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农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桃子

桃子的作业本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2-3-9 22:15:5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桃子 于 2022-4-20 22:55 编辑

第九课 编制第九课 知觉 方案

一、课文
感觉信息收拢到我们的心里,这之后会发生什么呢?我们通常会对这一堆的感觉信息,根据自己的兴趣做出分组、分类,分为背景和对象,我们的世界就这样被建构起来,让我们可以有的放矢,一个模块、一个模块地去处理或者不处理。而不是一堆流散无穷的感觉信息杂乱无章地、按其本来面目存放在我们的心理仓库中。这种区分、组建、建构的过程和结果,就是知觉。
从知觉开始,其实世界就已经不是原来的世界,而是带着我们个人色彩的。俗话说,“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就算是看到同样的信息,因为我们的兴趣不同,选择恶的不同,世界的样子就可能是大相径庭的。

二、课堂进程
1、一句话打包感觉操作的进程。对大家的回答做一个神入性回应,促进知识不停地建构。
2、学员分享。
3、对学员分享的打包。联系到知觉,其实这个打包,其中就蕴含了知觉过程。
4、布置练习。

三、课后练习:说说什么是知觉

四、编制方案后的感受:到知觉这里,似乎世界就清爽了很多,开始建构起来,而不是一堆感觉信息了。



第九课评课 定义知觉
本课的进程:
一、打包,感觉操作在心理世界的功能可以怎么概括?收集信息?采集信息?都有主动被动说不清的嫌疑,换一种不涉及主被动的说法:感觉,把世界的信息翻译成人的精神/心理机制能够加工的信号。
二、分享:李培香:想好了要说什么,又觉得没必要说了,都知道怎么做了,做就是了。还有个想说的,特别想说,不敢说。怕嘲笑,不符合他们的主题。他们,口若悬河,底气好,很能,气息好,气场稳。我气场不好。怕怕的,激动,不是没气场。一被说没气场又回去了,回去了又回来了。生气。如果没人阻拦你,你真的想说点什么。我想说你说的那个要求,我有些思路了,我想叨叨。让你知道我的感受,理解我的感受,多一个人知道我的状态,多一个人知道我的状态,体会的空间大一些。但是打扰到他了,他好忙。不好意思。那怎么办呢?心里有点感受,需要点空间,来你那里转一转,可是你又很忙,这事情怎么办呢?就自己呆着,自己画个卦什么的。自己画卦可能还更好,因为对方那里没有空间,很忙。吟诵也可以,把那个气过滤了。练八段锦也可以。这个憋着想出气的人在身上哪里?胸口。界定清楚位置。起个名字,胆怯。忙的那个人在哪?腰,酸。找准位置。名字:疲倦。胆怯为什么要去跟疲倦说呢?因为疲倦看其阿里很有力量。胆怯要找一个有力量的人,跟有力量的人有个连接。为什么疲倦不让胆怯说呢?酸心里的事多,没空。肩膀下面的部分和腿,叫轻松。腹部,沉静。沉静和轻松合起来叫什么,安静。疲倦和胆怯合起来叫心酸(苦笑)。心酸和安静合起来,叫什么?整个人更稳了,叫同在。同在面对想说又不让说的状况,想说什么?对胆怯说,对疲倦说,对安静说,对自己说。最后的状态是:都在。
三、从感知觉操作的角度,说说这个分享。
四、讲解知觉。知觉的主体,对象,知觉的结果(作为一个体,我们有深刻误解)。知觉的操作进程(选择-解释-组织-整体化)。
五、布置课后练习:动动心思,说说什么是知觉。


与我的课程设计不同的地方:
1、首先的打包,老师没有再去说感觉的操作过程,而是让对感觉操作在心理世界的功能做一个概括。更具有全局性。
2、分享。一种新的咨询方式,非常明显地展示了知觉的真实性对生活的影响。我没想到这样来展现。
3、关于知觉的结果作为一个体,知觉体,那种质性,又具有明了的特性,我体会得少。对知觉的进程,我也忽略了。好像是曾经学习普心时,对这部分感到太老生常谈了,知觉的整体性等,好像对生活没什么样,就自己略过去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3-16 22:49:3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桃子 于 2022-4-20 22:56 编辑

第十课 空间知觉课程设计
课文:
知觉作为一个体,如果被解构,每一个知觉都可以区分出空间、时间、运动三个要素。
就像,我们对胃痛的知觉里,含有胃内部的感觉、外部的感觉,上、下、左、右、前、后……以我身体的中心为原点的坐标轴的不同位置的感觉。胃痛持续的时间的感觉,胃的运动的感觉。
按照这三个要素,相应地,知觉也可以分为空间知觉、时间知觉、运动知觉三种。
空间知觉,是指对物体距离、形状、大小、方位等空间特性的知觉。空间知觉与视觉密切相关。两个视网膜的略有差异的映像,是观察物体空间关系的重要线索。它使人能在两维的视网膜刺激基础上,形成三维的空间映象。
作为一个临床心理师,关注空间知觉的意义何在呢?我想,首先其实还是让我们呆在知觉的体中,得到足够的浸泡,浸泡在心理中,浸泡在自己中。足够的浸泡才有足够的了解,也才谈得上解构或改造。


课程进程:
一、说说知觉和感觉的不同之处。注意引导到知觉的体性上。
二、讲解知觉的分类。空间知觉、时间知觉、运动知觉。
三、学员分享。
四、从知觉的空间这个要素上说说这个分享。
五、讲解空间知觉。
六、布置作业


课后练习:说说空间知觉的产生过程。


编制后的感受:似乎自己对自己的空间知觉产生了一些解构。我知觉的上,在地球的另一端看,可能就成了下。我知觉的大,在另一个角度,可能就成了小。心理上也有高下大小远近形状,地位高低,事情大小,亲近或疏远,圆滑或有棱角。心理世界,和客观世界常常是有出入的,这种出入可能产生一些感受,情绪。我认为该疏远的人实际上与我很亲近,我认为该与我平等的人其实应在我上方……

第10课空间知觉 评课
课堂进程:
1、让学员用一句话定义知觉。并看看大家的回答有什么共同性。——知觉得重点是知。知是什么,知就是知行合一,是二合一,是实事求是,知觉这个行动就是求是。是,上面是太阳下面是人的行动。听分享,看看这个知是怎么做到是的。
2、学员分享,睿涵,很多要说的,不知该说什么,说内紧外松,渴望,着急,不舒服,克服不舒服的愿望代替了真正地去整理。紧志紧到了痣。背后是几十年不愿意接受的姥姥去世的伤痛。这时再回过来看一开始到底要说什么?要说生死,面对癌症病人,我该内紧外松,如果我们内松了,反而给临终之人造成麻烦。内紧外松也是不得癌症、不夭的方法,是尽天年的方法,是正确的生活方式。悲痛没有被好好照料,就会成为内松,成为真正的痣,代替了志。。
3、反观分享。以为是着急,其实是伪知。以为是紧志,其实是紧了痣。痣就只能做痣的事,悲痛就只能做悲痛的事,只能整理不成,这样才能悲痛。知,是,人。一不小心就不是人。如履薄冰,如临深渊。
4、要对知觉的操作过程做把握,做练习。知觉是一个行动,一种操作。普通心理学描述的多是知觉的成果,是静态的知。知觉还是一个进程,非线性的过程。知觉的成果,可以划分为空间、时间、运动三个要素,相应地氛围空间知觉、时间知觉、运动知觉。按照感觉来源的通道,可以分为视知觉,听知觉,嗅知觉,味知觉,机体知觉等。按照功能特征,可分为认知性知觉,情性知觉,行动性知觉。空间、时间的客观性是没有那么明确的。空间知觉的几个要素:长度、大小、形状、方位。
5、布置课后练习,抛弃所有的工具,直接去知道长度、大小、形状、方位。

与我的课程设计的不同之处:
首先,我对知觉的理解更多的是静态的,是对知觉成果的理解。对行动,行为,进程这方面,不关注。我怎么就不关注了?这也是我的知觉的选择性。
这样对知觉的理解深度就不够,知觉就是知行合一,就是实事求是,就是真知,就是求是,就是要心知肚明。我没有这部分的理解。完全选择性地忽略。知和人的关系,知和我们的生活方式的关系。嗯,我觉得差太远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3-23 23:50:0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桃子 于 2022-4-20 22:53 编辑

时间知觉教学方案
一、课文
时间知觉,即对时间的知觉。时间知觉是指对客观现象延续性和顺序性的感知 。人们发明了计时工具,秒针一刻不停地滴答滴答均匀地往前走。然而,人对时间的知觉,却常常不是这样匀速地往前走,我们对一段时间的长短的知觉,除了依赖天象、计时工具、生物钟等达成的抽象的认识,我们真正的认识的内容又是什么呢?就算我们没有看见太阳东升西落,没有听见鸡鸣看见倦鸟归巢,我们还是能知道几件事情发生的前后顺序,我们还是能知道时间在流逝、我的生命在持续——这就是相继性体验和持续性体验。
活在当下,是一个很流行的说法,那么,什么是当下呢?就当下这个活生生的时间,什么是对它的正确觉知呢?我们说知觉是心知肚明,是实事求是,是“是”。那么,对时间的知觉,怎样是对它的心知肚明,是“是”呢?其实,当下即一个正在进行的持续性体验,而我们通常不能一直处在持续性体验中,等我们重新回到当下,已经过了一些时间了,这时我们对时间的体验则是一种相继性体验。


二、课程进程:
1、空间知觉练习后的感受。——空间知觉的重要性。
2、简要介绍时间知觉。
3、学员分享。
4、从时间知觉的角度说说这个分享
5、现场带领做对当下的知觉。
6、布置练习

三、课后练习
尝试持续地知觉当下,看看自己持续性知觉的上限。


编制后的感受:好像自己的持续性知觉常常很短暂,对时间的真正知觉常常是模糊、有一大段空白的,最后都是一些断断续续的相继性体验。

评课:第十二课 时间知觉
课堂进程:
1、抛弃一切定义,你觉得空间是什么?——回答完后,你的状态怎样?——在各种长辈的话、谚语中,说到空间与心理空间的,你能想到什么?——你认为,什么是空间知觉?——空间知觉给人的作用是什么——底气,体面,尊严,身份。——做空间知觉练习的重要性。
2、有了空间之后,有了身份尊严之后,人还要些什么?在这个空间中活动,什么最让人有活着的感觉?时间。本节课:时间知觉。
3、学员分享。子君。上课回顾空间知觉时,很困,抽离,听不到心里去。心的中间一个展开体,发光,很大的能量。光进不去。漫反射开了……最后对自己说一句什么?不说,不让光进来也挺好的。心里知道这句话,也只记得一半了。把这两句话记在纸上。——今天的谈话其实还挺有进展,说了两句心里话,一句:我让你们进不来其实挺好的。另一句是那半句心里的话。思考了,也是一种信任。信任上的进展。
4、说时间知觉。对于时间本身,说两点:(1)持续性。如何体会持续性?将持续性和瞬时性放在一起体验。一个球,放3-5秒内拿走,和放在那不拿走。(2)顺序性。将顺序性和同时性放在一起体验。两个球一起放桌上,两个球前后放桌上,这样体验。
5、布置课后练习:体验持续性和顺序性。

与我的教学设计不同之处:
1、开头的问题,老师的引入到空间知觉练习的重要性,结合尊严、身份感来说。我的开头问题设计和生活脱节了,没有目的性了,为了打包而打包。
2、由空间知觉,流畅地引入到时间知觉。关于人的尊严和活着的体验。我的没有这种一体感。
3、分享。这个分享,到最后出现一种不信任的感觉,想到自己有时遇到这样的学生,到最后来一句不信任你的话,他这个不信任的话可能还是用愤怒的方式表达出来的。那时我没有想到:思考了,也是一种信任。这样就导向建设了。
4、关于课后练习,我的设计重视了持续性,直接忽略了顺序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3-30 23:10:5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桃子 于 2022-4-20 22:57 编辑

十四课 运动知觉的上法  练习:课前编制课文、教学进程和课后练习方案,课后及时评课,并修订自己的教学方案。

一、课文
運,金文(车,有轮子交通、装载工具)(人,逃亡者)(“走”的繁体金文字形,奔逃),表示利用车辆逃亡或迁徙。篆文误将金文字形中的“車”写成“軍”,将金文字形中的省略成“辵”。造字本义:动词,古人在兵灾或天灾打击下,用车辆装载家当,远途迁徙转移。
动(動),金文(被刺瞎眼睛的男奴)(重,大包袱),表示男奴负重驮物。有的金文(辵,行进)(重,包袱),突出负重行进的“运输”主题。篆文(重,包袱)(力),强调使用体力。造字本义:动词,使用体力,负重劳作。
由此来看,什么是运动呢?在内部,是迁徙目标和内部力的运用;在外部,是工具、重物和位置的变化。
二、教学进程
1、回顾时间知觉。说说你知觉到的当下是什么样的。引入运动知觉:空间、时间的结合复合。
2、学员分享
3、从运动知觉的角度说说这个分享
4、讲解运动知觉的练习方法。
三、课后练习
用自己的话描述运动

四、编制后的感受:
什么是运动,一说运动,就想到现在的体育运动,想起来就头大,拉胳膊,抻大腿的,感觉是很无聊的事情。看了老师的可见,从解字入手,还原和提炼运动本身的含义,是那么生活化、那么有活力的热火朝天的事情。


由此想到,不能什么事不喜欢,就不去接触、排斥。不能只是不要什么,还得想想要什么。




评课 运动知觉
一、课堂进程
1、几个问题总结前段时间的所有课程:这么长一段时间以来,做这些感知觉练习,如果把做这些练习之外的时间全部剔除掉,你怎么形容这种日子?这种日子占据你日常生活的百分比是多少?假设这个占比达到80%,你觉得你会想说什么?现在你对“朝闻道夕可死矣”更明白一些了吗?如果人人皆尧舜,这个世界好不好?要做到这样,最基本的方法是什么?——区分内外。
2、上周的时间知觉,你怎么描述知觉的当下?活着的感觉。在这里说“知之真切笃实处即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知”,你会觉得这是什么感觉?就是活着的感觉。活着的人就知行不二,说知易行难的都是活死人。知觉的当下和时间的持续性、顺序性,这二者有关系吗?知觉的当下中,持续性和顺序性体验占多少?完全没有。那么知觉的当下,我们知觉的是什么?运动。
3、学员分享:空气。我,运动,看见圣贤。人的本质是气,气的运动,思者气之虑也。所以人分两层,本体是气的运行,外部是散发的思想。我们常常居于思想,不回本体,在外流浪。现在的气的运行:一团气聚集在膻中穴,膻中穴就是烟囱,肝脾肺肾大臣都从这里出气,这烟囱堵了。心是君主。臣使在戏,一品大员,戏精。给皇上看戏,不进门。皇上无言。外面戏得不可开交,堵车。
4、从运动的角度说这个分享:只有动,谈不上运。我们不用运动来形容邪门的东西,比如反人类活动,而不是反人类运动。
5、什么是运动:运:古人在兵灾或天灾打击下,用车辆装载家当,远途迁徙转移。动:使用体力,负重劳作。运着重内部,有志的,志产生力的,力去作用于外部。动着重外部,位置变化。反人类活动为什么不叫运动,因为志邪,痣。
6、运动知觉练习:让外部的动(外)撞进来,同时体会到那个运(内)。运动知觉分类,真动知觉和似动知觉。似动现象包括了自主运动、诱发运动等。
7、布置练习:体会似动知觉的真实性,主要依靠什么形成的?体会真动知觉并说说在运动知觉中,你怎么保持“内紧外松”的姿态的?

二、和我的课程设计的区别:
1、我没想到要做整个前面课程的总结回顾。也没认为这里怎么有必要做一个大总结。我觉得总结就是很烦人。这个我要再想想。
2、对时间知觉的总结提问是一样的,知觉到的当下是怎样的。但我没发散出去,知觉到的当下和知行不二。对知觉到的当下联系到运动,我是模糊的。
3、分享部分,没想到这个分享就这么快结束了。如果是我我还真的慌,不知道该怎么接下去或结束呢?这里我兜不住了。
4、对运动的理解,结合到内部的志,这种势,我没跟运动联系起来。到现在都不觉得有什么联系,我要再想想。怎么忽然就联系到志了。
5、对运动知觉的知识性的归纳,我这没有,也想不起来这些知识到底有什么用。这节课下来,我感觉卡得死死的。不知道怎么卡在这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4-6 22:32:3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桃子 于 2022-4-20 22:57 编辑

十五课 视知觉的上法


一、课文
根据结构要素的自然属性,可以把知觉分为空间知觉、时间知觉和运动知觉。根据所需材料来源的感觉通道,可以把知觉分为视知觉、听知觉、嗅知觉、味知觉和机体知觉等。
如果再进一步划分,是否存在视空间知觉、视时间知觉、视运动知觉?如果能够这样进一步划分,我们对知觉的体验将越来越细致。


二、课堂进程
1、说说真动知觉中的内紧外松,紧的是什么,松的是什么?运动知觉对你的生活的作用是什么?
2、分享。
3、说说这个分享。
4、视知觉讲解。
5、布置练习


三、课后练习
说说在视知觉中,你是如何知觉到空间、时间、运动的


四、编制后的感受
本来觉得知觉到此该结束了,没想到接下来还要来一轮。有点坐不住。我着急,非常着急,快点给它上完了。上完了我要做什么去?这是我的内痣了。看似在写这个课程,其实我是在做,睡前准备?把事情做完了好赶紧去睡觉?实际上如果平时这个时候我没什么事了,其实也不一定会立马去睡觉,可能我还想在网上买一会东西,最近想买很多的东西,这样买啊买一直到某件事的完成。完成后我就可以活在当下了?其实也不会。我会忙着、惦记着另一件事情……如此循环往复,在外头流浪,疯狂地流浪。上感觉的时候我想快点上到知觉,上知觉的时候想赶紧上到概念…………就这么跑。
这么一圈走下来,自己有些安静了。能思考一下视知觉了。




评课:
一、本节课进程
1、这几个月,我们一直在折腾劳动这件事,讲劳动的三要素。劳动者:内紧外松。劳动过程:格物致知。那么劳动成果是什么?你得到了什么?——你得到了什么就有了那些变化?感。心术,心的通道。这就是我们的所得。每一次练习所得,就是德的微元。
2、分享:陶毅。没什么特别想分享的。我为什么要上这个课。——你很想亲近这个课,但阻碍多,阻碍来自内部——我为什么要上这个课。腹部不想做,胸腔必须做。不做将来老了没尊严。不想做的一直没尊严。要老了有尊严,却不给现在的自己尊严。“我现在都没有尊严,我未来怎么会有尊严。于是我拼命地让现在的我没有尊严。”参这个话头。——对这个分享,在这里停止,也是觉得挺神奇的。上道了就行,自然会慢慢有成果。
3、视知觉练习。视空间知觉的线索,单眼线索双眼线索。(1)体会眼睛是怎么获得空间知觉的。(2)尝试通过视觉获得时间知觉和空间知觉。
4、对本节课打包。

二、不同
1、我自己也一直不明白到底这些练习是做了些什么,有些什么成果。经常被问,你到底上这个课干了些什么,得到了些什么。说不清。
2、对心理学的知识的利用。我不想翻书,不想查资料,觉得那些都没用。而且觉得是那些东西一查就知道了,没什么价值。心里没装。总之还是做培训师的志不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4-13 21:32:0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桃子 于 2022-4-20 22:33 编辑

听知觉课程设计


一、课文
听知觉是什么?是主要依赖听觉信息产生的知觉,也应该包含听空间知觉、听时间知觉、听运动知觉。
同视觉一样,听觉也分为单耳线索和双耳线索。

1.单耳线索
•人耳在接受一定频率的声音时产生听觉,由单一耳朵获得的听觉线索,称为单耳线索。
2.双耳线索

•由双耳获得的引起听空间知觉线索称为双耳线索。
•双耳线索在听空间知觉形成中起着重要作用。
•由于两耳处于相互对侧位置,侧面声源的声波到达两耳时的距离不同,间距约为27 5厘米,这个距离差称为“两耳距离差”。


时间差

•时间差是指声源从不同方向传入两耳的时间差别,由于两存在着距离差,当声音来自右侧方向时,就比左侧耳朵先受到音波,声源就被定位在先获得刺激的一侧。时间差可以由两耳距离差和声速推算:时间差=距离差/声速。
   强度差
•强度差是指同一声源从不同方向传到两耳时造成的强度差别。一个来自侧面的声音到达两耳的强度,由于声源受到头部阻挡,因此对侧耳朵获得的声音较弱,声源便被定位在声音较强的一侧。低频的声音波长长,容易绕过头部,两耳强度差较小;高于3000赫兹的声音,能够造成较大的两耳强度差。
声波相位差
•声波位相差是指同一声源传到两耳时,在两耳造成声波位相上的不同而形成的差别。

二、课堂进程:
1、视知觉练习带给你的作用是什么?——提取视知觉练习的成果。
2、分享
3、听知觉的介绍。
4、布置练习

三、课后练习:
体会单耳线索和双耳线索的内部过程,并说说听觉信息被整合成听知觉的内部决定者,在你身上的什么地方?体会你自己是怎么样通过听觉获得时间和运动知觉的?

编制后感受:有了视知觉的一课做模板,这一课似乎就不用怎么动脑筋。



评课 听知觉
课堂进程:
1、知觉世界的日常方式和练习方式,哪种更有效,有什么效。——人成为人,人和世界的一体性。知觉结果的要素:空间、运动、时间,是一体的,但我们没做到。多加练习,生活就是练习。促进练习的决心。
2、分享。有对每个部分的精细的分辨,高清镜头,也有对整体的把握。和合。今天是我分享,整体性这部分我很有感觉,到后面把前面零散的线索都拎起来了。连我自己都忘了的部分也拎起来了。
3、布置练习:如何通过听觉获取知觉信息。单耳线索,双耳线索。
不同:
1、课前串讲到底讲什么?取决于行课到现在学员最需要什么,也就是最欠缺什么。这部分我的把握不灵活,所以串讲部分生硬。最缺的实际上就是练习的决心,练习量远远不够,远远不够。自己的志不清晰,所以也不明白学员(自己)到底最需要什么。
2、分享部分,确实感觉到老师的耐心。到后面,其实两个人都有点赶时间。赶时间和交流的有效性,统一起来把握。而我一着急,可能就会追求一个表面的完整性,而不是有效性。
3、练习的目的,一周一周有进程感,我的是二的,分裂的。
4、备课的囫囵吞枣,不精细。比如在布置练习上,练习和听觉知识的结合上。结果整体性也失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4-20 22:52:1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桃子 于 2022-4-27 23:04 编辑

知觉总结 课程设计
一、课文
对感觉的觉知,是知觉。对事物的知觉,包含了我们对事物的空间属性、时间属性、运动属性的知觉,我们的每个感觉通道,都能够有独立的知觉,只是我们不一定体验得到。
还有一些知觉的分类。根据知觉对象的不同,可以把知觉分为社会知觉和物体知觉。物体知觉就是对物的知觉,对自然界中机械、物理、化学、生物种种现象的知觉。社会知觉包括对个人的知觉和人际知觉。
根据知觉映像是否符合客观实际,还可以把知觉区分为正确的知觉和错觉。
如何描述知觉的结构、进程和功能?结构上,知觉的成果可以有空间、时间、运动三种要素。进程上,知觉是对感觉的觉知。功能上,是对信息的组织和理解,是探索世界的方式。
知觉操作的三要素,劳动者:内紧外松的主体。劳动对象:感觉材料。劳动过程:选择-解释-组织-整体化,非线性过程。
感觉和知觉,作为元心理,是心理世界的最初源头。
对感觉的觉知,是知觉。对知觉的觉知,又是什么呢?我知道了这个空间、时间、运动要素构成起来的东西,这是一个水壶,当我们对自己的知觉有了知觉之后,就会不自觉地去和我们记忆中已有的一个标准去比对,这个比对就是概念。


二、课堂进程
1、现在知觉你眼前的一个东西,说说你体验到的知觉的三要素(主体、对象、过程)是什么样的。知觉练习对你的生活带来的是什么?(功能)
2、学员分享
3、从知觉角度说说这个分享。
4、对知觉的其他分类的讲解,引申到对知觉的知觉:概念。
5、布置练习


三、练习:用自己的话总结知觉。


四、编制后感受
自己也对知觉进行了一个梳理。






十五课评课:
一、课堂进程:
1、总结的必要性。在感知觉这个段落要结束的时候,你在想些什么?自然的想到:我学到啥了。实际上总结是很有必要的,但我们平常的工作,让我们对总结没什么特别高的期待。如同除夕,虽然也有干扰,但是我们会有总结的心态。这是内心自然生发出来的必要性,才是必要的。
2、怎么总结:
(1)这个单元你到底学到了什么?获得了什么你原来没有的?在这个特别的时代,任何活动中获得的信息,用自己的主体性做个分辨,识别真假很重要。
(2)总结还要解决一个最基本的问题:避免我们非此即彼。这几个月学到的东西,也许可以用这样的话总结:我们好像开始真正地知道什么是心理了。——课程的初心。感觉,让世界撞进来,人没去找世界。感知觉是个“占便宜”的环节。没有这个,后面的心理现象就是无本之末。在前面时会不会总想着后面?走到后面会不会又想着前面?总结要解决这个问题。新姑娘不要哭,转个弯弯就是你的屋。——知道回家的路。只要条件具备,那个根本的依据是在的,内在的联系是在的。找到现在这个地方和未来要去的地方的连接的路。
3、分享:小迪,“我的志和我的身体”。一年多来,我没有要做不做的纠结,我能保证完成任务。但是身体却出了很多小毛病,感觉疑惑。一个狡猾的隐藏者。——感知觉是心理之元,能发现这个狡猾隐藏者。在源头上下功夫很重要。为谿为谷为天下式。
4、感知觉讲解:其他的知觉分类,补足这部分。
5、总结的框架:结构-进程-功能。根-本-末。开-阖-枢。两个概念可运用:觉观、罩场。
6、布置课后作业。

二、不同:
我没有把总结提高到如此重要的地步,要花一个多月来一个个答辩。
老师的课程能有大框架,也能在每个进程上那么深刻地呆得住,有话说,有那么多丰富的感觉。我经常要么有框架,要么掉入细节中,某个角落里。脱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4-20 23:11:50 | 显示全部楼层
补作业:思考作业:感觉操作,怎么总结,才是最符合感觉过程的客观进程的,在自己心里才是最熨贴的?
感觉,把自己的心各个部分都召回来,凝结成自己的样子。不要到处乱飞乱跑,都回来。——内紧
打开自己的感觉通道,让那些信息进来。——外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4-20 23:24:5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桃子 于 2022-4-20 23:28 编辑

关于漏把评课放在论坛和没有回答老师的思考作业的检讨



感谢班长辛苦的检查,才知道自己这么长时间漏了这么件事。其实我也不是漏了把评课粘贴到论坛,是我漏了我应该把那些东西贴到论坛来。
我心里是模糊的,也没说标准啊,没说要这么做,所以我就随意了。有时候贴了,一开始都贴了,后来就有时候贴,有时候不贴。
这让我想到自己在课堂上分享过的,我时不时“喝醉”的状态。实际生活上也呈现这么个样子。
些这个作业,写着写着,我倒是觉得清醒了些,又发现了刚才的放气者。
在放的过程中我是不知道的。我今天,什么时候,我就放这个气了?就是从下午两节连堂,身体不舒服开始吧。甚至是从昨晚没睡好开始。没睡好,整个人身体就像没醒,一直像个面团在发酵,没鼓起来。下午觉得很累,上课很耗气。办公室又一直坐了一个兴奋的同事,一直要闲聊天。支棱着自己,过了这一天,又开始支棱着自己来写这么多的作业。感到自己恐怕是伤害到孩子了,没搞好。一觉得没搞好,就更加泄气了。就开始寻找醉酒的感觉了。这些作业又不能用醉酒状态写,做着做着人有点清醒。补了之前的作业,把该粘的都粘上去,把改补的补了。倒是觉得自己清爽了。
所以怎么说呢,觉得人还是不能放弃自己吧。把现下的事情一点点地,在这个当下去踏实地运行,哪怕是觉得运行不好吧,还是要运行,这样才能慢慢教化自己的放气者。
有时总觉得,这作业是个任务,是做给别人看的。但其实仔细想想,大部分时候没有人看,这东西对别人来说搞不准是垃圾。所有的这些任务都是。这是我自己的东西。想那么多别人怎么看,好像是我放气的一个比较标准的开头操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4-28 00:08:04 | 显示全部楼层
编制课程:感知觉总结答辩
流程:1.安排好顺序。2.关注宣传和提问。3.发现问题及时提出来予以纠正。

编制后感受:总有一个要飞走的志,觉得要答辩了,那我就可以轻松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家道心理 ( 工信备案 渝ICP备16002156号-4 )

GMT+8, 2024-12-22 16:26 , Processed in 1.089076 second(s), 12 queries .

学员作业空间非开放社区 公安备案50011202501312 工商备案 500112000037503

重庆市珑夫心理 @Discuz!GB X3.4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