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农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刘丹

刘丹的作业本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2-3-30 15:41:08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十二课  知觉(3)运动知觉


课文
运:,既是声旁也是形旁,疑为篆文对金文“車”的误写。,金文车,有轮子交通、装载工具人,逃亡者“走”的繁体金文字形,奔逃),表示利用车辆逃亡或迁徙。篆文误将金文字形中的“車”写成“軍”,将金文字形中的省略成“辵”。造字本义:动词,古人在兵灾或天灾打击下,用车辆装载家当,远途迁徙转移。
动:动(動),金文被刺瞎眼睛的男奴重,大包袱),表示男奴负重驮物。有的金文辵,行进重,包袱),突出负重行进的“运输”主题。篆文重,包袱),强调使用体力。造字本义:动词,使用体力,负重劳作。

运动:物理性的,用车辆装载家当使用体力转移,有位置的移动,有移动的速度。心理性的,心中对目标(志)的用功达成过程。
运动知觉:是空间与时间的相互作用产生的。在空间里的这段时间内交互作用产生的知觉,称为运动知觉,对运动的知觉。位的移动关乎空间,移动的过程中持续性与相续性关乎时间。空间有了地盘的使用权,时间是在地盘上活动。
运动的主体:内部进行搬运的人,不管是内紧外松,还是内松外紧,总有一个主体在做功,向着一个目标运动转移。外部移动的人与物被内部主体所感知。
运动的参考系:运动与静止。知觉的对象是运动的,背景是静止的。
运动的对象(内容):与主体相对做功的内容,车上装载的内容。
运动知觉的结果:时间知觉与空间知觉的合运,得到真动知觉,真的在运动,得到空间的位移及移动速度的确切知觉;似动知觉是真的没动,把静止的物体看成是运动的,对象并未移动。


课程进程
1、关于时间与时间知觉想说些什么?空间有了地盘,在地盘上活动感知时间,这样在空间里活动要达到什么样的目的。结合内紧外松与内松外紧的主体状态,空间知觉的选择解释组合整体化,时间知觉的持续性与相继性。
2、对反馈进行打包分类。
3、同学分享
4、从分享中提取关于本课的内容
5、本课的讲述,运动知觉的要素。运动,运动知觉。
6、布置作业:情境中体会各种运动知觉现象,说说看运动知觉是什么。


编后感觉:
  空间的位置移动和时间的移动持续性和相继性合起来把握,对运动知觉有个稍微整体的感觉。再一次看自己写的教案,从理论上自己能理解,内部模拟实际的运行就会产生焦虑感,这种感觉似乎是对自己空间时间知觉当下的把握,短时间内瞬间体会得到全部学员的状态的把握不确定性,底气的漏气。再想想老师的课上运行,底气是来自空间时间知觉合运,对运动的知觉积累而来,底气的漏气就是似动知觉的原因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4-4 01:24:42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十二课  知觉(3)运动知觉

评课
一。前课部分
第1节 围绕练习中的体会提问
1、在感觉知觉的练习中过的鬼西西的,把做知觉感觉练习之外的生活信息全部剔除掉,觉得自己过的日子怎么形容?进入课堂进入练习进入另外的通道,这个通道是什么样的?练习的时间多在这个通道中呆的时间就长。(腾出空间,指定体会打包)
2、描述的频道的日子,现在实际上达到的,在生活当中,总的时间当中占到多大的百分比?(体会比例,产生一个体会点)
3、假设达到80%,在心里在实现,去覆盖去比,达到了此时想说句什么话?(一个体会点直接到达另一个体会点,心理氛围直接改变)
紧接引入朝闻道夕死可以懂了吗?懂了多少?不敢说闻道,有一个确信在生长起来,成圣人贤人也不是我们这种人不可设想的事情。(固志)
4、如果人人皆尧舜,这样的社会好不好?心里在想什么?(将体会空间扩大,继续固志)

第2节 总结操作(面对现实)
1、我们这个频道的心理操作,这种活法,最根本之处,怎么概括这种活法的根本操作。提取出来,要真的做起来不那么容易,完成的比例不高,还是要在一个比较低的水平上去,面对这个残缺不全的现实。遇到任何事情,任何时刻,最基本的观察方法,描述方法,知道的方法,思维方法是在任何场景下区分一个内外,外部是什么,内部是什么。外部在吵架,我的内部是我的内部状态。他们两的内部是他们的内心根源动力。眼睛一双看外头,一双看内头,同时观察,记录表一栏记里,一栏记外。
2、回顾之前对心理的印象,对过去的自己说什么?加固进入心理的体验,固定对待心理的态度。

第3节 回顾上节课时间知觉
1、时间的两个指标,顺序性和持续性与时间知觉之间的距离是0距离,还是比较远的距离?
2、什么叫时间知觉?活生生的在知在觉。
知之笃知真察处即行  行之明察精觉处即知,知行不二 ,什么感觉?就是活着的感觉。什么情况下是知行不二的?活着的时候,在时间知觉下是知行不二的,是活着的。知行不二与知行合一(知行分了)
3、活死人,没有获得时间知觉。
4、流行的时间在当下时间知觉里占比多少?当下接触到的是事实,时间知觉的本体不叫知觉时间,是知觉到的当下,当下现在不是时间概念,不包括顺序性与持续性。
5、知觉的当下里,没有通常说的时间,它的全部内容,用一个词来概括。运动。(破本课题,学员自己破)

二、同学分享
  气不通,还是在动,可以叫动,不能叫运,动不运。堵车的比喻。引出什么是运,什么是动,什么是运动。

三、本课内容
1、平时说的运动就是在说动。动的很邪门的地方不用运动这个词。运动带有正而不邪的性质。
2、运与动两个字,带情境的辩析。运,逃亡中的人的内心活动(本体),全部带走(完整性),志是坚定的(过程当中绝不回头,反悔);动,描述外部形态,力,力的本体是相互作用,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动是人对物发生相互作用(是外部的,也有内部支撑,主要讲外),动是结果,并不设计到为什么要用这么大力,运则不是。
3、运动两个字合起来,内部志 运,在志的作用下生出来力;外部动,发生位置变化。
4、自己定义运动。
5、练习方法。运运知觉要注意对运动的志的关照,内部的关照。内紧外松让动的信息撞进来,运的信息在动里面。
6、运动分类。自主运动(就是没动,是心在动),诱导运动,似动现象,实际上没动,知觉经验上真的在动,以似动现象为体会运。真动知觉留意怎么觉得在动,知觉的背景(参考系)。知觉活动的对象是感觉信号,主体是运,发现进程与进程当中的主体与对象 。

不同:
  在体会老师课堂前一个小时那几个连环问,为什么要这样问,就象是通过问题的界定,把人的气聚集在界定的范围体会,到达界定的位置,然后在各种界定体会中穿插比较差值,达到固志的目标。通过师者画不同的范围体会,这边过去那边过来,学员在规定问题内不断的进行内部活动,师者是总指挥。在我的操作里,依瓢画葫芦,开始也有询问练习体会打包的环节,但相比起来单薄,问出来了怎么利用,与什么之间进行作用产生效果,利用要达到的目标是什么,不明确。或者也可以说对学员的括囊不足,没有全部装进包包里有计谋的去搅动,不明确怎么去动,反映出运,内部志的缺陷。
  从时间指标与时间知觉的距离远近,讲到时间知觉,到知行合一与知行不二的差别,这一段对时间知觉的讲解,开始觉的是一步台阶一步台阶的向上升,课上指出时间知觉下就是知行不二,只是叫法不同。这种一个人不同的叫法,而又把不同的叫法相互窜连成为同一个人的讲法,我这里是没意识到的,体会与体会之间没修通,隔着东西。
  在运动这一部分,内(志 运的本体),外(结果 动),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位置移动,把运动两个字还原成了人的劳动现场,重点突出了对内部志的关照部分。我在运动这一部分,还在时间与空间的相互作用里,失去对运的本体的关照,或者说跑到了自尊与自信的相互作用里,还没表达清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4-6 23:24:32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十三课  知觉观察(4) 视知觉


课文
  视知觉在心理学中是一种将到达眼睛的可见光信息解释,并利用其来计划或行动的能力。视知觉是更进一步的从眼球接收器官到视觉刺激后,一路传导到大脑接收和辨识的过程。因此,视知觉包含了视觉接收和视觉认知两大部分。简单来说,看见了、察觉到了光和物体的存在,是与视觉接收好不好有关;但了解看到的东西是什么、有没有意义、怎么做解释,是属于较高层的视觉认知的部分。
  视知觉从感觉系统的视觉信息翻译而来,视知觉包含着空间、时间和运动的要素。在空间知觉中,我们的练习方法是,直接知道,整体感知,长度,大小,形状,方位,抛弃测量单位,测量工具。在时间知觉练习中着重练习知觉到的当下,在运动知觉中,观察内外部的运与动,重点在运的本地,内部的志的运行,动是结果。视知觉包括着三位一体的结合,如此在前面的练习中视觉一直参与在练习中。
  产生视知觉的三要素,行为者,行为对象,行为结果
(1)行为者一样是内紧外松。
(2)行为内容选择解释组织整体化,运的是什么,动的是什么。
(3)知觉的成果,要用心的把握视知觉的经验本体。
4)两个重点,视知觉做为一个操作必然有知觉者,视知觉操作对象是视觉信息,视知觉操作本身有些什么进程,要完整的把握。

课堂进程
1、回顾从知觉开始,空间知觉,时间知觉,运动知觉,总体在练习当中所获得体会。
2、知觉练习中获得的最突出的体会是什么?
3、从体会回复中提取内容回复。
4、本课将开始知觉的另一组分类,简单讲述一下。
5、同学分享
6、从分享中提取本课内容
7、布置练习作业。说说怎么样从视知觉中获得视时间知觉,视空间知觉,视运动知觉。

编后感受:
  也是有些疑问知觉怎么又开始了一组,想起之前老师在知觉刚开始时候的分类,那个分类不是说说而已,是有后续的课堂铺垫。虽然是另一组感觉来源的分类,是在加强知觉的学习,从另一个维度的内紧外松,三要素的运行。在编制的时候围绕这些要素进行,也有点理解刚开课时老师说培训师的喋喋不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4-8 00:05:37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十三课  知觉(4)视知觉

评课
课程进程
一、课前串讲
1、回顾开课以来做了些什么?所有的练习一直在强调活动或者劳动的三要素,劳动者(内紧外松),劳动过程(格物致知),劳动成果。劳动成果是对象演变加工进程后的最终状态。以劳动成果来代表劳动对象有一种提纲絜领的作用,劳动成果可以把劳动对象的关注提起来的。
2、知觉的劳动成果比感觉的好讲一点。
3、这几个月的练习体会当中,得到了什么?(1)功,我的变化。功是内在的,有功了(2)事,有功就能立事,具备功能结构,在功上发力事就成了,立功立事。
4、劳动成果。每一次得到的是个什么样的东西?每一次具体知觉是个什么样的东西?
一种感,一个混合体,感是混合体。感字的辩析,心知道了咸味,心是咸的还是咸上有心,一个体。一个一个的感铺起一条通道,心术就是通道,通道由感修成。感从真知,从天道中有得到,就有了道德的德。感让我们有德,从世界得到的东西,拿来建构出来的就是德,每一次的具体感知觉是德的微元。心理就是感所代表的,我们的知觉本体,心理的一个体,一个质。感知觉得到的是元心理,所有的心理活动都是元心理发展而来的。心理的感知觉的质,是具体的,质是实在的东西。一次又一次的得到感的,心理的经验,得到的德。功 得 。
5、再次回顾劳动三要素。
6、改变课程计划的讲解。应该琢磨一下劳动成果本身。为什么用不同感觉通道这个范畴能接触到劳动成果?因为每一次的得都是具体的,每次不同,得是结果,进程是什么需要观察。视听觉是材料,有意识单独的用视听觉材料,看看怎么样被加工成了得。

二、同学分享
  如果现在没有尊严,未来怎么会有尊严,所以现在一定要搞的没尊严,这句话是质的,体的,感的客观结构。结构是一次一次的得,实实在在的积累,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要重视每一次的得,要每一次得的过程成为功。知觉是每一次的得,再积累成人的内部结构。

三、本课
视知觉就是努力关注进程与成果之间的关系。去发现把每一个感觉信息,怎么加工,怎么组织,就变成了每一次的知觉。
1、视知觉有关的概念知识。视知觉包括空间运动时间知觉,日常往往不包括视时间知觉,不擅长用视觉去知觉现在;视空间知觉主要依靠单眼双眼线索。
2、练习怎么做,要注意通过视觉来获得时间空间运动的感知;单眼双眼挑最多三个有感觉的来做练习。知觉获得过程当中主体做了什么,内部加工过程,得到的结果,用单眼或双眼线索来做。获得空间知觉,还原视觉信息的本来面目,怎么加工成知觉成果。

不同:
劳动三要素也在关注,劳动者,劳动过程,劳动结果,我这个关注点就有点散。老师的讲法,前面串讲的部分都会有这几部分,只是侧重不同,有总有分,有轻有重,要达到的目的性强。提出对劳动结果的关照,才从前面的练习中明确,劳动者,劳动过程在前面都特别的关照过,劳动结果是个落到地上的感觉,对啊,一次一次的结个瓜,有个得,这部分对劳动结果这样的讲述,功 得,积德,我没考虑到。
同学分享部分对于本体的理解,投入在本体中,又没投入在本体中,入门收集资料,出门结构概念化,布置家庭作业。我在想我来做这个咨询,可能在入门后不能干净的出门结构概念化,要沾染上自己的杂质,后一步的家庭作业也可能考虑不到。
布置的课后作业设计,老师布置的作业重点突出,每次布置作业都会先说细节,说的很细,最后说重点。我的课后作业,也要把细节与重点考虑进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4-13 23:11:44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十四课  知觉(5)听知觉


课文
  听知觉,是主要依赖听觉感觉信息产生的知觉,包含着听空间知觉、听时间知觉、听运动知觉三个要素。听空间知觉容易识别,听运动知觉,听时间知觉,能够识别么?特别是听时间知觉,怎么获得值得琢磨。
  
听知觉的操作,前面的练习,听觉系统一直在参与。练习的重点,注意体会听觉到听知觉内在运作进程,包括主体,过程,结果,特别注意听运动知觉与听时间知觉是怎么获得的。  在听空间知觉上有一些心理学资料,包括单耳线索与双耳线索之类的知识,可以去查阅一下。
  课后作业:查阅单耳双耳线索的心理学资料,使用单耳或双耳线索,体会是怎么样通过听觉获得时间和运动知觉的?


课堂进程
1、前段串讲。询问进入对劳动结果的关照,关于功 得,在练习当中有什么心得?练的功越多,得的越多。在对劳动结果功 得的关照过程中,只关照到了劳动结果吗?还关照到些什么?劳动三要素是联接在一起的,不是单独存在的,只是有侧重的关照,但其他部分都在整个的进程里,是一个整体。
2、课堂分享
3、从分享中提取关于知觉部分的内容。
4、本课内容讲解
5、布置作业,练习重点讲解。


编后感受:前段串讲,带着目标设计问题,不太熟练,也有点感觉。之前对前段的提问古板,说是串讲就灵活感多一些,思路要活一点,虽然设计的还不够满意,有点萌萌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4-20 14:30:05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十四课  评课

课程进程
一、课前串讲
1、日常与内紧外松两种不同状态去知觉的差别。以自然的状态,和要专门试图去知觉的时候,状态和操作,特别是操作有没有变化?相不相同?内部是不是一样的?
  不一样。这说明什么?说明能运用两种方式知觉世界。一个现象一个事情有了两种方式,同时用两个方法,已经二了,就不一了,不一了,要么跳来跳去,要么卡(把二的分裂,内部操作清晰化)
2、在日常状态下和认真的去看,那个更有效?
  用心就状态不一样,成了人样子了。从功利上来讲,我和世界变的一体了,当我和世界成为一体的时候,会进入智慧状态。
3、这个感觉说完了,想对自己说什么?
  内紧外松让世界撞进来,需要反复练习保持,习惯了之后每个时刻都是练习,生活就是做练习。(固志)
4、落脚到统一性与一体化
  统一性,一体化,我和世界是一体的,不是理论问题,当真正进入一体后,就象身体一体的一样,就可以不出户而知天下。身体这里有反应,那里有反应,我都会知道。既然是一体的,不需要看到才知道,看不到,我也知道。好好练习,这才是初心,不是学会的,是做为人生来就有的。趋乐避苦,真正的乐是一体化的生存体验,人天生就有这个追求和能力。(固志,都具有一体化的客观条件,)
5、一体化,统一性与练习
  一体化,统一性在上周的练习中也是存在的,动态进程的包括劳动者,劳动过程,劳动结果。
  一个静态的,做为成果的完整的知觉应该包括空间时间运动知觉的元素。用视觉系统所获得的知道,也有这三个要素。作为人本身的良知,知道没做到。知道的真实与以为的是不同的。通过视觉系统来做,没做的太完整,没留意时间空间运动的统一性,接下来注意一下统一性。在目前可能会表现为关系,关系的本质就是本来就没关系,这个现象是不存在的,本来就是一体的,关系是两个或两个以上主体之间的事,都一体了有什么关系,但是不就是很二,就觉得关系很重要,一个知觉里各个元素的关系是有关系的,很有关系,真正的事实是他们是一体的。劳动成果的一体性,各个要素的存在性,是观察劳动成果的本性,又有要素(和),又有一体(合)。天下的事又分又和,说和久必分,分久必和已经病了,知觉的成果一体性是最重要,最根本的成果。上周做和,这周做合。
6、整体性的打包贴标签。

二、分享环节
1、害怕别人说没气不好看,就把气放了。害不害怕放气,不知道。生活就是放气。
   我和我做的事分不清,人和事,成人和成事,功和业
2、结合做感知觉练习做反馈
  感知觉练习功能,价值就是象放大镜一样,使分辩的能力更精细(和),自然获得一体性(合)的状态。

三、本课内容
只用听觉信息来建构知觉。单耳双耳线索,强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引起强度的变化,单耳用声音强度判定远近,双耳有脑袋的阻挡,收到的声音强度不同,来判定方位。相位差是声波传递的不同阶段的强度。
做练习的时候,运用单耳知觉距离,双耳知觉方位。

不同:
  在课前老师提了个问题,今天怎么开始?课上到现在学员最需要什么?最欠缺的是什么?得到这个问题,去思考了,没找到答案。课上的串讲的第一个问题的提出,等于揭晓了答案。日常状态与内紧外松状态去知觉的不同,这个问题的解开,自然得到生活就是做练习的结论。上这个课不光是得到理论知识,初心的锚定,是练习,是恢复人的本能,自然的内紧外松而成人。最需要最欠缺的,要在学员的练习实际状态中去找,虽然课有理论骨架,真正填充的血肉,流动的气血是练习的体会,体会的积累。我也在问自己为什么不知道现在阶段学员需要的是什么?群里的分享没认真看,认真体会,学员的状态把握,每个人不一样,这些不是了然于心的。课上讲和合,和是精细,合是一体,放大镜一样看的精细,去体会学员的练习状态,这是和,合为一个问题来引导是自然形成的。又反回去看群里的分享,群里的分享内容确实有提示,日常与专门去做的区别。培训师的身份运行的不足,还是以学员在群里分享,把自己的分享放在群里就着数了,或者也去看了学员的分享,看了就看了,内部有反应也不停留不聚集体会,赶着跑路。老师讲的一体化,统一性,一分为二,二的卡住都与这些相关。在做课程进程的时候也在思考,我才想不到一体化,统一性,和合,一分为二这些高度上去,没有老师的高度,这个高度最大的差别在和的精细,需要加强和的精细,兜兜里菜都没几颗,做不出好饭来,多买点菜,依到需要来,备齐全些。
  分享环节,内部是在赶路,怎么还没说到父母那里呀,应该去那里了哟。事后反省,那是我的需要,不是分享者的需要,实际操作上怕是要拉到来访的手扯起向前赶。父母那里是起点也是终点,就是个圈嘛,都在圈里,还没有接头,中间那一段不是在这里面谈,阴性和阳性的运行区别。也显示着在来访本体工作的能力续航,不断的和合的能力,老师在分享环节的展示,就是显示着这个,不断的在本体上收集材料(和),合为整体。多出来的自己的体的运行在分享环节,是余食赘行,把自己跑累到了,还达不成效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4-20 15:56:54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十五课   总结感知觉(概念形成)

一、课文
1、什么是概念。概念是指某类事物的概括。由于有了概念,人类的思维才更为抽象,才能摆脱事物中零散的细枝末节的干扰。概念是思维的最基本的单位,概念与词关系密切。词是概念的语言形式,概念是词的思想内容。概念和词也不完全等同,一个词(多义词)可以代表不同的概念,如“杜鹃”既可以表示一种植物的概念,也可以表示一种鸟的概念。相同的概念也可以用不同的词来表示,如“目”“眼睛”所表示的是同一个概念。
2、概念的结构
(1)特征表说。人们头脑里的概念是由定义特征和概念规则有机结合而成的,但只有定义特征才代表概念必须具有的本质特征。如毛笔的概念,只有用毛制作的和写字的工具这两个特征同时具备,才是完整概念,这两个特征缺一不可。概念规则是指具体整合这些定义特征的规则,概念规则在抽象程度上要高于定义特征。
(2)原型说。概念由原型和范寿成员代表性的程度两个因素构成。原型是指最能说明概念的典型案列。如想到鸟的概念时,往往会想到麻雀,而不大会想到鸵鸟和企鹅,说明麻雀的代表程度是最高的,它是鸟概念的原型。范畴成员代表的程度是指属于同一概念的同类个体可容许的变异性,如鸵鸟企鹅尽管都属于鸟类,但不能在同等程度上概念。麻雀的代表性程度要高于鸵鸟和企鹅。又如椅子和沙发是家具概念的原型(最佳实例),而橱柜和床则是偏离原型距离较远的实例。概念的原型是概念这样一种实例,与同一概念的其他成员相比,它具有它们中更多的共同属性,也就是说有更多的属性是其他成员共用的。原型为这些各具特点的众多实例组成一个整体提供了基础。
3、概念的形成过程
  概念不是与生俱来的,必须经过后天学习而获得。感觉,翻译世界信息,知觉加工世界信息,劳动三要素的运行,获得劳动成果,积累经验而形成的概念。一个苹果的概念产生,婴儿看到它,不知道颜色,形状,不知道这个圆圆的东西叫苹果,直到有人指着苹果说苹果,红色,圆的,气味,味道,各种相关苹果的感觉信息经由感受器传入,由人翻译成听的懂的语言聚集在一起,再接触到苹果时,知觉开始加工,选择解释组织整体化为苹果这一个词。
4、概念的特征
(1)表征性(特征表说)。看到苹果说苹果,没看到苹果时,脑袋里有苹果的图像,说苹果,再到条件反射般用苹果一词代替图像,从此从苹果的本体抽象出苹果这个词来表征。
(2)间接性。不用直接接触苹果本体,使用概念间接与苹果的相关元素联系上,间接性。
(3)概括性(原型说)。
  对概念的把握,不是概念性的掌握。重点在于第一,以劳动三要素,体会感知觉活动过程到概念的进程及成果;第二,理解概念的抽象性、间接性和概括性。

二、课堂进程
1、回溯感知觉的练习进程。到目前为止,在练习当中最切身的体会是什么?从回答中反馈回复。
2、同学分享
3、在分享中提取与本节课有关的内容
4、本课内容讲述(概念的形成过程,特征)
5、布置课后作业。

编后感受:
   把能想到的概念的相关内容扫了一遍,又翻了下教科书,心里有点数了。又在思考这个有点数是个啥,自己复习了概念的知识,不至于在理论方面是空白的,前后联系不上,有点这个数。又说有点,没说有数,心还是虚,进入进程的设计模拟,课前的串讲,要互动些什么问题,怎么引导学员,动其气,就卡住了,我知道卡里有内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4-27 23:36:28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十五课  评课


课程进程
一、课前串前
(1)一个段落结束在想啥?
得到了什么,总结是非常重要的。实际上真的要总结。理论没啥用,一个人自然生发出来的必要性才是必要的。肚子饿,去论证必要性有两个方向,一个是解剖学,和另外一个通道的论述是不一样的,就是我真的觉得饿。有心的总结,有理的总结。
(2)感知觉单元多知道了什么?学到了什么?
内外  真假
感知基本上是占便宜
梳理好术的通道,后面的乱七八糟的心理现象就是无源之水,沙漠上的建筑。还是不得不离开感知觉这个段落的学习,离开的时候,惦记着后面的东西,到新的地方。找到感知觉这段操作和后面要去练习的思维之间的联接的路。

二、同学分享 改造叶立三

三、本课内容
感知觉总结需要注意的地方
1、补足家族
(1)感觉通道,以这个感觉通道来,我们区分成视知觉,听知觉,这两种知觉不止有这两个通道的,嗅觉,味觉,机体觉,这些感觉通道都能带来知觉,都能带来空间知觉,时间知觉,运动知觉,这个练习我们是做的不完备了,我们的课程离开了它以后,还可以去完备这些东西,去补一补嗅觉,味觉,机体觉来获得对特定对象的空间性,时间性,运动性的把握,也就是获得知觉,然后看看它们有什么不同,如果在这个方面补足了,我们会有很大的变化。

(2)静态知觉的结构构成来的。静态知觉结构构成,我们把它分为空间时间和运动。
(3)把知觉的是人还是物来做个区分,我们知觉的是人做对象的知觉叫社会知觉,以物为对象的知觉叫物的知觉,这个类型的划分,有特定的价值,下去可以做一些这样的练习,以获得经验,这些经验主要指向,不管什么层次的人,有特定的习性,生物和精神的习性,也许都有,就知道的是人的时候,和知道是物的时候,体验内容是不同的,这些都下去补。这样爹妈和,爹妈的兄弟姐妹就不会生气,就不会闹腾了。

2、总结框架使用
(1)结构 进程 功能。
(2)根本未
(3)开阖枢
(4)劳动三要素。
(5)这些框架大家可以选择有感觉的选着用,合着用,或者是用一个。

3、背景意识
  在总结知觉的时候要把感觉带上,其实不带感觉是不可能的,知觉跟感觉之间是有内在联系的,说是总结知觉,其实就是总结感知觉。最基本,最要紧的地方,一定注意到静态知觉不是一个仅仅只有对象,只有对象是不可能的,任何对象必须有背景做陪衬,才能知道他是什么,才能获得一个知觉,要有背景意识。不同的感觉元素放在不同的背景下都是变了的,知觉对象不一样的。把知觉跟感觉联系起来,根本的落脚点,操作上的落脚点是在这里的,在进程上,能够解释所谓的选择解释这些,特别是选择和组织,把感觉信息那些组织成背景了,那些组织成前景,对象了。

4、感知觉落实到概念
(1)觉观,下来查觉观这两个字就可以了,查象形,能获得这两个字所组成的概念的体悟性的把握。黄帝阴符经里面的一句话,观天之道,执天之行,尽矣,这里的观和这里的执,观道执行这样的一个组合,可以去体悟觉观,也就是我想到的是,觉观这两个字可以完整的概括感知觉操作。
(2)罩场,核心在于知道就好,不是口头上的知道就好,不是那个意思,要知,要道,就好。

5、感知觉操作跟元心理之间的联系。
   和合
(1)总结的最基本的目标,就是把前一个单元跟后一个单元的内容联起来,联起来,后面的单元又没来,那前面单元做点什么,就能和后面的单元留个接口,这是系统性学习时,一个基本的学习方法。
(2)自上而下。
(3)自下而上。
(4) 自上而下,自下而上都是能运用的,并且都有必要的,关键是用的适到好处,通过这种分类方式,在告诉我们一个事实,概念是存在的,并且在知觉过程当中会发挥作用的。


不同:
  在感觉知总结这里,对于接口是什么,怎么接是不明确的,只是知道概念是知觉的成果,不明白概念是催化剂,触媒的作用,怎么接,联系不清楚。对于总结用什么框架,包括输出到落地到觉观或罩场上,打成一个概念的包可以拿走,没意识到。也可以说我自己都不明白总结怎么做,说不出来。


答辩进程
一、准备
提交在论坛上提交演讲提纲。
二、答辩阶段
1、准备答辩文章。
1、进行20分钟左右的关于感知觉的演讲。
2、不少于5位同学提问,在论坛上发表听演讲的心得,也可以说评课。
三、完成答辩及整理:
修改答辩文章,上传论坛。

编写感受
  编写过程是把之前学习群里最后的总结答辩过程走了一遍,其实这个流程一直摆在面前的,到了要自己编写的时候还思考了不少时间,这也是没有做好总结整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5-4 23:50:08 | 显示全部楼层
一、答辩期间的评课
我布置的听取报告要求,没有要求场数,再回去看自己写的课文,我没有写听取场数,暗藏的是场场都听,只是没明说,这个发现也挺让我吃惊的,场场都听,我的这个绳绳暗戳戳捆的也太紧了点,实际怕是有人要反水。老师明确了每周听二场,并写下听取报告的心得,比较宽松,但加了日常的罩场打卡练习辅助做报告,紧,松紧合适。看了一下群里的练习报告,有保持练习的,也有一次也没打卡的,显现出来的状态不同。罩场练习打卡是我没想到的,没想到的原因很简单,我自己都不是很想做,有困难,紧着有困难的痣完不成对学员的罩场。

二、下周课程设计
1、要求学员每周至少听两场报告并在论坛上提交心得。
2、继续罩场练习打卡,每周小结罩场体会心得。

三、编写心得
  对松紧好像有一点感觉了,紧的多不行,逼的厉害;松的多也不行,羊都跑山上去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5-11 23:24:13 | 显示全部楼层
一、答辩第二周评课
1、这周用罩场的方式,做精神早操,看能不能进一步识别出自己日常运行的底层“志痣痔”。答辩井然有序的进行。
2、群里又开始争论规则,在争论进行了一段之后,老师出来提示,这是不正的力量在失去,会弥散性的破坏我们的生活和工作。在争论场上,我也一直在看,内部也能感受到两方的争论,争过来争过去,争个不清楚,就象老师提示的,一旦清楚了,自己就立不住了。对于规则,培训师内部不清楚,学员一争论,如果自己也立在不清楚上,那是不堪设想的,是弥散性的不想执行规则,很大的一个警钟。还在提示的内容上,少讨论规则本身,多按照规则执行练习任务,不嬉不戏不逸是罩场的起点,一下从规则争论上引导到练习上去了。再从每个人都要当班长组长,领导与被领导,会与实际的生活感到联系,每个人生活中都有领导或被领导的位置,群里的班组长轮流制是一种更加具有综合性的练习,真是生活就是练习,练习就是生活。
3、本周第一场主持人有越位,我在场上没忍住,直接说了出来,当时是有情绪的,在看到当时的场面有些惊到的感觉,在那个时候只是参加报告的学员,而没有培训师的视角与格局。事后在群里有讨论,也是罩场的功夫,只是罩子扛到自己头上来了,也是个毛病,怎么老喜欢往自己头上扛罩子,扛自己头上不就看不到整体了,心罩小了。
4、关于志痣痔的日常识别,对于痣痔分辩不清晰,总是混在一团,划为反正都是邪的。老师提示痣是经验主义(私),痔是伤害主义(撕),对私有点感觉,心静细致去辩,辩的出来一些,对痔还不是很清楚,只是头脑上的撕,内部过程是怎么撕的,好像是悄悄的撕的,动作快而隐秘,观察不透彻。老师在群里对学员的一些罩场报告进行了引导,同是内紧外松的说法,但所紧之志痣不同而不同,还对学员的报告文字描述进行修正,不使用富有情感色彩的词汇过度概括。这些在我看群里的分享时,都没有分辩出来,或者可以说是识别不清楚自己的痣痔,紧在自己的痣痔上的时候就分辩不出来,还是个不清楚,脑壳都大了。也提示着不清楚就要把志立起来搞清楚,而不是紧在不清楚上。


二、答辩第三周课程设计
1、每日罩场方式,精神早操识别志痣痔。上一周的识别引起了学员的兴趣,持续练习识别能力。
2、每周听至少两场同学报告,并将参加心得提交在作业本上。


三、编后感受
  群里的分享需要细致的体会,一晃而过呆不住而不知什么时候培,什么时候训。呆在分享的体会里就是和学员在一起。


作为培训师,给大家一个近期目标:
3年计划的前2年,本期结束以后,希望改成多人参加的教学活动,大家可以琢磨改成什么样子,才能既协调多位讲师,又保障学员感受和效果。


关于多人参加教学活动,这个问题前段时间我也想过。自从感知觉的学习开始,到自己做完感知觉的报告,在这一单元里自己是没有透彻的。感知觉作为元心理,提纲挈领着全部课程,这个底还没有完全摸透,就萌发出了课程的多人教学活动,多人互相支持支撑这个课程的想法。课程可以分为不同的单元,各位培训师依自己的特长与专攻的需要领取单元任务,但要特别注意各单元之间的元素衔接,培训师之间要沟通好,协调好。自己可以担负什么样的角色,可以在单元的领取任务上重点把握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家道心理 ( 工信备案 渝ICP备16002156号-4 )

GMT+8, 2024-11-1 08:16 , Processed in 1.098906 second(s), 13 queries .

学员作业空间非开放社区 公安备案50011202501312 工商备案 500112000037503

重庆市珑夫心理 @Discuz!GB X3.4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