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铃兰 于 2018-8-22 10:13 编辑
第30周第57、58章
(57)以正治国,以奇治兵,以无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天下多忌讳,而民弥mi2贫。人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
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58)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其无正也。正复为奇,善复为妖。人之迷,其日固久。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一、字
正:象形理解正:上一个一,下一个一,中间一个草:上有天所依,下有地所基
另外一种象形的理解:上面一个口(城也、方国),下面一个止(行军)---仗义的讨伐为正
奇:1、大(气象渐壮走强)+丂kao3(气欲舒出)+口(通道)---不合天道之物滋生蔓延、人为妄施炽盛之意。(怎么就是不合天道之物滋生了呢?感觉牵强)。2、上面是一个人,下面是一匹马,本义骑马代步,古时中原人罕见的骑马代步,特别,奇也。
事:手持权杖,传朝庭命令,监督实施。职也,令也,使也,勤也
忌:心被已(纪)约束着
讳:有违感情道义的话题
弥:读“迷”,不读“泥”。将多箭的箭位装满。弓张满也,驰弓也。扩张 填充 弥合
贫:分割家产。财分少也。
滋:将丝浸泡在染池里慢慢浸染,叫滋。(为有色丝品局部添加花色叫润)
伎:与也。党与也。才也。技巧。通技,通妓。(支:象形的竹子中间断开了,放了一只手。本义:人取一段竹子用来撑地,当拐杖。去竹之枝也。支撑。分支。分化。量词)
彰:圆形木或石横截面上刻画图文,作为个人身份地位的标识,三撇是彩的意思。
58
闷:心关在门里面的情景(不出户,知天下)
淳:鼎锅熬煮味道纯正的深厚的羊肉汤,原汁原味,自然朴素
缺:器破也
倚:臀部背部顶在支撑物上,似坐似立斜立着
依:偎在对方胸口,心连心,不愿意分开
伏:猎手带着猎犬潜伏着,伺机出击。藏也,曲身低下,屈服降伏
方:持着枷械的犯人,流放边疆的形象---远方、边塞,与中央相对。边、侧。--方正
割:割断舌头的样子。剥也。割裂。
廉:兼的象形字就两个一样的?并在一起、连在一起的样子,并。廉,兼+广,各个方面互相交并成堂屋的侧面,每个面都得正,这样房子才正、稳,牢。每一面若多取了自己不该取的,就歪了,房子会就倒塌。
刿:年关施刑砍去犯人的双脚,警戒。
直而不肆:正道直行,谓之直。不肆:虚于逶迤,以迂为直,知进退开阖之机,谓之不肆。----直而不肆,谓应事无穷。
光而不耀:大器之正谓之光,见素抱朴、被褐怀玉,谓之不耀。光而不耀,指天下神器,耀而示人,天下利器。
二、 经文理解
(57)(天地万物同于道、交于德,此谓玄同,先有同,而后才有正,同-正-安-定-生-久,反面:异-奇-危-乱-杀-亡) 以正治国,----(指生存。何为正?上有天所依,下有地所基,而有安定,所依存的根基和锚定,就是天地,合于天伦谓之正)以正治国,不妄为,不妄施,禁绝妖异,使民心不乱、保持天真淳朴;用兵戡乱,保证百姓循天而不屈于人; 以奇用兵,----(指安全。何为奇?正相对的是奇,不合天道之为奇。当安全受到威胁,就要实施用兵之道)用兵之道,以奇治奇,克奇复正。不奇不足以克奇,不克奇不足以复正。 以无事取天下。----指有了生存和安全的保障之后,要发展、安居乐业。以“无”事天下,即圣人辅天道,自然无为而治,则天下自动来归附。(无为而治,不是什么都不为,不是懒政、蠢政,有可为,有不可为) 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 -----我何以知道这些情况呢(这是治理天下的至道)?以下面这些反面教材知道的: 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天下自认为是的智慧很多,这样就忌讳多、规矩多(宰),而人的智慧不可能穷尽万物,就受局限、遮蔽,百姓失去道德衣养(贫于德,贫于养),物质和精神都越来越贫困。 人多利器,国家滋昏;-----以人智治国,每个人治国方略都不同,这些治国方略又不真,伪,在这样的治理环境下,国家就像丝泡在染缸里一样,被人智之昏,弄得起争端昏乱。 人多伎巧,奇物滋起;-----人失天然之后,机心四起,奇欲滋生,相应发明的技巧会很繁盛,什么稀奇百怪、穷奢极欲的东西都能在这种失天理、奇欲滋生的土壤里滋生、生产出来。 法令滋彰,盗贼多有。-----社会昏乱,诉讼就多,法令因此越来越繁杂,民不复朴,明的、隐秘的盗贼越来越多。 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所以圣人说:做为国君,我无为,任天下常自然,百姓承天运而自化;我好静,笃守大道而不离,君王正已,上正则下正。我无事,不以君王之国事而役使民力,不夺民利,不劳民伤财,百姓自足自富。我无欲,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知者不敢为也,故百姓复归于朴素。
(58)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圣人的心闷闷,心关在门里(天道)不出来,守道,“不出户,知天下”,圣人以天道治天下,百姓合乎天伦而淳朴自然。这样的政治以世俗观之,真是闷闷不显山露水。 其政察察,其民缺缺。-----若以人智治国,治国理政建立起繁杂的法度体系,来规范百姓行为,复杂程度是没有尽头的,因为总会有新情况产生。。。这时统治者无德,百姓就丧失淳朴自然,到处离道离德,德缺。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其无正也。-----君王以人道治国,就蕴藏危险了,国家有灾祸的情形里,可能是好事儿,有向好的因素;表面看似幸福的事情,可能潜伏着灾祸的因素。谁能知道其中转化的时机?其无正也。君王治国失正。 正复为奇,善复为妖。-----有道则正,无道则奇,正的反面为奇;用道则善,用奇则妖,善的反面为妖。 人之迷,其日固久。-----人之迷于人道、人德,很久很久了。 是以圣人方而不割,-----(方,以道御人之用) 所以圣人以道治国上(方),道、方、法、术、器这五个落实运用环节,始于道正、则方正、则法正、则术正、则器正,则吉。其中,用道而不割裂天人道,不离道。 廉而不刿,-----持身立正,其身正,其法正,并物而有所不取,谓之廉。(无廉,指无所不取),正已应物而不失其和,不伤害物和道,谓之不刿。 直而不肆,-----持身立正,正道直行谓之直,虚于逶迤,以迂为直,知退开阖之机,谓之不肆。直而不肆,谓应事无穷。(正道直行,比较典型的就是屈原,以身殉道,可见明道之难,行道之险) 光而不耀。-----(大器之正,谓之光。见素抱朴、被褐怀玉谓之不耀。耀,这里指积人道而耀)圣人行天道、积天德,其光普照天下(光),而不积人德自是自彰于天下(不耀)。
三、概括 第57-58章,揭示了以天道治国、而民自正、自化、自富、自朴的方略——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以天道治国的圣人内心方略: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本两章里,对比“以人道治国”的情形: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人多利器、国粗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这就是其政察察,其民缺于道、缺于德。 本两章,行天道和行人道对比强烈。正与奇对比强烈。(这两章我感觉很连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