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农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8284|回复: 75

空气的读书分享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1-22 16:00: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注册登录可以浏览更多内容,本论坛多数版面是加密空间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1)对道德经的印象或者理解?

答:在这之前没读过道德经,一个字都没看过,单从道德经三个字来看,道是道路,自然法则,规律,德是行动,需要人做出来,道德,就是人要在自然法则,规律下做事,习德立德。那道德经就是讲怎么样把这两者合起来做的经书了吧。老子用一生写的经书,流芳百世,必定字字珠玑,教人做人做事,有的学,够的学。

(2)为什么读道德经?

答:既然要在道上习德立德,遵从道的要求,就必定要先明白,道在那里,什么是道,什么是自然规律,什么是法则,得先修道,才好走路。读道德经就象这三个字的顺序,明白了道,才能清楚在那里做事,以什么样的姿态做事,做事立德,才能有章法可循。道不明,眼瞎,无头苍蝇,这是首要任务,明 道。

(3)能否坚持分享每周规定阅读内容的心得,并参加自由讨论?

答:可以坚持每周分享,并参加自由讨论。

(4)能否坚持用心读完全书?

答:能够用心读完全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3-24 14:37:30 | 显示全部楼层
attach://732.png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4-14 12:55:08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十章原文:

唯之与阿,相去几何?

善之与恶,相去若何?
人之所畏,不可不畏。
荒兮,其未央哉!
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
我独泊兮,其未兆,如婴儿之未孩。
儡儡兮,若无所归。
众人皆有余,而我独若遗。
我愚人之心也哉,沌沌兮!
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
澹兮其若海,飂兮若无止。
众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似鄙。
我独异于人,而贵求食于母。
译文:
在有道之人眼里,世间事物,没有是非之分。是非不过是应事应物的态度差异而已。建立在是非观上的善恶观,不过是人为的妄断。我虽然没有了是非和善恶观,但是我生活在人群中,和他们生活在一起,也只能遵循他们的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2-2 23:40:34 | 显示全部楼层

自序 古道通天



1、孔子不是儒家源头,是承周,孔子言道必崇周。老子之道,承三皇,老子言道必崇古圣。孔子,老子是同时期人,孔子是本朝文化工作者,老子是考古工作者。
2、从上古到春秋,从天道——天人两道共存并用——权道,道之衰,每况愈下。作者此自序为解读道德经做了注解与方法,唯有以古察古,以天入天。
3、天道坏,则行人道;人道坏,则行权道;权道坏,则天下皆盗。天,人,权三道是华夏文化的核心。从身边发生的事情想到,父亲与子女之间发生的冲突,姐弟觉的对爸爸做了应该做的,爸爸却认为没有做什么,反而到外人面前去哭诉。姐弟虽然履行了他们认为的责任,但是温度不够,父亲对儿女不够体贴,也是温度不够,两方都没要到想要的。天道坏,行人道,人道坏,行权道。把权道用在家庭里,冷冰冰。再说到我们对儿女的教育上,也是在用权道,你应该怎样怎样,规则应该怎样怎样,做不到,罚。可能有的还不知道是什么道,没有什么道,我高兴怎么道就怎么道。在权道上走久了,人魂家魂就只有这个层次,权道只是应事。应事就出来一个问题解决一个问题,但是问题在家庭中不单单是单一的一个问题,于是问题层出不穷,解决不了根本。再说孝,我们做了很多“孝"的事,也有孝的心,但老和子合不到一体,他就不是孝。孝了才算是入了人道了,人道才是应人,把人当人看。温度,情感,家庭。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2-3 14:58:09 | 显示全部楼层

导言一 道德训义

一、道者,万物之所宗
1、道生气,气生质,质形为万物。宗者,出也。万物之宗
2、道生出万物,在伦理上,就要管着万物,给天地万物的运行设定法则和秩序。否则万物不伦则不类,无理则不序,无序则乱,亡。宗者,则也,道为伦理之宗。
3、道生万物,又给万物设定伦理,依然是道推动万物生生不息的永恒演化,提供动力。宗者,禀也。道为造化之宗。
二、德者,万物之所府
    万物必须遵从道的伦理规则,并且领命,仰仗道的动力,才能养正。所以要以德府之。万物合道故积德,积德则能养正,养正则能久。万物离其道宗,则失德,失德则不能养正,不能养正,则病,病则亡。道为根,德为本,万物为末。离道德不生,离德物不成。根生本,本生末,万物成之,昭然纷纭若道德之华。视其华,可以窥其根基。根本牢固则物可长久;根本不固物必将衰亡。故物昌盛者,必宗其根本;物败亡者,必先失其所。
    道畜则和,德养则合,和合则谐,谐故能辑,谐辑以悉,莫之能伤。德具有操作感,动感,要养,要养的符合规律,在道上养,要合道,要容,每一个都要照顾到,不能顾此失彼,方能正而生生不息。
三、经者,万世之所奉
    非中国之圣人所言,皆不可称为经。
    道德经合起来就是说,有一个亘古不变的大道,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为万物之所宗。圣人阐述这个道,以及告诉人们怎么把握,行道积德以蓄天下的教育经典叫做《道德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2-3 15:34:40 | 显示全部楼层

导言二 老子列传

   老子是楚国人,职业是周天子国家图书馆馆长。肯定每天泡在书里研究上古,五帝,夏商周。满腹学问却不著书。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在别人的要求下著下五千字道德经,写完就隐居走人,老子主张天下无道,应该抱道藏身才对。真是不功利,不功利,看看这到处夸夸其谈,大肆宣传自己所谓学问的人。有人说老子活了两百多岁,深谙摄生之道,道德经里也有养生思想。老子不主张避世,不主张出家,他自己儿孙满堂。主张无为自化,清静自正。道为三皇之家,道为儒之本,儒为道之末。道讲的是天伦无所不包,儒则重人伦,人伦效法天伦。
老子道家思想的继承者:庄子,汪洋恣肆,王侯无法以之为臣。其学说要点也归本于自然无为的道理。
                     申不害,韩非子取用老子学说的一个方面,而发展为独立的学问分支。法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2-3 22:22:4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刘丹 的帖子

刘丹:

1、孔子不是儒家源头,是承周,孔子言道必崇周。老子之道,承三皇,老子言道必崇古圣。孔子,老子是同时期人,孔子是本朝文化工作者,老子是考古工作者。
2、从上古到春秋,从天道——天人两道共存并用——权道,道之衰,每况愈下。作者此自序为解读道德经做了 .. (2018-02-02 23:40) 
权道冰冷,只能应事;用权道树人魂,缺乏温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2-9 15:18:19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一章 可道非道

道可道,非常道。
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人道,权道,凡是可以言说,制立的道都不是常道,常道是不可言说,不可描述,不可执用的。如果可以命名的,可以有质象的事物,都不是常名,不是永恒的无名,无名无质无形,无状无象,不可命名。道为宇宙第一因,道生无,无是鸿蒙之气,此冲虚之气为天地万物之始,无质无象,所以无名。无生有,有质有象,有生万物,参差各异,各命其名。以常无的状态观道生万物的造化神机,以常有的状态观万物的物理人情。此两者,有与无都是从道上生出来的,只是表现形式不一样,在道的容嚣中,从无到有,从有到无,周而复始,以道的伦理,造化,性质为宗下,有与无正是生育万物生生不息的造化之门。
     道,分为三层,至道(常道),天道,人道。天与人都是道所生,以道为宗。至道天道人道权道有道无道皆是道,只是至道无名,所以道可道,非常道。同谓之玄,同样都是道的运行,此处是门道,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常有,常无。我们常处于常有的状态,习惯于以有观无,以人入天,以今察古,就是常有观其徼的状态也时常保持的不稳,直奔私欲去了,欲观不了徼,一团浆糊。在常有的状态,死盯着一点,对象化观察,执着。常无的状态至少应该是内部观察,体会的状态,才能观其妙。
     无,生天地,无的状态内部空间空旷,井井有条,有天有地,秩序井然,互帮互助,能干事能成事。有,生万物,有质有象,有边有界,蕴界处。无与有大至宇宙,小至人心?人心与宇宙何尝不是一般。无是道,有也是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2-10 19:58:28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章 作而不辞

默写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
皆知善之为善,不斯善已。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行而不恃,功成而弗居,
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天下人都在口口声声说某些美好的东西如何如何美,那一定是夸夸其谈的不正当的;天下人都在口口声声说的所谓很高明的行为,一定不是什么真正的高明。故有无相生,有和无,是互相转化的。难易相成,不存在绝对的难,也不存在绝对的易,难和易只是参照对比出来的。长短相形,没有绝对的长,也没有绝对的短,长只有和比自己短的相比,才能成其长,短只有和比自己长的相比,才能成其短,天道与人道可以互相参照去彼存此。高下相倾,没有绝对的高,也没有绝对的下,有比高更高的,有比下更下的,只有在互相的参照中,才有高下之分。音声相和,发出什么音,听到什么声,音声一起,才能相和。前后相随,没有绝对的前,也没有绝对的后,只有在万物之间互相参照,才存在前后关系。既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绝对的参照,那么天下也就没有是非,百姓不谙是非智巧,故能淳朴自化,所以圣人当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自有天以自然之教教之。万物生生不息,天道不会干涉,自然而然,没有什么对错,所以天道不会对万物的生与息加以指讼,天道生化万物,而不据为已有,万物的演化结果也不认为是自己的功劳,所以万物和天道之间才会永远不会互相背离,一切才可以永恒的生生不息,圣人治理国家,教化百姓,不也应该如此吗。
     善的本意和美相近。两个字都和羊有关。在六畜中羊主给膳,羊大为美。善,从羊从言,羊是吉祥的象征,善,吉也。
     无为也不是等吃混喝啥也不干,而是行自然之教,循天自化而有为,守住根本,自强不息。无为想到孩子的教育,我们日常当中为的太多,为所欲为,没有持久的耐心和慈爱,指指点点,权道中,需要孩子以自己的标准为标准,父母不是孩子的标准参照,圣贤之言才是永久的标准,父母当以圣贤之言种入孩子精神内核,圣贤之言正也,以正则能养正。无为,身教,自己做好自己内部的协调,以圣贤之言养正,父母正则孩子正。父母的指导与保护功能,应该在父母正的基础上,不然就是瞎指导。不言之教,有言就有意,有意则有对立,是非,说的理再多,无益,这理是说给谁听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2-14 14:34:16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三章 圣人之治





原文:
不尚贤,使民不争;
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
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不尚贤,使民不争;
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
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译文:圣人以天道治天下,不崇尚人道。天道积无,人道积有。如果立人道,天下人以有为积,以物为积,以多积为美,多得为富,过渡追求太多的财富,必然会求之不得而相争,争而斗,斗则乱。如果君王施人道积难得之物,上有所好,下必投之,人道应人,以礼害道,欲望越发可见,以物,以财,以富为美。圣人不以德为贵,怎么能畜而养天下?失德,失正,民心不正,不正则乱。所以圣人之治,虚其人道好欲好争之心,人欲去,其心虚,天道积虚。行天道,自然之道,民心自然守其质村,循天自化而有为。这需要圣王强大持久的耐心和慈爱,时刻注视天下百姓,只要发现有出离天道的异端邪说和事物,赶紧杜绝消灭,使民不敢强为人道,笃守天道。即便有好为人道者蒙惑百姓,自知无法得逞也就不敢妄为。无为之治,圣人在于辅佐天道,做天道的助手,因任万物以自然,道德为一,无人道可生,可出,故能无乱可生,天下常自然。行无为之治,则无不治。
积:积无,积有,很形象,常无,常有。无,空间感,操作感,虚无感;有,交织感,跳跃感,盈满感。
贤:本意指多财。与本意相比,现在的贤字已经偏移了不少,一般是褒义,贤良,贤惠等。尚贤,崇尚多金,现在的社会有拜金的风气,钱越多越好,钱成为了价值标准。为了多金各种尔虞我诈,尚贤,使民相争,争的人道都已坏。
尚:重度过渡
常:下帬也,从巾,尚声。
欲:形声,从欠,表示有所不足,产生欲望。正欲:合乎天道的正常欲望,如吃饭,睡觉。奇欲:人使之欲。不可见欲指的是不让奇欲出现在人内心,见,视也,从儿从目,可,从口丂,丂亦声。不让人听到看到能勾起欲望的东西,欲望一旦勾起,人心则乱。想起现在我们现在生活的大环境,比如每天离不开的网络,满眼污浊,直播啥啥都播,人心怎会不乱。欲望越积越多,常有,常有观其徼,乱的状态下,徼也是没法观的,欲望此起彼伏,观的位置不稳定,就已经被欲望所吞没,欲界众生,欲海沉浮。
圣人以天道管理国家,确实不容易,无为其实为的挺多,做好一个权威责任重大,不然国之不国,国之民之不人。回过头来想,自己内心的一片国土,最高自我实施的是什么道,他的位置在那里,发挥了什么作用,犹如星晨的小我们运行的怎么样,答案自知。治理心之国土达不到圣人之治的高度,起码还是要有个人的样子吧,不然能叫人,叫欲吧。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2-14 14:54:35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四章 冲而用之

原文: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
渊兮,似万物之宗。
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
湛兮,似或存。
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译文:道,从虚空里不断向外涌现创造出来万物,而宇宙却没有被充满,而道的能量也没有被耗尽,周行而不殆。道是那么的幽深而旋涌着,看上去万物都是从它那里涌现出来的。道无穷无尽的向外涌现万物,还会推毁万物,并把它们回收回去。万物复于道时,道把万物的锋芒推毁了,能量耗尽,它们的组织结构分崩离析,只留下片片尘埃,又回归到道里,等待下一次再将被涌现出来。道,是万物生生不息背后的推动力量,它幽深清澈透明,没有形质,边界,我们用肉眼看不见他,但它又时刻不停在运转,推动万物变换。我不知道 道 是从哪里来的,可能在上帝存在之前,它就一直存在着吧。


冲盈相对。盈:盈满状态,被物充满。冲:本意是涌的意思。涌,好有活力生机的感觉。
或:邦也。从口从戈,以守一。一,地也。加口,國。形容道的无边界,无限。
渊:打着漩涡的水。道涌现万物的情景,像遥远的星系那样。
锐:本意锋芒,这里指物体的边界
湛:清澈透明。湛,没。
帝:主宰天地万物的天帝和上帝
道为什么一直往外涌现万物却没有把天地填满,因为,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从无生有,从有到无,周而不始,道,万物之所宗。道,太神秘,看不见摸不着,却实实在在推动着万物的变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2-23 14:07:26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五章  不如守中

原文: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天地之间,其犹橐籥乎?
虚而不屈,动而愈出。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译文:天地对万物无恩无亲,没有仁慈心,也没有冷酷心,它们视万物为稻草狗一样,天地只是按照道来运作而已,让万物自然生长死亡。圣人也没有仁慈心,他们视百姓为稻草狗一样,无恩无亲,没有仁慈心,也没有冷酷心,只是按照道来治理天下而已。天地之间,不正象一个风箱吗?它虚无而又充满天地,不枯竭,无处不在,越是推动它,万物就越多被涌现出来,生生不息。天地之间,无时无刻无穷无尽的把万物涌现出来,它们那么繁多,怎么言说它们呢,唯有守道,守一为中。


仁:亲也。
刍狗:古代祭祀时用草扎成的狗。
橐籥:用牛皮做成的风箱。
多:万物纷纭。
就个人的内部来说,仁,亲也,偏向于某个子人格就是亲,偏向他,着重喂养他,偏心。子人格不是应该处于高位的,处于被重视的地位,领导不予管教,则篡权当政,不中不正,乱也。治理自己的内部世界,如同天地圣人视万物百姓为刍狗般,不偏重于谁,无偏私之心,警觉子人格的登台表演,如果警觉到了,领导就在工作了。多言数穷,子人格登台时,多数是为了证明自己是对的,批判对象化的错误,那什么才是正确的,我的一定是,对象的一定不是呢,标准在哪里?在自己心里,高下相倾,比较中得出,人家有人家的道,多言数穷,不好好走自己的道,眼睛放在外面,可见欲,眼前的道,自己的道,被欲挡住,走不稳,不如守中。道理经的道是至道,天道,作为人,在天地中刍狗的存在,至少要守着人道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家道心理 ( 工信备案 渝ICP备16002156号-4 )

GMT+8, 2024-12-22 14:40 , Processed in 1.096398 second(s), 17 queries .

学员作业空间非开放社区 公安备案50011202501312 工商备案 500112000037503

重庆市珑夫心理 @Discuz!GB X3.4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