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周 4.27-5.3虎韬
军用
【原文、注音及翻译】
武王问太公曰:“王者举兵,三军器用,攻守之具,科品众寡,岂有法乎?” 太公曰:“大哉,王之问也!夫攻守之具,各有科品,此兵之大威也。” 武王曰:“愿闻之。” 太公曰:“凡用兵之大数,将甲士万人,法用武冲大扶胥三十六乘,材士、强弩、矛戟为翼,一车二十四人,推之以八尺车轮,车上立旗鼓,兵法谓之震骇。陷坚陈,败强敌。 武翼大橹矛戟扶胥七十二具,材士、强弩、矛戟为翼,以五尺车轮,绞车连弩自副,陷坚陈,败强敌。 提翼小橹扶胥一百四十具,绞车连弩自副,以鹿车轮,陷坚陈,败强敌。 大黄参连弩大扶胥三十六乘,材士、强弩、矛戟为翼,飞凫、电影自副,飞凫,赤茎白羽,以铜为首。电影,青茎赤羽,以铁为首。昼则以缝缟,长六尺,广六寸,为光耀;夜则以白缟,长六尺,广六寸,为流星。陷坚陈,败步骑。 大扶胥冲车三十六乘,螳螂武士共载,可以纵击横,可以败敌。辎车骑寇,一名电车,兵法谓之电击。陷坚陈,败步骑。 寇夜来前,矛戟扶胥,轻车一百六十乘,螳螂武士三人,共载,兵法谓之霆击。陷坚陈,败步骑。 方首铁棓bàng ,维颁,重十二斤,柄长五尺以上,千二百枚,一名天棓。大柯斧,刃长八寸,重八斤,柄长五尺以上,千二百枚,一名天𨱆。 方首铁锤,重八斤,柄长五尺以上,千二百枚,一名天锤。败步骑群寇。 飞钩,长八寸,钩芒长四寸,柄长六尺以上,千二百枚,以投其众。”三军拒守:“木螳螂,剑刃、扶胥,广二丈,百二十具,一名行马。平易地,以步兵败车骑。木蒺藜,去地二尺五寸,百二十具。败步骑,要穷寇,遮走北。 轴旋短冲,矛戟、扶胥,百二十具。黄帝所以败𧈪尤氏。败步骑,要穷寇,遮走北。 狭路微径,张铁蒺藜,芒高四寸,广八寸,长六尺以上,千二百具。败步骑。 突暝来前促战,白刃接,张地罗,铺两镞zú 蒺藜,参连织女,芒间相去二寸,万二千具。旷野草中,方胸𮣴chán矛,千二百具。张𮣴矛法,高一尺五寸,败步骑,要穷寇,遮走北。 狭路微径,地陷铁械锁,参连,百二十具,败步骑,要穷寇,遮走北。” 垒门拒守:“矛戟小橹,十二具,绞车、连弩自副。”三军拒守:“天罗虎落锁连一部,广一丈五尺,高八尺,百二十具。虎落剑刃扶胥,广一丈五尺,高八尺,五百二十具。“渡沟堑,飞桥一间,广一丈五尺,长二丈以上,着转关辘轳(lù lu)八具,以环利通索张之。“渡大水,飞江,广一丈五尺,长二丈以上,八具,以环利通索张之。天浮铁螳螂,矩内圆外,径四尺以上,环络自副,三十二具。以天浮张飞江,济大海,谓之“天潢”,一名“天舡chuán ”。 “山林野居,结虎落柴营,环利铁锁,长二丈以上,千二百枚。环利大通索,大四寸,长四丈以上,六百枚。环利中通索,大二寸,长四丈以上,二百枚。环利小徽缧léi ,长二丈以上,万二千枚。 “天雨,盖重车上板,结枲xǐ 𬬺铻(jǔyǔ),广四尺,长四丈以上,车一具,以铁杙yì 张之。“伐木大斧,重八斤,柄长三尺以上,三百枚。“棨镢(qǐ jué),刃广六寸,柄长五尺以上,三百枚。铜筑固为垂,长五尺以上,三百枚。“鹰爪方胸铁杷pá ,柄长七尺以上,三百枚。方胸铁义,柄长七尺以上,三百枚。方胸两枝铁义,柄长七尺以上,三百枚。 “芟shān 草木大镰,柄长七尺以上,三百枚。“大橹刀,重八斤,柄长六尺,三百枚。委环铁杙,长三尺以上,三百枚。“㭬zhuó 杙大锤,重五斤,柄长二尺以上,百二十具。 “甲士万人,强弩六千,戟楯shǔn二千,矛楯shǔn二千,修治攻具,砥砺兵器,巧手三百人。此举兵军用之大数也。” 武王曰:“允哉!” 武王问太公说:“君王兴兵作战,军队的武器装备和攻守器械,其种类的区分和数量的多少,难道有一定的标准吗?” 太公答道:“您问的确是一个大问题啊!攻守器械的种类和数量,各有不同,这是关系到军队威力强弱的大问题。” 武王说:“我想听听详细内容。” 太公说:“凡是用兵作战,武器装备有个大概的标准。统率甲士万人,所需武器装备的标准是:名为武冲大扶胥的战车三十六辆,以有技能而勇猛的武士使用强弩、矛、戟在两旁护卫,每车用二十四人推行。其车轮的高度为八尺,车上竖旗立鼓。兵法上把这种战车叫做震骇,可用它攻破坚阵,击败强敌。 名为武翼大橹矛戟扶胥的战车七十二辆,以有技能而勇猛的武士使用强弩、矛、戟为两翼护卫。其车轮高五尺,并附设用绞车发射的连弩,可用它攻破坚阵,击败强敌。 名为提翼小橹扶胥的战车一百四十辆,附设用绞车发射的连弩。这种车装有独轮,可用它攻破坚阵,击败强敌。 名为大黄参连弯大扶肯的战车三十六辆。以有技能而勇猛的武士使用强弩、矛、戟在两旁护卫,附设称作飞凫和电影的两种旗帜。飞凫用红色的竿、白色的羽,用铜做旗竿头;电影用青色的竿、红色的羽,用铁做旗竿头。白天甩大红色的绢作旗子,其长六尺,宽六寸,名叫光耀;夜间用白色的绢作旗子,其长六尺,宽六寸,名叫流星。这种战车可用来攻破坚阵,击败强敌。 名为大扶胥冲车的战车三十六辆,车上载乘称作螳螂的武士,可以用来纵横冲击,击败强敌。 名为辎车寇骑的战车,也叫电车。兵法上称为电击。可以用来攻破坚阵,击败敌人步骑。 敌人乘黑夜前来突袭,宜用名为矛戟扶胥轻车的战车一百六十辆,每车上载乘称作螳螂的武士三人。兵法上称为霆击,可用来攻破坚阵,击败敌人步骑。 名为方首铁棓维朌的铁棒,重十二斤,柄长五尺以上,共 134 置一千二百把,这种武器也叫天棓。名为大柯斧的长柄斧,刃长八寸,重八斤,柄长五尺以上,共置一千二百把,这种武器也叫天钺。方首铁槌,重八斤,柄长 五尺以上,共一千二百把,也叫天槌。这些武器都可以用来击败敌人的步骑。 飞钩,长八寸,钩尖长四寸,柄长六尺以上,共一千二百枚,可以用来投掷钩伤敌人。 军队防守时,应使用一种名为木螳螂剑刃扶胥的战具,每具宽两丈,共一百二十具,也叫行马。在平坦开阔的地形上,步兵可以用它来阻碍敌车骑的行动。 木蒺藜,设置时要高于地面二尺五寸,共一百二十具,可以用来阻碍敌步骑行动,拦阻势穷力竭的敌人,截堵撤退逃跑的敌人。 名为轴旋短冲矛戟扶胥的战车一百二十辆,黄帝曾用以打败蚩尤。可以用来击败敌人的步骑,拦阻势穷力竭的敌人,截堵撤退逃跑的敌人。 在隘路、小道上,可以布设铁蒺藜。铁蒺藜刺长四寸,宽八寸,每具长六尺以上,共一千二百具,可用来阻碍敌人步骑行动。 敌人乘着黑夜突然前来逼战,白刃相接,这时应张设地罗,布置两镞蒺藜和名为参连织女的障碍物,每具芒尖相距二寸,共一万二千具。在旷野深草地区作战,应设置名为方胸铤矛的障碍物共一千二百具。布设铤矛的方法,是使它高出地面一尺五寸。以上这些器具,可以用来击败敌人步骑,拦阻势穷力竭的敌人,截堵撤退逃跑的敌人。 在隘路、小道和低洼的地形上,可以张设名为铁械锁参连的障碍物,共一百二十具。可以用来击败敌人的步骑,阻碍势穷力竭的敌人,截堵撤退逃跑的敌人。 守卫营门,用矛、戟、小橹十二具,并附设绞车连弩。军队进行守御时,应设置名为天罗虎落锁连的障碍物,每部宽一丈五尺,高八尺。共一百二十具。并设置名为虎落剑刃扶胥的战车,每部宽一丈五尺,高八尺,共五百二十具。 渡越沟堑,要设置飞桥,每间宽为一丈五尺,长两丈以上,飞桥上装备转关辘轳,共八具,用铁环和长绳架设。横渡江河,要使用名为飞江的浮桥,宽一丈五尺,长两丈以上,共八具,用铁环和长绳把它们联结起来。名为天浮的渡水器材有叫做铁螳螂的铁锚,内呈圆形,外径四尺以上,并用铁环和绳索联结,共三十二具。用天浮架设飞江,可以横渡大河。这种渡河工具叫做天潢,也叫天舡。 军队在山林旷野地区扎营,应用木材结成名叫虎落柴营的栅寨。用铁环长绳锁连,每条长两丈以上,共需一千二百条。带铁环的粗大绳索,铁环大四寸,绳长四丈以上,共六百条。带铁环的中等绳索,铁环大两寸,绳长四丈以上,共三百条;小号绳索,每条长两丈以上,共一万二千条。 天下雨时,辎重车要盖与车顶板,板上契刻齿槽,使它与车子吻合,每付木板宽四尺,长四丈以上,每辆车配置一付并用名为铁杙的钉子加以固定。 砍伐树木用的大斧,重八斤,柄长三尺以上,共三百把;名为棨钁的大锄,刃宽六寸,柄长五尺以上,共三百把;名叫铜筑固的大锤,长五尺以上,共三百把;名为鹰爪方胸的铁耙,柄长七尺以上,共三百把;名为方胸铁叉的叉竿,柄长七尺以上,共三百把。 剪除草本用的大镰,柄长七尺以上,共三百把;名为大橹刃的割草工具,重八斤,柄长六尺,共三百把;带环的铁橛,长三尺以上,共三百个;钉橛用的大铁槌,重五斤,柄长二尺以上,共一百二十把。 军队万人,需要装备强弩六千张,戟和大盾两千套,矛和盾两千套,以及修理作战器具和制造兵器的能工巧匠共三百人。以上就是兴兵作战按一万人计算所需要的装备器材的大致数目。” 武王说:“就这样办!”
【查字】
1. 镞:1.箭头。古代镞还有双翼、圆锥等型式,参阅《文物》1976年第10期。借指箭。2.轻捷锋利。参见“镞矢”。3.雕刻。参见“镞镂”。4.通“簇”。参见“镞镞”。
2. 遮:遮,篆文  (辵,行进) (庶,隔断火焰与食物),造字本义:动词,隔断通道,阻遏。
3. 缧:捆绑犯人的黑色绳索。引申为捆绑,拘禁。参见“缧绁”。
4. 𬬺铻:互相抵触,格格不入。
5. 砥:造字本义:动词,将刀具放在磨刀石上用力推、顶,通过石头的强烈摩擦使刀刃锋利。隶化后楷书 将篆文字形中的“石” 写成 。将篆文字形中的“氏” 写成 。古籍多以“砥”代替“厎”。古籍常“砥砺”并用,“砥”表示将磨刀石抵靠、紧压着刀刃,以增加磨砺的摩擦力,是“砺”的手段;“砺”表示用表面粗硬的石块把刀刃摩擦得锋利可怕,是“砥”的结果。
6. 砺:造字本义:动词,用表面粗硬的石块磨擦刀刃,使刀刃锋利有威力。
【我如何做】
在生活中根据行动目的来灵活操作物品的功能性使用,不一定是专器专用。
三陈
【原文、注音及翻译】
(全片均能识字。无注音)
武王问太公曰:“凡用兵为天陈、地陈、人陈,奈何?”
太公曰:“日月、星辰、斗杓sháo,一左一右,一向一背,此谓天陈。丘陵水泉,亦有前后左右之利,此谓地陈。用车用马,用文用武,此谓人陈。”武王曰:“善哉!”
武王问太公说:“用兵作战时市设的所谓天阵、地阵、人阵,是怎么回事?” 太公回答说:“根据日月、星辰、北斗星在我前后左右的具体位置来布阵,就是所谓的天阵;利用丘陵水泽等地形条件来布阵,就是所谓的地阵;根据所使用的战车、骑兵等兵种和政治诱降或武力攻取等不同战法布阵,就是所谓的人阵。” 武王说:“好啊!”
【查字】
1. 陈:造字本义:名词,部队在旷野、山地行军作战时的阵形。
【我如何做】
根据天时决定当下的生活活动,根据地势(地理条件)决定当下的生活活动,根据人、器物资源和状况来决定当下的生活活动。
疾战
【原文、注音及翻译】
(全篇均能识字,无注音)
武王问太公曰:“敌人围我,断我前后,绝我粮道,为之奈何?”
太公曰:“此天下之困兵也。暴用之则胜,徐用之则败。如此者,为四武冲陈,以武车骁骑,惊乱其军,而疾击之,可以横行。”
武王曰:“若已出围地,欲因以为胜,为之奈何?”太公曰:“左军疾左,右军疾右,无与敌人争道。中军迭前迭后,敌人员众,其将可走。” 武王问太公道:“如果敌人从四面包围了我军,切断我军与外界的联系,断绝我军的粮道,在这种情况下应该怎么办?” 太公答道:“这是天下处境最困难的军队。在这种情况下,急速突围就能胜利,行动迟疑就会失败。突围的方法是,把部队布成四面都有警戒的“四武冲阵”战斗队形,使用强大的战车和骁勇的骑兵,打击震骇敌军,使其陷入混乱,然后迅速突击,这样就可以横行无阻地突围出去了。” 武王问:“如果我军已成功地突出重围,还想乘势击败敌军,又该怎么办呢?” 太公答道:“应该以我左军迅速向敌左翼发起攻击,以我右军迅速向敌右翼发起攻击,不要和敌人争夺道路以免分散兵力,同时以我中军向敌轮番突击,或击其前,或抄其后。这样,敌军虽多,也能将其打败。”
【查字】
1、 困:困,甲骨文  (囗,石砌的花池) (木,树),表示接近根部的树干被地面上石砌的池子限制,生长受阻。籀文  (止,阻止、限制) (木,树),表示抑制树木生长。篆文 承续甲骨文字形。造字本义:动词,树干被砌石圈死,生长受阻。隶书 将篆文字形中的 写成 。古籍常“贫穷”、“贫困”并称——“貧”是缺乏钱财,没有支点,经济不自由;“穷”是没有出路,失去希望,身心不自由;“困”是环境不利,行为被动,人身不自由。
2. 迭:迭,篆文  (辵,行进、进程) (失,未抓牢,不能控制),表示进程失控。造字本义:动词,在不同时间到达。
【我如何做】
1. 在困境中不原地焦虑,发起行动,警觉地行动。
2. 保持目标的一性,不要在做事的过程中随意旁生枝节。
【心得总结】
要战便战,直接行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