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农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3727|回复: 1

第17课答疑 礼之体,家之教 (20171103)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11-5 23:10: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注册登录可以浏览更多内容,本论坛多数版面是加密空间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第17课答疑 礼之体,家之教
2017年11月3日


  道统则和,德养则合。道,天地经纬;德,人率性行。

  家风这个章节,我们给大家谈到了两个he啊,有了这两个he,家风就吹得起来了。这两个he的含义,他们所指称的现象密切相关,却是完全不同的,对立的。第一个加法的和,是把很多不同的东西放在一块儿,凑一块儿来。这依靠的是天地之规,自然之律。没有规律没有因缘不可能在一起。这就是天理啊,天时地利。道统则和。虽然放在一起来了哈,依天地之规律放在一起来了,但他们是对立着的,斗着的,彼此之间反着干的啊,逆来,反着来,彼此反着来。这就需要第二个he,合出场了。合,就是靠人去做德行那把他们统一起来。通过人的行动,符合规律的行动,德行,和起来的一切就合起来了。合了那就谐了。和谐就产生了。这就是和合了。

  和合,这两个字放在一起是很有韵味的,不是一个线性的逻辑可以描述。
和合了,家风就一定吹得起来。
和是天地的规定性,合则是人的行为。那我们人该怎么做,才算是德行,才是做合的事呢?我们今天的答疑说这事。


1.
家庭道德(家风和合)的操作意义

(1)道和

  第一个要点是道和。道和这两个字,它是一个主谓结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天是代表道的,是模仿道的样子的。道,在这里就是天了。这个主谓结构的宾语是什么呢?道和,和什么呢?五和——和生、
处、
立、
达、
心。和起来的是人财物,是各种资源。把这些资源,说成是地没有问题吧?这样道和了,就有天有地了。

[/table]道和为德养、人合这种人的行为,提供了劳动对象劳动工具和劳动环境。
只差劳动者人了。
(2)德合
  这是道德和合,家风运转操作的第二个要素。人出场上阵了。德合来了,天地人就齐了。人上来干什么呢?人上来做事情,采取行动,把地上的东西连接起来,按照天的规矩。在和的时候,只有天地的时候,那只有逆来,没有顺受。所以总是争斗不断,乌烟瘴气,硝烟弥漫。人德,人的德行,要把那些组织起来,你需要遵从天道的要求。如果你不懂天道,不知道自然规律怎么办呢?那就需要学道,习德,就涉及到第三个问题。
(3)礼教
  这第三个问题就是教人的事情啦,怎么样教人?拿什么教人?用礼。
  礼是什么东西还记得吗?
礼之用和为贵。那礼之体是什么?
第二个问题。
[table=100%,white]2.
礼之体家之教
(1)礼
  礼是什么东西呢?祭神祈福。祭神祈福的用,功能,是和。这一祭神啦,啥都来了,该来的都来了。祭神祈福的本体在哪里呢?在跪着的那个人的心里,在他的精神世界里。这个精神世界中的礼啊,他是一个通道,一个传递把和起来的东西给合成一体的信息和能量的通道;一个那些合起来的所有东西,交互作用的规则控制系统;
一个心理能量场。
通过这个通道,这个规则系统,这个能量场,可以联通和起来的所有的东西和人。

  在这个通道中,这个规则系统中,这个能量场中,人可以与天地相应,可以与“道”相通,与“德”相习,可以知“道”习“德”。
知道习德就是学,学必有教,家教。所以说,礼之体家之教。人要德行养合,缺德了必然心中要有礼的结构,才可以知“道”习“德”。

那这个祭神祈福的礼的本体、礼的结构怎么样教人的呢?

(2)教

  有教必有学呀。学以见为觉,以效为教。见,见到,见解,见识。有了见识有了见解,这就学了。有了效果有了效仿,这就是教了。教,效,孝三字同源。这里孝的意思,不只是孝道,孝顺,孝敬的意思啦,不仅仅用来描述两代人的关系。还用来揭示一种整体性,阴阳和合性。我想啊“百善孝为先”应该包含这个意思。学以效为教的意思,就是通过学习,习得了阴阳和合,习得了整体观,这就有德了。这个过程,在学者为学,在教者为教。习得见得效、孝,在教者为教,学者为学。

(3)礼体即家教

  礼体这样一个通道,它的结构,它的氛围,它的组织关系,便是家教。礼用致道,道统则和;礼体养德,德养则合。礼即教,家教。由此你可以确定的知道,家教的重要性,礼的重要性。

  当然了,礼教我是连起来写的。这样一连起来的礼教,就可能会有很多修饰词啦。比如封建礼教。公主少爷,你要明鉴哪,我说的不是这个。不是封建礼教,是重要礼教,是知道习德之教,是家教,家风家道之教。搞封建了,可别怪我。

  那这个教,礼教,家教,要“教”些什么出来才能够成为礼的体呢?


3.
五合

  人合 事合 物合 景合 情合。

  礼教,礼这跪着祭神求福的人心中的那个通道中实现的教,是要教育人,教导人,学习关于人合之道,事合之道,物合之道,景合之道,情合之道,并习得与道相吻合的行动能力和行动习惯,所谓的德行,习德养德。是要教人习得怎么样逆来顺受,怎样斗而不破,怎样自强不息而厚德载物。

  这样人就有德啦。有德之人合道和之物,行养家之事,这就是家风。


  家风得成,便家业可兴。

  业,家业,这是我们下周要讲的第十八课的内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1-25 23:52:36 | 显示全部楼层
1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家道心理 ( 工信备案 渝ICP备16002156号-4 )

GMT+8, 2025-4-12 00:05 , Processed in 1.087600 second(s), 15 queries .

学员作业空间非开放社区 公安备案50011202501312 工商备案 500112000037503

重庆市珑夫心理 @Discuz!GB X3.4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