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小迪 于 2022-1-19 20:52 编辑
第九周
一、对第六课评课 (一)对实际授课的记录 1、着重讲解了通过感觉通道输入,再通过行为输入这个过程,强调感觉的真实、精神的原材料的全实,而能实事求是。这一部分实现了“怎么引导学员进一步认识‘松-紧’之处,又不干扰进度慢一点的学员”这个主题。 在引导同学们细致地对感觉过程进行辨识这个过程,本身就是收集原材料并输入进我们精神里的过程,经过这个过程,同学们再输出感觉练习,就能做到警觉。 2、承上启下:拜访微量元素通道,嗅觉和味觉 3、同学分享。 解释自生和生生:既是讲课,又是在准备原材料。 又一个不断看清楚看清楚的过程。老师好有耐心,在面前围着转时,还能不断确认,让我看到了我的急与自以为是,认为已经确认清楚了,可以换个地方找宝藏了,结果宝藏真的就是刚刚查看过多次的地方。 老师对同学们的反馈进行深度解读,把感觉练习的重要性再进行了一次升化:是读懂任务书的输入口——训练实事、训练调查研究,促进我们的心处于警觉的状态。 4、再次辨析感觉的过程 翻译世界撞进来的信息——刺激过程、传导过程和中枢过程 心处于接受状态(感觉的主体)——劳动者 世界怎么到我心里来的呢?内部有翻译机构,不是直接阅读的,不是直接的外部的信息。——劳动对象 世界的信息通过内部的翻译机构,进行转换传递,最后才到达心里,心里有了之后,有一个显示器投到大脑的投射区——劳动工具 5、最后向同学们讲解嗅觉和味觉两个特殊通道。以适应性现象来做嗅觉的练习,以敏感区来做味觉的练习。要求是即时知道,目的依然是训练保持警觉的状态。 (二)差距 1、忽略了对“怎么引导学员进一步认识“松-紧”之处,又不干扰进度慢一点的学员”这个主题的思考,或者说在这个主题上滑走了。其原因是对这个进程掌握不够细致,故而无法再进一步认识“松-紧”之处 2、整堂课中,老师反复辨析实事求是(格物致知)的过程,让同学们在各个维度上进行体会。我只想到做一次,也就是只想到一个维度,把接受感觉的过程尽量体会得更细致一点,但由于自己没有细致的体会,因而就是这一点也只能模糊带过。 3、对练习设计得不一样,其原因依然是因为对感觉过程的认识粗略,而无法识别出格物致知的其他要素,因而练习也设计得很笼统,还好方向是对的。
二、第七课机体觉的上法 (一)设计课堂进程 1、对前三周学习的总结 (视听觉能收集到的原材料最远,量也大,占比接近98%;嗅味觉收集到的原材料就比较近身了,味觉比嗅觉更近,要吃的时候才能感受到。虽然如此,我们会更在意视听觉,因而在嗅味觉的练习中,会感到很困难。) 请同学们总结视听觉练习与嗅味觉练习的不同。 根据同学们的回答,对练习中的困难进行解释。(嗅味觉练习中的困难是对此太过熟悉,熟悉得忽略了其过程,内松;而视听觉练习时容易向外去抓,外紧。造成这些困难的原因,是主体把刺激物转换成了受的启动,而受的启动就来源于我们的正意。) 2、承上启下,引出本课的内容:机体觉 (视觉的物理刺激是电磁波。听觉是声波物理特征的反映。嗅觉的适宜刺激是能溶解的、有气味的气体分子。味觉的适宜刺激是能溶于水的化学物质。这四种感觉的刺激物都来自于外部,而机体觉的刺激物由我们人自己生产。外-内的和与合。) 3、同学分享 4、同学们对分享的反馈。对突出主题进行阐述。(不管是什么主题,都与调查研究、事实就是有关,也就是与外-内的关系有关) 5、休息 6、讲解机体觉。(皮肤觉、动觉、平衡觉、内脏感觉与“我”更近,对“我”的基本认识就来源于机体觉。机体觉的主体是“我”,刺激物也是“我”。我、我的和合) 7、带领机体觉练习:类似正念里身体扫描的方式,聚焦身体。 8、布置作业
(二)课后作业 每天至少一次皮肤觉、动觉、平衡觉、内脏感觉的感觉收集。着重在于知道。
(三)编写课文 (1)机体觉,是反应机体状态的一系列感觉。主要包括皮肤觉、动觉、平衡觉、内脏感觉。 视觉的物理刺激是电磁波。听觉是声波物理特征的反映。嗅觉的适宜刺激是能溶解的、有气味的气体分子。味觉的适宜刺激是能溶于水的化学物质。这四种感觉的刺激物都来自于外部,而机体觉的刺激物由我们人自己生产。外-内的和与合。 (2)机体觉在心理学上的描述 1、皮肤感觉 皮肤受到刺激能产生多种感觉。一般把肤觉分为触压觉、冷觉、温觉、痛觉和振动觉等。触觉、冷觉、温觉和痛觉的感受器在皮肤上呈点状分布,称为触点、冷点、温点和痛点。身体的不同部位,各种感受器的数目各不相同。皮肤是人类最大的感觉系统。皮肤的表面面积约为2平方米。皮肤感觉最重要的机能是对可能出现的有害刺激发出信号。 物体接触皮肤表面(不引起皮肤变形)而产生触觉。当物体接触皮肤表面并引起皮肤变形时便产生压觉。身体不同部位的触压觉感受性有很大差异:活动频繁的部位如指尖、嘴唇、眼脸等特别敏感,而背腹部的感受性却很低。 振动物体(如音叉)与身体接触会产生振动觉。人所能接受的振动频率是15~1 000赫兹,其中振动频率为200赫兹左右最为敏感。振动觉可能是触压觉反复刺激的结果。 另外,手的皮肤感觉和动觉紧密结合,会产生了一种特殊的感觉触摸觉,这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种特殊感觉。 皮肤表面温度的变化会引起温度觉。皮肤上有些点对温敏感,有些点对冷敏感,也有些对两者都敏感。用烫刺激冷点引起的冷觉,叫诡冷觉:用冷刺激温点引起的温觉叫诡温觉。一种温度刺激会引起什么样的感觉,视刺激温度与皮肤温度之间的关系而定。与皮肤温度相同的刺激温度,不能引起冷觉感受器或温觉感受器的兴奋,不会产生温度觉。低于皮肤温度的刺激温度,产生冷觉。高于皮肤温度的刺激温度,产生温觉。温度觉的感受性因身体不同部位而异。面部对冷热有最大的感受性,而下肢的感受性最小。身体经常被遮盖的部位对冷有较大的感受性。温暖的感觉和热的感觉是不同的。温暖的感觉使人感到舒适,热的感觉使人难受。当刺激温度超过45℃时,就会产生热甚至烫的感觉。这是一种复合的感觉,是温觉和痛觉同时产生的结果。 机械的、物理的、化学的、温度的、放射能的以及电的各种刺激对皮肤组织起破坏作用时,都会产生痛觉。痛觉感受性因身体不同部位而异:背部、颊部最敏感,脚掌、手掌最不敏感。影响痛觉阈限的因素很多,其中心理因素,如过去经验、暗示、情绪状态、注意等都会对痛觉阙限发生影响。痛觉是有机体内部的警报系统,它对有机体的生存有重要意义。除皮 肤外,全身各处包括肌肉、关节、内脏组织的损伤都会产生痛觉。 2、动觉 动觉是身体活动时所产生的感觉。动觉的感受器位于肌肉、肌腱和关节中。肌肉运动、关节角度的变化等都是这些感受器的适宜刺激。人在感知外界事物的过程中几乎都有动觉的反馈信息参加。例如,在注视物体时,大脑不仅接受来自视网膜感觉细胞的信息,而且还接受来自眼球肌肉的动觉信息,这种信息是我们看清物体的必要条件。言语器官肌肉的动觉信息同语音听觉和字形视觉相联系,是言语活动和思维活动的基础。 3、平衡觉 平衡觉,是反映头部运动速率和方向的感觉。平衡觉的感受器是内耳的前庭器官。内耳中的三个半规管里充满了淋巴液。机体的加速、减速或改变方向,使淋巴液冲击前庭器官的毛细胞而发生兴奋。前庭器官兴奋常使人产生晕眩。 平衡觉和视觉、内脏感觉有密切的联系。当前庭器官受到刺激时,仿佛看到视野中的物体在移动,使人头晕,同时也会引起内脏活动的剧烈变化,使人恶心和呕吐。因此,对从事航空、航海、舞蹈职业的人总是要进行平衡觉的检查。 4、内脏感觉 反映内脏各器官活动状况的感觉叫内脏觉或机体觉。内脏感觉的感受器分布于各脏器(如食道、胃、肠、膀胱、肺、血管等)壁内。它可以把内脏的活动及其变化的信息,经传入神经传向中枢,从而产生各种内脏感觉,如饥、渴、饱、胀、便意、恶心、疼痛等。内脏感觉的特点是感觉不精确,分辨力差。许多内脏的感受器根本不能引起主观感觉。在病变时,有些脏器的感受器才产生痛觉(放射痛)。内脏觉在调节内脏活动中起很重要的作用,没有内脏感觉系统,有机体的生存是难以想象的。 (3)皮肤觉、动觉、平衡觉、内脏感觉与“我”更近,对“我”的基本认识就来源于机体觉。婴儿最先发育成熟的是嗅味觉(与生存有关),其次就是机体觉,最后才是视听觉。机体觉的主体是我,刺激物也是我,因此,在格“我”这个物时,我们的感受性会更受情绪的影响。 (4)作业要求 用课上的练习方式,对皮肤觉、动觉、平衡觉、内脏感觉的感觉收集,每天至少各一次。着重在于知道、知道。
(四)编写感受 因为工作中有部分工作是带特殊儿童活动,而特殊儿童的机体觉又是干预的主要内容之一,因此对机体觉这部分的观察很多,这一课的编写就比前三次课更细致。真的是教学相长,自己教不出来,那是自己的体验不够,经过三周的练习,现在再返回去编写上课流程和课文,就会有质感,而精准、无遗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