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黑河女 于 2021-4-12 17:05 编辑
2021年4月12日 第一周第2天
一、今日任务盛神法五龙
盛神中有五气,神为之长,心为之舍(she,四声),德为之大。
完成以下语句:
养神之所,归诸道。道者,天地之始,一其纪也。
物之所造,天之所生,包容无形,化气先天地而成,莫见其形,莫知其名,谓之神灵。
二、查字正音
1、养——羊,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羊群。養,甲骨文  (羊,头上长角、温顺吉祥的食草动物) (攴,手持鞭子),表示在山地驱赶羊群。金文 承续甲骨文字形。籀文 将金文字形中的 写成 ,将金文字形中的 写成 。篆文  (羊,头上长角、温顺吉祥的食草动物) (食,喂饲料),表示圈羊喂草。造字本义:动词,放牧羊群。隶化后楷书 将篆文字形中的 写成 ,将篆文字形中的 写成 。《汉字简化方案》中的简体楷书“养” ,依据狂草字形 中“食”字下部的“良” ,将正体楷书字形中的“良” 局部简化成两点 ,将正体楷书字形中的“食” 简化成“介” 。古代称放牛为“牧”,称放羊为“养”。后来“养”专指圈喂家畜家禽。
2、归——歸,甲骨文  ( ,兵符,代表中央朝廷授权的军政权力) (方,方国、边境势力),表示边境方国依附中央,获得中央的军政授权。繁体甲骨文 将“方” 写成 ,并加“止” (终结、停止),表示停止与中央朝廷的对抗。有的甲骨文 将“止” 写成似“爪”又似“帚”的 。有的甲骨文 误将本为“止”的 与“方” 所组成的 ,混写成了“帚” 。金文 承续甲骨文字形。有的金文 加“行” ,表示与中央朝廷保持来往。有的金文 加“口” (讲和),表示讲和调停。有的金文 加“辵” 。篆文 误将金文字形中的兵符“ ” 和“行” 的上半部,合写成“ ” 。造字本义:动词,边境方国顺服中央朝廷,获得军政授权。
白话版《说文解字》:归,女子出嫁。字形采用“止”和“帚”作边旁,采用“  ”作声旁。 --new%20new/016gui/93zaozi00.gif) ,这是籀文写法的“歸”字,省去了“  ”。
3、诸——“者”是“煮”和“諸”的本字。者,甲骨文  (像木柴着火,火星喷溅) (火),表示古代部落燃烧篝火,用以煮食,聚众社交。金文 将甲骨文 底部的“火” 写成“曰” (言说),强调部落成员围绕火堆漫谈交流。篆文 将金文字形中的的“曰” 写成“白” (说清楚),进一步强调“者”的“言说”主题。当“者”的“生火煮食”本义消失后,再加“火”另造“煮”代替;当“者”的“聚火而谈”含义消失后,篆文 再加“言” 另造“諸”代替。造字本义:动词,古代部落生火煮食,聚众漫谈。
动词:向众人询问。
诸诸便便,辩也。——《尔雅》 穷研细诸问,岂得信虚辞!——《敦煌变文集 • 燕子赋》 代词与介词的混合词:相当于“之于”。 / 诉诸武力 君子求诸己。——《论语 • 卫灵公》 4、始——司,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掌管。始,金文  (司,掌管) (女),表示在母系时代,有神奇生育能力的妇女在中享有至高无上的权力。有的金文 又加 (厶,头朝下的胎儿或幼婴),强调生育能力;有的金文  (台,怀胎) (女,母)。篆文承 续金文字形 。造字本义:名词,代表家族繁衍渊源的最先之母。隶书 将篆文字形中的“女” 写成 ,将篆文字形中的 写成 。。古人称天地初开、人类诞生之际为“元”;称代表家族繁衍渊源的太母为“始”。
5、一——一,甲骨文 是特殊指事字,抽象符号“一”既代表最为原始简单的起源,也代表最为丰富的浑沌整体。道家鼻主老子认为,“道立于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就是说,混沌太初的存在整体是“一”;然后由太初混沌的“一”,分出天地“二”极;天地二极之间,又生出人这第“三”部分;天地人三者,衍化出宇宙万物。造字本义:数词,最小原始单位,最小的正整数。金文 、篆文 承续甲骨文字形。远古中国的数字美学,充满了朴素鸿蒙的宇宙和地球起源想象:一,代替混沌太初的整体;二,上面的一横代表“天”,下面的一横代表“地”;三,上下两横代表“天地”,中间的一横代表“人”。
6、纪——“己”是“紀”的本字。己,甲骨文 、金文 像丝绳缠绕绑扎的样子。当“己”的“结绳记事”本义消失后,篆文 在“己” 的基础上再加“丝” 另造“紀”代替,强调用丝绳打结作记号。造字本义:动词,在绳子上系圈、打结,用以记数和记事,标明物品的归属。隶化后楷书 将篆文字形中的 写成 。《汉字简化方案》中的简体楷书“纪” ,依据类推简化规则,将正体楷书字形中的“糹” 简化成“纟” 。远古结绳纪事,后加“言”(语言、文字)另造“記”代替,表示言传或以文字载入。穿绳打结为“系”;结绳记事为“纪”;结束纪事的绳子为“十”。
6、造——告,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祭祀祝祷,祈求顺心顺愿。艁,金文  (舟,代表器物、交通工具等) (告,祝祷祈愿),表示为造船祈愿。有的金文 加“宀” ,扩大“艁”的含义,表示筑屋、建船。有的金文 用“辵” (前行)代替“舟” 。有的金文 省去金文字形 中的“宀” 。籀文 承续金文字形 。篆文 承续金文字形 。造字本义:动词,在铸器、做船时祝祷,祈愿进展顺利,器物坚固耐用。白话版《说文解字》:造,作成。字形采用“辵”作边旁,“告”作声旁。谭长说,拥有制造技术的人,属于上士阶层。艁,这是古文写法的“造”,字形采用 “舟”作边旁。
7、包——包,甲骨文  (胎膜) (人),像胎膜 里有个小人儿 。金文 像胎膜 里的胎儿 。有的金文 将胎儿“巳” 写成“子” 。篆文 将金文字形中的胎膜形象 写成“勹” 。造字本义:名词,裹着胎儿的胞衣。隶书 将篆文字形中的 写成 ,将篆文字形中的 写成 。“包”的“胞衣”本义消失后,篆文再加“月” (肉)另造“胞”代替。
白话版《说文解字》:包,像妇女怀孕,“巳”(胎儿)在人的腹中,像胎儿尚未成形的样子。一个人的元气,起于初生的婴儿。婴儿,为父母所生。男子从 “子”位起,由右往左数三十位,女子由左往右数二十位,都立于“巳”位,结为夫妇。女子在“巳”位上怀孕,所以“巳”表示未成形的胎儿,怀胎十月后出生。男子从“巳”位起数到“寅”位,女子从“巳”位起数到“申”位。所以算命时,男子的小运从“寅”位开始,女子的小运从“申”位开始。所有与包相关的字,都采用“包”作边旁。
8、容——囗,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 的简写,即“囧”,窗洞,代居所。容,甲骨文  (穴,岩穴) (囗,即“囧”,窗洞,居所),表示远古祖先在山洞、岩穴中挖孔凿窗,采光通风,以寄居栖身。古鈢字形 承续甲骨文字形。篆文 写成“宀” 、“谷” 会义的结构,表示“山谷中的居所”。造字本义:动词,栖身、藏身于洞穴。白话版《说文解字》:容,装盛。字形采用“宀、谷”会义。㝐,这是古文写法的“容”字,字形采用“公”作声旁。
9、形——形,籀文  (“井”的变形,矿井) (土,矿粉,指丹青等颜料) (彡,光彩),表示用矿物颜料着色。有的籀文  (幵,“研”的省略,研磨) (彡,光彩),表示研磨有色矿石,制成丹青,用以着色。篆文 承续籀文字形 。造字本义:动词,着色加彩,以突出显示图案。隶化后楷书 误将篆文字形中的“幵” (研)写成“开” 。“彤”是用朱丹上彩,使物象赤化;“形”是着色加彩,使图案从背景中显示出来。白话版《说文解字》:形,描画,使其象物之形。字形采用“彡”作边旁,采用“幵”作声旁。
10、化——化,甲骨文  (一个头朝上站立的“人”) (一个头朝下入土的“人”),表示由生到死的改变。金文 误将甲骨文字形中头朝下的“人” 写成“匕” 。篆文 承续金文字形。造字本义:动词,由昂首挺立到向下入土,即自然死亡。隶化后楷书 将篆文字形中的 写成 ,将篆文字形中的 写成 。中医称固体食物从撑胃到变成流质的过程为“消”;称流质在肠道被吸收、合成养分的过程为“化”。
11、先——“先”是“兟”的本字。千,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迁”的本字,表示移动。先,甲骨文  (之,即“趾”,借代腿脚) (人,是“千”的省略,亦即“迁”的省略,移动),表示抢在他人之前到达。金文 、篆文 承续甲骨文字形。造字本义:动词,抢在他人之前到达。
12、见——見,甲骨文  (目,用眼看) (人,人类),表示人眼的动作。金文 承续甲骨文字形。篆文 将金文字形中的“人” 写成 。造字本义:动词,睁着眼睛看。隶书 将篆文字形中的“人” 写成 。《汉字简化方案》中的简体楷书“见” ,依据草书字形 ,局部简化。向前看为“见”,回头看为“艮”。
13、灵——“靈”(灵)与“零”同源,后分化。“霝”是“靈”的本字。霝,甲骨文  (雨,降水) (两个“口”,不停念叨),表示巫师念念不停地祈祷下雨。金文 承续甲骨文字形。有的金文有的加“示” 写成 ,强调祭祀求雨;有的金文加“玉” 写成 ,表示用玉器祭祀;有的金文加“心” 写成 ,表示求雨极尽虔诚。有的金文 加“龠” (乐器),表示祈雨现场奏乐献礼,仪式隆重。有的金文 在“霝” 的基础上再加双手 、双脚 、人形 、火形 ,表示祈雨的巫师持炬手舞足蹈,向天神传达干旱缺雨的“火热”痛苦。篆文异体字 用“巫” 代替“王” (玉),强调巫师降神求雨。造字本义:动词,大旱之时,巫师念念有词地祭祀祝祷求雨。《汉字简化方案》中简体楷书“灵”在金文字形 基础上省略大量字件,将双手 简化成“彐”(“又”的变形)、将 写成“火”,表示巫师持炬表演求雨祭舞。在古代中医观念中,“神”是统领生命的天真能量,来自于父母奇妙的“两精相搏”,需要后天观照持守;“灵”是沟通天地万物的通神力量,
养神之所,归诸道。道者,天地之始,一其纪也。
物之所造,天之所生,包容无形,化气先天地而成,莫见其形,莫知其名,谓之神灵。
二、译文
圈喂神的地方,顺服于道,获得道的授权。道,是天地家族繁衍渊源的太母,一(天地未分,混沌太初的存在整体)是对其最早的结绳记事。
万物在那里作成,天从那里如草木破土萌发,它是裹着胎儿的胞衣,它供一切栖身藏身,但没有任何色彩和图案,与所有又融为一体,在天地形成之前它就生成了造化天地万物的元气,不能睁着眼睛看到它的形状,不了解其父母是如何召唤它的,就称呼它是神灵吧(万物的创造者和掌控者,是沟通天地万物的通神力量)。
三、心得
这一部分在说道与神的关系以及什么是道。道具有孕育和容纳一切的功能,但在结构上又是无形无名,它能化气。神乃道所养,神乃道之名。道(根)——神(本)——化气(末)。供养神的地方是要顺服于道的,如果不顺服于道,也就不能养神,而是耗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