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农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刘丹

刘丹的作业本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3-4-12 22:14:39 | 显示全部楼层
清明节停课一周的评课

  老师在群里提出要过好清明节,清理自己内心的污垢,祭祀祖先。应时的发了一个宁夏固良县两中学在政府的组织下走路几十公里去为烈士扫墓的视频。清明节保持内心的清明,在群里对祭祀,对清理内心的污垢引起了讨论,这也是对自己内部振穷趋急的操作,对自己家庭家族的振穷趋急的操作。
  我的不同,清明节是清明节,如何清明引导不出来。没有将清明节与振穷趋急隐形的联系起来。

第五十三课 主体性与主体感的编写
一、课文
是人之本,确保人能通神接物;德化是德的基本实现形式,是具体的通神接物,使人的每一次内部运转所指导的对外输出,都符合形势要求;德化的基本问题是个人好恶,好恶使人的内聚性“一次性”地脱离神威的覆盖区域,转投个人好恶的“天外之天”而被拐带而成就了主体;主体性受好恶进一步异化,导致人感受到的主体存在变异为情绪而不再是主体感。
主体性:心生的主体,只有主体
主体感:对主体有感的主体
   是不是也可以对应到之前的练习,感知—驻念—觉知感知。主体性只有感知,主体感觉知感知(对正在运行的主体有感)。也可以看到心与德的关系。
   德化的加工成果,天欲进入人内部的人欲,变成了志。志一个是主体化(谁去执行),二是狭义的德化(符合自己所积的德的内容,是德过滤之后调整过的),德化过程的基本困难是好恶,在其中落脚到好恶上。在德化的进程中,因为德缺的那一块,不会对外部的天欲进行应答,因为那里有缺,缺里住着活着的好恶,外部的天欲的要求一进来,好恶就要动起来。德化的加工成果在这里就只会生产出痣痔,德缺即好恶
    当人获得了主体性之后,会进一步退化到对主体状态的评估和维护之中,这样便会把主体不良的“责任”归咎到对象上,从而在事实上放弃了主体意识(主观上又不承认所谓客体的主体性),从而产生情绪。情绪的本质追求是,“都是你的错-你的责任-你的权力”,彻底放弃主观主体性,而事实上把自己置于了当初设定的客体身份上。这就事实上完成了对主客二分化这种思维方式的证伪。但从这里我们还是只能(只愿意)回到主体性上!!这样后果就很严重了——从类知系统中退下来,跌入以窍为大的窍知系统中。
   由此观之,主观主体性,来源于对矛盾双方的异化,偏好自居的身份而否认自身的功能,同时偏好对象功能而否认对象身份。情绪,来源于在主体性中对主体身份和功能的否认,同时对对象身份的不恰当重视提升。由此,道知、类知和窍知,贤、愚和不肖,便产生出来了。这一些列演化的操作本质在于“好恶”,也就是自我选择。


二、课堂进程
1、回顾清明节的感受,打包回应。
2、学员分享,提取本课相关内容。
3、本课内容。主体性与主体感。
4、课后练习:说说什么是主体性和主体感,好恶是怎么推动主体、主体感的产生的?


三、编后感受
  振穷趋急的对象,从确定是心和德,到先对德进行研究,德化与好恶,落脚到好恶,再到主体性与主体感,对象越来越聚焦的感觉。这个聚焦的感觉,是在对象这个问题上,先铺开背景,德化的进程,再在进程上对关键点研究,且点与点也是有联系的(好恶与主体,主体感),这才对这几课的连续性,为什么这样安排有了点感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4-19 15:44:18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五十三课  主体性与主体感


评课
一、课前串讲
1、回顾振穷趋急。心理学工作的临床归根到底就是教化与治疗两件事。教化治疗的落地点是穷急,就需要探求穷急,去振去趋。振穷趋急的工作的对象是心德,养心积德。德是内容上的,心是结构的。内容上的德会控制人,结构没什么办法。德的穷急往往是内容不够,不完整平衡。心不一样,别人不见得能控制,对心养体。做模型突出心德更小的元素,对心德建模在细分中发现有两个关键元素,比整体的心德,更有针对性。德的部分要说清楚什么是德化操作,德化过程中发现德缺,落脚在好恶。
2、好恶引出主体性。
3、主体性特征是什么?我想要把你怎么样,我这样的主体性,我是局部系统的总指挥,对治下的决定权。
4、主体感是什么?主体性特征获得体验感受,对主体性特征的感受感知的内容,才能抓住穷急的体。
二、学员分享
在分享中分辩主体性与主体感。

三、本课
分享当中提取什么是主体性。主体,主宰者,是主观主体性,是自己想出来的,但就很有作用,有力量。主体感是对主体性的感知。主体性本身是出了问题的,不合道,被好恶牵扯走了,对主体的感知没有。主体性鬼占神位也有神威。主体性是调动是为实现客观功能性的,不能过官瘾。

不同:
1、老师串讲的背景,是过了清明节,在内部或多或少与祖先的联接,体验感受可能与课程关联或不关联,所以这节课与之前的不太一样,没有过多的提问,把这一单元的内容与关键串起来,走到本课上,旨在把学员在相同或不同的地方,带回到课堂上。在分享开始的时候,也说可以说清明节的,也可以说课程之前的,开放性的一种态度。我对这个背景没有主体感,只有自己的主体性,照顾不到别人,实现客观功能性。
2、好恶与主体性的关系。有好恶不就引出主体性了吗,有了德化过程中活的好恶生成的我的主体,好恶的内容成为我要干的内容与目标。在这一课与上一课的节点连接上不清晰。
3、主体性与主体感。知道主体感是对主体性的感知,类似于觉知感知,但脱离了穷急的体,只是一个空泛的概念,内容没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4-19 21:39:15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五十三课 心与行为

一、课文
  振穷趋急的对象是心和德,德靠积,积内容;心靠养,养结构。
  心的结构。心是人精神的总体性呈现,是志思神德的合体,
  心的功能。心统摄着九窍十二舍,从而控制着人的输入(外部信息及变化)输出(行为)。这样,心就成为人的行为的控制开关,所谓散势,把人的内部的势散发到外部来。所以心的功能在于散势。散出来的势(行为)与外部环境的要求进行交互作用。合于环境要求的行为是吉祥的,不合于环境要求的行为是如意而并不吉祥的。
  心的过程。作为志思神德的合体,志思神德什么样的结构运行,就会有什么样的功能,结构决定功能,这个由志思神德组成的结构如同一架机器,自主的进行运行,向外收集信息,向外采取行动。
  作为振穷趋急的对象,心,就要对志思神德的结构进行研究调整(养)。

二、课程进程
1、提问对什么是主体性,主体感的体会?
2、分类回应回复。
3、引出本课内容。振穷趋急的对象,德的部分已经讲述完,开始对心这个对象的研究。
4、学员分享。
5、提取分享中与本课内容相关的内容
6、本课内容。心的进程结构功能。
7、课后作业 怎么样在实际运用本节关于心与行为的要点,促进振穷趋急的实效。

三、编后感受
  心作为志思神德的合体,输入(外部信息)与输出(行为)成为与外部沟通的通道,作为业已形成并正在运行的实体,有实际结构的实体,本体的穷急问题,是需要用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4-26 11:39:34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五十四课《心与行为》评课
一、课前串讲
1、温习前课,几个问题。
(1)用心里面的知道回答什么是主体性?我是老大,我做主。
(2)为什么我们要把主体性叫主观主体性,并且跟客观功能性相对应,是想表达什么?过度注重主体性,而忽略自己的功能性,过度注重别人的功能性。我是人,你是物,形成对立。
(3)主体性可能有偏差,是什么决定我们人必然会出现主体性?德化机制,德的功能。
(4)小结。回答了这三个问题后,现在想说什么?
2、引出本课内容。没有偏差的主体性是什么样子呢? 是今天晚上的主题。

二、学员分享
呈现主观主体性的主观性,我的主体性从主观上认定资格感差一点,我较差一点。进一步发现这个主体性的内容来源于对边界的德缺。
三、本课
1、主观主体性分类。天定的主体性和我定的主体性。
2、定义两个主体性(定义心)。天定的主体性叫心,是真的心。用心就要用天定的心。真心,怀天心施德养。
                             我定的主体性也叫心,我定的心包含了我定的主体性,这个心基本上就不是心。
3、梳理振穷趋急的模型逻辑。形势——人欲——德化——志思——获得主体性(志是主体性的具体表达)——心(客观主体性)。
4、心的功能
(1)统摄九窍十二舍,凝结成总体,保持凝结。我把自己凝结成人,把事情交给人做,事无事。
(2)心自身是检验自己的标准。真理是实践的标准。
四、布置课后练习 尝试用自己建立的心模型,描述自己。

我的不同:
1、把振穷趋急的对象,心与德,分成了两个部分,虽然是分成两个部分在分别讲,他们肯定是有联系的。在我的设计中,还是两个部分,心与德的联系,从逻辑上德怎么连上心的不清晰。隐隐约约有主体性的联系感觉,被我定的主体性挡住了去联接心。
2、没想到主体性的分类,心的分类,天定与我定这两种,真心与伪心,在伪心中转看不到真心。听到老师讲的这两类,伪心还装没听懂,丢了天心就丢了。
3、心自身是检验自己的标准,和没想到主体性的分类一样,伪心不要检验,我定的就是我说了算。这两个没想到,体会到我定的,我是老大的能量。设计课程时的我的主体性,没有去好好的设计课程,没有凝结和通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4-26 22:49:09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五十五课 内部行为与外部行为  的课程编写


一、课文编写:
  心是志思神德的合体,统摄着人的九窍十二舍,从而控制着人的输入输出,这样,心就成为人的行为的控制机关,把人的内部的势散发出来到外部来。心有何用?一统摄九窍十二舍,凝结成一个整体,成人的样子。
   势者,神之使也。用之,必循间而动。威肃内盛,推间而行之,则势散。夫散势者,心虚志溢;意衰威失,精神不专,其言外而多变。故观其志意,为度数,乃以揣说图事,尽圆方,齐短长。无间则不散势者,待间而动,动而势分矣。故善思间者,必内精五气,外视虚实,动而不失分散之实。动则随其志意,知其计谋。势者,利害之决,权变之威。势败者,不以神肃察也。
  怎么样凝结,是心的内部行为。怎么样与外部相接,是心的外部行为(接物)。

  内部的行为。心是神之使,神是总动力,人神寻间的行动,威肃内盛,推间而行则势散。
              德化过程与心的关系。
人心的功能,也就是人的行为任务应该是:“观其志意,尽圆方,齐短长(内精五气,外视虚实,动而不失分散之实),动需要九窍十二舍。
在人的行动中的散出来的势,便是动势:动则随其志意,知其计谋。势者,利害之决,权变之势。势败者,不以神肃察也,势也需要输入输出(内部行为,外部行为)。

二、课程进程
1、回顾上一周在对心进行建模,什么是心?心与德的关系?
2、知道了德化生心。心是客观的主体性。那么心作为一个通神接物的结构,它是通过什么去实现接物的?这是这节课的内容,心的输出,行为。
3、学员分享。
4、本课:心统摄九窍十二舍(外视虚实),通过九窍十二舍实现心的输入输出。通过内精五气,凝结成人,这是内部行为。这个行为输出的过程也就是散势的过程。

三、课后练习
用自己的话说说内部行为和外部行为

编后感:
进进出出的感觉,定义心的内外行为,分不很清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5-3 22:38:21 | 显示全部楼层
对第五十五课内部行为与外部行为的评课

一、课前串讲
1、二个问题
(1)通过与德相联接来定义心,那什么是心?
(2)关于心的振穷趋急,最核心的操作要点在那里?对心的穷急最基础的是检查主体性是客观的还是主观的,去检查主体性的输出功能如何,自我控制的功能如何。
2、引出本课。心接物会发生什么?产生行为。
二、同学分享:推责任的风筝
心的主观性成了风筝,风筝的质,与客观性的对抗很强。
三、本课内容
[size=14.0000pt]1、用本和末来理解和定义内部外部行为,有本有末,定义行为的时候要注意建构这样一个模型,带着本和末。行为的本是心的运动,是我们的主体性,不管是主观的还是客观的,心在做工。末是功能样子状态现象。
2、内外部行为分类
(1)内部行为。一类是我的行为,内紧起来造人,紧成人样子,比如警觉;另外一类,造出来一个人形成一个具体的志,是我造出来的这个人干的,是志思。我的内部行为和人的内部行为。
通过去分析我的行为就能理解主体性是主观主体性还是客观主体性。人的行为,志思的分析不对头提示前面的我的行为有问题,互相支持,互相提示。这两个环节是两个环节,但不在这里分开的时候就是糊的,滑的,这里有一个合位,在这里安一个和合,可以进行和合分析,弄出来一个工位。
(2)外部行为。所有的行为输出一定在同时发生着内部的体验性的能量性质的内部活动有输出,通过行为的这种体,能够倒着摸回去,摸到德(能量);输出的行为构成对别人形势的压迫,形成力的作用,形势是力(能力)
(3)不管内部还是外部,行为都在发生同一个行为,只能分析同一个行为,同一性,整体性,不能跨行为类别分析。
四、布置课后练习
尝试用自己设计的行为描述模型,描述自己的内部行为和外部行为。

我的不同:
1、回第二个问题的时候,出现了答不到点子上的情况,耗费的时间有点长,对于学员的回答,老师大多都给予了回应,这种回应我看起来的面向是挺宽的,如果是我来回应,因为自己的内部情况就会卡在某些点上不能回应。
2、和合的工位这一点是没有想到的,内部外部在我这里是糊的,穿来穿去,弄不出这样一个内部的工位来提示进行分析。
3、最后提醒的不管内部外部都在发生同一个行为,只能分析同一个行为。日常内部的行为挺忙,应接不睱,一看就看到一堆,这个看一下,那个看一下,就容易散掉。只能分析同一个行为,就界定住了某个行为,不往其他行为上窜,这个提示挺重要的,也是我没考虑到的。


五一放假一周编课。
五一放假,体会劳动的心的运动。

编后感:
心无时无刻不在运动,而对于心的本的观察往往滑丝,粗糙,心是怎么运动的搞不清楚,我的心不是我的,这挺吓人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5-10 22:14:56 | 显示全部楼层
五一放假周的评课
  五一劳动节放假,这周老师提出考核记录表的错误,能感受到别人的与自己的穷急,忙去翻看了自己值班的周数有没有问题,又发现是一个连续的错误,只有从头梳理才可以解决。对于考核记录表之前就有一种隐隐的雷的感觉,就象击鼓传花不知道传到那里就会爆,爆了穷急就明晃晃的显现出来。穷急不是爆出来才在,一直都在,只是不想去管去振趋,等着爆。提出来这个问题,觉察到对于穷急的关照度,振趋度是很不够的,对于自身的安危,组织的安危是不上心的。
  
第五十六课建设行为与交换行为的课程编写
一、课文编写:
  1、人总是要与外部进行交互,交换,以自己的资源去兑换外部的资源,人与世界实际就是交换,我有什么用,我能干什么,我能给别人带来什么,别人带来我什么。资源的交换以行为的方式在进行。
  2、建设行为可以归结为内部行为,内部德的部分,德是建设银行,积的德,积的钱有多少,够不够用;交换行为可以归结为外部行为,浦发发展银行,从德发出去,由心展开,散出去,我用我的心去与外部进行交换,能换来什么。

  二、课程进程
1、前课回顾,什么是内部行为与外部行为。引入本课主题,建设行为与交换行为。
2、学员分享
3、本课讲课:为什么要从功能上理解人类行为?人类行为的功能类型为什么是建设行为和交换行为两大类,他们之间是什么关系?建设行为的类型(内部建设)与交换行为的交换情形(外部交换)。
4、布置课后作业
三、课后练习
分析自己的建设行为与交换行为

编后感:
建设与交换,还是在心与德之间联系的大背景下说行为。不挣钱积德做内部建设,换不来真正想要的东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5-17 23:07:25 | 显示全部楼层
第56课 建设行为与交换行为


评课
一、课前串讲
1、两种形式下的,把行为区分为内外部行为的分类方法,有什么不同?是不是玄位上的内外的不同。
2、玄与玄晕的区别
3、振穷趋急的描述框架。形势 ——德——主体性——心 ——行为
4、主体性这个主观体验,作为客观的精神事实,是客观的主观现象。
5、怎么样把握一个人?懂什么,不懂什么,因为不明白什么就只能这样做,心就是那样的,可以推断人的习性和特点,适合干什么,怎么样去打交道。尝试用这个框架去生活,去把握人。
6、通过把握人,运用智略计谋,不通过情绪的通道来进行建设。
7、利用模型,一个人出现穷急的关键点在哪里?在德与心的连接部位,在于主体性是主观的主体性还是客观的主体性。主观主体性最终会成为情绪,是由好恶导致主观主体性。一个人出现穷急的关键在好恶,从好恶入手。
8、概括这一段的感觉。
9、引入本课。框架是一个人,用根本末的方式,我的行为是末,从德的启动是接受形势,终点是输出行为,成为别人的形势。关注自己输出的行为在别人那里是怎么回事,自己的行为作为别人的根,对别人有什么功能,这个功能概括成建设性和交换性。
二、学员分享
两个主体有默契的对立,还自生一个主体后悔。

三、本课内容
1、为什么要从功能上去理解人的行为?我作为一个人的行为的功能是对我的外部起作用的(物理要素),心理要素在内部。行为总是输出来的,改变我之外的物理环境的。关心行为对我之外的作用,计较的不是内部,计较的是外部的结果。
2、从系统的意义上来讲,我们的末是别人的根的一部分,同样,别人的行为输过来成为我的根,行为使人跟人之间联起来。
3、人的行为有两种功能,建设和交换。
(1)建设是要达到目的,就目的而言是建设的,包含破坏性的行为(直接目的是破坏,间接是要建设)。行为的建设性从内部来讲,已经在内部的资源条件加工重组建成一个什么东西,从内部来讲,人类的全部行为都是建设。
(2)从外部来讲就是交换。
4、行为的建设与交换的功能意味着什么?内部建个什么,怎么建?外部想换个什么?怎么换?
不同:
1、内外部行为两种不同方式,是玄晕的感觉,清晰一秒,糊涂一秒,内部外部进进出出,只看到一扇自以为的门,听了老师的讲解,原来是个圈,自己进出进晕了,门里搞个三室一厅,门外搞个空地,还是在自己的内部转。
2、主体性是客观的主观现象,咋一听也犯晕,总结不出这样合一性的概念。
3、行为的内部都是建设性的,第一感觉还有破坏性呢,在建设与破坏横跳,反正有好坏,只能占一头。老师的讲解就不是一头,合在建设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5-17 23:18:46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五十七课 教化不良

一、课堂进程
1、对上节课内容进行提问,确定大家对行为内部建设性与外部交换性的理解与操作。
2、回应回复,在回复中引导体会。
3、学员分享。
5、对分享中呈现出的情况, 接着内部建设性和外部交换性,看到这个教化中教化不良的情况和现象。
6、本课内容。
7、布置课后作业:说说什么是教化不良?
二、课文:
振穷趋急的对象是心与德,在对心与德进行教化,养心,积德的过程中会出现问题,贤愚不肖是基本问题,使教化不良。

三、编后感:
换了线路的感觉,接不上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5-24 22:10:57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五十七课  一单元总结

评课
一、总结串讲。几个问题。
1、对于人一天到晚都在做临床工作,就是要所谓实践,要拿成绩说话,安身立命,要有所表现,这一点大家是否同意?承认这个事实的当下,会对我们振穷趋急这个临床工作想说什么和愿意说什么?
2、为什么教化治疗就是振穷趋急?
3、振穷趋急的对象,为什么只抽出了心和德?
4、对心德模型你的建模思路是什么样子的?
5、你的模型当中是不是包含我提到的那几个要点?好恶、主体性,内部行为、外部行为,建设行为和交换行为?
6、你这个模型的初稿什么时候完成?
7、同学上麦
(1)主体性主体感是处在德与心的连接部位的,一个区域,那么主体性和主体感,前面是德,后面是心,心有主体性,德也会生主体性,这是一个连接部,这个部位大概是个什么情况?
(2)内部行为外部行为,建设行为和交换行为,这两个分类出来的行为呢,他们有一一对应的关系,没有交叉对应的关系,就是互相都可以颠倒进来代表另外一方,那么内部行为外部行为是什么意思?

不同:
1、没想过又到一个单元的总结时间,对于这个课程来讲,一直都强调总结,强调要拿实际的东西出来,这是一个基调,对这个基调没把握住,也可以说没去把握。
2、怎么样建模,引导学员建模,从单元内容的开端到结束到开启建模,思路与重点,立下完成时间,一条通畅的线路。有几个提问和当周的学习内容与练习作业也是相关的,也相当于带着学员走了一趟线路。在我这里对于引导的线路不清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家道心理 ( 工信备案 渝ICP备16002156号-4 )

GMT+8, 2024-11-1 12:41 , Processed in 1.103979 second(s), 13 queries .

学员作业空间非开放社区 公安备案50011202501312 工商备案 500112000037503

重庆市珑夫心理 @Discuz!GB X3.4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