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发表于 2021-6-17 21:31:01

第六课 认知的评价

所谓评价,在认知疗法里的含义大约可以界定为,判别所识别的各种认知的有效性和有用性。一个没有实际效果的认知(不具有有效性)或者不带来功能性错误的认知(有用性为正向),没有必要处理。评价操作的过程,顺带也实现了对所识别的认知是否可供后续操作的判断,不合使用的,经过评价过程也变得适合了。
认知疗法强调所识别的各种认知的真实性,原滋原味的未经分析的,这是科学精神的要求。但是原滋原味的认知往往并不直接表明内在含义,只是蕴含含义,而认知疗法的工作方式则是对含义工作,这就必然要对采集来的各种认知作含义上的辨析,不然有些原始样本不适合做含义性的“认知化”后续操作。因此,对原始认知样本的预处理加工势所必然。

   一、自动思维的评价

   自动思维的评价,基本目标跟所有评价工作一样,首先是确认此自动思维是否有必要专门工作——确认其有效性和有用性。自动思维评价的基本工作至少要包括如下任务:
   1、以工作目标为指引,选择一个自动思维,集中对其开展工作,所谓“集中”。
   (1)对自动思维的确信程度——低于30%没处理必要
   (2)相伴随的情绪种类和强度?
   (3)情绪强度?
   2、自动思维的有效性和有用性评价
   (1)证据提问等确认有效性
   (2)结果提问等确认有用性
   3、确认认知错误类型
   一般说来,给一个表让对方确认即可
4、评价效果评估(有效性和有用性变化)
(1)核查对自动思维的新的确信程度
(2)核查情绪强度
    完整的自动思维评价工作内容放在后面供你参考:(一)、选择需要评价的自动思维
众多的自动思维、被揭示出来的自动思维、进一步处理(评价和矫正)的自动思维
   被揭示出来的自动思维的可能性去处:
       1、集中(确信、随后的情绪、行为)
       2、进一步询问情景(之前发生了什么,请多说些与此相关的事情)
       3、探索此自动思维的典型性(频度、一般情景、对你的影响)
       4、确认相伴随的自动思维(还想到什么没有、有没有想象和图画)
       5、处理情景问题(希望怎么做、能做什么、以前做什么)
       6、探索自动思维背后的信念(如果这个思维是对的,这对你意味着什么?)
       7、转到其他问题(我明白了,这周还发生了什么吗?)
   (二)、集中于需要评价的自动思维
   决定的依据:
       1、这次谈话的目标是什么?聚焦于此对此有帮助吗?
       2、今天的日程是什么?聚焦于此能解决日程问题?如果不能会不会时间不够用?评价这个自动思维来访者会不会合作?
       3、这个思维是不是重要到值得集中?看上去有明显歪曲吗?有多典型和核心?聚焦于此对他有普遍意义吗?这个探讨有助于来访者概念化?
第一步 确认集中的必要性根据
    1、对这个思维你现在相信多少
    2、这个思维让你情绪感受如何
    3、情绪的强度是多少
第二步 对问题形成完整印象
   1、什么时候开始有这个想法的,什么情景下?
   2、这个情景下还有什么别的想法和想象
   3、如果有过多种想法的话,你身体的发生了什么情况(焦虑症状)
   4、你接着做了什么
第三步 根据需要开展后续工作:
   1、特定情景概念化
   2、强化认知模式
   3、用苏格拉底谈话—评价与矫正
   4、解决问题(情景问题)
   5、用箭头向下技术探索信念
(三)、评价自动思维的基本方式—提问
评价的定义:通过跟来访者一起工作,共同检查自动思维的有效性和有用性,促成适应性反应的产生。——认知重构
评价的前提:肯定了自动思维的重要性和对人的困扰;确认了他的伴随性反应(情绪、行为);来访者理解了认知模式。——自动思维很少是完全错误的,承认正确的部分很重要
评价的方法——提问、非标准提问、行为实验(辅助工具应付卡)
1、证据提问——支持和反对的想法
2、差异提问——有不同的解释吗
3、最坏最好的提问——最好最坏的结果是什么,那时会怎么样
4、假设性提问——相信和改变这个思维结果会怎么样?
5、解决问题——我该做些什么
6、换位观察(我和我的思维)——如果我的朋友有这样的问题,我怎么跟他讲?
   引导适应性反应和非标准提问:
   1、来访者熟练了标准提问以后引导适应性反应,并对可能发生的困难工作
   2、标准提问不奏效-用各种方法引导完成自动思维的有效性和有用性评估(隐性)(回归更原始的情景细节)
    有些来访者需要专门做自动思维的有效性评估——P134,后面专门讨论
    行为实验
   (四)、确认认知错误   确认认知错误是评价过程的自然延伸和结果,巩固评价的效果,促进对自动思维的有效性和有用性的感受,产生适应性反应。
   应用情形:
   ——有的来访者乐于接受这样的智力挑战(强迫症),多做,来访者自己做
   ——有的来访者不需要做那么多,命名讲解重要的
   ——有些来访者只需要检查一两个有代表性的认知错误。   (五)、评估自动思维的有效性
   自动思维的评价目的就是为了促进对自动思维的有用性和有效性的感受,但有些来访者即便做了评价也还会认为有效有用,这就需要专门评估自动思维的有效性和有用性。
   工作方式是:弄清思维的结果、继续保持这种思维的利弊,最后引导适应性反应。P134
   (六)、评估评价效果
   效果评估的意义:下一步怎么做。
   有效的指标:——用提问加以确认
   1、不再那么相信自动思维
   2、情绪反应减轻了
无效的原因必须弄清楚
1、存在其他更为核心的自动思维或者想象
2、对自动思维的评价可能不合理、表面化或者不够充分
3、来访者没有充分表述支持证据
4、自动思维本身是一个核心信念
5、来访者理解自动思维的错误,情绪层面过不去
6、来访者的评价结果(适应性反应)打了折扣
以上这一切都是帮助来访者自己做,不是我们代替他做,不相信认知治疗的疗效,很普遍的原因就在此.

二、中间信念的评价
   中间信念的评价目标和进程,跟自动思维的评价基本一致,是通过跟来访者一起工作,共同检查中间信念的有效性和有用性,并制定新的中间信念的过程。其目的是为中间信念的重构做准备。
   中间信念的评价主要包含如下工作:
   1、选择要评价的中间信念
   (1)确认有效性——询问相信程度
   (2)确认有用性——确认影响深度和广度
   2、转化形态
    把态度、规则转换成假设,便于提高以后工作效率
   3、利弊检查
    此信念的好处和坏处检查
   4、阐述新信念
    系统阐述

    中间信念评价工作的完整内容
    1、决定是否矫正中间信念:
       目的:选择中心的,避免浪费
       方式:询问来访者如下问题
         相信他的强烈程度
      询问自己:
       (1)、该信念是什么
      (2)、患者对他的相信程度
      (3)、如果强烈,影响广度如何,影响深度如何?
      (4)、应该对他工作吗?患者愿意吗?他可能对此进行客观性评估吗?今天时间够吗?来访者愿意修改今天的日程而讨论该信念吗?
   注意的事实:
      心理师容易情不自禁的矫正信念,除非来访者已经能够自动矫正自动思维;
      中间信念的矫正为核心信念矫正提供基础——不那么困难
    2、信念教育:
      挑选一个实际的信念进行示范性处理或者其他操作,在此基础上让来访者理解 (1)、信念有一个可以学习的范围(人与人不同,自己与自己不同) (2)、信念不是固有的。
    3、把态度、规则转成假设形式:
      更容易识别,产生更大的认知上的不协调
      转换后的结果:假设+核心信念。
      方法问题:需要找出核心信念——意味着。
    4、利弊检查(找到矫正理由)
      理解对自己的作用(但有一个潜在的动机-缩小好处,增加坏处,方式跟自动思维的处理类似目的不同)
      引导到必须改变上。
    5、系统阐述新的信念
   目的:咨访双方明确矫正目标,心理师选择策略
   方式:心理师主导,合作性,顺带一些信念教育——只是个观念不一定是真的;是学来的;实际上可以被评估与矫正.


   三、核心信念的评价
   到了核心信念这里,评价工作显得很简单了。原因是,识别出来的核心信念需要修枝剪叶的必要性大大减弱。确认信念的有效性和有用性的工作,重点表现为一系列的心理教育——让对方体会到一些关于信念的信念。
    1、相信与不相信程度确认——让他自己发现自己有多么相信啊
    2、心理教育:
   (1)那是一个观念,不一定是真实的p194
   (2)观念的可测试性
   (3)来源于早期经验,第一次的时候可能应该那样(根据需要回溯)
   (3)以后被错误维持
   (4)治疗过程可以改变这个信念(简繁适度)

课后练习运用DTR做自动思维的评价练习,说说练习心得。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第六课 认知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