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xyp燕子 于 2020-9-25 11:16 编辑
第十六周:泛读丧大记第二十二 查生僻字,正音、抄写原文(微盘),朗读通顺(微盘)、简单心得。查字正音:属zhǔ:蜀,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睁眼察视。屬,篆文  (尾,末端) (蜀,睁眼察视),表示观注两端,看头看尾。造字本义:动词,行进的队伍首尾相望。动词:连接,连缀 zhǔ 。
纩kuàng:本意是新丝棉,后泛指丝棉。 袡rán:1.衣边。2.古代女子出嫁时所穿的盛装。 3.古人跪拜时用以保护膝盖的围裙。 跣xiǎn:光着(脚)。
拊fǔ:抚摸。 命:“令”与“命”同源,后分化。令,甲骨文  (朝下的“口”) (人,等候指示的下级),表示上级指示下级。当“令”成为常规名词后,金文 再加“口” 另造“命”,代替“令”的本义动词功能,强调“开口发令”。篆文 承续金文字形。造字本义:动词,上级向下级开口发话,作出权威示。 楔xiē:契,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用刀切。楔,篆文  (木,木材) (契,用刀削切),削尖了的木橛。造字本义:名词,下端被削尖的丁形木橛,用于加强榫接
幠hū:1.覆盖。 2.大。 3.怠慢。
繘jú、jué:1.井上汲水的绳索。2.用绳汲井水。 [jué]:线。厞fèi:隐蔽;隐蔽处。
挋zhèn:1.古同“赈”,救济。2.缠束。3.擦试。
爨cuàn:煮沸。 紞dǎn:1.古时冠冕上用来系瑱的带子。 2.缝在被端用以区别上下的丝带。 3.敲;击。4.击鼓声。 诎qū:卷曲。 赪chēng:红色。 苫shān:占,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毡”的省略,表示地毯。苫,篆文  (艸,野草) (占,即“毡”,地毯),表示如毡的草盖。造字本义:名词,用草编成的覆盖物。 丧次:停灵治丧的地方。 輴chūn:1.灵车。 2.古代行泥泞道路的一种交通工具。 欑cuán:把木或竹片捆在一起。停放棺木暂时不葬。 柷zhù:是中国古代打击乐器,方形,以木棒击奏,用于宫廷雅乐,表示乐曲开始。是中国汉代乐器,曾流通于全国各大城市。柷,相传是夏启所作,迄今已有四千多年的历史,传世清代柷,通高约50、每边长65厘米。柷属古代八音乐器分类法的木之属。
简单心得: 1、在礼记中,发现有关丧礼的篇章很多,发现自己一次次地去面对死亡这个话题;特别是这章中讲到去逝后的穿衣、身体的放的地方、洗身体让我有想起父母去逝的场面,再一次对父母的哀悼。
普通精读祭法第二十三 查阅生僻字,正音,翻译(微盘),心得、熟读吟诵(微盘)
查字正音:
喾kù,颛顼zhuān xū,鲧gǔn,契xiè,稷jì-------先祖、先帝名 瘗(yì)埋:祭仪之一。 瘗: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病而隐匿休养。瘞,篆文  (瘗,病而隐匿休养) (土,埋),表示隐匿埋葬。造字本义:动词,隐匿埋葬,不建坟冢,不立墓碑。 雩(yú)宗:祭坛名字。 祧tiāo:兆,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预示事物发展的迹象。祧,篆文  (示,祭祀) (兆,迹象),表示祭祀时祖先显灵。造字本义:动词,帝王依据祭祀时祖先显灵的暗示,将祖先的神主迁入远袓之庙。 墠shàn::1.古代祭祀或会盟用的场地。 2.经过除草、整治的郊外的土地。 殛 jí :亟,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极为急迫。殛,篆文  (歹,死) (亟,急迫),表示立即杀死。造字本义:动词,下令立即杀死。 社:”是“ ”的异体字。示,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祭祀敬神。 ,金文  (示,祭祀敬神) (木,树,借代植物、地上生长的万物) (土,土墩、土台),表示用于祭祀敬神的土台,台上种植象征大地滋生力量的树木。在祭祀土地神的场所种植树木的风俗,今天中国部分农村地区仍有留传。籀文 承续金文字形。简体篆文“社” 省去籀文字形中的“木” ,突出“祭拜土地神”的含义。造字本义:名词,为每年一度祭拜土地神而专设的土台,台上种植象征大地滋养万物之神力的树木。
心得: 1、对古书中的鬼、鬼神有了新的理解,和现在我们说的鬼不一样。 2、祭天、祭地、祭四时...在这个画面中看到古人的臣服与精神。 3、终极道德-------夫圣王之制祭祀也,法施于民则祀之,以死勤事则祀之,以劳定国则祀之;能御大菑则祀之,能捍大患则祀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