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农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莫雪萍

莫雪萍的《乐记》读书笔记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5-1-5 12:50:1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莫雪萍 于 2025-1-5 13:38 编辑

第九周 (2024.1.5~2025.1.11)
2025.1.5
师说:
人为什么能够被人蒙蔽,或者主动蔽藏于人下?
音不动心,而只是动音,循音而感,感而又感,感到为止
音是
心    感物  而 心动
心的每次运动,会使心的状态改变而使心快乐或者不快
为了心的快乐与不快,而对音做出选择和追寻
每次感声感物,便只是得到一次快乐与否的决断,和寻找下下一个音声的抉择
感-动-快--——又来
       |
        不快——坚拒
这就建起来一条内部通道
杜绝了心的另一条运行通道:
感——动——唤起相同动感的人事——超越自身快与不快进入人事境界。
魏文侯以听乐之名听音
挂羊头卖狗肉,就如以君子之名行小人之实
混淆,不是技术问题
也不是不小心的态度问题
是立场问题
音为心之动,有德之心所动者:
天地顺而四时当,民有德而五谷昌,疾疢不作而无妖祥,此之谓大当。
然后圣人作为父子君臣,以为纪纲。纪纲既正,天下大定。
天下大定,然后正六律,和五声,弦歌诗颂,此之谓德音。
德音之谓乐
有德之心所动者为德音,德音才叫乐。
无德之心所动者不是乐,是溺音。
魏文侯以乐之名行溺音之实
所以听乐会打瞌睡
听流行音乐精神抖擞
产出溺音前面说了,溺音产出后为什么会流行?
上行下效
上梁不正下梁歪
也就是人云亦云
一个组织的上层出现问题,就像一张网严严实实的笼罩这个组织的疆域,蔽不新成
一个人的内心的上层出现问题,就像一个人的内心世界充满着雾霾荧惑,遮天蔽日,不见天光
人蔽,弊于人
个人的上层是什么,志!
这是直接上级
居于现时此地的现管
有志之人不会陷入人蔽物蔽
有神有德而无志之人怎么样?
这是我们常常妄想的
我们妄想自己有德有神,用对神德的追求安慰和鼓励自己的无志
这是自欺欺人,害人害天害道,最终害了自己
你能说说造成人蔽的两个关键环节么?





问题:你能说说造成人蔽的两个关键环节么?
答:1、失志——以自我为中心,情绪当家。被情绪遮住了天日,不见天光。
2、失德——沉迷溺音,心术不通,不能通神接物。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1-6 17:52:1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莫雪萍 于 2025-1-6 18:48 编辑

2025.1.6
师说:
魏文侯的案例,告诉我们人蔽于人是怎么回事
宾牟贾的案例则告诉我们人蔽于物是怎么回事
以武乐为例,一部作品的任何细节,都可以被人感而引起心动
动些什么出来,一方面取决于人把着力点投注在心的感受好坏还是感受历史(投注于个人感受好坏,必然产生人蔽),一方面取决于人的感受历史,及历史组织方式(这个决定物蔽)
人蔽取决于注意力投注出错(错误的投在人上而非事上)
物蔽的注意力投注虽然不在人上,但却感受历史经验欠缺或者历史经验组织方式错乱,以至于见物不见人、更不见事
宾牟贾分两个段落呈现物蔽
武乐中的某些细节,激发起人的反应具有共同性,但武王非普通人——普通人缺乏某些感受历史
武王的具体历史事实,对应武乐中的细节,感受得到引导和定义
你能说说在宾牟贾的案例中,就理解武乐而言,宾牟贾和孔子有什么不同?







问题:你能说说在宾牟贾的案例中,就理解武乐而言,宾牟贾和孔子有什么不同?
答:宾牟贾是从自己的体会中去理解《武》乐,孔子从周朝的历史背景以及乐的本质去理解的。乐就是用来教化民众的,乐如何能教化人?乐是歌功颂德,但要依据事实和人心,如此,乐才能通天通神,并能接物。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1-7 16:09:3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莫雪萍 于 2025-1-7 17:52 编辑

2025.1.7
师说:
人一旦被物或者人所遮蔽,怪事就不可抑制
得有兴畅除弊的法子
从前面所言的人物之蔽之理,蔽的关键在于:人不开心
什么叫做开心(也就是常说的乐le)呢?
心情这个东西,是人心感物而动所获得的音,构成的一种“氛围”
人心不开,没有像花一样开
这叫不开心
是因为这个“氛围”及其生生不息笼罩隔绝了人心与世界
人心“感”不到“乐(yue)”,而自艾自怜,自生自灭
失去“易直子谅之心”
易(变动的、虚心平意以待倾损的),直(直接的通神接物的)子(天下一体的)谅(准确全面的)
感物、感人都出了问题,这就“蔽”了
以乐配礼化之,可以治病
人的行为,是从内心流淌出来的
需要受到外部约束修剪
所谓“礼主其减,乐主其盈”
礼的减让要求必须要得到回答,乐的盈侵要求也必须要自行节制
否则就会遭到天谴
所谓“礼有报而乐有反”
以乐化人以除弊,讲究个乐乐形道
这样,人就可以因为有礼乐,而能有易直子谅之心,而拥有快乐之心
开花的心
开心
开花的心能安
安徐正静
能安的心能够长生久视
长生久视者与天地同宽
与天地同宽者与日月同辉
致乐以治心,则易直子谅之心油然生矣。易直子谅之心生则乐,乐则安,安则久,久则天,天则神。
天则不言而信,神则不怒而威,致乐以治心者也
这是讲,乐是怎么化人除弊的进程的了
从情绪心理学的角度,这一章是“治疗观”
人怎么样才能获得易直子谅之心,进而进入到天神之路,神明之域?



问题:人怎么样才能获得易直子谅之心,进而进入到天神之路,神明之域?
答:去人蔽物蔽,感于乐而不是感于溺音。知行合一,乐报礼反,用乐引导内心力量反道,用礼引导行为上做出成绩,双管齐下,双向奔赴。礼得其报则乐,乐得其反则安。安得乐随,表里如一。致乐以治心,则易直子谅之心油然生矣。易直子谅之心生则乐,乐则安,安则久,久则天,天则神。这就把人带入神明之域。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1-8 19:53:2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莫雪萍 于 2025-1-8 21:01 编辑

2025.1.8
师说:
昨天讲人要用乐解蔽,才能好好生活
乐的繁体是这样写的:樂
加一个草头
乐 和药同源
药食同源,药乐同源
乐是食品
也是药品
什么人吃什么药,什么时候吃什么食物
什么毛病听什么音乐
嗯, 跟吃饭睡觉一样,各自心里有数
自找苦吃,自找药吃,自找乐子
夫歌者,直己而陈德也。动己而天地应焉,四时和焉,星辰理焉,万物育焉。
唱歌啊,就是直陈自己明白的天理事业而已。自己明白的天理偶尔做对了能够扎扎实实的感动到自己,用歌舞表彰自己让自己经常感动,也能感动天地来应,四时来和,星辰来随,万物得以抚育。
这就是乐药了
吃药吃乐了
这药的主要成分是什么呢?
也就是我们“歌者,直己而陈德”之所陈之德
是个什么呢
临事而屡断,勇也;见利而让,义也。
国之大事在戎与祀,人之大事在勇与义
唱歌啊,就是说话而已
不过是拉长了声音来说而已
因为,心花开了,所以就想说
说还不能尽兴,就拖长声调继续说
拖长了声调还不尽兴,就吁蹉咏叹着说
还不尽兴,就手舞足蹈着说
想想这古人也真是开心哦
不尽兴他们也不生个气,从说到手舞足蹈,而不是从说到拳打脚踢
启发很大不?心里开花了莫去喝酒蹦迪,去说话
说话不尽兴,莫去寻衅,拉长声调继续说
还不行跳着舞说
这个除弊治病好像挺轻松,挺美的呢
不像我们现在搞个心理治疗精神治疗那么兴师动众
刀光剑影
说说看,怎么吃"乐"除弊?


最后一周多一点了,接下来要做最后的结束,大家也准备一下心态。
最后的结束就是做总结性报告性整理
作为跟读者,我们默认是经典学习的自觉者
也就是早已具备了对经典的觉悟和学习的自动性
不需要督促的人
乐记是被我们当做中医心理学的科目来对待的
中医心理学的普通心理学
中医心理学这个概念的意思并不统一,我们对它的理解,大约按照这样的逻辑:
西方心理学,也就是心理学,对应于西医思维;中医心理学,对应于中医思维






问题:说说看,怎么吃“乐”除弊?
答:首先要知道什么是蔽,蔽的关键是人不开心,心不通,感人感物出问题了。致乐以治心,用乐引导内心力量反道,用礼引导行为上做出成绩,礼得其报则乐,乐得其反则安,安得乐随,蔽除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1-9 20:58:3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莫雪萍 于 2025-1-9 21:54 编辑

2025.1.9
师说:
统观乐记的全部内容,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1、乐教的自然事实
也就是乐可以教化人的自然事实
2、乐教的三观
也就是乐教的人性观、疾病观和治疗观
3、乐教的运行原理
乐教的日常输出些什么?这些输出的结构是什么?乐工为了这些输出上班做些什么?

如此我们基本上可以把乐记当做一部情绪心理学来把握了
虽然把他当做心理学,是对它的降格
但,如果我们把心理学理解为跟治病救人、更精神健康相关联的人类活动
那么乐记便是描述依照中国人的自然健康原理的健康建设之学
从这个意义上讲,把乐记当作情绪心理学的哲学心理学,应该是可以的、
——重新定义心理学
也重新定义情绪心理学
你觉得,从总体上把握,乐记是不是具备一门心理学的全部要件(心理观、疾病观和治疗观)呢?



问题:你觉得,从总体上把握,乐记是不是具备一门心理学的全部要件(心理观、疾病观和治疗观)呢?
答:乐记和心理学是同构的,都包含了心理观、疾病观和治疗观。
心理观: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声相应,故生变;变成方,谓之音;比音而乐之,及干戚羽旄,谓之乐。
心动:心感物——心动——生心声——音(言)——声(被他人听见,当然也被自己听见)——乐
听者心动:声——音(心心相印)
疾病观:人生病主要在于被物或者人所遮蔽。
治疗观:以乐治心,获得易直子谅之心;什么病吃什么乐,对症下“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1-10 16:46:1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莫雪萍 于 2025-1-10 18:01 编辑

2025.1.10
师说:
乐记的序言用短短数语,定义了一种现象:乐
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声相应,故生变;变成方,谓之音;比音而乐之,及干戚羽旄,谓之乐。
音怎么来的
人心感物——心动——声形——相应成方——音
乐是什么呢?
借助器物演奏音,结合舞具演出,便是乐
这里的音,是作乐者心理的音,对吧
乐,是做乐者心中的音用乐器演奏出来,还伴随舞具表演。
演戏的是疯子,看戏的是傻子
编戏的是什么呢
编戏、演戏、看戏的一群人,为这个被称之为音乐的东西打转转,这种现象被称之为乐
这种现象里边的要素很立体
编戏的在搞啥
演戏的怎么就演出来了
看戏的在干个啥?
乐记把这个现象界定下来之后,就立即着手对这种现象的根本末展开描述了
乐本乐论就是来讲乐 的根本末的



如此,文章的第一个单元——把乐是什么说清楚——便妥了
你认为,乐的根本末是什么呢?





问题:你认为,乐的根本末是什么呢?
答:乐的根是天地之和也。
乐的本是心感物而动,礼乐刑政,其极一也,所以同民心而出治道也。
乐的末是乐礼之合。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1-11 21:06:4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莫雪萍 于 2025-1-11 22:21 编辑

2025.1.11
师说:

乐记的序言、乐本和乐论,共同完成了对乐的根本末的定义
指出:乐根在于通天神,乐本在于和政(礼乐政刑),乐末在于摄心
如此便知,乐是个什么样的存在,可以用来作什么了?
乐礼章讲述乐与礼共生,使得乐的生命立于礼所提供的边界之上
礼乐是一对生克

乐施章讲乐教的功效,也就是乐运转起来之后的社会作用。这样一旦运转起来,在礼中安身的乐,便可以通过运转立命

换一个角度看,乐礼合运是乐身得安,安在何处呢?安在人身上,安在人的社会中。
乐施的效果也是作用于人身和人的社会的
乐的命也是立在同一个地方的
乐在人身和人的社会安身立命的道理,是不是必然是人身、人的社会的运行原理呢?
所以乐礼和乐施两章,既是讲乐的安身立命——对个人和社会的作用原理,也是乐对人与社会的基本观念——人性观。

乐言、乐象和乐情三章,分别讲述的音乐评论评论些什么,音乐赏析赏析些什么,乐工自我约束检查些什么
这实际上是讲乐的运行体系
音乐评论的日常内容,是在整体上检查和督促音乐工作不离轨道
用现代语言说,音乐文艺工作要为人民服务
为生产建设服务
正确对待 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
跟我党以前的文艺政策高度一致

乐象则讲述的是乐在运行中各阶段的表里结构
也就是乐在各阶段的象
赏析作品,就要把这些象给赏析出来,这样才能引导民众进入到乐教的疆域之内接受教化

乐情则是讲音乐工作者的抱负和追求应该是些什么
乐工这个职业的理想和使命

乐言、乐象和乐情三章联合起来,把乐这个系统的运行应该是讲清楚了

乐礼、乐施所讲述的乐的人性观,通过乐言、乐象、乐情所讲述的乐的运行保障,而实际的在人和人群中运行了起来,乐教作为一个活体便运行起来了

如此,乐记已经完成了两个基本论述
乐教是什么?乐教可以怎么运行





问题:你认为,乐教作为一种教化(心理治疗)活动,根据什么原理确立起来的?怎么才能有效运行?
答:乐教作为一种教化(心理治疗)活动,根据乐对人与社会的基本观念——人性观(乐在礼中安身,在运转中立命)确立起来的。
通过整体上检查音乐工作是否为人民和生产建设服务(音乐评论),把乐在各阶段的象赏析出来(作品赏析),检查乐工是否懂得施报,懂得情理,懂得人的内部要有尊卑先后(乐工的理想和使命),以此乐教作为一个活体便运行起来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1-12 21:26:5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莫雪萍 于 2025-1-12 22:04 编辑

第十周 (2024.1.12~2025.1.18)
2025.1.12
师说:
在完成了对乐教的定义、乐教的安身立命和日常运行的描述之后,乐记继续讲述乐教治病

魏文侯讲述了人云亦云的机制:正常的情况下,由大当而大定,而乐
不思天时地利、国计民生,只是以自己的心之好恶,兴舞作乐,溺于声色。脱离了人与治者的基本轨道,进入人之个人好恶的邪门之中。以人欲遮蔽道,以人欲遮蔽天下。

宾牟贾讲述了以眼前之物,无法交通身外之人事物,而以物遮蔽人事物,遮蔽天下,遮蔽道的情形
乐成了遮蔽的工具,玩物
玩物丧志、逐物志移

如此溺音、遐思,作为乐的对立之物,已经深刻的展示了人的失道缺德
乐化,则讲述了,以乐乐形道之术,完成礼报乐反,来治疗这种道德的缺失。

乐化,也就是吃药(乐)化蔽了
吃些什么药(乐),怎么吃?师乙则回答了这个问题
如此,魏文侯和宾牟贾描述了病症之后,乐化和师乙回答了怎么治疗的问题







问题:你理解,乐记描述的病态本质是什么?
答:乐记描述的病态本质是不通神,被人蔽物蔽所遮蔽,把注意力投注在个人的好恶上(人蔽),凭个人经验感受事物(物蔽),看不见真实的人事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1-13 16:31:31 | 显示全部楼层
2025.1.13
问题:从做阅读心得兼推介乐记和中医普通心理学的角度,准备一个演讲提纲,你会选用乐记本身的讲述逻辑,还是心理学的逻辑?你内心的选择依据是什么?
答:我会选乐记本身的讲述逻辑,我内心的选择依据是读了乐记后,我发觉之前我对乐的理解和现在有很大的偏差,对于古乐我感觉遥遥不可及,对于今乐又似乎很难入心,总是处于一个尴尬的境地。现在发觉乐原来还有那么大的教化作用,对于自己修身齐家也有很大的启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1-14 15:32:2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莫雪萍 于 2025-1-14 16:48 编辑

2025.1.14
按照你选择的讲述逻辑,拟一个讲述提纲。

重新认识乐:
一、之前对于乐的认知偏差。
二、乐记的结构。
乐的根本末——乐的安身立命——乐的运行——乐的疾病观——乐的治疗观
三、乐记对自己的教化。
绝嗜禁欲——反回到天地间,做个好耗材——回归本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家道心理 ( 工信备案 渝ICP备16002156号-4 )

GMT+8, 2025-5-26 10:54 , Processed in 1.097641 second(s), 13 queries .

学员作业空间非开放社区 公安备案50011202501312 工商备案 500112000037503

重庆市珑夫心理 @Discuz!GB X3.4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