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农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sxwxzho

祝海鸥的读书分享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8-2-24 12:18:4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张文玲 的帖子

张文玲:自我认为体会还是有深度的 (2018-02-18 08:16) 
多谢鼓励!信心又增了一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2-24 12:26:15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五六章作业

       一、第五章
       1、原文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tuo)籥(yue)乎?虚而不屈(jue),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2、理解
       本章讲人应该以道御物,在根源上整体把握天地万物,而不是为纷纭的万物所迷乱,要做到抱道守一,以道治国。这就是多言数穷不如守中之理。
       天地没有仁慈心,它们视万物为稻草狗一样。圣人也没有什么仁慈心,他们视百姓为稻草狗一样。正是因为这样的无恩无亲,才是真正的大恩大亲。天地之间,不正像一个风箱吗?虚漠寂寥,而又充满天地,无处不在。越是推动它,万物就越多地被涌现出来,生生不息。天地之间,无时无刻又无穷无尽地把万物一拨又一拨地涌现出来,它们看上去是那么复杂而又纷纭。怎么描述、言说它们呢?看上去怎么说也说不清,它们是那么的繁多,数也数不尽。如果我们人为依靠这些支离破碎的智识来治理国家,以人的小恩小亲来施恩于天下,那么天下一定会出现危殆而昏聩的状况。
       3、体会
      道家的圣人,指一之精通,合于天伦者(如圣人不仁)。儒家的圣人,指合于人伦者(如孟子说:“圣人,人伦之至也。”)。这一章从天地,说到圣人,讲治理国家,其实小到治理一个家庭又何尝不是如此呢?无恩无亲,才是真正的大恩大亲。这也是老子所说的“仁”,仁慈心。只有“不仁”,才能对天下万物、对家庭里每一个人特别是子女等量齐观无差别地对待,真地做到大公无私。这实际上还是在对“有”和“无”的关系进行了进一步的阐述。天地如风箱,虚与动,屈与出。近日朋友的公公意外去世,有三个儿子,日常偏心老大和老三,朋友的老公是老二,被当作空气一样的自生自灭,但每当紧要关头总是老二是顶梁柱,出钱出力,但老二总是毫无怨言。好在老人去世前不久醒悟到了这一点,对于老大和老三都不在信任,而是放心地把工资本交给老二。让我感动的是老二对于父母之对于他的待遇,从不感到不公,而是更尽心尽力地回馈、孝敬二老。但父母对于三个儿子其实无形中是有分别心的,区别对待,这就是有了仁慈心的后果。可见家庭中也是适用天道的。对于父母来说,在多子女家庭中平等对待每一个孩子,也是个不小的挑战。

      二、第六章
      1、原文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2、理解
      本章主要讲道是如何创生万物的。道生万物为何能永恒不息。
    《道德经》里常用水来比喻道。道有造化天地万物的良能,所以称之为谷神。道生万物,就如同河流从山谷中涌出一样。这条河流永恒地经流不息,永远不会干涸。道,就象一位母亲一样,她繁衍生育出了她的孩子——天地宇宙。天地万物,一切都从它们的根处,即玄牝之门那里汲取水分,不然一切就会戛然而止。水若干枯,万般生机瞬间腐朽为一片焦土,焦土又化为乌有。它们这样一直汲水,为什么水没有被用光的一天呢?因为它们只是从道那里复制粘贴了一些信息——道的遗传信息,而“原文件”则不会枯竭。
      老子认为,宇宙只是一座绵绵延延的信息的汪洋,而道则是信息的源泉,从一个叫作玄牝之门的谷神山的山谷出口处,源源不断地向这个汪洋里注入信息:不断地复制粘贴。这就是为什么老子会一直用水的意象来形容道,来形容天地万物的原因。
      3、体会
      了解到原来我脑海里的“谷”与老子的“谷”是那么的不同。我的谷是指谷子,食物,太狭隘。老子的谷是指空的山谷,是虚空的,可以装万事万物的,所以有“虚怀若谷”一词。对于道的理解也更深了一些。以前,觉得道是遥不可及的,离我们太远。原来道就在我们身边,就是母亲一样的存在。并且她会给予万物提供用之不尽的水分,为万物根。而且万物只是从道那里复制拷贝了所有的遗传信息。如大海里的每一滴水珠,都复制了谷神山谷出口处的水的DNA,而谷神山的山谷出口处则永不枯竭。
      
       三、月小结
      通过一个月的学习,对于道的理解虽然还达不到通透、彻底,但自认为也是在逐渐清晰的过程。《道德经》作为圣王之学,对于帝王治理国家要用天道,其实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都是一个道理。对于平常如我们的现代人而言,也是很实用的。前六章从天道—人道,无—有,虚—实,冲—盈,无为—有为的角度,对于道进行了多方位的诠释。老子在几千年前用最质朴的语言讲出了最深刻的道理,其哲学思想令人佩服至极。中国哲学的鼻祖三者其中之一的老子道家。学习之初,觉得“道”是虚无的,看不到,摸不着,听不见,闻不到,那怎么才能找到它?可能是不够智慧,不锈钢的脑袋,很长一段时间都在郁闷中……在学习之后发现原来离我们很远的“道”,其实就在我们身边,充斥着这个世界的每个角落。道,是自然世界和社会的规律。自然界和人类的一切活动都要遵循这个道而行,否则会受到惩罚。而且其中有辩证的思想,如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也就是说任何事物没有一成不变的,都是相对而言的,而且会随着情形的变化而变化,其中的哲学唯物辩证思想闪耀着光芒。对于这几章的学习有了个大概的轮廓,但还是没能领悟到最深处的精髓,需要再磨,磨,磨,就是常说的不断学—思—践—悟吧,继续努力,努力,再努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2-25 03:20:1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历史上就没有出现过哲学,只是后来被称之为哲学了。哲学是个很低级的思维方式,这个我们在群里有讨论过,可以多留意和参加群里的讨论。多注意琢磨“常无欲以观奇妙”的用心方式,熟悉这方式了“常有欲以观其徼”就比较容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3-1 18:41:1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admin 的帖子

admin:我们历史上就没有出现过哲学,只是后来被称之为哲学了。哲学是个很低级的思维方式,这个我们在群里有讨论过,可以多留意和参加群里的讨论。多注意琢磨“常无欲以观奇妙”的用心方式,熟悉这方式了“常有欲以观其徼”就比较容易。
 (2018-02-25 03:20) 
谢谢老师指导,对于常无欲以观其妙还要多琢磨,多想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3-1 19:54:03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七八章

  一、第七章
  1、原文
  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2、理解
  从义理的高度,讲圣人治天下的理念。天地是有形之物中生命最为长久的,因为其它万物都是天地所生。天地并非永恒不死之物。它也会生,也会死,只是它和万物的生命周期相比,显得那么长久,以至于无法来形容天地的寿命到底有多长,只知道,天地宇宙已经存在很久很久了,也不知道它过多久会死。天地的生命周期这么长的原因是,天地生万物,而不为万物所生。不自生是的重要的一个词,不自生者,即疑独。天地的存在,就是为了生化天下万物。圣人的存在,就是为了教化养育天下百姓。以天为先,以人为后。万物皆天地所生,故圣人唯有执天之行,才能成为万物之主。为万物之主,是谓身先。唯有不以人道损天道,圣人天德常足,才可以以德配天,存圣王之身于天下。正因为圣人无为人道,所以天道才能无不为,天道无所不为,天下万物皆成,万业皆兴,如此才能成就圣王之功。天地不自生,不自化,而生万物,化万物,所以万物莫不以天地为尊。圣人不自生,不自化,而是为了养育百姓,教化百姓,所以天下莫不尊崇圣人。正是因为他们不自生、不自化这样的无私之功,所以才能成就大功。
  3、体会
  天长地久,常被我们挂在嘴边,但通俗理解的意思与老子的真实意思却距离好远。道生天地,天地生万物。天地作为有形之物中生命最长久的,是与其它万物相比而言的。圣人只有遵循天道,才能为万物之主,即身先。人道不生,合于天道,是谓外其身。圣人的不自生,不自化是无私的表现,也成就了圣人的成功。不是太清楚“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的意思,只是模糊地知道是讲无论圣人还是平常百姓,生活中要遵从天道,莫执着于人道,做到不自生,不自化,无私。疑独,理解就是独一无二的存在。“不自生”也是似懂非懂。每个人的一生中,都有好多苦恼的事,与天长地久相比是那么的渺小,所以不太在意那件事对于我们的影响,遇事要想开些。

  二、第八章
  1、原文
  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这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2、理解
  这章讲圣人如何在具体方法上治理天下。《道德经》里所有的“善”,都不是单纯指人伦意义上的那种善良。这里“善”指圣人善为天道。在圣人看来,合乎道的方法和行为,就像水一样。以水喻道。圣人以天道治天下,利万物而不争(不争,天德之性)。正因为圣人不弊于物,不积不争,所以才能上善若道。圣人治天下,处道(天道)而不处物(人道),即居天道;虚静自处,唯天道是守;不以人道害物,以天成之,而不以人害之,如此才是大仁大恩;圣人立天道自然之教;这样才能以正治国,而不以奇治国;天下无为自化,是以圣人无为无不为;须知万物之成,循天理,食天时而已,圣人知循天而为,则不会以人智而妄作妄为,是以不害物,亦不伤民。圣人唯有不为人道,不积人德之争,才能全于天道。不害物,不伤民,使天下万物,承天运自化,食天时而自成。
  为什么水和万物不相争呢?因为水无常形,不会以物自持。和天道至虚而至盈是一样的道理。因为冲虚无物,所以不会以物为事,不积之以物,不得之以物,自然也就不会争。所以圣人以道虚其心,退身而全道,也不会自持而争。天道若水,圣人像水那样虚已待物,润泽蓄养天下,并按照这样的道理去治理天下。任何事都会被化解,任何障碍都会被通利。天下得到治理,并且整个过程中也没有损害到什么。所以,也自然不会出现什么责过之处。
  3、体会
  全书围绕着两条脉络展开:道—天地—万物,圣人—天下—百姓。看到上善若水,与天长地久,这两个成语的真实原意恍然大悟,与日常的理解大相径庭。我们做事为人要用合乎道的方法和行为,按照自身的本性来表现出自己的行为。排比的7句话,是一脉相承的关系,逻辑性很强,不得不佩服老子的智慧!并且其中无不充斥着天道与人道的对比,相较,从居、心、言、政、事、动的多个角度进行解析,与之前的“行无言之教”相呼应,一气呵成!体会到了虚与盈,积与争。圣人以道虚其心,退身而全道,又与上一章的“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相呼应。一件事情的成功,有天时地利人和。我们生活中做事要谨守天道,顺应自然,而不能随心所欲,甚至逆天而行。否则,事业不顺利,家庭不和,人际关系不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3-3 11:32:2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感觉体会比以前深刻了,用心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3-9 22:33:39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九、十章作业:
    一、第九章
    1、原文: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也。
    2、释义:
    本章阐述了圣人功成事遂身退,去人道全天道的道理。说君王积人德之满,应该绝弃人道,去人德,重积天德。君王若以人道为贵,以物为事,则物必有极,有极者必有生死,物壮则老,不可长保。人道贵难得之货,天下必将招致败亡,君王所积难得之货,金玉满堂都不复能守。君王以人道为政,积物之有,贵难得之货,以己身为贵,以财货为富,天道沦亡,则君王失天下。功成事遂之后,君王作为受托人,应该退人复天。天下为公而不可为君王之私,这才是天之道。也就是说一个政权的合法性,就在于它是不是符合天道,这是天道自然的政治伦理。任何人都不能违背。天下并非君王所有,天下只是天下人的天下。若统治者违背天理,那他所积累的财富和至尊权力都不可能长久地保持下去,必将随着国家的衰亡,最终全部消逝在历史的长河里。
    3、体会:
    前两句讲人道,后一句讲天道。君王不可以把天下据为己有。应该明白国君自己之所以有天下,只不过是天道和天下人所托于自己,去平定治理天下的。这种现象常在历史剧中看到。历史上明白这个天道自然政治伦理的君王,可让天下长治久安,避免国家走向衰败。如明君汉武帝刘邦、清朝的康熙、乾隆盛世等。同样对于如今的21世纪这个观点仍然有醒世作用。一个单位、一个社区、一个家庭也同样如此,在这样的“小天下”,一把手也不能将这“小天下”据为己有,而应当有了成绩后,仍以天道治理。“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理念,我认为与这个观点有些趋同。天下为公,不可总是想着、自私地盘算着自己的小九九。

    二、第十章
    1、原文:
    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婴儿乎?涤除玄览,能无疵乎?爱民治国,能无为乎?天门开阖,能为雌乎?明白四达,能无知乎?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2、释义:
    本章讲如何去人道全天道。君王治理天下,抱道不离,天人合一,才能人道不生,不至于以人害天,以人道灭天道。这样才能如赤子一般天德真全,纯素不杂。天道被绝除,以天道阅天下,无以人害天伤道,天道才能够至纯至真。这才能以天道爱民,爱民才能治国平天下。治天下为之以天道,而无为之以人道。君王只是辅助天道的一个助手,不应该越俎代庖以人害道。打开天道之门的方法是无为。无论开道,还是守道,都要唯天道是从。人入天,与天为一,故能知周万物,圣人以天道观天下,对万物澄澈通明,明白四达,故不会蔽于名物之见,不会以曲学昧道。天下乃天地所生,天地所有,为天下人之天下。君王应遵循天道政治伦理,以道治国,不可以人智治国,否则为国贼。君王辅佐天地泽被养育百姓,以天德养育百姓。万物皆为天地所生,圣王不会视百姓为己有。圣王辅佐天道润泽衣养百姓,是天地之功,圣王不会贪天之功为己有。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如此圣王才算是“玄德”。在天道政治伦理中,圣王以道治国,功遂身退;国贼以人智治国,更有甚者推过揽功,为下下者。
    3、体会:
    前六句以反问句的形式,一脉相承、层层递进地说明了如何去人道全天道。最后一句具体阐述了天道政治伦理的作法。圣王应该是推功揽过的,而不应该推过揽功,与百姓争功,把失败和过错说成是别人的错。作为圣王应该时刻记得自己只是辅佐天地泽被养育百姓,不能贪天地之功,牢记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让我想到了在一个家里,作为父亲就像是一个国家的君王,不应与子女、妻子争功,而是应该做好自己该做的,将举旗定向的作用努力发挥好,而不是与妻儿争功,反而要做到功成名遂身退,真正做到无为而无不为。家是每一个家庭成员的家庭,而不是作为家长的承担父亲角色的那一个人的家,家是全家人共同所有的,而不是家长角色的那个人一人所私有的。这与“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不是君王的天下”逻辑相同。虽说是天道政治伦理,但我认为用在家庭中也无不可,无论是与政治无关的旧时的百姓家庭,还是如今的平民家庭。只是让我们看到了天道与人道的可爱区别,并且竟然可以用于现代家庭里。几千年的传承,让我们始终牢记笃守天道,顺应自然规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3-16 11:26:4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sxwxzho 于 2018-3-16 11:28 编辑

     第11、12章
    一、第十一章
    1、原文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2、释义
    本章讲天道集虚,圣王用道,贵于用无。唯有以道之无,才能御天下万物之有。三十根车轮辐条共同置于轮毂之中,当轮毂之“无”,故能有车之用。和泥制陶成器,因器之“无”,故能有器之用。凿门穿木造屋,当屋之“无”,方有屋之用。所以,器物的有形有质的部分,成就器物之利,虚空的部分成就器物之用。
    物之利,无之用。物利者天地有名,无用者道本无名。人为天地心,有名无名都能通达,也可都不通达,也可单通。人者可为利,也可为用,更可以为利用。利,通达传导,影响推动,促进等。用,本也,宗也,性质之宗,伦理之宗,造化之宗。日常用语中的动词的用,,用途性的名词之用,已经跌入利了。到了儒家,废掉了用,而代之以义跟利并列,所谓义利之辨、利用之辨,静态化了。这里要多理解,才能区分功用用途、与此章中的用。同时佛教的体相用的用,与此处的用也不同,注意区别。利和用合起来就是既有又无。
    3、白云先生认为:
    这章阐述了万物互联之理:利用,交互,有只能连接一次,为人所用。而无,则能越虚无越能连接无穷多的有,并统御万有,为已所用。
    4、体会
    几千年前的老子,用当时最朴素的物质,车、器、房为例,说明了有与无的关系,总结出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的精典之句。用归纳法总结出利与用的辩证关系。器物正是因为空,才能装东西。生活中人也是如此,若心中、脑中装满,则再也不能装进去,吸收进去任何东西。所以我们提倡要谦虚,要虚怀若谷,这样才能有所收获。对于利与用,的理解还要再多磨磨,多体会。
   
    二、第十二章
    1、原文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2、释义
    本章讲如何去人之道,存天之道。五色物累,令人目盲无净;五音人籁至实,令人耳聋无闻天籁之虚;五味令人口味爽戾麻木,而失尝恬淡甘洌;驰骋畋猎用心使气强为人道,令人精神外泄神明不居而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步入歧途(行妨)。所以圣人用天道之无(腹),不用人道之所有(目),去目取腹。
    3、老师心得:
    ①利用之理②腹目之辨③当无致用
    4、白云先生认为:
    此章告诉人们如何治身养生。健康的生活方式,应该是质朴自然的生活,而不是刻意的去追求各种感官享乐,找刺激,找乐子。如果非要这样的话,那么会因为太折腾,而过早地用光自己的无气,死得也会比较早。驰骋畋猎引申到“路怒症”,非常贴近生活,让人瞬间领悟。为腹不为目,与虚心实腹一肪相承。
    5、体会
    用五色、五味、五音来类比、归纳,总结出腹与目的区别,让现代社会的人们要去目取腹,为腹不为目。为腹,为天之道,用天道之无。不为目,不为人这之道,不用万物之有。也与有无相联系,让今人要为天道,不为人道。与之前的虚其心实其腹呼应,去人道存天道。腹因其空,目因其实,让人向往空腹,多为天道。我认为这与前一章的利、用相关联,通篇联系,多理解。人要努力让自己虚、静、恬淡,才能不断有所收纳,逐步修身到更高的境界。
    三、微信精华
    梦老师:“古之学者为已,今之学者为人。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学也,以为禽犊。”这也就是说君子之学是为了完善其身,完善他的七尺之躯。而小人之学以为禽犊,是交易用的,所以他从耳朵里听进去,嘴里就说出来了,只不过是一个贩卖,对完善他的七尺之躯一点没有用处的。所以,“古之学者为已”的“为已之学”也就是“君子之学”,通过读书是为了来完善自己的。
    同学:有人读书为了功利,所以苦,逼自己成才有用的;有的读书是愉悦自己陶冶性情,轻松自在,并不是为了有用,好象在做无用的事情,无价值对生命却有意义。所谓轻松自在,大概是不以苦为苦吧。
    第十二章前两句讲了视觉和听觉的感官享受,华服与音乐。后句讲美食,味觉上的感官享受。五味指酸甜苦辣咸五种味道。爽,明的意思,这里指美食带给食客的口腔刺激,满足感。调和五味,烹饪出各种美食佳肴。吃起来,让人觉得充满了味觉享受。而这样,却恰恰掩盖了食材本身的天然味道。爽,在这里有物极必反的意思,欺、诈、伪、虚、不实,虚有其表。如爽约。如现在提倡不过分给孩子调味品和食品添加剂;儿童设施不能过于花乱,过度刺激感官;毒品刺激人的神经活性到最大,常导致猝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3-24 17:23:5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sxwxzho 于 2018-3-24 17:25 编辑

       第十三章、第十四章
       一、第十三章
      1、原文: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
       2、释义:
       本章讲圣人以天建道,不以人建道,故能无身无患,宠辱不惊。以道为贵者,才可以寄托天下。若不去人道,以人道为政,以人道建道,那么以物为事,有形之物,必可得可失,可损可益,不能恒常。人道以有积为贵,以不积为患,而物之得失不可把握,以至于福祸无端,常令人患得患失。以物为身者,得失全凭待于物的顺逆,认为物的顺逆等同于自身的荣辱。什么是宠辱若惊呢?积物之有者,为人之下德。积道之虚者,为上德。人之道,有形,可得可失。得之以为得,失之以为失,所以宠辱若惊。什么叫贵大患若身?我之所以会感到忧患,是因为我以物为事,以人道之有积为身。若我以天道之不积为身,人与天和而为一,同于虚无,那么我无身。无人道之身,无积,则无可得可失,我有什么好患得患失的呢?君王以道为贵,抱一而立,与天下浑然为一身。只有这样的君王才可以把天下寄予给他。不以财货得失为患,则能爱身。爱身者,德不亏也。以得失为患者,则必亏其德。天德不亏,则天下方能长久。天下可以长久,才可以放心地托付于他。可托天下者,因其无患。
        3、体会:
       这一章用层层递进的方式讲述了天道政治伦理中,从爱到贵,从寄到托。只有始终秉承天道,弃人道,遵循事天,积虚,而不是以物立身、积有、积物、有形、有得失。虽然提到是君王治理国家时应注意的方面,但我们现代平常人的平凡生活中又何尝不是如此呢?也要坚守天道,摒弃人道。
     
       二、第十四章
      1、原文:
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绳绳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2、释义:
    本章进一步讲与大道浑然为一的道理。道是无形的、无物无象、静而无动,所以视之不可见,听之不可闻,也无法用触觉感知到它。夷、希、微三者,无法继续追问它们到底是什么,所以只能把它们混而为一。道之所处,既非阴也非阳,既非光也非尘。虚漠鸿蒙之气,连绵一片,无处不在,无边无际,所以无法用触觉感知到它。道生天地万物之前,和之后,都是这种状态。我们所有的感知能力,都是为了对物的感知。所以要通彻大道,只能离形去知才可以,而不能依赖感知能力。这就要去形质化、去感知化、去智识化的通彻,人与道混而为一,就会感受到这种惚恍状态。人与道为二,才能可迎可随。人与道混而为一,则迎无可迎,随无可随。人道为一,才能解除物蔽;摒弃小知,才能以道御物,统御天下。只有明道知常,抱一守中,才能以道御物,以道统御天下。这才是合乎天伦顺乎大道之纲纪。
         3、体会:
从听觉、视觉、触觉说起,引申到道是无法感知的。圣人抱一守神,去物存道,离形去知,修炼至静至虚,才能复归于道。人要与道混而为一,抱一守中,才能以道统管天下。想到了两年计划中,老师让做感觉练习时,首先就是眼耳鼻舌身的练习。要想做好作业,就先要静下心来,专注地做一件事才行。

        三、月小结
       一个月的时间真是飞快,春节已离我们渐行渐远了,夏的脚步越来越近了。这段时间学习道德经,在看书的同时,关注了同学们在微信里的留言、听了喜马拉雅的讲解语音,对道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尤其对一些习以为常的成语,如天长地久、上善若水、功成身退、宠辱若惊等等,有了新的解读,原来最初的源头在这里,最原初的味道是这样的。还有老子用最普通的物件,如五音、五色、视听触人们好理解的事物中看到普通人看不到的规律,进而推而广之,上升到人道与天道的性质、区别、优劣、特点,并总结出何去何从,为几千年后的我们指出出了大道的方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3-31 20:16:16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十五、十六章
一、第十五章
1、原文
古之善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客;涣兮,若冰之将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浑兮,其若浊。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安以久动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蔽不新成。
2、释义
这一章讲为道之人,是怎么样的人,有什么样的特征,以及他是如何行事的。在上古时期超凡入圣之人,道,不可知其极,不可察其象,明于道为玄鉴,同于大道。以世俗的识见,他们看起来不可捉摸,莫名其状,无法理解善为道者。正因为得道之人像大道一样深不可识,所以也只能强行来形容善为道者是什么样的人。像犹豫是否步行过水的人一样,心迹难料;像畏惧周围的邻居一样,不会表露的行迹难察;像一个宾客一样让人难以对他察言观色;如同河流里的冰就要消融一样没有任何性格特征,圣人性情和人格难以捉摸;如同没有加工过的原木一样,圣人的心智不可知其端倪;如同山谷一样的胸怀旷达,莫知其极,莫知其止;如同天人不分的浑浊样子,圣人和道混为一,不可识其方,不可识其名,不可识其道术。谁能与大道混同为一,与天地不分,而又以此为基础(并),静守其中使天地徐归清正?谁能以道久安天下,造化天下使之生生不息?保此道者,善为道并守道之圣人,不以奇欲智巧盈满心智而溢(油漆匠)。正因为不被物象智巧充塞,所以才能一直笃守大道(天门开阖),而不滋生智巧奇欲以促新成。
3、体会
这里讲到奇欲,又重新回头看了第三章圣人之治中提到的奇欲,是指人使之欲。这与正欲(天使之欲)相对应的。得道之人心迹难料,行迹难察,声色不露,人格、心智、胸怀都让人难以让人捉摸,不可识其方,识其名,识其道术。说到道的难以描述、表征。对犹、豫、英勇就义有了重新的解读,不局限于一个意思,同时各种意思有个共同的根本特征。世间万物都有其道,也就是说有其规律。昨天周日给孩子做炸带鱼,吃时满嘴留香,孩子不愿吃有刺的鱼,嫌麻烦,喜欢肉食的儿子每餐饭都是无肉不欢,喜欢大口吃纯肉。就在想世间万物都有其道,吃鱼也是如此。吃鱼时要发现、掌握鱼的生长规律,了解鱼的构造特点,要顺着鱼骨来吃,而不能大口咬着大快朵颐,这样会被鱼刺伤到口腔粘膜或喉咙。这让我想到了庖丁解牛,正因为庖丁花了大量的功夫了解牛的结构特点,并掌握熟记于心,才能在解剖时游刃有余。进而我联想到两年计划的学习,又何尝不是如此呢?心理学的学习也有它的道,现在我们就是在用功了解它的规律,也是打基础的阶段。只有了解了心理学的基础知识,感觉、知觉、情绪、意志等的规律,熟练掌握,才能烂熟于心,应用起来得心应手。所以这个阶段的练习是必不可少的,修道的过程,找道的过程。有的同学说是紧箍咒,很形象的感觉,豫、犹、俨、涣、敦、旷、浑,也有做感觉练习的感觉。
二、第十六章
1、原文
至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殁身不殆。
2、释义
这章讲守道的要旨。致虚(无)极(有),守静(无)笃(为)。万物并作(意),我可以洞察到万物出入天运之机。夫物芸芸,各自都生出于道,化凭于道,死入于道,因道而生化,以道理身。使万物秉受天地之气而生而得天命而自化(因任天运而自化,归根),自正天道(静),静者三命(禀、化、存)足全天年而不伤(复命)。自命进出(复命)为自然大道(常),通达自然大道者不盈而能蔽不新成(明)。不知自然大道,妄作(意、行)者昏乱祸患丛生(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殁身不殆。
3、体会
感觉有时读书还是两张皮,不能学、用结合,理论只是在书上,不能实际应用到活生生的生活实践中。生活中无论做何事,都要遵守其道。任何事都有其道,做人做事都要合道,否则就会受到惩罚。若是人,则会有灾难,或生病,或不如意。若是事,则会不顺,坎坷多,不利。所以也是警示我们无论做人,还是做事,都要遵从良知,时刻警醒自己不可愈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家道心理 ( 工信备案 渝ICP备16002156号-4 )

GMT+8, 2024-12-22 14:36 , Processed in 1.081482 second(s), 13 queries .

学员作业空间非开放社区 公安备案50011202501312 工商备案 500112000037503

重庆市珑夫心理 @Discuz!GB X3.4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