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子 发表于 2019-7-14 20:42:42

沙子的《鬼谷子本经阴符七术》读书笔记

本帖最后由 沙子 于 2019-7-14 20:44 编辑

《鬼谷子本经阴符七术》自主读书会从7月15日,星期一开始。周一对周日为一周。每周所读内容,可以多次提交分享。论坛分享最后期限,周六晚上24点(留一天修改、回顾性消化),过点即视为没有提交分享。

论坛分享要求:
1、每周提交指定章节的分享   每章用4周时间
(1)   第一周抄录经文原文(请勿复制粘贴)、完成查字正音、背诵
(2)、第二周对本章做意义翻译
(3)、第三周对本章做层次要点分析
(4)、第四周讨论实践意义或在实际生活事件中的作用。
2、每个月最后一周做一次月度总结,丰俭随意,但要走心。

微信群自由讨论要求:
    1、除每章第一周外,每周在群内发送本章背诵录音。
    2、随时自由讨论,不受时间限制,不受观点异同限制。
    注意努力避免各说各话,互不回应;
    注意避免多主题长时间并行;
   一个话题尽量讨论出个结果(或者达成一致,或者清楚界定差别)
    注意营造用心交流的氛围(意识到自己的表达方式和时机降低交流效率时,注意调整)
    最根本的提示是:从交流内容、交流方式等各方面注意学以致用。

检查记录事项:
   1、论坛常规作业完成否
   2、月度总结完成否
   3、参加群讨论否
   4、每章的第2、3、4周在群内发送背诵录音否。
满三次记录不再检查,并按规则提前退出本读书活动。

沙子 发表于 2019-7-15 14:17:01

1、鬼谷子:

    关于人与世界,人应该怎样活在这世界,人是天生就会的,就像我们见到的野生动物那样。经历了数千年退化以后,到了东周,又发生了一个特殊事件,老子就开始把人类生活能力作为学问公开表述,学术就开始了。

    老子的这些表述,被后人当成他个人的成就,并且起了个名字“道家思想”,原因是老子老是讲“道”。后来的人们越来越有学术,产生了很多“家”,有了“道家思想”这个标签,就可以跟后来越来越有“成就”的百家相区别。实际上,后来的家们,都是老子那些东西的一部分。

    既然老子开始传道,自然会有弟子。弟子多了,就会分出派别。鬼谷子是其中一个派别系统中的人。他的思想特点是:重视韬略谋略,也就是重视运用,属于临床派。看看他有些什么学生就知道:有纵横家张仪和苏秦,兵家的庞涓和孙膑;有人考证,商鞅、毛遂、甘茂、乐毅、范雎、蔡泽、邹忌、郦食其、司马错、蒯通、黄石、公孙衍、李牧、魏僚、李斯、徐福等一大批人也是鬼谷子的门生,他们在战国秦汉之间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鬼谷子的老师关尹子,关尹子的老师是老子。大概,老子是鬼谷子的师爷,鬼谷子是老子的徒孙。


    2、本经:
    圣人要纵横天下,经世济民,要使用道术。道术是怎么来的呢?在于心能得一,方得其术,以神使术。心如何才能得一,如何以神使术,要论述这个最根本的问题,这便是本经之深意。

    3、阴符
    《黄帝阴符经》中说,阴符是大道之象。鬼谷子说,圣人者,天地之使也。圣人为什么可以做为天地之使呢?因为圣人能够与天合契,合契则有真信。好比在兵符中,天子执一半,将军执一半,两部分兵符相合契则为信。信则能行军权调动大军。
    圣人修炼,合道得一,与天地相契相信,和兵符的通信原理类似。天道类似于天子,执阴符,万物类似于将军执阳符,阴阳合契,则万物皆受号令。圣人执阴符,作为天的使者,主宰并调令万物,操造化生杀之权。
    到了汉朝,由于道术传承出现了衰落和断层,以至于两汉时期的,圣贤不足以再通天,执大道之权,以神明为兵,主宰天下,造化万物。于是,他们就开始装神弄鬼,靠画符这样装神弄鬼的做法来通天。王莽更是以靠符命来篡汉。从这点看,更能说明,后来画符捉鬼的道教,只是汉儒谶纬之学的文化遗迹。跟老庄三皇通天成圣的至道,在道术传承上,毫无瓜葛。这是想说,道家和道教不是一回事。

    4、七术
    是指盛神、养志、实意、分威、散势、转圆、损兑七术。在鬼谷子的另一本书《鬼谷子》里面,则更进一步的论述,圣人在执大道行天权之后,如何掌握控制改天换地的机关,如何具体的经略天下,改造天下。
和古圣人的学术相比,现在的学问,都太细末无聊。古圣人之学,起手式就是冲着经天纬地去的。现在的人所谓的各种学术,绝大多数,都是庄子所嘲笑的那种狸狌执鼠之术。

本书结构:

本书的结构,第一部分讲神中分五气,和怎么养神。接下来从第二到第六部分针对性的分别讲,怎么具体的养五气。第七部分,是总结全书,圣人如何才能在运神化物之前,先决断机危成败。



《鬼谷子本经阴符七术》原文(参考)

盛神法五龙
盛神中有五气,神为之长,心为之舍,德为之大;养神之所,归诸道。道者,天地之
始,一其纪也。物之所造,天之所生,包容无形,化气先天地而成,莫见其形,莫知其名,
谓之神灵。故道者,神明之源,一其化端,是以德养五气,心能得一,乃有其术。术者,心
气之道所由舍也,神乃为之使。九窍十二舍者,气之门户,心之总摄也。
生受之天,谓之真人;真人者,与天为一而知之者。内修练而知之,谓之圣人;圣人者,以类知
之。故人与生一出于化物。知类在窍,有所疑惑,通于心术,心无其 术,必有不通。其通
也,五气得养,务在舍神,此谓之化。化有五气者,志也、思也、神也、心也、德也;神其一长
也。静和者,养气。养气得其和,四者不衰。四边威势无不为,存而舍之,是谓神。化归于
身,谓之真人。真人者,同天而合道,执一而养万类,怀天心,施德养,无为以包志虑思意
而行威势者也。士者通达之神盛,乃能养志。
--------------------------------------------------------------------------------

养志法灵龟
养志者,心气之思不达也。有所欲,志存而思之。志者,欲之使也。欲多则心散,心散
则志衰,志衰则思不达也。故心气一则欲不偟,欲不徨则志意不衰,志意不衰则思理达矣。理
达则和通,和通则乱气不烦于胸中,故内以养气,外以知人。养志则心通矣,知人则分识明
矣。将欲用之于人,必先知其养气志。知人气盛衰,而养其气志,察其所安,以知其所能。
志不养,则心气不固;心气不固,则思虑不达;思虑不达,则志意不实。志意不实,则
应对不猛;应对不猛,则志失而心气虚;志失而心气虚,则丧其神矣;神丧,则仿佛;仿
佛,则参会不一。养志之始,务在安己;己安,则志意实坚;志意实坚,则威势不分,神明
常固守,乃能分之。
--------------------------------------------------------------------------------

实意法腾蛇
实意者,气之虑也。心欲安静,虑欲深远;心安静则神明荣,虑深远则计谋成;神明荣
则志不可乱,计谋成则功不可间。意虑定则收遂,安则其所行不错,神者得。则
凝。识气寄,奸邪得而倚之,诈谋得而惑之;言无由心矣。固信心术守真一而不化,待人意
率之交会,听之候之也。寄谋者,存亡之枢机。虑不会,则听不审矣。候之不得,寄谋失矣。
则意无所信,虚而无实。无为而求,安静五脏,和通六腑;精神魂魄固守不动,乃能内视反
听,定志思之太虚,待神往来。以观天地开辟,知万物所造化,见阴阳之终始,原人事之政
理。不出户而知天下,不窥牖而见天道;不见而命,不行而至;是谓道知。以通神明,应于
无方,而神宿矣。
--------------------------------------------------------------------------------

分威法伏熊
分威者,神之覆也。故静固意志,神归其舍,则威覆盛矣。威覆盛,则内实坚;内实
坚,则莫当;莫当,则能以分人之威而动其势,如其天。以实取虚,以有取无,若以镒称
铢。故动者必随,唱者必和。挠其一指,观其余次,动变见形,无能间者。审于唱和,以间
见间,动变明而威可分。将欲动变,必先养志拂意以观间。知其固实者,自养也。让己者,养
人也。故神存兵亡,乃为知形势。
--------------------------------------------------------------------------------

散势法鸷鸟
散势者,神之使也。用之,必循间而动。威肃内盛,推间而行之,则势散。夫散势者,
心虚志溢;意衰威失,精神不专,其言外而多变。故观其志意,为度数,乃以揣说图事,尽
圆方,齐短长。无间则不散势,散势者,待间而动,动势分矣。故善思间者,必内精五气,外视
虚实,动而不失分散之实。动则随其志意,知其计谋。势者,利害之决,权变之势。势败
者,不以神肃察也。
--------------------------------------------------------------------------------

转圆法猛兽
转圆者,无穷之计也。无穷者,必有圣人之心,以原不测之智;以不测之智而通心术,
而神道混沌为一。以变论万类,说意无穷。智略计谋,各有形容,或圆或方,或阴或阳,或
吉或凶,事类不同。故圣人怀此用,转圆而求其合。故与造化者为始,动作无不包大道,以
观神明之域。
天地无极,人事无穷,各以成其类;见其计谋,必知其吉凶成败之所终也。转圆者,或转
而吉,或转而凶,圣人以道,先知存亡,乃知转圆而从方。圆者,所以合语;方者,所以错
事。转化者,所以观计谋;接物者,所以观进退之意。皆见其会,乃为要结以接其说也。
--------------------------------------------------------------------------------

损悦法灵蓍
损兑者,机危之决也。事有适然,物有成败,机危之动,不可不察。故圣人以无为待有
德,言察辞合于事。兑者,知之也。损者,行之也。损之说之,物有不可者,圣人不为
辞也。故智者不以言失人之言,故辞不烦而心不虚,志不乱而意不邪。当其难易,而后为之
谋;因自然之道以为实。圆者不行,方者不止,是谓大功。益之损之,皆为之辞。用分威散
势之权,以见其兑,威其机危乃为之决。故善损悦者,譬若决水于千仞之堤,转圆石于万仞
之谷。而能行此者,形势不得不然也。



沙子 发表于 2019-7-15 15:38:02

本帖最后由 沙子 于 2019-7-15 16:49 编辑

第一周:1、原文抄录
盛神法五龙
    盛神中有五气,神为之长,心为之舍,德为之大;养神之所归诸道。道者,天地之始,一其纪也。物之所造,天之所生,包容无形,化气先天地而成,莫见其形,莫知其名,谓之神灵。
    故道者,神明之源,一其化端,是以德养五气,心能得一,乃有其术。术者,心气之道所由舍也,神乃为之使。九窍十二舍者,气之门户,心之总摄也。生受之天,谓之真人,真人者,与天为一。
    内修炼而知之,谓之圣人;圣人者,以类知之。故人与生一出于化物。知类在窍,有所疑惑,通于心术,心无其术,必有不通。其通也,五气得养,务在舍神,此谓之化。化有五气者,志也,思也,神也,心也,德也;神其一长也。
    静和者养气,养气得其和,四者不衰。四边威势无不为,存而舍之,是为神化。归于身,谓之真人。真人者,同天而合道,执一而养万类,怀天心,施德养,无为以包志虑思意而行威势者也。士者通达之,神盛乃能养志也。

沙子 发表于 2019-7-21 00:09:21

本帖最后由 沙子 于 2019-7-26 22:42 编辑

第一周:
2、查字正音
盛神法五龙
    盛:甲骨文比喻帝业达到顶峰,国力兴旺,连带影响周边国家。造字本义:形容词,国力强大,帝业达到顶峰。白话版《说文解字》:盛,放在器皿中用以祭祀的黍稷。字形采用“皿”作边旁,采用“成”作声旁。评论:甲骨文看,好像是一个装东西的器皿,不管是酒水还是谷物,已经满出来了,旁边是一把装填工具。 意思是多到满出来了。比如盛气凌人,嚣张的气焰已经在肚子里装不下都满出来了。
    神:“申”、“电”、“神”本是同一个字,后分化。申,甲骨文像神秘的劈雳、不同方向开裂的闪电。古人认为打雷闪电是至高无上的天神在发怒。金文再加“示” 另造“神”代替:表示祭拜发出闪电的天公。造字本义:名词,古人祭拜的天公,万物的创造者和掌控者。          在中医观念中,“精” 是生命能量的最高级形式,用以化血化气养神,精气有限,精竭人枯;“神”来自于受孕时的父母“两精相搏”,是统领生命的天真魂灵,若不自觉持守,容易在后天耗散;“灵”*是沟通天地万物的通神力量,比“神”更脆弱,要以静心与觉悟特别养护;“魂”*是统领精神的神秘能量,也称“阳神”,主动,负责有意识状态下的情感、思想等心智活动;“魄”*是统领肉体的神秘能量,也称“阴神”,主静,负责无意识状态下的感知、代谢等生理本能。         白话版《说文解字》:神,天神,引出万物的存在。字形采用“示、申”会义。
    法:金文表示古代参天察地的高人在野外活动时,从流水顺其自然的特性、麋鹿等动物的灵巧自由中,领悟到符合自然规律的生存之道。      道家思想相信“上善若水”,认为水的特质代表了自然的本质精神。造字本义:名词,人类从水、鹿等自然中领悟并践行的生存之道,即暗合宇宙万物的本质精神、天人合一、顺其自然的最高行事准则。         在道家思想观念中,“道”* 代表宇宙万物和谐运行的本质规律;“法”代表人类天人合一、顺其自然的最高行事准则。      白话版《说文解字》:灋,刑法。量刑标准平得像水面一样,因此字形采用“水”作边旁;廌,是用来在疑犯中撞触不正直真犯的动物,判别出真犯后将其除灭,所以字形也采用“去”作边旁。“法”,今天文字的写法省去“廌”。                   评论:法字来源于动物迁徙,如母藏铃羊每年五六月份都会去卓乃湖产仔,为什么必须如此呢?是天命所归、是种族传承、是自然规律?反正千万年都如此,而不如此则将消亡。古人认为类似这样大规摸自发形成规律的行动就是法,所以法是去水边产仔的母鹿,由去、水、鹿三字合成为法。            龙,甲骨文像张开大口饮水的双头飞天神兽,表现了远古先民对于彩虹神秘天象的推测想象。龍,甲骨文、金文字形极其丰富多样,但都包含“辛”(施刑,惩罚罪人)和有獠牙利齿的大“口”(吞噬)的字形,表达了远古先民的受害恐惧,和对灾难根源的想象。“龍”字的甲骨文、金文字形与文化含义,集合了远古先民对天上的龙卷风、地面的洞穴巨蟒、水下猛鲨巨鲸的认知与想象,对古人来说,此三者的共性,是神秘而具有最大的破坏性和杀伤力,都会周期性地对世人大开杀戒。在远古先民看来,“龍”不是一种动物,而是神灵派来司斩夺命的一组神兽,本质相同而形体各异。先民相信,龙卷风摧毁家园、蟒蛇吃人、海鱼袭击渔船和渔民,都是神灵对罪人的惩罚,因此主动妥协献牲,以求后安。龍,甲骨文表示像矗立的虹一样的神秘巨兽,它代表神的权威行刑杀伐,张着大口在天地间怒吼横行,吞噬一切有罪之人。这个恐怖的神兽,俗称“龙卷风”,现代科学称之为“热带气旋”,可在瞬间将人间变地狱。         造字本义:名词,远古先民用幼童幼女作牺牲品献祭的热带气旋灾难或吃人的大蟒蛇。      雷和电,具有最震憾人心的声响和光亮,因此古人大量使用雷云纹装饰器物,以此驱邪;热带气旋、大蟒、鲨与鲸,具有最大的破坏性和杀伤力,因此龙纹也成为远古先民的驱邪装饰,但唯有天子帝王享有用龙纹装饰器具和衣物的特权。由于龙纹与天子用具与服饰的特殊关联,“龍”渐渐演化出“祥瑞”的文化内涵;而文化的选择性,又由此有意强调“龍”的“呼风唤雨”神力,而忽略“龍”的“兴风作浪”破坏性。          白话版《说文解字》:龙,鳞甲动物之王。能变暗,能变亮,能变细,能变大,能变短,能变长;春分时刻而登天,秋分时刻而潜渊。字形采用“肉”作边旁,一副飞腾造型,以有所省略的“童”作声旁。所有与龙相关的字,都采用“龙”作边旁。         评论:龙字 是 天象,是北斗七星 中 龙象。 龙 字是 苍龙七宿的连线而成的,由角、亢、氏、房、心、尾、箕 相联而刚好就是目前象形的龙字。       气,甲骨文是特殊指事字,字形在表示天地的“二”的两横之间加一横指事符号,代表天地之间的汽流。金文为了使之区别于数目字“三”,将第一横写成折笔。有的金文甲骨文字形中表示天地的上下两横都写成折笔。篆文将甲骨文字形中的三横都写成了波浪线,字形由指事字变成了象形字,像汽流起伏的样子。造字本义:名词,易于在天地之间均匀扩散、飘逸的第三态物质,汽流。“气”是天地间容易飘逸、扩散的自然汽流;“氣”是人体内因肠胃消化食物而产生的气体。《汉字简化方案》用“气”合并“氣”。“乞”是“气”字减去中间一笔的特殊指事字:飘逸、扩散的汽流为“气”;短气为“乞” 。             白话版《说文解字》:气,像流动的雲气。象形字。所有与气相关的字,都采用“气”作边旁。长,甲骨文像一个人头发飘散的样子。有的甲骨文像头发飘散、拄着拐杖的老年人,一横指事符号表示发簪。古代中国人认为须发是父母所赐,不能随意剔剪,因此年龄越大,须发越显眼,成为年老的象征。造字本义:名词,头发飘飘的拄杖老人。《说文解字》:长,时空久远。字形采用“兀、匕”作边旁。兀,是高远的意思。匕,表示久则变化。德:甲骨文表示得之正直,获之坦荡。造字本义:动词,正而不邪,行君子之道,即不狠不诈、不掠不盗、不强取苛求,坦然获得,无愧于心。在道家思想中,“道”*代表自然律,是道家世界观的核心;“德”代表顺应自然律的法则,是道家方法论的核心。古籍中“德”与“得”有时因同音而相互假借。《说文解字》:德,境界因善行而升华。字形采用“彳”作边旁,作声旁。 大,甲骨文 像张开双臂双腿、顶天立地的成年人。造字本义:名词,顶天立地的成年人。 “私”即“厶” ,是头部朝下、尚未出生的神秘胎儿;“了” *是刚出生的、性别确然可辨的幼婴;“子” *是挥动两臂、两腿包裹在襁褓中、尚不能独立活动的幼儿;“大”是顶天立地的成年人;“人” *是双手采摘或在地里忙活的劳动者。《说文解字》:大,天大,地大,人也大。所以“大”字像人的形象。大,这也是古文写法的“才”字。所有与大相关的字,都采用“大”作边旁。


沙子 发表于 2019-7-22 23:48:43

本帖最后由 沙子 于 2019-7-27 23:47 编辑

第二周:意译及背诵盛神法五龙
    盛神中有五气,神为之长,心为之舍,德为之大;养神之所归诸道。道者,天地之始,一其纪也。物之所造,天之所生,包容无形,化气先天地而成,莫见其形,莫知其名,谓之神灵。

满溢的最高整体包含有五种形式,神是他们的统领,心是他们的居所,德是最有力量的那个。让神得以生息居养的是道。道在天地形成的时候就存在着,以一纪之久。道是万物和天地生发的根源,有形无形都可源于它,在天地形成之前就变化着形态,如同大气一样看不到摸不着,是统帅的中心。


故道者,神明之源,一其化端,是以德养五气,心能得一,乃有其术。术者,心气之道所由舍也,神乃为之使。九窍十二舍者,气之门户,心之总摄也。生受之天,谓之真人,真人者,与天为一。

道,是统帅神如日月光辉的来源,也是由此生息的源头。(也就是说,道是神的来源,道也是万物开始的来源)。所以修德,养五气,那个装五气的房子心就有了化五气的通道,这就是术。术,就是能够让心自由的装好五气,神在其中斡旋。人的身体有九窍十二舍,都是人与外界接触的门户,心是总管。人是受命于天,所以叫真人,真人,就是与天合为一体。

    内修炼而知之,谓之圣人;圣人者,以类知之。故人与生一出于化物。知类在窍,有所疑惑,通于心术,心无其术,必有不通。其通也,五气得养,务在舍神,此谓之化。化有五气者,志也,思也,神也,心也,德也;神其一长也。

不断的修行练习自己身体内五气运化并且能够熟练掌握的,是圣人。圣人,能够依照观察到的现象推理出规律。人随着天地而生存变化,感受各类事物在于各种感觉器官,如果有不清楚明白的地方,则通过心化五气解决疑问,如果心不能找到这种方法,则不能解决疑问。当术通畅了,五气得以自由运化,这个自由运化的能力主要在于装下那个统领神,这个过程叫化。化的五气分别是志、思、神、心、德,神是统领。

    静和者养气,养气得其和,四者不衰。四边威势无不为,存而舍之,是为神化。归于身,谓之真人。真人者,同天而合道,执一而养万类,怀天心,施德养,无为以包志虑思意而行威势者也。士者通达之,神盛乃能养志也。

去除杂念,清心寡欲,又能主调合拍,宗旨一致,则可以养气,这样志、思、心、德可以合拍并且不受影响不减弱。不减弱则可以显示出满盈而溢出的样子,把他们装到身体里自由交互,可以称为神化。能够做到这样的人,是真人。真人,能够跟天相交融,能够遵从万物开端的规律养护万物,装得下天,行动能够有德,以能够包容志虑思意的气势而行动。能通达到这个程度,一个人能显示出来的满溢状态的神气可以给予志。







沙子 发表于 2019-7-28 00:26:58

月总结:后面的两周,我不在重庆,也不方便背着电脑,所以先把月总结写出来。今年的七月很好过,天气凉爽,孩子顺溜。累是累了点,但是没有那翻江倒海的焦虑。按照计划,小朋友加强了课业,完成了特长课,今天的考级应该也还不错。总结一句,就是能跟其他的孩子一样有个正常的暑假,而不是被我东托西托,每一天都不知道明天会不会有突发情况,每一天都担心明天上不了班怎么办。这种焦虑,小孩子感受得到,所以越是我担惊受怕,她往往越是给我找麻烦。现在回头去看,其实每个暑假也都过来了,焦虑要过,认清现实接受现实也要过。有两周的时间,同样是每天中午回家一趟,但是心安定的时候,累就是身体,就容易休息好。小朋友也逐渐接受这样的安排,并且开始自得其乐。周五整理工作上的事情时,发现其实工作也没落下多少,心里其实有点开心。
说了这么多,冒出来一个想法,跟学习有关么?有关。第一部分的内容,在找那个神,那个五龙,那个化。在我上个星期总结梳理工作时,那种清晰的状态,是神在的状态。周五前完成了所有休假前工作的结束,是志在起作用。一条条,一项项,该结束还是该计划在什么时候再推进或者需要交接,这个过程是思。德呢?给领导有交代,给同事有交代,摒除芥蒂但是铭记同事的行事风格,这里面有德,善和恶有作用。心在哪里?这些事情都装在心里。中间有过於堵,后来又通了,这个过程是化。统领五气,谓之神。
期待后面两周的休假。





沙子 发表于 2019-7-28 00:38:34

第三周:对本章做层次要点分析
盛神中有五气,神为之长,心为之舍,德为之大;养神之所归诸道。第一句是引出后文,开头直接点出五气,引出道,先总后分的形式。后面讲述了五气的作用,有分别讲也有总体讲,引出真人、圣人,带领读者体验感受身体的五气。最后再把五气统合起来,讲清楚什么是化,由描述到运用,这应该就是这篇文章的可操作性之一。
士者通达之,神盛乃能养志也。最后一句总结,通达一词点出了修炼学习的目的和效果。

沙子 发表于 2019-8-10 20:20:52

第四周,实际应用
最近一直在父母身边,母亲身体上长了个疥疮,一直保守治疗,我虽然第一时间认为应该清创处理,但母亲一直不想去,也就没有实际行动。就这样过了几天,我自己一直在顺应母亲和顺应自己的经验中拿不定主意,后来装了一下:志,要让母亲的身体好;思,这并不是复杂的外伤处理;神,对母亲病情开始清晰;心,坚定;德:做为子女,要有子女的担当。这样装了以后,自己的那个犹豫不定,放任不管的状态可以转化了,劝母亲去医院就诊、清创,清创后母亲责怪我让她受痛,但是我仍然认为这是正确的选择。

沙子 发表于 2019-8-10 20:21:06

第四周,实际应用
最近一直在父母身边,母亲身体上长了个疥疮,一直保守治疗,我虽然第一时间认为应该清创处理,但母亲一直不想去,也就没有实际行动。就这样过了几天,我自己一直在顺应母亲和顺应自己的经验中拿不定主意,后来装了一下:志,要让母亲的身体好;思,这并不是复杂的外伤处理;神,对母亲病情开始清晰;心,坚定;德:做为子女,要有子女的担当。这样装了以后,自己的那个犹豫不定,放任不管的状态可以转化了,劝母亲去医院就诊、清创,清创后母亲责怪我让她受痛,但是我仍然认为这是正确的选择。

沙子 发表于 2019-8-15 15:12:29

本帖最后由 沙子 于 2019-8-15 16:05 编辑

养志法灵龟
第一周:抄写及辨字 养志法灵龟
养志者,心气之思不达也。有所欲,志存而思之。志者,欲之使也。欲多则心散,心散则志衰,志衰则思不达也。故心气一则欲不徨,欲不徨则志不衰,志意不衰则思理达矣。理达则和通,和通则乱气不烦于胸中。故内以养气,外以知人。养志则心通矣,知人则分识明矣。将欲用之于人,必先知其养气志。知人气盛衰,而养其气志,察其所安,以知其能。志不养,则心气不固;心气不固,则思虑不达;思虑不达,则志意不实。志意不实,则应对不猛;应对不猛,则志失而心气虚;志失而心气虚,则丧其神矣;神丧,则仿佛;仿佛,则参会不一。养志之始,务在安己;己安,则志意实坚;志意实坚,则威势不分,神明常固守,乃能分之。


页: [1] 2 3 4
查看完整版本: 沙子的《鬼谷子本经阴符七术》读书笔记