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农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陈静的《学记》学习记录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5-9-5 12:52:08 | 显示全部楼层
部分对话摘录:

     1.以食喻教。学就象吃东西,吃东西是中国人的大礼,吃东西是要吃出个“旨”来的,不是吃个口腹之欲就算了。
        食得其旨,道得其善。善,合道为善。
     2.食需要消化,广义的消化,包含对全部“旨”的消受。
        道需要通过“学”,成为人德,人德内容的根本之处在于,道之善,也就是按照那个过程做下来,是怎么一步一步的合着道来了。
        道之善:道之合,合之道。就是一个操作进程或者规程。
    3.学而知道之至善,这叫学;食而知佳肴之旨,这叫食。
       这基本勾勒出了教学的流水线了,其中最重要关键的是什么?——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9-8 10:04:3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流水拨动琴弦 于 2025-9-8 15:08 编辑

   部分对话摘录(第一周小结):
   1.第一段落(发虑宪 —其必由学乎)从功能上定义学:
      “学”在安身立命建功立业的实践地位。
      什么是建功立业、安身立命呢?诚正格致修齐治平,每一样都是建功立业安身立命。
      “学”是什么地位呢?实现途径——謏闻、动众、化民成俗。

     第二段落(玉不琢—其此之谓乎)从目标上定义学:
     什么目标呢?琢玉、知道,从而成器、成人。

     第三段落(虽有嘉肴—其此之谓乎)从进程内容上定义学:
     学, 在于知不足——自反——知道之善,从而成人成器。
     进程内容中最突出的莫过于人,学者和他的老师教者。教,然后知困,知困然后自强。教者的职责:(使其)知困、(使)自强进而,使学者知不足——自反——知道之善。

    2.斅学半中的教,就是包含着体罚的。体罚的体,是明莫明于体物的体,长安先乐神明吉,体管明。运用体,教学的基础,比如实践教学,劳动,体罚,都是教学中对体的运用。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9-8 13:35:19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天)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


   查字:
   经:“巠”是“的本字。巠,金文的变形,表示在织机上精心布置众多纵线,以便横线穿织;三条纵线上的三点指事符号表示用功所在,“壬”(任)表示布置纵线是纺织中的重要能力。当“巠”作为单纯字件后,金文再加“糸”(丝线)另造“經”代替,强调“布线”的工序。齐侯钟上的字形明确了“壬”的字形。有的金文字形写成:将“壬”的上面一横与织机形象的下面一横重叠,导致“壬”的字形模糊。篆文将金文字形中的写成,“壬”字形因此消失。造字本义:动词,精心布置织机上的纵线,以便横线穿织有所依据
   辨:辡,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涉及诉讼的双方。辨,金文辡,两个,表示涉及刑事的双方,原告与被告人,指法官),表示升堂后诉辩双方分立两侧,法官坐居中堂。篆文承续金文字形。造字本义:动词,法官中立听取原告与被告的陈述,作出符合客观事实的是非判断
   志:,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前往。志,金文之,前往心,思想),表示心之所向。篆文基本承续金文字形。造字本义:心之所向,即内心追求的目标。隶书误将篆文字形中的“之”写成“士”,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古籍常假借“志”代替“誌”。《汉字简化方案》用“志”合并代替“誌”。现代汉语中常常“意志”并用,“意”与“志”,同属心理能量,区别在于:“意”为心念,可源于本能可出自观念,但都即兴而多变,故曰三心二意乃人之常情;“志”为最深刻的心念,是特别的“意”,多化于教育,具有强烈的理性、稳定性、长期性,故曰“有志者事竟成”。
   敬:“敬”是“警”和“儆”的本字。敬,金文口,说话干,武器),表示以武力威胁进行严重告诫,使之保持谨慎,谦卑恭肃,由衷尊重。有的金文加“攴”(持械打击),强调武力威胁。有的金文误将“干”写成形似“草头”的。篆文将金文字形中的写成造字本义:动词,以武力威胁相告诫,使之谨慎、恭肃和尊重
   博: ”和“”在金文字形中原本是一个字,从篆文开始分化。,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的本字,表示捆绑。,甲骨文假借“”。,甲骨文像线绕在纺砖上又,抓),表示抓住并捆绑。,金文字形多样化,都强调武力拼杀、绑获对手:金文字形 十,盾尃,即“缚”),表示武力拼杀,捆绑俘虏;有的金文误将表示盾形的写成“十”;有的金文“盾”形的写成;有的金文以“干”(矛)代替“盾”;有的金文则以“戈”代替“盾”。篆文承续金文字形,武力的线索消失。造字本义:武力拼杀,捆绑俘获敌人
   论:”是“”的本字。,甲骨文口,评说册,典籍),表示商讨、评说典籍中的教义。当““评说”本义消失后,金文再加“另造)代替。造字本义:动词,商讨准则,评说是非
   成:,甲骨文戊,大钺,战具囗,城邑),钺在城上,表示武力征服一邑一地。有的甲骨文将城邑“囗”写成一点指事符号,表示征战结束。金文承续甲骨文字形。篆文将金文字形中的“戌”写成造字本义:动词,武力征服,称霸一方

   翻译:
  (原文)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
   第一年考察学生对经书的理解并辨其志向;第三年考察学生是否敬其学业,群体生活是否融洽合作;第五年考察学生学业是否广博,对老师是否敬爱并主动接受教育;第七年考察学生研讨学问的本领与明辨是非知如何交友之道,如果合格则略有小成。(第九年,学生具备了丰富的知识修养,世事洞明,坚持原则,达到了太学的最高成就。)

   体会:
现代教育体系对学生的考察相比之下,显得薄弱和偏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9-8 13:44:27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三天)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谓之大成。

   查字:
  知:知”是“智”的本字。矢,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箭,借代行猎、作战。知,甲骨文干,武器,借代行猎、作战口,谈论矢,武器,借代行猎、作战),表示谈论和传授行猎、作战的经验。在远古时代,弯弓使箭是成年人的基本常识和重要经验。金文承续甲骨文字形。有的金文省去“干”,简化字形。篆文承续金文字形。造字本义:动词,谈论和传授行猎、作战的经验
   类:”是“”的异体字。,金文米,借代谷物、植物犬,借代动物、野兽頁,人头,借代思考、认识),表示观察、辨识谷物或动物。金文异体字“頪”省去“犬”。篆文承续金文字形。造字本义:名词,品种繁多的谷物或动物,外形相似,难以辨识
   通:”是“通”的本字。甬,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王宫禁城周围高墙夹道、出口众多的专用道。,简体甲骨文用,是“甬”的本字,高墙夹道、出口众多的甬道亍,即“彳”,纵横畅通的十字路口),表示王宫禁城周围出口众多、纵横畅通的甬道。为了确保帝王出行时可“见天光”,甬道必须保持半开放的“露天”状态;为了在“露天”状态下保证帝王的安全,甬道两边的护墙必须建到足够的高度;为了确保帝王可以畅达禁城各部,高墙甬道必须有众多的出口,与其他甬道连结。有的甲骨文将“用”写成。繁体甲骨文加“止”,将“彳”写成“辵”(行进),强调甬道的“通行”功能。简体金文将简体甲骨文字形中的“用”写成“甬”。繁体金文在繁体甲骨文字形基础上再加“日”(“口”的变形,出口)写成“通”,强调“出口众多”对于“通行”的意义。篆文将繁体金文字形中的“辵”写成,将繁体金文字形中的写成“甬”造字本义:形容词,道路纵横相连,可畅行无阻
   达:,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成年人。达,甲骨文彳,大道大,人),表示人来人往,四通无阻。繁体甲骨文(行进),将彳”写成“辵”,强调“通行”含义。金文误将甲骨文字形中的“大”简写成“竹”,同时加“羊”(徉),表示可以徜徉通行。篆文将金文字形中的“辵”写成,将金文字形中的写成。简体篆文承续简体甲骨文字形。造字本义:形容词,人在大道上通行无阻
   强:,篆文弘,声音大虫,爬行动物),表示动物的发出的巨大声音。造字本义:名词,呼啸声震憾人的大型爬行动物




   翻译:
  (原文)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谓之大成。
   第九年知识通达,(智识)强大自立而不败,称之为大的成就。


   体会:
   知万类而内在结构通达无阻,贞信已立故不反,此为成人教育或完人教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9-8 15:25:4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流水拨动琴弦 于 2025-9-9 09:08 编辑

(第四天)夫然后足以化民易俗,近者说服而远者怀之,此大学之道也。《记》曰:“蛾子时术之。”其此之谓乎!

   查字:
   足:“足”与“正”同源,后被转注成两个字。古籍习惯假借“足”代替字形相似的“疋”*。正,甲骨文囗,村邑或部落止,行军),表示军队归邑。金文将甲骨文字形中的“止”写成。篆文将金文字形中的“止”写成。因为“疋”(脚,名词)篆文的字形与“足”(凯旋归邑,动词)的篆文字形相似,后人习惯于以“足”字代替本义完全不同的“疋”字(“疋”的甲骨文字形像由大腿小腿及脚板构成的脚部)。造字本义:动词,征伐不义,安邦定国
   易:“易”是“锡”的本字。易,甲骨文像正在被灌注液体的器皿像正在灌液体的器皿),字形像将一个有抓柄的器皿中的液体,倒入另一个没有抓柄的器皿中。简体甲骨文将带握柄的器皿简写成勺具形状,将倾注的液体形状简写成,表示用勺具将金属熔液浇铸到器皿坯模中。锡的熔点低,是铸器的好材料,古人发现“熔锡铸器”,好操作,不费事,遂以铸锡为易。金文像一个有手把的盛器里装着锡液),字形进一步简化。有的金文将盛器形状简化成了不知所云的,并误将抓柄形状写成了似“日”非“日”的形状。篆文则将金文字形中模糊不清的写成明确的“日”形,至此“易”的字形中,器皿、手把、熔液等形象特征消失,以致篆文、隶书字形费解。造字本义:动词,将容器中低熔点的锡注入模具,铸造新器皿。当“易”的本义“低熔点金属”本义消失后,篆文再加“金”另造“锡”代替。古籍中常“贸易”并用,表示商品交换,贸,表示以货币为中介进行商品买卖交易,可以有中转,买卖行为往往不同步,交易双方承担一定程度不可控的利益风险;易,表示双方面对面交换货物,各得目标商品,期间没有中转,交易行为同步,全程简单、直接,可控、踏实;现代汉语中“贸易”偏指“贸”。
   服:”是服”的本字。,甲骨文人,罪人又,抓捕、控制),表示抓捕罪犯。当“”作为单纯字件后,甲骨文再加“凡”方形木枷)另造“服”代替,强调抓捕罪犯,并用刑枷加以控制。金文承续甲骨文字形。有的金文误将“凡”(木枷)写成“舟”。篆文将金文字形中的“舟”写成,将金文字形中的“人”写成造字本义:动词,抓捕战俘或罪犯,强制上枷,使之屈从
   怀:褱”是“懷”的本字。褱,金文衣,胸襟眔,流泪),表示将哭泣流泪的孩子抱在胸前,以示爱护与安慰。篆文将金文字形中的写成,将金文字形中的写成。当“褱”作为单纯字件后,篆文再加“心”慰藉)另造“懷”代替,强调大人慰藉伤心的幼儿。造字本义:动词,父母将伤心哭泣的幼儿抱在胸前加以安慰
   蛾:,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拟的惊喜叫声。蛾,篆文虫,昆虫我,即“哦”,惊叹),表示令人惊叹的艳丽飞虫。造字本义:名词,一种令人惊叹的形状似蝶的美丽飞虫,颜色鲜艳绚丽,长有毛发状或被羽毛覆盖的触角以及短粗的躯体,还生有将前后翅膀连在一起的翅缰,并以此特征与蝴蝶相区别;一般在夜间活动
   时:,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的本字,表示行进。,甲骨文止,行进日,太阳),表示太阳运行。金文将甲骨文字形中的止”(趾)写成。籀文承续金文字形。篆文将籀文字形的上下结构调整成左右结构,并加(抓持),表示力图抓住易逝的光阴。造字本义:名词,太阳运行的节奏,季节
  
   翻译:   (原文)夫然后足以化民易俗,近者说服而远者怀之,此大学之道也。《记》曰:“蛾子时术之。”其此之谓乎!
   九年之学,如此足以达化民易俗之功,近者悦服而远者慕怀,此乃大学之道。《记》讲“如同飞蛾按照太阳运行的节奏时至而术成。”这讲的就是如此(道理)。

   体会:
  循序渐进、日积月累、反复琢磨,学时术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9-9 14:53:4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流水拨动琴弦 于 2025-9-9 14:57 编辑

   部分对话摘录:
   从启蒙到大学,总共九年,学生的时候按照5个阶段考核:
   第一阶段:离经辨志。
                    离经,把经典、书撕得烂,完成了基础启蒙;已经超载了单纯识字阶段,具备了独立阅读经典的能力。
                    辨志,通过观察和教学,开始辨别每个学生的材质、兴趣和志向,为后续因材施教打下基础。学生自己也通过深入学习,开始明确经典的内涵和自己的志业所在。
                    实现了在两个层次上人与经典的结合,就象劳动对象跟劳动者的有效结合一样。此阶段的重要性和基础性可见一斑。
   第二阶段:敬业乐群。
                    敬,专一、肃静、持重不放肆,庄严;净静敬。
                    业,学业和技艺,即儒家经典及“六艺“(礼、乐、射、御、书、数)等具体科目。敬业合起来,对自己所学的课业怀抱敬畏之心,专注、沉潜其中,心无旁骛。它描述的是一种精深、专注的学习状态。
                    乐,以--为乐,乐于,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愉悦和认同。同志相得,同仁相忧,同恶相党,同爱相求,同美相妒,同智相谋,同贵相害,同利相忌,同声相应,同气相感,同类相依,同义相亲,同难相济,同道相成,同艺相规,同巧相胜。
                    群,指同窗、朋辈、群体,即学习共同体。合群合起来,跟学习共同体已经产生深度镶嵌,不同游离、独立、孤立。学生和学校、班级相得益彰。
   第三阶段:博习亲师。
                    博,广泛、宽阔,涉猎广泛。习,研习、练习。亲,亲近、亲密、感情深厚,仁,深度共情。师,教者。
                    博习亲师:尚未进入所谓专业,广泛涉猎,博闻强记,并且深刻的理解与共鸣自己的都是的思想、情感。跟自己的老师建立起来前述15个同相的关系。
                    这是前一个阶段的升华——不光与教学共同体志同道合,跟这个共同体的核心——教者也志同道合。广学与信道。
   第四阶段:论学取友。
                    论,讨论、辨析、阐发。不是简单的谈论,而是有深度、有见地的研讨和论证。学,所学之学问、道理。
                    论学合起来:指能够与他人深入地讨论、辨析所学之道,形成并阐述自己的见解。这标志着学生已将所学内化,具备了独立思考和输出的能力。
                    取,选取、择取。这是一个非常主动且带有判断力的动词。友,朋友、同窗。
                    取友合起来:指能够有意识地选择对自己有益的朋友。这超越了”乐群“的层次,上升到了具有识人之明和择善而交的智慧。
                    论学取友,意味着已经开始见到学对任何人生的塑造作用了,人的所思所想和所作所为,以至于敌友,都由学引导。
                    这是学有所成,小成。
   第五阶段: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
知: 深知、通晓。既能做又能说。
                    类: 种类、事类、规律。指万事万物背后的原理、共性和区别。天下万类。
                    通: 贯通、畅通无阻。
                    达: 通达、透彻理解,并能应用自如。
                    知类通达合起来:这是一种深刻的洞察力和近乎直觉的判断力,即《中庸》所说的“致广大而尽精微”。
                    鬼谷子本经阴符七术说:生受之天,谓之真人;真人者,与天为一。内修练而知之,谓之圣人;圣人者,以类知之......真人者,同天而合道,执一而养产万类,怀天心,施德养,无为以包志虑、思意,而行威势者也。
                    强立: 卓然自立,坚定不移。指人格强大,立场坚定,有极强的心理素质和独立人格,不为外界风雨所动摇。
                   不反: 不违背、不反复。此处的“反”有两层深刻含义:不违背师道: 所学之“道”已完全内化为自己的信念,不会违背老师所传的正道。不动摇反复: 志向、信念、人格均已稳固,不会因外界的诱惑、压力或困境而动摇、退缩或背叛自己的原则。
                   “强立而不反”合起来: 指形成了强大而稳固的人格,能坚定不移地践行所学之道,永不背离动摇。
                   鬼谷子本经阴符七术说:分威者,神之覆也。故静意固志,神归其舍,则威覆盛矣。威覆盛,则内实坚;内实坚,则莫当;莫当,则能以分人之威而动其势,如其天。以实取虚,以有取无,若以镒称铢。
                   如此谦谦君子便挺立于前了。这是大成。

     上述的学,九年便实现了从启蒙到大成,从蒙昧到君子的蜕变。这是很诱人的教育规划。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9-9 16:35:1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流水拨动琴弦 于 2025-9-12 13:04 编辑

(第五天)大学始教,皮弁祭菜,示敬道也。《宵雅》肄三,官其始也。入学鼓箧,孙其业也。夏楚二物,收其威也。

    查字:
    弁:弁,甲骨文双手持举囗,像开口的帽子),表示手举帽子戴在头上。金文承续甲骨文字形。籀文将金文字形中表示帽子的“囗”写成“东西”的“西”(囊袋状的东西)。篆文用有帽饰的帽子形状代替籀文字形中的“西”,用“人”代替籀文字形中的双手“廾”。篆文则将籀文字形中的“西”写成“入”(套入)。造字本义:动词,古代男子年满二十岁时必须在宗庙中举行加冠的仪式,由父亲主持并指定贵宾为其行加冠礼,标志进入成年,从此享有成年人的社会权力与义务。
    祭:,甲骨文滴血的肉块“夕”又,抓持),表示手持滴血的鲜肉。有的甲骨文(敬神),强调向神祈祷的含义。金文将甲骨文字形中的“夕”(肉块)写成“月”(肉块),将甲骨文字形中的“示”写成,并将甲骨文的左右结构,调整成上下结构。篆文承续金文字形。造字本义:动词,用牛羊等牺牲滴血的鲜肉敬供祖宗神灵
    鼓:的本字。,甲骨文鼓”的上面和两侧各有一只手(“的简化),表示以掌击鼓。有的甲骨文省去左右两只手。当”作为单纯字件后,甲骨文再加“攴”(持械击打)另造“代替。金文篆文承续甲骨文字形。造字本义:动词,众人以手掌拍击圆柱状的打击乐器《説文解字》:
鼓,郭也。春分之音,萬物郭皮甲而出,故謂之鼓。从壴,支象其手擊之也。《周禮》六鼓:靁鼓八面,靈鼓六面,路鼓四面,鼖鼓、
臯鼓、晉鼓皆兩面。
    箧:qiè”是“”的本字。,篆文匚,筐夾,挟藏),表示挟藏行李的箱子。当“”的“箱子”本义消失后,篆文再加“竹”另造“篋”代替。造字本义:名词,用来挟藏行李的、竹或藤作制的箱子
    夏:夏,甲骨文口,圆圈,代表天体、太阳頁,动脑筋思考的人),表示太阳当头,阳光直射,农人考虑生计。对于远古时代靠天吃饭的中原先祖来说,在秋冬季节农耕难有作为,因而一年一度太阳回归北方的季节,显得特别宝贵,值得高度重视,抓紧时间耕种生产。有的甲骨文将形似“口”的圆圈写成明确的“日”,强调农人和太阳的依赖关系。金文将上下结构的甲骨文写成左右结构的,并加(双手)、加“夂”(脚),表示太阳回归之季,手脚忙碌,抓紧农业生产。有的金文省去“日”,同时再加“卜”(观测天象)、加“耒”(翻地的农具),强调在太阳回归北方之季,先民观测天象,手持刀,脚踩耒,应季农忙。有的金文用“刀”(砍斫拓荒)代替“卜”(观测天象)。篆文基本承续简化的金文字形,省去金文字形中的“刀”造字本义:名词,中原农人抓紧耕种生产的太阳回归季节。隶书承续篆文字形。简体隶书省去双手,简化为“夏”,以致本义线索模糊。古人常以部落或联盟首领的特长、或开创性的文明功绩来敬称他们的首领——最早推广焚山造田的首领为“炎帝”;最早推广射箭习武的首领为“黄帝”;最早推广采摘种植的首领为“华”;最早推广农耕生产的首领为“夏”;最早推广制陶的首领为“尧”;最早推行熟食制度的首领为“舜”;最早推广渔业的首领为“鲧”;最早推广治蛇治水的首领为“禹”。“”是中国有史记载的最早朝代,夏人建立了最早的农业制度;商代开始了最早的贸易交流;周朝开始了最早的封建管理模式。
    楚:,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物资充分、富有。楚,甲骨文林,林莽足,富有),表示富有的林莽之地。有的甲骨文用“芔”(草莽)代替“林”(林莽)。有的甲骨文加“水(水流),表示多涧、多川的林莽地区。金文、篆文承续甲骨文字形。造字本义:名词,远古时代林莽覆盖、自然资源富足的、多涧多川的中国西南地区
    威:,金文戌,刑具女,女子),表示对女子施刑。有的金文将“戌”写成。篆文承续金文字形。造字本义:动词,封建时代对不守妇道的女子施刑,以警示妇女遵守妇道


    翻译:
  (原文)大学始教,皮弁祭菜,示敬道也。《宵雅》肄(yi)三,官其始也。入学鼓箧(qie),孙(xun)其业也。夏(jia)楚二物,收其威也。
    大学入学之初,要着皮弁(礼服)、备祭品,(举行祭祀先圣先师的仪式),以示敬师重道。祭祀时要诵习肄学《诗经 小雅》的前三篇(鹿鸣、四牡、皇皇者华,都是关于君臣燕乐相劳苦之辞。),目的是使学生从一开始就获得君臣互勉的感受,懂得为官的道理。(为官之始,盖以居官受任之美,诱谕其初志。圣人教人曰,用贤以治不贤,举能以教不能,所以公卿士大夫在下思各举其职。)
    学生上课,要按鼓声打开书箧,警以鼓声,以逊顺之心敬其业也。学校里配备有教杖,以警荒废懈怠,整肃仪容举止,维持学习纪律。


    体会:
    1.乐在教学中的运用,如诗经小雅三篇的诵读、入学鼓箧等,现在以乐来关照引导孩子们的身心做得太少。而且社会充斥着各类嗓音,孩子身心被挤压与渗透太严重。
    2.夏楚二物,显出学之敬与肃,体的重要。现在家庭和学校对这个部分更加缺失。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9-9 16:40:0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流水拨动琴弦 于 2025-9-13 17:58 编辑

   (第六天)未卜禘不视学,游其志也。时观而弗语,存其心也。幼者听而弗问,学不躐等也。

  查字:
   卜:,甲骨文是象形字,字形像树杈。金文、篆文基本承续甲骨文字形。造字本义:名词,巫师作为降神道具的神杖《说文解字》:
卜,灼裂龟甲,像炙灼龟甲的样子。一种说法认为,“卜”像龟甲被灼烤后裂纹纵横的样子。所有与卜相关的字,都采用“卜”作边旁。

   禘:dì帝,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諦”的省略,表示仔细、深入。禘,篆文示,祭祀帝,即“諦”,仔细、深入),表示用心祭祀。造字本义:动词,特别用心地祭祀敬拜,古代帝王、诸侯举行各种大祭的总名
   游:“斿”是“遊”的本字。斿,甲骨文㫃,旗帜子,学童),像飘扬的旗帜引领一队学子。金文基本承续甲骨文字形。有的金文突出执旗游学的学子的手和脚。当“斿”作为单纯字件后,篆文再加“水”(河)另造“游”代替,表示古代学子打着族旗,过河越境,四处参观学习。造字本义:动词,古代学子以族旗为护照,举旗越境参观巡学。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水”写成“三点水”,将篆文字形中的“斿”写成。当“游”引申出“泅水”的稳定义项后,后人以“辵”(行进)代替“水”(河界)另造“遊”,表示陆上的巡行。古人称泅水横渡为“游”,目的是克服河流阻隔,过河;称顺流游行为“泳”,目的是利用河流的浮力与推力,长距离漂流。
   观:的本字。,甲骨文是象形字,字形像长着两只大眼的大鸟,两只大眼之上是夸张醒目的眉羽,整个字形像类似猫头鹰的大眼睛猛禽。金文基本承续甲骨文字形。当雚”的“大眼睛猛禽瞪大眼睛察看”本义消失后,金文再加“見”另造“觀”代替,强调猛禽夸张的大眼“无所不见”的洞察力。造字本义:动词,猫头鹰瞪大锐利的眼睛警觉察看
   存:,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房柱房梁,借代居所。存,籀文“才”的变形,居所子,后代),表示表示定居生活,繁衍后代。篆文将金文字形中的“才”写成造字本义:动词,安居乐业,传宗接代,世代延续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才”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子”写成存”的本义是传宗接代,强调时间上能延续;“在”的本义是定居生活,强调空间上有支点。
   问:,既是声旁也是形旁,借代拘禁室。問,甲骨文門,借代拘禁室口,审讯),表示、拘禁并审讯。金文、篆文承续甲骨文字形。造字本义:动词,拘禁并审讯
   躐:
liè
巤,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长毛的爬行动物。躐,甲金篆隶字形暂缺,楷书足,脚巤,长毛的爬行动物),表示爬行动物在地上爬行。推测造字本义:动词,爬行动物在地上爬行。

   翻译:     (原文)未卜禘(di)不视学,游其志也。时观而弗语,存其心也。幼者听而弗问,学不躐(lie)等也。
       未夏祭,不去视察学校,以使学生能够尊崇其志趣而学。老师要时时观察学生(学习情况),但不主动讲什么,以保有学生独立求学思考之心。年幼者只听(学)而不发问,以使其学习不跳脱(超越)其年龄。
        体会:
       学之张驰有道。

  部分对话摘录:
  我们的大学,在开学典礼上祭过先师,诵过鹿鸣、四牡、皇华,在鼓声中开箱取书,见过师傅的夏楚之后,就进入术筑的日常。        九年日常的大规矩:
        第一,不是在皇帝举行禘祭(祭祀祖先的礼)的年份,就不进行大规模的、正式的学业考核;,以使教学的心、志爆保持不受干扰和拘束,让教学之心在学得天地自由劳作,专心于学,心专于学;
        第二,教者保持对学者不间断的观察和知晓,不轻易说话指导或者干涉。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不是发愤图强要研究学问,不去开导的,不是有话想说,却难以表达的人,不去启发的,不能举一反三的人,不重复教过的内容。
        如此保持一个学者的学习之心尚在活动,不让学者的心死于所学这个物。问题是心活着的依据,心生于物死于物,机在目。
       第三,初入学或者后来插班没有足够基础的,不要发问。
        问,是进一步探究,是实际行走和尝试以后的疑或惑,不是不到现场狗多躺着叫,没事瞎呻吟。
        刚来的人,基础不够的人都不知道现场是什么样,根本谈不上常识、尝试、反复探索。这时候提问就是狗多躺着叫,是渎神。
        周易蒙卦讲:亨。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初筮告,再三渎,渎则不告。利贞。
        顺利,不是我求学童,是学童求我。初次筮问时,告诉他。再三筮问就不恭敬,不恭敬则不告。有利于坚持。
        如此才能去分出学业的等级,保留了等级的阶梯,学业进步才有通道。

       九年不间断地“游其志”、"存其心"、“不躐等(留通道)”,大成可期。
       所以,办学这件事,要点在二,其一,官在于做好该做的事,教学者在于保持和运行志心。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7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部分对话摘录:
     关于大成:     1.大成,意味着化民成俗建国君民的教化事业,在一个学生身上的成功,并且是在大成功。往往不是一个学生单独结业,所以一个学生成功,往往是一批人成功。
        除了成建制的学校教育,社会还以各种方式展开对百性的教化。我们自己在内的每一个人在社会生活中的一言一行,实际上都到被人教化的。包括我们现代人坚决拒绝的洗脑,都是被洗脑洗出来的思想。——这是个什么情况?一个巨大的背景,是不是清晰的展现了出来。人和社会的关系,是不是清晰的展现了出来?人与人的有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等等。
        从接受教化的人的视角,如此的被教化结业所代表的“潮流”,意味着每个人总能指导自己在社会中找到位置,找到事情干。这感觉其实不错,至于正确性,那是另外一说。所以这个大,第一层意思,便是大规模。
     2.域中有四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大成之大终究还是要根倚天地。如果只是人的随心所欲,这教化还是很没意思。这是第二层意思。
     3.大成之成,不是一般的成。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描述的确实人的最高境界。
        各种教化游戏,都对其大成的内容有描述。佛教叫开悟,道教叫飞升。
        我们这里的大成,具有鲜明的特点:他不是一个人的事儿,也不是一部分人的事儿。五阶段一点一点积累上来的大成,是天地人的事儿。
       知类通达,经立不反,这是鬼谷子的圣人。不反的强立,强在于天地之间的“信”和“威覆”,已经把人铸造成型,不可更改。通达以后已经和天地融为一体,改不了了。就象一滴墨水已经滴进了一泓湖水,通天切地,强立不改。这是任何信仰所不能比拟的人的结构形态。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7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流水拨动琴弦 于 2025-9-15 08:42 编辑

(第七天)此七者,教之大伦也。《记》曰:“凡学,官先事,士先志。”其此之谓乎!

   查字:
   伦:侖,既是声旁也是形旁,即“龠”,表示音高高低有序的和音管乐器,喻等级、秩序。倫,篆文侖,秩序),表示世俗秩序。造字本义:名词,儒家思想中人与人之间的等级、秩序,包括君臣、父子、夫妻等。隶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
   记:己,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的本字,表示用以打结、记事的绳子。,金文言,语言己,即”的本字,结绳纪录事件),表示用语言文字纪事。篆文将金文字形中的“言”写成造字本义:动词,用书面语言的形式将事件信息载入简册、书籍
   凡:凡,甲骨文是象形字,字形像在方形的重物四周连接了四根手柄金文承续甲骨文字形。篆文严重变形,甲骨文字形中重物与四根手柄的象形特征消失。造字本义:名词,多人共同使用的四柄夯地桩
   官:官,甲骨文宀,房屋兵符、权印),表示存放兵符的房屋。金文将甲骨文字形中的兵符写成。篆文将金文字形中的兵符写成造字本义:名词,藏有朝廷所授权印的军政要地,政府。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宀”写成“宝盖头”,将篆文字形中的兵符“写成“。汉语中常“官宦”、“官僚”并称。古人称拥有大权的军政要员为“官”;称辅佐大臣或帝王的家臣为“宦”;称辅佐一般官吏的私人高参为“僚”。 
   士:十,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又”的简化,即“丮”的变形,表示用手执握。士,金文宽刃战斧十,是“又”即“丮”的变形,执握),表示手握战斧。简体金文淡化斧刃,将斧形的简化成“丄”。篆文承续简体金文字形造字本义:名词,手持大斧作战的武夫。隶化后楷书承续篆文字形。在远古冷兵器时代,军人所使用的武器,代表其在军中的级别与地位:身在前线用小斧作战的叫兵”;身在将帅身边使用大型战斧的高级警卫叫“士”;手持特大战斧的首领叫“王”。文治天下的首领叫“君”;头戴金冠的王者叫“皇”。

   翻译:
   (原文)此七者,教之大伦也。《记》曰:“凡学,官先事,士先志。”其此之谓乎!
    此七件事,即为教之伦常秩序。《记》讲:“凡教学,学为官者,必先教以居官之事;学为士者,必先教以为士之志。”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体会:
   学的目的对应着为官与成士?(对照老师所言,矫正自己之前不正确的理解)
  部分对话摘录:
1. 开学典礼上的四件事,皮弁祭菜,《宵雅》肄三,入学鼓箧,夏楚二物;日常三件事,未卜禘不视学,时观而弗语,幼者弗问。这七件事情,是教学的大规矩。
  以前的书上说,办学这个事儿不外乎两方面,管理者尽其职,先生和学者树立志向。就像开学典礼祭拜仪式需要有人用心组织,也需要有人真心祭拜,以身入局。
  此七者,教之大伦也。《记》曰:“凡学,官先事,士先志。”其此之谓乎!
  各在其位,各谋其职。会打三班鼓得有一班人。众人拾柴火焰高。
  2.教之大伦,也是一个系统工程.
  教,是建国君民这个系统过程的一个环节。而同时教也是一个系统工程。教之大伦,是一个系统工程。
  凡学,官先事,士先志:职位
   蛾子时术之:发展性、过程性、活性、命性
  斅学半:术性、亲性、仁性、人性
  念终始典于学:目的性、来源性、统治性、神性


  3.学记读到现在,我们能见到学记作者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能体会到中华传统文化的思维方式,对世界的把握方式
  同时也是对“学”的把握方式
  华夏人对万事万物的把握纲目,也是对学的把握纲目,在不断呈现。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 渝ICP备16002156号 )渝公网安备50011202505060号

GMT+8, 2025-9-18 15:52 , Processed in 1.123763 second(s), 13 queries .

学员作业空间非开放社区 公安备案50011202501312 工商备案 500112000037503

重庆市珑夫心理 @Discuz!GB X3.4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