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水拨动琴弦 发表于 2019-5-29 16:32:15

第八周
一、要点

志←养智←养神←入道

仁心七术:
长(博谋)而不苦(多愿)
安(忍辱)而不悲(精散)
先(修德)而不病(无常)
乐(好善)而不短(苛得)
明(体物)而不幽(贪鄙)
神(至诚)而不孤(自恃)
吉(知足)而不危(任疑)
多私必败

二、心得与疑问
    苦于多愿,欲壑难填,嗜欲多变,需慎察之;悲于精散,欲念多、事务繁,难以安住,追物逐境,无从静心;失道德浅,遁入无常,天杀之,则病矣;失长取短,目力狭,患得患失;目狭日偏,几近贪鄙;孤芳自赏,自恃自骄,亦为失道。

流水拨动琴弦 发表于 2019-5-29 17:35:09

月度总结:
坚持读下去,学下去。努力让自己成为经典的样子。

流水拨动琴弦 发表于 2019-6-5 14:24:10

本帖最后由 流水拨动琴弦 于 2019-6-22 19:51 编辑

第九周
一、原文
第五章遵义
以明示下者暗,有过不知者蔽,迷而不返者惑。
以言取怨者祸,令以心乖者废,后令缪前者毁。
怒而无威者犯,好直辱人者秧,戮辱所任者危。
慢其所敬者凶,貌合心离者孤,亲谗远忠者亡。
近色远贤者昏,女谒公行者乱,私人以官者浮。
凌下取胜者侵,名不胜实者耗。
略己而责人者不治,自厚而薄人者弃。
以过弃功者损,群下外异者沦,既用不任者疏。
行赏吝色者沮,多许少与者怨,既迎而拒者乖。
薄施厚望者不报,贵而忘贱者不久。
念旧怨而弃新功者凶,用人不正者殆,强用人者不蓄,为人择官者乱,失其所强者弱,决策于不仁者险。
阴计外泄者败,厚敛薄施者凋。
战士贫游士富者衰,货赂公行者昧。
闻善忽略、记过不忘者暴。所任不可信,所信不可任者浊。
牧人以德者集,绳人以刑者散。
小功不赏则大功不立,小怨不赦而大怨必生。
赏不服人罚不甘心者叛,赏及无功罚及无罪者酷。
听谗而美、闻谏而仇者亡。能有其有者安,贪人之有者残。

二、查字

示,甲骨文是由一横一竖两个指事符号构成的特殊指事字,上面一横指事符号 代表“天”,一竖指事符号代表上天向地上人间显露的迹象。有的甲骨文把代表上苍的横指事符号写成两横,用上短下长代表朝上的方向,代表天宇。有的甲骨文加“水”,字形写成“雨”的一半,表示降雨的预兆。甲骨文异体字形将表示雨水的三点简写成抽象的两点。远古先人以自我意识来映射外部世界,将天地宇宙人格化,他们相信无所不能的神居住在天上,诸如烈日与日食、暴雨与干旱、祥云彩虹与龙卷风……都是天神意志的显露,都是天神对凡间态度的征象,都是地上人间将发生某种变化的先兆。于是先人每见特殊天象,就举行祭祀活动,表达对天神的敬畏与虔诚,奉献与牺牲。金文承续简体甲骨文字形。籀文将甲骨文字形中的“三点水”写成“川”。篆文承续甲骨文异体字形。造字本义:动词,天神以天象显露天意。 《説》:示,天垂象,見吉凶,所以示人也。从二。三垂,日月星也。觀乎天文,以察時變。示,神事也。凡示之屬皆从示。,古文示。   
(示,上天垂示征象,向求告者显示吉凶。字形采用“二”(天)作边旁。字形中的三垂笔,分别代表日、月、星辰。人内务观察宇宙天象,借以推测时世的变化。示,是神祇的事。所有与示相关的字,都采用“示”作边旁。,这是古文写法的“示”。)      


音,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黯”的省略,表示颜色深黑。暗,篆文(日,天色)(音,即“黯”,颜色深黑),表示天色深黑。造字本义:形容词,日暮天黑,完全无光。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太阳西沉为“昏”*;完全天黑为“暗”。
《説》: 暗,日無光也。从日,音聲。(暗,虽在白天却没有光亮。字形采用“日”作边旁,采用“音”作声旁。   )


敝,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扯破布帛。蔽,篆文(草木)(扯破),造字本义:动词,扯下树枝草叶作为伪装加以遮盖隐藏。
《説》:蔽,蔽蔽,小艸也。从艸,敝聲。(蔽,细细密密地覆盖,是密集的小草。字形采用“艸”作边旁,采用“敝”作声旁。   )


米,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眯”的省略,表示看不清。迷,侯马盟书(辵,行进)(米,“眯”的省略,半睁眼睛,看不清),造字本义:动词,辨不清前进的方向。篆文承续金文字形。隶书将篆文字形中的“辵”写成。
《説》:迷,或也。从辵,米聲。(迷,因失去方向而困惑。字形采用“辵”作边旁,“米”作声旁。)         


反,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背逆。返,金文(彳,出行)(反,逆向),造字本义:动词,与出行相反,即回家,回归。有的金文加“止”(脚),强调行走含义。篆文调整结构。
《説》:返,還也。从辵,从反,反亦聲。《商書》曰:“祖甲返。”,《春秋傳》返从彳。(返,回还。字形采用“辵、反”会义,“反”也是声旁。《商书》上说:“祖甲返。”,这是《春秋传》中的“返”字,字形采用“彳”作边旁。)


或,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不确定。惑,金文(或,不确定)(心),造字本义:形容词,心乱,不明确。篆文承续金文字形。“疑”*生于对外部的无知,致知即可释疑;“惑”生于内心的混乱,心乱则生于贪欲------“四十不惑”是指人到中年,能够看清自己真正的欲求而得明智。
《説》:惑,亂也。从心,或聲。(惑,内心迷乱。字形采用“心”作边旁,采用“或”作声旁。)


言,甲骨文是指事字,字形在舌的舌尖位置加一短横指事符号,表示舌头发出的动作。简体甲骨文省去短横指事符号,将舌形写成。造字本义:动词,鼓舌说话。金文承续简体甲骨文字形。篆文承续甲骨文字形。隶书将篆文字形中的舌形写成。晚期隶书把舌形的简化成三横加“口”的。
《説》:言,直言曰言,論難曰語。从口,聲。凡言之屬皆从言。(言,直说叫“言”,论争辩驳叫“语”。字形采用“口”作边旁,采用“”作声旁。所有与言相差的字,都采用“言”作边旁。)


怨,金文(令,喝斥、要求)(心,恨),造字本义:动词,对苛刻要求表示不满。籀文承续金文字形。篆文误将籀文字形中的“令”写成“夗”,字形大大变形。隶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心”写成。
《説》:怨,恚也。从心,夗聲。,古文怨。(怨,藏恨于心。字形采用“心”作边旁,采用“夗”作声旁。,古文怨字。)


禍,甲骨文像大块骨头上刻有很多符号。有的甲骨文写作“占”,表示祭祀占卜时显示的凶兆。有的甲骨文加“犬”(猎),表示用来刻写的骨头来自猎物。金文省去甲骨文的“犬 ”,将写成,加“示”,强调“祸”的凶兆与祭祀占卜的关系。造字本义:动词,神因人的过犯而降下死难。篆文将金文字形中的“骨”写成“咼”。               
《説》:禍,害也,神不福也。从示,咼聲。(禍,灾害,表示神灵不予保祐。字形采用“示”作边旁,采用“咼”作声旁。)


〈动〉
(1) (会意。小篆字形,象羊角形,从“北”。从“北”,取其分背的意思。本义:背离,违背,不和谐)
(2) 同本义
乖,戾也。——《说文》
刚柔得适谓之和,反和为乖。——《贾子道术》
吾独乖刺而无当兮。——《楚辞·怨世》
乖,背也。——《广雅》
今墨家非儒,儒家非墨,各有所持,故乖不合。——汉· 王充《论衡·薄葬》
(3) 又如:乖礼(违背成礼、定制);乖角(违背抵触);乖贰(背离;违异);乖背(违背);乖则(违反法则)
(4) 分离;离别
昔我同袍,今永乖别。——魏· 曹植《朔风》
(5) 又如:乖分(分离;分裂);乖别(分离;离别);乖拆(分离);乖析(分离,支离破碎)
(6) 断绝;隔绝 。如:乖绝(隔绝);乖隔(阻隔);乖梗(受阻而分离)
〈形〉
(1) 不同;差异
人度量之乖舛,何相越之辽迥。——晋· 潘岳《西征赋》
(2) 又如:乖讹(差错;乖僻);乖越(差失,错误;不相当);乖舛(乖殊。乖异;不同)
(3) 反常;谬误
朕醉中处事有乖。——《辽史·穆宗纪》
衣服滓弊,行止乖角。——《太平广记·韩愈外甥》引《仙传拾遗》
(4) 又如:乖性儿(乖僻性格);乖和(不正常;不和谐);乖节(失常;过度);乘诞(乖戾荒诞);乖眼(怪眼)
(5) 不顺利;不如意 。如:乖遇(逆境,不幸的境遇)
(6) 邪恶;奸滑
烦君自入华阳洞,直割 乖龙左耳来。—— 唐· 韩愈《答张道士寄树鸡》诗
(7) 又如:乖滑(狡猾;调皮);乖子(狡猾的人);乖劣(暴戾;恶劣);乖气(邪恶之气);乖沴(邪气,不和之气);乖诡(奸滑怪诞);乖眼(怪眼;凶眼)
(8) 表现好,顺从,听话 。如:不听话就不乖;这小孩真乖
(9) 灵巧,聪明,伶俐
行者的眼乖。——《西游记》十五回
(10) 又如:乖觉(机敏);乖人(机灵人);乖乖伶(聪明伶俐)乖唇蜜舌(形容口齿伶俐)
(11) 〈方〉∶漂亮 。如:伢子乖


發,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投射、攻击。廢,篆文(广,简易建筑)(发,投枪发箭,代指战争),表示战争破坏建筑。造字本义:动词,战争杀戮,摧毁房舍。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简体楷书根据草书字形将正体楷书字形中的“發”简化成“发”。
《説》:廢,屋頓也。从广,發聲(废,房屋倒塌。字形采用“广”作边旁,采用“發”作声旁。)


翏,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古代族长在头上插饰羽毛。繆,诅楚文字形(糸,绸)(翏,族长在头上插饰羽毛),表示在头部系绸。造字本义:动词,用丝绸缠绕头部或用围巾缠绕颈脖。篆文承续诅楚文字形。隶书将篆文字形中的“糸”写成。
《説》:繆,枲之十絜也。一曰綢繆。从糸,翏聲。(缪,十束麻。另一种说法认为,“缪”是缠绵束缚的意思。字形采用“糸”作边旁,采用“翏”作声旁。)

〈形〉
(1) 纰缪;错误
多辞缪说,不耕而食,不织而衣。——《庄子·盗跖》
(2) 又如:缪舛(舛错,谬误);缪戾(错舛,违背);缪悠(妄诞不经);缪说(荒谬错误的言论);缪妄(荒缪无稽)
(3) 通“穆”。穆然,静思
孔子有所缪然思焉。——《孔子家语·辨乐》
(4) 通“穆”。虔诚
太公召公乃缪卜。——《史记·鲁周公世家》
〈动〉
(1) 诈伪
故相如缪与令相重。——《史记·司马相如列传》
(2) 又如:缪数(诈伪之术);缪丑(宋秦桧之谥。借指奸佞)
(3) 通“樛”。绞结
其妻鲁人也,衣衰而缪緻。——《礼记·檀弓下》
即自缪死。——《汉书·外戚传下》
(4) 通“勠”。合力,并力
昔我先君穆公及 楚成王是(寔)缪力同心,两邦若壹,绊以婚姻。—— 秦·《诅楚文》
(5) 通“缭”。缭绕
缪绕玉绥。——《汉书·司马相如列传》
〈名〉
(1) (形声。从系( mì),本义:绸缪,缠绕)
(2) 见“绸缪”(缠绵)
(3) 麻十束为缪
缪,枲之十絜也。——《说文》。段玉裁注:枲即麻也,十絜犹十束也


〈动〉
(1) (形声。从“土”,表示与瓦器有关。本义:瓦器缺损)
(2) 毁坏;破坏
毁山一毛。——《列子·汤问》
毁,缺也。——《说文》。段注:“缺者,器破也,因为凡破之称。”
毁,坏也。——《小尔雅·广言》
(3) 又如:毁弃(损坏废弃);毁节(败坏操守);毁车杀马(毁坏车马。表示隐退不仕);毁夷(摧毁夷平)
(4) 哀毁,旧指居丧时因悲哀过度而损害健康
毁不危身。——《礼记·檀弓》。注:“憔悴将灭性。”
(5) 又如:毁疾(守丧时因过分哀伤而生病);毁瘠(因哀伤过度而瘦得皮包骨);毁颜(面有忧色);毁死(因居丧过哀致死);毁病(因居丧过哀而生病)
(6) 废除,除去
至于庙门不毁墙。——《礼记·杂记上》
(7) 败坏;灭
壹毁魏氏之威。——《战国策·秦策》。注:“败也。”
自毁其家。——《左传·庄公三十年》
(8) 如:烧毁;焚毁
(9) 掉落
男八岁毁齿,女七岁毁齿。——《白虎通·嫁娶》
(10) 又如:毁齿(儿童乳齿脱落,更换新齿;又指换齿的儿童,指童年或少年时)
词性变化
〈动〉
(1) 毁谤
每言未尝不毁孟尝君也。——《战国策·齐策》。注:“谤也。”
德高而毁来。——唐· 韩愈《原毁》
舅姑毁黜。——唐· 李朝威《柳毅传》
(2) 又如:毁言(毁谤的言论);毁诋(毁谤);毁訾(恶骂);毁短(揭发诽谤他人的短处);毁誉相半(毁谤和称誉各半)


奴,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为人役使的女子。怒,金文(女,即“奴”的省略,为人役使)(心,不满态度),表示妾奴对主人役使的不满。篆文将金文字形中的“女”写成“奴”。造字本义:动词,妾奴对主人的无情役使发泄不满。隶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恕”、“怒”在金文中通用,篆文分化:女子宽谅他人的冒犯为“恕”,奴妾反抗主人的无情役使为“怒”。
《説》:怒,恚也。从心,奴聲。(怒,愤恨。字形采用“心”作边旁,采用“奴”作声旁。)


威,金文(戌,刑具)(女),表示对女子施刑。造字本义:动词,封建时代对不守妇道的女子施刑,以警示妇女遵守妇道。有的金文将“戌”写成。篆文承续金文字形。
《説》:威,姑也。从女,从戌。漢律曰:“婦告威姑。”    (威,丈夫的母亲。字形采用“女、戌”会义。汉朝的律法中曾提及“妇人告发丈夫的母亲。”   )


犯,金文(犬,狗)(巳,“人”的变形),表示狗袭人。篆文将金文字形中的写成。造字本义:动词,狗突然攻击、侵扰陌生人。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
《説》:犯,侵也。从犬,巳聲。(犯,狗侵袭人。字形采用“犬”作边旁,采用“巳”作声旁。)


央,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中心、中心地带。秧,篆文(禾)(央,中心地带),表示田地中央的幼苗。造字本义:名词,在田地中央地带培育的庄稼幼苗。古人在田地中心地带培育幼苗,方便日后取苗栽种。
《説》:秧,禾若秧穰也。从禾,央聲。 (秧,禾苗像肥嫩的秧。字形采用“禾”作边旁,采用“央”作声旁。    )


戮,金文(羽)(须发飘飘的长者)(戈,杀伐),造字本义:动词,杀死头戴羽饰的长者(即族长),表示部族灭绝,集体屠杀。篆文承续金文字形。
《説》:戮,殺也。从戈,翏聲(戮,屠杀。字形采用“戈”作边旁,采用“翏”作声旁。)   


危,甲骨文(像悬崖)(像坠石),表示悬崖坠石。有的甲骨文、将坠石形象繁化为、。篆文另造会义字:(人)(厂,崖岩)(巳,“人”的变形),表示人在崖顶,担心坠崖;人在崖下,担心坠石。造字本义:形容词,人在高崖或崖下而害怕,担心自身坠崖或坠石。篆文承续金文字形。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人”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
《説》:危,在高而懼也。从厃,自卪止之。凡危之屬皆从危。(危,人在高处而恐惧。字形采用“厃”作边旁,表示自卪履高而止。所有与危相关的字,都采用“危”作边旁。)   


曼,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嫚”的本字,表示舞女目光在纱巾的半遮半掩中流转,亦即不用双眼正视。慢,金文(心,情感、态度)(曼,即“嫚”,目光流转),表示态度含蓄,目光流转。造字本义:动词,女子态度含蓄,目光流转。篆文将金文字形中的写成,将金文字形中的写成。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
《説》:慢,惰也。从心,曼聲。一曰慢,不畏也。(慢,怠惰。字形采用“心”作边旁,采用“曼”作声旁。另一种说法认为,“慢”是态度高傲不妥协。)


〈动〉
(1) (会意。从攴( pū),以手执杖或执鞭,表示敲打,从苟( jí),有紧急、急迫之义。本义:恭敬;端肃。恭在外表,敬存内心)
(2) 同本义
敬,肃也。——《说文》
毋不敬何允。——《礼记·曲礼》。注:“在貌为恭,在心为敬。”

(3) 又如:敬让(恭敬谦让);敬诚缉熙(恭敬诚实而光明);敬身(施礼);敬慎(恭敬谨慎)
(4) 慎重地对待,不怠慢不苟且;敬谨
(5) 又如:敬事(谨慎做事;恭谨伺侯);敬信(慎重而守信);敬独(在独处时能谨慎不苟);敬逊(敬慎谦逊);敬虔(庄敬虔诚);敬明(谨慎严明)
(6) 尊重,尊敬
(7) 又如:敬学(尊重学问);敬服(敬伏。敬重佩服);敬事后食(先考虑国事然后考虑自己);敬老(尊敬老人);敬老慈幼(尊敬老人,慈爱儿童);敬老怜贫(尊敬年长的人,怜悯贫困的人)
(8) 有礼貌地送上 [茶、酒、烟等] 。如:敬酒;敬烟;敬茶;敬奉(以物敬人的敬词);敬赵(完璧归赵;奉还)
〈名〉
(1) 敬意或谢意 。如:喜敬;贺敬
(2) 自愿转让毋需抵偿的东西,捐赠或赠的礼品
于库房取书仪十两,送与苏雨为程敬。—— 冯梦龙《警世通言》


凶,篆文(凵,像凹陷的坑)(乂,像交错的利刺),表示在陷阱里布满尖刺,以刺杀坠落的猎物。造字本义:名词,致命的陷阱。隶书承续篆文字形。“凶”是客观环境险恶;“兇”是人为的凶恶;由于字形、字义相近,古籍多以“凶”合并“兇” * 。
《説》:凶,惡也。象地穿交陷其中也。凡凶之屬皆从凶。 (凶,恶难。字形像地面塌穿,而人交陷其中。所有与凶相关的字,都采用“凶”作边旁。)


“皃”是“貌”的本字;“”是“貌”的异体字。“皃”的甲、金、篆字形中的“白”,既是声旁也是形旁,疑为“冃”的变形,是“冒”即“帽”的本字,表示帽子、衣饰。皃,甲骨文(白,是“冃”即“冒”的变形,帽饰、着装)(人),表示穿戴帽饰、突出自己头部独特形象特征的人。金文承续甲骨文字形。篆文将金文字形中的写成,将金文字形中的写成。当“皃”的“头部形象”本义消失后,籀文在“皃”字基础上加“豸”(猛兽),表示人与动物千姿百态、风采各异的头部形象特征。篆文异体字“”则用“頁”(头部)代替“皃”,强调“头部形象”的含义。造字本义:名词,人与动物丰富而各异的头部形象特征。隶化后楷书将籀文字形中的写成,将籀文字形中的写成。古籍多以“貌”代替“皃”和“”。
《説》:皃,頌儀也。从人,白象人面形。凡皃之屬皆从皃。,皃或从頁,豹省聲。,籀文皃,从豹省。(皃,恭颂的样子。字形采用“人、白”会义,“白”像人的面庞形状。所有与皃相关的字,都采用“皃”作边旁。,这是“皃”的异体字,采用“页”作边旁,采用省略了“勺”的“豹”作声旁。,这是籀文写法的“皃”字,用省略了“勺”的“豹”作声旁。)


合,甲骨文(口,向下的张开的嘴巴)(口,向上张开的嘴巴),表示两口相接。造字本义:动词,接吻亲嘴,调情相爱。金文、篆文承续甲骨文字形。隶书将篆文字形上部的“口”拆写成“人”、“一”的组合结构。   
《説》:合,合口也。从亼,从口。(合,口相合。字形采用“亼、口”会义。)


毚,既是声旁也是形旁,双“兔”重叠,表示像兔子一样嘴巴动个不停,不断说话。讒,篆文(言,商议)(毚,嘴动不停,话语不断),造字本义:动词,不断地用甜言蜜语讨好献媚。隶书将篆文字形中的简写成。“谗”是用甜言蜜语献媚当权者;“谄”是是恶语诅咒,毁谤陷害。
《説》:讒,譖也。从言,毚聲。(谗,说别人的坏话。字形采用“言”作边旁,采用“毚”作声旁。)


中,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在两者之间、不偏不离。忠,金文(中,正而不偏)(心,情感、态度),表示态度公正,不偏私情。篆文将金文字形中的写成,将金文字形中的写成。造字本义:形容词,内心公正,不偏私情。隶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
《説》:忠,敬也。从心,中聲。(忠,敬仰并遵从。字形采用“心”作边旁,采用“中”作声旁。)


色,甲骨文(站着的人)(跪着的人),表示两人一前一后,即两性亲密接触。金文将甲骨文字形中的左右结构调整成上下结构:(人,体位在上)(“人”的变形,体位在下),明确一人在上、一人在下的性活动含义。有的金文表示一个人用手抓住另一个人。造字本义:动词,两性交合。篆文承续金文字形。隶化后楷书误将篆文字形中的“人”写成“刀”。
《説》:色,顔气也。从人,从卪。凡色之屬皆从色。,古文。(色,脸上的颜色、气色。字形采用“人、卪”会义。所有与色相关的字,都采用“色”作边旁。,这是古文写法的“色”。)


“臤”是“賢”的本字。臤,甲骨文(臣,官吏)(又,抓持,掌握、管理),表示有管理才能的官吏。金文承续甲骨文字形。当“臤”作为单纯字件后,金文再加“貝”(宝贵)另造“賢”代替,表示宝贵的、难得的人才。造字本义:名词,具备出众的管理、执行才能的大臣。篆文承续金文字形。古人称男子善于管理组织为“贤”,称女子心灵手巧为“惠”*。   
《説》:賢,多才也。从貝,臤聲。(贤,多才多能。字形采用“贝”作边旁,采用“臤”作声旁。)         


〈动〉
(1) (形声。从言,曷( hé)声。本义:禀告,陈述)
(2) 同本义
谒,白也。——《说文》
谒,告也。——《尔雅》
(3) 又如:谒急(告急);谒言(进谏)
(4) 告发;检举
伍、官、连、县而邻,谒过赏,失过诛。——《韩非子·八经》
(5) 又如:谒过(揭发罪过)
(6) 请;请求
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战国策·燕策》
(7) 又如:谒告(告假);谒归(告假归里);谒浆(乞求茶水)
(8) 进见[地位或辈分高的人]
谒,访也。——《增韵》
越日偃师谒见王。——《列子·汤问》
(9) 又如:谒索(探望;借拜访之机索取财物);谒帝台(进见皇帝或权贵。喻指求官显达);谒选(官员到吏部等候选派);谒刺(谒见人时所用的名刺);谒禁(禁止人来进见);谒托(投见求托)
(10) 到某人的陵墓表示敬意
城外有新坟者,即往拜扫。禁中亦出车马诣道者院谒坟。——宋· 孟元老《东京梦华录》
(11) 又如:谒坟(拜谒坟墓);谒圣、簪花(考取秀才后,由教官率领到孔庙行礼,叫谒圣。新秀才披红,头插两朵金花,叫簪花);谒庙(进庙拜神)
〈名〉
(1) 名剌
怀谒诣辞。——宋· 刘攽《贺知府某侍读启》
(2) 掌管引进谒见者的近侍 。如:谒者(古时泛指掌理传达、通报的近侍)
(3) 姓


官,甲骨文(宀,房屋)(兵符、权印),表示放兵符的房屋。造字本义:名词,藏有朝廷所授权印的军政要地,政府。金文、篆文承续甲骨文字形。
《説》:官,吏,事君也。从宀,从。猶眾也。此與師同意。(官,官吏,服务于君王的人。字形采用“宀、”会义。好像众多的样子。此个与“師”中的含义相同。)      


孚,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抓捕男童。浮,金文(水,河水)(孚,手抓小孩头部),表示在水中托举小孩的头部。造字本义:动词,托举小孩头部,教小孩漂水游泳。篆文承续金文字形。隶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爪”写成。
《説》:浮,氾也。从水,孚聲。(浮,漂游。字形采用“水”作边旁,采用“孚”作声旁。)   


〈名〉
(1) (形声。从仌( bīng,冰,夌 líng)声。本义:冰)
(2) 同本义
涉江莫涉凌,得意须得朋。——孟郊《寒江吟》
(3) 又如:凌冰(流水中的冰块);凌灾(因冰块堵塞河道导致河水泛滥);凌床(冰床);凌室(古代的藏冰室)
(4) 冰室,冰库 。如:凌阴(冰室)
(5) 姓
〈动〉
(1) 积冰
鱼矜鳞而并凌兮,鸟登木而失条。——《文选·张衡·思玄赋》
(2) 凌驾;压倒
凌冬不雕。——宋· 沈括《梦溪笔谈》
凌出华林部。——清· 侯方域《壮悔堂文集》
(3) 又如:凌铄(压倒);凌砾(犹言压倒,超过);凌跨(超越);凌迈(超越);凌等(超越等级)
(4) 欺侮
终刚强兮不可凌。——屈原《国殇》
(5) 又如:凌逼(欺凌压迫);凌藉(欺凌);凌折(欺压,折辱);凌尚(凌辱尊长);凌忽(欺辱,轻慢);凌虐(欺压,侵犯;虐待)
(6) “凌”假借为“夌”。侵犯
终刚强兮不可凌。——屈原《国殇》
(7) 又如:凌圣(侵犯神灵);凌犯(侵犯;侵扰);凌折(侵犯);凌践(侵害摧残);凌踏(侵害摧残);凌突(侵犯;冲撞)
(8) 升,登上(只有于有相当高度的地方)
攻将凌其城。——《商君书·赏刑》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9) 又如:凌虚(升上天空);凌翥(高飞);凌励(同凌厉。凌空高飞);凌腾(上升,升腾)
(10) 战栗
虎豹之凌遽。——《汉书·扬雄传上》。注:“凌,战栗也。”
(11) 奔驰 。如:凌澌(奔流的冰块);凌厉(奋迅前进,气势猛烈)
(12) 迫近
凌晨过骊山。——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13) 又如:凌晓(清晨);凌薄(迫近);凌摩(迫近,接近)
(14) 乘,驾驭 。如:凌风(驾着风)
(15) 越过,渡过
金舟不能凌阳侯之波。——葛洪《抱朴子》
〈形〉
(1) 寒 。如:凌冬(寒冬);凌冽(寒冷);凌兢(寒冷的地方);凌凌(严肃;可敬畏的样子;寒冷的样子)
(2) 杂乱
风入春松正凌乱。——元稹《五弦弹》
(3) 又如:凌乱(杂乱而没有次序)


“胜”是“鮏”的异体字;而“腥”是“胜”的异体字。生,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性”的省略或假借,表示事物与生俱来的本质特征。鮏,甲骨文(自,鼻,嗅、闻)(鱼,水生动物),表示从生鱼嗅到的难闻气味。有的甲骨文简化字形,用“生”(“性”的省略)代替“自”(鼻子、嗅觉),表示鱼类难闻的骚臊特性。篆文将甲骨文字形中的写成,将甲骨文字形中的写成。篆文异体字“胜”用“肉”(动物的有机组织)代替“鱼”,强调野生动物发臊的普遍特性。有的篆文异体字“腥”用近音的“星”(xīng)代替“生”(性xìng)。造字本义:形容词,鱼等野生动物发出的气味,粗浊呛鼻,恶臊难闻。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胜”被异体字“腥”代替之后,“胜”字中本该读“性”(xìng)的“生”,被误读成 shēng。而《汉字简化方案》则用字形简单、字音相近的“胜”合并代替字义毫不相关的“勝”* 。
《説》:胜,犬膏臭也。从肉,生聲。一曰不孰也。(胜,狗肉发出的气味。字形采用“肉(月)”作边旁,采用“生”作声旁。一种说法认为,“胜”是指没煮熟的腥臊生肉。)


侵,甲骨文(牛,代表农耕时代的重要财产)(手持竹鞭),表示持鞭驱牛。金文省去甲骨文字形中的“牛”,同时加“手”、加“弓”,强调武力进犯。三体石经将金文字形中的“弓”写成,将金文字形中的写成,同时再加“又”(抓持)。篆文误将三体石经的“弓”写成“人”。造字本义:动词,非法进入他人领地,驱牛劫财。隶书将篆文字形中的简化成。古人称武力掠财为“侵”,称武力占地为“略”* 。
《説》:侵,漸進也。从人、又,持帚,若埽之進。又,手也。(侵,渐进。字形采用“人、又、帚”会义,像人手持扫帚,边扫边前移。又,表示手。   )


名,甲骨文(口,叫喊)(夕,黄昏、冥暮),表示天黑时呼叫孩子回家。造字本义:动词,日落天黑,父母招唤孩子。金文将甲骨文的左右结构改成上下结构。篆文承续金文字形。隶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古代一般男子在成年后为自己的“名”作近义的“注解”补充或“说明”,叫作“字”;也有的底层百姓有“名”无“字”。在古代,父母对未成年子女在口头上的称呼叫作“名”,有如今日之“小名”与“昵称”,用于日常非正式社交场合,为贱称;子女成年后为其设计的书面称呼叫“字”*,有如今日之“大名”与“户籍名”,用于各种文件和正式社交场合,为尊称;“名”与“字”是同一对象的两个称呼,“字”是对“名”的解释或补充;今人所说的“名字”,相当于古人所说“字”。
《説》:名,自命也。从口,从夕。夕者,冥也。冥不相見,故以口自名。(名,自称。字形采用“口、夕”会义。夕,天黑。天黑了人们不相见,所以用嘴向别人说自己的名。)


實,金文(宀,家)(伫物柜)(貝,钱财),表示家有宝贝。造字本义:形容词,家境富裕,柜中藏贝。有的金文误将伫物柜与“貝”写成合“貫”,表示钱财万贯。篆文承续金文字形。
《説》:實,富也。从宀,从貫。貫,貨貝也。(实,富裕。字形采用“宀”作边旁,采用“贯”作声旁。贯,代表财货宝贝。)


〈名〉
(1) (形声。从耒( lěi),毛声。本义:一种稻子)
(2) 消息;音信
赤岭久无耗,鸿门犹合围。—— 李商隐《即日》
(3) 又如:耗音(音耗,音信,消息);耗问(消息;音信);耗息(消息);恶耗,凶耗
(4) 方言称老鼠为“耗子”。也简称“耗” 。如:耗耗(方言。老鼠);耗爆(老鼠偷吃东西的声音)
(5) 旧时官府征收钱粮时,以损耗为名,在正额外例有附加部分,称“耗”
词性变化
〈动〉
(1) 假借为“消”。亏损;消耗
耗,消也。——《苍颉篇》
永尝敢以耗气也。——《庄子·达生》。司马注:“损也。”
改煎金锡则不耗。——《考工记·函人为量》
耗,减也。——《广雅·释诂二》
亏法以利私,耗国以便家。——《韩非子·孤愤》
夫美下而耗上,妨义之本也。——《韩非子·外储说左下》
(2) 又如:耗荡(消耗毁坏);耗米(历代从水道转运米粮,每担在正额外另加数斗米,作为沿途耗损之用;对定额所收的正米而言,称之为耗米);耗失(减少,损失);耗力(耗费力气、力量)
(3) 损失,受损失;耗费
士卒多耗,无尺寸之功。——《史记·李斯列传》
(4) 又如:耗敝(耗费损害);耗蠹(耗费损害);耗燥(枯竭)
(5) 〈方〉∶拖延 。如:别耗着了;耗时间;耗误(耽误);耗磨(消磨)
(6) 铲除 。如:耗稻(方言。锄去稻田的杂草)
〈形〉
(1) 歉收
五谷皆入,然后制国用。用地小大,视年之丰耗。——《礼记·王制》
(2) 土壤瘠薄
耗土之人丑。——《大戴礼记·易本命》。注:“疏薄之地。”
(3) 又如:耗土(瘠薄的土地)
(4) 空虚
耗,虚也。——《玉篇》
多而乱曰耗。——《荀子·脩身》。注:“虚竭也。凡物多而易尽曰耗。”
(5) 零落
秋行夏令,华;行春令,荣;行冬令,耗。——《淮南子》。高诱注:“耗,零落也。”


“各”是“略”的本字。当“各”的“进犯”本义消失后,金文再加“田”(“疆”的省略)另造“略”代替。金文(田,即“疆”,边界)(各,进犯他邑),表示犯边。造字本义:动词,侵入他邑,重定疆界。篆文承续金文字形。古人称武力掠财为“侵”* ,称武力占地为“略”。
《説》:略,經略土地也。从田,各聲。(略,管理侵占的土地。字形采用“田”作边旁,采用“各”作声旁。)


治,篆文(水,洪汛)(台,通“臺”,土石堆筑的坝堤),表示筑堤防洪。造字本义:动词,开凿水道,修筑堤坝,疏水防洪。隶书将篆文字形中的“水”写成“三点水”,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
      
附注:
“”(或“”)与“治”,都有“理顺、管理、控制”的含义;古籍多以笔画简单的“治”合并替代笔画复杂的“”或“”。,既是声旁也是形旁,金文字形像纺织者手工、理顺织机上杂乱无序的丝线,便于纺织(参考“乱” *)。,金文(,手工理顺织机上的乱丝)(司,判案、执法),表示判案如理乱丝。法官在杂乱的线索中侦破真相,公正断案,维护正义与社会秩序。造字本义:动词,法官在杂乱的线索中侦破真相,公正断案,维护正义与社会秩序。古籍中“”和“”多由“治”合并替代。
《説》:治,水。出東萊曲城陽丘山,南入海。从水,台聲。(治,河川名。源于东莱郡曲城县的阳丘山,向南流入大海。字形采用“水”作边旁,采用“台”作声旁。)   


其,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箕”的本字,表示箕筐,农用盛具。棄,甲骨文(子,幼婴)(其,即“箕”,竹筐)(双手),表示双手持箕,将箕筐中的幼婴送出家门。远古时代有些先民出于生存环境的压力,被迫将病婴、女婴、或无力养育的婴儿装在箕筐里,送到确信有人经过的地方,让善心人收养。金文将甲骨文字形中的“子”写成倒写的形状,表示初生的婴儿。篆文则将甲骨文字形中的“其”写成。籀文简化字形,省去篆文字形中的“其”。造字本义:动词,将幼婴装在箕筐里送出门外等人收养。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倒写的“子”写成,将篆文字形中双手持箕的形状写成。简体楷书承续简体的篆文字形。
《説》:棄,捐也。从廾推棄之,从。,逆子也。弃,古文棄。(弃,遗弃婴儿。字形采用“廾”作边旁,表示双手推着箕筐将婴孩丢在有人过往的地方。字形也用 作边旁。,是头朝下的孩子,表示被遗弃的婴孩。弃,这是古文写法的“弃”。)


員,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钟鼎的圆口。損,金文(手,捣毁)(钟鼎的圆口),表示捣毁钟鼎器物。篆文将金文字形中的简化成。造字本义:动词,捣毁、破坏钟鼎等贵重器皿。隶书将篆文字形中的简化成,失去五指形象。简体楷书依据类推简化规则,将正体楷书字形中的写成。   
《説》:損,減也。从手,員聲。(损,减少。字形采用“手”作边旁,采用“员”作声旁。)


侖,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高低有序。淪,金文(水波)(侖,次序),造字本义:动词,水波渐次推进。篆文承续金文字形。隶书将篆文字形中的 写成。
《説》:淪,小波爲淪。从水,侖聲。《詩》曰:“河水清且淪漪。”一曰没也。(沦,和缓的波浪叫“沦”。字形采用“水”作边旁,采用“仑”作声旁。《诗经》上有诗句唱道:“河水清澈且微波粼粼。”一种说法认为,“沦”是“沉没”的意思。 )


疎 shū
〈动〉
(1) (会意。“疋”有通的意思。本义:疏导,开通)
(2) 同本义
疏,通也。——《说文》。疋者,破包足动也。孕则塞,生则通。因转注为开通分远之谊,俗字作疎,故汉疏广之后,隐其半为束氏。
禹疏九河。——《孟子·滕文公上》
水之利害,自古而然。禹疏沟洫,随山浚川。——《史记·河渠书赞》
(3) 又如:疏决(疏浚;开通);疏漏(漏水);疏源(疏通水源);疏瀹(疏浚,疏通);疏辟(疏通开浚);疏涤(疏浚清理;疏通清除);疏治(疏通治理);疏凿(打通阻塞,使流畅无阻)
(4) 分开; 分散
知伯围 襄子于 晋阳, 襄子疏队而击之,大败 知伯。——《淮南子·道应》
疏石兰兮为芳。——屈原《湘夫人》
(5) 又如:疏分(犹瓜分);疏析(分开;隔开);疏索(分散;离散);疏逸(散失);疏越(疏散)
(6) 分赐,分给
疏爵分禄以褒贤。——《盐铁论·毁学》
(7) 又如:疏封(分封。帝王把土地或爵位分赐给臣子);疏爵(分封爵位)
(8) 清除;排除
教之乐,以疏其秽,而镇其浮。——《国语·楚语》
(9) 又如:疏决(清除积滞、疏通管道);疏整(疏理整顿);疏瀹(洗涤沐浴);疏林(修剪林木的枝条);疏剔(清理剔除)
(10) 雕刻,画饰
赵主父令工施钓梯而缘 播吾,刻疏人迹其上。——《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11) 又如:疏玉(玉雕绘饰);疏柱(刻镂彩画的柱子);疏镂(雕刻)
(12) 分条记录或分条陈述
抚军大悦,以金笼进上,细疏其能。——《聊斋志异·促织》
(13) 又如:疏名(分别署名);疏举(逐条列举);疏记(分条记载);疏条(逐条陈述)
(14) 疏忽;粗疏
有疏,则为强国制也。——《韩非子·五蠹》
(15) 又如:疏懒(散漫;疏忽);疏略(疏忽大意);疏虞(疏忽;差错);疏防(疏于防备);疏遗(疏忽遗漏);疏懒(松懈;懈怠);疏简(散慢,随便);疏庸(疏懒;懒散);疏惰(疏懒;懒散)
(16) 注释,解释
不能诵疏与注,一切弃之。——柳冕《与权德舆书》
《庄子义疏》八卷。——《隋书·经籍志》
恐不可户说,辄以是疏先焉。——明· 徐光启《甘薯疏序》
(17) 疏远,不亲近 。亦指离间,使疏远
疏屈平而信 上夫大夫,令严子兰。——《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非疏骨肉爱过客也,多少之心异也。——《韩非子·五蠹》
(18) 又如:疏慢(疏远而怠慢);疏阔(疏远);疏异(新鲜别致之意);疏落(疏远;冷落);疏木(疏远);疏外(疏远见外);疏斥(疏远排斥)
〈形〉
(1) 稀疏;稀少
疏,阔也。——《玉篇》
天网灰灰,疏而不失。——《老子》
(2) 又如:疏阔(远离;不在一起);疏少(稀少);疏微(稀少);疏班(稀疏地布列);疏细(稀疏而纤细);疏网(稀疏的网。喻宽大的法律)
(3) 粗略;不周密
其于计疏矣。——《史记·范雎蔡泽列传》
(4) 又如:疏野(粗略草率);疏卤(粗疏轻率);疏悟(粗疏不顺人情);疏庸(粗疏平庸);疏率(粗疏轻率;粗略草率);疏傲(粗疏傲慢);疏愚(粗疏笨拙)
(5) 粗糙。亦指糙米
彼疏斯粺,胡不自替?——《诗·大雅·召旻》
(6) 又如:疏水箪瓢(粗糙的饮食,简陋的食具);疏茹(泛指粗食);疏食(粗粝的饭食,糙米饭);疏薄(粗糙简单的饭食);疏条(粗壮的枝条)
(7) 久;长远
且王者之不作,未有疏于此时者也。——《孟子》
(8) 又如:疏豁(疏阔。久别);疏旷(远离;远隔);疏逖(指荒远之地)
(9) 迂阔;不切实际
虽有区区之意,亦已疏矣。——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
(10) 又如:疏内(迂阔而木讷);疏介(迂阔耿介);疏涩(迂阔拘谨);疏凝(迂阔固执)疏野(旷野);疏豁(开阔;敝亮);疏妄(虚妄不实);疏网(虚妄不实)
〈名〉
(1) 远亲。泛指关系疏远的人
故饥岁之春,幼弟不饷;穰岁之秋,疏客必食。——《韩非子·五蠹》
(2) 又如:疏房(即远族,远房);疏宗(远房宗族);疏客(关系疏远的客人);疏丧(关系疏远者或远宗、远亲的丧事);疏属(远宗;旁系亲属);疏从(指堂房亲属);疏族(远族;远亲)
(3) 奏章。亦指上奏章
寰再上疏丑诋, 瑞亦屡疏乞休,慰留不允。——《明史·海瑞传》
(4) 又如:疏封(奏疏;奏章);疏草(即疏稿。奏章的草稿);疏直(上疏直陈);疏奏(臣下向帝王上本进言);疏陈(上疏陈述)
(5) 书信
虽书疏往返,未足解其劳结(思念之苦)。——曹丕《与吴质书》
(6) 僧道拜忏时所焚化的祈祷文
今日是员外生辰,小道送疏在此。——《京本通俗小说·志诚张主管》
(7) 又如:疏头(旧时向鬼神祈福的祝文)
(8) 旧时募化用的簿册 。如:疏引(旧时募捐簿前的简短的说明文字);疏簿(僧道化缘的本子)


〈动〉
(1) (形声。从贝,尚声。本义:赏赐;奖给)
(2) 同本义
赏,赐有功也。——《说文》
尧能赏均刑法。——《礼记·祭法》
(3) 又如:赏捞(赏赐捞劳);赏口(供赏赐为奴仆的人口);赏田(赏赐的田地);赏首(第一个受赏者);赏设(犒赏);赏赣(赏赐);赏地(赏赐田地)
(4) 玩赏;欣赏
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陶渊明《移居》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宋· 姜夔《扬州慢》
(5) 又如:赏遇(受到赏识礼遇);赏月(赏玩月景);赏鉴(欣赏;鉴赏);赏会(玩赏聚会);赏得(欣赏投合);赏际(欣赏的趣味相投合)
(6) 称颂,赞扬
善则赏之。——《左传·襄公十四年》
(7) 又如:赞赏(赞美赏识);赏激(赞赏鼓励);赏纳(称赞结纳);赏悦(称赏喜悦);赏重(赏识尊重)
(8) 通“尚”。尊重
其所赏者,明圣也。——《管子·霸言》
赏贤使能以次之。——《荀子·王霸》
(9) 又如:赏贤(尊重贤者)
〈名〉
(1) 赐予或奖给的东西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战国策·齐策》
(2) 又如:赏率(奖赏的标准);赏私(礼物);受赏;赏罚分明;赏金
(3) 量词。计量土地面积的单位。也作“晌”。后作“垧”


且,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阻”省略,表示阻挡。沮,甲骨文(且,即“阻”,阻挡)(水,河川),表示河川之阻。造字本义:动词,大河阻挡前路。金文以“又” 代“水”。篆文基本承续甲骨文字形。隶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山遮为“阻”;水隔为“沮”。
《説》:沮,水。出漢中房陵,東入江。从水,且聲。 (沮,河川。源出汉中房陵,向东汇入长江。字形采用“水”作边旁,采用“且”作声旁。)


〈动〉
(1) (形声。从艸,畜声。本义:积聚,储藏)
(2) 同本义
蓄,积也。——《说文》
蓄,聚也。——《广雅》
(3) 又如:蓄火(蓄留火种);蓄菜(把蔬菜制成菜干、咸菜等加以储藏。也指菜干,咸菜等);蓄余(储蓄节余的财物);蓄毓(储积培育);蓄租(积聚);蓄艾(本指蓄藏多年之艾以治久病,后比喻应长期积蓄以备急用)
(4) 畜养
使得植桑麻、蓄鸡豚,以为岁时伏腊婚嫁之资。——《美芹十论》
(5) 又如:蓄内(蓄养内人);蓄私(蓄养妾媵私人)
(6) 蕴藏;怀有 。如:蓄疑自误(蓄藏疑虑,自我耽误);蓄怨(累积的怨恨;聚积怨恨);蓄思(积存已久的思念)
(7) 留着不剃掉 。如:蓄发(留发使长。多指和尚尼姑还俗而言)
(8) 等待
盍远迹以飞声兮,孰谓时之可蓄?——《后汉书》
〈名〉
(1) 积蓄
国无九年之蓄曰不足,无六年之蓄曰急。——《礼记》
(2) 又如:私蓄;余蓄
(3) 冬菜,用白菜或芥菜叶做成的干菜
芳菰精粺,霜蓄露葵。——《文选·曹植
七启
(4) 》。 张铣注:“蓄,菜名。此物与葵,宜于霜露之时。”
(5) 又如:蓄菜(指菜干、咸菜等)


貝,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财宝。敗,甲骨文(貝,财宝)(攴,持械敲打),表示毁坏宝贝。有的甲骨文用“鼎”(至尊的象征)代替“貝”(财宝),表示毁坏尊鼎。金文用“賏”代替甲骨文字形中的“貝”,强调毁坏大量钱财。造字本义:动词,敲破尊鼎或宝贝,损毁家当。篆文基本承续金文字形。隶书将篆文字形中的“攴”写成“反文旁”。
《説》:敗,毀也。从攴、貝。敗賊皆从貝,會意。贁,籒文敗从賏。(败,毁坏。字形采用“攴、贝”会义。“败”、“贼”都采用“贝”作边旁会义。贁,这是籀文的“败”,采用“賏”作边旁。)


〈动〉
(1) (形声。从仌( bīng),周声。“仌”,冻的意思。本义:草木衰落)
(2) 同本义
凋,半伤也。——《说文》
凋,伤也。——《广雅》
(3) 又如:凋萎(凋谢枯萎。植物的茎叶,因蒸散水分过多,补充不及,组织呈萎缩现象,不能保持固有的形状);凋瘁(衰败枯萎);凋霜(因霜冻而受到损伤)
(4) 衰败,衰落 。如:凋换(凋零变更);凋丧(凋落丧亡);凋变(衰败变化);凋废(衰落荒废);凋尽(凋敝穷竭,至于极点)
词性变化
〈形〉
(1) 零落 。如:凋散(零落分散);凋寡(零落稀少);凋摧(零落;毁损);
(2)(2) 贫穷困苦 。如:凋困(贫穷困苦);凋匮(困苦匮乏);凋窭(困苦贫穷)


貧,籀文(宀,家)(分),造字本义:动词,分割家产。篆文(分)(貝,财产),强调分割财产。
《説》:貧,財分少也。从貝,从分,分亦聲。,古文从宀、分。(贫,家产而众人分割而减少。字形采用“贝”会义,“分”也是声旁。,这是古文写法的“贫”,字形采用“宀、分”会义。)


富,金文(宀,房屋)(酉,酒坛),造字本义:形容词,家境宽裕,有余粮酿酒。远古时代粮食匮乏,酒品稀有,家中有酒是生活宽裕的标志。篆文误将金文字形中酒坛形状写成“畐”。
《説》:富,備也。一曰厚也。从宀,畐聲。(富,所需皆备。另一种说法认为,“富”是家底厚实。字形采用“宀”作边旁,采用“畐”作声旁。)


“衰”是“蓑”的本字。衰,金文(衣领)(大量向下披垂的棕毛),字形像领口之下棕毛下垂的服装。棕片由数层棕丝天然网织而成,末端是棕毛,它质地轻飘,疏而不漏,耐潮耐湿;古人将棕毛朝下的棕片连缀成“棕衣”,亦即俗称的“蓑衣”;雨水打在棕衣上时被数层“棕网”遮挡,并顺着棕丝和棕毛下淌到地上,穿蓑人可保干爽不湿,加之棕衣轻便,人们可以穿蓑在雨中劳作。穿蓑传统在当代部分农村地区仍有保留。造字本义:名词,用耐潮、耐湿的棕片缝制的雨衣。籀文将金文字形中的写成,表示“领口”;将金文分开书写的两个“毛”连写成,强调带棕毛的棕片被“连缀”成衣。篆文将籀文字形中的“领口”明确写成“衣”。有的隶书误将棕毛披垂的(似“冄”非“冄”)写成“口”加一横,导致“衰”的字形面目全非,“蓑衣”本义线索消失。有的楷书承续隶书字形;有的楷书承续隶书字形。当“衰”的“蓑衣”本义消失后,再加“卄”(草)另造“蓑”代替。
《説》:衰,艸雨衣。秦謂之萆。从衣,象形。,古文衰。(衰,用草纺织的雨衣。这种雨衣在秦地叫作“萆”。字形采用“衣”作边旁,,像雨衣的样子。,这是古文写法的“衰”字。)


各,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絡”的省略,表示拢络。賂,篆文(貝,钱财)(各,“络”,拢络),造字本义:动词,用钱财拢络、收买他人。   
《説》:賂,遺也。从貝,各聲。(赂,(向有利可图的人)赠送钱财。字形采用“贝”作边旁,采用“各”作声旁。)


囗,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共”的省略,表示集体拥有。公,甲骨文(八,是“分”的本字)(口,是“共”的省略,集体拥有),表示平均分配集体所共同拥有的物品。金文承续甲骨文字形。有的金文将甲骨文字形中的“口”写成“厶”(私),表示与“私”相反。造字本义:动词,平均分配部落或氏族集体所共同拥有的包括食物在内的所有物品、物用。篆文承续金文字形。隶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厶”。                  
《説》:公,平分也。从八,从厶。八猶背也。韓非曰:背厶爲公。 (公,平均分配。字形采用“八、厶”会义。八,犹如各各相背。韩非子说,与私相背,就是公。)


未,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没有。昧,金文(未,没有)(日,光亮),表示无光。有的金文(未,荫翳)(心),表示内心阴暗,不坦然,行为不光明。造字本义:形容词,天昏地暗,没有光线。篆文调整成左右结构。隶书将篆文字形中的“未” 简写成。未见世面为“蒙”*;内心黑暗为“昧”;缺乏心智为“愚”*;无知且迟钝为“蠢”*。
《説》: 昧, 爽,旦明也。从日,未聲。一曰闇也。( 昧, 即“爽”,表示日出后天地敞亮。字形采用“日”作边旁,采用“未”作声旁。有一种说法认为,“昧”是“闇”,关门不见天日。)   


暴,甲骨文(口,“日”的变形参见“日”*)(鹿头,代鹿皮),像在太阳下面曝晒鹿皮。古人将野兽毛皮放在烈日下曝晒脱水,以便长久保存毛皮。金文用“麦”代替甲骨文字形中的“鹿”,表示在太阳下暴晒麦子粮食。籀文调整结构,将甲骨文字形中的的“日上鹿下”改成“鹿上日下”。篆文将金文字形中的“麦”改成“米”,并加双手(操持),表示晾晒稻米的动作。有的篆文加“出”,强调将稻米“拿出家门”去曝晒。造字本义:动词,将兽皮或粮食谷物放在烈日下曝晒,以便干燥保存。隶化后楷书误将篆文字形中的“出”和“廾”构成的写成“共”;误将篆文字形中的“米”写成“水”。当“暴”的“在烈日下曝晒”本义消失后,再加“日”另造“曝”代替。   
《说》: 暴,晞也。从日,从出,从収,从米。 ( 暴,照晒。字形采用“日、出、収、米”四形会义。   )


任,甲骨文(工,巧)(人),表示能工巧匠,造字本义:动词,聪明能干,精于办事。金文在“工” 的握柄上加圆点指事符号,写成“壬”,表示善于巧用器具,有办事能力。篆文承续金文字形。
《説》:任,符也。从人,壬聲。(任,委任状。字形采用“人”作边旁,采用“壬”作声旁。)


蜀,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以四川为代表的西北地区。濁,金文(河川)(蜀,西北地区),造字本义:名词,蜀水,源于楚、湘地区的多泥沙的河流。篆文承续金文字形。隶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
《説》:濁,水。出齊郡厲嬀山,東北入鉅定。从水,蜀聲。(浊,河川。源出齐郡厉妫山,向东北汇入钜定河。字形采用“水”作边旁,采用“蜀”作声旁。   )


牧,甲骨文像手持荆条鞭赶牛群。造字本义:动词,放养牛群。金文基本承续甲骨文字形,调整了结构顺序。篆文承续金文字形。隶书将篆文字形中的“牛”写成,牛角形象消失。放牛为“牧”;放羊为“养”。
《説》:牧,養牛人也。从攴,从牛。《詩》曰:“牧人乃夢。”(牧,饲养牛的人。字形采用“攴、牛”会义。《诗经》上有诗句唱道:“牧人于是进入梦乡。”)


黽,既是声旁也是形旁,疑是“蛇”的变形。繩,篆文(糸,麻线)(蛇),造字本义:名词,比喻蛇状的带状柔韧织物,用麻线或其它纤维交织缠绕而成,比线粗比索细。合线为“绳”,分线为“纱”。
《説》:繩,索也。从糸,蠅省聲。(绳,麻索。字形采用“糸”作边旁,采用省略了“虫”的“蠅”作声旁。)


刑,金文(“井”中加一点,表示套在头上的木枷)(刀,刑具),造字本义:动词,用刀砍杀披枷戴锁的罪人。有的金文省去“井”中的点。篆文误将金文字形中的的“井”写成“开”。
《説》:刑,剄也。从刀,幵聲。(刑,割颈砍头。字形采用“刀”作边旁,采用“幵”作声旁。   )


〈形〉
(1) 逍遥,懒散
庸众驽散。——《荀子·脩身》。注:“散,不拘检者也。”
(2) 又如:懒散;散人(闲散无用或不为世用的人。后多指隐士);散袒(假日;消闲);散旦(散弹,散诞。舒散;不受拘束);散适(闲适);散闲(消遥自在,无拘无束);散宕(放逸);散懒(精神松散,行动散漫)
(3) 潇洒;洒脱
王夫人神情散朗,故有林下风气。——《世说新语》
(4) 又如:散朗(飘逸爽朗)
(5) 挂名职务,没有或很少有工作却可以领工资
初,晋世散骑常持选望甚重,与侍中不异,其后职任闲散,用人渐轻。——《宋书·孔觊传》
(6) 又如:散位(闲散的职位);散外(闲散而无一定职守的官职);散地(闲散之地。多指闲散的官职);散男(无职守或封邑的男爵);散役(没有固定职事的差役);散官(有官名而无固定职事之官)
(7) 杂乱;错杂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唐·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8) 又如:散迹(行踪不定);散散的(无定向,杂乱);散紊(散乱);散殊(各不相同);散生日(散寿。通常的小生日,区别于逢五、逢十的整生日);散东家(百戏杂耍艺人);散名(散杂的名称)
(9) 特指文章不受韵律约束 。如:散句(不押韵或不对偶的诗文句);散行(散体文);散隶(以散笔作的隶书);散体(即散文体。不要求词句齐整对偶的文体)
(10) 零碎;不集中的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宋· 欧阳修《醉翁亭记》
(11) 又如:散盐(粉末盐);散钱(零散的钱币);散滞(遗留下来的零碎物品);散碎(零碎);散处(分散居住);散犯(单独或零散监禁的囚犯);散茶(未压制成块、成片的茶);散户(零星小户)
(12) 粗疏 [careless;inatten-tive]。如:散落(疏忽);散拙(散漫粗疏)
(13) 平凡;不成材 。如:散衣(平常穿的衣服);散民(普通百姓);散木(无材用之木。后比喻无用之人)
〈名〉
(1) 药粉
与散两钱服之。——《后汉书·华佗传》
(2) 又如:平胃散;麻沸散;散子(药面儿)
(3) 姓
◎ 散 sàn
〈动〉
(1) (本义:分散)
(2) 同本义
散,杂肉也。——《说文》
散木也。——《庄子·人间世》。注:“不在可用之数曰散木。”
(3) 又如:乌云散了;四散(向四面分散);散盘(散伙);散走(四散奔逃);散佚(散失);散没(分散隐没);散众(不专门跟随某一主人或专门负责某事的杂役);散亡(分散逃亡);散叛(离散背叛);散流(流体四散而流);散涣(形容水四散而流)
(4) 散发,使分散
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博我一人之产业。——清· 黄宗羲《原君》
(5) 又如:散福(分食祭祀后的食品,布福);散子(撒种);散灰扃户(在地上撒灰,将门户关锁);散花(使花朵飘散);散金(散发钱财);散传(分支传播);散振(为救济人而分发财物);散配(分发);散财(分发财物);散赡(散发财务以接济别人);散积(散发所积存的财务);散赐(分赐)
(6) 敞开
欲写,先散怀抱,任情恣情,然后书之。——蔡邕《笔论》
(7) 又如:散衣襟
(8) 排遣
[以]虫篆散忧乐。——鲍照《蜀四贤》
(9) 又如:散散儿(散散心);散愁;散荡(散心,解闷);散适(走动散心);散想(舒散心怀);散虑(排遣忧愁)
(10) 逃,逃走
壮者散而之四方。——《孟子·梁惠王下》
(11) 放,放牧
马散之华山之阳。——《礼记·乐记》
(12) 抒发 。如:散怀(抒发情怀);散意(表白心意)
(13) 结束 [(of a meeting, etc.) be over]。如:会还没散,我有事先走了;散班(下班);散更(夜间的最后一次打更);散坐(宴会结束,宾客离席)
(14) 丧失,失去 。如:散灭(散失净尽);散阙(散失不全);散朴(失去质朴)
〈形〉
(1) 杂乱,纷乱
不与物散,粹之至也。——《淮南子·原道》


赦,金文(加两点的“大”,像人身上有火星,表示火刑)(攴,持械执法),表示执行火刑。造字本义:动词,免除罪犯死刑。篆文承续金文字形。篆文异体字将 写成(赤,火刑),突出免于火刑的含义。隶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赤”。
《説文解字》:赦,置也。从攴,赤聲。,赦或从亦。(赦,释放,免罪。字形采用“攴”作边旁,采用“赤”作声旁。,有的“赦”字采用“亦”作声旁。   )


半,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分解、分裂。叛,篆文(半,分裂)(反,违背),造字本义:动词,军队分裂,违抗中央政权。
《説》:叛,半也。从半,反聲。(叛,分离。字形采用“半”作边旁,采用“反”作声旁。)


罰,金文(网,逮捕)(言,审讯、判罪)(刀,用刑、惩治),造字本义:动词,逮捕罪人,审讯并用刑惩治。篆文承续金文字形。隶书将篆文字形中的“网”简化为“四”。
《説》:罰,辠之小者。从刀,从詈。未以刀有所贼,但持刀罵詈则應罰。 (罚,对较罪行的处置。字形采用“刀、詈”会义。未曾持刀劫掠,但持刀威胁者则应当处罚。)   


本    字“罪”    非,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非法。罪,篆文(网,缉捕)(非,非法),表示缉凶。造字本义:动词,抓捕、惩罚犯人。
        隶书将篆文字形中的“网”写成“四”。
合并字“辠”   辠,金文(自,鼻子)(辛,刑具),表示割鼻刑罚。造字本义:动词,古代酷刑,割去罪犯鼻子。篆文承续金文字形。
《説》:罪,捕魚竹网。从网、非。秦以罪爲辠字。 (罪,捕鱼的竹网。字形采用“网、非”会义。秦人用“罪”字代替“辠”字。 )


酷,古陶(酉,酒)(告,杀牛祭祀),造字本义:名词,用于祭祀的浓香美酒。篆文字形与古陶字形相似。
《説》:酷,酒厚味也。从酉,告聲。(酷,酒味浓厚。字形采用“酉”作边旁,采用“告”作声旁。)


美,甲骨文(像花枝或草叶)(大,人),表示头戴花草饰物。有的甲骨文把“大”(人)写成“夫”(成年男子束发,并用发簪固定),表示将花草饰物固定在头发上。有的甲骨文把花草形状写成近似于“華”(花)的,像花环上花草簇集的样子。造字本义:形容词,头戴花环的人,华丽,悦目,好看,漂亮。金文把甲骨文字形中近似于“華”的花草形象写成似“羊”非“羊”的。篆文将金文字形中的写成“羊”。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   
《説》:美,甘也。从羊,从大。羊在六畜主給膳也。美與善同意。(美,美味,爽口。字形采用“羊、大”会义。羊在六畜之中是提供肉食的主力。“美”与“善”同义。)


柬,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挑选、挑剔。諫,金文(柬,挑选、挑剔)(言,言说、评论),表示挑剔、批评。造字本义:动词,臣子批评或忠告君王。篆文承续金文字形。隶书将篆文字形中的简写成。
《説》:諫,証也。从言,柬聲。(谏,向朝廷进言。字形采用“言”作边旁,采用“柬”作声旁。)


本    字“仇”    九,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挥臂攻击。仇,篆文(人)(九,“究”的省略,追究),表示追究对方。造字本义:动词,追究伤害,
                     攻击报复。
                     注:“仇”合并“雠”之后,“仇”只在作为姓氏或地名时读它原有的读音qiú;作动词时转读被合并字“雠”的读音 chóu ,这是合并简化过程发生的“变读”现象。
             合并字“雠”    讎,金文(隹,“唯”的省略,应答)(言,应答)(隹,“唯”,应答),表示双鸟对鸣求偶。造字本义:动词,两个情人像鸟儿一样互相甜言蜜语、唯唯应答,调情求偶。篆文承续金文字形。
   仇 《说》:仇,讎也。从人,九聲。 (仇,配偶。字形采用“人”作边旁,采用“九”作声旁。 )
   讎   《説》:讎,猶也。从言,雔聲。(讎,对答。字形采用“言”作边旁,采用“雔”作声旁。)


“戔”是“殘”的本字。戔,甲骨文(戈,战争武器)(戈,战争武器),表示武力相向,残酷拼杀。篆文将甲骨文字形中的写成。当“戔”成为单纯字件后,篆文再加“歹”(死)另造“殘”代替:(歹,“死”)(戔,双戈相撕杀),表示武力拼杀,置对方于死地。造字本义:动词,为争夺利益,武力相向,凶狠无情,不惜杀伤、杀死对方。隶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将篆文字形中上下结构的两个“戈”、,重叠简化成独体字。俗体楷书承续隶书字形,将正体楷书字形中的写成。
《説》:殘,賊也。从歺,戔聲。(残,残害。字形采用“歹”作边旁,采用“戋”作声旁。)
三、自译
       (以明示下者暗)君主当务静务虚无为,以道照下。把道挂在嘴上明示臣下,道则失矣,失道则暗。(有过不知者蔽)有失道之过而不察不知,则智被蔽矣。(迷而不返者惑)离道失智,如踏迷途,无返而惑。      (以言取怨者祸)失道之言,导之以怨,怨而生祸。(令以心乖者废)私志入公道,心令相背,令出事废。(后令缪前者毁)朝令夕改,国家昏乱,业被毁矣。      (怒而无威者犯)怒而施暴则失威,下逾节而犯上以抗。(好直辱人者秧)凌下辱人以维私权,必遭祸秧。(戮辱所任者危)以私法杀戮违逆者,失人心,却人才,业危矣。      (慢其所敬者凶)怠慢当尊敬之道、人、事,则埋下凶根。(貌合心离者孤)以私运公,如孤家寡人。(亲谗远忠者亡)近奸佞小人,远忠贞之臣,公道必损,国必亡。      (近色远贤者昏)沉湎声色犬马,远离公道贤臣,昏乱无道。(女谒公行者乱)女人干政乱公法,(私人以官者浮)以私志设官,浮于公道。      (凌下取胜者侵)以私道行公权,以暴制群下,侵民之主。(名不胜实者耗)以名伤实则乱,乱则空耗国力民力。      (略己而责人者不治)忽略个人之过,只知责人,则国不治。(自厚而薄人者弃)厚己薄人,赏罚失当,名实混乱,贤良弃之。      (以过弃功者损)以功抵过,赏罚不公,损失其德威。(群下外异者沦)臣下起外异之心,国渐沦亡。(既用不任者疏)贤良之士,用而不任,其心日疏。      (行赏吝色者沮)对立功之人行赏吝啬,使其沮丧绝望。(多许少与者怨)承诺多兑现少,使其心生怨恨,(既迎而拒者乖)表面欢迎实则拒之,使其心生乖张。      (薄施厚望者不报)少给予而多愿,无功可报。(贵而忘贱者不久)贵而忘其基者为贱,其根基不久矣。         (念旧怨而弃新功者凶)念其旧怨而弃其新功,为凶。(用人不正者殆)用人未正其位,国之事业被殆慢。(强用人者不蓄)不知人善任,万物不得其宜,贤良不为其蓄。(为人择官者乱)因官设任,因人择官,乱道毁业。(失其所强者弱)用人不用其强,输出为弱。(决策于不仁者险)失仁义而决策,天下险矣。         (阴计外泄者败)弃公法而行私法,外泄其私欲,必致败亡。(厚敛薄施者凋)营私道而非营公道,国将衰败。         (战士贫游士富者衰)君主不积于战士而积于游士,而国将衰败。(货赂公行者昧)亡主善积货,而亡其道德,其愚昧矣。         (闻善忽略、记过不忘者暴)善恶不分,不乐人之善而记人之过,残暴也。(所任不可信,所信不可任者浊)举奸避贤,世道混浊不勘。         (牧人以德者集)以德牧人,天下归心,万民拥戴。(绳人以刑者散)以刑绳人,贤干远避,万民唾弃。         (小功不赏则大功不立)有功不赏则无立功之心,(小怨不赦而大怨必生)不免小过则易生大怨。         (赏不服人罚不甘心者叛)舍公道而行私法,赏罚不服人,引起叛乱。(赏及无功罚及无罪者酷)赏无功罚无罪者,残暴之至。         (听谗而美、闻谏而仇者亡)喜听谗言仇闻诤言,国多败亡。(能有其有者安,贪人之有者残)民富国强,民贫则国残。能让民有其有者,则国安;贪民之有者,则国残败矣。

流水拨动琴弦 发表于 2019-6-15 23:50:53

第十周
一、要点
君主(领导)        明道、正德、选贤任能,决策指挥,赏善罚恶        无为        务道务心务虚务静
臣下(下属)        择明主而事,忠君之事,守职不废,奋发有为,务善进取        有为        务能务力务实务动

以明示下→失去反身修德之能力→迷惑→心令相乖→令出事废→后令谬前
奸:男人干女人干的事。如果男人营利废公,会被称为奸人。女人干政,营私废公,被人称为祸水。男人奉公守职为贤良,女人奉公守职也会被称颂。
王主积于民,霸主积于将战士,衰主积于贵人,亡主积于妇女珠玉,故先王慎其所积。

二、心得
明晰自厚(薄人)、略己(责人)、薄施(厚望)、厚敛(薄施)的关系;处理好公道与私法的关系;明事非,明正义,明天道。

流水拨动琴弦 发表于 2019-6-29 20:16:53

本帖最后由 流水拨动琴弦 于 2019-6-29 20:24 编辑

第十一周
一、原文

安礼
怨在不舍小过,患在不预定谋。福在积善,祸在积恶。
饥在贱农,寒在堕织。安在得人,危在失事。
富在迎在,贫在弃时。上无常操,下多疑心。
轻上生罪,侮下无亲。近臣不重,远臣轻之。
自疑不信人,自信不疑人。枉士无正友,曲上无直下。
危国无贤人,乱政无善人。爱人深者求贤急,乐得贤者养人厚。
国将霸者士皆归,邦将亡者贤先避。
地薄者大物不产,水浅者大鱼不游,树秃者大禽不栖,林疏者大兽不居。
山峭者崩,泽满者溢。弃玉取石者盲,羊质虎皮者辱。
衣不举领者倒,走不视地者颠。柱弱者屋坏,辅弱者国倾。
足寒伤心,人怨伤国。山将崩者下先隳,国将衰者人先弊。
根枯树朽,人困国残。与覆车同轨者倾,与亡国同事者灭。
见已失者慎将失,恶其迹者需避之。畏危者安,畏亡者存。
夫人之所行,有道则吉,无道则凶。吉者,百福所归;凶者,百祸所攻。
非其神圣,自然所钟。务善策者无恶事,无远虑者有近忧。
同志相得,同仁相忧,同恶相党,同爱相求,同美相妒,同智相谋,同贵相害,同利相忌,同声相应,同气相感,同类相依,同义相亲,
同难相济,同道相成,同艺相轨,同巧相胜;此乃数之所得,不可与理违。
释己而教人者逆,正己而化人者顺。
逆者难从,顺者易行,难从则乱,易行则理。
如此理身、理家、理国,可也!

二、查字
安,甲骨文(宀,新房)(女,新娘),表示新房中有新娘。有的甲骨文将“女”写成,表示别亲远嫁的女子忧伤落泪。在古代的农业社会,兴宅、娶亲,是男子一生中至关重要的两大事件,直接而深刻地影响到男子个人的心理状态,顺利兴宅、娶亲,便能安居乐业,反之内心则焦虑不宁。造字本义:动词,男子建房娶亲成家,内心踏实过日子。古人称娶亲成家、专心度日为“安”;称生活富足、内心愉快安定为“寧”*,“安”是“寧”的基础,“寧”是“安”的高级境界。


豊”是“禮”的本字。豊,甲骨文(像许多打着绳结的玉串)(壴,有脚架的建鼓),表示击鼓献玉,敬奉神灵。造字本义:动词,击鼓奏乐,并用美玉美酒敬拜祖先和神灵。


怨,金文怨(令,喝斥、要求)(心,恨),造字本义:动词,对苛刻要求表示不满。《说》:怨,藏恨于心。


才,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房柱房梁。在,金文(才,柱梁,房屋)(土,田地),表示赖以生存的居所和田地。造字本义:动词,有屋有地,定居生活。“存”* 的本义是传宗接代,强调时间上能延续;“在”的本义是定居生活,强调空间上有支点。


,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余”的省略,表示简易茅屋。舍,甲骨文(余,单柱、无壁的简易茅屋)(囗,代表村邑),表示村邑中的茅屋。造字本义:名词,村邑中供旅人暂住的简易客店。 《说》:舍,为旅客服务的商业客馆叫“舍”。

小”是“沙”的本字;“少”和“小”同源。小,甲骨文像三(众多)颗细微的沙粒。造字本义:名词,细微的沙粒。《说》:小,物体细微的特征。字形采用“八”作边旁,“丨”现而加细分。

咼,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残骨,借代死亡。過,金文(辵,行进)(残骨,借代死亡),表示生命在岁月的行进中化成枯骨。造字本义:动词,在时光流逝中走向死亡,身化枯骨,生命不再。

串,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从内部连贯在一起。患,金文(宀,房屋)(像疼痛皱眉的病人)(双手),表示为家中的病人按摩、抚慰。籀文(门,代表室内)(卄,皱眉的形象)(心,忧虑),表示古人因某种可怕的疾病躺在家里痛苦皱眉。篆文另造会义兼形声的字形:(串,从内部连贯在一起)(心,忧虑),表示家人生病,亲人同感忧虑。造字本义:动词,生病卧床,居家疗养,亲人忧虑。

予,既是声旁又是形旁,表示通过。預,篆文預(予,通过)(頁,头脑),表示让想象情景过脑。造字本义:动词,情况发生前在大脑里模拟、构想。 《说文解字》:预,安定。

定,甲骨文(宀,房屋)(足,结束征战归邑),表示结束征战,消除暴乱,归家安生。远古男子为了觅食和战争,总是常常外出远行奔波,回归家园是身心踏实的歇息。造字本义:动词,结束征战,安居度日。
某,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不确定。謀,金文謀(言,商议)(某,不确定),造字本义:动词,因为对策略没把握而找人商讨。
畐,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酉”的变形,表示酒坛。福,甲骨文(示,祭祀)(又,巫师的动作)(酉,酒坛)(双手,奉持),表示巫师手奉美酒,祭祀祈祷。造字本义:动词,用美酒祭神,祈求富足安康。从甲骨文字形看远古祖先的幸福观,“幸”* 为帝王所赐,是临死获赦而活着;“福”为上苍所赐,是神佑而富足安康。

責,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绩”的省略,表示续接、累加。积,籀文(禾,谷物)(责,绩,续接、累加),表示持续累加的谷物。造字本义:名词,储备的粮食。《说》:积,聚集。

禍,甲骨文像大块骨头上刻有很多符号。有的甲骨文写作“占”,表示祭祀占卜时显示的凶兆。有的甲骨文加“犬”(猎),表示用来刻写的骨头来自猎物。造字本义:动词,神因人的过犯而降下死难。

几,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小桌子。飢,金文(食,食物)(几,小桌),表示桌上没有或很少食物。篆文将金文字形中的写成。造字本义:动词,餐桌上没有食物。“饥”形容家庭缺乏食物的状况,餐桌上没有食物;“饿”*形容个体胃部缺乏食物的状况,久饥而呻吟叹息。


戔,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刀戈相加。賤,篆文(贝壳)(戔,刀戈相加),表示用刀、戈破坏贝壳。远古时代完整的贝壳曾经是可流通的货币,而贝壳的碎块却没有货币功能。造字本义:动词,毁坏贝壳,使其失去货币价值。

“辳”(農)与“蓐”同源,后分化;“農”是“辳”的异体字。辱,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持锄下地,艰辛劳作。蓐,甲骨文(草丛)(辱,持锄劳作),表示锄草垦荒。有的甲骨文用丛林代替草丛写作“辳”,表示在丛林中垦荒。金文承续甲骨文字形。有的金文加“田”写作“農”,表示在荒山草莾中开垦田地。有的金文则误将表示草莾的四个“屮”写成双手。籀文承续金文字形。有的籀文误将金文字形中的“田”写成“囟”。造字本义:动词,在林野伐木锄草,垦荒耕种。古籍多以“農”代替“辳”。蓐,强调为了开辟田地而锄草垦荒;辳,强调为了开辟田地而伐木垦荒;農,强调山民在林野伐木锄草的目的是开辟种植庄稼的田地。   

爿,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睡卧家具。寒,甲骨文(身,人体)(茻,草堆)(爿,床),像一个人睡在铺满草蓐的床上,表示天气凄冷肃杀。造字本义:动词,在结冰的冷天夜晚,睡觉时用草褥保暖。古人认为“燠”是热之始,“暑”是热之极;“凉”是冷之始,“寒”是冷之极。

堕:掉下来,坠落:~落。~地。~马。~胎。~甑不顾(喻对已经过去的事,不作无益的惋惜)。形声。从土,隋声。甲骨文字形,右边是“阜”(象陡坡),左边是倒过来的“人”。会意。表示人从陡坡上掉下。本义:毁坏。堕,败城阜曰堕。――《说》

戠,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标识。織,金文織(“戠”的省略,标识)(糸,布帛),表示布帛上的标识。篆文織(糸,布帛)(戠,即“识”),明确“标识”含义。造字本义:动词,用有色丝线在布帛上纺出标识。说文解字》:织,制作布帛丝品的工艺总称。

得,甲骨文得(手,拾)(贝,最原始货币),表示拾贝。有的甲骨文加“彳”(行进),表示古代中原人长途跋涉到湖海之滨寻觅和拾捡贝壳。造字本义:动词,捡到贝壳,喜获财富。远行拾获海贝为“得”;远行深山采集有所收获为“遂”。

失,金文失在手“手”上加一捺指事符号],表示手未抓牢。造字本义:动词,手未抓牢而丢落。

富,金文富(宀,房屋)(酉,酒坛),造字本义:形容词,家境宽裕,有余粮酿酒。远古时代粮食匮乏,酒品稀有,家中有酒是生活宽裕的标志。篆文误将金文字形中酒坛形状写成“畐”。《说》:富,所需皆备。另一种说法认为,“富”是家底厚实。

“來”是“麥”的本字。來,甲骨文像叶子对生的麦子,顶部的一撇像麦穗。有的甲骨文略有变形,误将表示麦茎的中间一竖穿透表示麦穗的一横。金文承续甲骨文字形。有的金文加“彳”(行,迁移)、(止,“趾”),强调麦子由异域“引进”中原。麦子是从南欧及西亚引进的作物品种,产量大大高于黍、粟等本土作物,古人将这种优良作物命名为“來”——外来的。造字本义:名词,麦子,从外域引进的作物。
卬,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仰视。迎,古鈢字形迎(辵,行进)(卬,仰视),表示上前仰视接客。造字本义:动词,仰面上前接待,以示敬重和热情。
貧,籀文(宀,家)(分),造字本义:动词,分割家产。篆文](分)(貝,财产),强调分割财产。《说》:贫,家产而众人分割而减少。
弃:其,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箕”的本字,表示箕筐,农用盛具。棄,甲骨文(子,幼婴)(其,即“箕”,竹筐)(双手),表示双手持箕,将箕筐中的幼婴送出家门。远古时代有些先民出于生存环境的压力,被迫将病婴、女婴、或无力养育的婴儿装在箕筐里,送到确信有人经过的地方,让善心人收养。造字本义:动词,将幼婴装在箕筐里送出门外等人收养。《说》:弃,遗弃婴儿。
止,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趾”的本字,表示行进。時,甲骨文(止,行进)(日,太阳),表示太阳运行。造字本义:名词,太阳运行的节奏,季节。四季为“时”;一天为“日”*《说》: 时,四季。

无,篆文无在(兀,秃头)上加一横,表示,强调“兀”的程度,造字本义:形容词,头顶全秃,没有头发。 “兀”*是秃顶;“无”是光头。
尚,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崇尚的、流行的。常,篆文常(尚,崇尚、流行)(巾,布),表示人们崇尚的服饰。造字本义:名词,古代长期流行的服饰。古代称连体裙为“裳”*,称长裙为“常”。《说》:常,下身穿的衣裙。
操:喿,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成群小鸟在树上呱叫。操,篆文操(手,挥动拳脚)噪,集体呐喊),造字本义:动词,集体喊着口令训练或演习。《说文解字》:操,把持。

多,甲骨文(夕,肉块)(夕,肉块),表示两份肉食。在物质匮乏的原始共产平分时代,人们均分物用,尤其均分肉食,一人独占双份就是“超额”。造字本义:动词,一人独占双份、多份肉食。平分肉食为“宜”;独享双份肉食为“多”;堆积大量肉食为“叠”。

疑,甲骨文疑像一个拄着手杖的人发傻地张大嘴巴,困惑而不知所向的样子。有的甲骨文加“彳”(十字路口),强调在十字路口迷路含义。金文疑(牛,可能是“屰”之误写,迎面而来的人)(困惑地张着大嘴的人)(“彳”的误写)(止,行进),表示迷路者向迎面而来的行人问路。篆文误将金文中张大的嘴巴写成“匕,误将金文字形中的“大”(人)写成“矢”,并以“子”代替“牛”(“屰”之误写),表示小孩迷路。造字本义:动词,在十字路口不知所往。“疑”生于对外部的无知,致知即可释疑;“惑”*生于内心的混乱,心乱生于贪欲——“四十不惑”,是指人到中年后能够看清自己真正的欲求而获得明智。
心,甲骨文是象形字,字形像包形的内脏器官。金文在包形器官基础上增加动脉和静脉的入口管道形象,并在包形器官的内部增加一点表示血液的指事符号,整个字形像人体内包形的泵血器官。有的金文简化血管形状。有的金文省去表示血液的指事符号。造字本义:名词,人体的泵血器官,从静脉接受血液并将其压入动脉从而维持血液在整个循环系统中的流动。

轻:巠,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徑”的省略,表示便道、小道。輕,篆文輕(車)(巠,“径”,便道、小道),表示可以在小道上运转自如的小型战车。造字本义:形容词,战车负重少、运转自如。 《说》:轻,轻型战车。

罪:非,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非法。罪,篆文罪(网,缉捕)(非,非法),表示缉凶。造字本义:动词,抓捕、惩罚犯人。隶书将篆文字形中的“网”写成“四”。

侮,甲骨文(又,抓住、控制)(女)(人,冒犯者),表示依仗暴力对被控制的妇女进行欺辱伤害。造字本义:动词,欺辱妇女,以暴力做违背妇女意愿的事。《说》:侮,轻慢。

亲:辛,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刑罚。親,金文(辛,受刑、受监)(見,探望),表示探监。篆文将金文字形中的“辛”写成“亲”,将金文字形中的“見”写成。在专制文化深入人心的古代,无论罪名虚实,一个人一旦被官府定罪入狱,就将终身背负耻辱,因此在古人看来,只有被血缘联系着的至近至密者,才可能探监慰问,不离不弃。造字本义:动词,探视狱中受监的家人。


近,籀文(止,即“趾”的本字,指行进)(在“水”字上切入两横指事符号,表示渡河),表示行军的部队徒步涉水,以为捷径。造字本义:动词,行军的部队徒步涉水,以为捷径。
重,甲骨文(人,旅者)(束,是“東”的简写,行囊),表示旅人背负行囊旅行。有的甲骨文将左右结构写成混合结构,像行囊落在了旅人的脚跟位置,强调脚跟所感受到的行囊的下沉份量。造字本义:动词,肩扛背驮的沉甸甸的行囊。
袁,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衣物。遠,甲骨文(袁,衣物)(又,抓、持)(亍,即“彳”,行进),表示带上衣物行囊长途出行。造字本义:动词,带上衣物行囊长途出行。

信,金文信(人)(口,说话),表示开口许诺。有的金文信(千)(言,说话),表示用千言万语保证。造字本义:动词,许诺,发誓。

“自”是“鼻”的本字。自,甲骨文自像人的鼻子,有鼻梁、鼻翼。有的甲骨文突出鼻骨与鼻弯。金文自略有变形,突出了两侧鼻翼。有的金文将两侧鼻翼连写成封闭的。造字本义:名词,鼻子,位于脸部中央的呼吸器官。在向他人表达“我”的时候,人们习惯于手指本人脸部(即头部正面)的中央位置,即鼻部位置,于是“自”(即鼻子)渐渐成了第一人称。当“自”的“鼻子”本义消失后,甲骨文再加(像蛇信,感觉器官)另造“鼻”代替,表示“鼻”的嗅觉功能。古汉字中的人称来源,体现了古人的自我中心意识:脸部的正中央为“自”(鼻子,第一人称),脸部的下边为“而”(颌须,第二人称),身体的最下端为“之”(脚板,第三人称);同样,威猛的武器为“我”(大戌,第一人称),而只用于短程集发的弓弩为“尔”(排箭,第二人称)。

枉:王,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狂”的省略,表示疯乱、不正常。枉,篆文枉(木,树)(“狂”,病态),造字本义:形容词,树枝弯曲,病态生长。《说》: 枉,树木苍老弯曲。字形采用“木”作边旁。

士,金文士像是有手柄的宽刃战斧。造字本义:名词,手持大斧作战的武夫。在远古冷兵器时代,军人所使用的武器,代表其在军中的级别与地位:身在前线用小斧作战的叫“兵”* ;身在将帅身边使用大型战斧的高级警卫叫“士”;手持特大战斧的首领叫“王”* 。最早的竹制武器叫“不”* ;使用带刃的木制武器的首领叫“帝”* ;文治天下的首领叫“君”* ;头戴金冠的王者叫“皇”* 。《说》:士,善于办事的人。天地之数,从一开始,到十结束。字形采用“一、十”会义。孔子说:“能推十合一、从众多事物中推演归纳出一个根本道理的人,就是高明的士。”所有与士相关的字,都采用“士”作边旁。

“正”是“征”的本字。正,甲骨文(囗,城邑、方国)(止,行军),表示征伐不义之邑。造字本义:动词,行军征战,讨伐不义之地。古人称不义的侵略为“各”,称仗义的讨伐为“正”。

友:又,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抓握。友,甲骨文友(又,抓握)(又,抓握),表示握手结交。造字本义:动词,两人结交,协力互助。双手配合为“友”[,三(多)手配合为“协”。《说》:友,志趣相投叫作“友”。字形采用两个“又”会义,像两人交手相握,彼此友好。

曲,金文是象形字,字形像一截竹子被揉折成直角。将竹子烧烤到发软,就可以用外力将竹子揉折出不同角度。篆文像一截竹子被揉成“∪”形。造字本义:动词,揉折竹子。隶书“曲”误将篆文字形中 “∪”形的竹管简写。 《说》:曲,像器具凹曲以承载物品的形状。有的解释说,“曲”,是养蚕薄。

直,甲骨文在眼睛上加一竖线],表示目光向正前方看。造字本义:动词,正视,面对而不回避。金文误将短竖线写成“十”,并加一曲形,表示去曲求正。有的金文在“直”的字形上加“木”,表示木匠眯眼看木料,以便消除凸曲部分。篆文基本承续金文字形。有的隶书将转曲形简化成一横。“直” 的“正视前方”本义消失后,篆文再加“人”另造“值”代替。

危,甲骨文(像悬崖)(像坠石),表示悬崖坠石。造字本义:形容词,人在高崖或崖下而害怕,担心自身坠崖或坠石。《说》:危,人在高处而恐惧。

“或”是“域”和“國”的本字。囗,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郭”的省略,表示城邑外围武力守卫的护墙。或,甲骨文(戈,武力)(囗,即“郭”,城墙、城邑),表示有武力护卫的城邑、疆域。造字本义:名词,武力守卫的一方独立疆域,有独立军政体系的主权社会。《说》:国,诸候受封之地。

“臤”是“賢”的本字。臤,甲骨文(臣,官吏)(又,抓持,掌握、管理),表示有管理才能的官吏。造字本义:名词,具备出众的管理、执行才能的大臣。古人称男子善于管理组织为“贤”,称女子心灵手巧为“惠” 。

,既是声旁也是形旁,金文字形像纺织者手工、整理纺织机上散乱或混杂无序的丝线,使丝线条理有序,便于纺织。亂,金文(,手工整理织机上混杂无序的丝线)(乙,织机上的丝线),表示织机上的丝线混杂无序。造字本义:形容词,织机上的丝线混杂无序。《说》:乱,理清杂丝。字形采用“乙”作边旁,“乙”表示理清纷杂的丝绪。

政:正,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征”的本字,表示出兵讨伐不义之地。政,甲骨文政(正,征伐不义之地)(攴,持械攻击),表示武力征服。造字本义:动词,武力征服并用暴力统治。《说》:政,以强力施行正义。

羊,既是声旁也是形旁,通“祥”。善,甲骨文(羊,即“祥”)(双目,眼睛),表示眼神安祥温和,所谓“慈眉善目”。造字本义:形容词,神态安祥,言语亲和。《字》:善,吉祥。字形采用“誩、羊”会义。“善”这个字,与“義”(义)、“美”同义。

霸,形声。字从雨,从“革肉”,“革肉”亦声。“革肉”意为“以皮革裹体”。“雨”和“革肉”联合起来表示“暴雨如注,似鞭子抽打人体,人体只能用皮革裹体来抵挡”。本义:暴雨。

歸,甲骨文(兵符,借代军队、战争)(止,终结)(方,方国、边远势力),表示边境方国停止战争状态。造字本义:动词,异域远疆停止敌对与战争状态,顺服于中央朝廷。

亡,甲骨文是指事字,字形在“人”的手部位置加一竖指事符号,表示手持盾、甲之类的护具作掩护。造字本义:动词,战败的士兵手举盾甲逃命。
避,辟,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杀头。避,甲骨文(彳,行进)(辟,杀头),表示为躲死难而逃亡。造字本义:动词,为躲刑戳或战乱而逃离是非之地。《说》:避,迂迴绕开。

地,金文字形与“坠”同源。地,金文(阜,用于抛葬的山崖)(倒写的“人”,被抛葬的死者)(被捆绑的“人”,表示包裹尸体)(又,抓持,抛掷)(土,深坑),表示远古时代用于抛葬的深谷深坑。客家方言至今仍称“墓”为“地”,称“扫墓”为“告地”。造字本义:名词,从抛葬到土葬过渡的远古时代的简单墓穴。《说》:地,宇宙间浑沌的元气初分之时,轻清的阳气上升为天,重浊的阴气下沉为地。地是万物陈列的所在。

薄:溥,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水大、四处漫延。簿,篆文(草)(溥,漫延),表示草丛漫延生长。造字本义:名词,漫延生长的草丛。《说》:薄,林中草木丛生。

产,金文产(“彦”的省略,即“谚”,古谚,表示狩猎、农耕经验)(生,草木萌发),表示依据农谚耕作庄稼。造字本义:动词,古人利用农谚耕种作物。

水,甲骨文像峭壁上落下的液滴。有的甲骨文像崎岖凹凸的岩壁两边液体向下流泻飞溅的样子。有的甲骨文像山涧。造字本义:名词,从山岩或峭壁上飞溅而下的山泉。金文承续甲骨文字形。有的金文将甲骨文字形中崎岖岩壁的形象淡化为流动的曲线。篆文承续金文字形。隶书变形较大,将篆文表示岩壁的折线简化成一竖,将篆文字形中的四点液滴形状连写成,泉流的象形特征由此消失。在甲骨文中,动态的流水一般写作纵向的或,静止或漫流的水通常写作横向的(参见“昔”* 、“益”* )。在造字时代,水流的源头叫“泉”;石壁上飞溅的山泉叫“水”;由山泉汇成的水叫“涧”;山涧在地面汇成的清流叫“溪” ;众多小溪汇成的水流叫“川” ;众多川流汇成的大川叫“河”,最大的河的叫“江”。

戔,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戈戟利器,比喻河心嶙嶙耸立的礁石。淺,金文(河水)(戔,如戈的嶙嶙礁石),造字本义:形容词,水位低,河心礁石嶙嶙耸立。

“斿”是“遊”的本字。斿,甲骨文(,旗帜)(子,学童),像飘扬的旗帜引领一队学子。造字本义:动词,古代学子以族旗为护照,举旗越境参观巡学。古人称泅水横渡为 “游”,称顺着河道长距离游行为“泳”。《説》:游,旌旗之流也。

“尌”是“樹”的本字。尌,甲骨文(木,小树)(豆,盛器)(又,抓、手持),表示手持木苗栽种在盆子里。造字本义:动词,盆栽木本或草本植物的小苗。在甲骨文字形中,“树”是动词,表示植树;“木”是名词,表示一棵树。《说》:树,播种、培育、种植等农事的总称。

兀,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头上无发、光头。秃,篆文(禾,庄稼)(“兀”的变形,光头),表示庄稼不结穗。造字本义:形容词,庄稼茎稍光裸不结穗。庄稼扬花抽穗叫“秀”,庄稼裸茎不结穗叫“秃”。

鳥,甲骨文鳥像长尾飞禽,描画了飞禽的喙、羽、爪。有的甲骨文画出了全身的羽毛和羽冠。金文、篆文[淡化鸟喙形象,并将飞禽的爪形简化成“匕”。造字本义:名词,长尾飞禽。“禽”是“擒”的本字。禽,早期甲骨文禽是象形字,像倒置的“网”。网口朝下,表示在地面狩捕鸟类或小动物;网口朝上,表示用网罩在空中追扑飞行的鸟雀。晚期甲骨文(开口向上的“网”,捕鸟工具)(“十”是“又”的变形,抓持),表示持网捕鸟。金文在网罩上方加一个盖子,表示将抓捕的鸟雀放在封闭空间里。在天人无界的远古时代,人鸟无争,鸟不惧人,因此农夫用衣服就可以直接扑捕田间的鸟雀,猎人用网罩就可以直接追捕空中的飞鸟。造字本义:动词,持网捕鸟。石鼓文误将金文字形中的罩盖写成“今”,并将金文字形中的“又”(抓)写成(手持网柄)。篆文承续金文字形。当“禽”的“捕鸟”本义消失后,篆文再加“手”另造“擒”代替。用网罩在空中追扑飞行的鸟雀叫“禽”,用支架在地上的网罩等候跳跃觅食的鸟雀叫“罗”。
   
栖,形声。字从木,从西,西亦声。“西”指“太阳归西”、“太阳下山”。“木”指“树木”。“木”与“西”联合起来表示“太阳下山的时候,鸟儿回到树上的巢里”。本义:鸟类歇息。

林,甲骨文(木,树)(木,树),表示大量的、成排成片的树木。造字本义:名词,成片丛生的树木。“木”是象形字,甲骨文像一株树,上部是枝下部是根;“本”是指事字,金文在树根部位加三点指事符号,表示树在地下的营养器官;“末”是指事字,金文在树梢部位加一点指事符号,表示尾端; “未”是象形字,甲骨文像树上枝桠重重,表示枝叶茂盛;“果”是象形字,甲骨文像树上结满球状实籽;“朱”是指事字,甲骨文在主杆部位加一点指事符号,表示树干;“林”是会义字,甲骨文像树连树的样子;“森”是会义字,甲骨文比“林”多一“木”,表示“森”为“大林”。

疏本意指清除阻塞,使畅通。引申为分散,又引申指稀,再引申指关系远。人与事的关系远就是生疏、不熟悉,人与人之间关系远就是疏远,距离大就是不细密于是引申为粗疏。疏还指对古书的旧注作进一步解释。

“獸”与“狩”同源,后分化。獸,甲骨文(弹,石弹)(犬,猎狗),表示用石弹、猎犬捕猎。造字本义:动词,带着猎犬,以石弹干器为武器,埋伏狩猎。

甲骨文假借“育”代替“居”。育,甲骨文(人,指妇女 )(倒写的“子”,表示刚降生的婴儿),表示妇女生孩子,呆在家里坐月子。在古人眼里,妇女坐月子,安安定定在家里过日子,最能体现“家居”的本质。造字本义:动词,妇女生育坐月子,安安定定在家里过日子。   

山,甲骨文像遥望中地平线上起伏连绵的群峰的线描,有三(众多)座峰头。金文写成剪影。有的金文将三个峰头简化成三个短竖,淡化峰尖形象。篆文保留中间一座峰岭的象形特征。造字本义:名词,起伏叠嶂的峰岭。隶书完全失去峰岭形象。两峰相连、或零散不成方向的小山叫“丘”,众峰(三峰)相连、形成一定走向的群峰叫“山”。 《说》:山,宣发地气。高山宣发地气,散布四方,促生万物,有石崖而高耸。象高峰连绵之形。

峭,形声。字从山,从肖,肖亦声。“肖”指“变小变细”。“山”与“肖”联合起来表示“山(往上)变小变细”。本义:山峰、山尖。峭,陵也。从阜,肖声。斗直曰峭。——东汉·许慎《说》

崩:朋,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并连。崩,籀文(阜,高山)(朋,并连),表示山体连锁。造字本义:动词,山体连锁塌滑。

“者”是“煮”和“诸”的本字。者,甲骨文(像木柴着火,火星喷溅)(火),表示古代部落燃烧篝火,用以煮食,聚众社交。金文将甲骨文字形中的改写;将底部的“火”写成“口”(言说),表示部落成员围绕火堆漫谈交流。造字本义:动词,古代部落生火煮食,聚众漫谈。《说》:者,表示事物判断的代词。

睪,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擇”的本字,表示挑选。澤,古鈢(水,河川)(睪,选择),造字本义:动词,择地截流,蓄水灌溉。《说》:泽,光亮湿润。

,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均匀,平均。滿,篆文(水)(均匀),表示水充斥每一处。造字本义:动词,容器内液体饱和。《说》:满,液体达到器皿容量而外溢。

益,甲骨文像水从器皿上溢出。当“益”的“满溢”本义消失后,篆文再加(水)另造“溢”代替。造字本义:动词,水从器皿满出来。《说》:溢,器皿装满液体。


玉,甲骨文玉像一根丝绳串着四片宝石的薄片,丝绳上端为绳结简化成三片宝石和一根串绳,字形与“丰”字相似。金文、篆文省去上下两端的线头,字形与“君王”的“王”字相似。隶书在“王”字上加一点指事符号,变成指事字,以区别于“王”* 。造字本义:名词,用丝绳串起来的珍玩宝石。说》:玉,最美的石头。玉有五品:润泽而温和,是仁人的比方;从外部观察纹理,可知内部真性,这是义士的比方;玉声舒展飞扬,传播 而远闻,是智士的比方;宁折不挠,是勇士的比方;锐廉而不奇巧,是廉洁之士的比方。

石,甲骨文 (厂,像悬崖)(口,像岩块),表示山岩。造字本义:名词,坚硬的矿物质,山岩,岩块。《说》:石,山上的石头。好像石头在山崖之下;囗,是石块的象形。

亡,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失去。盲,金文盲(亡,失去)(目,视力),表示失去视力。造字本义:动词,失明,失去视力。《说》:盲,眼无眸子。

“羊”是“祥”的本字。造字本义:名词,两角弯曲、性情温顺的食草动物。作为温顺的食草动物,羊比一般的山兽更肥美,也更容易猎捕,所以羊成为远古祖先重要的肉食来源;也因此羊常被用于祭祀,并引申出吉利、吉祥的含义。当“羊”的“吉利”的引申义消失后,再加“示”(祭祀)另造“祥”代替。《说》:羊,吉祥。

質,金文[質](人)(貝,钱财)(斤,斧,代表武力),表示武力劫持以求财。造字本义:动词,以刀斧劫持人员作抵押,以求赎金。《说》:质,用物品抵押。


虎,甲骨文是象形字,字形像有大口獠牙、长足利爪、瘦长身躯和尾巴的猛兽。《说》:虎,山林的兽中之王。

皮,金文(克,杀人流血以祭天)(又,抓),表示活剥酷刑。造字本义:动词,远古时代的残忍酷刑,剥去人体表面的软组织。在远古时代,“皮”是剥去人的体表软组织;“革”* 是剥去野兽的皮。中医方面,称身体表面与外界直接接触的薄软组织为“皮”,称皮下的脂肪层为“肤”* 。


“舉”是“擧”的异体字。與,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众人参与。擧,金文(余,简易建筑)(才,房柱、房梁)(两个人),表示众人将房梁托起,架在房柱上。造字本义:动词,众人合力,用手托起重物。古籍多以“舉”代替“擧”。

领:令,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发号指挥。領,籀文(令,发号指挥)(众,人群、部队),表示指挥部队。篆文(令,发号指挥)(頁,头脑),表示下令指挥的军队首脑。造字本义:名词,发号施令的头脑,即指挥首脑。《说》:领,颈脖。

“至”是“到”的本字;“到”是“倒”的本字。至,甲骨文至,回家趟着休息,后加人写成到,后再一次加“人”另造“倒”代替,造字本义:动词,回到家中躺卧休息。


主”是“柱”的本字。主,金文主(宀,房屋)(才,房柱房梁),表示支撑屋架的核心房柱,即顶梁柱。主,篆文主(没有根的“木”,表示支撑横梁的房柱)(土,地基),表示立在地基上的房柱。当“主”的“房柱”本义消失后篆文再加“木”另造“柱”代替,造字本义:名词,支撑房屋框架的木桩。

弱 ,两“弓”会义,表示弓子强劲有力;两点像须发,表示年长或衰老。弱,篆文在各加,表示强弓已老旧,比喻强劲的弓弩在使用很久之后失去弹力。造字本义:形容词,强弓寿命已到,缺乏力量。

褱,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懷”的本字,表示怀抱安慰受伤流泪的孩子。壞,篆文(土,借代墙垣)(褱,即“懷”,怀抱安慰受伤流泪的孩子),表示安慰墙垮屋塌的受难者。有的篆文将“褱”省略成“眔”。造字本义:动词,墙垮垣断,房塌屋破。

“坯”(pī) * 是“坏”(pēi)的异体字。坏,金文(,即“郭”的本字,借代城墙)(不,否定),表示不可筑墙的材料。有的金文用“才”(即“材”,建筑用料)代替“”(城墙):(不,否定)(才,即“材”,建筑用料),表示不宜使用的建筑材料,即未烧煅的、易断易碎的泥坯砖瓦。篆文将金文字形中本该是“才”的写成“土”。造字本义:名词,不宜用作建筑材料的未烧煅的泥坯砖瓦。

甫,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扶助。輔,金文輔(車)(甫,助),造字本义:名词,古代马车座位旁边的护栏。

“頃”是“傾”的本字。頃,篆文頃伸长颈脖以就匙中食物。造字本义:名词,仰起脖子接匙中食物。

甲骨文中“正”(征)与“足”本是同一个字,后被转注成两个字。足,甲骨文足(囗,村邑或部落) (止,行军),表示军队归邑。造字本义:名词,出征得胜,凯旋归邑。金文、篆文承续甲骨文字形。因为“疋”(脚,名词)篆文的字形与“足”(凯旋归邑,动词)的篆文字形相似,后人习惯于以“足”字代替本义完全不同的“疋”* 字,“疋”* 的甲骨文字形像由大腿小腿、脚板构成的脚部。古人称得胜凯旋为“足”,称征而无获为“乏”。

隳,是指毁坏城墙或山头;又如:隳堕(毁坏;动摇);怠惰。通“惰” 。《老子·道德经》故物或行或随,或响或吹,或强或羸,或载或隳。

“衰”是“蓑”的本字。衰,金文(衣领)(大量向下披垂的棕毛),字形像领口之下棕毛下垂的服装。棕片由数层棕丝天然网织而成,末端是棕毛,它质地轻飘,疏而不漏,耐潮耐湿;古人将棕毛朝下的棕片连缀成“棕衣”,亦即俗称的“蓑衣”;雨水打在棕衣上时被数层“棕网”遮挡,并顺着棕丝和棕毛下淌到地上,穿蓑人可保干爽不湿,加之棕衣轻便,人们可以穿蓑在雨中劳作。穿蓑传统在当代部分农村地区仍有保留。造字本义:名词,用耐潮、耐湿的棕片缝制的雨衣。当“衰”的“蓑衣”本义消失后,再加“卄”(草)另造“蓑”代替。

弊,形声。字从敝,从廾,敝亦声。“敝”意为“向下歪斜”。“廾”字形是“左右两手”、“双手”,意为“操作”、“操弄”。“敝”与“廾”联合起来表示“故意把物体弄成歪斜”、“有意把事情搞坏”。本义:故意把物体弄成歪斜。引申义:人为的错误。


艮,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跟”(足底)的省略。跟,篆文跟(树)](艮,“跟”,脚底),树跟,喻树木长在地下、使之“站稳”的部分。造字本义:名词,比喻草木长在地下、使树木牢牢挺立的营养器官。

古,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岁月长久。枯,古鈢枯 (树)(古老),造字本义:动词,经年老树丧失生机,自然衰萎。

“支”是“枝”的本字,支,篆文支(竹—竹族)(又,持握),表示手握竹枝或树枝拄地。造字本义:名词,竹、木主干上分出的细条。当“支”的“竹木枝条”本义消失后,篆文再加“木”另造“枝”代替,隶书淡去了树枝、竹枝的形象。

残:“戔”是“殘”的本字。戔,甲骨文(戈,战争武器)(戈,战争武器),表示武力相向,残酷拼杀。造字本义:动词,为争夺利益,武力相向,凶狠无情,不惜杀伤、杀死对方。

復,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往返、反转。覆,籀文(像罩盖)(復,往返、反转),表示将朝下的罩盖反转朝上。造字本义:动词,将朝下的罩盖反转朝上。

同,甲骨文同(凡,众人夯地的多柄夯桩)(口,劳动号子),表示夯地的号子。造字本义:动词,众人在兴桩夯地时用号子统一用力节奏。《说》:同,会合。

軌,金文軌(車,炮车)(九,手臂),造字本义:名词,车轴,手工驱车的部位。古代战车没有动力,靠马力或手工驱动。篆文承续金文字形。《说》:轨,车轮辗压的痕迹。

烕,金文(戌,代表战乱)(火,代表火灾),表示兵灾与火灾对生命的集体性摧毁。当“烕”的“摧毁集体生命”本义消失后,篆文在“戌”(兵灾)、“火”(火灾)基础上,再加“水”(洪灾),另造“滅”代替,表示洪灾、火灾等“天灾”与兵灾等“人祸”对生命的集体性摧毁。造字本义:动词,战乱或洪灾、火灾摧毁全村或举家生命。

鬼,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巫师扮演的邪魔妖怪。畏,甲骨文(爪,抓持)(田,是“鬼”的省略,鬼面具),表示巫师手持面具化装。有的甲骨文(卜,神杖)(头戴鬼面具的巫师),表示戴鬼面具的巫师手持神杖表演降神仪式。造字本义:动词,巫师头戴鬼面具,手执魔杖,表演逐鬼驱邪的舞蹈。

“吉”、“享”、“亨”同源,后分化。囗,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邑”的省略,表示都城。吉,甲骨文(亭、庙)(囗,即“邑”,都城),表示帝王以熟肉美酒祭享先帝(参见“孰”)的都城庙宇。有的甲骨文将庙宇形象写成类似某种器具的,将城邑的方形写成“口”形的。有的甲骨文误将本为庙宇形象的写成“午”(杵棒),误将本为城邑“囗”的“口”写成“曰”。有的甲骨文则误将“午”写成“士”,至此字形面目全非。造字本义:名词,举办国家喜庆大典、帝王祭享先祖先帝的都城国庙。金文、篆文承续甲骨文字形。《说》:吉,祥瑞美好。

凶,篆文(凵,像凹陷的坑)(乂,像交错的利刺),表示在陷阱里布满尖刺,以刺杀坠落的猎物。造字本义:名词,致命的陷阱。隶书承续篆文字形。“凶”是客观环境险恶;“兇”是人为的凶恶;由于字形、字义相近,古籍多以“凶”合并“兇” * 。

務,篆文務(矛,武器)(攴,持械攻击)(力,竭力),表示竭力攻击。造字本义:动词,战场上持械竭力搏杀。《说》:务,为使命而奔忙。

朿,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刺”的本字,表示棘刺。策,金文(“竹”的变形)(朿,棘刺),表示竹鞭。造字本义:名词,用来刺激、驱赶马匹的竹鞭。说》:策,赶马的竹鞭。

惡,篆文惡(亞,位居第二的)(心,意愿),表示不如愿的。造字本义:动词,内心无法接受的,反感的。隶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心”写成现形。说》:恶,罪过。

尤,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特别多。忧,篆文(心,思虑)(尤,特别多),表示思虑特别多。造字本义:动词,多思多虑,放心不下。《说》:忧,心动。

憂,甲骨文憂像一个人双手掩面,步履(止)沉重的样子。金文、省去一只手,同时突出头部的形象,强调“思虑重重”。篆文憂(页,头部,表示思虑)(心,表示担心)(止,步履),增加了“心”,强调了内心的消极状态。造字本义:动词,思虑重重,步履沉重。《说》:憂,从容不迫地行走。

虑:吕,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侣”的本字,表示伴侣。慮,金文(吕,代表伴侣)(心,担心),表示为伴侣担心。籀文(虍,代表虎豹猛兽)(思,担心),表示对猛兽侵袭的担忧。造字本义:动词,忧患安全,担忧。《说》:虑,谋划、思考。
               
同,甲骨文同(凡,众人夯地的多柄夯桩)(口,劳动号子),表示夯地的号子。造字本义:动词,众人在兴桩夯地时用号子统一用力节奏。金文基本承续甲骨文字形。篆文略有变形。多柄夯具叫“凡”;众人喊着统一的号子、用“凡”夯地叫“同”。

“志”,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前往。志,金文志(之,前往)(心,思想),表示心之所向。造字本义:心之所向,即内心追求的目标。现代汉语中常常“意志”并用,“意”与“志”,同属心理能量,区别在于:“意”*为心念,可源于本能可出自观念,但都即兴而多变,故曰三心二意乃人之常情;“志”为最深刻心念,是特别的“意”,多化于教育,具有强烈的理性、稳定性、长期性,故曰“有志者事竟成”。《说》:志,意愿。

相,甲骨文相(木,树)(目,远眺),表示在高树上远眺。造字本义:动词,古人爬上高树远眺侦察,预警放哨。目”在“木”上为“相”,表示观察瞭望;“目”在“性”(心)下为“省”* ,表示观照本心。《説》:相,省視也。从目从木。《易》曰:“地可觀者,莫可觀於木。”《詩》曰:“相鼠有皮。”

仁:人,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普天之下不同身份地位的生活者。仁,甲骨文(人)(二,等同、相等,参见“均”、“齐”),表示人人相等,亦即等而视之,视人若已,将心比心,同情包容。造字本义:动词,尊重人道,相信人性相通,视人若已,同情包容,尤指强势者对弱势者的厚道。

尚,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热衷。黨,篆文黨(尚,热衷)(黑,弊端),表示热衷作弊。造字本义:动词,不光明,作弊。

“”是“愛”的本字。,金文(欠,一个人张着嘴巴,表示呵气、或喃喃倾诉)(心,同情、疼惜),表示疼惜、呵护,倾诉柔情。篆文“”将金文字形中的“欠”写成。繁体篆文“愛”再加“夂”(倒写的“止”,行进),表示因疼惜对方而奔波。造字本义:动词,用心疼惜呵护,喃喃倾诉柔情,为之奔波辛劳。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欠”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简体楷书“爱”采用行书字形,行书字形依据草书字形将正体楷书字形中的“心”和“夂”简化成“友”。楷书由“愛”简写成“爱”,不仅导致金文字形中的“欠”形(温柔的呢喃)消失,连正体楷书字形中的“心”形也消失。《说》:爱,行走的样子。


求:九,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抓、揪。求,金文(九,用手抓、揪)(尾),表示揪住动物尾巴。造字本义:动词,追逮动物。《说》:裘,兽皮制的保暖外衣。

美,甲骨文(像花枝或草叶)(大,人),表示头戴花草饰物。有的甲骨文把“大”(人)写成“夫”(成年男子束发,并用发簪固定),表示将花草饰物固定在头发上。有的甲骨文把花草形状写成近似于“華”(花)的,像花环上花草簇集的样子。造字本义:形容词,头戴花环的人,华丽,悦目,好看,漂亮。《说》:美,美味,爽口。

户,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家室。妒,篆文妒(女)(户,家室),造字本义:动词,妇女对同一家室里吸引丈夫的其他妻妾产生嫉恨,同时对自己的处境担忧焦虑。在男尊女卑、一夫多妻的封建时代,女子在两性关系上处于被动地位,妇女敏感的自我防卫意识被称为“妒嫉心”。隶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女”写成。

“知”是“智”的本字。矢,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箭,借代行猎、作战。知,甲骨文(干,武器,借代行猎、作战)(口,谈论、传授)(矢,武器,借代行猎、作战),表示谈论和传授行猎、作战的经验。在远古时代,弯弓使箭是成年人的基本常识和重要经验。造字本义:动词,谈论和传授行猎、作战的经验。古人称精通行军作战为“智”,称清心净虑、洞察真相为“慧” * ;称醒来感知清晰为“觉”* ;称明心见性、发现自我为“悟”* ;称简单无我、自然率性为“禅”* 。《说》:智,器物上可辨识的标志性文字。

某,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不确定。謀,金文謀(言,商议)(某,不确定),造字本义:动词,因为对策略没把握而找人商讨。《说》:谋,讨论、筹划如何解决困难叫“谋”。

貴,甲骨文(双手,抓、捧)(土,故土),像双手捧着泥土。有的甲骨文增加“宁”(即“贮”,存宝的匣子),强调离乡或流亡的人将具有象征性的泥土装进匣子,以示对故土的崇敬与珍爱。造字本义:动词,收藏故土,以示对故乡故国的崇敬与珍爱。《说》:贵,货物价格不低贱。

“害”是“割”的本字。害,金文在舌形中间加一横指事符号,表示割断舌头。有的金文将割舌字形写成断开的两部分、,强调“割断”。造字本义:动词,古人为了消灭口供或证词,抓捕并割去当事人舌头。《说》:害,使人受伤。


利,甲骨文利(禾,庄稼)(刀),像是用刀收割庄稼,镰刀与庄稼之间的两点,表示振落的庄稼籽实。造字本义:动词,用快刀收割庄稼。《説》:利,銛也。从刀。和然後利,从和省。《易》曰:“利者,義之和也。”

已,既是声旁也是形旁,即“纪”,系扎、约束。忌,金文忌(己,即“纪”,系扎、约束)(心,想法),表示约束想法。造字本义:动词,想法受约束,不能随心所欲。《説》:忌,憎惡也。


聲,甲骨文(殸,击磬奏乐)(口,说唱)(耳,听),表示耳朵听到的乐音或说唱的话音乐音。造字本义:名词,音波,包括乐音、话语以及耳朵能辨别的所有听觉信息。《说》:声,音响。

雁,金文(倒写的“人”字,人形)(鳥,飞鸟),表示以“人”字队形飞行的候鸟。造字本义:名词,大雁在迁徙时有一种息息相通的共鸣,自觉地彼此配合,彼此影响,以“人”字阵形整齐飞行。光影的折射为“映”*,强调客观性;对某一事物的反响为“应”,强调主观性。《说》:应,当,该。

气,甲骨文是特殊指事字,字形在表示天地的“二”的两横之间加一横指事符号,代表天地之间的汽流。造字本义:名词,易于在天地之间均匀扩散、飘逸的第三态物质,汽流。“气”是天地间容易飘逸、扩散的自然汽流;“氣”是人体内因肠胃消化食物而产生的气体。飘逸、扩散的汽流为“气”;短气为“乞”*。


感,金文感(咸,全、都)(心),造字本义:动词,心完全被触动。《説》:感,動人心也。


頪”是“類”的异体字。類,金文(米,代谷物、植物)(犬,代野兽、动物)(頁,人头,代思考),表示观察、辨识谷物或动物。造字本义:名词,品种繁多的谷物或动物,外形相似,难以辨识。《说》:类,同一种属的事物之间相互呈现相似,这一点在犬科动物身上体现得尤为充分。

衣,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上装。依,甲骨文(衣,上装,借代前胸)(人),表示一个人偎在他人胸上,不愿离开。造字本义:动词,偎在对方胸口,表示心连心,不愿离开。

艺:丮,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执握。埶,甲骨文(丮,双手执握)(木,幼苗),表示执苗种植。造字本义:动词,种植庄稼草木,培土锄草。对早期的农业社会来说,种植是一项事关生存的极其重要的技能,因此“艺”也代表“技”。


丂,既是声旁也是形旁,甲骨文像有握柄的吹管或号角。古籍中有时以“丂”代“巧”。巧,篆文巧(工,灵便多用的匠具)(丂,报警、传令的吹管或号角),表示富于智慧的匠具和号角。造字本义:名词,高度智慧所创造的劳动、通讯工具。 《说》:巧,善于做工的技能。


“胜”是“鮏”的异体字;而“腥”是“胜”的异体字。生,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性”的省略或假借,表示事物与生俱来的本质特征。鮏,甲骨文(自,鼻,嗅、闻)(鱼,水生动物),表示从生鱼嗅到的难闻气味。造字本义:形容词,鱼等野生动物发出的气味,粗浊呛鼻,恶臊难闻。


數,金文[數](双手,表示体罚)(人,代表受罚者)(目,代表脸)(言,表示责骂),表示列举孩子的错误,并加以体罚、教训。造字本义:动词,列举过错,并加以惩罚。

里,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民居、作坊。理,篆文(王,玉)(里,作坊),表示在作坊治玉。造字本义:动词,在作坊将山上挖来的璞石加工成美玉,使之成器,有形有款。

韋,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卫城。違,金文[違](辵,行进)(卫城),造字本义:动词,禁止入关,劝告远离。

释是形声字,釆(biàn)为形,墿(yì)为声。釆表示辨别、区别。释的本意是分离、分解,特指详细地说明情况、解释。可用作动词或名词。用作动词时多用于“解说;消除;放开”的意思。

教,甲骨文教(爻,算筹)(子,孩童)(攴,手持鞭子、棍杖),表示体罚学子。造字本义:动词,用体罚手段训导孩子作算术。《说》:教,在上的操作,在下的效仿。

“屰”是“逆”的本字。“屰”是特殊指事字,甲骨文字形像一个头朝下的人,表示一个人朝与自己相反的方向前进。当“屰”作为单纯字件后,甲骨文再加“止”加造“逆”代替,或加“彳”(行进),晚期甲骨文加“辵”(行进),造字本义:动词,一来一去,方向交错而行。

化,甲骨文[化] (一个头朝上站立的“人”)(一个头朝下入土的“人”),表示由生到死的改变。造字本义:动词,由昂首挺立到向下入土,即自然死亡。中医称固体食物从撑胃到变成流质的过程为“消”*;称流质在肠道被吸收、合成养分的过程为“化”。      
   
顺: 川,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水流。順,金文(川,水流,表示流畅)(心,情绪),表示情绪舒畅。有的金文用“頁”(头脑,思虑)代替“心”,强调思绪无碍。造字本义:形容词,心情舒畅,没有郁结。《说》:顺,梳理,使有序。

难:堇,既是声旁也是形旁,即“茣”,表示绞刑或火刑的极刑。難,金文(堇,极刑)(隹,隼,食肉猛禽),表示以鸟啄为刑。造字本义:动词,酷刑,捆绑受刑者,让猛禽啄食而死。。

“从”是“從”的本字。从,甲骨文(人,行路者)(人,行路者),像两个人一前一后相随而行。造字本义:动词,两人在路上相随而行。

“易”是“锡”的本字。易,甲骨文易像将一个有抓柄的器皿中的液体,倒入另一个没有抓柄的器皿中。简体甲骨文将带握柄的器皿简写成勺具形状,将倾注的液体形状简写,表示用勺具将金属熔液浇铸到器皿坯模中。锡的熔点低,是铸器的好材料,古人发现“熔锡铸器”,好操作,不费事,遂以铸锡为易。造字本义:动词,将容器中低熔点的锡注入模具,铸造新器皿。《说》:易,蜥易,又叫蝘蜒、守宫。字形像蜥易之形。《祕书》上说,日、月二字合成“易”,象征阴阳的变易。

“身”与“孕”本同源,后分化。身,甲骨文(腹部隆起的人)(被包裹在里面的“子”,即胎儿),表示妇女腹部隆起,怀胎孕子。造字本义:动词,妇女腹部隆起,怀胎孕子。在甲骨文里,半圆在“人”的前部为“身”(孕);半圆在“人”的后部为“臀”;半圆在“又”(手臂)的下方为“肱”。

家,甲骨文家(宀,房屋)(豕,猪),表示屋里养着一头大腹便便的猪。有的甲骨文将猪形简化。猪是温顺、繁殖力旺盛的动物,对古人来说圈养的生猪能提供食物安全感,因此蓄养生猪便成了定居生活的标志,直到现在还有少数保留古风的客家人在居所内圈养生猪。造字本义:名词,蓄养生猪的稳定居所。

如,甲骨文(口,应答)(女),表示女子应答。包容、顺从的“随性”是女性突出的性格特征之一,在男权时代被视为女性的美德。造字本义:动词,妇女唯唯诺诺,包容顺随。“如”由“包容顺随”引申出“往、到”含义,古人称可以到达无限将来的永恒之神为“如来”。《说》:如,依从顺随。


止,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趾”的本字,表示脚趾。此,甲骨文(人)(止,“趾”,脚),表示双脚站立的所在。造字本义:名词,言说者所指称的其站立的位置。古人称自己所立之地为“此”,称前往之地为“彼”。

“可”是“哥”、“謌”和“歌”的本字。口,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发声。可,甲骨文(似竽的乐器)(口,发声),表示和着音乐唱歌。造字本义:动词,古代男女以吹笙唱歌方式求偶。

也:“它”与“虫”、“也”同源,都是“蛇”的本字,后分化。也,甲骨文像头尖、身长的蛇。有的甲骨文、将蛇头写成“箭号”或棱形的“大头”。金文承续甲骨文字形。有的金文将甲骨文字形中的“大头”形状变形成变“大腹”。有的金文则在蛇的“大腹”部位加一竖指事符号,表示蛇腹中的吞噬物,强调蛇腹神奇的弹性与消化能力,突出“蛇吞象”的特性。造字本义:动词,蛇性贪婪,无所不吞。

三、自译
(怨在不舍小过,患在不预定谋。)不舍小过招致不满生怨,不预先谋划易生忧患。
(福在积善,祸在积恶。)多行天理之道,天将赐福;违行天理之道,天降死难之祸。
(饥在贱农,寒在堕织。)饥寒交迫,在于贱农堕织,产业失序。
(安在得人,危在失事。)安人安心安邦在于得人得事,危机危害危局在于失人失事。
(富在迎在,贫在弃时。)敬天时重天道则节庆有余;弃天时枉天道则无收而贫。
(上无常操,下多疑心。)上级无恒操稳定之指令,下级多疑虑不止,失序溃散。
(轻上生罪,侮下无亲。)轻上不忠无道生罪,侮下失礼失德无亲。上下当有序。
(近臣不重,远臣轻之。)对近臣无礼,远臣必轻慢之。亲疏当有序。
(自疑不信人,自信不疑人。)不知事识人则不知如何信人;知事识人自然不疑人。忠信当有序。
(枉士无正友,曲上无直下。)循私枉法者无正直之友,弯曲无德之上级无执公正直之下级。曲直当有序。
(危国无贤人,乱政无善人。)公道失序之国,贤人无位无为;倒乱之政,善人无为无位。(任贤当有序)
(爱人深者求贤急,乐得贤者养人厚。)爱民深切则求贤若渴,为民得贤则礼贤至厚。礼贤当有序。
(国将霸者士皆归,邦将亡者贤先避。)治国有道国之愈强,贤士归心;失道将亡贤士绕道而避。举贤当有序。
(地薄者大物不产,水浅者大鱼不游,树秃者大禽不栖,林疏者大兽不居。)君以德为地,无德如地薄者,大贤不生;君以权为水,失权如水浅者,大贤难游;君以爵为树,少爵如树秃者,大贤勿留;君以禄为林,吝啬如林疏者,大贤勿居。德足以蓄,权足以游,爵足以栖,赏足以居,此用人四维。用贤当有序。
(山峭者崩,泽满者溢。)君德仁不够,如山峭会崩塌,如泽满会溢流。蓄贤当有序。
(弃玉取石者盲,羊质虎皮者辱。)抱残守缺遇贤者不见,如取石弃玉;言过其实自取其辱如以羊质充虎皮。守贤当有序。
(衣不举领者倒,走不视地者颠。)穿衣无领举,衣服倒也;奔走不视地,人颠倒地也。亲民当有序。
(柱弱者屋坏,辅弱者国倾。)不以民为本如柱弱屋倾,贤不辅主,社稷如屋国将倾覆。本民当有序。
(足寒伤心,人怨伤国。)君主无道,先寒士心伤其君,再寒民心,上下相怨伤其国。爱民当有序。
(山将崩者下先隳,国将衰者人先毙。)社稷如山将崩坏,其臣先溃散;国家将衰亡,其民先疲弊。用民当有序。
(根枯枝朽,人困国残。)臣不贤,民不足,国事必坏;国之腐朽残败,民亦困苦潦倒。取民当有序。
(与覆车同轨者倾,与亡国同事者灭。)循已倾覆之车轨迹,则行而必倾;效已败亡之国施政,则治而必亡。
(见已失者慎将失,恶其迹者需避之。)如已失政,更需谨慎施政,不可再失;见其恶者,规避之。
(畏危者安,畏亡者存。)畏天下危乱(畏国家败亡),反身修德,励精图治,用贤良,施良策,免危乱,得安定(得生存)。
(夫人之所行,有道则吉,无道则凶。吉者,百福所归;凶者,百祸所攻。)人行有道,无所不吉,无所不成,则百福所致。人行无道,无所不残,无所不败,则百祸所攻。
(非其神圣,自然所钟。)有道者攻成,无道者事败。此为自然之理,使万物各适其宜,各得其欲,各安其序,天地人和万物,力合一处,自然功成。此乃自然神化之所钟。
(务善策者无恶事,无远虑者有近忧。)万物皆有其化,皆有其理,皆有其宜,皆有其序,应之顺之合之用之,则为善策,善者无败事。反之如不能深谋远虑,不能明谋善断,处变不应,而结不能解,事不能治,功不能成,忧患即至。
(同志相得,同仁相忧,同恶相党,同爱相求,同美相妒,同智相谋,同贵相害,同利相忌,同声相应,同气相感,同类相依,同义相亲,
同难相济,同道相成,同艺相轨,同巧相胜)贤人君子,以尊崇道德仁义礼为务,以安民利民为志,上下志同道合,故能相得;同怀慈惠恻隐仁者之心,爱民心切,利民心切,忧国忧民。奸恶之人,追名逐利,结党营私;爱民之深,君求贤若渴,贤人君子亦求明主若渴。奸佞之人,相互妒忌。道同智同可以为谋。以同样东西而贵,而互相忮害。同利而忌讳。心声同可互知互应,心气同可互感互应。同类相聚相依,同义互挺互亲。同难互舟共济,道同相互成就。同劳动者五人一轨,同技艺者相互竞争共同学习。
(此乃数之所得,不可与理违。)此为天理天数,为人行事不可违背此正理。
(释己而教人者逆,正己而化人者顺。)以私废公,百姓逆而不从;以道正己,教化百姓,人心顺也。
(逆者难从,顺者易行,难从则乱,易行则理。)逆民而民叛,顺民而民亲,民难从则国乱,民心顺则国理。
(如此理身、理家、理国,可也!)以上述所言之道管理个人、家庭、国家,而心顺、家合、国强。

流水拨动琴弦 发表于 2019-7-6 15:45:59

本帖最后由 流水拨动琴弦 于 2019-7-6 15:50 编辑

安礼章:

一、梳理
1、为人之本:明通审达,时至而行得机而动。
   怨在不舍小过,患在不预定谋——定公理。
   福在积善,祸在积恶——行公理。
   饥在贱农,寒在堕织——定产业秩序。
   安在得人,危在失事——定人事秩序。
   富在迎来,贫在弃时——定战略秩序。
2、正道:俊豪杰士各就各位。
   上无常操,下多疑心——定操分秩序。
   轻上生罪,侮下无亲——定上下秩序。

3、志心笃行之术(德)
   近臣不重,远臣轻之——定亲疏秩序。
   自疑不信人,自信不疑人——定忠信秩序。
   枉士无正友,曲上无直下——定曲直秩序。

4、慈惠恻隐遂其生成(仁)
   危国无贤人,乱政无善人——定任贤秩序。
   爱人深者求贤急,乐得贤者养人厚——定礼贤秩序。
   国将霸者士皆归,邦将亡者贤先避——定举贤秩序。
   地薄者大物不产,水浅者大鱼不游,树秃者大禽不栖,林疏者大兽不居——定用贤秩序。
   山峭者崩,泽满者溢——定畜贤秩序。
   弃玉取石者盲,羊质虎皮者柔——定守贤秩序。
   衣不举领者倒,走不视地者颠——定亲民秩序。
   柱弱者屋坏,辅弱者国倾——定本民秩序。
   足寒伤心,人怨伤国——定爱民秩序。

5、以明照下立功立事(义)
   山将崩者下先隳,国将衰者人先弊——定用民秩序。
   根枯枝朽,人困国残——定取民秩序。
   与覆车同轨者倾,与亡国同事者灭——定兴替之序。
   见已生者慎将生,恶其迹者须避之——定明鉴秩序。
   畏危者安,畏亡者存——定永固秩序。

   人之所行,有百态千姿。同志相得,同仁相忧,同恶相党,同爱相求,同美相妒,同智相谋,同贵相害,同利相忌,同声相应,同气相感,同类相依,同义相亲,同难相济,同道相成,同艺相规,同巧相胜。
却蕴含吉凶祸福,有道则吉,无道则凶。吉者,百福所归;凶者,百祸所攻。
概其要,策虑恶忧——博谋善断而无恶事近忧(务善策者无恶事,无远虑者有近忧);教化逆顺——善教化而与天下携行(释己而教人者逆,正己而化人者顺。逆者难从,顺者易行,难从则乱,易行则理)

二、心得
    礼者,序也。礼顺而序正,序正而理彰,理彰则有道。有道则吉,百福所归;无道则凶,百祸所攻。
    序位正,人心稳,得大自在,能行大道,成器也。

流水拨动琴弦 发表于 2019-7-6 15:47:57

素书梳理
一、道
   道→人之所蹈→万物各得其所由
   德→人之所得→万物各得其的欲
   仁→人之所亲→慈惠恻隐之心,遂其生成五者一体
   义→人之所宜→赏善罚恶,立功立事
   礼→人之所履→人伦之序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二、正道——三个层次
    俊士:德怀远、信一异、义得众、才鉴古、明照下
         ↑
    豪士:行为仪表、智决嫌疑、信可守约、廉可分财
         ↑
    杰士:守职不废、处义不回、见嫌不免、见利不得

三、正德——君子六守
      守正:绝嗜禁欲、抑非损恶、贬酒厥色
      守慎:避嫌远疑、博学切问、高行微言
      守谋:恭俭谦约、深计远虑、亲仁友直
      守任:近恕笃行、任材使能、殚恶斥谗
      守权:推古验今、先揆后度、设变致权
      守功:括囊顺会、橛橛梗梗、孜孜淑淑

四、正仁——本德宗道
      长(博谋)而不苦(多愿)→博谋最惮多愿-苦
      安(忍辱)而不悲(精散)→忍辱最忌精散-悲
      先(修德)而不病(无常)→修德不可无常-病
      乐(好善)而不短(苛得)→好善不肯苛得-短
      明(体物)而不幽(贪鄙)→体物必忌贪鄙-幽
      神(至诚)而不孤(自恃)→至诚必防自恃-孤
      吉(知足)而不危(任疑)→知足必不任疑-危
多私必败,私相为苦、悲、病、短、幽、孤、危。

五、正义——反证46种情形
以明示下(暗)、有过不知(蔽)、迷而不返(惑)
以言取怨(祸)、令与心乖(废)、后令缪前(毁)
怒而无威(犯)、好众辱人(殃)、戮辱所任(危)
慢其所敬(凶)、貌合心离(孤)、亲谗远忠(亡)
近色远贤(昏)、女谒公行(乱)、私人以官(浮)
凌下取胜(侵)、名不胜实(耗)
略己责人(不治)、自厚薄人(弃废)
以过弃功(损)、群下外异(沦)、既用不任(疏)
行赏吝色(沮)、多许少与(怨)、既迎而拒(乖)
薄施厚望(不报)、贵而忘贱(不久)
念旧怨弃新功(凶)、用人不正(殆)、强用人(不蓄)
为人择官(乱)、失其所强(弱)、决策于不仁(险)
阴计外泄(败)、厚敛薄施(凋)
战士贫游士富(衰)、货赂公行(昧)
略善记过(暴)、任不信、信不任(浊)
绳人刑者(散)
小功不赏大功不立;小怨不赦,大怨必生。
赏不服人、罚不甘心(叛);赏及无功、罚及无罪(酷)
听谗美闻谏仇(亡)、贪人之有(残)

六、正(安)礼
礼之核心在是否有道。
福在积善、祸在积恶(重积善)
安在得人、危在失事(重人心)
富在迎来,贫在弃时(重天时)
轻上生罪,侮下无亲(重人伦)
求贤甚急,乐得贤者(重求贤)
畏危者安,畏亡者存(重远虑)
释己教人,正己化人(重化顺)

道之数理,必遵之。
同志相得,同仁相忧;同恶相党,同爱相求;
同美相妒,同智相谋;同贵相害,同利相忌;
同声相应,同气相感;同类相依,同义相亲;
同难相济,同道相成;同艺相轨,同巧相胜。

全篇:以(道德仁义礼)理身、理家、理国,可也!万理相通,万物相筹,万事无忧,万古长久。

流水拨动琴弦 发表于 2019-7-7 12:12:32

推荐优秀学员:黑雪、李靓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陈静的读书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