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小迪 于 2023-3-1 11:16 编辑
2023.3.1第二周第四天
【原文】
《军谶》曰:“兴师之国,务先隆恩;攻取之国,务先养民。”以寡胜众者,恩也。以弱胜强者民也。故良将之养士,不易于身;故能使三军如一心,则其胜可全。
《军谶》曰:“用兵之要,必先察敌情:视其仓库,度其粮食,卜其强弱,察其天地,伺其空隙。”故国无军旅之难而运粮者,虚也;民菜色者,穷也。千里馈粮,民有饥色;樵苏后爨,师不宿饱。夫运粮百里,无一年之食;二百里,无二年之食;三百里,无三年之食,是国虚。国虚,则民贫;民贫,则上下不亲。敌攻其外,民盗其内,是谓必溃。
一、查字正音
1、兴——興,甲骨文  (不同方向的四只手) (凡,多柄夯具) (口,劳动号子),表示众人和着号子一齐举起多柄夯具夯地。有的甲骨文 将夯具“凡” 写成“井” ,突出沉重夯具的多柄特征。金文 承续甲骨文字形。篆文 将金文字形中的夯具“凡” 和“口” 合写成“同” 。造字本义:动词,众人喊着号子一齐使劲,用多柄夯地桩夯地。隶书 将篆文字形中下部的两只手“廾” 连写成 。《汉字简化方案》中的简体楷书“兴” ,依据类推简化规则,将正体楷书字形中上部的 简化成 。
2、隆——隆,篆文  (降,下沉) (生,从地下长出来),表示地面有降有升。造字本义:动词,山地降中有升,即因为雨水冲刷作用或地理运动作用,部分土地在下沉过程中造成四周或邻近的大面积土地抬升、突起,形成壮观的圆形或环形峰面。隶书 将篆文字形中的“降” 简写成 ;将篆文字形中的“生” 写成 。
3、养——“䍩”和“養”是“𢼝”的异体字。羊,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两角弯曲、性情温顺的食草动物。𢼝,甲骨文  (羊,两角弯曲、性情温顺的食草动物) (攴,持械打击),表示手持鞭子在山地驱赶羊群。甲骨文异体字 将“羊” 写成 ,并用“行” (行进)代替“攴” (挥鞭驱赶),表示驱羊出门放牧。金文 承续甲骨文字形。籀文 将金文字形中的“羊” 写成 ,将金文字形中的“攴” 写成 。篆文异体字“飬” 将籀文的左右结构调整成上下结构,并用“食” (喂饲料)代替籀文字形中的“攴” (挥鞭驱赶),表示以圈羊喂草代替户外放牧。造字本义:动词,牧羊或圈羊喂草。隶化后楷书 将篆文字形中的“羊” 写成 ,将篆文字形中的“食” 写成 。《汉字简化方案》中的简体楷书“养” ,依据狂草字形 中“食”字下部的“良” ,将正体楷书字形中的“良” 局部简化成两点 ,将正体楷书字形中的“食” 简化成“介” 。古籍多以“養”代替“𢼝”和“䍩”。古代称放牛为“牧”,称放羊为“养”。后来“养”专指圈喂家畜家禽。
4、要——妟,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晏”的本字,表示在晴天丽日伴女游玩。要,甲骨文  (妟,在晴天丽日伴女游玩) (双手,表示邀请),表示邀约女伴游玩。金文 将甲骨文字形中的“妟” 写成 ,强调受邀女子的美目。篆文 误将金文字形中的“妟” 写成“交” ,表示女子姿势的优美。造字本义:动词,邀女游玩,讨其欢心。隶书 将金文字形中的 写成 。有的隶书 则将 简化成“西” ,以致字形面目全非。
5、情——青,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倩”的省略,表示漂亮。情,金文  (心,意愿) (青,即“倩”的省略,漂亮),表示美意。篆文 将金文字形中的“心” 写成 ,将金文字形中的“青” 写成 。造字本义:名词,痴心,美意。隶化后楷书 将篆文字形中的“心” 写成“竖心旁” ,将篆文字形中的“青” 写成 。丽水为“清”,丽日为“晴”,美言为“请”,美意为“情”。
6、度—— ,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庶”省略,即为“庶”的上半部,表示石块。度,甲骨文  (石,即“庶”的省略,石块、石料) (又,抓持),表示石匠手持石块,对石料的形状、重量等指标进行掂量、评估。金文 将甲骨文字形中的“石” 写成 ,并用“攴” (持械打击)代替“又” (抓持),表示石匠持械敲打石块,使石块的某些指标达到相应的标准。篆文 将金文字形中“石” 写成“ ” ,将金文字形中的“攴” 简写成“又” 。造字本义:动词,石匠测量、评估石料。隶化后楷书 将篆文字形中的“ ” 写成 ,将篆文字形中的“又” 写成 。
7、卜——卜,甲骨文 、 是象形字,字形像树杈。金文 、篆文 基本承续甲骨文字形。造字本义:名词,巫师作为降神道具的“神杖”。隶化后楷书 继承篆文字形。
8、伺——“覗”是“伺”的异体字;“𥄶”是“覗”的异体字。司,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发号施令、主持、管理。伺,篆文  (人,侍从) (司,发号施令、主持、管理),表示侍从等候在主事者身边,以便随时听从驱使。造字本义:动词,侍从等候在主事者身边,现场观察照顾,随时恭候驱使。隶化后楷书 将篆文字形中的“人” 写成“单人旁” ,将篆文字形中的“司” 写成 。 当“伺”引申出动词“监视侦察,以待时机”后,楷书异体字“覗” 用“見” (看到)代替“人” (侍从),强调“监视、侦探”的含义。楷书异体字“𥄶” 用“目” (看)代替“見” (看到)。古籍多以“伺”代替“覗”和“𥄶”。
9、爨[cuàn]——爨,篆文  (双手捧持) (像饭甑) (林,柴薪) (双手持举) (火,燃烧),表示动手做饭,在锅内放下饭甑,在灶内点燃柴薪。造字本义:动词,放置饭甑,烧火做饭。隶化后楷书 将篆文字形中表示双手持甑的的字形 写成 ,将篆文字形中的“林” 写成 ,将篆文字形中的双手形状 连写成“大” ,将篆文字形中的“火” 写成 。
10、食——皀,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装在豆器里的香喷喷的白米饭。食,甲骨文  (朝下的“口”,低头吃东西) (皀,装在豆器里的香喷喷的白米饭),表示低头吃饭。有的甲骨文 省去表示热气的两点 。金文 承续甲骨文字形。有的金文 将豆器中的白米饭“皀” 写成 。篆文 误将金文字形中豆器的脚部 写成“匕” 。造字本义:动词,津津有味地进餐。隶书 将篆文字形中的“皀” 写成形似“良”的 。从甲骨文字形看,“即” 是人 在米饭 旁边;“食” 是口 在米饭 上面。在古代,用手直接抓吃粗食为“饭”;有吃有喝的正餐为“食”;山珍海味的高级享用为“餐”;神祇受用祭奉的贡品为“享”。
11、贫——“貧”是“ ”的异体字。 ,籀文  (宀,房屋,借代家产) (分,将整体切割成若干小单元),表示分割家产。篆文异体字“貧” 用“貝” (钱财)代替籀文字形中的房屋“宀” ,强调分割财产。造字本义:动词,分割家产。隶化后楷书 将篆文字形中的“分” 写成 ,将篆文字形中的“貝” 写成 。《汉字简化方案》中的简体楷书“贫” ,依据类推简化规则,将正体楷书字形中的“貝” 简化成“贝” 。古籍多以“貧”代替“ ”。古籍常“贫穷”、“贫困”并称——“貧”是缺乏钱财,没有支点,经济不自由;“穷”是没有出路,失去希望,身心不自由;“困”是环境不利,行为被动,人身不自由。
12、盗——盗,甲骨文  (次,贪欲) (舟,过河越界),表示因贪越界劫掠。金文 加“水” 、加“火” ,并误将甲骨文字形中的“舟” 写成“皿” 。篆文 省去金文字形中的“火” ,将金文字形中的 简写成 ,将金文字形中的 写成 。造字本义:动词,出于贪欲,过河越界,劫物掠货。隶化后楷书 将篆文字形中的“水” 简写成“两点水” ;将篆文字形中的 写成 ;将篆文字形中的 写成 。
二、翻译 《军谶》上说:“要成为一个军事强国,务必先设礼赏,厚施恩惠;要进攻别国,务必提前养民,才有钱有人打仗。”能以少胜多,是厚施恩惠的结果。能以弱胜强,是得到民众拥护与支持的结果。所以优秀的将帅像养自己身体一样养士卒,作战的时候指挥军队,也就像使用自己的身体一样;这样就能全军上下万众一心,在战争中百战百胜了。 《军谶》上说:“用兵的关键,在于首先查明敌情;了解其库存的实虚,估计其粮食的多少;判断其兵力的强弱,调查其天候与地形情况,寻找其薄弱环节。”所以,国家没有战争而运送粮食的,说明其国势空虚;百姓面黄肌瘦的,说明其民众贫穷。从千里之外运粮,百姓就会饥饿;临时砍柴做饭,军队便无隔宿之饱。如果军粮运自百里之地,不够军队吃一年;运自两百里之地,不够军队吃两年;运自三百里之地,不够军队吃三年,那么这样的国家,战争潜力是非常虚弱的。国势空虚,百姓就会贫穷;百姓贫穷,上下就不会亲睦。敌人从外面进攻,百姓在内部生变,国家就必然崩溃。
三、背诵 已上传企业微信网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