己的心理空间人就对了,事就顺了。
    6、当你感觉到我说的有点道理,但还是觉得有点不够,你心里面的冲动是什么?是不是还要多做点空间练习,多积累点经验(阳谋)
7、有空间,空间大,空间小,空间本身带给我们的是什么?
有所得。
     8、空间这个心理现象在我们心里发生的作用是什么?
底气、身份、地位、威严、威势
      9、有了空间,你要在空间里边干什么?
活动。
通过干什么事情能获得活的感觉?
时间。
(二)学员分享。反馈学员分享。
(三)怎么练习时间知觉
1、持续性和瞬时性一起体会。把东西放在眼前后立马拿开,心理会有活动,心里干的事情越多,持续感越强。
2、顺序性(相继性)与同时性一起体会。
两个球同时放在那里,或手机与球一个先放,一个后放。
3、时间知觉:时间窗口。识3别“刚才”是节点,知觉的现在就是时间知觉,只有3—5秒。
(四)布置作业
体验持续性和顺序性。时间本身要有体验,不能把自己变成钟表。
知觉到的现在。(活在当下)

二、不同之处
1、由于练习不够,没有积累足够的经验,对于空间知觉产生的底气,尊严,威势等没有体会把握。
2、对于分享部分,上课时听睡着,课后重听也听不进去,这里面的困难和阻力还有待进一步发掘整理。
3、对时间间知觉完全不知如何做练习,从哪里着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3-30 21:55:4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十二课  课前编制课文、教学进程和课后练习方案,课后及时评课,并修订自己的教学方案。


第十二课  知觉(3)运动知觉

一课文:   
(一)运动知觉:是对客体或者客体的部分在空间上的位置变化以及位置变化速度的知觉。运动知觉的本质是时间和空间的知觉联合:位置属于空间知觉,从一个位置到另一个位置叫做位置变化。变化着的两个位置之间所经历的持续性(时间间隔的长短)跟位置变化的量(距离或者叫做深度知觉)的比较关系,便是运动的速度。两个位置的顺序性关系则是运动的方向。
     于是我们可以这样说:运动知觉,是更加复杂的、更加统合的空间知觉和时间知觉;运动知觉是我们在更加持续的观察中,试图把握空间知觉之间的关系而引发的知觉,是对知觉的再知觉。

(二)运动知觉的机制

在这个世界,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运动与静止,运动速度的快与慢,都是相对而言。人在观察某一物体的运动还是静止,必须依靠另一个物体作比较,不然无法获得运动知觉。从这个意义上讲,人所观察到的实际上都是相对运动和相对静止。这个用来比较的物体就是运动感知觉的参考系。
   在长期的人类生活中,人们形成了一个基本的运动知觉经验或者叫做习惯——知觉的对象是活动的,而背景是静止的。平常我们就是按照这条经验来行事的,这个经验已经成为人们共同的下意识行为。
   这种基本的运动知觉经验表现为:
    1、出现位移的时候,往往倾向于把知觉对象看做运动的,而背景当成静止的,不管实际上怎么样;
    2、一个小物体在大背景中运动,比起一个大物体在小背景中运动看起来要慢的多;
    3、一个物体通过较为单一的背景时看起来显得慢,而通过一个多样化的背景时,由于提供了多个参考点而看起来显得快;
    4、靠在一起的两个物体同时发生位移,较小的物体容易被看成运动的;
    5、明暗不同的物体,发生位移的时候,较暗的物体容易被看作运动的;
    6、被注视的物体容易被看作运动的,不被注视,模糊不清的无题容易被看成静止的背景。

  (三)真动知觉和似动知觉

    真动知觉是物体本身,真实的在空间发生着跟背景相对的运动的知觉。尽管事物总是在运动,但是并不是所有的运动都能被人知觉到。有些运动太慢我们无法看清;有些运动太快我们也看不出来。人的视运动知觉上下阈限跟观察距离等各种因素有关,跟个体状态、训练程度等等有关。通常,在距离2米的情况下,运动知觉的下阈限为0.66毫米/秒,上阈限为605.22毫米。对运动速度差的知觉阈限叫做差别阈限,在速度为200-400毫米/秒的情况下,差别常数为0.2,也就是说两个运动物体之间的速度差达到20%的时候,人能知觉到这两个速度的不同。

    似动知觉是指一定条件下人们把客观上静止的物体看成了运动的,或者客观上不连续的位移看成是连续运动的。似动知觉主要有下述形式:
    1、魏特默发现的Φ现象:
    2、自主运动现象:
    3、诱导运动
    4、运动后效:
   
课程进程
总结时间知觉,关于时间与时间知觉想说些什么?在空间里活动的感受。结合内紧外松,对时间知觉的持续性与顺序性有什么样的体会收获。 感受时间与空间的关系。
    2、学员分享 并对分享进行反馈。
    3、从分享中提取关于本课的内容
本课的主要内容
      运动知觉,可以谈三个主题,一个是运动知觉是什么?另一个是运动知觉的机制是什么?第三个是真动知觉和似动知觉。
布置作业:通过练习体会各种运动知觉现象,说说看运动知觉是什么。

编后感觉:   
通过梳理课文和课程进程,对运动知觉的内容有所了解。还需进一步熟悉掌握,体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4-5 13:36:1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十二课运动知觉评课
课堂回顾
(一)回顾总结部分
1、提问:把做感知觉之外的全部生活体验剔除,你觉得是一种什么样的日子?刚刚描述的频道的日子,在生活实践中占的百分比?把这种百分比提高到80%,此时你想说什么?这时候来理解“朝闻道,夕死可矣。”你懂了吗?懂多少?如果“人人皆尧舜”这个社会好,你心里在想什么?
通过提问引起的思索体会,起到固志的作用。也明了自己所处的状态,和实际生活加强了连接,对未来将要实现的目标更明确。
2、我们现在这个频道,怎么概括这种活法的根本操作:区分内外。回顾前面关于心理和走进心理的练习,现在的感受是更明白了还是更不明白了?会对过去的自己说什么?可以用愉快的内部姿态去学习心理。
3、用愉快的姿态回顾知觉练习,时间两个指标持续性和顺序性与时间知觉的距离 和时间知觉没关系。什么是时间知觉?“知之真切笃实处即行 行之明觉精察处即知”——知行不二
知觉到的当下里头全部内容用一个词概括:运动。世界就是运动,运动就是世界。
(二)学员分享      有动无运
反馈学员分享
(三)授课部分:运动知觉
1、定义、性质
            运:完整性,全部带走;我自己在干;志是坚定的,绝不回头。
动:人对物用了力,人对物有重量的东西在发生相互作用。
运动:在志的作用下生成了力,作用于目标物体并产生位移。
运动是正而不邪的。反人类活动不能称为运动,没有志。
2、运动知觉分类
似动知觉:自主运动—心动、诱导运动—错觉。用似动现象来体会运、志。
真动知觉:关键:知觉的背景
            3、三要素:运动的对象:感觉信号
                              主体:我们的运
                              进程:体会发现进程中的主体、对象
           4、练习要点:要内紧外松的让动的信息撞进来,有意识的关照一下它的运。
         (四)课后练习:体会似动知觉的真实性主要依靠什么形成的?在一次次的运动中体会它是怎么形成的?在真动知觉中怎么保持内紧外松?


二、不同之处
1、对于运动定义不清晰,尤其是关于运的志。
2、没有把内紧外松和运动知觉联系一起,内紧外松是所有心理活动的基本内在操作姿态这一点没抓住。
3、对于学员分享部分,灵活引领,这一简短的分享把有动无运呈现清晰。有助于对运的志的理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4-6 19:31:1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十三节课 知觉(4)视时间知觉
一、课堂进程
1、对于上周运动知觉的练习有什么心得体会?尤其是运动的运,你有哪些感想收获?
2、空间知觉、时间知觉、运动知觉共同构成了活着的感受,对你的生活发生了什么影响?打个包说一下标签。
3、根据知觉所主要依靠的感觉材料来自何种感觉通道,知觉还可以区分为视知觉、听知觉、嗅知觉、味知觉、机体知觉等等。
4、学员分享
5、反馈学员分享
6、视知觉内容讲解,从内紧外松的操作来体会,活动三要素:主体、对象、进程。从单眼线索和双眼线索把握视知觉。
7、布置作业


二、课文
根据知觉所主要依靠的感觉材料来自何种感觉通道,知觉还可以区分为视知觉、听知觉、嗅知觉、味知觉、机体知觉等等。而他们所获得知觉,都包含着空间、时间和运动的要素。  
  视知觉是什么?是主要依赖视觉信息产生的知觉,包含视空间知觉、视时间知觉、视运动知觉。
视空间知觉线索包括单眼线索与双眼线索。
单眼深度线索(单眼线索)是视空间知觉的线索之一,主要强调视觉刺激本身的特点。
单眼线索即指单凭一只眼睛即可利用的线索从而相当好地感知深度,艺术家们特别擅长利用单眼线索制作作品中的深度等空间关系。
单眼线索很多,主要包括:对象的相对大小、遮挡、质地梯度、明亮与阴影、线条透视、空气透视、运动视差、眼睛的调节等。

双眼线索则强调双眼的协调活动所产生的反馈信息的作用。包括(1)视轴辐合或双眼会聚:看远物时,两眼视线近似于平行;看近物时,双眼视线会向正中聚合以对准物体。
(2)双眼视差
人的两只眼睛相距约65毫米。当我们看立体物的时候,两眼从不同的角度看这一物体,视线便有点儿差别。

三、课后练习
查阅相关资料,体会单眼知觉和双眼知觉,内紧外松姿态下的视知觉是什么。

四、编后感受
在编之前一直感到困难,觉得自己做不好。想到老师曾经批评过,又看到老师在群里说困难就是自己给自己不做找借口,就调整自己状态,想着假如明天就要给别人讲课了,我要怎么备课。一点一点做,学习参考老师和同学的做法,做的不好就学习如何去做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4-11 19:37:4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补:对第十一课《知觉种类(2)时间知觉》的教学设计法
一、课堂进程
1、回顾总结空间知觉,把握整体性。对学员分享反馈中提取共同和不同因素。
2、引入时间知觉相关内容。
3、同学分享
4、对同学的分享进行反馈
5、对时间知觉进行讲解:时间知觉是什么,从同时性到相继性、从瞬时性到持续性。另一个点就是作为知觉的时间体验
6、布置作业
二、课文
   时间和空间这两类知觉,在普通人的生活中显得极为重要,人的世界观、生命观、价值和意义的判定等等,带有根本性的观念都建立在时间空间的知觉基础上的。时间为“世”,空间为“界”,时间和空间的知觉经验,构成人们关于“世界”的观念。
    时间是人们顺序地、持续地观察事物的结果。客观上并不存在时间,时间是一种主观印象,根植于人体的机能。时间的体验内容是,事物在“空间”中的呈现的顺序性和持续性,这是以观察者的需要为中心建立起来的印象。
顺序知觉和持续知觉。觉知到的现在——持续性知觉——的最大范围
三、课后练习
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发生时间知觉的进程

编后感
依然编的无感。时间如此熟悉,无时不在。心不静,神不在,就无知无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4-13 13:35:3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十三课评课
一、课堂回顾
(一)回顾
1、所有的练习强调劳动三要素。劳动者—内紧外松的“紧”或“松”,劳动过程—格物致知,劳动成果/劳动对象,接下来要体会劳动成果。
2、一直以来的练习,得到了什么?学员的回答多数侧重于:通过练习人变了—功,以功成事。功,事,是劳动效果。
3、我们一次又一次具体得到的劳动成果是什么样的东西?感,混合体,质的心理经验。感→得→德。德的微元。劳动成果就是“得”。
4、通过视知觉,听知觉,单独的通道练习 去琢磨知觉活动的劳动成果。
(二)学员分享
参话头:如果我现在就活的没有尊严,那我未来怎么会有尊严,所以我现在一定要把自己搞的没有尊严。
反馈学员分享:
        每一次的“得”都会沉淀下来,加入结构之中。我们要重视每一次的“德”。知觉就是每一次的“得”。
    (三)新课
我们要去发现,我们是怎么样把每一个感觉信息,怎么加工和组织就变成了我们的每一次知觉。
1、心理学在视知觉方面缺少研究。
2、可以通过视觉获得空间、时间、运动感知。
3、通过视觉获得空间知觉依靠两类线索:单眼线索和双眼线索。
    (四)布置练习
   1、通过视觉获得空间知觉,用单眼线索或双眼线索的提示。
   操作要点:(1)获得知觉,空间知觉
确认视觉信息(3)怎么把它加工成知觉成果
2、通过视觉获得时间知觉和运动知觉。
对学员存在问题反馈。
“慢慢消化”和“似懂非懂

二、不同之处
1、对劳动三要素没有把握,尤其是劳动成果无感。
2、通过视知觉听知觉的练习去体会“得”,去体会劳动成果,这一方面缺少考虑。
3、单眼线索和双眼线索的在练习中怎么应用没有考虑,或者说不知道怎么使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家道心理 ( 工信备案 渝ICP备16002156号-4 )

GMT+8, 2024-12-22 16:41 , Processed in 1.084598 second(s), 12 queries .

学员作业空间非开放社区 公安备案50011202501312 工商备案 500112000037503

重庆市珑夫心理 @Discuz!GB X3.4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