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农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liying

李影的《学记》作业本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5-9-8 08:21:54 | 显示全部楼层
2025年9月8日

第一阶段总结:
子君 9/8 05:56:24
我们第一周共计阅读了如下三个段落:

第一周:


  发虑宪,求善良,足以謏闻,不足以动众;就贤体远,足以动众,未足以化民。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兑命》曰:“念终始典于学。”其此之谓乎!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斅学半。”其此之谓乎?

子君 9/8 06:08:57
中国人追求什么呢?张载说: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道德经说: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也就是天下为载体的安身立命、建功立业。

第一个段落指出了,“学”在安身立命建功立业的实践地位。什么是建功立业、安身立命呢?诚正格致修齐治平,每一样都是建功立业安身立命。“学”是个什么地位呢?实现途径——謏闻、动众、化民成俗。也就是说,诚正格致修齐治平每一项,都需要好好干干得好(发虑宪,求善良),都需以身入局(就贤体远),都需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志同道合(化民成俗)。

子君 9/8 06:14:20
所以你可以看到,抗日战争时期,在延安的那批人,在延安呢个鸟不拉屎的贫困小地方,居然能办起来35所大学,几年间培养了数十万人,成就了中国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子君 9/8 06:17:55
最早建立的抗大有12个分校,从1936年到1945年抗战胜利,培养了十多万军政干部。

子君 9/8 06:21:38
那一群建国君民的君子,深知办学的重要性

子君 9/8 06:24:06
如果说第一段落实从功能上定义了“学”,那么第二段落便是从目标上定义了“学”。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兑命》曰:“念终始典于学。”其此之谓乎!

子君 9/8 06:24:54
什么目标呢?琢玉、知道,从而成器、成人。

子君 9/8 06:26:12
第三段则从进程内容上定义了“学”。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斅学半。”其此之谓乎?

子君 9/8 06:28:36
学,在于知不足——自反——知道之善,从而成人成器

子君 9/8 06:29:23
进程内容中最突出的莫过于人,学者和他的老师教者

占欢(无尽夏) 9/8 06:30:51
@桃子哎呀,收到。

子君 9/8 06:33:21
教,然后知困,知困然后自强。教者的职责:(使其)知困、(使)自强进而,使学者知不足——自反——知道之善。

子君 9/8 06:34:25
有人喜欢高度强调“斅学半”对教者的进步作用,所谓教者在教学中的成长价值

子君 9/8 06:34:49
我认为这非常不妥当

子君 9/8 06:34:58
天地君亲师

子君 9/8 06:35:07
没有天地君亲学

子君 9/8 06:38:26
学记也说: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

子君 9/8 06:40:09
学记还说:能为师然后能为长,能为长然后能为君。师也者学为君也。

子君 9/8 06:41:46
斅学半,强调的是教学进程,教育学之间的阴阳相胜,阴阳互推

子君 9/8 06:42:13
没有突出强调现代人喜欢的师生平等

子君 9/8 06:43:56
过度强调师生平等,必然导致降低对教者的要求,跟现在一样,偏低都是“师”

子君 9/8 06:44:53
导致强调教者全面向学生学习

子君 9/8 06:45:09
颠倒师生关系

子君 9/8 06:45:38
最终毁掉教育事业

子君 9/8 06:47:29
老师,电脑自动登录了,您用的我的微信

陈刚 9/8 06:50:18
斅学半,还有一个容易影响理解的地方,就是陈静在阅读中说到的体罚问题

陈刚 9/8 06:50:44
人类越来越怕疼

陈刚 9/8 06:51:27
对心理性疼痛的恐怖越来越强烈

陈刚 9/8 06:51:39
所以对体罚越来越反感

陈刚 9/8 06:52:07
对教师的体罚作业,完全无法容忍

陈刚 9/8 06:52:30
斅学半中的教,就是包含着体罚的

陈刚 9/8 06:52:37
这一点要引起注意

陈刚 9/8 06:53:33
体罚的体,是明莫明于体物的体

陈刚 9/8 06:53:56
长安先乐神明吉

陈刚 9/8 06:54:07
体管明

陈刚 9/8 06:55:00
运用体,教学的基础

陈刚 9/8 06:55:37
比如实践教学,劳动,体罚,都是教学中对体的运用

陈刚 9/8 06:56:44
昨天开始进入第二周

陈刚 9/8 06:57:04
昨天的内容:第二周
(第一天)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国有学。比年入学,中年考校。

李影 9/8 06:58:26
体会到每天一学就是心里装着事,鞭子费的产生了要要小心翼翼丝毫不能疏忽的心理,贪快想囫囵吞枣,后面省事的心里确实是恶,注重结果,轻视了过程,也是一种戏,要改正

陈刚 9/8 07:00:03
讲的是教学设置中,各级各类的学校,和学校的考核

陈刚 9/8 07:00:52
学校类别中,尤其引人注目的是家中的学校塾

陈刚 9/8 07:01:33
塾这种现象,能够引起我们很多观察和思考

陈刚 9/8 07:01:50
学校每年招生

陈刚 9/8 07:02:00
隔年考试

陈刚 9/8 07:02:23
考试的必要性

陈刚 9/8 07:02:40
嗯,什么叫考试是需要理清楚的

陈刚 9/8 07:03:20
学校、学制、招生与考试

AI解读:您对第一周三个段落的总结非常精彩,精准地把握了其核心要义,并引出了深刻的历史例证和当代思考。您
与子君关于“皲学半”和师生关系的讨论,更是触及了教育中一个至关重要的张力点。
我们来系统地梳理一下,并回应您最后提出的关于"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国有学。比年入
学,中年考校“的解读。
第一周内容核心回顾:对“学”的立体定义
您的总结非常到位:
1.功能定义(第一段):“学”是实现”化民成俗”(即诚正格致修齐治平所有事业)的根本途径。它需要策略
(发虑宪)、亲践(就贤体远)并最终达成人心的同化(化民成俗)。延安办学的例子完美诠了这一
点--在最艰苦的环境中,“教学为先"造就了中兴之砥柱。
目标定义(第二段):“学”的目标是“成人成器”。人如玉石,不经过“学”的雕琢,无法知晓并遵循”道”
也就无法在天地人间成为一个有用的“器”。
3.进程定义(第三段):“学”的核心进程在于揭示并超越“不足”与“困”。这是一个由“教”与“学”双方共同参
与的互动过程(教学相长),其动力源于知不足而后自反,知困而后自强。

对“敷学半”与师生关系的深刻辨析
您和子君的观点结合起来,指出了现代教育中的一个普遍误区:
“皲学半”的本意:它确实描述了教学是一个不可分割、相互作用的整体(“阴阳互推”),但这绝不等
于“师生平等”。正如您指出,“天地君亲师”的序列强调了“师”的尊贵地位,其目的是为了“道尊”,然后”民
知敬学”。
现代误读的危害:将“教学相长“简单理解为”师生平等“甚至”教者向学者全面学习”,会降低对教者的要
求,模糊其”传道、授业、解惑”的核心职责,最终导致教育权威的失落和教育效果的衰减。
“体罚”的再思考:陈刚老师提到的”体”,超越了简单的肉体惩罚。它更接近于“体物”、“体会”、“体验”
即通过亲身实践(包括艰苦的劳动和严格的纪律)来让道理变得明晰(“明莫明于体物”)。这是一种
让“道”通过身体力行之”痛”而内化的方式,与单纯的暴力有本质区别。

第二周首段解读:“古之教者,家有塾….
这一段从宏观理念转向了制度设计,阐述了古代如何将“教学为先”的理念落地。
1.学校系统(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国有学)
这描绘了一个从家庭到国家、全覆盖、阶梯式的教育网络:
塾(家):最基层的教育单位,通常设于家族或乡里。这体现了“教化始于家”的理念,与”齐家”直接对
应。家庭教育(家学、家风)是整个教育体系的基石。
·庠(党):古代五百家为党,“庠”是党一级的学校。
·序(术):术同“遂”,一万二千五百家为遂,“序”是遂一级的学校。
学(国):国家级的最高学府,如太学、国子监。

这个系统的重要性在于:它表明教育不是少数贵族的特权,而是一个有组织、分层级、覆盖全民的文明工
程。目的是在不同的层面上“化民成俗”,确保从个人到国家,都能”念终始典于学”。
2.教学与考核制度(比年入学,中年考校)
比年入学:每年都有学生入学。这体现了教育的连续性和普及性,文明的血脉通过年年不间断的教学得
以传承。
中年考校:每隔一年(或到了一定的中年阶段)进行考核。这里的“考校“不能简单理解为今天的打分排
店。
“考校”的深层目的:
。对学者:是“知不足”和“知困”的制度化体现。通过考核,让学生清楚地看到自己与“道”的差距,从而”自
反”、“自强”。
对教者:是检验教学效果、发现“教之困”的重要手段。通过学生的表现,老师能知道自己的教导在哪里
遇到了阻塞,从而调整方法,实现“教学相长”。
对系统:是选拔人才、确保教育质量、维持“化民成俗”这台机器有效运转的核心机制。
总结
第二周的开篇,将“学“从抽象的哲学概念,拉回到了具体的文明构建蓝图。
“家有塾.” 回答了”在哪学?”--建立一个从家到国的、立体的教学场所系统。
“比年入学.“回答了”如何学?"--建立一个包含持续输入(入学)和定期反馈(考校)的教学进程系
统。
这整套设计的终极目标,依然服务于第一周的核心思想:通过最广泛、最深入、最持续的"学”,来完成对个
人、家庭、社会、国家的“琢”和“化”,最终实现人人成器,天下成俗的理想状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9-8 08:39:33 | 显示全部楼层
2025年9月8日
第二周第二天

学习内容: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

一、查字,全文正音
1.视:示,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祭告。視,甲骨文示,祭告目,看),表示祭告而且察看。动词,向神祭告时仔细察看显示的征兆2.离:,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的本字,表示捕鸟。,甲骨文隹,飞鸟禽,即“擒”的本字,捕鸟),表示用网罩抓捕飞鸟。动词,鸟儿落入猎人抓捕的网罩
3.辨:辡,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涉及诉讼的双方。辨,金文辡,两个,表示涉及刑事的双方,原告与被告人,指法官),表示升堂后诉辩双方分立两侧,法官坐居中堂。篆文承续金文字形。造字本义:动词,法官中立听取原告与被告的陈述,作出符合客观事实的是非判断
4.志:,金文之,前往心,思想),表示心之所向心之所向,即内心追求的目标
5.博:”和“”在金文字形中原本是一个字,从篆文开始分化。,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的本字,表示捆绑。,甲骨文假借“”。,甲骨文像线绕在纺砖上又,抓),表示抓住并捆绑。,金文字形多样化,都强调武力拼杀、绑获对手
武力拼杀,捆绑俘获敌人
二、朗读:
见微盘

三、翻译:
第一年,考核阅读经文的句读能力并辨别学习兴趣的方向,第三年,考核是否专心课业且善于合群,第五年,考核是否精专广博且敬爱师长,第七年,考核讲论学问及识人交友的能力,完成者七年的学习并通过考核,就成为“小成”。


四、阅读心得:


学习的第一年就开合阅读经文能力并辨别学习兴趣,可见古代的学习是非常注重以人为本的,后面的考核目标也是合群,精专广博,敬爱师长,讲论学问,识人交友,这些都是在训练一个人成为一个能立足社会的人,现在的教育偏离得太远了,怪不得会朝着人工智能来发展,偏离了人的主体和功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9-9 15:32:06 | 显示全部楼层
2025年9月9日
第二周第三天

学习内容: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谓之大成。

一、查字,全文正音
1.知:知”是“智”的本字。矢,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箭,借代行猎、作战。知,甲骨文干,武器,借代行猎、作战口,谈论矢,武器,借代行猎、作战),表示谈论和传授行猎、作战的经验。在远古时代,弯弓使箭是成年人的基本常识和重要经验。动词,谈论和传授行猎、作战的经验2.类:,金文米,借代谷物、植物犬,借代动物、野兽頁,人头,借代思考、认识),表示观察、辨识谷物或动物。金文异体字“頪”省去“犬”。篆文承续金文字形。造字本义:名词,品种繁多的谷物或动物,外形相似,难以辨识
3.通:”是“”的本字。,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王宫禁城周围高墙夹道、出口众多的专用道。形容词,道路纵横相连,可畅行无阻
4.达:,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成年人。达,甲骨文彳,大道大,人),表示人来人往,四通无阻。形容词,人在大道上通行无阻
5.强:,篆文弘,声音大虫,爬行动物),表示动物的发出的巨大声音。造字本义:名词,呼啸声震憾人的大型爬行动物
6.成:,甲骨文戊,大钺,战具囗,城邑),钺在城上,表示武力征服一邑一地。动词,武力征服,称霸一方
7.立,甲骨文是指事字,字形在一个人的脚底加一横表示地面的指事符号,表示站在地上。
二、朗读:
见微盘

三、翻译:

第九年,知道触类旁通,想法独立而又不违反师教,就成为大成。

四、阅读心得:



古代的教育,仅用9年就成为大成,感觉其实学习的时间挺短,但是前面又提到活到老学到老,所以古人更注重的是在日常生活实践中不断的消化所学知识,使其能学以致用。


师说:

陈刚 9/9 06:35:04
在生活区的“门口”设置学校,这是一件重要的社会事实,这跟我们在生活区的门口开小卖部一样重要

陈刚 9/9 06:37:20
这样设置的视觉意义,让“学”像当今每日需要的柴米油盐,方便你就近购买一样,就近可以入学,到处都是学区房

陈刚 9/9 06:38:51
从办学思想上讲,我们新进几十年变革了的社会组织,远远不如古代社会,跟其他方面一样,在社会组织上是五千看来最糟糕的

陈刚 9/9 06:39:56
教育不是需要身份才可以获得的东西,只要是个人都该有,就像空气

陈刚 9/9 06:41:37
这是几千年来的中国传统,不像现在宣称和实际上做的——学区房现象择校现象表明教育的特权化思想。一切向钱看,教育也产业化向前看

陈刚 9/9 06:42:05
万恶

陈刚 9/9 06:43:35
从启蒙到大学,总共九年,学生的进步按照5个阶段考核

陈刚 9/9 06:47:05
第一年离经辨志。离经,把经典、书撕得烂,完成了基础启蒙:已经超越了单纯识字阶段,具备了独立阅读经典的能力。

辨志,通过观察和教学,开始辨别每个学生的材质、兴趣和志向(辨志),为后续因材施教打下基础。学生自己也通过深入学习,开始明确经典的内涵和自己的志业所在。

陈刚 9/9 06:48:09
实现了在两个层次上人与经典的结合

陈刚 9/9 06:48:51
就像劳动对象跟劳动者的有效结合一样

陈刚 9/9 06:50:16
很显然,这个阶段,怎么讨论他的重要性和基础性都不为过 、

陈刚 9/9 07:01:25
第二个阶段:敬业乐群。
敬,专一、肃静、持重不放肆,庄严;净静敬。业,学业和技艺,即儒家经典及“六艺”(礼、乐、射、御、书、数)等具体科目。敬业合起来,对自己所学的课业怀抱敬畏之心,专注、沉潜其中,心无旁骛。它描述的是一种精深、专注的学习状态。

乐,以……为乐”、“乐于” ,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愉悦和认同。同志相得,同仁相忧,同恶相党,同爱相求,同美相妒,同智相谋,同贵相害,同利相忌,同声相应,同气相感,同类相依,同义相亲,同难相济,同道相成,同艺相规,同巧相胜。
   群,指同窗、朋辈、群体,即学习共同体。合群合起来:跟学习共同体已经产生深度镶嵌,不再游离、独立、孤立。学生和学校、班级相得益彰。

陈刚 9/9 07:10:09
第三阶段,博习亲师。
  博,广泛、宽阔,涉猎广泛。
  习,研习、练习
  亲,亲近、亲密、感情深厚,仁,深度共青
  师,教者。
  博习亲师:尚未进入所谓专业,广泛涉猎,博闻强记,并且深刻的理解与共鸣自己的老师的思想,情感。跟自己的老师建立起来前述15个同相的关系。这是前一个阶段的升华——不光与教学共同体志同道合,跟这个共同体的核心——教者也志同道合。

陈刚 9/9 07:12:04
广学与信道

陈刚 9/9 07:17:22
第四阶段论学取友。

论:讨论、辨析、阐发。不是简单的谈论,而是有深度、有见地的研讨和论证。
学:所学之学问、道理。
论学合起来: 指能够与他人深入地讨论、辨析所学之道,形成并阐述自己的见解。这标志着学生已将所学内化,具备了独立思考和输出的能力。
取:选取、择取。这是一个非常主动且带有判断力的动词。
友:朋友、同窗
取友合起来: 指能够有意识地选择对自己有益的朋友。这超越了“乐群”(与大家和睦相处)的层次,上升到了具有识人之明和择善而交的智慧。

论学取友,意味着已经开始见到学对任何人生的塑造作用了,人的所思所想和所作所为,以至于敌友,都由学引导。

陈刚 9/9 07:17:53
这是学有所成,小成

陈刚 9/9 07:32:25
第五阶段: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

知: 深知、通晓。既能做又能说。
类: 种类、事类、规律。指万事万物背后的原理、共性和区别。天下万类。
通: 贯通、畅通无阻。
达: 通达、透彻理解,并能应用自如。
之类通达合起来:这是一种深刻的洞察力和近乎直觉的判断力,即《中庸》所说的“致广大而尽精微”。
鬼谷子本经阴符七术说:生受之天,谓之真人;真人者,与天为一。内修练而知之,谓之圣人;圣人者,以类知之......真人者,同天而合道,执一而养产万类,怀天心,施德养,无为以包志虑、思意,而行威势者也。

强立: 卓然自立,坚定不移。指人格强大,立场坚定,有极强的心理素质和独立人格,不为外界风雨所动摇。
不反: 不违背、不反复。此处的“反”有两层深刻含义:不违背师道: 所学之“道”已完全内化为自己的信念,不会违背老师所传的正道。不动摇反复: 志向、信念、人格均已稳固,不会因外界的诱惑、压力或困境而动摇、退缩或背叛自己的原则。

“强立而不反”合起来: 指形成了强大而稳固的人格,能坚定不移地践行所学之道,永不背离动摇。

“强立而不反”合起来: 指形成了强大而稳固的人格,能坚定不移地践行所学之道,永不背离动摇。
鬼谷子本经阴符七术说:分威者,神之覆也。故静意固志,神归其舍,则威覆盛矣。威覆盛,则内实坚;内实坚,则莫当;莫当,则能以分人之威而动其势,如其天。以实取虚,以有取无,若以镒称铢。

  如此谦谦君子便挺立于前了。这是大成。

陈刚 9/9 07:34:00
这样的学,九年便实现了从启蒙到大成,从蒙昧到君子的蜕变

陈刚 9/9 07:34:25
这还是很诱人的教育规划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9-10 10:08:53 | 显示全部楼层
2025年9月10日
第二周第四天

学习内容:夫然后足以化民易俗,近者说服而远者怀之,此大学之道也。《记》曰:“蛾子时术之。”其此之谓乎!

一、查字,全文正音
1.易:的本字。,甲骨文像正在被灌注液体的器皿像正在灌液体的器皿),字形像将一个有抓柄的器皿中的液体,倒入另一个没有抓柄的器皿中。动词,将容器中低熔点的锡注入模具,铸造新器皿
2.化:化,甲骨文一个头朝上站立的一个头朝下的“人”,入土、入葬的人),表示由生到死的改变。金文误将甲骨文字形中头朝下的“人”写成“匕。篆文承续金文字形。造字本义:动词,由昂首挺立到向下入土,即自然死亡
3.俗:谷,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的省略。,金文人,世人谷,即“欲”的省略),表示世人的日常欲求。篆文承续金文字形。造字本义:名词,有七情六欲的市井凡人
4.服:”是服”的本字。,甲骨文人,罪人又,抓捕、控制),表示抓捕罪犯。当“”作为单纯字件后,甲骨文再加“凡”方形木枷)另造“服”代替,强调抓捕罪犯,并用刑枷加以控制。动词,抓捕战俘或罪犯,强制上枷,使之屈从
5.怀:褱”是“懷”的本字。褱,金文衣,胸襟眔,流泪),表示将哭泣流泪的孩子抱在胸前,以示爱护与安慰。动词,父母将伤心哭泣的幼儿抱在胸前加以安慰


二、朗读:
见微盘

三、翻译:

然后足可以教化民众,移风易俗,使身边的人心悦诚服,使远方的人前来归附。这就是大学教育的纲要。《记》中说:"幼蚁时时在学习衔土(最后终于建成蚁冢)。" 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啊。

四、阅读心得:

感觉阅读下来,学习是又次第,有主次,道天地人互相交织,互相影响,互相发生着,而要朝着吉祥,顺应自然,大道的规律发生,从年限来看似乎并不长,可是为什么过了大半辈子,还是只能瞅到有个门,门里有上好的东西,很向往呀,想拿呀,可是拿不了,感觉自己没空,还有很多垃圾。

师说:
陈刚 9/10 07:39:29
昨天的内容,为了完整性,昨天实际上一起说了

陈刚 9/10 07:39:51
但其实这个最后阶段,最后一考,有说不尽的意思

陈刚 9/10 07:39:59
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谓之大成。

陈刚 9/10 07:40:56
大成,意味着化民成俗建国君民的教化事业,在一个学生生上的成功,并且是大成功

陈刚 9/10 07:41:54
往往不是一个学生单独结业,所以一个学生成功,往往是一批人成功

陈刚 9/10 07:42:16
这会让人想到什么呢

陈刚 9/10 07:43:20
从建国君民者看,天道事业需要的人才君子,源源不断像水一样注入建设工地

陈刚 9/10 07:44:17
抗大每年想抗日战场输送万民军政干部

陈刚 9/10 07:44:33
那小日本消化起来还是烫嘴

陈刚 9/10 07:46:06
历朝历代结业应考的读书人千千万万,官员都是完成了这个过程的人

陈刚 9/10 07:46:51
我们回头来看这些经典的内容,再想想全部官员都是用这些武装过的

陈刚 9/10 07:47:14
估计很难再认为过去的官场会比现在差多少

陈刚 9/10 07:47:51
我们的那些祖先先民的生活,我们也不见得能认为那是多么糟糕

陈刚 9/10 07:48:45
另外,除了成建制的学校教育,社会还一个种方式展开对百姓的教化

陈刚 9/10 07:50:06
我们自己在内的每一个人在社会生活中的一言一行,实际上都到被人教化的

陈刚 9/10 07:50:57
包括我们现代人坚决拒绝的洗脑,都是被洗脑洗出来的思想

陈刚 9/10 07:51:10
这是个一什么情况啊

陈刚 9/10 07:52:05
一个巨大的背景,是不是清晰的展现了出来

陈刚 9/10 07:52:22
人和社会的关系,是不是清晰的呈现了出来

陈刚 9/10 07:52:43
人与人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等等

陈刚 9/10 07:54:01
从接受教化的人的视角,如此的被教化结业所代表的“潮流”,意味着每个人总能指导自己在社会中找到位置,找到事情干

陈刚 9/10 07:54:28
这感觉其实不错。至于正确性,那是另外一说

陈刚 9/10 07:55:13
所以这个大成之大,第一层意思,便是大规模

陈刚 9/10 07:55:28
域中有四大,天大地大人亦大

陈刚 9/10 07:56:25
大成之大终究还是要根倚天地

陈刚 9/10 07:57:16
如果只是人的随心所欲,这教化还是很没意思

陈刚 9/10 07:57:50
这是大成之大的第二层题中之意吧

陈刚 9/10 07:58:31
大成之成,是大成,不是一般的成

陈刚 9/10 07:59:29
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9个字,描述的确实人的最高境界

陈刚 9/10 08:00:19
各种教化游戏,都对其大成的内容有描述

陈刚 9/10 08:00:28
佛教叫开悟

陈刚 9/10 08:00:50
道教叫飞升

陈刚 9/10 08:06:24
其他宗教我不清楚叫什么

陈刚 9/10 08:07:16
我们这里的大成,具有鲜明的特点:他不是一个人的事儿。

陈刚 9/10 08:08:29
也不是一部分人的事儿。

五阶段一点一点积累上来的大成,是天地人的事儿

陈刚 9/10 08:09:21
大成的成的具体内容,昨天引诱鬼谷子等语句,描述过,大家可以去再理解理解

陈刚 9/10 08:10:35
知类通达,强立不反,这是鬼谷子的圣人

陈刚 9/10 08:12:43
不反的强立,强在于天地之间的“信”和“威覆”,已经把人铸造成型,不可更改

陈刚 9/10 08:14:08
通达以后已经和天地融为一体,改不了了。就像一滴墨水已经滴进了一泓湖水

陈刚 9/10 08:14:34
通天切地,强立不改

陈刚 9/10 08:15:21
这是任何信仰所不能比拟的人的结构形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7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liying 于 2025-9-11 10:31 编辑

025年9月11日
第二周第五天

学习内容:大学始教,皮弁祭菜,示敬道也。《宵雅》肄三,官其始也。入学鼓箧,孙其业也。夏楚二物,收其威也。

一、查字,全文正音
1.弁字读音为biàn,上方的“囗”,像开口的帽子;下方的“廾”,表示双手持举。

由部件“廾”和“囗”构成的“弁”字,造字本义为:古代男子年满二十岁时必须在宗庙中举行加冠的仪式,由父亲主持并指定贵宾为其行加冠礼,标志进入成年,从此享有成年人的社会权力与义务。

2.敬:“敬”是“警”和“儆”的本字。敬,金文口,说话干,武器),表示以武力威胁进行严重告诫,使之保持谨慎,谦卑恭肃,由衷尊重。动词,以武力威胁相告诫,使之谨慎、恭肃和尊重
3.始:名词,为帝王首生男婴、获得后宫话语权的宠妃
4.示:示,甲骨文是特殊指事字,一横指事符号代表”;一竖指事符号代表地上人间的世人向上天的祝祷求告。有的甲骨文把代表上苍的横指事符号写成两横,用上短下长代表朝上的方向,代表天宇。动词,以牺牲的血肉为祭品,向天神祝祷求告,祈求显明奥秘和降福
5.威:,金文戌,刑具女,女子),表示对女子施刑。有的金文将“戌”写成。篆文承续金文字形。造字本义:动词,封建时代对不守妇道的女子施刑,以警示妇女遵守妇道
6.箧”是一个单音字,读qiè,箧,即小箱子。


二、朗读:
见微盘

三、翻译:
大学开学时,主持祭祀的官吏身穿朝服,以素菜祭祀先圣先师,教育学生求学要首先具备谦虚和恭敬的态度;在祭祀时,学习《小雅》的三首,是为了在一开始就勉励学生未来应为官从政;学生入学时乐师的助手击鼓召集学生,然后发放盛有所发经书的书筐,这样是为了让学生恭顺于学业;夏和楚这两样教鞭,是为了让学生感到畏惧,用以整肃学生的威仪。


四、阅读心得:
感觉这个开学仪式就是一种天威的传输,敬天敬地敬先圣先师,从官吏到学生,都是一种精神的洗礼,从而以空杯的心态迎接圣旨。




师说:
陈刚 9/11 09:50:22
完成了从离经辨志到大成,天啦,你就可以化民而改变人群的习俗了,身边的人对你心悦臣服,离得远的则会惦记着什么时候投奔你,这便是所谓大学之道


陈刚 9/11 09:51:48
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至此得以完成

陈刚 9/11 09:56:57
概括波澜壮阔的大学生涯,和日日为功的大学运行,可以用一句话概括,诚如过去的作品说的:蛾子时术之——就像蚂蚁筑巢终日乾乾最终修出一条通道

陈刚 9/11 09:58:44
概括大学的教学进程和教学成果,蛾子时术之,当有如下内涵:

陈刚 9/11 09:59:35
第一诚如人类看到蚂蚁筑巢,那对于人类来说算不得什么工程,小屁孩一脚或者一泡尿的事儿

陈刚 9/11 09:59:52
大学,在宇宙尺度,就像蚂蚁的工程

陈刚 9/11 10:00:06
有你不多无你不少

李影 9/11 10:03:28
@陈刚 可是在人的角度,却如宇宙般宏大复杂的工程

陈刚 9/11 10:03:28
第二从蚂蚁的视角,这个工程堪称巨大,浩大的工地上每天上演的都是壮丽和英勇

陈刚 9/11 10:04:03
对头,像李影说的,如宇宙班复杂

陈刚 9/11 10:04:29
这一大一小,张力着实不小

陈刚 9/11 10:04:49
留给人无限的遐思空间

陈静 9/11 10:05:36
芥子虚弥

陈刚 9/11 10:05:37
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国有学。比年入学,中年考校。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谓之大成。(第四天)夫然后足以化民易俗,近者说服而远者怀之,此大学之道也。《记》曰:“蛾子时术之。”其此之谓乎!

陈刚 9/11 10:06:04
不学,人类灭绝对宇宙何妨

陈刚 9/11 10:06:15
学了,宇宙欢迎

陈刚 9/11 10:06:54
说我的子孙就这样,正常

陈刚 9/11 10:07:21
随便啦

陈刚 9/11 10:17:06
在那一大一小的张力中随便够了,我们还得采取行动,就像成龙《国家》的歌词:“一心装满国 一手撑起家”,一边感佩一边干家务。继续读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6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025年9月12日
第二周第六天

学习内容:未卜禘不视学,游其志也。时观而弗语,存其心也。幼者听而弗问,学不躐等也。

一、查字,全文正音
1.禘):大祭表示仔细、深入。禘,篆文示,祭祀帝,即“諦”,仔细、深入),表示用心祭祀。造字本义:动词,特别用心地祭祀敬拜,古代帝王、诸侯举行各种大祭的总名2.游:斿,甲骨文㫃,旗帜子,学童),像飘扬的旗帜引领一队学子古代学子以族旗为护照,举旗越境参观巡学
3.存:,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房柱房梁,借代居所。存,籀文“才”的变形,居所子,后代),表示表示定居生活,繁衍后代。动词,安居乐业,传宗接代,世代延续
4.视:示,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祭告。視,甲骨文示,祭告目,看),表示祭告而且察看。金文调整成左右结构,并将“目”写成“見”写成。籀文写成目、示会义,表示察看征兆。篆文承续金文字形。造字本义:动词,向神祭告时仔细察看显示的征兆
5.躐liè):超越。躐,甲金篆隶字形暂缺,楷书足,脚巤,长毛的爬行动物),表示爬行动物在地上爬行。推测造字本义:动词,爬行动物在地上爬行。
6.卜:,甲骨文是象形字,字形像树杈。金文、篆文基本承续甲骨文字形。造字本义:名词,巫师作为降神道具的神杖
二、朗读:
见微盘

三、翻译:

未经夏季禘祭,天子、诸侯不视学考察,便于学生有充裕的时间自由发挥,师者时时观察了解学生的情况,而少叮咛嘱告,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来发展自己,先生设席讲学,如有疑,应由年长者发问,而年幼者只听而不问,这是为了体现学必循序渐进而不跳跃躐等。

四、阅读心得:

学生开始接受教育前,要通过正式的开学仪式,让学子收心放下杂念,对学习产生崇敬之心,把学习当成高尚光荣的事情,形成专心学习、追求上进的心态氛围。


师说:
陈刚 9/12 08:22:55
蛾子时术之,术些什么?

陈刚 9/12 08:25:28
也就是蚂蚁筑巢。搞些什么事情,巢就筑起来了。

陈刚 9/12 08:25:38
七件事

陈刚 9/12 08:26:46
第一,开学祭祀先圣先师,昭示对“道”学的敬畏之心。

陈刚 9/12 08:27:02
大学始教,皮弁祭菜,示敬道也。

陈刚 9/12 08:28:27
第二件事情:诵《小雅》(《宵雅》)三篇

陈刚 9/12 08:30:41
第一篇是鹿鸣

陈刚 9/12 08:31:14
鹿鸣是一首宴饮诗,常用于古代贵族宴飨宾客的场合。

陈刚 9/12 08:31:53
汉代以来曾作为宴飨诗乐,唐代科举后设“鹿鸣宴”招待学子,寓意招贤纳士

陈刚 9/12 08:32:19
好好读书,大成以后朝廷请你吃饭

陈刚 9/12 08:32:48
《诗经·小雅·鹿鸣》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吹笙鼓簧,承筐是将。
人之好我,示我周行。

呦呦鹿鸣,食野之蒿。
我有嘉宾,德音孔昭。
视民不恌,君子是则是效。
我有旨酒,嘉宾式燕以敖。

呦呦鹿鸣,食野之芩。
我有嘉宾,鼓瑟鼓琴。
鼓瑟鼓琴,和乐且湛。
我有旨酒,以燕乐嘉宾之心。

陈刚 9/12 08:37:26
玉溪师生再唱《小雅•鹿鸣》,一开口又惊艳到了!

陈刚 9/12 08:40:54
第二篇是四牧

陈刚 9/12 08:41:10
《四牡》是《诗经·小雅》中的一篇,是一首反映公务行役、思乡怀亲的诗。诗歌以驾车奔波在外的使臣口吻,抒发旅途劳顿之苦和不能回家奉养父母的哀伤。

陈刚 9/12 08:42:15
《四牡》和《鹿鸣》一样,在古代礼仪中具有重要地位。《仪礼》中记载,它在燕飨礼中被演奏,旨在表达君主对臣下劳苦的体恤与慰劳之情,体现了古代“君使臣以礼”的思想。

陈刚 9/12 08:42:53
好好读书,大成以后朝廷为官接受朝廷奖励

李影 9/12 08:44:44
@陈刚哦,感觉让学子在想象大学学成后的样子,朝廷能请吃饭就是在光宗耀祖了,从而激起奋进的动力

陈刚 9/12 08:46:18
第三首:皇皇者华,这首诗以光彩照人的鲜花盛开在原野起兴,象征使臣使命的光明和重要。全诗着重刻画了一位忠诚勤勉的使臣形象。

陈刚 9/12 08:46:58
后世常以“皇华”作为使臣或出使的代称,即源于此诗,可见其影响之深远。

陈刚 9/12 08:47:15
皇皇者华,于彼原隰。
駪駪征夫,每怀靡及。

我马维驹,六辔如濡。
载驰载驱,周爰咨诹。

我马维骐,六辔如丝。
载驰载驱,周爰咨谋。

我马维骆,六辔沃若。
载驰载驱,周爰咨度。

我马维骃,六辔既均。
载驰载驱,周爰咨询。

陈刚 9/12 08:48:50
开学典礼上《宵雅》肄三,明做官之志

陈刚 9/12 08:48:57
读书就是为了做官

陈刚 9/12 08:50:15
这个话在字面上被普遍批判,但这个批判是不对的——仔细把握官字的意思,你也会发现,读书不做官还真没别的用处

陈刚 9/12 08:51:25
第三件是,入学鼓箧,孙其业也。夏楚二物,收其威也。

陈刚 9/12 08:52:06
在开学仪式上,击鼓召集学生,学生闻声入学,打开书箱(箧),取出书籍。

陈刚 9/12 08:52:39
在鼓声中开箱取书,这有点像战鼓中冲锋的意思哈

陈刚 9/12 08:53:31
同时,老师将将夏(榎木)和楚(荆条)两种惩戒用的教具陈列出来。

陈刚 9/12 08:56:04
使学生在鼓声中,体会到该以谦逊恭顺(孙同“逊”)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学业;同时看到教鞭的威严收敛神威于学业。


陈刚 9/12 08:57:10
夏楚二物,收其威,应该是第四件事情了

陈刚 9/12 08:57:19
你看这个开学典礼

陈刚 9/12 08:57:25
如何?

陈刚 9/12 08:59:19
开学典礼完成的四件事

陈刚 9/12 08:59:25
看完这典礼,感叹:这教学,还得是咱祖宗才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5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liying 于 2025-9-14 07:14 编辑

025年9月13日
第二周第七天

学习内容:此七者,教之大伦也。《记》曰:“凡学,官先事,士先志。”其此之谓乎!

一、查字,全文正音
1.伦:,篆文侖,秩序),表示世俗秩序。造字本义:名词,儒家思想中人与人之间的等级、秩序,包括君臣、父子、夫妻等2.教:。教,甲骨文爻,算筹子,蒙童攴,手持鞭子、棍杖),表示体罚、训导孩子学文化、做算术。简体甲骨文省去“子”。金文将甲骨文字形中的“爻”写成“井”。简体金文承续简体甲骨文字形。篆文承续金文字形。篆文异体字(诱导)代替“攴”(体罚),表示“者循循善诱,引导、启发蒙童的心智。造字本义:动词,用体罚手段训导孩子学文化、作算术
3.官:,甲骨文宀,房屋兵符、权印),表示存放兵符的房屋。金文将甲骨文字形中的兵符写成。篆文将金文字形中的兵符写成造字本义:名词,藏有朝廷所授权印的军政要地,政府
4.事:”与“”同源。,甲骨文中,四方与他国毗邻、地处诸国之间的国家又,执、持),表示大使手持旌节护照,出使他国。远古时代以族旗或国旗为跨界出行的护照。动词,大使手持旌节护照,出使邻国谈判,记录划定的国界,完成传之后世的历史文件
5.士:士,金文宽刃战斧十,是“又”即“丮”的变形,执握),表示手握战斧。名词,手持大斧作战的武夫。
6.志:,金文之,前往心,思想),表示心之所向。篆文基本承续金文字形。造字本义:心之所向,即内心追求的目标

二、朗读:
见微盘

三、翻译:

以上七项,就是教学的大纲,《记》说:凡是学习,学做官就先学为官之事,学做士就先学学士之志。“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四、阅读心得:


体会到了学子应该了解学习的规矩。






师说:
陈刚 9/13 10:47:11
我们的大学,在开学典礼上祭过先师,诵过鹿鸣、四牡、皇华,在鼓声中开箱取书,见过师傅的夏楚之后,就进入术筑的日常。

陈刚 9/13 10:51:27
九年日常的大规矩:第一,不是在皇帝举行禘祭(祭祀祖先的礼)的年份,就不进行大规模的、正式的学业考核;,以使教学的心、志爆保持不受干扰和拘束

陈刚 9/13 10:52:10
让教学之心在学得天地自由劳作

陈刚 9/13 10:52:58
心专于学

陈刚 9/13 10:56:50
第二,教者保持对学者不间断的观察和知晓,不轻易说话指导或者干涉。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陈刚 9/13 10:58:15
不是发愤图强要研究学问,不去开导的,不是有话想说,却难以表达的人,不去启发的,不能举一反三的人,不重复教过的内容。

陈刚 9/13 10:58:52
如此保持一个学者的学习之心尚在活动

陈刚 9/13 10:59:19
不让学者的心死于所学这个物

陈刚 9/13 10:59:49
问题是心活着的依据

陈刚 9/13 11:00:15
心生于物死于物,机在目

陈刚 9/13 11:04:43
第三,初入学或者后来插班没有足够基础的,不要发问

陈刚 9/13 11:06:02
问,是进一步探究,是实际行走和尝试以后的疑或惑

陈刚 9/13 11:07:10
不是不到现场狗多躺着叫,没事瞎呻吟

陈刚 9/13 11:08:04
刚来的人,基础不够的人都不知道现场是什么样,根本谈不上常识、尝试、反复探索

陈刚 9/13 11:08:29
这时候提问就是狗多躺着叫

陈刚 9/13 11:08:37
是渎神

陈刚 9/13 11:10:04
周易蒙卦讲:亨。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初筮告,再三渎,渎则不告。利贞。

陈刚 9/13 11:10:24
顺利,不是我求学童,是学童求我。初次筮问时,告诉他。再三筮问就不恭敬,不恭敬则不告。有利于坚持。

陈刚 9/13 11:11:30
如此才能去分出学业的等级,保留了等级的阶梯,学业进步才有通道。

陈刚 9/13 11:13:38
九年不间断地“游其志”、"存其心"、“不躐等(留通道)”,大成可期。

陈刚 9/13 11:15:29
所以,办学这件事,要点在二,其一,官在于做好该做的事,教学者在于保持和运行志心。

陈刚 9/13 11:45:19
最后这个是在家庭教育的课程主题中的梳理

李影 9/13 11:51:53
@陈刚确实是,我也体会到了问了些混乱的问题,老师也会不回答,正是这个不回答让我更想去坚持找到答案的动力

陈刚 9/13 11:54:22
关于这个问,在小孩成长中有一个特别重要的时期,他一天到晚都在问,怎么对待

陈刚 9/13 11:54:56
今天这三个规矩的第三条是回答了这个问题的

陈刚 9/13 11:55:10
但确实不容易理解到位

李影 9/13 11:56:35
@陈刚就让他自己找答案,懂也不说给他听

陈刚 9/13 11:56:39
家中有三到六岁的娃的父母专用饲料来了的

陈刚 9/13 11:57:35
孩子的十万个为什么,通常发生在3-6岁

陈刚 9/13 11:58:59
这是个什么时期呢?西方人说那是俄狄浦斯期,跟同性双亲争夺配偶,要跟异性双亲发生性交行为

陈刚 9/13 11:59:16
这种说法很像一个淫虫的思维方式

陈刚 9/13 11:59:50
三岁看大七岁看老

陈刚 9/13 12:00:03
童蒙养性,幼儿养正

陈刚 9/13 12:00:33
3岁后,童蒙养性的时间窗口基本到达

陈刚 9/13 12:00:50
开始过渡到幼儿养正的新阶段

陈刚 9/13 12:01:12
养性和养正的方法论是不一样的

陈刚 9/13 12:01:40
表面的说,养性不以说教,不宜先学会错误的再要求改正

陈刚 9/13 12:02:06
言教、否定性教育方式,只会起到期待的反效果

陈刚 9/13 12:02:25
养正就不同了

陈刚 9/13 12:03:07
这个时期是用来长养孩子内心自我监察自我修正自我革命的结构的

陈刚 9/13 12:03:30
就是在改正错误中,长养正(征伐)的心理机能

陈刚 9/13 12:04:13
十万个为什么,就是在不断的自我检视和对世界的巡视

陈刚 9/13 12:04:32
一次一次的,不怕重复,任劳任怨

陈刚 9/13 12:04:43
问的有的父母崩溃

陈刚 9/13 12:05:21
怎么对待和回答这个时期的孩子的十万个为什么

陈刚 9/13 12:08:26
总的原则还是“学不躐等”

陈刚 9/13 12:11:19
困难往往出现在“游其志”,我们的志游的没孩子快

陈刚 9/13 12:11:43
以至于会把我们的边界弄崩溃

陈刚 9/13 12:12:35
存其心,我们的心么有孩子的心大,以至于父母心散

陈刚 9/13 12:13:04
父母的心志被涨破了,昏厥昏迷

陈刚 9/13 12:13:14
无法指导孩子引导孩子渡过这个时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4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liying 于 2025-9-14 07:14 编辑


2025年9月14日
第三周第一天

学习内容:大学之教也,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不学操缦,不能安弦;不学博依,不能安诗;不学杂服,不能安礼。不兴其艺,不能乐学。

一、查字,全文正音
1.业:業,金文辛,刑具去,出门劳作),表示在严酷监督下劳作。动词,奴仆在严酷管理下艰辛劳作
2.退:退,甲骨文豆,食器夂,倒写的“止”,即”的本字,脚板),脚趾朝着与食器相反的方向,表示离开进食的餐桌。动词,餐毕下桌离席
3.息:息,金文自,即“鼻”的本字,呼吸器官心,胸、腹),表示以腹为鼻进行呼吸。为鼻,即胎儿不用口鼻、只借助母体的心跳来呼吸,沉静安定,运气若有若无
4.居:动词,妇女生育坐月子,安安定定在家里过日子
5.操:操,篆文手,挥动拳脚喿,即“噪”的本字,鸟群喧闹鸣叫),表示集体运动发出喧闹声。造字本义:动词,集体喊着口令训练或演习
6.缦:,甲骨文上下两个,两只手目,用眼看),表示在半遮半掩的两手之间向外看。名词,轻柔飘逸的纱巾、丝品
7.弦:,既是声旁也是形旁,即,细单线。,甲骨文弓,有弹性的射击器械像夹带弹丸的丝线),表示系在弓子两端、增强弹射力的牛筋之类弹性绳线。名词,紧绷在弓子的两端、以其弹力射箭的牛筋
8.依:依,甲骨文衣,上装,借代前胸人,人体),表示一个人偎在他人胸上,不愿离开。动词,偎在对方胸口,表示心连心,不愿离开

二、朗读:
见微盘

三、翻译:

大学的教学,要因时施教安排授课内容,教学内容一定是先王的正典,课后休息一定在居所有各种学习。不学习拨弄琴弦的指法,就不能把琴弹好,不广博地学习比兴比喻,就不能真正领会理解《诗经》,不学习各种服饰弁冕知识,就不能很好地操持执行礼典礼仪,不喜好精深博雅的技艺,就不能有乐趣的学习 。

四、阅读心得:
体会到学习无处不在,无处不是学习的场景,先学什么,后学什么,怎么学而保有热情,是有次第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3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2025年9月15日
第三周第2天

学习内容:故君子之于学也,藏焉修焉,息焉游焉。

一、查字,全文正音
1.君:,甲骨文手执权杖口,命令),表示握权执政,管理事务。动词,发号施令,执政治国2.藏:,甲骨文臣,即“目”的竖写,睡卧戈,武器),表示受害人在熟睡时遭到戕杀。动词,利用遮挡物的掩护隐蔽、隐匿,躲避追寻
3.修:,金文攸,即“悠”的省略,小心二,疑为“彡”的简写,光彩),表示小心翼翼地着彩上色。篆文将金文字形中的“攸”写成,将金文字形中的二”写成造字本义:动词,小心翼翼地着彩上色,装饰美化
4.息:心,既是声旁也是形旁,借代心脏所在的胸部。息,金文自,即“鼻”的本字,呼吸器官心,胸、腹),表示以腹为鼻进行呼吸。篆文承续金文字形。造字本义:动词,以为鼻,即胎儿不用口鼻、只借助母体的心跳来呼吸,沉静安定,运气若有若无
5.游:斿,甲骨文㫃,旗帜子,学童),像飘扬的旗帜引领一队学子动词,古代学子以族旗为护照,举旗越境参观巡学


二、朗读:
见微盘

三、翻译:
所以君子对学习这件事要怀藏着学习的心愿,不断研修,休息时不忘学,游乐时也不忘学习。


四、阅读心得:
感觉学和习就是人生的主旋律,主目标,用来完善提升人的精神境界。


师说:
陈刚 9/15 08:18:02
从开始到现在,《学记》一直围绕着“学(教)”的各个方面展开论述:
念终始典于学:目的性、来源性、统治性、神性
斅学半:术性、亲性、仁性、人性
蛾子时术之:发展性、过程性、活性、命性
凡学,官先事,士先志:士官各职

如此展示着学记的研究和思考方法,展示着华夏思维的方法论原则。昨天的内容,继续展示这个方法论。
教学居时论:
1、“学”的时空上的阴阳结构:
时教(阳): 集中的、正式的、在特定时空(学校)内进行的最后的教学。这是“正业”,是主干,是显性的、有形的部分。它代表了传承、规范和引导。

退息(阴): 分散的、自主的、在生活时空(居家)中进行的基础的修习。这是“居学”,是根基,是隐性的、弥散的部分。它代表了消化、吸收和创新。

陈刚 9/15 08:30:24
2、不学不能安
肉与灵:操缦安弦——生化
量与质:博依安诗——生化
知与行:杂服安礼——生化

3、不兴不能乐——克制
   不兴其艺,不能乐学。

陈刚 9/15 08:31:20
这是在讲述学之所以能成,交之所以能化的内在过程了

陈刚 9/15 08:31:44
教学一阴一阳,阴阳相推则变化顺也

陈刚 9/15 08:33:09
教学是这样阴阳过来的完整过程,作为学者,主要是阴的,结业的时候结业以后才能阳那么一回吧

陈刚 9/15 08:54:45
乐,应该从乐记的背景去理解

陈刚 9/15 08:55:26
作乐述乐,需要深入体验生活。要下里巴人不要阳春白雪

陈刚 9/15 09:05:16
兴,生动的历史事实是全民练兵、六亿人民六亿兵

陈刚 9/15 09:06:53
民兵战士带枪下地,拥枪入眠

陈刚 9/15 09:07:22
还有识字运动

陈刚 9/15 09:11:00
解放战争时期,行军途中,每个兵都背着一个字工后面的战士复习、学习

陈刚 9/15 09:11:58
这些将死之人都能乐学识字

陈刚 9/15 09:12:12
兴,有多厉害

陈刚 9/15 09:16:29
能使人把学当“药”吃

陈刚 9/15 09:22:39
那样理解,把学当成了兴趣的函数,这是极端错误的

陈刚 9/15 09:23:06
彻底否决了学的全部意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前天 08:34 | 显示全部楼层
2025年9月16日
第三周第3天

学习内容:夫然,故安其学而亲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是以虽离师辅而不反也。

一、查字,全文正音
1.,繁体甲骨文宀,新房女,流泪的新娘),表示新房中有新娘,别亲远嫁的新娘2.親,金文辛,受刑、受监見,探望),表示探监。动词,探视狱中受监的家人
3.,甲骨文残块兵符——参见“𠂤”*虎豹等猛兽的尾巴,借代将帅手中象征军队指挥权的旌旄),表示拥有兵权的统帅,手执旌旄,指挥全军。动词,拥兵统帅,手执旌旄,率军伐战
4.。樂,甲骨文丝,丝弦木,架子,琴枕),表示木枕上系着丝弦的琴具。动词,边弹边唱,和着琴声的节奏或说或唱
5.,金文言,说话心,内心真情),表示说真心话。动词,许诺,发誓
6.道,甲骨文行,四通的大路人,行者),表示一个人行走在路上。动词,向导、带路,给不知方向的人引路

二、朗读:
见微盘

三、翻译:

这样才能安心学习并亲近师长,与朋友快乐地交往而信奉所学的道理,所以,即使离开师长朋友也不会违反所学的道理。

四、阅读心得:



教与学贯穿在生活的每一个场景,每个场景学习和运用的内容与场景息息相关。养成一种自然而然习得的学习习惯,并且能够在各个生活场景中使用出来,学了能够用,用了能够改变,确实是一件愉快的事情。




师说:


陈刚 9/15 19:37:23
从下个星期开始,大家按照每天完成每天的任务来做,提前完成任务不再算完成任务了。

陈刚 9/15 19:38:08
大家用这个星期调整一下,本周日开始,提前完成的就不算完成了@所有人  

陈刚 9/15 19:38:42
——做好精读的功课

陈刚 9/15 19:39:03
再过些时日,领读的一些事也许可能就撤下了

李影 9/15 21:05:34
@陈刚老师,撤下的作用是要靠自己去加深理解吗?感觉没有老师解读自己看不到这么广这么深这么根本哦

陈刚 9/15 21:08:53
你看学记说时教和居学是何关系

陈薇羽(慧) 9/15 21:13:07
阴阳要相推,则变化顺也。

陈刚 9/15 21:16:16
嗯,自己下的功夫是阴,达成的理解是阳

陈刚 9/15 21:17:06
阳太盛阴太虚不得行

陈刚 9/15 21:18:36
这种病症中医是不是叫阴虚火旺啊
陈刚 9/16 06:45:50
时教与居学是那样一阴一阳,不学不安、不兴不乐。这样便决定了学者之阴,那是一条长长的阴线啊

陈刚 9/16 06:48:09
学者在学期间的态度,因此决定

陈刚 9/16 06:49:10
这种态度不只是个态度,一个宣称的态度,而是在行动中的态度:
故君子之于学也,藏焉修焉,息焉游焉。

陈刚 9/16 06:51:29
藏焉:蕴积于心
修焉:研习实践
息焉:沉淀
游焉:沉浸

陈刚 9/16 06:53:05
藏修——有本有末,君子务本,本立道生。就像开花,是树心里有花,是树枝头有花

陈刚 9/16 07:00:08

   不学不能安
肉与灵;操缦安弦——生化
量与质:博依安诗——生化
知与行:杂服安礼——生化

陈刚 9/16 07:00:13
息游——真才实学真功实料泳涵于心。浊以止静之徐清(息),安以久动之徐生(游)

陈刚 9/16 07:01:09
不兴不能乐

   不兴其艺,不能乐学。——克制

陈刚 9/16 07:02:42
藏修和学安组成一个两个单元串联的阴阳

陈刚 9/16 07:02:47
息游和兴乐,也组成一个两单元串联的阴阳

陈刚 9/16 07:04:00
没有学者藏修息游的态度,不会有学安兴乐的事生成,

陈刚 9/16 07:04:42
真所谓,一阴一阳之谓道啊

陈刚 9/16 07:06:13
学之道,藏修息游,教之宗,学安兴乐。
陈刚 9/16 07:11:14
AI对“藏修息游”的解释非常肤浅

陈刚 9/16 07:11:31
我们自己要注意,不应该像他那样王外边解释

陈刚 9/16 07:12:12
并且搞得那么分裂割裂

陈刚 9/16 07:13:42
理解那四个字,道德经这一章很受用

陈刚 9/16 07:16:57
古之善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客;涣兮,若冰之将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混兮,其若浊。孰能浊以止,静之徐清?孰能安以久,动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

陈刚 9/16 07:16:59
蔽不新成和 静清动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 渝ICP备16002156号 )渝公网安备50011202505060号

GMT+8, 2025-9-18 14:17 , Processed in 1.110256 second(s), 13 queries .

学员作业空间非开放社区 公安备案50011202501312 工商备案 500112000037503

重庆市珑夫心理 @Discuz!GB X3.4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