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农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睿涵

睿涵的《列子》读书笔记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2-9-26 22:45:29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九周  第二天(9.26)

天瑞章的中心思想是什么?用了些什么材料和故事来支撑这个中心思想?
天瑞章的中心思想是玄牝之门,是谓天地之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故生物者不生,化物者不化。自生自化,自形自色,自智自力,自消自息。谓之生化、形色、智力、消息者,非也。

材料和故事:列子引用〈黄帝书〉中所讲。列子讲天地是从哪里产生的。有太易,有太初,有太始有太素。列子讲天的职责是覆育生命,地的职现是承载万物,圣人的职责是施行教化,万物的职能是为各自的性质所规定。列子讲万物的生命都产生于大道,死后又复归于大道。
〈黄帝书〉讲一切有生命的事物终将返回到没有生命的状态,一切有形体的事物终将返回到没有形体的状态。人生的四个阶段,最后复归于自然的本源。
孔子游泰山与荣启期先生的谈话。
孔子与林类的谈话。子贡对学习厌倦,禀告孔子,孔子计人生没有什么休息的,有体息的地方在墓穴。
列子讲保持虚无清静。就掌握了道之所在。
万物运动流转永无止息,天地也在悄无声息地迁移变化。
杞人忧天的故事讲天地会坏不会坏,不是我们所能知道的。既然如此,天地不会坏是这么一回事,天地会坏也是这么一回事,所以活着不知道死后的境地,那为什么要放在心上呢。
舜与丞曰谈话,大道不能被占有,天地不停盍,全是气的作用,大道不可能得到和占有。
齐国有户姓向的贫穷人请教国姓富人,使公有的成其为公有的,使私有的成其为私有的,明白了天地的大德,偷盗自然规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9-27 21:23:23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三天
黄帝的中心思想是什么?用了些什么材料和故事来支撑这个中心思想?
黄帝的中心思想是壹其性,养其气,含其德,以通乎物之所造。
黄帝睡梦中故事。列故射山上居住的神人的状态。列子与尹生之间关于学习道的对话。列御寇为伯昏无人表演射箭。商丘开从高台跳下,身姿好像飞鸟,肌肉骨骼毫无毁损。周宣王的牧正有一个仆役名叫梁鸯,驯养野生飞禽走兽/
颜回与孔子关于深潭上摆渡人划船功夫的探究。孔子与一位在水中游成年男子询问关于游泳的道。
孔子请教粘蝉老人关于这方面的道。一个人从石壁中钻出,穿过烟火毫发无损。列子与壶子见面较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9-28 22:22:08 | 显示全部楼层
9.28《周穆王》的中心思想是什么?用了些什么材料和故事来支撑这个中心思想?
《周穆王》的中心思想是:神遇为梦,形接为事。故昼想夜楚,神形所遇。故神凝者想梦自消。信觉不语,信梦不达,物化之往来者也。
材料和故事支撑:周穆王前后出入幻境,最后识得真实。老成子向尹文先生学幻术。道出幻化之术与生死之间本无差异。讲觉醒时八种状况,睡梦中的六种占验。表达神凝者想梦自消。信觉不语,信梦不达,物化之往来者也。
辽远的西方南部边隅有一个国家,中央之国,阜落之国,分不清真实,还有虚妄。
周代姓尹的人和老仆役的故事。
郑人樵夫梦鹿,得鹿。真实与虚妄分不清。
宋国阳里华子健忘病被治好,却并不快乐。秦国逢家小儿被诊为精神错乱。老聃说汝庸知汝子之迷乎?
燕人年老回燕国的故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9-29 23:24:55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九周  第5天

仲尼章的中心思想是什么?用了些什么材料和故事来支撑这个中心思想?仲尼的中心思想:合道的状态,体合于心,心合于气,气合于神,神合于无。材料和故事支撑:孔子:无乐无知,才是真乐真知。所以无所不乐,无所不知,无所不忧,无所不为。     宋国太宰与孔子关于圣人的对话。   之夏问孔子为什么孔子四徒弟每位的优点都超过孔子,却仍然要拜孔子为师?      列子拣选四十名弟子一起去看南郭子。“得意者无形,进知者亦无言”            列子学道术的状态。          列子和壶丘子谈游览最高境界。   龙叔和文挚的谈话。无所由而常生者,道也。     故物不至者则不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9-30 23:45:29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九周  第6天

汤问的中心思想是什么?用了些什么材料和故事来支撑这个中心思想?
汤问讲的是自然之道。
材料和故事支撑:商汤和夏革的谈话,:“物之终始,初无极已。始或为终,终或为始,恶知其纪?然自物之外,自事之先,朕所不知也。”

愚公移山的故事,“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不平?”
夸父追日:感到天地之大。
大禹与夏革对话:“六合之间,四海之内,照之以日月,经之以星辰,幻之以四时,要之以太岁。神灵所生,其物异形,或夭或寿,唯圣人能通其道。
大禹治水迷而失涂,谬之一国。其国名曰终北。------这个地方的人合道。
两小儿辩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10-1 22:58:03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九周  第7天
力命的中心思想是什么?用了些什么材料和故事来支撑这个中心思想?
力命的中心思想:人力重要,但更为重要的是天命.自然者,默之成之,平之宁之,将之迎之.唯亡所量,亡所不量,则全而亡丧.亦非知全,亦非知丧,自全也,自亡也,自丧也.

材料和故事支撑:力与命的对话.---命曰:自寿自夭,自穷自达,自贵自贱,自富自贫,朕岂能识之哉?”
北宫子与西门子:东郭先生曰:汝之言厚薄不过言才德之差,吾之言厚薄异于是矣.夫北宫子厚于德,薄于命;汝厚于命,薄于德.汝之达,非智得也;北宫子之穷,非愚失也.皆天也,非人也.而汝以命厚自矜,北宫子以德厚自愧,皆不识夫固然之理矣.
管夷吾和鲍叔牙:然实无善交,实无用能也.实无善交实无用能者,非更有善交,更有善用能也.
然则管夷吾非薄鲍叔也,不得不薄;非厚隰朋也,不得不厚.厚之不始,或薄之不终,或厚之于台.厚薄之去来,弗由我也.
故曰:窈然无际,天道自会;漠然无分,天道自运.天地不能犯,圣智不能干,鬼魅不能欺.自然者,默之成之,平之宁之,将之迎之.
季梁患病:杨朱歌曰:天其弗识,人胡能觉?匪祐 自天,弗孽由人。我乎汝乎!其弗知乎!医乎巫乎!其知之乎?”
鬻熊对文王说:“自长非所增,自短非所损。算之所亡若何?”
杨朱与杨布:信命者,亡寿夭;信理者,亡是非;信心者,亡逆顺;信性者,亡安危。则谓之都亡所信,都亡所不信,
此众态也。其貌不一,而咸之于道,命所归也。
唯亡所量,亡所不量,则全而亡丧。亦非知全,亦非知丧,自全也,自亡也,自丧也。
然农有水旱,商有得失,工有成败,仕有遇否,命使然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10-2 23:10:41 | 显示全部楼层
列子
第十周

第一天杨朱章的中心思想是什么?用了些什么材料和故事来支撑这个中心思想?
中心思想: 论述名实关系,名实关系两两分离,名未必符合实,实也未必依附于名。
公天下之身,公天下之物,其唯至人矣!此谓至至者也。

材料和故事支撑:
杨朱与孟氏:实无名,名无实。名者,伪而已矣。----真实的人没有名声,有名声的人不真实。在真实的情况下做事,无论有没有名都不要在乎,只要合道而行。
杨朱讲远古时代的人的生活状态。-----太古之人知生暂来,知死之暂往;故从心而动,不违自然所好;名誉先后,年命多少,非所量也。
杨朱讲:万物所异者生也,所同者死也。
杨朱讲:故善乐生者不窭,善逸身者不殖。-----合道
杨朱讲:相怜之道,非唯情也;勤能使逸,饥能使饱,寒能使温,穷能使安邦定国也。相捐之道,非不相哀也;不含珠玉,不服文锦,不陈牺牲,不设明器也。
公子朝,穆讲:夫善治外者,物未必治,而身交苦;善治内者,物未必乱,而性交逸。以若治外,其法可暂行于一国,未合于人心;以我之治内,可推之于天下,君臣之道息矣。
杨朱讲:公天下之身,公天下之物,其唯至人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10-3 10:26:30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十周第二天
说符章的中心思想是什么?用了些什么材料和故事来支撑这个中心思想?
说符章的中心思想:学道的重要性。天人合一。道与人事的相互应验。对“道与智,名与实,形与神,贵与贱,时机与变通,久利与暂得,持身与治国等进行了论述。

材料和故事支撑:
列子向壶丘子林学道。-----形枉则影曲,形直则影正。然则枉直随形而不在影,屈申任物而不在我,此之谓持后而处先。
桀纣唯重利而轻道,是以亡。幸哉余未汝语也。人而无义,唯食而已,是鸡狗也。强食靡角,胜者为制,是禽兽也。为鸡狗禽兽矣,而欲人之尊己,不可得也。人不尊己,则危辱及之矣。

列子学射----是故圣人不察存亡而察其所以然。
列子说----贤者任人,故年老而不衰,智尽而不乱,故治国之难在于知贤而不在自贤。

宋国有一个人,用玉石来为他的国君雕刻楮树叶,三年而成。-------列子说:使天地之生物,三年而成一叶,则物之有叶者寡矣。故圣人恃道化而不恃智巧。

子列子穷困,有门客对国相子阳讲了,子阳派人赠予粮食,子列子拒收。-------子列子讲:君非自知我也。以人之言而遗我粟,至其罪我也,又且以人之言,此吾所以不受也。
鲁国施家两儿子各用儒术和兵法在齐国和楚国求任用。他们被赏识,且高官厚禄,让人羡慕。
施家邻居孟氏两个儿子请教施家,施家的两个儿子把实际情况告诉了孟家父子。孟家父子同样去求任用,却因为没看准时机,不观天时,地利,人和,不懂应变。被处于刑罪,赶回家。------施家父子说:凡得时者昌,失时者亡。子道与吾同,而功与吾异,失时者也,非行之谬也。且天下理无常是,事无常非。先日所用,今或弃之;今之所弃,后或用之。此用与不用无定是非也。投隙抵时,应事无方,属乎智。智苟不足,使若博如孔丘,术如吕尚,焉往而不穷哉?“
晋文公出会欲伐卫,公子锄用一个故事失晋文公明白道理而停止出兵讨伐。
晋国苦盗。---------文子讲:周谚有言:察见渊鱼者不祥,智料隐匿者有殃。且君欲无盗,莫若举贤而任之;使教明于上,化行于下,民有耻心,则何盗之为。
孔子与一游泳渡过河岸的人询问道理,此人讲了与水打交道的道理。------------始吾之入也,先以忠信;及吾之出也,又从以忠信。忠信错吾躯于波流,而吾不敢用私,所以能入而复出者,以此也。
白公问孔子可以与别人密谋吗?--------孔子讲:何为不可?唯知言之谓者乎!夫知言之谓者,不以言言也。争鱼者濡,逐兽者趋,非乐之也。故至言去言,至为无为。夫浅知之所争者末矣 。
赵襄子听到部族被攻下的捷报,流露了忧虑的神色。--------赵襄子:夫江河之大也,不过三日;飘风暴雨不终朝,日中不须臾。今赵氏之德行无所施于积,一朝而两城下,亡其及我哉。
孔子:赵氏其昌乎!夫忧者所以为昌也,喜者所以为亡也。
故善于持胜者以强为弱。
宋人有好行仁义者,三世不懈。
宋国有个走江湖的人,凭自己的杂持得到宋元君的赏赐。另一个走江湖的人听说也去求见被抓,险些被处死。----不看时机。
秦穆公求良马,伯乐推荐九方臬。---------若臬之所观天机也,得其精而忘其粗,在其内而忘其外;见其所见,不见其所不见;视其所视,而遗其所不视。若臬之相者,乃有贵乎马者也。

楚庄王问詹何怎么治理国家?-------詹何讲:臣未尝闻身治而国乱者也,又未尝闻身乱而国治者也。故本在身,不敢对以末。

狐丘地方的长老请教孙叔敖三件常会招人怨恨的事。------孙叔敖说:吾爵益高,吾志益下;吾官益大,吾心益小;吾禄益厚,吾施益博。以是免于三怨,可乎?”
孙叔敖将死,对于王要封地给他的后代的事嘱咐其子,只能收最不利的那块地,只有这样才可保得长久。-----------

牛缺到赵国都城邯郸,遇到强盗因太过贤良被杀。燕国人听说后接受这一次教训。果遇强盗,因奋力争夺追赶强盗而被杀。----------不可教条,得观对方是啥样的人,见机行事。
梁国姓虞的富人被侠客所杀。
东方有个人叫爰旌目。饿倒在路旁,强盗喂其水泡饭,他却因为喂他之人是强盗而拒食导致自己饿死。-----------狐你之人则盗矣,而食非盗也。以人之盗因谓食为盗而不敢食,是失名实者也。
柱厉叔事奉莒敖公,自认为不被理解,便离开居住海边。莒叔敖有难,柱厉叔打算拼死为莒叔敖效力。柱厉叔:自以为不知,故。今死,是果不知我也。吾将死之,以丑后世之人主不知其臣者也。--------------凡知则死之,不知则弗死,此直道而行者也。柱厉叔可谓怼以忘其身者也。(我认为不可取。不合道)
杨朱说:‘利出者实及,怨往者害来。发于此而应于外者唯请。是故贤者慎所出。

杨朱的邻居丢了羊,大家找羊,因岔道大多而使羊丢失。-------心者子曰:大道以多歧亡羊,者以多方丧生。学非本不同,非本不一,而末异若是。唯归同反一,为亡得丧。
杨朱的弟弟杨布换了身衣服回家狗不识的故事。
杨朱曰:行善不以为名,而名从之;名不与利期,而利归之;利不与争期,而争及之。故君子必慎为善。

胡子曰:富子之言非也。凡人有术不能行者有矣,能行而无其术者亦有矣。

邯郸民众正月初一进献斑鸠给赵简子。赵简子重赏了他们。简子说:正朋初一放生,表未对生命有恩德。门却认为还不如禁止人们去捕捉。---------捕而放之,恩过不相补矣。

齐国田氏设宴祭祖,食客千人。田氏:天之民厚!殖五谷,生鱼鸟,以为之用。
--------------鲍氏之子年十二,进曰:不如君言。天地万物与我并生,类也。类无贵贱,徒以小大智力而相制,迭相食;非相为而生之。人取可食者而食之,岂天本为人生之?
齐国有个穷人在城市集市乞讨,集市上人厌恶他,不再施舍给他。于是跟着马医干杂活混口饭。城里人嘲弄他,乞儿------天下之辱莫过于乞。乞犹不辱,岂辱马医哉。

有个人丢了一把斧头,怀疑邻家孩偷的,怎么看邻居家孩子都像小偷。不久,这个人找到了自己的斧头,再看邻居家孩子丝毫不像偷斧头的人。

白公胜满心谋划叛乱的事,面颊杖端的针刺戳穿,鲜血直淌到地上,而他却毫无知觉。-----意之所属箸,其行足踬株坎,头抵植木,而不自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10-4 22:47:41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十周第3天
从说符章最打动你的语中挑选三个。
是故圣人不察存亡而察其所以然。
使天地之生物,三年而成一叶,则物之有叶者寡矣。故圣人恃道化而不恃智巧。
凡得时者昌,失时者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10-5 23:25:5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睿涵 于 2022-10-7 22:34 编辑

第十周第四天

从杨朱章最打动你的语句中挑选三个。
1实无名,名无实。名者,伪而已矣。
2太古之人知生暂来,知死之暂往;故从心而动,不违自然所好;名誉先后,年命多少,非所量也。
3公天下之身,公天下之物,其唯至人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家道心理 ( 工信备案 渝ICP备16002156号-4 )

GMT+8, 2024-6-13 21:35 , Processed in 1.093896 second(s), 13 queries .

学员作业空间非开放社区 公安备案50011202501312 工商备案 500112000037503

重庆市珑夫心理 @Discuz!GB X3.4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