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莫雪萍 于 2025-5-3 11:24 编辑
第十一周(2025.4.27~5.3)任务: 虎韬之 军用第三十一 三陈第三十二 疾战第三十三 军用第三十一 原文正音: 武王问太公曰:“王者举兵,三军器用,攻守之具,科品众寡,岂有法乎?” 太公曰:“大哉,王之问也!夫攻守之具,各有科品,此兵之大威也。” 武王曰:“愿闻之。” 太公曰:“凡用兵之大数,将甲士万人,法用武冲大扶胥三十六乘[shèng],材士强弩矛戟为翼,一车二十四人推之。以八尺车轮,车上立旗鼓,兵法谓之震骇,陷坚陈,败强敌。 武翼大橹矛戟扶胥七十二具,材士强弩矛戟为翼,以五尺车轮,绞车连弩自副,陷坚陈,败强敌。 提翼小橹扶胥一百四十四具,绞车连弩自副,以鹿车轮,陷坚陈,败强敌。 大黄参连弩大扶胥三十六乘,材士强弩矛戟为翼,飞凫电影自副,飞凫赤茎白羽,以铜为首,电影青茎赤羽,以铁为首,昼则以绛缟[gǎo],长六尺,广六寸,为光耀;夜则以白缟,长六尺,广六寸,为流星,陷坚陈,败步骑。 大扶胥冲车三十六乘,螳螂武士共载,可以纵击横,可以败敌。 辎车骑寇,一名电车,兵法谓之电击,陷坚陈,败步骑寇夜来前。 矛戟扶胥轻车一百六千乘,螳螂武士三人共载,兵法谓之霆击,陷坚陈,败步骑。 方首铁棓[bàng]维朌[同“颁”],重十二斤,柄长五尺以上,千二百枚,一名天棓[bàng];大柯斧,刃长八寸,重八斤,柄长五尺以上,千二百枚,一名天钺[yuè];方首铁槌,重八斤,柄长五尺以上,千二百枚,一名天槌,败步骑群寇。 飞钩,长八寸,钩芒长四寸,柄长六尺以上,千二百枚,以投其众。 三军拒守,木螳螂剑刃扶胥,广二丈,百二十具,一名行马,平易地,以步兵败车骑。 木蒺藜[jí lí],去地二尺五寸,百二十具,败步骑,要穷寇,遮走北。轴旋短冲矛戟扶胥,百二十具,黄帝所以败蚩尤氏,败步骑,要穷寇,遮走北。 狭路微径,张铁蒺藜,芒高四寸,广八寸,长六尺以上,千二百具。败步骑。 突瞑来前促战,白刃接,涨地罗,铺两镞蒺藜,参连织女,芒间相去二寸,万二千具。旷野草中,方胸鋋[yán]矛,千二百具,张鋋矛法,高一尺五寸,败步骑,要穷寇,遮走北。 狭路微径地陷,铁械锁参连,百二十具,败步骑,要穷寇,遮走北。 垒门拒守,矛戟小橹十二具,绞车连弩自副。三军拒守,天罗虎落锁链,一部广一丈五尺,高八尺,百二十具。虎落剑刃扶胥,广一丈五尺,高八尺,五百二十具。 渡沟堑,飞桥,一间广一丈五尺,长二丈以上,着转关辘轳[lù lú]八具,以环利通索张之。渡大水,飞江,广一丈五尺,长二丈以上,八具,以环利通索张之;天浮铁螳螂,矩内圆外,径四尺以上,环络自副,三十二具。以天浮张飞江,济大海,谓之天潢,一名天舡[chuán]。 山林野居,结虎落柴营,环利铁锁长二丈以上,千二百枚;环利大通索大四寸,长四丈以上,六百枚;环利中通索大二寸,长四丈以上,三百枚;环利小徽缧长二丈以上,万二千枚。天雨盖重车上板,结枲[xǐ]鉏铻[jǔyǔ],广四尺,长四丈以上,车一具,以铁杙[yǐ]张之。 伐木:大斧,重八斤,柄长三尺以上,三百枚。棨钁[qǐ jué],刃广六寸,柄长五尺以上,三百枚。铜筑固为垂,长五尺以上,三百枚。鹰爪方胸铁耙,柄长七尺以上,三百枚。方胸铁叉,柄长七尺以上,三百枚。方胸两枝铁叉,柄长七尺以上,三百枚。芟[shān]草木:大镰,柄长七尺以上,三百枚。大橹刀,重八斤,柄长六尺,三百枚。委环铁杙[yǐ],长三尺以上,三百枚。椓[zhuó]杙大锤,重五斤,柄长二尺以上,百二十枚。甲士万人,强弩六千,戟楯[jǐ dùn]二千,矛楯二千,修治攻具,砥砺兵器,巧手三百人。此举兵军用之大数也。” 武王曰:“允哉!”
一、查字 1、军:造字本义:动词,会战双方以相同数量的战车对等交战,对阵。 2、用:造字本义:名词,古代王宫禁城周围高墙夹道、出口众多的甬道,满足帝王出行方便,并确保其隐私和安全。 3、攻:造字本义:动词,拿出高贵的饮食器皿铜鼎来宴请佳宾,意即准备齐全,招待贵宾。 4、科:造字本义:动词,用标准量具称量谷物。 5、橹:造字本义:名词,兼具船桨和船舵的大桨,安装在船尾,通过手动摇摆来划水推进船只、掌握航向。
二、译文 武王问太公说:“君王兴兵作战,军队的武器装备和攻守器械,其种类的区分和数量的多少,难道有一定的标准吗?” 太公答道:“您问的确是一个大问题啊!攻守器械的种类和数量,各有不同,这是关系到军队威力强弱的大问题。” 武王说:“我想听听详细内容。” 太公说:“凡是用兵作战,武器装备有个大概的标准。统率甲士万人,所需武器装备的标准是:名为武冲大扶胥的战车三十六辆,以有技能而勇猛的武士使用强弩、矛、戟在两旁护卫,每车用二十四人推行。其车轮的高度为八尺,车上竖旗立鼓。兵法上把这种战车叫做震骇,可用它攻破坚阵,击败强敌。 为武翼大橹矛戟扶胥的战车七十二辆,以有技能而勇猛的武士使用强弩、矛、戟为两翼护卫。其车轮高五尺,并附设用绞车发射的连弩,可用它攻破坚阵,击败强敌。 名为提翼小橹扶胥的战车一百四十辆,附设用绞车发射的连弩。这种车装有独轮,可用它攻破坚阵,击败强敌。 名为大黄参连弯大扶肯的战车三十六辆。以有技能而勇猛的武士使用强弩、矛、戟在两旁护卫,附设称作飞凫和电影的两种旗帜。飞凫用红色的竿、白色的羽,用铜做旗竿头;电影用青色的竿、红色的羽,用铁做旗竿头。白天甩大红色的绢作旗子,其长六尺,宽六寸,名叫光耀;夜间用白色的绢作旗子,其长六尺,宽六寸,名叫流星。这种战车可用来攻破坚阵,击败强敌。 名为大扶胥冲车的战车三十六辆,车上载乘称作螳螂的武士,可以用来纵横冲击,击败强敌。 名为辎车寇骑的战车,也叫电车。兵法上称为电击。可以用来攻破坚阵,击败敌人步骑。 敌人乘黑夜前来突袭,宜用名为矛戟扶胥轻车的战车一百六十辆,每车上载乘称作螳螂的武士三人。兵法上称为霆击,可用来攻破坚阵,击败敌人步骑。 名为方首铁棓维朌的铁棒,重十二斤,柄长五尺以上,共 134 置一千二百把,这种武器也叫天棓。名为大柯斧的长柄斧,刃长八寸,重八斤,柄长五尺以上,共置一千二百把,这种武器也叫天钺。方首铁槌,重八斤,柄长五尺以上,共一千二百把,也叫天槌。这些武器都可以用来击败敌人的步骑。 飞钩,长八寸,钩尖长四寸,柄长六尺以上,共一千二百枚,可以用来投掷钩伤敌人。
军队防守时,应使用一种名为木螳螂剑刃扶胥的战具,每具宽两丈,共一百二十具,也叫行马。在平坦开阔的地形上,步兵可以用它来阻碍敌车骑的行动。 木蒺藜,设置时要高于地面二尺五寸,共一百二十具,可以用来阻碍敌步骑行动,拦阻势穷力竭的敌人,截堵撤退逃跑的敌人。 名为轴旋短冲矛戟扶胥的战车一百二十辆,黄帝曾用以打败蚩尤。可以用来击败敌人的步骑,拦阻势穷力竭的敌人,截堵撤退逃跑的敌人。 在隘路、小道上,可以布设铁蒺藜。铁蒺藜刺长四寸,宽八寸,每具长六尺以上,共一千二百具,可用来阻碍敌人步骑行动。 敌人乘着黑夜突然前来逼战,白刃相接,这时应张设地罗,布置两镞蒺藜和名为参连织女的障碍物,每具芒尖相距二寸,共一万二千具。在旷野深草地区作战,应设置名为方胸铤矛的障碍物共一千二百具。布设铤矛的方法,是使它高出地面一尺五寸。以上这些器具,可以用来击败敌人步骑,拦阻势穷力竭的敌人,截堵撤退逃跑的敌人。 在隘路、小道和低洼的地形上,可以张设名为铁械锁参连的障碍物,共一百二十具。可以用来击败敌人的步骑,阻碍势穷力竭的敌人,截堵撤退逃跑的敌人。 守卫营门,用矛、戟、小橹十二具,并附设绞车连弩。军队进行守御时,应设置名为天罗虎落锁连的障碍物,每部宽一丈五尺,高八尺。共一百二十具。并设置名为虎落剑刃扶胥的战车,每部宽一丈五尺,高八尺,共五百二十具。 渡越沟堑,要设置飞桥,每间宽为一丈五尺,长两丈以上,飞桥上装备转关辘轳,共八具,用铁环和长绳架设。横渡江河,要使用名为飞江的浮桥,宽一丈五尺,长两丈以上,共八具,用铁环和长绳把它们联结起来。名为天浮的渡水器材有叫做铁螳螂的铁锚,内呈圆形,外径四尺以上,并用铁环和绳索联结,共三十二具。用天浮架设飞江,可以横渡大河。这种渡河工具叫做天潢,也叫天舡。 军队在山林旷野地区扎营,应用木材结成名叫虎落柴营的栅寨。用铁环长绳锁连,每条长两丈以上,共需一千二百条。带铁环的粗大绳索,铁环大四寸,绳长四丈以上,共六百条。带铁环的中等绳索,铁环大两寸,绳长四丈以上,共三百条;小号绳索,每条长两丈以上,共一万二千条。 天下雨时,辎重车要盖与车顶板,板上契刻齿槽,使它与车子吻合,每付木板宽四尺,长四丈以上,每辆车配置一付并用名为铁杙的钉子加以固定。 砍伐树木用的大斧,重八斤,柄长三尺以上,共三百把;名为棨钁的大锄,刃宽六寸,柄长五尺以上,共三百把;名叫铜筑固的大锤,长五尺以上,共三百把;名为鹰爪方胸的铁耙,柄长七尺以上,共三百把;名为方胸铁叉的叉竿,柄长七尺以上,共三百把。剪除草本用的大镰,柄长七尺以上,共三百把;名为大橹刃的割草工具,重八斤,柄长六尺,共三百把;带环的铁橛,长三尺以上,共三百个;钉橛用的大铁槌,重五斤,柄长二尺以上,共一百二十把。军队万人,需要装备强弩六千张,戟和大盾两千套,矛和盾两千套,以及修理作战器具和制造兵器的能工巧匠共三百人。以上就是兴兵作战按一万人计算所需要的装备器材的大致数目。” 武王说:“的确是这样!”
三陈第三十二 原文正音: 武王问太公曰:“凡用兵为天陈、地陈、人陈,奈何?” 太公曰:“日月、星辰、斗杓[dǒu biāo],一左一右,一向一背,此为天陈。丘陵水泉,亦有前后左右之利,此为地陈。用车用马,用文用武,此为人陈。” 武王曰:“善哉!
一、查字 1、三:“三”是特殊指事字。古人认为“道立于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就是说,混沌太初的存在整体是“一”;然后由太初混沌的“一”,分出天地“二”极;天地二极“二”之间,又生出人这第“三”部分;天地人三者,衍化出宇宙万物。三,上面的一横代表“天”,下面的一横代表“地”,中间的一横代表“人”。造字本义:名词,衍生万物的天、地、人。 2、陈:“陳(陈)”与“陣”同源,后分化。表示部队在野外山地布阵。造字本义:部队在旷野、山地行军作战时的阵形。
二、译文 武王问太公说:“用兵作战时市设的所谓天阵、地阵、人阵,是怎么回事?” 太公回答说:“根据日月、星辰、北斗星在我前后左右的具体位置来布阵,就是所谓的天阵;利用丘陵水泽等地形条件来布阵,就是所谓的地阵;根据所使用的战车、骑兵等兵种和政治诱降或武力攻取等不同战法布阵,就是所谓的人阵。” 武王说:“好啊!”
疾战第三十三 原文: 武王问太公曰:“敌人围我,断我前后,绝我粮道,为之奈何?” 太公曰:“此天下之困兵也。暴用之则胜,徐用之则败。如此者,为四武冲陈,以武车骁骑,惊乱其军,而疾击之,可以横行。” 武王曰:“若已出围地,欲因以为胜,为之奈何?” 太公曰:“左军疾左,右军疾右,无与敌人争道。中军迭前迭后。敌人虽众,其将可走。”
一、查字正音 1、疾:造字本义:动词,中箭受伤,卧床休养。 2、暴:造字本义:动词,将兽皮或粮食谷物放在烈日下曝晒,以便干燥保存。 3、迭dié:造字本义:动词,在不同时间到达。
二、译文 武王问太公道:“如果敌人从四面包围了我军,切断我军与外界的联系,断绝我军的粮道,在这种情况下应该怎么办?” 太公答道:“这是天下处境最困难的军队。在这种情况下,急速突围就能胜利,行动迟疑就会失败。突围的方法是,把部队布成四面都有警戒的“四武冲阵”战斗队形,使用强大的战车和骁勇的骑兵,打击震骇敌军,使其陷入混乱,然后迅速突击,这样就可以横行无阻地突围出去了。” 武王问:“如果我军已成功地突出重围,还想乘势击败敌军,又该怎么办呢?” 太公答道:“应该以我左军迅速向敌左翼发起攻击,以我右军迅速向敌右翼发起攻击,不要和敌人争夺道路以免分散兵力,同时以我中军向敌轮番突击,或击其前,或抄其后。这样,敌军虽多,也能将其打败。”
总体心得: 军用章给出了率领一万士兵打仗需要的一套完整的武器装备,怎么才能做到这些呢?全局把握。在自体心理学里感觉就象主体感,有了主体感,才能统整全局,有秩序还有活力又不失安宁。三陈章,就想到了天道规律,三才者,天地人,只有遵循这个这个天道规律,才能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在人际关系中也是这样的,既要了解自己的想法,也要了解对方的想法,要懂得阴阳、攻守之间左右向背的关系,才能立于不败之地。疾战章想到当自己被困住时是怎么冲出去的,感觉很多时候是想法太多,犹豫不决,或者是欲望太多,如果破除这些欲望,脚踏实地地去干,问题和困难也就解决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