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小迪 于 2024-9-22 21:28 编辑
第十五周(9月22-28日)
同治五年三月初五日
同治五年三月十四夜
同治五年四月二十五日
同治五年五月十一夜
同治五年六月十六日
同治五年六月二十六日
同治五年七月二十一日
问题 | 同治五年三月初五日 | 同治五年三月十四夜 | 同治五年四月二十五日 | 同治五年五月十一夜 | 同治五年六月十六日 | 同治五年六月二十六日 | 同治五年七月二十一日 | | 全部家眷即将搬回老家了,是件大事,多次商议、纠结之后终于确定了搬家时间,因弟弟要到湖北就职,安排家人到了湖北后可以稍稍停留,似乎世界很不安全,尽量躲起来。 之前叫小儿子来军营里读书,但由于战事的变化,吩咐长子让小儿子不可轻率赶往周家口,先和大家一起到湖北再作决定。(也是和上一段一样,似乎世界很不安稳,没有父亲的庇护,孩子们即使成年了,也不能轻举妄动,保身依然是这曾家的主题) 又让长子考察穜泉老先生,如果可以,就请他一同前往湖北,就在弟弟的衙门里读书。(读书就等于保身)即使弟弟在湖北,也不可让家眷在湖北久住,但也要等曾国藩是否到周家口才能决定。(又是一个悬而未决的事,不安) 最后才说到搬家的具体安排,钱财对于曾国藩来说,确实不是重要的,只有这一点在前后信件中没有变化过。但说留一些怀念的东西,会有一种不得不的割舍之感。 | 战事又有变化,近日可能还是会去周家口,这就涉及到小儿子什么时候到军营学习的问题,所以晚上写信,可见对小儿子学习的事特别关注。 以往战事稍缓,曾国藩就会考察孩子们的学业,这次也一样,再次提起八德,让两个儿子体会。曾国藩很久都没要求长子注意“迟重”了,这一次又再次提起。而对小儿子的要求却有些先后矛盾,既希望孩子勤奋些,又担心孩子的身体负担不了。 | 家眷已到湖北,路途顺利,让曾国藩放心了,所以小儿子学习之事就提上了议事日程,安排小儿子留在湖北衙门读书,原因是曾国藩暂时还不能去周家口,叫小儿子安心在湖北读书。 但是这次如此重视读书,与前几封信一样,为了不丢脸,不被一同参加考试的人讥笑,这么费力地安排老师进行教授,却是为了不被讥笑,那读书到底有什么用?可能在曾国藩心里也不甚明了。 | 得知九叔母率家眷抵达武汉之后,曾父的心思就发生了变化,一改之前要拒绝在武汉过暑的决定,而觉得是至情之事,肯定该留下来;也改变了要小儿子到军营来读书的决定,说在武汉读书很好。 | 指导孩子们学习是重中之重的事,必须先说。再说大儿子被推荐主持县志的编辑编修的事,认为大儿子的能力不够,但又希望大儿子通过修志而能解决写文章的困难,所以叫大儿子不可全辞,又夹带私心,公私混杂。 | (同治四年战事紧张时,曾父接连两封信里提出了对女眷们的管教。隔了一年,曾父再次提出) 曾父期望大家还乡居家之后,女人们要管理家中膳食。去年曾父强调女人们要做好纺织的日课,这次还强调女人们要讲究做酒做酱做小菜,儿子们留心于莳蔬养鱼,这些应该是与祭祀相关的,大致曾父也在反思家魂的作用。 | 衰态日增,而担忧孩子们的健康状况,两个孩子的身体都弱,保养为要,还要勤劳。同时要求大儿子树立榜样,其他孩子跟着大哥学习,就能保家庭人丁兴旺。 老父亲一人在外,希望孩子们的信件多写一些,以安慰父亲牵挂的心。(无力感、失控感很重) | | | 补浑拒浑,补勤拒勤(心不能安,就无法浑和勤),没有解决要不要当官的问题,就无法知道与官员打交道如何为适度 | | 读了这么多封信之后,突然升起一种感觉,曾父并不放心别人教授孩子们学习,即使已经给孩子们找到了可靠的老师,曾父也一定要亲历亲为、细细地指导一番,孩子们也要细细地禀告,曾父才能安心。那么,这样指导孩子们学习,并不是朴实地为了孩子们的学习,而是为了曾父的安心,也就会加剧了孩子们的不安、加剧学习时的内耗。 | 大儿子不敢接修志的活儿,因为父亲说他都不行,自己还得了虚名;可是不接也不行,无法促进自己改掉畏惧写文章的毛病。左右为难。 小儿子会更紧张,担心科考如考得不好而被人讥笑。 | 不按仪礼进行祭祀,只是关注纺织、酒食、莳蔬养鱼,孩子们仍然会觉得不要紧 | 担心父亲的身体,按父亲的要求,经常给父亲写信,而且内容要多,就有事可做,打破无力之感 | | 忐忑不安地收拾行李,对搬家之行感到不安,不是回到温暖的老家,而是形势所逼的不得不的分离 | | | | | | | | 最终还是要回老家,不安的心如何安放?孩子们那么会读书,也都成家了,好像也不能保护家庭 | 不要招摇,听丈夫的安排,其他的不要想也不用去想,到了老家了就可能松口气 | 觉得丈夫变来变去,好像很小心谨慎,好像又有点狂妄,读书只是为了不被讥笑,对全家在湖北停留多久一事,又不再关心了 | 又变了,可以留在武汉过暑了,至于下一步又怎么办,再说吧,操不了这么多的心——烦躁 | 大儿子的文章被丈夫批评,也挺难过,但也不知道可以做些什么,苦闷暗藏于心 | | | | | | | 一大家子在一起就安稳很多了,在这乱世中似乎就有了依靠 | 修志并不是影响国家的大事,但也怕被人评论,这日子不好过 | | 两个孙子还不能主持大局,儿子却开始衰老,担忧曾家的前途 | 6、曾国藩家庭整体,像一个活人一样的整体,能收到这封信什么影响 | | | | 读书是夹了毒药的馒头,吃了会毒死,不吃会饿死,思考吃不吃会被累死 | | | | | 当不安成了家风时,不管做什么事都会强化不安,因父亲工作调整而全家搬迁,本是一件自然而然的事,但在曾家就成了一件重大且无法作出决定的困难,需要拿出断舍离的勇气。这时还强调读书,读书就成了负担,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 孩子做不好事,把握不好分寸,在家魂的作用,底层的问题没有解决,表层就是恍惚、动摇的 | 父母要清楚地知道家魂是什么,不然就会打着执行家魂的旗号干着反对家魂的事,还在反对上再加上一个反对的话,就会让孩子们沉溺于疑惑又疑惑的内耗之中 | 本来读书是为了积德而能做成事的事,却因被涂上了各种私欲,就成了一件鬼事。现在的孩子读书,也成了干鬼事。 | 要有敢于承担后果的勇气,被人推荐组织修志,那就边学边做,果敢一点,哪有这么多顾虑,做得不好而被人嘲笑,那就重新再来,至到做好为止。 | 讲究礼节并不是做给别人看,让别人评价有礼,而要在行礼的过程中接受教化,理解祖训,不忘根本。在守礼上不能本末倒置。 | 曾家实行亡羊补牢,哪里出问题就解决哪里,这样是不行的。“预则立,不预则废”。 |
整体心得: 曾父一如既往地强调读书,一如既往地给儿子们进行学业上的细心指导,从第一封信到现在,这个主题都没变过,读书对于曾家来说到底存在着什么样的意义?同样的,我们对读书学习又赋予了什么样的意义(私欲奇欲)?都不是单纯地为了积德而能成事。那么孩子们读书读出各种怪相也就能理解了。 接着想到就业,曾父把当官与出仕为国效力混为一谈、承担责任与被人讥笑混为一谈时,曾父的决定就会摇摆不定,加重了孩子们的内耗。我们把成人成事与挣钱混为一谈时,孩子们就就不了业,就成了躺又躺不平卷也卷不了的情况。 最后想到养生,曾父在孩子身体不好时讲养生,在自己身体不好时讲养生,这是在养病,不是养生。而我们也是这样,有病时才想到养生,这只是在追求不病,并不是在追求健和康。 总的来说,自己神智不清,就会以鬼当家,所以“预则立,不预则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