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农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4078|回复: 37

黑河女的《鬼谷子本经阴符七术》读书笔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7-14 23:50:1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注册登录可以浏览更多内容,本论坛多数版面是加密空间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黑河女 于 2019-7-19 11:28 编辑


一、读书安排

     《鬼谷子本经阴符七术》自主读书会从7月15日,星期一开始。周一对周日为一周。

1、每周提交指定章节的分享 (每章用4周时间)
(1)第一周抄录经文原文(请勿复制粘贴)、完成查字正音
(2)第二周对本章做意义翻译
(3)第三周对本章做层次要点分析
(4)第四周讨论实践意义或在实际生活事件中的作用。
2、每个月最后一周做一次月度总结,丰俭随意,但要走心。

3、微信群自由讨论要求:
(1)、除每章第一周外,每周在群内发送本章背诵录音。
(2)、随时自由讨论,不受时间限制,不受观点异同限制。
    注意事项:

    注意努力避免各说各话,互不回应;
    注意避免多主题长时间并行;
    一个话题尽量讨论出个结果(或者达成一致,或者清楚界定差别)
    注意营造用心交流的氛围(意识到自己的表达方式和时机降低交流效率时,注意调整)

    最根本的提示是:从交流内容、交流方式等各方面注意学以致用。


1、鬼谷子:

    关于人与世界,人应该怎样活在这世界,人是天生就会的,就像我们见到的野生动物那样。经历了数千年退化以后,到了东周,又发生了一个特殊事件,老子就开始把人类生活能力作为学问公开表述,学术就开始了。

    老子的这些表述,被后人当成他个人的成就,并且起了个名字“道家思想”,原因是老子老是讲“道”。后来的人们越来越有学术,产生了很多“家”,有了“道家思想”这个标签,就可以跟后来越来越有“成就”的百家相区别。实际上,后来的家们,都是老子那些东西的一部分。

    既然老子开始传道,自然会有弟子。弟子多了,就会分出派别。鬼谷子是其中一个派别系统中的人。他的思想特点是:重视韬略谋略,也就是重视运用,属于临床派。看看他有些什么学生就知道:有纵横家张仪和苏秦,兵家的庞涓和孙膑;有人考证,商鞅、毛遂、甘茂、乐毅、范雎、蔡泽、邹忌、郦食其、司马错、蒯通、黄石、公孙衍、李牧、魏僚、李斯、徐福等一大批人也是鬼谷子的门生,他们在战国秦汉之间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鬼谷子的老师关尹子,关尹子的老师是老子。大概,老子是鬼谷子的师爷,鬼谷子是老子的徒孙。



    2、本经:
    圣人要纵横天下,经世济民,要使用道术。道术是怎么来的呢?在于心能得一,方得其术,以神使术。心如何才能得一,如何以神使术,要论述这个最根本的问题,这便是本经之深意。

    3、阴符
    《黄帝阴符经》中说,阴符是大道之象。鬼谷子说,圣人者,天地之使也。圣人为什么可以做为天地之使呢?因为圣人能够与天合契,合契则有真信。好比在兵符中,天子执一半,将军执一半,两部分兵符相合契则为信。信则能行军权调动大军。
    圣人修炼,合道得一,与天地相契相信,和兵符的通信原理类似。天道类似于天子,执阴符,万物类似于将军执阳符,阴阳合契,则万物皆受号令。圣人执阴符,作为天的使者,主宰并调令万物,操造化生杀之权。
    到了汉朝,由于道术传承出现了衰落和断层,以至于两汉时期的,圣贤不足以再通天,执大道之权,以神明为兵,主宰天下,造化万物。于是,他们就开始装神弄鬼,靠画符这样装神弄鬼的做法来通天。王莽更是以靠符命来篡汉。从这点看,更能说明,后来画符捉鬼的道教,只是汉儒谶纬之学的文化遗迹。跟老庄三皇通天成圣的至道,在道术传承上,毫无瓜葛。这是想说,道家和道教不是一回事。

    4、七术
    是指盛神、养志、实意、分威、散势、转圆、损兑七术。在鬼谷子的另一本书《鬼谷子》里面,则更进一步的论述,圣人在执大道行天权之后,如何掌握控制改天换地的机关,如何具体的经略天下,改造天下。
和古圣人的学术相比,现在的学问,都太细末无聊。古圣人之学,起手式就是冲着经天纬地去的。现在的人所谓的各种学术,绝大多数,都是庄子所嘲笑的那种狸狌执鼠之术。

本书结构:

本书的结构,第一部分讲神中分五气,和怎么养神。接下来从第二到第六部分针对性的分别讲,怎么具体的养五气。第七部分,是总结全书,圣人如何才能在运神化物之前,先决断机危成败。

《鬼谷子本经阴符七术》原文
     盛神法五龙
盛神中有五气,神为之长,心为之舍,德为之大;养神之所,归诸道。道者,天地之
始,一其纪也。物之所造,天之所生,包容无形,化气先天地而成,莫见其形,莫知其名,
谓之神灵。故道者,神明之源,一其化端,是以德养五气,心能得一,乃有其术。术者,心
气之道所由舍也,神乃为之使。九窍十二舍者,气之门户,心之总摄也。
生受之天,谓之真人;真人者,与天为一而知之者。内修练而知之,谓之圣人;圣人者,以类知
之。故人与生一出于化物。知类在窍,有所疑惑,通于心术,心无其 术,必有不通。其通
也,五气得养,务在舍神,此谓之化。化有五气者,志也、思也、神也、心也、德也;神其一长
也。静和者,养气。养气得其和,四者不衰。四边威势无不为,存而舍之,是谓神。化归于
身,谓之真人。真人者,同天而合道,执一而养万类,怀天心,施德养,无为以包志虑思意
而行威势者也。士者通达之神盛,乃能养志。
--------------------------------------------------------------------------------

养志法灵龟
养志者,心气之思不达也。有所欲,志存而思之。志者,欲之使也。欲多则心散,心散
则志衰,志衰则思不达也。故心气一则欲不偟,欲不徨则志意不衰,志意不衰则思理达矣。理
达则和通,和通则乱气不烦于胸中,故内以养气,外以知人。养志则心通矣,知人则分识明
矣。将欲用之于人,必先知其养气志。知人气盛衰,而养其气志,察其所安,以知其所能。
志不养,则心气不固;心气不固,则思虑不达;思虑不达,则志意不实。志意不实,则
应对不猛;应对不猛,则志失而心气虚;志失而心气虚,则丧其神矣;神丧,则仿佛;仿
佛,则参会不一。养志之始,务在安己;己安,则志意实坚;志意实坚,则威势不分,神明
常固守,乃能分之。
--------------------------------------------------------------------------------


实意法腾蛇
实意者,气之虑也。心欲安静,虑欲深远;心安静则神明荣,虑深远则计谋成;神明荣
则志不可乱,计谋成则功不可间。意虑定则收遂,安则其所行不错,神者得。则
凝。识气寄,奸邪得而倚之,诈谋得而惑之;言无由心矣。固信心术守真一而不化,待人意
率之交会,听之候之也。寄谋者,存亡之枢机。虑不会,则听不审矣。候之不得,寄谋失矣。
则意无所信,虚而无实。无为而求,安静五脏,和通六腑;精神魂魄固守不动,乃能内视反
听,定志思之太虚,待神往来。以观天地开辟,知万物所造化,见阴阳之终始,原人事之政
理。不出户而知天下,不窥牖而见天道;不见而命,不行而至;是谓道知。以通神明,应于
无方,而神宿矣。
--------------------------------------------------------------------------------
   
分威法伏熊
分威者,神之覆也。故静固意志,神归其舍,则威覆盛矣。威覆盛,则内实坚;内实
坚,则莫当;莫当,则能以分人之威而动其势,如其天。以实取虚,以有取无,若以镒称
铢。故动者必随,唱者必和。挠其一指,观其余次,动变见形,无能间者。审于唱和,以间
见间,动变明而威可分。将欲动变,必先养志拂意以观间。知其固实者,自养也。让己者,养
人也。故神存兵亡,乃为知形势。
--------------------------------------------------------------------------------
   
散势法鸷鸟
散势者,神之使也。用之,必循间而动。威肃内盛,推间而行之,则势散。夫散势者,
心虚志溢;意衰威失,精神不专,其言外而多变。故观其志意,为度数,乃以揣说图事,尽
圆方,齐短长。无间则不散势,散势者,待间而动,动势分矣。故善思间者,必内精五气,外视
虚实,动而不失分散之实。动则随其志意,知其计谋。势者,利害之决,权变之势。势败
者,不以神肃察也。
--------------------------------------------------------------------------------
   
转圆法猛兽
转圆者,无穷之计也。无穷者,必有圣人之心,以原不测之智;以不测之智而通心术,
而神道混沌为一。以变论万类,说意无穷。智略计谋,各有形容,或圆或方,或阴或阳,或
吉或凶,事类不同。故圣人怀此用,转圆而求其合。故与造化者为始,动作无不包大道,以
观神明之域。
天地无极,人事无穷,各以成其类;见其计谋,必知其吉凶成败之所终也。转圆者,或转
而吉,或转而凶,圣人以道,先知存亡,乃知转圆而从方。圆者,所以合语;方者,所以错
事。转化者,所以观计谋;接物者,所以观进退之意。皆见其会,乃为要结以接其说也。
--------------------------------------------------------------------------------
   
损悦法灵蓍
损兑者,机危之决也。事有适然,物有成败,机危之动,不可不察。故圣人以无为待有
德,言察辞合于事。兑者,知之也。损者,行之也。损之说之,物有不可者,圣人不为
辞也。故智者不以言失人之言,故辞不烦而心不虚,志不乱而意不邪。当其难易,而后为之
谋;因自然之道以为实。圆者不行,方者不止,是谓大功。益之损之,皆为之辞。用分威散
势之权,以见其兑,威其机危乃为之决。故善损悦者,譬若决水于千仞之堤,转圆石于万仞
之谷。而能行此者,形势不得不然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1-25 20:36:5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经全文概括性心得
一、全文梳理与概括
(一)总:盛神法五龙:
人是怎样的,盛神,心中有五气(志、思、神、心、德),神为长,心为舍,德为大。
1、什么是神?神乃道之使【养神之所归诸道。道者,神明之源,一其化端】。
2、德的作用:德为大,德养五气。
3、什么是术?道——神——术。术与道不可分。无道也就无术。【心能得一,乃有其术。术者,心气之道所由舍也,神乃为之使。
4、真人、圣人与神:
真人:与神为一。【同天合道,执一而养万类,怀天心,施德养,无为以包志虑思意而行威势者也。
圣人:务在舍神。以类知之,知类在窍(神摄心,心摄九窍十二舍)。人与生一出于化物(基础)。
5、通、化与神:
通——通于心术(心无其术,必有不通)——心能得一,乃有其术。
化——其通也,五气得养,务在舍神,此谓之化。化有五气者,神其一长也。
6、神与志:神盛乃能养志。
(二)志:养志法灵龟:
1、为什么要养志?养志者,心气之思不达也。
2、志与欲:志者,欲之使也。一个循环:心气一——欲不徨——志意不衰——思理达——和通——乱气不烦于胸中。
3、志与神:志意不实——应对不猛——志失而心气虚——丧其神——神丧则仿佛——参会不一。
4、养志之始,务在安已。已安,志意实坚,威势不分,神明常固守。
(三) 思:实意法腾蛇:
1、实意者,气之虑也。心欲安静【心安静——神明荣——志不可乱】——虑欲深远【虑欲深远——计谋成——功不可间】
2、实意必从心术起:无为而求,安静五脏,和通六腑;精神魂魄固守不动,内视,反听,定志。
(四)神:分威法伏熊:
分威者,神之覆也。静意固志,神归其舍,则威覆盛矣。
具体操作:神覆观间,威可分。挠其一指,观其余次,动变见形,无能间者。
(五)心:散势法鸷鸟:
心:内精五气,外视虚实。
散势者,神之使也。心虚志溢,循间而动,威肃内盛,推间而行。以神肃察也。
(六)德:转圆法猛兽:
德:无穷者,圣人之心,以原不测之智,通心术,神道混沌为一。
转圆者,无穷之计也。圣人以道,先知存亡,乃知转圆而从方。圆者合语,方者错事。
(七)总:损兑法灵蓍:
1、损兑者,机危之决也。机危之动,不可不察。
2、兑者知之,圆者行之。圆者不行,方者不止。
二、读后感
七个月很快就过去了,读本经的过程真的有虎头蛇尾之嫌,越读越发现自己的那些瓶颈啊、惯性啊全部暴露无遗,没有躲处,没有逃处,人心死,道心活,这是在死的路上求活。也真是这样一个过程让自己确信,谁都救不了自己,唯有自己救自己,是打算奔死还是求活,这个决定权和能力都在自己手上,逼着自己不能再外求。怎么死?直面自己的陋习,关爱、动员它们。怎么活?就像老师说的,以自己为中心——发奋学与习,以自己家庭为中心——建设,以身边人为中心——影响可影响的。其它心得:
第一点,            读完本经,心中有了一个完整的人的样子,有了一个目标,他不是心理学里的自我实现,他不是这样,不是那样,就是人本身。确认了这一点,自信自尊也更加稳固了。本经里面有很多循环,志思神心德,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逻辑关系,而是一个立体多维框架,一个人的骨架。循着这样一个框架,从整体上指导自己怎么成为一个真正的人。
第二点,            思维的升级。真的是升级。年前买商业保险,同样两个经纪人跟我介绍,一个是完全凭自己的经验,一个是用人工智能,所有的建议都来自于精确的数据,我发现这个人工智能呈现数据过程的目的除了让我确信他的可信的、专业的,并不会给我提供更多的信息和更好的建议。因为我丧失了本身感知世界的能力,所以不得不依靠这种器知。这是把人变得越来越笨。再看我学校里的工作,领导们把越来越多的精力放在公众号经营上,目的是为了让别人知道我们不是没干事儿,而是在干专业的事儿。因为人笨了,所以依赖器知,因为越来越依赖器知,人变得越来越笨,人与人之间越来越缺乏直接的联结,而得依赖第三方,彻底丧失了信的能力。这就是现在眼看着愈演愈烈的恶性循环。读完本经,对这样的恶性循环看的越来越清楚了。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7-19 11:23:2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黑河女 于 2019-7-25 18:00 编辑

第一周
一、抄录经文原文
      盛神法五龙
      盛神中有五气,神为之长,心为之舍,德为之大;养神之所归诸道。道者,天地之始,一其纪也。物之所造,天之所生,包容无形,化气先天地而成,莫见其行,莫知其名,谓之神灵。
      故道者,神明之源,一其化端,是以德养五气,心能得一,乃有其术。术者,心气之道所由舍也,神乃为之使。九窍十二舍者,气之门户,心之总摄也。生受之天,谓之真人;真人者,与天为一。
      内修炼而知之,谓之圣人;圣人者,以类知之。故人与生一出于化物。知类在窍,有所疑惑,通于心术,心无其术,必有不通。其通也,五气得养,务在舍神,此谓之化。化有五气者,志也、思也、神也、心也、德也;神其一长也。
      静和者养气,养气者其和,四者不衰。四边威势无不为,存而舍之,是谓神化。归于身,谓之真人。真人者,同天而合道,执一而养万类,怀天心,施德养,无为以包志虑思意而行威势者也。士者通达之,神盛乃能养志。

二、查字
1、盛:丰满到要溢出。具体:,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用武力实现霸业。,甲骨文益,“溢”,满溢成,用武力实现霸业),比喻帝业达到顶峰,国力兴旺,连带影响周边国家。造字本义:形容词,国力强大,帝业达到顶峰。篆文,说文解字:黍稷在器中以祀者也。盛者、实于器中之名也。引伸为凡丰满之偁。
2、神:引出万物者为神。具体:”、“”、“”本是同一个字,后分化。,甲骨文像神秘的劈雳、不同方向开裂的闪电。古人认为打雷闪电是至高无上的天神在发怒。当“”的“闪电”和“天神”本义消失后,金文再加“示” 另造“”代替:示,祭祀申,闪电),表示祭拜发出闪电的天公。造字本义:名词,古人祭拜的天公,万物的创造者和掌控者。篆文将金文字形中的写成。隶书误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申”在中医观念中,是生命能量的最高级形式,用以化血化气养神,精气有限,精竭人枯;“”来自于受孕时的父母“两精相搏”,是统领生命的天真魂灵,若不自觉持守,容易在后天耗散; 是沟通天地万物的通神力量,比“神”更脆弱,要以静心与觉悟特别养护; 是统领精神的神秘能量,也称“阳神”,主动,负责有意识状态下的情感、思想等心智活动;是统领肉体的神秘能量,也称“阴神”,主静,负责无意识状态下的感知、代谢等生理本能。  说文解字:神,天神,引出万物者也。
3、长:甲骨文是象形字,像一个人头发飘散的样子。古代中国人认为须发是父母所赐,不能随意剔剪,因此年龄越大,须发越显眼,成为年老的象征。造字本义:名词,头发飘飘的拄杖老人。说文解字:长,时空久远。字形采用“兀、匕”作边旁。兀,是高远的意思。匕,表示久则变化。字形采用“亡”作声旁。,是倒写的“亡”字。所有与长相关的字,都采用“长”作边旁。
4、舍:,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的省略,表示简易茅屋。,甲骨文余,单柱、无壁的简易茅屋囗,代表村邑),表示村邑中的茅屋。造字本义:名词,村邑中供旅人暂住的简易客店。说文解字:谓宾客所之也。舍可止。引伸之为凡止之偁。释诂曰。废税赦舍也。凡止于是曰舍。止而不为亦曰舍。其义异而同也。
5、纪:”是“”的本字。,甲骨文、金文像丝绳缠绕绑扎的样子。篆文在“己”的基础上再加“丝”另造“”代替,强调用丝绳打结作记号。造字本义:动词,在绳子上系圈、打结,用以记数和记事,标明物品的归属。远古结绳纪事,后加“”(语言、文字)另造  代替,表示言传或以文字载入。穿绳打结为;结绳记事为“”;结束纪事的绳子为【书·洪范】五纪:一曰岁,二曰月,三曰日,四曰星辰,五曰历数。【疏】五纪者,五事,为天之经纪也。
6、化甲骨文=一个头朝上站立的“人”)一个头朝下入土的“人”),表示由生到死的改变。造字本义:动词,由昂首挺立到向下入土,即自然死亡。中医称固体食物从撑胃到变成流质的过程为*  ;称流质在肠道被吸收、合成养分的过程为“”。·说文解字:教行也。教行于上。则化成于下。贾生曰。此五学者旣成于上。则百姓黎民化辑于下矣。老子曰。我无为而民自化。从匕人。上匕之而下从匕谓之化。
【韵会】天地阴阳运行,自有而无,自无而有,万物生息则为化。
7、灵:通神者为灵。具体:繁体为”(),“”是“”的本字。,甲骨文雨,降水两个“口”,不停念叨),表示巫师念念不停地祈祷下雨。金文承续甲骨文字形。有的金文有的加“示” 写成,强调祭祀求雨;有的金文加“玉” 写成,表示用玉器祭祀;有的金文在“霝”的基础上再加双手、双脚、人形、火形,表示祈雨的巫师持炬手舞足蹈,向天神传达干旱缺雨的“火热”痛苦。篆文异体字用“巫” 代替“王”(玉),强调巫师降神求雨。造字本义:动词,大旱之时,巫师念念有词地祭祀祝祷求雨灵巫,用宝玉等祥物敬奉神氏的通神者。
8、术:,甲骨文又,用手抓八,分,剥离),表示一手抓茎杆,一手剥茎皮。篆文把甲骨文字形中的“又”写成“叉”,表示将剥皮的卷刃刀夹在手指上或套在手指上。造字本义:名词,可以剥下枝茎上的青皮、用来绞绳或编篮的植物。【晏子·杂下篇】言有文章,术有条理。术:邑中道也。邑、国也。引伸技术。【汉书注】师古曰:述,道径也,心之所由也。【礼·乐记】心术形焉。又道也。9、摄:,籀文手,表示抓持、控制双手捏耳),表示耳提面命,控制对方。篆文将籀文字形中的双手写成双耳=手,表示抓持、控制聶,小声说话),表示小声命令对方造字本义:动词,以极高权威与优势,对顺服的对方轻声细语地发号施令。说文解字;引持也。谓引进而持之也。凡云摄者皆整饬之意。
10、炼;“鍊”是“煉”的异体字。柬,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練”的省略,表示反复操作以求品质的改变。煉,篆文火,燃烧柬,即“練”,反复操作以求品质的改变),表示烧熔金属使之质变。造字本义:动词,用烈火冶金提纯。
11、通、达:通:没有阻碍,可以穿过,可以到达。,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可使器物。,甲骨文辵,行进用,借代物用),表示物用来往,交流有无。造字本义:动词,彼此来往,交换物用。【易·系辞】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成年人。,甲骨文彳,大道大,人),表示人来人往,四通无阻。造字本义:形容词,人在大道上通行无阻。达,行路而不相遇。
12、志、思、心:
志:心之意也。具体:,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前往。表示心之所向。造字本义:心之所向,即内心追求的目标。说文解字:志,意愿。字形采用“心”作边旁,采用“之”作声旁。
思:心之机能。表示脑和心的能力。古人发现,心不仅是泵血器官,还是感知器官,具有直觉思维的能力。造字本义:动词,用头脑考虑、用心灵感受。自虑为“”;念他为*  。思,把人事放在头脑、心坎。
心:,甲骨文是象形字,字形像包形的内脏器官。金文在包形器官基础上增加动脉和静脉的入口管道形象,并在包形器官的内部增加一点表示血液的指事符号,整个字形像人体内包形的泵血器官。造字本义:名词,人体的泵血器官,从静脉接受血液并将其压入动脉从而维持血液在整个循环系统中的流动。篆文基本承续金文字形。隶书变形较大,至此,泵血器官的包形消失、血管形状消失。古人发现,不仅是泵血器官,还是感知器官,具有直觉思维的能力。说文解字:人的心脏,是属于土性的臟器,藏在身躯的中央位置。字形像泵血器官的形状。也有博学之士说,心是属火的臟器。荀子·解蔽篇】心者,形之君也,而神明之主也。
13、窍:篆文穴,洞敫,“徼”,循行),表示洞穴可循行。造字本义:动词,洞穴贯通可循行。【说文】穴也,空也。【礼·礼运】地秉阴窍于山川。【疏】谓地秉持于阴气,为孔于山川,以出纳其气。【周礼·天官】两之以九窍之变。【注】阳窍七,隂窍二。【疏】七者在头露见,故爲阳。二者在下不见,故爲隂。
14、类:,金文米,代谷物、植物犬,代野兽、动物頁,人头,代思考),表示观察、辨识谷物或动物。金文异体字省去“犬”。造字本义:名词,品种繁多的谷物或动物,外形相似,难以辨识。说文解字:类,同一种属的事物之间相互呈现相似,这一点在犬科动物身上体现得尤为充分。字形采用“犬”作边旁,采用“頪”作声旁。【尔雅·释诂】善也。【诗·大雅】克明克类。【笺】类,善也。勤施无私曰类。
15、静:青,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清”的省略,表示纯净。靜,金文青,即“清”,纯净爭,全力以赴),表示力图清心。造字本义:动词,努力去除杂念,清心寡欲。说文解字:(古同采)也。上林赋靓糚。张揖注曰。谓粉白黛黑也。按靓者、静字之假借。采色详宷得其宐(古同宜)谓之静。考工记言画缋之事是也。分布五色。疏密有章。则虽绚烂之极。而无淟涊不鲜。是曰静。人心宷度得宐。一言一事必求理义之必然。则虽緐劳之极而无纷乱。亦曰静。
16、和:,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的省略,表示吹奏用芦管编成的“排笛”,造成不同声部的乐音美妙谐调共振。,金文口,说禾,即“龢”,吹奏多管的排笛,造成谐音振),比喻不同人的言论相互响应,相互协调、合拍。金文异体字以“言”)代替“口”),明确“言论不同而协调”的含义。造字本义:动词,言论、观点不同,但主调合拍,宗旨一致。篆文承续金文字形。在汉语词语“和谐”中,“”与“”近义而有所不同:“”表示不同声音、不同观点因相合拍、相融合而产生共鸣,强调诸异而致同;“”表示相同的声音、相同的观点因一致而统一,强调诸同而大同。“”的统一性比“”更为丰富。
17、虑:,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的本字,表示伴侣。,金文吕,代表伴侣心,担心),表示为伴侣担心。籀文虍,代表虎豹猛兽思,担心),表示对猛兽侵袭的担忧。造字本义:动词,忧患安全,担忧。【说文】谋思也。从思,虍声。思有所图曰虑,虑,犹缕也。【增韵】忧也,疑也。【书·太甲】弗虑胡获。【注】欲其谨思之也。【大学】安而后能虑。【朱注】谓处事精详。
18、意:,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人的发声器官发出的声响。,金文呈混合结构,音,声曰,说),表示言语所传达的心声。造字本义:名词,心声,心念,心志。“”为心念,即兴而多变,三心二意乃人之常情。
19、威势:威:,使人敬畏的气魄。造字本义:动词,封建时代对不守妇道的女子施刑,以警示妇女遵守妇道。势:艺 yì ),疑为“”(执 zhí )的变形,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拘捕罪犯。,篆文埶,疑为“執”的误写,拘捕力,强力),表示强力拘捕。造字本义:动词,强力押解犯人。说文解字:充满权和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7-25 19:13:4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黑河女 于 2019-8-10 14:19 编辑

第二周 译文
原文: 盛神法五龙
译文:至高无上的万物创造者和掌控者创造和运行万物遵循天地阴阳互交之道
盛神中有五气,神为之长,心为之舍,德为之大;养神之所,归诸道。
丰沛到神蕴含着五气运行,神是其中的统领,心为五气提供流通的通道,德为五气运行之后呈现的与天地合一的状态。人神之所以丰沛,在于复归于天道。
道者,天地之始,一其纪也。物之所造,天之所生,包容无形,化气先天地而成,莫见其形,莫知其名,谓之神灵。
道乃天地之源,是认识世界的法则。道生鸿蒙之气,生天地,造万物,包容无形,运化五气先于天地,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无法感知到它具体的形状,无状之状,无物之象,也无法叫出它的名字,我们姑且把它叫做神灵。
故道者,神明之源,一其化端,是以德养五气,心能得一,乃有其术。术者,心气之道所由舍也,神乃为之使。九窍十二舍者,气之门户,心之总摄也。
可以说,道乃神明的源头,是造化的开端,因此与天地合道可以使五气得以源源不断地运行,心能得道,五气运行乃有术。术者,五气在心这样的场所运行的过程,神使得五气源源不断涌出和运行。人有九窍十二舍,都是气运行的场所,都由心来统摄。
生受之天,谓之真人;真人者,与天为一而知之者。内修练而知之,谓之圣人;圣人者,以类知之。故人与生一出于化物。
知类在窍。
神能与天同应,那是真人。真人,与天同道而知万物。通过内部的修炼乃得道而知万物者,那是圣人。圣人感知万物而通于道。人和万物都是道化气运行而来,有相通之处。通过九窍十二舍来感知某一类物而通达万物,从而通达天道。
有所疑惑,通于心术,心无其 术,必有不通。
感知万物在于有所疑惑时(感觉到堵时),与内部的心术相通,内部五气不运行,无术,也就是内部一定是不通的。
其通也,五气得养,务在舍神,此谓之化。化有五气者,志也、思也、神也、心也、德也;神其一长也。
所谓的通,五气得以源源不断地运行,一定在于心有神在,这就是神使气运行,造化的过程。神灵造化五气,包含志、思、神、心、德,神乃为之统领。
静和者,养气。养气得其和,四者不衰。四边威势无不为,存而舍之,是谓神。
圣人恬淡虚静,精神内守,在于以德养气。养气才能使五气相和相宜,则志、思、神、德四者不衰。四者坚定而令人敬畏的样子,保存而开放并欢迎万物,运化万物,这就是神。
化归于身,谓之真人。真人者,同天而合道,执一而养万类,怀天心,施德养,无为以包志虑思意而行威势者也。士者通达之神盛,乃能养志。
用神明运化万物而归于身,这是真人。所谓的真人,与天相应,与道相和,执取天道而衣养万物,以天心为心,以德养五气,内守无为统领志虑思意而使万物自化。为士之人,通达天道,抱一内守,使神丰沛满溢,可以养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8-2 23:20:2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黑河女 于 2019-8-10 14:34 编辑

盛神法五龙     第三周

1、盛神中有五气,五气运行的内部机制——志、思、神、心、德,神为之长,心为之舍,德为之大。心能得一,乃有其术。术者,心气之道所由舍也,神乃为之使。九窍十二舍者,气之门户,心之总摄也。其中思,思的内部核心是动机,外部核心是行为及其效果。动机包含三个部分:审虑思(对事实的认识、描述以及选择的各种备选方案内容)、决定思(选择的决定内容及依据)、事思(怎么执行)。
2、盛神——使神盛
            效法五气运行、阴阳交互的法则——养神之所,归诸道,道法自然。
           真人如何盛神——生来与天地同心同德
           圣人如何盛神——内修炼而以内知之。知类在窍。有所疑惑,通于心术。心能得一,乃有其术。心无其术,必有不通。其通也,五气得养,务在舍神,此谓之化。

3、神盛——状态
           静和者养气,养气得其和,四者不衰。
           真人——同天而合道,执一而养万类,怀天心,施德养,无为以包志虑思意而行威势者也。
           圣人——通达天道,以德养五气,以神盛来养志。
          神与志—— 神盛乃能养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8-3 10:05:20 | 显示全部楼层
黑河女 发表于 2019-7-25 19:13
第二周 译文
原文: 盛神法五龙译文:至高无上的万物创造者和掌控者创造和运行万物遵循天地阴阳互交之道盛 ...

故人与生一出于化物。知类在窍。——这句好像没有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8-10 14:20:43 | 显示全部楼层
xiaomeng160824 发表于 2019-8-3 10:05
故人与生一出于化物。知类在窍。——这句好像没有译?

嗯呢,刚开始译文的时候这一句想要再琢磨一下,看下别人的,结果最后就忘了再添上去了。谢谢红梅提醒,又再次在心里琢磨了下,重新写回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8-10 16:10:1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黑河女 于 2019-8-10 16:55 编辑

盛神法五龙  第四周
一、与实践的结合、应用与心得
1、老师引导我们做了两类练习,一个是用志思神心德的框架去被动识别自己的言行,识别过程中有所矫正,一个是主动装配上志思,首先尽可能真实地把自己清空,然后给自己装上志,体会有志的状态,再装上思,体会志思的联合运行,加强练习,让志思稳定地联合运行,装上神、心、德。
(1)首先用第一个练习的实践:前天临时接了个活儿,前领导让我去做个讲座,我开始准备这个讲座稿。之所以接下这个活儿,我体会了一下自己的志。
志:我要锻炼自己的演讲能力。                                                              
思:要把自己心里的东西说出来;
神:知行合一,不说空洞的话,这是对自己的原则要求。
心:平静,踏实,贴着的感觉;
德:一点点一句话一句话地磨。
但同时我发现心里还有一个反着的东西,仔细体会。
志:我要获得别人的认可,让别人认为我很厉害;
思:要是说的不好,那太糟糕了,别人会怎么看我呢?不能出一点错。这件事情好有压力哦,好烦哦。
神:找不到神,像是被吸走了。
心:装不下了,喘不过起来。
德:不想干了,想逃避,离开电脑去干别的事儿。
老师说:不通无术之人,依照欲的指使立志;通而有术之人,按照神的包覆立志。志不是跟跟自己一样,而是跟神一样,立志根本在于安己于道。我感觉自己的第二个志就是按照欲的指使来立的,没有了神这个使者,感觉到不通无术。每次要干点有点难度的事情,我发现自己都会有这个志出来捣乱。
体会到这一点之后,我又重新做了个练习:
志:我要继续坐在这里做这件事情,完成这个演讲稿,做这件看起来好像有点难度的事情。
思:我不要被拐跑,我要坚守阵地,它没有我想象的那么难,之所以难只是因为自己太想做到自己以为的别人眼中的完美。
神:坚守自己的位置,说自己心里想说的话。
心:前两个练习变成了思的一部分,被同时装下来了,心宽阔了,定了一些。
德:继续坐在这里敲字,带着那个捣蛋志带给我的不舒服的感觉继续干着事儿。
我不知道这个练习做的对不对,在这个练习的过程中,我感觉到自己有一股内生的力量出来,五气得养的感觉。这让我想到了认知行为疗法,它主要针对人的问题行为,去磨那个问题思和捣蛋志,最后到达的地方好像也会调整这个德的状态,但是这个过程中有种在外面逛了一圈的感觉,它的工作目标就是这个问题行为。相比之下似乎低一个层级。
(2)第二个练习的实践,先装上志,比如我每天要坚持吟诵,坚持在心里磨一磨经典,再装上思,不能浪费这么宝贵的学习机会,老师让我们花四周磨一节,时间足够了,过了这个阶段估计再没有回头的机会,风吹雨打都得坚持,就像吃饭睡觉一样坚持,这样装上之后,我感觉到自己的行动力更强,心里没有那么多弯弯绕绕。感觉神还有点难装上。但我感觉也相信,这样运行下去,稳定运行下去,静和者养气,最后神会出现的。
      这里让我想到了志和神的关系。神盛乃能养志。德养五气。盛神法五龙。神与五气的关系就像一个循环。如果一个人一旦开始这个循环,五气一旦持续运行下来,这个神应该是会越来越盛的。常立志,志常衰,就是未能将神存而舍之。那是不是只要时时刻刻心中舍神,志本身就很坚定稳定呢?
      那天我和先生讨论现在很流行的一种观点,曾经我也深信不疑,人要找到自己喜欢的事情,这是一个志,但是脱离了神来谈这个志,这个志就是被欲驱使的,志不达,脱离了道来谈自己喜欢不喜欢这本身就是一种私欲。什么是喜欢,怎么界定喜欢。先生说找到自己喜欢做的事情之后人会全心全意地付出而又得心应手。这是追求一种与物相通的状态,但是又是期待有某个外在的物来使自己达到某个状态,这是一种假象幻象,因为依赖于这个外在的物,这物是会变的啊。如果能心中舍神,知类在窍,有所疑惑,就通于心术,而后以类知之,其实也就与万物通,那就无所谓喜欢不喜欢的事情了,因为时时刻刻都通,或者说每件事情干起来都很欢喜、很愉悦。
2、关于教育与心理咨询     本来要在群里讨论,可是电脑上的微信不好使了,手机上打字太慢了,就现在这里记下来把。
     老师推荐了电视剧大赦1959。以前看电视看就是看了,但这次因为老师的提示看的时候发现确实会看出一些东西来。没有那么多时间,挑了一些片段来看,今天看了一个黄维去表示抗议的片段,看起来这件事情似乎是大树做错了,但是所长最后的一个问题却让黄维又一次哑口无言。我在想啊,我们教育我们的孩子还有学生应该比改造这些战犯按理来说应该是容易一些,可是实际操作起来,会发现这些共产党员改造战犯除了大的政策导向没有具体的策略和技术指导,却又那么坚定的决心和强烈的信心,这个所长总是可以几句话就能触动到黄维德心,为什么呢?主要是这个人合道啊,就像真人怀天心施德养,执一而养万类。影响一个人的灵魂和精神不是靠技术,靠的是这个人本身。换句话说技术,无论是说教还是临床心理学里面讲究的非指导和支持,其实本质上并没有那么大的区别,主要在于谁在用。以前我和我的心理老师同行们总是会感觉心理老师和心理咨询师身份是有冲突的,有时甚至可以去避免作为老师的权威形象担心对和来访学生建立关系以及咨询效果产生影响,现在想来这种对立和矛盾不是必然的。立人比学习技术难啊,所以我们宁愿舍本求末,或者不自知地舍本求末。先要影响他人的灵魂,还是得先改造自己的灵魂。心中舍神,才能与万物想通。

二、月总结
      细细回想这一个月,好像从第三周开始才真正进入状态。进入状态之后真的感受道这种学习方法挺好的,天天磨,把它当做一个锻炼器材一样,晚上睡不着覺也在心里把玩它,日常中也时不时会想起它。慢慢好像它成了自己的一套认知工具。这么想着感觉第一周就应该背诵熟练。只有背熟了才有可能时不时想起某个句子,这样磨的时间就更长了。
      我发现当很想把这志思神心德、术啊、通啊、化啊搞的特别清楚的时候,就是从思维上搞清楚关系的时候,就容易不想搞,会觉得烦,真的感觉很难用一种线性的方式把它们的关系理的特别清楚。还发现真想清楚,首先得接受这种不清楚甚至会感觉有些混乱概念不清晰的感觉,然后保持放松,去感而不是想。逼的我必须换系统。痛并快乐着的感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8-11 08:45:23 | 显示全部楼层
在你这复习了一下心理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8-11 15:28:33 | 显示全部楼层
黑河女 发表于 2019-8-10 16:10
盛神法五龙  第四周
一、与实践的结合、应用与心得
1、老师引导我们做了两类练习,一个是用志思神心德的 ...

关于喜欢的那段理解我赞同,志不是喜欢,喜欢是欲,我们经常开始喜欢,后来就不喜欢了,就是志不坚,没接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8-13 10:04:1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黑河女 于 2019-8-17 21:54 编辑

第二节 养志法灵龟 第一周作业


一、抄录原文
       养志法灵龟
       养志者,心气之思不达也。有所欲,志存而思之。志者,欲之使也。欲多则心散,心散则志衰,志衰则思不达也。
故心气一则欲不徨。欲不徨则志意不衰,志意不衰则思理达矣。
       理达则和通,和通则乱气不烦于胸中,姑内以养气,外以知人。养志则心通矣,知人则分识明矣。
       将欲用之于人,必先知其养气志。知人气盛衰,而养其气志,察其所安,以知其所能。
       志不养,则心气不固;心气不固,则思虑不达;思虑不达,则志意不实。志意不实,则应对不猛;应对不猛,则志失而心气虚;志失而心气虚,则丧其神矣;神丧,则仿佛;仿佛,则参会不一。
养志之始,务在安己;己安,则志意实坚;志意实坚,则威势不分,神明常固守,乃能分之。


二、查字

1、欲:,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两座山岭之间高深空阔的沟壑。,金文谷,高深空阔的沟壑欠,叹气、不满),表示永不满足的贪求。有的金文以“人”代“欠”。有的金文谷,沟壑),“谷心”即“难以填满之心”,强调“”的“心念”含义。造字本义:名词,永不满足的心念
2、存: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房柱房梁,借代居所。,籀文“才”的变形,居所子,后代),表示表示定居生活,繁衍后代。造字本义:动词,安居乐业,传宗接代,世代延续。 ”的本义是传宗接代,强调时间上能延续;* 的本义是定居生活,强调空间上有支点。 【尔雅·释诂】存,在也,察也。【疏】书舜典,在璇玑玉衡,以齐七政。存卽在也。【易·系辞】成性存存。【孟子】操则存,舍则亡。【礼·祭义】致爱则存。【注】孝子致极爱亲之心,则若亲之存也。又【说文】恤问也。
3、散:(1)【易·说卦】风以散之。【礼·曲礼】积而能散。(2)【公羊传·庄十二年】散舍诸宫中。【注】散,放也。(3)【博雅】布也。【广韵】散,诞也。【增韵】又宂散,闲散。【韵会】不自检束为散。【庄子·养生主】散人又恶知散木。【注】不在可用之数。
4、衰:”是“”的本字。,金文衣领大量向下披垂的棕毛),字形像领口之下棕毛下垂的服装。棕片由数层棕丝天然网织而成,末端是棕毛,它质地轻飘,疏而不漏,耐潮耐湿;古人将棕毛朝下的棕片连缀成“棕衣”,亦即俗称的“蓑衣”;雨水打在棕衣上时被数层“棕网”遮挡,并顺着棕丝和棕毛下淌到地上,穿蓑人可保干爽不湿,加之棕衣轻便,人们可以穿蓑在雨中劳作。穿蓑传统在当代部分农村地区仍有保留。造字本义:名词,用耐潮、耐湿的棕片缝制的雨衣这种衣服可能不太结实,随着使用会慢慢坏掉,引申为衰退、衰落、衰败等意。小也,减也,杀也。【类篇】浸微也。【韵会】弱也,耗也。5、徨: 【玉篇】彷徨也。【正韵】彷徨,犹徘徊也。【盐铁论】嫫母饰姿而矜夸,西子彷徨而无家。彷徨,往来。游移不定、盘旋,犹疑不觉,不知道该往哪里走好。
6、理:,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民居、作坊。篆文王,玉里,作坊),表示在作坊治玉。造字本义:动词,在作坊将山上挖来的璞石加工成美玉,使之成器,有形有款   说文解字,理为加工玉石。郑人谓玉之未理者为璞。是理为剖析也。玉虽至坚。而治之得其䚡理以成器不难。谓之理。凡天下一事一物、必推其情至于无憾而后卽安。是之谓天理。是之谓善治。此引伸之义也。戴先生孟子字义疏证曰。理者、察之而几微必区以别之名也。是故谓之分理。在物之质曰肌理。曰腠理。曰文理。得其分则有条而不紊、谓之条理。郑注乐记曰。理者、分也。许叔重曰。知分理之可相别异也。古人之言天理何谓也。曰理也者、情之不爽失也。未有情不得而理得者也。天理云者、言乎自然之分理也。自然之分理。以我之情絜人之情、而无不得其平是也。
7、分:”是“”的本字。,甲骨文表示切分。当“”的“切分”本义消失后,甲骨文再加“刀”另造“”代替。造字本义:动词,用刀将物体切成两部分或几部分。说文解字:分,別也。从八,从刀,刀以分別物也。
8:、察:
,篆文宀,庙宇祭,祭祀),表示在庙宇进行的祭祀活动。造字本义:动词,审视、细究祭祀时显示的神迹 说文解字:察,屋檐向下覆盖(另一种说法是“反复审视”)。
9、安:
,甲骨文宀,新房女,新娘),表示新房中有新娘。有的甲骨文将“女”写成,表示别亲远嫁的女子忧伤落泪。在古代的农业社会,兴宅、娶亲,是男子一生中至关重要的两大事件,直接而深刻地影响到男子个人的心理状态,顺利兴宅、娶亲,便能安居乐业,反之内心则焦虑不宁。金文、篆文承续甲骨文字形。造字本义:动词,男子建房娶亲成家,内心踏实过日子古人称娶亲成家、专心度日为“”;称生活富足、内心愉快安定为“寧”[url=]*[/url],“”是“”的基础,“”是“”的高级境界。
10、能:
”是“”的本字。,甲骨文像大型动物,字形突出了它的大嘴和利爪造字本义:名词,体形庞大但善于爬树的熊说文解字》:能,熊属。足形似鹿。字形采用“肉”作边旁,“”作声旁。能(熊)是兽的中坚,因此称贤者为“能”;而强壮者,则称为“能杰”。所有与能相关的字,都采用“能”作边旁。
11、固:,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篆文对金文字形的误写。,金文盾甲束,缠绕、捆束),表示对盾甲进行某种加强。篆文误将金文字形中加强型的盾写成“古”;也就是说,“古”中的“十”其实是“甲”,“古”中的“口”,其实是捆束造字本义:动词,给盾甲捆扎或加层,使之牢不可破说文解字:固,四周阻塞不易进出。
12、实:
,金文(宀,家伫物柜貝,钱财),表示家有宝贝。造字本义:形容词,家境富裕,柜中藏贝
13、猛:
,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第一。,金文孟,第一),造字本义:名词,最高大健壮的狗
14、虚:
金文(“虍”的变形,虎头,借代老虎两个“匕”,表示虎爪土,地域),造字本义:名词,虎豹横行、了无人烟的地方虚,大山丘。崐仑丘也被称为崐仑虛。古代的行政区划法是,九夫为“井”,四井为“邑”,四邑为“丘”。“丘”也叫作“虛”。易·系辞传】周流六虚。【注】六虚,六位也。【疏】位本无体,因爻始见,故称虚也。15、丧:,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养蚕的树。,甲骨文桑,养蚕的树众多“口”),表示桑树上众多蚕虫蚕食桑叶。造字本义:动词,满树蚕虫将桑树的叶子吃光说文解字: 丧,失去亲人。字形采用“哭、亡”会义。
16、仿佛:相似。
仿:仿”是“”的异体字。,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朝向。,甲骨文行,四通大道四个“止”,即四个“趾”,借代四双脚),表示在址十字路口的四个相似路口来回踱步,无法确定正确的方向。简体甲骨文将“行”简化成“亍”,将四只脚简化成一只脚,并且加“方”,强调方向的迷惑。当“”引申出“相似、近似”的含义后,篆文异体字“仿”用“人”代替“彳”,表示人物相似或言行相似。造字本义:动词,人的形貌或言行相似
佛:弗,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彿”的省略,表示相似、相仿。,篆文人,形象弗,即“彿”,相似、相仿),表示人的形貌相似。造字本义:动词,人的形貌或言行相似、相近说文解字:佛,看到却看不清楚。
17、参会:
参: 本   字“参”     ,金文晶,三颗星,即叁宿星座人,星相师),表示用仪器观测天象,用叁宿星座作导航指南,叁宿星座下面的一横指事符号表示观测仪器。有的金文省去一横指事符号,同时加“彡”(须发),表示仰望头上方三星相连的星座的人,是须发飘逸的博学长者。有的金文将叁宿星座写成“晶”字本义:动词,博学的老者仰观星天,辨别方位
会:“”是“”的本字。,金文(合,合并米,米饭,代主食),表示将菜肴与米饭主食同锅合煮。有的金文将食物“米”写成两团食物揉合状,进一步明确“合煮”的烹调法含义。造字本义:动词,把主食米饭和菜肴混合在一起烹煮说文解字》:会,集合。字形采用“亼”和省略了两点的“曾”会义。“曾”表示增益。,古文写法的“会”就写成这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家道心理 ( 工信备案 渝ICP备16002156号-4 )

GMT+8, 2024-12-22 09:25 , Processed in 1.131616 second(s), 17 queries .

学员作业空间非开放社区 公安备案50011202501312 工商备案 500112000037503

重庆市珑夫心理 @Discuz!GB X3.4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