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陈慧Michelle 于 2024-4-6 18:23 编辑
十二周
丧服第十一 查字正音,翻译,朗读,心得体会
一、查字正音 苴絰【jū dié】:用粗麻做的丧带,系在头上的叫首絰,系在腰间的叫腰絰。。 菅【jiān】:多年生禾本科植物名。 蕡【fén】:大麻的种子,其色粗恶,故用之。 搹【è】:用大指、食指把握物体的最大周长。 苫【shān】:居丧时睡的草荐。 歠【chuò】:饮。 髽【zhuā】:妇人的丧髻。去掉包发的纚布,露出髻,再用麻与头发合结。 枲【xǐ】:不结籽的麻。 藨蒯【biāo kuǎi】:都是草名,比菅草细,茎可以编绳、席,做鞋等。 缌【sī】:缌麻,五种丧服中最轻的一种,用细麻布制作,服期三个月。 牉【pàn】合:两半相合为一体。 殇【shāng】:未成年而夭亡。 樛【jiū】:缠结。 縓【quàn】:红色。 袒免【wèn】:依礼节需要肉袒时,则用“免”代替冠。冠是至尊之物。肉袒时不能戴冠。免,同“絻”,是居丧时的一种束发缠头的方式,用一寸宽的布带,从颈项向上在额上相交,再向后缠在发髻上。 袧【gōu】:裳幅两侧的褶裥。 衽【rèn】:衣的两边掩裳际处。 袂【mèi】:衣袖。 袪【qū】:袖口。
二、翻译 丧服。丧服最重的是斩衰裳,配以用麻做的首絰和腰絰、粗糙的丧杖和用粗麻纠合成的绞带,丧冠用麻绳做缨带,鞋是用菅草织成的。 传文说:斩是什么意思呢?斩就是让衣服边侧的断口露着,不去缝齐它,表示内心悲痛,无心修饰边幅。所谓苴絰,苴是指大麻能结子的那一种。首絰的粗细约当于一握,麻的根端在左耳上,绕过额、颈,麻的末端压在根上,将首絰的粗细减去五分之一,就是斩衰的腰絰。齐衰之服的首絰,粗细与斩衰腰絰的一样,再减去五分之一,就是齐衰的腰絰。大功丧服又次一等,首絰与齐衰之服的腰絰一样粗细,再减去五分之一,则是大功的腰絰。小功衰服又次一等,首絰的粗细,等于大功腰絰,再减去五分之一,才是小功腰絰的长度。缌麻是五种丧服中最轻的一种,其首絰的粗细与小功的腰絰相等,减去五分之一,则是缌麻的腰絰。苴杖,是用竹子做的。削杖,是用桐木做的。杖是扶病用的,杖的高度都要与心脏的位置相平,而让竹或桐木的根朝下。杖是什么呢?就是爵,有爵者才有杖。为什么有人没有爵位却有杖呢?那是因为他是以嫡子的身份担任丧主。有人不是丧主,但也有杖,又是为什么呢?那是为了扶持他因悲痛而致病的身体。少年男子为什么不用杖呢?那是他不会因悲哀而致病。未成年的女子为什么不用杖呢?那是因为她们与死者关系较疏远,也不会因悲哀而致病。所谓绞带,是用麻搓成绳后,再绞合而成的带子。丧冠用一条绳屈而绕之,再打结,多余的部分下垂为缨带,绳缀连在冠上,缝在右侧。冠布的密度是六升(每升八十缕),冠前后多余部分向外缝纳,冠布捣捶时不加石灰。衰的密度是二百四十缕。所谓菅屦,是用菅草做的丧鞋,鞋两头多余的部分向外缝纳。孝子居丧期间住在倚庐中,睡在草荐上,头枕土块,哭泣唯哀痛所至,不规定在昼夜的某一时间。最初只能喝粥,早晨煮一把米,傍晚煮一把米。睡眠时不能脱去首絰和腰絰。虞祭之后,可以将倚庐上的草苫略事修剪,原置于地上的楣两端也可用柱子顶起来,并可以睡在席上,吃粗疏的食物、饮水,哭泣早、暮各一次就可以了。 举行过练祭之后,就可以睡到倚庐外面的室中,可以开始食用蔬莱和水果,吃饭和素食,哭泣没有规定的时间。 (以上各节为斩衰。)
下列情况,丧主应服斩衰之服: 儿子为父亲服丧, 传文说:为父亲服丧,为什么要服斩衰之服?因为父亲是一家中最尊贵的人。 诸侯为天子服丧, 传文说:天子是天下最尊贵的人。 臣为国君服丧, 传文说:国君是一国之中最尊贵的人。 父亲为嫡长子服丧, 传文说:父亲为嫡长子服丧为什么要三年?因为嫡长子是要作为父亲的正体而列宗庙之中,又是要主持祢庙之祭的人。如果父亲是庶子,则不得为自己的嫡长子服三年之丧,因为他们不是继承父祖宗庙的人。
为大宗之后者。 传文说:为大宗之后者,死者并非其父母,为什么也要服三年之丧?大宗之后是承继宗祀的,所以必须服斩衰的丧服。怎样才叫为后?同一大宗就是为后。怎样才叫为人之后?支子就可以。为所后者的祖父、祖母,妻子,为宗子之妻的父母、兄弟,为宗子之妻的兄弟之子所服的丧服,与宗子的亲子所服的丧服相同。 妻子为丈夫, 传文说:丈夫是妻子最尊贵的人。 妾为夫君, 传文说:夫君是妾最尊贵的人。
女子已许嫁而尚在父母之室者为父亲服丧,要用布束发,以小竹为笄,梳丧髻,斩衰,服三年之丧。 传文说:束发用的布,密度为四百八十缕,束发后余下的长度为六寸,斩衰用的竹笄长一尺,吉礼时用的笄长一尺二寸。女子出嫁后,被夫家休回父母之室者,为父亲服三年之丧。公卿、大夫的众臣,为其主人服布带、穿绳鞋。 传文说:公卿、大夫的家相和邑宰属于贵臣,其余的家臣都属于众臣。君,是指有封地的公卿、大夫。众臣为主人服丧用丧杖,但不即朝夕哭泣之位。近臣,君服何种丧服则也服之。所谓绳屦,是绳做的丧鞋。 (以上是斩衰三年。)
穿用粗麻布制作但边侧已缝齐的丧服,用牡麻做的首絰和腰絰,丧冠以布为缨带,丧杖用桐木削制而成,丧带用布制作,穿草鞋服三年丧的有下列情况: 传文说:齐是什么?是缝缉丧服的边侧。所谓牡麻,就是不结籽大麻。用牡麻做的首絰,麻根的一端置于右耳之上,从前额绕至颈后,再回到右耳之上,将麻的末端压在麻根之下,再缀而束之。做丧冠的布比大功之布略粗,以示与丧服的区别。所谓疏屦,就是用藨蒯草编的鞋。 如果父亲健在,母丧则只需服一年之丧,如果父亲已先去世,则母亲去世要服三年之丧,为继母服丧的时间与生母一样。 传文说:为继母服丧的时间为什么能像生母那样?继母承接生母与父亲匹配,则与生母一样,因此,孝子不敢另眼相待。 为慈母服丧的时间与生母一样。 传文说:所谓慈母是指什么呢?传文说:有的妾没有子息,而有些妾生的子女已丧母,于是父亲对妾说:“你就把这孩子当作自己的孩子吧。”又对丧母的孩子说:“你就把她当作是自己的母亲吧。”像这种情况,生则奉养之,直至终老,犹如生母;死则服齐衰三年之丧,如同亲生母亲,这是敬重父亲的命令。 母亲为嫡长子服丧。 传文说:母亲为嫡长子为什么要服齐衰三年之丧?因为嫡长子是宗庙的正体,他的父亲都不敢以自己的尊严而降低礼数,夫妻一体,所以其母亲也不敢降低礼数。 (以上是齐衰三年。)
身穿用粗麻布制作但边侧已缝齐的衰裳,用牡麻做首絰和腰絰,丧冠以布为缨带,丧杖用桐木削制而成,丧带用布制作,穿草制的丧鞋,服一年之丧的,有下列几种情况: 传文说:有人问道:戴什么样的丧冠?回答说:如果是齐衰和大功的丧服,则以受衰之布为冠。如果是缌麻、小功的丧服,则冠与衰相同。衣带边缘的升数,分别与冠布的升数相同。 父亲尚健在,为母服丧, 传文说:为什么只为母亲服一年之丧?是因为孝子自屈于父亲。作为家中至尊的父亲还健在,孝子不敢将内心对母亲的尊敬扩大到与父亲一样。父亲只为妻子服一年之丧,但一定要在妻子死后三年再续娶,是为了满足儿子为母亲心丧三年的愿望。 丈夫为妻子, 传文说:为妻子服丧为什么也是一年齐衰?因为妻子与丈夫共同承祀宗庙,是最亲近的人。 被丈夫休弃的妻子的儿子为其母亲。 传文说:被休弃之妻的儿子为母亲服齐衰一年之丧,对外祖父、外租母等母家的人不再服丧。旧传说:对已经与父亲断绝关系的妻族不再服丧,但母子之间是骨肉至亲,不能断绝之。被休弃之妻的儿子知果已被确定为父亲的后嗣,则对被休弃的母亲不再服丧。旧传又说:孝子与至尊的父亲是一体,所以不敢再为其被休弃的母亲服丧。 父亲死后,继母改嫁,儿子因年幼而随其母;则可为母服齐衰一年之丧,继母要以相同的丧服回报。 传文说:为什么要服一年之丧?因为曾经是母子,所以要以终其恩谊为贵。 (以上各节是齐衰杖期。)
服齐衰之服,但不用丧杖,而穿麻鞋的情况是:孙为祖父、祖母, 传文说:孙为祖父、祖母为什么要服丧一年?祖父、祖母是同宗中最尊贵的人。 为伯父母、叔父母; 传文说:对伯父、叔父,为什么服一年之丧?因为他们与父亲是兄弟,兄弟是一体。那么对兄弟之子为什么也要服一年之丧呢?因为他是旁系的尊者,而非自己正宗的尊者,不足以加礼与自己的尊者一样,所以报之以相同的丧礼。父与子是一体,丈夫与妻子是一体,兄弟也是一体,所以父与子好比是首和足,丈夫与妻子好比是两半相合的整体,兄弟各得父亲之体以为体,如四肢本为一体。所以兄弟一体,其义无可分割,然而也有不能不分之时,因为儿子各与其父亲有特殊的恩情,所以要避开这种儿子与父亲的私恩。儿子对其父亲没有私恩,则不能称为儿子。兄弟分居不同宫,所以有东宫、西宫、南宫、北宫,居处不一而财产共有,财用有余则归之于小宗,财用不足则取之于小宗。对伯母、叔母,为什么也要服一年之丧?这是因为她们是伯父、叔父的配偶,因而有了“母”的名分,所以丧期与伯父、叔父相同。 大夫的嫡长子为妻子。 传文说:为什么大夫的嫡子要为妻子服一年之丧?父亲看重嫡妻,不肯降低为嫡妻服大功之服的礼数,所以做儿子的也不敢降低这一礼数。为什么不用丧杖?因为父亲还健在,做儿子的不敢在私丧上尽礼。 为兄弟,为长子之弟或妾之子,为兄弟之子; 传文说:为自己的儿子服一年之丧,对兄弟之子应降一等,服大功,为什么要为他们服一年之丧?因为兄弟之子为伯父、叔父服一年之丧,所以要用相同的丧礼回报。
大夫的庶子为其嫡兄或嫡弟, 传文说:大夫的庶子为其嫡兄或嫡弟为什么要服一年之丧?作为父亲的大夫,虽是尊者,但也不敢降低对嫡长子的丧礼,必为之服三年之丧,因此庶子也不敢降低其规定的礼数。 祖父为嫡长孙, 传文说:为什么祖父要为嫡长孙服一年之丧?这是因为不敢降低其嫡长孙的身份。如果嫡子还健在,则不立嫡孙;嫡子之妇在,嫡孙之妇也不得立为嫡孙妇。 受族于人,出为他人之后者,为自己的亲生父母,以一年之丧相报。 传文说:为什么对亲生父母只服一年之丧?因为父亲不得有二,儿子不得同时为两个父亲服斩衰之服。为什么不能为两个父亲服斩衰之服?过继给他人为后嗣,主持宗庙祭祀之重,则与自己的亲兄弟为宗,成为小宗,所以对自己的亲生父母的礼数也就要降低。“为人后者”,后于谁?后于大宗。什么叫后于大宗?所请大宗,是族人所尊之统。禽兽不通人性,所以知母而不知父。郊外的野人不懂礼,说:“父母有什么可尊贵的!”生活在都邑之中的士民,就知道尊敬父亲了。居官的大夫和学校的学士,则知道尊敬祖父了。诸侯则能将这种尊敬推及于太祖。天子则能再远推及于其始祖的感生帝。因此,地位越尊,其所尊之祖就越是统于上,地位越低,其所尊之祖就越是统于下。所谓大宗,是族人所尊之统。所谓大宗,是结聚全族的,不能断绝,所以大宗无嫡子时,族人用支子承继之。小宗的嫡子不得为大宗的嗣子。
女子已嫁人者为亲生父母、兄弟中立为父亲之后者, 传文说:为父亲为什么只服一年之丧?因为妇人不能两次服斩衰。为什么妇人不能服两次斩衰?因为妇人一生的意义在于服从三个人,而没有自专自用之道,故尚未出嫁时要服从父亲,出嫁之后要服从丈夫,丈夫死后要服从儿子。所以父亲是子女的天,丈夫是妻子的天。妇人不能两次服斩衰,好比是说不能有两个天,妇人不能同时有两个尊者。那么,为兄弟中立为父亲之后的,为什么也要服一年之丧?因为妇人虽已出嫁在外,但难保没有被丈夫休弃的可能,届时,即使父亲已经去世,也必有可归往之宗,这称为小宗,所以只服一年之丧。
继父而与之同居的, 传文说:继父并非生身之父,为什么要为他服一年之丧?旧传说道:丈夫死时,妻子年龄不足五十岁,子女不足十五岁。子女又没有可为之服大功之丧的亲戚,因而随其母至再嫁之夫家中,而所再嫁之人也没有可服大功之丧的亲戚;则再嫁之夫要用自己的钱财为上门的子女建造宫庙,每年按时让子女祭祀其生父。妻子因已改嫁,与前夫之族已断绝关系,所以不得参与祭事。如此,才是继父同居之道,继父与自己同居的,则要服齐衰一年之丧,如果没有同居,则为之服齐衰三月之丧就可以了。一定要先同居过,后因继父有大功的亲戚,或者自己有大功的亲戚,或者继父不为自己筑造宫庙而异居,则服齐衰三月之丧:如果子女未随其母到继父家中,则不能称为异居,也不需服丧。
妻子为丈夫的国君。 传文说:妻子为丈夫的国君为什么要服一年之丧?因为丈夫与国君有君臣关系,所以要从夫而为之服丧。 对姑姑、姐妹、女子已嫁人但没有丧主的,姑姑、姐妹用一年之丧回报。 传文说:所谓无主,是说没有祭主。为什么要为她们服一年之丧?这是因为家中没有祭主而哀怜她们。 为国君的父亲、母亲、嫡长子、祖父母。 传文说:为什么要为国君的父亲、母亲、长子、祖父母服一年之丧?这是从服的一种,死者的亲属是自己的国君。对于自己的父亲、母亲、嫡长子,国君要服斩衰,所以臣降一等,服期年之丧。国君之妻是小君,臣要像为自己的母亲那样服期年之丧。国君之父先于祖父而死,则祖父死时,应为之服斩衰。 妾为君的嫡妻。 传文说:为什么妾为君的嫡妻服一年之丧?因为妾侍奉嫡妻,与妇人侍奉公公、婆婆一样。
媳妇为公公、婆婆, 传文说:为什么媳妇要为公公、婆婆服一年之丧?这是从服的一种,死者是自己丈夫的父母,所以要从夫服丧。 为丈夫的兄弟之子。 传文说:为什么要为丈夫的兄弟之子服一年之丧?这是因为丈夫的兄弟之子为自己服一年之丧,因此要用相同的丧期回报。 诸侯的妾、大夫的妾为她们的儿子。 传文说:诸侯和大夫的妾为什么为自己的儿子服一年之丧?妾不能与其君为一体,所以也就不敢降低其子之服的礼数,而顺其本服的 女子已嫁人者为祖父母。 传文说:女子已嫁人为什么要为祖父母服一年之丧?祖父是至尊之人,不敢因为已出嫁而降低礼数服丧。
大夫之子为伯父母、叔父母、子、兄弟、兄弟之子,姑姑、姐妹、女子家中无祭主者,以上为大夫命妇者可服一年之丧,只有子女不用相同的丧礼回报。 传文说:此处的大夫,是指以上亲属中男子担任大夫者。所谓命妇,是指以上亲属中妇人是大夫之妻者。所谓无主,是指命妇而没有祭主者。为什么说“唯子不报”呢?女子嫁人者理应为其父母服期年之丧,所以说不报,实际上是说其余的人对大夫之子都要以期服回报。为什么要服期年之丧?父亲对以上亲属不降低丧礼的礼数,子女也不敢降。大夫为什么不像对姑姊妹等那样,降低对命妇的丧礼礼数?因为大夫尊于朝,与妻同尊,妻贵于室,与丈夫同爵。
大夫为祖父母以及嫡长孙而有士的身份者。 传文说:大夫为祖父母以及有士的身份的嫡长孙,为什么要服期年之丧呢?因为大夫不敢降低其祖与嫡长孙的礼数。 诸侯的妾以及士的妾为她的父母。 传文说:诸候和士的妾为什么要为自已的父母服期年之丧?妾虽不能与君为一体,但是应该顺其父母的本服而服丧。 (以上各节为齐衰不杖期。)
穿用粗麻布制作,但边侧已缝齐的衰裳,用牡麻做首絰和腰絰,三月后即除服,不再换穿轻丧之服者,有下列几种情况:寄寓于他国的国君为所在国的国君, 传文说:寄公是指什么?是指黜爵失地,寄寓他国的国君。为什么要为寄寓他国的国君服齐衰之服三个月呢?是说与庶民的丧服相同,庶民为国君服齐衰三个月。
一族中的男女为宗子、宗子的母亲和妻子, 传文说:为什么族人要对宗子和宗子的母亲、妻子服齐衰三个月?因为要尊祖,祖是族之本。尊祖就要敬宗子。因此,敬宗子,就是尊祖的意思。如果宗子的母亲健在,就不必为宗子之妻服齐衰三月之丧。
已致仕者为过去事奉过的国君以及他的母亲和妻子, 传文说:所谓为旧君,指的是什么?是指居官时曾经事奉过的国君。为什么对他只服齐衰三月之丧?这是说与庶民为国君服丧的礼数相同。国君的母亲、妻子可以视为小君,所以也要为之服丧。
庶人为国君;大夫离开本国,去往他国,其妻子和长子为旧君; 传文说:为什么大夫不在国内,其妻子,长子要为旧君服齐衰三月之丧?妻子虽随大夫出国,为国君服丧的礼数,与本国底民相同。长子,是指未随大夫出国,留在国内的。
与继父不同居的,曾祖父母, 传文说:对不同居的继父和曾祖父母,为什么只服齐衰三月之丧?按照服数安排,为曾祖父宜服小功的丧服,但是小功是为外婚姻兄弟服的丧服,因此,不敢以兄弟的丧服作为至尊者的丧服。
大夫为大宗之子, 传文说:以大夫之尊,为什么还要为大宗之子服齐衰三月之丧?虽然有大夫之尊,但也不敢降低对大宗之子的礼数。
将要离境的大夫为旧君; 传文说:将要见逐的大夫为什么只为旧君服齐衰三月之丧?因为大夫离去后,国君于每年春秋时派有司扫除其宗庙,以示仍希望大夫最终能回来守祀之,君臣之恩并未断绝,所以大夫要为旧君服齐衰三月之丧,这是说礼数只能与庶民相同。既已离境,为何还称其为大夫?因为他用道规劝国君,屡谏而未被采纳,于是在郊外等待国君悔悟,此时他的大夫爵禄尚未被削夺,君臣之恩尚未断绝。
大夫为有士的身份的曾祖父母者,丧礼与族内的众人相同, 传文说:大夫为有士的身份的曾祖父母服丧,为什么要齐衰三月?因为大夫不敢因为自己位尊而降低对他的曾祖的礼数。
女子已经出嫁或尚未出嫁者为曾祖父母。 传文说:嫁者,是已嫁给大夫的女子。未嫁者,是已成年而尚未出嫁的女子。为什么她们要为曾祖父母服齐衰三月之丧?因为他们虽因丈夫位尊,仍不敢降低对其曾祖的礼数。 (以上各节为齐衰三月。)
大功的丧服,用熟麻布制作衣裳,用牡麻做首絰和腰絰,自始至终只用一种丧服,不换轻丧之服。服大功九月之丧的情况有:为男子、女子中的长殇和中殇者, 传文说:子女夭亡者,为什么要为之服大功之丧?这是因为他们尚未成年就死亡了。为什么服丧期间不再换轻丧之服?因为为成年人服丧,其礼数繁缛。为未成年人服丧,其礼数不能繁缛。所以,为夭亡者服的腰絰,可用散带的方式,不必缠结后下垂,因为死者尚未成年。年龄在十九岁至十六岁之间死亡的,称为长殇;十五岁至十二岁之间死亡的,称为中殇;十一岁至八岁之间死亡的,称为下殇;不满八岁即死亡的,都称为无服之殇。无服之殇用日数代替死者年龄的月数。用日数代替月数的殇丧,仅仅哀泣而已,不服丧服。所以子女生下三个月后,父亲为之取名,死亡则哀哭之;如果尚未取名,则不必哀哭。
叔父的长殇、中殇,姑姑、姐妹的长殇、中殇,兄弟的长殇、中殇,丈夫的兄弟之子、女儿的长殇、中殇,嫡孙的长殇、中殇,大夫的庶子为嫡兄弟的长殇、中殇,诸侯为嫡长子的长殇、中殇,大夫为嫡长子的长殇、中殇。以上的长殇,服丧的时间都是九个月,首絰上有一条绳,下垂以为缨带;中殇的服丧的时间为七个月,首絰上没有缨带。 (以上各节为殇大功。)
大功之服,用大功布制作衰裳,用牡麻作首絰、腰絰,首絰上有缨带,以布为丧带,三个月入葬后,脱下大功之服,换上小功布衰裳,脱下麻絰带,换上葛制的絰带,至九个月然后除去此服,下列情况可照此服丧: 传文说:大功丧服所用的布,密度为七百二十缕。小功丧服所用的布,密度为八百八十缕。
为姑姑、姐妹、女子已嫁人者, 传文说:姑姑、姐妹、女子已嫁人者,应当为之服一年之丧,为什么只服大功之丧?因为她们已出嫁,所以要降低其本亲丧服的级别。
为堂兄弟;作为宗子后继者的支子为自己的兄弟, 传文说:作为宗子后继者的支子为其兄弟应该服齐衰一年之丧,为什么只服大功之丧?因为宗子的后继人尊贵,所以对自己兄弟的丧服应降低一等。
为庶孙;为嫡长子之妻, 传文说:为什么为庶妇服小功,为嫡长子之妻要服大功?因为重视嫡子的身份,所以不能降低其礼数而服小功。
女子已嫁人者为众兄弟;姑为侄男侄女,侄男侄女以相同的丧服回报姑。 传文说:侄是什么?称呼我为姑者,我则称他为侄。
为丈夫的祖父母、伯父母、叔父母, 传文说:妻与丈夫的祖父母、伯父母、叔父母本无血统关系,为什么要服大功之服?这是从服的一种,因为死者是丈夫的亲人,所以妻子比丈夫必须降一等为之服丧。丈夫对兄弟服期年之丧,妻子应降一等服大功之丧,为什么此处没有提及妻子的丧服?妻子的尊卑,随丈夫的辈分而定,如果丈夫属于父辈,则妻子属于母辈。如果丈夫属于子辈,则妻子属于妇辈。丈夫的兄弟之妻的辈分与自己相同,既不是自己的母辈,也不是自己的妇辈。如果称丈夫之弟的妻为“妇”,那么丈夫之兄的妻,即“嫂”,岂不也可以称其为母了吗?所以,名分,是人君之治中最重要的,能不慎重吗?
大夫为伯父母、叔父母、庶子、兄弟、兄弟之子有士的身份者; 传文说:大夫为伯父母、叔父母,庶子、兄弟、兄弟之子应该服齐衰一年之丧,为什么只服大功之丧?因为尊卑不同,这里说的是只有士的身份者,而不是有大夫的身份者,所以丧服也就不同。如果伯父母、叔父母等也是大夫,则可以服本亲之服,即期年之丧。
诸侯的庶兄弟、大夫的庶子为母亲、妻子、兄弟, 传文说:这一类亲属都应服期年之丧,为什么只服大功之丧?其父亲虽已去世,嫡子承继为诸侯,先父的余尊犹在,因此丧礼为其所压抑,不能超过大功之丧。至于大夫的庶子,因其父亲尚健在,作为大夫的父亲要降低其妾以及庶子、庶妇的丧服等级,所以大夫的庶子也必须随之将对母亲、妻子、兄弟的丧服降格为大功。父亲对自己的嫡长子不降低丧礼等级,庶子也不敢降低。
都为其有大夫身份的堂兄弟服大功,若只有士的身份则降服小功;为丈夫兄弟的女儿已嫁人者;大夫的妾为国君的底子:女子已嫁或未嫁者,为伯父母、叔父母、姑姑、姐妹, 传文说:所谓嫁,是指嫁大夫。所谓未嫁,是指女子成年而未出嫁的。
大夫、大夫的妻子,大夫的儿子、诸候的兄弟为姑姑、姐妹、女子已嫁给大夫的,诸侯为姑姑、姐妹、女子已嫁给国君的。 传文说:上述情况为什么都是服大功之丧?因为她们尊贵的程度已与自己相同。尊贵的程度彼此相同,就可以服其亲服,而不须降等。诸侯之子称为公子,公子不得立祢庙祭其先君。公子所生的儿子称为公孙,公孙不得立太祖庙祭始封的诸侯。这是用地位卑远者来区别于尊贵者。如果公子的子孙中有被封为国君的,则其后人世世以此始封君为太祖致祭,而不以公子为太祖,这是从地位尊贵者来区别于卑远者。因此,始封之君不以诸父和兄弟为臣;始封君之子即位后不以诸父为臣,而以兄弟为臣;始封君的孙子即位后则要把诸父、兄弟都作为自己的臣。所以国君为之服丧的,子即位后不敢不服丧;国君所不服丧的,子即位后也不敢服丧。 (以上各节为成人大功。)
身穿用细而疏的繐布做的衰裳,用牡麻做首絰和腰絰,灵柩落葬之后就除去丧服的情况是: 传文说:繐衰是什么意思?就是用小功丧服的布制作的丧服。 诸侯的大夫为天子。 传文说:诸侯的大夫是天子的陪臣,情分疏远,为什么要服繐衰之服?因为诸侯的大夫奉命依时朝见过天子,恩谊犹存。 (以上为繐衰。)
用小功之布做衰裳,用洗过的麻做丧带和首絰,腰絰,服丧五个月的情况是:为叔父的下殇,嫡孙的下殇,兄弟的下殇,大夫的庶子为嫡兄弟的下殇,为姑姑,姐蛛、女子的下殇,作为宗子后继者的支子为他的兄弟、堂兄弟的长殇, 传文说:有人问道:“这段经文中只讲上殇、下殇,为什么没有提到中殇呢?”因为大功以上的丧服,中殇与上殇相同;小功以下的丧服,中殇与下殇相同。
为丈夫的叔父的长殇;为兄弟之子女以及丈夫的兄弟的子女的下殇;姑为侄男侄女的长殇和祖为庶孙男、底孙女的长殇;大夫、诸候的兄弟,大夫的儿子,为自己的兄弟、庶子、姑姑,姐妹,女子的长殇:大夫的妾为庶子的长殇。 (以上各节为殇小功。)
用小功布做衰裳,用洗过的牡麻做首絰、腰絰,三个月后,除去麻絰换上葛絰,服丧五个月的情况是:为父亲的伯父母、叔父母,父亲的堂兄弟及其妻子;父亲的伯父母、叔父母,父亲的堂兄弟及其妻子用此服相报;父亲的堂兄弟之子,父亲的兄弟的女儿、孙女已嫁人者,作为宗子后继者的支子为他已出嫁的姐妹,为外祖父母; 传文说:为外祖父母理应服缌麻之服,为什么是服小功之服?因为外祖父母是母亲的至尊之人,所以加一等服小功之服。
对母亲的姐妹,母亲的姐妹对外甥和外甥女用此服相报。 传文说:母亲的姐妹属于外姓异亲,为什么要服小功之服?因为从母有母的名分,所以要加服一等为小功。外姓之亲的正服是鳃麻,小功都是加服。
为丈夫的姑姑、姐妹和娣姒以此服相报。 传文说:娣、姒,是指兄之妻和弟之妻。娣、姒之间为什么要服小功?因为彼此因丈夫之故而同居于一室之中,所以生出小功之亲。
大夫、大夫之子、诸侯的兄弟为堂兄弟、庶孙,以及姑姑,姐妹、女子嫁给士的;大夫的妾为庶女嫁给士的;为庶妇;妾之子为嫡母的父母和姐妹; 传文说:妾之子为什么要为嫡母的父母等服小功之丧?因为嫡母犹在,则不敢不从而服之。如果嫡母已不在,则不必为之服丧。
大夫或公子的嫡妻所生之子,为作为自己养母的庶母。 传文说:所谓君子子,是指贵人之子。为什么贵人之子要为庶母服小功之丧?因为她作为养母养育了自己,所以要加服一等丧服。 (以上各节为成人小功。)
穿缌麻之服,服丧三月的是: 传文说:所谓缌,就是密度为朝服用布的一半的那种布,缕细如丝,可以洗濯之使其洁白,但不加石灰而使之爽滑,这就是缌布。 为曾祖父的亲兄弟及其配偶、祖父的堂兄弟及其配偶、父亲的从祖兄弟,同一高祖的同辈兄弟;为庶孙的配偶,庶孙的中殇;为父亲的堂姊妹、祖父兄弟的孙女已嫁人者,父亲的堂姊妹和祖父兄弟的孙女已嫁人者以此丧服相报;为祖父的兄弟、同祖兄弟的长殇;为外孙;为堂兄弟之侄的下殇,为丈夫的叔父中殇、下殇;为姨母的长殇,姨母也以此丧服相报;妾之子承嗣父亲之后者为其母亲; 传文说:为什么庶子作为父亲的后继者为其母只服缌麻之服?旧传说:庶子既已承嗣为父亲之后,就与父亲为一体,所以不敢再用母子之服来为生母服丧。那么,既然与父亲为一体,就不应再为妾母服丧,为什么还服缌麻之服?宫中若有臣仆死亡,也必定为他三月不举行祭祀,以示哀伤,此时可以为妾母服缌麻三月之丧。
士为父亲的妾; 传文说:为什么士要为父亲的妾服缌麻之服?因为她有母的名分,所以要为她服丧。但是大夫以上的人没有缌服,所以可以不为庶母服丧。
为贵臣、贵妾; 传文说:公士、大夫为什么要为贵臣、贵妾服缌麻之丧?因为他们是家臣和媵妾中的贵者,所以要加以区别,并为之服丧。
为乳母, 传文说:为什么要为乳母服缌麻之丧?因为乳母以乳汁哺育,对自己有母的名分,所以应为之服缌麻丧。
为父亲的堂兄弟之子,为曾孙,为父亲的姑姑,为姨所生之子, 传文说:姨所生之子为何也要为之缌麻之丧?因为姨与母亲为姐妹,有母的名分,姨母之子与自己有兄弟的名分,所以要为之服缌麻丧。
为外甥, 传文说:所谓甥是指什么?称呼我为舅舅的,我称他为外甥。为什么舅舅要为外甥服缌麻之丧?因为外甥为舅服缌麻之丧,所以舅以缌麻之丧相回报。
为女婿, 传文说:丈人为什么要为女婿服缌麻之丧?因为女婿从妻子为丈人服缌麻之丧,所以丈人以缌麻之丧相回报。
为妻子的父母, 传文说:为什么丈夫要为妻子的父母服缌麻之丧?因为这是从服的一种,死者是妻子的父母,故从妻而服。
为姑姑的儿子, 传文说:为什么要为姑姑的儿子服缌麻之丧?这也是从报,因为姑姑的儿子从其母为自已服缌麻之丧,所以自己也以同服相报。
为舅舅, 传文说:为什么外甥要为舅舅服缌麻之丧?因死者是母亲的弟兄,必须从母亲而为之服丧。
为舅舅的儿子; 传文说:为什么要为舅舅的儿子服缌麻之丧?因为死者的父亲是自己母亲的兄弟,所以要从母亲而为之服丧。
为丈夫的姑姐妹的长殇;为丈夫的从祖祖父母、外祖父母,丈夫的从祖祖父母、外祖父母用缌麻之服回报;妾之子为嫡母的兄弟; 传文说:妾之子为什么要为嫡母的兄弟服缌麻之丧?因为嫡母尚在,不敢不从而服之。
为堂兄弟之子长殇,为兄弟之孙长殇。为丈夫的堂兄弟之妻。 传文说:为什么要为丈夫的堂兄弟之妻服缌麻之丧?因为彼此同处于一室,久之则生缌麻之亲。因为是妻为丈夫从服,所以丧服规格要比丈夫低,如果是长殇、中殇则降一等,如果是下殇则降二等。如果是齐衰之殇,则中殇从上殇,为之降一等服大功;大功之丧则中殇从下殇,为之降二等服缌麻。 (以上各节为缌麻。)
记 国君之妾的儿子为其母亲所服的丧服是,练熟的麻布做的丧冠,用缌麻做首絰和腰带,三年练祭时换穿的麻布丧衣,边缘为浅红色;为其妻子,则服浅红色的丧冠,细葛布做的絰带,麻布丧衣的边缘是浅红色的。灵柩落葬后就都除去丧服。 传文说:这两种丧服为什么不见于斩衰等五种丧服之中?凡是国君所不为之服丧的对象,其子也不敢为之服丧。凡是国君为之服丧的对象,其子不敢不为之服丧。所以,当国君还健在时,妾之子只能在五服之外另制这种丧服,以表达自己对母亲的哀悼之情。
大夫、诸侯的兄弟,大夫之子为族亲服丧,规格都降一等。作为宗子后继者的支子者,为自己的兄弟服丧,规格也要降一等,兄弟以同样规格服丧回报;支子为宗子的兄弟之子服丧,则与为自己的儿子服丧一样。
兄弟因出游或避仇等原因都在异国,无家室之亲,若有客死者,生者为之服丧的规格要加一等,以示哀怜。幼年时即丧父母,自己尚不懂事,便与兄弟同居,如果兄弟死了,则为之服丧的规格要提高一等,以报答其养育之恩。 传文说:怎样才是可以加一等丧服的兄弟呢?传文说:这是指只有小功以下血统关系的兄弟。
朋友都在异国,而或有死亡者,则生者的丧服要加一等,肉袒而免,以示哀怜,如果其灵柩已归还本国,则停止服丧。 朋友虽非血亲,但有同道之谊,所以相互以缌麻的丧服和麻絰带服丧。
公卿大夫所为之服小功以下丧服的亲属,室老降一等服丧。 丈夫所为之服小功以下丧服的亲属,妻子降一等服丧。
庶子立为后嗣者,对其外祖父母、姨、舅,不再有丧服。如果没有立为后嗣,则像众人一样,可以服丧。
大宗之子无父,未及成年而死称为殇,与他没有亲属关系的族人,丧服都降一等,长殇、中殇用大功之衰,下殇用小功之衰,其丧服都与大功、小功的殇服一样,丧期都是三个月。如果与大宗之子有五服之亲,则其服丧的月数与众人一样;与宗子有期之亲者,成人则服齐衰一年之丧,长殇则服大功衰九月之丧,中殇则服大功衰七月之丧,下殇则服大功衰五月之丧;有大功之亲者,成人则为之服齐衰三月之丧,长殇、中殇服大功衰五月之丧,下殇服小功衰三月之丧;有小功之亲者,成人则为之服齐衰三月之丧,其殇与无亲属关系者相同。
因坟墓崩塌而重新安葬时,臣为君,子为父,妻为夫服缌麻之丧。
未成年的童子,只有因故而主持家事者才有缌麻之服。 传文说:不主持家事者,则没有缌麻之服。
凡是妾为私亲服丧,与众人为兄弟服丧相同。
命妇死,大夫前往吊唁其丈夫,服锡衰。大夫死,命妇前往吊唁其妻子,也是服锡衰。 传文说:五服之中不见有锡衰,锡是什么?锡就是经过整治后变得滑爽的细麻布。所谓锡,其织缕的密度是朝服用布一千二百缕的一半,不整治其缕使之更细,只整治其布,使之滑爽,此即锡布。
女子已嫁人者为自己的父母,妇人为公公婆婆服丧时的头饰是:用粗恶的柞木做丧笄,头部有刻镂,插在丧髻上。卒哭之后,女子要将丧笄的头部折断后去掉,先松开丧髻,再将笄插在发上,用布束发。 传文说:笄有首,是说丧笄的头部有刻镂,吉笄则没有。所谓恶笄,是指用粗恶的柞木做的丧笄。所谓折笄首,是将吉笄头部去掉,因为雕饰过于华丽。所谓吉笄,是用象骨制作的笄。为什么经文说“子折笄”而不说“妇折笄”?因为子是对父母之称,称子是表示对父母终守为子之道。
妾为嫡妻的君和嫡长子服丧时,头上要插用粗恶的柞木做的丧笄,用布束发。
五服的衰衣,边幅都向外折倒一寸;下裳,边幅都向内折倒一寸;每幅布都只有三个褶裥。如果衰服要缝边,则裳的边要向内折,衣的边要向外折,然后再用针缝。背上的方布,其宽度要超出辟领一寸。辟领,宽四寸,两侧都超出胸前的衰的宽度。衰,长六寸,宽四寸。上衣的当腰带处,缀以布带,并下垂一尺,以遮掩裳的上端。上衣两边掩遮裳际的布,长两尺五寸。衣袖和衣身的布幅连为一体。衰衣,从领至腰长二尺二寸。衰衣的袖口,宽一尺二寸。
斩衰用的布的密度是二百四十缕,或二百八十缕,其冠的布为四百八十缕。用做丧冠的布作为变换丧服时穿的轻丧之服的布,轻丧之服的丧冠用布,密度为五百六十缕。齐衰之服布的密度为三百二十缕,冠的密度为五百六十缕。用冠的布作为变换丧服后的轻丧之服的布,轻丧之服的丧冠用布,密度为六百四十缕。繐衰用的布,密度为三百六十缕,冠的密度为六百四十缕。大功丧服用布的密度为六百四十缕,或七百二十缕。小功丧服用布的密度为八百缕,或八百八十缕。 (以上各节记丧服用布的规格等。)
三、心得体会 根据生者与死者血统的亲疏和尊卑之别,丧服的形制和丧期的长短也各不相同,以此表示哀痛的深浅和丧礼的隆杀。 丈夫是妻子最尊贵的人,夫尊妻卑。妾称为君,妻与妾的区别,妻尊妾卑。 父卒则为母,父至尊,不敢伸其私尊,所以只为母服一年丧,继母如母,继母与父配则与母同;慈母如母,生养之则终其身如母,都是贵父;母为长子,父不降母亦不敢降。 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父者子之天也,夫者妻之天也,只能有一个天,所以妇人不能服两次斩衰。 服丧将亲疏关系理清楚了。 。
四、朗读 已提交微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