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农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Wudixing

吴迪星《六韬》读书笔记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5-4-5 23:22:13 | 显示全部楼层
论将第十九
一.        查字正音
材:“才”是“材”是本字。才,甲骨文 是象形字,字形像在柱子 (半个“木”)上架一根横木 ,表示房柱上架着的横木,即栋梁。当“才”的“栋梁”本义消失后,篆文 再加“木” 另造“材”代替,强调木料性质。造字本义:名词,可用于建筑的木料。
懦:需,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软弱无力。懦,篆文   (心,性情)  (需,软弱无力),表示性情软弱。造字本义:形容词,性格软弱,缺乏阳刚正气。
久:“镹”是“久”的异体字。久,金文 是指事字,字形在“人” 的腿部位置加一捺指事符号 ,表示驻足等待。驻足等待容易感受时间的漫长。篆文 承续金文字形。造字本义:动词,停止行进,驻足等待。
遗wèi:貴,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价值高的。遺,金文   (彳,前行)  (貴,价值高的),表示持有价值的好东西前往赠送他人。有的金文 以“辵” (行进)代替“彳” ,强调“前往”含义。篆文 基本承续金文字形。造字本义:动词,双手持贝,前往馈赠。
窘:穴,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窮”的省略,表示困顿、贫困。窘,篆文   (穴,即“窮”,困顿、贫困)  (君,王),表示君王困顿。造字本义:形容词,身居高位的君王,陷入困顿时无语无奈,失于体面。
诳kuáng:狂,既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无理智的、发疯的。誑,篆文   (言,说话)  (狂,无理智的),表示说无理智的话,说疯话。造字本义:动词,说疯狂无理的话。
二.        翻译
武王问太公道:“评论将领的原则是怎样的呢?”
太公曰:“将领应具备五种才能,警惕十种缺点。”
武王曰:“我要冒昧地询问一下这方面的具体内容。”
太公曰:“我所说的五种美德是:勇敢、智慧、仁慈、诚信、忠诚。勇敢就不会被侵犯,智慧就不会思虑惑乱,仁慈就懂得爱人,诚信就不会欺诈,忠诚就会对君主没有贰心。我所说的十种缺点是:有的作战勇敢却愿轻易赴死;有的秉性急躁,匆忙决策;有的心地贪婪,喜好财货;有的讲究仁爱却心慈手软;有的聪明智慧却内心怯懦;有的对人诚信却喜欢轻信别人;有的廉洁守法却不能施慧于人;有的聪明智慧却优柔寡断;有的坚强勇猛却刚愎自用;有的怯懦胆小,喜欢依赖别人。作战勇敢却愿轻易赴死的,可以突然攻击他;秉性急躁而匆忙决策的,可以用长久的时间拖垮他;心地贪婪而喜好财货的,可以贿赂他;讲究仁爱却心慈手软的,可以劳碌烦扰他;聪明智慧却内心怯懦的,可以让他困窘不安;对人诚信却喜欢轻信别人的,可以用言语欺骗他;品行廉洁却不会尊重人的,可以侮辱他;聪明智慧却优柔寡断的,可以偷袭他;坚强勇猛却刚愎自用的,可以奉承迷惑他;怯懦胆小而喜欢依赖别人的,可以设计欺骗他。战争是国家的大事,关乎国家的生死存亡,而军队的命运由将领掌握。将领是国家的辅佐,为先王所重视。任命使用将领不可不慎重考察。所以说:战争不会让双方都获胜,也不会让双方都失败。大军出发越过国境,为期不到十天,如果不是灭掉敌国,就必定是己方军队战败,将领被杀。”
武王说:“您讲得真好啊!”
三.        行心心得

五材十过的标准让我想到之前文韬里面的六守和六贼七害,特别是五材和六守,虽是一文一武,但却很类似,最核心都是仁、信、忠、智、勇的标准。一个企业选人才,可以遵循这个标准,一个人要修为自己,也可以遵循这个标准。对照自己,十过至少有两过,仁而不忍人,信而喜信人。所以在作为管理者的时候,会感到力不从心。

选将第二十
一.        查字正音
简:閒,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夹杂。簡,篆文   (竹,作为文字载体的竹片)  (閒,夹杂),表示编绳上竹片相间。造字本义:名词,编扎在一起的写字竹片。
练:“練”是“湅”的异体字。柬,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精选。湅,篆文   (水,泡煮或浸染)  (柬,精选),表示泡煮或浸染并精选。异体字“練”,篆文   (糸,丝品)  (柬,即“湅”的省略,丝品泡煮或浸染后,再精选),表示泡煮或浸染丝品后再精选。造字本义:动词,丝品泡煮或浸染后,再精选色泽统一、均匀的成品。
湛:“甚”是“湛”的本字。甚,金文   (甘,香甜)  (匕,酒勺),表示品味美酒。当“甚”的“沉溺于美酒”本义消失后,金文 再加“水” (酒)另造“湛”代替。篆文 承续金文字形。造字本义:动词,沉溺于美酒声色享受,生活安逸。
悾kǒng:空,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虚无、不存在。悾,甲金篆字形资料暂缺,隶书   (心,内心)  (空,虚无、不存在),表示内心虚空。造字本义:形容词,内心虚空、无着落。文中作形容词:没有成见的,态度谦虚诚恳的。
嗃xiào:高,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超常、强度大。嗃,篆文   (口,责骂、训诉)  (高,超常、强度大),表示高声责骂、训诉。造字本义:动词,高声责骂、训诉。
悫què:诚实
遂suì :遂,金文   (辵,行进)  (又,抓),手上几点指事符号,表示远行采集。有的金文 字形复杂化。篆文 误将金文字形中表示采集的字形 写成 。造字本义:动词,上山采集。文中作得逞,如愿,成功,实现
际:祭,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敬拜祖宗神仙。際,篆文   (阜,石阶山路)  (祭,敬拜),表示山路上设祠祭拜的地界。造字本义:名词,设祠的地界。
二.        翻译
武王问太公道:“君王起兵征伐,要挑选并磨练出智勇双全的杰出人才,了解将领水平的高低,该怎么做呢?”
太公答道:“将领的外在表现与内在品质不相符合的情况有以下十五种:有的看似贤良,实则为非作歹;有的看似温和善良,实则实施偷窃;有的看似恭敬,实则内心傲慢无礼;有的外表廉洁恭谨,实则内心极不实诚;有的貌似精明干练,实则并无才干;有的貌似忠厚老实,实则不讲诚信;有的貌似喜好谋略,实则缺乏决断;有的看似果断,敢于决策,实则并非如此;有的貌似诚恳本分,实则不守信用;有的看起来糊里糊涂的,实则反而忠实可靠;有的言语奇异激烈,不合常情,办事却颇有成效;有的貌似勇敢,实则内心胆怯;有的貌似严肃有礼,实则相反,爱轻蔑他人;有的看似严酷苛刻,实则相反,沉静诚实;有的看起来身体虚弱,相貌丑陋,但出使外国却能顺利到达各地,完成各项任务。天下都看不起的人,正是圣人要重视的,普通人没有哪一个能理解得了,如果不具备鉴别人才的高明见识,就无法看清他们的区别,以上就是将领的外在表现与内在品质不相符合的各种情况。”
武王问道:“您是用什么方法去了解他们的?”
太公答道:“了解他们可通过以下八种考验方法:一是问他一些问题,看他言辞是否周密;二是用言辞诘问,对他穷究到底,看他是否具有应变能力;三是派间谍考察他,看他是否忠诚;四是明白直接地询问隐情,从他是否不加隐瞒看其品德是否优良;五是让他处理钱物,看他是否廉洁。六是用美色试探他,看他是否坚贞;七是把难事告诉他,看他是否勇于担当;八是用酒灌醉他,看他是否不失常态。如果以上八种考验方法全都使用了,那么将领是贤还是不贤,就能区分出来了。

三.        行心心的
对于透过现象看本质这一点很有感触,看人能看到一个人的本质,而不是表面的言行,我个人觉得挺难的。太公提出的8个方法,其中第一个和第二个就是面试的时候用来选人的方法。

立将第十二一
一.        查字正音
渊:造字本义:名词,古代执行淹毙死刑的深潭。
骛——敄,既是声旁也是形旁,即“務”的本字,表示极力、勉强。騖,篆文=(敄,即“務”的本字,极力)+(馬,善跑力畜),表示极力驱马。造字本义:动词,极力让马奔驰。
钺yuè:“戉”是“钺”的本字。戉,甲骨文 像是大斧 和戈 的组合兵器。金文 突出了斧形 和手柄形状 。篆文 将金文字形中的斧形 变形成 ,锋刃形象消失。当“戉”的本义消失后,篆文 再加“金” 另造“鉞”代替,强调兵器的金属性质。造字本义:名词,古代将帅使用的长柄圆刃青铜大斧。

二.        翻译
武王问太公曰:“君王任命大将的方式是怎样的呢?”
太公答道:“凡是国家有危难,君王应避开正殿,在偏殿召见大将,向他发布诏令道:‘国家命运的安危,全掌握在将军你的手上。如今某国不愿臣服我国,望将军领兵讨伐它。’大将已经接受了任命,君王就命令太史占卜,斋戒三天,前往太庙,用龟甲预测吉凶,通过卜卦选择了一个好日子,在这天将象征权力的斧钺授给大将。君王进入太庙大门,面朝西站立;大将进入太庙大门,面朝北站立。君王亲自手持钺的头部,把钺的手柄交给主将,对他说道:‘从此以后,军中事务即使上至天界,也全由将军处理。’君王又手持斧柄,将斧的刃部交给主将,对他说道:‘从此以后,军中事务即使下至深渊,也全由将军处理。发现敌人虚弱就进兵攻击,发现敌人强大就停止进攻。不要因为我军人数多就轻视敌人,不要认为使命重大就必须与敌拼死,不要认为自己身份尊贵就看不起别人,不要认为自己见解独到就违背众人的意见,不要认为自己擅长辩论申说,想法就一定正确。士兵没有坐下休息自己就不要先坐,士兵没有吃饭自己就不要先吃,与士兵一同忍受寒冷与酷热。如果能做到这些,士兵们一定能拼死杀敌。’
“大将已经接受任命,向国君行拜礼并回答道:‘臣听说国事不能让境外的人去治理,军队在外不能让朝中的人去指挥。大臣若怀有贰心,就不能忠心侍奉国君;若心存疑虑,就不能专心对付敌人。臣已经接受任命,手持威严的斧钺,有指挥军队的专权,如果不完成使命就不敢活着返还。希望君王您能下达授权的指令给臣。国君您不答应臣,臣就不敢担任大将。’
“国君答应了大将的要求,大将就向国君告辞,领兵出发。军队的事务,不听国君的指令,全部由大将直接发令。面对强敌决一死战,没有人有贰心。如果能做到这些,那么就会上不受制于天,下不受制于地,前不受制于敌人,后不受制于君王。军中有智慧的人为大将谋划,勇敢的人为大将战斗,全军士气高昂,直冲云霄,如奔驰快跑一般行动迅速,还未与敌交锋,敌人就投降归顺。在国外战胜强敌,在国内建立功勋,军官升迁,士兵受赏,百姓欢乐,将帅没有获罪遭殃。国家因此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安定太平。”
武王说:“您讲得真好啊!”
三.        行心心得
立将的仪式想到誓师大会,即是形式又是内容。越是重要的事情越是需要仪式,毕业、结婚、颁奖……对于将,不仅仅是有标准,有选拔,还要有任命,就像重要的岗位,任命会下聘书。在人生重要的时间节点,如果能有一个仪式,也能促进一个人积极的进入新的阶段,这种仪式也是赋能,让人能有更多的正面能量和内在力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4-12 11:43:4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Wudixing 于 2025-4-12 11:50 编辑

将威第二十二
一、查字正音
威:威,金文   (戌,刑具)  (女,女子),表示对女子施刑。有的金文 将“戌” 简写成 。篆文 承续金文字形。造字本义:动词,封建时代对不守妇道的女子施刑,以警示妇女遵守妇道。
明:威,金文   (戌,刑具)  (女,女子),表示对女子施刑。有的金文 将“戌” 简写成 。篆文 承续金文字形。造字本义:动词,封建时代对不守妇道的女子施刑,以警示妇女遵守妇道。
极:及,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抓住。极,篆文   (木,械具)  (及,抓住),表示起控制作用的器械。造字本义:名词,绑在马背或驴背上的木架子,方便载物或插、挂物件。文中作名词:端点,顶点,终端,限度。
通:“ ”是“通”的本字。甬,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王宫禁城周围高墙夹道、出口众多的专用道。造字本义:形容词,道路纵横相连,可畅行无阻。文中作形容词,道路纵横相连,可畅行无阻。
说:古籍常假借“说”代替“悦”

二、翻译
武王问太公道:“大将怎样才能树立自己的权威?怎样做才能算是英明?怎样做才能有禁必止、有令必行?”
太公答道:“大将用诛杀权贵的方式来树立自己的权威,以奖励卑贱者的方式来显示自己的英明,以慎重地实施刑罚来做到有禁必止、有令必行。因此,如果杀死某人能使全军震动,就杀死他;奖赏某人能使万人高兴,就奖赏他。杀人,贵于敢杀权贵;奖赏,贵于能奖卑贱者。杀掉权豪近要之臣,这说明社会最高层人士能受到惩罚;赏赐牧牛养马的奴仆,这说明卑贱阶层能得到赏赐。社会最高层人士能受到惩罚,卑贱阶层能得到赏赐,这样将领就能行使他的威权了。”

三、行心心得
杀贵大,赏贵小,就能立威,这用在管理上的确会很有效果,回想自己做管理的时候,几乎没有指导思想,就凭着想当然的方式,犯了很多错误,比如在立威方面就没有杀大赏小。会看到很多人讲管理,虽然觉得有道理,但是总觉得是二手的信息,也会困惑这些管理的理念是从哪里来,现在读经典,感受到老祖宗的智慧。也明白看到那么多讲管理的人,为啥会觉得是二手信息。

励军第二十三
一、查字正音
隘ài:“隘”是“ ”的异体字。 ,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嗌”的本字,金文字形 表示喉咙因衰老或发炎吞咽能力差。造字本义:形容词,谷底通道如咽喉一样狭窄,难以通行。文中作名词:深山幽谷底部的狭窄通道。
犯:犬,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狂”的省略,表示发疯。犯,金文   (犬,即“狂”的省略,疯狗)  (㔾,即“人”的变形),表示疯狗袭人。篆文 将金文字形中的“犬” 写成 。造字本义:动词,疯狗侵袭、攻击陌生人。文中作动词:发作,发生。
涂:余,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途”的省略,表示行程、路程。涂,甲骨文   (水,河川)  (余,即“途”的省略,表示旅途),表示水上之旅。金文 加“人” (旅行者),将甲骨文字形中的“水” 横写成 ,强调“水上旅途”。篆文 恢复甲骨文字形,将甲骨文字形中的 写成 ,将甲骨文字形中的 写成 。造字本义:名词,依靠河川舟楫的水路旅途。
次:欠,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拟打喷嚏时发出的暴发声“哈欠”。次,甲骨文   (水,涶沫)  (掩口打喷嚏),表示身体欠安打喷嚏,涶沫横飞。字形 像一个人 伸手 遮掩自己的嘴巴 打喷嚏, 像飞溅的涶沫。简体甲骨文 省去手形 ,将“欠” 写成 。金文 承续甲骨文字形。篆文 用“气” (呼吸)代替金文字形中的“口” ,强调“次”由呼吸不畅的症状引起,并将金文字形中“口” 加“人” 构成的“欠” ,写成“气” 加“人” 构成的 。造字本义:动词,身体欠安,打喷嚏。文中作动词:出行过程中因故临时住宿或驻扎。

二、翻译
武王问太公道:“我想让全体官兵,攻城时争先恐后地攀登城墙,野战时争先恐后地上阵杀敌,听到退兵的钲声就愤怒,听到进攻的鼓声就喜悦,应该怎么做呢?”
太公答道:“大将有三种方法。”
武王问道:“我冒昧地询问一下这方面的具体内容。”
太公答道:“当大将的,冬天不穿皮衣,夏天不拿扇子,下雨不撑开伞盖,能做到这些的可称为礼将;大将如果不以身作则,不习惯于遵循礼法,就无法了解士卒的冷暖。越过隘口关塞,走在泥泞的道路上,大将必须先下马步行,能做到这种的可称为力将;大将如果不以身作则,不习惯于耗费体力,就无法了解士卒的劳苦。大军都安顿宿营了,大将才进营房休息,军中饭菜全都做熟了,大将才能吃饭,军中没有生火做饭,大将就不能生火做饭,能做到这些的可称为止欲将;如果不以身作则,不习惯于遏制私欲,就无法了解士卒的饥饱。因为大将能与士卒一起体验冷暖、劳苦、饥饱,所以全体官兵就会听到进攻的鼓声就喜悦,听到退兵的钲声就愤怒。士卒即使面对高大的城墙,深深的护城河,看到敌箭频繁地射来,石块频繁地投来,也会争先恐后地攀登。即使在刚与敌人短兵相接的时候,士卒也会争先恐后地上阵杀敌。士卒并非喜好死亡而乐于受伤,是因为他们的将领在清楚了解士卒冷暖、饥饱的同时,还能清楚了解士卒的劳苦。”

三、行心心得
礼将、力将、止欲将,在管理中, 团队成员怎样才会拼命的、竭力的去达成目标,要看领导人管理者能不能励团队,能不能和大家一起同甘共苦,全心全意关心大家。在幼儿园时,两个园长的做法差异就很大,加班的时候,一个园长会和老师们一起加班,老师下班园长才下班,另外一个园长都是只管布置然后就自己早早下班;中午孩子午休的时候,一个园长会要求老师们不午休但自己可以在办公室休息,另外一个园长会想办法让老师们轮流休息自己却经常不午休。两个园长的领导下,老师们的凝聚力和干劲差异很大。

阴符第二十四
一、查字正音

符:付,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府”的省略,表示官署。符,篆文   (竹,借代竹片,轻便、易于直劈二分的材料)  (付,即“府”的省略,官署),表示有官署标记的竹片。造字本义:名词,一种竹制的核验信物,即,古人将刻有特殊图文的竹片剖成两半,一半留在上级,一半留在下级,作为朝廷或官署封爵、置官、命使和调遣兵将时双方核验的凭证,以双方所持竹片图文是否相吻合来检验持符者的身份真假。文中作名词:古代官署向下属发出命令或通知的公文。
卒cù:卒,甲骨文字形   (衣,服装)  (爻,交错捆绑),在衣服上交错捆绑,也就是用绳索在裹尸布上交错捆绑,表示远古抛葬仪式前敛尸者给死者整理并固定衣着。金文 将交错捆绑的绳索 简化成一撇指事符号。篆文 承续金文字形。造字本义:动词,死亡后敛尸备葬。文中作副词:突然,仓促地,急速地 cù
邑yì:邑,甲骨文   (囗,四面围墙的聚居区)  (人,民众),表示众人的聚居区。金文 承续甲骨文字形。篆文 将甲骨文字形中的“人” 写成 。造字本义:名词,有一定人口定居的城邦。
却:“去”是“却”的本字;“卻”是“却”的异体字。去,甲骨文   (大,人)  (囗,聚邑),表示一个人跨步离开村邑。金文 基本承续甲骨文字形。篆文 将金文字形中的“囗” (村邑)写成“凵” (厶)。当“去”引申出“使人离开、使人消失”的含义后,篆文 再加“卩” (人)另造“却”代替。造字本义:动词,迫使眼前的人向后撤,迫使对方退步。

二、翻译
武王问太公道:“率领军队深入敌国国境,大军突然遭遇紧急情况,要么对我方有利,要么对我方有害。我要从近处联络远方,从国内策应境外,来满足军队作战的需要,该怎么做呢?”
太公答道:“君主与大将之间有秘密的通信工具,称之为阴符,一共有八种类型:有大胜敌人的阴符,长度为一尺;有击破敌军、擒获敌将的阴符,长度为九寸;有敌城投降、获得城邑的阴符,长度为八寸;有击退敌人、报告远方的阴符,长度为七寸;有警告民众必须坚守的阴符,长度为六寸;有请求增粮加兵的阴符,长度为五寸;有军队战败、将领死亡的阴符,长度为四寸;有战事失利、士卒死亡的阴符,长度为三寸。那些奉命出使传递阴符的人,如果滞留拖延,泄露军机,无论是听到的人还是说的人一律诛杀。以上八种阴符,只有君主与大将了解内在秘密,它们是保证君主与大将能够暗中联系、信息能不泄密、朝中与军中互相了解的手段。敌人即使非常智慧,也不能识破其中的秘密。”
武王说:“您讲得真好啊!“

三、行心心得
阴符就是用某种形式来传达秘密信情报,只有通讯的双方能够理解。让我想起摩斯密码,这可能就是雏形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4-19 23:03:5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Wudixing 于 2025-4-19 23:06 编辑

阴书第二十五

一. 查字正音
遗wèi:貴,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价值高的。遺,金文   (彳,前行)  (貴,价值高的),表示持有价值的好东西前往赠送他人。有的金文 以“辵” (行进)代替“彳” ,强调“前往”含义。篆文 基本承续金文字形。造字本义:动词,双手持贝,前往馈赠。
参:“參”是“曑”的异体字。曑,金文   (晶,三颗星,即叁宿星座)  (㐱,须发飘逸的老人星相师),表示用仪器观测天象,用叁宿星座作导航坐标指南, 是“㐱”(须发飘逸的老人)的变形。有的金文 将“晶” 写成 。简体金文 将“㐱” 省略成“人” 。篆文 将金文字形中的“晶” 写成 ,将金文字形中的“㐱” 写成 。造字本义:动词,博学的老者仰观星天,辨别方位。

二.翻译
武王问太公道:“率领军队深入敌国国境,君主与将领想使不同部队配合作战,运用变化多端的攻敌手段,谋求出其不意的胜利,作战过程中事务烦杂多样,阴符不能说清状况,部队之间相隔遥远,信息不便传递,该怎么做?”
太公答道:“他们若密谋大事,应当用书信而不用阴符。君主把书信派人送给大将,大将用书信询问君主,这些书信的特点都是‘一合而再离,三发而一知’。所谓‘再离’,就是将一封信分成三部分而成为三封信;所谓‘三发而一知’,是说三封信由三人传递,每人只拿其中一份,内容相互掺杂,即使送信的人也不了解实情。这种通讯工具叫做阴书。敌人即使非常智慧,也不能识破其中的秘密。”
武王说:“您讲得真好啊!”

三.行心心得
阴符和阴书是在作战中使用的,这种形式却让我想起青春期的时候写日记,因为不想被父母看到真实的记录,所以用了好多符号,替代的东西来表示。日记是自己和自己的沟通交流,用别人看不懂的方式隐藏起来让我觉得我写的日记内容是安全的。


军势第二十六
一. 查字正音
奇:“奇”是“骑”的本字;“竒”是“奇”的异体字。奇,甲骨文   (大,成人)  (马,力畜),表示一个人 两腿跨坐在马 的背上。简体甲骨文 将马的形象 简化成 。金文 将甲骨文中表示“骑马”的字形 写成 ,误将甲骨文字形中因高度简化而严重变形的“马” 写成“于” ,并加“口” (“呵”的省略),表示骑行者吆喝催马。篆文 承续金文字形。造字本义:动词,骑马代步。
图:“図”是“圖”的异体字。圖,金文   (囗,四境边界)  (啚,即“鄙”的本字,边远乡村),表示边疆边界。有的金文 将“啚” 写成 。篆文 则将金文字形中的“啚” 写成 。造字本义:名词,古代在皮、绢等材料上标画城邦乡邑及边界的示意资料。文中作动词:思虑,谋求,谋划。
张:長,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空间距离大。張,金文   (弓,搭弦的射击武器)  (“長”的简写,距离大),表示拉开弦与弓的距离,即将松驰的弓弦处于绷紧状态,即使之进入高弹力状态。篆文 将金文字形中的“長” 写成 。造字本义:动词,拉开弦与弓的距离,使弓弦紧绷,增加弹力,为射箭作准备。

二. 翻译
武王问太公道:“攻伐敌人的原则该怎样贯彻呢?”
太公答道:“战争的态势是随着敌情的变动而变动的,变动产生于两军对阵之时,特殊战术与常规战术的使用来自于将领无穷无尽的思想源泉。所以,军中的机密事先不说,用兵的谋划事先不讲。况且军中的机密大事,仅凭言语描述是不足听信的;用兵的手段,仅凭对一时状况的观察是不能完全掌握的。快速而去,突然而来,将领能够独自决断而不受他人控制,这是用兵的一条原则。敌人了解了我军的部署就会探讨如何应对;敌人发现了我军的行动就会考虑如何取胜;敌人掌握了我军的意图,我们就会陷入困境;敌人摸清了我军的规律,我们就会十分危险。所以擅长指挥作战的将领,早在战场上摆出阵势之前就已经谋划好了克敌方略;擅长除害的人,在祸患尚未生芽之时就已经着手治理了;善于战胜敌人的人,是在敌人看不出任何形迹的情况下取胜的;最高级的作战,是不与敌人作战便已取胜。所以凭借着在战场上与敌人格斗拼杀而取得胜利的,不是好的将领;在战败之后才去设防的,不是智慧最高的人;智慧与众人相等的,不能称为一国师表;技艺与众人相同的,不能说是一国之中技艺特别高超的人。军中事务没有哪件事比克敌制胜更重要的了,用兵原则没有哪一条比暗中谋划更重要的了,军事行动没有哪一项比出其不意更神妙的了,将领谋略没有哪一种比未被敌人识破更好的了。还未交战便已稳操胜券的将领,在战前先向敌人示弱,然后再作战,这样做有事半功倍之效。
“圣人从天地的运动变化中验证自己的决策,谁能像他那样了解其中蕴含的行为准则呢?遵循万事万物演变发展的规律,顺应自然征兆来处理国事,根据月亮盈亏等自然现象安排适当行动,并以此作为办事的常规。万物有死有生,依照天地的变化而变化。所以说,没有见到天地变化的征兆就贸然开战,即使人数众多也必然失败。
“善于征战的人,能坚持主见,不被敌人扰乱,一旦发现可胜之机就采取行动,可胜之机丧失就停止行动。
“所以说,与敌作战不要恐惧害怕,不要犹豫不决。用兵的祸害,最大的就是犹豫不决。军队的灾难,没有哪一种能超过狐疑不定。善于打仗的人,发现有利战机就不要让它丧失,遇到良机时不要有疑虑。如果丧失有利时机之后再采取行动,反而会遭受灾祸。所以智慧的将领能够顺应有利形势,绝不会放弃良机;灵巧的将领能够坚定不移地作出决断,绝不会犹豫。因此对敌进攻要像雷声一样忽然,使人来不及掩住耳朵;要像闪电一样迅速,使人来不及闭上眼睛。军队奔赴前线时就像受了惊吓一样狂奔;在战场作战时就像发疯了一样拼命;阻挡它的会被击破,靠近它的会被消灭,谁能抵御这样的军队呢?
“将领对一般人说不出的玄理加以坚守,可称为神;一般人发现不了的规律他发现了,可称为明。所以懂得了神明道理的人,就能所向披靡,不会在战场上遭遇强敌;就能攻无不克,敌国被灭而无法建立。”
武王说:“您讲得真好啊!”

三. 行心心得
翻来覆去看军势和奇兵两章,总觉得类似,显然又不同,或者说阐述的事情有重合的部分,军势是从更加宏观的角度来阐述如何打败敌人。而奇兵则强调将的重要性,同时也列举了一些很具体的用兵策略。独专而不制、果断地抓住战机,这些用在企业管理上都很有指导意义,面对重要的决策,领头人或者管理者一定要独专而不制,也要果断地做决定或者行动。如果对于个人而言,在人生的重要节点或者重要的选择上其实也类似。

奇兵第二十七
一. 查字正因
甲:“甲”是“鉀”的本字。甲,甲骨文   (囗,抵御矛枪的方形坚硬盾牌)  (十,是“又”的变形,抓握),表示可持握的陆战士兵护身的坚硬盾牌。有的甲骨文 省去表示盾牌的方框 ,字形简化成“十”,像纵横交叉的握柄。金文 承续甲骨文字形。有的金文 将甲骨文字形中方形的挡牌“囗” 写成弧形 ,表示贴身的弧形护身坚硬盾牌。篆文 误将金文字形中弧形的挡牌 写成“勹” ,误将金文字形中表示抓握的“十” (又)写成“丁” 。造字本义:名词,古代士兵作战时手持的蔽护身体的坚硬盾牌,有握柄,可以抵御矛枪进攻;士兵一手持甲牌抵御防守,一手持戈戟展开进攻。
蓊翳(wěngyì):草木茂盛的样子。
坳(ào):幼,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拗”的省略,表示抓紧。坳,篆文   (土,地面)  (幼,拗,抓紧),比喻地面交错、扭结。造字本义:名词,地面由土疙瘩牢固扭结的凹地。
窈:幼,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黝”的省略,表示青黑色。窈,篆文   (穴,石洞)  (幼,即“黝”,青黑色),表示洞穴深邃而幽暗。造字本义:形容词,洞穴深邃幽暗,神秘莫测。
谬:翏,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寥”的省略,表示空落、空乏。謬,篆文   (言,话语)  (翏,即“寥”的省略,空乏),表示空话。造字本义:名词,轻浮、经不起考验的空话。
遁dùn:盾,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古代士兵举在手上的护身甲牌。遁,篆文   (辵,行进)  (盾,护甲),表示在盾甲保护中行进。造字本义:动词,用盾掩护着逃跑。
二. 翻译

武王问太公道:“领兵打仗的法则,要点有哪些呢?”
太公说:“古代善于指挥作战的将领,并不能飞到天上作战,也不能遁入地下作战,他们的成功与失败,完全是由神秘莫测的战争态势所决定的。能掌握这种战争态势就会成功,失掉这种战争态势就会败亡。敌我两军对阵的时候,故意将盔甲兵器随意放置,放纵士卒扰乱队伍行列,这是为了实施诡术;将部队安置在茂密的深草丛中,这是为了便于撤退逃跑;让部队占据溪水山谷这样的险要地形,是为了阻止敌人的战车、抵御敌人的骑兵;让部队据守险隘、关塞、山坡、林地,是为了以少量兵力击败人数众多的敌人;将部队安置在低洼昏暗的水泽地带,是为了隐匿部队的行踪;将部队安置在一览无余、无所隐蔽的平地,是为了与敌人斗勇拼力;行动像利箭飞驰一样快速,出击像弩机扣动一样猛烈,这是为了破坏敌人的精妙布局;巧妙埋伏,设置奇兵,虚张声势,诱骗敌人,这是为了击破敌军,擒获敌将;使部队看起来分割破碎,毫无章法,这是为了击破敌人的各种阵势;趁着敌人惊慌失措发动进攻,这是为了实现以一击十的功效;趁着敌人困倦夜宿实施突袭,这是为了实现以十击百的功效;运用各种奇妙的渡河手段,这是为了涉过深水、渡过江河;使用强力弓弩与长柄兵器,是为了便于过河与敌水战;在边远地区设置关卡与哨所,行动迅速,假装退兵,是为了降服敌人的城邑;让士卒击鼓前行,大声喧哗,这是为了实施奇谋诡计;在刮大风下大雨的时候袭击敌人,这是为了便于攻敌于前、擒敌于后;假称敌人的使者去侦察敌情,这是为了断绝敌人的运粮通道;故意弄错号令,与敌人穿同样军服,这是为了防备后患便于逃走;必定根据正义之道发动战争,这是为了激励众人战胜强敌;对有功将士给予高爵重赏,这是为了鼓励士卒效命疆场;对有罪人员给予严刑重罚,这是为了使那些疲惫怠惰的士卒有所进步;该高兴时高兴,该发怒时发怒,奖赏有功者,攘夺有罪者,文教与刑罚并举,宽松与严厉兼备,做到这些是为了协调三军行动,控制臣下,使其步调一致;让部队占据空旷高地,是为了便于警戒守卫;让部队守护艰险要塞,是为了便于固守;让部队隐藏于茂密的山林草丛之中,是为了便于暗中往来,秘密调动;深挖壕沟,高筑城墙,多积粮食,这是为了便于持久作战。
所以说,将领若不了解战斗攻伐的基本策略,就不足以与他谈论如何战胜敌人;将领若不能灵活机动地分散与整合兵力,就不足以与他谈论奇谋诡道;将领若不懂得治乱兴衰之道,就不足以与他谈论部队的变革。所以说,将领如果没有仁爱之心,那么全体官兵就不会关系亲密;将领如果不够勇敢,那么全体官兵就会没有锐气;将领如果没有智慧,那么全体官兵就会深陷疑惑;将领如果不能明察秋毫,那么全体官兵就会遭遇大败;将领如果不能洞察微妙,那么全体官兵就会丧失克敌良机;将领如果不能经常保持戒备,那么全体官兵就会丧失防备意识;将领如果没有坚强果断的治兵能力,那么全体官兵就会玩忽职守。因此,将领是掌握人们命运的人,全体官兵要么与他共同进入整齐有序的状态,要么与他一起陷入混乱不堪的境地。君王若得到贤明的将领,就能兵力强大,国家昌盛;君王若得不到贤明的将领,就会兵力衰弱,国家灭亡。”
武王说:“您讲得真好啊!”

三. 行心心得
奇兵一章和兵道一章有类似的部分,兵道贵一,根据敌方的形势来制定我军的攻防策略,以一应万变。还说要出其不意,隐藏掩盖我军实情,让对方做出错误的判断。如果把奇兵的思想用在体育比赛上,确实很有指导意义,比如根据对方的攻防方式来制定我方的阵型和比法,球场上的假动作就是为了掩饰我方真实的进攻方向,示之以虚,误导对方,从而取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4-26 22:26:45 | 显示全部楼层
五音第二十八
一.查字正音
宫、商、角、徵(zhǐ)、羽:五音并非独立的音乐概念,而是与古代哲学中的五行(木、火、土、金、水)五方(东、南、西、北、中)五季(春、夏、长夏、秋、冬)等紧密结合,形成了一套天人合一的宇宙观。
1. 宫(Gong)


        
    • 对应五行:土
        
    • 象征意义:代表中央、君主、稳定,象征万物之根基。
        
    • 音色特点:低沉浑厚,被认为是五音的核心,其他音阶由此派生。
  • 商(Shang)

        
    • 对应五行:金
        
    • 象征意义:代表西方、秋季、肃杀之气,与战争、变革相关。
        
    • 音色特点:清冷悲凉,常用于表达哀伤或壮烈的情感。
  • 角(Jue)

        
    • 对应五行:木
        
    • 象征意义:代表东方、春季、生长之气,象征生机与希望。
        
    • 音色特点:柔和舒展,常用于描绘自然景象或平和心境。
  • 徵(Zhi)

        
    • 对应五行:火
        
    • 象征意义:代表南方、夏季、热烈之气,与庆典、激情相关。
        
    • 音色特点:明亮激昂,常用于表达喜悦或奋进的情绪。
  • 羽(Yu)

        
    • 对应五行:水
        
    • 象征意义:代表北方、冬季、寒冷之气,象征沉思与内敛。
        
    • 音色特点:幽深婉转,多用于表现哀婉或深邃的意境。
六甲:“六甲”指天干(甲、乙、丙、丁……)与地支(子、丑、寅、卯……)相配而成的六组干支,以“甲”为首,分别为:

  • 甲子甲戌甲申甲午甲辰甲寅
         这六组干支是古代历法、占卜中的重要符号,因“甲”为天干之首,象征开端与秩序。
:包,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裹着。枹,篆文                                (木,代果子)  (包,裹着),表示如杯状包裹着的果实。造字本义:名词,一种壳斗科落叶乔木的果实,坚果卵形或椭圆形,被杯形的壳斗包围近半,露出一半。文中作名词:捶头如枹果的鼓槌 fú
二.翻译
武王问太公道:“从十二律、五音的乐声,可以了解军队的盛衰,预测敌我的胜负吗?”
太公答道:“君王您问的这个问题真是深奥啊!十二个正音乐器,定出的音阶主要有五个,即宫、商、角、徵、羽,这五音是纯正的声音,世世代代不会改变。五行思想极为神妙,体现的是宇宙间的普遍规律,由此可以预知敌情。金、木、水、火、土,各自以其相生相克的优势击败对手。
“上古三皇时代,处于清虚无为的状态,以清虚制服人的刚强。当时没有文字,万事万物皆遵循五行的相生相克规律。五行的演变规律,体现的是天地自然之理。六甲干支的区分,也蕴藏着微妙的神机。用五音五行测探敌情的方法是:在天空晴空明净、没有阴云风雨的夜半时分,派遣一队轻骑前往敌人的营垒,在距离敌营九百步开外的地方,都手持律管对着耳朵,大声呼喊以惊扰敌人,这时会有敌人的声音从律管传来,传来的声音十分微弱;如果从律管传来的是角声,就应当攻打西方的敌人;如果从律管传来的是徵声,就应当攻打北方的敌人;如果从律管传来的是商声,就应当攻打南方的敌人;如果从律管传来的是羽声,就应当攻打中部的敌人;如果所有律管没有回音的是宫声,就应当攻打东方的敌人。以上这些均是五行相生相克的符验,是辅助制胜的征兆,更是用兵胜败的关键。
武王说:“您讲得真好啊!”
太公说:“微妙的五种音阶,都一一预示了相对应的外在敌情征兆。”
武王问道:“怎样才能了解敌情征兆?”
太公答道:“当敌人惊动时就聆听观察其动静。听到击鼓的声音,就是角声的反应;见到火光,就是徵声的反应;听到金铁矛戟等各种兵器撞击的声音,就是商声的反应;听到士卒呼喊叫嚣的声音,就是羽声的反应;静默无声,什么也没听到,就是宫声的反应。以上五种情形,说明五音之声与五行之色是相符的。”
三.行心心得
五音对应五行,对应天道,规律,法则,又运用在军事打仗上面,用于识别和了解对方军队状态上,确实很精妙。五音五行也能运用在人的身体状态上,五脏也有对应的五行,五脏的病也能通过五行相生相克来治疗,人的性格心理也有对应的五行,对于理解和识别人的行为语言模式,人与人之间的相处,都有很大的价值和意义。
兵征第二十九
一.查字正音
征:“正”是“征”的本字。正,甲骨文   (囗,城邑、方国)  (止,即“趾”的本字,借代行军),表示行军征战,讨伐不义之地。当“正”的“征战”本义消失后,甲骨文 再加“彳” (即“行”,行军)另造“征”代替,强调部队为讨伐不义之地而远途行军。繁体甲骨文 加表示朝庭派兵的“师” 、加“二” (相等), 表示兴师讨伐“等同于”天子之旨意。金文 将甲骨文字形中表示城邑的“囗” 简化成一横指事符号 ,将甲骨文字形中的“正” 写成 。篆文 承续金文字形。造字本义:动词,中央朝庭派兵长途行军,讨伐不义之地。文中作名词:显露的迹象
:睪,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釋”的省略,表示解开、放下。懌,篆文   (心,情绪、精神压力)  (睪,即“釋”的省略,解开、放下),表示解除精神压力。造字本义:动词,由顾虑担忧转而释然欣慰
zhǔ:蜀,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睁眼察视。屬,篆文   (尾,末端)  (蜀,睁眼察视),表示观注两端,看头看尾。造字本义:动词,行进的队伍首尾相望。文中作动词:连接,连缀 zhǔ
duó:睪,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驛”的省略,表示用快马传递消息。鐸,篆文   (金,铜铃)  (睪,即“驛”),表示用铜铃传令。造字本义:名词,古代主持者或指挥者向众人发令的大铜铃
鼓:古代军中的战鼓,用于军事场合,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背景。
háng :甲骨文 是象形字,字形像四通八达的十字路口。金文 承续甲骨文字形。篆文 将十字路口形状的金文 误写成正反两个“双人旁” 、 ,失去路口形象。造字本义:名词,纵横畅通的十字路口。文中作名词:序,序列 háng
jīng:篆文   (㫃,旗帜)  (生,萌发、冒出),表示从旗杆顶部生出。造字本义:名词,插在旗竿顶端的装饰性的动物尾巴或羽毛
二.翻译
武王问太公道:“我想在战前就预先了解敌人的强弱,预见敌我胜负的征兆,该怎么做呢?”
太公答道:“敌我胜负的征兆,首先表现在两军官兵的精神状态上。明智的将军会认真观察,胜负的效验是由人体现出来的。应该严密侦察敌人的出入进退,观察它的动静,了解言语中所预示的吉凶,分析士卒之间传播的消息。大致说来,全军上下心情愉快,士卒畏惧军法,尊重将军命令,相互之间都以打败敌人为乐事,以作风勇猛为荣耀,以气势威武为美誉,这些都是军队强大的征兆;三军经常容易受惊,士卒军容不整,相互都为敌人的强大而感到恐惧,彼此说出的都是对自己军队不利的信息,私下传播小道消息,谣言不止,众口乱说,相互蛊惑,不惧怕法令,不尊重将军,这些都是军队衰弱的征兆;全军军容严整,阵势稳固,深挖壕沟,高筑壁垒,又有在大风大雨中处于顺风的有利地势,全军平静安定,旗帜向着前敌方向飘扬,金铎的声音高扬清亮,鼙鼓的声音合鸣婉转,这些都是得到了神明帮助、即将取得大胜的征兆;行列不整齐,阵势不稳固,旗帜杂乱,相互缠绕,在大风大雨中处于逆风的不利地势,士卒心中恐惧,士气衰竭,精神涣散,战马受惊奔跑,兵车车轴折断,金铎的声音低沉浑浊,鼙鼓的声音沉闷不响,这些都是军队即将大败的征兆。
“大凡围攻敌人城邑的征兆要则是:城上的云气颜色如同死灰,表明这座城会被屠灭;城上的云气飘出城外并向北移动,表明这座城可被攻克;城上的云气飘出城外并向西移动,表明城中敌人必定投降;城上的云气飘出城外并向南移动,表明这座城不会被攻下;城上的云气飘出城外并向东移动,表明不能攻击此城;城上的云气飘出城外再飘入城内,表明守城的主将会逃跑;城上的云气飘出城外并覆盖在我军上空,表明我军必定会陷入困境;城上云气飘出城外,高高上升而不停止,表明这场战争会旷日持久。凡是围攻城邑,如果十几天过去了仍不打雷下雨,就必须赶快离开,因为这表明城中敌人必有高明人士辅助。这些都是用来帮助主将清楚该进攻的时候就进攻、不该进攻就停止的道理所在。”
武王说:“您讲得真好啊!”
三.行心心得
气是一种真实存在,但比较隐性的信息,但是又能反映出主体的状态。对于这种气的识别是有难度的,但是对于决策又是很重要的真实的依据。怎么才能识别和看到呢?也许一个人对于自己的身体,心理,精神…有非常精微和细致的察觉,能清晰的感受和看到自己的气,就更能识别和看到其他人,其他主体的气。
农器第三十
一.查字正音
lěi:古代耕地翻土的农具。耜是其铲,耒是其柄。
lí:一种草本植物,果实多刺。这里指一种用铁制成的三角障碍物,有尖刺像蒺藜。
:舁,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众人合力抬举。輿,甲骨文   (舁,众人合力抬举)  (不完整的“車”),表示众人合力抬举没有轮子的车,即车厢。金文 误将甲骨文字形中不完整的“車” 写成完整的“車” 。篆文 承续金文字形。造字本义:动词,在车辆不通、道路崎岖的山区,由体力旺盛、脚力强健的山民手抬肩扛载物或载人的车厢,代替车轮和拉车的力畜
:“艪”是“橹”的异体字。鲁,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鱼摇摆着尾巴在水中游动。橹,甲骨文   (舟,木船)  (像有支架、有手把的桨或舵),表示木船的船舵。金文   (木,船桨)  (鲁,鱼摇摆着尾巴在水中游动),表示在水中摇摆的船桨。篆文 将金文的上下结构调整成左右结构。造字本义:名词,兼具船桨和船舵的大桨,安装在船尾,通过手动摇摆来划水推进船只、掌握航向
耰(yōu):古代碎土平田的一种农具。
suōxuē:即蓑衣。簦:有柄的斗笠,即今之雨伞。笠:斗笠。
䦆:(jué):古代用来掘地的大锄。
锸(chā):古代一种挖土的农具。
织纴:纺织。
jīng:旌,篆文   (㫃,旗帜)  (生,萌发、冒出),表示从旗杆顶部生出。造字本义:名词,插在旗竿顶端的装饰性的动物尾巴或羽毛
钹(bó):古代一种锄草的农具,这里作动词讲,锄草。
耨(nò橹u):古代锄一类的锄草农具。
:“乂”是“刈”的本字。乂,甲骨文   (双手持握)  (“交”形的剪子),表示持剪铰剪多余的东西。有的甲骨文 将剪子形状 简化成 。简体甲骨文 省去双手 ,并将剪子的“交”状 简化成“乂”。篆文 承续简体甲骨文字形。篆文异体字 加“刀” 另造“刈”代替,明确“用刀具剪、割”的含义。造字本义:动词,剪梢割草,或收割庄稼
仓廪cānɡ lǐn:贮藏米谷的仓库。
chú:芻,甲骨文   (两个“屮”,草丛)  (又,抓),表示采集饲养牲口的嫩草。造字本义:动词,采集嫩草饲养牲口
二.翻译
武王问太公道:“天下安全稳定,国家没有战争,在这种情况下,野战、攻城的器械可以不制作吗?防守的器械可以不配备吗?”
太公答道:“野战、攻城、防守的器械都存在于百姓的农耕生活之中。耒耜,战时可以当做阻拦敌军通行的行马与蒺藜;马车、牛车,战时可以用作营垒和蔽身的盾牌;锄与耰,战时可以用作矛戟;蓑衣、雨伞、斗笠,战时可以用作甲胄和盾牌;䦆、锸、斧、锯、杵、臼,战时可以用作攻城器械;牛和马,可以用来运送粮食;鸡与犬,战时分别可用来报时或警戒;妇女纺织缝纫的手艺,战时可运用于旗帜制作;男子平整土地的技艺,战时可运用于攻城技术;春季割草除棘的方法,可运用于战车、骑兵的作战;夏季农田除草的方法,可运用于战车、步兵的作战;秋季收割庄稼与打柴的方法,可运用于军粮储备工作;冬季充实粮仓的方法,可用于战时长期坚守的参考;田里工作的农民,以五家为一伍,这种户籍制度可用作军队组织编制的依据;每个里设有吏,吏的上面还设有官长,这可作为军官制度建设的参考;里的四周有矮墙,不得随便越过,这可用作军队营区建设的参考;运送粮食、收割饲草,这可用作充实仓库的参考;春秋时节修筑城郭、整治沟渠的技术,可运用于挖壕沟、修营垒等军事工程之中。所以说用兵打仗的器械与方法,都存在于百姓的农耕生活之中。善于治理国家的人,无不善于从百姓的农耕生活中汲取智慧。因此一定要让百姓繁殖六畜,开垦土地,住处安定,男子耕田应要求他们完成一定的亩数,女子织布应要求她们完成一定的尺度。这些都是富国强兵的方法。”
武王说:“您讲得真好啊!”
三.行心心得
  军民融合,民用也是军用。这种思想除了居安思危,更是很精妙的资源整合与利用。在生活中,购买保险,定期储蓄;单位学习应急方法,应急演练,就是在居安思危。现代各种技术的发展,都可以作为危机时期资源,比如无人机,电子卫星导航系统等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5-3 16:02:19 | 显示全部楼层
军用第三十一
一.查字正音
绛缟jiàng gǎo:夅,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降”的本字。絳,篆文                                (糸,“紅”的省略,红色丝帛)  (夅,降低),表示降低色调的红色。造字本义:名词,暗红或深红色的丝帛
:甾,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缁”的省略,表示黑帛黑衣。輜,篆文   (車,马车)  (甾,即“缁”的省略,黑帛黑衣),表示车箱用黑布遮盖的车。造字本义:名词,为避人耳目将车箱披盖黑帷的大车,古代部队用它来运输军需物资,特别负重,因此也叫“辎重车”;停车驻扎时,可用作部队的临时仓库,因此也叫“库车”
铁棓(bàng)维朌(fēn):一种大方头的铁棒。棓,通“棒”。朌,同“颁”,头大貌。
棓bàng:在古代,“棓”古同“棒”,表示棒子。在人类早期的生产生活以及防御等活动中,棍棒是常见且重要的工具,“棓”字可能就是为了记录这类工具而产生。
钺yuè:“钺”字最早写作“戉”,《说文》记载“本作戉” 。其本义是古代兵器,青铜或铁制成,形状像板斧而较大。在新石器时代,石钺一般属于砍伐工具或兵器,制作特别精美的石钺、玉钺也作为象征权威的礼器。从起源来看,它是从石斧演变而来的礼兵器。商朝出现了用青铜铸造的钺,商周时代斧钺类型很多,且质料优良。作为兵器,其形制似斧,以砍劈为主,斧刃较钺为窄,钺刃较宽大,呈弧形,似新月。
镞zú:族,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簇”的省略,表示丛集、聚集。鏃,篆文   (金,锋镝)  (族,即“簇”,丛集、聚集),表示密集坠落的金属箭头。造字本义:名词,战场上密集坠落的金属箭头。
辘轳lùlú:利用轮轴原理制成的一种起重工具,通常安在井上汲水。机械上的绞盘有的也叫辘轳。带也指转盘的工作器具。如制陶拉坯时的塑台辘轳。
huáng:黄,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土红色。潢,甲骨文   (水,浸染)  (黄,土红色),表示浸染成黄色。造字本义:动词,古人用黄水浸染物品。天潢:古代作战渡水用的大船。
chuán:“舡”和“船”是“舩”的异体字。舩,金文   (舟,木制水上交通工具)  (公,公共的、大众的),表示负载量大于独木舟的公共之舟,用于日常摆渡两岸众人。篆文 承续金文字形。隶化后楷书 将篆文字形中的 写成 ,将篆文字形中的 写成 。楷书异体字“舡” 则用同音的“工” (也作“巨”)代替“公” ,表示“巨大的舟”。造字本义:名词,比舟大,用于渡河的公共水上交通工具
芟(shān):除草,割草。
铁杙(yì):朱墉《直解》曰:“杙,橛也。以铁为橛,用以张木,使不散也。”《武经七书注译》曰:“杙,小木桩。铁杙,可能是小铁桩或钉子之类的东西。”
棨(左钅右矍)(qǐjué):朱墉《直解》曰:“大锄也。
zhuó:豖,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啄”的省略,表示鸟用嘴叼食。椓,篆文   (木,椎器)  (豖,即“啄”的省略,鸟用嘴叼食),表示用椎器啄击。造字本义:动词,用椎器啄击、椎刺
二.翻译
武王问太公道:“君王发兵攻伐,三军使用的武器装备与攻守器械,其种类数量的多少,是不是有一定的标准呢?”
太公答道:“君王您问的是一个大问题啊!部队使用的攻守器械,各有不同的种类,这是军队能否产生巨大威力的关键。”
武王说:“愿意听您指教。”
太公说:“凡是出兵打仗,武器装备的配置是有一个大概标准的,如果率领甲士一万人,标准是:武冲大扶胥战车三十六辆,有技能而又作战勇敢的兵士使用强弩、矛、戟,在战车两旁护卫,每辆战车用二十四人推行。车轮高八尺,车上设置旗鼓。在兵法上将这种战车称之为‘震骇’,用这种战车能攻破坚固的阵地,打败强大的敌人。
“武翼大橹矛戟扶胥战车七十二辆,有技能而又作战勇敢的士兵使用强弩、矛、戟,在战车两旁护卫。车轮高五尺,车上配有绞车连弩。用这种战车能攻破坚固的阵地,打败强大的敌人。
“提翼小橹扶胥战车一百四十四辆,车上配有绞车连弩,车轮与鹿车大小相近。用这种战车能攻破坚固的阵地,打败强大的敌人。
“大黄参连弩大扶胥战车三十六辆,有技能而又作战勇敢的兵士使用强弩、矛、戟,在战车两旁护卫。车上插有‘飞凫’、‘电影’两种旗帜。‘飞凫’的旗杆是红色的,旗子上装饰有白色的羽毛,用铜做旗杆的头;‘电影’的旗杆是青色的,旗子上装饰有红色的羽毛,用铁做旗杆的头。白天车上用的旗面是红绢,长六尺,宽六寸,称为‘光耀’;夜晚车上用的旗面是白绢,长六尺,宽六寸,称为‘流星’。用这种战车可以攻破坚固的阵地,打败敌人的步兵和骑兵。
“大扶胥冲车三十六辆,车上载有奋勇杀敌的螳螂武士,用这种战车可以纵横冲击,击败敌人。
“辎车骑寇,这种战车又名‘电车’,在兵法称之为‘电击’。用这种战车可以攻破坚固的阵地,打败在夜晚前来偷袭的敌方步兵和骑兵。
“矛戟扶胥轻车一百六十辆。车上载有三名奋勇杀敌的螳螂武士,在兵法上称之为‘霆击’。用这种战车可以攻破坚固的阵地,打败敌人的步兵和骑兵。
“方头大铁棒,重十二斤,柄的长度五尺以上,共一千二百把,这种铁棒又名‘天棓’。长柄斧,刃的长度为八寸,重八斤,柄的长度五尺以上,共一千二百把,这种长斧又名‘天钺’。方头铁槌,重八斤,柄的长度五尺以上,一共一千二百把,这种铁槌又名‘天槌’。用这些兵器可以打败敌人成群的步兵和骑兵。
“飞钩的长度为八寸,钩尖的长度为四寸,柄的长度六尺以上,共一千二百把,用它投掷钩取敌人。
“军队防守时,可使用木螳螂剑刃扶胥战车,这种战车宽度为两丈,共一百二十辆,它又名‘行马’。在平坦的地形上,步兵可以用它来打败敌人战车和骑兵的攻击。
“木蒺藜,设置这种障碍物时要让它高于地面二尺五寸,共一百二十具。可以用它来打败敌人的步兵和骑兵,拦截穷途末路的敌寇,阻击战败逃跑的敌人。
“轴旋短冲矛戟扶胥战车共一百二十辆,黄帝当年打败蚩尤氏用的就是这种战车。可以用它击败敌人的步兵、骑兵,拦截穷途末路的敌寇,阻击战败逃跑的敌人。“在狭窄的小路上,可以设置铁蒺藜这种障碍物,它的刺长为四寸,宽度为八寸,长度六尺以上,共一千二百具,可以用来打败敌人的步兵、骑兵。
“天色昏暗时敌人突然来袭,双方短兵相接,这种情况下可以设置地罗,铺设两镞蒺藜和参连织女,它们的刺尖相距为两寸,共一万两千具。在空旷的长满野草的地区,可配备方胸矛,共一千两百把。设置矛的方法,是让它高出地面一尺五寸。可以用它击败敌人的步兵、骑兵,拦截穷途末路的敌寇,阻击战败逃跑的敌人。
“在狭窄的小路和地势低洼之处,可设置铁械锁参连,共一百二十具。可以用它击败敌人的步兵、骑兵,拦截穷途末路的敌寇,阻击战败逃跑的敌人。
“守卫营门,可配备矛戟小橹十二具,附带配置绞车连弩。军队驻守时,可配备天罗虎落锁连,每部宽度为一丈五尺,高度为八尺,共一百二十具。还可配置虎落剑刃扶胥,宽度为一丈五尺,高度为八尺,共五百二十具。
“跨越沟堑时应配备飞桥,每座飞桥的宽度为一丈五尺,长度两丈以上,装有转关辘轳,共八具,用连环铁锁架设。渡大江大河时应配备的飞江浮桥,它的宽度为一丈五尺,长度两丈以上,共八具,用连环铁锁链架设。天浮与铁螳螂,内方外圆,直径四尺以上,附带配置铁环绳索,共三十二具。把飞江浮桥架设在天浮上,可以渡过大江,这就叫天潢,又名天舡。
“军队在山林野外宿营时,应构筑营垒虎落柴营,届时需要配备连环铁锁链,其长度为两丈以上,共一千两百条。还应配备环利大通索,这种连环铁锁链的宽度为四寸,长度四丈以上,共六百条。还应配备环利中通索,这种连环铁锁链的宽度为两寸,长度四丈以上,共三百条。还应配备环利小徽缧,这种连环铁锁链的长度为两丈以上,共一万两千条。
“天雨盖,下雨时将它盖在辎重车的车顶,它是用麻绳编织而成的防雨车篷,宽度为四尺,长度四丈以上,每车一付,用小铁桩固定在车顶上。
“砍伐树木时用的大斧,每把重八斤,柄的长度三尺以上,共三百枚。棨䦆是一种大锄,刃的广度为六寸,柄的长度五尺以上,共三百把。铜筑固为垂是一种大锤,长度五尺以上,共三百把。鹰爪方胸铁耙,这种铁耙的柄长七尺以上,共三百把。方胸铁叉,这种铁叉的柄长七尺以上,共三百把。方胸两枝铁叉,这种铁叉的柄长七尺以上,共三百把。
“割除草木的大镰,柄长七尺以上,共三百把。大橹刀,重八斤,柄长六尺,共三百把。带环的铁橛子,长度三尺以上,共三百把。钉铁橛子的大锤,重五斤,柄长二尺以上,共一百二十把。
“一万人的军队,应配备强弩六千张,戟和盾两千套,矛和盾两千套。还需要修理攻城器械和磨快兵器的能工巧匠三百人。这是发兵作战时需要的军用器材与人员的大致数目。”
武王曰:“您说得真对啊!”
三.行心心得
惊叹于太公对于武器装备的论述,非常周全完备,考虑了各种作战地形,作战时间,作战条件,对于不同的战车和武器也都描述得非常具体。太公的这个军用设备体系,无论作战人数的多少变化,都可以参考这个比例,是一套军用武器配备标准。
三陈第三十二
一.查字正音
陈:“陳(陈)”与“陣”同源,后分化。陳,金文   (阜,山地)  (東,是“車”的误写,以战车借代部队),表示部队在野外山地布阵。有的金文 加“攴” (持械打击),表示部队持械进攻。有的金文 加“土” (旷野),表示部队在旷野布阵。篆文 误将金文字形中的“東” 写成“木” 加“申” 的字形 。造字本义:名词,部队在旷野、山地行军作战时的阵形
杓sháo:勺,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长柄巨匙。杓,篆文   (木,木材)  (勺,长柄巨匙),表示勺木,即长柄木勺。造字本义:名词,长柄的木勺。
二.翻译
武王问太公道:“凡是出兵打仗,有天阵、地阵、人阵的不同布阵方式,其中有什么讲究吗?”
太公答道:“根据天上的日月、星辰、北斗柄是在我军的左与右还是前与后来布阵,这就是天阵;丘陵、水泉是在我军的前与后还是左与右,利弊也是有所不同的,依据这种地形来布阵就是地阵;出兵是使用战车还是使用骑兵,是使用计谋还是使用勇力,根据这些情况来布阵就是人阵。”
武王说:“您说得真好啊!”
三.行心心得
排兵布阵,攻守兼备的思想不仅在军事上,也可以用于其他的方方面面。比如一个企业的管理,攻是向外扩张越来越大,守是做好做精现有规模的事情。一支球队打比赛,攻和守更是要合理安排,提前布阵。一个人的生活,也是需要排兵布阵,身边的人事物资源如何安排,哪些方面要攻,哪些方面要守。对于我来说,很容易在一段时间里只关注一方面的事情,比如,只关注攻,而几乎完全忽略了守,或者只关注守而忽略了攻,或者会忽略身边的资源,缺乏排兵布阵的意识。
疾战第三十三
一.查字正音
bào:“暴”是“曝”的本字。暴,甲骨文   (口,“日”的变形参见“日”)  (鹿头,代鹿皮),像在太阳下面曝晒鹿皮。古人将野兽毛皮放在烈日下曝晒脱水,以便长久保存毛皮。金文 用“麦” 代替甲骨文字形中的“鹿” ,表示在太阳下暴晒麦子粮食。籀文 调整结构,将甲骨文字形中的的“日上鹿下”改成“鹿上日下”。篆文 用“米” 代替“麦” ,并加“廾” (双手,操持),表示晾晒稻米的动作。有的篆文 加“出” ,强调将稻米“拿出家门”去曝晒。造字本义:动词,将兽皮或粮食谷物放在烈日下曝晒,以便干燥保存。文中作副词:猛烈地,突然地,急骤地
疾:矢,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箭只。疾,甲骨文   (大,人)  (矢,箭),像一个人被箭矢射中。金文 承续甲骨文字形。有的金文 省去“人” 、加“疒” (病床),表示因中箭受伤而卧床疗养。籀文 误将金文字形中的床形 写成船形 。篆文 承续金文字形。造字本义:动词,中箭受伤,卧床休养。文中作形容词:快速的,急速的。
dié:迭,篆文   (辵,行进、进程)  (失,未抓牢,不能控制),表示进程失控。造字本义:动词,在不同时间到达。文中作副词:接连地,不断地
xiāo:堯,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翹”的省略,表示高高立起。驍,金文   ()  (堯,即“翹”),表示烈马昂首怒立。造字本义:动词,烈马昂首怒立腾起。文中作形容词:矫健而勇猛的,所向无敌的
二.翻译
武王问太公道:“敌人将我军包围,阻断了我军前后的通路,断绝了我军的粮道,在这种情况下我军该如何突围?”
太公答道:“这是天下处境最困难的军队了。这时如果我军反应灵活、行动迅速就能突围取胜,反应迟钝、行动迟缓就会失败。在形势如此危急的情况下,应该摆出四武冲阵,把武冲大扶胥摆在四周以阻挡敌人进攻,用骁勇善战的骑兵惊扰并打乱敌人的部署,向敌人发起快速冲击,这样就可以畅行无阻,实现突围。”
武王问道:“如果已经冲出敌人的包围,想要乘势打击敌人取得胜利,该怎么做呢?”
太公说:“左翼的军队快速向左冲击,右翼的军队快速向右冲击,不要与敌人争抢道路,中路的军队忽而向前冲击,忽而向后冲击。这样敌人即使人数众多,也能打败敌人,使其主将败逃。”
三.行心心得
这一章在说绝地逃生和绝地反击,被围困的时候,如何突破困局如何反败为胜。太公给出的战术是迅速突围,迅速进攻,慢慢进攻或者一直防守都是死路一条。让我想起高考的时候,有一段时间成绩总是比正常水平低了很多,那种感觉就像是被围困住了,后来找到问题出在基础题部分,所以快速正视这部分的知识和题目,突破这个部分之后,高考时不仅达到了正常水平,还超出了很多分。网络上的流行语说,打不死我的必将让我更强大,绝地反击,在绝境中得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5-10 16:55:30 | 显示全部楼层
必出第三十四
一.查字正音
qiàn:“壍”是“漸”的异体字,而“塹”又是“壍”的异体字。漸,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持续的水流在漫长地质年代里缓慢地、逐步地侵蚀地表,最终开山劈地,深凿出河床、沟谷。壍,籀文                                (漸,缓慢积累地、逐步地)  (斬,砍,劈)  (土,地面),表示劈地为沟,即水流冲蚀出两岸陡直的沟谷。篆文 省去籀文字形中的“水” 。造字本义:动词,古人在地面挖掘很深的壕沟,注入水,作为防御工事
:“俞”是“渝”、“逾”和“愉”的本字;“踰”是“逾”的异体字。齊,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濟”的省略,表示众人整齐划桨渡河。俞,甲骨文   (舟,船)  (是“齊”的变形,即“济”的省略,渡河),表示众人整齐划桨,乘船渡河或航行。在山阻水隔、交通原始不便的远古时代,能乘船渡河或长途航行,是开心快意的幸事。金文 将甲骨文字形中的“舟” 写成 ,将甲骨文字形中的“齊” 写成 。繁体金文 将“齊” 写成 ,即在“齐”字 边上加“水” ,明确“整齐划水、行舟渡河”的含义。当“俞”的“划水渡河”本义消失后,金文 再加“辵” (行进)另造“逾”代替,表示跨越空间障碍。篆文 将金文字形中的“辵” 写成 ,将金文字形中的“俞” 写成 。造字本义:动词,越过,跨越空间障碍
huáng:黄,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土红色。潢,甲骨文   (水,浸染)  (黄,土红色),表示浸染成黄色。造字本义:动词,古人用黄水浸染物品。天潢:古代作战渡水用的大船。
:齊,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动作一致,节奏相同。濟,金文   (水,渡河)  (“齊”的变形,相等,统一),表示动作统一划水渡河。篆文 将金文字形中的“齊” 写成 。造字本义:动词,众人在同一船上喊着号子,以统一节奏发劲,整齐划桨,强渡激流
fán:“膰”和“燔”都是“ ”的异体字:“燔”作动词,强调烧烤全牲以祭祀,“膰”作名词,强调烤熟的祭祀的全牲。番,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用手直接抓食。 ,篆文   (炙,烤肉)  (番,用手抓食),表示可以抓食的烤熟的肉。篆文异体字 将“炙” 省略成“火” ,强调烧烤;有的篆文异体字 则将“炙 ”省略成“肉” ,强调熟肉。造字本义:动词,烤熟用于祭祀的全牲,祭祀之后参与祭典的人们可以直接用手抓食
辎zī:甾,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缁”的省略,表示黑帛黑衣。輜,篆文   (車,马车)  (甾,即“缁”的省略,黑帛黑衣),表示车箱用黑布遮盖的车。造字本义:名词,为避人耳目将车箱披盖黑帷的大车,古代部队用它来运输军需物资,特别负重,因此也叫“辎重车”;停车驻扎时,可用作部队的临时仓库,因此也叫“库车”
zhǒng:重,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负载量大。踵,金文   (止,即“趾”,代脚)  (重,负载量大),表示脚的承重部位。篆文 承续金文字形。有的篆文 以“足” 代“止” 。造字本义:名词,全身最承重的器官,脚跟

二.翻译
武王问太公道:“如果率领军队深入敌国作战,敌人从四面将我军合围,阻断了我军的退路,切断了我军的粮道。敌人人数众多,粮食充裕,占据险要难攻的地形,阵地非常坚固。在这种情况下,我军要想成功突围,应该怎样做呢?”
太公答道:“成功突围的方法,最关键的是要拥有必备的军用器械,同时最重要的是将士们要能勇敢作战。察明敌人空虚薄弱的地方,以及无人防守之处,从这些地方突围就可以成功。将士们人人举着黑旗,拿着器械,口中衔枚以禁喧哗,趁着夜色突围。安排勇猛有力、善于奔跑、敢于冒险的战士在前面行动,攻占敌人的营垒为我军打开通道,让作战本领高强的士兵拿着强弩,作为伏兵断后,弱卒和车兵、骑兵处于中部。阵型安排好了以后缓慢行进,小心谨慎,不可惊慌失措。将武冲大扶胥战车置于前后以护卫部队,让武翼大橹矛戟战车防御部队的左右两翼,敌人如果被惊动,发现我军的突围意图,就命令勇猛有力、敢于冒险的士兵快速在前面冲击,弱卒和车兵、骑兵紧紧在后面跟随,让作战本领高强的士兵拿着强弩隐藏起来以伏击敌人。确切察知敌人追赶我军,就命令伏兵快速攻击敌人的尾部,多拿火把和战鼓,好像从地下冒出,又像从天而降。全军勇敢战斗,这样就谁也阻截不了我们了。”
武王问道:“假如前方有大水、宽沟、深坑,我军想要渡过去,却没有准备船只。敌人屯兵筑垒,阻止我军前进,堵住我军归路,他们的侦察兵常备不懈,高度警戒,凡是地势险要的地方都有人驻守。敌人的车兵、骑兵在前面阻拦,勇士在后面追击,该怎么做才能突围出去呢?”
太公答道:“大水、宽沟、深坑,这些地方敌人往往不派兵防守,有的即使派兵防守了,兵力也必定不多。在这种情况下,可以用飞江、转关与天潢把我军渡过去,让勇武善战的精兵听从指挥,冲锋陷阵,都尽全力拼死作战。先烧掉我们的军需物资,再烧掉我们的粮食,明确地告诉全体官兵,只有勇敢战斗才有活路,不勇敢就死路一条。突围以后,命令断后的部队设置篝火信号,远远地侦查敌军动态,一定要依靠草木、坟墓以及各种险要地势打击敌人,这样敌人的车兵、骑兵必定不敢长途追赶。之所以用火作为信号,是因为要让先期突围出去的部队到达有火的地方就停下来,并摆出四武冲阵的阵形。这样,我三军将士就精悍锐利,勇猛善战,无人能挡了。”
武王说:“您讲得真好啊!”
三.行心心得
军队陷入绝境时,如何杀出重围,夜袭是谋略,器械是前期准备,奋死战斗是必胜的信念。在生活中遇到绝境,想要突破也需要这三个方面,特别是必胜,必须突破困境的决心和意志。否则很容易就困死在里面。
军略第三十五

一.查字正音
略:“各”是“略”的本字。当“各”的“进犯”本义消失后,金文 再加“田”(“疆”的省略)另造“略”代替。金文   (田,即“疆”,边界)  (各,进犯他邑),表示犯边。篆文 承续金文字形。造字本义:动词,侵入他邑,重定疆界
辒Wēn:昷,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温”的省略,表示天气冷热适度宜人,暖和。輼,篆文   ()  (昷,即“温”,暖和),表示暖车。造字本义:名词,天子在寒天乘坐的保暖的暖车暖轿。
jiā:加,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增添。笳,甲金篆隶字形暂缺,楷书 竹,管 加,增添),表示在管笛两端加角以扩音。推测造字本义:名词,古代北方民族的一种吹奏乐器,管笛两端添加角制的细长喇叭口,用以扩大音量,通常称“胡笳”

二.翻译
武王问太公道:“如果领兵深入敌国作战,遇到深山险谷中阻碍我军前进的河流,我军尚未全部过河时,突然天降暴雨,水流迅疾,水位大涨,后面的部队与前方部队接连不上,而我们事先没有准备好船只,同时又没有水草供给。我想让全军都能顺利过河,不让他们在此停留过久,该怎么办呢?”
太公答道:“凡是将帅领兵出征,如果作战计划不事先制定,装备器械不提前备好,军事训练平素不扎实管用,士卒不能熟练掌握各种武器装备,这样的军队就不能称作王者之师。凡是军队有大的战事,没有不训练士卒使其熟练使用各种器械的。如果要围攻敌人的城邑,就用辒、临车、冲车;如果要观察城中敌情,就用云梯、飞楼;在三军行进止息时,就用武冲、大橹在前后防卫;如果要断绝道路街道,就命令有作战本领的士卒拿着强弩守卫在两侧;如果要构筑营垒,就用天罗、武落、行马、蒺藜;白天登上云梯远望,并竖立五色旌旗;夜晚燃起众多冲天火炬,并击雷鼓,敲鼙鼓,摇大铃,吹鸣笳;如果要越过深沟,就用飞桥、转关、辘轳、铻;如果要渡过大河,就用天潢、飞江;逆水而行,就用浮海、绝江。如果上述器械全军都准备好了,主将还有什么可忧虑的呢?”
三.行心心得
俗话说:不打无准备的仗,这一章就讲如何做好战前的充分准备,就是要把各种极端情况,各种可能出现的不利情况都有辅助应对的器械和办法。在生活中是不是也是如此,居安思危,把可能出现的危机困境都考虑到,并且做好相应的部署和准备,事到临头就不会被打倒而是从容应对。
临境第三十六

一.查字正音
临:品,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篆文 对金文字形 中的 (零)的误写;零,表示雨水自上而下降落。臨,金文   (像一个人在俯视)  (零,雨水自上而下降落),比喻目光自上而下打量。篆文 误将金文字形中的“零” 误写成“品” 。造字本义:动词俯首察看。文中作动词:靠近,面对
:“曳”是“拽”的本字。古代字形中,“臾”、“曳”似同源,后分化。篆文“臾” 字形中的“人”字被分写成一撇一捺,便成了“曳” 。造字本义:动词,双手拽着一个人
举:“舉”是“擧”的异体字。余,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简易建筑。擧,金文   (余,简易建筑)  (才,房柱、房梁)  (两个人),表示众人将房梁托起,架在房柱上。有的金文   (围绕物体四周的四只手)  (像用绳子捆绑加固的巨大物体),表示众人七手八脚地将巨大而沉重的物体托起。简体金文 省去绳子捆绑的重物形状 ,强调众人的手的合力运作。篆文 将金文字形中四只手形的 写成“與” ,同时再加“手” ,表示众人参与,用手共同抬或托。隶化后楷书 将篆文字形中的“與” 写成 ,将篆文字形中的“手” 写成 。楷书异体字“舉” 将“手” 简写成“才” 。造字本义:动词,众人合力,用手托起重物。文中作动词:大规模地发动、进行
完:元,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玩”的省略,表示珍宝。完,篆文   (宀,房屋)  (元,即“玩”的省略,珍宝),表示将珍宝秘藏在家中。造字本义:动词,将珍宝秘藏家中,使之免遭损毁。文中作:全面地,彻底地,不折不扣地
便:便,金文   (人,借代身体)  (更,替换),表示人的生理代谢。篆文 将金文字形中的“更” 写成 。造字本义:动词,排屎排尿,生理代谢,改变生理的节奏。文中作:易得的机会,轻松的状态
二.翻译
武王问太公道:“我与敌人国境邻接,相互对抗,敌可来犯我,我也可以攻敌,彼此的阵地都很坚固,却没有谁敢于首先发兵。我想要前去袭击它,它也会来进犯,在这种情况下该怎么做呢?”
太公答道:“可将我军兵力一分为三,命令我军的前部,要挖深沟筑高垒,不要出击,要多插旌旗,敲击战鼓,严密守卫,高度戒备;命令我军的后部,要多积粮食,不要让敌人了解我方意图。发动我方精锐部队偷袭敌人内部,攻击它没有想到的地方,攻打它没有防备之处,敌人不了解我方情况,就会停止行动,不敢来犯了。”
武王问道:“敌人了解我方内情,掌握我方计谋,我们一行动他们就知道我军的意图。他们的精锐士卒埋伏于深草之中,在险要路段拦截我军,在方便他们作战的地方发动对我军的攻击,在上述情况下我们该怎么办呢?”
太公答道:“命令我军的前部,每天前去挑战,以消磨敌人的斗志;命令军中的老弱士卒,拖动木柴,扬起尘土,击鼓呼叫,往来走动,有的出现在敌人左方,有的出现在敌人右方,距离敌人不要超过一百步,这样敌将一定会疲于应付,敌兵一定会惊慌害怕。这样,敌人就不敢来犯。我军如此不间断地袭扰敌人,或袭扰敌人的内部,或攻击敌人的外部,全军上下迅速地发动进攻,一定会打败敌人。”
三.行心心得
看似难破之局,在精密的谋略之下,都可以胜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5-16 23:07:50 | 显示全部楼层
动静第三十七
一.查字正音
shuò:數,金文                                (双手,表示体罚)  (人,代表受罚者)  (目,代表脸)  (言,表示责骂),表示列举孩子的错误,并加以体罚、教训。诅楚文   (双手,体罚)  (人,代表受罚者)  (今,即“吟”和“念”的本字,念念有词)  (女,妇人)  (攴,持械打击),表示对犯有过错的妇女念念有词地责骂,进行体罚。在男权占优势的社会,妇女是常常受罚的弱势群体。篆文 误将诅楚文的 写成 。造字本义:动词,列举过错,并加以惩罚。文中作:副词,多次地 shuò
chéng :乘,甲骨文   (大,人)  (木,树杈),像一个人爬上大树,站在树杈上远眺侦察(参见“相”)。金文 承续甲骨文字形。鄂舟车节上的字形   ()  (双脚)  (几,小凳子),像是一个人 的左脚 、右脚 站在凳子 上,强调借着垫脚的凳子,登上大树、车辆或其他高处。籀文 基本承续鄂舟车节上的字形。篆文 综合了金文 、籀文 的两款字形,字形由此变得晦涩:金文的“大” 被简化成不知所云的 ;于是金文 被篆文简写成 。造字本义:动词,爬上大树、车辆或其他高处。文中作:介词:趁着,利用 chéng 。
suì :遂,金文   (辵,行进)  (又,抓),手上几点指事符号,表示远行采集。有的金文 字形复杂化。篆文 误将金文字形中表示采集的字形 写成 。造字本义:动词,上山采集。文中作:副词:于是,终于。
二.翻译
武王问太公道:“率领军队深入敌国作战,我军实力与敌军旗鼓相当,双方阵地相对,多少强弱相等,谁也不敢首先发动进攻。我想让敌方将帅心生恐惧,士卒悲观怯战,敌军阵形不稳,后阵的人想要临阵逃跑,前阵的人屡次回头观望,我军击鼓呼叫,乘机出兵,敌人就此败逃,该怎么做呢?”
太公答道:“如果想达此目的,就要命令部队赶到距离敌人十里的地方,在敌军两侧埋伏下来,还要派遣战车、骑兵赶到距离敌人百里的地方,忽而出现在敌人的前方,忽而迂回到敌人的后方,各部队都要多备旌旗,增设战鼓。两军一旦交战,我军击鼓呼叫,各部队同时展开攻击,敌将必定恐惧,敌兵必定惊骇,大小部队不相救援,官兵上下只顾自己,互不关照,这样敌军必败无疑。”
武王问道:“如果敌人所处的地势,使我军无法在其两旁设置伏兵,兵车、骑兵又无法在其前后运动,而且敌人还掌握了我军的谋略,事先做了防备,我军士卒悲观怯战,将帅心生恐惧,与敌交战无法取胜。这种情况下该怎么办呢?”
太公答道:“大王您提的这个问题很微妙啊!如果碰到这种情况,在双方交战前的五天,就要派出侦察兵赶赴远方,前往侦察敌人的动静,确切地察明敌军前来进攻的情况,设置伏兵,等待敌人。一定要在敌人无法逃脱的死地,与敌人相遇作战,远远设置我军的旌旗,使我军的行列显得稀疏不整。一定要派出一支部队赶到敌军前方,与敌对阵交锋。刚一交战就佯装败逃,不停地击鼓鸣金,后退三里再转而回击,伏兵伺机发动攻击,有的攻陷敌军两旁,有的袭击敌军前后,全军上下快速发动进攻,敌人必定败逃。”
武王说:“您讲得真好啊!”
三.行心心得
双方势均力敌,我方不占优势,想要取胜太公提出的是迂回包抄的战术。前几章和这三章都给我一种感受,就是必然达成目标完成任务的必胜的信念,在这个信念之下,战术和方法有很多,办法总比困难多。针对战场上可能出现的不利局面,太公逐一分析,并且给出了相应的战术打法。一个人在修德修心上有哪些“不利局面”呢?是否有必达成的信念,遇到不利局面有没有战胜的方法呢?
金鼓第三十八
一.查字正音
lín:林,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比喻众多。霖,甲骨文   (雨,降水)  (林,众多),表示降水多。造字本义:动词,大雨久下不停
堠hòu:“堠”字从土,从侯,侯亦声。土指土堡,侯指诸侯,土与侯联合起来表示侯国的瞭望堡,其本义为古代侯国瞭望敌情的土堡。
斥堠:斥堠亦称斥候,侦察兵的意思,是中国古代对侦察兵的称呼,多为轻骑兵。
戒:戒,甲骨文   (戈,武器)  (廾,双手),表示手持戈戟武器。金文 调整结构,将甲骨文字形中的双手 并列成“廾” 。篆文 承续金文字形。造字本义:动词,双手持戈,警惕备战
怠:台,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殆”的省略,表示死、完结。怠,金文   (尸,死者)  (厶,幼儿)  (心,悲痛),表示幼儿早亡,心灰意冷。篆文   (台,即“殆”的省略,完结)  (心,想法,动机),表示动机完结。造字本义:形容词,动机消失,行为懒惰
屯:“屯”是“芚”的本字。屯,甲骨文   (像种籽刚萌发的胚芽,上冒芽尖,下生胚茎胚根……字形参见“齐”的甲骨文*)  (“又”的变形简写,用手抓持),表示手持胚芽,适时栽种。有的甲骨文 写成手 在上、胚芽 在下的结构。有的甲骨文 将胚芽 写成实心圆点 ,将“又” 写成似“又”似“屮”的字形 。金文 承续甲骨文字形 。有的金文 误将表示胚芽的实心圆点 写成“十” 。有的金文 用“田” 代替甲骨文字形中表示胚芽的实心圆点 ,用“生” 代替甲骨文字形中形似“屮”的字形 ,表示栽种在田地的初生幼苗。篆文 将金文字形 中的“屮” 写成 。造字本义:动词,手持良种胚芽,应季栽种
yáng:羊,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祥”的本字,表示祥和、柔和。佯,篆文   (人,当事人)  (羊,即“祥”的本字),表示人的行为安祥柔和。造字本义:形容词,行为安祥柔和,留有余地。文中作:副词:留有余地地,不彻底地,假装地
二.翻译
武王问太公道:“率领军队深入敌国作战,我军实力与敌军旗鼓相当,而天气要么十分寒冷,要么酷热难耐,要么日夜阴雨连绵,十几天不停,沟壕与营垒全都崩毁,险隘要塞无人把守,侦查人员消极懈怠,士卒疏于警戒,敌人夜晚来袭,三军没有防备,上下迷惑,一片混乱,在这种情况下该怎么办呢?”
太公答道:“大凡军队只有保持戒备,才能坚不可摧;如果懈怠了,就会招致失败。应命令我军营垒上的哨兵,使诘问口令之声连续不断,人人手持旌旗,前后相望,传递口令,不要让金鼓之声断绝,向外表示均已做好战斗准备。以三千人为一屯,郑重告诫,严格约束,使每一屯都慎重守护好各自的区域。敌人如果来犯,发现我军高度戒备,即使到达了也必定返还。我军应乘敌人筋疲力尽、精神懈怠之际,派遣精锐部队,紧随其后实施攻击。”
武王问道:“如果敌人知道我军紧追不舍,就会埋伏下精锐部队,假装败北,不停后退,当我军追兵到达埋伏圈,他们就折回反击,有的攻击我军前方,有的攻击我军后方,有的逼近我军营垒,这样就会使我全军产生极大恐慌,队列混乱失序,士卒偏离各自的战位,在这种情况下该怎么办?”
太公答道:“将我军分成三队,每队跟随追击不同的目标,不要进入到敌人埋伏之处,三队要赶在到达敌人伏兵处之前同时追到敌人,有的攻击敌人的前后,有的攻击敌人的两侧,严明号令,快速出击,奋勇向前,这样敌人必败无疑。”
三.行心心得
这一章太公讲在战争中警戒非常重要,以戒为固,以怠为败。让我想起自我成长中的觉察,想要自我成长,觉察非常重要,觉察做得好,就为修心修德助力,觉察很疏忽,就很难在修心修德上有长进。如此来讲,把必胜的信念就是人生的终极目标,如果有了这个终极目标,那么精进就像是打仗的战术,各种方法就是为了战胜不同卡点而去突破。
绝道第三十九
一.查字正音
:卒,甲骨文字形   (衣,服装)  (爻,交错捆绑),在衣服上交错捆绑,也就是用绳索在裹尸布上交错捆绑,表示远古抛葬仪式前敛尸者给死者整理并固定衣着。金文 将交错捆绑的绳索 简化成一撇指事符号。篆文 承续金文字形。造字本义:动词,死亡后敛尸备葬。文中作:副词:突然,仓促地,急速地 。
薄bó :溥,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水大、四处漫延。薄,篆文   (艸,野草)  (溥,漫延),表示草丛漫延生长。造字本义:名词,漫延生长的草丛。文中作:迫近,靠近 迫近,靠近 。
侯:当“𥎦”从动词本义“狩猎”引申出名词“箭靶”后,金文 (字形出自“多父盤”)在“𥎦” 的字形基础上加“日” (标示出靶心的箭靶)另造“ ”代替,表示用于射箭练习的箭靶。当“ ”字消失后,楷书异体字 在“侯” 的字形基础上加“巾” (粗布)另造“帿”代替,表示古人挂布为靶,训练射猎。造字本义:名词,古代用于教习射箭狩猎的用粗布或兽皮制作的箭靶
远侯hòu:远方之斥候。远方的侦察兵。
zhǒng:重,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负载量大。踵,金文   (止,即“趾”,代脚)  (重,负载量大),表示脚的承重部位。篆文 承续金文字形。有的篆文 以“足” 代“止” 。造字本义:名词,全身最承重的器官,脚跟
二.翻译
武王问太公道:“率领军队深入敌国作战,与敌军对峙,敌人截断了我军的粮道,还在我军前后肆意运动。我想与敌军作战,却难以取胜;想要防守,却又难以持久。在这种情况下该怎么办呢?”
太公答道:“凡是深入敌境作战,一定要考察当地的地形地貌,务必占据有利地势,依托山林、险阻、水泉、林木等构筑坚固的阵地,严守关隘、桥梁,还应了解城邑、坟墓等区域当中哪些地形对我军有利。这样,我军就能坚不可摧,敌人既不能截断我军的粮道,也不能在我军前后肆意运动。”
武王问道:“我军通过大片的丘陵、广阔的沼泽地以及平坦之地时,我军侦查人员因失误而未发现敌情,我军突然与敌人相遇,想与敌人交战却不能取胜,想防守又怕守不住,敌人已经包抄我军两侧,还在我军前后肆意运动,我军官兵非常恐慌,在这种情况下该怎么办?”
太公答道:“大凡统帅军队的法则,应当是首先向远方派遣侦察兵,在距离敌人二百里的地方,探查敌人所处的位置。如果地势对我军不利,就用武冲车作为壁垒,在前面抵挡敌人,又安排两支部队殿后,它们与大部队的距离远的可达百里,近的可达五十里,一旦预警告急,就可前后相互救援。我军各部队一直完好无恙,坚不可摧,必定不会遭受敌人的损害。”
武王说:“您讲得真好啊!”
三.行心心得
这一章讲深入敌境作战时的重大问题:后勤补给和队伍间的相互接应。这两方面太公都给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如果这两个问题不解决,面临的就是失败和阵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23:35 | 显示全部楼层
略地第四十
一.查字正音
略:“各”是“略”的本字。当“各”的“进犯”本义消失后,金文                              再加“田”(“疆”的省略)另造“略”代替。金文   (田,即“疆”,边界)  (各,进犯他邑),表示犯边。篆文 承续金文字形。造字本义:动词,侵入他邑,重定疆界
拒:居,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倨”的省略,表示佝曲。据,篆文   (手,五指)  (住,即“倨”的省略,佝曲),表示表示手曲不张。造字本义:动词,手弯曲而无法伸张
屯:“屯”是“芚”的本字。屯,甲骨文   (像种籽刚萌发的胚芽,上冒芽尖,下生胚茎胚根……字形参见“齐”的甲骨文*)  (“又”的变形简写,用手抓持),表示手持胚芽,适时栽种。有的甲骨文 写成手 在上、胚芽 在下的结构。有的甲骨文 将胚芽 写成实心圆点 ,将“又” 写成似“又”似“屮”的字形 。金文 承续甲骨文字形 。有的金文 误将表示胚芽的实心圆点 写成“十” 。有的金文 用“田” 代替甲骨文字形中表示胚芽的实心圆点 ,用“生” 代替甲骨文字形中形似“屮”的字形 ,表示栽种在田地的初生幼苗。篆文 将金文字形 中的“屮” 写成 。造字本义:动词,手持良种胚芽,应季栽种。文中作:动词:军队临时驻扎
要:妟,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晏”的本字,表示在晴天丽日伴女游玩。要,甲骨文   (妟,在晴天丽日伴女游玩)  (双手,表示邀请),表示邀约女伴游玩。金文 将甲骨文字形中的“妟” 写成 ,强调受邀女子的美目。篆文 误将金文字形中的“妟” 写成“交” ,表示女子姿势的优美。造字本义:动词,邀女游玩,讨其欢心
练:“練”是“湅”的异体字。柬,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精选。湅,篆文   (水,泡煮或浸染)  (柬,精选),表示泡煮或浸染并精选。异体字“練”,篆文   (糸,丝品)  (柬,即“湅”的省略,丝品泡煮或浸染后,再精选),表示泡煮或浸染丝品后再精选。造字本义:动词,丝品泡煮或浸染后,再精选色泽统一、均匀的成品。文中作:形容词:经验丰富的,精干的,经得起考验的
fán:“膰”和“燔”都是“ ”的异体字:“燔”作动词,强调烧烤全牲以祭祀,“膰”作名词,强调烤熟的祭祀的全牲。番,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用手直接抓食。 ,篆文   (炙,烤肉)  (番,用手抓食),表示可以抓食的烤熟的肉。篆文异体字 将“炙” 省略成“火” ,强调烧烤;有的篆文异体字 则将“炙 ”省略成“肉” ,强调熟肉。造字本义:动词,烤熟用于祭祀的全牲,祭祀之后参与祭典的人们可以直接用手抓食。文中作:动词:整体焚烧
zhǒng:“冢”是“塚”的本字。冢,金文   (是“勹”的变形,“勹”是“包”的省略)  (坠亡的动物和人),表示包裹、处理人或动物坠亡的遗体,其中 表示坠亡的动物, 表示坠亡的人。篆文 将金文字形中的“勹” 写成 ,并误将金文字形中由兽形 和倒写人形 混合成的字形 写成“豖” 。造字本义:名词,古人直接用土掩埋死者的大土堆,即没有墓碑的最简易的坟地,通常凸出于平地
社:“社”是“ ”的异体字。示,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祭祀敬神。 ,金文   (示,祭祀敬神)  (木,树,借代植物、地上生长的万物)  (土,土墩、土台),表示用于祭祀敬神的土台,台上种植象征大地滋生力量的树木。在祭祀土地神的场所种植树木的风俗,今天中国部分农村地区仍有留传。籀文 承续金文字形。简体篆文“社” 省去籀文字形中的“木” ,突出“祭拜土地神”的含义。造字本义:名词,为每年一度祭拜土地神而专设的土台,台上种植象征大地滋养万物之神力的树木
二.翻译
武王问太公说:“我军乘胜深入敌国,占领其土地,但还有大城未能攻下,而敌人城外另有一支部队固守险要地形与我军相峙。我想围攻城池,又恐怕其城外部队淬然向我发起攻击,与城内守敌里应外合,对我形成两面夹击之势,以致我全军大乱,官兵恐惧震骇。在这种情况下,应该怎么办?”
太公答道:“凡是攻城围邑之时,应把战车;骑兵配置在离城较远的地方,担任守卫和警戒,以隔断敌人内外之间的联系。这样,城内敌人旷日持久必然粮食断绝,而外面的粮食又不能输入。如此,城内军民就会发生恐慌,守城的敌将必然投降。”
武王问:“城内敌军断粮,城外粮食又不得输入,这时敌人内外暗中互相联系,秘密谋划向外突围,乘着黑夜出城拼命死战,敌人的车骑精锐有的突击我内部,有的进攻我外面,使我军士卒恐惧惶惑,全军大败混乱,应该怎么办?”
太公答道:“遇到这种情况,应把我军分为三部,并根据地形情况审慎屯驻。详细查明敌人城外部队所在的位置以及附近大城别堡的状况,然后为被围敌人留出一条道路,以引诱城内敌军外逃。但须严密戒备,不要让敌人跑掉。由于被围敌人惊恐慌乱,因此突围时不是想逃人山林,就是想撤往另一城邑。这时我军应以一部,首先赶走敌人在城外的部队,以另一部车骑精锐在距城较远的地方,阻止敌人突围的先头部队,不要让他们逃脱。在这种形势下,守城敌军就会误以为其先头部队已突围成功,打通了撤退的通道,其精锐士卒就必定会继续出城外逃,只留下一些老弱士卒在城内。然后用我军的第三部战车和骑兵,深入长驱,插入敌后。如此,敌人守城部队必不敢继续突围。这时我军要格外谨慎,不要急于同敌人交战,只要断绝其粮道,把它围困起来,日子一久,敌人必然投降。攻克城邑之后,不要焚烧其仓库的粮食,不要毁坏城内民众的房屋,不要砍伐坟地的树木和庙祠的丛林,不要杀戮投降的敌军士卒,不要虐待敌人被俘的人员。借此向敌国民众表示仁慈,施加恩惠,并向敌国军民宣布,有罪的只是无道君主一人。这样,天下就会心悦诚服了。”
武王说:“说得太好了!”
三.行心心得
本章讲的作战情况是敌军只剩下一座城,胜利在望,但是敌军还有一支军队在城外,我军也可能因此战不利而失败,如何打赢最后这一仗。战略部署不好,会容易遭到敌人的里应外合。武王问是的发生这种情况怎么办,太公给出的回答包括之前很多章节都类似,都是退回到还没完全造成死局的时候,我军要如何部署在先,部署更高维,既能让死局不要出现,又把局势引到战胜对方上。我们在生活中是不是也很需要有这样的思维,不是进入死局才挣扎,而是提前部署,高于困难的部署。往往生活中就没有这样的思维。
火战第四十一
一.查字正音
却:“去”是“却”的本字;“卻”是“却”的异体字。去,甲骨文   (大,人)  (囗,聚邑),表示一个人跨步离开村邑。金文 基本承续甲骨文字形。篆文 将金文字形中的“囗” (村邑)写成“凵” (厶)。当“去”引申出“使人离开、使人消失”的含义后,篆文 再加“卩” (人)另造“却”代替。造字本义:动词,迫使眼前的人向后撤,迫使对方退步
chǔ :处,甲骨文   (倒写的“止”,由外归来)  (人,当事者),表示回到家中,在家休息, 是“止” 的倒写,表示与出行相反。金文 将甲骨文字形中倒写的“止” 写成 ,将甲骨文字形中的“人” 写成 。篆文 将金文字形中倒写的“止” 写成“夂” ,用“几” (小凳子)代替金文字形中的“人” ,表示归家人坐在家中的凳子上休息,享受居家时光。 造字本义:动词,驻足家中,坐几休息。文中作:位居,在某地,在某时,存在
按:安,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稳定、确定。按,金文   (安,稳定)  (殳,持械击打),表示武力压制,使之安定。篆文 将金文字形的包围结构,调整成左右结构;将金文字形中的“安” 写成 ,用“手” 代替金文字形中的“殳” 。造字本义:动词,控制、抑制,使之不动。
二.翻译
武王问太公说:“领兵深入敌国境内,遇到茂密的草丛树木围绕在我军前后左右,我军已行军数百里,人马困乏疲惫,需要宿营休息。这时,敌人利用天气干燥,风声疾速的有利条件,在我上风口放火,又使其车骑锐士埋伏在我军的后面,造成我三军恐怖,散乱逃跑,应该怎么办?”
太公答道:“在这种情况下,应该在宿营地竖起云梯、飞楼,登高瞭望和仔细观察前后左右的情况。发现敌人烧起大火,我也立即在军前较远的开阔地上放火,扩大火焚面积,同时又在我军后面放火,以便烧出一块黑地。若是敌人前来进攻,我就把军队撤到这块烧光草木的黑地上坚守。前来进攻的敌人此时落在我军后面,看到火起,必定退走。我军在黑地上布列阵势,以材士强弩掩护左右两翼,并继续放火烧掉我前后的草地。这样,敌人就不能加害于我了。”
武王问:“敌人既在我左右放火,又在我前后放火,以至浓烟覆盖了我军,而敌人的大军突然向我据守的黑地发起进攻,应该怎么办?”
太公答道:“遇上这种情况,应当把我军结成四武冲阵的战斗队形,以强弩掩护左右两翼。这种办法虽然无法取胜,但也不会导致失败。”
三.行心心得
以火攻火的方法的确很妙,用火攻,用大自然的力量去战胜人的力量,有时候自然的力量比人的力量大得多,但是妙在敌用我也用,而且反制敌人,哪怕是最不利得局面也不至于败于敌人。面对真正的天灾,火灾的情况也用上以火攻火的方法,再加上人力,才可能战胜天灾。让我想到以毒攻毒,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大概都有类似的思维和方式。
垒虚第四十二
一.查字正音
垒:“厽”是“垒”的本字;“壘”是“垒”的异体字。厽,篆文   (土,土块)  (土,土块)  (土,土块),表示用很多土块 垒成土墙。当“厽”的本义消失后,篆文 再加“土” 另造“垒”代替,强调用土块堆筑土墙。造字本义:动词,用土块、土砖垒筑成墙
duó:睪,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驛”的省略,表示用快马传递消息。鐸,篆文   (金,铜铃)  (睪,即“驛”),表示用铜铃传令。造字本义:名词,古代主持者或指挥者向众人发令的大铜铃
二.翻译
武王问太公说:“怎样才能知道敌人营垒的虚实和敌军来来去去的调动情况呢?”
太公答道:“将帅必须上知天时的逆顺,下知地理的险易,中知人事的得失。登高下望,以观察敌情的变化;从远处眺望敌人的营垒,就可知道其内部的虚实;观察敌士兵的动态,就可知道敌军调动的情况。”
武王问:“怎么才能知道这些事情呢?”
太公答道:“听不到敌营的鼓声,也听不到敌营的铃声,看到敌人营垒上有许多飞鸟而没受到惊恐,空中也没有飞扬的尘上,就可知道这必定是座空营,敌人不过是用一些假人欺骗我们。敌人仓促撤退不远,还没有停下来又急忙返回的,这是敌人调动太忙乱的表现。调动太忙乱,前后就没有秩序。没有秩序,行列阵势就必然混乱。在这种情况下,我可急速出兵打击它,即使是以少击众,也必会取得胜利。”
三.行心心得
把握敌人行踪,探知敌人虚实,敌人的动向,所谓知己知彼,通过一些细微的信息来判断和了解敌军的情况,这在打仗中非常重要。这种了解对方动向的思维其实在工作中和生活中也非常重要,只关注自己,不关注对方,埋头造车是不行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家道心理 ( 工信备案 渝ICP备16002156号-4 )

GMT+8, 2025-5-25 22:01 , Processed in 1.119252 second(s), 12 queries .

学员作业空间非开放社区 公安备案50011202501312 工商备案 500112000037503

重庆市珑夫心理 @Discuz!GB X3.4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