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刘丹 于 2021-1-21 22:57 编辑
1.21
第四章 本德宗道
原文:
夫志心笃行之术。
长莫长于博谋,安莫安于忍辱,先莫先于修德,乐莫乐于好善,神莫神于至诚,明莫明于体物,吉莫吉于知足。

查字:
夫:夫,甲骨文 是指事字,字形在“大” (成人)的头部加一横指事符号 ,代表发簪。造字本义:名词,系束头发、并用发簪固定头发的成年男子。
志:之,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前往。志,金文  (之,前往) (心,思想),表示心之所向。篆文 基本承续金文字形。造字本义:心之所向,即内心追求的目标。
心:心,甲骨文 是象形字,字形像包形的内脏器官。金文 在包形器官 基础上增加动脉和静脉的入口管道形象 ,并在包形器官的内部增加一点表示血液的指事符号 ,整个字形像人体内包形的泵血器官。有的金文 简化血管形状。有的金文 省去表示血液的指事符号 。篆文 基本承续金文字形。造字本义:名词,人体的泵血器官,从静脉接受血液并将其压入动脉从而维持血液在整个循环系统中的流动。
笃:竹,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竹具、竹笼。篤,金文  (竹,竹笼) (馬,代马嘴),表示给马嘴套上透气的竹笼,使马不能嚼食路边的野草,以此降低草料对马的诱惑,提高马匹的警觉与专注,以便更好地为主人服务。篆文 承续金文字形。造字本义:动词,给马嘴套上竹笼。
行:行(háng),甲骨文 是象形字,字形像四通八达的十字路口。金文 承续甲骨文字形。篆文 将十字路口形状的金文 误写成正反两个“双人旁” 、 ,失去路口形象。造字本义:名词,纵横畅通的十字路口。
术:“术”是“朮”的异体字;而“秫”和“ ”是“术”的异体字。又,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用手抓持。朮,甲骨文  (又,用手抓) (八,分,剥离),表示一手抓茎杆,一手剥茎皮(参见“麻”)。篆文 把甲骨文字形中的“又” 写成“叉” ,表示将剥皮的卷刃刀夹在手指上或套在手指上。隶化后楷书“朮” 将篆文字形中“又” 加“八” 所构成的“术” 简写成似“木”非“木”的 。楷书异体字“术” 误将正体楷书字形中的 写成“木” ,以致字形面目全非。造字本义:名词,可以剥下枝茎上的青皮、用来绞绳或编篮的植物。
长:長,甲骨文 是象形字,像一个人 头发飘散 的样子。有的甲骨文 像头发飘散 、拄着拐杖 的老年人,一横指事符号表示发簪。有的甲骨文 在头发飘散形象 的基础上加“又” (抓),表示拄杖的老人。古代中国人认为须发是父母所赐,不能随意剔剪,因此年龄越大,须发越显眼,成为年老的象征。金文 突出了人 的头上飘飘的头发 和拄杖的手 。籀文  (头发) (发簪) (人),强调头发。篆文 在籀文的“人” 里面加“手” 。造字本义:名词,头发飘飘的拄杖老人。
莫:“莫”是“暮”的本字。莫,甲骨文  (两个“林”,林莽) (日,太阳),表示太阳下山,阳光隐没在丛林草野。简体甲骨文 将丛林 改成草丛“茻” 。金文 、篆文 承续甲骨文字形。造字本义:动词,太阳下山,阳光隐入丛林草野。
于:“于”是“竽”的本字。于,甲骨文  ((于,即“竽”,竹管吹奏乐器) (凹凸曲折),表示竽管乐音起伏迂回。在有柄的吹奏乐器“丂” (参见“号”、“可”)的手柄部位加一横,表示手握乐器;凹凸曲折的符号 ,表示乐音婉转起伏。简体甲骨文 省去凹凸起伏的符号。金文 、 承续甲骨文字形。篆文 有所变形。造字本义:名词,婉转起伏的竽管乐音。
博:“博”和“搏”在金文字形中原本是一个字,从篆文开始分化。尃,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缚”的本字,表示捆绑。博,甲骨文假借“尃”。尃,甲骨文  (像线绕在纺砖上) (又,抓),表示抓住并捆绑。博,金文字形多样化,都强调武力拼杀、绑获对手:金文字形  (十,盾) (尃,即“缚”),表示武力拼杀,捆绑俘虏;有的金文 误将表示盾形的 写成“十” ;有的金文 将“盾”形的 写成 ;有的金文 以“干” (矛)代替“盾” ;有的金文 则以“戈” 代替“盾” 。篆文 承续金文字形 ,武力的线索消失。造字本义:武力拼杀,捆绑俘获敌人。白话版《说文解字》:博,广大而精通。字形采用“十、尃”会义。尃,分布。
谋:某,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不确定。謀,金文  (言,商议) (某,不确定),表示为不确定的问题而商议。篆文 将金文字形中的 写成 ,将金文字形中的 写成 。造字本义:动词,因为对策略没把握而找人商讨。
安:安,繁体甲骨文  (宀,新房) (女,流泪的新娘),表示新房中有新娘,别亲远嫁的新娘 ,忧伤落泪 。古代出嫁的女子在婚礼上哭泣,既是不舍父母乡亲、担忧未知命运的个人真情,也是传统婚嫁礼俗的要求。简体甲骨文 省去“三点水” (眼泪),将 写成“女” 。古代男子兴宅、娶亲,标志成家独立,获得家族事务的发言权,成为独立意义上的社会分子。因此在古代农业社会,盖新房、娶媳妇,是男子一生中至关重要的两大任务,直接而深刻地影响到男子个人的心理状态,成则安居乐业,不成则内心焦虑不宁。金文 承续甲骨文字形。篆文 将金文字形中的“女” 写成 。造字本义:动词,男子建房娶亲成家,内心踏实过日子。
忍:刃,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用刀切割。忍,金文  (刃,用刀切割) (心),表示心痛如割。篆文 承续金文字形。造字本义:动词,比喻心痛如割,但强迫坚持。
辱:“辰”是“ ”的异体字;而“辰”是“䢅”、“振”和“辱”的本字;而“辱”又是“耨”的本字。 ,甲骨文  ( ,是“石”的简写,借代石器) (是“丮”的简写,即“执”的本字,双手持握),表示手执石器,进行原始的劳作生产;其中“ ” 是“石” 的简写、 是“丮” (执,双手抓持)的简写。简体甲骨文 将“石” 简写成 ,将“丮” 简写成 。甲骨文异体字 用“又” (单手抓持)代替“丮” (执,双手抓持)。当“辰”的“手持石器、砍斫挖凿”本义消失后,甲骨文 再加“又” (抓持)另造“辱”代替、或甲骨文 加双手“廾” 另造“䢅”代替、或金文 再加“手” 另造“振”代替,强调手持石器的劳作的含义。金文 基本承续甲骨文字形 ,将甲骨文字形中的“辰” 写成 。有的金文 将“又” 写成“寸” ,强调“持握”的含义。篆文 将金文字形中的“辰” 写成 。造字本义:动词,石器时代的先民手持石器,伐木锄草,垦田耕作,辛勤忙碌。白话版《说文解字》: 辱,蒙恥。字形采用“寸”作边旁,表示“寸”(法“在“辰”(农时)下,意思是,有人错过农耕时机,人们就在封土上羞辱他。“辰”代表农历三月,是农耕时令。也因此房星叫“辰星”,代表开春耕田的征候。
先:“先”是“兟”的本字。千,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迁”的本字,表示移动。先,甲骨文  (之,即“趾”,借代腿脚) (人,是“千”的省略,亦即“迁”的省略,移动),表示抢在他人之前到达。金文 、篆文 承续甲骨文字形。造字本义:动词,抢在他人之前到达。
善:羊,既是声旁也是形旁,通“祥”。善,甲骨文  (羊,即“祥”) (双目,眼睛),表示眼神安祥温和,所谓“慈眉善目”。有的甲骨文 双眼 写成 。有的甲骨文 将一双眼睛写成 和 。有的甲骨文 将一双眼睛 省略成一只眼睛 。金文  (羊,即“祥”) (两个“言”),表示言语祥和亲切。篆文 承续金文字形。造字本义:形容词,神态安祥,言语亲和。
乐:曰,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说唱、倾诉。樂,甲骨文  (丝,丝弦) (木,架子,琴枕),字形像木枕上系着丝弦的琴具。金文 承续甲骨文字形。繁体金文 加”白“ (说唱、抒情),强调伴随着丝弦的演奏歌唱抒情。篆文 承续金文字形。造字本义:动词,边弹边唱,和着琴声的节奏歌唱。
好:好(hào),甲骨文  (女,女子) (子,男子),表示男女亲密相处。金文 、篆文 基本承续甲骨文字形。造字本义:动词,男女之间,相悦相求
神:申”、“电”、“神”本是同一个字,后分化。申,甲骨文 像神秘的劈雳、不同方向开裂的闪电。古人认为打雷闪电是至高无上的天神在发怒。当“申”的“闪电”和“天神”本义消失后,金文 再加“示” 另造“神”代替:  (示,祭祀) (申,闪电),表示祭拜发出闪电的天公。篆文 将金文字形中的 写成 。造字本义:名词,古人祭拜的天公,万物的创造者和掌控者。
至:“至”是“到”和“倒”的本字。至,甲骨文 是指事字,字形在倒写的“交” 下面加一横指事符号 ,表示地板或床铺,“交” 表示站立的人,倒写的“交” 表示倒卧的人,所以“至”的整个字形 表示一个人倒在床上,叉腿而卧。对远古狩猎时代整日奔波的男子来说,回到家中就意味着可以安全躺下、放松休息。金文 承续甲骨文字形。有的金文 用“土” 代替表示地面的一横指事符号 ,明确了“地板”(地铺)的含义。籀文 承续金文字形 。篆文 承续金文字形 。造字本义:动词,回到家里,躺下休息
诚:成,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实现、达到。誠,金文  (成,实现、达到) (言,承诺),表示实现诺言。篆文 将金文字形中的“言” 写成 ,将金文字形中的在“成” 写成 。造字本义:形容词,信守诺言的,真心实意的。
明:明,甲骨文  (日,太阳) (月亮),表示白天与黑夜发光的两个天体(古人以为月亮在夜里发光)。有的甲骨文  (月亮) (囧,窗牖),表示月光透过窗户照亮夜里的房间。金文 、篆文 承续甲骨文字形 。籀文 承续甲骨文字形 。造字本义:动词,日光或月光将空间照亮。
吉:圭,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上古帝王或诸侯在隆重仪式上使用的玉牌礼器,刻有祥瑞图案或祝福文字。吉,甲骨文  (圭,刻有祥瑞图案或祝福文字的玉牌礼器) (口,说话、祝祷),表示手持玉圭礼器向上苍和禇神赞颂和祝祷。有的甲骨文 误将上尖下窄、便于持握的圭形 ,写成两个形似“士”字 的字形 。有的甲骨文 误将 写成不知所云的 。简体甲骨文 将两个形似“士”的 写成明确的两个“士” ,并将两个“士”的 省略成一个“士” 。金文 、篆文 承续简体甲骨文字形。造字本义:动词,天子与诸侯手持玉圭礼器向上苍和禇神赞颂、祝祷,祈求国泰民安,百业呈祥。白话版《说文解字》:吉,祥瑞美好。字形采用“士、口”会义。
知:“知”是“智”的本字。矢,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箭,借代行猎、作战。知,甲骨文  (干,武器,借代行猎、作战) (口,谈论) (矢,武器,借代行猎、作战),表示谈论和传授行猎、作战的经验。在远古时代,弯弓使箭是成年人的基本常识和重要经验。金文 承续甲骨文字形。有的金文 省去“干” ,简化字形。篆文 承续金文字形。造字本义:动词,谈论和传授行猎、作战的经验。

翻译:成年男子心之所向追求的目标,人体的泵血器官套上竹笼,纵横在畅通的十字路口的道术。 以武力拼杀,捆绑俘获敌人,莫过于对问题的谋划如拄杖老人的长发一样长远。内心踏实的过日子,莫过于以谋划谋定为大,强迫坚持蒙耻。蓄养的能力莫过于要抢在他人到达之前自强争先。和着琴声的节奏歌唱,莫过于神态安祥,言语亲和乐天下之乐。成为万物的创造者和掌控者,莫过于信守诺言的,真心实意回到道处,躺下休息。日光或月光将空间照亮,莫过于以神体物而不遗。祥瑞美好莫过于知循道应物而发,顺理而为而行。

心得:长莫长于博谋。老人从来不剪的头发,是经过漫长的岁月长出来的,谋的远,谋的深。
安莫安于忍辱。受辱不一定是受辱,有些辱是人智认定的。组织在运行中有目标,分辨辱,人不是世界的中心,在组织运行中以大局为定,不偏离组织目标方向,水善利而不争,故几于道。 先莫先于修德。德到用时方恨少,抢在别人到达之前,抢在德的存蓄罐分文不剩之前,修德积德的日常储蓄。 乐莫乐于好善。独乐乐不如众乐乐,组织的运行目标达到了,组织内的人都乐。修德者好善,好善者必得其乐。 神莫神于至诚。至诚,真心诚意的抱道不离,道者,神明之源,神源于道。 明莫明于体物。明足于照下,神明照的自己是光明的,光明之下物之阴阳面了然于胸,如同自己的内脏一样亲近,熟悉。 吉莫吉于知足。吉,士口,士,善于办事的人,嘴巴说出来的作战经验顺理循道,不妄言。才足于行的经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