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农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7547|回复: 23

彦《千字文》读书笔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11-12 22:10: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注册登录可以浏览更多内容,本论坛多数版面是加密空间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彦 于 2018-11-12 22:15 编辑

        这一次不再为了所谓的意义读书,真心觉得我要以圣贤书,圣贤人所教导的东西来武装自己。而我又奇缺,那就补课吧。二来我真心喜欢经典书的韵味,似甘露。以我的这份真心喜欢如果能给儿子学习圣贤经典的动力,那就是一个极佳的副产品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12-8 21:01:1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彦 于 2018-12-8 21:25 编辑

第一周
1.原文内容:

天地玄黄 (tiān dì xuán huáng),宇宙洪荒 (yǔ zhòu hóng huāng)。
日月盈昃 (rì yuè yíng zè),辰宿列张 (chén xiù liè zhāng)。
寒来暑往 (hán lái shǔ wǎng),秋收冬藏 (qiū shōu dōng cáng)。
闰余成岁 (rùn yú chéng suì), 律吕调阳 (lǜ lǚ tiáo yáng)。
云腾致雨 (yún téng zhì yǔ), 露结为霜 (lù jié wéi shuāng)。
金生丽水 (jīn shēng lì shuǐ), 玉出昆冈 (yù chū kūn gāng)。
剑号巨阙 (jiàn hào jù què), 珠称夜光 (zhū chēng yè guāng)。
果珍李柰 (guǒ zhēn lǐ nài), 菜重芥姜 (cài zhòng jiè jiāng)。
海咸河淡 (hǎi xián hé dàn), 鳞潜羽翔 (lín qián yǔ xiáng)。
2.需要查阅的词汇和短句
1、天地玄黄:出自《易经》,天玄而地黄。“形而上谓之道,形而下谓之器。”“轻清者上升为天,阴浊者下降为地。”                        天地:对智慧之人讲真话,形而上——天  形而下——地
                                   对智慧不够之人讲浅话,太空是天,地球是地。
                        玄:本义指深蓝近于黑,引申为高远而高深莫测。形而上的天道理体,玄之又玄,深不可测,是人智不能理解的天玄。
                        地黄:1.炎黄文化中,土的颜色,人的肤色,农作物黍,稷是黄色   2.宇宙中天体是炽热的,有温度--
2.宇宙洪荒:洪本义大水。荒的本义是草木的蒙昧,指代的是远古时期,人类还没有出现以前,离现在至少是500万年,那时的地球上还处在混沌蒙昧的状态中。
3.日月盈昃:日,太阳,月,月亮又名太阴。盈指的是盈满,这是针对月亮来说的;仄的意思是倾斜,是针对太阳说的。月亮十五是满月叫盈,又叫望,望者日月相望也。每个月的阴历十五,夕阳还没落山,满月已经升起来了。一日一月、一白一黄相对而望,蔚为瑰丽。每个月的初一,没有月光的月体叫朔,每个月的最后一天也没有月光,那叫晦。初三到初七,慢慢有月牙出来了,开始是C形,像镰刀一样,叫新月。到了初八,是反着的D形,这叫上弦。十五是满月,再到D形,是下弦,最后到一线残月,然后就是晦。这是当月球与太阳处于同一直线的时候,二者的视表面积重合,月体完全遮住了太阳,看不见月光了。仄指的是日西斜,太阳每天都东升西落,正午的时候位置最高,一过午时就叫仄。中国自己的天文学里面讲究黄道、白道和赤道,这是最基本的天体运行的轨道。
4.辰宿列张
寒来暑往
闰余成岁
律吕调阳
巨阙
夜光


必须要查询的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12-8 23:09:4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彦 于 2018-12-8 23:30 编辑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12-21 17:53:5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彦 于 2018-12-21 18:58 编辑

第三周
1、原文内容:
盖此身发 (gài cǐ shēn fà), 四大五常 (sì dà wǔ cháng)。
恭惟鞠养 (gōng wéi jū yǎng),岂敢毁伤 (qǐ gǎn huǐ shāng)。

女慕贞洁 (nǚ mù zhēn jié), 男效才良 (nán xiào cái liáng)。
知过必改 (zhī guò bì gǎi), 得能莫忘 (dé néng mò wàng)。

罔谈彼短 (wǎng tán bǐ duǎn), 靡恃己长 (mí shì jǐ cháng)。
信使可覆 (xìn shǐ kě fù), 器欲难量 (qì yù nán liáng)。

墨悲丝染 (mò bēi sī rǎn),诗赞羔羊 (shī zàn gāo yáng)。
景行维贤 (jǐng xíng wéi xián), 克念作圣 (kè niàn zuò shèng)。
2.需要查阅的词汇和短句
盖此身发,四大五常
Gài 盖
本意是用草遮盖住东西。这里表示所有的,全部的。盖是蓋的通俗写法,整理简化汉字时,当作繁简关系。实际“盖”是用“艹”表意,用“盍”(读hé,上面是盖子,下面是器皿,两者相合)兼读音。

本意是雌雄的雌。因为借之表示这里、当下,所以加代表短尾鸟的“隹”另造“雌”字。
shēn
本意是孕妇的样子,泛指整个身体。象形字,像一位孕妇的样子。

本意是毛发。繁体“髮”字上面是“髟”(读biāo,表示长毛飘动),下面“犮”(读bá,拔的省略),长发可以拔(人身上的汗毛不可拔住)。简化字是根据其草书形体楷化而成的。
盖此身发:所有的整个身体,包括毛发。

本意是数目字四个。“四”字的字形像四面八方之意。

本意是人张开四肢,表示大小。象形字,像人形。人的形体在古文字表达上有很多种:一般侧身劳作为成年人,正面站立的人表示大(天字即用大表示头顶),再变换姿势,有的表示跟从,有的表示比较。

本意是一只手,有五个手指的样子,引申为数目字五个。
cháng
本意是下衣,即“裳”字。因为下面的衣裳常围在身子上,就借之表示经常之常,而后另造“裳”字。所以,“裳”字本来读衣裳之裳,也可读成古音“常”。
四大五常:四大指佛教理论,表示世界上的四种基本物质属性:地、水、火、风;五常指儒家思想,表示人生命中的五种基本要素:仁、义、礼、智、信。
【 盖此身发 四大五常 】
盖此身发——所有的整个身体,包括毛发。
四大五常——四大指佛教理论,表示世界上的四种基本物质属性:地、水、火、风;五常指儒家思想,表示人生命中的五种基本要素:仁、义、礼、智、信。
这八个字为一完整句,是说人的整个身体保护与内在修养的情况

     四大五常出自千字文。人要具备四大五常,才能称其为人。佛教认为:地、水、风、火是宇宙组成的四种基本物质。地以坚为性,能承载万物;水以湿为性,能包容万物;火以暖为性,能成熟万物;风以动为性,能生长万物。人身就由此四大组成,所以四大常作为人身的代称。五常是指仁(仁爱)、义(正义)、礼(礼让)、智(才智)、信(诚信),是儒家的理论道德规范,不仅在过去规范着人们的行动,就是在今天仍具有借鉴的意义。
1,道家以道、天、地、人为四大。《老子》中说:“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2,佛家(或佛学)以地、水、火、风为四大,认为这四者能够产生一切,包括事物和思想。当然也产生人自身。 3.儒家以天、地、亲、师为四大。
1,五种品德修养,仁、义、礼、智、信。2,封建礼教中的人与人的五种关系,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又叫五伦。据此,孟子主张:“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序),朋友有信。3,五种伦理道德,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又叫五教。4,(五常)五行也可称为五常,即金、木、水、火、土。
  《千字文》中说:“盖此身发,四大五常,恭惟鞠养,岂敢毁伤?”
意思是说,每一个人的身体生命,都关系到四大五常,自己的生命是父母给与的,自己是父母养育大的,自己将来也要担负养育下一代的使命,怎能不爱惜自己的身体而使身体受到伤害呢?这段话的来由是儒家的传统观念。儒家认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岂敢毁伤?”
从上述可知,千字文中的这段话宣扬的是儒家的伦理道德,是从人在天地中的地位,以及人与人之间的伦理关系来说明应当爱惜身体的道理,因此,这里的“四大五常”该是指道家的四大(人在天地中的地位)和封建社会中五种伦理道德,即五伦五教(五伦五教密切相关,意思相通)。
每个人都应该恭敬的想着父母的养育之恩,爱惜自己的生命,爱惜生而为人所被赋予的美德。
其实本篇前文中就有了“吊民伐罪,周发殷汤”。所以,关于君臣的在这里应该忽略,而是以“人”为大。四大五常应为道、天、地、人,仁、义、礼、智、信。这样接下文“女慕贞洁,男效才良”更合适。

恭惟鞠养, 岂敢毁伤
gōng恭
本意是内心恭敬。下面是“心”字的变形,上面是“供”字的省略。
wéi惟
本意是小心、思考。左边的“心”表示与心理有关,右边的“隹”是小鸟,有细小、多的意味。二者合起来表示谨慎思考。
jū鞠
本意是鞠球,类似足球,由若干块皮革组成,引申为养护。
yǎng养
本意是饲养。繁体是从羊、食二字,即喂养。简化字根据其草书形体楷化而成。恭惟鞠养:恭敬小心养护。
qǐ岂
本意是凯或恺,即欢迎、庆祝凯旋之乐。后来虚化当作“怎样”的意思使用。
gǎn敢
本意是勇敢、敢于。左下角是“取”字的省略,其余为“攻”字,合起来表示敢于夺取敌人首级。
huǐ毁
本意是毁坏。左上角的“臼”是陶器,左下角的“工”是制陶时的转盘,右边的“殳”是投掷兵器,合起来的意思是把做好的陶器打坏。
shāng伤
本意是创伤,即对人体的伤害。简化字形是根据其草书楷化而成。
岂敢毁伤:怎么能敢于毁坏、伤害呢?
女慕贞洁,男效才良


本意是女子。象形字,古文字像女子施礼的样子,楷体字像女子盘腿展臂劳作的形象。

本意是心里爱慕。所以“慕”字下面是“心”字变形表意,上面是“莫”字兼读音,暗含有看不清、看不到的意味,也就是内心喜欢。
zhēn
本意是占卜,引申为行为端正。下面的“贝”有的说是贝壳,代表龟甲,有的说是“鼎”这个字的变形。上面的“卜”是占卜。“贝”是简化字,所以“贞”是“貞”的简化形体。
jié
本意是干净,即把洗涤之物拧干,好似打结。所以“洁”字左用“氵”表意,右用“吉”(结字省略纟)兼读音。这是一个后起的音意字,原来表示干净意思的字作“潔”,“氵”表意,“絜”兼读音。暗含割断、整齐、干净的意思。
女幕贞洁:女子要羡慕品行端正,行为举止有节制的人。
nán
本意是在田间用力者,即男子。所以“男”字下面用“力”表意,上面用“田”兼读音,暗含在田地里耕种。
xiào
本意是效法、仿效。效法别人要有内力,要进行校正,所以“效”字右用“力”表意,左用“交”兼读音,暗含校正之意。
cái
本意是草木刚刚从地面上钻出米,因而有才能的意思。象形字,像是草木根芽刚从地面上长出,有无限的前程,所以用来表能力。
liáng
本意是良好,高于一般。古文字形像是饭器上有做熟的粮食,有的认为是在廊里存放的粮食。
男效才良:男子要效仿有能力,有良心的人。
【 女慕贞洁 男效才良 】
女幕贞洁——女子要羡慕品行端正,行为举止有节制的人。
男效才良——男子要效仿有能力,有良心的人。
这八个字为一对仗句,是进一步说男人和女人各自应该学习的榜样。

知过必改,得能莫忘
zhī
本意是知晓,如知道、知识等。古文字形就是从口,矢声。“口”显然是说出,“矢”有读音作用,那么到底暗含什么呢?有的说是像箭那样快,很快说出为知晓;有的说箭射没射中,眼见分晓是为知之。有的说是箭代表针,知不知道,一扎便知。这些解说都通,总之,“知”用“矢、口”二字合成,是可以表示知道、知晓的意义的。
guò
本意是过去。过去的时间难以表示,就用骨头(咼,读wāi,残骨的样子)和走动符号(之)合起来表示:已经过去的人骨即过去。引申为过错。简化字是草书楷化而成的。

本意是一定、不变。这个意思怎样表示呢?“必”字是由“八、义”二字合成:八是分开,义是正,本意是“杙”(木橛)。古代常常用木橛来作分界线的标志,所以有必然、必须的意思。
gǎi
本意是用力使自己改变样子。所以“改”字左边是自己的“己”,右边是“攵”(攴),有用力、迫使的意思。改正错误,纠正别人,不如改正自己容易。改正自己也需要用“力”,所以左边是”己”。
知过必改:知道了过错,一定改正。

本意是得到东西。左边是“行”(行动)字的省略,右边是寸(手)拿贝(财物)。
néng
本意是熊,引申为力量大,如能力。象形字,像一头大熊的样子。

本意是落日,即“暮”之本字。引申为没有。
wàng
本意是没有用心,因而记不住,忘记。
得能莫忘:获得的好东西不能忘记。
【 知过必改 得能莫忘 】
知过必改——知道了过错,一定改正。
得能莫忘——获得的好东西不能忘记。
这八个字为一对仗句,是说人如何对待过错和能力。

罔谈彼短,靡恃己长
wǎng
本意是网住逃亡者,因而有蒙蔽或者没有的意思。所以“罔”字里面用“亡”表示看不到,外面用“网”兼读音,暗含网住的意思。
tán
本意是两人说话热烈。所以“谈”字用“言”表意,用“炎”兼读音,暗含热烈之意。“炎”字本意是火苗上窜,所以用两个火表示。

本意是那边、另一方即对方。所以“彼”字用“彳”(行)表意,用“皮”兼读音,暗含由内而外,走向对岸。引申为对方、别人。
duǎn
本意是长短之短。兵器中,箭矢较短;器物中,豆器皿较高(但也有限)。所以“短”字用“矢”表意,用“豆”兼读音,暗含像豆那样,虽高但有限的意思。
罔谈彼短:不要谈论别人的短处。

本意是植物被风吹倒。所以“靡”字下用“非”(飞,与风有关)表意,上用“麻”兼读音,暗含像麻那样容易倒伏。引申为不要。
shì
本意是心里有所把持,依靠。所以“恃”字用“忄”表意,用“寺”(持本字)兼读音,暗含把持即依靠之意。

本意是自己。象形字,像一人跪坐之形。“己”字有多种解法,有的说是像人跪坐,有的说是分丝成几个类别,从而便于记住,有的说是像射鸟箭上带的丝绳。
cháng
本意是一个长头发的老人形象,象形字,像毛发长得很长之人。因为长的东西往往是慢慢成长起来的,所以两个读音有联系又有区别。形容词性质是长短之长;动词性质是成长之长。简化字是其草书楷化而成的。
靡恃己长:不要依仗自己的长处。

信使可覆,器欲难量
xìn
本意是人之言,人与人沟通,首先是语言。另外在不见面的情况下,更是需要语言的传递来表示想法、要求。所以“信”字用“人、言”二字合起来表示相信、信息。引申为信件、亲信。
shǐ
本意是使用人,所以“使”字左用“人”表意,右用“吏’兼读音。“吏”本意是记录、管理君王“史”的人,再加“亻”,更显使用、指使的意味。引申为使得。

本意是人出气用力,“可”字原来只作“丂”,表示出气不顺的样子,属于象形字。后来加“口”作“可”,有点头之意。除了进一步表示原意,还兼读音。引申为可以、许可。

本意是往返。古文字像脚印往返与宗庙、居住地的样子。后加“彳”(行,省略)进一步表示来回走动。有的版本作“覆”,表示覆盖,仍有再一次的意思。
信使可复:说话不能太随便,要能够按照说的去做。

本意是容器,如器皿、器物。古代器物简单,多是一些陶器,盛着粮食等生活基本物品,所以“器”字用四周都是“口”(陶器都有大口)表意,用“犬”兼读音,暗含看守之意。

本意是欲望。左边的“谷”既是山谷,又兼读音(古音读峪),右边的“欠”是人张口。人永远吃不饱,山谷永远填不满。
nán
本意是鸟在火上烤,因而有灾难、困难两种意思。简化字左边用“又”代替,仍旧可以看成用手(又的古字形是一只手的样子)捉鸟(隹是小鸟),从捉的角度看是困难,从被捉住的角度看是灾难。
liáng
本意是测量,引申为度量。古文字形是用量器量东西的样子。
器欲难量:心胸气量大,欲望难以估量。
【 信使可复 器欲难量 】
信使可复——说话不能太随便,要能够按照说的去做。
器欲难量——心胸气量大,欲望难以估量。
这八个字为一对仗句,是进一步说人应该言而有信,气度宏大,就像欲望不可测量。

墨悲丝染

    墨悲丝染成语出自《千字文》:墨悲丝染,诗赞羔羊。这两句意思是说,墨子为白丝染色不褪而悲泣,咏诗赞颂具有羔羊般纯洁品德的人。
墨子看见染坊里染丝,把纯白的丝放进染缸里,拿出来就成为五颜六色的了。因此感慨地说:“放到青色的染缸里就变青色,放到黄色的染缸里就变成黄色,放入的染缸不同,出来的颜色也不同。若先后放入五种不同颜色的染缸,也会先后变成五种颜色了,所以染丝不能不慎重啊!不但染丝是这样,当国的人也有受染的。舜受到许由、伯阳的熏染;禹受到皋陶、伯益的熏染;汤受到伊尹、仲虺的熏染;武王受到太公、周公的熏染。这四代君王受到好的熏染,所以能治平天下,被拥戴为天子。夏桀受到干辛、推哆的熏染;殷纣受到崇侯、恶来的熏染;厉王受到厉国公长文和荣国夷终的熏染;幽王受到傅国公夷和蔡国公谷的熏染。这四代君王受到坏的熏染,因此扰乱天下,国破身亡,受到最大的刑戮。”

        墨子见染丝者而叹曰:“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入者变,其色亦变,五入而已则为五色矣。故染不可不慎也。非独染丝然也,国亦有染。舜染于许由、伯阳;禹染于皋陶、伯益;汤染于伊尹、仲虺;武王染于太公、周公。此四王者,所染当①,故王天下,立为天子。夏桀染于干辛②、推哆;殷纣染于崇侯、恶来;厉王染于厉公长文、荣夷终;幽王染于傅公夷、蔡公谷。此四王者,所染不当③,故国残身死,为天下戮。”
①许由、伯阳、皋陶、伯益、伊尹、仲虺、太公、周公都是古代的贤人,舜、禹、汤、武受他们好的影响,故说所染者当。②干辛:一作羊辛。③干辛、推哆、崇侯、恶来、厉公、长文、荣夷终、傅公夷、蔡公谷,传说都是古代的恶人;桀、纣、厉、幽受他们坏的影响,故说所染不当。
        墨子:出生日期:前468 ,逝世日期:前376;名翟(dí),鲁阳人。墨子是我国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科学家、军事家、社会活动家,墨家学派的创始人。创立墨家学说,并有《墨子》一书传世。
        墨子是历史上唯一一个农民出身的哲学家、有重大影响力的人,墨家创始人。主要内容有兼爱、非攻、尚贤、尚同、节用、节葬、非乐、天志、明鬼、非命等项,以兼爱为核心,以节用、尚贤为支点。墨子在先秦时期创立了以几何学、物理学、光学为突出成就的一整套科学理论。墨子关于物理学的研究涉及到力学、光学、声学等分支,给出了不少物理学概念的定义,并有不少重大的发现,总结出了一些重要的物理学定理。墨学在当时影响很大,与儒家并称“显学”。墨子死后,墨家分为相里氏之墨,相夫氏之墨,邓陵氏之墨三个学派。 墨子精通手工技艺,可与当时的巧匠公输班(俗称鲁班)相比墨子擅长防守城池,据说他制作守城器械的本领比公输班还要高明。他自称是“鄙人”,被人称为“布衣之士”。《史记》记载说墨子曾做过宋国大夫,墨子很可能是一个有相当文化知识,又比较接近工农小生产者的士。自诩说“上无君上之事,下无耕农之难”,是一个同情“农与工肆之人”的士人。墨子曾经从师与儒者,学习孔子之术,称道尧舜大禹,学习《诗》、《书》、《春秋》等儒家典籍。但后来逐渐对儒家繁琐礼乐感到厌烦,最终舍掉了儒学,形成自己的墨家学派。墨家是一个宣扬仁政的学派。在代表新型地主阶级利益的法家崛起以前,墨家是先秦和儒家相对立的最大的一个学派,并列“显学”。《韩非子•显学》记载:“世之显学,儒墨也。儒之所至,孔丘也;墨之所至,墨翟也。” 墨子一生的活动主要在两方面,一是广收弟子,积极宣传自己的学说,二是不遗余力的反对兼并战争。 墨家是一个有着严密组织和严密纪律的团体,最高领袖被称为“巨子”,墨家的成员都称为“墨者”,必须服从巨子的指导,听从指挥,可以“赴汤蹈火,死不旋踵”,意思是说至死也不旋转脚跟后退。 为宣传自己的主张,墨子广收门徒,一般的亲信弟子达到数百人之多,形成了声势浩大的墨家学派。墨子的行迹很广,东到齐、鲁,北到郑、卫,南到楚、越。 生平 墨子为鲁人(今河南鲁山)(史学界曾因鲁阳渊源各抒己见。古有东鲁、西鲁之分,今人只知有鲁。今河南鲁山之谓便源于此),亦有称其为他国之人。曾到过宋、卫、楚、齐等国,并打算到越国,但终未成行。其主要事迹有:阻止鲁阳文君攻郑,说服公输般而止楚攻宋。楚惠王打算以书社封墨子,越王也打算以吴之地方五百里以封墨子,但墨子都没有接受。宋昭公时曾做过宋大夫。但以后地位下降,接近劳动者。《墨子》一书,大部分是墨子的弟子或再传弟子对墨子言行记录的汇集。它是研究墨子思想的直接材料,其中《经上》、《经下》、《经说上》、《经说下》、《大取》、《小取》等6 篇,是后期墨家的著作。也有人认为《经上》、《经下》两篇是墨子的著作。在《墨子•鲁问》中,墨翟提出了墨家的十大主张。即"兼爱"、"非攻"、"尚贤"、"尚同"、"尊天"、"事鬼"、"非乐"、"非命"、"节用"、"节葬"。他认为,要根据不同国家的不同情况,有针对性地选择十大主张中最适合的方案。如"国家昏乱",就选用"尚贤"、"尚同";国家贫弱,就选用"节用"、"节葬";等等。墨家是一个有严密组织纪律的团体。他们的领袖称为"巨子"。第一任巨子是墨子,后来的"巨子"有孟胜、田襄子、腹等。由"巨子"执行"墨子之法"。墨者"巨子"腹住在秦国,他的儿子杀人,本应依法处死。但秦惠王认为腹年老,只有一个儿子,就命令不杀。 腹却说,墨者之法规定:"杀人者死,伤人者刑。"这是禁止杀人伤人的必要措施,它符合"天下之大义",还是坚持把自己的儿子杀了。①这个故事生动的反映了墨家纪律的严明。正因为如此,墨者很能战斗,具有"赴火蹈刀,死不还踵"②的精神。但是,墨家是一个具有宗教性的集团,往往容易被人利用。据《史记》记载,在楚国旧贵族阳城君等杀害从事变法改革的吴起时,墨者"巨子"孟胜就站在阳城君一边。后来阳城君畏罪逃走,楚国要收回其封国。孟胜为阳城君守封国,忠于阳城君。他传"巨子"于田襄子,自己为阳城君死难,许多弟子也从其死。从这个故事可以看出,墨者有"侠客"的精神。正如《史记•游侠列传》所说的游侠那样:如果行为并不符合正义,但是说话算话,讲信用,答应人家要办的事就必须办到。而且行动果断,不爱惜自己的生命,去解救别人的危难等等。 不仅如此。墨子还是一个科学家,墨家也是一个科学家集团。他们在数学、物理学、医学、逻辑学等方面都有杰出的贡献,在中国古代科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墨子死后,墨家分裂为三派:相里氏一派,相夫氏一派,邓陵氏一派。《庄子•天下》所说的相里勤的弟子、邓陵子的弟子苦获、己齿,即这三派中的两派。他们都传习《墨子》,但有所不同,互相都攻击对方是"别墨"。在今存的《墨子》中,每篇都有上、中、下三篇,大约就是墨家分裂为三派的证据。据郭沫若研究,墨者集团到秦惠王时,有集中于秦的趋势。因此,从第四代巨子时起,墨学的中心已经转移到了秦国。此后还有记载,东方的墨者谢子,不远千里入秦而见秦惠王。这时墨学还是兴盛的。但是到汉代,墨家已经消亡。为什么墨家消亡如此之快呢?关于这个问题,答案分歧很大,还需要进一步研究。从墨家内部来分析其原因,在方法论上是可取的。墨家与儒、法、道等家不同之处,在于它是由墨者组成的带有宗教色彩的集团,有严格的纪律,能赴汤蹈火,视死如归。这些,作为一般人是难以办到的。禽滑厘是 春秋时期人,传说是墨子的首席弟子,他的字为慎子。禽滑厘曾是儒门弟子,学于子夏,自转投墨子后,便一直潜心墨学。

      墨子先祖是宋国贵族目夷(今河南商丘人),曾到过鲁、卫、楚、齐等国,并打算到越国,但终未成行。其主要事迹有:阻止鲁阳文君攻郑,说服公输班而止楚攻宋。楚惠王打算以书社封墨子,越王也打算以吴之地方五百里以封墨子,但墨子都没有接受。宋昭公时曾做过宋大夫。但以后地位下降,接近劳动者。《墨子》一书,大部分是墨子的弟子或再传弟子对墨子言行记录的汇集。它是研究墨子思想的直接材料,其中《经上》《经下》《经说上》《经说下《大取》《小取》等6篇,是后期墨家的著作。也有人认为《经上》《经下》两篇是墨子的著作。
       在《墨子•鲁问》中,墨翟提出了墨家的十大主张。即"兼爱"、"非攻"、"尚贤"、"尚同"、"尊天"、"事鬼"、"非乐"、"非命"、"节用"、"节葬"。他认为,要根据不同国家的不同情况,有针对性地选择十大主张中最适合的方案。如"国家昏乱",就选用"尚贤"、"尚同";国家贫弱,就选用"节用""节葬";等等。墨家是一个有严密组织纪律的团体。他们的领袖称为"矩子"。第一任矩子是墨子,后来的"矩子"有孟胜、田襄子、腹等。由"矩子"执行"墨子之法"。墨者"矩子"腹住在秦国,他的儿子杀人,本应依法处死。但秦惠王认为腹年老,只有一个儿子,就命令不杀。腹却说,墨者之法规定:"杀人者死,伤人者刑。"这是禁止杀人伤人的必要措施,它符合"天下之大义",还是坚持把自己的儿子杀了。①这个故事生动的反映了墨家纪律的严明。正因为如此,墨者很能战斗,具有"赴火蹈刀,死不旋踵"②的精神。但是,墨家是一个具有宗教性的集团,往往容易被人利用。据《史记》记载,在楚国旧贵族阳城君等杀害从事变法改革的吴起时,墨者"矩子"孟胜就站在阳城君一边。后来阳城君畏罪逃走,楚国要收回其封国。孟胜为阳城君守封国,忠于阳城君。他传"矩子"于田襄子,自己为阳城君死难,许多弟子也从其死。从这个故事可以看出,墨者有"侠客"的精神。正如《史记•游侠列传》所说的游侠那样:如果行为并不符合正义,但是说话算话,讲信用,答应人家要办的事就必须办到。而且行动果断,不爱惜自己的生命,去解救别人的危难等等。
      墨子死后,墨家分裂为三派:相里氏一派、相夫氏一派、邓陵氏一派。《庄子•天下》所说的相里勤的弟子、邓陵子的弟子苦获、己齿,即这三派中的两派。他们都传习《墨子》,但有所不同,互相都攻击对方是"别墨"。在今存的《墨子》中,每篇都有上、中、下三篇,大约就是墨家分裂为三派的证据。据郭沫若研究,墨者集团到秦惠王时,有集中于秦的趋势。因此,从第四代"矩子"时起,墨学的中心已经转移到了秦国。此后还有记载,东方的墨者谢子,不远千里入秦而见秦惠王。这时墨学还是兴盛的。但是到汉代,墨家已经消亡。为什么墨家消亡如此之快呢?关于这个问题,答案分歧很大,还需要进一步研究。从墨家内部来分析其原因,在方法论上是可取的。墨家与儒、法、道等家不同之处在于,它是由墨者组成的带有宗教色彩的集团,有严格的纪律,能赴汤蹈火,视死如归。这些,作为一般人是难以办到的。禽滑厘是 春秋时期人,传说是墨子的首席弟子,他的字为慎子。禽滑厘曾是儒门弟子,学于子夏,自转投墨子后,便一直潜心墨学。
墨子出身
       墨子的先祖是宋国的贵族。顾颉刚《禅让说起源于墨家考》说:“墨确是他的真姓氏,而且从这个姓氏上,可知道他是公子目夷之后,原是宋国的贵族。”童书业《春秋左传研究》说:“墨子实目夷子后裔,以墨夷为氏,省为墨也。”
公子目夷,又名墨夷须,字子鱼,他是宋襄公的哥哥的长子,为宋国的左师。目夷死后,其子公孙友继为左师。公孙友卒后,其孙鱼石为左师,鱼府为少宰。宋共公卒时(公元前576年),宋国公族内讧,鱼石、鱼府失败,退居彭城。四年后,宋国围攻彭城,鱼石、鱼府向晋国求援。晋国出兵,把鱼石、鱼府接到晋国,安置在瓠丘。这就是著名的墨(鱼)氏迁晋事件。
       当墨子出生时,墨氏早已沦为平民,故墨子一生都称自己为“北方之鄙人”。鄙人,就是小人、平民。
作为一个平民,墨子的少年时代做过牧童,学过木工。作为没落的贵族后裔,他自然也受到必不可少的文化教育。在他的家乡,滔滔的黄河奔流东去,巍巍的黛眉山经年岚黛飘飘,他们阻挡了墨子的视线。墨子决心走出大山,去拜访天下名师,学习治国之道,恢复自己先祖曾经有过的荣光。于是他开始各地游学,学习儒家之术。但是,他逐渐发现,儒家所讲的都是些华而不实的废话。
       他首先是在各地聚众讲学,以激烈的言辞抨击儒家和各诸侯国的暴政。大批的手工业者和下层士人开始追随墨子,墨子及其弟子组成了墨家游侠集团。他们有严密的组织和严格的纪律,穿短衣草鞋,参加劳动,以吃苦为高尚。如果谁违背了这些原则,轻则开除,重则处死。墨家学派领袖称巨子(也作矩子),代代下传,所有墨者都服从巨子的指挥,甚至不惜“赴火蹈刃”。
       墨子的思想和言论,被其门徒编成《墨子》一书传世。这是一部光彩夺目的巨著,是墨家学说的精华之作。墨子的基本主张是:反对剥削,崇尚劳动;反对以强欺弱,主张兼爱、非攻;反对儒家礼乐,主张节葬、节用;反对世卿世禄,主张尚贤、尚同。于是,在墨子晚年,儒墨齐名。他去世后,墨家弟子仍“充满天下”、“不可胜数”,故战国时期虽有诸子百家,但“儒墨显学”则是百家之首。
        这段话说的是修身应该纯粹专一不夹杂。其实更关键的,是不受外界干扰,不被尘世污染。
       【墨,姓,名翟。悲,痛而泣之也。丝,蚕所吐也。以色加素曰染。墨翟见染丝者而泣曰:「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不可不慎也。」】
墨悲丝染,说的是墨子看到白色的丝线被染成各种颜色,而生起无限的感慨。出典《墨子•所染》,原文开篇如下——
子墨子言见染丝者而叹曰: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入者变,其色亦变;五入必而已则为五色矣。故染不可不慎也!
当然,在墨子看来,这个染是双向的,如果结交善友,那就成就人生事业;如果结交损友,那就遭遇失败。
墨悲丝染是很著名的典故,《吕氏春秋•当染》全文抄录此篇;此外古琴曲中有一首《墨子悲丝》,也是以此为题材创作的。
      《荀子•劝学》里也说「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这也是在强调环境的重要性。
      【《诗•召南•羔羊》之篇。赞,美之也。羔,羊之小者。羊,畜名。《诗》云:「羔羊之皮,素丝五紽。」按《诗》本义,美大夫之节俭正直。此引《诗》,则但取羔羊素丝,其色之纯一耳。】

诗赞羔羊

诗赞羔羊,说的是《诗经•召南•羔羊》赞美羔羊纯白无暇。原诗如下——
羔羊之皮,素丝五紽。退食自公,委蛇委蛇。
羔羊之革,素丝五緎。委蛇委蛇,自公退食。
羔羊之缝,素丝五总。委蛇委蛇,退食自公。
《毛诗序》认为:「《羔羊》、《鹊巢》之功致也。召南之国,化文王之政,在位皆节俭正直,德如羔羊也。」《千字文释义》认为,《千字文》在这里引用这则典故,只是采用了羊毛纯白无暇没有杂色的特点,比喻修身要纯一无杂。

景行维贤
      这两句话属于引经,经文出自《诗经》与《尚书》。《诗经小雅车辖》一篇中有诗句“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说的是贤德之人,德如高山人人敬仰,行如大道人人向往。“景行”是指崇高光明的德行,景字的本义是日照高山,有高大、光明的意思。德行正大光明才能成为贤人,贤人是人群的榜样,做人的标准。战胜自己为贤,再能成就他人方为圣。
克念作圣
    《尚书》里面有“惟狂克念作圣,惟圣妄念成狂”一句话。庄子用“野马”来形容人狂奔不已的念头和思想,这里的“狂”字就代表了我们凡夫俗子。人如果能够克制住自己狂乱的思想和私心杂念,凡夫就能变成圣人。同理,放纵自己的心念,圣人也会退化为凡夫。

需要查询的字词
1.   四大 : 稱道、天、地、王。語本老子.第二十五章:「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
2.   佛教用語。指地、水、火、風,乃組成宇宙、人身的基本元素。喻世明言.卷二十九.月明和尚度柳翠:「一旦無常,四大消歇。」初刻拍案驚奇.卷十四:因曉得人身四大乃是假合,形有時盡,神則常存。」
3.   大陸地區指大鳴、大放、大字報、大辯論。

五常:
1.  父義、母慈、兄友、弟恭、子孝等五種倫常道德。書經.泰誓下:「今商王受,狎侮五常。」孔穎達.正義:「五常即五典,謂父義、母慈、兄友、弟恭、子孝五者。」
2.  金、木、水、火、土五行。禮記.樂記:「道五常之行,使之陽而不散、陰而不密。」鄭玄.注:「五常,五行也。」
3.  仁、義、禮、智、信。漢書.卷五十六.董仲舒傳:「夫仁誼禮知信五常之道,王者所當修飭也。」
4.  三國蜀馬良兄弟五人。他們的字中都有「常」字,時稱為「五常」。三國志.卷三十九.蜀書.馬良傳:「兄弟五人,並有才名,鄉里為之諺曰:『馬氏五常,白眉最良。』」
5. 古代指君臣、父子、兄弟、夫妻、朋友之間的五種倫理體系。元.陶宗儀.南村輟耕錄.卷十.御史五常:「人之所以讀書為士君子者,正欲為五常之主張也。使我今日謝絕故舊,是為御史而無一常。」亦作「五倫」。


〈动〉
(1) (形声。从心,莫声。本义:依恋;向往)
(2) 同本义 [yearn for;be attracted toward]
慕,习也。——《说文》。按,思也。
其往也如慕。——《礼记•檀弓》
巨室之所慕。——《孟子•万章》
人少,则慕父母。
(3) 又如:慕义(向往正义);慕向(思慕向往);慕企(企慕,仰慕);慕位(思慕权位);慕尚(向往推崇);慕思(向往;仰慕思念)
(4) 仰慕;羡慕 [admire]
诱慕于名位。——《淮南子•原道》。注:“贪也。”
衡不慕当世。——《后汉书•张衡传》
(5) 又如:慕古(仰慕古人);慕仰(仰慕);慕羡(羡慕);慕艳(艳羡);慕效(羡慕仿效);慕利(追求财利);慕蔺(钦慕贤能的人);慕化(仰慕归化);慕古薄今(厚古薄今);慕用(仰慕信赖);慕仰(仰慕)
〈名〉


效: 效
俲 xiào
〈动〉
(1) (形声。从攴( pū),交声。“攴”有致力的意思。本义:献出;尽力)
(2) 同本义 [present;devote to;render (service)]
司城荡意诸来奔,效节于府人而出。——《左传》
异日韩王纳地效玺。——《史记》
(3) 又如:效力;效绩(呈献功绩);效玺(呈献国君的印章,表示臣服);效己(贡献一己之力);效芹(自称贡献微薄)
(4) 明白 [understand]
由此效之也。——《荀子•正论》
乡也,效门室之辨。——《荀子•儒效》
效,明也。——《方言十三》
(5) 通“校( jiào)”。考查。考核 [examine]
彼将任我以事而效我以功。——《庄子•列御寇》
(6) 又如:效试(考核试验);效志(查核心志);效情(验以情理)
(7) 授还,授 [confer]
宣王有志,而后效官。——《左传•昭公二十六年》。注:“授也。”
(8) 又如:效官;效业(授官)
(9) 显示;呈现 [take on]
信者效其忠。——唐• 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10) 又如:效祉(呈现福祉);效祥(呈露祥瑞)
(11) 效验,验证 [desired result]
何以效之。——汉• 王充《论衡•订鬼篇》
(12) 效劳,效忠 [offer one's services]
杀身自效。——《汉书•李广苏建传》
词性变化
◎ 效
俲、傚 xiào
〈动〉
(1) 摹仿;师法 [imitate]
效,像也。——《说文》。字亦作俲
效者,为之法也。——《墨子•小取》
君子是则是傚。——《诗•小雅•鹿鸣》
民胥傚矣。——《诗•小雅•角弓》
尤而傚之。——《左传•襄公二十五年》
则而傚之。——《孝经》
(2) 字又作傚
教之为言傚也。上行之,下傚之。——《元命苞》
知崇礼卑。崇效天,卑法地。——《易•系辞上》
父亲不思报国酬恩,捐躯尽节,效儿女子之计。——《封神演义》
欲效野夫。——明• 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
(3) 又如:效学(仿效,学习);效蹙(不善模仿而弄巧成拙);效好(学好);效作(仿作);效戾(效尤);效慕(仿效);效邮(效尤);东施效颦;上行下效
◎ 效 xiào
〈名〉
(1) 功效;效果;结果 [effect;result;function]
效亦大矣。——《淮南子•脩务》
彊弱存亡之效。——《荀子•议兵》
以德为効。——《汉书•刘向传》
用兵之效。——宋• 苏洵《六国论》
效则归于天择。——[英]赫胥黎著、 严复译《天演论》
自其效观。
愿大王少留意,臣请奏其效。——《战国策•秦策一》
此其效也(效:效验,验证)。——宋• 沈括《梦溪笔谈》
(2) 又如:药效;生效;失效;无效;投效;肥效;速效;后效;时效;见效;疗效;实效;奏效;特效;成效;有效
(3) 经验 [experience]
外夷战备日新,老将多恃旧效,昧于改图,故致无功。——康有为《上清帝第二书》

覆:
〈动〉
(1) (形声。覆盖,復声。本义:翻转,倾覆)
(2) 同本义 [c apsize;overturn]
见若覆夏屋者矣。——《礼记•檀弓》。注:“谓茨瓦也。”
载舟覆舟,所宜深慎。——唐• 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覆舟斟寻。——《楚辞•天问》
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庄子•逍遥游》
虽天地覆坠。——《庄子•德充符》
前车覆,后车诫。——《汉书•贾谊传》
(3) 又如:覆盆(翻扣的盆子。比喻蒙冤不能辩白);覆手(把手反转过来。比喻事情容易办到);覆杯(倒置的杯子;倾杯畅饮);覆水(已倒出的水。喻事已成定局);覆篑(倒一筐土);覆醢(倒去肉酱);覆酱烧薪(极言著作无价值或不受重视);覆瓶(喻著作毫无价值,不被重视)
(4) 覆盖;遮蔽 [cover]
庑下一生伏案卧,文方成草。公阅毕,即解貂覆生,为掩户。——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以衾拥覆,久而乃和。——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5) 又如:被覆(遮盖;蒙);覆荐(覆盖铺垫);覆罩(覆盖笼罩);覆裹(覆盖包裹);覆墓(把土覆在墓上。也指扫墓);覆帱(遮盖)
(6) 颠覆;灭亡 [destroy]
括既行,代 廉颇三十余日, 赵兵果败, 括死军覆。—— 汉• 刘向《列女传》
(7) 又如:覆邦(亡国);覆亡(灭亡);覆陈(覆军败阵,败仗);覆军(覆灭全军);覆族(灭族);覆国(亡国);覆师(覆灭全军)
(8) 保护;庇护 [protect;shelter]
诞置之寒冰,鸟覆翼之。——《诗•大雅•生民》
(9) 又如:覆庇(关怀;照顾;袒护;包庇);覆庇(庇护;保佑);覆荫(庇护);覆帱(犹覆被。谓施恩,加惠);覆露(荫庇)
(10) 伏击;袭击 [ambush;assault]。如:覆荡(谓扫荡平定);覆陷(攻占);覆拔(攻占)
(11) 审察;查核 [investigate;check]。如:覆问(审察讯问);覆勘(审核);覆案(审查;查究);覆实(审察核实);覆算(覆核账目);覆核(审核;核对)
(12) 回报;答复 [reply]。如:覆报(执行命令后回报);覆音(回音);覆信(回信);覆函(回信)
(13) 通“孵”( fū)。孵化 [incubate;hatch]
卵待覆二十日而后能为雏。——《春秋繁露•实性》
(14) 通“复”。还,返回 [go back;return]
终日乾乾,反覆道也。——《易•乾卦》
赏赐决于外,不从中覆也。——《汉书•冯唐传》
词性变化
◎ 覆 fù
〈副〉
再,重 [again]。如:覆校(复查;校对);覆检(再次检查、检验);覆考(再行查核);覆奏(再度向上级禀奏);覆按(重加察验);覆讯(再加审问);覆试(初试以后再行测试)

量:
〈动〉
(1) (形声。本义:用量器计算容积或长度)
(2) 同本义 [measure]
量,称轻重也。——《说文》。段注:“称者,铨也。汉志曰:量者,所以量多少也。衡权者,所以均物平轻重也。此训量为称轻重者,有多少斯有轻重,视其多少可辜搉其重轻也,其字之所以从重也。”
苦称量之不审也兮。——《楚辞•惜誓》
为之斗斛以量之。——《庄子•胠箧》
不量凿而正枘兮。——《楚辞•离骚》
量入以为出。——《礼记•王制》
(3) 又如:比量(不用尺而用手、绳、棍等大概地量一量;比试);量柴头数米角比喻做事小气吝啬,斤斤计较;量地(丈量土地);量酒(量酒人,量酒博士。都指酒店中接待顾客的伙计);量珠(以斗量明珠以买侍妾。后指纳妾为量珠之聘);量视(衡量;看待)料量(计量);量校(以量器测定校核)
(4) 衡量,酌量 [calculate;estimate]
事君者量而后入。——《礼记•少仪》。注:“量其事意合成否。”
量功名日,分财用,平板干。——《左传》
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苏洵《六国论》
进步未可量。——清•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
度德量力。——《三国志•诸葛亮传》
量敌之众寡。——宋• 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量力而处之。——《资治通鉴》
(5) 又如:量移(被贬谪在边远地方的官员遇大赦时酌量移到京郊)

(6) 通“緉”。双 [pair]
未知一生当箸几量屐?——《世说新语•雅量》
(7) 另见 liàng;liang
常用词组
量杯 量程 量尺寸 量度 量规 量计 量角器 量具 量瓶 量器 量体裁衣 量体温 量体重 量筒 
基本词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量 liàng
〈名〉
(1) 量器,计算物体容积的器具,如斗斛一类的容器 [measuring instruments of capacity]
齐旧四量:豆、区、釜、钟。——《左传》
(2) 又如:量度(测量容量和长度的标准);量鼓(古量器名。量可知斗斛之数;鼓是量器名)
(3) 数量;数目 [quantity]。如:产量(产品的总量);少量(比较少的数量和分量);量度(事物在数量上、程度上的变化);量数(即数量)
(4) 度量;器量 [tolerance]
上(皇上)少有大量。——李延寿《南史》
(5) 又如:量窄(气量狭小);量浅(器量狭小);量气(气量);量识(识量,器量见识)
(6) 容量,容受事物的限度 [capacity]
唯酒无量,不及乱。——《论语•乡党》
(7) 又如:酒量;饭量;容量;量中(指满足一定数额)
(8) 由某一化学试验结果所得到的并用来表示被试验物质特征的数值 [number]。如:脂肪油的含碘量
(9) 标准;规格 [standard;specifications]
黄金者,用之量也。——《管子•乘马》
(10) 又如:量度(计量多少和长短的标准)
(11) 抱负 [aspiration;ambition]
瑜雅量高致。——《三国志》
(12) 才华 [brilliance;talent]
刘备以 亮有殊量。——《三国志》
词性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量 liàng
〈动〉
(1) 估量;揣度 [estimate]
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韩愈《调张籍诗》
愿将军量力而处之。——《资治通鉴》
(2) 又如:量入为出;忖量;量抹(量视。轻视,蔑视);量人(衡量长短,以至苛责于人);量才称职(审量人的才能,授予适当的职务)
(3) 料想 [think of]
自君别我后,人事不可量。——《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4) 如:量度(量忖。思量,考虑);量他不敢来
(5) 另见 liáng;liang
常用词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量才录用 量词 量腹 量纲 量力 量力而行 量入为出 量刑 量子 量子力学 
基本词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量 liang
(1) ——见“打量”( dǎliang);“掂量”( diāngliang)
(2) 另见 liáng;liàng

莫:
〈副〉
(1) 表示否定,相当于“不” [not]
莫相知。——唐• 柳宗元《三戒》
莫敢过其门。——唐• 柳宗元《童区寄传》
故莫能知。——宋• 苏轼《石钟山记》
莫能得。——《史记•魏公子列传》
(2) 又如:莫得(没有);爱莫能助;一筹莫展;莫可奈何(犹言无可奈何);莫之奈何(对它们无可奈何);莫或(没有);莫奈何(无可奈何)
(3) 表示劝戒。不要;不可;不能 [don’t]
慎莫留。——《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莫相忘。
莫愁前路无知己。——唐• 高适《别董大》
莫用众人。——《资治通鉴》
(4) 又如:闲人莫入;莫怪(不要怪罪);莫教(休教,别让);莫得(休得,不得);莫道(休说,不要说)
(5) 表示揣测。或许;大约;莫非 [perhaps;about;can it be that]。如:莫不成(难道说);莫成(莫非,莫不是);莫是(莫非是;或许是);莫须(也许)
词性变化
◎ 莫 mò
〈代〉
(1) 没有谁;没有什么(指处所或事物) [no one; nothing]
莫能守。——《墨子•公输》
莫之许。——《三国志•诸葛亮传》
莫敢违。——《资治通鉴•唐纪》
莫不然。——明• 刘基《郁离子•千里马篇》
(2) 又如:莫大的幸福;莫大欣喜;莫二(没有第二个;无比)
◎ 莫 mò
〈名〉
(1) 通“膜”。生物体内部的薄皮组织 [membrane]
搦脑髓,爪荒莫。——《韩诗外传•卷十》
(2) 通“漠”。沙漠 [desert]
狄之广莫,于 晋为都。——《国语•晋语》
(3) 通“幕”。幕府 [office of ancient general]
莫府省约文书籍事。——《史记•李将军列传》
(4) 通“瘼”。疾苦,病 [illness]
监观四方,求民之莫。——《诗•大雅•皇矣》
辞之怿矣,民之莫矣。——《诗•大雅•板》
◎ 莫 mò
〈动〉
(1) 通“谟”。谟划 [plan;consider]
秩秩大猷,圣人莫之。——《诗•小雅•巧言》
(2) 通“劘”。削 [pare,cut]
而刀可以莫铁,则刃游閒也。——《管子•制分》
(3) 通“慕”。思慕,向往 [yearn for;be attracted toward]
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论语•里仁》

(1) 通“漠”。广漠 [vast]
广莫之野。——《庄子•逍遥游》
(2) 通“漠”。寂静 [quite]
田莫不见禽而后反。——《管子•小匡》
常用词组
莫不 莫不倾动加礼 莫不然 莫不是 莫不闻 莫不逾侈 莫测高深 莫大 莫非 莫过于 莫讲 莫可名状 莫名 莫名其妙 莫逆 莫逆之交 莫如 莫斯科 莫须有 莫邪 莫衷一是 
基本词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莫 mù
〈名〉
(1) (会意。甲骨文字形。从日,从茻( mǎng)。太阳落在草丛中,表示傍晚天快黑了。是“暮”的本字。本义:日落时)
(2) 同本义 [dusk;evening;sunset]
莫,日且冥也。——《说文》
莫,夜也。——《广雅》
不夙则莫。——《诗•齐风•东方未明》
谁夙知而莫成?——《诗•大雅•抑》
维莫之春。——《诗•周颂•臣工》
及莫又圣。——《礼记•文王世子》
旦莫日进食。——《战国策•齐策》
星辰莫同。——《书•洪范》
莫夜月明。——宋• 苏轼《石钟山记》
莫春者。——《论语•先进》
(3) 又如:莫夜(夜晚)
(4) 通“幕” [curtain]。如:莫府(即幕府)
(5) 姓
(6) 另见 mò

罔:
罔 wǎng
〈名〉
(1) (形声。从网,亡声。本义:渔猎用的网)
(2) 同本义。同“网” [net]
[伏羲]作结绳而为罔罟,以佃以渔,盖取诸离。——《易•系辞下》
死于罔罟。——《庄子•逍遥游》
列卒满泽,罘罔弥山。——《汉书•司马相如列传》
是罔民也。——《孟子•梁惠王上》
罔民而可为也。
(3) 又如:罔置(泛指捕猎的网具);罔罟(渔猎时所用的罗网);罔罗(渔猎所用的网。同罗网)
(4) 法网 [the net of justice]
天之降罔,维其优矣。——《诗•大雅》
词性变化
◎ 罔 wǎng
〈形〉
(1) 迷惑。失意。通“惘” [puzzle]
学而不思则罔。——《论语•为政》
罔流涕以聊虑兮,惟著意而得之。——《楚辞•宋玉•九辩》
罔然若酲,朝罢夕倦。——《文选•张衡•东京赋》
秦人逄氏有子,少而惠,及壮而有迷罔之疾。——《列子•周穆王》
(2) 又如:罔殆(迷惘模糊);罔罔(惘惘,惶惶。心神不定的样子);罔然(即惘然。失意的样子;心中若有所失的样子;犹茫然、恍惚不解的样子);罔两(心神恍惚,无所依据)
(3) 不正直 [dishonest]。如:罔冒(存心假冒);罔屈(犹枉屈)
(4) 无知的 [ignorant]。如:罔觉(无知)
◎ 罔 wǎng
〈动〉
(1) 结网 [net]
罔薛荔兮为帷,擗蕙榜兮既张。——《楚辞》。王逸注:“罔,结也;结薜荔为帷帐。”
(2) 诬,无中生有 [slander]
衣服在躬,而不知其名为罔。——《礼记•少仪》
罔上害民。——《风俗通义•过誉》
(3) 又如:罔利(渔利);罔贪(奸诈贪婪)
(4) 欺骗;蒙蔽 [hoodwink;deceive]
自古谗言罔行,君臣、父子、夫妇、昆弟之间,皆不能免。——《金瓶梅》
(5) 又如:罔上(欺骗君上);罔主(欺骗君主);罔民(欺骗陷害百姓);罔冒(欺骗冒充);罔辟(欺骗君主);罔惑(欺枉蛊惑);罔渎(欺枉轻慢);罔人(欺骗、欺诈他人);罔己(受人欺骗陷害)
(6) 害,陷害 [frame up]。如:罔念(谓不思为善)
(7) 表示禁止或劝阻,相当于“别”、“不要” [don’t]
罔失法度,罔游于逸,罔淫于乐。又:罔违道以干百姓之誉。——《书•大禹谟》
(8) 无;没有 [not]
以谨罔极。——《诗•大雅•民劳》
罔敷求先王。——《诗•大雅•抑》
罔,无也。——《尔雅•释言》
君罔谓汝何之。——《楚辞•九章•惜诵》
罔有不韪。
上罔显于羲皇。—— 扬雄《剧秦美新》
罔不因势象形。——明• 魏学洢《核舟记》
(9) 又如:罔瞻冠服(比喻没有见过汉人);罔恤民隐(不管百姓的隐忧);罔生(苟活);罔死(白白地死);罔伏(无所藏匿);罔莫(无不);罔恤(无忧无虑);罔知(不知);罔顾(不顾)
◎ 罔 wǎng
〈副〉
(1) 不 [not;no]
世人罔究壶中景,象外春光亿万年。——《西游记》
(2) 又如:罔已(犹不尽);罔既(不尽);罔效(不能报效);罔措(不知所措;无所适从);罔替(不更换;不废除);罔惑(不惑)

靡: 〈名〉
通“湄”。水边,河岸 [bank of waters]
明月珠子,玓瓅江靡。——《史记•司马相如列传》
词性变化
◎ 靡 mí
〈动〉
(1) 浪费 [waste]
而百姓靡于外。——《战国策•秦策》
国家靡敝。——《礼记•少仪》。疏:“谓财物糜散凋敝。”
不随俗靡。——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
靡之者。——汉• 贾谊《论积贮疏》
(2) 又如:奢靡;靡货(奢侈品);靡靡(华丽而堂皇);靡丽(奢华,美盛)
(3) 消失 [die out]
喧杂杂鸟声多,静悄悄人事靡。——《西游记》
(4) 又如:靡散(消灭);靡碎(散碎)
(5) 通“糜”。烂 [rot;fester]
子胥靡。——《庄子•胠箧》
(6) 通“摩”。切磋,研究 [compare notes;research]
身日进于仁义而不自知也者,靡使然也。——《荀子•性恶》
(7) 摩擦,接触 [rub;scrape]
喜则交颈相靡。——《庄子•马蹄》
(8) 另见 mǐ
常用词组
靡费 
基本词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靡 mǐ
〈动〉
(1) (形声。从非,麻声( mǐ)。本义:无;没有)
(2) 同本义 [no;not]。
靡,无也。——《尔雅》
靡室靡家。——《诗•小雅•采薇》
靡日不思。——《诗•邶风•泉水》
靡不有初。——《战国策•秦策》
靡计不施。——《聊斋志异•促织》
靡不毕现。——《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3) 又如:靡有孑遗(没有遗漏,一点儿不剩)
(4) 散乱;顺风倒下 [disperse;blown away by the wind]
望其旗靡。——《左传•庄公十年》
左右皆靡。——《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汉军皆披靡、分散之貌。——《史记》
利夫秋豪害靡国家。——《荀子•大略》。注:“披靡也。”
虫尽靡。——《聊斋志异•促织》
(5) 又如:风靡;委靡;披靡,靡拉(毁损破坏);靡披(草木随风所至,无不倒伏);靡徙(失正,抑退的样子);靡敝(衰败,败坏);靡然(随风披靡的样子)
(6) 蔓延 [spread]。如:靡迤(绵延不绝的样子)
词性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靡 mǐ
〈形〉
(1) 细腻;细密 [meticulous]
靡颜腻理。——《楚辞•招魂》
(2) 又如:靡密(细密,细致):靡曼(肌理柔腻细致);靡颜腻理(形容美人容颜姣妍,肌肤细腻)
(3) 华丽,美好 [tender;fine]
不侈于后世,不靡于万物。——《庄子•天下》
(4) 又如:靡曼(柔弱,柔美,华丽)
(5) 缓 [slow]
行迈靡靡。——《诗•王风•黍离》
(6) 又如:靡迤(小步而行);靡靡(迟缓的样子;柔和的乐音)
(7) 另见 mí

景: 〈名〉
(1) (形声。从日,京声。本义:日光)
(2) 同本义 [sunlight]
景,日光也。——《说文》
浊明外景,清明内景。——《荀子•解蔽》
四时和谓之景风。——《尔雅》
南方景风。——《广雅》。按,犹日光风也。
日出天而耀景。——江淹《别赋》
朱光驰北陆,浮景忽西沈。——《文选•张载•七哀诗》
流景曜之韡晔。——张衡《西京赋》
景翳翳以将入。——晋•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至若春和景明。——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3) 又如:景曜(光彩);景光(亮光);景焕(光彩照射);景辉(光辉)
(4) 太阳 [sun]。如:景夕(黄昏;天黑);景纬(日与星);景西(太阳西斜)
(5) 风景,景致 [landscape]
四时之景不同。——宋• 欧阳修《醉翁亭记》
正则无景。——清• 龚自珍《病梅馆记》
景状益近于自然。——蔡元培《图画》
山水必自实景。
(6) 又如:西湖十景;景儿(风景画);景候(不同时候的景象);景澄(风景清明);景趣(由景色而生的情趣);景语(诗词中描写景物的文字);景概(景观);秋景;晚景;夜景
(7) 布景 [setting;flats]。如:内景;舞台背景;换景
(8) 时光 [time]。如:景刻(时间);景光(光阴;光景);景迈(时间太晚,过时);景旦(指冬至日)
(9) 剧本的一幕中因布景不同而划分的段落 [scene]。如:第二幕第一景
(10) 景象;情况 [view; circumstances]
晚景之计如何?——《琵琶记》
(11) 古代出门御尘的罩衣 [gown]
妇乘以几,姆加景,乃驱。——《仪礼》
(12) 钟乳,即钟面上隆起的部分 [swell on bell surface]
(13) 中国山名 [Jing mountain]
(14) 指河北省邯郸县境的景山
(15) 指河南省景山
(16) 姓
词性变化
◎ 景 jǐng
〈动〉
(1) 仰慕 [admire;respect]
何令人之景慕一至于此。——李白《与韩荆州书》
(2) 又如:景伏(敬仰信服);景企(景仰企慕);景附(旧附,随从);景从(比喻紧密追随);景佩(仰慕佩服)
◎ 景 jǐng
〈形〉
(1) 大的 [great]
景星者,大星也。——《白虎通•封禅》
承天景命。——唐• 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2) 又如:景业(大勋业。多指帝位);景福(大福);景山(大山;高山);景功(大功);景员(广大的疆域。员:幅员,疆界)
(3) 祥瑞 [lucky]
辛卯夜,若景光十有二期。——《汉书•武帝纪》
(4) 又如:景光(瑞祥的光气。也指恩德);景云(瑞祥的云气);景瑞(吉兆)
(5) 高 [high]。如: 景行(崇高光明的德行);景望(崇高的声望)

贤:
賢 xián
〈形〉
(1) (形声。从贝,与财富有关。本义:多财)
(2) 有德行;多才能 [virtuous;talented]
贤,多才也。——《说文》
以财分人之谓贤。——《庄子•徐无鬼》
相如既归, 赵王以为贤大夫。——《史记》
闲贤臣。——诸葛亮《出师表》
(3) 又如:贤声远达(好的名声远扬四处);贤歌(品行技艺都好的歌妓);贤才(德才并美之人);时贤(指当代有贤能有声望的人)
(4) 对人的敬称 [my dear;used for people of the same generation or lower generation]
凡与人言……自叔父母以下,则加“贤”字。——《颜氏家训》
分明是如贤所教,但是小生自小坐书斋,不谙其他生活。——《新编五代史评话》
(5) 又如:贤宰(知县);贤乔梓(尊称人家父子);贤竹林(魏晋间“竹林七贤”。后用作对他人叔姪的敬称);贤弟;贤甥
(6) 良,美善 [fine;good]
东家有贤女。——《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多闻其贤。——《史记•陈涉世家》
非不贤也。——《吕氏春秋•察今》
(7) 又如:贤否(好的与坏的);贤妻(贤淑的妻子);贤慧(称美女子善良而明大义)
(8) 艰难;劳苦 [work hard]
大夫不均,我从事独贤。——《诗•小雅•北山》
词性变化
◎ 贤
賢 xián
〈名〉
(1) 有才德的人;人才 [virtuous person;talented person]
三曰进贤。——《周礼•太宰》。注:“有善行也。”
思贤如渴。——《三国志•诸葛亮传》
唐贤今人。——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尊贤而重士(贤,形容词作名词用,贤人)。——汉• 贾谊《过秦论》
思贤如渴。——《三国志》
(2) 又如:贤圣(圣贤);前贤(有才德的前辈);先贤(已去世的有才德的人);圣贤(圣人和贤人)
(3) 人的贤能 [worth;ability]
其贤不及孔子。——唐• 韩愈《师说》
◎ 贤
賢 xián
〈动〉
(1) 胜过,超过 [surpass]
师不必贤于弟子。——韩愈《师说》
贤于长安君。——《战国策•赵策》
贤于己者。——清• 刘开《问说》
(2) 尊重;崇尚 [advocate]
子夏说:“贤贤易色”。——《老残游记》
(3) 又如:贤贤易色(学习贤美的品德来改变好色之心)


聖 shèng
〈形〉
(1) (形声。从耳,呈声。甲骨文字形。左边是耳朵,右边是口字。即善用耳,又会用口。本义:通达事理)
(2) 同本义 [proficient]
圣,通也。——《说文》。按:耳顺之谓圣。彼教所言耳根圆通亦此意。
听信之谓圣。——《管子•四时》
睿作圣。——《书•洪范》。传:“于事无不通谓之圣。”
母氏圣善。——《诗•邶风•凯风》
而圣君治国累世而不见者,其所谓忠者不忠,而所谓贤者不贤也。——《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3) 又如:圣功(神灵的功力);圣子(超凡入圣的儿子);圣意(神灵的旨意);圣明(英明)
(4) 聪明;才智胜人 [wise]
圣人莫之。——《诗•小雅•巧言》
是故圣愈圣,愚益愚。——韩愈《师说》
(5) 又如:圣相(德智才能出众的宰相);圣童(智力特优的儿童);圣通(圣明通达);圣智(亦作“圣知”。聪明睿智,无所不通);圣善(聪明贤良);圣时(圣明之时);圣子(超凡入圣的儿子或登帝位的儿子)
(6) 神圣的。封建时代称颂帝王或与帝王有关的事物之词。亦为宗教圣徒对所崇拜事物的尊称 [holy;sacred;imperial]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诸葛亮《出师表》
(7) 又如:圣虑(帝王的思虑);圣裁(皇上的决定;皇帝的裁决);圣治(皇帝的治理);圣眷(皇帝的爱护);圣聪(帝王的听闻);圣朝无阙事(指当代朝廷没有过失);圣寿节(皇帝诞辰纪念日);圣眷隆重(皇帝的深切关怀);圣驾(皇帝或临朝皇后的车乘);圣鉴(指帝王或临朝太后的鉴察);圣子神孙(称皇帝的子孙)
(8) 刁钻;精灵、乖觉或敏锐、迅速之意 [tricky]。如:圣觉(犹灵感);圣得知(谓迅速灵敏地知道)
词性变化
◎ 圣
聖 shèng
〈名〉
(1) 精通一事,对某门学问、技艺有特高成就的人 [master]。如:棋圣;诗圣
(2) 圣人。指儒家所称道德智能极高超的理想人物 [sage;wise man]
或圣或否。——《诗•小雅•小宛》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唐• 韩愈《师说》
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荀子•劝学》
(3) 又如:圣曹(神圣之辈);圣贤(指神佛);圣讳(圣人的名讳);圣经(圣人的经典);圣文(指圣人的文章典籍);圣心(圣人的心怀);圣臣(指德行智能超群出众之臣);圣法、圣制(古代圣人的法则);圣则(圣人所定的法则);圣轨(圣人的规范);圣神(泛称古代的圣人)
(4) 指传说中的神仙等 [saint]。如:圣诞(泛指神、仙、佛、菩萨的生日);圣贤爷(天上的神灵);圣姑(传说中称得道成仙的女子);圣女(贤慧而有德行的女子;女神)
(5) 神通 [remarkable ability]。如:斗圣;显圣
(6) 清酒的代称。亦泛指酒 [clear wine]古时称清酒为圣人,简称“圣”。如:圣贤
(7) 古之王天下者。亦为对于帝王或太后的极称 [tmperor]
是故有天下七十一圣,其法皆不同。——《吕氏春秋•察今》
(8) 又如:圣父(对太上皇的尊称指上帝);圣主(对当代皇帝的尊称);圣帝(犹圣主、圣君);圣皇(对皇帝的尊称);圣国(称皇帝)
三、原文翻译
      人的整个身体甚至头发,皆蕴含四大及五常伦理,因此惟有恭敬尽萃的养护,岂敢有半点毁伤之行为?女当爱慕崇敬贞洁之精神,男当效仿有才能之人,建功立业。人知过必改,掌握的才能用于实践指导生活,不能荒废忘掉。枉费心神谈人之短,也不得倚赖已之长而骄。言语忠恳可信,合乎规律,道理。若心如器,其虚若谷,无法用容器测量。墨子见白丝被染成五颜六色而悲,诗经称赞羔羊之洁白无染。贤德之人,德如高山人人敬仰,行如大道人人向往。人若能克制住私欲杂念,凡人亦能变圣人。



四、心得分享

   生活中时时感受自己在乱象中迷失,缺乏方向,是非不分,缺决断力,意志力等精神。人软绵绵一瘫,岂知这些蒙学作品中早已将道理阐述至深 — 对身体,对品性,对私欲;何为圣,何为愚;言谈,举止皆在这短短的四字短句中。
   为自己是中国人,感到幸福,赞叹祖宗智慧。
   自己没能在孩童时期熟读,实属一大遗憾。同时,身处这个信息便捷丰富的时代,能在而立之年读圣贤经典,感到万分的幸运。同时也很好奇,用经典宝贝指导生活,指导行为,教育孩子到底会是什么样的情景,到底会发生什么?深耕细作一段时日,拭目以待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12-28 20:25:5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彦 于 2018-12-28 20:27 编辑

千字文第4章attach://2138.pdf
一、原文
德建名立, 形端表正。空谷传声,虚堂习听。祸因恶积,福缘善庆。尺璧非宝,寸阴是竞。
资父事君,曰严与敬。孝当竭力,忠则尽命。临深履薄,夙兴温凊。似兰斯馨,如松之盛。
二、字词查询
详见附件
三、意译 及 教案
德行越用,则名声会自行树立起来。形态外表需端正,则呈现人心干净正气。
空旷的山谷,呼喊声会传得久远,我们也要象空谷一样,用谦虚的心怀在课堂学习倾听。
灾祸来自恶习的反复不改正,而幸福则是吉利的庆贺仪式。
一尺长的玉璧算不上宝贝,但一寸的光阴都不要虚度,要做有道有德之事。
奉养父母,侍奉君主,要严肃恭敬。孝顺父母当竭尽全力,忠于君主要不惜生命。
要象临近深渊如履薄冰那样小心慎之,侍奉父母,要让父母感受到冬暖夏凉之满意。通过侍奉父母,侍奉君主,让自己的德行如兰花那样清香,象松那样茂盛。
四、心得
        此章讲"德建名立,形端表正,虚常习听,福因恶积,福缘善庆,尽璧非宝,寸阴是竞,资父事君,严与敬,孝当竭力,忠则尽命。临深履薄,夙兴温凊,似兰斯馨,如松之盛。""实则惭愧。祖先早就告知需德建名立,形要端表要正,要虚堂习听,对待父母要孝敬,事君尽命,培养自己的德行,似兰一样清香,如松之茂盛。而实际中的我,则是作恶多端,不孝父母,甚至连何为孝也没弄清楚,其实是何为孝没进入过意识(尽心奉养和服从父母)。对待工作,领导没尽忠,更别谈尽命,不过是得过且过,虚度光阴。心里被各种私欲塞得满满,何曾真正倾听学习过?恶习积之深,何来福缘?还想着一日暴富来跨越阶层,真是不知天高地厚!虚度时日,无德无能,空有一颗妄想的心!真是惭愧之至!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12-28 20:45:12 | 显示全部楼层
千字文第一月总结

      千字文读了四周,整体感觉这四周在琢磨和调试读书的节奏。一个月过去了,稍微有了些头绪。这个读书方式,我的理解是通过任务形成读书节奏和习惯。使读书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读的过程中障碍重重,在一遍遍的聚焦练习后人稳定了些,得以能继续下去。

      读这四周,整体感觉是人应该怎么生活象个人样,千字文说得很清楚。而我能做的就是通过反复的咀嚼,将文字变成身体的一部分。同时让教孩子读书的念头进入意识。
     就着这些感觉,多读多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1-5 08:30:4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彦 于 2019-1-5 09:35 编辑

千字文第5章
一、原文
川流不息 (chuān liú bù xī), 渊澄取映 (yuān chéng qǔ yìng)。
容止若思 (róng zhǐ ruò sī), 言辞安定 (yán cí ān dìng)。
笃初诚美 (dǔ chū chéng měi), 慎终宜令 (shèn zhōng yì lìng)。
荣业所基 (róng yè  suǒ  jī), 籍甚无竟  ( jí  shèn  wú jìng)。
学优登仕 (xué yōu dēng shì), 摄职从政 (shè zhǐ cóng zhèng)。
存以甘棠 (cún yǐ  gān táng), 去而益咏 (qù   ér   yì  yǒng)。
乐殊贵贱 (yuè shū guì jiàn), 礼别尊卑 (lǐ bié zūn bēi)。
上和下睦 (shàng hé xià mù), 夫唱妇随 (fū chàng fù suí)。

二、字词

见附件  
三、意译

       人的德行应如川谷溪流奔腾不息,延绵不绝,渊水澄清可以映人之德行容貌仪表。祖宗建立的德行如潭水一样洁净无染,清澈照人,后人应以此为明鉴建立自己的德行,并传给自己的子孙,让祖宗德行世代相传,绵绵不绝。容貌恭敬庄严,举止沉静安祥,言辞安定沉稳。
      万事有良好的开端固然可贵,而能慎终如此保持初心更加难然可贵。此乃荣耀显赫事业,建功立业之根基,凭此人有无尽的动力来成就自我,成就事业。
      学问优秀之士能够出仕做官,能够辅佐君王,履行职权,参与政事的处理。周人怀念甘棠尽忠尽职之精神,永远怀念歌颂他。
      音乐可区分贵贱,礼节可以区分尊卑,缘自人之德行高低。长幼君臣要和睦相处,夫妇要一唱一和,琴瑟和谐。

四、心得
     字字如珠玑,句句如甘露,如聆听家中德高望重之长老,传授做人之道。吾辈当用心体悟,勤而行之。
     越读越发感念祖宗之智慧高深,为吾辈先前无知不孝,数典忘祖深感惭愧。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1-10 20:24:0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彦 于 2019-1-11 19:41 编辑

一、第六周原文 外受傅训
外受傅训 (wài shòu fù xùn), 入奉母仪 (rù fèng mǔ yí)。
诸姑伯叔 (zhū gū bó shú),犹子比儿 (yōu zǐ bǐ ér)。

孔怀兄弟 (kǒng huái xiōng dì),同气连枝 (tóng qì lián zhī)。
交友投分 (jiāo yǒu tóu f ēn),切磨箴规 (qiē mó zhēn guī)。

仁慈隐恻 (rén cí yǐn cè), 造次弗离 (zào cì fú lí)。
节义廉退 (jié yì lián tuì),颠沛匪亏 (diān pèi fěi kuī)。
  
性静情逸 (xìng jìng qíng yì),心动神疲 (xīn dòng shén pí)。
守真志满 (shǒu zhēn zhì mǎn),逐物意移 (zhú wù yì yí)。
坚持雅操 (jiān chí yǎ cāo),好爵自縻 (hǎo jué zì mí)。
二、字词查询
2.1 句子查询    见PDF

2.2字词查询

1.受 shòu 动词
会意。甲骨文字形,象两手中间有一只舟,表示传递东西。本义:接受;承受
2. 訓 xùn 动  
从言,川声。本义:教育,教导
3. 奉 fèng   
会意。(小篆字形,从手,从収( gǒng,双手),最上面像一串玉或树盖子。是用手捧物的意思。本义:两手恭敬地捧着。后作“捧”)
4.仪儀 yí
(形声。从人,义声。本义:容止仪表)
5. 比 bǐ
(会意。从二匕,匕亦声。甲骨文字形,象两人步调一致,比肩而行。它与“从”字同形,只是方向相反。《说文》:“二人为从,反从为比。”本义:并列;并排)
6.怀懷 huái  
(形声。从心,褱声。本义:想念,怀念)
7.磨 mó
(形声。从石,麻声。本义:磨治石器)
8.  颠沛 diānpèi
受磨难、挫折;贫困
9. 逸 yì
(会意。从辵( chuò)兔。兔子善于奔逃。本义:逃跑)
闲适;安乐
10.疲 pí
(形声。从疒,皮声。病字旁念 chuáng,据甲骨文,象人躺在床上害病的样子。以它作形旁的字一般与疾病有关。本义:疲乏;困倦)
11. 满滿 mǎn
(形声。本义:填满,布满)
12.坚持
坚决保持住或进行下去
三、意译
    在外接受师傅化性立命做人的训诲,回家恭敬的遵从母亲的规范。姑姑,伯伯,叔叔,对待侄儿,侄女,用视如已出之心对待。侄儿,侄女用对待父母之心对待姑姑,伯伯,叔叔。
    甚念兄弟情谊,因为接受相同的父母之气,同根相出,紧密连接。交意义相投的朋友,互相切磨学问,互相切磋劝诫,共同进步。
    对人要有仁慈恻隐之心,无论何时都不能丢掉—— 即使身处匆忙颠沛状态中。气节,正义,廉洁,退身全道谦逊这些品德,即使在颠沛流离中也要坚守。
    心性安静淡泊,则情就自在闲适安逸。杂念闪动,精神自会疲惫。守住纯真本性,则心志自会高远饱满。一心追逐外物,意志就随境而动。坚持高雅情操,吉利自会临门。

四、心得分享
听祖宗讲做人真言,“受傅训,奉母仪,对诸姑伯叔,犹子比儿,怀兄弟,交投分之友,切磨做人真理. 仁义礼智信,造次颠沛弗离匪亏。修养性情,心神,守真,坚持雅操,好爵自縻。” 听完以后会不自觉的以真言检验自己的行为,我在这方面是如何做的,我没做好的部分应该怎么做。
     读到这发现经典学习很容易滑入规训之教,从行为层面上实践经典教诲。而更深一层的是,我感受到祖宗的慈,感受到祖宗的气节,祖宗希望后人传承做人之德行,祖宗希望后人有自觉配备“道德”之心的愿行。而这比简单的执行祖宗行为教导更重要。
    我们需要从经典中唤醒自觉配置以天为为锚之道德心啊!而我希望孩子按照经典行为准则行事,是出于孩子这样做,我犹如喝了甘露甜丝丝,还是唤醒孩子立于天之之锚的自觉性。我愿意按照经典教导行事,是出于自我保护,还是出于唤醒自己沉睡的做人之愿望,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1-12 17:15:39 | 显示全部楼层
师姐!你这是真读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1-12 22:22:3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家都很用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家道心理 ( 工信备案 渝ICP备16002156号-4 )

GMT+8, 2024-12-22 14:49 , Processed in 1.123138 second(s), 16 queries .

学员作业空间非开放社区 公安备案50011202501312 工商备案 500112000037503

重庆市珑夫心理 @Discuz!GB X3.4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