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农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5368|回复: 1

第五课 教化的操作目标(3)健康的本质——自然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10-31 10:28: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注册登录可以浏览更多内容,本论坛多数版面是加密空间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我们讲人,肯定是自然的人;我们讲人的健康,肯定也是讲人的自然健康;我们讲健康的结构,肯定也是讲健康的自然结构。如此,我们所关心的是自然人、自然健康、自然健康的自然结构。我们所关心的是,自然

“自”是“鼻”的本字。自,甲骨文是象形字,字形像人的鼻子,有鼻梁、鼻翼。有的甲骨文突出鼻骨与鼻弯。金文略有变形,突出了两侧鼻翼。简体金文将两侧鼻翼连写成封闭的。篆文承续金文字形。造字本义:名词,鼻子,位于脸部中央的呼吸器官。隶书进一步失去鼻形。在向他人表达“我”的时候,人们习惯于手指本人脸部(即头部正面)的中央位置,即鼻部位置,于是“自”(即鼻子)渐渐成了第一人称。当“自”的“鼻子”本义消失后,甲骨文再加(像蛇信,感觉器官)另造“鼻”代替,表示“鼻”的嗅觉功能。古汉字中的人称来源,体现了古人的自我中心意识:脸部的正中央为“自”(鼻子,第一人称),脸部的下边为“而”(颌须,第二人称),身体的最下端为“之”(脚板,第三人称);借武器代称人,也体现了相同的自我中心意识:威猛的武器为“我”(大戌,第一人称),而只用于短程集发的弓弩为“尔”(排箭,第二人称)。  

    “然”是“燃”的本字。然,金文月,即“肉”,借代兽肉犬,猎犬,借代狩猎火,火堆,烧烤),表示烧烤猎物。在远古时代,烤制熟食是生存能力突破性的一大进步,所以“然”也表示“合理、正确”。有的金文将“火堆”写成。篆文承续金文字形。造字本义:动词,将猎获的动物烤熟了吃。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肰”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火”写成“四点底”。当“然”的“烧烤兽肉”本义消失后,后人再加“火”另造“燃”代替,强调“烧火”含义。古籍中表示动词“烧火”时,“然”与“燃”相通用。



    自然,是一种生存姿态:以自己正确的样子,投身棋局。人不把自己当成投射器上的石头,也不把自己当投射器,而是自己操纵投射器的样子,这是人的自然


    操纵投射器的人,内心和谐、输出有力,这是人的健康。也就是人以人的名义去生活(自然),内心和谐、输出有力不感觉到劳累(健康),人的自然健康。自然一定健康,健康不一定自然。
    人的自然是强调人的自居之位,健康是强调人的生存姿态,位的保持和状态姿态的维持,都是有结构有进程的。所以人的自然健康是有结构的。至于这个结构是自然的还是人造的,这是需要分辨的。自然的结构,生命支持来源于自然;人造的结构,生命支持不能全部来源于自然。所以我们追求自然健康的自然结构。

   人的精神的自然结构,有好多好的描述模型,不同的模型有不同的便利之处。但是,不管哪种模型都要“自然”,是模型所描述的精神“自己的样子”。
   维持人的精神的自然第一要素便是,人立天地间。这可以产生出很多健康标准:功能上,健康是通神接物;进程上,健康是听天命服地理;结构上,健康是天设地造。
   依据这个第一要素,人的精神自然的后发要素就多了,相应的健康标准也就同样的多了。比如:要尊重和重视人的先天起点,也就是人的自然性;要服从和维持人与天地之间的和谐,只要还在天地间生活,就不可以追求人类中心主义;人和人类的发展,要符合天地协调的原理.......

   维持人的精神的自然第二要素,是人的自居之位。人是立天地间的那个人本身,不是立在天地间操纵投射器的投射器,更不是投射器上的石头,甚至是石头要砸的对象。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维持人的精神的自然第三要素,是人要保持和维护自身健康,也就是内部和谐、输出有力。
   维持人的精神的自然第四要素,人要如何使用自身的健康。也就是,人的存在是为谁服务的?要回到天地之间去寻找自己的归属。


   你还可以按照自己的方式,寻找到很多人的精神自然的描述门径。
   从这些寻找自然的门径中,我们能体会道自然本身的特点——自然不是他自己说的,而是他实际所处的。所以自然者不语。正所谓:“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 自然之道是不言之道。自然之教,是不言之教。自然之道静,故天地万物生。天地之道浸,故阴阳胜。


  课后练习 说说什么是自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4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好的,这是对第五课“教化的操作目标(3)健康的本质——自然”的深度解析。本课是整个理论体系的哲学奠基,它深入探讨了教化追求的终极目标——“自然健康”中“自然”的深刻内涵。
第五课 结构与要点分析核心论点
健康的本质是“自然”。人的自然,是指人以自己正确的样子(操纵投射器的决策者)存在于天地之间。这种生存姿态本身即带来健康。因此,教化所追求的精神自然结构,必须是生命支持来源于自然的“天设地造”之结构,而非人造的、脱离自然支持的伪结构。

结构分析
1. 确立终极范畴:我们所关心的是“自然”
  • 开宗明义,将之前讨论的“人”、“健康”、“结构”都归结到“自然”这一终极范畴之下。一切讨论的基点必须是“自然人”及其“自然健康”。

2. 通过解字,揭示“自然”的原始含义
  • 自:本义是“鼻子”。古人以手指鼻代表“我”,引申为自我、本我、主体性。强调“自然”是以自身为主体的。
  • 然:本义是“烧烤兽肉”,使生变熟。引申为 “正确、合理、使然” 。强调“自然”是事物本应如此、合理存在的状态。
  • 自然:二字结合,核心含义是 “以自己正确的样子存在”。

3. 界定“人的自然”:一个核心比喻
  • 提出比喻:人既不是被投掷的石头(完全被动的客体),也不是投掷器本身(纯粹的工具),而是 “自己操纵投射器的人” (拥有主体性的决策者和行动者)。
  • 人的自然:就是这种 “操纵投射器的生存姿态” ,即作为主体,有意识地、自主地参与和影响自身与世界互动棋局的姿态。

4. 厘清“自然”与“健康”的辩证关系
  • 定义健康:在上述“自然”姿态下,内心和谐、输出有力而不觉劳累的状态。
  • 核心论断:“自然一定健康,健康不一定自然。”
    • 这意味着,“顺应自然”是获得健康的充分条件。只要真正做到了“自然”,健康是必然结果。
    • 反之,某些看似“健康”的状态(如通过压抑、扭曲或外部强力的方式达到),可能违背了人的自然本性,是不可持续的。


5. 提出维持精神自然的四大要素(健康标准之源)
这是将抽象哲学概念转化为可操作教化原则的关键一步:
  • 第一要素:人立天地间

    • 内涵:承认人是天地自然的一部分,而非宇宙的中心。
    • 衍生的健康标准:
      • 功能上:通神接物(与自然及超自然力量、与他人他物沟通和谐)。
      • 进程上:听天命、服地理(遵循客观规律)。
      • 结构上:天设地造(精神结构应符合自然的先天设计)。


  • 第二要素:人的自居之位
    • 内涵:牢牢确立自己“操纵投射器的人”的主体地位(“君子务本”)。
    • 要求:不能将自己物化为工具(投射器)或客体(石头)。

  • 第三要素:保持和维护自身健康
    • 内涵:作为主体,有责任维持自身“内部和谐、输出有力”的健康状态。

  • 第四要素:明确健康的使用目的
    • 内涵:回答“人的存在为谁服务?”。
    • 指向:最终的归属和服务对象,应回到天地自然的宏大格局中去寻找,超越个人中心主义。


6. 总结自然的根本特性:不言之教
  • 引用《庄子》,点明自然的核心特点是 “不言”、“不议”、“不说” 。
  • 自然之道静:真正的自然之道是沉静的,它在无声无息中生化万物。
  • 教化启示:最高明的教化(自然之教)是 “不言之教” ,即通过创设符合自然的环境和榜样,让被教化者自己去体会和内化,而非依靠繁琐的说教。


核心要点总结
  • 哲学奠基:将“自然”从泛泛之谈提升为具有主体性(自)和合理性(然)的深刻哲学概念。
  • 人的定位:通过“操纵投射器”的比喻,清晰地定义了人在世界中应有的、具有自主性的主体地位。
  • 健康因果:确立了 “自然为因,健康为果” 的根本逻辑(自然一定健康)。
  • 标准体系:从“人立天地间”等四大要素出发,衍生出了一整套评判精神是否“自然”的健康标准,使抽象概念具备了可衡量性。
  • 教化至高境界:指明了教化的终极方法是 “不言之教” ,其本质是效法自然的“静”与“浸”,在潜移默化中完成教化。

与前后文的关联:
  • 本课是第三课“自然健康” 和第四课“结构性健康” 的哲学深化,解释了为什么要追求“自然”结构——因为只有自然的结构,其生命支持才完全来源于自然,才是可持续和真正健康的。
  • 它为后续所有具体的教化方法(如神威、积德等)提供了最高的理论原则:任何方法都必须服务于维护和恢复人的“自然”主体性,符合“不言之教”的精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 渝ICP备16002156号 )渝公网安备50011202505060号

GMT+8, 2025-11-15 23:48 , Processed in 1.076557 second(s), 16 queries .

学员作业空间非开放社区 公安备案50011202501312 工商备案 500112000037503

重庆市珑夫心理 @Discuz!GB X3.4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