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农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8334|回复: 26

海子的《千字文》读书笔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11-29 10:29: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注册登录可以浏览更多内容,本论坛多数版面是加密空间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很高兴在老师的带领下,和大家一起学习《千字文》。
      以前对于《千字文》的理解很少,但对于传统文化很感兴趣,希望通过此次的学习,能够加深、提升自己对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11-29 10:31:35 | 显示全部楼层
              《千字文》是一个很有特色的作品:首先,用一种掠影式的表达方式,把肇始以来的大事娓娓道来,营造出我中华历史的恢弘气势,在读者心中构建出泱泱大中华的磅礴之力,不知不觉的让人感受到,作为这个伟大民族的一员该是多么幸运和骄傲的事情!通天彻地的浩然正气扑面而来。其次,文中好多词句都是明引或暗引各种经典,如果只从字面意义理解文中词句,明显不能领会到作者想要传递的精神和意境。所以我们阅读这部作品,按照如下要求来做:
     1、按照每周提出来的词汇或短句 ,查阅和体会其在所引用的经典中,所代表的意思,并记录在论坛上。
     2、对指定查阅的字,辨析一下字义,特别注意这个字在南北朝时期的含义和用法。
     3、以陈琴的“翻译”为引导,尝试用自己的语言翻译一下本周文字的真实意思。
     4、说说本周阅读心得和/或感想。
     5、每个月(四周)做个回顾性小结。


    阅读规则:
    1、按照上述格式在论坛书写分享,最后分享时间每周六24:00前,过期视为没有分享。
    2、在群里参加讨论。
    3、要求熟记背诵和日常吟诵,在家中营造朗读诵读的氛围。
    4、按照缴费名单上的顺序轮流担任值周班长,每人一周,妥善交接。
    5、每缺一次论坛分享或者群讨论,扣一次保证金。满两次便全部扣除所交保证金并退出学习群。全部扣除保证金以后,还希望继续完成的,可以补交剩下时间的保证金,继续学习,但只要再不完成任务一次,便扣除全部保证金。

       值周班长职责:

     (1)检查和督促论坛分享并在本帖后做好记录
     (2)检查和促进群讨论,记录讨论的总体情况和本周没参加讨论者的名单
     (3)妥善做好班长交接工作。

      群讨论注意事项:

      随时自由讨论,不受时间限制,不受观点异同限制。
      注意努力避免各说各话,互不回应;
      注意避免多主题长时间并行;
      一个话题尽量讨论出个结果(或者达成一致,或者清楚界定差别)
      注意营造用心交流的氛围(意识到自己的表达方式和时机降低交流效率时,注意调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11-29 10:34:2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sxwxzho 于 2018-12-8 23:43 编辑

      第一周
     原文内容:

    天地玄黄 (tiān dì xuán huáng),宇宙洪荒 (yǔ zhòu hóng huāng)。
    日月盈昃 (rì yuè yíng zè),辰宿列张 (chén xiù liè zhāng)。
    寒来暑往 (hán lái shǔ wǎng),秋收冬藏 (qiū shōu dōng cáng)。
    闰余成岁 (rùn yú chéng suì), 律吕调阳 (lǜ lǚ tiáo yáng)。
    云腾致雨 (yún téng zhì yǔ), 露结为霜 (lù jié wéi shuāng)。
    金生丽水 (jīn shēng lì shuǐ), 玉出昆冈 (yù chū kūn gāng)。
    剑号巨阙 (jiàn hào jù què), 珠称夜光 (zhū chēng yè guāng)。
    果珍李柰 (guǒ zhēn lǐ nài), 菜重芥姜 (cài zhòng jiè jiāng)。
    海咸河淡 (hǎi xián hé dàn), 鳞潜羽翔 (lín qián yǔ xiáng)。


    一、需要查阅的词汇和短句
    天地玄黄: 出自于《易经》。《易经》里说“天玄而地黄”,这里为了对仗改作“天地玄黄”这种不改动古人文字的引经,为明引。开在辟地的初期,天是黑色的,地是黄色的。
    宇宙洪荒:出自于《淮南子》与《太玄经》。《淮南子》里说上下四方叫作宇,古往今来叫作宙。作《太玄经》的是西汉的扬雄,他在《太玄经》里说过洪荒之世的话。两部经的话合起来就是宇宙洪荒,这种引经的方式叫暗引。宇指的是空间、宙指的是时间,合在一起就是时空。洪字的本义就是大水,指地球上的早期洪水。荒的本义是草木的蒙昧,指代的是远古时期,人类还没有出现以前,离现在至少是500万年,那时的地球上还处在混沌蒙昧的状态中。广阔的宇宙一片混沌蒙昧的景色。
    日月盈昃:《易经·丰卦》里说日中则昃,月盈则食指的是日西斜,太阳每天都东升西落,正午的时候位置最高,一过午时就叫昃。中国天文学里面讲究黄道、白道和赤道,这是最基本的天体运行的轨道。日出日落,月圆月缺。
    辰宿列张:《淮南子》“天设日月,列星辰,调阴阳,张四时”。广义的“辰”是星体的总称,俗称星辰。狭义的“辰”是北辰,指北斗七星而言。孔子就说过“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论语·为政》)”“辰”又指太阳所行黄道12宫的辰宫。宿即星宿。星宿就是天上不同星座所处的位置。单颗的称星,二颗以上的一团星、一组星,就称为宿。天上的星星,基本上都是星团,一团团一组组,数不出有多少个,只能叫一宿(一个星宿)。列,在这里可能是动词:依序摆放,并排在一起张;布满,充满 :火尽燎,烟焰张天。——《金史·乌春传》。星辰遍布在天空中。
    寒来暑往:出自《周易·系辞下》:往则暑来,暑往则寒来,寒暑相推,而岁成焉。寒暑说的是气候的变化。寒冬来到了,暑天过去了。
    闰余成岁:"闰余成岁"这句话,语出《尚书?尧典》,有曰:"以闰月定四时成岁"。中国文化里面发达最早、最系统的就是天文学。为什么中国天文学发达呢?因为中国是以农业为本、以农立国。务农的根本在不误农时,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一定要按天时而为,不能随意胡来。中国历代都有司天监,有天官,专门负责观测天象的变化,以此作为行政施治的根据,所以日月五星又称为七政字的本义就是多余闰余成岁是两个概念。表示从今年的正月初一到明年正月初一的这一段时间,为一个自然年。表示从今年的某一节气到明年的同一节气的一段时间,为一个回归年。岁的本义是岁星,岁星就是木星,木星运行的轨迹叫太岁。用岁星纪年是我国天文历法的另外一种。木星(岁星)12年绕天一周,每年行30度,为一个岁次。用之记载历史事件,就记为:岁在某某。太阳历纪年,岁星历记岁,这样年岁相符,就是"闰余成岁"。每过几年就要把累积的日差合成闰月,插入该年,该年便成为闰年。
    律吕调阳:人用六律六吕来调节阴阳。律吕是用来协调阴阳、校定音律的一种设备,现代音乐上叫定音管。中国古代在音乐上有五音,宫商角徵羽,这是五个全音,再加上两个半音,一个是4,一个是7,一共七个音。这七音是一个八度的自然音阶,没有音高,也就是没有定调。怎么办?就要用律吕来给它定调,律吕就是定调用的律管和吕管。黄帝时代的伶伦,用十二根竹管,其中最长的九寸,最短的四寸六分,因为九是阳的极数。然后按长短次序将竹管排列好,上面的管口一边齐,下边长短不一,像切大葱一样,留斜茬,然后插到土里面。竹管是空的,里面灌满用苇子膜烧成的灰。这种飞灰最轻,叫暇莩。把这些管埋在西北的阴山,拿布幔子遮蔽起来,外面筑室,绝对吹不到一点风,用它来候地气,因为地下的阴阳二气随时都在变化。冬至的时候,一阳生。阳气一生,第一根九寸长、叫黄钟的管子里面的灰,自己就飞出来了,同时发出一种"嗡"的声音。这种声音就叫黄钟,这个时间就是子,节气就是冬至。用这种声音来定调相当于现代音乐的C调;同时可以定时间,来调物候的变化,所以叫做"律吕调阳”。用律吕来检查核实月份,使月份和季节相协调,随时掌握气候的变化。
    巨阙 :阙:通“缺”,意为残缺。但其坚硬无比,故号“天下至尊”,其他宝剑不敢与之争锋。春秋时期越国冶师欧治子所铸五大名剑之一,其余为纯钩、湛卢、胜邪、鱼肠,全都锋利无比,尤以巨阙为最。
    夜光:夜光,珠之美者,入夜有光,故称夜光。珠名。

    二、必须要查询的字
    生:会意,甲骨文字形,上面是初生的草木,下面是地面或土壤。生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草木从土是里生长出来。滋长。
    出:动词,象形,象草木益滋上出达之形。本义:长出。
    云:名词,形容词。山川气也。从雨,云象云回转形。凡云之属皆从云。云,古文省雨。亦古文云。王分切。一般作名词。表示停留在大气层上的水滴或瓦斯或冰晶胶体的集合体;古汉语亦用作动词,表示说话。这里是名词。
    腾:升(到空中),动词,形声。从马。本义:马奔腾。
    致:造成;导致。
    露:名词,形声,从雨,路声。本义:露水。
    结:从从吉。糸表示与线丝有关;吉,将兵器安放在兵器架上,不用,以减少战争,使人民没有危难,为吉。本义:用线、绳、草等条状物、将兵器束或编织起来。结,用绳、线、皮条等绾成的疙瘩。聚合、凝聚的意思。
    为:从爪役象,会意字。下部的象因为地方太小,写得和象不太像。假借为伪。做,作,干。这里是成为、变成的意思。
    霜:接近地面的水汽遇冷在地面或物体上凝结成的白色的细微颗粒。名词,形声,从雨,相声。本义:在气温降到摄氏零度以下时,近地面空气中水汽的白色结晶。
    咸:像盐的味道。形容词,含盐的。
    淡:(味道)不浓、不咸。形容词,形声。从水,炎声。本义:味淡。
    潜:动词,形声。本义:没入水中,而且在水下活动。
    翔:动词,形声。从羽,本义:翅膀平直不动盘旋地飞。

    三、译文
    开在辟地的初期,天是黑色的,地是黄色的。广阔的宇宙一片混沌蒙昧的景色。日出日落,月圆月缺。星辰遍布在天空中。寒冬来到了,暑天过去了,秋天收割庄稼,冬天储藏粮食。每过几年就要把累积的日差合成闰月,插入该年,该年便成为闰年。用律吕来检查核实月份,使月份和季节相协调,随时掌握气候的变化。云气上升遇冷形成了雨,夜里露水遇冷就凝结成霜。黄金产自金沙江,美玉出在昆仑山。巨阙宝剑最锋利,夜光明珠最宝贵。李子和柰是水果中的珍品,芥菜和生姜是受人重视的蔬菜。四海的水咸,江河的水淡,鱼儿在水中游,鸟儿在空中飞。


    四、体会
    感觉和天地又近了一步,从开天辟地,到日月星辰的运行,再到四季、月份,再到大自然的各种天气状态云雨露霜,金玉剑珠,果蔬,海河鱼鸟,一幅美好的图画展现在眼前。同时跟着同学们的陈琴吟诵,正坐,也让我有了新的感受,气息的运行还要再多练习,向大家学习。通过查字,学到了很多知识,原来以为的并不是字的真相,只是走马观花,根本没有真正地读懂每个汉字的意思。作为华夏儿女觉得自惭形秽呢,以后要认真跟着老师和同学们的步伐,加油!




      若要给孩子们讲的话,可以用盘古开天辟地、伏羲氏始创八卦、和氏璧的来历、夜光珠等神话故事来引入,进而讲到自然的发展演变过程,具体备课还不知怎么弄。只是有这个思路,更能让孩子们有兴趣听、学,寓教于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12-9 10:11:1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sxwxzho 于 2018-12-9 15:34 编辑

        千字文第二周


    看了老师的读书笔记,有了方向,原来是这样做的作业,为第一周的潦草感到惭愧。

     一原文
     龙师火帝 (lóng shī huǒ dì), 鸟官人皇 (niǎo guān rén huáng)。
     始制文字 (shǐ zhì wén zì), 乃服衣裳 (nǎi fú yī cháng)。
     推位让国 (tuī wèi ràng guó), 有虞陶唐 (yǒu yú táo táng)。
     吊民伐罪 (diào mín fá zuì), 周发殷汤 (zhōu fā yīn tāng)。
     坐朝问道 (zuò cháo wèn dào), 垂拱平章 (chuí gǒng píng zhāng)。
     爱育黎首 (ài yù lí shǒu), 臣伏戎羌 (chén fú róng qiāng)。
     遐迩一体 (xiá ěr yī tǐ), 率宾归王 (shuài bīn guī wáng)。
     鸣凤在竹 (míng fèng zài zhú), 白驹食场 (bái jū shí chǎng)。
     化被草木 (huà bèi cǎo mù), 赖及万方 (lài jí wàn fāng)。


     二、     (一)需要查询的句子

    1、龙师火帝 ,鸟官人皇:龙师、火帝、鸟官、人皇,这都是太古时代的帝皇官员

讲中国古代史,先要明白几个时间段:近古(宋元明清时期)、中古(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上古(夏商周秦汉时期)、太古(三皇五帝时期)、远古(伏羲氏以前)。中国远古史的奠基就是盘古开天地。
     龙师:是伏羲氏。相传伏羲氏用龙给百官命名,如:青龙官、赤龙官、黄龙官等,因此叫他“龙师”。太古时代的三皇是指:伏羲氏、神农氏和黄帝,龙师是三皇之首。

火帝:指神农氏。神农氏姓姜,号炎帝,他自称是太阳神、火德王,两个火字为炎。相传,神农氏以火给百官命名,所以神农氏也称为“火帝” 。

鸟官:鸟官是中国太古五帝的头一位——少昊氏,代表了少昊、颛顼、帝喾、唐尧、虞舜五帝。那个时候是太平盛世,有凤凰这种吉祥的鸟飞来,因此,少昊氏用鸟给百官命名,如:凤鸟官、玄鸟官、青鸟官等,所以称他为“鸟官”。

人皇:是人皇氏,代表了远古史上的三皇:天皇、地皇、人皇。《史记》中说:“人皇有九个头,乘着云车,驾着六只大鸟,兄弟九人,分掌九州,各立城邑,共传了150代,合计45600年。”远古时代离我们太久远,而且没有文字记录可以考证,所以,远古史上的“三皇”只能定为是一种传说。

   2、始制文字,乃服衣裳:这两句话说的是黄帝时代。黄帝被尊为"人文初祖",从黄帝开始,人类的人文文明进程才正式开始了。黄帝姓姬,名轩辕,号有熊氏,在位100年。从黄帝开始中国历史开始记年,从甲子年开始记起,至今有5000年,所以说中国有五千年的文明史。黄帝手下有六个大臣,各有贡献。创造文字的是仓颉,仓颉造字;制作音乐的是伶论,伶伦造乐;隶首做算数,大挠造甲子,岐伯作医学,发明衣裳的是胡曹。在此之前的原始文明阶段,人只是拿树叶、兽皮往下身一围就算了。胡曹发明了衣裳,上身穿的叫衣,下身穿的裙子叫裳,裤子是很晚才出现的。这里用仓颉造字、胡曹造衣裳代表黄帝时代完成的包括指南车、历法、舟车在内的传统科技成果和发明创造,称颂了中国人对人类物质文明的贡献。
    3、推位让国:推的意思是辞让,推位是把自己的位子委与贤人。让的意思是禅让,禅让是把统治权让与能者。“推位让国”是连位子带权力一齐交出来,统统交出,毫无保留。后世的帝王但有一线生机就只让位子,不交权力,更有甚者连位子也不让,死了以后再说。所以历史上能够真正推位让国的,只有尧和舜。
    4、有虞陶唐:
“有虞”、“陶唐”说的是五帝里面的最后两位,有虞是舜帝,姓姚,名重华,号有虞氏,故人们称他为虞舜。陶唐指尧帝,他姓伊祁,号放勋,因为他的封地在陶和唐(今天的山东一带),所以叫他唐尧。
  尧是帝喾之子,黄帝的玄孙,由于他德高望重,人民倾心于帝尧。他严肃恭谨,光照四方,能团结族人WwW.SLkJ.Org,使邦族之间和睦相处。尧为人简朴,住的是茅草屋,门前是土垫的台阶,吃粗米饭,穿麻布衣,喝野菜汤,得到人民的拥戴。
  尧在位七十几年,到年老时,由四岳十二牧推举继承人,大家一致推荐了舜。尧帝把自己两个女儿嫁给了舜,又对他进行了长期的考察,最后才放心地把君位禅让给了舜,死时118岁。
  舜是颛顼一脉的子孙,他宽厚待人,孝顺父母,慈爱兄弟,为政仁和。古代24孝故事里挂头牌的就是舜。舜帝在位六十一年,把君位禅让给禹,自己死于巡视的路上,终年110岁。舜的两位夫人娥皇、女锳闻讯,泪洒君山斑竹,双双投江而亡,化为传说中的湘水之神。
  尧帝和舜帝,他们都能使九族和睦,民风质朴。在位时克勤克俭地为百姓做事,年老了,干不动了,就把自己的位子和管辖的国土推让给贤能的人。
    5、吊民伐罪:
吊:慰问;伐:讨伐。慰问受苦的人民,讨伐有罪的统治者。出处《宋书·索虏传》:“兴云散雨,慰大旱之思;吊民伐罪,积后己之情。”在古代国家军队收复失地时,凭吊死去之人讨伐有罪之人。出自战国·孟轲《孟子·滕文公下》。吊的本义是悼念死者,引申义是安抚活着的人。这个字的甲骨文形义是弓箭。因为远古人死而不葬,只是放在野地里用柴薪一盖,因怕禽兽来吃,所以送丧的亲友就要带弓箭,也是对死者家属的安慰。
  "汤武革命",以暴力手段推翻暴君的统治,打的旗号都是"吊民伐罪"。吊的意思是慰问,"吊民"就是安抚、慰问无辜的苦难百姓。伐是讨伐,是上对下、有道对无道的一种暴力行为。讨伐罪恶的统治者,就是"伐罪"。
    6、周发殷汤:吊民伐罪,周发殷汤这两句话引出了中国上古的"三王",也就是禹王、汤王和武王,他们是夏商周三代之王,也是三个时代的代表。禹王的事迹将在第三部分谈,此地只讲汤武二王。
  周武王姓姬,名字叫发,所以称周发。他讨伐暴君商纣,建立了周朝,是周朝的第一位君主。他的父亲姬昌是商朝的西伯侯,曾被商纣囚禁七年,并没有对商朝采取军事报复行动。姬昌著易经,揽人才,使他的属地周,国富兵强,为武王伐纣积累了本钱。周朝建立以后才被尊封为周文王。
  殷汤说的是成汤,成汤姓子,名履,他讨伐夏朝暴君桀,建立了商朝。因为他是商朝的第一个君主,年号成汤,故此又被称作商汤。商汤建都亳(今河南商丘),在位13年。十代以后的商王盘庚迁都殷(今河南安阳),因此商朝的后期也称为殷商。这里不称商汤而称殷汤,有指整个商朝600年历史的意思。
    7、坐朝问道,垂拱平章:这两句是对历史上贤德君主,以王道治国莅民的描述和写照。
  "坐朝问道"是秦始皇开始的规矩,在此之前称立朝,后写为"莅朝"。君臣上朝都是站着,没座位,更没有椅子。椅子在古代叫"胡凳",汉朝的古人还是席地而坐,以后带靠背的椅子才从西域传进来。所以立朝,一是君臣之间的关系平等,君主不过是会议的召集人而已。二是古代生活和政事都很简单,站着说几句话就解决问题了。哪里像今天,政务会议一开就好几天,不但坐着,还得住在星级宾馆里,肥吃肥喝。
  从秦始皇开始坐朝问道,君臣都是坐着,共商国事。君坐臣立的规矩,由宋太祖赵匡胤开始。据传有一天赵匡胤临朝,文武群臣起立致敬,要坐下时才发现椅子没了,让太监撤走了。《千字文》的时代是南北朝时期,君臣上殿临朝之礼还是沿用秦汉之制,所以这里称为"坐朝问道"。
  "垂拱平章"的意思是垂依拱手,天下太平。这句话语出《书经•武成书》里有一句话"纯信明义,崇德报功,垂拱而天下治"。垂是垂挂,把上衣挂起来就叫垂衣。拱手是行个拱手礼,表示不做什么事、不用花什么气力就天下太平,无为而治了。平章是平正彰明。《尚书•尧典》里有"平章百姓"的话。平的意思是公平正直,章通"彰",有彰明、显著、鲜明的意思。
   两句话的意思合起来,就是:君主坐朝临政,与群臣共商国事,垂衣拱手,无为而治,天下太平,政绩彰明。
    8、爱育黎首,臣伏戎羌:黎首代表黎民百姓。黎是形声字,文义从黍,有众多、数目很多的意思。爱是爱护、珍惜;育是抚育、养育。臣是臣服、接受的意思。伏是低头、顺从。戎羌代表了四方的少数民族,是"南蛮北狄,西戎东夷"的简称。西戎在今天的甘肃、青海、四川一带,以游牧生活为主。周朝中叶,西戎入侵中原,当时的西戎被称作犬戎,曾迫使周平王向东迁都洛阳,由此开始了东周的历史。羌族也是西部的少数民族之一,后来与汉族融合,定居务农,属于中国56个民族中的一员。这两句话的意思合起来,就是:他们都能够爱护、体恤百姓,四方的少数民族都心悦诚服地归附。
9、遐迩一体, 率宾归王 , 鸣凤在竹,白驹食场,化被草木,赖及万方遐是远,迩是近。天下一统,万民同心就是"遐迩一体"的意思。"率宾"等同于"率滨",是四海之内的意思。整句话的意思是:普天之下,远近统一,四海的百姓都拥护、归附于王道的统治。"率宾归王"一句的语义,出自《经•小雅•北山》,上有"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句。
  这里的"王"字,不是指哪一个具体的帝王,而是特指"王道"。中国传统的政治制度,历来就有"王道"与"霸道"之别。王道指的是先王之道,即夏商周三王的统治方法。三王的统治用的是仁义道德,其结果就是无为而治,天下太平,这种政治体制是王道。历史上描绘这个时期,是五日一风,十日一雨,万民乐业,天下太平。但是到了东周时期就不行了,首先登场的是"春秋五霸":齐桓公、晋文公、宋襄公、秦穆公和楚庄王。他们推崇和实行的是霸道,以实力说话,比拳头。比如当时的齐桓公任用贤相管仲,充分利用齐国的自然资源,晒盐炼铁、渔农贸易一起来,在很短的时间内实现了富国强兵。齐桓公曾九次主持召开诸侯大会,成为春秋时代的第一位霸主,地位相当于今日的美国,实力强说了算,你不买账不行。
  历史上的正统观念,一种政治制度或者实行王道,以仁义礼治来治国,当然最理想。等而下之者实行霸道,靠实力形成威慑力量,令他人不得不服,也无可厚非。最令人所不齿的是靠阴谋诡计,篡权窃国。这些人不但仁义礼智信没有,连真正的实力也没有,有的只是野心,加上苏秦、张仪等人的诡诈之术。庄子对这些"国君"嗤之以鼻,称他们为大盗,所谓"窃钩者盗,窃国者侯"。接下来四句话所描绘的,是对当时太平盛世和王道政治的赞美。
    凤凰、麒麟和龙是历史上记载的珍禽善兽,只有在仁义道德的太平盛世才会出现。历史上的太平盛世时期,不少朝代都出现过,但从没有见过这些善兽。后人说它们是传说中的动物,自然界根本就没有。实际上不是没有,而是我们福薄,见不到。史书上记载,孔子诞生之时出现了麒麟,孔子69岁做《春秋》的时候,有人打猎捕获了一只怪兽,因不识是何物,送来给孔子看。孔子看了,流泪叹气说:“这是麒麟啊!麟啊,你生不逢时啊”!所以五经里面称《春秋》为《麟经》。凤凰非竹实不食、非梧桐不栖,有点像大熊猫,要吃竹笋。凤凰中雄性的叫凤,雌性的叫凰,古有三凤求凰的典故。白驹是小白马,古代用白驹为典的很多,庄子也有白驹过隙的典故。为什么用白驹,用黑驹不行吗?白驹在此代表龙。龙是水陆空三栖动物,空中是飞龙,水中是游龙,在陆地上就不是龙的形象。传说中的龙上岸以后,就地一滚变成白龙马。《三国》里赵子龙骑的是闪电白龙驹,《西游记》里唐僧骑的白龙马不也是东海小龙王变的吗?“白驹食场”一句也是引经,《诗经·小雅·白驹》里有“皎皎白驹,食我场苗,执之维之,以永今朝”的诗句。这里的鸣凤与白驹,代表了那个以道德仁义为教化的太平盛世,它具体表现在,有德君主的教化覆盖了大自然的一草一木。化是教化,被是施加、覆盖的意思。
     化本意是变化。古文字形是一个站立的人(亻)和一个倒着的人(“代”字右边的七,不是数字“七”),表示生死之变,非一般表象的变化。被本意是被子,被子如同人的衣服,多用来披盖在身上,所以“被”字用“衤”(衣字旁)表意,用“皮”兼读音,暗含像外皮的衣服之意。引申为覆盖。草本意是杂草。最早是象形字,像是两颗草的样子(艸),后来多用作造字部件,所以简化为“艹”,称为“草字头” 。为了增加读音成分,下面加“早”兼读音,暗含春天出芽较早之意。木本意是树木。象形字,像一棵树的样子。树木二字原来不一样:木是象形字,像是一棵树;树是栽植树木,树立的意思。赖本意是做买卖赚的好处,与“利”意思接近。因为从中取利,有时就有不当之处,所以引申为坏,如赖皮、耍赖。再引申为依赖,这里是连带。“赖”字右下角的“贝”表意,左侧是“剌”字兼读音,暗含像是用刀割下来一块。简化字是因右下角的“貝”简化作“贝”而类推出来的。及本意是手抓住人,有连接之意。左上角是“人”字,右下角是“又”字表示手,合起来的意思是说手抓住了那个人,所以有连接住的意思。“万”字本意是人的头顶,意思是数字到顶;“萬”字古文像是蝎子,引申为众多。这是两个不同的字,因为都表示最大的数,所以在整理简化汉字时,当作繁简关系。方本意是旁边,古文字形像是人的两边的样子。引申为方正。有的认为古“方” 字是用“耒” 翻地,土方的意思,有的认为是并船,舟是长的。两只并在一起呈方形。化被草木——教化覆盖了大自然的草木。赖及万方——这个教化还连及到万物。这八个字为一完整句,是进一步说天下人民和谐、动物、植物以及万物都关联到了。
    (二)查询字词
    1、衣裳:《周易·系辞下》有云: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有记载中出现"衣裳"二字,衣裳制是华夏文明中服饰礼仪规格最高的形式。诗经·邶风·绿衣》:"绿衣黄裳。"毛传》:"上曰衣,下曰裳。"古人最早下身穿的是一种类似裙子一样的"裳"。"裳"字也写作"常"。《说文》:"常,下帬也。""帬"是裙的古体字。1、古时上曰,下曰裳(古代指裙子)。《释名》:"裳,障也,所以自障蔽也。""障"是保护的意思,"蔽"有遮羞的意思。由于古代纺织工具简陋,布的幅面很狭,所以一件下裳就得用几块狭幅布横拼起来,样子象一幅腰围。这种古老的服制,直到周代还作为礼服的一部分保留着,在祭祀和朝会时穿着。后来,衣裳泛指衣服。在赣语中还在使用这种称呼。

2、《易.系辞下》:"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盖取诸乾坤。"后因以借指圣贤的君主。3、代称达官贵人或儒雅之士。

4、借指中国。5、裳或曰帬,汉以前称裳,汉以后则多称帬。按帬,《说文》曰:下裳,《玉篇》注:裳也,《唐韵》引作下裳也,皆作裳解,唯《方言》曰:"绕衿谓之帬",段玉裁注说文据此,谓"然则绕领者,围绕于领,今男子妇人之披肩,其遗意"。以为系披于肩上之帔子,殊误。(参考黄现璠著《古书解读初探》)注:在《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中,衣裳读cháng。《现代汉语词典》:名词,口语。衣服。《衣裳》也为梁实秋先生的文章。

6、借指汉族服饰(即汉服)。汉族服饰中最经典的款式,莫过于上衣下裳。7、身上穿的衣服。这里指衣服。

    2、黎:黎是形声字,1、文义从黍,有众多、数目很多的意思。黎字原义是众,众多的意思。·大雅·桑柔》:"民靡有黎,具祸以烬。"黎,众也。--《尔雅2、古通"黧",黑色。颜色黑中带黄。土青曰黎。似黎草色也。则谓借为藜。--《释名3、古国名。古诸侯国名 [Li state],在今山西黎城,一说在今长治西南。黎侯寓于 卫。--《诗·邶风·式微》4、姓。黎是中国姓氏。5、老,年纪大。通"梨"、"耆" 黎,老也。--《方言十二》6、动词, 粘。古时用黍米打糨子,用来粘鞋子。古人作履,粘以黍米,谓之黎。--宋· 罗愿《尔雅翼》7、动词, 比及,等到。黎明,围宛城三匝。--《史记·高祖本纪》。这里是众多的意思。
    3、戎:。古代兵器的总称。从戈甲。金部曰。铠者,甲也。甲亦兵之类。故从戈甲会意。(1) 会意。从戈,从十。"戈"是兵器,"十"是铠甲的"甲"。本义:古代兵器的总称。、戈、,为古代五戎。(2) 同本义,基本解释为:兵器,武器,军队,军事。军队的意思,如:以修我戎。-戎,兵也。--《说文》-《诗·大雅·常武》3. 古代称兵车:御~。元戎十乘。--《诗·小雅·六月》。传:夏曰钩车,殷曰寅车,周曰元戎。4. 大:~功。5. 称(方言,音如"农"):"~有良翰"。6. 中国古代称东部、西部民族:山~、西~、~狄。7. 姓。本义商王室)每年在西部地区发动一次的"减丁战争"。引申义:1.战争。征伐。戎成不退。--《诗·小雅·雨无止》。2.兵器。弓、殳、矛、戈、戟为古代五戎3.军人。军旅。必有女戎。--《国语·晋语》4.(西部地区的)敌对民族。敌寇。5.拔除。6、古国名 [Rong state]。故地在今山东省曹县东南。公会戎于潜。--《春秋》7、形容词, 假借为"崇"。大 。念兹戎功。--《诗·周颂·烈文》8、代词,表示第二人称,相当于"你"、"你们" 戎虽小子,而式弘大。--《诗·大雅·民劳》。这里指西方的少数民族。
    4、羌:羌族源于古羌,是中国西部的一个古老的民族,古羌对中国历史发展和中华民族的形成都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民族语言为羌语,属于汉藏语系藏缅语族羌语支,分北部和南部方言。羌族自称"尔玛"或"尔咩",被称为"云朵上的民族"。主要分布在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茂县、汶川、理县、松潘、黑水等县以及绵阳市的北川羌族自治县,其余散居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的丹巴县、绵阳市的平武县以及贵州省铜仁地区的江口县和石阡县。大多数羌族聚居于高山或半山地带,少数分布在公路沿线各城镇附近,与藏、汉、回等族人民杂居。羌族源于古羌。古羌人以牧羊著称于世,"羌",原是古代人们对居住在祖国西部游牧部落的一个泛称。《说文》:"西戎牧羊人也,从人从羊,羊亦声。"(1) (会意兼形声。从人,从羊,羊亦声。本义:羌族,古代西部民族之一)。(2) 同本义,南方蛮闽从虫,北方狄从犬,东方貉从豸,西方羌从羊:此六种也。西南僰人、僬侥,从人;盖在坤地,颇有顺理之性。唯东夷从大。大,人也。夷俗仁,仁者寿,有君子不死之国。羌,qiāng。从人从羊,西戎牧羊人也。(1) (会意兼形声。从人,从羊,羊亦声。本义:羌族,古代西部民族之一)(2) 同本义。详细词义1、连词,表示假设、转折等关系,相当于"乃"、"反而"。《离骚》:"余以兰为可恃兮,羌无实而容长。"2、助词,多用于句首。《离骚》:"羌内恕己以量人兮,各异心而嫉妬。"3、姓。这是指西部游牧民族。
    5、遐迩:释义:1、远近。出自汉 桓宽 《盐铁论》,"故人主得其道,则遐迩潜行而归之, 文王 是也。"意为"远近"。2、遥远。《秦并六国平话》卷下:"忽有丞相 王绾 奏道:'陛下新得 燕 、 齐 荆楚 之地,相去遐迩,不为置公,无以镇之。”遐,形声。从辵(chuò),从叚(xiá),叚亦声。"叚"意为"非原居地"、"借居地"。"辵"与"叚"联合起来表示"远走外地"。本义:远走外地、借居异域。引申义:遥远。1、动词,远去。俟阊风而西遐,致恭祀乎高祖。--《文选·张衡·东京赋》2、名词,前人;以往。遵许郭之遐轨。--《晋书仰天民之高衢兮,慕在昔之遐轨。--汉·阮瑀《纪征赋又如:遐轨(古人的遗迹;前人之法度);遐籍(古代的典籍)3、边远地方。1、形声。从辵(chuò),尔声。本义:近。2、同本义。迩,近也。--《说文》3、浅。维迩言是听,维迩言是争。--《诗·小雅·小旻》。又如:迩文(浅近的文章)。4、迩(姓氏)。5、动词,接近。这里指远近区域。
    6、率:甲骨文字形,捕鸟丝罔,上下其竿柄也。shuài1、带领:率领。统率。率队。率先(带头)。率兽食人(喻暴君残害人民)。2、轻易地,不细想,不慎重:轻率。草率。率尔。率尔操觚("觚",供写书用的木简;意思是轻易地下笔作文)。3、爽直坦白:直率。坦率。大概,大略:率常。大率。4、遵循:率教。率礼。5、模范,楷模:表率。6、漂亮,俏皮(亦作"帅"):这字写得率。7、姓。
    lǜ,比值,两数之比:效率、税率、概率、圆周率、出勤率'增长率。
    shuài【副】1、皆,都。2、大约,大概。大率用根者,若有宿根,须取无茎叶时采。--宋·沈括《梦溪笔谈》3、一般说来。
    【介】自,由,从。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诗·小雅·北山》
    (1)捕鸟的网。(2)引申为用网捕鸟兽或罗致人才。(3)聚集;积聚。(4)聚敛;征收。(5)率领;带领。(6)劝导。(7)指劝戒。(8)遵行;遵循。(9)顺服,顺从。(10)沿着;顺着。(11)犹使。(12)表率;楷模。(13)指作为表率。(14)直率;坦率。(15)直陈;直述。(16)方言。英俊;漂亮。(17)草率;轻率。(18)急速。(19)引申为敏捷。(20)古代行政区划的基层单位。(21)一概;都。(22)大概;一般。(23)犹用,以。(24)自,由,从。(25)语首助词。无义。(26)同"帅"。军队中的主将,统帅。(27)泛指首领。(28)通"术"。邑中的道路。(29)姓。宋有率子廉见宋张师正《括异志》卷下。[②][lǜ][《集韵》劣戌切,入术,来。](1)法令;条例。(2)标准;限度。(3)计算。(4)特指计时。(5)比例;比率。(6)类似;同类。(7)古官名。太子属官。秦汉时设卫率,主领兵卒、门卫,以卫东宫。后世又置司御率、清道率、监门率等。(8)刷巾,佩巾。(9)通"繂"。绳索之类。(10)通"繂"。缉边。这里指率领的意思。
    7、宾:形声。从贝,冥(mián)声。甲骨文字形,会意。上面象屋形,下面是"人"和"止"。表示客人来到屋下,即宾客到门。金文将"止"改为"贝",小篆从之。王国维说:"金文及小篆易从止为从贝者,乃后起之字。"本义:地位尊贵、受人尊敬的客人,贵客。(1)宾客。(2)尊敬。(3)以客礼相待。(4)作客;客居。(5)服从;归顺。(6)陈列。(7)指事物之名。常与"实"对举(8)戏曲用语。即对话。(9)上古官名。(10)通"傧"。引导;迎宾。通"傧"。接引客人。用宾客的礼节相待。礼敬。宾于四门。--《书·舜典》。郑注:"宾,槟也。(11)通"滨"。水边。(12)通"滨"。紧接;临近。(13)用同"镔"。参见"宾铁"。(14)姓。春秋有宾起、宾孟。见《左传·昭公二十二年》。[②][bìn][《集韵通"摈1"。摈弃;排除;拒却。
    8、王: 王字本义是斧钺,象征王权。wang,二声。1.古代最高统治者称号。可以 是部落联盟首领,也可以是国王。如:大禹王、夏王。2.中国古代最高爵位始自西周时期。如:王公王侯3.一族一类中的首领。如:山大王、蜂王、王牌(桥牌中最大的牌;比喻最有力的人物或手段)。4.如:王父(祖父)、王母(祖母)。5.指王姓(wángxìng)。或作"王氏"。中华姓氏之一 。wang四声,统治如:王天下、王此大邦(1)象形字。王字的甲骨文为斧钺之形,斧钺为礼器,象征王者之神圣。本义:天子、君主。(2)商周时代对最高统治者称呼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小雅·北土》厉王虐,国人谤王。--《国语·周语上》(3)春秋时,楚、吴、越等诸侯国君主也开始称"王",战国时各诸侯国国君普遍称"王"。越王勾践栖于会稽之上。--《国语·越语上》(4)从秦代开始,天子改称"皇帝","王"便成了对贵族或功臣的最高封爵,即诸侯王赐号称王。--《汉书·李广苏建传》(5)朝廷。如:王庭,王廷(朝廷);王役,王徭(朝廷的徭役);王务(*朝廷的公事);王机(朝廷的政事);王体(朝廷的大政方针)(6)王朝。如:王轨(王朝的秩序、制度);王制(王朝的制度);王灵(王朝的威德)(7)首领;同类中最突出者王久不至。--唐· 李朝威《柳毅传又如:擒贼先擒王;乐器之王;拜他为王(8)中国古代对祖父母的尊称父之考为王父,父之妣为王母,王父之考为曾祖王父,王父之妣为曾祖王母,曾祖王父之考,为高祖王父……--《尔雅》(9)统治者,主宰者。如:王化(以仁义治天下的教化);王官(宗藩王府的小职官)(10)冠军。如:拳王(11)姓氏。如:王莽、王政君、王子晋、王羲之、王安石、王阳明、王岐山、王兆国、王丽坤。
折叠       wàng

(1)统治。领有一国或一地。王此大邦,克顺克比。--《诗·大雅》欲王关中。--《史记·项羽本纪》秦地可尽王。(2)作皇帝;称王。不王者,未之有也。--《孟子·梁惠王上》(3)胜过。常季曰:"彼兀者也,而王先生,其与庸亦远矣。"--《庄子》。这里指先王之道。



     三、译文
      远古时期伏羲氏以龙为百官命名,被称为龙官;神农氏以火为百官命名,被称为火帝,也叫炎帝;少昊氏以鸟为百官命名,被称为鸟官。传说中的远古部落酋长入皇,与天皇、地皇合称为三皇。
     传说黄帝的史官仓颉创造了文字,人们开始使用文字;黄帝的妻子嫘祖教人养蚕取丝,人们才穿上了衣服。把首领的位置让给有才干的人,是有虞氏舜和陶唐氏尧。
    为了安抚苦难的人民,周朝的开国君主姬发起兵讨伐罪人商纣,商朝的开国君主汤起兵讨伐罪人夏桀。圣明的君主端坐在朝堂上与百官商讨治国之道,他们垂衣拱手,无为而治,辨明百官功劳,论功行赏。
     君王爱民如子,百姓心悦诚服,连边疆的少数民族也来称臣。普天之下,不论远近,莫不归顺贤明的君主,形成一统天下的局面。              
     凤凰在竹林中欢乐的鸣唱,小白马在草场上悠然地食草。草木沐浴着贤君的教化,欣欣向荣;天下百姓领受浩荡皇恩,过着幸福的生活。


      四、体会

      感觉这段文字与道德经有某些相通之处,讲到无为而治,垂衣拱手。开明的君主,让位给贤能的人,而且是权力和位置都一并让出,不禁为他们点赞!后半段文字描述了一幅太平盛世的景象,普天之下都归顺于贤明的君主,当然也包括动物、植物都一派欣欣向荣的样子,这是百姓向往的生活,安居乐业,安康幸福!现在的共产党人提出的目标不也是这样的吗?看来几千年的传统文化无不流淌着为民服务的情怀和担当。作为普通的一名公务员,要响应党中央的号召,立足本职,真抓实干,团结一致,克服困难,向中国梦进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12-9 15:10:54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才是初心:
(梦老师20181202)
   
读千字文,要带着对孩子的亲恩,带着对世界的善。
不能仅有自己的欲情。以欲情读千字文,是恶行。
跟教师以欲情教书是恶行一样。
教书和育人的差别就在这里。
育人的教师是带着亲恩善的。
教书匠的老师只有欲情。

我认为,读千字文,应该立足于讲
因为这文章是给孩子读的
想想,月光之下,妈妈说过去的事情,奶奶讲故事
这样的场景下,我们怎么给孩子说千字文
我们要给孩子讲开天辟地,之后宇宙洪荒
然后人们开始观天象定历法
知道了日子
知道了怎么数日子
同样观天象,学会了种庄稼,开始自己养活自己
讲了这些,概括为: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张,寒来暑往,秋收冬藏
然后让孩子吟唱

这大概就是那首歌的名字《听妈妈讲了过去的事情》
大家一定不要忘了,这是孩子的读本
学以致用,让孩子受益
而不仅仅是我们自己在那里偷吃
这跟读道德经应该有些不同的心态
我们自己吃道德经、黄帝阴符经,咀嚼消化以后,用千字文做载体喂给孩子。不要像那些可恶的“老师”学习,硬灌,像出售鸡鸭的时候在场边角落,抱着鸡头鸭头硬贯石子,增加重量多卖钱那么干。那是我们自己家孩子,不是要出售的鸡鸭. 要像个父亲母亲的样子,不要像个游玩的孩子,只知道自己玩。

时下人们普遍缺乏生存意识,所谓生存意识,就是打从娘肚子里出来,掉到地上开始,就要自己找吃的,养活自己。从这里开始,习得的系列意识,这是人的最底层意识。缺了这个,永远都只能做些孩子气十足的事情,傻玩。没有人根。

明月沧海.桃子: 没有生存意识么,都在很努力地赚钱呢…
珑夫心理: 小孩子玩成人游戏而已嘛
coofox: 跟把心理当心有点像
珑夫心理: 这种生存意识的缺乏,无死角的控制着人的行为
比如我刚才说的怎么读千字文,如果我们像读道德经那样读,便是缺了这个意识
桃子说的挣钱,也是这种情形

没有这个意识打底,干再多的事儿都不善
——不符合天道天理
所谓失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12-20 10:25:20 | 显示全部楼层

        千字文第一节

老师的译文与心得,太好,特转录:

睁眼便能看到天道高远而玄,用心即可感知地道深厚而黄 ,在人发明空间时间之前,普天之下不为人所认识,一个不懂上下左右、没有过去现在未来的世界,在人们心里就好像洪水滔天,野草不生。
观察太阳升起来又落下去,月亮盈满了又亏了,人们根据黄道白道制定阴阳合历, 从此我们开始知道计算日子;观察铺满天空的星星,依天象星辰宿位,人们确定了方位,从此人们便可以辨别东南西北。
观察冬天来了;夏天过去了,植物总是秋收冬藏,人们依照四时更替,开始知道怎么种庄稼了,从此可以把饭碗端在自己手里。
发明了闰年闰月之后,一年就和四时更替可以契合,可以算出每个人经历过多少春夏秋冬了; 有了律吕候气定音,人们便可像天地一样唱歌说话。
天上的云骑马传到很高的地方,那是雨水的家;早晨起来靠近地面的空气中的水汽凝结成的露珠像丝线捆绑一样凝结为霜 。
金沙江的沙子中长出来了黄金;和田的昆仑山冈上取出来了玉石。
铸剑大师欧冶子铸出来的最好的宝剑叫巨阙,人们用的最珍贵的夜明珠叫做夜光。
最珍贵的水果是能够和脾胃补中焦的李了柰子;最重要的蔬菜是能够利九窍、明耳目芥才和姜。食药同源的饮食结构,让我们子孙万代在吃饱的同时还不生病。
祖先生活的海边,海水是咸的,生活的河边,河水是淡的;长鳞的动物在水里潜行,长羽毛的动物在天上飞翔。祖先们为我们找到的家乡美丽无比。

  心得:
   人是生活在天地之间的动物,找到自己生活的那片天,和那一方土地,是一件多么重要的事情。开天辟地,开疆拓土,展示的是开拓者的恢宏、伟岸和毅力。

   感念道生天地之玄德!感念奠定中土之国的华夏祖先,在这蓝星之上寻得唯独如此富饶美丽的地方,依养我华夏子孙至今不因天灾而绝。

   感念华夏祖先识天理地德,定九州、种百草、辨奇石、养虾禽,使我华夏后裔衣食无忧。

   天德昭彰,祖先威武,华夏光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12-20 10:27:1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sxwxzho 于 2018-12-24 15:43 编辑



        第三周

一、原文
盖此身发 (gài cǐ shēn fà),四大五常 (sì dà wǔ cháng)。
恭惟鞠养 (gōng wéi jū yǎng),岂敢毁伤 (qǐ gǎn huǐ shāng)。
女慕贞洁 (nǚ mù zhēn jié),男效才良 (nán xiào cái liáng)。
知过必改 (zhī guò bì gǎi),得能莫忘 (dé néng mò wàng)。
罔谈彼短 (wǎng tán bǐ duǎn),靡恃己长 ( shì jǐ cháng)。
信使可覆 (xìn shǐ kě fù),器欲难量 (qì yù nán liáng)。
墨悲丝染 (mò bēi sī rǎn),诗赞羔羊 (shī zàn gāo yáng)。
景行维贤 (jǐng háng wéi xián),克念作圣 (kè niàn zuò shèng)。

二、需要查询的句子、词、字

1、盖此身发,四大五常。
人的身体发肤,关系到四大和五常。
天、地、亲、师为四大。

2、恭惟鞠养, 岂敢毁伤。
恭敬地想着父母的养育之恩,哪里还敢毁坏损伤自己的身体。
3、女慕贞洁,男效才良
女子要仰慕那些严守节操的贞洁之妇,男子要仿效那些有才能有道德的大丈夫。
4、知过必改,得能莫忘
知道自己有过错,一定要及时改正,学到了
某种知识技能,一定要牢固掌握,不要轻易忘记。
5、罔谈彼短,靡恃己长
不要谈论别人的短处,不可因自己的长处而自负。
6、信使可覆,器欲难量
为人要守信用,自己的信用要经得起考验,心胸要宽广,器量要大到难以被度量。
7、墨悲丝染
墨子悲叹白丝染上了杂色
8、诗赞羔羊
《诗经》赞颂君子品德洁白如羔羊

9、景行维贤
仰慕圣贤的德行,要时时照着他们的言行去做。

10、克念作圣
克制私念,才能与圣贤站到一起。


11、四大(1)道家以道、天、地、人为四大。《老子》中说:“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2)佛家(或佛学)以地、水、火、风为四大,认为这四者能够产生一切,包括事物和思想。当然也产生人自身。
(3)儒家以天、地、(君)、亲、师为四大

12、五常
(1)五种品德修养,仁、义、礼、智、信。
(2)封建礼教中的人与人的五种关系,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又叫五伦。据此,孟子主张:“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序),朋友有信。
(3)五种伦理道德,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又叫五教。
(4)(五常)五行也可称为五常,即金、木、水、火、土。

13、
莫,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昏暗。
慕,金文=(莫,暗,不明确、不公开)+(心,想望,向往),表示不公开地暗想。造字本义:暗暗地想望、向往,未曾公开表达。篆文承续金文字形。

文言版《説文解字》:慕,習也。从心,莫聲。
白话版《说文解字》:慕,因喜爱而学习、模仿。字形采用“心”作边旁,采用“莫”作声旁。

14、
本    字“效”    效,甲骨文=(矢,射箭)+(攴,持械攻击),造字本义:在战斗中射击拼杀。
合并字“傚”    效,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效仿学习。傚=人(人,师傅)+效(效,效仿学习),造字本义:学习行猎、作战,模仿,取法。
合并字“効”    交,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效”的省略,表示拼杀。効=交(交,“效”的省略)+力(力,全力),造字本义:奋力拼杀。


15、
读音fù,是形声字。本义为翻转,倾覆。引申出覆盖,《说文》“覆,(倾覆)也,一曰盖。”再引申出覆灭、覆翼、覆庇、覆勘、覆函等。
1、遮盖,蒙:覆盖、覆溺、覆蔽、覆被(遮盖,喻恩荫)、覆庇。
2、翻,倾倒,败,灭:覆舟、颠覆、覆灭、覆没、重蹈覆辙覆水难收覆巢无完卵
3、同“复”。

16、
量,是作为幅度和重复次数出现的一种属性。
量的两个基本分类,幅度和重次(或者数字),蕴涵了连续离散的重大区别。属于重次的量是离散的,可以分解成不可再分的单位,譬如集合名词:军队,舰队,羊群,政府,公司,聚会,人群,合唱团,数。属于幅度的是连续的,可以一直分解下去,包括所有非集合名词:宇宙,物质,能量,液体,材料。量是存在于幅度和重次的范围内的一种属性。质量、时间、距离、热和角度都是量化属性的常见例子。连续量的两个幅度,可以互相用一个比例表达,而它是一个实数。


17、
“莫”是“暮”的本字。莫,甲骨文=(林莽)+(日,太阳),像太阳隐没在丛林之中。造字本义:太阳下山,阳光隐入丛林草野。有的甲骨文将丛林改成草丛。金文、篆文承续甲骨文字形。“莫”的“太阳下山”本义消失后,隶书再加“日”另造“暮”代替。隶书将“艸”误解成两只手而连写成“大” 。日在草上为“早” ,日在草中为“莫”(暮),日在树下为“杳”。 古人称日升而天地分明为“旦”,称日落而天地不为“莫”(通“暮”)。   

文言版《説文解字》: 莫,日且冥也。从日在艸中。   
白话版《说文解字》: 莫,太阳快下山。字形采用“日”作边旁,像太阳落在草丛中。   

18、
本意是指渔猎用的网,引申义是天网,法网,也指结网等。
千字文中此处意指:表示禁止或劝阻,相当于“别”、“不要” 。罔失法度,罔游于逸,罔淫于乐。又:罔违道以干百姓之誉。——《书·大禹谟》

19、
千字文中此处意指:无;没有。
靡日不思】(mǐ rì bù sī) ——《诗经·国风·邶风》  靡:没有。没有一天不思念的。形容非常想念。

20、
“景”是“影”的本字。京,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古代用以瞭望预警的高大亭台。景,篆文=(日,太阳)+(亭,代表楼台建筑),表示日照楼台。造字本义:名词,太阳在高大亭台上投下的影子。当“景”的“影子”本义消失后,俗体隶书再加“彡”(光影)另造“影”代替。
文言版《説文解字》: 景,光也。从日京聲。     
白话版《说文解字》: 景,太阳的光。字形采用“日”作边旁,“京”是声旁。  

21、
“臤”是“賢”的本字。臤,甲骨文=(臣,官吏)+(又,抓持,掌握、管理),表示有管理才能的官吏。当“臤”作为单纯字件后,金文再加“貝”(宝贵)另造“賢”代替,表示宝贵的、难得的人才。造字本义:名词,具备出众的管理、执行才能的大臣。古人称男子善于管理组织为“贤”,称女子心灵手巧为“惠”。     

文言版《説文解字》:賢,多才也。从貝臤聲。        
白话版《说文解字》:贤,多才多能。字形采用“贝”作边旁,“臤”作声旁。     

22、
本   字 “圣”   圣,甲骨文=(共,供奉)+(土),供土,表示所敬拜的土地神。在古人眼中,滋生万物的土地奇而完美。造字本义:神奇完美的土地神。有的甲骨文将“共”简化成“又”,三点指事符号表示土屑。古匋字形将“土”的形象简化成。古人称主天者为“神”,称主地者为“圣”。

   圣   文言版《説文解字》:圣,汝潁之閒,谓致力於地曰圣。从土,从又。   
   圣   白话版《说文解字》:圣,汝河、颍水一带,人们将致力于土地的开发利用称作“圣”。字形采用“土、又”会义。

  合并字“聖”   聖,甲骨文像长着大耳的人,表示耳聪大慧者。中国远古祖先认识到,善听是内心宁静敏感者的超凡能力,能在自然环境中辨音识相者,是大觉悟的成道者。有的甲骨文加“口”(说,预言),表示预言。造字本义:先知先觉、洞察真相并能预言者。金文将甲骨文字形中的“人”写成“壬”(能力超群者),突出“聖”者的超凡“能力”。篆文明确“壬”的字形。

   聖   文言版《説文解字》:聖,通也。从耳,呈聲。   
  聖   白话版《说文解字》:聖,通达者。字形采用“耳”作边旁,采用“呈”作声旁。   
    (注:由于“圣”、“聖”本义相近,唐宋之后多以“圣”代替“聖”;《汉字简化方案》以“圣”合并“聖”。)
      
    三、翻译句子:    人的身体发肤是父母给予的,要尊崇天、地、亲、师,遵循仁、义、礼、智、信。恭敬地记着父母的养育之恩,怎么敢毁坏损伤它。女子要敬慕贞洁者,男子要效法有才有德的贤者。知错就要改正,学到了知识技能就不要忘记。不要谈论别人的短处,不要依仗自己的长处而妄谈。诚信要经得起考验,气度要大到难以被度量。墨子悲叹白丝被染色,《诗经》以羔羊来称赞君子节俭正直。高尚的德行只有贤人才具备,要克制欲念,向圣人看齐。

     四、感受体会
      
     从第三节开始,讲的是人的修养标准和原则。从自身说起,再推到向父母孝、男性女性的性别定位,角色,再推广到了学习、做人的品行。对于生命教育的理解更多了一层,不只是生存,而应从更高远地角度去理解生的意义。古人虽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可随意伤害,似乎看上去有传统封建的思想,但是我们更应从生命的可贵来看,生而为人应该做到无论何时都要记得父母的生养之恩,并努力报答他们,这也是最基本的。由此想到《千字文》为何是童蒙养正的读本所在。接着谈到了对于男女不同角色的做人标准,对于正错、短处、诚信、气度、德行、欲念的看法,也让今天的我们重新审视自己,觉得自惭形秽,无地自容。看到老师和同学们在群里的关于“欲”的讨论,老师提到正欲和奇欲,同学们也从不同的方向进行了诠释,让我对于欲有了更深的理解,而且感受到《千字文》与《道德经》在许多地方有共同之处,这也许就是经典的力量吧!向经典致敬,向祖宗致敬!

      附老师的翻译:
      这一个人啊,不外身体和心,身体是天地之精华,心是仁义礼智信。 应该要像敬奉神龙一样心念身躯,全身心护养,完全不敢毁伤。女人应该把机警洞察和不污不湿装在心中,男人应该把侍天奉道的行动时时刻刻表现在行动中。 知道有错必须要改,能做正确有德的事儿的内部姿态千万莫离开你的心。一本正经的说人家短处的心思不要留在心里,人心不可以以自己的长处为依靠。对人许诺的内容,要跟心的盖子揭开的时候一样,人心不可用心欲来算计他能达到的境界。墨子哀悼蚕丝染色无改,诗经赞叹羊羔毛皮洁白。阳光下的美景总是连着正在执行职务的官员,不让你的胡思乱想主宰你的心便能先知先觉。观天道执天行,活下去就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12-24 15:47:55 | 显示全部楼层

       千字文第4节   德建名立

      一、原文
       德建名立 (dé jiàn míng lì),形端表正 (xíng duān biǎo zhèng)。
      空谷传声 (kōng gǔ chuán shēng),虚堂习听 (xū táng xí tīng)。

      祸因恶积 (huò yīn è jí),福缘善庆 (fú yuán shàn qìng)。
      尺璧非宝 (chǐ bì fēi bǎo),寸阴是竞 (cùn yīn shì jìng)。

      资父事君 (zī fù shì jūn),曰严与敬 (yuē yán yǔ jìng)。
      孝当竭力 (xiào dāng jié lì), 忠则尽命 (zhōng zé jìn mìng)。

      临深履薄 (lín shēn lǚ bó),夙兴温凊 (sù xīng wēn qìng)。
      似兰斯馨 (sì lán sī xīn),如松之盛 (rú sōng zhī shèng)。

     二、查询
    (一) 需要查询的语句


    1、德建名立,形端表正。一个人有了高尚的德行,自然就就会有相应的名声,形体端庄,仪表就端正了。
    2、空谷传声,虚堂习听。空旷的山谷能将声音传播得很远,在空荡的厅堂里说话会有回声。
    3、祸因恶积,福缘善庆。
灾祸是作恶多端的结果,福禄是乐善好施的回报。
    4、尺璧非宝,寸阴是竞。直径一尺的璧玉算不上真正的珍宝,短暂的光明不可虚度,要珍惜。
    5、资父事君,曰严与敬。奉养父亲,侍奉君王,要严肃而恭敬。
    6、孝当竭力,忠则尽命。孝顺父母应当竭尽全力,忠于君主要不惜生命。
    7、临深履薄,夙兴温凊。要像站在深渊的边缘、踩在薄冰的上面那样小心谨慎地侍奉君主。侍候父母要早起晚睡,让他们感到冬暖夏凉。
    8、似兰斯馨,如松之盛。这种美好的品德就像兰草一样清香芬芳,像松柏一样苍翠茂盛茂盛。

     (二)需要查阅的字词:
    9、德
     本意是七曜(日月金木水火土星)的运行。后来引申为顺应自然,社会,和人类客观规律去做事。不违背自然规律发展去发展社会,提升自己。德即是对道,对自然规律的认识和理解、践行、革命,是人文精神的一种传播。甲骨文德字是一只眼睛在看木桩的影子运行。金文德字是更形象,左侧两划表示行走的意思,右侧上部一竖叠加一点,表示星(还表示太阳照在木桩上),右侧中部是一只眼睛在看,右侧下部是心。整个德字的含义,就是站在天文观象台中心点用眼睛观看七曜的运行。后来德引申的意思是:直视“所行之路”的方向,遵循本性、本心,顺乎自然,便是德;本心初,本性善,本我无,便成德。舍欲之得、得德。道是在承载一切,德是在昭示道的一切。大道无言无形,看不见听不到摸不着,只有通过我们的思维意识去认识和感知它;而德,是道的具体实例,是道的体现,是我们能看到的心行,是我们通过感知后所进行的行为。所以,如果没有德,我们就不能如此形象地了解道的理念。这就是德与道的关系。德 (1)<动>(形声。从彳,惪声。从“彳”,表示与行走有关。本义:登高,攀登)同本义 [ascend]德,升也。――《说文

君子德车。――《易·剥》虞本。按,与剥庐对文。登也,升。君子以顺德,亦本字。感激 [be grateful]然则德我乎。――《左传·成公三年》通“得”。取得,获得 [get]。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老子·四十九章》是故用财不费,民德不劳。――《墨子·节用上》(2)德〈名〉七曜运行。道德,品行 。德,德行。――《篇海类编》德行,内外之称,在心为德。

10、建

汉字字义:

◎ 立,设置,成立:~立(a、开始成立;b、开始产生,开始形成)。~树(建立功业,或所建立的功业)。~国。~都(dū)。~党。~军。~交。~设。~功立业;

◎竖立:即取急子手中白旄,故意建于舟首,用自己仆从相随。——明 冯梦龙东周列国志》;

◎ 造,筑:~造。~筑。修~。新~。兴(xīng)~。筹~;

◎ 提出,倡议:~议。~策(出谋献策);

◎ 指中国福建省:~兰;

◎ 北斗的斗柄所指的方位。斗柄农历每月所指的方位不同,因此“建”亦转指月份(亦称“月建”、“月尽”):大~(农历有三十天的月份,亦称“大尽”)。小~(农历有二十九天的月份,亦称“小尽”)。

〈动词〉

(1) 会意。从廴( yǐn),有引长的意思,从聿(意为律)。本义:立朝律;

(2) 同本义 [work out;draw up]。立朝律也。——《说文》;建,立也。——《广雅》。

(3) 又如:建法(制定法律);建中(定立标准);建极(制定至中至正的建国大法);

(4) 引申为建立、创设 。官惟王建国。——《周礼·天官序》;掌建邦之宫刑。——《周礼·小宰》;州建百里之国三十。——《礼记·王制》;皇建其有极。——《书·洪范》;择建立卜筮人;

(5) 又如:建官(设置官职);建封(设置爵位,分封诸侯);建竖(建立功绩);建醮净宅(设场建坛,用酒祭神以祛除宅院里的邪气);建本(奠定基础,建立根本);

(6) 封立;利建侯。——《易·屯》;天子建德,因生以赐姓。——《左传·隐公八年》;康王息民,并建母弟以蕃屏周。——《左传·昭公二十六年》。

(7) 又如:建侯(封立诸侯;封侯建国;立功封侯);建德(封立有德者为诸侯);

(8) 树立、竖起 ;九十杖而朝见君见杖。——《书·大传》;设此旐矣,建彼旄矣。——《诗·小雅·出车》;建鼓在阼阶西。——《仪礼·大射仪》;乘轺建节。——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

(9) 又如:建鼓(立鼓);建旗(树立旗帜);建牙(古时出师,在军前树立军旗);建节(树立节操);建标(树立标志);建麾(树立旌旗);

(10) 建筑;建造;建丛台于后。——张衡《东京赋》。合通国之欢心,建百世不迁之庙貌。——明 陈继儒《大司马节寰袁公(袁可立)家庙记》

(11) 又如:建缮(建筑修缮);

(12) 倡仪;提出 ;爱盎等皆建以为不可。——《汉书·邹阳传》。注:“谓立议。”。

(13) 又如:建言(建议,陈述己见);建倡(倡议);建明(建白。陈述意见);建策(献出谋策);建陈(提议陈请);建画(建议谋划);建弼(建议和辅佐);

(14) 覆,倾倒 [topple over]。如:建瓴(建瓴水的简省。倾倒瓶中之水,形成居高临下的形势)。

〈名词〉

(1) 古代天文学北斗星斗柄所指为建。一年之中,斗柄旋转而依次指为十二辰,称为“十二月建”。夏历(农历)的月份即由此而定 [lunar month]。如:建寅(正月);建卯(农历二月);建辰(农历三月);建巳(农历四月);建子(指以夏历十一月)。子月

(2) 为岁首的历法

(3) 星官名。建星(古星官名。亦省称“建”。凡六星。在黄道北。与南斗六星同属斗宿)[constellation's name]

〈形容词〉

(4) 通“健”。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德若渝。——《老子·四十一章》

(5) 又如:建德(刚健之德);大建(指30、31天之月);小建(29天之月)

(6) 指福建[Fujian province]。如:建兰;建漆



建白: 提出建议或陈述主张。宰相卢携素食,令孜,每建白,必阿邑倡和。——《新唐书·田令孜传》

◎ 建绒 因最早产于建康得名。表面丝绒密而挺立,棕黑色,用于做鞋帽

◎ 建设    给…以一个省的地位。海南于1989年建省。

◎ 建言 (1) [state](2) 陈述(主张或意见)(3) 通过口头或文章提出的有益的意见。

◎ 建堰  堰坝的建造(如建在溪流中用以捕鱼)。

◎ 建业 古县名。东汉建安十七年(公元212年)孙权改秫陵县设置,治所在今南京市。吴黄龙元年(公元229年)自武昌迁都于此。

◎ 建议 向有关方面提出自己的主张。

◎ 建筑 指造房子,修路、架桥等。建筑雕刻。——蔡元培图画》建筑一座高楼。建筑桥梁。

◎ 建筑 。筑物,如房屋、桥梁、水坝、隧道等。古老的建筑



    11、名
    名,最基本的释义是指人或事物的称谓,或做某事时用来作依据的称号。
     基本解释:
◎ 人或事物的称谓:名字。名氏。名姓。名义。名分(fèn )。名堂。名落孙山。名存实亡。

  ◎ 起名字:“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

  ◎ 做某事时用来作依据的称号:这些人以“办学”为名,行骗钱之实。

  ◎ 叫出,说出:不可名状。

  ◎ 声誉:名誉。名声。名优(a.出名的,优良的;b.名伶)。名噪一时。名过其实。

  ◎ 有声誉的,大家都知道的:名人。名士。名师。名将。名医。名著。名流。名言。名胜。名剧。

  ◎ 占有:不名一文。

       ◎ 量词,用于人:三名工人

〈动〉

  (1) (会意。甲骨文字形。从口夕。本义:自己报出姓名;起名字)

  (2) 同本义 [give name to]  名,自命也。——《说文》  黄帝正名百物。——《礼记·祭法》  名之曰幽厉。——《孟子》  名公器也。——《庄子·天运》

  (3) 又如:名品(辨明品级)

  (4) 称说;说出 。不能名其一处。——《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5) 又如:不可名状;莫名其妙;名状(形容描述)

  (6) 出名,有名声 。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刘禹锡陋室铭

  (7) 以私人名义占有 。不名一钱。——王充《论衡

  (8) 通“明”。明白。  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名。——《老子·四十七章》



       ◎ 名 míng&#65533;

  〈名〉

  (1) 名字;名称 。 请问名。——《仪礼·士昏礼》  记百名以上书于策。——《仪礼·聘礼》  慎器与名。——《左传·昭公三十二年》。注:“爵号也。”

  (2) 又如:名榜(名帖);名物(物品的名称及形状);名纸(名片);名象(泛指称谓、法制、器物等。名,指称;象,法象)

  (3) 名门,名家 [influencial family]。如:名胤(名门的后裔);名迹(名家的手迹);名画(名家的图画);名书(名家的墨迹)

  (4) 名人, 杰出的人 [notable]。如: 名彦(名人才士);名俊(俊杰,杰出的人);名场(名人聚会之所);名贤(名人贤士);名辈(名流)

  (5) 名声,名誉,名望。  故西门豹为邺令,名闻天下。——《史记·滑稽列传》  名达于缙绅间。——清· 黄宗羲柳敬亭传

  (6) 又如:名宿(有名誉、负众望的读书人);名实(声誉与真才。或指名称与实质);名体(声名与实才)。如:名父(指人父有名望);名分(名望和身分)

  (7) 功业,功名 [fame and position]。如:名心(求功名之心);名品(名位品级);名级(名位品级);名烈(功业);名业(功名业绩)

  (8) 名义 [titular]  名曰馆伴。(名义上是招待使者的官员。)——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9) 又如:名分(名义);名田(以私名占有田地);名色(名义)

  (10) 对人在数列中位置的规定 [number]。如:第三名。  猗嗟名兮,美目清兮。——《诗·齐风·猗嗟》

  ◎ 名 míng&#65533;

  〈形〉

  (1) 有名的,著名的;名贵的。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有仙则名。——唐· 刘禹锡《陋室铭》

  (2) 又如:名姝(著名的美女);名宿(有名的老前辈);名素(一向有名望的人);名族(著名的家族;名字姓氏);名花(名贵的花。俗称美女、名妓为名花);名贵(著名而显贵的人;贵重难得的器物);名都(著名的都市)

  (3) 大的 。  因名山升中于天。——《礼记·礼器》。注:“犹大也。”  环如因而赂一名都。——《战国策·秦策》。注:“大也。”

  (4) 又如:名山(大山);名川(大河);名藩(重要的大藩镇);名器(大器)

  ◎ 名 míng&#65533;

  〈量〉  用于人的数量。如:二十名工人;三十名学生

  [①][míng]  [《广韵》武并切,平清,明。]  亦作“1”。

  (1)人的名字。  (2)用作动词,名字叫做。  (3)指姓名。  (4)呼其名;称其名。  (5)谥号。  (6)谓授予谥号。  (7)事物的名称。  (8)名目;种类。  (9)文字。  (10)指姓氏。  (11)用作动词,问姓氏。  (12)命名;取名。  (13)引申为称;被叫做。  (14)形容;称说。  (15)号令。  (16)功业;功名。  (17)名声;名誉。  (18)闻名。  (19)指留名。  (20)著名的;名贵的。  (21)以……著名。  (22)名义。  (23)名分。  (24)指名号。  (25)谓以己名占有。  (26)独擅;专注。  (27)形成。  (28)指战国时诸子百家中的名家。  (29)形容眉宇开展。  (30)名刺,名片。  (31)大;广大。参见“名山”、“名鱼”。  (32)量词。指人。  (33)量词。指名次。  (34)通“命”。命令;传令。  (35)通“命”。性命;生命。  (36)通“明”。辨明。  (37)通“明”。光明的。  [②] [《集韵》忙经切,平青,明。]  同“铭1”。  铭旌。


    12、立
     象形。从大立一之上。(1) 会意。甲骨文象一人正面立地之形。本义:笔直的站立。《说文》:“立,住也。从大,立一之上。”(2) 同本义君子以立不易方。——《·恒》,汉语汉字。在中国的汉字中,“立”字常常指到成家立室,还有指到男人应该顶天立地,也就是说作为男人要能够承担起责任。跟立字相关的词语:立志立业、站立。
     1、站:立正|立定|站立|坐立不安。2、直立的:立柜|立柱|立轴。3、使竖立;竖起来:立竿见影|把电线杆立起来。4、做出,定出,建树;设立:树立|立功|立志。5、缔结,制定;订立:立法|立字据|立个合同。6、生存;存在:自立|独立|并立。7、即刻;马上:立刻|立即|当机立断。明《袁可立晋秩兵部右侍郎诰命》:“陆运水输,策远之肤功立奏;相机制变,讧内之巨患以消。”8、〈古〉登上帝王、诸侯或某一位置:指确定继承地位:立皇太子|立嗣。9、姓。 10、 用于节气,〈表〉季节的开始:~春。~冬。    11、 立,通粒。《诗 周颂思文》:思文后稷,克配彼天,立我烝民,莫匪尔极。毛传云:极,中也。郑玄笺云:克,能也。立当作粒。烝,众也。周公思先祖有文德者,后稷之功能配天。昔尧遭洪水,黎民阻饥,后稷播殖百谷,烝民乃粒万邦作乂,天下之人无不於女时得其中者,言反其性。
13、形
〈名〉
(1) 同本义。形,象形也。——东汉·许慎说文》  物成生理谓之形。——《庄子·天地》    雷雨之动满形。——《·》    在天成象,在地成形。——《礼记·乐记》   形色天性也。——《孟子
(2) 又如:形物(有形之物);条形线形方形圆形球形梯形三角形正方形;多角形;多边形口形体形
(3) 形体,实体。可以隐形。——三国魏· 邯郸淳笑林》  无案牍之劳形。——唐· 刘禹锡陋室铭》  山岳潜形。——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4) 又如:形寂(死亡);形响(形体和声响);形解(形体超脱现实;道教指尸解);有形;无形;整形;形生(身体与性命);形性(形体和性质);形训(用文字形体的分析来释字义)
(5) 容色,容貌 。望远者,察其貌,而不察其形。——《谷梁传
(6) 又如:形藏(模样、身分);形质(容貌与性情);形秽(容貌不洁)
(7) 各种自然环境或地表的自然特征 。秦,形胜之国。——《史记》
(8) 又如:形便(地形有利);形要(形势险要);形局(地理格局)
(9) 情势,形势。由此言之,勇怯,势也;强弱,形也。——司马迁《报任安书》仆未之得验,然其形必然。——汉· 贾谊《铸钱》
(10) 又如:形服(迫于形势而屈服);形宜(按照形势所应注意之事)
(11) 通“型”。模型 。冰炭不合形。——《韩非子·用人》仪形虞、周之盛。——《汉书·王莽传上》仪形文王,万邦作孚。——《潜夫论·德化》

〈动〉
(1) 画图形 。乃审厥象,俾以形旁求于天下。——《书·说命》
(2) 又如:形摹(描摹)
(3) 使之现形,显露,显示。形,见也。——《广雅》然后心术形焉。——《礼记·乐记》。注:“犹见也。”形人而我无形,则我专而敌分。——《孙子·虚实》
(4) 又如:形藏(秘密;隐私);情动于中而形于言;形见(显现;显形);形言(表现在言辞上)
(5) 比较,对照。令狐綯大怒,说他以己之长,形人之短,文人无行。——《西湖二集
(6) 又如:相形见绌
(7) 描绘。虽有心略辞给,固未能缕形其所由然也。——汉· 枚乘《七发
(8) 形成,成为某种形象 。上下未形,何由考之?——《楚辞·天问》惟有道者,能备患于未形也,故祸不萌。——《管子》
(9)表现。非名不著,非器不形。——北宋 司马光《资治通鉴》

    14、端
   
(形声。字从立,从“耑”(读duān\zhuān),“耑”亦声。“耑”本义为“轮廓线和缓起伏的山头”、引申义位“圆弧形山头”。“立”与“山而”联合起来表示“站立于圆弧形山头上”。本义:(在圆弧形山头上)站得中正。引申义:(在平地上)站的直。说明:在圆弧上要站立,只有站在中点上,否则会歪斜倒下)。
       ①〈古〉一种礼服:~章甫,愿为小相焉。(《论语·先进》)②事物的一头:笔~、末~。
东西的一头;(事情的)开头:开~。发端|顶端
方面,项目:不只一~。事端|弊端|变化多端
规矩 ,端正:~坐。端坐|五官端正|品行不端
⑥双手平举着拿:~茶。端饭|端茶|端勺
⑦姓。
⑧〈古〉布帛长度名称。
⑨原因;起因:无端|祸端|借端生事。
    15、表
   
会意。从毛,从,“”又兼作声符。小篆字形,衣字中间加个毛字。古 人穿皮衣,毛朝外面,所以“表”从“毛”。本义:衣服上裘的有毛的这一面。本义:外衣
    表字,又称字,是古代的中国人在名字之外,为自己取的与本名意义相关的别名。根据记载,古时男子20岁时取字,女子许嫁时取字。如孔丘仲尼司马迁字子长,李白字太白。根据《礼记·檀弓》上的说法,在人成年后,需要受到社会的尊重,同辈人直呼其名显得不恭,于是需要为自己取一个字,用来在社会上与别人交往时使用,以示相互尊重。因此,古人在成年以后,名字只供长辈和自己称呼,自称其名表示谦逊,而字才是用来供社会上的人来称呼的。
       (1) 会意。从毛,从衣,“毛”又兼作声符小篆字形,衣字中间加个毛字。古人穿皮衣,毛朝外面,所“表”从“毛”,本义:外衣小篆 表 [1]

(2) 同本义。“表”的本义就是指裘的有毛的这一面。表裘不入公门――《礼记·玉藻
(3)又如:表裘(外衣);表礼(作为礼物的衣料);表里(衣服的面子与里子;里外;也指作为礼物的衣料)
(4) 外面(与“里”相对)。表里山河――《左传·僖公二十八年》
(5) 又如:表海临海,滨海);表薄(泛指出身贫贱。表:野外;薄:山林);表里相应(指内外互相应和);表壮不如里壮(丈夫有才能,还不如妻子善能持家,可为内助。表指丈夫,里指妻子)
(6) 外表,外貌。
(7) 又如:表相(外貌);表征
(8) 通“标”。表率,榜样。仁者,天下之表也――《礼记·表记》廉者,民之表也――包拯《乞不用赃吏》
(9) 又如:表正(证据;表率;榜样);表俗(作为世人的表率)
(10)通“幖”。表帜,标志。祭之日表――《周礼·肆师》君法明,论有常,表仪既设民知方――《荀子·成相
(11)又如:表旗(边境上的标帜);表识(标记,标帜)
(12)给皇帝上的奏章。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诸葛亮出师表
(13)又如:表函(上呈天子的函件);表奏(表文奏章);表草(表文的草稿)
(14)表格。表示格子图,列出数据。近义:表单。


(15)又如:度量衡表;对数表;乘法表;编制表;一览表;价目表

(16)作标记的木柱。吴起治西河,欲谕其信于民,夜日置表于南门之外――《吕氏春秋·慎小》城上千步一表――《墨子·备城门》
(17)表亲。一种亲戚关系,有姑表和姨表之分,都叫表,姑母的子女互为姑表,姨母的子女互为姨表。如:表兄弟表兄妹,表姊弟,表姊妹(姑母、舅父、姨母的子女);表叔,表伯,表舅(父母的表兄妹);表侄,表甥(表兄弟姐妹的孩子);表婶(表叔之妻)
(18)边界线。如:表旗(边界线上的旗帜)
(19)直立于地面,用以测日影的标杆。夏至日中立八尺之表,其景尺有五寸,谓之地中。(景:影。)――阮元畴人传
(20)石碑。千里立表,万里连纪――《汉书
(21)测量仪器。如:温度表;水表;电表;表座(日影表的底座)
(22)树梢。如:林表
(23)
(24)地名,如:张表张表村(张表集)、张表乡
(25)网络语言,“不要”的合音。例,“表酱紫”,意思为“不要这样子”。
(26)中医指用药物把感受的风寒发散出来。

    16、正    多音字,读作zhèng或者zhēng,表不同的意思,常用读音为zhèng,意思是目标,标准、榜样,不偏斜,匀称适当,平正;无邪恶,无私心杂念,坚守正道,正确发展,主持正义,终止罪恶;上一下止念正,表示榜样上级或长辈守一不犯错,下级或晚辈才能停止。同时一个“正”字有五画,代表5很多中国人在统计选票、清点财物等时候,都还保持着用“正”字计数的习惯。
(1) 根据隶定字形解释。会意。字从一,从止。“一”意为“一天下”、“天下定于一”、“天下一统”。“止”意为“止步”。“一”与“止”联合起来表示“征战止步于天下一统之时”。正的来源

本义:为统一天下而战。引申义:天下统一。再引申义:1.基准,目标,标准,榜样。2.国家标准。天下统一的技术标准。
(2) 带正字的句段摘选。席不正不坐。——春秋·孔子及其弟子《论语·乡党》不以正。——《吕氏春秋·君守》。注:“正,直也。”
(3)又如:正门;正厅;正殿;正宫;正所儿(正屋);正阳(日中之气);正锋(中锋);正院(正中的院子);正分(正半,恰好一半);正胁(三分牲牛之胁,中胁为正胁);正位(中正之位);正东;正上方;正前方;正南;正交;正情(端庄的情态)
(4) 图形各边、角都相等。如:正印(正方形的官印);正方形;正多边形;正方体。
(5) 正直、正派。平心持正。——《汉书·李广苏建传》
(6) 纯正不杂(多指色、味)。古书之正。——唐·韩愈《朱文公校昌黎先生集》
(7) 作为主体的,与“副”相对。而十四司正副郎好事者。——方苞《狱中杂记》又如:正职;正角;正团长;正房大院(院落中的主要房舍及较大活动场所);正赋(主要的赋税。指地丁税)
(8) 正当;合适。虽成败事异,而同居正号者,竝列于篇。——《后汉书·皇后纪序》
(9) 有关正电,由正电组成,或带正电。如:正电子;正离子。
正 甲骨文
(10) 代数上为正号;大于零的 [plus]。如:正数;正号
(11) 正点。如:十二点正;正午
(12) 正面,面对观察者或对手的一面。从搭连中取出个正反两面皆可照人的镜子来。——《红楼梦

正zhēng
基本字义   1. 〔~月〕农历一年的第一个月。简称“正”,如“新~”。
详细字义
〈名〉
1. 农历一年的第一个月。正,岁之首月,夏以建寅月为正,殷以建丑月为正,周以建子月为正。——《集韵·清韵》
2. 箭靶的中心。终日射候,不出正兮。——《诗·齐风·猗嗟》
3.古时画在布上的靶子(用布做的靶子叫正,用皮做的叫鹄[gǔ])。子曰:“射有似乎君子,失诸正鹄,反求诸其身。”——《中庸
4. 引申为目标。刑(形)名已立,声号已建,则无所逃迹若正匿。——《马王堆汉墓帛书》
5、 官长;君长
6、 正常情况,正命,正常寿限
7、嫡长子,与“庶”相对
8、妻,旧时代敬称人妻为“令正”
9、 道理,规律
10、 通“政”。政治,政事
11、通“证”。凭证,证据
12、 姓




〈动〉
1. 通“
2. 征税。正其货贿。——《周礼·地官·司门》。郑注:“正,读为征。”
3. 出兵,征讨。予畏上帝不敢不正。——《书·汤誓》
4. 另见zhèng
5、 通“整”( zhěng)。使正;整理;端正
6、 整治
7、 纠正;改正,匡正
8、 正法,治罪
9、 决定,考定


〈量词〉
万、亿、兆、京、垓、秭、穰、沟、涧、正、载...
正:是10的40次方(10^40)
17、祸

    形声。字从示,从呙,呙亦声。“呙”为“涡”省。“涡”指“水流斡转”。“示”指“祖先神”。 “示”与“呙”联合起来表示“祖先神欲陷子孙于漩涡”。本义:祖先神欲陷子孙于漩涡。说明:古人的观念,祖先作为神,他们既能福佑子孙,亦能加害子孙。甲骨文常有“(祖先)它我”文句,“它我” 即“害我”,因为“它”指“蛇”,“它我”指“蛇盘绕缠住我”。蛇的盘绕缠身很像水中的漩涡,是一种不由自主且难以摆脱的危险。古人用丰厚的食品祭祀祖先,目的是贿赂祖先,让祖先受贿后不再加害子孙。
     1,祸事;灾难(跟‘福’相对)。例:车~,闯~,~不单行。2,损害。例:~国殃民。
    18、因
   
(wei)从。就也。能大者,众围就之也,就也。因,原指事物发生前已备的条件,也可解释为理由。引申为依,顺着,沿袭等动作。业因果报,是佛教基本原理之一。
    【名】1 、会意。字从囗,从大。“大”指事物群体规模、数量的扩大。“囗”指事物的群体规模、数量等要素演变的基本框架。“大”与“囗”联合起来表示“基本框架内的事物群体的规模扩大、数量增长”。
本义:约束性发展。承袭式发展。转义:发展的阶段性前体或原体。举例说明:“烟”字从火,从因,因亦声。“火”指“烟”的原体;“因”指对“火”的沿袭。“火”与“因”联合起来表示“火气的扩大和蔓延”。本义:扩大和蔓延了的火气。
2、【说文】从囗大。会意。能大者,众围就之也。“因”的“囗”类似于“国”、“图”的“囗”,边缘、边框的意思。意思大概是把“囗”内因素放大。 异体字:囙。会意。意思大概是把局部“囗”出来。比如:因噎废食,因人而异,因势利导,把“噎、人、势”因素放大。
3、古语“因”与“就”相通,《说文》:因,就也,从口大;‘就,高也,从京尤,尤异于凡也’。古训 因、就同义。——黄现璠著《古书解读初探
4 、佛教重要概念因缘,同本义。
5 、原因。
6、 机会。于今无会因。——《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7 、又如:因果报应(佛教指物有起因必有结果,善因得善果,恶因得恶果);前因后果
因 yīn
【动】
1. 依靠;凭借。谁因谁极。——《诗·佣风·载驰》
2. 根据,按照。
3. 通过,特指通过某种关系。墨者夷之因徐辟而求见孟子。——《孟子.滕文公上》
4. 又如:因承(承袭,因袭);因习(相沿成习,沿袭);沿袭,承袭.
5. 连接,靠着。水边小丘因古城,上有巨竹数百个。——宋·陆游《城西接待院后竹下作》
6. 顺;顺应。因其固然(因:顺着。固然:本来的样子。指牛的自然结构)。——《庄子·养生主》
7. 相就;趋赴。其民沓贪而忍,不可因也。——《国语·郑语》
8. 受。奸吏因利,百姓受其蔽。——《后汉书 吕强传》
9. 趁机。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史记 项羽本纪 鸿门宴》
【介】
1. 由于,因为。2. 又如:因地(原委;因由);因是(因此)3. 从…出发。如:因命守时(依照命运的安排,守候时机);因敌取资(从敌人那里取得所需物质)
4. 趁着;乘便。游于三辅,因入京师。(因,乘便)。——《后汉书·张衡传》  5、通过,从。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史记 廉颇蔺相如列传》
【形】
1. 亲,亲近。因心则友。——《诗·大雅·皇矣》   2. 又如:因心(亲善仁爱之心);因母亲母
【连】
1. 于是,就。因以讽谏。——《后汉书·张衡传》    2. 因而,因此。
    19、恶
   
恶è◎ 不好:~感。~果。~劣。~名。丑~。~毒。邪~
◎ 凶狠:~霸。~棍。险~。凶~。邪~。
◎ 犯罪的事,极坏的行为:~贯满盈。
◎不简单,很厉害:你这人真~(你这人真猛,太厉害了)。方言。
恶wù
◎ 讨厌,憎恨,与“好(hào )”相对:可~。厌~。好(hào)~。
恶(恶)ě
◎ 〔~心〕要呕吐的感觉;亦指对人和事的厌恶态度。
◎ (恶)恶心的东西
恶 wū
◎ 古同“乌”,疑问词,哪,何。
◎ 文言叹词,表示惊讶:~,是何言也!
    20、积
   
形声。从禾,责声。从“禾”,表示与农作物有关。本义:堆积谷物)
⒈堆积谷物:农收~场。〈引〉堆积,聚集:~肥。~少致巨。日~月累。~土而为山,~水而为海。
⒉长时期造成的:~习。~弊。~不相能(能:亲善)。~重难返(返:回头)。
⒊停滞:~食。
⒋算数乘法的得数:乘~。
⒌①正面的,进步的:~极因素。~极分子。
②进取的,努力的:~极争取。~极工作。
    21、福
    会意兼形声字。从河南殷圩出土的甲骨文来看, “福”是双手虔诚地捧着酒坛(酉)敬神(示)的形象,是用“手”、“酒”、“示”三个部分组合成的会意字,原是以酒敬神,祈求福备(万事顺遂)的意思。会意双手捧着一樽酒在祖先的神主前祭献,求得神主保佑。最早见于甲骨文 ,其本义是(神祖)保佑,即《说文解字》中的“祐也。”后引申为富贵寿考等齐备、福气等义 《说文解字》在解释“福”字的意义时说“佑也”,“佑”就是赐福、保佑的意思,福星与代表吉利、长寿的禄星、寿星一起被称作:三吉星。五福的综合含义是:康、富、贵、德、寿。一是长寿,二是富裕,三是康宁,四是修好品德,五是考终命。人们常说的“五福齐备”就是指这些内容。
拼音
词性
释义
英译
例句
例词
名词
古称富贵寿考等齐备为福。与“祸”相对。
blessing;happiness
老子》: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福泽;福缘
祭祀用的酒肉。
sacrifice
礼记·少仪》:为人祭曰致福。
福礼;福酒
利益。
benefit
宋蔡绦《铁围山丛谈》卷六:太上受命,享万乘至尊之奉,而一时诸福之物毕至。

旧时妇女的一种敬礼,即万福。
明田艺蘅《留青日札摘钞&#12539;拜》:古时妇人皆肃拜也,今则但微屈其膝而躬不曲,其名曰起,曰福。
万福
用于书信中,表示良好祝愿。
used in letters in conveying good wishes

福安;福体
指福建。


姓。

动词
赐福,保佑。
bless and protect
左传·庄公十年》: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福柄;福田
亦作“拂”。行礼。上身稍微前倾,双手重叠在偏右方向上下移动。
salute
红楼梦》:刘姥姥便知是贾母了,忙上来陪着笑,福了几福。

用同“逼(bī)”。
force
《敦煌变文集·叶净能诗》:净能知皇帝福问述(术)法,其数极多 。

通“副”( fù)。相称,符合。
match;fit
张衡《西京赋》:仰福帝居,阳曜阴藏。
福德;福望

    22、缘
     
缘yuán形声。字从糸,从彖(tuàn),彖亦声。喻为命运的丝线,“彖”本义指猪嘴,它上吻部比下吻部大,而能半包住下吻部。引申为“包边”。“糸”指“布帛”。“糸”与“彖”联合起来表示“用狭长的布帛作包边,包住衣服的边”。本义:衣服的包边。缘分,缘喻为命运纠缠的丝线,亦作缘份。是佛教的一个宗教概念,儒家与道家并不讲心灵鸡汤的缘分也不讲你与我有缘之说。     古义:沿着。①原因:缘故、缘由、无缘无故,②因为:缘何而来、只缘身在此山中,③边:边缘、外缘,④沿着;顺着:缘江而下 、缘溪而行、缘木求鱼。⑤发生联系的机会:缘分、人缘、血缘。【缘分】 yuánfèn 从普遍的命运关系来看缘分是人与人之间命中注定的遇合的机会,泛指人与人或人与事物之间发生联系的可能性。

    23、善
   
最早见于金文 。其本义是像羊一样说话,有吉祥美好之义,《说文》:“善,吉也。从誩,从羊。此与义美同意。”从利他性上引申为友好、擅长、赞许、容易等义。
   
拼音
词性
释义
英译
例句
例词
shàn
形容词
吉祥。
lucky
·许慎说文》:善,吉也。
善时、善祥
完好;美好;圆满;共同满足。
good
《战国策·赵策》:岂人主之子孙则敢不善哉
善风、善言
善良;好心。
nice
《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善德、善性
慈善。
philanthropic
韩愈原毁》:恐恐然惟惧其人之不得善之利。一善易修也,一艺易能也。
善事、善举
表示应诺。对,完好。
alright
《三国志·诸葛亮传》:先主:“善?”

慎重。
cautious

善思、善败
完好,领先于某方面,高明,工巧。
skillful
老子》: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
善手、善工
熟悉,经常看到或经历,易于辨认。
familiar
王夫之周易外传》:识其品式,辨其条理;善其用,定其体,则“默而成之,不言而信”。
善便、善查
动词
善于;擅长;领先。
be good at
刘基《卖柑者言》:杭有卖果者,善藏柑。
善诱、善文
通“缮”。修治
repair
庄子·养生主》:善刀而藏之。
善刀
赞许。
praise
王充《论衡》:使孔子欲表善,颜渊。
善颂善祷
友好;亲善。
friendly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余宗老涂山,左公甥也,与先君子善,谓狱中语乃亲得之于史公云。
善气迎人
喜爱。
like
《左传》:其所善者,吾则行之;其所恶者,吾则改之。

认为好,友好。
consider as good
《华阳国志》:忌信道任数,不从下人,故为权势所不善。

羡慕。
admire
陶渊明归去来辞》: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名词
好人;好事;好处。
good person;good deed;advantage
宋·沈括《梦溪笔谈》:存抚良善。

姓。
《正字通·口部》:五代有善友,宋有善辰,明有善养。
完好之处,完好。
in perfectly good condition
战国策·燕策》:秦王必喜而善见臣。

副词
多;常;易。
numerous;frequently;easy
刘基《苦斋记》:风从北来者,大率不能甘而善苦。
善变、善疑
    24、庆
   
最早见于甲骨文 。本义为祝贺、庆贺;古代国家或君王有喜庆之事时,都会对臣民有所赏赐,故又由庆贺引申为奖赏、赏赐;受奖赏固然是幸福的事,所以“庆”又指福泽、福气,还指可庆贺的事情或日子。又通“卿”,如古书中的“庆士”即“卿士”。还读作qiāng,用作发语词。会意字,字形由省去鹿脚的鹿形、心、(suī)三部分组成。古代人把有花纹的鹿皮作为纳聘订婚的礼物,整个字形表示拿着鹿皮真心诚意地前去祝贺
[tr][/tr]
词性
释义
英译
例句
例词
qìng
动词
为共同的喜事进行一些活动表示高兴或纪念。
celebrate;congratulate
欢庆六一儿童节。
史记·苏秦列传》:苏秦见齐王,再拜,俯而庆,仰而吊。
庆祝,庆贺
〈文言〉赏赐。
award
《诗经·小雅·裳裳者华》:维其有章矣,是以有庆矣。
庆赏
形容词
〈文言〉幸福;吉祥。
occasion of celebration
西京杂记》:卷五云则五色而为庆,三色而成矞。
喜庆;吉庆;庆云
名词
值得庆祝的事情或纪念日。
celebration;anniversary
《孟子·告子下》:……俊杰在位,则有庆;庆以地。
国庆;校庆;庆会
〈文言〉福,福泽。
blessing
国语·周语》:有庆未尝不怡。注:“福也。”
庆绪;庆延;庆祉
〈文言〉善、善事。
blessing
《诗经·大雅·皇矣》:则友其兄,则笃其庆。毛传:“庆,善。”
余庆
(Qìng)古州名。治在今甘肃庆城县

《广韵·映韵》:庆,州名。
(Qìng)姓氏用字。
庆封(春秋齐国人)
qīng
名词
〈文言〉通“”。

《礼记·祭统》:作率庆士,躬恤卫国。
qiāng
助词
〈文言〉发语词。

汉书·叙传上》:恐网魉之责景兮,庆未得其云已。
    25、竞
     
最早见于甲骨文 。“竞”本意是角逐,互相争胜,如竞争、竞赛;争斗有时会很激烈,“竞”也指强劲,强盛。在古代又可通“境”,指边境。会意字,一种说法认为,现在两个“竞”字排列在一起,表示两个人一起吹奏,看谁吹奏得好,或是谁吹得更响亮。还有一种说法认为,像两个头顶东西的人在竞逐比赛。上戴头饰的人形在头饰与人之间加上“口”形就成了“竞”。
词性
释义
英译
例句
例词
动词互相 比赛,争取优胜。compete;contest《诗经·大雅·桑柔》:君子实维,秉心无竞。竞争;竞赛;竞技
〈文言〉引申指争辩。argue颜氏家训·省事》:前在修文令曹,有山东学士与关中太史竞历。
形容词〈文言〉强劲;强盛。strong左传·僖公七年》:心则不竞,何惮于病。杜预注:“竞,强也。”竞朗;竞爽
〈文言〉繁剧;繁忙。busy《左传·哀公二十三年》:敝邑有社稷之事,使肥与有职竞焉。杜源注:“竞,遽也。”
〈文言〉高。广雅·释诂四》:竞,高也。
〈文言〉通“境”。《古文苑·秦〈诅楚文〉》:饰甲底兵,奋士盛师,以逼&#140530;(吾)边竞。
副词〈文言〉争着;争相。屈原《离骚》:众皆竞进以贪婪兮。

    26、资
   
资,zī,从次从贝。资,货也。货者,化也。资者,积也。旱则资舟。水则资车。夏则资皮。冬则资絺綌。皆居积之谓。资者,人之所藉也。周礼注曰。资,取也。老子曰:善人,不善人之师。不善人,善人之资。
(1) 同“赀”,计算:所费不~。

(2) 费用,财物,钱财:~源。物~。~财。~金。~费。~料。工~。川~(路费)。合资购买。
(3) 经营工商业的本钱和财产:~本。外~。独~。合~。~方。
(4) 供给,帮助,资助;助:~助。~敌。
(5) 智慧能力,资质:天~。
(6) 出身和经历,资格:~历。论资排辈。
(7) 姓。
(8) 提供:可~借鉴。以~参考。
27、事
一般指社会和自然界上的事情,事务现象情况等。在哲学上,事的定义:就内涵方面而言:事是指质量空间分布的随时变化。因为物质是质量空间分布,所以事也可定义为:物质随时间的变化。就外延方面而言:事包含宇宙中发生的所有事件。事是所有精神事件的统称。宇宙中的事都必须经历时段,所以都是精神事。这个事概念的外延不仅包括人类之事,也包括动物事、植物事、细菌事、病毒事等等生命体之事,还包括所有非生命体之事。   
◎自然界和社会中的现象和活动:~情、~件、~业。
◎变故:~故(出于某种原因而发生的不幸事情,如工作中的死伤等),~端。
◎职业:谋~(指找职业)。
◎ 关系和责任:你走吧,没你的~了。
◎ 办法:光着急也不是~儿,还得另找出路。
◎ 做,治:不~生产。无所~事。
◎服侍:~父母。

    28、严
   
意思是不放松,认真;郑重,庄重等。
       1.yán:~紧。~密。2.不放松,认真:~格。~肃。~正(严肃正当)。~明(严肃而公正,如“赏罚~~”)。~饬(a.严格命令;b.谨严)。威~。
3.郑重,庄重:庄~。
4.厉害的:~厉。~苛。
5.重大:~重。
6.姓。
    29、与
   
“与,赐予也。一勺为与。”会意字,以一、勺示意,勺即酌,以物与人不问所欲,当斟酌而与之。与的本义为“赐予别人东西”,为实词。虚词“与”是假借字,可作介词、连词和副词。作连词的“与”,从先秦至现在没有大的变化。介词“与”,唐宋以后又产生了新义,如“使”“将”等义,但这些新义在现代汉语中又消失了。副词“与”是“”的通假字,也是多音字。合起来表偕同、朋友。本义:赐予,施予,给予。
      1.连词,和:正确错误
2.介词,跟:~虎谋皮。生死~共。
3.给:赠~。~人方便。
4.交往,友好:相~。~国(相互交好的国家)。
5. ~其 连词,常跟“不如”、“宁可”连用。
6.协同:~人为善。
与 yù
1.参加:参~。~会。
与 yú
1.同“”。与之
与yǔ
1. 计算机的一种逻辑运算方式【两运算数都为1结果为1,否则为0】,见下。
    30、敬
     
“敬”的本意有不同的说法,西周金文中敬字多用为严肃、肃敬之义,恭敬之义始见于春秋金文。《诗经》雅、颂部分多用为严肃、恭敬之义。后来“敬”也指有礼貌地进献、虔诚地供奉、敬意等。“敬”最早见于金文,字形从“(jì)”从“(pū)”。“敬”的构型和本意说法不一。一种说法是会意字。金文的左边是个口,右边是一只手(又)拿着棍子或鞭子。两相会意,表示手举着木棍,用口吆喝着,传出戒、慎的意思,这就是“敬”。小篆(图8)的左边变成了个“茍”字,“茍”为牧羊人用口吆喝羊群:右边仍然是手拿木棍或鞭子,意思未变。楷书是由小篆楷化而成。本意为警告,是“”的本字。一说这种构型是表示手持棍棒使人恭敬。其本义是对人尊重,有礼貌。
[tr][/tr]
词性
释义
英译
例句
例词
动词尊重。有礼貌地对待。respect论语·先进》:门人不敬子路。敬仰;恭敬;敬而远之
有礼貌地送上(饮食或物品)。serve红楼梦》第五四回:(贾母)吃着酒,又命宝玉:“来敬你姐姐一杯。”敬酒;敬茶
虔诚地供奉、信奉。曹禺《北京人》第一幕:快敬祖宗去吧。敬神;敬奉
〈文言〉谨慎、慎重,不怠慢不苟且。carefully《韩非子·喻老》:此皆慎易以避难,敬细以远大者也。敬事;敬信;敬业;敬明
〈文言〉警戒;警惕。guard《诗经·大雅·常武》:既敬既戒,惠此南国。
〈文言〉以礼物表示谢意或敬意。《后汉书·周燮传》:安帝以玄纁羔币聘燮……因自载到颍川阳城,遣生送敬,遂辞疾而归。
〈文言〉通“”(jīng)。惊动;惊慌。逸周书·官人》:敬之以卒而度应。朱右曾校释:“敬当依《礼》作惊。”
形容词谦恭有礼貌的。respectful《周易·坤》:君子敬以直内,义以方外。敬告;敬谢不敏
名词敬意或表示敬意所赠的礼物。present清·无名氏《后会仙记》:谨分携进兄,以表小妹之敬。致敬
〈文言〉通“”(qíng)。矫正弓弩的工具。马王堆汉墓帛书《战国纵横家书·苏秦谓齐王章》:是故臣以王命甘薛公,骄敬三晋,劝之为一,以疾攻秦,必破之。
(Jìng)姓氏用字。详见“敬姓敬歆(汉扬州刺史名,见于《广韵》)
助词〈文言〉谦词。吕氏春秋·报更》:敬闻命矣。
副词〈文言〉通“更”(gēng)。再。敦煌变文集·韩擒虎话本》:臣愿请军,敬与随驾兵士交战。


    31、孝
     
孝,汉字。《孝经·开宗明义》篇中讲:“夫孝,德之本也。”“孝”字的汉字构成,上为老、下为子,意思是子能承其两亲,并能顺其意。孝的观念源远流长,殷商的甲骨文中就已出现“孝”字。《论语-学而》中孔子说到“入则孝,出则悌,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孝悌”指的是孝敬父母、尊重长辈、友爱兄弟及关爱幼者的伦理行为,体现出感恩、回报和礼敬。推及一切皆加礼敬,善待他人,名曰行“仁”,此为古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基础。在中国传统道德规范中,孝道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汉字教育的“教”字,就由“孝”和“文”组成,因此教育的根本就建立在孝道人伦的基础上,一切的教育随之扩展开来,起到化育人民的作用。

    32、竭
     
竭 <动> 曷,本意守卫的士兵对流氓逃难的人进行盘问,后加口,喝问何人,从何方而来。加立,表示喝令站起来。工地上士兵喝令累到的劳役站起来继续干活引申义:用力到达极限。说明:本字用同“极”、“尽”。
       ①尽;用尽:竭力|竭尽全力|取之不尽,用之不竭。②干涸:枯竭|竭泽而渔。(枯竭和竭泽而渔的竭的意思并不相同,具体有待考究)
     33、力
   
“力”是个象形字。象形兼会意甲骨文字形,象耒形,有柄有尖,用以翻地。注意,这是一个竖立的工具,表明这个工具正在工作。就是说有人正在用力使用工具劳作。“力”字在甲骨文中的形体:
① 有学者认为:力颇像古代的犁形,上部为犁把,下部为耕地的犁头,古代称为“耒耜(lěisì)”。耕田要用力,所以“力”字就用为“力量”之“力”。② 有学者认为:力是手连臂的象形,手和臂加起来表示有力量。③ 有学者认为:力像“人筋之形”。《说文》:“力、筋也。象人筋之形。”筋下曰:肉之力也。筋者其体,力者其用也。
①力量,力气,动物筋肉的效能:身强~壮。 引:1.身体器官的效能:眼~,脑~。 2.一切事物的效能:电~,药~,浮~,说服~,生产~。
②用极大的力量,尽力:~ 战,据理~争。
③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叫力。力有三个要素,即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不能脱离物体而单独存在。两个不直接接触的物体之间也可能产生力的作用。
1. 同本义。力,筋也。像人筋之形。——《说文》。筋下曰:肉之力也。二篆为转注。筋者其体,力者其用也。
又如:四肢无力;力人(力气很大的人);力尽神危(力气精神都疲惫到极点);力软筋麻(力尽筋疲。筋疲力尽);力屈(力竭);力尽(力气用尽);力竭(力气用尽)
2. 力量。战疾力。——《汉书·灌婴传》。注:“强力也。”
3. 能力。欲为陛下所为者甚众,顾力不能耳。——《史记·淮阴侯列传》
又如:理解力;才力(才能;能力);脑力(人的记忆、理解、想像等的能力);力用(能力和作用);力怯(力小胆怯)
4. 威力;权势。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孟子》又如:权力(政治上的强制力量);暴力(强制力;武力);力
行书“力”征(以武力征伐);力正(以武力征伐);力制(以权力统御、控制);力攻(以武力攻伐);力役(以武力征伐);力政(以武力为政,暴政)
5.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使物体获得加速度、改变方向或者发生形变的作用都称为力。如:摩擦力;斥力;引力;合力;冲力;压力;阻力;推力;拉力
6. 劳役;仆役。为力不同科,古之道也。——《论语》
又如:力役(劳役);力征(力役之征)
7. 本指制法成治之功,后泛指功劳。事功曰劳,治功曰力。——《周礼》拥佑太子,颇有力焉。——《汉书》
8. 兵士。率见力决战。——《宋书·谢诲传》
9. 姓
10、物理学上的意义: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用符号F 表示,单位牛顿,简称牛,符号N。托起两个鸡蛋所用的力大约是1 N。物体的重力G=mg m是物体的质量,g是重力加速度约等于9.8.

〈动〉
1. 勤;致力,努力;从事于。古训是式,威仪是力。——《诗·大雅·烝民》又如:力农(从事于农业);力田(致力耕种);力耕(努力耕作);力碌碌(匆忙的样子)
2. 役使。又如:力役(强制老百姓从事的一种无偿劳动,是徭役的一种;服役;干体力活);力伐(力攻顽敌;力攻智取);极力指摘、驳斥 [1]

〈副〉尽力,竭力

    34、忠
   
忠者,德之正也。从造字可以看到,忠,存心居中,正直不偏,古以不懈于心为敬,故忠从心;又以中有不偏不倚之意,忠为正直之德,故从中声。《说文解字》中讲:“忠,敬也,尽心曰忠”。人要做到竭诚尽责就是忠的表现。《忠经·天地神明章第一》中说:“天下至德,莫大乎忠”、“忠也者,一其心之谓也”。忠,是人对天地、真理、信仰、职守、国家及他人等都至公无私,始终如一,尽心竭力的负责完成份内义务的美德。形声。从心,中声。本义:忠诚无私,尽心竭力。
      形(1) (形声。从心,中声。本义:忠诚无私,尽心竭力)。(2) 同本义 。不可谓忠。——《墨子·公输
(3) 又。志虑忠纯。君子以为忠。——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
(4) 又如:忠贞廉士(忠诚坚贞廉洁的人);忠孝带(清代官员系的一种短而阔的带子,用于保驾或皇帝赐死时自尽);忠敬(忠诚恭敬)。
(5) 忠厚。交不忠兮怨长。——《楚辞˙九歌˙湘君》
(6) 又如:忠嘉(忠厚善良);忠笃(忠厚笃实)。

(1) 尽忠。特指事上忠诚。陛下之职分。——诸葛亮《出师表》
(2) 又
忠而被谤。
(3) 又。求忠以自为。
(4) 又如:忠功(尽忠建功);忠效(尽忠效力);忠益(尽忠报效的益处);忠孝(忠于君国,孝于父母);忠略(忠于君国的谋略);忠情(忠于君国的感情)

(1) 忠臣莫不欲求忠以自为。——《屈原列传
(2) 通“中”。中间,适中[center]。忠人之和。——《管子˙禁藏》
(3) 忠姓
    35、尽
   
会意。甲骨文字形表示手持刷子洗刷器皿。盛东西的器皿只有空了才能洗刷。本义:器物中空。
    【尽】jìn(尽)①完,完毕(动词)也叫完蛋:弹尽粮绝|苦尽甘来|取之不尽。
②死亡(动词):自尽|同归于尽。
③达到极限(动词):尽头|尽善尽美。
④全部用出,竭力做到(动词):尽心尽力。
⑤统括某个范围的全部,相当于“都”(副词):留下来的尽是老弱病残|身上尽是灰。
⑥限定于某个范围内,相当于“光”、“单”(副词):干活尽偷懒|尽说好听的|尽做表面文章。
⑦流尽,流光(形容词作动词):潦水尽而寒潭清
【尽】 jǐn(尽)
①以某个范围为界限(介词):尽着这块布裁。
②把某些人或事物的顺序放在最先(介词):先尽着孩子吃。
③最大限度的(副词):尽快解决|尽早拿出方案。明 黄道周《节寰袁公传》:“公(袁可立)伸牍尽雪其冤。”
④〈方言〉一个劲地,反复地,长时间地(副词):王书记一开会就尽讲|他一件衣服尽穿|这口井的水尽抽都抽不完。
    36、命
      会意。从口从令。表示用口发布命令。本义:指派;发号。命,使也。——《说文》。
     动词性
1、会意。从口从令。表示用口发布命令。本义:指派;发号。命,使也。——《说文》。又如:命酌(使充酌酒者);命席(下令安排座位);命酒(命人置酒);命乐(命人奏乐);命官(任命官吏);命材(任用有才干的人);命事(安排职事);命使(任命使者);命将(任命将领);命相(命令三公辅政、行事);命讨(下令讨伐);命教(命令)。
2、取名;命名。今之命师者。——唐·柳宗元《柳河东集》如:命名(给予名称,定名);命姓(赐姓;建姓);命爵(赐给爵位、官职)。
3、动,用。欣然命笔。——毛泽东《送瘟神二首序》又如:命旅(出师,誓师,启程);命笔(动笔,使笔);命管(命笔)。
4、通“盟”。在神前誓约、结盟。凡我同盟,毋蕴年……或间兹命、司慎、司盟、名川、群神、群祀、先王、先公、七姓十二国之祖,明神殛之。——《左传·襄公十一年》。 [2]

名词性
1、命令;政令;教令。既不能令,又不受命。——《孟子·离娄上》又如:遵命(敬辞。表示依照对方的嘱咐);命戒(命令与禁令);命词(诏书;也指起草诏书);命诏(君王的命令)。
2、命运,天命。岂吾相不当侯邪?且固命也?——《史记·李将军列传》又如:命道(命运);命毒(命苦,命运不好);命快(命运好);好命;苦命;算命;命分(命运;命中给的天分;禀赋)。
3、性命,寿命。命悬于遂。——《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又如:逃命;短命;命犯(有杀人罪的罪犯)。
4、生活,生存。如:命途(生活的道路、经历);命路(人生的路途)。
5、帝王按等级官职赐给臣下的东西。赐晋惠公命。(此指服装)——《国语》又如:命士(命夫。受有爵命的人);命禾(天子所赐的嘉禾);命民(受帝王赐爵的平民);命圭(天子赐的玉圭
6、通“名”。声誉。时周之命。——《诗·周颂·赉》
    三、译文
      
一个人有了高尚的德行,自然就就会有相应的名声,形体端庄,仪表就端正了。 空旷的山谷能将声音传播得很远,在空荡的厅堂里说话会有回声。灾祸是作恶多端的结果,福禄是乐善好施的回报。直径一尺的璧玉算不上真正的珍宝,短暂的光明不可虚度,要珍惜。奉养父亲,侍奉君王,要严肃而恭敬。孝顺父母应当竭尽全力,忠于君主要不惜生命。要像站在深渊的边缘、踩在薄冰的上面那样小心谨慎地侍奉君主。侍候父母要早起晚睡,让他们感到冬暖夏凉。这种美好的品德就像兰草一样清香芬芳,像松柏一样苍翠茂盛茂盛。

    四、体会
     
这一章教育我们做人的准则,拥有良好品德的重要性,勿做恶,多积善。又讲到光阴似箭,时间的可贵,不可虚度浪费。将侍奉君王与孝顺父母齐头并论,放在同一个水准上来谈论,这与心理学上的理论不谋而合。与父母的关系,和与领导的关系是一样的,如果与父母关系良好,那么与领导的关系一定不会差。与兄弟姐妹的关系好,那么与同事的关系也就会好。这样的童蒙养正的读本对于年少的孩童来说真的很有教育意义,对于孩子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真心希望更多更多的父母和孩子一起来读这本经典。

     五、月总结
     时间过得真快,一晃就一个月过去了。



       1、想想从刚刚加入读书会时的畏难情绪,到后来慢慢在同学们的带领下敢于开口诵读,真是一个莫大的进步(至少自己是这样认为的),不知这算不算是自夸的一种。但这是真的感受,以前在《道德经》读书会时不敢开口,觉得同学们都读得那么好,自己水平太差。但现在按照老师和同学们的要求和节奏每天听陈琴老师的吟诵、唱诵,试着跟着读,感觉到神清气爽,居然有了很舒畅、舒服的感觉,后来才大着胆子、厚着脸皮多读N遍,才敢发到群里。接着收到了同学们的鼓励、肯定,觉得增加了信心,比在读《道德经》时有感觉了!
       2、作为一本童蒙书籍,从开篇的天地洪荒,到后来的良好品行的养成,从宏观到微观,无不显示出老祖宗的智慧,让我等望尘莫及,自愧不如!看到同学们在论坛里的精彩体会心得,觉得有这样一个群体深感欣慰,自己的体会真是有些敷衍、水平太低,暗暗告诉自己一定要努力跟上大部队,坚持读经典,坚持查字词写体会,好好学习先人留下的智慧。
       3、学到了很多字的最初意思,对这个比较感兴趣。造字时祖先对于这个字最原始的用意值得深究。这对于理解每个字的来意,发展过程,特别是有些字不光只是本义的意思,对于我们现实的生活工作也有帮助的。比如建字,以前只知道建设、建议、建筑,但查字过程中知道它还有我们通常所说的“大尽”、“小尽”的含义,觉得很有意思,哦,原来在天文学上它还有这个意思。瞬间对于查字更有兴趣了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1-1 22:37:48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五周学习内容
      一、原文
      川流不息,渊澄取映
      容止若思,言辞安定
      笃初诚美,慎终宜令
      荣业所基,籍甚无竟
      学优登仕,摄职从政
      存以甘棠,去而益咏
      乐殊贵贱,礼别尊卑
      上和下睦,夫唱妇随

      二、查询:
      (一)需要查询的句子
      1、川流不息、渊澄取映。

     “川”是象形字。其甲骨文字形,左右是岸,中间是流水,川字的本义就是河流。人的德行可以经父一代传至子一代,以至子孙万代,遗传的通道就是孝道。子孙尽孝就可以享受祖先积累的福德,后人不孝这个通路就断掉了。因此问题出在我们这里,与祖先没有关系。象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范仲淹,他以儒生统帅军队,保家卫国、官高位显,家中却一贫如洗,自己用薪俸收养了一百多个孤儿,自己死后的棺材都是别人送的。但他积累的深福厚德,荫蔽子孙何止百代。他死于公元1052年,直至现代范家一门仍然是人才辈出,这不能不说是范仲淹的德行川流不息。“渊”是水停之处,深水潭叫作渊。潭水澄净,可以象镜子一样照见自己的容貌、仪表。祖先建立的德行象潭水一般洁净无染、清澈照人,后人应该以此为鉴,在此基础上再建立起子孙后代自己的德行,这样一代一代传续下去,才叫做“川流不息”。
      2、容止若思、言辞安定。

      容貌恭敬庄严,举止沉静安详就是“容止若思”。“容”指人的容貌仪表,“若思”是若有所思,人的仪容举止要安详,要从容不迫,不能毛毛草草。“言辞安定”是说,言语对答要安定沉稳,要有定力。古人教导我们,君子应该是“修己以敬,安之以人”。内心敬才能重,重了才能定。内有定,外表的仪容举止才有安。“容止若思,言辞安定”的根本在于“敬”,所以“毋不敬”的后面才是“俨若思,安定辞”。中国是礼仪之邦,自古讲究一个“礼”字,现代社会的法律法规、典章制度统属礼的范围。中国文化中礼的核心就是一个“敬”字,有敬方有礼,有心才为爱。没有诚敬之心,礼再多也是形式,不但一点作用没有,人反而因此变得越来越虚伪。因此《礼记&#8226;经解篇》中才说“礼之失,烦”。前清的旗人见面问安,全家人都要问个遍,搞得烦文冗节就烦死人了。“礼”既然是协调社会秩序的总则,使人恭俭庄敬,其中心就不能离开诚敬二字,所以孔子在《论语》里说:“经礼三百,曲礼三千,一言以蔽之,无不敬”。


      3、笃初诚美、慎终宜令。

      马跑得很慢叫做“笃”,引申义是厚实、硕大,如有笃爱(厚爱)和笃交(深交)的用词。“初”是指一件事的开端。任何事情,无论修身还是求学,有好的开端固然很好,但能够始终如一,坚持到底就更属难能可贵。“慎终”是“慎终如始”的简称,“令”也是美、善的意思,例如有成语“巧言令色”是指说好话、装笑脸。人做事虎头蛇尾的多,开端很好决心很大,但没有三天热乎气就凉下来了。老子也说:人往往是功亏一篑,常于“事几成而败之”。无论是做学问还是修道,一个人如果下定决心,一辈子只干一件事,哪里有不成功的道理呢?荀子曾说过:生是人的开始,死是人的结束。开始和结束都能完美,人的一生就完备了。但是,能够笃初慎终,善始善终的人毕竟太少了。孟子曾举孝道的例子说:人在年幼的时候知道爱恋父母,长大以后就去爱慕漂亮姑娘;结了婚开始迷恋妻女,做了官又去讨好君王。谁人能够善始善终呢?只有真正的孝子,才能够笃初慎终,终生怀念父母。注意这两句话的修辞特点,笃初对慎终,诚美对宜令。诚、宜均为肯定副词,诚有确实、的确的意思;宜有当然、应当的意思。这句话的意思是,任何事情,有好的开端固然很好;能够慎终如初,坚持到底就更为难能可贵。

      4、荣业所基、籍甚无竟。
“荣业”是荣誉与功业的简称。“籍甚”的意思是凭借于此而更加强大,《汉书·陆贾传》文中有“名声籍甚”的话。为什么要慎终如始,为什么要小心谨慎地做人?因为这是一个人一生荣誉与事业的基础,有了这个根基,荣业的发展才能没有止境。但是这个荣业的基础在哪里?“所基”的又是什么呢?就是前面所谈的“德业”与“德行”。“德建名立”才是人生追求的荣誉、事业的基础,如果能够将其发扬光大下去,子孙万代的荣业都将是永无止境的。”竟”字在六书中属于会意字,从音、从人。竟字的本义是一曲音乐演奏完毕,引申义为结束、完毕。“无竟”就是没完没了,永无止境。
这里要注意“业”字的意义,佛教中“业”字用得很多,例如:善业、恶业、业障、业报等等。但什么叫做“业”?如何才是造业,一定要辨别清楚。当一件事情在进行之中的时候叫“作”,事情结束以后的结果叫“业”。只要做事就一定会有结果,“没有结果”也是结果的一种,所以善行造成善业,恶行就形成恶果,不善不恶的行为就形成“无计”的业果。工业、农业、各种事业无不如此,以至于小孩子刚上学也开始学着做“作业”了。
这句话的意思是:这是一个人一生荣誉与事业的基础,有了这个根基,荣业的发展才能没有止境。

      5、学优登仕、摄职从政。
      “学优登仕是引用《论语·子张篇》里学而优则仕一句话,但这仅仅是子夏说的半句话。完整的句子应该是子夏曰: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我们与他人讨论问题,一定要允许别人把话说完,只听了半句话就大放厥词,批评孔子宣扬读书做官论,不是无知又是什么呢?后世对此句话的理解,几乎都是学习成绩优秀的人做官。但是书读得好的人,十之八九是书呆子,这样的人怎么能做官呢?子夏是孔子的学生,所谓的七十二贤之一,不会连这么浅显的道理也不明白。那么,子夏为什么说学而优则仕呢?中国上古时期,选拔人才的方法是取士,在十个青年中选一个优秀的出来,就叫做。士字不是上十下一吗?被挑选出来的士,由国家出钱进行再培训,学礼法、学政策、学法规等政事。培训完成以后,再挑选优秀的士子出来为人群服务。这时的士加个旁,叫做出仕,也就是放出去做管理工作。哪里是学习成绩优秀就可以做官如此简单呢?做官政绩好的人,又被选拔出来再培训、再提升,就是仕而优则学我们读历史了解到,在科举制度盛行的封建社会,即使是状元、榜眼也不过是进翰林院任职而已,至于做官行政,则要先从最基层的知县开始做起,一点点积累经验。就是这七品芝麻官也要经过候选、后补多道手续才能捞着,终身不得官做的人多得很。
  摄职是先给一个代理官职,摄是辅助、佐助的意思。从政是参与政事的讨论与处理。这里的意思很明确,即使是学优登仕的优秀人才,也还是要从见习、代理等职位开始做起。谁敢把天下的治权,交给一个没有经验的毛头小子呢?
     这句话的意思是,学问优秀的能够出仕做官,有机会行使职权参与政事的处理。



      6、存以甘棠、去而益咏。
一旦“摄职从政”以后,就要像周召伯那样,人虽然死去了,但百姓永远怀念他。“甘棠”就是现在的棠梨树,也叫杜梨树,这个典故出自《诗经·召南·甘棠》篇。
  周召伯,姓姬,名奭,是周文王之子,周武王同父异母的兄弟,曾帮助武王伐纣。武王建立周朝以后没有几年就病故了,儿子成王继位。成王才十四岁无法主理国事,就由他的叔叔周公旦协助理政。朝中的反对派就聚集在召伯身边形成另外一股力量,召伯虽非文王嫡出,但还是与周公一起共同辅佐成王理政。召伯巡视南方的时候,曾在一棵高大的甘棠树下休息、理政,后人因为怀念召伯,一直不忍心伐掉这棵甘棠树。诗经》中唱道:“蔽芾甘棠,勿翦勿伐,召伯所茇。”意思是“甘棠树啊高又大,不能砍啊不能伐,因为召公曾休息在这棵大树下”。后世就用“甘棠”一词,指代为官者的政绩与遗爱。自古以来,这棵甘棠树到底在哪里一直不确定。最近有资料证实,在湖南省永州市江永县有个“上甘棠村”,村人多姓周,据传是宋儒周敦颐的后裔。据上甘棠村明代的族谱,《永明周氏族谱》所载:“吾甘棠,召公驻节过化之乡”,证明了召伯是在巡视湖南的时候,在此甘棠树下休息。“去而益咏”的意思是说,周召伯虽然离去了,但百姓却越发歌颂他、怀念他。
  这句话意思就是:周人怀念召伯的德政,留下甘棠树不忍砍伐,召伯虽然离去了,但百姓却越发歌颂他、怀念他。

      7、乐殊贵贱、礼别尊卑。
     这两句话谈到了中国的礼乐,以及由礼乐涉及到的贵贱尊卑的等级概念。
  礼乐是中国文化的代名词,中国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可以用礼乐来概括。广义的“礼”是中国文化的统称,包括了哲学、政治、社会、教育等等,所有文化内容。狭义的礼指社会秩序,特别是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包括现代的法律、法规、政策等等内容。为什么要研究礼?礼的作用是什么呢?孔子的学生,有子在《论语·泰伯篇》中说过“礼之用和为贵”。礼的作用在于和,有了和才能达到儒家“仁”的境地。中国文化千经万论、诸子百家,归根到底就是追求这一个字“和”。子思为此着了一部《中庸》,他强调说“致中和天地位焉”。天地之所以能够定位长存,是因为达到了中和的状态;人之所以健康无病,也是因为有中和之气,所谓心平气和才有健康。过去中国人流行拜财神,财神旁边就有和合二仙,和气生财、家和万事兴,没有“和”什么也办不成,什么也得不到。
  广义的“乐”是艺术形式的总称,包括了现代的音乐、舞蹈、美术、影剧等艺术形式。狭义的乐指音乐。乐有什么作用呢?没有乐行不行呢?没有艺术修养,人生会很枯燥乏味,连自己哄自己玩的玩意儿都没有,生活不是会很枯燥吗?所以要用乐来调心。古代的伟人都懂艺术,大政治家、大军事家同时又是大文学家、大书法家。无论自己心中的痛苦和烦恼有多么大,通过读书写字、吟诗赋棋、吹拉弹唱就化解了,不像现代人自己跟自己过不去,不弄出个抑郁症、精神分裂症不算完。所以我们要懂得古人设置礼乐的根本目的之所在。孔子在《论语·阳货》中说:“礼云礼云,玉帛云何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何哉?”孔子说:“礼啊礼啊,不是送两包点心就是礼,那是我们的文化精神、文化哲学;乐啊乐啊,不只是唱歌跳舞就是乐,那是要将我们的精神升华到永远乐观的境界。”老实讲,中国的礼乐都是对己不对人的,用礼来约束自己方便他人,以达到和为贵的目的。礼像篱笆墙一样,挡君子不挡小人,如果你硬是要翻墙而过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乐又何尝不是如此呢?中国的歌曲都是低吟慢唱,是唱给自己听的。乐器也都是独奏的,无论笙管笛箫、琴瑟琵琶,都是声音小而柔,是演奏给自己听的,目的在调心。西洋乐器多是演奏给他人听的,所以震耳欲聋。孔子在《论语·为政篇》中说过:“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一个人如果不自觉,文化与艺术对他又有什么用呢?
  至于“贵贱尊卑”,那首先是由于我们的心理观念造成的。人的通病都是好高骛远,得不到的东西永远是高贵的,得到了就卑贱了、看不起了。尊卑贵贱,首先是自己给自己制定的心理追求标准,然后才是根据自己的行为,社会对自己的归类。这种分类也是由一个人气质、追求的不同,自然形成的文化差异,可以说是自己给自己划定的,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举例子来说,染黄毛、戴鼻环、吃摇头丸的人,恐怕欣赏不了贝多芬与莫扎特。谁规定的呢?是自己的文化品味与道德修养决定的。如果自己降低了做人的标准,自己堕落为社会上不道德的“卑贱”一类,又与他人何干呢?我们现在觉得做中国人可耻,为什么?因为我们自卑!我们没有自己的民族精神,没有自己的文化身份,我们不知道自己是谁。因此也就无法与其他民族平等地进行交往。西方文明的长处在物质科学的进步,东方文明的长处在人文文化的传承。中国有五千年的人文文明史,中国是世界上唯一一个有五千年文化传承的国家。其他的文明古国都灭亡了,因为它们的文化传承断了。中国之所以五千年来不亡国,是因为我们的民族文化没有断,只要有文化在,国家亡了可以复国,民族亡了可以振兴。但是如果民族文化亡了,我们的民族精神就成了“游魂”,中华民族就永远没有出头之日了。
  这句话的意思是:音乐要根据身份的贵贱有所不同,礼仪要依据地位的高低有所区别。


      8、上和下睦、夫唱妇随。

  前面说到“礼之用,和为贵”,天地人三才之道无一不是要求达到“和”的境界,天道、地道、人道都要和,和合万物才能生养。天道之和叫“太和”、地道之和叫“中和”、人道之和叫“保和”,“保和”的意思是要求人保持住天地赋予的和气。由行为入手,真正做到保和,才能达到中和;中和不丢才能恢复到太和,就是复本归元。紫禁城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不正是教给我们这个道理吗?懂了,就能家和万事兴,夫妻和合生贵子;不懂就能把好日子过成苦日子,烦烦恼恼地自己跟自己过不去。和合二仙是一对,此和就有彼合,有感就有应。上有和下就有睦,所以说“上和下睦”。“和”是协调、平静、美好的意思;“睦”字从目,目顺也,就是看着顺眼,引申义为亲近、好合。长辈与晚辈要和睦相处,就是“上和下睦”的字面意思,很好理解。“唱”是“倡”的通假字,有倡导、发起的意思。“夫唱妇随”的意思是说,如果没有原则性分歧,丈夫倡导的妻子一定要拥护。不是说,夫妇二人天天在家里唱卡拉OK,男女对唱,那就错了。“夫唱妇随”是半句话,后面还有半句是“妇唱夫随”。如果没有原则性分歧,妻子倡导的丈夫也同样要拥护特别是当着第三者(孩子或外人,不是插足的第三者),夫妻一定要一致对外。有分歧、有意见可以回去再讨论,但当着外人夫妻之间不能拆台,这是夫妻和合的基本原则。夫妻本是一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当着外人贬低自己的配偶,别人一定看不起你。相反,如果你能处处维护自己配偶的荣誉,别人一定会尊敬你。

      这句话的意思是,长辈与晚辈要和睦相处,夫妇一方倡导的另一方要服从。


      (二)需要查阅的字词
      9、礼

      形声字,从示,乙声。”是“”的本字。,甲骨文像许多打着绳结的玉串壴,有脚架的建鼓),表示击鼓献玉,敬奉神灵。金文承续甲骨文字形。当”作为单纯字件后,有的金文再加“示”(祭祀)另造“”,强调“”的“祭拜”含义;同时误将“玉串”和“建鼓”构成的金文,拆写成“曲”和“豆”,玉和鼓的形象消失。有的金文加“酉”(酒)另造“”,表示以美玉、美酒敬神。籀文综合将金文字形,采取金文字形中的“示”,采用取金文字形中的“酉”(酒),并以“水”代替“酉”(酒),大大简化字形。造字本义:动词,击鼓奏乐,并用美玉美酒敬拜祖先和神灵篆文承续金文字形。俗体隶书误将籀文字形中的“水”形写成“乙”形

    1、社会生活中,由于道德观念和风俗习惯而形成的仪节 :婚~。丧(sāng)~。典~  2、符合统治者整体利益的行为准则。礼教,礼治,克已复礼。

3. 表示尊敬的态度和动作 :~让。~遇。~赞。~尚往来。先~后兵。

4. 表示庆贺、友好或敬意所赠之物 :~物。~金。献~。

5. 古书名,《礼记》的简称。

6. 姓。



      10、乐
      ,甲骨文丝,丝弦木,架子,琴枕),字形像木枕上系着丝弦的琴具。金文承续甲骨文字形。有的金文加”白“(说唱),强调弹琴伴奏歌唱。造字本义:动词,和着演奏歌唱篆文承续金文字形。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简体楷书依据草书字形整体简化。
①本义,动词:和着演奏歌唱 yuè。     ②名词:通过节奏、旋律、和声和音色加工创伤的音响作品 yuè。 乐池  乐府  乐坛        ③形容词:开心的的,愉快的 lè。  乐趣  乐子       乐事   乐天       ④副词:开心地,愉快地 lè。    乐观       乐观其成   

      11、川


      ,甲骨文是象形字,字形像弯弯曲曲的河道中流动的水。有的甲骨文将表示流水的多点弯曲虚线简写成三点。有的甲骨文将三点构成的弯曲虚线简化成弯曲的实线造字本义:名词,山谷间由山涧、溪流汇成的湍急小河金文、篆文承续简体甲骨文字形。是山谷间陡峭地带窄浅的湍急水流,是开阔地带深广的舒缓水流(即,川是较小的河,是河的上游;河是较大的川,是川的下游)。  在造字时代,水流的源头叫* ;石壁上飞溅的山泉叫*  ;由山泉汇成的水叫*  ;山涧在地面汇成的清流叫*  ;众多小溪汇成的水流叫;众多川流汇成的大川叫*  最大的河的叫*
      ①本义,名词:河流。 川流不息/ 百川 四川     ,贯通流水也。——《说文》 利涉大。——《易 &#8226; 需》
      ②名词:冲积地,平地。   川地     /      粮川       平川         一马平川
      ③名词:境内有四条河流的西南大省的略称。 川菜 川剧           川军 川民 川马           川西             ④动词:漂泊,旅行。 川资            

      三、译文
      自己建立起来的德行应该像江河水一样川流不止,流传到子孙后代永远不会停息。祖先建立的德行象潭水一般洁净无染、清澈照人,后人应该以此为鉴,在此基础上再建立起子孙后代自己的德行,这样一代一代传续下去,才叫做“川流不息”。人的仪容举止要安详,要从容不迫,不要毛毛草草。言语对答要安定沉稳,要有定力。内心敬才能重,重了才能定。内有定,外表的仪容举止才有安。让自己的德行像兰草那样的清香,像青松那样的茂盛,像河水那样川流不止,延及万代不息;像潭水那样洁净无染,永为后人借鉴,仪容举止要沉静安详,言语对答要安定稳重。任何事情,有好的开端固然很好;能够慎终如初,坚持到底就更为难能可贵。这是一个人一生荣誉与事业的基础,有了这个根基,荣业的发展才能没有止境。学问优秀的能够出仕做官,有机会行使职权参与政事的处理。周人怀念召伯的德政,留下甘棠树不忍砍伐,召伯虽然离去了,但百姓却越发歌颂他、怀念他。音乐要根据身份的贵贱有所不同,礼仪要依据地位的高低有所区别。长辈与晚辈要和睦相处,夫妇一方倡导的另一方要服从。


      四、体会
      1、越读越喜欢千字文的内容,原来以为的每个字都有其最原始的字义,有趣极了。川、仕、乐、令、唱(倡)、笃、业,都有历史故事在其中,在有趣之余,更是看到祖宗留给我辈的遗产真得是太珍贵了,但被我们无视,那些字真是字字珠玑,像是在土里埋着的金子,我们稍微努力往下挖一点深度,就会有极大的收获。可惜的是现代的我,我们,都是急于忙于赶路,不知道自己是谁,不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快乐至死,各种乱,各种忙,各种无助……
      2、在大街上很难看到笃定的、安定的人,自己也是这样,不知不觉就被大众给带着走了,从众心理作祟。渐渐地从开篇的自然、气候,到现在的生活细节,就像有些同学在分享里写到的,仅仅简短的四个字的排列,就像是生活说明书,清清楚楚地写着做人做事的原则,努力的方向,要做到川流不息真是难呢,好好遵循,做好自己的本分,努力修行。
      3、也看到了自己在历史长河中的渺小,有时觉得自己很大,这时学了千字文却发现自己好小,像一颗低微的尘埃,小到可以忽略不计。但是这样可以让我更清晰地看清自己的位置,且行且珍惜!要立志当好未来的祖宗,做好父辈的孝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1-6 22:24:3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sxwxzho 于 2019-1-12 23:18 编辑



      第六周任务:

      一、原文
      外受傅训 (wài shòu fù xùn),入奉母仪 (rù fèng mǔ yí)。
      诸姑伯叔 (zhū gū bó shú),犹子比儿 (yōu zǐ bǐ ér)。

      孔怀兄弟 (kǒng huái xiōng dì),同气连枝 (tóng qì lián zhī)。
      交友投分 (jiāo yǒu tóu f ēn),切磨箴规 (qiē mó zhēn guī)。

      仁慈隐恻 (rén cí yǐn cè), 造次弗离 (zào cì fú lí)。
      节义廉退 (jié yì lián tuì),颠沛匪亏 (diān pèi fěi kuī)。
  
      性静情逸 (xìng jìng qíng yì),心动神疲 (xīn dòng shén pí)。
      守真志满 (shǒu zhēn zhì mǎn),逐物意移 (zhú wù yì yí)。
      坚持雅操 (jiān chí yǎ cāo),好爵自縻 (hǎo jué zì mí)。

      二、查句词
      (一)需要查询的句子
      1、外受傅训,入奉母仪。 在外接受师傅的训诲,在家遵从父母的教导。
          这两句是谈教育的原则,要将师教与家教结合起来。在外面要接受老师的训诲,在家中要奉持母亲的规范。古代的规矩是,父亲在外做事、挣钱养家,所以常年不在家,只有到了年底放长假的时候才回来。小孩子在家里的教育,主要由母亲负责,所以女人的主要职责就是相夫教子,两项内容。小孩子自降生至三岁以前,接触最多的就是母亲,母亲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是小孩子模仿和学习的样板,所以中国自古以来就重视母仪母教。世上先有孟母,然后才有孟子,周有三太:太姜、太任、太姒,才有文王、武王、周公,才有周朝八百年的天下。现代的妇女都嫌丈夫挣钱少,不管孩子的教育,自己出去做女强人了,这个世界上哪里还会有忠臣孝子呢?“傅训”是师傅、师长的训诲,属于师道。传统教育中的“师”分为“人师”与“经师”,人师的责任是教学生化性、立命,学做人,经师则负责知识的传授。韩愈在《师说》里面提出,“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传道、教做人是第一位的,知识的传授在其次。不会做人,知识越多危害性越大,因为“行止不端,读书无益”。古代的“傅”多为“人师”,要对一个学生的品行负责,所以专制时代的学生犯过,常常要追究“傅”的责任。“师”则多为传授技艺的“经师”,一师之徒,往往有十几个、几十个之多。“母仪”是母亲的举止仪表,过去大臣给皇太后送匾额,都题写“母仪天下”,这是恭维话,但也是劝勉的话,勉励皇太后做天下人的榜样,所以母亲在子女面前的言行举止不可不谨慎。教育必须是老师与家长联合起来,有些话只能老师说,有些话又非家长讲不可。家教与师教象人的两条腿一样缺一不可,所以《三字经》上说:“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现代人将对子女的教育完全推给学校、推给社会,自己大撒把、坐享其成,这怎么能行呢?

      2、诸姑伯叔, 犹子比儿。对待姑姑、伯伯、叔叔等长辈,要像是他们的亲生子女一样。
      这两句话是前面讨论过的,对孝道的第一圈拓展,将爱心扩展到自己的家人。对待姑姑、伯伯、叔叔,要象对待自己的父母一样。同样,对待侄儿、侄女也要像对待自己的子女一样。人非圣贤,不可能一步就做到大公无私。怎么办呢?就要一点一点来。孟子说,分成三步来走:第一步“亲亲”,先关心自己的家人,先从有血缘关系的亲人做起。把钱财施舍给外人舍不得,帮助自己的亲人总应该可以了。第二步“仁民”,关心同类人,我们都是人,是同类,应该互相帮助。第三步“爱物”,爱护众生、爱护这个生态环境,所谓的“天同覆,地同载”。孔子说过,对父母尽孝是小孝,是孝之始;能够爱天下人、爱万物才是大孝,是孝之终。孟子也说过,“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将自己的爱心拓展开来,就是贤人、就是菩萨。一步就做到“众生平等”当然好,如果一下子做不到,就要一步一步来,欲速则不达。经常看到学佛的人,烦自己家里人,烦自己的父母,反而跑到庙里去做功德、去供养法师,这就本末倒置了。林则徐“十无益”中的第一条就是“父母不孝,奉神无益”。父母是世间的两尊活佛,兄弟姐妹、妻子儿女,都是助人成道的活菩萨,是大护法。放着活佛不拜、活菩萨不亲近,反而向外跑,就背道而驰,大错特错了。

      3、孔怀兄弟,同气连枝。兄弟之间要相互关心,因为同受父母血气,如同树枝相连。
      这两句话谈的是五伦中的兄弟之道。兄弟之间要相互关爱,彼此气息相通,因为兄弟之间有直接的血缘关系,如同树木一样,同根连枝。“孔怀兄弟”四个字,出自《诗经?小雅?常棣》一篇,其中有“死丧之畏,兄弟孔怀”的诗句。“孔”是程度副词,有非常、最如何之意。“怀”是关爱、关怀。“孔怀”就是非常关怀、关爱的意思。兄弟之间的关系是血缘关系,亲近无比,是朋友关系不能相比的。故此,后世多用“孔怀”二字,指代兄弟手足之情。兄弟之道在五常之中属于礼德,原则是“兄友弟恭”。做兄长的要友爱、关心弟弟,做弟弟的要恭敬、尊重兄长。兄弟之间如能各尽其道,自然和睦友爱,如果将利益放在第一位,亲情放在第二位,就大错特错了。不但有违兄弟之道,也有违孝道,因为兄弟反目最悲伤的是父母,所以《弟子规》中才说“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古人有一首叙述兄弟之情的诗,讲得很有味道。兄弟不和,总是因为“争”“贪”而起的争端,其中各自的妻室往往没有起到好作用。想想古人的兄弟之情、姊妹之谊,我们每个人都应该见贤思齐,处处约束自己,为兄弟姐妹提供方便。兄弟本是同气连枝,一母所生,各自的后代又都叶茂枝繁,成为新一伦的弟兄。父一辈如果能做出“兄友弟恭”的好样板,后代的兄弟姊妹以至于堂兄弟、堂姊妹之间也一定会效法。这是真正的“荣业所基”,比遗财给子孙重要得多,所以孔子才说“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4、交友投分,切磨箴规。结交朋友要意气相投,要能学习上切磋琢磨,品行上互相告勉。
      这是谈的是五伦中的“朋友道”,是兄弟之道的拓展。一个人果真能够做到“兄友弟恭”,一定能够结交到良朋益友。如果手足之情都处不好,哪里会有真朋友呢?所以“十无益”中的第二条才说“兄弟不和,交友无益”。五伦中的其他几伦都好理解,唯独“友道”不好理解。为什么朋友也算一伦呢?人在一生之中会遭遇无数的痛苦与烦恼,有的痛苦上不可对父母师长言说,下不可告妻子兄弟,只能向朋友倾诉。人在一生中没有几个知心朋友是很痛苦的,也是做人的失败。交朋友一定要投分,也就是投脾气、投缘分,不是一类人就千万不要聚到一起,因为“人以类聚,物以群分”,况且人分三六九等,木分花梨紫檀,彼此不是一类,就格格不入。朋友之道讲一个信字,彼此推心置腹,诚信有义,才是真朋友。现代社会是工商时代,凡事都讲一个利字,无利不早起。这种名利场中的酒肉朋友,与此处讲的“友道”是完全不同的两件事,一定要辨别清楚。朋友相处,应该像曾子说的“以文会友,以友辅仁”。《弟子规》中说“善相劝,德皆建;过不规,道两亏”。朋友之间有进步要互相鼓励,有过失要互相规劝,有困难要互相帮助,有心得要互相交流,这就是“切磨箴规”。切磨是“切磋琢磨”的缩略形式,意指对学问的探讨与研究。“箴”字的本义为竹针或石头针,可用于针灸治病。箴文是一种告诫类文体,起规劝、纠正作用,箴言就是有哲理作用、能激励人的座右铭。规是劝告、建议。朋友间的规劝要注意分寸和尺度,这是“交友投分”的另一重含义。“分”是本分、分量,“投分”就是要恰如其分。朋友间相劝要适可而止,不听也就算了,我们作为朋友的责任尽到了,再劝就会结怨。所以孔子在《论语》中告诫说:“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也”。过分了就会自取其辱,那又何必呢?“切磋琢磨”这四个字,本义是指玉石加工过程的四道工序。从昆仑山采来一块石头以后,第一道工序就是“切”,从中间剖开看看石头里面有没有玉,有多少块玉。有的石头里面根本没有玉,有的只有星星点点的小玉,只能做戒指面。有的石头里面真有大玉,可以做成价值连城的工艺品。第二道工序是将石头中的玉“磋”出来,这种未经雕琢的原料玉石叫做“朴玉”。接下来要按照朴玉的形状进行雕琢,或雕凿成玉佩首饰、杯盏盘碟、佛像神像等等,就叫“琢”。最后一道工序是磨光,就是“磨”。前两道工序一个人干不了,所以要“两个人切磋切磋”;后两道工序可以自己干,因此说“让我琢磨琢磨”。

      5、仁慈隐恻,造次弗离。仁义、慈爱,对人的恻隐之心,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都不能抛离。

       仁慈就是仁德,仁是体,慈是用,表现出来就是爱心。能够不讲条件的博爱就是慈,慈的本体就是仁,它们是一体三面,同出而异名。仁是五德之首,是孔子学说的核心,也是孔子一生追求的根本。《论语》二十篇中有“里仁”一篇,专门谈仁的体和用。仁是抽象的哲学概念,不能离开具体的事项空对空地讨论,所以孔子举了几个例子加以说明。例如“仁者爱人”,有爱心,能够爱人、爱物就是仁,这是孔子不得已的说法,因为爱毕竟还不是仁的全部境界和内容。中国有一句话,叫作“博爱谓之仁”,有人说这是孔子说的,其实这是唐朝韩愈说的,不是孔子的话。普通人的爱是有条件的,是以感情为基础的。喜欢就爱,不喜欢就不爱,所以爱字里面有心。简化汉字的爱干脆连心也掏去了,赤裸裸地告诉人爱是空心的、假的,信不得。慈则是爱的升华,是没有条件的爱。母亲疼爱儿女是无条件的,这种爱就是慈,所以称母亲为慈母。“隐恻”也称为恻隐,是见人遭遇不幸而心有不忍,是仁慈之心的表现,所谓“恻隐怜人谓之慈”(《贾子道术》)。如果分开来解字,“痛之深为隐,伤之切为恻”。孟子说:“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孟子?尽心上》)做人的标准以恻隐之心为首,没有恻隐之心就不是人,这并不是孟子在骂人,事实确是如此。孟子举了“孺子坠井”的例子,一个人看到有孩子掉入井里,他瞬间的第一个反应就是救人,根本没考虑是否有奖金,是否受表扬之类的条件,这就是恻隐之心人皆有之。这是孟子“性善论”的基点。“造次”的本义是仓促、匆忙,引伸义为草率、轻忽、唐突。人在忙乱仓促、来不及思考的时候,仁德所表现出来的慈爱、恻隐之心也不能够离开、不能够抛弃,就是“造次弗离”。

      6、节义廉退,颠沛匪亏。
气节、正义、廉洁、谦让这些品德,在最穷困潦倒的时候也不可亏缺。
       “节义廉退”说的是五常之德除仁以外的其余四德“信义智礼”。“节”的本义为竹节,竹子可以被剖开,但其中的节不会扭曲,由因引伸为气节、操守,所谓“君子竹,大夫松”,说的是人应该有所守而不变。这里用“节”来代表五常之中的信德。古代国家的特使出访,手中都要持着一根竹子做的“旌节”,人在旌节在以象征国家的主权与尊严。西汉的苏武,奉汉武帝之命出使匈奴被匈奴扣押,流放到北海牧羊十九年,汉昭帝时才被迎回中原。苏武须发入雪,手中高举着那根旌节回到长安,被传为千古佳话。“义”是孟子学说的核心,也是孟子一生追求的目标。孔子说“杀身成仁”,孟子说“舍生取义”。“大义凛然”是孟子做人的标准之一,虽有敌军围困,只要“义之所在,虽千万人吾往矣”。“廉”指一个人有操守,不苟且,在五常中代表“智德”。“退”的意思是谦退、谦逊、礼让,是“礼德”。

      7、性静情逸,心动神疲。保持内心清静平定,情绪就会安逸舒适,心为外物所动,精神就会疲惫困倦。
       “性”是天赋的、天生的,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是人心理活动的本体。“性”的表现形式就是“情”,这个看不见摸不着的本体,依托于“情”这个形式表现出来,以便与同类进行交流。“情”有“喜怒哀惧爱恶欲”七种形式,医学上叫做“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情是由性所发出的,性一动就发为情。子思在《中庸》里面说:“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其节谓之和”。未发是性之未动还没有变为情的时候,这是最理想的状态,叫做“中”(上古时代的中原音,今天的河南话里“中”还是读第三声)。一旦性情发动,性变为情了,就要“中其节”,节是节骨眼、是关键、是物体的连接点。“中节”就是要正中靶心,恰到好处,能中节就是和,和就不伤,己人都不伤。人非圣贤不可能没有情感,性一动就变为情感,既有情感就要发作表现出来。发作可以,但要恰到好处,适可而止。孩子闯了祸,教育得恰到好处,他一定乖乖地接受,不会记恨父母,这就是和。如果处理得过了火,将孩子以前的过错、陈糠烂谷子一起翻出来,他一定不服气,因为你没有中节。掌握这个火候,就需要智慧与经验。

      8、守真志满,逐物意移。保持自己天生的善性,愿望就可以得到满足,追求物欲享受,善性就会转移改变。

      “守真志满”是守住真常之性。“真”指人的本性、本质,“守真”就是守住自己纯真的本性和操守。能够守住真常之性,人的心志就会饱满。如果跟着外物跑,心被外物所动,人的意志就被转移、被改变了。神是人体一切生命活动的总称。中国文化中其实没有迷信的东西,“鬼”与“神”的概念,按照道家思想的解释“纯阳之气谓之神,纯阴之气谓之鬼”。并非是神在天上、鬼在地府,神鬼统统都在自己身上。“神者伸也”,是生命活动的伸展和延长;“鬼者归也”,是生命活动的回归和结束。可见,迷信是自己对生命现象和心理活动的迷惑,是无知、没有智慧的表现。
      9、坚持雅操,好爵自縻 。坚定地保持着高雅情操,好的职位自然就会属于你。
       这句话是这一部分的结语,也等于是给第二部分下的结论。一个人只要能够坚持高雅的操守,好运自然会来临,哪里用得着向外面去求呢?“雅操”指高雅的操守、高尚的道德追求,即“仁义礼智信”五常之德,与“父子、兄弟、夫妇、君臣、朋友”五伦之道。能持五常之德、行五伦之道,才为此地所讲的“坚持雅操”。但人都是正眼未开,不知正身求己,反而拼命地向外追求,希望福从天降,这是不明理。理不明就无法行道,道不行就没有功,没功就没德,没德福从哪里来呢?如果反问自己,我们到底缺少什么?大概都是“缺德”。如果上天能够恩赐,赐予我们的也只有德而已。“好爵自縻”一句出自《易经》,《易经?中孚卦》里面有一句“我有好爵,吾与尔縻之”的话。“爵”是古代青铜制作的酒具,因贵族的等级不同使用的爵器也不同。后世把爵作为爵位、爵号、官位的总称,好爵即指代高官厚禄、好运气、好机会。“縻”的本义为拴牛的绳子。拴马的绳子叫羁,拴牛的绳子叫縻,羁縻合用是牵制、笼络的意思。縻字的引伸义为牵系、拴住,“自縻”就是自己跑来拴住自己,也就是自修己德、自求多福,好运自来的意思。中国文化是自立的文化,儒家思想中不认为有个能拯救人类的上帝,解救人类的只有人自己,人的良知良能才是拯救人类自己的最后希望。中国人历来讲究求人不如求己,求己者贵,知足者富。《易经?乾卦》的第一句话就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自强而后才有外援,自立而后才有天助,所以叫做“自縻”。

      (二)需要查寻的字词
      10、受
      舟,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运输的船只。受,甲骨文(两只手,表示运送与接收)(舟,两岸间运送货物的工具),表示用船只在两岸间运送。造字本义:动词,用船只往返两岸,为隔岸的人运送物品。金文承续甲骨文字形。篆文误将金文的“舟”写成“冂”。“受”的“输送”本义消失后,篆文再加“手”另造“授”。        ①本义,动词:用船只往返两岸,为隔岸的人运送物品。  本义后由“授”代替。                  受,相付也。——《说文》
         ②动词:接收,获得。 受粉 受精 受胎         受话 受命 受权       受奖 受赏       受戒 受训        受理 受聘 受托       受洗 受降     受礼 受贿      受益
              受用 受助         受教育        受宠若惊     /      感受 领受   
              主妇拜受爵。——《仪礼 &#8226; 特牲馈食礼》                受其币。——《周礼 &#8226; 天官 &#8226; 司书》     则受之。——《周礼 &#8226; 司干》        
         ③动词:遭遇,承担。 受潮 受凉 受热 受暑         受挫 受阻         受敌 受害 受伤        受罚 受刑 受过         受惊 受窘       受苦 受累 受穷          受难
              受灾         受骗 受审         受气 受屈  受辱         受得住        受批评 受委屈       /        难受 好受
             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史记 &#8226; 屈原贾生列传》             民到于今受其赐。——《论语 &#8226; 宪问》
              一夫不耕,或受之饥,一女不织,或受之寒。——贾谊《论积贮疏》             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唐 &#8226;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秋水才添四五尺,野航恰受两三人。——杜甫《南邻》

      11、训
       川,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河流。訓,古鈢字形(川,河流)(言,说话),比喻像河水一样滔滔不绝地教说。造字本义:动词,不停地告诫、命令、呵斥。籀文承续金文字形。篆文将籀文字形中的写成。隶书将篆文字形中的简写成。简体楷书依据类推简化规则,将正体楷书字形中的简写成。古人称温柔地教诱导为“诲”;称粗暴地呵斥为“训”。《说文解字》:訓,說教也。从言,川聲。
          ①本义,动词:不停地告诫、教诲、命令、呵斥。    训斥 训导 训告 训诲 训诫 训练 训令 训示      训词 训话     /       挨训 受训        春训 冬训 秋训     
             集训 轮训     教训 培训 整训       军训         
              训,说教也。——《说文》              训,诫也。——《玉篇 &#8226; 言部》
            ②名词:先人告诫、教诲的教条、准则。    /    古训 家训 遗训      佳训          
        训,古言可为法也。——《正字通 &#8226; 言部》               古训是式,威仪是力。——《诗 &#8226; 大雅 &#8226; 烝民》

      12、奉

      丰,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封地边界的茂盛植物。奉,金文(丰,茂盛植物)(双手),表示手持丰茂植物。篆文再加“手”,强调恭敬持举。造字本义:双手恭敬持举丰茂植物,祭拜土神,以求种植丰收。隶书将篆文的写成,将篆文中间的“手”写成。当“奉”的“恭敬持举”本义消失后,篆文再加“手”另造“捧”代替。文言版《説文解字》:奉,承也。从手,从廾,丰聲。
       ①本义,动词:恭敬持举丰茂植物祭拜地神。       本义只见于古文
              社稷无常奉, 君臣无常位,自古以然。——《左传 &#8226; 昭公三十二年》
       ②动词:恭敬地持举。        该义项后由“捧”代替
              奉,持也。——《广雅 &#8226; 释诂三》               黔敖左奉食,右执饮。——《礼记 &#8226; 檀弓下》
        ③副词:恭敬地,荣耀地。        奉复 奉还         奉告 奉劝          奉陪 奉迎       奉请 奉邀
              公称丕显德,以予小子,扬文武烈, 奉答天命。——《书 &#8226; 洛诰》               槐安国王遣小臣致命奉邀。——唐 &#8226; 李公佐《南柯太守传》
        ④动词:敬献,敬呈,献给,送给。       奉送 奉托 奉献 奉赠
              奉,献也。——《广雅 &#8226; 释言》               奉,与也。——《广韵 &#8226; 肿韵》
         ⑤动词:恭敬地接受。       奉承          奉令 奉命 奉旨
              奉,承也。——《说文 &#8226; 廾部》               乃既先恶于民,乃奉其恫,汝悔身何及?——《书 &#8226; 盘庚上》
         ⑥动词:拥戴,尊崇,讨好。       奉行       奉为圭臬    /      崇奉 信奉        阳奉阴违
              变合常全,奉常以处变。——《周易外传 &#8226; 杂卦传》               主惠而不解,则民奉养。——《管子 &#8226; 形势解》
         ⑦动词:侍候,供养,为之效劳。     奉养         奉公守法     /       侍奉        克己奉公
              奉,侍也。——《字彙 &#8226; 大部》               春以奉耕,夏以奉耘。——《管子 &#8226; 国蓄》           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老子》
           ⑧名词:厚遇,用度,给养。      该义项后由“俸”代替
              奉,禄也。——《广雅 &#8226; 释诂四》
                    
      13、仪
       “義(义)”是“儀(仪)”的本字。義,甲骨文(羊,祥,吉兆)(我,武器,借代战争),表示吉兆之战。金文承续甲骨文字形。当“義”的“仪式”本义消失后,篆文再加“人” 另造“儀”代替,表示程式庄严的典礼。造字本义:名词,出征前的隆重仪式,祭祀占卜,预测战争凶吉;如果神灵显示吉兆,则表明战争是仁道、公正的,为神灵福佑的。简体楷书“仪”以“义”代替“義”,“乂”表示杀戮,“乂”加一点,表示公正顺天的战争。文言版《説文解字》:儀,度也。从人,義聲。   
       ①本义,名词:按程序进行的、有象征意义的场面、程序。  仪式 仪仗          仪仗队       /       礼仪       司仪            義,已之威仪也。——《说文》              仪,度也。——《说文》
       ②名词:正规的着装,整装过的外表。     仪表 仪容 仪态          仪表堂堂   
              令仪令色,小心翼翼。——《诗&#8226;   大雅》              礼仪卒度。——《诗 &#8226;  小雅 &#8226;  楚茨》
        ③动词:倾心,羡慕。心仪   心仪已久
        ④名词:按 一定程序操作的设备。   仪表 仪器       /        地动仪 候天仪

      14、比

      比,甲骨文字形与“从”相似,像两个人、并肩而立。造字本义:两人并肩挨着。金文、篆文承续甲骨文字形。隶书变形较大,将篆文的“人” 写成“匕”。文言版《説文解字》:比,密也。二人爲从,反从爲比。凡比之屬皆从比。夶,古文比。白话版《说文解字》:比,相从密切。两人相随构成“从”字,反写“从”字遂成“比”。所有与比相关的字,都采用“比”作边旁。夶,这是古文写法的“比”字。
     ①本义,动词:两人并肩挨着。   比邻         比比皆是         比肩继踵   
              比,密也。——《说文》              其比如栉。——《诗 &#8226; 周颂 &#8226; 良耜》              使小国事大国,大国比小国。——《周礼 &#8226; 夏官》
     ②动词:两相并列、对照。   比方 比拟 比如 比喻          比目鱼 比翼鸟      /       好比   排比        不比当年          朋比为奸
              南方有比翼鸟焉,不比不飞,其名谓之鹣鹣。——《尔雅 &#8226; 释鸟》           子比而同之,是乱天下也。——《孟子 &#8226; 滕文公上》
     ③动词:两相较量。   比较 比赛 比试          比武          人比人,气死人                     与天地兮比寿,与日月兮齐光。——《楚辞 &#8226; 涉江》
     ④动词:对,对应。   比分 比价 比例  比值        /        二比一        性价比 性能比   
     ⑤介词:用在相对照的两个事物之间。    /       命比纸薄 心比天高   
              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唐 &#8226; 柳宗元《捕蛇者说》              曹操比于袁绍。——《三国志 &#8226; 诸葛亮传》
      ⑥动词:用连续的动作表达(口语)。    比画          比比画画  比来比去       /      用手比

      15、怀

      “褱”是“懷”的本字。褱,金文(衣,胸襟)(眔,流泪),表示将哭泣流泪的孩子抱在胸前,以示爱护与安慰。篆文将金文字形中的写成,将金文字形中的写成。当“褱”作为单纯字件后,篆文再加“心”(慰藉)另造“懷”代替,强调大人慰藉伤心的幼儿。造字本义:动词,父母将伤心哭泣的幼儿抱在胸前加以安慰。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俗体楷书将正体楷书字形中的简写成。简体楷书依据类推简化规则,将正体楷书字形中的“褱”简写成“不”。文言版《説文解字》:懷,念思也。从心,褱聲。 白话版《说文解字》:怀,内心挂念。字形采用“心”作边旁,采用“褱”作声旁。
       ①本义,动词:将流泪的孩子抱在胸前。   本义只见于古文             有女怀人。——《诗 &#8226; 召南 &#8226; 野有死麕》
       ②动词:抱在胸前。    怀抱 怀揣         /       胸怀世界   
              荡荡怀山襄陵。——《书 &#8226; 尧典》              怀瑾握瑜兮,穷不知所示。——《楚辞 &#8226; 九章 &#8226; 怀沙》
       ③动词:心存,装着。   怀春 怀孕 怀胎         怀古 怀旧          怀恨 怀念 怀疑         怀才不遇       /       不怀好意        心怀鬼胎
              怀,思念也。——《说文》              君子怀德,小人怀土。——《论语 &#8226; 里仁》              嗟我怀人。——《诗 &#8226; 周南 &#8226; 卷耳》
       ④名词:胸部的衣服。   怀表        怀里       /        襟怀 胸怀   
              免于父母之怀。——《论语 &#8226; 然后》              寘子于怀。——《诗 &#8226; 小雅 &#8226; 谷风》
       ⑤名词:心意。     /      开怀 壮怀          心怀       正中下怀      
              仆怀欲陈之,而未有路。——汉 &#8226; 司马迁《报任安书》

      16、磨

       ,既是声旁也是形旁:粗涩、不光滑。籀文(麻,粗糙)(石盘),表示有粗砺槽纹的石盘。造字本义:用两块凿有交错麻点的石盘组成的石具,用来加工食物,去壳或粉碎篆文承续籀文字形。 文言版《说文解字》:磿,石聲也。从石,厤聲。   附 白话版《说文解字》:磨,石头的声音。字形采用“石”作边旁,“厤”作声旁。
       本义,名词:两块凿有交错麻点的石盘组成的加工石具。mò       /        拉磨 推磨      石磨 水磨       若羽之旋,若磨石之隧。——《庄子 &#8226; 天下》
      ②动词:用有麻点的石盘将食物由粗变细。mò          磨床 磨坊 磨轮 磨盘             磨石         
      ③动词:用粗糙表面在硬物上搓、擦、锉。  mó     磨擦 磨耗 磨合 磨灭 磨蚀 磨损       磨砺 磨炼       磨刀 磨墨 磨器 磨人       磨牙 磨嘴      
              磨工夫 磨洋工        磨磨蹭蹭        磨穿铁砚        磨砂玻璃         磨刀不误砍柴工     /        打磨 琢磨        消磨 折磨         铁杵磨成针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诗 &#8226; 卫风 &#8226; 淇奥》              切磋琢磨,乃成宝器。——《论衡 &#8226; 量知》

      17、颠沛

      指生活艰难,四处流浪,出自宋·张世南《游宦纪闻》第九卷。(1)宋·张世南《游宦纪闻》第九卷:“而哀予颠沛流离万里,保有之难也,而共振显之。
(2)从此,麋鹿结束了它们大半个世纪在海外漂泊不定、颠沛流离的生涯,开始了回归故土、回归自然的新生活。(出自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17课《麋鹿》)(3)宋·楼钥《攻媿集》:“有人焉;业弓冶之余;而弗能修播获之职;颠沛流离;而叫呼攀援于门下。”  颠沛:跌倒,比喻穷困,受挫折;流离:浪落。由于灾荒或战乱而流转离散。形容生活艰难,四处流浪。

      18、逸

      ,甲骨文(兔)(止,“趾”,行进),表示追逐野兔。金文将甲骨文字形中的“止”写成“辵”(行进),强调猎人“追逐”的含义。在所有猎物中,温顺易捕的,莫过于野兔,因此野兔逃脱会成为古人捕猎失手的深刻印象。造字本义:动词,野兔逃脱猎人追捕篆文承续金文字形。文言版《説文解字》:逸,失也。从辵兔。兔謾訑善逃也。   白话版《说文解字》:逸,失踪。字形采用“辵、兔”会义。野兔会在危急时刻装假蒙人,善于逃跑。
        ①本义,动词:野兔逃脱猎捕。   本义只见于古文。     见一赤兔,每搏辄逸。——《北史 &#8226; 齐高祖纪》
       ②动词:逃脱。    /       奔逸 逃逸          肇事逃逸   
              逸,失也。从辵兔,兔谩訑善逃也。——《说文》              逸,奔也。——《玉篇》              马逸不能止。——《左传 &#8226; 成公二年》
        ③形容词:失控的的,失传的。      逸书 逸文         逸史 逸事 逸闻   
              然则夏后、周公之典逸矣。——柳宗元《时令论上》
        ④形容词:自由的,自在的。  逸民    逸豫可以亡身   /  安逸 闲逸 隐逸   以逸待劳    一劳永逸        无教逸欲有邦。——《书 &#8226; 皋陶谟》

      19、疲

      ,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表面。(皮,表面),表示病在表皮。造字本义:形容词,表面的病态,即困乏、倦怠,稍加休息即可文言版《説文解字》:疲,勞也。从疒,皮聲。   白话版《说文解字》:疲,身体劳顿。字形采用“疒”作边旁,采用“皮”作声旁。
      
      20、满
      ,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均匀,平均。篆文(水)(均匀),表示水充斥每一处。造字本义:容器内液体饱和隶书将篆文的写成文言版《説文解字》:满,盈溢也。从水聲。附 白话版《说文解字》:满,液体达到器皿容量而外溢。字形采用“水”作边旁,“”是声旁。
      ①本义,动词:器皿内液体饱和。 本义消失。              满,盈溢也。——《说文》
      ②动词:完全充斥,使充足。 满月          满额 满员 满座          满意      /       充满
              荆有云梦,犀兕麋鹿满之。——《墨子 &#8226; 公输》              奸邪满侧。——《韩非子 &#8226; 扬权》       黄四娘家花满溪。——唐 &#8226; 杜甫《江畔独步寻花》
      ③形容词:足量的,达到极限的。    满分       满足       满当当 满堂堂        /       客满          期满       饱满 丰满
              满招损,谦受益。——《书 &#8226; 大禹谟》          克勤于邦,克勤于家,不自满假。——《书 &#8226; 大禹谟》
      ④副词:全,完全地,足量地。 满地 满天     满门 满堂     满腹 满怀     满口 满面 满目 满腔 满手 满心 满嘴      满载      满世界 满城风雨         
               满面春风         满山遍野          满不在乎          满打满算                满面尘灰烟火色。——唐 &#8226; 白居易《卖炭翁》

      21、坚持

      坚持(名词、形容词、动词),即意志坚强,坚韧不拔,持即持久,有耐性。坚持意思是不改变不动摇,始终如一。坚持是意志力的完美表现。坚持也是有毅力的一种表现。

      三、译文
       在外接受师傅的训诲,在家遵从父母的教导。对待姑姑、伯伯、叔叔等长辈,要像是他们的亲生子女一样。兄弟之间要相互关心,因为同受父母血气,如同树枝相连。结交朋友要意气相投,要能学习上切磋琢磨,品行上互相告勉。仁义、慈爱,对人的恻隐之心,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都不能抛离。气节、正义、廉洁、谦让这些品德,在最穷困潦倒的时候也不可亏缺。保持内心清静平定,情绪就会安逸舒适,心为外物所动,精神就会疲惫困倦。保持内心清静平定,情绪就会安逸舒适,心为外物所动,精神就会疲惫困倦。坚定地保持着高雅情操,好的职位自然就会属于你。

      四、体会
      从谈教育,把家教和师教结合起来,讲孝道。接着拓展到家人、兄弟姐妹、朋友,再到仁义礼智信,五常五伦,有种与祖宗连通的感觉!看到了祖先对于自身的要求具体、细致,从小到大,不断延伸,直到爱天下所有人。       对照自己,觉得自己有时做得不太好,对家人有时苛刻,对朋友有时不信,对孩子不慈,没有归到自己的位置上,还需多多向内看,时刻观照自己所处的位置,不断及时调整,在道,守道,循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家道心理 ( 工信备案 渝ICP备16002156号-4 )

GMT+8, 2024-12-22 20:42 , Processed in 1.165436 second(s), 15 queries .

学员作业空间非开放社区 公安备案50011202501312 工商备案 500112000037503

重庆市珑夫心理 @Discuz!GB X3.4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