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农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敏妈

郝娟千字文读书笔记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8-12-22 19:56:13 | 显示全部楼层
写完这一周的作业,再看了看这一周读的内容,“盖此身发,四大五常,恭维鞠养,岂敢毁伤”大哭。四句话像四大棒子,我深感自己的不孝。忏悔不已。那些所谓的原生伤痛都在这一刻荡然无存,羞愧至极。太自私了,就在那里拿着人贩子给的粮食,无病呻吟。用人贩子那里拿来的“原生家庭”的牌子“打”自己的爸妈。真的羞愧难当,成天乱吼就怪爸妈才成了我现在的样子,真是愚蠢至极。熬夜,减肥,暴饮暴食,胡思乱想胡作非为,哪一点是原生家庭给的?人贩子给了一颗“糖”,就跟着去了!羞愧惭愧。
不能这样对自己的爹妈!得“慕贞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12-24 19:46:5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敏妈 于 2018-12-29 14:46 编辑

本周内容:
德建名立

德建名立 (dé jiàn míng lì),
形端表正 (xíng duān biǎo zhèng)。
空谷传声 (kōng gǔ chuán shēng),
虚堂习听 (xū táng xí tīng)。


祸因恶积 (huò yīn è jí),
福缘善庆 (fú yuán shàn qìng)。
尺璧非宝 (chǐ bì fēi bǎo),
寸阴是竞 (cùn yīn shì jìng)。


资父事君 (zī fù shì jūn),
曰严与敬 (yuē yán yǔ jìng)。
孝当竭力 (xiào dāng jié lì),
忠则尽命 (zhōng zé jìn mìng)。

临深履薄 (lín shēn lǚ bó),
夙兴温凊 (sù xīng wēn qìng)。
似兰斯馨 (sì lán sī xīn),
如松之盛 (rú sōng zhī shèng)。

需要查询的语句

德建名立,形端表正

这两句话着重讨论了德与名、形与表的两种关系。“德”与“名”是一对,名是名利的简称。人没有一个不追求名利的,说不想那是因为没有条件与机会。人求名利、求好的果报就应该种好的因,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德”是因“名”是果,德建才能名立,因好果必好,这是自然的道理。如果我们反过来,倒果为因,只求名利不管德行,那是缘木求鱼。“缺德”哪里能求到“善果”呢?古人说“德是摇钱树,信是聚宝盆”。有了德才能童叟无欺,有了信才能货真价实,这样做贸易不想发财都不可能。这就是孔子在《易经•系辞》中说的:“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

由此再进一步要明白道与德的关系。德者得也,老子《道德经》五千言,前面三千字为道经,后面二千字为德经。道为理体,譬如我们出门之前要看地图,定好方位,然后开车出发,就是德,不去永远没有德。明道不行道,永远不会有德。道与德很难兼得,有道的人不一定有德,有德的人不一定有道,只有得道的人才是道德兼备。否则就是“有道无德,必定招魔;有德无道,一座空庙”。不积功累德,一味地盲修瞎炼,一定会走火入魔,因为修行没有资粮。外表道貌岸然,实质浮躁虚饰的人,内里一定是空的,因为他根本没有明道。

“形”与“表”又是一对,这里的“形”指的是人的整体形态,身心两部分都包括在内。心正才能身正,身正了仪表容貌自然端正。人的形体健美、容貌姣好的根本在于心地,整容化妆是没有用的,起码不能长久。所以善良之心能将人变丑为美,歹毒之心会使人面目狰狞。有兴趣的人可以读读陈希夷的《心相篇》,其文着重谈的就是心与貌的关系。

为什么“形端”就能“表正”呢?这就谈到诸子百家里的《管子》。《管子》是中国历史上,也是世界历史上谈管理学的第一书。现代管理学上自以为是新发现的东西,其实都可以在《管子》中找到雏形。管子是齐桓公的首相,他通过发展经济,帮助齐桓公富国强兵,使齐国一跃成为春秋诸国之首。《管子•心术篇》中说:“形不正者德不来,中不精者心不治。正形饰德,万物必得”。管子认为,人的身为馆舍德如贵宾,馆舍不打扫干净就不可能留贵宾常驻。为了留住“德”这个贵宾,我们的身体,这个馆舍就一定要端正。形体端正了,内心的德建立起来了,仪容仪表自然而然就端正了。



空谷传声,虚堂习听

这几句话的字面意思很好理解。空旷的山谷里声音会持续不断,空荡的堂屋中一处发声各处都会响应。“虚堂”是空屋子,“习”是接二连三的重复。我们都有“虚堂习听”的经验,一间空屋子里面的回声很大,在一个角落讲话另外的几个角落里都能听到。

“空谷传声”传出的是谁的声音?“虚堂习听”听到的又是谁的声音?都是发声者自己发出的声音。如果不出声,哪里会有“传声”和“习听”呢?

“传出的是谁的声音?听到的又是谁的声音?”就是那个“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为四邻。俨兮,其若客”

祸因恶积,福缘善庆

“祸福”两句话出自《易经》。《易经•坤卦•文言》中说:“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庆”是吉祥、喜庆。“有余庆”是福泽绵长,这是积善的回报;“有余秧”是灾祸不断,这是积恶的果报。这两句话重点讨论了善与恶、福与祸的因果关系。善恶是因,福祸是果,因果次序一定要分别清楚,千万不能倒置。

祸与福是一体两面,相对共存的关系。不想要祸就别让福发展到极点,老子不是说过“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的话吗?人为什么会有祸?因为恶积,是小恶的不断积累。为什么会有福?因为积善。所以“福将至,观其善必先知之;祸将至,观其恶必先知之”。善恶的积累过程就是事物的量变阶段,这个阶段还可以自己控制。一旦到了祸福临头的质变阶段,就非人力所能控制了。山顶上的石头连小孩子都能撬动,一旦石头滚下山来,巨汉也挡拦不住。

人的祸福都是自己招感来的,就像自己在山谷中呼喊,听到的是自己的回音一样。一切因果都是自作自受,怨天尤人是没有用的,所以《太上感应篇》的第一句话就是“祸福无门,惟人自招”。



尺璧非宝,寸阴是竞。

整理资料,仅供参考)这两句话,语出《淮南子》。《淮南子》上说“圣人不贵尺之璧,而重寸之阴”。璧的本义是平而圆、中心有孔的玉环,后世将上等的美玉称为璧。直径一尺长的璧是非常宝贵的,古有“和氏之璧,价值连城”的故事。但是这里却说“尺璧非宝”,这是与光阴比较而言的。与光阴(时间)相比,一尺长的美玉也不是宝贝,但是片刻时光却值得珍惜。

古人为什么将时间叫做“寸阴”呢?时间可以用尺子计量吗?古代的计时工具中有一种叫日晷,是石头制做的上面带有刻度的盘子,盘面上有一根垂直的铁针。日晷盘面上的刻度非常复杂,分为好几层。因为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是椭圆的,地球自转的地轴又是歪的,所以四季的日照高度不同,落在日晷上的阴影也长短不一。当夕阳落山的时候,阳光在日晷上的阴影只有一寸长。夕阳落山是瞬间的,一下就落了,如不抓紧时间寸阴就没有了。所以才有“一寸光阴一寸金”的成语。“競”字的甲骨文字形是二个人在竞逐、奔走,竞字的本义是争竞、角逐和比赛的意思



资父事君,曰严与敬。

从这几句开始讨论五伦关系。五伦就是父子、夫妻、兄弟、朋友、君臣,五种人与人之间的伦常关系,前面三种是家庭关系,后面两种是社会关系,这是人与人之间不能脱离的基本关系。

人性之中要有仁义礼智信五常之德,人心之中要明五伦之道。五常是天道,五伦是人道;在天言五德,在人间就表现为五种伦常关系。例如,父子之间讲仁,仁德是父子之道。夫妻之间讲智,智慧是夫妻之道。朋友之间讲信,诚信是友道。君臣之间讲义,义者宜也。知道什么事该做、什么事不该做,这是智慧;能将事情做得恰到好处、适度适宜就是义,就是君臣之道。兄弟之间要讲礼,礼是社会秩序的总称,知道长先幼后,孔融让梨,社会秩序才能有条不紊。人的天性对应的是人类社会的伦常秩序,现代人不明五伦之道,颠倒伦常关系,社会怎么能不乱呢!

五伦之首是父子之道,原则是父慈子孝。父道叫慈道,严就是慈,爱即是害。传统家教中父母教子严格得很,父亲偏重于一个严字,母亲偏重于一个慈字,所以古人称自己的父亲为“家严”,称自己的母亲为“家慈”。父母下面对应的子道就是孝道。中国文化的核心就是一个“孝”字,千经万论都是这个字的发挥,都是对这个字的解释而已。懂了孝这个字就算“明道”,遵照孝之理去做就是“行道”就是修行,所以说“百善孝为先”。

孝是个上老下子的会意字,老子合为一体,老就是子,子就是老。从自己这一代算起,向上追无穷,向下推也无穷,这个直贯天地、无穷无尽的血缘通道就叫孝。祖先积累的福德,就是依靠这条“孝”的管道遗传给子孙后代。不讲孝、不尽孝的人,是自断祖先遗德的通道。这个损失不仅仅是一代人的事情,子孙万代都会因为你的不孝而被断了这条血脉传承的根,这个罪责就背得太大了

将孝道的仁爱之心向外面一层一层地展开,就是兄弟之道、夫妻之道、朋友之道和君臣之道。懂了孝其他四道就自然全都懂了,不明白孝道其他四道也不可能明白。这就是为什么古人说,“忠臣必出于孝子”的道理。

“资父事君”的意思是资养父母、侍奉君王,原则要求是两个字“严”与“敬”。严是一丝不苟,敬是诚谨恭敬,恭在外表, 敬在内心。孔子在《孝经》里面说:“资于事父以事母而爱同,资于事父以事君而敬同”。强调了奉养父母、侍奉君王是一样的,都要一丝不苟,虔诚恭敬。汉语里自古孝顺二字合用,孝指内心的诚敬,顺指言行上不拗父母之意。这也是《弟子规》中要求的“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






孝当竭力,忠则尽命。

这两句话是由《论语》“事父母能竭其力”与“臣事君以忠”两句话变化而来的,强调孝敬父母应当竭尽全力,尽你所能去做,能做到多少就做到多少。忠于君主要能不超越本位,一心一意,恪尽职守。君不是仅仅指帝王,你的领导、你的主管就是你的君。忠的意思是全心全意、恪尽职守。忠字的象形就是方正不偏的一心,忠诚无私,尽心竭力地把本分内的事情做好就叫尽忠。

有人将“忠则尽命”,解释为“忠于君主要能不惜生命”。孔子、孟子都反对这种没有理性的愚忠,把命搭上要看值不值,是不是“仁”“义”之所在。帝王要胡来,忠臣当然要谏劝,这是做臣子的本分,但要建立在信任的基础上。臣子进谏言一定要有智慧,要适时适度,还要“怡色柔声”。君主不纳谏就要适可而止,为做“忠臣”把命搭上就没有必要了。历史上最著名的诤臣是唐朝的魏征。他曾对唐太宗说:“我要做良臣,绝对不做忠臣”。唐太宗很好奇地问为什么。魏征回答说:“忠臣没有好下场,不是被砍头就是被挖心,所以我绝不做忠臣”。唐太宗听了哈哈大笑,但也明白了魏征的用意,那就是明君一定肯接纳贤臣的谏言。

忠于君主要不超越本位,一心一意把事情做好。孔子说过“命者名也”的话,命就是一个人的名分、一个人的本分。人无论做人做事,都要素位而行,不超越自己的本分,才有功德。越位行事,劳而无功,所以孔子才说“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不是自己本分内的事,不要过多地干预,知道多了烦恼多,不是自寻烦恼吗?做人首先要明理,要有智慧,没有理性的愚忠、愚孝是不可取的。

中国老式住宅大门的门心对子都是这样两句话:忠孝传家久,诗书继世长。孝子出来做事一定是忠臣,不孝父母的人会懂得爱国家、爱君主、爱百姓,那是不可能的。中国在隋朝以前没有科举制度,国家挑选人才首先要从各地举荐的孝子中选拔,叫做“举孝廉”。历史上的曹操就是“孝廉”出身,曹操是一位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白脸奸臣的形象是小说家塑造的,不是历史事实。



临深履薄,夙兴温凊。

这两句话是“资父事君”的具体原则和方法。“临深履薄”是事君之道,“夙兴温凊”是资父之道,二者都是严与敬的具体体现。

“临深履薄”四个字,出自《诗经•小雅•小旻》一篇。其诗曰:“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面对着悬崖深渊,腿肚子转筋;走在薄薄的冰面上,咔咔声不断,心惊肉跳。古人做人处事、言行举止非常谨慎,因为古人懂得病从口入,祸从口出的道理。一句话一旦说出来,再想收回去就不可能了。人所以长了两只眼睛、两只耳朵、一张嘴就是让人多看多听少说。行为上也是一样,一定要谨慎又谨慎。

事君谨慎的另一个原因是,除了开国立基的前几代帝王,后代的职业皇帝往往都有心理障碍。因为这些职业皇帝,文不及文臣武不及武将,反而要指挥这些文武百官,处理连他们都解决不了的问题,自认为受到戏耍所以喜怒无常。做臣子的稍有不慎,就有杀身之祸,弄不好还要祸及九族,能不战战兢兢吗?

“夙兴温凊”是“夙兴夜寐”与“冬温夏凊”两句话的缩略语。“夙兴”是早早起床,“夜寐”是晚点儿就寝,这句话出自《诗经•大雅•抑》,诗曰:“夙兴夜寐,洒扫庭内,维民之章”。古代夙兴夜寐的标准是,做儿女的要先于父母而起,迟于父母而睡。早晨父母还没有起床,做儿女的就要先起来;晚上父母睡下了,做儿女的才能睡。早晚两次要给父母问安,也就是《弟子规》中说的“晨则省,昏则定”。有点医学常识的人都知道,早晚两个时段是人体基础代谢和激素分泌水平变化的峰值时期,老年人最容易发病、犯病,所以子女要于早晚两次问父母安,看看健康状况。现代社会是乾坤颠倒,父母给子女问安,父母早早起来,打扫房间、准备好早餐,然后子女才姗姗而起。真心疼儿女的老人,就早点睡晚点起,因为你不睡儿女就不能睡,你三点钟就起来折腾,你儿子得几点钟起床呢?

“温凊”是冬天注意防寒保暖,夏天注意防暑降温,也就是《弟子规》中“冬则温,夏则凊”的意思。《二十四孝》故事里就有“黄香扇枕”,黄香九岁就能够在暑天为父母扇枕头,冬天用身体给父母暖被子。现在有冷气机,用不着扇了,但我们对父母的孝心与亲情应该与古人是一般无二的。



似兰斯馨,如松之盛。

)一个人应该让自己的德行、自己的修养象兰草那样的芳香,象青松那样的茂盛。“兰”在这里指的是兰草,不是兰花。兰草的学名叫泽兰,是多年生菊科草本植物,可以入药,开紫红色花,其茎、叶、花都有微香,古代用于熏香。《易经•系辞》里就有“其臭如兰”的形容。“馨”是散布很远的香气,多比喻人的德化远播、声誉流芳百世。

松柏属不落叶乔木树种,其生长不择土质,可活千年以上,有很强的生命力。古人认为松与君子一样,具有常青不老,四时不易其叶的品质。松为人君,传说梦见松树的人将为公,所以公木为松。柏树则被认为是阴木,可以寄托哀思,西方属金色白,故白木为柏。中国文化中的陵墓旁一定要植柏,墓柏是陵寝的一部分,盗伐墓柏的与挖坟掘墓者同罪。记述汉代风俗的《三辅旧事》中记载:凡有盗伐陵柏者“皆杀之弃市”。

一个人的德行可以感染人,象香草那样香气远播;同时真正的德行能够耐霜雪,经得住恶劣环境的考验。荀子说过“岁不寒无以知松柏,事不难无以知君子”。谚语中也有“疾风知劲草”的话,说的是在中国西北有一种草,寒风一起百草倒伏,只有它高高地迎风立于山岗之上,这就是中药里面专治风湿病的独活。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用这两句话激励自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12-29 15:17:15 | 显示全部楼层
需要查的字:

[size=14.3999996185303px]德,升也。从彳,
[size=14.3999996185303px]聲

引申线索




词汇分类

①本义,动词:不强取苛求,坦然获得,无愧于心。   本义只见于古文  
              ,得也。—— 《广雅 • 训诂三》
              君子车。——《易 • 剥》
②形容词:合乎天道的,自得自在的。  义项只见于古文
              是故用财不费,民不劳,其兴利多矣。——《墨子 • 节用上》
              足容重,手容恭,目容端,口容止,声容静,头容直,气容肃,立容,色容庄,坐如尸。——《礼记 • 玉藻》

③名词:合乎天道的思想、方法。    /       道德经    
              故曰,玄古之君天下,无为也,天而已矣。——《庄子 • 天地》 
              六六美,之所以生阴阳天地人与万物也。——《新书 • 道德说》
 
④名词:符合是非标准的思想品质。      德行 德义        德育        德高望众     /       道德  公德 品德        离心离德 同心同德  
              何如可以王矣?——《孟子 • 梁惠王上》   
              孤不度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三国志 • 诸葛亮传》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也。——《史记 • 项羽本纪》   
⑤名词:善行,恩惠。     /       感恩戴德    以怨报德   



造字本义:辟山为址,筑墙造屋
文言版《説文解字》:
,立朝律也。从聿,从廴。

引申线索


词汇分类

①本义,动词:辟山为址,筑墙造屋。      建房 建屋       建造 建筑       建材’  /      重建 改建 扩建 兴建 新建       基建’
              乃大社于国中。——《逸周书 • 作雒》
              (龙泉精舍)太元中,沙门释慧远所也。——《水经注 • 庐江水》
              楚筑章华于前,赵丛台于后。——汉 • 张衡《东京赋》
②动词:将标志物高置于另一物,竖起,树立。      建标 建鼓 建翎 建旗       建树     /      高屋建瓴
              ,竖立也。——《玉篇 • 廴部》
              ,立也。——《广雅》
              ,树也。——《广韵 • 願韵》
              覆也。——《集韵 • 阮韵》
              鼓在阼阶西。——《仪礼 • 大射仪》
              设此旐矣,彼旄矣。——《诗 • 小雅 • 出车》
              天子德,因生以赐姓。——《左传 • 隐公八年》
              德之不。——《国语 • 晋语》
              (秦中)地势便利,其以下兵于诸侯,譬犹居高屋之上瓴水也。——《史记 • 高祖本纪》
              乘轺节。——南朝梁 • 丘迟《与陈伯之书》
              剑阁重关似标。——清 • 严允肇《诸将杂感》
③动词:从无到有地创造、创立。      建党 建军       建档        建都 建国        建功 建业      建交      建立 建设        建功立业     /      福建        
              其有极。——《书 • 洪范》
              官惟王国。——《周礼 • 天官序》
              邦之宫刑。——《周礼 • 小宰》
              百里之国三十。——《礼记 • 王制》
              侯。——《易 • 屯》
              一官而三物成。——《左传 • 襄公三年》
              夫位政之也。——《国语 • 鲁语》
              足下自以为善汉王,欲万世之业,臣窃以为误矣。——《史记 • 淮阴侯列传》
④动词:创造性地提出新想法。       建策 建言 建议       建倡
              爰,盎等皆以为不可。——《汉书 • 邹阳传》
              夺宗之计,多衡所也。——《隋书 • 张衡传》
              曾未闻执事一言寤主
上也。——宋 • 王安石《上田言书》



在古代,父母对未成年子女在口头上的称呼叫作
[size=14.3999996185303px]
[size=14.3999996185303px],有如今日之“小名”与“昵称”,用于日常非正式社交场合,为贱称;子女成年后为其设计的书面称呼叫*
[size=14.3999996185303px]有如今日之“大名”与“户籍名”,用于各种文件和正式社交场合,为尊称;“”与“”是同一对象的两个称呼,“”是对“”的解释或补充;今人所说的“名字”,相当于古人所说“”。

[size=14.3999996185303px]名,自命也。从口,从夕。夕者,冥也。冥不相見,故以口自名。

词汇分类

①本义,动词:天黑时父母呼唤孩子。    本义只见于古文
              父执子之右手,咳而之。——《礼记 • 内则》   
②动词:称呼,叫喊,说出。      /        莫名其妙 不可名状         美其名曰  
              ,自命也。——《说文》
              春,唐人酒为春。——《正字通 • 日部》
              黄帝正百物。——《礼记 • 祭法》
              之曰幽厉。——《孟子》
              公器也。——《庄子 • 天运》
              秦氏有好女,自为罗敷。——《乐府诗集》
              以故其后之曰“褒禅”。——宋 •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之者谁。——宋 • 欧阳修《醉翁亭记》
              虽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其一处。——《虞初新志 • 秋声诗自序》
              自“蟹壳青”。——《聊斋志异 • 促织》
③名词:称号,代号。      名称 名词   名号 名字        名氏 名姓         名下        名义        名册 名单         名录 名目          名次 名额         名片 名堂
              名存实亡 名列前茅 名落孙山         名正言顺       /       闻名 有名 知名 著名         大名鼎鼎     驰名        
              请问。——《仪礼 • 士昏礼》
              记百以上书于策。——《仪礼 • 聘礼》
              慎器与。——《左传 • 昭公三十二年》
              大行受大,细行受细名。——《周书 • 谥法》
              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木兰诗》
④名词:声誉。     名声 名誉   名利 名位    名气 名望        名分 名节       名不虚传 名闻遐迩 名扬天下       名不符实 名副其实 实至名归       名垂千古
              名垂青史         名僵利锁 /
              故西门豹为邺令,闻天下。——《史记 • 滑稽列传》
              达于缙绅间。——清 • 黄宗羲《柳敬亭传》
⑤形容词:有声望的,众人皆知的。       名菜 名馆 名山 名胜          名贵          名家 名流 名门 名牌           名句 名言 名著             名人 名士 名媛
              名师 名手 名医         名山大川   
              天子祭天下山大川。——《礼记》
              山不在高,有仙则。——刘禹锡《陋室铭》
              又患无硕师人与游。——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⑥动词:发出声音,响。   /      不名一钱      大川名谷      一文不名
              古者大川谷,冲绝道路,不通往来也,乃为窬木方版以为舟航。——《淮南子 • 泛论》      
              不一钱。——王充《论衡》
⑦量词:个,位。    /      一名儿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12-29 19:54:30 | 显示全部楼层

文言版《説文解字》:
[size=14.3999996185303px]立,住也。从大立一之上。凡立之屬皆从立

引申线索


词汇分类

①本义,动词:站在地上。   立场 立地       立马     立定 立正      立等 立候      立射     立即      立脚 立足     立刻 立时      /       成立      独立 自立
              坐立不安               
              ,侸也。——《说文》
              君子以不易方。——《易 • 恒》
              哙遂入,披帷西乡。——《史记 • 项羽本纪》
              持璧却。——《史记 • 廉颇蔺相如列传》
              有间。——《韩非子 • 喻老》
②动词:登基,使继王位。      立位          立太子   
              三十日不还,则请太子为王。——《史记》
③动词:竖。    立标 立柜 立领           立体 立方           立方体  立交桥          立竿见影       /         确立 树立   
              大石侧千尺。——苏轼《石钟山记》
              乃宗庙于薛。——《战国策》
              且石于基墓门。——张溥《五人墓碑记》
④动词:开始,创设,创建,设定,制定。   立案 立法 立宪 立约     立春 立冬 立秋 立夏        立功 立业        立国 立户      立论 立言     立意 立志
              立塑           立项          立字据        /       创立 订立 建立 设立      公立 私立   
              故君。——《吕氏春秋 • 荡兵》
              商君佐之,内法度。——贾谊《过秦论》
              复楚国之社稷。——《史记 • 陈涉世家》
              足以事。——《史记 • 廉颇蔺相如列传》
              人患志之不。——《世说新语 • 自新》



造字本义:着色加彩,以突出显示图案
文言版《説文解字》
: 形,象形也。从彡幵聲

引申线索



造字本义:动词,老人借着拐杖站直、站稳
文言版《説文解字》:
[size=14.3999996185303px]端,直也。从立,耑聲。

引申线索


词汇分类

①本义,动词:立正,站直。本义只见于古文
              以其位。——《礼记 • 祭义》  
              行颐溜如矢。——《礼记 • 王藻》
②形容词:正直的。    端方 端丽 端正 端庄      /        品行不端      
              ,直也。——《说文》
              ,正也。——《广雅 • 释诂一》
              苟余心之直兮,虽僻远其何伤。——《楚辞 • 屈原 • 涉江》
              选天下之士。——汉 • 贾谊《治安策》
③副词:正直地,从容不迫地。  端量 端视 端详 端坐  
④动词:两手平稳托举。    端茶 端饭 端酒 端水         端盘 端碗      /        一锅端         全盘端出     一碗水端平  
              
振书书于君前。——《礼记 • 曲礼》     
              水至平,不倾。——《荀子 • 成相》
⑤名词:开头,头绪。   端点        端倪 端绪       /         笔端       弊端         发端 开端          两端         变化多端        举其一端   
              反复终始,不知倪。——《庄子 • 大宗师》
              常视松日,每稽潭上烟。——宋 • 梅尧臣《昭亭别施度支》
              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虞初新志 • 秋声诗自序》
              东坡右手执卷。——明 • 魏学洢《核舟记》
⑥名词:缘由,原因。   端由        /         事端          无端          借端生事  
              祸集非无。——西晋 • 陆机《君子行》



表,上衣也。从衣,从毛。古者衣裘,以毛為表。
[size=15.6000003814697px]   

词汇分类

①本义,名词:用野兽毛皮制成的外衣。   本义只见于古文  
              ,上衣也。——《说文》
              裘不入公门。——《礼记 • 玉藻》
              必而出之。——《论语》
②名词:外部,外面。      表面 表层          表像        表里如一      /        地表         外表         由表及里   
              中绀而素。——《庄子 • 让王》
              里山河。——《左传 • 僖公二十八年》

③动词:外显,显示,传达。 表白 表达 表露 表示 表现     表情 表态 表意     表功 表彰    表决   表明      表述 表演      表率     表音 表语    /     代表     
              亮自后主。——《三国志 • 诸葛亮传》
              曹公权为骠骑将军。——《三国志 • 吴书 • 吴主传》
              或援誓以心。——刘知几《史通》
              刻石功兮炜煌煌。——唐 • 韦应物《石鼓歌》
              礼官辄贺。——《明史 • 海瑞传》

④名词:奏章,向上传达的文件。     表疏      /        出师表   
              今当远离,临涕零,不知所言。——诸葛亮《出师表》
              出师一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陆游《书愤》
⑤名词:格式化、栏目化的文件。     表格       /        报表    备忘表 大事表 进度表 课程表 统计表 ……   
              为十。——司马迁《报任安书》
⑥形容词:直系亲缘之外的。    表弟 表姐 表妹 表兄   
⑦本义,名词:金属制的数据显示仪。   表壳  表链  表盘  表针       /        挂表  怀表 手表         电表 水表     秒表 钟表       仪表        电子表     
煤气表
               温度表 ……        



古人称不义的侵略为“
”,称仗义的讨伐为“

[size=14.3999996185303px]正,是也。从止,一以止。凡正之屬皆从正。
[size=14.3999996185303px],古文正。从二;二,古上字。
[size=14.3999996185303px],古文正。从一、足;足亦止也

词汇分类

①本义,动词:行军征战,讨伐不义之地 zhēng。    本义只见于古文,后由“征”代替。
              
终日射候,不出兮。——《诗 • 齐风 • 猗嗟》
              予畏上帝不敢不。——《书 • 汤誓》
              故诸侯服而无。——《管子 • 山至数》
              司马弗。——《礼记 • 燕义》)
②动词:收缴,课罚,收税 zhēng。   义项只见于古文
              其货贿。——《周礼 • 地官 • 司门》  
              唯加田无国。——《周礼 • 夏官 • 司勋》
              谨盐筴。——《管子 • 海王》

③形容词:合乎公义的,有道理的 zhèng。       正大 正派 正直         正当 正确          正理 正论        正道 正路         正业         正气 正义        正误
              正人君子    /         方正        改正 纠正 匡正        公正          拨乱反正   
              名不则言不顺。——《论语 • 子路》
              虽成败事异,而同居号者,竝列于篇。——《后汉书 • 皇后纪序》

④形容词:合乎标准的,地道的,规范的 zhèng。   正本 正牌 正宗       正比       正餐 正史 正事        正规 正轨 正式 正常       正果 正品       正红 正黄
              正经 正统          正楷 正书 正体         正色 正文         正方形        正六边形      /        纯正      味道不正   
              古书之。——唐 • 韩愈《朱文公校昌黎先生集》
⑤形容词:不偏斜的,平直的 zhèng。       正北 正南         正步         正眼          正殿 正房 正宫 正室 正厅 正屋 正院           正点          正午        正剧
              正梁 正门          正面 正向         正位 正座         正当中      /      端正       身正不怕影子斜  
              席不不坐。——《论语 • 乡党》
              有绳不以。——《吕氏春秋 • 君守》
              平心持。——《汉书 • 李广苏建传》
              稍稍坐。——《虞初新志 • 秋声诗自序》
⑥形容词:核心的,第一的,非附加的 zhèng /  Zhēng。    正旦 正朔       正月         正电 正极 正数        正副 正负         正号       正题 正职        正凶
              终日射候,不出兮。——《诗 • 齐风 • 猗嗟》
              ,岁之首月,夏以建寅月为,殷以建丑月为,周以建子月为。——《集韵 • 清韵》
⑦副词:直接地,恰好地,刚刚,就 zhèng。       正好 正巧          正切        正视          正是         正中下怀  
              六合相应。——《玉台新咏 • 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⑧动词:使规范 ,使标准 zhèng。    正音 正字         正襟危坐     
              政以治民,刑以邪。——《左传 • 隐公十一年》
              就有道而焉。——《论语 • 学而》
              以晋国。——《国语 • 晋语》
              法则,选贤良。——《荀子 • 王制》
              身以黜恶。——唐 • 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居者思其家,行者乐出其途。——柳宗元《全义县复北门记》
⑨副词:标准地,规范地 zhèng。       正编        正取       /       明媒正取   
              告天下。——《史记 • 苏秦列传》
⑩副词:表示动作、状态在持续之中 zhèng。     正忙         正在        正当年       正下雨     



词汇分类

①本义,动词:神因人的过犯而降下死难。   祸国殃民    祸及子孙   
              天道福善淫。——《书 • 汤诰》
              子木有人之心,武有仁人之心。——《左传 • 昭公元年》
              近者及身。——《战国策 • 赵策》
              刘恭见赤眉众乱,知其必败,自恐兄弟俱。——《后汉书》
②名词:灾难,灾患,不幸事件。   祸端 祸根       祸害 祸患 祸乱      祸事 祸水      祸首 祸胎 祸心     祸不单行      祸起萧墙     /   灾祸      招祸   
              ,害也。神不福也。——《说文》
              灾杀礼。——《周礼 • 掌客》
              逆其类者谓之。——《荀子 • 天论》
              来不由我,古谓之。——《论衡 • 累害》
              兮福所倚。——《史记 • 屈原贾生列传》
              不能为。——《淮南子 • 人间训》
              忧在腹内,山崩为疾,起萧墙,竟制其国。——汉 • 焦延寿《豫之随》
              病从口入,从口出。——晋 • 傅玄《口铭》
              鱼无失水之。——《韩非子 • 大体》
              不顾国政,则亡国之也。——《韩非子 • 十过》  



词汇分类

①本义,动词:躺在席子上。   本义由“茵”代替。
              ,就也。——《说文》
②动词:凭藉,依靠。   因材施教   因人成事           因地制宜 因势利导         因陋就简   
              谁谁极。——《诗 • 傭风 • 载驰》
              利乘便。——汉 • 贾谊《过秦论》
              游于三辅,入京师。——《后汉书 • 张衡传》
              人成事者。——《史记 • 平原君虞卿列传》
              厚币用事者臣靳尚。——《史记 • 屈原贾生列传》
              论世之事,为之备。——《韩非子 • 五蠹》
③动词:沿袭,承接。    因袭 因循       /       陈陈相因      
              殷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论语 • 为政》
              其固然。——《庄子 • 养生主》
              遗策。——汉 • 贾谊《过秦论》
              秦宫室,据其府库。——张衡《东京赋》
④名词:缘由,缘故。   因果 因由           因式           因素 因子       /      原因         前因后果       事出有因     
              贵贱虽复殊途,果竟在何处?——《梁书 • 范缜传》
              于今无会。——《玉台新咏 • 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自谓得其势,无有动摇。——白居易《有木》诗
⑤连词:表示缘由。   因此 因故 因为         因而         因缘       因变量        因噎废食  
              前使绝国功,封骞博望侯。——《史记 • 卫将军骠骑列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12-29 21:07:41 | 显示全部楼层

[size=14.3999996185303px]惡,過也。从心,亞聲。   

词汇分类

①本义,动词:内心无法接受,反感,厌恨 wù。     /        好恶          恨恶 厌恶 憎恶         深恶痛绝
              唯仁者,能好人,能人。——《论语 • 里仁》
              人之有技,冒疾以之。——《书 • 秦誓》
              人有苏秦于燕王者,曰:“武安君,天下不信人也。——《战国策》
              太子痤美而狠,合佐师畏而之。——《左传 • 襄公二十六年》
              比而之。——《左传 • 昭公二十七年》
              诚好何如。——唐 • 柳宗元《柳河东集》
②形容词:使心情极度糟糕的 ě。   恶心
              色不食,臭恶不食。——《论语 • 乡党》
③形容词:可恨的,心坏的,歹毒的 è。   恶霸 恶棍 恶魔 恶人 恶煞 恶少          恶毒 恶劣         恶化       恶果        恶浪           恶名 恶语         恶念
              恶气 恶意          恶俗 恶习 恶性           恶狠狠         /       丑恶 凶恶  
              五曰。——《书 • 洪范》
              者美之充也。——《管子 • 枢言》
              昔贾大夫,取妻而美。——《左传 • 昭公二十八年》
              偷儒(懦)惮事,无廉耻而嗜乎饮食,则可谓少者矣。——《荀子 • 脩身》
              廉君宣言。——《史记 • 廉颇蔺相如列传》
              食,陋车驽马。——《汉书 • 王莽传上》
              岁不入。——贾谊《论积贮疏》
              自古圣贤多薄命,奸雄少皆封侯。——杜甫《锦树行》
              今子美而我。——《韩非子 • 说林上》
④名词:坏行为,罪过 è。     /       作恶        罪恶         惩恶劝善        疚恶如仇        罪大恶极  
              ,过也。——《说文》
              大史典礼,执简记奉讳。——《礼记》
              人莫知其子之。——《礼记 • 大学》
              君子之遏扬善。——《易 • 象传》
              鬼侯有子而好,故入之于纣,纣以为。——《战国策 • 赵策》
              吾以志前。——《左传 • 定公五年》
              元不待教而诛。——《荀子 • 王制》
              积祸盈。——南朝齐 • 丘迟《与陈伯之书》
⑤副词:可怕地,残酷地 è。   恶臭 恶浊           恶斗 恶骂 恶杀 恶战        恶做剧   
              天不为人之寒而辍冬。——《荀子 • 天论》
              上安西。——《颜氏家训》





文言版《説文解字》
[size=14.3999996185303px]:積,聚也。从禾,責聲。   

词汇分类

①本义,名词:储备的粮食。    本义只见于古文
              廼廼仓,廼里餱粮。——《诗 • 大雅 • 公刘》
              掌邦之委,以待施惠。——《周礼 • 地官 • 遗人》
              令野修道委。——《周礼 • 大司徒》
              居则具一日之,行则备一夕之卫。——《左传 • 僖公三十三年》
              故兵曰:“弗如,勿与持久。——《孙膑兵法 • 五度九夺》
              完者使守。——《汉书 • 刑法志》
②动词:堆叠,累加,汇集。      积弊 积愤 积郁        积储 积存 积聚 积压  积攒         积德 积善         积肥 积分 积年         积极 积木       积劳 积重      
              积劳成疾 积重难返 积善成德 积土成山 积羽沉舟      /      沉积 聚积 累积   
              ,聚也。——《说文》。
              ,累也……堆叠也。——《增韵 • 昔韵》
              君子以顺德,小以高大。——《易 • 升》
              和顺中,而英华发外。——《礼记 • 乐记》
              戒之慎之,伐而美者以犯之,几矣。——《庄子 • 人间世》
              私其所,唯恐闻其恶也。——《荀子 • 解蔽》
              土成山,风雨兴焉……积善成德,圣心备焉。——《荀子 • 劝学》
              故人主其食,守其用。——《盐铁论 • 错币》
              商贾以币之变多货逐利。——《史记 • 平准书》
              金累玉,未必陶朱之智。——王充《论衡》
              问曰:“病有、有聚、有馨气,何谓也?”师曰:“者脏病也,终不移。——《金匮要略 • 五脏风寒病脉证并治》
              宣力之佐,皆德累功,忠勤帝室。——魏 • 高贵乡公《改元大赦诏》
              永公住吴兴永欣寺,年学书,后有秃笔头十瓮,每瓮皆数石。——唐 • 张怀瓘《书断 • 僧智永》
              周从后稷到文武,德累功世勤苦,岂知才及四代孙,心轻王业如灰土。——唐 • 白居易《八骏图》
              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宋 • 苏洵《六国论》
              秋阴不散,夜气凛初晴。——宋 • 欧阳修《秋阴》
              能已热。——明 • 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
③动词:滞集,阻滞。     积壅     虫积 食积 痰积 血积     /     瘀积
              天道运而无所,故万物成;帝道运而无所积,故天下归;圣道运而无所积,故海内服。——《庄子 • 天道》
              壅痴迷,沉流莫反。——《南齐书 • 周顒传》
④名词:数学方法乘的结果。    乘积
              广从步数相乘得步。——《九章算术》



从甲骨文字形看远古祖先的幸福观,
为帝王所赐,是临死获赦而活着;“
”为上苍所赐,是神佑而富足安康。

文言版《説文解字》
:福,祐也。从示畐聲。  

本义,动词:献酒祭神,祈求富足安康。         福佑        /        祝福
             亦其女。——《诗 • 鲁颂 • 閟宫》  
              小信未孚,神弗也。——《左传 • 庄公十年》
②形容词:满足的,理想的,幸运的。        福地 福州           福将 福星          福相        /         洪福        幸福  
③名词:丰盛的物质享受,理想的生活。      福分 福气          福建          福利          福如东海         福无双至        /        托福  享福   造福        
              ,祐也。——《说文》。按,本作祜也。
              万来求。——《诗 • 小雅 • 桑扈》
              降既多。——《诗 • 鲁颂 • 閟宫》
              者,备也。备者,百顺之名也。——《礼记 • 祭统》
              受茲介。——《易 • 晋》
              祸兮所倚,兮祸所伏。——《老子》
              师其类者谓之。——《荀子 • 天论》
              安利之谓。——贾谊《道德说》
              全寿富贵之谓。——《韩非子 • 解老》


词汇分类

①本义,动词:用绳线捆绑动物。 本义消失
②动词:缠绕,包围。    义项只见于古文
              限之以邓林,之以方城。——《荀子 • 议兵》
              江陵城地东南倾,故以金堤。——《水经注 • 江水二》
              绿萝玉树,光耀灿相辉。——魏 曹植《苦思行》
              出天门,危崖悬叠,路崖半。——《徐霞客游记 • 遊黄山日记》
③名词:为衣物缝锁的布边。     /        边缘         裙不加缘
              ,衣纯也。——《说文》
              谓之纯。——《尔雅》
              广寸半。——《礼记 • 玉藻》
              常衣大练,裙不加。——《后汉书》
④动词:沿着,顺着。     缘竿 缘木        缘木求鱼
              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木而求鱼也。——《孟子 • 梁惠王上》
              缘之以方城。——《荀子 • 议兵》
              末技游食之民,转而南畮,则畜积足。——汉 • 贾谊《论积贮疏》
今以所重加非其人,望其毗益万分,兴化致理,璧犹木求鱼,升山采珠。——《后汉书 • 刘玄传》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晋 • 陶潜《桃花源记》
⑤名词:深刻的联系、关系、机会。      缘份      /        人缘 姻缘         无缘 有缘         不解之缘
              渠会永无。——《玉台新咏 • 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⑥名词:原因。     缘故 缘由 缘起        /        化缘         无缘无故
⑦连词:因为,由于,凭。     缘何至此
              物之情。——《吕氏春秋 • 慎行论》
              则缘耳而知声可也,月而知形可也。——《荀子 • 正名》
              愁似个长。——唐 • 李白《秋浦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身在此山中。——宋 • 苏轼《题西林壁》
              土气有早晚。——宋 • 沈括《梦溪笔谈》


文言版《説文解字
[size=14.3999996185303px]》:緣,衣純也。从糸,彖聲。

[size=14.3999996185303px]善

善,吉也。从誩,从羊。此與義美同意。

词汇分类

①本义,形容词:神态安祥,言语温和。  慈眉善目
              慈眉目    母氏圣。——《诗 • 邶风 • 凯风》   
              ,德之建也。——《国语 • 晋语》
              人国之主也。——《左传 • 襄公三十年》
②形容词:仁慈的,有良心的,友好的。   善良     善气 善性    善举 善行    善人 善事 善心 善意    善男信女    /     慈善 和善 亲善 友善     劝善   
              面善 心善   
              供养三德为。——《左传 • 昭公十二年》
              又尽也。——《论语 • 八佾》
③名词:义行,义举。    /      积善        行善      
              恐恐然惟惧其人之不得之利。一易修也,一艺易能也。——唐 • 韩愈《原毁》
④形容词:吉祥的,美好的。    善时     /       真善美        尽善尽美        自我完善
             ,吉也。——《说文》
              择其者而从之,其不者而改之。——《论语 • 述而》
              王曰:“!”——《战国策 • 齐策》
              因厚赂单于,答其意。——《汉书 • 苏武传》
⑤动词:使美好,办好。  善后     善始善终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⑥副词:好好地,能干地,擅长于。   善辩 善变 善断 善感 善哭 善诱 善战     善待    善于   善罢甘休
              戏谑兮。——《诗 • 卫风 • 淇奥》
              便辟,友柔,友便佞,损矣!——《论语 • 季氏》
              奕秋,通国之弈者也。——《孟子 • 告子上》
              秦皇帝惜其击筑。——《史记 • 刺客列传》
              刀而藏之。——《庄子 • 养生主》     
              秦王必喜而见臣。——《战国策 • 燕策》      



文言版《説文解字》:慶,行賀人也。从心从夂。吉禮以鹿皮爲贄,故从鹿省。
词汇分类

①本义,动词:持礼献贺。      庆典 庆礼          庆贺 庆祝           庆功 庆幸         庆生 庆寿         庆丰收      /         大庆 喜庆  
              ,行贺人也。…吉礼以鹿皮为挚,故从鹿省。——《说文》
              ,贺也。——《广雅 • 释言》
              故其喜。——《国语 • 鲁语》
              是以有矣。——《诗 • 小雅 • 裳者华》
              苏秦见齐王,再拜,俯而,仰而吊。——《史记 • 苏秦列传》
②名词:祝贺仪式。     /          福庆 吉庆          国庆 校庆
              农夫之。——《诗 • 小雅 • 甫田》
              孝孙有。——《诗 • 小雅 • 楚茨》
              一人有,兆民赖之。——《书 • 吕刑》
              有未尝不怡。——《国语 • 周语》



词汇分类

①本义,动词:披枷带锁赴刑场。  本义消失。   
②动词:了结,结束,完成,到最后。       竟然          竟日 竟夜         /        毕竟       未竟事业   
              ,终也。——《玉篇》
              ,穷也。——《广雅》
              秦王酒。——《史记 •  廉颇蔺相如列传》
              神龟虽寿,犹有时。——汉 •  曹操《龟虽寿》
③副词:最后,出人意料地。      竟敢        /       有志者事竟成     
              怒不救楚。——《史记 •  屈原贾生列传》
              无语凝噎。——宋 •  柳永《雨霖铃》



造字本义:名词,旅费,路费
词汇分类

①本义,名词:旅费,路费。      /       川资   
                  资,川也。——《广雅》
                  怀其资——《易 • 旅》  
②名词:钱财,财物。        资本 资材 资财 资产 资金 资力        资方       /        独资 合资          劳资         融资 投资
                  资用乏绝,去秦而归。——《战国策 • 秦策一》
                  资,货也。——《说文》
                  丧乱蔑资。——《诗 • 大雅 • 板》
                  既至秦,持千金之资币物,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战国策 • 燕策》
                  应得之资。——明 • 李渔《闲情偶寄 • 种植部》
③名词:费用,消耗的钱。       资费  资用        /         工资     
                  问几月之资。——《仪礼 • 聘礼》
                  致马资于有司。——《礼记 • 少仪》
                  军资所出,国以富饶。——《三国志 • 诸葛亮传》
④名词:条件,凭借。   资格 资历            资料 资质         资深      /         天资          排资论辈   
                  三资者备。——《战国策 • 秦策一》
                  资质淑茂,道术通明。——《汉书 • 刘向传》
                  然大王资侮人。——《汉书 • 陈平传》
                  愔以资望少,不宜超莅大郡。——《晋书 • 郄愔传》
                  愔自以资望少。——《晋书 • 郄愔传》
                  昔先君仲尼与君先人伯阳有师资之尊。——《世说新语 • 言语》
                  绝世之资,必不如专门之夙习也。——魏源《默觚下 • 治篇》
                  若据而有之,此帝王之资也。——《资治通鉴》
⑤动词:提供条件,支助。     资助           资治通鉴         /        可资借鉴         以资参考   以资鼓励      
                  或通四方之珍异以资之,谓之商旅。——《周礼 • 考工记 • 序官》
                  王资臣万金而游。——《战国策》
                  固大王资余兵。——《史记 • 项羽本纪》
                  如姬资之三年。——《史记 • 魏公子列传》
                  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三国志 • 诸葛亮传》
                  夫无者,诚万物之所资。——《世说新语 • 文学》
                  资之以币帛。——《韩非子 • 说疑》  



词汇分类

①本义,动词:战时出使和谈,记录确切国界,完成和平文件。  本义后由“使”代替。
②动词:派遣,命令,作用,传达朝庭命令并监督实施。    该义项后多由“使”代替
              事,使也。——《广韵 • 志韵》
              事,令也。——《类篇 • 史部》
              民无食则不可事。——《墨子 • 七患》
              是在王公大人,为政于国家者,不能以尚贤事能为政也。——《墨子 • 尚贤上》
              故事《诗》、《书》谈说之士,则民游而轻其君;事处士,则民远而非其上;事勇士,则民竞而轻其禁。——《商君书 • 算地》
              坐事国人过律。——《史记 • 傅靳蒯成列传》
              王必欲长王汉中,无所事信。——《史记 • 淮阴侯列传》
              亦可以事诸浮食无产业民。——《汉书 • 沟洫志》
              余将告于莅事者,更若役,复若赋,则何如?——唐 • 柳宗元《捕蛇者说》
③动词:遵从上级命令,奉行,办理,服务。    事本 事君 事亲 事上 事主      事奉        事功 事迹 事业      /     从事 行事       不事生产      无所事事
              事,奉也。——《玉篇 • 史部》
              事,治也。——《增韵 • 寘韵》
              事,勤也。——《尔雅》
              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论语 • 颜渊》
              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论语 • 学而》
              今管仲不务尊主明法,而事增宠益爵。——《韩非子 • 难一》
              齐、魏得地葆利,而详事下吏。——《战国策 • 秦策四》
              尚安事客!——《信陵君窃符救赵》
              奉事循公姥,进止敢自专?——《玉台新咏 • 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唐 •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事佛求福,乃更得祸。——唐 • 韩愈《论佛骨表》
              自言幽燕客,结髪事远游。——唐 • 陈子昂《感遇三十八首》
              里胥夜经过,鸡黍事筵席。——唐 • 柳宗元《田家》
              你如今回去,奉事父母。——《儒林外史》第十五回
④名词:勤务,活计,承担责任的日常活动。    事儿 事例 事务 事物        事后 事前       事假 事理 事情 事势 事实 事态 事体       事头 事因 事由
              事项 事宜        事半功倍 事倍功半        事必躬亲       事不过三       事过境迁 事在人为      /       白事 丧事 喜事       办事 做事
              大事 凡事 琐事        房事       公事 私事        故事 世事       军事 农事 政事        应付了事
              事,职也。——《说文 • 史部》
              事,勤也。——《尔雅 • 释诂下》
              大夫七十而致事。——《礼记 • 曲礼上》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礼记 • 大学》
              敏于事而慎于言。——《论语 • 学而》
              子入太庙,每事问。——《论语 • 八佾》
              卿大夫佐之,受事焉。——《国语 • 鲁语上》
              无功而受事,无爵而显荣。——《韩非子 • 五蠹》
              用咫尺之木,不费一朝之事,而引三十石之任致远。——《韩非子 • 外储说左上》
              舞阳侯樊哙者,沛人也。以屠狗为事。——《史记》
              陶氏、田氏,事之氏姓也。——《论衡 • 诘术》
              樊哙,沛人也,以屠狗为事。——《汉书 • 樊哙传》
              事无大小悉以咨之。——诸葛亮《出师表》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宋 • 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诗体一变,而先生老辈患其多用故事,至于语僻难晓。——宋 • 欧阳修《六一诗话》
⑤名词:意外的麻烦、难处理的困境。 事变 事故 事件 事端 出事 平安无事
              延及孝文王、庄襄王,享国之日浅,国家无事。——汉 • 贾谊《过秦论上》
              天下多事,吏不能纪。——《新书 • 过秦论中》
              弘、汤深心疾黯,唯天子亦不说也,欲诛之以事。——《史记 • 汲郑列传》
              假如我为了事,老爷拿票子传我,我怎敢不去!——《儒林外史》第一回



词汇分类

①本义,动词:体罚、训斥,用苛刻的硬标准要求。 本义只见于古文
              诛不为戾。——《韩非子 • 五蠹》
②形容词:标准苛刻的,难通融的。   严词      严格 严谨 严厉 严明 严肃      严正        严师出高徒      /        谨严 威严 庄严         抗拒从严     
              有有翼,共武之服。——《诗 • 小雅 • 六月》
              无诸侯,恶声至,必反之。——《孟子》
              鸡鸣外欲曙,新妇起妆。——《玉台新咏 • 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大国之威。——《史记 • 廉颇蔺相如列传》
              春秋》谨,左氏浮夸。——唐 • 韩愈《进学解》
              限追比。——《聊斋志异 • 促织》
              性毅。——清 • 邵长蘅《青门剩稿》
③形容词:紧密的,没有漏洞的。  严紧 严密 严实 严整         严严实实         严阵以待     /      戒严 森严         
              虽刑峻法,犹不为变。——《汉书 • 匡衡传》
              驰而不。——唐 • 柳宗元《柳河东集》
              防伺甚。——清 •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④形容词:程度深的,难忍的。   严峻 严酷 严重           严冬 严寒         严刑          严刑拷打   
              董之以刑。——唐 • 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风雪寒。——清 •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⑤副词:高标准地,要求苛刻地。   严办 严惩 严防 严禁 严令         严加管束



敬”最早见于金文,字形从“茍(jì)”从“攴(pū)”。“敬”的构型和本意说法不一。一种说法是会意字。金文(图1、2、3)的左边是个口,右边是一只手(又)拿着棍子或鞭子。两相会意,表示手举着木棍,用口吆喝着,传出戒、慎的意思,这就是“敬”。小篆(图8)的左边变成了个“茍”字,“茍”为牧羊人用口吆喝羊群:右边仍然是手拿木棍或鞭子,意思未变。楷书是由小篆楷化而成。本意为警告,是“警”的本字。一说这种构型是表示手持棍棒使人恭敬。其本义是对人尊重,有礼貌。
有人认为,“敬”字左边的“茍”不是人形,而是一条狗的形状。右边的“攴”指棍棒,也就是用棍棒教训狗,对主人要顺从、恭敬。其本义也是对人尊重、有礼貌。现代文字学家郭沫若也认为“茍”是狗之象形文,但他认为狗多用于警卫,“敬”即“警”之初文。
还有一说,“敬”的初文即“茍”。清代学者徐灏在《说文段注笺》中提到:“《释名》曰:‘敬,警也,恒自肃警也。’按敬有戒谨义,苟训急敕,敕者,戒也。其义相近,声也相转,疑即古敬字,从苟加攴,攴,治也,治事肃恭之意。”“茍”与“敬”不仅音相近,含义也相近。西周早期金文以茍为敬,敬字是在西周早中期之间产生的,是在“茍”字基础上累加义符而成,作为表示肃敬之义的专字。
从金文到小篆,“敬”的左半边一直是“茍”,因为“茍”与“苟(gǒu)”的字形极为相近,隶书(图9-12)以后逐渐混淆。现代汉语规范写法的“敬”左半边是“苟(gǒu)

  文言版《説文解字》:孝,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
词汇分类

①本义,动词:奉养和服从父母、长辈。   孝道 孝经          孝敬 孝顺          孝心 孝子      /     吊孝 守孝  
              ,善事父母者。——《说文》
              子爱利亲谓之。——《贾子道术》
              慈惠爱亲为。协时肇享为、五宗安之曰,秉德不回曰。——《周书 •  谥法》
              夫,德之本也。又,天之经也,民之行也。——《孝经》
              ,礼之始也。——《左传 •  文公二年》
②名词:丧服。 孝服 孝幔 孝衣       /        穿孝 戴孝 脱孝        披麻戴孝
              后丧母,居丧,哀毁骨立。人云:“崔九作,风吹即倒。”——《北史 •  崔逞传》  


孝是个上老下子的会意字,老子合为一体,老就是子,子就是老。从自己这一代算起,向上追无穷,向下推也无穷,这个直贯天地、无穷无尽的血缘通道就叫孝。祖先积累的福德,就是依靠这条“孝”的管道遗传给子孙后代。不讲孝、不尽孝的人,是自断祖先遗德的通道。这个损失不仅仅是一代人的事情,子孙万代都会因为你的不孝而被断了这条血脉传承的根,这个罪责就背得太大了。

竭 <动> 曷,本意守卫的士兵对流氓逃难的人进行盘问,后加口,喝问何人,从何方而来。加立,表示喝令站起来。工地上士兵喝令累到的劳役站起来继续干活。
引申义:用力到达极限。说明:本字用同“极”、“尽”。)
详细释义
〈动〉
(形声。从立,曷声。本义:背举;用肩背负)
同本义
五行之动,迭相竭也。——《礼记·礼运》。注:“犹负戴也。”
干涸;枯竭
伊洛竭而夏亡。——《国语·周语》。注:“涸也。”
渊泉不能竭。——《淮南子·说林》
竭泽而渔。——《淮南子·本经》
又如:竭涸(干涸无水);枯竭(水源干涸)
穷尽
再而衰,三而竭。——《左传·庄公十年》
彼竭我盈。
庶竭驽钝。——《三国志·诸葛亮传》
竭其庐之入。——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于是众人竭力挠之。——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人道竭矣。——《礼记·大传》。注:“尽也。”
齐明而不竭。——《荀子·脩身》。注:“不穷也。”
又如:耗竭(消耗净尽);竭蹶(资产匮乏);竭志殚力(用尽了意志和力量);竭诚尽瘁(尽心尽力)
亡;失去
唇竭则齿寒。——《庄子》
败坏;毁灭
且律竭先,盈而以竭。——《左传·宣公十二年》。注:“败也。”
耳目淫则竭。——《淮南子》。高诱注:“竭,灭也”。
〈副〉
悉;全
诸侯之病竭至,以待桓公。——《管子·大匡》
又如:竭绝(完全;到底)

文言版《説文解字》:力,筋也。象人筋之形。治功曰力,能圉大災。凡力之屬皆从力。
词汇分类

①本义,名词:富于能量的手臂。   本义消失   
②名词:体能,能量。 力道 力度    力量 力气    力不从心 力所能及     力透纸背   /     精力 蛮力 耐力     人力 体力     尽力 卖力 使力     战斗力  
四肢无力   
              ,筋也。像人筋之形。——《说文》
              有如虎,执辔如组。——《诗 &#8226; 邶风》
              吾足以举百钧,而不足以举一羽。——《孟子 &#8226; 梁惠王上》      
              以服人者,非心服也。——《孟子》
              愿将军量而处之。——《资治通鉴》
              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宋 &#8226;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③名词:技能,才艺 。   /     定力 内力 心力        功力 能力 学力        目力 视力 听力        脑力 智力          创造力 想象力   洞察力 批判力   记忆力 理解力
              说服力 ……  
④名词:能量,效能,物理能。     力矩        力学      /       财力 动力 弹力 外力 物力 武力 压力 张力       药力       机械力  
⑤形容词:能量巨大的,有影响的。     力证 力作   
⑥副词:尽其所能地。  力避 力挫 力戒       力克   力持    力促 力荐 力行 力主     力求 力图 力争       力挽狂澜        力战群雄         力争上游
              郡中莫不耕稼田。——《汉书 &#8226; 召信臣传》
              楼船攻烧敌。——《汉书 &#8226; 南粤王传》
              主变法。——清 &#8226; 梁启超《谭嗣同传》



文言版《説文解字》:忠,敬也。从心,中聲。
词汇分类

①本义,形容词:内心公正,不偏私情。   忠诚 忠厚 忠实 忠良 忠顺 忠义 忠贞      忠烈 忠勇      忠臣 忠君       忠魂 忠言       忠心耿耿 忠贞不渝
              /     尽忠尽诚   
              
不可谓。——《墨子 &#8226;  公输》
              之属也。 ——《左传 &#8226;  庄公十年》
              志虑纯。——诸葛亮《出师表》  
②副词:公正地,无私地,恳切地。     忠告 忠谏   



造字本义:动词,
手持毛刷清洁食物被完全吃完后的盛器

词汇分类

①本义,动词:手持毛刷清洁空的盛器。    本义只见于古文。
              ,器中空也。——《说文 &#8226;  皿部》
②形容词:空无一物的,空的。   尽然         尽头       /        穷尽        弹尽粮绝           取之不尽  
③本义,动词:最大限度地投入。    尽管          尽力 尽责 尽职 尽忠         尽量          尽情 尽兴         尽心尽力
              ,止也。——《小尔雅》
              ,竭也,终也。——《广韵》
              固民自。——《礼记 &#8226; 哀公问》
              五帝三王之于乐,之矣。——《吕氏春秋 &#8226; 明理》
              攻械。——《墨子 &#8226; 公输》
              民力于无用。——《墨子 &#8226; 七患》
              莫不然也。——《墨子经》
              农以力田,贾以察财,百工以巧械器。——《荀子 &#8226; 荣辱》
              马力矣。——《荀子 &#8226; 哀公》
              不过亡三十万金,则诸侯可。——《史记 &#8226; 秦始皇本纪》
              林水源。——晋 &#8226; 陶渊明《桃花源记》
              雪马蹄轻。——唐 &#8226; 王维《观猎》诗
              以吾齿。——唐 &#8226; 柳宗元《捕蛇者说》
              其肉。——唐 &#8226; 柳宗元《柳河东集 &#8226; 三戒》
④副词:全,都,最大限度地。     尽数        尽可能        尽人皆知    尽善尽美         尽是小孩   
              虚坐后,食坐尽前。——《礼记 &#8226; 曲礼》
              信书。——《孟子》
              虚实知。——《资治通鉴 &#8226; 唐纪》



造字本义:动词,上级向下级开口发话,作出权威性指示

文言版《説文解字》

         命,使也。从口,从令。

词汇分类

①本义,动词:上级向下级开口发令。   命笔  命驾           命令  
              ,使也。——《说文》
              维君子。——《诗 &#8226; 大雅 &#8226; 卷阿》
              某固辞不得。——《仪礼 &#8226; 燕礼》
              田舍东郊。——《吕氏春秋 &#8226; 孟春纪》
              夸娥氏二子负二山。——《列子 &#8226; 汤问》
              出君下臣名曰。——汉 &#8226; 蔡邕《独断》
              语下者,制令也。——《贾子 &#8226; 礼容》
              凡尊者之言曰。——《文选 &#8226; 闲居赋序》
              遂酒,使快弹数曲。——白居易《琵琶行序》
②动词:规定,称呼,限定。   命名 命题        命中率      /       自命不凡  
              今之师者。——唐 &#8226;  柳宗元《柳河东集》
              曰琵琶行。——唐 &#8226;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③名词:限度,定数,范围。  命案’  命大 命好 命苦     命定     命数 命相       命途 命运      命根 命脉    /     短命 长命  寿命      革命 救命 饶命 逃命
              认命 算命 相命       生命 性命      宿命 天命        性命攸关
              乾道变化,各正性。——《易 &#8226; 乾》
              故知既已知之矣……则若性肌肤之不可易也。——《荀子 &#8226; 哀公》
              苟全性於乱世,不求闻达於诸侯。——三国 &#8226; 蜀 &#8226; 诸葛亮《出师表》
              岂吾相不当侯邪?且固也?——《史记 &#8226; 李将军列传》
              悬于遂。——《史记 &#8226; 平原君虞卿列传》
              如南山石,四体康且直。——《玉台新咏 &#8226; 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易》中通性,贫里过流年。——五代 &#8226; 齐己《酬元员外见访》
              举一世安于君父之讎,而方低头拱手以谈性命,不知何者谓之性乎!——宋 &#8226; 陈亮《上孝宗皇帝第一书》
              譬如笼中鸟,仰给活性。——唐 &#8226; 韩愈《东都遇春》      
④名词:指令,指示。    /        待命  奉命 遵命  抗命 违命     
              掌王后之。——《周礼 &#8226; 内小臣》
              既不能令,又不受。——《孟子 &#8226; 离娄上》
              何焉为。——《墨子 &#8226; 公翰》
              使于四方,不辱君。——《论语》
              大君有。——《易 &#8226; 师》
              凡诸侯有告则书。——《左传 &#8226; 隐公十一年》
              奉于危难之间。——诸葛亮《出师表》
              以王聚之。——唐 &#8226; 柳宗元《捕蛇者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12-29 21:51:09 | 显示全部楼层

意译
    符合天道的方法论安居乐业了,挺立的人就是你的名号。心的形画得端庄了,言与行就符合天理。心谷空旷,心声悠远,心堂虚静,心音绕梁。不接受天理多了,会失去护佑而遭灾祸。富足安康源于人们对你安详神态与和颜悦色的馈赠与祝福。一尺的美玉不值得宝贝,一寸的光阴也要争取。资助父亲行道之资(路费)履行君王赋予的职务,要有苛刻的硬标准和戒慎之心。承传长老要用所有的力气,履行公职要领会并尽竟领导意图。为人做事要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小心谨慎;要夙兴夜寐,冬温夏凊,早起晚睡勤勉廉洁。要高风亮节,像君子兰那样香磬致远,像青松那样哪怕天寒地冻,也生命旺盛。履行社会赋予的职务

(转自老师)

在道有德,才会是挺立的人。心的形端正,言行才能符合天理。空谷传声,余音绕梁,心之空旷其心音缠绕。不接受天理,积恶就会失去天神保佑而遭灾祸。福来于天所赐予,这是因为安详和吉祥。一尺的美玉不是什么宝贝,一寸的光阴需要争取。赡养父亲,履行君王赋予的职务,要有严苛的应标准和尊敬的心。传承家族的命脉需要用所有的力气,履行公职要领会领导的意图,为人处世要如履薄冰,小心谨慎,对待老人要早起晚睡,冬温夏凊,像兰草一样香馨致远,如同轻松一样屹立天寒地冻,生命依旧旺盛!


心得:
写完意译,长舒一口气,不想再说忏愧,这是肯定的。那个孝就是管道,如何才能孝,得挺直了腰板,看到自己家,“我家里有人”得傲人一派,说到这里想到的是怎么把身上的人贩子识别出来,剔除,不把这个做了就只能喊口号,知道道没有德,空庙一坐。这么空怎么孝,孝不下去嘛。明道积德,要放到家庭的建设里,家庭和国家,一个小国,一个大国,家建好才有国,所以必须谨慎言行,如履薄冰,不可妄言而论,不然害人害己,愧对我的祖宗,华夏祖宗

一个月总结:
千字文第一个月,很快来到。面对蒙学教材,愧对华夏祖先,愧对我的家族,一条血脉历经千年传到现在,我等却无法无天,提着脑袋干汉奸走狗的事。我们嫌弃自己的老人土,嫌弃我们的文化糟粕。不要妈,然后没有母亲,到处向外找,把张家美丽的女人认自己的妈,把王家帅气的爸爸认自己的爸。然后讨厌自己身上的那些:“就和你爹一样”这实乃不孝,因此觉得自己啥子都没有,别人的好,糖好吃,薯片好吃,自由快乐呀。像毒品一样让人上瘾。然后我们这样鬼魅的样子还生养孩子,我们把这些“毒”传给他们,还全然不知,以为在为他们好。这样 一看,那个“孝”我们实在羞。愧难当。
仅仅羞愧有什么用,羞愧了,就得逼毒!那些不知不觉吸的毒和我们浑然天成,我们还自以为是我们自己,分不清敌我,分不清我和人贩子了。但还是要分,分了才能把这些毒逼出去,我们回家,孩子才能回家,我们的民族才能永远长青。认真的嚼烂喂养我们的孩子,喂养子子孙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1-4 22:30:44 | 显示全部楼层
5、川流不息
川流不息 (chuān liú bù xī),
渊澄取映 (yuān chéng qǔ yìng)。
容止若思 (róng zhǐ ruò sī),
言辞安定 (yán cí ān dìng)。

笃初诚美 (dǔ chū chéng měi),
慎终宜令 (shèn zhōng yì lìng)。
荣业所基 (róng yè suǒ jī),
籍甚无竟 ( jí shèn wú jìng)。

学优登仕 (xué yōu dēng shì),
摄职从政 (shè zhǐ cóng zhèng)。
存以甘棠 (cún yǐ gān táng),
去而益咏 (qù ér yì yǒng)。

乐殊贵贱 (yuè shū guì jiàn),
礼别尊卑 (lǐ bié zūn bēi)。
上和下睦 (shàng hé xià mù),
夫唱妇随 (fū chàng fù suí)。

需要查询的句子
川流不息 , 渊澄取映 。

这两句话是紧承上面两句所说,自己建立起来的德行应该象江河水一样川流不止,流传到子孙后代永远不会停息。

“川”是象形字。其甲骨文字形,左右是岸中间是流水,川字的本义就是河流。人的德行可以经父一代传至子一代,以至子孙万代,遗传的通道就是孝道。子孙尽孝就可以享受祖先积累的福德,后人不孝这个通路就断掉了。因此问题出在我们这里,与祖先没有关系。象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范仲淹,他以儒生统帅军队,保家卫国、官高位显,家中却一贫如洗,自己用薪俸收养了一百多个孤儿,自己死后的棺材都是别人送的。但他积累的深福厚德,荫蔽子孙何止百代。他死于公元1052年,直至现代范家一门仍然是人才辈出,这不能不说是范仲淹的德行川流不息。

“渊”是水停之处,深水潭叫作渊。潭水澄净,可以象镜子一样照见自己的容貌、仪表。祖先建立的德行象潭水一般洁净无染、清澈照人,后人应该以此为鉴,在此基础上再建立起子孙后代自己的德行,这样一代一代传续下去,才叫做“川流不息”。


容止若思 , 言辞安定 。

这两句话出自《礼记&#8226;曲礼》。《礼记》上有“毋不敬,俨若思,安定辞”的语句。俨是恭敬、庄重。容貌恭敬庄严,举止沉静安详就是“容止若思”。“容”指人的容貌仪表,“若思”是若有所思,人的仪容举止要安详,要从容不迫,不能毛毛草草。

“言辞安定”是说,言语对答要安定沉稳,要有定力。古人教导我们,君子应该是“修己以敬,安之以人”。内心敬才能重,重了才能定。内有定,外表的仪容举止才有安。“容止若思,言辞安定”的根本在于“敬”,所以“毋不敬”的后面才是“俨若思,安定辞”。

中国是礼仪之邦,自古讲究一个“礼”字,现代社会的法律法规、典章制度统属礼的范围。中国文化中礼的核心就是一个“敬”字,有敬方有礼,有心才为爱。没有诚敬之心,礼再多也是形式,不但一点作用没有,人反而因此变得越来越虚伪。因此《礼记&#8226;经解篇》中才说“礼之失,烦”。前清的旗人见面问安,全家人都要问个遍,搞得烦文冗节就烦死人了。

“礼”既然是协调社会秩序的总则,使人恭俭庄敬,其中心就不能离开诚敬二字,所以孔子在《论语》里说:“经礼三百,曲礼三千,一言以蔽之,无不敬”。



笃初诚美 , 慎终宜令 。
无论修身、求学、重视开头固然不错,认真去做,有好的结果更为重要。庶几是差不多、大概的意思。“庶几中庸”,这就差不多中庸了,近乎中庸之道的标准了。中庸是儒家学说理论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孔子在《论语》里面提出:“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孔子的孙子子思,根据对这句话的理解和体会进行发挥,写了一篇论文,就是现在我们读到的?

荣业所基,籍甚无竟 。

为什么要“慎终宜令”?理由就是这里的两句话。

“荣业”是荣誉与功业的简称。“籍甚”的意思是凭借于此而更加强大,《汉书?陆贾传》文中有“名声籍甚”的话。为什么要慎终如始,为什么要小心谨慎地做人?因为这是一个人一生荣誉与事业的基础,有了这个根基,荣业的发展才能没有止境。但是这个荣业的基础在那里?“所基”的又是什么呢?就是前面所谈的“德业”与“德行”。“德建名立”才是人生追求的荣誉、事业的基础,如果能够将其发扬光大下去,子孙万代的荣业都将是永无止境的。

“竟”字在六书中属于会意字,从音、从人。竟字的本义是一曲音乐演奏完毕,引申义为结束、完毕。“无竟”就是没完没了,永无止境。

这里要注意“业”字的意义,佛教中“业”字用得很多,例如:善业、恶业、业障、业报等等。但什么叫做“业”?如何才是造业,一定要辨别清楚。当一件事情在进行之中的时候叫“作”,事情结束以后的结果叫“业”。只要做事就一定会有结果,“没有结果”也是结果的一种,所以善行造成善业,恶行就形成恶果,不善不恶的行为就形成“无计”的业果。工业、农业、各种事业无不如此,以至于小孩子刚上学也开始学着做“作业”了。



学优登仕, 摄职从政 。

“学优登仕”是引用《论语?子张篇》里“学而优则仕”一句话,但这仅仅是子夏说的半句话。完整的句子应该是“子夏曰: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我们与他人讨论问题,一定要允许别人把话说完,只听了半句话就大放厥词,批评孔子宣扬“读书做官论”,不是无知又是什么呢?后世对此句话的理解,几乎都是“学习成绩优秀的人作官”。但是书读得好的人,十之八九是书呆子,这样的人怎么能做官呢?子夏是孔子的学生,所谓的“七十二贤”之一,不会连这么浅显的道理也不明白。那么,子夏为什么说“学而优则仕”呢?

中国上古时期,选拔人才的方法是取士,在十个青年中选一个优秀的出来,就叫作“士”。士字不是上十下一吗?被挑选出来的士,由国家出钱进行再培训,学礼法、学政策、学法规等政事。培训完成以后,再挑选优秀的士子出来为人群服务。这时的士加个亻旁,叫作“出仕”,也就是放出去做管理工作。哪里是学习成绩优秀就可以做官,如此简单呢?作官政绩好的人,又被选拔出来再培训、再提升,就是“仕而优则学”。

我们读历史了解到,在科举制度盛行的封建社会,即使是状元、榜眼也不过是进翰林院任职而已,至于做官行政,则要先从最基层的知县开始做起,一点点积累经验。就是这七品芝麻官也要经过候选、后补多道手续才能捞着,终身不得官做的人多得很。

“摄职”是先给一个代理官职,摄是辅助、佐助的意思。从政是参与政事的讨论与处理。这里的意思很明确,即使是学优登仕的优秀人才,也还是要从见习、代理等职位开始做起。谁敢把天下的治权,交给一个没有经验的毛头小子呢?



存以甘棠 ,去而益咏。

一旦“摄职从政”以后,就要像周召伯那样,人虽然死去了,但百姓永远怀念他。“甘棠”就是现在的棠梨树,也叫杜梨树,这个典故出自《诗经?召南?甘棠》篇。

周召伯,姓姬,名奭,是周文王之子,周武王同父异母的兄弟,曾帮助武王伐纣。武王建立周朝以后没有几年就病故了,儿子成王继位。成王才十四岁无法主理国事,就由他的叔叔周公旦协助理政。朝中的反对派就聚集在召伯身边形成另外一股力量,召伯虽非文王嫡出,但还是与周公一起共同辅佐成王理政。召伯巡视南方的时候,曾在一棵高大的甘棠树下休息、理政,后人因为怀念召伯,一直不忍心伐掉这棵甘棠树。

《诗经》中唱道:“蔽芾甘棠,勿翦勿伐,召伯所茇”。意思是“甘棠树啊高又大,不能砍啊不能伐,因为召公曾休息在这棵大树下”。后世就用“甘棠”一词,指代为官者的政绩与遗爱。

自古以来,这棵甘棠树到底在哪里一直不确定。最近有资料证实,在湖南省永州市江永县有个“上甘棠村”,村人多姓周,据传是宋儒周敦颐的后裔。据上甘棠村明代的族谱,《永明周氏族谱》所载:“吾甘棠,召公驻节过化之乡”,证明了召伯是在巡视湖南的时候,在此甘棠树下休息。“去而益咏“的意思是说,周召伯虽然离去了,但百姓却越发歌颂他、怀念他。



乐殊贵贱, 礼别尊卑。

礼乐是中国文化的代名词,中国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可以用礼乐来概括。广义的“礼”是中国文化的统称,包括了哲学、政治、社会、教育等等,所有文化内容。狭义的礼指社会秩序,特别是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包括现代的法律、法规、政策等等内容。

为什么要研究礼?礼的作用是什么呢?孔子的学生,有子在《论语?泰伯篇》中说过“礼之用和为贵”。礼的作用在于和,有了和才能达到儒家“仁”的境地。中国文化千经万论、诸子百家,归根到底就是追求这一个字“和”。子思为此著了一部《中庸》,他强调说“致中和天地位焉”。天地之所以能够定位长存,是因为达到了中和的状态;人之所以健康无病,也是因为有中和之气,所谓心平气和才有健康。过去中国人流行拜财神,财神旁边就有和合二仙,和气生财、家和万事兴,没有“和”什么也办不成,什么也得不到。

广义的“乐”是艺术形式的总称,包括了现代的音乐、舞蹈、美术、影剧等艺术形式。狭义的乐指音乐。乐有什么作用呢?没有乐行不行呢?

没有艺术修养,人生会很枯燥乏味,连自己哄自己玩的玩意儿都没有,生活不是会很枯燥吗?所以要用乐来调心。古代的伟人都懂艺术,大政治家、大军事家同时又是大文学家、大书法家。无论自己心中的痛苦和烦恼有多么大,通过读书写字、吟诗赋棋、吹拉弹唱就化解了,不象现代人自己跟自己过不去,非弄出个抑郁症、精神分裂症不算完。所以我们要懂得古人设置礼乐的根本目的之所在。孔子在《论语?阳货》中说:“礼云礼云,玉帛云何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何哉”?孔子说:礼啊礼啊,不是送两包点心就是礼,那是我们的文化精神、文化哲学;乐啊乐啊,不只是唱歌跳舞就是乐,那是要将我们的精神升华到永远乐观的境界。

老实讲,中国的礼乐都是对己不对人的,用礼来约束自己方便他人,以达到和为贵的目的。礼象篱笆墙一样,挡君子不挡小人,如果你硬是要翻墙而过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乐又何尝不是如此呢?中国的歌曲都是低吟慢唱,是唱给自己听的。乐器也都是独奏的,无论笙管笛箫、琴瑟琵琶,都是声音小而柔,是演奏给自己听的,目的在调心。西洋乐器多是演奏给他人听的,所以震耳欲聋。孔子在《论语?为政篇》中说过:“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一个人如果不自觉,文化与艺术对他又有什么用呢?

至于“贵贱尊卑”,那首先是由于我们的心理观念造成的。人的通病都是好高骛远,得不到的东西永远是高贵的,得到了就卑贱了、看不起了。尊卑贵贱,首先是自己给自己制定的心理追求标准,然后才是根据自己的行为,社会对自己的归类。这种分类也是由一个人气质、追求的不同,自然形成的文化差异,可以说是自己给自己划定的,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举例子来说,染黄毛、戴鼻环、吃摇头丸的人,恐怕欣赏不了贝多芬与莫扎特。谁规定的呢?是自己的文化品味与道德修养决定的。如果自己降低了做人的标准,自己堕落为社会上不道德的“卑贱”一类,又与他人何干呢?

我们现在觉得做中国人可耻,为什么?因为我们自卑!我们没有自己的民族精神,没有自己的文化身份,我们不知道自己是谁。因此也就无法与其他民族平等地进行交往。西方文明的长处在物质科学的进步,东方文明的长处在人文文化的传承。中国有五千年的人文文明史,中国是世界上唯一一个有五千年文化传承的国家。其他的文明古国都灭亡了,因为它们的文化传承断了。中国之所以五千年来不亡国,是因为我们的民族文化没有断,只要有文化在,国家亡了可以复国,民族亡了可以振兴。但是如果民族文化亡了,我们的民族精神就成了“游魂”,中华民族就永远没有出头之日了。



上和下睦 , 夫唱妇随


前面说到“礼之用和为贵”,天地人三才之道无一不是要求达到“和”的境界,天道、地道、人道都要和,和合万物才能生养。天道之和叫“太和”、地道之和叫“中和”、人道之和叫“保和”,“保和”的意思是要求人保持住天地赋予的和气。由行为入手,真正做到保和,才能达到中和;中和不丢才能恢复到太和,就是复本归元。紫禁城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不正是教给我们这个道理吗?懂了,就能家和万事兴,夫妻和合生贵子;不懂就能把好日子过成苦日子,烦烦恼恼地自己跟自己过不去。

和合二仙是一对,此和就有彼合,有感就有应。上有和下就有睦,所以说“上和下睦”。“和”是协调、平静、美好的意思;“睦”字从目,目顺也,就是看着顺眼,引伸义为亲近、好合。长辈与晚辈要和睦相处,就是“上和下睦”的字面意思,很好理解。

“唱”是“倡”的通假字,有倡导、发起的意思。“夫唱妇随”的意思是说,如果没有原则性分歧,丈夫倡导的妻子一定要拥护。不是说,夫妇二人天天在家里唱卡拉OK,男女对唱,那就错了。

“夫唱妇随”是半句话,后面还有半句是“妇唱夫随”。如果没有原则性分歧,妻子倡导的丈夫也同样要拥护,特别是当着第三者(孩子或外人,不是插足的第三者),夫妻一定要一致对外。有分歧、有意见可以回去再讨论,但当着外人夫妻之间不能拆台,这是夫妻和合的基本原则。夫妻本是一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当着外人贬低自己的配偶,别人一定看不起你。相反,如果你能处处维护自己配偶的荣誉,别人一定尊敬你。



需要查阅的字词




”是“”的本字。,甲骨文file:///C:/Users/apple/AppData/Local/Temp/msohtmlclip1/01/clip_image002.pngfile:///C:/Users/apple/AppData/Local/Temp/msohtmlclip1/01/clip_image003.giffile:///C:/Users/apple/AppData/Local/Temp/msohtmlclip1/01/clip_image005.png(像许多打着绳结的玉串)file:///C:/Users/apple/AppData/Local/Temp/msohtmlclip1/01/clip_image006.giffile:///C:/Users/apple/AppData/Local/Temp/msohtmlclip1/01/clip_image008.png(壴,有脚架的建鼓),表示击鼓献玉,敬奉神灵。金文file:///C:/Users/apple/AppData/Local/Temp/msohtmlclip1/01/clip_image010.png承续甲骨文字形。当“”作为单纯字件后,有的金文file:///C:/Users/apple/AppData/Local/Temp/msohtmlclip1/01/clip_image012.png再加“示”file:///C:/Users/apple/AppData/Local/Temp/msohtmlclip1/01/clip_image014.png(祭祀)另造“”,强调“”的“祭拜”含义;同时误将“玉串”file:///C:/Users/apple/AppData/Local/Temp/msohtmlclip1/01/clip_image015.gif和“建鼓”file:///C:/Users/apple/AppData/Local/Temp/msohtmlclip1/01/clip_image017.png构成的金文file:///C:/Users/apple/AppData/Local/Temp/msohtmlclip1/01/clip_image010.png,拆写成“曲”file:///C:/Users/apple/AppData/Local/Temp/msohtmlclip1/01/clip_image019.png和“豆”file:///C:/Users/apple/AppData/Local/Temp/msohtmlclip1/01/clip_image021.png,玉和鼓的形象消失。有的金文file:///C:/Users/apple/AppData/Local/Temp/msohtmlclip1/01/clip_image023.png加“酉”file:///C:/Users/apple/AppData/Local/Temp/msohtmlclip1/01/clip_image025.png(酒)另造“”,表示以美玉、美酒敬神。籀文file:///C:/Users/apple/AppData/Local/Temp/msohtmlclip1/01/clip_image027.png综合将金文字形file:///C:/Users/apple/AppData/Local/Temp/msohtmlclip1/01/clip_image012.png和file:///C:/Users/apple/AppData/Local/Temp/msohtmlclip1/01/clip_image023.png,采取金文字形file:///C:/Users/apple/AppData/Local/Temp/msohtmlclip1/01/clip_image028.png中的“示”file:///C:/Users/apple/AppData/Local/Temp/msohtmlclip1/01/clip_image014.png,采用取金文字形file:///C:/Users/apple/AppData/Local/Temp/msohtmlclip1/01/clip_image023.png中的“酉”file:///C:/Users/apple/AppData/Local/Temp/msohtmlclip1/01/clip_image025.png(酒),并以“水”file:///C:/Users/apple/AppData/Local/Temp/msohtmlclip1/01/clip_image030.png代替“酉”file:///C:/Users/apple/AppData/Local/Temp/msohtmlclip1/01/clip_image025.png(酒),大大简化字形。造字本义:动词,击鼓奏乐,并用美玉美酒敬拜祖先和神灵。篆文file:///C:/Users/apple/AppData/Local/Temp/msohtmlclip1/01/clip_image032.png承续金文字形。俗体隶书file:///C:/Users/apple/AppData/Local/Temp/msohtmlclip1/01/clip_image034.png误将籀文字形中的“水”形file:///C:/Users/apple/AppData/Local/Temp/msohtmlclip1/01/clip_image030.png写成“乙”形file:///C:/Users/apple/AppData/Local/Temp/msohtmlclip1/01/clip_image036.png。
   禮,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从示从豊,豊亦聲。,古文禮。
词汇分类

①本义,动词:击鼓奏乐,奉献美玉美酒,敬拜祖先神灵。       礼拜  
              ,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说文》
              山川丘陵于西门外。——《仪礼 &#8226; 觐礼》
              集乎神之囿,登乎颂祇之堂。——《文选 &#8226; 扬雄 &#8226; 甘泉赋》
              暗与山僧别,低头白云。——唐 &#8226; 李白《秋浦歌》之十七
              芒芒怀旧迹,肃肃荒祠。——清 &#8226; 朱彝尊《谒大禹陵》
②动词:尊敬、厚待。      礼宾         礼待 礼让 礼遇 礼赞          礼貌           礼贤下士    /    非礼
              聘名士,贤者。——《礼记 &#8226; 月令》
              轻而无。——《左传 &#8226; 僖公三十三年》
              魏文侯师卜子夏,友田子方,段干木。——《吕氏春秋 &#8226; 察贤》
              礼天下之奇才。——宋 &#8226; 苏洵《六国论》
              虞翻丁氾,韩愈俟赵德。——宋 &#8226; 王安石《送子思兄参惠州军》
③名词:敬重的态度、言行。     礼法 礼节 礼俗        礼教         礼尚往来  
              尚往来,往而不来,非也;来而不往,亦非也。——《礼记 &#8226; 曲礼上》
              导之以德,齐之以。——《论语 &#8226; 为政》
              节甚倨。——《史记 &#8226; 廉颇蔺相如列传》
              仓廪实而知节。——《史记 &#8226; 货殖列传》
              此妇无礼。——《玉台新咏 &#8226; 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④名词:表示敬重的赠品。     礼单          礼金 礼品 礼券 礼物       /         财礼
              及受,唯酒一斗、鹿肉一柈。——《晋书 &#8226; 陆纳传》
⑤名词:维持社会秩序与人际和谐的规范与准则。     礼服 礼帽         礼花 礼炮         礼堂        礼仪       礼拜天     /      典礼      婚礼
              餐礼归。——《仪礼 &#8226; 觐礼》
              主人毕归。——《仪礼 &#8226; 聘礼》   
              冠、婚、朝、聘、丧、祭、宾主、乡饮酒、军旅此之谓九。——《大戴礼记 &#8226; 本命》
              脩六以节民性。六:冠、昏、丧、祭、乡、相见。——《礼记 &#8226; 王制》
              义廉耻不立,人君以自守也。——《管子 &#8226; 立政》
              万钟则不辨义而受之。——《孟子 &#8226; 告子上》
              卒廷见相如,毕而归之。——《史记》
              夫,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左传 &#8226; 昭公二十五年》
              设九宾于廷。——《史记 &#8226; 廉颇蔺相如列传》      



,甲骨文file:///C:/Users/apple/AppData/Local/Temp/msohtmlclip1/01/clip_image002.pngfile:///C:/Users/apple/AppData/Local/Temp/msohtmlclip1/01/clip_image003.giffile:///C:/Users/apple/AppData/Local/Temp/msohtmlclip1/01/clip_image005.png(丝,丝弦)file:///C:/Users/apple/AppData/Local/Temp/msohtmlclip1/01/clip_image006.giffile:///C:/Users/apple/AppData/Local/Temp/msohtmlclip1/01/clip_image008.png(木,架子,琴枕),字形像木枕上系着丝弦的琴具。金文file:///C:/Users/apple/AppData/Local/Temp/msohtmlclip1/01/clip_image010.png承续甲骨文字形。有的金文file:///C:/Users/apple/AppData/Local/Temp/msohtmlclip1/01/clip_image012.png加”白“file:///C:/Users/apple/AppData/Local/Temp/msohtmlclip1/01/clip_image014.png(说唱),强调弹琴伴奏歌唱。造字本义:动词,和着演奏歌唱。篆文file:///C:/Users/apple/AppData/Local/Temp/msohtmlclip1/01/clip_image016.png承续金文字形。隶化后楷书file:///C:/Users/apple/AppData/Local/Temp/msohtmlclip1/01/clip_image018.png将篆文字形中的file:///C:/Users/apple/AppData/Local/Temp/msohtmlclip1/01/clip_image020.png写成file:///C:/Users/apple/AppData/Local/Temp/msohtmlclip1/01/clip_image022.png,将篆文字形中的file:///C:/Users/apple/AppData/Local/Temp/msohtmlclip1/01/clip_image024.png写成file:///C:/Users/apple/AppData/Local/Temp/msohtmlclip1/01/clip_image026.png,将篆文字形中的file:///C:/Users/apple/AppData/Local/Temp/msohtmlclip1/01/clip_image028.png写成file:///C:/Users/apple/AppData/Local/Temp/msohtmlclip1/01/clip_image030.png。简体楷书file:///C:/Users/apple/AppData/Local/Temp/msohtmlclip1/01/clip_image032.png依据草书字形file:///C:/Users/apple/AppData/Local/Temp/msohtmlclip1/01/clip_image034.png整体简化。
①本义,动词:和着演奏歌唱 yuè。   本义只见于古文
              独乐乐,与众乐乐,孰?  ——《孟子》  
              比单而之。——《礼记》  
              并怡然自。——晋 &#8226; 陶渊明《桃花源记》
              似与游者相。——唐 &#8226; 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熙熙而。——唐 &#8226; 柳宗元《捕蛇者说》
              君游海而之,奈臣有图国者何?——《韩非子 &#8226; 十过》
              游人去而禽鸟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②名词:通过节奏、旋律、和声和音色加工创伤的音响作品 yuè。 乐池  乐府  乐坛      乐队 乐团       乐歌  乐曲  乐音 乐章       乐理 乐律       乐谱 乐器
             乐师 乐手       乐舞      /     爱乐       古乐 民乐        器乐 声乐 音乐          奏乐         电子乐 爵士乐     
              ,五声八音总名。象鼓鞞,木其虡也。——《说文》
              具入奏。——《诗 &#8226; 小雅 &#8226; 楚茨》
              既和奏。——《诗 &#8226; 小雅 &#8226; 宾之初筵》
              者,天地之和也。夫者,先王之所以饰喜也。——《礼记 &#8226; 乐记》
              伶伦作。——《礼记 &#8226; 世本》
              二曰六,谓云咸韵夏濩武也。——《周礼 &#8226; 保氏》
              齐人归女,季桓子受之,三日不朝,孔子行。——《论语》
              以传教。——《吕氏春秋 &#8226; 慎行论》
              置酒设。——《汉书 &#8226; 李广苏建传》
              太师抢,箕子拘囚。——司马贞《索隐述赞》
              巫医师百工之人。——唐 &#8226; 韩愈《师说》
③形容词:开心的的,愉快的 lè。  乐趣  乐子       乐事   乐天     乐土 乐园      乐意     乐于     乐呵呵     乐陶陶     乐滋滋        乐不可支 乐不思蜀 乐此不疲
              乐极生悲        乐善好施        /       欢乐 快乐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乎。——《论语 &#8226; 学而》
              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论语 &#8226; 述而》
              逝将去女,适彼土。——《诗 &#8226; 魏风 &#8226; 硕鼠》
              志不可满,不可极。——《礼记 &#8226; 曲礼上》
              天知命,故不忧。——《易 &#8226; 系辞上》
              魂乎归徕,不可言只。——《楚辞 &#8226; 大招》
              岁终身饱。——《孟子 &#8226; 梁惠王上》
              酒极则乱,极则悲,万事尽然,言不可极,极之而衰。——《史记 &#8226; 滑稽列传》
④副词:开心地,愉快地 lè。    乐观       乐观其成   




五声八音总名。
注:《乐记》曰: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声相应,故生变。变成方,谓之音。比音而乐之。及干戚羽旄谓之乐。《音下》曰:宫、商、角、徵、羽,声也;丝、竹、金、石、匏、土、革、木,音也。乐之引伸为“哀乐”之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1-5 11:04:32 | 显示全部楼层
意译
建立德行像江河一样的川流不息,,流传到后代子孙永远不会停息,世代祖先的德行就像镜子一样的召见自己的言行和德行,以祖先的德行为鉴建立子孙后代的德行。容貌恭敬庄严,举止沉静安定是因为内心充满了敬。无论修身,求学,重视开头固然的是对的,但有好的结果更为重要,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德业和德行是人生追求的荣誉和事业的基础。凭借于此子子孙孙才会更加强大,学而优秀,做官帮助管理国家,料理国事,服务民众,就要像周召伯辅佐周成王那样,尽臣子之心,并得到百姓的永远怀念。乐乃调心,礼乃和贵。保持天地赋予的和气,中和之气不失才能恢复太和,复体归元。夫妇二人乃为一体,一荣惧荣,一损惧损。所以要处处维护自己的配偶荣誉。




本周这一节主要在说如何做那个孝的同道,让那个“水”川流不息。这样一路读下来,通过查资料和琢磨,好像在渐渐的接近“母亲”。似乎能清晰的听到那样有力的脉搏声 ,体会到隔着几千年历史以及人贩子修的挡板母亲的温度。这样的体会和感受让我有脚踏地,头顶天的的顶天立地之感。这样的顶天立地使我感觉的肩负重大的责任和使命。仰望是历代华夏的祖先,低头看,是后代子孙。去除“毒素”才能“孝”传历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1-6 11:32:36 | 显示全部楼层
文明进化,难保羔羊迷途。祖先呕心沥血总结出来承天化物的生活之道,通过父子代代传承,方可让华夏血脉川流不息。祖先们不止于让自己有道,还描述德行生活的样本,并开掘德行永续传递的遗传通道。
感念祖先试图传递他们所获得的天地大道和生活经验时,对华夏后裔的殷殷期待!
感念祖先在描述德性生活样本时的舔犊情怀!
感叹时下时尚,断绝德性传导的孝道通路,欲使华夏后裔跟祖先脱离关系,人人皆做人贩子!
感叹时下风尚,活生生埋葬祖先德性,凡是祖先的东西皆称腐朽!
大国不过欲兼畜人,小国不过欲入事人。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而民生生,动皆之死地之十有三。不忠不孝,活罪不免,死罪难逃!
(转自老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1-6 11:40:5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敏妈 于 2019-1-12 13:20 编辑

外受傅训
外受傅训 (wài shòu fù xùn),
入奉母仪 (rù fèng mǔ yí)。
诸姑伯叔 (zhū gū bó shú),
犹子比儿 (yōu zǐ bǐ ér)。

孔怀兄弟 (kǒng huái xiōng dì),
同气连枝 (tóng qì lián zhī)。
交友投分 (jiāo yǒu tóu f ēn),
切磨箴规 (qiē mó zhēn guī)。

仁慈隐恻 (rén cí yǐn cè),
造次弗离 (zào cì fú lí)。
节义廉退 (jié yì lián tuì),
颠沛匪亏 (diān pèi fěi kuī)。
  

性静情逸 (xìng jìng qíng yì),
心动神疲 (xīn dòng shén pí)。
守真志满 (shǒu zhēn zhì mǎn),
逐物意移 (zhú wù yì yí)。
坚持雅操 (jiān chí yǎ cāo),
好爵自縻 (hǎo jué zì mí)。


需要查询的句子
外受傅训,入奉母仪。

这两句是谈教育的原则,要将师教与家教结合起来。在外面要接受老师的训诲,在家中要奉持母亲的规范。古代的规矩是,父亲在外做事、挣钱养家,所以常年不在家,只有到了年底放长假的时候才回来。小孩子在家里的教育,主要由母亲负责,所以女人的主要职责就是相夫教子,两项内容。小孩子自降生至三岁以前,接触最多的就是母亲,母亲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是小孩子模仿和学习的样板,所以中国自古以来就重视母仪母教。世上先有孟母,然后才有孟子,周有三太:太姜、太任、太姒,才有文王、武王、周公,才有周朝八百年的天下。现代的妇女都嫌丈夫挣钱少,不管孩子的教育,自己出去做女强人了,这个世界上哪里还会有忠臣孝子呢?

“傅训”是师傅、师长的训诲,属于师道。传统教育中的“师”分为“人师”与“经师”,人师的责任是教学生化性、立命,学做人,经师则负责知识的传授。韩愈在《师说》里面提出,“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传道、教做人是第一位的,知识的传授在其次。不会做人,知识越多危害性越大,因为“行止不端,读书无益”。古代的“傅”多为“人师”,要对一个学生的品行负责,所以专制时代的学生犯过,常常要追究“傅”的责任。“师”则多为传授技艺的“经师”,一师之徒,往往有十几个、几十个之多。

“母仪”是母亲的举止仪表,过去大臣给皇太后送匾额,都题写“母仪天下”,这是恭维话,但也是劝勉的话,勉励皇太后做天下人的榜样,所以母亲在子女面前的言行举止不可不谨慎。

教育必须是老师与家长联合起来,有些话只能老师说,有些话又非家长讲不可。家教与师教象人的两条腿一样缺一不可,所以《三字经》上说:“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现代人将对子女的教育完全推给学校、推给社会,自己大撒把、坐享其成,这怎么能行呢?



诸姑伯叔, 犹子比儿。

这两句话是前面讨论过的,对孝道的第一圈拓展,将爱心扩展到自己的家人。对待姑姑、伯伯、叔叔,要象对待自己的父母一样。同样,对待侄儿、侄女也要像对待自己的子女一样。“犹子”犹如自己的儿子,《礼记?檀弓》上说:“兄弟之子,犹子也”,显然就是指侄子。

人非圣贤,不可能一步就做到大公无私。怎么办呢?就要一点一点来。孟子说,分成三步来走:第一步“亲亲”,先关心自己的家人,先从有血缘关系的亲人做起。把钱财施舍给外人舍不得,帮助自己的亲人总应该可以了。第二步“仁民”,关心同类人,我们都是人,是同类,应该互相帮助。第三步“爱物”,爱护众生、爱护这个生态环境,所谓的“天同覆,地同载”。

孔子说过,对父母尽孝是小孝,是孝之始;能够爱天下人、爱万物才是大孝,是孝之终。孟子也说过,“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将自己的爱心拓展开来,就是贤人、就是菩萨。一步就做到“众生平等”当然好,如果一下子做不到,就要一步一步来,欲速则不达。经常看到学佛的人,烦自己家里人,烦自己的父母,反而跑到庙里去做功德、去供养法师,这就本末倒置了。林则徐“十无益”中的第一条就是“父母不孝,奉神无益”。父母是世间的两尊活佛,兄弟姐妹、妻子儿女,都是助人成道的活菩萨,是大护法。放着活佛不拜、活菩萨不亲近,反而向外跑,就背道而驰,大错特错了。



孔怀兄弟,同气连枝

这两句话谈的是五伦中的兄弟之道。兄弟之间要相互关爱,彼此气息相通,因为兄弟之间有直接的血缘关系,如同树木一样,同根连枝。

“孔怀兄弟”四个字,出自《诗经?小雅?常棣》一篇,其中有“死丧之畏,兄弟孔怀”的诗句。“孔”是程度副词,有非常、最如何之意。“怀”是关爱、关怀。“孔怀”就是非常关怀、关爱的意思。兄弟之间的关系是血缘关系,亲近无比,是朋友关系不能相比的。故此,后世多用“孔怀”二字,指代兄弟手足之情。

兄弟之道在五常之中属于礼德,原则是“兄友弟恭”。做兄长的要友爱、关心弟弟,做弟弟的要恭敬、尊重兄长。兄弟之间如能各尽其道,自然和睦友爱,如果将利益放在第一位,亲情放在第二位,就大错特错了。不但有违兄弟之道,也有违孝道,因为兄弟反目最悲伤的是父母,所以《弟子规》中才说“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古人有一首叙述兄弟之情的诗,讲得很有味道。诗中说:

兄弟连枝各自荣,些些言语莫伤情;

一回相见一回老,能得几时为弟兄。

弟兄同居忍便安,莫因毫末起争端;

眼前生子又兄弟,留与儿孙做样看。

兄弟不和,总是因为“争”“贪”而起的争端,其中各自的妻室往往没有起到好作用。想想古人的兄弟之情、姊妹之谊,我们每个人都应该见贤思齐,处处约束自己,为兄弟姐妹提供方便。兄弟本是同气连枝,一母所生,各自的后代又都叶茂枝繁,成为新一伦的弟兄。父一辈如果能做出“兄友弟恭”的好样板,后代的兄弟姊妹以至于堂兄弟、堂姊妹之间也一定会效法。这是真正的“荣业所基”,比遗财给子孙重要得多,所以孔子才说“孝悌也者,其为仁



交友投分,切磨箴规。

这是谈的是五伦中的“朋友道”,是兄弟之道的拓展。一个人果真能够做到“兄友弟恭”,一定能够结交到良朋益友。如果手足之情都处不好,哪里会有真朋友呢?所以“十无益”中的第二条才说“兄弟不和,交友无益”。

五伦中的其他几伦都好理解,唯独“友道”不好理解。为什么朋友也算一伦呢?人在一生之中会遭遇无数的痛苦与烦恼,有的痛苦上不可对父母师长言说,下不可告妻子兄弟,只能向朋友倾诉。人在一生中没有几个知心朋友是很痛苦的,也是做人的失败。

交朋友一定要投分,也就是投脾气、投缘分,不是一类人就千万不要聚到一起,因为“人以类聚,物以群分”,况且人分三六九等,木分花梨紫檀,彼此不是一类,就格格不入。朋友之道讲一个信字,彼此推心置腹,诚信有义,才是真朋友。现代社会是工商时代,凡事都讲一个利字,无利不早起。这种名利场中的酒肉朋友,与此处讲的“友道”是完全不同的两件事,一定要辨别清楚。

朋友相处,应该像曾子说的“以文会友,以友辅仁”。《弟子规》中说“善相劝,德皆建;过不规,道两亏”。朋友之间有进步要互相鼓励,有过失要互相规劝,有困难要互相帮助,有心得要互相交流,这就是“切磨箴规”。切磨是“切磋琢磨”的缩略形式,意指对学问的探讨与研究。“箴”字的本义为竹针或石头针,可用于针灸治病。箴文是一种告诫类文体,起规劝、纠正作用,箴言就是有哲理作用、能激励人的座右铭。规是劝告、建议。

朋友间的规劝要注意分寸和尺度,这是“交友投分”的另一重含义。“分”是本分、分量,“投分”就是要恰如其分。朋友间相劝要适可而止,不听也就算了,我们作为朋友的责任尽到了,再劝就会结怨。所以孔子在《论语》中告诫说:“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也”。过分了就会自取其辱,那又何必呢?

“切磋琢磨”这四个字,本义是指玉石加工过程的四道工序。从昆仑山采来一块石头以后,第一道工序就是“切”,从中间剖开看看石头里面有没有玉,有多少块玉。有的石头里面根本没有玉,有的只有星星点点的小玉,只能做戒指面。有的石头里面真有大玉,可以做成价值连城的工艺品。第二道工序是将石头中的玉“磋”出来,这种未经雕琢的原料玉石叫做“朴玉”。接下来要按照朴玉的形状进行雕琢,或雕凿成玉佩首饰、杯盏盘碟、佛像神像等等,就叫“琢”。最后一道工序是磨光,就是“磨”。前两道工序一个人干不了,所以要“两个人切磋切磋”;后两道工序可以自己干,因此说“让我琢磨琢磨”。



仁慈隐恻,造次弗离。

(整理资料仁慈就是仁德,仁是体,慈是用,表现出来就是爱心。能够不讲条件的博爱就是慈,慈的本体就是仁,它们是一体三面,同出而异名。仁是五德之首,是孔子学说的核心,也是孔子一生追求的根本。《论语》二十篇中有“里仁”一篇,专门谈仁的体和用。

仁是抽象的哲学概念,不能离开具体的事项空对空地讨论,所以孔子举了几个例子加以说明。例如“仁者爱人”,有爱心,能够爱人、爱物就是仁,这是孔子不得已的说法,因为爱毕竟还不是仁的全部境界和内容。中国有一句话,叫作“博爱谓之仁”,有人说这是孔子说的,其实这是唐朝韩愈说的,不是孔子的话。

普通人的爱是有条件的,是以感情为基础的。喜欢就爱,不喜欢就不爱,所以爱字里面有心。简化汉字的爱干脆连心也掏去了,赤裸裸地告诉人爱是空心的、假的,信不得。慈则是爱的升华,是没有条件的爱。母亲疼爱儿女是无条件的,这种爱就是慈,所以称母亲为慈母。

“隐恻”也称为恻隐,是见人遭遇不幸而心有不忍,是仁慈之心的表现,所谓“恻隐怜人谓之慈”(《贾子道术》)。如果分开来解字,“痛之深为隐,伤之切为恻”。孟子说:“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孟子?尽心上》)做人的标准以恻隐之心为首,没有恻隐之心就不是人,这并不是孟子在骂人,事实确是如此。

孟子举了“孺子坠井”的例子,一个人看到有孩子掉入井里,他瞬间的第一个反应就是救人,根本没考虑是否有奖金,是否受表扬之类的条件,这就是恻隐之心人皆有之。这是孟子“性善论”的基点。

“造次”的本义是仓促、匆忙,引伸义为草率、轻忽、唐突。人在忙乱仓促、来不及思考的时候,仁德所表现出来的慈爱、恻隐之心也不能够离开、不能够抛弃,就是“造次弗离”。



节义廉退,颠沛匪亏。

“节义廉退”说的是五常之德除仁以外的其余四德“信义智礼”。“节”的本义为竹节,竹子可以被剖开,但其中的节不会扭曲,由因引伸为气节、操守,所谓“君子竹,大夫松”,说的是人应该有所守而不变。这里用“节”来代表五常之中的信德。

古代国家的特使出访,手中都要持着一根竹子做的“旌节”,人在旌节在以象征国家的主权与尊严。西汉的苏武,奉汉武帝之命出使匈奴被匈奴扣押,流放到北海牧羊十九年,汉昭帝时才被迎回中原。苏武须发入雪,手中高举着那根旌节回到长安,被传为千古佳话。

“义”是孟子学说的核心,也是孟子一生追求的目标。孔子说“杀身成仁”,孟子说“舍生取义”。“大义凛然”是孟子做人的标准之一,虽有敌军围困,只要“义之所在,虽千万人吾往矣”。“廉”指一个人有操守,不苟且,在五常中代表“智德”。“退”的意思是谦退、谦逊、礼让,是“礼德”。



性静情逸,心动神疲。

“性”是天赋的、天生的,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是人心理活动的本体。“性”的表现形式就是“情”,这个看不见摸不着的本体,依托于“情”这个形式表现出来,以便与同类进行交流。“情”有“喜怒哀惧爱恶欲”七种形式,医学上叫做“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情是由性所发出的,性一动就发为情。子思在《中庸》里面说:“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其节谓之和”。未发是性之未动还没有变为情的时候,这是最理想的状态,叫做“中”(上古时代的中原音,今天的河南话里“中”还是读第三声)。

一旦性情发动,性变为情了,就要“中其节”,节是节骨眼、是关键、是物体的连接点。“中节”就是要正中靶心,恰到好处,能中节就是和,和就不伤,己人都不伤。人非圣贤不可能没有情感,性一动就变为情感,既有情感就要发作表现出来。发作可以,但要恰到好处,适可而止。孩子闯了祸,教育得恰到好处,他一定乖乖地接受,不会记恨父母,这就是和。如果处理得过了火,将孩子以前的过错、陈糠烂谷子一起翻出来,他一定不服气,因为你没有中节。掌握这个火候,就需要智慧与经验。



守真志满,逐物意移。

“守真志满”是守住真常之性。“真”指人的本性、本质,“守真”就是守住自己纯真的本性和操守。能够守住真常之性,人的心志就会饱满。如果跟着外物跑,心被外物所动,人的意志就被转移、被改变了。

神是人体一切生命活动的总称。中国文化中其实没有迷信的东西,“鬼”与“神”的概念,按照道家思想的解释“纯阳之气谓之神,纯阴之气谓之鬼”。并非是神在天上、鬼在地府,神鬼统统都在自己身上。“神者伸也”,是生命活动的伸展和延长;“鬼者归也”,是生命活动的回归和结束。可见,迷信是自己对生命现象和心理活动的迷惑,是无知、没有智慧的表现。



坚持雅操,好爵自縻 。

这句话是这一部分的结语,也等于是给第二部分下的结论。一个人只要能够坚持高雅的操守,好运自然会来临,哪里用得着向外面去求呢?

“雅操”指高雅的操守、高尚的道德追求,即“仁义礼智信”五常之德,与“父子、兄弟、夫妇、君臣、朋友”五伦之道。能持五常之德、行五伦之道,才为此地所讲的“坚持雅操”。但人都是正眼未开,不知正身求己,反而拼命地向外追求,希望福从天降,这是不明理。理不明就无法行道,道不行就没有功,没功就没德,没德福从哪里来呢?如果反问自己,我们到底缺少什么?大概都是“缺德”。如果上天能够恩赐,赐予我们的也只有德而已。

“好爵自縻”一句出自《易经》,《易经?中孚卦》里面有一句“我有好爵,吾与尔縻之”的话。“爵”是古代青铜制作的酒具,因贵族的等级不同使用的爵器也不同。后世把爵作为爵位、爵号、官位的总称,好爵即指代高官厚禄、好运气、好机会。

“縻”的本义为拴牛的绳子。拴马的绳子叫羁,拴牛的绳子叫縻,羁縻合用是牵制、笼络的意思。縻字的引伸义为牵系、拴住,“自縻”就是自己跑来拴住自己,也就是自修己德、自求多福,好运自来的意思。中国文化是自立的文化,儒家思想中不认为有个能拯救人类的上帝,解救人类的只有人自己,人的良知良能才是拯救人类自己的最后希望。

中国人历来讲究求人不如求己,求己者贵,知足者富。《易经?乾卦》的第一句话就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自强而后才有外援,自立而后才有天助,所以叫做“自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家道心理 ( 工信备案 渝ICP备16002156号-4 )

GMT+8, 2024-12-22 15:04 , Processed in 1.127111 second(s), 12 queries .

学员作业空间非开放社区 公安备案50011202501312 工商备案 500112000037503

重庆市珑夫心理 @Discuz!GB X3.4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