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藜芭乐 于 2025-9-9 16:31 编辑
第二周第一天 | 第二周第二天 | 一、原文 | 一、原文 | 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国有学。比年入学,中年考校。 | 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 | 二、查字并正音 | 二、查字并正音 | 1、塾:孰,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熟”的本字,表示悉知、完全了解。塾,造字本义:名词,朝庭宫门外两侧的堂屋,是臣子官僚等候朝见皇帝时在此更衣整装,提前熟悉朝见时要应对的问题。造字本义:名词,朝庭宫门外两侧的堂屋,是臣子官僚等候朝见皇帝时在此更衣整装,提前熟悉朝见时要应对的问题。 | 1、视:示,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祭告。視,造字本义:动词,向神祭告时仔细察看显示的征兆。 | 2、家:豕,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豭”的省略,表示公猪。造字本义:名词,蓄养生猪的稳定居所。 | 2、离:造字本义:动词,鸟儿落入猎人抓捕的网罩。 | 3、党:尚,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热衷。黨,篆文(尚,热衷)(黑,弊端),表示热衷作弊。造字本义:动词,不光明,作弊。名词:有共同政治信念和利益的社会集团。 这里党:五百家为一党。党的学校叫庠。 | 3、经:,“巠”是“經”的本字,。造字本义:动词,精心布置织机上的纵线,以便横线穿织有所依据。 | 4、庠:造字本义:名词,古代供朝廷官员退休后安祥怡养的地方,可谓先秦时代朝廷官员的养老院,后来演变成官方请博学尊长集中调教孩子的学校。 | 4、辨:辡,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涉及诉讼的双方。造字本义:动词,法官中立听取原告与被告的陈述,作出符合客观事实的是非判断。 | 5、术:造字本义:名词,可以剥下枝茎上的青皮、用来绞绳或编篮的植物。 | 5、亲:辛,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刑罚。親,造字本义:动词,探视狱中受监的家人。古籍和现代汉语常“亲戚”并用,由动词引申为名词,表示社会关系中给予生死关切的至近至密者:“亲”表示家人入狱或遭刑时,承受压力或甘当危险前往探监;“戚”表示对旁系血亲的病痛或亡故感同身受,情不自禁地悲伤哀叹。 | 6、序:造字本义:名词,进入主屋的不同方向的走廊。 | 6、成:造字本义:动词,武力征服,称霸一方。 | 三、朗读 | 三、朗读 | 见微盘 | 见微盘 | 四、翻译 | 四、翻译 | 古代设学施教,每二十五家的“闾”设有学校叫“塾”,每一“党”有自己的学校叫“庠”,每一“术”有自己的学校叫“序”,在天子或诸侯的国都设立有大学。学校每年会招收学生,隔一年会对学生进行考查 | 在入学第一年会考查学生断句分章、辨析中心思想等基本阅读能力,第三年考查学生是否专心学习和亲近同学,第五年考查学生是否博学和亲近老师,第七年考查学生讨论学业是非和识别朋友的能力,这一阶段学习合格叫“小成”。 | 五、阅读心得 | 五、阅读心得 | 从家到国,由小及大,教学是环环相扣的进程 | 学的不光是书本的知识,还有亲善友爱尊师重道 |
在生活区的“门口”设置学校,这是一件重要的社会事实,这跟我们在生活区的门口开小卖部一样重要 这样设置的视觉意义,让“学”像当今每日需要的柴米油盐,方便你就近购买一样,就近可以入学,到处都是学区房 从办学思想上讲,我们新进几十年变革了的社会组织,远远不如古代社会,跟其他方面一样,在社会组织上是五千看来最糟糕的 教育不是需要身份才可以获得的东西,只要是个人都该有,就像空气 这是几千年来的中国传统,不像现在宣称和实际上做的——学区房现象择校现象表明教育的特权化思想。一切向钱看,教育也产业化向前看 万恶 从启蒙到大学,总共九年,学生的进步按照5个阶段考核 第一年离经辨志。离经,把经典、书撕得烂,完成了基础启蒙:已经超越了单纯识字阶段,具备了独立阅读经典的能力。 辨志,通过观察和教学,开始辨别每个学生的材质、兴趣和志向(辨志),为后续因材施教打下基础。学生自己也通过深入学习,开始明确经典的内涵和自己的志业所在。 实现了在两个层次上人与经典的结合 就像劳动对象跟劳动者的有效结合一样 很显然,这个阶段,怎么讨论他的重要性和基础性都不为过 、 第二个阶段:敬业乐群。 敬,专一、肃静、持重不放肆,庄严;净静敬。业,学业和技艺,即儒家经典及“六艺”(礼、乐、射、御、书、数)等具体科目。敬业合起来,对自己所学的课业怀抱敬畏之心,专注、沉潜其中,心无旁骛。它描述的是一种精深、专注的学习状态。 乐,以……为乐”、“乐于” ,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愉悦和认同。同志相得,同仁相忧,同恶相党,同爱相求,同美相妒,同智相谋,同贵相害,同利相忌,同声相应,同气相感,同类相依,同义相亲,同难相济,同道相成,同艺相规,同巧相胜。 群,指同窗、朋辈、群体,即学习共同体。合群合起来:跟学习共同体已经产生深度镶嵌,不再游离、独立、孤立。学生和学校、班级相得益彰。 第三阶段,博习亲师。 博,广泛、宽阔,涉猎广泛。 习,研习、练习 亲,亲近、亲密、感情深厚,仁,深度共青 师,教者。 博习亲师:尚未进入所谓专业,广泛涉猎,博闻强记,并且深刻的理解与共鸣自己的老师的思想,情感。跟自己的老师建立起来前述15个同相的关系。这是前一个阶段的升华——不光遇教学共同体志同道合,跟这个共同体的核心——教者也志同道合。 广学与信道 第四阶段论学取友。 论:讨论、辨析、阐发。不是简单的谈论,而是有深度、有见地的研讨和论证。 学:所学之学问、道理。 论学合起来: 指能够与他人深入地讨论、辨析所学之道,形成并阐述自己的见解。这标志着学生已将所学内化,具备了独立思考和输出的能力。 取:选取、择取。这是一个非常主动且带有判断力的动词。 友:朋友、同窗 取友合起来: 指能够有意识地选择对自己有益的朋友。这超越了“乐群”(与大家和睦相处)的层次,上升到了具有识人之明和择善而交的智慧。 论学取友,意味着已经开始见到学对任何人生的塑造作用了,人的所思所想和所作所为,以至于敌友,都由学引导。 这是学有所成,小成 第五阶段: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 知: 深知、通晓。既能做又能说。 类: 种类、事类、规律。指万事万物背后的原理、共性和区别。天下万类。 通: 贯通、畅通无阻。 达: 通达、透彻理解,并能应用自如。 之类通达合起来:这是一种深刻的洞察力和近乎直觉的判断力,即《中庸》所说的“致广大而尽精微”。 鬼谷子本经阴符七术说:生受之天,谓之真人;真人者,与天为一。内修练而知之,谓之圣人;圣人者,以类知之......真人者,同天而合道,执一而养产万类,怀天心,施德养,无为以包志虑、思意,而行威势者也。 强立: 卓然自立,坚定不移。指人格强大,立场坚定,有极强的心理素质和独立人格,不为外界风雨所动摇。 不反: 不违背、不反复。此处的“反”有两层深刻含义:不违背师道: 所学之“道”已完全内化为自己的信念,不会违背老师所传的正道。不动摇反复: 志向、信念、人格均已稳固,不会因外界的诱惑、压力或困境而动摇、退缩或背叛自己的原则。 “强立而不反”合起来: 指形成了强大而稳固的人格,能坚定不移地践行所学之道,永不背离动摇。 鬼谷子本经阴符七术说:分威者,神之覆也。故静意固志,神归其舍,则威覆盛矣。威覆盛,则内实坚;内实坚,则莫当;莫当,则能以分人之威而动其势,如其天。以实取虚,以有取无,若以镒称铢。 如此谦谦君子便挺立于前了。这是大成。 这样的学,九年便实现了从启蒙到大成,从蒙昧到君子的蜕变 这还是很诱人的教育规划哈 "陈静 读了老师关于五个阶段的细化梳理,加深了理解。" ------ @陈静 我们一直在试图探索教化教化这个化的细节,学记其实给我们补充了好多至关重要的。 比如我们目前讨论性正志德 跟这个五阶段其实也密切相关的 莫雪萍: 五个阶段,用九年的时间,把一个蒙童培养成器——国之栋梁。反观现在的教育,幼儿三年,小学六年,初中三年,高中三年,大学四年。接近二十年的时间,能真正成器的寥寥无几,却有很多废才出来。教育的目的是使人成器。在教育这件事上我们走偏走反了很长时间。 陈静: "莫雪萍 五个阶段,用九年的时间,把一个蒙童培养成器——国之栋梁。反观现在的教育,幼儿三年,小学六年,初中三年,高中三年,大学四年。接近二十年的时间,能真正成器的寥寥无几,却有很多废才出来。教育的目的是使人成器。在教育这件事上我们走偏走反了很长时间。" ------ @莫雪萍 惊痛! 莫雪萍: 王夫之对后世,极其重要,他把当时中国的文化中心,转移到了湖南。湖南在近代英杰辈出,就在于王夫之的思想辐射。他深刻影响了曾国藩,曾国藩又影响了谭嗣同,谭嗣同影响了杨昌济,杨昌济影响了毛泽东。王夫之说,一个人要是没有志向,跟禽兽没什么区别。他重新唤醒了士大夫们以天下为己任的那种大儒精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