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陈慧Michelle 于 2022-9-21 23:15 编辑
20220921星期三 第十五周第4天 查字(每天不少于10字)、正音、背诵、原文抄写、翻译、理解联想事例 《分威法伏熊》 第一天 分威者,神之覆也。故静意固志,神归其舍,则威覆盛矣。威覆盛,则内实坚;内实坚,则莫当;莫当,则能以分人之威而动其势,如其天。以实取虚,以有取无,若以镒称铢。 故动者必随,唱者必和。挠其一指,观其余次,动变见形,无能间者。审于唱和,以间见间,动变明而威可分。将欲动变,必先养志伏意以观间。知其固实者,自养也。让己者,养人也。故神存兵亡,乃为之形势。 提问:本章讲述五龙之神龙,定义神即可以分威者,并讲述如何使神盛,及神盛之功能状态。提请大家思考的问题是:“知其固实者,自养也。让己者,养人也”你是怎么理解的? 第二天 《散势法鸷鸟》 散势者,神之使也。用之,必循间而动。威肃内盛,推间而行之,则势散。夫散势者,心虚志溢。意衰威失,精神不专,其言外而多变。故观其志意,为度数,乃以揣说图事,尽圆方,齐短长。 无间则不散势,散势者,待间而动,动而势分矣。故善思间者,必内精五气,外视虚实,动而不失分散之实。动则随其志意,知其计谋。势者,利害之决,权变之威。势败者,不以神肃察也。 提问:今天的经文讲述五龙之心龙,定义心为神之使,其功能在于散势以间。提请大家思考的问题是:“势者,利害之决,权变之势。势败者,不以神肃察也。”这两句话放在本章,对你的启发是什么? 第三天 《转圆法猛兽》 转圆者,无穷之计也。无穷者,必有圣人之心,以原不测之智;以不测之智而通心术,而神道混沌为一。以变论万类,说义无穷。智略计谋,各有形容,或圆或方,或阴或阳,或吉或凶,事类不同。故圣人怀此用,转圆而求其合。故与造化者为始,动作无不包大道,以观神明之域。 天地无极,人事无穷,各以成其类;见其计谋,必知其吉凶成败之所终也。转圆者,或转而吉,或转而凶,圣人以道,先知存亡,乃知转圆而从方。圆者,所以合语;方者,所以错事。转化者,所以观计谋;接物者,所以观进退之意。皆见其会,乃为要结以接其说也。 提问:今天的经文讲述五龙之德楷,定义德即转圆之功,转圆者,无穷之计,并讲述了无穷之计的运行过程。提请大家思考的问题是:请你说说转圆(无穷之计)用来做什么? 第四天 《损兑法灵蓍》 损兑者,机危之决也。事有适然,物有成败,机危之动,不可不察。故圣人以无为待有德,言察辞合于事。兑者,知之也。损者,行之也。损之说之,物有不可者,圣人不为辞也。故智者不以言失人之言,故辞不烦而心不虚,志不乱而意不邪。 当其难易而后为之谋,因自然之道以为实。圆者不行,方者不止,是谓大功。益之损之,皆为之辞。用分威散势之权,以见其兑威,其机危乃为之决。故善损兑者,譬若决水于千仞之堤,转圆石于万仞之谷。而能行此者,形势不得不然也。 提问:与第一章讲述五龙概貌相呼应,今天的经文作为本应阴符七术的结尾,讲述如何运用五龙做决策和采取行动,指出一个人的决策和决策的执行输出,事关机危(危机),决断和采取输出的基本方法是“以无为待有德”、“用分威散势之权(心、神之权)”,而不是用理论指导或者是试错或者是想当然蛮干。提请大家思考的问题是:你怎么评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论述? 一、原文抄写 分威法伏熊 分威者,神之覆也。故静意固志,神归其舍,则威覆盛矣。威覆盛,则内实坚;内实坚,则莫当;莫当,则能以分人之威而动其势,如其天。以实取虚,以有取无,若以镒称铢。 故动者必随,唱者必和。挠其一指,观其余次,动变见形,无能间者。审于唱和,以间见间,动变明而威可分。将欲动变,必先养志伏意以观间。知其固实者,自养也。让己者,养人也。故神存兵亡,乃为之形势。 《散势法鸷鸟》 散势者,神之使也。用之,必循间而动。威肃内盛,推间而行之,则势散。夫散势者,心虚志溢。意衰威失,精神不专,其言外而多变。故观其志意,为度数,乃以揣说图事,尽圆方,齐短长。 无间则不散势,散势者,待间而动,动而势分矣。故善思间者,必内精五气,外视虚实,动而不失分散之实。动则随其志意,知其计谋。势者,利害之决,权变之威。势败者,不以神肃察也。 《转圆法猛兽》 转圆者,无穷之计也。无穷者,必有圣人之心,以原不测之智;以不测之智而通心术,而神道混沌为一。以变论万类,说义无穷。智略计谋,各有形容,或圆或方,或阴或阳,或吉或凶,事类不同。故圣人怀此用,转圆而求其合。故与造化者为始,动作无不包大道,以观神明之域。 天地无极,人事无穷,各以成其类;见其计谋,必知其吉凶成败之所终也。转圆者,或转而吉,或转而凶,圣人以道,先知存亡,乃知转圆而从方。圆者,所以合语;方者,所以错事。转化者,所以观计谋;接物者,所以观进退之意。皆见其会,乃为要结以接其说也。 《损兑法灵蓍》 损兑者,机危之决也。事有适然,物有成败,机危之动,不可不察。故圣人以无为待有德,言察辞合于事。兑者,知之也。损者,行之也。损之说之,物有不可者,圣人不为辞也。故智者不以言失人之言,故辞不烦而心不虚,志不乱而意不邪。 当其难易而后为之谋,因自然之道以为实。圆者不行,方者不止,是谓大功。益之损之,皆为之辞。用分威散势之权,以见其兑威,其机危乃为之决。故善损兑者,譬若决水于千仞之堤,转圆石于万仞之谷。而能行此者,形势不得不然也。 二、查字正音 1损:員,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钟鼎的圆口。損,金文(手,捣毁)(钟鼎的圆口),表示捣毁钟鼎器物。篆文将金文字形中的简化成。造字本义:动词,捣毁、破坏钟鼎等贵重器皿。隶书将篆文字形中的简化成,失去五指形象。《汉字简化方案》中的简体楷书“损”,依据类推简化规则,将正体楷书字形中的“員”简化成“员”。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損,減也。从手,員聲。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损,减少。字形采用“手”作边旁,采用“员”作声旁。
2兑:“兑”是“說”和“悦”的本字。兑,甲骨文(八,表示发音,参见“只”)(兄,念叨祝祷),表示念念有词,祝祷祈求。金文、篆文承续甲骨文字形。造字本义:动词,祝祷颂神,为祈求而许诺。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兑”写成。当“兑”的“为祈求而颂神许诺”动词本义消失后,篆文再加“言”(许诺)另造“說”代替。当“兑”引申出形容词“因祈求实现而深感快慰喜乐”之后,篆文再加“心”另造“悦”代替。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兌,說也。从儿,㕣聲。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兌,说服。字形采用“儿”作边旁,采用“㕣”作声旁。
3灵:“靈”(灵)与“零”同源,后分化。“霝”是“靈”的本字。霝,甲骨文(雨,降水)(两个“口”,不停念叨),表示巫师念念不停地祈祷下雨。金文承续甲骨文字形。有的金文有的加“示”写成,强调祭祀求雨;有的金文加“玉”写成,表示用玉器祭祀;有的金文加“心”写成,表示求雨极尽虔诚。有的金文加“龠”(乐器),表示祈雨现场奏乐献礼,仪式隆重。有的金文在“霝”的基础上再加双手、双脚、人形、火形,表示祈雨的巫师持炬手舞足蹈,向天神传达干旱缺雨的“火热”痛苦。篆文异体字用“巫”代替“王”(玉),强调巫师降神求雨。造字本义:动词,大旱之时,巫师念念有词地祭祀祝祷求雨。《汉字简化方案》中简体楷书“灵”在金文字形基础上省略大量字件,将双手简化成“彐”(“又”的变形)、将写成“火”,表示巫师持炬表演求雨祭舞。在古代中医观念中,“神”是统领生命的天真能量,来自于父母奇妙的“两精相搏”,需要后天观照持守;“灵”是沟通天地万物的通神力量,比“神”更脆弱,要以静心与觉悟特别养护;“魂”是统领精神的神秘能量,也称“阳神”,主动,负责有意识状态下的情感、思想等心智活动;“魄”是统领肉体的神秘能量,也称“阴神”,主静,负责无意识状态下的感知、代谢等生理本能。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靈巫,以玉事神。从玉,霝聲。靈,靈或从巫。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灵巫,用宝玉等祥物敬奉神氏的通神者。字形采用“玉”作边旁,“霝”作声旁。靈,异体字靈采用“巫”作边旁。
4蓍:耆,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嗜”的本字,表示终生维持某种饮食爱好。蓍,篆文(艸,植物)(耆,即“嗜”,终生维持某种饮食爱好),表示令人一生迷恋的香料植物。造字本义:名词,多年生菊科直茎植物,为高级调香原料,古人常燃艾烧蓍,香祭占卜;全草亦可入中药。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艸”写成“卄”,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蓍,蒿屬。生十歲,百莖。《易》以為數。天子蓍九尺,諸侯七尺,大夫五尺,士三尺。从艸,耆聲。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蓍,蒿类植物。一生十年,一株百茎。占《易》时用来计数。天子用的蓍草长九尺,诸侯七尺,大夫五尺,士三尺。字形采用“艸”作边旁, 采用“耆”作声旁。
5适:啻,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最高话语权。適,金文(“啻”的省略,最高话语权)(辵,前行),表示尊令而行。篆文将文字字形中的写成,将金文字形中的写成。造字本义:动词,古代诸侯国按最高人才标准精选出的贡士,遵令往赴中央朝廷。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汉字简化方案》中的简体楷书“适”,依据类推简化规则,将正体楷书字形中的“啻”简化成“舌”。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適,之也。从辵,啻聲。適,宋魯語。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适,前往。字形采用“辵”作边旁,“啻”作声旁。适,这是宋鲁方言对“之”的说法。
6失:失,金文在手“手”上加一捺指事符号,表示手未抓牢。篆文承续金文字形。造字本义:动词,手未抓牢而丢落。隶书将篆文字形中的“手”写成。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失,縱也。从手,乙聲。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失,放手、脱手而不能控制。字形采用“手”作边旁,采用“乙”作声旁。
7烦:火,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烧烤。煩,篆文(火,烧烤)(頁,头),比喻思虑过度,头脑发热如火烧。造字本义:形容词,因思想负担而焦燥不安。隶书将篆文字形中的“頁”写成。《汉字简化方案》中的简体楷书“烦”,依据类推简化规则,将正体楷书字形中的“頁”简化成“页”。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煩,熱頭痛也。从頁,从火。一曰焚省聲。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烦,因身体发热而头痛。字形采用“页、火”会义。另一种说法认为,声旁是省略了“林”的“焚”(即“火”)。
8益:“益”是“溢”的本字。益,甲骨文(皿,盛器)(水,液体),表示液体从盛器的开口处溢出。金文将甲骨文字形中四点的“水”简写成三点的。篆文将甲骨文字形中的写成横写的“水”,强调“水横溢”。造字本义:动词,盛器水满而溢出。隶书将篆文字形中的“水”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皿”写成。有的隶书将横写的“水”写成。当“益”的“横溢”本义消失后,篆文再加“水”另造“溢”代替。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益,饒也。从水皿。皿,益之意也。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益,富饶有盈余。字形采用“水、皿”会义,“皿”表示水从器皿上满出来。
9决:“决”是“決”的异体字。夬,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玦”的本字,表示中断、分别。決,篆文(水,洪水)(夬,即“玦”的本字,中断),表示洪水将堤岸冲出口子。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水”写成“三点水”,将篆文字形中的“夬”写成。楷书异体字“决”,将正体楷书字形中的“三点水”简写成“两点水”。造字本义:动词,大水冲裂堤岸。古籍多以两点水的“决”代替三点水的“決”。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決,行流也。从水,从夬。廬江有決水,出於大別山。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决,在洪汛期打开水坝,让洪水畅通。字形采用“水、夬”会义。庐江有決水河,源出于大別山。
10千:“千”是“迁”的本字。千,甲骨文是指事字,字形在“人”的小腿部位加一横指事符号,表示不停地行走(参见“尼”的侯马盟书字形)。金文、篆文承续甲骨文字形。造字本义:动词,不停地行走,不断地位移。隶书将篆文字形中的“人”写成。当“千”的动词本义“不停地行走位移”消失后,俗体隶书再加“走字底”(行进)另造“迁”代替,强调不停地位移。在正式票据语境中,古籍与现代汉语用“仟”作为“千”的大写,以避免在“千”字前面插入篡改数据。《汉字简化方案》用“千”合并代替笔画繁杂的“韆”。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千,十百也。从十,从人。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千,十个百。字形采用“十、人”会义。
11仞:刃,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認”的省略,表示认作、当作。仞,篆文(人)(刃,“認”),表示认人为尺,即张臂度量。造字本义:动词,以张开的两臂为标准测量长度。隶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仞,伸臂一尋八尺。从人,刃聲。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仞,伸直两臂叫一寻,长度为八尺。字形采用“人”作边旁,采用“刃”作声旁。
12堤:“隄”是“堤”的异体字。是,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提”的省略,表示升级,使达到更高、更佳状态。堤,篆文(土,埂)(是,即“提”的省略,升高),表示人为填土升高的土埂。造字本义:名词,用土石在浅水区填筑起来、方便人们与陆地通行的、高于水面的交通埂。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是”写成。篆文异体字“隄”用“阜”(山地、崖岸)代替“土”(坝埂),表示水边高岸。古籍多以“堤”代替“隄”。《汉字简化方案》用“堤”合并代替“隄”。从本义上看,“堤”是人工修筑的水上通道,属于交通工程;“坝”是截川挡水的超级大堤,属于治水工程;“埭”是保护陆地、扩大陆地的土栅,属于填海造地工程。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堤,滯也。从土,是聲。
13谷:“谷”是“峪”的本字;“硲”是“峪”的异体字。口,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豁口、山口。谷,甲骨文(重“八”,即多重切分)(口,山口),表示多重切分大山的系列山口。金文承续甲骨文字形。篆文将金文字形中的写成。造字本义:名词,由多重切分大山的山口所构成的U形狭长低洼地带。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古人多定居于有水源保障的河谷;作为农作物的“穀”也多产于山谷、河谷,榖在谷中,由此古人常常假借同音的“谷”代替“榖”。当“谷”被假借为“穀”之后,楷书加“山”另造“峪”代替。楷书异体字“硲”用“石”(岩崖)代替“山”,表示山岩沟谷。《汉字简化方案》用“谷”代替“榖”。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谷,泉出通川爲谷。从水半見,出於口。凡谷之屬皆从谷。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谷,泉水出隙,汇入河川,群山夹水的地形称作“谷”。字形采用“水”作边旁,像河水半隐半现地出於山口。所有与谷相关的字,都采 用“谷”作边旁。
三、背诵 已提交微盘 四、翻译: 把神从外面收回到心里,重新和外物相接效法用神来推算和决断事情的吉凶。损兑者,突发新的预料之外的变化的决断。事情发展有了新的变化,万事万物有成败,新的意外之变会影响事物的发展,不可不去察觉,所以圣人以与天地合一来应对有德的人和事,观察其言辞,使合于事的发展规律。在损的过程中,精神内守,神复归于道,圣人虚静无为,这样就可以做到不察而知,以此推算出最佳的应对之策,损兑是神的开阖,是道的运动,神回来的道就知道了,一番心的损兑操作,发现新的无法克服的困难,明知道物有不可,或者自己还没了解透彻,还要做出决断,这就是以言失言,圣人是不会为了决断而决断,所有的决断前提就是要以洞察事物的状况之后,这样的决断才不会混乱虚弱。 把新的变化和状况了解清楚之后,再根据难易情况,针对性的做新的谋划和策略,一切都要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新的策略和线路下,需要在实践中进一步验证,无论结果好坏都要进行总结,做出更加细节的调整。前面的步骤完成后,就要大刀阔斧的进行分威散势操作,以神威明动变,以神势合形势,开始拥抱新的收获。 五、理解联想事例: 事有适然,物有成败,机危之决,不可不察。这好像正是自己的死穴,以前冠之以固执,实则为愚蠢,所以事不能成也,这就是不认真理的结果。 六、今天的提问: 提问:与第一章讲述五龙概貌相呼应,今天的经文作为本应阴符七术的结尾,讲述如何运用五龙做决策和采取行动,指出一个人的决策和决策的执行输出,事关机危(危机),决断和采取输出的基本方法是“以无为待有德”、“用分威散势之权(心、神之权)”,而不是用理论指导或者是试错或者是想当然蛮干。提请大家思考的问题是:你怎么评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论述? 真理就是真理,只要是真的真理,那是不需要实践来检验的,真理就是天道,我们人只需要遵循天道而进行实践活动,即是合于道,则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