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xiaomeng160824 于 2018-4-21 23:08 编辑
12周 本周要写总结了
一、原文
21章
孔“德”之容,惟“道”是从。“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
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
自古及今,其名不去。以阅众甫。
吾何以知众甫之状哉?以此。
22章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
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
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诚全而归之。
二、概括和理解
21章
本章讲有道之人是如何做到知常达变的,阐述了道创生万物的根本原理和具体过程。
真正大彻大悟的大智慧者,只是与道合一,顺天之道而为。道是如何造化出万物的呢?就是一个似有若无、微妙不可测的过程。但就在这样一个模糊混沌的过程里,却包容着万物的迹象和形态;在这个深邃幽远的过程里,有万物之最小的精质,这精质非常真实,是可以信验的。道无边无际无始无终,自古及今,永恒存在,而且不断地演化万有、养育万物。我为什么知道道是一切万有之源,知道道养育一切万物呢?因为我真切地观察到、体悟到了如前所述。那都是真实的。
22章
本章讲圣人抱一为天下式,故能:曲是全,全则明;枉则直,直是彰;洼则盈,盈则有功;不则得,得则长。
因为道是没有尺度的虚无并能器曲而受万物,所以才能全然容纳它自己创生出来的万物;没有不和外部环境相互作用的事物,没有不变的事物,唯有不停地变,才能向前演进;低洼才可能充盈,破败才可能生新,少取反而能多得,多得反而容易迷惑。所有得道之人往往把守道作为天下的法则。不自显于众,反而能出众;不自以为是,反而得以彰显;不夸耀己功,反而有功;不自恃自傲,反而得以发展。虚于应物,不于天争功,所以天下莫能与之争。古人说的“曲则全“,难道是空话假话吗?显然不是。 能够把这些真实不虚的道理做到,就能回归大道了。
三、心得
1、对万物生生不息之理和流程有了理解
造化生万物,有四个要素组成。 象,有易而后有象。不易之易生变易之易。如果没有不易之易,则万物之源会枯竭。如果没有变易之易,则万物不会演进出复杂性和多样性。 物,有象而后有物,形质只是形而上之象的在形而下层面上表达和载体。 精,有物,则有精。精者,万物生生不息的存续繁衍之种。此精甚真,一物之所以为此物而非他物,盖因此物之精迥异于他物之精。指的是遗传物质的复制粘贴过程中不会失真,失真则会变异成他物。 信,有精则有信,是说万物遗传物质里面的遗传信息编码。复杂性越高的物体,其遗传物质中蕴藏的信息越多。反之亦然。道德经认为,万物会越演变越复杂,因为信息会被累加的越来越多。 万物无论怎么变变幻演化,其背后的造化原理和流程,都是一样的。那就是象,物,精,信四要素。只要掌握了这个造化生万物的本质和规律,就可以对纷纭并作的万物了如指掌。
2、虚于应物之理曲,强调的是整体统御;
枉,强调的是与万物普遍联系才能保证向前演进,也就是虚与委蛇;
洼, 强调的是生长靠的是外物奉养;
敝,强调的是向前发展要立足于过去和当前的基础;
少,强调的是,知常不妄。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讲的是道对万化的演化规律。所以圣人效法道演化万物的规律,来治理天下。
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顺应天道之理应对事物,不与天争功,就可以做到明,彰,功,长。
圣人抱一为天下式,故能:曲是全,全则明;枉则直,直是彰;洼则盈,盈则有功;不则得,得则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