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周 第一天(1.17):原文:
绝嗜禁欲,所以除累。
抑非损恶,所以禳过。
贬酒阙色,所以无污。
避嫌远疑,所以不误。
博学切问,所以广知。
高行微言,所以修身。
查字:
绝嗜禁欲,所以除累。
绝:絕,甲骨文 是指事字,在两缕丝线 的中间各加一短横指事符号 ,表示将丝线割成两段。金文 则在两组丝线 之间加一把刀 ,明确表示用刀割断丝缕。籀文 承续金文字形。篆文  (丝,丝线) (刀,割) (卩,人),表示用刀割断丝缕。造字本义:动词,将丝线切断。隶化后楷书 将篆文字形中的“糸” 写成 ;误将篆文字形中的 (刀 人)写成“色” 。《汉字简化方案》中的简体楷书“绝” ,依据类推简化规则,将正体楷书字形中的“糹” 简化成“纟” 。“断”是将物体截成两段;“绝”是将丝线切成两段;“继”是将断丝相连接;“续”是传承祖业家宝。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絕,斷絲也。从糸,从刀,从卩。  ,古文絶。象不连體,絶二絲。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绝,切断丝线。字形采用“糸、刀、卩”会义。  ,这是古文写法的“绝”,字形像丝线不连贯的形体,像切断了两束丝线。
嗜:“耆”是“嗜”的本字。耆,金文  (老,老人) (甘,享受美食),造字本义:名词,保持一生的口味。“耆”作为单纯字件后,篆文 再加“口” ,另造“嗜”代替。隶化后楷书 将篆文字形中的 写成 ,将篆文字形中的 写成 。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嗜,嗜欲,喜之也。从口,耆聲。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嗜,食欲,终生喜好的口味。字形采用“口”作边旁,“耆”作声旁。
禁:禁,篆文  (林,林野、苑囿) (示,使看得清楚、警示),表示警告不可砍伐、狩猎。造字本义:动词,出于对皇家苑囿或特殊林园的保护,而戒阻砍伐或行猎。隶化后楷书 将篆文字形中的“林” 写成 ,将篆文字形中的“示” 写成 。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禁,吉凶之忌也。从示,林聲。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禁,对影响吉凶的忌讳。字形采用“示”作边旁,采用“林”作声旁。
所:斤,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斫”的省略,表示刀斧砍、削。所,金文  (户,门窗,借代房屋) (斤,即“斫”的省略,用刀斧砍、削),表示伐木筑屋。篆文 将金文字形中的“户” 写成 ,将金文字形中的“斤” 写成 。造字本义:动词,木匠拉锯挥斧,筑屋造门。隶化后楷书 将篆文字形中的“户” 写成 ,将篆文字形中的“斤” 写成 。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所,伐木聲也。从斤,戶聲。《诗》曰:“伐木所所。”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所,砍伐树木的声音。字形采用“斤”作边旁,采用“户”作声旁。《诗经》有诗句唱道:“挥斧伐木,所所传响。”
以:造字本义:动词,母子脐带相连,形神特征相传。古籍多以“以”代替“㠯”。当“以”引申为虚词后,篆文再加“人”另造“似”代替。
除:余,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屋舍、旅馆。除,篆文  (阜,石阶) (余,简易屋舍),表示屋前台阶。造字本义:名词,屋舍门前的台阶。隶化后楷书 将篆文字形中的“阜” 写成“左耳旁” ,将篆文字形中的“余” 写成 。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除,殿陛也。从  ,余聲。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除,殿阶。字形采用“左耳旁”(阜)作边旁,采用“余”作声旁。
累:“畾”是“纍”的本字。畾,甲金篆隶字形资料暂缺,楷书  (田,即“囟”的变形,丝线绕成的线团) (田,即“囟”的变形,丝线绕成的线团) (田,即“囟”的变形,丝线绕成的线团),表示一堆线团。当“畾”的本义消失后,篆文 再加“糸” (丝线)另造“纍”代替,强调将丝线缠绕成团。隶书 将篆文字形中的“糸” 写成 。简体隶书 将“畾” 简化成“田” 。造字本义:动词,将加工好的丝线缠绕成线团,将线团堆放在一起,以备纺织使用。古籍多以“纍”代替“畾”。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纍,綴得理也。一曰大索也。从糸,畾聲。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累,将丝线连缀得有条理。另一种说法认为,“累”是粗绳索。字形采用“糸”作边旁,采用“畾”作声旁。
翻译:切断终生喜好的口味;像出于对皇家苑囿或特殊林园的保护而戒阻砍伐或行猎一样,戒阻住人们如深谷大壑一样永远填不满的贪求心念。木匠拉锯挥斧,为脐带相连形神特征相传的的母子筑屋造门,屋舍门前的台阶,将丝线连缀得有条理。
抑非损恶,所以禳过。
抑:“印”是“抑”的本字。印,甲骨文  (爪,抓住) (蹲跪着的人),表示将对象制服跪地,并强制在其额头烙戳记号。金文 将甲骨文字形中的“人” 写成 。、篆文 将甲骨文字形中的“人” 写成 。当“印”的“强制烙印”的本义消失后,篆文 再加“手” 另造“抑”代替。造字本义:动词,古代官府强制性在发配边疆的罪犯额头上烙戳发配记号。隶书 将篆文字形中的 写成 ,将篆文字形中的 写成 。楷书 将篆文字形中的 写成 。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按也。从反“印”。  ,俗从手。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按压。采用反写“印”的方式造字。  ,俗体字采用“手”作边旁。
非:“非”是“排”的本字。非,甲骨文 是指事字,字形在相北的两个人 (背)头上各加一横指事符号 ,表示两人思想相背、观念冲突、行为排斥。有的甲骨文 变形,指事特征消失。当“非”的“排斥”本义消失后,甲骨文 在“非”字 基础上再加双手 另造“排”代替,强调“排”的手部行为特征。金文 承续甲骨文字形 。篆文 有所变形。造字本义:动词,思想相背者之间互相抵制、排挤,相互攻击、责难。从本义上看,时日恰当为“是”;相互抵制为“非”。隶书 继承篆文字形。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非,違也。从飛下翄,取其相背。凡非之屬皆从非。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非,违背。字形采用“飛”字下部表示“翅膀”的字形部分构成,采用左右两翼相背的含义造字。所有与非相关的字,都采用“非”作边旁。
损:員,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钟鼎的圆口。損,金文  (手,捣毁) (钟鼎的圆口),表示捣毁钟鼎器物。篆文 将金文字形中的 简化成 。造字本义:动词,捣毁、破坏钟鼎等贵重器皿。隶书 将篆文字形中的 简化成 ,失去五指形象。《汉字简化方案》中的简体楷书“损” ,依据类推简化规则,将正体楷书字形中的“員” 简化成“员” 。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損,減也。从手,員聲。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损,减少。字形采用“手”作边旁,采用“员”作声旁。
恶:惡,篆文  (亞,位居第二的) (心,意愿),表示不如愿的。造字本义:动词,内心无法接受的,反感的。隶书 将篆文字形中的 写成 ,将篆文字形中的“心” 写成 。《汉字简化方案》中的简体楷书“恶” ,依据类推简化规则,将正体楷书字形中的“亞” 简化成“亚” 。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惡,過也。从心,亞聲。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恶,罪过。字形采用“心”作边旁,采用“亚”作声旁。
禳:ráng 向鬼神祈祷消除灾殃。
过:咼,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残骨,借代死亡。過,金文  (辵,行进) (残骨,借代死亡),表示生命在岁月的行进中化成枯骨。篆文 将金文字形中的“辵” 写成 ,将金文字形中的残骨形状 写成“咼” 。造字本义:动词,在时光流逝中走向死亡,身化枯骨,生命不再。隶化后楷书 将篆文字形或的“辵” 写成“走字底” ,将篆文字形中的“咼” 写成 。《汉字简化方案》中简体楷书“过” ,依据草书字形 ,将正体楷书字形中的“咼” 简化成“寸” 。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過,度也。从辵,咼聲。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过,经由,经度。字形采用“辵”作边旁,采用“咼”作声旁。
翻译:按压思想相背者之间互相的抵制、排挤、相互攻击、责难,减少内心无法接受的,反感的。木匠拉锯挥斧,为脐带相连形神特征相传的的母子筑屋造门,向鬼神祈祷消除灾殃,在时光流逝中走向死亡,身化枯骨,生命不再。
贬酒阙色,所以无污。
贬:貶,篆文  (貝,货币) (乏,缺少)。造字本义:动词,减损,使之缺少经济价值。隶化后楷书 将篆文字形中的 写成 ,将篆文字形中的 写成 。《汉字简化方案》中的简体楷书“贬” ,依据类推简化规则,将正体楷书字形中的“貝” 简化成“贝” 。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貶,損也。从貝,从乏。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贬,减损价值。字形采用“贝、乏”会义。
酒:“酉”是“酒”的本字。酉,甲骨文 是指事字,字形像是有酒篓 伸进大缸 的酒坛 ,大缸中的一横指事符号 表示酒液。当“酉”的“酒坛”本义消失后,甲骨文 再加“水” ,强调坛中饮料的液态性质。金文 基本承续甲骨文字形。篆文 将甲骨文字形中的 写成 ,将甲骨文字形中的 写成 。造字本义:名词,用粮食的淀粉糖发酵制成的香甜兴奋饮料。隶化后楷书 将篆文字形中的“水” 写成“三点水” ,将篆文字形中的 写成 。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酒,就也,所以就人性之善惡。从水,从酉,酉亦聲。一曰造也,吉凶所造也。古者儀狄作酒醪,禹嘗之而美,遂 疏儀狄。杜康作秫 酒。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酒,迁就满足。用来迁就满足人性中的善恶激情的刺激性饮料。字形采用“水、酉”会义,“酉”也作声旁。另一种说法认为,“酒”是成 就的意思,是导致或吉或凶之事的原因。古昔时代仪狄发明了酒,大禹尝酒后大加赞美,并因仪狄的天才而疏远了他。还有说法认为,是杜康最早发明了高梁酒。
阙:欮,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厥”的省略,表示短缺、欠缺。闕,金文  (門,城门) (欮,短缺、欠缺),表示空缺的城门,即象征性的无门之门。篆文 将金文字形中的“欮” 写成 。造字本义:名词,古代建筑师为城市、宫殿、祠庙、墓园、宅第的宽敞通道建造的入口导引标志性建筑,即导引人们以耸立在通道两侧的对峙建筑所形成的缺口,作为大门和入口。隶化后楷书 将篆文字形中的“門” 写成 ,将篆文字形中的“欮” 写成 。《汉字简化方案》中的简体楷书“阙” ,依据类推简化规则,将正体楷书字形中的“門” 简化成“门” 。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闕,門觀也。从門,欮聲。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阙,宫门外两边的楼台。字形采用“门”作边旁,采用“欮”作声旁。
色:色,甲骨文  (站着的人) (跪着的人),表示两人一前一后,即两性亲密接触。金文 将甲骨文字形中的左右结构调整成上下结构:  (人,体位在上) (“人”的变形,体位在下),明确一人在上、一人在下的性活动含义。有的金文 表示一个人用手抓住 另一个人 。篆文 承续金文字形。造字本义:动词,两性交合。隶化后楷书 误将篆文字形中的“人” 写成“刀” 。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色,顔气也。从人,从卪。凡色之屬皆从色。  ,古文。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色,脸上的颜色、气色。字形采用“人、卪”会义。所有与色相关的字,都采用“色”作边旁。  ,这是古文写法的“色”字。
无:无,篆文 是指事字,字形在表示“秃头”的“兀” 字上加一横 指事符号,表示全秃,强调“兀”的程度。造字本义:形容词,头顶全秃,没有头发。隶书 将篆文字形中的“兀” 写成 。“兀”是秃顶;“无”是全秃,完全光头。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無,亡也。从亡,無聲。无,奇字无,通于元者。王育说,天屈西北为无。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無,没有。字形采用“亡”作边旁,采用“無”作声旁。“无”,这是一个奇字,是“元”的撇画向上贯通而产生的奇字。王育说,天穹向西 北弓屈叫作“无”。
污:“污”是“汙”的异体字。于,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竽”的本字,表示吹管乐器。汙,篆文  (水,唾沫、口水) (于,即“竽”,吹管乐器),表示口水留在吹奏过的竽管上。造字本义:动词,吹竽时口水弄脏了竽管。隶书 将篆文字形中的“水” 写成“三点水” ,将篆文字形中的 写成 。楷书异体字 误将“于” 写成“亏” 。古籍多以“污”代替“汙”。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汙,薉也。一曰小池爲汙。一曰涂也。从水,于聲。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污,污秽。另一种说法认为,小池叫汙。还有一种说法认为,“汙”是涂抹的意思。字形采用“水”作边旁,采用“于”作声旁。
翻译:减少用来迁就满足人性中的善恶激情的刺激性饮料,短缺两性的交合;木匠拉锯挥斧,为脐带相连形神特征相传的的母子筑屋造门,没有污秽。
避嫌远疑,所以不误。
避:辟,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杀头。避,甲骨文  (彳,行进) (辟,杀头),表示为躲死难而逃亡。金文 承续甲骨文字形。篆文 将金文字形中的“彳” 写成“辵” 。造字本义:动词,为躲刑戳或战乱而逃离是非之地。隶化后楷书 将篆文字形中的“辵” 写成 ,将篆文字形中的 写成 。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避,回也。从辵,辟聲。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避,迂迴绕开。字形采用“辵”作边旁,“辟”作声旁。
远:袁,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衣物。遠,甲骨文  (袁,衣物) (又,抓、持) (亍,即“彳”,行进),表示带上衣物行囊长途出行。有的甲骨文 将“袁” 简写成“衣” 。金文 加“止” (趾,脚板),并将甲骨文字形中的“袁” 写成 。篆文 将金文字形中的“辵” 写成 ,将金文字形中的“袁” 写成 。造字本义:动词,带上衣物行囊长途出行。隶化后楷书 将篆文字形中的“辵” 写成“走之底” ,将篆文字形中的“袁” 写成 。《汉字简化方案》中的简体楷书“远” ,依据类推简化规则,将正体楷书字形中的“袁” 简化成“元” 。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遠,遼也。从辵,袁聲。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远,辽远。字形采用“辵”作边旁,采用“袁”作声旁。
疑:疑,甲骨文 像一个拄着手杖的人 发傻地张大嘴巴 ,困惑而不知所向的样子。有的甲骨文 加“彳” (十字路口),强调在十字路口迷路含义。金文  (牛,可能是“屰”之误写,迎面而来的人) (困惑地张着大嘴的人) (“彳”的误写) (止,行进),表示迷路者向迎面而来的行人问路。篆文 误将金文中张大的嘴巴 写成“匕” ,误将金文字形中的“大” (人)写成“矢” ,并以“子” 代替“牛” (“屰”之误写),表示小孩迷路。造字本义:动词,在十字路口不知所往。“疑”生于对外部的无知,致知即可释疑;“惑”生于内心的混乱,心乱生于贪欲——“四十不惑”,是指人到中年后能够看清自己真正的欲求而获得明智。隶化后楷书 将篆文字形中的 写成 ,将篆文字形中的 写成 ,将篆文字形中的 写成 ,将篆文字形中的 写成 。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疑,惑也。从子止匕,矢聲。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疑,迷惑而不知所从。字形采用“子、止、匕”作边旁,采用“矢”作声旁。
误:吴,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娱”本字,表示游戏。誤,金文  (言,说) (吳,即“娱”,游戏),表示为制造娱乐而戏言。造字本义:动词,戏言,戏说,说错话。篆文 承续金文字形。隶化后楷书 将篆文字形中的 写成 ,将篆文字形中的 写成 。俗体楷书 误将正体楷书字形中的“夨” (夭,侧首摇摆的人)写成“天” 。《汉字简化方案》中的简体楷书“误” ,依据类推简化规则,将正体楷书字形中的“言” 简化成“讠” 。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誤,謬也。从言,吳聲。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误,谬误。字形采用“言”作边旁,采用“吴”作声旁。
翻译:迂迴绕开妻妾成群但仍然 对妻妾不满、挑剔的男子,带上衣物行囊长途出行,以离开迷惑而不知所从的十字路口。木匠拉锯挥斧,为脐带相连形神特征相传的的母子筑屋造门,没有谬误
博学切问,所以广知。
博:“博”和“搏”在金文字形中原本是一个字,从篆文开始分化。尃,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缚”的本字,表示捆绑。博,甲骨文假借“尃”。尃,甲骨文  (像线绕在纺砖上) (又,抓),表示抓住并捆绑。博,金文字形多样化,都强调武力拼杀、绑获对手:金文字形  (十,盾) (尃,即“缚”),表示武力拼杀,捆绑俘虏;有的金文 误将表示盾形的 写成“十” ;有的金文 将“盾”形的 写成 ;有的金文 以“干” (矛)代替“盾” ;有的金文 则以“戈” 代替“盾” 。篆文 承续金文字形 ,武力的线索消失。造字本义:武力拼杀,捆绑俘获敌人。隶化后楷书 将篆文字形中的“尃” 写成 。当金文字形中的 被篆文写成“博”后,篆文 再加“手” 另“搏”代替,表示拼杀的本义。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博,大通也。从十,从尃。尃,布也。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博,广大而精通。字形采用“十、尃”会义。尃,分布。
学:學,甲骨文  (×,交叠的算筹) (∩,是“六”的简写,即“庐”,房屋),表示练算习字的房屋。有的甲骨文 在算筹 两边加 (爪,手),突出“手把手”教练的含义。金文 在房屋 下面加“子” ,表明教的对象。有的金文 加“攴” (持械打击),表示执教者体罚受教育者。篆文 承续金文字形。造字本义:名词,教孩子算数、习字的校舍。隶化后楷书 将篆文字形中的 写成 ,将篆文字形中的 写成 。《汉字简化方案》中的简体楷书“学” ,依据草书字形 ,将正体楷书字形要中的 简化成“学字头” 。古人称理论知识的训练为“学”,称生活实践的体验为“习”。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覺悟也。从教,从冖。冖,尚矇也,臼聲。學,篆文  省。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觉悟。字形采用“教、冖”会义。“冖”表示尚处于蒙昧状态。采用“臼”作声旁。“學”,这是篆文写法的“  ”字,省略了“攴”。
切:“七”是“切”的本字。七,甲骨文 是指事字,用一横 、一纵 表示切分物体。当“七”的“切分”本义消失后,金文 将甲骨文字形中的“十” 写成“七”形 ,并再加“刀” 另造“切”代替,强调用刀分割。篆文 承续金文字形。造字本义:动词,用刀分割物体。隶化后楷书 将篆文字形中的“七” 写成“十” ,将篆文字形中的 写成 。俗体楷书 承续篆文字形,将篆文字形中的“七” 写成 。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切,刌也。从刀,七聲。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切,切断。字形采用“刀”作边旁,采用“七”作声旁。
问:門,既是声旁也是形旁,借代拘禁室。問,甲骨文  (門,借代拘禁室) (口,审讯),表示、拘禁并审讯。金文 、篆文 承续甲骨文字形。造字本义:动词,拘禁并审讯。隶书 继承篆文字形。《汉字简化方案》中的简体楷书“问” ,依据类推简化规则,将正体楷书字形中的“門” 简化成“门” 。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問,訊也。从口,門聲。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问,审讯。字形采用“口”作边旁,“门”作声旁。
广:“广”是“廣”的异体字。廣,甲骨文  (宀,房屋) (黄,即“寅”,练箭、练兵),表示练兵习武的宽敞房屋。金文 将甲骨文字形中的“宀” (房屋)写成“广” (开放墙体的建筑),强调便于练兵习武的开阔建筑空间,并将甲骨文字形中的“寅” 写成“黄” ,箭形消失。篆文 将金文字形中的 写成 ,将金文字形中的 写成 。篆文异体字“广” 省去“黄” 。造字本义:名词,开放局部墙体的宽敞建筑。隶化后楷书 承续篆文字形。古籍多以“廣”代替“广”。《汉字简化方案》用“广”代替“廣”。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广,因广爲屋,象對剌高屋之形。凡广之屬皆从广。讀若儼然之儼。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广,依崖架屋,像屋顶对刺的高屋。所有与广相关的字,都采用“广”作边旁。读音像读“俨然”的“俨”。
知:“知”是“智”的本字。矢,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箭,借代行猎、作战。知,甲骨文  (干,武器,借代行猎、作战) (口,谈论) (矢,武器,借代行猎、作战),表示谈论和传授行猎、作战的经验。在远古时代,弯弓使箭是成年人的基本常识和重要经验。金文 承续甲骨文字形。有的金文 省去“干” ,简化字形。篆文 承续金文字形。造字本义:动词,谈论和传授行猎、作战的经验。隶书 将篆文字形中的 写成 。当“知”的形容词含义“聪明、有战略”消失后,金文 再加“曰” (说,传授)另造“智”代替,强调谈论和传授经验。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知,詞也。从口,从矢。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知,表达了解、明白时的措词。字形采用“口、矢”会义。
翻译:以武力拼杀,捆绑俘获敌人的样子,教孩子算数、习字;像用刀分割物体一样去审讯拘禁的敌人。木匠拉锯挥斧,为脐带相连形神特征相传的的母子筑屋造门,就可以在开放局部墙体的宽敞建筑里谈论和传授行猎、作战的经验。
高行微言,所以修身。
高:“高”、“京”、“亭”的甲骨文与金文字形相近,疑为同源。高,甲骨文 是象形字,字形像环形城墙 上的多层塔楼 ,用于瞭望预警的多层尖顶塔楼,下方的“口” 像城墙的门拱。简体甲骨文把多层的尖顶塔楼 简化成 、或 、或 。金文 承续甲骨文字形。篆文 将金文字形中的多层的尖顶塔楼形象 简化成 。造字本义:名词,瞭望预警的多层楼台。楷书 承续金文字形 。简体楷书 承续篆文字形 。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高,崇也。象臺觀高之形。从冂口。與倉、舍同意。凡高之屬皆从高。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高,崇高。字形像台观建筑高耸的样子。字形采用“冂”作边旁。囗,与“仓”、“舍”字形下部的“囗”意思相同。所有与高相关的字,都 采用“高”作边旁。
行:行(háng),甲骨文 是象形字,字形像四通八达的十字路口。金文 承续甲骨文字形。篆文 将十字路口形状的金文 误写成正反两个“双人旁” 、 ,失去路口形象。造字本义:名词,纵横畅通的十字路口。隶书 一定程度上恢复金文字形。从甲骨文、金文字形看,“行”的左右两边“彳”、“亍”,应该被称作“左行旁”、“右行旁”,而不是“双人旁”。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行,人之步趨也。从彳,从亍。凡行之屬皆从行。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行,人们在路上行走或小跑。字形采用“彳、亍”会义。所有与行相关的字,都采用“行”作边旁。
微: 是 的本字。微,甲骨文  (长发的老人) (手执棍杖),表示老人拄杖而行。金文 承续甲骨文字形。有的金文 加“辵” (行进),强调行进。篆文 大体综合了金文 和 的字形,将金文字形中的老人形象 写成 。造字本义:动词,老人拄杖缓行。隶化后楷书 将篆文字形中的 写成 ,将篆文字形中的 写成 。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微,隱行也。从彳,  聲。《春秋傳》曰:“白公其徒微之。”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微,隐藏身份,悄悄行进。字形采用“彳”作边旁,采用“  ”作声旁。《春秋传》上说:“白公的门徒将他的尸体隐匿在山上。”
言:言,甲骨文 是指事字,字形在舌 的舌尖位置加一短横指事符号 ,表示舌头发出的动作。简体甲骨文 省去短横指事符号,将舌形 写成 。金文 承续简体甲骨文字形。篆文 承续甲骨文字形。造字本义:动词,鼓舌说话。隶书 将篆文字形中的舌形 写成 。晚期隶书 把舌形的 简化成三横加“口”的 。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言,直言曰言,論難曰語。从口,䇂聲。凡言之屬皆从言。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言,直说叫“言”,论争辩驳叫“语”。字形采用“口”作边旁,采用“䇂”作声旁。所有与言相差的字,都采用“言”作边旁。
修:攸,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悠”的省略,表示小心。修,金文  (攸,即“悠”,小心) (二,疑为“彡”的简写,光彩),表示小心翼翼地着彩上色。篆文 将金文字形中的 写成 ,将金文字形中的“二” 写成“彡” 。造字本义:动词,小心翼翼地着彩上色,装饰美化。隶书 将篆文字形中的 写成 。由于“脩”字与“修”字的读音相同、且字形相近,古籍常将“修”字与“脩”字相互假借。《汉字简化方案》用“修”字合并代替“脩”字。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修,飾也。从彡,攸聲。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修,装饰美化。字形采用“彡”作边旁,采用“攸”作声旁。
身:“身”与“孕”本同源,后分化。身,甲骨文  (腹部隆起的人) (被包裹在里面的“子”,即胎儿),表示妇女腹部隆起,怀胎孕子。有的甲骨文 用“女” 代替“人” ,强调妇女怀孕。简体甲骨文 写成指事字:在隆起的腹部 内加一点指事符号 ,表示怀孕。金文  (孕妇) (十,是“又”的变形,用手抓),表示孕妇手抚腹部,或用手托着大肚子,减轻沉甸甸的肚子给身体的负担。篆文 将金文字形中的“十” 写成 。造字本义:动词,妇女腹部隆起,怀胎孕子。隶化后的楷书字形 中,篆文的“人”形 消失。当“身”的动词“怀孕”本义消失后,篆文 将甲骨文字形中的的包围结构调整上下结构,另造“孕”代替。在甲骨文里,半圆在“人”的前部为“身”(孕) ;半圆在“人”的后部为“臀” ;半圆在“又”(手臂)的下方为“肱” 。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身,躳也。象人之身。从人,厂聲。凡身之屬皆从身。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身,躯体。像人的身体。字形采用“人”作边旁,采用“厂”作声旁。所有与身相关的字,都采用“身”作边旁。
翻译:
切断终生喜好的口味;像出于对皇家苑囿或特殊林园的保护而戒阻砍伐或行猎一样,戒阻住人们如深谷大壑一样永远填不满的贪求心念。木匠拉锯挥斧,为脐带相连形神特征相传的的母子筑屋造门,屋舍门前的台阶,将丝线连缀得有条理。
按压思想相背者之间互相的抵制、排挤、相互攻击、责难,减少内心无法接受的,反感的。木匠拉锯挥斧,为脐带相连形神特征相传的的母子筑屋造门,向鬼神祈祷消除灾殃,在时光流逝中走向死亡,身化枯骨,生命不再。
减少用来迁就满足人性中的善恶激情的刺激性饮料,短缺两性的交合;木匠拉锯挥斧,为脐带相连形神特征相传的的母子筑屋造门,没有污秽。
迂迴绕开妻妾成群但仍然 对妻妾不满、挑剔的男子,带上衣物行囊长途出行,以离开迷惑而不知所从的十字路口。木匠拉锯挥斧,为脐带相连形神特征相传的的母子筑屋造门,没有谬误。
以武力拼杀,捆绑俘获敌人的样子,教孩子算数、习字;像用刀分割物体一样去审讯拘禁的敌人。木匠拉锯挥斧,为脐带相连形神特征相传的的母子筑屋造门,就可以在开放局部墙体的宽敞建筑里谈论和传授行猎、作战的经验。
站在瞭望预警的多层楼台上看四通八达的十字路口,像老人拄杖缓行一般鼓舌说话;木匠拉锯挥斧,为脐带相连形神特征相传的的母子筑屋造门,装饰美化腹部隆起、怀胎孕子的妇女。
心得:读这几句让我想到“心气一,则欲不偟,志意不衰,思理达”,这几句就是心气一的方法,进而可以养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