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农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lan

LAN的作业本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3-6-7 23:03:2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lan 于 2023-6-7 23:57 编辑

第六十课 情绪问题(不义)
编课


课文
首先要指出,所谓情绪问题,是说所有情绪都会带来问题,而不是说有些情绪是问题,有些情绪不是问题。情绪现象的出现本身就是问题。
情绪是什么,情绪是个人的需要被外界满足或者不满足对待而产生的体验,情绪的基本特征是经过个人好恶的加工,主观主体性占主导地位。当出现情绪的时候,人就被这种情绪所控制,无法理性思考,无法关注客观事实,从而失去义。义者,人之所宜,赏善罚恶,以立功立事。


课堂
1、为什么情绪现象的出现本身就是问题?
2、情绪的基本特征
3、情绪的进程


作业
1、说说情绪是怎么发生的?怎么用主体性代替情绪。

编后感
老师特别强调所有情绪都会带来问题,而不是说有些情绪是问题,有些情绪不是问题。情绪现象的出现本身就是问题。我一直对这一点还有些疑惑,情绪是与生俱有的,在有些情境下能帮助我们,同时也会破坏性我们的主体性。我感觉阴阳两面皆有。但是我认同情绪是经过个人好恶的加工,主观主体性占主导地位。所以编起来特别吃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6-14 23:52:3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lan 于 2023-6-14 23:57 编辑

第六十课 情绪问题(不义)

评课
1、所有的行为问题从功能上来看都是失礼,那么失礼是什么意思?
2、以失礼为标准来描述问题行为,和我们习以为常的问题行为的描述方式来比较,在你自己那里的作用有什么不同?
3、怎么样去矫正行为问题?外部输出,内部是有一条控制线的,到控制线上去查怎么回事。
4、人要有情性反应,但是不要只有情绪。情绪的特点就是一起不了一起。事情是一件一件在发生,你偏偏把三年前的和三年后的,你都拉在一起来运转,那就成了一个绪了。被那件事情和那件事情的前生后世给牢牢控制了,这个时候人就一点儿主体性都没有。他就完全会被那个事情所控制,主体就完全交出来了。所以这个叫情绪。而主体感呢,就是说我知道此时此刻,在这种情形下,我必须快,我也确实很快。没有别的了,这就是主体性,主体感。
5、把义的功能恢复出来的程序,第一个就是分辨主体感和情绪,如果确定是情绪,那么我们这个时候呢,就要去查找引起情绪的好恶;这个痣他所牵挂的,他所处理的主题就是好恶;根据这个好恶的线索,查找所缺失的不德之德,对他所缺失的不德之德的这个点展开积德的操作,积这个德。

我的不同:
老师对有疑惑的地方讲得很清晰,我的不同之处是有疑惑了,我就一直在疑惑,而没有从细节上去分辨;同时老师对振穷趋急的操作步骤给予了提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6-21 23:36:25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六十一课 人格问题(不仁)
评课:
1、情绪在个人的定义
2、解决情绪问题的基本点在哪里?基本点在于不德之德。关键点就是查找好恶。3、不德之德的基本内容是什么?我的问题在哪里,这下他的不德之德就启动了。不德之德的基本功能就是一个监控者的功能,就是看看我哪里错了,或者哪里没搞好,这个客观的形势与我内部的主观加工,跟我的输出的客观效果,这三者之间关系到底是怎么回事,有了这个心念了,那么我们说的其他那些事情才做的下去。
4、为什么会说但凡有情绪就是不义?
5、事情不做完,还跟没事人一样,这是缺根弦。或者说自己的事不做完 ,就找别人算账去。所谓的人格问题。人格概念的核心是主体性。
6、习惯的本质就是任务没完成,这样说可以吗?我们就说那是人格。任务一旦真正完成,这个子人格就消失了。所以人格问题解决是从这两个基本方面入手的,一个是让他把没有完成的任务继续完成,另外一个是补德。
7、当我们的不德之德不缺的时候,我们能感知到自己的状态,我们感知到自己的状态叫主体感。当我们感知不到自己的时候,缺了不德之德之后就是情绪问题。


我的不同:
老师说习惯的本质就是任务没完成,任务一旦真正完成,这个子人格就消失了。这个再慢慢体会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6-28 23:41:2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lan 于 2023-6-28 23:49 编辑

第六十二课 精神病性问题(缺德)
休息评课
老师的分享让同学们很有体悟,一是谈到失去处理得好不过是一种惊奇;二是对变化的跟随是感觉认的自然运用,如果有一劳永逸的的痣痔就不会跟随变化了;三是看到哪里去了,目不斜视。

我的不同:
老师总能从谈话或分享中迅速找到核心问题点,向老师学习,日积月累。


编课
课文:
精神病性障碍的定义:可造成严重现实检验能力下降和社会功能障碍的精神病态。是一组重性精神障碍。其临床多以幻觉、妄想、思维和行为与现实相脱离为突出表现,病程长短不一,部分患者会出现持久的功能损害。功能性精神疾病包括精神分裂症、抑郁症、躁狂症、焦虑症、强迫症、恐惧症、自闭症等。
精神病性问题的本质是缺德,也就是脱离了现实,脱离了事物的发展规律。

课堂:1、为什么行为问题是失礼,情绪问题是失义,人格问题是不仁?
2、什么是道?什么是德?什么是失德?
3、如何明德?如何补德?

作业:
说说精神病性问题为什么是失德?如何补德?


编后感:
精神病性问题是以与现实脱离为突出表现的,更脱离了事物的发展规律,其行为结果也必然是不良结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7-5 21:17:35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六十二课 精神病性问题(缺德)


评课
回顾:
1、人格问题跟情绪问题的在机制上的根本区别在哪里?
2、人格问题、情绪问题、行为问题,哪一种类型的问题是更严重的?
  要有一个正确的感知,就是你要识别得出来,通过他表现出来的症状和症状的特性顺藤摸瓜到里边去,沉一些、下沉一些去把握,然后你心里边要有数,因材施教,那么这个材是什么呢,就是对这些问题的清晰化,这些问题你搞清晰了之后,你因材施教的材在你心里边就不模糊了,那你施教的因就有了,就有抓手了。

新课:
1、对精神病或精神病性问题的定义:精神病就是德的结构有缺失。德,分成两个要素,一个是德的架构,一个是德的内容。架构就像空的抽屉、柜子,内容就是这个抽屉、柜子里装了些什么。
2、精神病和精神病性问题怎么治疗:以人的本性、本能去理解素书求人之志章,然后再去找方法。

我的不同:
听老师提问的时候,对人格问题和情绪问题的区别还是感觉很陌生,老师说根本区别是人格问题是情绪的结构问题,情绪问题是情绪的内容问题。老师带导的分享中抓出真正缺的德是不懂什么是穷人和富人,也就是概念的感觉认,这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7-5 21:50:0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lan 于 2023-7-5 23:28 编辑

第六十三课 组织不良问题(人和不宜天时地利)编课

课文:
就局部来说不可救药的缺德,放在系统中,也许还可以存留一些时间,甚至还会得到两种发展。这两类发展,一类是这个坏掉的局部对系统的发展会有某种作用,另一类发展是,这个崩坏的局部会以它的反面获得一定程度的发展。这是在显示,局部的崩坏还有修复的机会,只不过是在系统的背景下展开的
组织不良可以参阅《素书》正道章的描述:德足以怀远,信足以一异,义足以得众,才足以鉴古,明足以照下,此人之俊也。行足以为仪表,智足以决嫌疑,信可以使守约,廉可以使分财,此人之豪也。守职而不废,处义而不回,见嫌而不茍免,见利而不茍得,此人之杰也。
课堂:
1、精神病跟人格问题的区别是什么?
2、精神病怎么治疗?
3、组织不良问题的定义。
4、组织不良问题如何改进。

作业:
谈谈组织不良的定义和改进。

编后感:
组织不良是领导的责任吧,有可能是组织架构上的缺,也有可能是阶段内部斗争力量的胜负。近段时间听课总觉得似懂非懂的,过几天再看标题,感觉想不起来什么内容,再看课文内容,又回忆起一点点,学习有点吃力的状态。做起作业来发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7-12 23:51:0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63课评课
1.第一单元在梳理振穷趋急的原理。
2.振穷趋急模型的核心要素是心和德。
3.老师说:“孩子的状态是我作为母亲输出的结果,得自己承担起责任。”
4.从内部来说,把子人格统率好就是一个组织问题。怎么调整组织不良?只有一个出路,就是没人管你,你自己干。

我的不同
我理解的组织不良是某一个子人格(情绪)成了领导者,也就是领导都被换掉了,这确实是我身上存在的问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7-20 00:02:55 | 显示全部楼层
64课评课

老师提出主客不分离的说法,还有捭阖-反应是一对阴阳,老师能把每一个细节里都全息出整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7-26 17:17:1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lan 于 2023-7-26 22:39 编辑

第六十五课 捭阖与反应(2)略
评课

回顾:
1、什么是捭阖反应?
2、捭阖反应的所有操作的根本约束是什么?阴阳运动变化。
3、捭阖反应的最终成果,正确的成果是什么?我的心要成为他的神。
4、略是什么?基本原则和价值取向。基本原则,就是你要这样做你要那样做,大概要做这个方向大概要往那个方向。你知道一个东西,你为什么要知道这个东西。天下的东西那么多,你不知道的多了去了。为什么这个你要知道。当初推动你知道的原动力是什么。就是这个价值取向。
5、基本的准则它是包含着基本知识。价值这个东西是随时可调整的,随时可动的。说标准这个东西就一定是在说现实的,而不是说形势的。这个要值得重视。略是这样一个东西。
6、那么关于捭阖反应这件事情,我们应该有一些什么样的标准:
有为:他的想法继续运行和他的想法停止下来。这是个什么性质的现象?这是他自己的神所控制的。那么他自己的神控制不了这个事儿,我们去一进一出就他就成了这个样子了,相当于我们给他安了一个神了。我们安了一个神控制他自己,继续按他的想法做,我们安了一个神让他原来的想法关闭。这就是业,这就是捭阖的业。如果我们只是想让他们把那个事情做成什么样子,其实我们会失败,因为他把那个事情做成什么样子,我们说了不算,是他,他内部的神说了算,所以我们真正要做的结果是跟他安个神呐,不是让他做个什么呀。
门户之见:我们不能跟他一起按照他的节奏跳舞,我们要守在门口,看看他到底是怎么回事。
阴阳御事:你不要把他这个事情啊,这个事情的运转的根本原因盯在人身上,要盯在阴阳上。不要为一些表面的现象所迷惑,不要在那里说哎呀,他这个人怎么样,不是人的问题,是跟这个事情相关联的阴阳动力在运转。
符应不失:自己把自己污染成什么样叫符,这个应呢,是我自己,他把我污染成什么样子?这个不能失。感觉认就是练这功夫的。
定己牧人:就是自己要定。

我印象最深的是捭阖反应用现实而不是形势作标准,捭阖反应的最终成果是我的心要成为他的神,他的想法继续运行和他的想法停止下来,真正要做的结果是跟他安个神不是让他做什么不要盯着人身上,阴阳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7-26 23:06:13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六十六课 捭阖与反应(3)计
编课


课堂:
1、实现捭阖反应的枢纽是什么?
2、捭阖反应的终极任务是什么?
3、捭阖反应的分解任务是什么?

课文
计——方向任务:明任务


作业:
说说捭阖反应的计。


编后感:
捭阖反应的终极任务是让我的心成为他的神,如何分解这一任务呢?很好奇老师要怎么讲这一节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家道心理 ( 工信备案 渝ICP备16002156号-4 )

GMT+8, 2024-6-2 20:04 , Processed in 1.104656 second(s), 12 queries .

学员作业空间非开放社区 公安备案50011202501312 工商备案 500112000037503

重庆市珑夫心理 @Discuz!GB X3.4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