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农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1287|回复: 31

空气的《鬼谷子本经阴符七术》读书笔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7-13 23:29: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注册登录可以浏览更多内容,本论坛多数版面是加密空间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刘丹 于 2019-7-13 23:34 编辑

鬼谷子本经阴符七术》自主读书会从7月15日,星期一开始。周一对周日为一周。
每周所读内容,可以多次提交分享。论坛分享最后期限,周六晚上24点(留一天修改、回顾性消化),过点即视为没有提交分享。

论坛分享要求:
1、每周提交指定章节的分享   每章用4周时间
(1)   第一周抄录经文原文(请勿复制粘贴)、完成查字正音、背诵
(2)、第二周对本章做意义翻译
(3)、第三周对本章做层次要点分析
(4)、第四周讨论实践意义或在实际生活事件中的作用。
2、每个月最后一周做一次月度总结,丰俭随意,但要走心。

微信群自由讨论要求:
1、除每章第一周外,每周在群内发送本章背诵录音。
2、随时自由讨论,不受时间限制,不受观点异同限制。
    注意努力避免各说各话,互不回应;
    注意避免多主题长时间并行;
   一个话题尽量讨论出个结果(或者达成一致,或者清楚界定差别)
    注意营造用心交流的氛围(意识到自己的表达方式和时机降低交流效率时,注意调整)
    最根本的提示是:从交流内容、交流方式等各方面注意学以致用。

检查记录事项:
1、论坛常规作业完成否
2、月度总结完成否
3、参加群讨论否
4、每章的第2、3、4周在群内发送背诵录音否。
满三次记录不再检查,并按规则提前退出本读书活动。


鬼谷子本经阴符七术
1、鬼谷子:
  关于人与世界,人应该怎样活在这世界,人是天生就会的,就像我们见到的野生动物那样。经历了数千年退化以后,到了东周,又发生了一个特殊事件,老子就开始把人类生活能力作为学问公开表述,学术就开始了。老子的这些表述,被后人当成他个人的成就,并且起了个名字“道家思想”,原因是老子老是讲“道”。后来的人们越来越有学术,产生了很多“家”,有了“道家思想”这个标签,就可以跟后来越来越有“成就”的百家相区别。实际上,后来的家们,都是老子那些东西的一部分。既然老子开始传道,自然会有弟子。弟子多了,就会分出派别。鬼谷子是其中一个派别系统中的人。他的思想特点是:重视韬略谋略,也就是重视运用,属于临床派。看看他有些什么学生就知道:有纵横家张仪和苏秦,兵家的庞涓和孙膑;有人考证,商鞅、毛遂、甘茂、乐毅、范雎、蔡泽、邹忌、郦食其、司马错、蒯通、黄石公、孙衍、李牧、魏僚、李斯、徐福等一大批人也是鬼谷子的门生,他们在战国秦汉之间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鬼谷子的老师关尹子,关尹子的老师是老子。大概,老子是鬼谷子的师爷,鬼谷子是老子的徒孙。

2、本经:
  圣人要纵横天下,经世济民,要使用道术。道术是怎么来的呢?在于心能得一,方得其术,以神使术。心如何才能得一,如何以神使术,要论述这个最根本的问题,这便是本经之深意。
3、阴符
    《黄帝阴符经》中说,阴符是大道之象。鬼谷子说,圣人者,天地之使也。圣人为什么可以做为天地之使呢?因为圣人能够与天合契,合契则有真信。好比在兵符中,天子执一半,将军执一半,两部分兵符相合契则为信。信则能行军权调动大军。
    圣人修炼,合道得一,与天地相契相信,和兵符的通信原理类似。天道类似于天子,执阴符,万物类似于将军执阳符,阴阳合契,则万物皆受号令。圣人执阴符,作为天的使者,主宰并调令万物,操造化生杀之权。
    到了汉朝,由于道术传承出现了衰落和断层,以至于两汉时期的,圣贤不足以再通天,执大道之权,以神明为兵,主宰天下,造化万物。于是,他们就开始装神弄鬼,靠画符这样装神弄鬼的做法来通天。王莽更是以靠符命来篡汉。从这点看,更能说明,后来画符捉鬼的道教,只是汉儒谶纬之学的文化遗迹。跟老庄三皇通天成圣的至道,在道术传承上,毫无瓜葛。这是想说,道家和道教不是一回事。
4、七术
    是指盛神、养志、实意、分威、散势、转圆、损兑七术。在鬼谷子的另一本书《鬼谷子》里面,则更进一步的论述,圣人在执大道行天权之后,如何掌握控制改天换地的机关,如何具体的经略天下,改造天下。和古圣人的学术相比,现在的学问,都太细末无聊。古圣人之学,起手式就是冲着经天纬地去的。现在的人所谓的各种学术,绝大多数,都是庄子所嘲笑的那种狸狌执鼠之术。

本书结构:

本书的结构,第一部分讲神中分五气,和怎么养神。接下来从第二到第六部分针对性的分别讲,怎么具体的养五气。第七部分,是总结全书,圣人如何才能在运神化物之前,先决断机危成败。

盛神法五龙
盛神中有五气,神为之长,心为之舍,德为之大;养神之所,归诸道。道者,天地之
始,一其纪也。物之所造,天之所生,包容无形,化气先天地而成,莫见其形,莫知其名,
谓之神灵。故道者,神明之源,一其化端,是以德养五气,心能得一,乃有其术。术者,心
气之道所由舍也,神乃为之使。九窍十二舍者,气之门户,心之总摄也。
生受之天,谓之真人;真人者,与天为一而知之者。内修练而知之,谓之圣人;圣人者,以类知
之。故人与生一出于化物。知类在窍,有所疑惑,通于心术,心无其 术,必有不通。其通
也,五气得养,务在舍神,此谓之化。化有五气者,志也、思也、神也、心也、德也;神其一长
也。静和者,养气。养气得其和,四者不衰。四边威势无不为,存而舍之,是谓神。化归于
身,谓之真人。真人者,同天而合道,执一而养万类,怀天心,施德养,无为以包志虑思意
而行威势者也。士者通达之神盛,乃能养志。
--------------------------------------------------------------------------------

养志法灵龟
养志者,心气之思不达也。有所欲,志存而思之。志者,欲之使也。欲多则心散,心散
则志衰,志衰则思不达也。故心气一则欲不偟,欲不徨则志意不衰,志意不衰则思理达矣。理
达则和通,和通则乱气不烦于胸中,故内以养气,外以知人。养志则心通矣,知人则分识明
矣。将欲用之于人,必先知其养气志。知人气盛衰,而养其气志,察其所安,以知其所能。
志不养,则心气不固;心气不固,则思虑不达;思虑不达,则志意不实。志意不实,则
应对不猛;应对不猛,则志失而心气虚;志失而心气虚,则丧其神矣;神丧,则仿佛;仿
佛,则参会不一。养志之始,务在安己;己安,则志意实坚;志意实坚,则威势不分,神明
常固守,乃能分之。
--------------------------------------------------------------------------------

实意法腾蛇
实意者,气之虑也。心欲安静,虑欲深远;心安静则神明荣,虑深远则计谋成;神明荣
则志不可乱,计谋成则功不可间。意虑定则收遂,安则其所行不错,神者得。则
凝。识气寄,奸邪得而倚之,诈谋得而惑之;言无由心矣。固信心术守真一而不化,待人意
率之交会,听之候之也。寄谋者,存亡之枢机。虑不会,则听不审矣。候之不得,寄谋失矣。
则意无所信,虚而无实。无为而求,安静五脏,和通六腑;精神魂魄固守不动,乃能内视反
听,定志思之太虚,待神往来。以观天地开辟,知万物所造化,见阴阳之终始,原人事之政
理。不出户而知天下,不窥牖而见天道;不见而命,不行而至;是谓道知。以通神明,应于
无方,而神宿矣。
--------------------------------------------------------------------------------
   
分威法伏熊
分威者,神之覆也。故静固意志,神归其舍,则威覆盛矣。威覆盛,则内实坚;内实
坚,则莫当;莫当,则能以分人之威而动其势,如其天。以实取虚,以有取无,若以镒称
铢。故动者必随,唱者必和。挠其一指,观其余次,动变见形,无能间者。审于唱和,以间
见间,动变明而威可分。将欲动变,必先养志拂意以观间。知其固实者,自养也。让己者,养
人也。故神存兵亡,乃为知形势。
--------------------------------------------------------------------------------
   
散势法鸷鸟
散势者,神之使也。用之,必循间而动。威肃内盛,推间而行之,则势散。夫散势者,
心虚志溢;意衰威失,精神不专,其言外而多变。故观其志意,为度数,乃以揣说图事,尽
圆方,齐短长。无间则不散势,散势者,待间而动,动势分矣。故善思间者,必内精五气,外视
虚实,动而不失分散之实。动则随其志意,知其计谋。势者,利害之决,权变之势。势败
者,不以神肃察也。
--------------------------------------------------------------------------------
   
转圆法猛兽
转圆者,无穷之计也。无穷者,必有圣人之心,以原不测之智;以不测之智而通心术,
而神道混沌为一。以变论万类,说意无穷。智略计谋,各有形容,或圆或方,或阴或阳,或
吉或凶,事类不同。故圣人怀此用,转圆而求其合。故与造化者为始,动作无不包大道,以
观神明之域。
天地无极,人事无穷,各以成其类;见其计谋,必知其吉凶成败之所终也。转圆者,或转
而吉,或转而凶,圣人以道,先知存亡,乃知转圆而从方。圆者,所以合语;方者,所以错
事。转化者,所以观计谋;接物者,所以观进退之意。皆见其会,乃为要结以接其说也。
--------------------------------------------------------------------------------
   
损悦法灵蓍
损兑者,机危之决也。事有适然,物有成败,机危之动,不可不察。故圣人以无为待有
德,言察辞合于事。兑者,知之也。损者,行之也。损之说之,物有不可者,圣人不为
辞也。故智者不以言失人之言,故辞不烦而心不虚,志不乱而意不邪。当其难易,而后为之
谋;因自然之道以为实。圆者不行,方者不止,是谓大功。益之损之,皆为之辞。用分威散
势之权,以见其兑,威其机危乃为之决。故善损悦者,譬若决水于千仞之堤,转圆石于万仞
之谷。而能行此者,形势不得不然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7-16 00:11:1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刘丹 于 2019-7-20 23:18 编辑

读一本书,了解作者是必须的。鬼谷子本经阴符七术,鬼谷子所作。鬼谷子这个名字确实特别,又为什么叫这个经名。

一、鬼谷子,姓王名诩,又名王禅,道号玄微子。战国显赫人物 ,华夏族,额前四颗肉痣,成鬼宿之象,创建鬼谷门派。一说春秋战国卫国(河南淇县)人;一说是战国魏国邺地(河北临漳)人;一说陈国郸城(河南郸城县)人。著名谋略道家代表人物、兵法集大成者、纵横家的鼻祖,精通百家学问, 因隐居鬼谷,故自称鬼谷先生。鬼谷子常入山采药修道,于嵩山东南学仙。 "王禅老祖"是后人对鬼谷子的称呼,为老学五派之一。

他通天彻地,智慧卓绝,人不能及。一曰数学,日星象纬,在其掌中,占往察来,言无不验;二曰兵学,六韬三略,变化无穷,布阵行兵,鬼神不测;三曰言学,广记多闻,明理审势,出词吐辩,万口莫当;四曰出世,修真养性,祛病延年,服食导引,平地飞升。二千多年来,兵法家尊他为圣人,纵横家尊他为始祖,算命占卜的尊他为祖师爷,谋略家尊他为谋圣,名家尊他为师祖, 道教尊其为王禅老祖。

鬼谷子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极具神秘色彩的人物,被誉为千古奇人,创建鬼谷门派。长于持身养性,精于心理揣摩,深明刚柔之势,通晓纵横捭阖之术,独具通天之智!鬼谷子曾任楚国宰相,身怀旷世绝学,智慧卓绝,精通百家学问,是纵横家的鼻祖,是著名的道家、思想家、谋略家、兵家、阴阳家、外交家、语言学家、法家、名家、发明家、医学家,更是伟大的教育家。鬼谷先生的智慧教育了苏秦张仪孙膑庞涓商鞅白起李牧王翦甘茂乐毅毛遂赵奢500多位精英!

战国时代,诸侯并起,大时代中,秉承理想与信仰的旷世奇才鬼谷子王禅,踏上了勤王强国之路,与门生孙膑、庞涓、苏秦、张仪、商鞅、毛遂等壮志凌云之士,前赴后继,匡扶正义,拯救天下。每一个置身其中的人,都成为天下棋局中激烈搏杀的棋子,而掌控局势的鬼谷子,旋转乾坤,执手黑白,推动棋局,展开了顶峰博弈的生死对决。


    鬼谷子姓王,和我们家的姓是一样的,对于这个千古奇人,产生了亲切感,这本经书就象是祖上几千年流传下来的宝物,不可不叩首拜读,矩步引领,俯仰廊庙,束带矜庄,徘徊瞻眺。真的有一种不洗手不能拿经文的神圣感,稽颡再拜,悚惧恐惶。读经七个月的第一天,就在这样的感受中开始了。


二、本经
本:在树的根部加三点指事符号,表示树在地下的营养器官造字本义:名词,树的根部。本经,长在根部的经书,好有根。

三、阴符
阴:侌,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霒”的本字,表示天空多云、没有阳光、有雨情。金文阜,山地侌,天空多云、没有阳光),表示山地背阳、缺少阳光的北坡。造字本义:名词,山地背阳的潮湿北坡。
符:,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的省略,表示官署。符,竹,借代竹片,轻便、易于直劈二分的材料  付,即,官署),表示有官署标记的竹片。造字本义:名词,一种竹制的核验信物,即,古人将刻有特殊图文的竹片剖成两半,一半留在上级,一半留在下级,作为朝廷或官署封爵、置官、命使和调遣兵将时双方核验的凭证,以双方所持竹片图文是否相吻合来检验持符者的身份真假。

   上级一半阴符,下级一半阳符,阴阳合契,合在一整体。合契有真信。信,诚实不欺,信可以使守约,信足以一异。真信,假信,是否合契,一。根不显,阴不显,本经阴符,有点以神使术的感觉。


四、七术
   盛神、养志、实意、分威、散势、转圆、损兑七术。先有道再有术,道术。
--------------------------------------------------------------------------------

抄写经文:


---------------------------------------------------------------------
字词
成,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用武力实现霸业。盛,甲骨文益,“溢”,满溢成,用武力实现霸业),比喻帝业达到顶峰,国力兴旺,连带影响周边国家。造字本义:形容词,国力强大,帝业达到顶峰。金文将甲骨文字形中的写成,并误将甲骨文字形中的“益”写成 “皿”。篆文将金文字形中的写成,将金文字形中的写成。承续金文字形。隶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


长:長,甲骨文是象形字,像一个人头发飘散的样子。造字本义:名词,头发飘飘的拄杖老人。

舍:舍,甲骨文余,单柱、无壁的简易茅屋囗,代表村邑),表示村邑中的茅屋。造字本义:名词,村邑中供旅人暂住的简易客店。

大:大,像张开双臂双腿、顶天立地的成年人。造字本义:名词,顶天立地的成年人。

所:斤,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斫”的省略,表示刀斧砍、削。造字本义:动词,木匠拉锯挥斧,筑屋造门。

纪:“己”是“纪”的本字。己,甲骨文、金文像丝绳缠绕绑扎的样子。当“己”的“结绳记事”本义消失后,篆文在“己”的基础上再加“丝”另造“纪”代替,强调用丝绳打结作记号。造字本义:动词,在绳子上系圈、打结,用以记数和记事,标明物品的归属。远古结绳纪事,后加“言”(语言、文字)另造“记”*  代替,表示言传或以文字载入。穿绳打结为“系”*  ;结绳记事为“纪”;结束纪事的绳子为“十”*  

气:气,甲骨文是特殊指事字,字形在表示天地的“二”的两横之间加一横指事符号,代表天地之间的汽流。金文为了使之区别于数目字“三”,将第一横写成折笔。为了有交区别于数目字“三”,有的金文甲骨文字形中表示天地的上下两横都写成折笔。篆文将甲骨文字形中的三横都写成了波浪线,字形由指事字变成了象形字,像汽流起伏的样子。造字本义:名词,易于在天地之间均匀扩散、飘逸的第三态物质,汽流。

术:“术”是“朮”的异体字;也是“”和“秫”的本字。朮,甲骨文又,用手抓八,分,剥离),表示一手抓茎杆,一手剥茎皮(参见 “麻” *)。篆文把甲骨文字形中的“又”写成“叉”,表示将剥皮的卷刃刀夹在手指上或套在手指上。造字本义:名词,可以剥下枝茎上的青皮、用来绞绳或编篮的植物。

窍:敫,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徼”的省略,表示循行。竅,篆文穴,洞敫,“徼”,循行),表示洞穴可循行。造字本义:动词,洞穴贯通可循行。俗体楷书用既表音也表义的“巧”(灵活)代替正体楷书的“敫”,强调“窍”的灵活奇妙

摄:攝,籀文手,表示抓持、控制双手捏耳),表示耳提面命,控制对方。篆文将籀文字形中的双手写成双耳造字本义:动词,以极高权威与优势,对顺服的对方轻声细语地发号施令。

类:“頪”是“類”的异体字。類,金文米,代谷物、植物犬,代野兽、动物頁,人头,代思考),表示观察、辨识谷物或动物。金文异体字省去“犬”。造字本义:名词,品种繁多的谷物或动物,外形相似,难以辨识。篆文承续金文字形。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俗体楷书省去正体楷书的“页”

知:“知”是“智”的本字。矢,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箭,借代行猎、作战。知,甲骨文干,武器,借代行猎、作战口,谈论矢,武器,借代行猎、作战),表示谈论和传授行猎、作战的经验。在远古时代,弯弓使箭是成年人的基本常识和重要经验。金文承续甲骨文字形。有的金文省去“干”,简化字形。造字本义:动词,谈论和传授行猎、作战的经验。篆文承续金文字形。隶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当“知”的形容词含义“聪明、有战略”消失后,金文再加“曰”(说,传授)另造“智”代替,强调谈论和传授经验

化:化,造字本义:动词,由昂首挺立到向下入土,即自然死亡。中医称固体食物从撑胃到变成流质的过程为“消”*  ;称流质在肠道被吸收、合成养分的过程为“化”

物:勿,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刀刃溅血。物,甲骨文勿,血溅刀刃),表示用刀杀牛。造字本义:动词,杀牛。有的甲骨文借用“勿”。在中国古代传说中,地上的一切都是神牛下凡造成的,所以用“牛”指代“物”,用“牛”指代一切。杀牛为“物”*  ,解牛为[url=]半”[/url]*

志:之,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前往。造字本义:心之所向,即内心追求的目标。现代汉语中常常“意志”并用,“意”与“志”,同属心理能量,区别在于:“意”*  为心念,可源于本能可出自观念,但都即兴而多变,故曰三心二意乃人之常情;“志”为最深刻心念,是特别的“意”,多化于教育,具有强烈的理性、稳定性、长期性,故曰“有志者事竟成”。

思:思,古人发现,心不仅是泵血器官,还是感知器官,具有直觉思维的能力。造字本义:动词,用头脑考虑、用心灵感受。自虑为“思”;念他为“想”*  


和:禾,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龢”的省略,表示吹奏用芦管编成的“排笛”,造成不同声部的乐音美妙谐调共振。和,金文口,说禾,即“龢”,吹奏多管的排笛,造成谐音振),比喻不同人的言论相互响应,相互协调、合拍。金文异体字以“言”)代替“口”),明确“言论不同而协调”的含义。造字本义:动词,言论、观点不同,但主调合拍,宗旨一致。篆文承续金文字形。隶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古籍多以“和”假借“龢”;而“龢”被“籥”代替。在汉语词语“和谐”中,“和”与“谐”近义而有所不同:“和”表示不同声音、不同观点因相合拍、相融合而产生共鸣,强调诸异而致同;“谐”表示相同的声音、相同的观点因一致而统一,强调诸同而大同。“和”的统一性比“谐”更为丰富

威:造字本义:动词,封建时代对不守妇道的女子施刑,以警示妇女遵守妇道。

势:埶(艺 yì ),疑为“執”(执 zhí )的变形,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拘捕罪犯。勢,篆文埶,疑为“執”的误写,拘捕力,强力),表示强力拘捕。造字本义:动词,强力押解犯人。隶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汉字简化方案》中的简体楷书“势”依据类推简化规则,将正体楷书字形中的“埶”简写成“执”

存:才,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房柱房梁,借代居所。存,籀文“才”的变形,居所子,后代),表示表示定居生活,繁衍后代。造字本义:动词,安居乐业,传宗接代,世代延续。篆文基本承续籀文字形。 “存”的本义是传宗接代,强调时间上能延续;“在”* 的本义是定居生活,强调空间上有支点

施:也,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蛇”的省略,表示蜿蜒蠕动。施,金文,是“旗”的本字,飘扬的军旗也,即“蛇”,蜿蜒蠕动),比喻军旗在风中旖旎飘动。造字本义:动词,军旗在柔和的风中旖旎招展。篆文将金文字形中的写成,即误将金文字形中的旗杆形状写成“方”形的,误将金文字形中的旗幅形状写成“人”形的。隶书将篆文字形中的简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

包:包,甲骨文胎膜),像胎膜里有个小人儿。金文像胎膜里的胎儿。篆文将金文字形中的胎膜形象写成“勹”。造字本义:名词,裹着胎儿的胞衣。“包”的“胞衣”本义消失后,另造“胞”代替

虑:吕,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侣”的本字,表示伴侣。慮,金文吕,代表伴侣心,担心),表示为伴侣担心。籀文虍,代表虎豹猛兽思,担心),表示对猛兽侵袭的担忧。造字本义:动词,忧患安全,担忧。篆文承续籀文字形。隶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楷书将隶书字形中的“虎头”写成。俗体楷书将正体楷书字形中的“思”省略成“心”

意:音,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人的发声器官发出的声响。意,金文呈混合结构,音,声曰,说),表示言语所传达的心声。造字本义:名词,心声,心念,心志。“意”为心念,即兴而多变,三心二意乃人之常情;“志”*  为理性化的心念,具有稳定性、长期性,故曰“有志者事竟成”。“意”,指个人的心思、想法,强调的是个体性和主观性;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点评

王家老祖宗哦。  发表于 2019-7-17 21:4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7-26 01:21:1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刘丹 于 2019-7-26 01:37 编辑

第二周 翻译盛神法五龙


盛神法五法:满而溢而霸的神,以顺其自然的最高行事准则效法,神灵派来司斩夺命的五组神兽,代表神的权威行刑杀伐,张着大口在天地间怒吼横行。全盛之神效法五龙的运化。
------------------------------------------------------------------------------------------------------------------------------------------------------------
盛神中有五气,神为之长,心为之舍,德为之大;养神之所归诸道。道者,天地之始,一其纪也。物之所造,天之所生,包容无形,化气先天地而成,莫见其形,莫知其名,谓之神灵。


全盛的神中有五气,志气,思气,神气,心气,德气。神为长者,为土,五气之首。心,为金,为义,为旅店,它的客人是志思神德。德为水,人之所得,使万物各得其所欲,智慧柔弱顶天立地。养神之本,在于复归于道。道是天地的造始者,之母,之纲纪。道是万物的创造者,也是天地的创生者,无所不包,道生虚漠鸿蒙之气,先于天地而成,看不到它的形质,不知道它的名状,被称之为神灵。
-------------------------------------------------------------------------------------------------------------------------------------------------------------
故道者,神明之源,一其化端,是以德养五气,心能得一,乃有其术。术者,心气之道所由舍也,神乃为之使。九窍十二舍者,气之门户,心之总摄也。生受之天,谓之真人,真人者,与天为一。


道之于神明,犹如从岩隙涌出的山泉的江河之始。对五气中之长者的神,就像老人拄着道这根拐杖,站的直直的稳稳的。以德来蓄养五气,心能得和合,获得道术,心之五气通道明晰通畅,得道后得术。
有道术之人,心气源于道,神灵居住在心中,心气专注于志虑思意,所行之事由神所摄,神摄心。双眼,双耳,嘴巴,鼻孔,阴门,魄门(九窍),五脏六腑,心包(十二舍),气之门,都是由心来总摄。心之神,身之气,皆生而与天相通,这样的人是真人,真人能够与天为一,神气与天相通之人。
--------------------------------------------------------------------------------------------------------------------------------------------------------------
内修炼而知之,谓之圣人,圣人者,以类知之,故人与生一,出于化物。知类在窍,有所疑惑,通于心术,心无其术,必有不通。其通也,五气得养,务在舍神,此谓之化。化有五气者,志也,思也,神也,心也,德也,神其一长也。


通过修炼,可以使人与天复能相应,复合而为一的人为圣人。圣人实事求是的对万物进行认知和理解。所以人与万物(子)都是出于化物者(母)。认识万物的关键,在于人身的九窍,人以九窍与物相接,再反馈到心中,如果心中无术,心不舍神,必无法理解事物。术之通道通畅,五气得养,关键在于神在心中,圣人再以心气对五气的运行来制化天下。五气者,志是目标任务,思是谋划策略,神是向前持续前进的动力,心是动力的发源地,德是行动产生的效用所覆盖的范围。能够持续长远,功能立多大,关键在于神的持续前进动力,所以,神其一长也。
--------------------------------------------------------------------------------------------------------------------------------------------------------------
静和者养气,养气得其和,四者不衰。四边威势无不为,存而舍之,是谓神化。归于身,谓之真人,真人者,同天而合道,执一而养万类,怀天心, 施德养,无为以包志虑思意而行威势者也。士者通达之,神盛乃能养志。

圣人恬淡虚静,精神守于内,则能养气,养气与万物处其和,则志思神德四者不衰。四者不衰,四边威势无所不为,把四者存而舍于心中,这便是以神明之能,运化人与万物。能以神化归于身,运化万物者便是真人,真人以天心为心,以天德为德,蓄养万物,能够虚静自守,将志虑思意(目标,担忧,自虑,想法)包在怀里,而以威势施于天下,这样的人,便是真人。能够通达真人之道,其神全盛,满而溢而霸,所以可以养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8-2 00:54:09 | 显示全部楼层

要点:
盛神中三大主力,神长,心舍,德大。(盛神中有五气,神为之长,心为之舍,德为之大)
      神长:包容无形,道生化气先天地而成(养神之所归诸道。道者,天地之始,一其纪也。物之所造,天之所生,包容无形,化气先天地而成,莫见其形,莫知其名,谓之神灵。)
      德大:德养五气(故道者,神明之源,一其化端,是以德养五气。)
      心舍:五气和与心舍得一得术,五气之气道成心术,神摄心,心摄九窍十二舍(心能得一,乃有其术。术者,心气之道所由舍也。神乃为之使。九窍十二舍才,气之门户,心之总摄也。)
  
分人   
      真人:生受之天,谓之真人,真人者,与天为一。
      圣人:内修练而知之,谓之圣人,圣人者,以类知之。
      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故人与生一出于化物。


圣人内修练法
      知类在窍在于通心术:知类在窍,有所疑惑,通过心术,心无其术,必有不通。
      化养五气:其通也,五气得养,务在舍神,此谓之化。
      五气者:化有五气者,志也,思也,神也,心也,德也。神其一长也。


致虛极守静笃,挫解和同
      神化:静和者养气,养气得其和,四者不衰,四边威势无不为,存而舍之,是谓神化。
      化归于身成为身体:归于身,谓之真人,真人者,同天而合道,执一而养万类,怀天心,施德养,无为以包志虑思意而行威势者也。
      神盛乃能养志:士者通达之,神盛乃能养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8-10 01:18:4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刘丹 于 2019-8-10 23:17 编辑

第四周 盛神法五龙

讨论实践意义或在实际生活事件中的作用。

    有几晚上,老公都外出应酬,照常是不带钥匙,等到一点了还不见回来,打电话还在桌子上,一股气就直接上头了,直接吵了人。这个思(想)大概就是,应酬可以,要拿钥匙呀,每次都是等到半夜,睡也不敢睡,睡也睡不着。白天又要早起,早起不了,又跺不了脚.......连续的一系列的启动。但冒了火挂了电话,马上觉的不对。冒了火,烟子还没散,就问自己为什么老公老不拿钥匙呢?哦,因为家里有人呀,有个女人,安。这句话出来就对了。
    上山了几天,和爸爸妈妈在一起。爸爸饭后洗了碗,坐在客厅看电视,我吃完饭到厨房去一看,地上水湿流,还有菜叶子渣渣,灶台也没擦,油叽叽的,思马上开始,就是情绪启动了嘛,跑的挺远,什么做事情马虎,不认真........启动了几秒,在想走出厨房,腿还在要迈不迈的时候,这不是你应该干的吗?弄干净不就完了。指令发出来,脚没往外迈了,手像生锈了样,卡了一下拿到了抹布,开始动起来了就对了。
   其实不擅于分辩志思神心德,在事件中各是什么,也是懒的去辩析。就是觉的对了,心里的五气不别扭,互相不闹腾了,就对了。干坏事就是别扭,干了那个德就是要不好意思,思太快,有人出来拦就要好一些。这个反应快,是一惯的,不是没意识到,但当以五气的模式展现出来时,更明白一些。思火旺,德(水)养(克),自动反应慢下来,心就有时间空间来装,不然这些都是没过心的,直接上头了。神不盛。慢悠悠的出来说个话还是管用。

--------------------------------------------------
月总结:
  志思神心德,作为人内部的功能结构,五气,说来虚,却真是实。前三个星期真不想做练习,不想去看五气的结构内容,心虚,确切的是德虚。道是什么,该走什么道,嘴上心里都清楚的很,蹈道得德,就不是光说这么简单了,知了不行,真的是不行。作为缺德的人,承认自己缺德,知道光承认也没什么用,回避更没有用,只有缺就补。机在目,眼睛多看德,守着德。还有个感觉是心舍,心摄九窍十二舍,也是很有操作性的,听到的,看到的,闻到的,内部的,太全了,人作为接收器,好多通道,气之门户,接收到的住到心舍去,和心的通道要是通畅的,接收过来乱窜了就不好了,不小心就顶肺顶肝顶头上去了,心,要有礼,人之所履,夙兴夜寐,以礼相待。对于神,说神其一长也,但对神的关照真不多,冷不丁他自己就出来了,冷不丁又不见了,也有可能事情都做完了,神来了,才醒豁过来,神不在就太知道了,打砸抢烧。思,思不达,就想怎么样才能思达,什么样子是达了,想了也白想,想不出来,可能对于我来讲,思达的前提是慢思稳思,思广。志,志公,立的志要公。说在自己身上弄个五气模板,弄个边界,天花板,碰不得的不碰,也蛮有操作性的。
  一直试图把道德仁义礼,木火土金水,志思神心德,三团东西想揉成一个整体的框架,倒通不通,水掺了泥巴,还是不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8-10 08:25:16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个事物得以立,往往就两个方面:生与克。正志生立思不邪,正德克立邪思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8-16 22:36:4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刘丹 于 2019-8-17 10:04 编辑

第五周 养志法灵龟

一、抄写经文




二、字词
达:大,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成年人。达,甲骨文彳,大道大,人),表示人来人往,四通无阻。有的甲骨文加“止”(行进)将“彳”写成“辵”,加强“通行”含义。金文误将甲骨文字形中的“大”写成“竹”,同时加“羊”(徉),表示可以徜徉通行。篆文将金文字形中的写成,将金文字形中的写成。篆文简体字承续简体甲骨文字形。造字本义:形容词,人在大道上通行无阻。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辵”写成“走之底”。《汉字简化方案》采用的简化字形“达”恢复简体篆文字形。

欲:谷,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两座山岭之间高深空阔的沟壑。欲,金文谷,高深空阔的沟壑欠,叹气、不满),表示永不满足的贪求。有的金文以“人”代“欠”。有的金文谷,沟壑),“谷心”即“难以填满之心”,强调“欲”的“心念”含义。造字本义:名词,永不满足的心念。篆文承续金文字形。俗体楷书也写作“慾”。

使:“史”是“使”的本字;“吏”、“事”与“史”同源。史,甲骨文中,两军对峙的非军事地带又,执、持) ,表示手持旌节,出使发生争端的国界和谈。是“中”的繁体甲骨文的简写。古远时代以族旗国旗为跨界出行的护照,“中”的本义即两国使者各执国旗争端的国界会谈调停,折中求和。有的甲骨文将旗帜状的简化成“干”状,将简化成,导致字形晦涩。简体甲骨文则将进一步简化成“中”。繁体金文承续繁体甲骨文字形。简体金文、篆文承续简体甲骨文字形。当“史”的“出使”本义消失后,篆文再加“人”(受派遣官员)另造“使”代替。造字本义:动词,手持旌节,代表国家,奉命前往和谈,记录划定的国界,完成传之后世的和平文件。隶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

固:古,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篆文对金文字形的误写。固,金文盾甲束,缠绕、捆束),表示对盾甲进行某种加强。篆文误将金文字形中加强型的盾写成“古”;也就是说,“古”中的“十”其实是“甲”,“古”中的“口”,其实是捆束。造字本义:动词,给盾甲捆扎或加层,使之牢不可破。

实:表示家有宝贝。造字本义:形容词,家境富裕,柜中藏贝。

仿:“仿”是“彷”的异体字。方,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朝向。彷,甲骨文行,四通大道四个“止”,即四个“趾”,借代四双脚),表示在址十字路口的四个相似路口来回踱步,无法确定正确的方向。简体甲骨文将“行”简化成“亍”,将四只脚简化成一只脚,并且加“方”,强调方向的迷惑。有的简体甲骨“彷”将四个“止”都省去。金文将甲骨文字形中的简化成。当“彷”引申出“相似、近似”的含义后,篆文异体字“仿”用“人”代替“彳”,表示人物相似或言行相似。造字本义:动词,人的形貌或言行相似。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

佛:弗,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彿”的省略,表示相似、相仿。佛,篆文人,形象弗,即“彿”,相似、相仿),表示人的形貌相似。造字本义:动词,人的形貌或言行相似、相近。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古印度释迦牟尼创立了一种觉悟真理的和平宗教,信徒们将创始者释迦牟尼尊称为“佛陀”(现代梵语为Buddha),汉代中原人将其音译为“佛驮”或“佛陀”、或“浮陀”,并根据古梵语的读音将“佛(fú)”异读为 fó。古籍多以“仿佛”代替“彷彿”。

参:金文晶,三颗星,即叁宿星座人,星相师),表示用仪器观测天象,用叁宿星座作导航指南,叁宿星座下面的一横指事符号表示观测的仪器。有的金文省去一横指事符号,同时加“彡”(须发),表示仰望头上方三星相连的星座的人,是须发飘逸的博学长者。有的金文将叁宿星座写成“晶”。造字本义:动词,博学的老者仰观星天,辨别方位。篆文承续金文字形。隶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有的隶书将表示“晶”的草写成“厽”。楷书承续隶书字形。有的楷书承续隶书字形。俗体楷书依据草书字形将正体楷书字形中的“厽”简化成“厶”

务:造字本义:动词,战场上持械竭力搏杀。

坚:臤,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賢”的本字,表示善于管理、组织。堅,古鈢字形臤,管理、组织土,壁垒、护墙),表示发动和组织群众,加固壁垒或城墙。造字本义:动词,加固壁垒或城堡等防御工事,使敌人攻而不克。篆文调整局部结构。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简体楷书依据草书字形将正体楷书字形中的“臣”简化成两竖,将正体楷书字形中的“臤”简写成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8-24 14:19:0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刘丹 于 2019-8-24 14:27 编辑

第六周 养志法灵龟(翻译)

养志法灵龟
养志要象灵龟,智慧,厚重,稳固,


养志者,心气之思不达也。有所欲,志存而思之。志者,欲之使也。
需要养志的人,是因为心中的思气在到达志(目标)的路上受阻。有欲望,志(目标)存于心中思之。志是欲的使者。


欲多则心散,心散则志衰,志衰则思不达。
心中的欲望太多,方向太多,乱气于心,心气就会被分散,心散了,志(目标)则跟着衰败,志的衰败,思气受阻。心(火)克不了志(木),志(木)生不了思(火)。


故心气一,则欲不徨;欲不徨,则志意不衰,志意不衰,则思理达矣。
所以心气之和,恬淡,欲不会心神不定,欲不心神不定,则志和意不会衰败,志意不衰败,则思理通达。


理达则和通,和通则乱气不烦于胸中,故内以养气,外以知人。养志则心通矣,知人则分识明矣。
思气能以万物之理,体万物,通万物,和通则不会生乱气焦躁不安于胸中。所以才能在内养气,外以知人。养志,心可以与万物相通,知人能对人真正的心相本质分识明确。

将欲用之于人,必先知其养气志。知人气盛衰,而养其气志,察其所安,以知其所能。
如果要将理达和通之术供人使用,必须先要知道其所养之气志是什么样的。了解了气志的盛衰情况,再以实际情况来养其气志,审视其所志气安住的地方,以知道其功能能力状态。


志不养,则心气不固;心气不固,则思虑不达;思虑不达,则志意不实。志意不实,则应对不猛;应对不猛,则志失而心气虚;志失而心气虚,则丧其神矣;神丧,则仿佛;仿佛,则参会不一。
不养志,则心气散(志之木背负了心之金,领不了金);心气散,则思气不广,不达;思气不达,则志意的前台组合配合不实。志意前台不实,则应对不猛,处理起事情来散乱,应对不猛,则志失而心气虚,则心神丧,心神丧,则迷糊昏馈,迷糊昏馈则接收到的与理解到的,不能合一。


养志之始,务在安已;已安,则志意实坚;志意实坚,则威势不分,神明常固守,乃能分之。
养志关键之处在于,安放好自己的欲望,恬淡,静和,各种欲望也是自己的一部分;已安,志意就实坚;志意实坚,则四边威势不分,神明能常安扎在心中,神之长乃能行使功能,令而分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8-31 19:47:3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刘丹 于 2019-8-31 20:06 编辑

第七周 养志法灵龟(层次分析)
  
   灵龟对应的是北方玄武。玄武的本意是玄冥,武、冥古音是相通的。玄是黑的意思;冥是阴的意思。玄冥起初是对龟卜的形容:龟背是黑色的,龟卜就是请龟到冥间去诣问祖先,把答案带回来, 以卜兆的形式显给世人。龟生活在江河湖海,因而玄冥成了水神。玄武是四灵之一,也是北方的代表,五行属水。
   养志法灵龟,五气对应五龙,五龙对应灵龟,腾蛇,伏熊,鸷鸟,猛兽五神兽。五神兽对应五行之气。志属木,水生木。在经书中,五龙之一,德为大,养五气,为水。正德生正志。神为土,龟卜是请龟到冥间去诣问祖先,木之志之立也要问问土之神。


一、为什么要养志

养志者,心气之思不达也。
     心气,思虑不够通达。德养五气,心才能得一,乃有其术。思虑不达,走一走就迷了,不理解,不明。德,志,思,心。
   志(木)生思(火),正志生,思不邪。心(金)克志(木),正志生,心义而舍。
   德(水)生志(木),正德生,正志立。志(木)克神(土),正志生,神安宁。   德养正志,人内心的五行开始顺化。


二、志,思,心,欲
有所欲,志存而思之。志者,欲之使也。欲多则心散,心散则志衰,志衰则思不达。

欲多——心散——志衰——思不达
人与物接,欲多,每个欲都有想实现的要求,不和不合,方向不一,心不摄九窍十二舍,只是想要实现,耗,心散。心是输入输出五气的中转站,志存才能思之,心散,志衰,志意不实,思不达。

三、心气一
故心气一,则欲不徨;欲不徨,则志意不衰,志意不衰,则思理达矣。

心气一——欲不徨——志意不衰——思理达


四、和通
理达则和通,和通则乱气不烦于胸中,故内以养气,外以知人。养志则心通矣,知人则分识明矣。
理达,明事理,体人体物,上接神,中德养五气,下接物,明于心,达于物。

五、用人识人识自己
将欲用之于人,必先知其养气圬。知人气盛衰,而养其气志,察其所安,以知其所能。

一个人的气志可以从外在的表现出来看到,以外观内,直达内心。


六、不养志
志不养,则心气不固;心气不固, 则思虑不达;思虑不达,则志意不实。志意不实,则应对不猛;应对不猛,则志失而心气虚;志失而心气虚,则丧其神矣;神丧,则仿佛;仿佛,则参会不一。

志不养——心气不固——思虑不达——志意不实——应对不猛——志失心气虚——丧神——仿佛参会不一

志(木)是内心五行顺化第一步,正志不生不养,后面就是以上的逆化效果。


七、养志之始
养志之始,务在安已;已安,则志意实坚;志意实坚,则威势不分,神明常固守,乃能分之。

安已——志意实坚——威势不分——神明常固守分之

不安已,欲多心散。在神与德支持下的心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9-7 14:09:53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八周  养志法灵龟
一、讨论实践意义或在实际生活事件中的作用。


    志是仁的感觉,冒德气,也是反映内部仁亲的层面不够厚,冒出来的德气渺渺。内心安定的感觉一阵一阵,欲一涌上来,志就和欲接头了,有时德出个声,也可以换条路,那个可以罩场掌控的范围就如道德经中所讲修德那章,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余......。欲多心散的感觉很真实,真的是有散的到处的感觉。欲徨,在外部观察就是东一头西一棒的,做事没的个方向的。知道心不能装的时候,志就有问题了,人的状态就有紧张,不轻松等感觉。知道不想转,也得转回去问德,有时候就是有那么一股劲要蛮干,不讲理,脱离事实,不顾后果。心中就有个声音,做的,做不的,知道是谁发出来的声音,要多听从这个发出来的声音。   

二、月总结
   这两章读下来,对神的感觉不多,感觉最多的还是德。德养五气,德为大,养志接神德,多听德的话,多做德的事。在转折的接口处是要费点力,转过去了也挺容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家道心理 ( 工信备案 渝ICP备16002156号-4 )

GMT+8, 2024-12-22 15:04 , Processed in 1.098564 second(s), 17 queries .

学员作业空间非开放社区 公安备案50011202501312 工商备案 500112000037503

重庆市珑夫心理 @Discuz!GB X3.4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