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农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941|回复: 7

陈薇羽(慧)的作业本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12-23 23:01: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注册登录可以浏览更多内容,本论坛多数版面是加密空间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第1~3课 概括性把握
家教一期已经运行两个月了,弥补我们这个小组前面的活动内容,大家在论坛上系统一点讨论几个问题:
第一,总体上你认为,家庭教化也就是加家教,应该怎么开展,可能会有效?
我们在外看别人家的孩子会从孩子的行为上观察这个家是不是有家教,我们在自家做家庭教化时也应当从观察孩子们的日常行为,从中去发现其行为输出的根本,由孩子的问题反过来看家庭的运行风向。父母从这里着手来反观家庭日常的教化风气,并做出调整。
第二,你认为,目前世上的家庭教化,普遍存在的共性问题和困难是什么?
跟随着社会的潮流,不能识别其中的陷阱,停留在了物欲的层面。是没有察的能力还是说躺平?识别欲。
第三,你认为,我们作父母培训,应该给学员传递些什么?
从自己做起,力所能极的分享给身边的朋友,家庭教化不能松懈。
顺便说说,你对这两个月行课的各种观察
感觉自己还没有进入这个状态,可能是因为班级人数较少,同学之间的粘合度感觉不强。自己是不是可以为此做点什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12-23 23:01:5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陈慧Michelle 于 2024-12-23 23:21 编辑

第四课 教化的操作目标(2)精神的结构性健康
课堂进程
1、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
健康,区分为主观健康、客观健康和自然健康。
主观健康,是自己认为自己和别人健康,也包括一部分人甚至全部人认为的健康。
客观健康,看起来是健康的,不病。
自然健康,是不光看起来健康,自己认为健康,同时实际上也是健康的——结构、进程和功能上的一致性健康。
自然健康,是客观健康的,也是主观健康的,反过来说则不一定对。
2、同学分享
从分享中探索人的健康标准。
3、本次课程的内容
一、 健康有根本末,不同的人关注顺序是不同的。作为建设者,应该是一个什么顺序,这其中的道理是什么?
建设健康的人强调根本末。
构成健康的基本要素及其来源是健康的根;确立健康的基本成份及其运行方式与进程,是健康的本;健康输出与自然及其环境相适应的功能是健康的末。
二、我们关心自然健康,健康结构肯定也是寻求自然结构,怎么寻?
人的精神的自然结构,有好多好的描述模型,不同的模型有不同的便利之处。但是,不管哪种模型都要“自然”,是模型所描述的精神“自己的样子”。
人的精神的自然第一要素便是,人立天地间。这可以产生出很多健康标准:功能上,健康是通神接物;进程上,健康是听天命服地理;结构上,健康是天设地造。
依据这个第一要素,人的精神自然的后发要素就多了,相应的健康标准也就同样的多了。比如:要尊重和重视人的先天起点,也就是人的自然性;要服从和维持人与天地之间的和谐,只要还在天地间生活,就不可以追求人类中心主义;人和人类的发展,要符合天地协调的原理.......
三、自然结构的自然健康可能是个什么样子?
志思神心德;道德仁义礼;位明德赏问;天地人(玄思维)......都是结构自然的结构描述架构。
   
   对特定指标系统内的指标,做出保障系统输出有效(与环境和谐)、内部安宁(内部和谐)的限制性规定,便得到精神结构的自然健康标准了。比如
   志(灵龟)思(螣蛇)神(伏熊)心(鸷鸟)德(猛兽);
   道(正)德(人)仁(恕)义(遵)礼(安);
   位(虚平以待)明(辐辏并进)德(勿坚而拒)赏(信赏正刑)问(荧惑不在);
   天(授时)地(有财)人(出力)
课后练习 说说人的精神健康的结构建设,在家庭教化中的意义是什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1-6 23:15:3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陈慧Michelle 于 2025-1-6 23:26 编辑

对第四课 教化的操作目标(2)精神的结构性健康的评课
一、老师的作法
1、复习上一节课的内容
2、同学分享:体会自然健康
3、课程内容
结构性健康,没有标准。放到自然之下才能知道。
始终不能停。一定要在现场,在变化中找不变的描述。
架构体系:鬼谷子、素书、符言、天地人。
4、课后练习:说说人的精神健康的结构建设,在家庭教化中的意义是什么?主要是自然性。
我的不同:
对于自然健康总是想着要去找一个标准,可以一个个模具框出来。在这里忘记了自然。
第五课 教化的操作目标(3)健康的本质——自然
课堂设计
一、复习上一节课的内容
二、同学分享
提取今晚课程内容的素材。
三、今晚课程内容
人的精神的自然结构
人的精神的自然结构,有好多好的描述模型,不同的模型有不同的便利之处。但是,不管哪种模型都要“自然”,是模型所描述的精神“自己的样子”。
   人的精神的自然第一要素便是,人立天地间。这可以产生出很多健康标准:功能上,健康是通神接物;进程上,健康是听天命服地理;结构上,健康是天设地造。
   依据这个第一要素,人的精神自然的后发要素就多了,相应的健康标准也就同样的多了。比如:要尊重和重视人的先天起点,也就是人的自然性;要服从和维持人与天地之间的和谐,只要还在天地间生活,就不可以追求人类中心主义;人和人类的发展,要符合天地协调的原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1-20 23:11:08 | 显示全部楼层
对第五课 教化的操作目标(3)健康的本质——自然(健康与不病)的评课
一、回顾上节课的内容
1、关于家庭教化的目标现在可以说些什么?教化要搞个啥样子?关键词:健康。对健康的基本把握是自然。怎么理解自然,健康的本质是自然。加深对人的认识。
2、关于健康的结构性,为什么要研究健康的结构,这个大家怎么想?为什么要重视健康的结构?重视建设的人就重视结构,结构是本,是活的结构。对建设者来说,本是交出去的作品。把构造性(要素)和联系性(要素之间的联系)搞清楚了,才搞得清楚结构。不确定的话,就转移到了孩子的精神结构上没有保障的风险结构上去了。
二、同学分享
三、今晚课程内容
什么是自然?第一要素:以身入局,是一种生存的姿态。自然一定是健康,健康不一定自然。自然是人自己选择的一个位置,自居之位。
最大的自然,人生在天地之间,把自己放在天地之间。保持确定天地的位置。
守住自己实际的本位。要保持内部的和谐和输出有力。
恢复自己健康的样子,人要有个人样子。
体会自然:把自己放到天地之间。在天地之间把自己的位置搞准确,事实上的位置,该在哪里,能在哪里。恢复自己的健康状态;我是谁的,我是来干什么的。
我的不同:
没有理解到自然的真正意思,燃烧自己照亮旁人,要以身入局。好似自己是个观众,只是在看。
第六课 教化的操作目标(4)人的自然的运行——肉的课程设计
一、课堂的进程
1、复习上一次课的内容,对自然的理解有什么想说的?
2、同学分享。提取今晚课程的素材。
二、课程内容
1、人是怎么样做到自然的呢?自然是什么?自然不是信,人的身心之内,除了信便是自然。
2、天下自己的样子,能有一个如实的副本,运行在人心之中,这便是自然——人心的自然。
3、世界必须进入我们的“肉”里,并且专肉专用。这样能保障人心可以反映自然——人心的自然“如”自然本身。
4、内肉(仁)外礼,内威外严,自然之人得立。
课后练习 说说什么是人的自然,怎么样才能运行起人的自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2-17 23:55:54 | 显示全部楼层
对第六课的评课
老师的做法:
一、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
教化的主体和客体放在一块是要教化出一个基本特征或者根本特征是健康的人来。健康是一个标准,是主体和客体的一个共同的目标。健康在哪里我们就去哪里,作为父母这个观点会动摇我们实际上拥有的教化立场。不是我或者他说要怎么样就怎么样,作教化者的任性应该往后退。生活当中下意识行为和下意识态度其实是非常可恶,非常逆天。教化的主体和客体双方共同奔赴,主体和客体是平等的。
强调本体健康,作为主体和客体你培养出来的人他本身应该是健康的。让他本体健康。教化者重视的是本,就是拿成果说话。意味着强调教化行为必须真实发生,必须亲自做,亲自去肉一肉。作为建设者是要结构健康,是要亲自做出来的。
健康是结构的健康。健康的结构是健康本身,自己的样子,自然。自然,自己的样子,一切拿实际来说话,就是要用,就是认命,就是幸福。自然意味着不生气,没有情绪,不以自己为中心。少说多做,一定要多做,直面惨淡人生。
自然是健康的本体。
二、同学分享
从本位出发,有位有行,在自己的位上行,自然的没有情绪。
三、今晚课程内容
主体、客体合在一起要养出一个自然人。主体自然,客体自然,然后就自然了。
用主体、客体和自然健康这个目标三个要素描述家庭的当务之急。是立体的,是全息的,有层次的,健康是自然的。主体是教养主体,教养客体是对象,教养目标是健康自然,健康结构自然。
怎么样理解肉,皮肉、表里。肉是人的本心。
如,像,外面真实跟躯体内部反应是一一对应的,就有了一颗自然的心。人的自然反应里没有信,有信就不自然。
生命的本质是气,志思神心德全是气的功能。自然就是志思神心德。气在肉里头,说肉的时候有气了,就有志思神心德。扔信里边的言,不言而信就肉了。
易直子谅之心生则乐,乐则安,安则久,久则天,天则神。成了天之后,就不言而信,成了神之后就不怒而威。不言而信,信的是外部客观事实,接物;不怒而威,威从神那里来,通神。内威外严。肉是自然的本。
我的不同:
不明白肉的意思,自己没有进入到这个局里,还是局外人。
第七课 第一单元总结——老化四阶段(性正志德)
一、复习第一单元内容
教化的主体、客体。
健康的标准,健康的本,自然的本质。
二、同学分享
提取今晚课程的素材。
三、今晚课程内容
什么叫养?养的过程划分。
养的核心意思在于提供和寻找食物,食物是养的直接工具。
什么是性正志德
性的核心意思在于,一颗人的心,能生正欲的能力。
正的核心意思是,人心所具有的自我革命,自我保护其性的能力。这是志的基础。
志的核心意思是,性的阶段性固定运行,正的表达型态。是人心之正的功能超越性表达。
德的核心意思是心直接从道所得。直心通道无旁,志心也直。因为直心在出与入两个方向的正确性,德也就是保持输入和输出的能力。德是志的实现形态。
练习:说说什么是养,什么是性正志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3-3 23:58:1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陈慧Michelle 于 2025-3-3 23:59 编辑

对第七课的评课
一、对前一单元做总结
1、用第一单元所体会到的、或者是掌握的方法、路径,建构起来的架构去描述我们在家庭的教化教养的主题上的一个当务之急。大家是否对这个任务清楚。得知大家在这里遇到了问题。是什么原因没有做到完全的确定当务之急?没有真正的、完整的进入角色。
主体没人。当务之急没上岗。
主体:直接教化者、非直接教化者,被教化者本身本人。
主体、客体和目标(标准)是如何到达现场。
这个单元看起来说的是主体、客体和目标三大块,实际上说的是教养的养。教就是主体、客体和标准、目标构成的一系列的复杂体会和具体行为。
2、这样来总结概括,回归课程,是个什么感觉
教,不光是打人,主要是来孝的。
如意,是有情绪,有那个阴气,吉祥是有阳气。
缺德了之后会怎么样,神不够,神不足,志思神心德不对头,那么最核心的最基本的就是你离神太远!那这人没精神!神出离到哪里去了,到我们的心身之外去了,没精神,没精神。没有神为什么就会这样啊,因为神的功能是威啊,
神拿来把握,不间断的、流动的、进程化的去把握进程,主体、客体和目标。精神这东西是要命的,但凡你学习上瘾,小心点,你精神没跑,神跑了,学习上瘾不是什么好事,神跑了。
二、同学分享
没神就上不了位。
幼儿养性,童蒙养正,少年养志,成人养德。
教,有神就孝,人心里头有神了,他必然是孝的,一旦没神了就打,把神给打回来。
养,其实就是养神,养神不是直接养神,而是养神的“窝”,养神的家,养神在你心里头的位置,把那个座椅给它弄得油光锃亮的、舒舒服服的,它来了就坐着,它一看这个椅子舒服它就不走了,就是养那把椅子。养神,是养这个东西。就是提供食物,就是保障供给,恰如其分的供给,
三、今晚课程内容
1、怎么样描述我们的当务之急
主体:直接、间接、被教化者
客体:行为、心理活动、心的结构、德
目标:健康,是结构健康,还是功能健康
2、性正志德
性:0-6岁,启动欲的过程,启动欲的那种能力就叫性。神的功能,性是生正欲的能力。装的阴神就是鬼,鬼就生情绪,情绪是什么呢?就是嗜欲。情绪最早的形态就是嗜欲,就是嗜好和欲望嘛,就是嗜好性的欲望。
正:7-13岁,自我革命,自我保持。自己跟自己的邪气做斗争,跟自己的阴气做斗争,并且能取胜。
志:13-18岁,正的和反对邪的这两方面的力量,两把宝剑能聚焦,稳稳的守着他的君王,守着那个目标,
德:18岁以后,没有情绪的感性的在做事,这叫直接做事。你就一直在直接做事,那你难道不就是在积德,养德。

我的不同:
没在这位上,没有将练习记于心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3-17 23:03:56 | 显示全部楼层
对第八课 神威及其作用的评课
一、回顾
从开课到现在折腾到了一个啥?你的收获是什么?这个收获不是指一个基于你个人构架的。
就是系统化,就是局,我们跟这个局是一个整体,必须以身入局,和这局生之与共。没有别的生活道路可选,没有别的地方可去,只有各回各家,各找各妈。幻想、妄想、空想统统拿掉。看到事实了,清醒了,然后上道了。
在找到主体客体目标标准之后,你得到了什么?意识到了什么?接触到了什么?
还包括具体内容取得凝结作用的基质。是一个什么样的容器装起来的?事实它应该包含这一部分。会发瑞凝结成一个整体的那个共同性的本质——神。
养人到底在养什么?
教化主体的神对教化客体的神在施加作用,都记在教化者的神上,教化起点和终点的差距也是记在被教化者的神上,所以教化的行动全是神跟神的打交道,是神仙干的活,那是神明之域。教化是发生在神明之域的,主体是神,客体是神,教化成果是被教化者的神记录。全是神。
神的性正志德。幼儿的神性就是自然性,天生就是神造之物。性正志德是神的四个侧面。
不需要养孩子,只能养自己,把自己养好,把自己的神弄回来,万事大吉。
二、同学分享
静意固志,静意-放松,固志-警觉。
三、今晚课程内容
要点:就是去做,明白了就能做。
第一:相当于承前启后,跟主体、客体和目标这个主题形成一个衔接。人的心思在对待主体、客体和目标这些概念、范畴的时候是一个特定状态,说神威的时候人就不在这个状态里,这两个状态当中要怎么样实现连接。主体、客体和目标与神威是两个不同的状态、不同的系统。主体、客体和目标是第一个系统,是包含在第二系统里的。两个系统之间的通达可用《本经阴符七术》的内容进行引导。引导的过程也是让我们发现一个教化的事实。对象化教育可以过渡到神教。
第二:鬼谷子的《本经阴符七术》里的分威法伏熊这一章的内容,用来整体描述神威,并从文字里边感受到神威。
将内容划分为三组:
第一,是神的运行环境怎么样?即怎么样让神来上班。静意固志,神归其舍,威覆盛。诚心诚意的感觉。
第二,威覆盛了之后人的内部就变得实坚,实坚从外面来看就莫当(挡)。
第三,分人之威,对方的势就被动了,我们就成了他的天。自己不要跟着自己捣乱。
如何实现分人之威动其势如其天?
第一,无间,贴得死死的。动者必随,唱者必和。
第二,挠其一指,观其余次,动变见形,无能间者。不断的去试。
第三,审于唱和,以间见间,动变明而威可分。
神的工作特征,目标性特征的前提是:
要有神,要让神有这个功能的关键是必须要养志,有一个主张,有一个目标,静意固志,下定决心,所谓有志。无志之人,邋遢之人,神不来。
神兵,知其固实者,自养也。让己者,养人也。故神存兵亡,乃为之形势。根据形势,采取不同的行动,才能够获得目标的一个到达。
我的不同:
在门外徘徊。
第九课 神威的原始正确性
一、回顾上一节课内容
说说什么是神威?神威与教化之间的关系?
二、同学分享
三、今晚课程内容
什么正确性?什么是原始正确性?
神威的原始正确性可以这样去把握:
一、神威的原(元)性:通神接物,由此物拥有了神性。
二、神威的始(母)性:每个个体因为神威才出发的。
三、神威的正(善)性:每个事物总是在维持他自己的“个性”。个性的本质是他来路起点的神性。
四、神威的确(有)性:从始至终,神威有坚若磐石之徼。
五、神威的性(内生)性:外部呈现的内部根依,内在规定性。
课后练习  说说神威“原始正确性”的临床意义是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4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陈慧Michelle 于 2025-3-31 23:23 编辑

对第九课 神威的原始正确性的评课
一、对上一课的回顾
关于神威的两个问题:
1怎么就说到神威那里来了?
知道它的来路。
2我们是知道我们能接触神威的,那就意味着我们接触到神威的时候我们知道我们正在接触神威,此时此刻正在和神威共处。在这个课行课期间,你是怎么样接触到神威的?
静意固志,神威就出来了。多做事少空想,安徐正静。始终处在教化主体客体目标的具体内容上。因为这些内容分时空不同而变动的内容。这里头不允许一般性的描述,如果有就证明没在主体客体和目标的进程上。教化人的过程当中最根本的困难是神威不在。
3、平时的教化中祜有几分,10分为满分,自评一下。
神威在教养中的作用是什么?
原始正确性,用神威的五个特点守住神威的操作要点。
二、同学分享
孝,通神才能接物,态度对了啥都对了。
三、今晚课程内容
原,是在人的起源上起作用。原性是宗,是神明之源,是道所在的地方。也就是在一开始的时候就在发挥作用,一直发挥到现在,也就是我之所以是我的根源。原性可以叫父性。母亲得了神之后传递出来,父亲的威要通过母亲的威合起来通过母亲传递给我们,这就是原始。
正,要维持原始所给他的那个至私,私性。不是人贩子搞出来的。正就是善的意思,善是合理合道,就是有终有原有始。妈妈是孩子的起点,妈妈是什么孩子就是什么。神威的正。
确,从始至终神威有如坚若磐石之徼。有形有细节。威的发挥作用的物质基础,没有这个确性威不起来。
性,内生,神威的正确性就是内生性。从里边向外边长出来。内外表里一致的。自己跟自己,自己跟别人之间的所谓联系。
我的不同:
自己对神威还是云里雾里的感觉。
第十课 神威的间与无间
一、回上次课的内容
对原始正确性有什么想说的?
二、同学分享
从中提取素材
三、今晚课程内容
神威的原始性决定着他的总体性和集体性,但因为空间和时间的关系,神威总是表现为局部性和个体独立性。区分出来了个体,便有了集体。个体和集体是一对有害的概念。
  个体独立性,是人类社会的一个基本概念,因为很多事情需要借助这个概念来表述和解决。个体性、独立性是相对的。相对于什么呢?相对于客观事实,但个体性和独立性也是绝对的,在主观世界中的绝对性。主观世界中的绝对性来源于,神威的正确性。
  间与无间,是主观上的有间和客观上的无间。
  主观上秉持了时间和空间,神威的正确性便转化(体验)为独立性。独立性制造多个个体间的“间”,间是一个结构,一个制造出来的结构,功能是割裂并分隔。这样便会有了万有之至坚,和各有之间绝对的有间。有间便会有见间和推间。
  无间是客观事实,源于神威的原始性。因为无间,每个个体都代表他所在的整体,具有整体的性质,整体的发展规则和方向,具有来自于整体之上的力量(神威)。普天之下,弥散着一种神的至柔之威势。
  《道德经》说: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
  鬼谷子说:散势者,神之使也。用之,必循间而动。威肃内盛,推间而行之,则势散。夫散势者,心虚志溢;意衰威失,精神不专,其言外而多变。故观其志意,为度数,乃以揣说图事,尽圆方,齐短长。无间则不散势,散势者,待间而动,动而势分矣。故善思间者,必内精五气,外视虚实,动而不失分散之实。动则随其志意,知其计谋。势者,利害之决,权变之威。势败者,不以神肃察也。
  教化发生在独立个体之间,成就于独立个体之内,但它实质是发生和成就在神威势的统一无间之内。所以教化的主客体会如此不确定和如此确定,教化的目标会如此的自然,也如此的主观和客观。自然统摄主观和客观,是教化的基本姿势。
课后练习 无间与有间,提示着什么样的教化原则和方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家道心理 ( 工信备案 渝ICP备16002156号-4 )

GMT+8, 2025-4-4 17:35 , Processed in 1.094011 second(s), 15 queries .

学员作业空间非开放社区 公安备案50011202501312 工商备案 500112000037503

重庆市珑夫心理 @Discuz!GB X3.4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