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农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黑河女

黑河女的《学记》读书笔记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5-9-9 09:38:1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黑河女 于 2025-9-10 21:42 编辑

20250910任务:夫然后足以化民易俗,近者说服而远者怀之,此大学之道也。《记》曰:“蛾子时术之。”其此之谓乎!
一、查字正音1、易——的本字。,甲骨文像正在被灌注液体的器皿像正在灌液体的器皿),字形像将一个有抓柄的器皿中的液体,倒入另一个没有抓柄的器皿中。简体甲骨文将带握柄的器皿简写成勺具形状,将倾注的液体形状简写成,表示用勺具将金属熔液浇铸到器皿坯模中。锡的熔点低,是铸器的好材料,古人发现“熔锡铸器”,好操作,不费事,遂以铸锡为易。金文像一个有手把的盛器里装着锡液),字形进一步简化。有的金文将盛器形状简化成了不知所云的,并误将抓柄形状写成了似“”的形状。篆文则将金文字形中模糊不清的写成明确的“,至此易”的字形中,器皿、手把、熔液等形象特征消失,以致篆文、隶书字形费解。造字本义:动词,将容器中低熔点的锡注入模具,铸造新器皿
2、近——斤,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篆文字形将金文字形中“𠂢”误写成“斤”𠂢”的甲骨文写作);“𠂢”是“永”的同源异体字,是“派的本字,表示河川分岔的支流。近,金文止,即的本字,借代行进简写变形的“𠂢”,即“派”的本字,河川支流),表示部队徒步涉水,渡过小河,当作行军捷径。有的金文将简写变形的“𠂢”写成。籀文将金文字形中的“𠂢”写成。有的籀文将金文字形中的“𠂢”写成不知所云的。繁体籀文将金文字形中的“𠂢”写成似“𠂢”又似“斤”的字形,并用“辵”(行进)代替金文字形中的“止”,强调行军渡河。篆文误将籀文字形中似“𠂢”又似“斤”的字形写成“斤”,并将“斤”当作声旁。造字本义:动词,部队徒步涉水,当作行军捷径
3、怀——褱”是“懷”的本字。褱,金文衣,胸襟眔,流泪),表示将哭泣流泪的孩子抱在胸前,以示爱护与安慰。篆文将金文字形中的写成,将金文字形中的写成。当“褱”作为单纯字件后,篆文再加“心”慰藉)另造“懷”代替,强调大人慰藉伤心的幼儿。造字本义:动词,父母将伤心哭泣的幼儿抱在胸前加以安慰
4、服——”是服”的本字。,甲骨文人,罪人又,抓捕、控制),表示抓捕罪犯。当“”作为单纯字件后,甲骨文再加“凡”方形木枷)另造“服”代替,强调抓捕罪犯,并用刑枷加以控制。金文承续甲骨文字形。有的金文误将“凡”(木枷)写成“舟”。篆文将金文字形中的“舟”写成,将金文字形中的“人”写成造字本义:动词,抓捕战俘或罪犯,强制上枷,使之屈从白话版《说文解字》:
服,使用、役使。一种说法认为,“服”是马车右边的骖马,以便马车可以向右周旋。

5、蛾——,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拟的惊喜叫声。蛾,篆文虫,昆虫我,即“哦”,惊叹),表示令人惊叹的艳丽飞虫。造字本义:名词,一种令人惊叹的形状似蝶的美丽飞虫,颜色鲜艳绚丽,长有毛发状或被羽毛覆盖的触角以及短粗的躯体,还生有将前后翅膀连在一起的翅缰,并以此特征与蝴蝶相区别;一般在夜间活动
蛾,蚍蜉也。

二、朗读
上传到盘。
三、译文
这样完全能够让百姓做出改变形成一定的风尚,身边的用好话让对方心悦诚服地接受自己的诉求 ,不在身边的也像父母将哭泣流泪的孩子抱在胸前一样爱护和安慰,这就是大学之道。<记>中说:“蚂蚁不停地学习衔土,最终垒成了土丘。”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吧。
四、心得学是一个渐进的改造的过程。无论远近都能纳入进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9-9 09:38:5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黑河女 于 2025-9-11 11:29 编辑

20250911任务:大学始教,皮弁祭菜,示敬道也。《宵雅》肄三,官其始也。入学鼓箧qiè,孙其业也。夏楚二物,收其威也。
一、查字正音1、始——始胎同源,都由“台”字进化而来,台为女加倒巳,倒巳即是胎形,表明女子已经怀孕。后二字分化,加肉为胎,专表胎儿;加女为始,专表开始。人之始不在出生之际,在娘肚子里就已经开始了。一旦纠结于后加的口字,就必然跟出生联系到一起。
2、皮
弁——
biàn
古冠名。用白鹿皮制成。先人很重视冠帽的礼仪,将其尊称为首服。皮弁就是华夏衣冠体系中首服的一种。以皮革为冠衣,冠上当有饰物,一般是皮革缝隙之间缀有珠玉宝石,比如说天子以五采玉12饰其缝中。《诗经·卫风·淇奥》也提到了这种装饰:“充耳绣莹,会弁如星”。《左传》僖公二十八年:“楚子玉自为琼弁玉缨”,杜注:“弁以鹿子皮为之。” 文献说的皮弁冠,前高后卑,与用皂绢所制的委貌冠(玄冠)形制接近。

3、祭菜——供祭祀用的芹﹑藻等菜蔬。
4、示——
示,甲骨文是特殊指事字,一横指事符号代表“天”;一竖指事符号代表地上人间的世人向上天的祝祷求告。有的甲骨文把代表上苍的横指事符号写成两横,用上短下长代表朝上的方向,代表天宇。有的甲骨文向上天祝祷求告水,血滴,借代牺牲祭品),表示向天神奉献牺牲祭品,祈求天神显明奥秘,赐福人间。有的甲骨文将“水”(血滴)简写成两点。金文承续简体甲骨文字形。篆文基本承续甲骨文字形。造字本义:动词,以牺牲的血肉为祭品,向天神祝祷求告,祈求显明奥秘和降福。文言版《説文解字》:
示,天垂象,見吉凶,所以示人也。从二。三垂,日月星也。觀乎天文,以察時變。示,神事也。凡示之屬皆从示。,古文示。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示,上天垂示征象,向求告者显示吉凶。字形采用“二”(天)作边旁。字形中的三垂笔,分别代表日、月、星辰。人内务观察宇宙天象
借以推测时世的变化。示,是神祇的事。所有与示相关的字,都采用“示”作边旁。,这是古文写法的“示”。

4、敬——
“敬”是“警”和“儆”的本字。敬,金文口,说话干,武器),表示以武力威胁进行严重告诫,使之保持谨慎,谦卑恭肃,由衷尊重。有的金文加“攴”(持械打击),强调武力威胁。有的金文误将“干”写成形似“草头”的。篆文将金文字形中的写成。造字本义:动词,以武力威胁相告诫,使之谨慎、恭肃和尊重。

5、
肄——yì,动词:公开观摩,当众演练、学习。

6、孙——同逊,恭顺。
7、收——丩,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的本字,表示绳子缠绕、打结。,篆文丩,即,纠结,表示用绳索梱绑攴,持器械打击),表示捆绑罪犯,并加以打击。隶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俗体隶书攴”写成“反文旁造字本义:动词,打击罪犯,梱绑入监
8、官——官,甲骨文宀,房屋兵符、权印),表示存放兵符的房屋。金文将甲骨文字形中的兵符写成。篆文将金文字形中的兵符写成。造字本义:名词,藏有朝廷所授权印的军政要地,政府。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宀”写成“宝盖头”,将篆文字形中的兵符“写成“。汉语中常“官宦”、“官僚”并称。古人称拥有大权的军政要员为“官”;称辅佐大臣或帝王的家臣为“宦”;称辅佐一般官吏的私人高参为“僚”。

二、朗读

已传盘

三、译文

大学最初启蒙的,礼仪和祭祀,是代上天向求学者显示要对天道保持恭肃和尊重,当众演习小雅的三篇,成为军政要员的最初样子,入学时进行击鼓召集大家打开书箱取出书籍的仪式,是让他们对自己要从事的学业职责保有恭顺。展示槄木做成的戒尺和荆木做成的刑杖,这是为了整顿学生的秩序。
四、心得
古代学习各种仪式都标明学习的是经天纬地的学问,是天道,对道要恭敬,对业要恭敬,正确的学习态度说的就是这个敬和逊吧。反观我们现在刚入学,是培养学生适应,其实还是在追求学生的情绪上的舒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9-9 09:39:2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黑河女 于 2025-9-12 14:22 编辑

20250912任务:未卜禘不视学,游其志也。时观而弗语,存其心也。幼者听而弗问,学不躐等也。
一、查字正音1、卜——bǔ,卜,甲骨文是象形字,字形像树杈。金文、篆文基本承续甲骨文字形。造字本义:名词,巫师作为降神道具的神杖。隶化后楷书继承篆文字形。文言版《説文解字》:
卜,灼剥龜也,象灸龜之形。一曰象龜兆之從橫也。凡卜之屬皆从卜。  
白话版《说文解字》:
卜,灼裂龟甲,像炙灼龟甲的样子。一种说法认为,“卜”像龟甲被灼烤后裂纹纵横的样子。所有与卜相关的字,都采用“卜”作边旁。
2、禘——dì,帝,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諦”的省略,表示仔细、深入。禘,篆文示,祭祀帝,即“諦”,仔细、深入),表示用心祭祀。造字本义:动词,特别用心地祭祀敬拜,古代帝王、诸侯举行各种大祭的总名。隶化后楷书将篆文的“示”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帝”写成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禘,諦祭也。从示,帝聲。《周禮》曰:五歲一諦。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禘,审谛的祭祀。字形采用“示”作边旁,采用“帝”作声旁。《周礼》上说:“五年举行一次谛祭。”
3、游——“斿”是“遊”的本字。斿,甲骨文&#15043;,旗帜子,学童),像飘扬的旗帜引领一队学子。金文基本承续甲骨文字形。有的金文突出执旗游学的学子的手和脚。当“斿”作为单纯字件后,篆文再加“水”(河)另造“游”代替,表示古代学子打着族旗,过河越境,四处参观学习。造字本义:动词,古代学子以族旗为护照,举旗越境参观巡学。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水”写成“三点水”,将篆文字形中的“斿”写成。当“游”引申出“泅水”的稳定义项后,后人以“辵”(行进)代替“水”(河界)另造“遊”,表示陆上的巡行。古人称泅水横渡为“游”,目的是克服河流阻隔,过河;称顺流游行为“泳”,目的是利用河流的浮力与推力,长距离漂流。现代汉语中常“游泳”并用。
4、躐——
liè
巤,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长毛的爬行动物。躐,甲金篆隶字形暂缺,楷书足,脚巤,长毛的爬行动物),表示爬行动物在地上爬行。推测造字本义:动词,爬行动物在地上爬行。动词:超越,逾越。

5、等——等,篆文竹,简册、簿籍寺,设在都城、接待地方主政官员的大型建筑),表示登记地方主政官员的簿籍,即将同一级别的地方主政官员登记在同一本簿籍中。推测古人将不同级别的官员,登记在不同的簿籍上,方便中央管理地方官员。造字本义:名词,登记同一级地方官员的簿籍。
6、未——未,甲骨文屮,草木枝叶木,树),表示树木“枝桠重叠”,枝叶茂盛。金文、篆文承续甲骨文字形。造字本义:动词,夏季果树枝叶正茂,还没结果。“未”是会义字,甲骨文表示树上枝桠重叠,显示枝叶茂盛;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未,味也。六月,滋味也。五行,木老於未。象木重枝葉也。凡未之屬皆从未。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未,即“味”。六月,是最富于滋味的时候。五行之中,木大于未。字形像树上枝叶重叠的样子。所有与未相关的字,都采用“未”作边旁。

二、朗读已上传盘。
三、译文

没有占卜祭祀不考察学习,让他的志向克服河流阻隔而流淌;按照节奏瞪大眼睛查看但是不跟他们说,体恤而关切他们的心。年龄小的听但不发问,学不超越次序。

四、心得

充分尊重学生的心理,有依据地开展教学活动。教学绝不是交给他什么,而是对人心做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9-9 09:40:0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黑河女 于 2025-9-13 21:30 编辑

20250913任务:此七者,教之大伦也。《记》曰:“凡学,官先事,士先志。”其此之谓乎!
一、查字正音
1、伦——侖,既是声旁也是形旁,即“龠”,表示音高高低有序的和音管乐器,喻等级、秩序。倫,篆文侖,秩序),表示世俗秩序。造字本义:名词,儒家思想中人与人之间的等级、秩序,包括君臣、父子、夫妻等
2、凡——凡,甲骨文是象形字,字形像在方形的重物四周连接了四根手柄。金文承续甲骨文字形。篆文严重变形,甲骨文字形中重物与四根手柄的象形特征消失。造字本义:名词,多人共同使用的四柄夯地桩。隶书继续变形。多柄夯具叫“凡”;众人喊着统一的号子、用“凡”夯地叫“同”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凡,最括也。从二,二,偶也。从,古文及。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凡,最大限度地囊括,全部,一切。字形采用“二、”会义,二,代表偶数;,这是古文写法的“及”字。


3、事——“史”是“使”的本字;“吏”、“事”与“史”同源。史,甲骨文中,四方与他国毗邻、地处诸国之间的国家又,执、持),表示大使手持旌节护照,出使他国。远古时代以族旗或国旗为跨界出行的护照。简体甲骨文将国旗“中”简写成,导致字形晦涩。有的简体甲骨文则进一步将国旗“中”简化成。繁体金文承续繁体甲骨文字形。简体金文将“中”简化成。简体金文、篆文承续简体甲骨文字形。有的篆文承续金文字形造字本义:动词,大使手持旌节护照,出使邻国谈判,记录划定的国界,完成传之后世的历史文件
4、士——十,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又”的简化,即“丮”的变形,表示用手执握。士,金文宽刃战斧十,是“又”即“丮”的变形,执握),表示手握战斧。简体金文淡化斧刃,将斧形的简化成“丄”。篆文承续简体金文字形。造字本义:名词,手持大斧作战的武夫。隶化后楷书承续篆文字形。在远古冷兵器时代,军人所使用的武器,代表其在军中的级别与地位:身在前线用小斧作战的叫“兵”;身在将帅身边使用大型战斧的高级警卫叫“士”;手持特大战斧的首领叫“王”。文治天下的首领叫“君”;头戴金冠的王者叫“皇”。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士,事也。數始於一,終於十。从一从十。孔子曰:“推十合一爲士。”凡士之屬皆从士。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士,善于办事的人。天地之数,从一开始,到十结束。字形采用“一、十”会义。孔子说:“能推十合一、从众多事物中推演归纳出一
个根本道理的人,就是高明的士。”所有与士相关的字,都采用“士”作边旁。


5、志——《說文》从心之聲。志者,心之所之也。

二、朗读
三、译文
这七个方面,是教育最重要的秩序。《记》说:所有的学习,做官的要把自己的职务摆在最前面,身在将帅身边使用大型战斧的高级警卫要把心要去的地方放在最前面。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吧。
四、心得
这就是教育的大纲,智略计谋中略的部分。做事养志是核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9-9 09:41:2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黑河女 于 2025-9-14 21:53 编辑

20250914任务:大学之教也,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不学操缦,不能安弦;不学博依,不能安诗;不学杂服,不能安礼。不兴其艺,不能乐学。
一、查字正音1、退——退,甲骨文豆,食器夂,倒写的“止”,即”的本字,脚板),脚趾朝着与食器相反的方向,表示离开进食的餐桌。有的甲骨文把食器豆”写成空置的,表示盛器内的食物已经被吃完。金文(行),强调从餐桌走开。籀文误将金文字形中的食器写成,将金文字形中的写成,同时再加。篆文省去籀文字形中的“止”造字本义:动词,餐毕下桌离席
2、息——“瘜”是“息”的异体字;“&#157596;”是“瘜”的异体字。心,既是声旁也是形旁,借代心脏所在的胸部。息,金文自,即“鼻”的本字,呼吸器官心,胸、腹),表示以腹为鼻进行呼吸。篆文承续金文字形。造字本义:动词,以为鼻,即胎儿不用口鼻、只借助母体的心跳来呼吸,沉静安定,运气若有若无。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自”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心”写成当“息”引申出动词“在器官腔壁或管壁上额外赘生良性组织”后,篆文异体字加“疒”(床,借代病变)另造“瘜”代替,强调赘生的病变原因。楷书异体字用“月”(肉,机体组织)代替“疒”(病床)另造“&#157596;”,强调良性组织的特性。在表达“赘生良性组织”时,古籍多以“瘜”代替“息”和“&#157596;”;《汉字简化方案》则以“息”代替“瘜”和“&#157596;”。古人称张口吐气为“呼”,称张口吞气为“吸”,称胎儿在娘胎里不用口鼻的寄生呼吸为“息”。
3、居——居”是“毓(育)”的异体字。女,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孕妇。毓,甲骨文女,孕妇水,产妇的羊水倒写的“,胎儿降生),表示胎儿伴随大量羊水排出母体。甲骨文异体字用“母”代替“女”,强调产子为母。甲骨文异体字将伴随羊水的胎儿省略成倒写的“子”。甲骨文异体字“居”写成“人”(母亲)与倒写的“子”(婴儿)会义。金文承续甲骨文字形。篆文误将甲骨文字形中的“人”写成“尸”,误将甲骨文字形中倒字的“子”写成“古”,导致本义线索消失。在古人眼里,妇女生育后安安定定在家里“坐月子”,最能体现“住家过日子”的本质,因此“居”从“生育”的本义引申出“住家过日子”的含义,又因此用“居”代替本义为“住家生活”的“凥”。造字本义:动词,妇女生育坐月子,安安定定在家里过日子
4、操——,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的本字,表示栖集在树上的鸟群喧闹鸣叫。操,篆文手,挥动拳脚喿,即“噪”的本字,鸟群喧闹鸣叫),表示集体运动发出喧闹声。造字本义:动词,集体喊着口令训练或演习
5、缦——màn“曼”是“嫚”和“縵”的本字。冃,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冒”和“帽”的本字,表示套头、遮脸。曼,甲骨文上下两个,两只手目,用眼看),表示在半遮半掩的两手之间向外看。繁体甲骨文用“面”)代替“目”,表示用双手遮掩脸庞。古代身材婀娜的女子在表演柔媚甜软的歌舞时,常将两掌掌背横在脸上半遮眼睛,或用轻柔飘逸的纱巾将面部半遮半掩,创造出柔美、迷离的艺术效果。金文将甲骨文字形中上部的“又”,同时加“冃”(帽子),表示用纱巾饰物遮掩脸庞。篆文省去金文字形中的“爪”,将金文字形中的写成,将金文字形中的写成。“曼”由动词“歌舞女子在纱巾的半遮半掩中流盼”引申出名词“轻柔飘逸的丝巾”;当“曼”的名词含义“飘柔的丝巾”消失后,篆文再加“糸”)另造“縵”代替。造字本义:名词,轻柔飘逸的纱巾、丝品。
6、依——,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上装。依,甲骨文衣,上装,借代前胸人,人体),表示一个人偎在他人胸上,不愿离开。金文将甲骨文字形的包围结构调整成左右结构,将甲骨文字形中的写成,将甲骨文字形中的写成。篆文承续金文字形。造字本义:动词,偎在对方胸口,表示心连心,不愿离开
7、杂——“杂”是“朹”的异体字。九,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数量大。朹,籀文木,树九,数量大),表示多种树木。隶化后楷书将籀文字形中的“木”写成,将籀文字形中的“九”写成。楷书异体字“杂”将“朹”的左右结构调整成上下结构,并将读音由qiú变读为造字本义:动词,一个林子里混合多种树木
8、艺——,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执握。埶,甲骨文丮,双手执握木,幼苗),表示执苗种植。金文将甲骨文字形中的木”写成“,表示种植草本花卉。有的金文、加,表示女子培土种植。篆文将金文字形中的写成。当埶”的“种植”本义消失后,隶书再加“芸”(“耘”,锄草)另造“藝”代替,表示栽种植物、培土锄草。造字本义:动词,种植庄稼草木,培土锄草。《汉字简化方案》另造简单字形“艺”:省去正体楷书字形中的“埶”,并依据草书字形,将正体楷书字形中的“云”简化成“乙”。对早期的农业社会来说,种植是一项事关生存的极其重要的技能,因此“艺”也代表“技”。

二、朗读
已传盘。
三、译文
大学的教育,不间断地教的一定是先王的典册,离开休息的时候一定有在家过日子的学问。不学习演习轻柔飘逸的纱巾、丝品,不能居住于弦乐器,不学广大而精通地和对方心连心,不能居住于《诗经》,不学习各种服饰,就不能居住于礼仪;不大力发展他的生存技能,就不能和着演奏学习。
四、心得
学习的内容是广泛的,几乎是一切方面的,都是要去实践的,要用自己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3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黑河女 于 2025-9-15 15:09 编辑

20250915任务:  (第二天)故君子之于学也,藏焉修焉,息焉游焉。
一、查字正音1、藏——”是“”的异体字;而“”是“”的本字。,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睡卧之床。,甲骨文臣,即“目”的竖写,睡卧戈,武器),表示受害人在熟睡时遭到戕杀。简体金文承续甲骨文字形。繁体金文用“口”(嘴,借代活着的人)代替“臣”(竖目,借代睡觉的人),并加“爿”(睡卧之床),强调受害人在熟睡时遭到杀人灭口的谋害。有的繁体金文加“走”(逃跑),强调逃避戕害死难。篆文“臧”综合甲骨文字形和金文字形,形成“”会义的结构,字形由“”演变成“”。当“”由“设谋戕杀”引申出“逃避、躲藏”的含义后,篆文再加“艸”(遮蔽)另造“”代替,表示利用草丛树林的遮挡,隐蔽、掩护自己。 造字本义:动词,利用遮挡物的掩护隐蔽、隐匿,躲避追寻文言版《説文解字》:
藏,匿也。臣鉉等案:《漢書》通用臧字。从艸,後人所加。
动词:小心珍存,秘密收存、存储
2、修——,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的省略,表示小心。修,金文攸,即“悠”的省略,小心二,疑为“彡”的简写,光彩),表示小心翼翼地着彩上色。篆文将金文字形中的“攸”写成,将金文字形中的“二”写成“彡”造字本义:动词,小心翼翼地着彩上色,装饰美化
3、息——“瘜”是“息”的异体字;“&#157596;”是“瘜”的异体字。心,既是声旁也是形旁,借代心脏所在的胸部。息,金文自,即“鼻”的本字,呼吸器官心,胸、腹),表示以腹为鼻进行呼吸。篆文承续金文字形。造字本义:动词,以为鼻,即胎儿不用口鼻、只借助母体的心跳来呼吸,沉静安定,运气若有若无。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自”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心”写成当“息”引申出动词“在器官腔壁或管壁上额外赘生良性组织”后,篆文异体字加“疒”(床,借代病变)另造“瘜”代替,强调赘生的病变原因。楷书异体字用“月”(肉,机体组织)代替“疒”(病床)另造“&#157596;”,强调良性组织的特性。在表达“赘生良性组织”时,古籍多以“瘜”代替“息”和“&#157596;”;《汉字简化方案》则以“息”代替“瘜”和“&#157596;”。古人称张口吐气为“呼”,称张口吞气为“吸”,称胎儿在娘胎里不用口鼻的寄生呼吸为“息”。
4、游——“斿”是“遊”的本字。斿,甲骨文&#15043;,旗帜子,学童),像飘扬的旗帜引领一队学子。金文基本承续甲骨文字形。有的金文突出执旗游学的学子的手和脚。当“斿”作为单纯字件后,篆文再加“水”(河)另造“游”代替,表示古代学子打着族旗,过河越境,四处参观学习。造字本义:动词,古代学子以族旗为护照,举旗越境参观巡学。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水”写成“三点水”,将篆文字形中的“斿”写成。当“游”引申出“泅水”的稳定义项后,后人以“辵”(行进)代替“水”(河界)另造“遊”,表示陆上的巡行。古人称泅水横渡为“游”,目的是克服河流阻隔,过河;称顺流游行为“泳”,目的是利用河流的浮力与推力,长距离漂流。现代汉语中常“游泳”并用。
5、焉—— ,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雁”的省略,表示候鸟。焉,金文鳥,即大雁,候鸟正,即“征”的本字,征服),表示远征的候鸟。篆文变形较大,将金文字形中的“正”变形成“下”,将金文字形中的“鳥”写成。造字本义:动词,候鸟长途远征。隶化后楷书继续变形,将篆文字形中的“下”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鳥”写成。远古祖先受限地理阻隔交通落后,无法全景观察候鸟迁徙的完整轨迹,每见头顶高空中飞过的候鸟群,他们只能感叹候鸟归宿的不可知,因此“焉”引申出常用疑问代词“哪里”的含义。


二、朗读
已上盘

三、译文
(第二天)故君子之于学也,藏焉修焉,息焉游焉。所以说,君子对于学,小心珍存的样子,小心翼翼上色的样子,沉静安定的样子,克服河流阻隔过河的样子。
四、心得

感觉到君子对于学的恭谨,既静又活的样子,与学融为一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3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黑河女 于 2025-9-17 17:02 编辑

20250916任务:  (第三天)夫然,故安其学而亲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是以虽离师辅而不反也。
一、查字正音1、辅——甫,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圃”的省略,表示有栅篱保护的园子。輔,金文車,有轮子的交通工具甫,即“圃”的省略,有栅篱保护的园子),表示车上的护栏。篆文承续金文字形。造字本义:名词,古代马车座位旁边的护栏
2、信——“信”是“訫”的异体字。心,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内心、真情。信,金文言,说话心,内心真情),表示说真心话(是“心”的竖写)。金文异体字用“千”(数量巨大)代替“心”,表示用千言万语保证自己所说话语的真实可靠。有的金文异体字“&#13360;”用“人”代替“千”,用“口”代替“言”。篆文综合两款金文字形,将金文字形中的“人”写成,将金文字形中的“言”写成造字本义:动词,许诺,发誓。隶化后楷书将籀文字形中的“人”写成“单人旁”,将籀文字形中的“言”写成古籍多以“信”代替“訫”和“&#13360;”。古籍常“诚信”并称,“诚”表示实现诺言,说到做到,侧重表达个人自律修养;“信”表示言而有衷,真诚可靠,侧重表达社交中的诺言责任。
3、离——,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的本字,表示捕鸟。,甲骨文隹,飞鸟禽,即“擒”的本字,捕鸟),表示用网罩抓捕飞鸟。简体甲骨文将“禽”简化为。繁体甲骨文再加“又”(抓捕),强调“擒捕”的含义。金文用“林”(树林)代替甲骨文字形中的“隹”,表示在林中捕鸟,并将甲骨文字形中的“禽”写成。篆文用“屮”(草丛)代替金文字形中的“林”(树林),表示在草丛捕鸟。繁体篆文综合甲骨文字形和金文字形,加“隹”造字本义:动词,鸟儿落入猎人抓捕的网罩
4、友——又,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抓握。友,甲骨文又,抓握又,抓握),表示握手结交。金文承续甲骨文字形。有的金文加“曰”(说),强调相互协商、鼓励。篆文基本承续甲骨文字形。造字本义:动词,两人结交,协力互助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又”简写成。双手配合为“友”,三(多)手配合为“协”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友,同志爲友。从二又。相交友也。,古文友。習,亦古文友。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友,志趣相投叫作“友”。字形采用两个“又”会义,像两人交手相握,彼此友好。,这是古文写法的“友”。習,这也是古文写法的
“友”。


5、安——,繁体甲骨文宀,新房女,流泪的新娘),表示新房中有新娘,别亲远嫁的新娘,忧伤落泪简体甲骨文省去“三点水”(眼泪),将写成“女”。古代出嫁的女子在婚礼上哭泣,既是不舍父母乡亲、担忧未知命运的个人真情,也是传统婚嫁礼俗的要求。古代男子兴宅、娶亲,标志成家独立,获得家族事务的发言权,成为独立意义上的社会分子。因此在古代农业社会,盖新房、娶媳妇,是男子一生中至关重要的两大任务,直接而深刻地影响到男子个人的心理状态,成则安居乐业,不成则内心焦虑不宁。金文承续简体甲骨文字形。篆文将金文字形中的“女”写成造字本义:动词,男子建房娶亲成家,内心踏实过日子

二、朗读
已传盘

三、译文
正因为这样,所以踏踏实实地学,并与老师关系密切无间,和他人相互协助、志趣相投从而与道一致,因此,即使与老师的协助分开,也不会犹豫不定。
四、心得
游的外部表现,与师亲,与道一,独立而坚定。

五、阅读讨论(保存于word)后心得
学、师、友都是在道这样一个共同的场域下进行,就好像有共同理想,所以亲师、乐友,不是因为私情,是你和我个人之间关系好。如此,人人既亲,又独立。所以哪怕离开老师也仍然很坚定而独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3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黑河女 于 2025-9-18 15:44 编辑

20250917任务:  (第四天)《兑命》曰:“敬孙(xun,第四声)务时敏,厥修乃来。”其此之谓乎!
一、查字正音

1、敬——“敬”是“警”和“儆”的本字。敬,金文口,说话干,武器),表示以武力威胁进行严重告诫,使之保持谨慎,谦卑恭肃,由衷尊重。有的金文加“攴”(持械打击),强调武力威胁。有的金文误将“干”写成形似“草头”的。篆文将金文字形中的写成造字本义:动词,以武力威胁相告诫,使之谨慎、恭肃和尊重2、孙——孫,甲骨文子,儿子幺,极小),表示比“子”更小的后代。金文承续甲骨文字形。篆文误将金文字形中的“幺”写成“系”造字本义:名词,比儿子更小的后代,即儿子的儿子
3、务——“敄”是“務”的本字。攴,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持械打击。敄,金文矛,武器攴,持械打击),表示持矛拼杀。当“敄”的本义消失后,繁体金文在“敄”的基础上再加“力”(竭力),强调在你死我活的搏杀中“竭尽全力”。篆文将繁体金文的混合结构,调整成左右结构。造字本义:动词,手持矛盾戈戟,进行你死我活的竭力搏杀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務,趣也。从力,敄聲。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务,为使命而奔忙。字形采用“力”作边旁,采用“敄”作声旁。


4、时——止,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趾”的本字,表示行进。時,甲骨文止,行进日,太阳),表示太阳运行。金文将甲骨文字形中的“止”(趾)写成。籀文承续金文字形。篆文将籀文字形的上下结构调整成左右结构,并加“寸”(抓持),表示力图抓住易逝的光阴。造字本义:名词,太阳运行的节奏,季节
5、敏——”是“”的本字。,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女子生育。敏,甲骨文每,女子生育又,抓,用手触摸),表示触动怀孕的女子。保胎的本能,促使怀胎女性对来自外部的身体接触保持天然警觉。有的甲骨文代替每”,用(持械击打)代替“又”(抓),强调外力对怀胎妇女的刺激。金文承续甲骨文字形。有的金文代替。篆文综合两款甲骨文字形。造字本义:动词,孕妇对来自外部的身体接触保持天然警觉当“敏”引申出形容词“反应迅速、机灵 ”之后,俗体楷书再加“心”(感受)另造“慜”代替,强调内心对细微变化的感受力。古籍多以“敏”代替“慜”。



二、朗读
已传盘。

三、译文
尚书中兑命说:恭肃敬重,按照次序,总是保持对外部接触天然的警觉(细微的感受力)。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吧。
四、心得
学习过程中心中始终有道,学习的顺序也好,学习相处的对象也好,都是共同服务于这个点。警觉于此。

五、阅读讨论(保存于word)后心得
学,就好像是精神上的呼吸,时时刻刻的事情,与自己一体,是精神实体构建的进程,确实有气吞山河之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3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黑河女 于 2025-9-18 16:18 编辑

20250918任务: (第五天)今之教者,呻其占毕,多其讯言,及于数,进而不顾其安,使人不由其诚,教人不尽其材。其施之也悖,其求之也佛。


一、查字正音
1、呻——申,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延伸。呻,金文(口,吟)(“申”的变形,延伸),表示延长吟叹的声音。篆文将金文字形中的写成。造字本义:动词,吟叹的声音低缓延长。
2、占——占,繁体甲骨文(囗,像一块兽骨)(卜,魔杖,降神道具)(口,巫师的解说),表示用兽骨刻录巫师的解说。简体甲骨文省去兽骨形状“囗”。金文字形、中,兽骨或被写成、。篆文承续简体甲骨文字形。造字本义:动词,巫师卜问,观察神迹,并将内容刻在兽骨上作为史记。
3、毕——“畢”是“篳”的本字;“蓽”是“篳”的异体字。畢,甲骨文(带手柄的罩子)(田,庄稼地,借代育苗或栽苗的田地),表示用罩子保护地里的种籽或幼稚嫩苗,防止鸟兽侵食践踏。简体金文承续甲骨文字形。繁体金文将简体金文字形中的带手柄网罩写成,将“凵”是“网”,表示用网罩保护幼苗。有的繁体金文将“网”写成“其”(即“箕”的本字,浅底敞口的竹筐),表示用竹筐遮盖幼苗。远古山区的田园与山野没有截然分界,在近乎天人合一的生态环境中,为了保护地里的种籽或幼苗,农人用细长竹片在地里织成拱形的网状,并在拱形竹网上系扎羽毛或怪异物品,以吓阻鸟兽靠近,直至幼苗长成壮株再撤除竹罩。为防止野兽强闯,农人有时还在地里布设尖利的竹钉。竹罩护苗的古法,在今天的南方部分偏远山区依然可见。篆文承续金文字形。造字本义:动词,远古山区农人用竹罩保护地里的种籽或幼苗,直至幼苗长成壮苗。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带手柄的竹罩写成。中国大陆《汉字简化方案》另造“比”声、“十”(又)形的形声字“毕”代替。当“畢”字引申出名词含义后,篆文再加“竹”(竹篾)另造“篳”代替,表示保护地里种籽或幼苗的竹罩。楷书异体字“蓽”用“草头”(植物,借代荆棘)代替“竹”,表示为阻止鸟兽侵食种籽或幼苗,而遮盖在地里的的荆棘杉刺。南方山区部分农村,至今仍有人用杉树的尖刺叶子,遮盖刚播种的田地,防止鸟雀啄食种籽。
4、多——多,甲骨文(夕,肉块)(夕,肉块),表示两份肉食。在物质匮乏的原始共产平分时代,人们均分物用,尤其均分对生存影响重大的肉食,一人独占双份或数份肉食,就是“超额”的破例。金文、篆文承续甲骨文字形。造字本义:动词,一人独占双份、数份肉食。隶书承续篆文字形。平分肉食为“宜”;独享双份肉食为“多”;堆积大量肉食为“叠”。
5、讯——訊,甲骨文(审问)(双手被反绑的人)。金文基本承续甲骨文字形,将甲骨文字形中的“人”改写成“女”。篆文(言,诱导)(情报、信息),另造会义字,表示诱导招供。造字本义:动词,审问被拘捕者。
6、悖——“”是“誖”和“悖”的本字,“悖”是“誖”的异体字。或,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惑”的省略,表示困惑不解。,甲骨文(或,即“惑”的省略)(或,即“惑”的省略),表示两惑对立,理不出头绪。金文将甲骨文字形中的上下结构调整成左右结构。籀文承续金文字形。篆文另造“言”形、“孛”声的形声字代替,强调怪谬而难以言表。有的篆文则写成“心”形、“孛”声的形声字,强调怪谬而难以思辨。造字本义:形容词,两惑对立纠缠,无论怎样去思考它或表述它,都会陷入自相矛盾的怪谬之中。


二、朗读
已传盘。

三、译文
现在教的人,因身心痛苦而低缓地吟叹巫师卜问、观察神迹,并将内容刻在兽骨上作为史记,用罩子保护幼苗免野兽侵踏,占多分肉食,审问被拘捕者说的话,赶上并抓住列举过错,并加以惩罚。追逐地面上的小鸟从而不用心照看它是否定居一处,派遣人不听从他践行的承诺,教育人不完全地让他可以利用的地方发挥出来。他给予的时候也会陷入纠结中,他力图获得的时候也会看不清楚。

四、心得
现在教的人对上对下都身心不通,不通神不接物,所以在教的时候太多说教、指责,心里没有人,没有目标,没有对象,无论是付出还是获得都是纠结糊涂的。感觉说的就是自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3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20250919任务: (第六天)夫然,故隐其学而疾其师,苦其难而不知其益也。虽终其业,其去之必速,教之不刑,其此之由乎!


一、查字正音
二、朗读


三、译文


四、心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 渝ICP备16002156号 )渝公网安备50011202505060号

GMT+8, 2025-9-18 17:36 , Processed in 1.136501 second(s), 13 queries .

学员作业空间非开放社区 公安备案50011202501312 工商备案 500112000037503

重庆市珑夫心理 @Discuz!GB X3.4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